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199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隆重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20年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领导全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重申:“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全党同志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的最可靠的保证。”他同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指出: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些论断是何等的精辟、具有说服力!

  我有幸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即安排从事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研究和制订工作,参与了党和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在20多年中,对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理论边学习、边实践,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体会,为许多报刊写过文章,有多本著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学习邓小平同志理论中,又重新翻阅了一些资料,认识又有深化。感到过去写的不少东西,有的受实践时间的局限,认识还欠全面;有的不免受传统计划经济和某些传统理论的影响,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系统,有些重大决策出台背景阐述不够详细。深感到结合新的认识和体会,写一本系统介绍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理论实践过程、认识升华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大家进一步认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无比正确,借鉴和总结历史经验,提高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自觉性,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可能具有参考价值。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开始利用工作之余动笔写起来。

  书名定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实践》,但只侧重于经济方面。大家都知道,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理论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含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广泛领域;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个方面。由于自身工作范围和知识的局限,不可能全面表述,即使经济领域,在国际金融、国际旅游等方面也涉及不多,重点还是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构和方式变化很快。服务贸易发展引起普遍重视,国际电子商务将会扮演重要角色;国际投资方面的跨国企业并购成为主要形式,股票、债券等投资在许多国家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也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中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对这些新兴起、有前瞻性的内容,涉及的笔墨不多,也可能是一个缺陷。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实践,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创举,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是公认的事实。我对这一理论实践取得的伟大成果的表述,以及根据对邓小平理论理解所作的一些评述及体会,有些是吸取了许多人的观点和智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有的曾是探索性的一孔之见,通过实践检验,也能得到认可,感到无比高兴。

  在我撰写文稿的过程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坚信不移,在困难面前无所谓惧,勇往直前,敢闯敢试的老前辈、各级领导和无数同志。值此,我谨向为我国对外开放做出过贡献的所有人们致以崇高敬意,对给予我的鼓励、教导和帮助致以真挚的谢意!并诚恳地欢迎对我的拙作批评指正。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在写作中,尧文良同志帮我做了大量的找资料、清稿和文字校正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刘 向 东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