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四段沙冈 平湖 大布 八二九 三

第五段雍陌 九二五 八

第六段塘? 一○○八 四

第七段马鞭埔 四五四 无

第八段石窝口 三○四 无

第九段外埔 五四五 二

第十段鸦岗 六六七 无

第十一段龙塘 一六一 无

第十二段申堂 员山基 五一八 无

第十三段石塘 二八三 无

第十四段牛皮地 六○七 无

第十五段神湾 四七○ 无

第十六段古宥 四○二 无

第十七段黄竹蓢 六九 无

第十八段白石 一六八 无

第十九段黄家村 一四六 无

第二十段饶山 七四 无

第廿一段三树兜 一五九 无

第廿二段獭山 六六 无

第廿三段藠菜塘 一一一 无

第廿四段各沙 六三 无

以上第五区合共 正户一万二千六百二十四户 附户三十八户

第六区第一段唐家上村 一二五三 五

第二段唐家下村 九三一 无

第三段东岸 六四五 无

第四段上栅上村 六九六 无

第五段上栅下村 五九五 无

第六段上下北山 六六四 无

第七段新围 四五○ 无

第八段官塘 一二七三 无

第九段埔仔 二二九 无

第十段下栅墟 三二三 无

第十一段那洲 七四五 无

第十二段会同 一六五 无

第十三段鸡陌 三七二 无

第十四段茭塘 一六二 无

第十五段淇澳 七九二 无

以上第六区合共 正户九千二百九十五户 附户二十六户

第七区第一段前山 一二八四 一二一

第二段白石 七八七 四一

第三段柠檬涌 三五九 三

第四段吉大 五二○ 一五

第五段香洲埠 原阙未详

第六段山场 七○四 四四

第七段华梓口 三三○ 无

第八段翠微 九九九 八六

第九段上涌 六六六 二三

第十段南澳 七○一 四

第十一段里外界涌 一一八○ 一四

第十二段南屏 八二六 一二六

第十三段双石 二五一 二

第十四段北南 六八三 四七

第十五段湾仔 三沙 五五六 二七

第十六段横琴 二八二 无

以上第七区合共 正户一万零一百二十九户 附户五百五十三户

第八区第一段斗门各村 七八八 四

第二段南门各小村 九五八 三

第三段小濠冲各小村 一六八○ 一○

第四段大濠冲各小村 一四八九 五

第五段马山各小村 一七九一 三三

第六段南同各小村 一一六五 六

第七段荔山虎山各小村 一四七三 一○

第八段乾雾各小村 二四四七 六○

第九段东澳各小村 五四五 三

第十段坭湾各小村 五九五 五

第十一段龙坛各小村 四九四 三

第十二段大赤坎各小村 一一四三 七

第十三段小赤坎各小村 一○九四 二四

第十四段凤山各村 四九四 六

第十五段汉溪各村 一三九九 三七

第十六段南水三灶 三四七六 六

第十七段白蕉乡 八○四 七

第十八段大托 一五一七 二

以上第八区合共 正户二万三千三百五十二户 附户二百三十九户

第九区第一段小黄圃 一二二五

第二段西新地 六○ 无

第三段北嘴 八四 无

第四段大伞 九○ 无

第五段三枕 七一 无

第六段大黄圃 二八二六 一五

第七段南镇墟 六一九 无

第八段对圃 新基 二五○二 无

第九段新沙 九八六 三

第十段鳗子洲 九三八 三

第十一段浮墟 六三八 无

第十二段沙栏 九○○ 三

第十三段浪网 二九八 无

第十四段中沙 三四九 无

第十五段南头 八○七 无

第十六段屯饭 一○三 无

第十七段三角 五○七 无

第十八段乌珠 二一○ 无

第十九段潭洲 一七八○ 无

第二十段四沙 二二八三 无

第廿一段大岗 六一五 无

第廿二段黄角 三二九九 无

第廿三段横档 三二七 无

以上第九区合共 正户二万一千五百一十七户 附户二十五户

  连上第一区至第九区,共二百四十七段,合共正户一十七万九千九百一十一户,附户四千九百六十四户,此最近调查之确数也。

香山乡土志七

氏族

  邑城仁厚坊黄族,其先江西筠州人。始祖元,西台御史,宪昭以直谏安置广州,卒于途。子从简留家南海,从东莞伯何真起兵,官至宣慰司副使。四世温德繇,广州右卫徙隶香山守御,卒葬东郭大北山。子泗,遂家香山。泗次子长乐县知县。畿,徙家会城。承宣里今双门底。八世至文谷公佐,生三子,分三房,国初长房一支迁回香山,二支、三支仍居会城,由宪昭至今传二十一世。

  泗三子珩,居香山,别为一支。由宪昭至今传二十一世,族丁仅百余,然邑城数诗书世胄未能或之先也。

黄梁都南门乡赵族,始祖怿夫,江西鄱阳人。宋端平元年任本县令,有惠政,卒于官。子时鏦淳祐十年进士,宋末避乱至此,子孙寓籍焉。三世祖平冈迁居大赤坎为一支。明永乐初,六世祖光太再迁大沥岐。景泰时,七世祖晴峰始择居南门,分四大房。现一十七传,丁口三千五百余。

  得能都张家边黄族,始祖阳,始兴人,任前山寨守备,明嘉靖时剿寇阵亡。次子万福葬其衣冠于老户头山,遂迁居此。

  良都员峰曾族,始祖昌垣,原籍顺德,本朝始徙居员峰。

榄都麦族,隋上柱国铁杖之后。其十六世孙必达自南雄保昌迁邑之黄旗角。十九世元俊,元至治间又迁小榄,至今传二十三四代。

  得都库涌陈族,始祖文龙。子天觉,宋绍兴八年试宏词科,赐进士第,家文顺乡仁山下。建城后徙库涌,子姓复分支陵冈暨隆都水塘头、冈背。现二十八传,合四乡丁口约三千余。

  谨案乡贤列传,苍梧太守陈临子孙蕃盛,播于岭徼,而鄂州通判梁杞传称,海曲族望陈梁二家。天觉为开县之贤,文顺前属东莞,即今县城,徙库涌者长子彦?也。陈族支派最多,俗有米碎陈,箩糠糖李之谣。天觉裔孙颐录谱略云:原籍珠玑巷,疑有误。

  良都沙涌马族,始迁祖曰驿、曰驳,其曾祖端公宋南渡令新会,家于会城金紫街。子持国、孙晞骥俱郡守乡贤。驿、驳奉所生母林氏徙沙涌。五传至宋侍郎南宝,饷军殉国。元军欲屠潮居里,族众徙匿,明兴始复故土,侨寓张家边塘?,遂家焉。现二十八传,三乡丁口约二千余。

  仁都麻洲徐族,入粤始祖祖光,原籍江西赣州府瑞金县,元季宦游广州。至闰甫徙香山。越三世伯良,都察院都事,祀乡贤。五世曰观,未冠成进士,历仕刑部郎,壮岁归隐大石之阳。曰常,知玉山县,有循声。曰统、曰桢,皆岁荐,里人颜其闾曰:南州,即徐屋街。子孙蕃衍,析居员峰、三灶等处。现二十一传,南州派约一千二百余人。

  仁都麻洲李族,先世居南雄珠玑里,宋李避乱来广州,至新会。咸淳七年,始迁祖桂窗徙居香山仁山下。次子梦熊赘入黄旗都,遂家黄角。孙昌泰分支四都、岐山、小隐、大环、隆都、沙堋下。五世翠柏等居城南麻州。厥弟愚庵、纳斋居莲峰下堑头街。子姓分支库涌、板桥、羊寮等处,合麻洲、黄角、岐山、堑头四派丁口约七千余。

  谨按:《麻洲李氏家谱?南来岁月考》,援榄都麦氏及新会莲边里麦氏两谱,南海洗氏谱云:为胡贵嫔事,珠玑巷九十七家于咸淳九年二月起程抵冈州,五月至香山,遂分居各属。《东莞英村罗氏谱》并载:绍定元年,批发路引,乃理宗朝苏妃事,南雄府印发冈州批判,至今犹存县衙。则南来似应以绍定为实,而麦谱并云:随流先至香山大良角,即今黄角,盖宋自南渡以来朝政不纲,辽金逼处,中原氏族流离播迁;又虑南雄地当要冲,定遭兵燹,挈家来广,不仅避妃乱已也。至《广东新语》云:河南祥符县有珠玑巷,南渡诸臣随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所,自号所居为珠玑巷。又云:巷在南雄州城东门外,原名敬宗门,表孝义,因避敬宗庙号,易名珠玑。广属氏族至自珠玑巷者,居其大半;而路引先罗麦李黄,仅九十七家,惟麦谱称并亲眷附行者甚众,南迁之议,发起于珠玑巷,故统而言之欤?事远年湮,传闻异词。近人《珠玑巷种族考》犹数典者所宜研究也。

  隆都刘族,始迁祖汝贤,父仲敏,宋宣和进士,官南雄刺史,侨寓珠玑,避兵至广。子三人汝贤居次。绍兴末徙邑东乡土瓜岭。六传后开于族山谿角,析居邑城东南、龙聚环、涌头、寮后、龙眼树涌、坑口墟、北台、葫芦棚、湖洲脚、沙坪下、龙塘、库涌、新村。现二十七传,丁口万余人。齐东、古鹤等乡别有派。龙头环派原籍南雄,乃昭武将军刘禘当,明洪武初随军入广,家于榄都,仍隶军籍,历八传分支石岐、大墩、龙头环等处,丁口亦二千余人。

  良都长洲黄族,始迁祖献,字文宪。先世闽之福州人,避乱徙新宁潮境乡,凡八传至献。宋理宗朝宝祐乙卯科进士,景定三年,官行人,册封安南国王陈日煊,归舟遭飓漂泊至香山,复命后遂卜居长洲。所娶平岚林氏女为继室,生子祐,孙广派,定籍良都,析居城北,分支大墩、麻洲、外界涌等处,丁口约万余人。

  仁都麻洲黄族,凡三派,一霑益州同知、乡贤黄经祖仲翁,至自龙眼都,辟稽古堂,聚书万券,经居东林山下,筑山海斋,号山海子。一广东左翼镇总兵黄标,由南澳以宦籍香山;子琮,崖洲协,家仓箱街,故将军遗宅犹存;现七传丁口二十余人。一由广派祖分支,开辟新墟,聚族南仓街、东栏街、大石下,凡十二传,丁口约百余人。

  得都义门郑族,入广始祖曰贤。宋天圣间以进士授广州郡守。孙六七学长,始居邑之长洲。再传至漕,试省元度,徙得能里之游街蓢,复由游街蓢析居濠头、西亭。其庞头一支则因度之曾孙贤赘豪兔旁,遂家焉。现三十传,支分四派,丁口万余,居邑城者阀阅尤盛云。游街蓢旧志作鳌街蓢。

  谷都南湖郑族,谷都始迁祖菊叟,于宋仁宗朝自福建兴化府浔阳县入粤,任惠州路判,家于都之榕树埔,徙桥头。子姓分支乌石、平岚、南屏、雍陌,丁口约万余人。恭都南屏支始祖曰世宽,菊叟十三世孙。明嘉靖间迁来,分三支,现传十四代,丁口四百余。又一支同治十一年自谷都迁南屏,现传五代,丁口百余。

  仁良都南湖郑族,莲塘始迁祖芑,宋以状元官广州郡;乾道壬辰年七月由福建莆田县徙香山,卜居莲塘。八传曰荣叟,元末保障邑城,摄县事;洪武十八年旌义士,祀乡贤。现二十八传,分居城内东里、深巷、厚兴街、基边、张溪、东丫、库涌、柏山、沙溪等处,丁口约七千余。

  谨按:鄙谚有“刘黄郑,杀人不用偿。”之语,揆之情理必无是事,不过极形其族之富且强耳。如谿角、如长洲、如谷都、三乡聚族尤盛,迩来赶办地方自治,日形进化,渐臻文明,此语□无人道。

  仁都南关杨族,始迁祖元规,宋绍兴庚戌进士,官广南提举,由扬州广陵徙广州,卜居邑城南。现二十七传,丁口二千四百余。四世祖仲玉,分支隆都申明亭,丁口二千二百余,北山、隔田、北台别有派。

  大都南蓢程族,始迁祖师孟,号正谊,原籍江苏吴县人。宋景祐元年进士,任广州经略使,修学筑城。子柏随侍,官东莞盐场,署县事。宋南渡徙居邑东乡大字都,支分安定、亨美、田边。现传三十代,丁口五千四百人。德兴王府长史定宦裔,居麻洲,今柏桠、合水口等处丁口亦数百人。

  仁都城东侯族,始迁祖俊堂,原籍韶州府曲江县梅塘村。元至正从军赣州,明洪武二十六年改隶香山军籍,因家焉。子孙为邑著姓,现二十传,丁口约三百余。

  榄都小榄李族,始迁祖必贵,宋咸淳间由珠玑巷避乱荔枝山,斩竹结筏,随流抵榄乡亭子步,奠居焉,即今泰宁坊也。孙光祖,隶大鹏军。八传至尚书文介公孙宸,始改民籍。现二十三传,丁口约三千人。

  榄都大榄李族,乃烈士英妙子智,官江州判,聚族榄都,分支谷都白石等乡,丁口二千余。又一支至自新会,原尚书任堂派,黄梁都李屋围乃任堂弟棕宇裔。两族亦千余人。

  仁都麻洲蔡族,始迁祖益崇,原籍南京凤阳府,宋时任南雄判。子本宏徙香山,居南门。数传分支恭都那洲、隆都南文。现传二十六代,丁口千余。古镇一派尤为大宗,恭都上栅、隆都岭后、四都贝头别有派。

  谨按:蔡氏谱:本宏迁居,传至四世,香山乃开县云,则蔡实邑之旧族也。

  仁都麻洲蓝族,宋咸淳间至自南雄珠玑巷。四世祖分支小榄,丁口共一千五百余人。

  谨按:麻洲氏族有“蓝、禤、蔡,不够胡、卢、蒲一勺。”之谣。邑志选举表有赣州教谕禤国彦;岁贡禤忠,交趾利仁知州。蒲伯龄,岷府长史。卢瑞,新淦令。卢渊,岁贡。卢锦,重庆府教授。蔡子彰,岁贡。蔡观、蔡子良皆著姓也。麻洲近推李、徐、高、陈、梁为大宗,六族只存蓝、蔡,他如欧光、曹登、周宗、曾贤、姚明诸家,或他徙,或孑遗,民族消长,麻洲有余慨焉。

  仁都麻洲柳族,始迁祖乐会知县齐,自湖南长沙宦琼州,遂籍邑之仁都,子姓分居茅湾、灶贝,现十五传,丁约四百人。

  谷都茅湾麦族,始祖松吕,自新会草坪迁来。现十七传,丁口百余。

  隆都青羌黄族,至自新会杜阮乡。其始祖德澄负贩隆都,娶妻生二子质初、质正,留居青羌。子姓分支龙聚环、板尾园、土瓜村,丁口千五百人。黄屋坑、沙棚下、小庞头各派丁口约千余人,迁居邑城北门、小榄等乡尤贵盛。

