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闽都记 明 王应山

  卷之一 福郡建置总叙

  闽,百粤之疆也。黄、虞以前,其详不可得闻矣。《周礼》:七闽荒服,掌于职方。战国时,越王勾践七世孙无彊与楚战不利,徙族居闽,遂为君长。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闽中郡,守、丞、尉、监领之。二世时,闽粤王无诸及摇者,姓驺氏,禹之苗裔也。以兵属番君吴芮,从诸侯入关,有成劳。项羽主命弗王。闽粤又佐汉翦楚。汉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粤王,都冶(今将军山)。孝惠三年,举高帝时功,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府)。后闽粤、东瓯治兵相攻,东瓯告急于汉,武帝遣庄助发兵浮海救东瓯,闽粤引去。建元六年,闽粤又击南粤,汉遣王恢、韩安国等大发兵讨之。闽粤王郢弟馀善杀郢以降,汉封繇君丑为王。馀善自王,汉乃封馀善为东粤王,与繇王并处。元鼎五年,汉遣东粤王与繇王夹攻南粤,不从,遂叛汉,刻帝玺自立,号驺力为吞汉将军。汉遣韩说、杨仆、王温舒将兵讨之。繇王居股复杀馀善以降。汉封居股为东成万户侯,徙民江淮间,遂虚闽越地。

  孝昭元始二年,闽越遗民自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光武建武二年,改冶县为侯官都尉,仍隶会稽。献帝建安八年,王朗来奔,侯官长商升助朗起兵,孙策永宁长贺齐领南部都尉事,进兵建安,讨平之。立都尉府,领谪徒造船于侯官。吴永安三年,以建安为郡,领九县,侯官其首也。

  晋太康三年,升侯官县为晋安郡,以严高为刺史,徙居今城,领安丰、新罗、广平、同安、侯官、罗江、晋安、温麻八县。时土宇偏安,中原避地,从晋安王入闽,多衣冠之族,八姓其著也。刘宋泰始四年,改为晋平郡,领县五,寻复故。梁天监中,析晋安县为南安郡。绍泰三年,封郡人陈宝应为侯官县侯,领闽州刺史。陈天嘉二年,陈宝应据州以叛,兵溃伏诛,改闽州为丰州。隋改丰州为泉州。大业初,复为闽州,寻改为建安郡。治闽县,领闽、建安、南安、龙溪四县。唐高祖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为泉州,领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五县。太宗贞观十九年,置泉州府兵。嗣圣十六年,领县六,增置南安。景云二年,改为闽州。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二十七年,领县七,增置尤溪。天宝元年,改为长乐郡。大历、贞元间,李椅、常衮后先观察,兴学劝士,文儒汇徵。永泰中,领县九,析侯官、尤溪,增置永泰。乾符五年,黄巢攻陷福州,杀戮甚惨。

  光州固始人王潮偕弟审知,从光州刺史王绪来闽。绪暴虐见杀,众推潮与审知为帅。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景福九年,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据福州。潮遣审知攻晖,杀之。唐以潮代岩,审知为副。审知隆准方口,军中号“白马三郎”。乾宁四年,潮卒,唐改福州为威武军,授审知为节度使,封琅琊王。先是有“潮头出,岩头没;潮头没,矢口出”之谣,至是屡验。五代,梁加审知中书令,进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领县十。审知虽起列校,俭约礼士,建四门学校,拔闽士秀者。后唐同光三年卒,年六十四,谥“忠懿”。子延翰立,建国自王,是年十二月,为弟延钧所杀。代其位,更名鏻。后唐拜节度,加太师、中书令,封闽王。长兴二年,鏻惑道士陈守元,遂称帝。受册宝皇,改元龙启,复更永和。立五庙,置百官,以福州为长乐府,领县十三。立父婢陈金凤为后,大肆凶淫,为子继鹏所弑。鹏代其位,更名昶,改元通文,立父婢春燕为后,愈昏乱。连重遇、朱文进迎审知季子延羲袭昶,杀之。延羲代兴,更名曦,更元永隆。发故相王倓塚,戮其尸。又嫁女笞朝士不贺者。六年三月,重遇弑曦,称臣于文进。王氏子弟在福州者,无少长皆杀之,时石晋开运元年也。先是,建州刺史王延政以建州为国,称殷,元号天德。泉州军将留从效,陈洪进诛文进所署泉、汀二州刺史,降于延政。重遇亦杀文进,传首建州。福州裨将林仁翰随杀重遇,迎延政都福州。延政以子继昌守福州,为东都,自居建安。南唐李璟急攻福州,州将李仁达擒继昌,杀之。立雪峰僧卓岩明为帝,已又杀岩明自立,送欵于璟。璟以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更名宏义。璟兵攻破建州,迁延政之族于金陵。后汉乾祐元年,南唐攻福州,仁达求救于吴越。钱氏败南唐兵,吴越遂取福州,置守臣,领县十一。

