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间一场胜负之外的特殊战争(三)

  美国是一个不能保守任何秘密的国家,当美国准备对中国施用原子弹传闻开来,美国国内掀起一片放弃卷入金门、马祖危机的声音。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和报纸对美国政府在台湾地区的冒险活动,感到不安。他们不同意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挑衅,担心这会使美国陷入一场战争之中。美国统一独立社会党竞选委员会打电报给艾森豪威尔:“我们呼吁立即从金门和马祖以及这些岛屿四周的海面上撤出美国军队,以防止把美国和整个世界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要求政府不要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政。”由一些著名的民主党人组成的“美国人民主行动协会”写信给艾森豪威尔。他们在信中说:“美国没有义务去”保卫“金门和马祖,美国人不会同意这个问题卷入战争。美国采取军事行动使金门和马祖继续处在蒋介石的控制下,实际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这个行动得不到任何美国的主要盟国支持。民主党参议员莫尔斯要求美国国会立即召开特别会议来制止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采取“战争边缘”的外交政策。民主党参议员曼斯菲尔德要求艾森豪威尔政府“冷静考虑问题”,并且要求政府在作出任何决定前同国会领袖磋商。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指责政府在向“错误的道路上滑下去”。他说:“看来,我们正在晕头转向或者满不在乎地听任自己卷入和中国的战争中去。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既没有朋友,又没有盟国,为的是政府没有向人民说明而且不值得牺牲一个美国人的生命的问题!”美国广大公众纷纷愤慨地写信给《纽约邮报》等各大报纸质问艾森毫威尔政府:“美国有什么权力决定中国岛屿的命运?难道朝鲜战争的教训对美国还不够吗?!”“为了支持从中国大陆赶出去的卖国政权,你们打算牺牲多少美国人的性命?”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舆论也纷纷扬扬。

  毛泽东手摇蒲扇坐在北戴河别墅阳台上谈笑风生,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我就没料到现在这个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这就是人们怕战争。美国侵略者那一套,只能征服那些时刻准备着向美国的原子弹、氢弹和美国的小麦、美国的金元屈膝投降的机会主义者,而在我们创造着新历史的大无畏的人民看来,美国侵略者手里的一切法宝,不过是在人类前进道路上一些还没有扫除,还在散发着臭气的垃圾罢了。”

  已领教过美国两次“核讹诈”的毛泽东,对美国的第三次“核讹诈”也是一笑置之。 其实,就当时而言,远东局势紧张,在台海爆发一场在美国介入的激战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这必然引起世界性的震荡。
 
  美国的一些主要盟国,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害怕被美国拖进战争,纷纷表态,不愿卷入台海冲突。