  仁都紫里李族,始迁祖华京,原籍新会潮连。康熙三年移边,子日英与弟梦熊东木、先梅、瑶岳等同徙石岐。孙修凝由新会学拨香山,隶籍所都,聚族沙冈墟,支分翠微、小隐等处。谷都沙冈乡始迁祖占伟,与正薰街建平令龙翔孙曲沃令卓揆,家亦至自潮连,俱任堂派,丁口共千余人。

  隆都李族,至自新会者分尚书任堂两派。先世河南祥符人,系出唐凉国公愬。十传至銮以御史监军南雄。孙乔木,宋兵部尚书,绍兴间奉使至古冈,因家斗洞。见新会志寓贤传即文庄公。也十四传孙尚璧,明万历从涌头曰尚智任堂派徙田头,分支金角环、石斤、青羌、象角等处。尚书派:一至自禄洞,以大岚、岚霞、起凤环三乡为大宗,明初始迁祖曰大佬,分支祖岚肇等。一至自荷塘,以恒美、涌边两乡为大宗,明代始迁祖日康所,先居南川;乾嘉学风岚霞、恒美为尤著。一至自瓦冈,居石岐城西南。一至自麻园,居张家边、牛港、柏桠,合两派籍隆都者约一万一千丁口云。又一族于康熙二十五年由新会里村迁来,始迁祖石轩,寄籍隆都李宗茂户,迄今十传,丁口四百余。

  隆都叠石余族,始迁祖文举,至自南雄珠玑巷,分支全禄、下坑、麻洲等处,现二十二传,丁口三千余人。

隆都濠涌方族,始迁祖榕涧,至自肇庆府开平县,初徙平岚,转居濠涌,分支城内、大都、左步头、谷都、下涌等处。现二十四传,丁口五千余人。

  仁都邑城郭族,原籍曲江县。初迁南海大同村,再迁新会天河里。明永乐,曰梅山始定居香城。现传十八代,丁口五百余。

  良都槎桥落郭族,始迁祖致正,由南雄徙邑城南麻洲。子复,官黄田场管勾,尝捐金修学宫、置学田、筑桥梁,宦成,隐老安山,卜居槎桥落。县治堂柱根于是桥,马蒥荽木也。子侄分支麻洲街、竹秀园,而平岚、桥头、翠微尤为大宗。现传二十四代,丁口共三千余。

  良都牛起湾杨族,始迁祖宋博士恒,号云巢。咸淳间由珠玑避难邑之深湾,因移边之役徙牛起湾,隶良都。现二十二传,丁口一千六百余。

  恭都下栅李族,始迁祖先德,亦至自新会,由行伍戌恭都下栅,娶氏林生子四,因家焉。分支厚江涌、茅湾、外埔、南大涌、外壆、河头埔、三灶、张家边、李家村等处。现十四传,丁口约三千余。茅湾派同光闲多,起家洋务,有号秋坪者,能办地方公益,与同里麦润斋筑桥、亭、石路,行人便之;在上海筹赈,任画、任费。没后,疆臣请于朝,追赠道衔。会城翰禄桥重建御史祠,与田头、大岚、恒美、涌边捐赀尤厚。

  仁都邑城汪族,始迁祖良,号野庵,乃越国公裔,二十传孙也。子鸿业,号万川,宋嘉熙登进士第,随授南雄保昌县令,殊有政声;良就养任,故邑人爱之,留居此土;继因兵燹,良精形家言,见香山为南番古粤之冲,山川秀异,爰卜居武峰下。子孙分支南乡、西乡,现二十三传,丁口未满千。

  恭常都唐族,始迁祖绍尧,宋度宗咸淳七年为避胡妃之祸,由南雄珠玑巷迁居新会,复由新会迁香山唐家乡,地本荒原,旧名釜涌,唐氏至此遂改今名。家焉。六世有名广礼者,迁居本都鸡拍村,另纪。名广润者,迁居东莞。七世名竹庄者,迁居本都那洲村。十五世名广元者,迁居新安,现计二十五传,丁口一千八百余;鸡拍五百余,那洲百余,共丁口二千五百余人,迁东莞、新安者不及计。鸡拍族始迁祖隐翠,广礼孙也。广礼同子东溪由唐家乡迁居得都江尾头村。东溪子二,曰隐翠、曰仕隆。仕隆仍居江尾头。而隐翠复迁鸡拍马坑地方,开垦田园,时明成化年间也;子三,分三大房,现二十三传,丁口约五百余人。按鸡拍村唐君调查报告云:明正统间,奸民畲蛮盗采鸡拍村银矿,村民拒之不胜,屠戮殆尽,其余流离转徙,几变荒墟。而隐翠公遂迁居于此。嘉靖时,方相国献夫奉旨开采银矿,驾驻村内,与隐翠公子石屏公契洽,且制锦轴为文寿之,而悬志纪事载正德中奸民畲蛮盗采村矿,屠戮村民;至嘉靖时,苗脉已尽,乃散其地,鸡犬桑麻俱尽等语。考鸡拍旧址原为杨、文二姓人所居,被贼屠戮,即杨文二姓之人。文氏现已无传,今杨氏子孙犹能道其事者。唐氏由明成化时迁居,至正德时乃开基鼎盛时代,何以鸡犬桑柘俱尽,考之谱牒亦不载屠戮之事,至谓嘉靖时矿苗已尽,何以方相国又到开采?志云:正德或正统之误耳,说颇详核,可补史乘之失;且关民族之消长,合著于此。

  仁都邑城东门外张族,始迁祖镜辉。由顺德简岸乡迁来,今二十四传,丁口二百余。

  圃都大黄圃孔族,始迁祖文基,由顺德黄连乡初徙大黄圃,分支榄都。两派约四百人,其大派俱由山东曲阜命名,冠以广昭等字,盖圣裔也。

  良都良字都梁族,原居延福里,即石头村,与沙涌、库涌毗连。宋代产三乡贤。庆历进士、比部郎、鄂州通判杞,致仕时建议立县。其裔孙现亦嘉熙进士,知南康。元明间徙族北台溪、漕边等乡,合福涌两派丁口约千五百。

  谨按:梁乡贤所居石头村,今名井尾,与槎桥落尤近。土人锄地种植,屋村尚存。前数年掘得一古铜凤,翼长尺许,重拾余斤,巨家旧物也。乡贤冢墓,县志未详,家谱云:葬柏桠斜阿婆墟。蔓草荒烟,久无觅处。石头村大仰环,乃其妇墓,以乡贤衣冠合袝者。向由漕边、福涌两派祭埽。光绪甲午,福涌利其旁穴,先图控据;漕边还诉得直,该姓父老啧有烦言。吾邑山案,强半类是惑形家言,失尊祖修睦之谊,诚陋俗也。

  榄都小榄何族,系出宋尚书仆射何桌之后,原籍四川。宋南渡入岭,峤居南雄。桌孙九郎、十郎偕来邑之榄都。十郎族阀尤盛,乡贤述忠、述瓒、明首辅吾驺、制府璟等皆其裔也。现传二十余代,丁口约五千余人。

  四都大车林族,始迁祖小三,自宋南渡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定居于此,即孝廉方正乡贤谦家也。子姓分支那洲、田头等处,现二十五传,丁口千余。安堂一支同隶四都二图,族姓尤蕃,别有派。

  四都林屋边林族,始迁祖孟七,明初由福建至榄边。分支山洲坑、陂头、窈窕、沙堋下、大岭各乡,丁口三千余。

四都赤坎西堡林族,始迁祖省元,宋末由南雄徙邑城。五传至子卿,聚族西江里。现二十六传,丁口共五百人。

  四都赤坎东堡阮族,始祖元辅。宋末由珠玑巷徙香山城北莲塘街,随迁东乡四字都赤坎。子与子以孝旌。八传至冠山,分支小隐。现二十六传,丁口千余。

  隆都象角阮族,始祖佛生,明初自冈州卜居龙眼都。先世御史中丞逵,宋南渡宦游粤东,居南雄珠玑巷。子姓复徙冈州,佛生其五世孙也。佛生子观泰登明永乐乡荐。现二十一传,丁口约五千。

  隆都象角彭族,始迁祖圣养,原居东莞琥珀坑,自莞庠游学香山,徙隆都象角乡濒海而居。四传至翠崖、谷山开族。今历十八传,丁口一千有奇。

  四都小隐黄族,本姓王,始祖慕槐,世居邑西隆都石门乡。子怀东,明洪武间隶军,籍易今。姓乡贤林谦撰黄姓谱序,详其端末。现十九传,丁口约五百余。

  榄都大榄詹族,初徙谷都之西山,廷贵分居榄都。现十八传,丁口二百人。余庆知县詹官乃廷贵裔孙也。

  谷都沙冈张族,始迁祖处顺,亦至自新会。现十六传,丁口百余人。

  仁都麻洲庞族,世居隆都龙聚环,数传至沛庵分支城南麻洲街,丁口合共千余。

  榄都海洲魏族,始迁祖天目,至自南雄珠玑。分支茅湾、外埔及佛山镇,其在本邑者现传二十二代,丁口五百余。

  榄都海洲袁族,府尹三接之后,先世至自东莞。现二十二传,丁口约二千有奇。

  仁都邑城高族,原籍闽之莆田。始祖师曾,官保昌县丞,遂家南雄。子南洲,宋宝祐乡举,初徙香城。孙参军添献粟饷宋军,从端宋至冈州御敌殉难。遗孤宸英生子四,曰元生、梁生、洪生、忠生,其后分支城南麻洲马头街、治东节尾新村、白庙、城西长塘街、隆都豪兔、岐坑、大石兜、青羌、良都长环、尖涌、寮后、北台、磨刀等处,丁口七千余人;徙顺德马滘、洪简者亦成巨族云。

  仁都邑城萧族,至粤始祖世范,宋嘉祐贡士,任南雄推官,流寓广州,有子曰苑。应绍圣拔萃科,拣选香山镇,遂家于麻洲街。现三十传,丁口六百余。

  仁都邑城毛族,始迁祖金,原籍浙江余姚县。洪武初随常遇春分守耒阳,后从军入粤,以征贺县功授香山百户,因家焉。现二十一传,聚族邑城,支分东乡濠头、西乡田头、寮后等处,丁口约七百余。别派如谷都神前、马边埔两乡,合千人;城东柏桠亦有数十。应龙、国斌父子先后从戎阵殁,以难荫其后人,至乡贤诸暨令可珍,子安仁令、天翀皆守御所百户。裔两族俱以忠义显,天翀台湾之役为尤著焉。

  淇澳锺族,从征台湾,功授左都督,固原协镇,宝家也。其先由南雄珠玑徙邑之良都,再迁淇澳。丁口现约千余。别派如榄都锺家巷、谷都西山、邑城西市俱至自新会,丁口合数百人。

  四字都濠涌严族,始迁祖汉臣,宋末由南雄珠玑播迁至邑之东郊,定居濠涌。现二十六传,丁口共一千三百余,

  四字都南塘简族,始迁祖古峰,亦由珠玑徙居南便塘。现二十六传,族丁五百余人。

  四字都陈族,凡三乡,曰莆山、曰茶园东、茶园西。其始祖宗公,于宋末由南雄珠玑徙邑城。至元顺帝间,裔孙志和迁莆山,玄保迁茶园,现二十一传,丁口共二千余,其留居邑城及小隐亦数百人。别派如石岐、嵩县令、书布衣斗文家,氏族最古。麻洲、沙冈、柏桠、员峰亦分数派,得都张家边、窈窕族至自新会石头乡,析居外界涌等处,丁约千余。隆都新露亦至自新会。小黄圃族阀尤盛,近由蓢尾、上巷、白庙分支,丁口合二千有奇云。

  隆都亨里乡汤族,始迁祖佛保,至自新会河村,于明景泰间徙居邑西之亨里。现传十九代,丁口共三百余。

  四都神涌乡周族,相传始祖疆,唐秘书郎外迁郡守,由陕宦粤,留居莞邑杏花村,即今城东良朋里也;建城后分居神涌等处。明洪武甲子,御史尚文始领解额第进士,任龙岩丞。其孙慈坚居城南,与郑子纲、容悌与、杨余荫称麻洲四贤。现神涌一派已四十二传,丁口约七百余。城东南关塘埔、齐东等处合数百人。

  吾邑氏族,南宋以前多无可考,即族望如陈梁二姓,按其谱牒或隶东莞,或属南番,先代仍未及详,亦氏族中一大憾事也。周姓徙自长安,距李唐至今千年,旧族莲峰之下曰杏花村,古迹相传,可补志乘之缺。

  隆都龙头环周族,其祖子高,于元末由东莞黄塘从戎,隶东莞伯何真麾下;明太祖定鼎南京,散军屯田,子高充屯长,移驻小榄高沙,嗣遭海贼扰乱,迁居龙头环。现计十九传,丁口约一千有奇。

  榄都小榄梁族,厥祖宏益,由南雄珠玑巷迁古冈州,又迁小榄。分二族,一松隐祖族现十余世,人口约六百有奇;一毓灵祖族现十七世,人口约五百有奇。

  榄都小榄张族,始迁祖曰梦兰、曰岱峰,由番禺石井迁小榄,同隶卫所军籍。现传十八世,人口八百余。其余或由新会迁居,或由海洲迁居,支派不一,共计约一千五百余人。

  恭都北山乡杨族,始祖泗儒,宋嘉熙元年丁酉,自南雄珠玑巷迁来。分两支,现传二十四代,丁口一千七百余。一为素略户,一为先义户,同聚处乡中。

  恭都南屏容族,始祖六二,宋嘉定间自新会迁来。六二生光祖,光祖生八子,遂分八房。由光祖至今传二十三代,丁口共二千二百余。

  恭都南屏林族,始祖胜和,明洪武十九年自黄梁都乾雾村迁来。现传十九代,丁口八百五十余。

  恭都南屏张族,始祖万八,宋咸淳十年自南雄保昌县珠玑巷沙水乡迁来。分二支。现传二十四代,丁口一千二百二十余。

  恭都南屏郑族,始祖辉山,乾隆初由古鹤乡迁南屏,分三支。现传六代,丁口百余。

  恭都南屏张族,始祖清怀,明嘉靖时由石岐迁平岚,再移南屏。现传十五代,丁口三百余。

  谨按:县治前有十二所公祠,考明洪武初定卫所之制,香山置守御千户所、百户所,其官多世袭,军士亦父子相继。祠盖是时千户、百户等子孙流寓本境。联各姓建此,以奉其先者也。有盛氏亦居其一云,余俟考。又县志职官表,千户有陈、钱、刘、王、何、李、林、田等姓,百户有周、桑、王、穆、马、李、蔡、张、毛、尚等姓。