  宋太祖初,钱氏纳土,仍为福州,领县十二。仁宗庆历中,蔡襄为守,惠政宏多。闽人有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者,倡道海滨,时匹邹鲁。其后,延平杨时传洛学于闽,朱熹集其大成,闽人彬彬多正学之士矣。靖康元年八月,福州军乱,杀其知州柳廷俊。建炎初,以州守兼安抚使,总一路文武事。淳祐中,领县十三;析长溪,增置福安。景炎元年,判福州益王昰即帝位,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更名福安。二年,元大将董文炳率兵入福州。元至正十五年,改为福州路,隶福建行中书省,领录事司一,州二,曰福清,曰福宁。县十一,曰闽,曰侯官,曰怀安,曰古田,曰闽清,曰长乐,曰连江,曰永福,曰罗源,曰福安,曰宁德。二十四年,福建行省参政陈有定缮福州城,守之。二十七年十二月,明征南大将军汤和由海道取福州。

  洪武初,改福州路为府,隶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罢录事司。领县十三,福清、福宁仍为县。正统十三年,沙县邓茂七反,山寇繁兴,城守戒严。始以侍郎薛希琏巡抚福建、提督军务。十四年二月,贼平。以刑部尚书金濂、平阳侯陈懋留守福建。馀寇底定,留守召还,亦罢巡抚。成化九年,升福宁县为州,以福安、宁德二县属之,直隶布政司。福州府所领十县。正德十二年五月,雷震东城,福州三卫军士作乱,始议招安。八月复乱,讨平之。嘉靖九年正月,福州狱变,贼戕大吏,囚人斩关趋连江,渡海而遁。三月,都御史胡琏以勘事至,遂留巡抚。未几召还。二十八年,获夷船于漳州,始设巡海都御史。自是,漳民勾引倭奴,寇海滨诸县,以巡海都御史提督军务,迄无宁岁。三十六年三月,倭迫郡城,频岁去来,城外居民焚戮甚惨。调兵所过,残掠殃民。三十九年,巡抚刘焘率兵追贼。焘善骑射,有威名,贼遁去。四十一年元旦,地震。三月,福州三卫军乱。八月,倭寇福清,参将戚继光大破之。十月,三卫军复乱。四十二年,以谭纶为巡抚都御史,都督戚继光充总兵,擒斩军士首乱者,倭寇悉平。万历八年,省怀安县入侯官。今领县九:曰闽,曰侯官,曰古田,曰闽清,曰长乐,曰连江,曰罗源,曰永福,曰福清。郡名晋安(晋)、长乐(唐)、三山、福唐、合沙、东冶。其疆里东际海,西抵延平府南平县界,北抵福宁州界,南抵兴化府莆田县界。广四百四十里,袤四百四十五里。其分野斗、牛或云牛、女之间。其俗俭啬,喜讼,好巫。君子外鲁内文,小民谨事畏法,耕、稼、鱼、盐为生。道学几于洙泗。迩来崇侈,婚嫁竞丰,饮食衣服,糜费滋多,实士大夫家倡之。其形胜,环山沃野,派江吻海,为东南大都会云。

卷之二 城池总叙

  闽自无诸开国,都冶为城(今布政司东北),所从来久远。晋太康三年,置郡树牧,狭视冶城。太守严高询于郭璞,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越山南小阜,即今布政司。其城南虎节门外为还珠门。东起康泰门,西至宜兴门。又有东安、清泰、丰乐诸门,是曰子城。虎节有河,缭绕皆城濠)。唐、宋而后,渐次增拓(唐天复元年,王审知于子城外环筑罗城,北永安门,南利涉门,东海晏门,西丰乐门。又有通津、清泰、延远诸门。梁初,又筑南、北夹城,南自宁越门东、西一带,北自严胜门、遗爱门至迎仙门一带。又有善化、水部、井楼诸门。宋初,钱氏纳土,诏悉堕之。后增筑外城。两河三山,悉入城内)。国朝因宋、元之旧,初创楼橹,后砌敌台,复以重屋,门列七城(东、西、南、北,又水部、井楼、汤门,凡七),隐然金汤之固。三峰峙于域中(乌石、九仙、越王),二绝标于户外(左鼓右旗,闽南二绝)。甘果方几(方山几案于南,唐赐名甘果山),莲花现瑞(北莲花峰为会城斧扆)。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灵秀,所都即逢兵不乱,逢饥不荒。沙合(南台),路通(河口),海滨邹鲁,乃自古记之。

