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伟陵--南京中山陵(1)

  中山伟陵——南京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

  ·建筑年代 1926-1932
  ·建筑名称 南京中山陵
  ·建筑师  吕彦直

  南京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南麓。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决定在南京钟山为他修建陵墓。来自海内外40余份应征图案中,著名建筑师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他的设计,构思巧妙,别具匠心。警钟形的空间造型,暗含"木铎警世"的深刻含义。表达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世遗训。融贯中西的建筑精神与中山先生的思想气度,融为一体。

  中山陵,巧妙地应用了钟山南坡由低渐高的地形,沿用中国传统依山为陵的惯例,采用中轴对称布局,给人以法度庄严之感。从陵门到墓室,层层向上推进,有效地烘托出陵寝的宏伟气势。

  中山陵,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师第一次主持规划设计的大型建筑群,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西文化关系的一次方向性的成功探索。

  中山陵的建设,共分三期完成。第一期的墓室、祭堂、平台、石阶等主体工程由上海姚记营造厂中标建造。第二期的水沟、石阶、护壁等由上海新金记康号中标承建。第三期工程是在孙中山安葬以后进行的,增建了牌坊、陵门、碑亭、卫士室及墓道等,由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建。至1932年2月底,工程全部告竣,历时6年,耗资220余万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