  又:榄都如梁、谭、周、张等姓亦明初卫所屯田官军流寓者,故称军籍云。

香山乡土志八

宗教

  香山未立县以前,延福里人梁杞已以好学通经著声。宋仁宗世,自设县、立学校,士习翕然称盛,与他州相颉顽。逮明而黄双槐、粤、洲、泰泉三先生出,学风所被,俗鲜歧趋,有海滨邹鲁称。佛、道二教当盛于宋乾道中,县令范文林崇建寺观,时刘中行且有舍宅为寺之事。其后庵寺踵建,惟信徒居少数,于社会无甚影响。若基督教,则自万历九年意大里亚人利窦至澳门后,遂渐沾染中土,然邑境虽逼近澳门,通邑实无进教之人。乾隆时,彼族建唐人寺,其赴澳礼拜者间有外省人,以顺德紫坭人为多。据田志稿载县令张汝霖奏记。旋奉文封禁,故自有明三百年来,内地人民向无开堂传教者。咸、同以降,彼人援内地传教约章,各县均次第设立,而县城教堂前十余年始有之耳,其余各乡或有或无。兹据调查所及者著之,不详者阙焉。

  榄都光绪二十二三年间,始有人来传天主教,今信徒约二百余人。耶苏教人甚少。

  谷都墟仔乡、平岚乡各有教堂一所,信徒人数未详。

  隆都现无教堂。

  现调查得全邑耶苏教人约二千四百余名;天主教人最少,除榄都外,不过十数人而已。

香山乡土志九

实业

  全邑士类制科未废以前,有司岁试,隶诸生籍者约四百余人。童试约二千余人,近年以入学堂肄业者计算,据光绪戊申年统计,全邑学堂只六十余所,学生约二千余人,其余私塾学徒亦称是云。

  全邑农民约占泰半。东南一带沙田上腴,种稻者夥,西北一带则蚕业为盛。榄乡民数约十万,而业农者几三万人,余可类推。东南濒海诸乡,如恭常都属民亦有业渔者,然不及农业之盛也。

  工业之素有名者,如东乡牛起湾、濠头、陵冈、窈窕诸村之夏布,南蓢乡之棉布,库充乡之铁犁前十年,谷都大布村亦有专铸此者,运售美属檀香山各埠作垦具,颇获利;后美禁华,工业遂不振焉。颇多输出。他若邑城之习艺所、小榄之工艺学堂、谷都大布村之机器织布厂、石岐上基之机器造米厂,尚占工业之一部分。此外,制铜灯、竹合者,邑城有数十家,销场亦狭。榄都竹合以登云桥下一肆为精,近此肆仅得一人能之,恐以后将无传人矣。其余旧有之业,如攻金、攻木、埏埴泥作,则仅资糊口而已。

  商人则东南诸乡人多侨外营业,如谷都、恭都各乡,民以往南美洲者占多数。内地如石岐,商务本盛,近亦凋落逊前。澳门洋界以商务著名,近亦凋落,只赌场娼院占多数耳。虽设立商会,成效罕睹。惟香洲开埠,发达可期。小榄茧丝销场尚旺,差强人意耳。近得宣统元年本县申报户口职业分别统计表,录之于左。

官 绅









兵勇

书吏

差役

杂业

无业

乞丐

合计

文七品、武五品以上

生员以上

八二

六三○

二二七

约二十余万

约五万余

二八三○

九三二

九四

五○



二百余

五六

三七○五七○

  按:此表全邑士类仅得二百二十七人,系据儒学查覆者其入学堂肄业诸生尚未列入,似宜入本门第一条调查人数,参观方见赅备。

香山乡土志十

地理  仁都  良都  隆都  得能都  四字都

大字都  谷字都  恭常都附场都  大榄都

黄旗都附圃都  黄梁都

地理

  本县,在广东省广州府城东南二百二十里。

  本县广一百有三里,纵一百一十四里。东至新安县海界六十八里,西至新会县界三十五里,南至马角海岸五十三里,北至番禺县界六十一里,东南至新安县海界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新会县界三十三里,东北至东莞县界五十四里,西北至顺德县界四十七里。按:以上俱据张制军人骏《广东舆地全图》改辑。

  本县分为十乡,十四都。附城仁厚乡为仁、良二都。仁都二图,良都六图。西南德庆乡为隆都。六图。东长乐乡为四字都,二图。永宁乡为大字都。二图。东北为永乐乡,为得能都。六图。东南丰乐乡为谷字都,三图。长安乡为恭常都、二图。场都。三图。西北宁安乡为大榄都,四图。古海乡为黄旗都、四图。圃都。一图。西南潮居乡为黄梁都。二图。外有所都,一图。附仁良二都。按《祝志》云:所都图一,据档册新增,未详附何都。而《田志》稿则云:疑附仁良二都,今姑从之。而场都则嘉庆、道光间所增,仍附恭常都。圃都则乾隆十一年所增,仍附黄旗都者也。

仁都

  仁厚乡,故延福里香山镇。宋既建县,改良字围。自明洪武十四年编籍立仁厚坊,城中居民及县四城门外俱属之,四周均界良都。

  古迹

  元旧县土城,在城南。洪武二十六年开展城池,建守御所,千户改筑,故地遂为军营。

医学,在县治西。永乐元年,本学训术程胜禄创建,今废。又有阴阳学在县治东,永乐二年建,久废。

  宋杨伟隼宅,在城南水关头。伟隼为广南提举学事,卜居于此。内有松竹园,为前明杨余荫读书处,今为杨秀峰祠。

  刘中行宅,在县东南五十步无量寺故址。宋乾道中,掘地得铁佛,遂舍宅为寺。洪武中,寺徙寿山下。

  友琴堂,在县前。明黄瑜故居,今在寿山里内郑崇本堂内。

  敦睦堂,在城南。明杨余荫建,黄佐题额。

  丽泽亭,在麻洲街。邑人为杨绍孙建,正统间圮。杨余荫于故址建继美亭,岁久废为列肆。光绪二年,杨氏子孙毁肆重建,复丽泽旧名。

  演武亭,旧在沙冈。明初隶香山所,操练屯军,岁久亭圮,建关帝庙。

  小鲁亭,在莲峰麓。明嘉靖时,大学士张孚敬厘正祀典,命易学宫先师像为木主,邑人不敢毁像,建亭安之今废。像迁学宫燕居亭。

  涵一亭,宝书楼,明黄佐建,俱在北城外韭菜园。黄文裕公书院,今圮。

  仁山,在城内。其阳为县治,为上有书院,即仁山书院,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县邓迁建,黄佐有记。其阴为仕学台,其左曰丰乐园,上有陈文龙墓。文龙,天觉之父。清明日其子姓由东仓入祭扫。今院及园久废,惟仕学亭在墓前数武,亭即台址。嘉庆十一年,知县彭照麟重建。山多鹤巢。其东北曰:庆寿山,城跨其上。东南曰:丰山,昔仅培塿,近民居,已平。西曰:武山,城垣跨之为战台,有西山寺。明邑人毛可珍读书处,延僧居之,山门颜曰:第一峰。有红棉六,数百年物,岁久枯,邑人别植新者。四山外尚有盈山、在丰山之东,东为仁寿街。福山、在仁山东南,其南为长泰街,西为英武街。凤山,在福山东南,西至四方井,东至城垣。已平于筑城时。明洪武初。以其环拱县治,名为七星峰。

  月山,一名笔架山。在城南麻洲街尾。有迎阳石,乱石中此石特出,高约十丈余,大四五丈许,上平可坐十余人,壁峙路旁。明成化间,巡海都督张通题字画盈尺,遒劲古媚林木阴森,佳境也。石旧名挂榜,自张易以今名。康熙元年六月,飓风折石旁古榕,石因仆地,阳字入地五尺许。题名已埋土中,不可见。北数十步有狮头石。高可二丈,以形似名。南为金鱼石,大尺许。在火神庙前。相传,庙前旧是大洋,石浮海面,潮不能没,今皆成田,与地平矣。

  东林山,俗名雷坛山。在县南半里。高五十丈,广百余丈。西为莱菁街,山川坛、养济院皆在其上。邑人黄经构小海斋,读书其下,易名东林。与西北半里之西林山相对。

  石岐山,亦名阜峰,俗称烟塾山。在县西半里。高十丈,广五十丈。古有烽堠,今废。明万历间建七层花塔于其上。隐泉寺、众香亭在其麓,与莲峰相对,直抵于海。

  莲峰山,在县东北一里,即旧寨。以元季徙治于此得名。其阳为学宫。

  祠庙

  学宫,在城东莲峰之阳。宋绍兴二十六年建,淳祐四年徙建城内西南隅。元泰定间徙复莲峰旧址。明嘉靖七年迁建于城内丰山下。万历三十三年又迁复莲峰旧址。戟门外左为名宦祠,祀三十三人,详耆旧录附。右为乡贤祠、祀二十九人,详耆旧录附。忠义孝弟祠、节孝祠俱在义路门内西。

  姚少保祠,即姚爷庵。在城隅东水关上。康熙间,邑令姚启圣妾赵氏出家为尼创建,有启圣画象犹存。

彰义祠,在城内中学堂左。乾隆间邑令暴煜建。祀宋刘汝贤妻罗氏。罗氏尝捐田筑县南之竹迳陂,灌田数百顷,今称其陂曰:罗婆陂。

  诸葛武侯庙,在南门外。庙藏汉骆越铜鼓。鼓式详《祝志?金石门》。

  坊表按县中坊表多圮,此不过据县志存其名耳。

  忠孝节义名邦坊,明邑令周维持建于石岐接官亭正坝头。分列宋、明忠臣、孝子、节妇、义士姓氏。嘉庆十六年重修。进士坊,在县左,为明进士黄钥立。擢秀坊,在县左,为明举人黄瑜立。解元进士坊,在县右;宫詹学士坊,在武镇坊,俱为明礼部侍郎黄佐立。大京兆坊,在迎恩街;两都京兆坊,在石岐接官亭后,俱为明府尹袁三接立。六朝元寿坊,在达德街,为明大宾儒官百岁黄化立。岐海流芳坊,在石岐津头,邑人为明知县邓迁立。

  桥梁

  南门桥在南门外。登瀛桥在西关下娘妈厂。西门桥在城西,内外二所。西关桥在水关,内一外一。东关桥在城东,内外二所。桥仔头桥在城南麻洲街尾,光绪丙申重建,易名南安桥。青云桥在石岐山西北,通圆山仔村。

  市镇方言谓市曰墟。

  石岐墟 县前街市 西市 新墟市 大社坛市 沙园市 朔关市 万安街市 沙冈墟市 大井头市 上基市

  学堂

  香山中学堂东门城内。香山初等小学北门城内。颖川初等小学西门城内。隽德女学堂西门城内。

  仁都属城内街十四,南门外街十四,北门外街十三,东门外街十,西门外街十五。

良都

  仁厚乡良字都,故延福里香山镇。北界黄旗都,东界得能都,西界隆都,南界谷都,中包仁都,西北界榄都。

  古迹

  宋行宫,在沙涌。即马南宝宅。按:今马家祠是其故址。端宗自闽入广行宫三十余处,此其一也。明黄佐有诗。按:沙涌北距海,东南距山。故老相传:宋兵分屯村前冈,深沟高垒,城门备设,今尚有南山北门之目云。

宋疑陵,在县南五十里寿星塘。塘侧陵迹有五,盖马南宝所筑宋端宗疑冢也。

  明处士黄泗墓,在寿星塘。侍郎黄佐之曾祖。

  柏桠斜,即北丫坑。在县东北一里。南为大柏山,先农坛在其南。有明知县黄瑜祖黄温德墓。

  大柏山,在县东一里。元伪千户王一据之。元末海贼相继劫掠,宣差托罗克台守其上。一名旧寨山。

  戴土岭,即大岭。在县南三十五里。南有花树坑,山多刺桐,元邑令黄裳有诗。曰:闻道乡人说刺桐,未花先叶是年丰;我来到此忧民瘼,只爱青青不爱红。

  第一角海,在县西南二十里。海门浅隘,南临大洋,为县门户。明初,都指挥花茂防寇于此,民呼曰:花夫人马头。

  金钟山,在县西南水道三十五里。其东有烽堠。嘉庆十四年总兵许廷桂与海贼战,殁于此。

  祠庙

  王巡抚庙在长洲乡,祀巡抚王来任。事详兵事录。

  桥梁

  天王桥,在县南桥仔头村;宋端宗驻跸沙涌,道经此,得名。村旧有天王庙,今圮。清风桥在城外西南隅,路接北山村。槎桥在槎桥落村,相传村多马留荽,木有大逾合抱者二。初建县时用为县治前柱。其根,乡人析以为桥,似槎,故名。石鼓?桥长二十六丈,嘉庆十年修。

  学堂

  香山高等小学东门城外。南区简易小学南门城外。西区简易小学西门城外。东北区简易小学北门城外。烟洲简易小学北门城外。烟洲两等小学长洲乡。第一简易小学长洲乡。公立初等小学员峰乡。教忠初等小学沙涌乡。

  良都属凡村三十七。

隆都

  德庆乡龙眼都,故永乐乡龙眼里上下围,在城西南三十里,今为隆都。西北界榄都,西界新会县,南界黄梁都,东界良都。

  古迹

  宋提举学士杨伟隼墓。在茶园织篷坑。

  莲谷庵,在大庞头村左旁。有书舍数椽,有古松七株。郑太史应允读书其中,颜曰:七松书屋。

  招安亭,在大涌海口。嘉庆十四年,海盗张保等乞降抚,总督百龄命知县彭昭麟筑斯亭以受降者也。详兵事录。

  象角山,在县西十五里。西北临海。旧志:宋亡时,一夜号恸至晓,见小石室立于上,俗呼佛仔屋。

  观音岩,在大石兜村后,城西十里。山麓峭石,高广数丈,巅平积水如池,曰:晒经台;曰:浴鸢池。石磴数十级,螺转而上,为观音岩。昔有猛虎据焉。相传,明僧元默来此,虎逊去。次日,仍返洞旁大吼。元默为虎说偈,即去不复来。故又曰:虎逊岩。

  祠庙

  王巡抚庙一在坑口墟,一在西河桥侧,祀王来任。孝节祠在小谿角乡,祀明刘二娘。事见县志列女传。义勇祠在西河桥亭。咸丰六年建,祀难死张绍才等。昭义祠在大涌乡。道光二十六年建,祀难死林大斌。

  桥梁

  西河桥在龙眼都河,为都要津。婆石桥在婆石村。宋杜氏媪建,或云桥所跨涌名蒲石,“婆”乃“蒲”之讹。

  市镇

  沙溪墟 南文墟

  学堂

  龙山高等小学豪兔乡。端本两等小学山谿角乡。杨氏家族初等小学申明亭乡。明新初等小学下泽乡沙溪堡。明德初等小学龙头环村。觉群初等小学安堂乡。善善两等小学南文乡,现停办。岚阳初等小学大岚乡。振英初等小学南村乡。时新初等小学叠石乡。初等小学象角乡。初等小学青姜乡,现停办。

  隆都属凡村五十八。

得能都

  永乐得能都,故延福里得能字围,在城东十里。西北界良都,东界四字都、大字都,西界良都,南界谷字都。

  古迹

  八帘障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山界得能都、四大都之中。山开八面,中有士洞,深莫测,俗名黄巢藏。相传,唐末乡人避黄巢乱于此。