  宋许敦仁《三山阁》诗:“蓬莱方丈与瀛州,东引长江欲尽头。几处坛场浑得道,万家楼阁半封侯。名园荔子尝三熟,负郭湖田插两收。七百年来遗谶事,钓台沙合瑞烟浮。”石赓《登郡城》:“衰年览胜倦跻攀,此日凭高一解颜。管领江山来牖下,相将楼阁出人间。真君炼药仙都近,释子焚香佛界间。人世几回容易得,放歌须尽夕阳还。”(赓,福建转运判官,熙宁间任。)谢泌《咏冶城风物》:“湖田播种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泌,歙人。景德初知福州。)鲍祗:“两信潮生海涨天,鱼虾入市不论钱。户无酒禁人争醉,地少霜威花正然。”(祗,郡倅,绍圣间知建州)。陈轩:“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轩,建阳人。崇宁间知州事。)吕祖谦:“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祖谦,东阳人,尝入闽,从林之奇学。)龙昌期:“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昌期,蜀人。郡守陈绛延入闽,授诸生《易》。)明陈亮《冶城怀古》:“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纡。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王恭《冶城歌》:“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茅于此中。荒城野水行人度,细柳青榕旧宫树。浮世空高逐鹿时,断矶不辨屠龙处。忽从图画见三山,正在无诸旧垒间。丽谯官署人烟静,塔庙琳宫野照间。琳宫塔庙相辉映,平远清冷海天逈。落叶霜传乌外钟,垂萝月隐烟中磬。东城西郭骑纷纷,旌节朝朝候使君。谁拂尘衣访仙迹,独凌三岛望孤云。”又《越城怀古》:“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野烧荒陵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西风木叶空隍曙,落日人烟故垒秋。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林鸿《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归晋陵》:“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垅今人耕。陵谷堙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河山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洞寒。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欲将尘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邓迁《夏集东城楼》:“早陟东城楼,楼高绝炎暑。群公真率会,胜地罗樽俎。落日孤云驰,平川流水去。宿昔抱微尚,引领蓬山阻。蓬山路阻深,佳期旷何许。群公皆仙才,舍此更谁与?”王应钟《集城西楼》:“城上高楼拂紫霄,南溟天外正迢迢。湖开远势连千涧,地入平川接二潮。溪午残钟山寺逈,林昏归鸟海天遥。乘间共有元规兴,今古同为不寂寥。”袁表《东城楼歌》:“君不见,百川尽东走,茫茫万里苍龙吼。鳌足崩奔镇海门,化为石鼓扼其口。海水东流不复回,越王豪华安在哉。欧冶池头青草满,无诸城上白云堆。白云青草无终极,古往今来空叹息。奇峰出云云半阴,赤日行天忽西匿。此时朱夏倏惊寒,风送微凉睥睨间。天际烟生白鹤岭,松梢月出金鸡山。举杯嘱君君莫辞,翻云覆雨难相知。嗟哉百年能几时,寻常黑发变成丝。夔龙旦奭俱支离,但吸海水添金卮。”徐熥《冶城怀古》二首:“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虹桥隐隐龙江远,雁塔双双雉堞回。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凉鸟雀哀。”“冶城日落乱啼鸦,城上呜呜起暮笳。四野桑麻八闽郡,千村灯火万人家。无诸古殿伤青草,南宋行都想翠华。时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徐《冶城怀古》二首:“溟濛沧海冶城连,却忆无诸建国年。十万人家烟漠漠,三山宫阙草芊芊。莲花高岭秋芜外,金粟荒台夕照边。千载龙飞遗岭在,寒鸦空噪暮云天。”“北郊荒坂白云平,开运中年此战争。甲第朱门长乐郡,管弦灯火晋安城。夕阳仙观孤钟杳,夜雨欧池古剑鸣。极目河山增感慨,钓龙台上月空明。”陈鸣鹤《登城东楼》:“高楼对酒冶城东,甲第朱门夕照中。八郡封疆天外尽,千山花木雁边红。牛羊古墓眠秋草,车马终期逐晓风。世事悠悠已如此,不堪憔悴更书空。”谢肇淛《夏日东城莲花楼》:“古堞遥连百尺楼,高山排闼坐消忧。云迷平楚高低树,风送寒潮远近舟。黄鸟啼残荒苑夕,碧莲香尽曲池秋。斜阳欲下归鸦急,醉倚松门看月流。”郑邦祥《榕城怀古》:“夕阳南望挂浮屠,秋草荒台忆故都。金锁江空沉霸气,宝轮车散碎宫铺。池边巨阙凝苔绿,坟上胭脂湿雨枯。惟有女墙西畔月,深宵犹自照啼乌。”