  一些中国的友好国家,亦对中国面临的险恶局面深表关切。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致电毛泽东,电文说:“鉴于台湾情况之紧张,美国态度之顽固,请您告诉我们:可能不可能发生美华战争?我们越南应该有什么准备?”当时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亦对中美是否发生直接冲突十分担心,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先后两次来华摸底,询问中国政府对台海时局是否发生直接对抗的估计,亦想了解中国对苏联是否有什么要求。 毛泽东综合国内外的时局,经深思熟虑,以超人的胆识认为:“对直接对抗,中美双方都心存余悸,都害怕战争,但是他们(帝国主义阵营)比较怕我们多一点,因此中美之间的战争是打不起来的。”他即复电胡志明:“美国人怕打仗,就目前说,很少可能大打起来。贵国似可以照工作。”同时中国政府亦根据毛泽东的推断,明确地向葛罗米柯表示:中国自己完全能够驾驭局势,不需要苏联也牵扯进来,更没有让苏联用核武器来支持中国的想法。苏联有了底。好事的赫鲁晓夫为了弥合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以来中苏两党已出现的分歧,竟自告奋勇地再次写信给艾森豪威尔,强硬地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攻击,那么,侵略者就将立即遭到应有的、同类武器的反击!”当时苏联的表态,对美国在台海行动持慎重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9月11日,国民党海军以抢滩方式向金门补给军需物资,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猛轰金门。面对金门被严密封锁,人民解放军随时可能占领金门的危急时刻,艾森豪威尔和国务卿杜勒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古德帕斯会晤,讨论下一步怎么办。杜勒斯再次强硬地向艾森豪威尔施加压力:“如果我们要保卫金门、马祖,就必须使用战术原子弹,只有这种武器才能有效打击中共。我认为当我们决定把这些武器包括在我们的武库之中时,我们已经承认使用这些武器要冒政治和心理上的风险。当情况危急时,如果我们由于世界舆论的反对而不使用它,我们必须修改我们的国防部署。”艾森豪威尔作为美国最高决策者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对使用原子弹犹豫起来了,他坦率地对杜勒斯说:“假如我们使用原子武器,共产党很可能用核武器来报复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是不准备批准使用原子弹的。”这时一直持强硬态度的美国军方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也改变了态度,不想支持国民党固守金、马。古德帕斯特干脆认为国民党军应撤出金、马,中共占领这两个岛屿只是时间问题。艾森豪威尔很欣赏这个建议,认为现在是美国实现“划峡而治”预谋的最佳时机。而这时中东黎巴嫩危机还没有解决,共和党内要求艾森豪威尔政策的主要制定人亚当斯辞职处于高潮,美国民众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支持率急速下降,艾森豪威尔已是捉襟见肘,焦头烂额。为迅速改变艾森豪威尔政府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当日艾森豪威尔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虽声称“对远东的紧张局势绝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绝对不能损害美台关系,准备根据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台湾海峡决议案’采取行动。”但再三表示“美国对任何地区问题都不想使用核武器。我决不要求美国男儿仅仅为金门而战”,愿意恢复中美谈判解决分歧,而谈判的道路是“畅通的和准备好了的”。后来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第二卷《开展和平运动》一书中洋洋得意的写道:“这次讲话之后,美国公众对他的支持率上升了两个百分点。”

  自1955年8月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由于美国要求在台湾地区拥有“单独和集体的自卫和固有”权利,也就是要中国承认美国霸占台湾的合法地位,而又不愿就两国建立文化交流、贸易关系等方面进行会谈,至使在第77次会谈后,于1957年底始中断了一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中美大使级会谈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我们毕竟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建设性的接触,我方要回了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件事,会谈也是值得的,有价值的。”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是美国最早进行火箭技术研究的6成员之一,经周总理和陈毅外长多方交涉加巧妙安排,于1955年10月离开美国途经华沙回到北京。他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上书周恩来提出发展我国导弹技术的规划和设想。毛泽东蛮热情地接见钱学森,一开口就问他:“中国能不能制造原子弹?”钱学森肯定的回答道:“能!”毛泽东眉开眼笑幽默地用双手打着比方以浓重的湘音说:“原子弹就这么大个东西嘛,没有这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原子弹和氢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从此中国开始研制“两弹”工程。1958年春,毛泽东一声令下,一支神秘的队伍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在茫茫的大漠上,十万大军卷起瀚海雄风,沉寂了十几个世纪的死海罗布泊,便立刻充满了勃勃生机……

  再说蒋介石得知华盛顿愿意恢复中美谈判解决分歧信息之后,顿时气急败坏大为不满,油然升起被人出卖的感觉。第二天即9月12日发表谈话,指责美国“如果就目前形势和大陆谈判是极不明智。”他声称台湾当局“到了最后生死存亡关头,除了采取行使自卫之紧急性行动,即有效的报复行动,无法继续撑持时,美国为了人道,为了正义,以及为了对遏制侵略,保障世界和平安全所负的责任,我不相信它会妨碍我们采取这一紧急性的自卫报复行动。”如果说蒋介石这番话是转弯拐角的“外交辞令”,那么国民党“副总裁”“副总统”陈诚说得非常强硬而明白,他声称:“台湾的外岛必须防守,共军如果再攻占一个岛屿,国民党就把战争扩大到大陆!”也就是说,如果华盛顿与北京谈判,那末台湾当局就要冲出美国给他套上的“辔头”而一切严重后果由美国承担。