  茄头角山,在县东二十四里。张家边之东。山上一阁,祀三仙娘。阁下乱石礌硌,中一石略平,蹠迹深显,今仍存。

  宋陈天觉墓,在库涌村后山。

  桥梁

  东桥在濠头,旧有榕根跨峰成桥,后易以石。普济桥在宫花村。

  学堂

  五峰两等小学濠头乡。第一初等小学同上。

  得能都属凡村四十四。

四字都

  长乐乡四字都,故延福里四字围。在城东三十里。北界都,东北界东莞县,西界得能都,南界大字都。

  古迹

  宋孝子阮与子宅,在赤坎村。

  明李孙宸墓,在县东三十八里黎村。钦差行人谕葬。

  烟筒山,一名烟管山。上有烟塾旧址,故名。在县东三十五里。东南一小峰有石泉,俗呼为卢亭井。山北临海,巅平坦,屋地数间,犹存耆旧云。国初时设以守望者。

  小隐山,在城东三十里。原滨海有小隐汛,后因沙淤成小隐村。

  祠庙

  义勇祠在藜村下伽涌炮台下,祀彭仲伦等七人。详兵事录。

  坊表

  孝义坊,为宋阮与子建。在赤坎村与子宅前。

  桥梁

  九度桥在茶园村东。五度桥在九度桥东,四、大两都水出涌口门经此。

  市镇

  榄边墟

  学堂

  云衢高等小学大岭头。

  四字都属凡村十八。

香山乡土志十一

山脉

  本境以五桂山为镇山。其支系绵亘黄梁、谷字、恭常、四大、得能、仁良诸都中,本发脉于新会县之百峰山。历古兜山东北,越厓门,东折虎跳门,西新会,东香山,以海中虎矢石为界。为黄梁都诸山。北行越海为大托山,渡黄麖门为小托山。经螺洲山上磨刀门,再渡海为丫髻山。属谷都,由丫髻山北行为烟墩山,又东为五桂山。五桂山分南、东、西北三支。南支为恭常都诸山,直入蚝镜澳,西越海至三灶山属黄梁都。止。东支为四、大二都山。由震竹山又分二支:一东北行逾海为回头雁山属谷都。止,一东行至大流角山属大都。止。西北支由马屯属良都。至虎迳,分支为双合山诸山。东北为得能都诸山,又西至县治仁山属仁都。止。其余隆都山脉来自新会县圭峰。最著者卓旗山。榄都山脉来自顺德马宁村。最著者榄碇冈,其右飞驼山,则来自海洲。黄旗都山脉尤繁杂。分三支:北支为小黄圃诸山,自顺德拖青岭来;西支为大黄圃诸山,自顺德容奇村来;东支为黄角诸山,从番禺沙湾来;惟古镇、曹步、海洲诸山,则皆来自新会村石嘴,越鲟鳇沥而来。又东越海为大榄村之飞驼山。

  鹤兜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五里。黄梁都盘纡三十余里,其东麓西坑水焉,流东向入马鲚门海。

  黄杨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黄梁都。与鹤兜山连。延袤五十里,高六百余丈。西麓曰西坑,斗门涌水焉,流北向西折入海。

  三门山,在海中,属黄梁都。距县西南八十五里。三山齐断如门,今皆成田,仅留小河。前半里曰竹洲山,为达邑城要津。

  大托山,在黄梁都土城东北三十里。距县城南九十里。四际皆海,周遭二十余里,连冈盈畴,枕水通阡,村落环居,上有碉台,弁兵守焉。出为马齿门即马鲚门。

  荷包山,又名牛角山。在黄梁都土城南七十里。与大芒山列峙汪洋中,高数十丈,广十余里。中有南、北二环,商贩渔船住泊日众。西属新宁海界,南则重溟。

  丫髻山,在县西八十五里。锐出群峰之上,顶峙乔石三,远望止见其二,如丫髻然。

  棱角山,在城东南八十里。南面海,四峰峻峭,下有龙井悬瀑,高七十丈,广百丈。峰四为邑治第二案山。

  五桂山,在县东南五十五里。岩壑瀑布,与罗浮诸胜相埒。高八十丈,周二百里。上有五峰,左有大、小花园,北为青山、凤山、乌岩山。内有田百余亩。四望皆重洋,俯视一邑如片叶泛巨海中。香山得名以此。山之北宫花溪源焉,流皆东北向,至小隐港分支,一北向流,一东北向流。山之东南石门溪源焉,流东南向。

  沙桥,在谷都东三十里。过迳山岭,甚峻,曰退田岭。在城南六十里,高百余丈,中通一迳,上为平迳顶。石鼓?,十三里。在县南五十里为南北往来孔道,良都、谷都分界处。岭南每深山穷谷中通一路即谓之迳。

  飞云顶,桀起于五桂之东南,为恭常都主山。东五里为潭井,东北七里为锦石,十里为北山,南九里为西山。

  凤凰山,在城东南一百里恭常都。高七十丈,广十四里。东界南坑,北接官塘冈,西为金竹园、白蜮石、古壑诸峰,南赴海。涧水分左右中三支,左支东流入南海,右支南流入坦洲海,中支东流入东海。

  鹅峰,在县东南九十里恭常都。南为马山、凤鹤山,东为东山、鸡公山,外为大海。居民采捕常在鸡公山下。

  大角山,一名角头山。在县东南八十二里恭常都。由南山经风山凹二十里至海涯,横堵众流,及入海,西折而东迅流金星门外,渡海即淇澳山。

  鹅槽山,在恭常都灶贝村西七里。下为秋风角,与将军、龙井山隔海相对,距濠境澳十五里,为入澳津口之一。上有碉台遗址。

  鹦管山,在凤凰山西南。峙立海中,高五百余丈,周回三十余里。山之东腰辟一洞,名曰:锡坑。田数十亩,村民耕牧其间。麓之西北名大湾底,环海深入,田数十顷,渔舟耕舍聚处如村市。南俯芒洲,北眺鹅槽,从海中望之,山形如荷盖浮于水面。

  淇澳山,即旗纛澳山。在城东九十八里水道七十里。海中。属恭常都。高四百七十三尺。西北曰:夹洲,在海中。东北曰:鹿耳滩。西南曰:蒲湾,渔庄杂处。北曰:蟹岛,海中小洲也。近有拟辟商埠者。

  望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恭常都。起自北岭,延袤二十里至海门,突起群岫,隔九星大洋,内包乡都,外泊舟舰,渔樵纷集。

  濠镜澳山,濠旧作蚝。突出海中,距县城一百四十里。澳者泊口也。其曰澳门,则以南在十字门,故合称澳门。或曰:澳有南台、北台两山相对相门云。澳为一迳达前山,故前山为拊背扼吭地。前山、澳山对峙于海,南北一沙堤亘其间,径十里,尽处有山拔起,曰:莲花山。北麓有马蛟石。稍南为望厦村。过村折而西南,一山形缭而曲,东亘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泊船,或曰南环。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是称澳焉。

  企人石,在澳门西十五里,城东南七十七里。又二十里为挂碇山,三十里为灯笼洲,七十里为马鬃洲、白春环、大吉山。山之东中水曰内十字门,小吉山之西北中水曰乾门。澳山山之东南西对横琴水中曰外十字门。申志:外十字门,其民皆岛夷也,今迁。内十字门有四山曰蚝田、距澳六里。曰大小马骝、距澳十里。曰上滘、曰芒洲。距澳十里。外十字门有四山,曰舵尾、曰鸡头、距澳十五里。曰横琴、距澳十三里。曰九澳。距澳二十五里。又乾门之南曰过路环、即盐灶湾,今客民私采石处。曰凼仔,距澳十二里。皆与十字门近。

  老万山,城东南二百二十里大海中。高一千四百六十八尺,林深菁密,最为险隘。

  震竹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四字都,为五桂东南诸山杰出者。北为鹧鸪山。

  四岩山,本名赐岩山,以陈赐隐此故名。俗呼白米山,在县东四十五里。东麓石盘溪水出焉,流东向。

  东洲山,亦曰东洲门。在县东五十五里,海道六十五里。南距麻子村五里,属四字都。其山突入海中,中划然而开,上引江流之黄淤,下汇沧海之咸潮,湍涡漩,其势紧迅。门东名纱帽山,其东北名回头雁山,亦名台头山。其外名横洲山,与东洲山夹出而东是为横门,较东洲门略小,而湾曲如环,水略平浅,可泊舟矣。回头雁山之麓水甚浅,渡辄胶舟。东北为蚁洲山。全体皆石。又北为马鞍洲。西北十里为三洲。二洲旧皆在海中,今潬田相接,二洲只隔一港。又上为大洲,东北八十里为虎门。东南一百里为南头寨。东四十里为龙穴洲。

  塔山,在县东五十里大字都当涌口门中,上建塔,鱼梁横亘一里许,其中堰水为闸,空承之以罟、以捕鱼。凡九处。潮汐出入势甚漂疾,梁以内则山水萦环,梁以外则波涛澎湃。东北为岐头山,东南为大流角山,皆当涌口门。两岸尽处,东临大海。海中诸山,近麻子外沙者为竹洲。其下有泗东山最傍岸,与崖口、泗门冈对,潮退可涉。

  长江山。又名宫花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得能都西。连双合山,上为蟾蜍岭,南接乌岩山,众水出焉,北合神涌入于海。

  湖洲山,一名文笔山。在县西南,水道三十里良字都。高七十丈,广百丈。县治案山。山下有湖,久之成洲,因名。与金钟山南北相距八里许,其西皆濒深湾海,为一邑水口要冲。

  双合山,在县南三十里良都。两峰竞势,婉合如一。竹迳陂出焉,东西流,又北注绕县城入海。

  寿星塘山,在县南四十五里良字都。东为石鼓?诸山。高二十丈,广二百丈。梅花水出焉。其阳为六十陂、大岭、石溪瀑布出焉,流西向。

  下马岭,在县西南二十里。岭有迳,名下马迳。为良都西南通衢。

  凤栖岭,在县东五里良都。西为仰螺山,南有汛,为东乡冲衢。

  冰山,在县东北二里。北为东濠,海路通横门,地最险隘。

  老安山,在城西南二里。上有古塔,东南皆田。西临海,为县水口冲要。

  濠涌山,在城西南十五里龙眼都往来大道。

  起凤环山,在城西二十里,滨临大海,往来大道。西界新会县。

  叠石山,在县西十余里龙眼都。脉自新会圭峰渡海而来,为县治右弼之障。

  青姜山,即卓旗山。在县西南二十四里龙眼都。高洁雄伟,为群山之冠。

  古镇山,在县北八十里黄旗都。西接新会界。

  凤山,又名小榄山,在城北七十里小海中。

  飞驼山,即大榄山,在县北七十里。左为落霞峰、倚剑峰。

  坡头山,在大塔山属圃都西南八里许海中。诸艘在洋望之,惟此山卓立特见,故多准之,以为出入。

  横档山,在县治东北五十余里黄旗都。高五十余丈,横一百余丈。四面临海,山势如屏,以折怒潮之冲。山下为镇南村,乾隆己卯始有居民,今潬田日高,海水不溢,生聚渐繁。山之西南为鳌鱼山。西南遍种荔枝,东北海风劲烈,花而不实,惟松?茂植焉。

  龟冈山,城东北一百二十里黄旗都。滨临大海,最为险隘,往来大道。

  蕉门山,在县东北一百二十余里黄角乡。东控汐引潮,水常淤浊,为巨洋出入要津。东南为东莞南沙山。

香山乡土志十二

水道 海岸 温泉

水道海岸附 温泉附

古镇海,为西江正派。中一支,津在县西北七十里,古镇乡之西北。水自顺德县仰船海东南来入本境。自海洲汛西南行五里为大石海。又南三里为高沙海。海牙滘自海洲、曹步二乡间东注之。又南七里为古镇汛,仍名高沙海。古镇乡深涌、北门滘二水东注之。又南里许为鲟鳇海,按鲟鳇沥亦此水之总名,见齐召南水道提纲。新会潮连海西注之。西分一支入新会、江门。又东四里至白蚝沙。古镇、南海源沙?东注之。又南六里曰第六沙,在白蚝沙、东二沙之间为白蚝沥,第六沙河东注之。又南二十里至叠石海距县西三十里、云步海,合各水东北来注之详下。屈东南分流,绕鸡笼沙;又东南分流,绕芙蓉沙、广福沙,复合石岐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南经磨刀门入海,计此水自海洲至磨刀门入海约行八十余里,皆平流,可行大船。

沙湾水,上承北江,由番禺县南境分三派,东南流入县东北黄旗都境距县城东北一百里,西派东南分流,绕沙洲,西北受一小水,经青姑沙,复合学洲汛水,合荔枝湾水,自西北来注之。又东南与中派会,中派东南分流,绕沙洲及三洲山山下为南横沙复合。又南与西派会,东派东南流经急水角,屈西南经蕉门,与中、西二派会。又东南经大屿沙入海,按:沙湾水各志均不详,兹据广东舆地全图补入。惟学洲汛水,查田志图藁及旧志均不载,以水道考之,则荔枝湾水与黄旗都之潭洲汛水合,疑学洲为潭洲之讹。可行大船。

板沙海,自顺德县东南流入县西北境距县城约一百余里。西南别出一派绕沙洲复入顺德县,又东南经学洲汛学字疑潭,详上。分流绕沙洲复合,东南别出为学洲汛水、小黄圃水,自西南来注之。木头海,自东南来注之详下。又东南乌猪山水自西南来注之。又东南经横档山距城北五十里。东北别出两支夹大澳沙入蕉门海,可行大船。

木头海,自顺德县东南流入县西北境距城约七十里。东南别出中心海沙小水,又屈东北经撤网沙,东南别出沥尾沙水详下,屈东南经大坳沙,东南别出坡头水详下,屈东北经担杆沙、大岑沙分流入板沙海。按舆地全图谓:木头海经尖峰山分流入板沙海。今考尖峰山在大黄圃乡之南,木头海经大黄圃乡之北,相距尚远,故不从。

沥尾沙水,首受木头海,东南流。西南别出二支为横海水经小榄乡东距县西北约六十余里。又东南经罟步汛,西南别出为北洲水。又东南分流络百花头、大雁沙复合。西南别出两支经港口汛,夹石特沙,又别出为石岐水详下。又东南沙边水、小隐港、下茄涌、漭角涌、平蓢涌、榕树涌、笔架环诸水各自西南来注之。又东经横门入海,可行船。

坡头水,首受木头海,东南流经坡头山距县东北约七十余里,屈而东经浮墟汛,其北别出为黄圃水。又东南经锦标沙与沥尾沙水会。又东南经横门入海,水平流,可行大船。

云步海,自顺德县东南流入县西北境距县西北约六十余里,分流绕螺沙、尖冈复合。又东南分流,在太平沙、拱北沙之间为戙角海。络拱北沙、指南村、显龙沙、赤洲沙、黑沙复合。横海、北洲、石特沙自港口汛分流,东受隆都诸水者。诸水自东北来注之,屈而南入古镇海,按云步海,自顺德县入本境之海洲,祝志图及同治五年刊广东图所载俱与古镇海通。祝志且明言一西南行为大石海,一东南行为小榄寨前海。田志图藁于潭洲、顺德交界亦画一小水通之。今广东舆地全图则云步海东流,与西流之古镇海各不相涉,而潭洲、顺德只以陆为界。其此水之已淤耶?抑偶略写耶?俟实地踏查或可解决。水平流,可行小船。