卷之三 郡城东南隅 闽县

  自还珠门达宣政街,迤南为凤池坊、人瑞坊、使旌坊巷、通贤境巷、嘉荣坊巷、福星坊街、安泰桥、朱紫坊巷、兴贤坊街、南门。

  还珠门 在布政司南。五代伪闽所筑,名镇闽台,又名龟头门,俗呼双门,会城之中也。唐子城门七:东曰康泰(今丽文坊、都督府前稍西之东。),西曰宜兴(登云巷口),东南曰安定(今开元寺前),西南曰清泰(今大中寺门之东),正南曰虎节。虎节之外为重关,六门废,重关尚存。宋大中祥符间,郡守严辟疆更名,取孟尝合浦复还之义。国朝成化十三年火,十七年重建,仍旧名曰“镇闽台”。学士杨守陈为“记”。弘治甲寅至正德戊辰屡灾;正德壬申,布政陈珂重建,复名还珠。尚书林瀚“记”。双门之中,凿巨石为狮子,压制南面五虎山云。

  宣政街 布政司前通衢。

  凤池坊 旧号“左通衢”。宋许将迁右丞,郡守叶棣建坊,并名其乡为凤池东、西乡。国朝成化十三年重建,凤池坊表里有注水石斛凡四。

  人瑞坊 万历八年,为进阶亚中大夫、程番知府林春泽百岁建。春泽《谢诸公建百岁坊》:“翠旗谷口万松风,喘息犹存一老翁。讵意皋夔黄阁上,遥怜园绮白云中。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愿借末光垂远照,康衢早晚颂尧封。”

  使旌坊巷 宋李欢为漳郡守,乡人荣之,故名。俗呼梅枝巷,又呼花巷,以内通百花务也。

  通贤境巷 内有通贤里社,故名。

  嘉荣坊巷 旧名南营口。宋政和间,李俯知婺州,其孙提举浙东,乡人荣之,故名。后改登瀛,今废。

  福星坊街 俗呼馆前。闽五州诸侯馆也。元宣慰使魏天佑寓宅,更旌隐坊为福星坊。国朝成化十七年重建,今毁。

  安泰桥 古利涉门外。宋宣和七年,郡守陆藻创亭其上,旧有《重修津渠记》在利涉门,掌书记陶岳撰。亭久废,“记”亦不存。宋曾巩《出利涉门》诗:“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翬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曾巩,南丰人,知福州。)

  朱紫坊巷 地名新河,旧号三桥。宋通奉朱敏功兄弟四人居之,朱紫盈门,故名。内有国朝修撰罗伦一峰书院,今废,更祀伦于两贤书院。

  南察院 旧贡院地也。国朝成化七年改,巡按御史居之。嘉靖二十七年改为公馆,三十七年辟为都察院,巡抚都御史居之,后为提学道。万历四年,改为清军察院。尚书林燫撰“记”。十一年,副使耿定力复修葺为提督学校公署。二十七年,矿税太监至,居之。

  兴贤坊 在府学街口。初名进德坊。宋政和中,更兴贤坊。国朝因之,屡圮屡修。万历七年,知府潘颐龙重修。

  南门 宋时名宁越。重关东向,重楼巍堞,砌石屈曲皆水纹。

  由凤池坊折而东为东街、金华境、连桂坊巷、双节坊、清泰坊巷、太平公辅坊、高行坊、朝仕坊、竹林境巷、闽县世忠祠、忠顺坊、秀实坊、寿宁坊、拱辰坊街、昼锦坊巷、达尊坊、普光塔寺、海晏坊、尚书里、去思桥、罾浦桥、善寿坊巷、石幢巷、汤门街、棣萼坊、温泉坊、状元坊、尊儒坊、东门。

