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5)

  家用机器人(Homebot) “home robot”(家用机器人)的缩写形式。一旦早期人工智能机器变得足够聪明和足够有用,家用机器人将非常流行并且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一个巨大的家用机器人产业将产生,来研发和制造家用机器人。随着家用机器人逐年变得越来越聪明,普通大众将开始对人工智能的崛起有警觉,并且开始思考到底这种增长是否或者何时要被停止。随着家用和工业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它们将取代人类工人,它们将更有效率,永不疲倦,并且永不抱怨。随后将大规模洗牌,产生如同18世纪工业革命一样的社会大动荡。人类将从枯燥、肮脏、危险的工作负担中解脱出来,人们将从容不迫地追求和接受政府的分配来生活。然而,这种重大的社会转型只会发生几十年,因为一旦家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变得足够聪明可以替代人类工人,它们将不会保持那样的智能水平很长时间。一旦人工智能机器变得聪明,它们在几十年或更少的时间内将变得非常聪明。

  人们可能会思考,是否人工智能机器也可能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使用家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大概在任何社会,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人工智能机器社会,都有对于拥有不同智慧级别、不同技能级别的机器人的需要。

  智慧理论(Intelligence Theory) 一个对智慧本质假设的理论。一旦神经学家掌握了由于神经结构导致人类智慧水平不同的原理的时候,将有可能形成一个智慧理论,可以被神经工程师用来增加他们所制造的人工大脑的智慧。

  单元人(Mono) 一个单一语言、单一文化背景的人,只在一个国家或文化生活过的人。单元人作为个体由于其单一文化的限制而具有其局限性。作为和“单元人”对应的是“多元人”。

  多元人(Multi) 一个多语言、多文化背景的人,在许多文化和国家中居住过。多元人拥有多种文化的力量,且融入了他们的个性之中。多元人通常倾向和其他多元人为伍,持有“单元人是枯燥的”的态度。单元人通常文化相对性意识薄弱,经常不自觉地用他们单文化修养的单文化标准来衡量多元人的价值和行为。这种单元人的缺点在多元人来看是简单和局限的。

  摩尔倍增(Moore Doublings) 摩尔定律(请参看下一个定义)的一个结果就是,经过很多电子性能级别的倍增,也就是说一个芯片上的元件密度、芯片速度等,每一次倍增的绝对大小将是惊人的。例如,如果你倍增数字2,经过20次倍增,数字将超过100万,经过40次倍增,最后的数字将超过一万亿。因此,电子潜能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爆炸增长的。这种增长将在本世纪使得制造人工智能的技术成为可能。

  摩尔定律(Moore’s Law)* 戈登·摩尔是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注意到,集成电路(IC)的性能由于电子元件的尺寸变小而大约每18个月倍增一次。过去大约40多年的发展一直符合这种趋势,并且加速了经济的增长。如果摩尔定律一直保持到2020年,我们将能够在一个原子上存储一个比特的信息。摩尔定律使得制造人工智能在本世纪成为可能,并且因此开启了人工智能的辩论甚至可能是人工智能战争。

  纳米机器人(Nanolect) “纳米级别机器人”(nanoscale artilect)的缩写,也就是基于纳米技术元件和原则的机器。和费米机器不同,费米机器是基于费米技术和费米级别元件的机器。纳米机器人相对于费米机器人就和人类相对于纳米机器人那样低等。在本书里,人工智能机器通常被认为是纳米机器,而不是费米机器。科学家几乎没有思考过费米技术,更不用说在实验室内研究了。纳米机器几乎可以是任何大小,从需要显微镜才可以看到的亚微观,到小行星大小(直径几百公里)甚至更大。用来存储信息和人工智能电路的原子越多,纳米机器就越大。因为原子有一定的尺寸,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