石岐水,为沥尾沙水之西南支,至港口汛距县城北十五里,为水之上流。由港口西南,有张溪涌发源莲峰北峡,迤西至基边村分流,一出东海,一经张溪村前至此。东注之。又南员山涌水自县北员山村出,一会青云涌,一入海。东注之,至狮滘止,曰港口海。又南行经县地,西有青云涌源出县北插笏山南东注之。又南元坛桥涌详下会县城南河水东注之。以上属石岐海。由此再南有白石涌,合桥仔头、天王桥二水东注之。又南槎桥落涌、荔枝基涌,源二一出县西南北台山北峡,一出县西石头山北,俱良都属。渡头涌诸水均东注之。又至北台海、梅花水详下东注之。稍南有深湾涌东注之,出口处曰深湾海。至芙蓉沙与古镇海合流,至磨刀角入大海。由县至磨刀角水程约七十里,皆平流,可行大船。

石特沙水,亦沥尾沙水之一支,自石特沙来经隆都象角汛距县城西南十四里。迤西四里许,岚霞涌、鸬鹚石涌西注之。又西南里余,沙溪墟涌东注之。西南里余,婆石涌东注之。又西南三里,青姜涌东注之。又西南里余,起凤环涌东注之。又西南三里余,至叠石海会云步海入古镇海,计水程约十余里,皆平流,可行大船。

西江,自新会县东南流入县西南境,距城九十二里,距黄梁都土城北三十七里。分两派,东派东南流,别出两支,夹大石鼓东入磨刀海。又东南经大托山,别出一支东入海。又东南经白蕉距城九十里入海。西派西流,屈西南经上洲、下洲距城一百十五里。又西南经虎跳门入海由虎跳门至鲟鳇沥八十里,水势平,视新会厓门较缓,可行大船。

右为源在他境而委在本境之水。

湾口水,源出黄梁都蟾蜍迳山东,去县城西南一百二十余里。东南流合古井坑、鹤兜?、石脑、龙坛迳诸山水南行至乾雾村,又南历东澳、竹蟋、高城、蛇山泉汇焉。复南流出湾口入海,凡行二十里。

斗门涌水,源出黄梁都、黄杨山西之西坑,去县城西南七十里。由石门坑桥北流,汇鹤兜山西北溪水,经龙归桥北,迤西汇竹坑,经南门村出斗门涌,入下洲海。凡行一十三里,自斗门出海,可行大船。

三灶大涌口水,源出草塘。在黄梁都三灶乡,去县城约一百三十余里。西流注圣堂、春花园,过迳屋,边村、茅田山东南诸水汇焉。又经牛婆墩、鱼弄、西洋田,诸山水自北来注之。又出大涌口南汇横榄坑。

六灶山诸水入鸡啼门出海,由牛婆墩至海可行船。

茅湾涌水,源出谷字都将军岭之东。去县城东南七十余里。东流八里过乌石、桥头乡,出细墟桥西,会平岚乡水,流注三合港,折东经雍陌村南门,限岭溪水左右中三派合而来会,经茅湾过外埔前至孖洲入海。共行二十余里。自茅湾至海,可行大船,水皆平流。

东岸涌水,源出恭常都山窑迳东去县城东南约九十余里,北流过大。小赤山、大小南山至东岸村西,会下栅、大陂头诸水,南会浮桥、沟心诸水,经淇头陂入曲涌,东受鹤陂内外诸水,出大闸桥,经东岸涌入海。

上涌水即翠微溪水,源出恭常都之鸡心岭距县一百一十余里。西南流经前山寨,又西南经鹅槽山入青洲海,其西别出数支络蜘洲、烟管诸岛,分流入海。南出海之口曰峡口沥,在南屏西八里;东接将军山,西接烟管山,北接鹅槽、坦洲、孖洲诸港水,南达外洋,长十里许,水势最湍急。青洲海东北流经山头围,屈东南经北山岭,复屈西南入海,可行大船。

小隐港口上流为宫花水,源出五桂之北。属得能都距县城东二十里。出得能都东北至江尾头西,别出一支为沙边水。北行经冰洲山,西入沥尾沙水。又东北行经神涌前为小隐港,属四字都。东受三度溪源出四都八帘障东、东丫、大环诸村水,出三洲口,入沥尾沙水。水皆平流,宫花水潦涨时可行小舟。

石门溪,源出五桂山东南。属大字都,距县城五十余里。东过龙舟地,西帘迳涧水北注之。又东过员冈前,獐鹿坑自红旗岭南注之。又东过石门村,牛路坑自震竹山北注之。又东折而北,烂泥迳水自西北来注之。又东南至山门,经翠亨村、竹头园东,过下山溪,经崖门山入海,流约二十余里。

合水口溪,源出大字都较翦门山东。距县东南四十余里。会震竹、鹧鸪诸山水,东过溪底为三合水。东出过筲箕环至合水口村前,云梯山、宝鸭池水南注之。折而北经南蓢墟过黄道山东,又西北会白企溪,源出大字都破镬迳东。龙头墟溪从分流水东注水东折沙冈嘴,北会出水象、土屏、四岩诸山水出涌口门入海。

梅花水,源出良字都鸿鹤岭北距县城西南三十五里。西流数里出梅花村,又折三里至石鼓?之南春坎坑,北纳双合山水西注之,又纳牛耙石、饭包石、香炉峰诸水出石桥而西,又汇大尖山、寿星塘、花树坑、戴土岭诸水而过北台之南,出龙眼树涌,注石岐水。出口处曰北台海。经流三十余里,水多石,颇湍急,可行小舟。

元坛桥涌,源出良字都蟾蜍岭西距县东南三十里。合双合山北峡水,至三角塘村前潴为罗婆陂。明永乐二年,县丞彭与志筑灌村田,县民刘母罗氏捐田为址,故名。西折至库涌村前,桂峰、小岭诸峡水来会,至蚬涌分流。一支迤北九曲入清风桥,绕 文庙而西。又名九曲水。过元兴街为东濠,会东关水;又西过南门桥为南濠,会南关水,出登瀛桥。一支迤南折西,过桥仔头,又折北为西边涌,东北至登瀛桥合流,过梅基,总名南河。出元坛桥涌前入石岐水,皆平流,可行小船。

右为源委全在本境诸水。余各都小水尚多,以太繁琐不录。

海岸附

本县东北海岸与番禺县东南海岸以黄角村分界,其东南为急水角,屈西南过蕉门,屈东南过大澳沙、大屿沙,屈而南过万顷沙、板沙、海口。屈西南过横门,又南过濠涌水口,屈西南过平山汛、企人石汛,屈东南过东岸水口、高岸角。屈而东过金星门,屈东南过唐家环,屈西南过银坑、南村水口,经香洲商埠屈东南过南面山、吉大汛,屈西南过马?角、澳门、青洲水口、马骝洲,屈而西过企人石。屈西北过挂锭角,下有沙险。又西北过沙尾水口,又西过秋风角,屈东北过上涌水口、三合港水口、南野角船汛,下有沙险。又西北过磨刀角,下有沙险,为县治门户。屈西南过南沙滘水口,屈东南过黄麖门、马鲚门,屈西南过白蕉、泥湾门、东村汛,屈而西过熨斗环,又屈北过虎跳门,为县治门户。与新会县东南海岸分界。县所辖沿境海岛,东有淇澳,为省、澳、港往来之地,屯聚极宜,近有拟在此辟商埠者。旁为夹洲,其北泗东山丫洲,又北马尾洲、蚁洲,其南蛇洲、白排、野狸洲。近香洲商埠人拟筑长堤于此,又拟于洲左右筑轮船码头。九洲东南有大、小横琴山,其北长沙兰、马骝洲,东为九澳洲,东北鸡洲中为十字门。又东南有大、小万山,其北东澳、黄茅、小蒲台、浪烈火溜洲、大碌、三角山、长洲、赤洲。其东大蒲台、鬼洲、竹横山。东与新安县分界。南有大宁山、大环山、碧青山合为一岛。即三灶乡。其北白藤,其东鹤洲、横洲、草鞋洲、大冈。其南打浪冈、二浪、三浪。其西大、小淋山;又西南高栏沙、黄竹沙,其北三角三角之南为荷包弯,可泊船。大杧獭洲、鸡心洲、大虎、二虎、三虎,与新宁县分界。

温泉附

热池,在谷都雍陌村南三里距县南八十余里。原田淤洳,中广可四丈许,深洼莫测,四时汽起如蒸,冬寒愈燠。好事者以巨蟹投其中,少顷出之,螯跪,尽赤若烹炙然。浴之可已疠。按:去县东六十三里,大字都、长沙埔村闻亦有温泉,人鲜知之。

香山乡土志十三

道路 航路

道路

  本邑道路,自县治起,西北诸乡均以航行为捷,东南诸乡则陆路交通为多,惟期促事繁,未能按里以稽,致为憾耳。

  东干大路,自县城二里大柏山起,又四里为细柏山,村下有龙井,上有凤栖岭,旧有汛,今撤。又七里为牛起湾,良、得二都分界处,乡后旧有硼山炮台,今废。右通东濠,左达羊角沙,又十里为濠头乡。乡后有小炮台、大药局,距乡十里许。又有水洲炮台。又二十里为张家边乡。距乡十里有二洲、三洲山,四十里为榄边墟,属四字都。又六十里为小隐乡。又四十一里为南蓢乡。属大字都,有墟。又东北五十里为李屋边乡一名岐山乡、林屋边乡。又东南五十二里为平山乡、厓口乡。自凤栖岭至此,路皆阔六尺许。又东六十里为涌口门乡,稍北为麻子乡,俱滨临大海。涌口门东,与东莞新安交界,海面八十里。

南干大路,自县垌南门起十五里为桂峰茶亭。又十五里为双合山,又十余里为石鼓?山。又十三里曰沙桥,中通一径,上为平迳顶,有云迳寺茶亭,去县南五十里。良、谷二都交界处。由云迳寺稍北,折而东至石莹桥属谷字都。又二里至大南坑,又二里蚺蛇塘汛,又南行里余至驰马坡。三里许,至平湖沙冈。距县七十里,仍属谷都。又五十里至前山寨属恭常都。又十余里至莲花茎沙堤。又六七里至澳门。

航路

  由石岐水出港口汛,沿沥尾沙水,越大洲、二洲、三洲山属得能都,至东洲门出海,南折涌口门属四大都、金星门,共九十八里。又南行二十七里为野狸洲,其北即新辟之香洲埠。又十里为九洲洋,十五里为吉大汛。又十五里为澳门。此为海程东路。由澳门西南行约六十里,可至三灶乡之大环山。

  由石岐水南经第一角海、深湾海,分为东南、西南二支。东南支南行,由磨刀门过南野角、秋风角至澳门,共七十里。折北二十五里至前山寨。县南行航路至恭都合胜围为十顷围截蹴。同治庚午,都司杨云骧通之,由峡口涌至合胜围口涌,长四百二十丈,阔十八丈二尺。渡船来澳者,由灯笼山转入,出峡口涌,经沙尾、北山沙尾入澳门,可免飓风、盗贼之患;且较大海为近,人便之。西南支由第一角海,经芙蓉沙、广福沙,稍西北经新会县属之螟虾头、粉洲,入东滘口,经小赤坎滘口出菓菉洲至大环山。又两行经上洲、下洲,入斗门涌,至黄梁都;不入斗门涌,可直出虎跳门,通新会。

  按:广澳铁路闻有商承办,拟改名为广关铁路。其预定线,闻由广州番禺芳村设车头,经南海之平洲,直达顺德之陈村、大良、容奇、桂洲,乃至县属之小榄、石岐、上栅、下栅、东坑、翠微至前山、关闸止由上栅至关闸,俱属恭常都云。附载于此。

香山乡土志十四

动物 植物 矿物 制造品

物产

甲 动物

  畜产脊椎动物哺乳类

  牛有?牛、水牛,邑所畜水牛七,?牛三。羊邑产者色黑,饲以野草,俗呼草羊。犬多蕃种,小者曰蚁狗,大者长毛,褵褷深目,短喙。邑人多蓄以守户。豕 猫 驴 马 般第狗亦蕃种,昼潜于水,夜卧地,能啮树木,牙利如刀。

  畜产脊椎动物鸟类

  鸡邑人牧之。有名枨鸡者斗鸡也,多蓄以相斗。又有毛鸡,俗名苦里,嘴似鸡,黄麻色,补益人;毛可入药。鸭濒海之田多产蟛蜞,食禾苗,为农害。惟鸭能啖食之。明初有设埠养之者,民蒙鸭利焉。蕃鸭种出西洋,邑人多畜之;小榄乡尤夥。鸽 鹅养之园林,则蛇远去。

  畜产节足动物昆虫类

  木蜜取蜜脾以冬夏为上,秋次之;春易发酸。蚕小榄、黄圃、古镇诸乡多养之。顺德县素以蚕业闻天下,小榄与之接壤,故影响所及,乡内稻田其改植桑者,近已占三分之一;且有欲以新法改良蚕种者,此业当更发达也。又有黄蚕,子小而色黄,乌石、平岚诸乡多养之,饲以乌柏叶、紫苏叶,用织茧绸,惟尚非大宗。

  水产脊椎动物鸟类

  鷉即尔雅之须?又名刁鸭凫白凫、黑凫,首有冠,宝鸭头,有绿毛,身具文采。蚬鸭,又名水鸭,入水食白蚬,雾中飞集成群,邑人网取以供食品。又有琵琶鸭,觜类琵琶。雁鸡形似雁,喙距如鸡,大者重量四五斤,浮海捕鱼食。脊令时时见之,大如鷃雀,长脚长尾,尖喙,背上青灰色,腹下白,颈下黑,如连钱。鹈鹕颔下有袋,能泅水取鱼,邑人呼:水流鹅。鹭俗称鹭鹚。鸬鹚 雁 鸳鸯 鸥 鸀瑦俗名凫鸭而大。水鹤似白鹭。

  水产脊稚动物爬虫类

  鳖驼鳖,背隆起,水缸养之,日取水煮饭,可治劳瘵。龟邑产者:山龟,水龟,绿毛龟。能已疟者疟龟,生高山石下,老疟以其头烧灰服之,良。六目龟,本两目,其四乃花纹,与真目相比。蟕蠵,龟之巨者,邑人捕食,俗呼戆龟。