  东街 达于东门,通衢数里,为城中冠。

  金华境 祀闽少师梁国公张睦。睦,固始人,唐季仕闽,领榷货务,敛不加暴,闽人思而祀之。今为故里。

  连桂坊巷 地名梳行。宋给舍黄唐传居之,刘延康以其兄弟登科建坊,今废。俗呼厂巷。

  双节坊 高明妻林氏、高孔文妻邓氏立,今废。

  清泰坊巷 内通石井。宋大观中,守李畸建坊,今废。

  太平公辅坊 俗名枋门。宋初以通太平寺名坊,绍兴末,朱倬拜右丞相,尚书王师心为改太平公辅,后毁。国朝正德间,里人参政何显以兄弟三人知府、州、县,建三牧坊。万历间,徙经院前桥南。

  高行坊巷 宋名乡习营,以骁勇名。坊内有驻泊营。后赵伯尚以八行举,更为高行。今废。

  朝士坊 地名小石井。宋朱敏元居之,故名。今废。

  竹林境巷 在仁庆坊,闽捉生营也。有竹林通应庙,相传龙井,金鳞隐见其中。岁旱,祷之即雨。宋绍兴中,里人弗戒于火,灾及民居,望屋上有甲士,标竹林旗扑火者无数,火寻灭。淳熙间,庙前周氏火,亦然。雨、晹、疾、厄,随祷辄应。嘉泰三年,县请朝,赐额“永惠”,今封勅犹勒庙前。

  闽县净业尼寺 故址也。先是宋、元间,县治在闽都坊内。国朝洪武二年,知县路圆玉移建今所。成化三年,知县邵奎重建。

  秀实坊 旧名升秀,国朝初徙县治于此。署“八闽首县”,屡毁屡建。

  世忠祠 旧振文社学址。国朝万历十二年建,祀南京兵部尚书、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谥文安林瀚,子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赠少保、谥康懿庭,资德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庭机,子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恪熑。所司以春秋仲丁致祭。

  寿宁坊 在秀实坊内。今废。

  忠顺坊巷 旧名延庆,以庆城寺前延庆桥名。宋陈景彦更名。今废。

  拱辰坊街 闽王时号新路口,今呼新塔街。以内通安福塔院也。

  昼锦坊巷 旧名华萼坊,闽王时号新市。国朝嘉靖初,里人林庭以都御史归省,名昼锦。

  普光塔寺 在甘棠坊内。熙宁五年建,有塔五级。国朝洪武间增为七级,宣德间徙建寺西,后塔毁,寺仅数楹。正统间,居士夏普明借居其中结坛。普明死,无子,仍复为寺。寺后有桥,曰马站。

  明徐诗:“门邻阛阓久凋残,法界重兴得宰官。半笈白云经卷乱,数行青蚓篆烟寒。宋朝画佛昏尘壁,蜀国流僧咒古坛。明月满空凉似水,渐移海影上旗竿。”谢肇淛诗:“偶随清磬接鸡园,黄叶声中佛火昏。古殿烟埋金碧相,空坛云湿宝花旗。庵因近市无间地,僧为休粮不出门。茆榻竹房相对语,也胜车马日喧喧。”

  达尊坊 在甘棠坊之东。国朝正德十三年,为大司马林瀚建。

  海晏坊巷 旧罗城海晏门之旁,俗名河浚。

  尚书里 地名河西。旧有施政坊,后更美政。国朝嘉靖间,为里人林瀚、子庭、庭机,孙燫四尚书,更今名。

  去思桥 在旧罗城大壕,俗呼澳桥。景德元年,郡守谢泌易木以石,去三年而桥始成。后泌卒官,州人相与缟素祠之。守严辟疆怪而问焉,民言谢公宽惠得人心。时严政尚操切,闻言感悟,更济以宽。祥符七年改名通津。熙宁八年,郡守元积中感泌之政,乃更去思。陈烈为“记”。后陆藻守乡郡,构亭其上。提刑俞向为“记”。其后祠亭俱毁,石刻八字:“宜戒前事,不可架屋。”

  罾浦坊巷 地名河东。宋天圣中,李正登以郡中有谶:“罾浦坊中人挺生”,乃更今名。国朝嘉靖五年,为里人倪镜、倪组、倪缉同登进士重建。

  善寿坊巷 里人有卓推官者,其母陆藻之姊也,年八十馀,康强无恙。藻典乡郡,因名其坊,今废。俗名篦梳巷,一云秘书巷。因藻、蕴兄弟官秘书于此,故名。

  汤门街 北达汤门。其地有温泉焉,故名。

  棣萼坊 地名汤巷。宋时,郑杜兄弟三人俱中武举,杜廷试第一,故名。今废。

  石幢巷 内有宁海神祠,封广利王,元至元初建。国朝宣德五年重修。

  温泉坊 地名内汤井。宋嘉祐七年,守元绛。阅郡图得其名,往观之。浚其源,砻石为井,揭宇环之,疏浊流于垣外。宣和六年,陆侍郎藻命县重修温室四,中有振衣亭。澣日一启,非衣冠不许游也。其后,郡人群浴于此,混杂颓废。国朝万历十年重建。

