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

  几乎所有的博客服务商都支持读者评论功能,即读者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和意见回复在文章后面。这些评论(以及针对评论的评论)将有助于博客与读者的双向沟通,从而也能为博客带来更多的访问量。此外,读者评论还可以作为衡量读者兴趣的一个参考指标。通常,一篇文章的回复越多,就越说明读者对它的青睐。

  尽管读者评论在双向沟通和网站流量方面卓有成效,这可不是不劳而获的午餐。如同我们在第三章所说的,你必须确保你的博客团队拥有足够的时间来监控、审批和回复接踵而至的读者评论。通用汽车公司的博客(https://fastlane. gmblogs.com/)就雇用了一名专职员工来管理读者的评论,而波音公司的做法更像传统的出版物—— 经过几道审核之后,读者的回复才“得见天日”。

  权衡利弊

  在你第一次建立博客时,你一定要认真考虑如何管理读者评论的问题。如同大多数经验老道的博客体会到的,一种“放任自流、不加约束”的策略背后隐藏着不容小觑的缺陷。

  对读者评论加以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反垃圾评论,因为它已经成为困扰无数博客的难题之一。所谓垃圾评论是指某些人利用网络“机器人”(其实是种程序,它可以侦测大量互联网网址的超文本结构和网页里的URL连接,递归地检索网络站点所有的内容)快速地浏览几千个博客,以寻找可乘之机在博客上插入他们的评论,目的是推销自己的在线游戏、医药产品等信息。同时,一旦他们操作成功,他们网站的链接就会出现在你的博客中。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Google等搜索引擎往往会青睐那些众多网站链接的网站,因此,他们希望借此“漏洞”来提高自己的网络排名。

  除此之外,“放任自流、不加约束”还有可能让你面对粗言秽语和胡搅蛮缠的尴尬。

  当然,你可以选择关闭读者评论,从而让读者找不到任何发泄的出口。如果你管理博客的时间有限而且不希望受到过多的骚扰,这的确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但是,我们却建议企业博客避免这种极端的做法,而尽可能地采用过滤或者筛选机制。通常,各种博客服务商会提供的过滤方案包括以下三种:

  1. 预审。如果有读者回复了某篇文章,那么,该文章最初的作者就会自动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其中包含读者的评论以及三个超级链接:批准、删除和编辑。如果某位读者累积几篇评论都批准通过,那么,以后他再发表评论的时候就会自动出现在博客上而无需审核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博客的忠实读者产生信任感和亲和感,从而成为整个博客系统的一部分。当然,另外一个不言而喻的好处是博客版主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

  2. 反机器人评论系统。许多服务商的评论表单中包含一个小小的验证系统,从而把机器人拒之门外。我们通常看到的例子是一幅嵌入文字的图片,你需要正确地输入验证码才能发表评论。

  3. 半自动化工具。一些服务商允许博客输入特性的词汇或者IP地址,从而自动地屏蔽这些词汇或者IP地址。

  当然,上述几种方式都无法代替人工方式的监控和修改,换言之,你的努力和付出是必不可少的。

  TrackBack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一般评论存在一个天生的缺陷:如果你发表了评论,你所有的努力只是为其他人的博客增辉而已—— 换言之,你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果有空闲的时间,为什么不用来为自己的博客做贡献呢?如果你在自己的博客上自己回复自己,那不是更好?这样一来,似乎你的博客人气很高,不是吗?一份投入,两份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TrackBack(引用通告)功能的出现也许就源于此。

  简单说来,TrackBack被设计用来提供一种方法以实现网站之间的互相通告:它是一种方法,能让甲对乙说(甲、乙指两个人):“这篇文章可能是你感兴趣的”。要实现这个动作,甲向乙发送一个TrackBack ping即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ping就是一条从一个web服务器发送到另一个服务器的短消息。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我在徐静蕾的博客中看了一篇我感兴趣的文章,对这篇文章我自己有一些看法,如果按照传统BBS的做法,我需要在徐静蕾这篇文章下发表自己的评论,但这样做的话我的文字只能存在于徐静蕾的网站上,我无法再维护自己的这篇评论。另一个情况是我在自己的博客中也在写一篇相类似的文章,我希望徐静蕾也能来看一看我的这篇,传统BBS的习惯还是必须到徐静蕾的网站下发一篇回复,把我的URL贴过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