  尽管台湾当局拼死反对,经英国政府在中美之间斡旋,9月15日,中美大使级会谈重新开始。地点在波兰首都华沙。9月17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讲话,就台湾海峡紧张局势提出双方停火,找出和平解决的办法。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针对杜勒斯的讲话,严正指出:“中国人民的事由中国自己管,美国无权过问。中美间无火可停,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问题无权代表台湾发言,台湾当局也没有委托美国发言,美国军队必须从这一地区撤走。”深知美国意图的蒋介石也同日指示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江易生发表讲话,宣称:对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涉及金、马“中立化”或“非军事化”的任何决议,均视为损台湾的“合法权益”,台湾不作任何让步。

  果不出蒋介石所料,美国在中美大使级会谈提出的协议草案中,无理地要求中国“放弃对金门群岛和马祖群岛使用武力与武力威胁”而“美国将设法使台方控制的金门、马祖,不被使用于对大陆或其他沿海岛屿进行攻击或其他挑衅行为。”美国仍顽固坚持要在中国大陆与金门、马祖之间划一条“永久停火线”。

  北京坚决拒绝美国的协议草案。台湾当局也坚决不停火。9月24日,国民党出动143架飞机袭扰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在广东澄海以东空域与人民解放军发生大规模空战。国民党空军在空战中使用美制“响尾蛇”式空对空导弹,击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机一架。北京国防部发出声明,指出必须给国民党军队以严惩。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猛轰大小金门岛。

  美国的“建议”显然不可能实现。华盛顿害怕承担为国民党军队护航,随时可能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后果无法收拾,并担心大批战舰滞留台湾海峡对其全球战略不利。为换取强硬的中国政府同意“停火”,华盛顿果不出毛泽东所料准备金蝉脱壳,强迫蒋介石从金、马撤军。美国国务卿急不可捺地干脆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美国以前就认为把为数众多的部队部署在金、马是相当愚蠢的。如果在台湾海峡地区获得相当可靠的停火,国民党军队继续驻在金门、马祖等岛屿就是不明智的,不慎重的。美国将赞成国民党军队从这里撤出。”

  蒋介石得知此一谈话内容后,非常气愤,当天在高雄对美联社记者指名道姓地说:“就假定杜勒斯先生说过据说是他所说的话,这也只是单方面的声明,因此我的政府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它!”至此,美国“划峡而治”,把台湾海峡两岸割袭开来,以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暴露无遗,而美台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进一步激化。

  至此,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已进行了6周,金门守军已到了弹尽粮绝之境,而美国又强迫蒋介石从金、马撤军,此时如果人民解放军发动登陆,金门垂手可得。美国、台湾当局直到此时都还没摸透毛泽东的真实意图,甚至参加炮战的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也以为紧接着炮战之后是渡海作战,收复金、马,然后红旗直指台湾。人们万万想不到,此时毛泽东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大义出发,以其特有的气魄和眼光决定“联蒋抗美”,暂不收复金、马仍由国民党管辖。他请出多年来一直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操劳的章士钊老先生写信与蒋介石联络,劝蒋顶住美国的压力,决不能从金、马撤军。章士钊不愧是国学大师,他写给蒋介石的信,文情并茂,意味深长。信中说:“溪口花草无恙,奉化庐墓依然”“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请希珍重。”毛泽东只是把其中的“南天”改为“南云”,并说:我们同台湾,谁也离不开谁,就像《长恨歌》中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蒋介石把枝连到美国,而美国却连根都会挖掉。

  9月29日,显然是接到了章士钊老先生的信,愿意与北京共同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蒋介石公开表示:台湾将决心固守金、马,“不容为了考虑盟部态度如何,而瞻顾徘徊”,若至紧急关头,台湾将独立作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