  状元坊巷 旧名团练坊。宋嘉熙八年,许将举进士第一,更今名,后废。国朝成化八年重建。莆田侍讲陈音为“记”。万历二十九年灾。

  尊儒坊 宋蔡伯晞宅此,今名蔡奇巷。伯晞,福清人,祥符中,四岁能诗,以神童举,真宗赐诗美之,因以名坊。宋真宗赐蔡伯晞诗:“七闽山水多灵秀,四岁奇童出盛时。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有老成姿。才当学步来朝谒,方渐能言便赋诗。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万里有前期。”

  东门 宋行春门。立春前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于此。

  由使旌坊折而东为石井、丁戊山、安福院、嵩岳观、岳临坊、联荣坊。

  石井 在左一坊。宋庆历间,提刑苏舜元凿。

  丁戊山 名嵩山,又名中山,在郡城之中。隐隆磅礴阛阓间。

  安福院 在丁戊山上,唐咸通十三年建。梁乾化二年,王审知建木塔七级,俗呼新塔。元丰间院废,官籍其地,售民以居,今称塔崎云。

  嵩岳观 在丁戊山之南,称中山嵩岳崇福行宫,今废。里人饰其地,表以五岳中华。

  岳临坊 俗呼登龙巷。坊今废。

  联荣坊 通小石井,旧名既富。宋樊仁远、仁达兄弟登科,更今名。

  由嘉荣坊折而东为南营、坐营司。

  南营 古驻泊营也。有骁骑坊,今废。宋时,将卒自他所调集者居此。又有横冲、百胜、全胜、捉生诸营,环坊隅以居。钤辖监押领之,或郡守、县令兼领去。

  坐营司 在南营之东。国朝初为巡海都指挥公署。嘉靖季年,倭寇军兴,添设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等官,以其署为游击府,后以为坐营司,军门坐营居之。

  由福星坊折而东,为旌隐坊、宪台、孝廉坊、钓鲈桥、雪峰庵、中山堂、南楼、都察院、东福星坊。

  旌隐坊 为宋屯田郎中湛俞建,后废,改为福星坊。(俞字仲谟,嘉祐进士,五十致仕,屡召不起。)

  宪台 旧为分巡武平道。万历中改今名。

  孝廉坊 景泰间,为巡海都指挥王胜立。兵部尚书、镇守福建孙原贞嘉胜孝友廉介,于镇守府前建坊旌异之。后太监镇守嫌其音为“孝帘”,令撤去。

  钓鲈桥 俗呼为铫炉。今为平陆,其桥犹存。

  雪峰庵 本雪峰寺廨,今废。

  中山堂 在临清河边。元时建,今废。

  南楼 在嵩山之阳。朱普祖宅,元黎伯韶卜也。三峰环宇,双塔插空,两河九陌,虹流鳞次。普字孔周,宋进士,儒林郎敏中之裔。

  明王恭《南楼奇观为朱孔周赋》:“飞楼轶浮埃,迴绕三峰翠。楼中十二曲栏干,下瞰苍苍似鳞次。七闽重镇旧繁华,九陌三衢十万家。连营国步军容盛,法宇仙台鸟道斜。遥空塔影廻孤雁,何限清晖卷虚幔。洗马壕头过雨香,钓鲈桥下春流满。白云飞上越王山,忆昔豪华午梦间。城池百战今谁在,草色千门几度间。王章绘衮分秦土,琱弓白马空陵树。霸气荣光共渺然,屠龙射蛟今何处。登临怀古兴悠悠,酌酒弹铉醉不休。博陵才子(林敏、汉孟)能歌咏,灵武词人(王偁、孟扬)解唱酬。门外金羁多上客,独怜王粲未销忧。”林敏诗:“炎荒苦溽暑,逸翮思层楼。主人启华构,恍若登蓬丘。披云自地涌,飞鸟升天游。花雨翳双塔,柽烟蔽南州。一水辨瓯越,万家临女牛。当空列仙迹,入户明河流。薰风引华筵,夏夜如凉秋。餐霞卧瑶簟,身世随虚舟。下窥指尘境,生灭如浮蜉。愿同骑赤鲤,候子此焉休。”王偁诗:“何处登临景最幽,羡君华构有层楼。筵开夏日留歌舞,门近长河宿斗牛。千里河山云外望,万家烟火树中浮。人间即此升天近,谁复乘槎赋远游。”