  水产脊椎动物鱼类

  鲟鱼一名寻龙,即鲔也。邑海中,小者时时有之。体有嫩沙者,潜龙鲨也,味略减。鲤海鲤,金赤色,大者数十斤,畜池塘者大不过二斤。龙不鱼不,土音读敦上声。类石斑,皮最厚。重者数百斤,肉甘鲜,无毒,作羹良。皮干之,以货远,为海味异品,名龙不皮。青鲛鱼蓝白色,首尾尖锐,长者二尺余。沙鱼类鲟龙鱼者潜龙沙,首如犁头者犁头沙,齐齿者齐口沙;身如剑者剑沙;又有斑点沙、白腿沙、暹沙。胎生子必二,朝出口,暮还腹中。诸沙皆然。惟潜龙、犁头则否。其翅为银丝菜,俗称鱼翅。石斑鱼澳门海多有之。石首鱼黄花与白花,皆鲈属。白花腹中白鳔可作胶,补肾,酿酒良。黄花惟大澳海有之,能鸣,网师以长竹筒插水,听之,闻其鸣,则下网,每获至千余,十月最多。鰽鱼别是一种,非异物志所言鸟化之鱼。邑海中甚多,类鲈,色微黑,无毒,俗呼盲鰽。鰽白鱼眼大,身扁,腹白,背青,三月出,日上市,供邑人常馔。盐腌者尤为邑佳品。食荔枝过多,以是鱼作羹解之。?鱼大者数百斤,少刺,肉淡,胶重。十两者与银同价,补肾。黄雀鱼身扁细鳞,色黄形似马鮆鱼。俗传每岁八月,化为黄雀,十月复化为鱼。黄鱼类鲥而扁,长五六寸,背鬣有一线,长与身等,尝以二八月化为大鸠。又一种名水核,似黄鱼,鬣无线,味顿减。牛肉鱼赤如牛肉,重者数百斤,背斑,腹青色。鮹鱼形类牛尾,亦名牛尾鮹。黄皮鱼类黄花鲈而小,皮黄如金,亦呼狮头鱼。青鳞鱼鳞色青,长二三寸,类黄鱼,小而狭。鮤鱴刀,今之鮆鱼也。长者七八寸,饮而不食,鮆亦作鲚。凤尾鱼即马鮆,状如鮆而略小。金鼓鱼又名铜鼓鱼,体圆如鲳,色斑黑,其皮苦,去之乃可食。鲻子鱼身圆头扁,子满腹,有黄脂,腌为佳品。黄鲻大者重数斤。最美紫鲻、青鲻,长六七寸;蚬鲻,长三四寸;产池塘中。头颇黑者乌头鲻尤美,冬益肥。鯆鱼即江豚,大如盘,状类蝌蚪,目能开合,触物鼓腹如气球。将风则起,吹浪如沫,尾长有节,螫人甚毒。腹中有洞,养子如海鲨。大者百数十斤。色淡黑,有斑点者,方头褐色,如麻雀斑者,最毒,食之必杀人。其背青腹白,腰有赤印色者,色黄者,味最美。长尺余。大而板牙者次之。凡食磨其刺,去其涎,剔目去鬐,涤血,除脏,捐卵留肝杂肥肉,扁豆叶、柚皮等物多与水烹之,毋续添冷水,毋堕煤炲釜中,经日毋绝火,火候足,皮骨脱,斯可啖。修治失法,及欲速,即被其害。鳘鱼大者数十斤,腹内白鳔,中空如泡,诸鱼脬无此。大者破而干之,以为货岭北,人谓之鱼肚,以为上馔。亦作胶用造弓矢,惟无取肝制油者。鯦一名鲥,俗名三黎。胃网而不动,护其鳞。石灰水浸干,层层起之,可作女子花钿。鲳即?鱼,身正圆,无硬骨,味美。俗有第一?,第二鯍,第三马交郎之谚。鯍鱼鯍、土音芒;腹多黄肪,背青。大者七八斤,鱼之最肥美者,与姜同煮则臭。鲇鱼一名?;又名?。大首偃额,大口大腹,有齿、有胃、有须。生流水者,色青白。生止水者,色青黄。大者三四十斤。赤目赤须、无鳃者,食之杀人。张莺形如鯆,两翅尤阔,能飞波上。一名燕子鱼,首尾翅皆如燕,故名。庵丁鬐翅多硬刺,如针螫人,类赤鱼而小,长数寸。赤鱼身蓝黑,无鳞,肉赤。大者数十斤,二三月入自大洋,望之若黑云至。蕉门稚者,多变为鲥。鱲鱼不一类。金丝鱲、红鱲、黑鱲、金鼓鱲,状如铜鼓,重者数十斤。九月更肥,故曰:霜降鱲。龙松鱼亦名龙头鱼,巨口有齿,骨柔而脆,作羹白如乳,滑如脂。鰜无鳞似鲇而大,色青,俗呼?鱼。鞋底鱼即魼沙,比目鱼也。状如牛脾,细鳞,紫色。又名板鱼,味美。左口鱼状类魼沙,身阔。有箬叶鱼亦其类。体有横理,青白相间。马母鱼即马友,巨口细鳞,内白小刺,味甘。出二三月,重者七八斤。鲈四、五月出。鲂俗名缩头鯿,形似鲮而身扁,颈缩,味颇美。屐鱼似鯿,身微狭,有细刺。黄颡鱼无鳞,古名黄鲿,生溪塘石隙。俗名塘虱。鳢俗呼斑鱼。首有七星纹,有蛇化者,必数掷地乃烹。若足见,及无胆者,山涧掘出者,不可食。鱵鱼一名鹤觜。石画鱼首有石。锋竻鱼大如茉莉叶,锋利刺人,其大者,曰:倒捻叶。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白颊鱼形如笔管良?鱼纤瘦微扁,亦名即丽。蛇更鱼似良?,无鳞,色赤。白带鱼长者二二尺,色白而柔薄,即腰带鱼。蓝刀鱼背蓝腹白,长六七寸,类刀。笋壳鱼类笋壳。大眼廓鱼类鰽白而小。朱笔鱼色赤,身圆,类良?而大。沙钻鱼似黄鱓而短。横掷鱼似青鳞而长,大者南风鰮。?鱼似南风鰮而大。红衫鱼长者七八寸。老虎鱼长数寸,有斑,类虎。作羹如乳,食之已疟。角鹏鱼大者重二三百斤,状如鯆鱼,身微扁有角,味美在腮。乌鱼色纯黑,长三四寸,尾有月晕,内嫩,味清美,可作羹。出金斗湾潮田中。刀夹鱼头扁,类比目鱼。夹脊内分开,尾尖,味鲜,亦名牛梢。黄蜡?鱼长三尺余,扁身阔肚,色似黄蜡,味甘美。一种黄板跳,肉韧味逊。冷梗山鱼皮黄肉白,状如笋壳,尾有晕。丁公甲鱼长二三寸,味甘美,有刺能螫人。上钓作声喁喁如语,俗名唱歌婆。出潮田水窦中。摸皮羊鱼似红衫鱼,有衣包裹,剥去可食。亦名沙?擘口狗鱼形似田流略细,出泥坦中。青罟鱼似横掷鱼,皮滑鳞细多骨丝,聂切之可为脍。坑蠢鱼红眼圈,多骨丝,身圆肉嫩。飞鱼状如龙觜,角起刺,脊鳍如翼,能飞水面。狗棍鱼长尺余,细牙似锯,身圆肉粗,味臊。亦有腌以为馔者。马头鱼似红衫鱼而身长。白春鱼长寸许,色白,干之味甘美。每潮信,渔人打至万斤。梳婀鱼形以白春,多刺,作羹白如乳。银鱼俗名白饭鱼,即白小。长一二寸,体小透明如无骨,为鱼类之下等,味鲜,人煎之为馔。鹅毛鱊也,俗呼为鱼婢。北户录云:腊之名鹅艇。泥鳅类鱓,而短壮。石铳类泥鳅,有鳞,生池塘溪涧中。鱓鳗鲡,俗呼鳗鱓。分数种,金丝鱓,一名走风鱓。白鱓小者鳗乌耳者佳。黄鱓不可用桑柴煮。藤鱓肉多刺,油鱓肉多脂,骨鱓硬骨。鹤鱓长四五尺,喙尖长腹,多子。血鱓大如黄鱓,紫血充溢,出澳门涌口门等处味最甘。狗吐鱼身似鳔胶,干之坚硬。鳡一作?,一名鳏。诸鱼欲产,鳡辄以头冲其腹。金鱼处处养玩,食橄榄渣肥。鲩草鱼,食草。有青、白二种。青者名螺丝鲩。魿喜浮水面。与鰂鱼皆属土。鱅俗名大头鯮。鲫 鲢俗呼扁鱼。按:自鲩以下诸鱼似可别为畜产一类,惟邑地濒海,水产鱼类最多,日上市供食品此数种,土人以其产于塘多不嗜食,故不列。

  水产节足动物甲壳类

  鲎善候风,牝牡相随,取之必双。牝无目,得牡始行。小者鬼鲎,食之杀人。龙虾首似龙,巨者七八斤,壳嫩,红色。大者长七八尺至一丈。棱虾长者三四寸,似沙虾而大。背有红膏一条,俗谓之棱。晒干可致远。肉色明透者明虾,无棱者曰大虾。沙虾一名麻虾。大者长三四寸,涌口门内者为最。白虾色白,黄虾色黄,红虾壳硬色红,竹节虾身如竹节,尿虾溺尿类百足。银虾色似银,可作虾酱,唐家乡良。虾春者,水螆也。蟹有智蟹、礼蟹,常食者白蟹,名花蟹,俗呼小娘蟹,九月后肥。虎蟹背磥砢多刺,略似虎形。血蟹肉红凝如血,最鲜美。蟹奴状如榆荚,色绿,不可食。黄油蟹产澳门青洲。岁维六月一出,不可多得。邑人多移船携酒傍青洲擘之,醉以酒,熟而后解之,其油深入内理,黄白杂糅,跪末螯尖皆满,味至浓郁,不能致远,稍耐久则味变。近出产渐希。石蟹黄旗都小隐涌,近马家峙山脚名鸭潭出石蟹。渔人时网得之,。壳蟹眼足与蟹无异,可愈目疾。按:广东新语云:环琼水咸,而厓州三丫港独淡,水气蒸石时流脂如饴膏,蟹嗜食之,辄黏螯濡足而死,化为石,是为石蟹。鸭潭所产殆此类与?蟛蜞惟白者可食,背青腹白,霜降蜕壳而软最甘脆,多出张家边乡咸田中。指甲螺一名石?,壳如蟹螯。蝓螺二螯四足,出则员壳,退则以螯捍户,稍长,更择壳而迁焉,与寄居虫异。寄居虫又名寄生螺,海人名为借屋。遇鹦鹉螺离壳出食,此虫占之,肉还,复走出。璅蛣一名共命蠃,又名月蛣,味最美。有白蟹子如榆荚,在腹中合体同生,常出口为觅食,蟹归璅蛣亦饱。有一种红螺,腹中亦有小蟹,味不及月蛣。海镜壳圆如镜,两片相合,谓之明瓦。腹中亦有小蟹,与璅蛣同而状异,本草误混为一物。

  水产软体动物

  墨鱼即乌贼骨,名海螵蛸。章鱼有八足,身上有肉如臼,即章举。柔鱼似乌贼,无骨。螺响螺。大者如盘盂,其壳雌雄二声,可作军号。梭尾螺似梭,其壳释子所吹。珠螺腹有珠,多出大海。九孔螺壳即石决明。鹦鹉螺头如鸟形,壳可作杯。红螺肉色红似西施舌,少短。无尾螺,尾端尽破,多出谷都。众香螺,其甲和众香则香,自烧则臭。螺蛳大如指头,泥入壁中数年犹活。蕃塔螺,长寸许,大如小指。狗瓜螺,类狗爪,产澳门海石隙中,长不逾寸,味鲜美,不常得。刀鞘螺,如小指大,壳薄味鲜,类刀鞘故名,出前山寨水坦中,他处无。匙壳螺,即淡菜,有红、白二种,干之可食,云益人。蚌蜃属,肉可食,壳粉食之已嗽。白蚬一曰雾蚬,多生于雾,邑海中深澳处成蚬塘。沙蚬形如白蚬,肉白,微有沙屑。多出厓口村外沙头海中。沙白如鱩而圆,壳色白薄而坚,肉中有沙,故名。车渠蛤之大者,背垄文如车轮之渠,故名。鱩如蚬而大,闻雷则生,天寒则肥。邑海边居民以足探取,曰踢鱩。瓦屋亦名丝蚶。《岭表录异》云:卢钧尚呼瓦屋子,烧其由荐酒,名天脔炙。西施舌一名海月,一名瑶柱,俗呼沙舌。蚝即牡蛎,水淡则蚝死,然太咸则瘦,大约淡水多处蚝易生,咸水多处蚝易肥。黄梁都厓口及澳门青洲等处多蚝塘。塘在海中无实土,但生蚝处即是海边,居人妇女能打蚝,潮退乘木器行沙坦,凿蚝肉纳于筐,潮长乃返。鲜食之外,其焙干者曰蚝豉。焙时所出之液曰蚝油,品颇贵重。唐家乡以二物为出产大宗。蜗牛此独产于陆,县城仁山上有大如小儿拳者。泥印形似鲍鱼,肉爽脆,出东海。

  水产蠕形动物

  禾虫发生稻田中。二月、八月最多。幼时如红线,具多数环节,形如蚯蚓,长一二寸,粘泥中;大则随潮潦出海,寸寸中断,复各生头以自由运动。所生有埠,邑人之利。

  水产棘皮动物

  海胆出连湾、浪白诸海。大小不一,如碗、如杯、如梅杏状。类南瓜,壳硬顶滑,口在底,身多纵纹,有小点如粟珠。肉色如鸡卵黄,有四瓣。鲜者甘美,盐渍亦可食。海人投水底取之。

  水产腔肠动物

  海蜇即水母。形如覆笠,笠面有无数细刺,口在腹面之中央,周围生腕,四本或八本。土人获得,以一种含?植物,名水母叶者腌之可食。

  天产脊椎动物哺乳类

  麋鹿锡坑山多有之,高澜山亦多。山马形似鹿而差,黑,二角眼,下腹有纹,如二眼形。山狗邑山中多有之,处石穴中,肉不可食。山猪腹小脚长,肉味胜于畜产,牝者更美。豪猪即箭猪,豪在项脊间如箸,长尺许,白本黑端,怒则射人。麖三灶诸山多有之。猴三灶诸山有之。狸似猫,而头尖。豹狸,毛色如金钱豹,肉香美,益人。猫狸善窃食鸡鸭。香狸,一名果子狸,喜食果,肉甘香,酿酒良;其毛可为笔。獭似鼠,善捕鱼,毛著水不濡。豺 兔 獐大湾底、锡坑山有之。狨 肉蝙蝠大者如车轮,栖古庙丛林间。田鼠即鼢鼠,可食。又有名鼫鼠者,好在田食粟豆,亦名田鼠。

