第二章 十字路口 10(1)

  当天深夜,远在长沙的程潜在省府办公室里又绕室徘徊起来了!

  他刚刚收听完中共新华社的广播。他觉得在播完南京代表团到达北平的消息后,接着广播傅作义的通电,把二者联系起来,中共领导人今天作了篇绝妙的文章。傅作义他是很了解的,他很称许傅作义的勇气和魄力。北平和平解决的工作圆满结束,确是实现全国和平的开端,其意义深远。特别是在眼下全国和平商谈之际,傅作义在通电中发表的那些认识和意见深深打动了他的心。傅作义说:“两年半的内战,就我个人内心和行动,是在极端矛盾中痛苦地斗争着……”而他程潜何尝不是如此!他与傅作义有同感:最大的错误,就是执行了反动的戡乱政策,但傅作义对戡乱政策的批判,比他的认识更加深刻,真是入木三分!傅作义认为:“我们在实行所谓戡乱的时候,每天说的虽是为人民,而事实上一切问题却是为了摧残人民和压迫人民……正因如此,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后为人民抛弃!”作为缔造“中华民国”的元老,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信徒的程潜,面临傅作义所说的如此结局,回忆既往,心情是非常沉痛的!

  突然,机要秘书匆匆送来电讯记录稿:“报告主席,南京出事了!”

  程潜不由一惊,忙一手接过记录稿。

  他万万没想到,为促成和平的实现,特意为和谈代表团北上送行的南京十一所大专院校六千多学生高呼“反对假和平”、“实行李代总统七项诺言”等口号,在示威游行途中,竟遭到血腥镇压,不由气急交加,把脚一跺,怒吼道:“李宗仁是怎么搞的!”他奔出办公室,直接与南京通话。

  他质问李宗仁:“这对和谈何益?”

  李宗仁难堪极了,在电话里一再表白:“决不是我的意思,决不是我的意思!我一定要张耀明妥善处理!”

  听命于溪口蒋介石的南京卫戍司令张耀明,在李宗仁的严令下,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下令控制电讯,并决定用“双方互殴”来掩盖事实真相,推脱罪责。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南京“四一惨案”的真相,第二天传遍了长沙城。素来天不怕、地不怕,负有强烈革命传统的长沙大中学生万余人,为声援南京惨案,在中共湖南工委发动下,于4月7日举行示威,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经过长沙各条大街,高呼“反对假和平,争取真正和平”、“拥护中共和谈八项条件,彻底消灭反动势力”等激动人心的口号,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等激昂的歌曲,十分壮烈!整个长沙城沸腾起来了!且不说万人空巷、拥向街头、争相抢阅传单的场面,单讲当游行学生沿途在墙壁上写“停止征兵、征粮”等标语时,市民主动帮学生搬梯子,并从家里调好石灰送给学生的情景就蛮动人了!更使人激奋的是,许多工人、市郊农民、小学教师和公务员,自动加入游行队伍,连国民党的警察有的也换上便衣,跟着学生高呼口号……

  虽然事前,湖南地下党通过程星龄向程潜打了招呼,而程潜早已宣布开放言论自由,但为防万一,他还是乔装打扮,带上随从,坐上小车,亲自巡视街头。他目睹如此情景,震惊得心扑腾乱跳,不由喃喃自语:“民心不可侮!”他几次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想下车向游行人们表白自己的心迹,但转念一想,只好作罢。这时,刚从南京飞返汉口的“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得到长沙举行游行示威的报告,大发雷霆,怒吼道:“程潜是怎样搞的,长沙简直赤化了!”

  他立即电召唐星到汉口,气势汹汹地质问道:“程潜的意向究竟如何?”唐星道:“程颂公对李代总统与白长官是唯命是从的。”

  白崇禧对唐星深信不疑。他以和缓语气说:“我总觉得长沙的气味不正。我早听说程潜身边的程星龄、肖作霖、邓介松等人大成问题!”

  唐星不由暗吃一惊,但他不慌不忙地遮掩道:“不瞒你说,颂公的左右确实复杂。刘嘉树、杨继荣是坚决反共的;肖作霖、邓介松不过是投机分子;李默庵态度暧昧;程星龄与颂公虽有族谊,但颂公向来不喜欢他。社会上有人叫嚷自救,想搞局部和平,不免使颂公摇摇摆摆。好在有坚决反共的陈子良掌握兵权,颂公起不了什么作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