  都察院 在嵩山之麓。其地,闽五州诸侯馆,宋尚书王祖道宅。国朝洪武初,辟为镇闽府,驸马都尉王恭居之。嘉靖中,佥事江以达改为道署,曰学宪,自为“记”。倭寇军兴,复设抚台提督军务,遂开府于此。隆庆四年火,都御史汪道昆重建。

  东福星坊 旧名筹帅,宋王祖道宅也。元初,与南街福星坊通为一街。国朝成化十七年重建。

  由兴贤坊折而东为府学、花园、闽县儒学。

  府儒学 唐初学宫。在今布政司右,后移今所。宋太平兴国中,转运使杨克让成孔庙。绍熙间,教授常涛于御书阁后建经史阁,朱文公“记”之。国朝洪武初,因宋、元旧制。四年火。七年,知府杨士英重建。圣殿在学宫之西,启圣祠在其东北,敬一亭在明伦堂东南旧桂香亭址。常公祠在圣殿东南,祀唐常衮。(衮,京兆人。建中间,以前宰相出为福建观察使。闽人未知学,衮设乡校,躬临劝讲,课之为文。又延名士欧阳詹辈礼遇之。衮素以文章自名,由是闽士感励,岁贡与内州等。衮卒,闽人思之,建祠学宫,春秋享祀不绝。)国朝成化间,有布政使麟,其苗裔也,至闽,大修祠宇,勒祭文于碑。名宦祠在庙门左翼之南,祀宋蔡襄、曾巩而下,元董文炳而下,国朝汤和、陶垕仲等,凡十七人。勉斋祠在府学东偏。乡贤祠在庙门右翼之南,祀林慎思,宋陈襄、郑洙、周希孟、郑穆、陈烈,而下元林泉生、林兴祖,国朝处士吴海,参政郑珞、谕德林誌,都御史洪英而下凡百三十人。射圃在明伦堂东偏。

  花园 宋参知政事陈别馆也。,北山先生孔硕子,有将帅材。尝以南剑州兼招捕使,讨平闽、广、江、浙群盗,积功至参相、枢府。花园久废,今籍于官。国朝有陈启妻贞节坊,犹故居之址。

