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从才人到皇后

  第二节从才人到皇后

  武则天是武士彠的次女,自幼聪慧,有才智。武士彠病故时,她才十二岁。不久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后宫,充当才人。临行时,生母杨氏痛哭不已,她却安静如常,对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②进宫叩见太宗后,赐号“武媚”。高宗当太子时,经常到父皇宫中问安,受到武才人的殷勤接待,一见倾心。太宗逝世后,凡未生育的妃嫔均要出家为尼,武才人亦不例外,到长安感业寺落发。这时,高宗的王皇后多年没有生育,又对高宗宠爱萧淑妃深为不满。有一天,高宗到感业寺上香,遇见武才人,才人悲哀啼哭,高宗很受感动,回宫后心神不宁。王皇后探知情况,暗中派人把武才人接进宫来,侍奉高宗,图谋使萧淑妃失宠。武才人进宫之初,十分小心谨慎,千方百计取得王皇后的欢心,王皇后多次向高宗称誉她,因而进宫不久,便从才人晋升为昭仪。但武昭仪并不以此为满足,她在夺去萧淑妃的宠爱以后,便积极设计取代王皇后的地位。她利用王皇后性格稳重而倨傲,对上不肯奉承、对下又不体贴的弱点,用皇上赏赐的财物结交宫中内监女官,特别是对王皇后不满意的人,恩情更厚,让她们刺探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言语行动,有过失立即上报;但并未发现有重大过失。于是,武昭仪便采取诬告手段,诬告王皇后扼杀她的女儿,又诬王皇后同她的母亲柳夫人用巫术诅咒皇上,高宗信以为真,遂决定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等都认为王皇后没有重大过失,不应废黜,高宗不肯采纳他们的谏诤。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揣知高宗旨意,上表请立武昭仪为后。面对反对、赞成两种不同意见,高宗犹豫不决。有一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①永徽六年(655),高宗下诏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

  

  ②《新唐书》卷七六《则天武皇后传》。

  ①《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