  天产脊椎动物鸟类

  山燕《广东新语》云:香山有之,黑而健,众鸟畏之,隼也。春?状如鸲鹆,色苍白,鸣则首尾俯仰。鹤邑产者灰色、苍色。桃虫一名禾鹄。有名蜡嘴者,嘴淡红如蜡,小人驯畜之,教其作戏。一名鹪鹩。诸事吉胸腹如雪,背似漆,似喜鹊而小,鸣声清越,善斗。邑人珍畜之。沙鵻色绿褐,有青足、红足二种,食之补虚助气。栏路鹊类鸠鸽,灰色。三四月集行道中,人至则起,旋飞旋集,皆在人前。东南乡有之。山鹕能作众鸟音,雄者长,?者短,人多畜之。鸲鹆俗名八哥。时辰雀红黄色,如鹪鹩,应时则鸣。吉兆鸟尾长,色黑白。初冬出,农毕始见,乡人以验气候。一名吉鵰仔。高髻冠顶有丝翘起,尾色红,类诸事吉。山麻雀善歌,人多畜之。沐国公似鹪鹩。翡翠俗呼钩鱼郎。毛赤碧色,栖山涧中。人捕之,拔其羽毛为钗钿,饰名曰点翠。百舌 燕 莺 斑鸠即鵻。画眉善歌。  鹊鸟 鹳似鸿而大,长颈赤喙,色灰白,翅尾皆黑。白头翁 啄木 鹘 鹰 鹞 鹧鸪食植物害虫,味亦美,人多取为食品。鹌鹑黑色有班者鹑,无斑者鹌,即鴽也。杜鹃 孔雀

  天产脊椎动物爬虫类

  蛇金角带,寸黄寸黑相间,宜制蛇姜。草花蛇,伏草中不啮人。泥蛇,与水蛇异类,色黑,穴居中成群,啮人立毙。乌肉蛇,皮骨皆黑,见人则追,见火则逐;又颈细身粗壮者俗呼钱串头,皆酷毒。铁线蛇,类蚯蚓,有鳞,啮人难治。簸箕筴,黑白色相间,如金角带,毒过之。七寸锦,长七八寸,有锦文甚毒。过树蛉,树上腾跃如飞,每垂首枝上啮过客立毙。水蛇,一曰公□蛇,无毒,食之已疥。金蛇,一名地□,白者名锡蛇,大如拇指,长尺许,能解毒。长尾蟟,无毒,能伏诸毒蛇;善捕鼠,种植家畜以除鼠害。蜥易四足,背褐色,腹下黄,啮人立死,俗呼狗母蛇。?蜓一名壁虎,俗呼盐蛇。草龙生草中,四足,长数寸,人捕取饲画眉。蛤蚧恭常都大仙岭最多。大如草屦。蝼蝈即土狗。尝见乡中小儿于沙路小穴中捕之,碎其体,任取一爪覆以泥,志其处;迟之,则志处忽生一草,是为香芽;屡试皆然,亦一奇也。

  天产脊椎动物两栖类

  蛤即虾蟆,又名坐鱼、田鸡、黄蛤,各随方土所呼。蟾蜍俗呼蠄蠩,生下湿处,不解鸣,不能跳跃,眉间白汁曰蟾酥。石鳞似田鸡而小。蝧螉即蝌蚪。白梁蛤拐出幽湿处,跌打药用。

  天产节足动物昆虫类蜘蛛类

  蝶大者,红质黑章,卵生蚕作茧,茧出,蝶悬树间,雌雄相觅。平岚、乌石诸乡人取茧织绸。蚻蜣螂之小者,气臊臭,群飞则雨。金龟子俗呼红娘,又呼金鸡虫。大者食荔枝花,气臭,名金背。蛣蜣置坎中数日,小蜣郎出,盖孵乳于中也。绿金蝉大者类斑蝥,喜藏朱槿花中。金边土鳖出石隙中。蔗虫出蔗林中,治痘,可起浆。禾虾状如蚱蜢,禾熟则有之。可煨食。桑螵蛸俗呼猫儿郎,豆棚瓜架有之。蝇虎

  天产蠕形动物

  水蛭俗呼牛蜞,误吞腹中生子,噉脏血;黄泥蜜糖可解之。蚯蚓

乙 植物

  植产显花被子植物单子叶类

稻名类颇繁。岁单收,有交趾白、交趾赤、咸棍、咸秥、虾须稻、深水莲,皆一熟之粘也。岁两收者,有夏至白、夏至赤、新兴白、甲子洲、大骨种、红梗、早河源、青花壳、赤早莲、龙牙尖、马尾齐、秋香尖,皆早熟之秥也。有苗秥、绵秥、擘荚秥、中水白、粉壳赤、白花秥、青秥、雪秥、银秥、鼠牙秥、黄秥、玉绣球、金包银、牛尾堀、香秥、禁风雪、麻包锦,皆晚熟之秥也。又洋秥、竹秥,近岁来自洋舶,土人有种者,肥田宜之。又秋分、寒露秥、霜降秥、香稻产恭常都,以撮采杂斗米煮之,熟则皆香。糯夏熟曰早糯,秋熟曰晚糯。有珍珠糯、黄糯、河源青糯、高州糯、交趾糯、黑糯,米色如墨,酿酒补血。粟邑多狗尾粟,乡间煮作糊,以代粮。麦黄旗角有之。薏苡乡人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米如白珠,不甚圆。一种小粒而圆者,出外国,曰洋薏苡。粟米即玉蜀黍。大北山村人种之。葱 蒜仙蒜产象角山,叶高尺许,夏秋之交抽茎作碎花,紫色,其头能治中毒呕逆。韭 薤或谓之藠。姜黄姜,澳蕃喜以煮鸡,土人多植之。芋波斯芋,种出外国。蔗常食者白蔗,紫者昆仑蔗,小而燥者竹蔗。荻蔗不中食,惟以榨糖。蕉邑基围小坣上必种之。其类有毛蕉、羊角蕉、牛乳蕉、鼓槌蕉。板蕉其茎之纤维可纺绩,为饰綌,今无制之者矣。竹勒竹,长十余丈,大如斗;短者亦六七丈,叶下有钩刺,或有条末如芒针。紫竹,皮色紫,中器用颇雅。鹤膝竹,茎直少横枝,宜于亭馆;又可为杖。鸡距竻竹,一名涩勒,枝皆五出,类鸡距,可蔽村寨。大头点竹,长者数丈,可为枧。水笋最甜,基围多种之。铁篱竹,坚劲,出老万出。金竹,出厓口山,作烟筒,邑人所贵,今亦稀。人面竹,节凹而中凸,又呼佛肚竹。方竹,质小,作烟筒,不可为杖。油竹,浸水晒干,各家种以代炬;相传宋文祥屯岭南,然此,或呼丞相竹。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刺船,细者宜笛。斤竹,长二丈许,围数寸,可作篦或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作弩弦。线竹,即钓丝竹类,簜枝极柔弱。又有箭竹、篱竹、观音竹。吊钟竹,叶如竹,花似悬钟。慈姑一根十二子,有闰则十三子。荸荠俗名马蹄。波罗俗采其叶,擘丝为波罗麻布。邑产者叶不坚韧,欲兴此业,须设法改良其种。兰出五桂山、凤凰山。桠兰花大香厚,品最上。一茎及桠有开至五十余花者,称隔山香。大青兰花,青碧。墨兰,品甚贵,气清芬,色如淡墨,一干至三十余花,立春元旦开。草兰,喜霜雪,不资灌溉。黄兰,色淡黄,瓣有小红纹。报喜兰,俗云吉事则开,悬户可催生。鹿角兰,花紫蕊黄。小玉兰,清白炎白。翡翠兰,色如翡翠。同心兰,八瓣双心。睡兰,花开卧于盆边。鹤顶兰,蕊卷如筒中有猴头,象双睛炯然。竹叶兰,叶类竹。红兰,花小而丽。球兰,花如圆球。文殊兰,如玉簪。风兰,如珊瑚,枝叶小而细,开花似梅。玉簪 茭白即菰也。一名茭笱、乌茭。邑人多种之。露头苍俗呼芦兜。以火焚根,令头出土,乃盛与火秧,皆乡人种以樊圃。又有番芦兜,皮纤维可打缆。凤尾蕉植之云辟火。花辟蠹,烧铁钉之则茂,故曰火蕉。红蕉花 书带草叶柔长如带,其文青白相间,园亭阶砌植之。咸草人编以为箔席,多生水湄。马鞭草粤草咸苦,马群不繁。国初尚可喜入粤,尝取辽东草种,遍植近郊以饲马,此其萌芽也。即元史之示俭草。菭鱼食草。萱 淡竹叶可入药。

植产显花被子植物双子叶类

荔枝邑产以黑叶为上品,玉荷包,颗最大,出小榄乡者,核浮水他乡则否。御摘荔枝,在沙涌马南宝故里,相传宋端宗临幸时,荔方熟,帝摘一枝,其後经摘处,风味独殊。此荔今名三月红。橙邑产最多,味虽不及新会产,而树壮果大,收丰价廉,利较优胜。盖本邑橙种,每择最壮之树为之,新会无此佳种,故彼土宜,虽优而销路反逊於我也。龙眼邑所产,拾叶者尤美,或呼石夹。最大者孤圆,次金字、山字、南字;小者蜜糖埕,迟者秋风子。蕃荔枝种自西洋,邑处处植之,皮内有细沙如梨,中数十苞,每苞一核,味甘芳,虽名荔枝,实非其族也。芒果蜜望也,黄熟时甘香胜蜜。邑种者,竹秀园、沙涌乡为最。别一种蕃望果,妇人食之多乳汁。杨桃三廉子,岁再熟,治风热,生津止渴。产澳门者良。波罗蜜木质坚,可为楹桷,核长者牡,圆者牝,实多汁多者为泾苞。汁少者为乾苞,肉脆味较胜。邑种者,皆湿苞,濡腻。城北李氏怡园一株极大,乾苞甘脆,百余年物也,今尚存。蒲桃邑基围处处植之,甘香稍逊罗浮。柹小柹产古镇,乡曰鸡心柹,大者胶柹,多不可食。安石榴邑东南有榴花山,以产榴花得名。植於园林者,黄白花,甜酸苦实各种皆具。橄榄 乌榄敢其肉腌为菹,曰榄豉,贫家以为常膳。仁为佳果,脂如桃胶,煮之以泥船隙,著水益干。人面子可常膳、蜜渍可食。桂木子蜜渍味嘉。黄皮用蜜渍或盐渍者,销行甚远。不纳子核可为经珠。柰 橼 桃 梅西乡之山多种梅、桃、荔枝、乌榄。枣 梨 柚 桔 甘 枇杷 苹婆树高叶大,荚似皂角子,熟甚甘,煨食尤美。卍字果即椇形如卍字,味甘,可酿酒。山竹子如柰而圆,色黄味酸,盐腌能解热。黎檬即柠檬,又一种山柠檬,叶白而香胜,植产者,子榨水煎糖,能辟暑。菱 藕 胡麻乡间但种白者,为日用常需,行聘礼者用之,无以绩布者。麻仁 桑小榄古镇、黄圃、曹步港口诸乡多植之,余尚寥寥,桑寄生、小榄为良。大麻良字,得能四大各都,及小榄、古镇诸乡,多取以织布。茶五柱山产神仙茶,乡人於清明前後,穷日搜摘,无过。雨余凤凰山茶,味亦清馥;黄杨山茶;寺僧所贵,以供客。老万山茶,辟瘴解暑。良都属,小岭所产亦佳。以上茶皆野生。道光末、恭都会同乡人始辟地种茶,其味清凉可比清远所出者,曰茶园茶。又有破布叶作茗饮,清热消暑,能解闷香,出大字都、黄道山者良。吉贝花即草棉,西人威廉姆记中国产棉地,以古镇乡为产棉地之一。南蓢诸乡亦多种之,邑人曾於得能都辟地试种,旋中辍,今宜再提倡之。木棉邑西山木棉,八景之一,余亦多。产子熟拆有絮如草棉,人以不能耐寒,故无为之纺织者。樟大小无不适用,叶可熬脑,然未经实验。罂子桐一名邑桐。邑人种之,收子为油,入漆家,及艌船用。近谷都、雍陌村兴办林业,多植此木。槐 榕有大叶、小叶二种。县治主簿署一株,不知何代物也,大数百围,其根气生而歧,如圭门形,可行人。苦楝俗名为森,其木易长数年高数丈,叶密如槐花红白二色,实如小枣,不可食,材中筐箧,或以制屐。九里香 荼蘼小榄乡多植之,以亩计。有洋荼蘼,及玫瑰,可制糖,或蒸露。蔷薇 胭脂蝶亦蔷薇之一种,色深紫。七姊妹 长春 月贵 丽春 夜兰花叶俱可充食。茉莉有重台、三台、有蕃茉莉,花大如龙眼,鲜有开足者,可熏茶。素馨 鹰爪兰 鸡爪兰 指甲花邑种红白淡红不一,妇女以叶染指甲。蒲公英 海棠 凤仙 碎玉花春开,小白,攒簇成球。午时花 蝴蝶花 夹竹桃 杜鹃花 玉绣球 瑞香 雁来红 石竹 翦春罗 鸡冠 菊种至繁小榄乡人善作盆菊,每植一株,分数十枝,或百枝,三丫六顶,一枝止留一蓓蕾,扶以小竹杖,长短相从,花时齐开,如规之圆,尤以叶色葱茂不脱者为上。六十载为会,名品毕陈,称海内之冠。万寿菊花黄无香非菊种。蜀葵 玉芙蓉叶色清白小黄,花攒簇成朵。薝卜花 虞美人 紫藤花 翠雀花 朱锦花 凤须花色杂红黄,花须似凤。含笑 夜合园林多植之,惟生凤凰山者,高丈余。木芙蓉 岩桂 木樨 紫荆 牵牛花 玉兰又名木笔。蕃玉兰叶花皆如玉兰,而香如攻瑰,澳门有之。洋山茶红白二种,重台,性畏寒。千日红呀兰色,繁英攒簇,粒如指头,干之色不变,粤人编生花作篮,必需之品。落花生又名落花参,子可榨油,土产不多。菽各种俱有,然鲜植之者。和兰豆、种出澳蕃今处处种之,蔓生,花白,荚比藊豆,小而狭长、子青,脆软薄,味甘近潮州人有以此子为罐头品者,比欧洲种更粉腻,销路颇畅本境如此仿之,亦一利源也。面豆荚,短而圆,开花治目疾。豆鸟豆入药,充食,作豉。黄豆作腐,榨油造酱。蓝乡民种之作靛,干其浮沫,以拔毒杀虫。葛蕃葛,处处有之,澄粉作饵,性太寒,不宜多食。薯土人多种之,有猪肝薯,黎峒薯,柴把薯,小者曰鸡哺薯,艻薯、白鸠薯、亦名土山药。深薯、长尺许,解火毒,陶冶人多服之。甜薯、健脾,性与山药等。蕉蕾,薯类大薯。薯蓣即淮山。甘薯与上薯不同类,来自诸蕃,有红白二种,白者尤清甘,磨粉清热。又一种名鬼薯,色黄白,质松味劣。又有和兰薯,人亦种之。茄 壶卢 冬瓜 苦瓜产土瓜岭,良。白瓜即越瓜。西瓜以张家边乡种者,为胜。节瓜又名七叶青。丝瓜 金瓜长者名枕头瓜。黄瓜小者名瓜英,可腌为小菜。香瓜圆如鹅卵,色黄,或有黑点。瓦瓜色牙白,大如橘,有结痂,类陶器,不可食,可作盆供。朱瓜深红色或间绿色,形如金瓜,作盆供,耐久。蕃瓜 芹水芹,旱芹。菘即白菜,邑种者性寒,与他处异,可作菹。花芥蒸晒而成者,为霉干菜。芜菁子可作油。芥兰甘脆,有谓菜含铅质,不宜多食,然未经化验。蕹菜邑人皆种以田。菠薐亦名菠菜。莙荙一名恭削菜也。人多以为贱品,而不知可以制糖。苋马齿苋,别为一种。俗呼耳牌菜。藤菜即落葵。苣即生菜。东风可作蔬。猪耳菜辛香能疗痘胞。香花菜叶香宜鱼脍。葛菜 鹅眼即鹅肠菜。茼蒿菊科,植物之可为蔬者。蒝萎可生食。?珠菜一名番芥兰,叶蓝色,类芥兰而大,一科重至数斤,茎端嫩叶团结似?子。内珠味甘脆,其种来自番舶,邑人多植之。茴香邑有种之者,暑月祛蝇臭,食料宜之,制蜈蚣蝇毒。莱菔一名荧。水?高数丈,大者十围,实小如柰,乡间多种之堤岸,取其蟠根牢固。漆树邑有种者,六七月间斫皮以管承取,亦可用。但作饴糖。气沾沾无力,宜设法改良增种。乌桕子合油质,作烛曰桕烛,可涂疮疥。邑人以其叶饲蚕,及染皂。萆麻子作油,销流最广,近谷都兴办林业,稍有植此者。剌桐三月开花,相传先花而叶,则年丰。先叶而花,则岁欠。园林间植之,野生以刺桐坑为最多。黄杨坚腻可作梳,及剜印,凡代黄杨,必以阴晦夜无星伐之,则不裂。酉阳,杂俎之说,厄闰、不尽然。但闰年不长耳。柞木壳斗科植物,木坚韧。小者屈其枝为盆玩。柳枝烧炭可作火药。柽俗呼垂丝柳。枫长洲狮山有之,间出烟如云。无花果邑多种,以煎汤洗之,己五痔。火秧邑人种以作篱落,俗传其根千岁成茄楠香。麻蓲菜苗樨者,可芼。煮汗消暑疲。紫苏可拌牧食,亦可为药。邑人用以饲蚕。

植产显花裸子植物

  松东乡之山多种松。县城莲峰左,香莲寺双古松,相传宋时未建寺前已有。此树松根所生土茯苓,山中随处野生,俗呼米仔头。有一种名罗汉松,似柞树,尖长屈蟠如松。

  天产显花被子植物单子叶类

  桄榔木坚实,可作轿杠。梭榈 水椰禾质坚韧,可耐久。柊叶野生成丛,类芭蕉,乾以苞苴物,盖瓶口,入土火不坏,柱础上以叶垫,能隔湿润,能理象牙,使光泽。香茅可榨油,叶三脊,气味香芬辟秽白茅可苫盖,及制笔。黄茅可为索绉排草状如白茅,香芬烈,合诸香为囊,气久不灭。妇人浸油以膏发,澳蕃有疮痏煎叶为汤洗之即痊。莠狗尾草也。蒉生海边积泥可成田。芦蒸蓢也,可织篷。芦荟去皮入姜醋,可为茁。稗害禾实,亦可食。芒俗呼笆茅,可为篱笆,皮可为绳索履屩。菖蒲生凤凰山涧中。天门冬 麦门冬 芦 荻 苇 野禾 天南星 树兰黄梁都山中产之。

  天产显花被子植物双子叶类

  山桔邑人取以煮糖,多出云梯山,枝可作烟管。无患木子有鹻性,及油质,可代肥皂,为洗濯之用,俗呼为水患子。艾 扶留俗名蒌。邑人拌槟榔食之,婚姻庆贺等事,以为备观之品。水横枝横枝、即黄桅之转音子为染料,枝可作盆玩。吊钟花五桂山多有之,冬末春初开花,如钟一苞多至十余朵,人采作新春瓶供。板杏树高丈余,叶长大逾掌,可作酒麯。相思子亦有藤本者,蔓生山野,十余荚为一朵,可饲鹦鹉。火山树山荔枝也,即酸。枝木子,肉薄味酸,木坚致,适用。薄荷 草决明豆科植物供药用。卷耳苍耳子,俗名黐头婆,嫩苗焯熟,水浸淘拌,食可救饥。其子炒去皮,研为面,可作烧饼。闹羊花即曼陀罗花,杂烟草吸之。可愈喘,羊食则死。洋苏木可制染料,种出外国。蓼以水浸其叶,和麯,可成酒。罂粟花 荠味甘,野生,随处有之,释家取其茎作灯杖,辟蛟虫,名护生草。山丹俗呼山牡丹。胡蔓草即斳叶钧吻,一名冶葛,食之断肠,中其毒以路旁马鞭草捣烂,和糯米泔或以卵中难子和清油,或蕹菜汗,或生羊血,俱能解之。羊食此草,则肥。胡芦叶花似胡芦,腌鱼虾,置数叶,可杀虫。何首乌蓼科植物,入药,益人。县城月山所产有形如婴儿者。石香薷细叶辛香,处处有之。功比香薷更胜。治一切伤暑。落地生根一名落叶归根,叶如茜,冬或生花,略如吊钟花形,中通外长圆,或曰种出西洋,可已痨伤,咸丰间,邑人采叶晒半乾,以足擦蜷曲,再晒极乾,鬻於蕃人为茗。都念子山间野生甚多,又一种名鸡矢果,俗呼又蕃拈子,色青黄,大如苹果,亦倒捻食之。水蓢树高大繁阴,生荚结子,与苹婆类,不中食。鸾荽树丛生,高者七八尺,味甘温,化痰软坚,瘰疬初起,食之顿消。四月间,邑人和粉作饵。三桠苦丛生,味苦甘,解热。三月三日,邑人和粉作饵。油栗山中多有之木坚直而韧,用作梃。椿树 鸭脚木小枝似鸭脚,树高大而质轻松,用作屐板,烧灰可作硷。马留荽木坚韧耐久,而难长。县治厅柱相传是此木为之。槎桥落乡亦有一桥,数百年不坏。盐树俗名盐酸柏,黄角乡人每岁食盐,皆取咸田稻杆烧灰,渍卤为盐。雍正七年,海贼围村,无盐者数月,或取山上黑树枝叶煎之,得盐供食,味略酸,因呼盐树。今各乡谿涧中,犹有可采者,惜无研究以致用耳。女儿香木出黄角乡蕉门山,雷涧庙後凡数十株乡人取以供神足二岁之用蚊子树叶厚有棱析叶或茎,蚊辄飞出,破镬山有之。油柑树东乡有此树高仅尺余,茎去土数寸处,生一胞,大如橄榄,内寄生一虫,长仅寸,色苍白,春夏之交,蛰伏胞内,及秋则化为蝶,破胞飞去。檀树似荔支,有黄白二种皂树其荚、名皂角。必果密香树之未结者,凡欲结者、必斫伤其树,否则虽久、仍为白木也。色白而香,出翠微山。罗伞树大数围,乡村外多种之,一名山罗。枸杞叶可茹子根可入药。万年阴大数抱,叶圆尖村墟间多植之。蓉笔树在县南一百里,古鹤村中,数百年来,枝干婆娑,不花而实,每叶落不逾三日净尽。又三日,新叶满矣。初如著火琉璃,三四日青如菩提,柔滑可爱。半月後,子满枝而叶老,然叶落无期,如留片叶,虽夏犹寒。农人每观叶为布种之信。按此树不花而实,殆如无花果,开花在实中之类。

  天产显花裸子植物

  柏叶圆,俗呼圆柏。杉材中船及梁柱,惟少种之者。

  天产隐花植物有叶类

  蕨根有白粉荒,年掘取以救饥。万年松亦名苔松,产凤凰山,高数寸,乾之数岁,渍以清泉,碧绿如故。盘桓以为珍玩。山有洞名伸仙岩,有一株,高不逾丈,时有岩溜滴其叶不知何代物。也西洋人欲取,终不可得。泺即贯众。又名凤尾草。金毛狗脊形如金毛狗,凤凰五桂山多有之。知羞草人以口吹手触,即合叶如羞。

  天产隐花植物无叶类

  雷菰春雷发声则出。产夏而後,出者尤香。宜乘雨急采,见日则不可用,恐有蛇虫毒。早禾菌亦名早菰、早禾。湿蒸而出者,六七月间有之。白背木耳东沙、良。石耳 紫菜高澜、三灶海涯多有之。附石而生,色青乾之即紫。石发一名龙须,即海菜。

丙 矿物

  有机矿物

  蚝壳邑南海岸最多,土人采以煅灰,代石灰之用,且有以为墙垣者。煤油闻黄梁都南水乡有此矿,然尚须实勘。

  无机矿物金类

  金出恭常都、北山岭村、覆埔山。其地距莲茎不远,金气凝结、沙砾融治,迸为小粒,自成方形,披沙拣之,俯拾即是,土人只以为冶金创之用。又得能都、濠头山出金,得山土淘之,可得。谷都五指山,闻亦有金矿,然未经勘验。黄佐通志?石似金,出赤坎村。按:村当在黄梁都,?石今未见,未详其何质。银恭常都鸡拍村银涌角,宋初产银,取上供,属广州,宜禄场。明正德中,有畲蛮采鸡拍村银矿之事。明一统与亦载香山东莞二银场,今无此场,想久已采尽矣。铁谷都铁坑埔产之,矿苗甚盛,偏山皆是。经土人延师化验,谓苗脉尚嫩云。地在马鞭埔村西南三里许。锑黄梁都南水乡产之据土人言现已派员查勘。铁养产黄旗都潭洲,经矿师化验,每百斤得铁六十七斤十一两,养十九斤零一钱,沙石三斤四两九钱云。

  无机矿物非金类

  水晶五桂山产之,土人间有拾得者。黄梁都南水乡亦产之。硫土人言:谷都黄牛寨有之。然未经勘验。石钟乳出澳门九州岩,穴内嵌空玲珑,结乳下垂,累累如贯珠。陈泥可以炼硝。嘉庆间常有硝商持官照到县采买。白土恭常都、吉大村濒海有之,可制士敏土。砺石产吉大村者良。俗有吉大石之称。

丁 制造品

  动物制造

  丝茧小榄、黄圃、诸乡素多。古镇、曹步、业之不过三十年,颇得利。惟养蚕抽茧,售于各处,不自织也。有粗丝、幼丝之别。邑绅郑藻如尝倡办此业於濠头,港口,今濠头已无,港口尚有之,然不能旺。茧绸乌石,平岚乡人以大蝶茧织成,皱纹蹙起,久服不敝,远胜程乡茧绸,惟制造不多。又一种以黄蚕丝织之,细滑黄韧,乡人尤贵重。一匹须茧至万,工费甚多富人织以自服,不常得也。虾酱东南近海诸村均制之,恭常都、唐家乡最良。捣银虾成?,盐渍之,味甘香。略乾而细者,曰:虾膏。蚝油煎蚝汁为油,味胜盐豉,与虾酱为本邑制造品之特色。蚝豉唐家、鸡拍诸乡最著。每年采蚝以担计,每担肥者可晒蚝豉二十五斤,瘦者约二十斤,每担蚝汤可煮蚝油二斤,蚝豉有生晒熟晒、之分生晒,味最清甘,熟晒稍逊,然可久藏。贩买者,俱以熟晒为率。禾虫油制法如蚝油,处处有之。蚬咸淇澳乡最良。咸鱼恭常都民,环海居民,多以渔为生,就海近地腌制,为土产最大宗。

  植物制造

  棉布乡人种吉贝棉花,纤成白毡,大字都、南蓢各乡为之,号南蓢机棉布,颇通行。近日谷都大布村,有购机设厂,仿制东洋布者。麻布各乡妇女绩麻,双丝细缕织成者,号家机。自服不以售人。女子勤者,嫁时必有数匹压笼,其良字、得能、四大都所织较粗,售於各处,曰放机。小榄所织较细密,号小榄机。有运售南洋者,古镇所织青纱,号古镇机。草麴《广东新语》云:酒山在香山境,以其白泥为饼,杂药物酿之。按酒山,今不详所在。又云:草麴,以山桔、辣蓼、马蓼之属和豆与米饭而成,香山则用板杏,然味太甘,有毒。重酝酒以糯饭和麴,置浓酒中,二三年饮之。小榄乡最良。又有黑米酒菊花酒,亦美。酒娘腊月以糯米与饼及水酝而成。糟泲其汁藏物不坏。黄酒小榄乡善造之甜不能致远,可入药。蜜酒邑人善为之,有藏至二三年者。大醋出小榄乡良。色深黄大率以黄酒为之,较浙醋殊胜。煎盐邑人有煎树叶为盐者,已见上天产植物类。若能精研制法,亦生利一大宗也。竹器竹合、竹篮之类大小不一,编竹丝为之,细密精致,有小如拳者,邑城制良。榄都人制卍字竹合,尤坚细,盛水不漏。阅数十年不坏。邑城所织弗如也。

  矿物制造

  铜灯以铜片作底盖及四柱,四面嵌玻璃,刻镂颇工,夜行携之,邑城业此者约数十家。金银器首饰为多。白铁器采洋白铁花铁制成各种器皿,销行本境颇多。蚝灰取蚝壳烧成,邑人多以此为业者,俗有以蒌叶蘸此灰裹槟榔食。铁农具得都库充乡人,善铸铁犁,名库充犁头谷都大布村亦制之,尝运售美属檀香山,近美禁华工,该埠农业衰落,遂停办。故该炉所铸,仅供左右乡之用。砖瓦窑大字都,石门村有缸瓮窑。谷字都榕树埔村有砖窑。

香山乡土志十五

商务

  县属商务,除澳门外,以城南石岐为总汇,各乡墟市,亦有号称畅旺者,如四都之榄边墟;大都之南蓢墟;谷都之乌石墟;阛阓颇盛。榄都茧市,岁入百余万两。黄圃茧市,获利亦丰。香洲密迩澳门,已自辟商埠,振兴实业。淇澳近金星门亦思踵效,商业进步,当未有艾。至输出输入各品,水运俱多,惟向乏统计,实难调查。它日商务稍开,或易措手耳。

输入品 输入地 岁值约计

洋米 三十余万两

咸鱼 港澳等处 七八十万两

海味杂货 壹百万两

砖瓦 三十余万两

木器杉料 三四十万两

竹器 十余万两

柴炭 二十余万两

洋货 省城香港 二十万两

布匹绸缎 省城等处 六七十万两

生熟烟 二十余万两

药材 省城香港 六万五千元

茶 佛山等处 五万元

烟叶 江门澳门等处 三万元

煤油 省港澳 二十万元

油 省城等处 一百八十余万元

黄糖 省城等处 十八万元

苏杭杂货 省澳等处 一百一十万元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