  闽县儒学 宋庆历间建,屡经修拓。元至元间,学官丁尧新之。其后,县尹吴鼎、张德,学官陈振、高子琳、蒋德诜屡修。国朝洪武初,因元之旧,拓而新之。

  由新塔街(旧拱辰坊)折而南,为黄兼仓、高节坊、光泽坊、察院、柏衙前、津门楼、通津桥、铁冶巷。

  黄兼仓 晋时,黄、郑二姓初入闽所居也。今署黄金里,非是。宋时,里人有陈尹者,由八行举,为建举廉坊。今废。

  高节坊 旧名严师。为提学林徵之建,后通判杨幹引年致仕,更名。今废。

  光泽坊 闽横冲营在焉。巷有二井,义井也。建坊润泽,后更名光泽,井存坊废。

  察院 其地旧织染局也。国朝成化间,改为市舶府。嘉靖二十七年,御史陈宗夔自南察院徙居之后,屡增拓,规制益宏。

  柏衙前 在察院之南。元行省郎中柏帖穆尔居此。柏一门死事,宅废已久,芳名犹存。国朝成化间,侍郎黄尧复、尚书黄镐二人故宅在焉,今俱易主。

  津门楼 古通津门城楼也,俗呼为青门楼。宋时拓城,诸门俱废,所存惟此。上有楼以祀五显。

  通津桥 旧名兼济。初,从清水闸开河通澳桥浦,引潮贯城,横波兼济,门盖闽筑罗城所凿也。宋咸平中,郡守陈象舆重浚之,更今名。俗呼新河。

  铁冶巷 古冶铁之所。有坊曰化城,今废。

卷之四 郡城东南隅 闽县

  由铁冶巷迤东为鳌峰坊、仙迹坊、登云坊、九仙山。

  鳌峰坊 旧名九仙坊,通水部门。有宋状元陈诚之祠堂,更今名,祠今废。其东曰登瀛坊。

  仙迹坊 通九仙山,俗呼“观巷”。里社中有双石奇迹。

  登云坊 旧名“至喜”。宋时胡文炳、文炜兄弟登科建坊,改登云,今废。

  九仙山 初名于山,高一百十五步,周回三百十一步。与乌石对峙,为一郡之胜。相传何氏兄弟九人修炼于此,因名九仙。《闽中记》云:“越王无诸九日宴集兹山,有大石樽尚存。又名九日山。”山周遭有炼丹井、平远台、浴鸦池。四彻亭,唐元和中建。庆历中,沈邈更名,今废。鳌顶峰,宋状元陈诚之读书处,旧为嘉福院。蹑数十级以登,千峰万井皆在履舄之下。磊老岩、跃马岩、喜雨台,石上篆书三字。其下有楼,今废。仙人床、金锁园、杏坛、廓然台、棋盘石、玉蝉峰,与鳌顶峰相联,差小。琴台、青牛洞、醉乡石、九日台、石门。龙舌泉在九仙观西傍,石岩下有一穴,疑即其处。石龟池、梅岭、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在山之南,有石刻三字。仙羊石在揽鳌亭之北。正德间,太监尚春于宋丞相陈自强宅假山取至。三石森立,中为仙羊,旁二石俱刻“景元”,春之字也。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俱御史锡山王英创,有《六鳌说》刻于石。勒功碑亭,为参将戚继光建,今废。荧星祠在山颠,祀火星。旧为明离殿,万历初重建,更名;并作玉皇殿于中,祀玄冥于左,今徙荧星礼于华林。碧霞洞天,万历间建,奉泰山顶上碧霞玄君。

  宋王逵《游鳌顶峰》:“眼看沧海近,身与白云高。迴影连三岛,盘根尘六鳌。”(逵,庆历间以祠部郎知郡)。蔡襄《九日登九仙山》:“偶尔寻幽上翠微,游人啼鸟似前期。花间行印露沾纸,山下放衙云满旗。艳艳舞衣朝日近,飘飘商橹落潮时。传杯且与乘春醉,身世悠悠两自遗。”(襄,仙游人,庆历间知福州。)刘淮《登平远台》:“海天漠漠水云宽,开到梨花正自寒。却拥重裘上平远,愁心千叠倚阑干。”(淮,建阳人。)程师孟《寒食游九仙山》:“城中无事喜寻山,千里提封并海宽。岭客多从筵既冷,士民同出食犹寒。荒园病叶堆何限,古院閒花落几般。谁道异乡多感慨,登临迟却十年官。”(师孟,吴人,熙宁间知福州府。)马益《和程大卿寒食九仙山》:“属吏参陪宴二山,金杯满沃酒肠宽。公私不禁三朝暮,风雨都无十日寒。花引游蜂香四座,人穿萧寺景千般。清明休暇欢心洽,饱德咸知有上官。”辛弃疾《西江月·九日登九仙山》:“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能得几多愁,只有黄花依旧。  万象亭中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弃疾,历城人,绍兴中知福州,兼安抚使。)朱熹《寄题九日山廓然亭》:“昨游九日山,散发岩上石。仰看天宇近,俯叹尘境窄。归来今几时,梦想挂苍壁。闻公结茅地,恍复记畴昔。年随流水远,事与浮云失。了知廓然处,初不从外得。遥怜植杖翁,鹤骨双眼碧。永啸月明中,秋风桂花白。”(熹,新安人。)

  元何中《登九仙山》:“吾宗九仙人,炼药此山上。渺渺嘉遁心,披烟一相访。海门葱茏外,山气嵲状。侧日明远潮,归霞委孤嶂。尘缘误良契,仙事敦夙尚。何处乘鲤归,微风起清漾。”(中,临川人。)黄清老《登平远台》:“六鳌箕荡玄圃碎,三岛奔腾失空翠。海风掣断南山云,分我沧洲半江水。台南岩谷青岌岌,奇松怪石作人立。山巅恐有风雨来,林径空濛落花湿。水东屴崱结平陆,积雾飞岚坐堪掬。蓬莱迢迢几万里,一碧天光浸寒玉。吟翁回首看不足,缓步策蹇度空谷。谁知咫尺山中幽,望断残碑立修竹。”(清老,邵武人。)

  明王恭《登平远台》:“山压无诸野,台荒半夕晖。连天孤树远,沧海片鸦飞。绀苑皆黄落,琳宫尽翠微。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王偁《登九仙山》:“雪后空山一棹过,新年草色送离歌。心知别后登临少,福地重来感慨多。谷口飞花看薄暝,洞中啼鸟掩垂萝。知君亦有东山侣,归去云林近若何。”周玄《平远台燕集》:“高楼翠微里,振袂屐萧散。坐观沧海流,平视白日短。飘摇居化城,羁离赋文馆。偶兹耽琴樽,讵非避书简。境绝万尘灭,趣惬众妙管。川上风雨来,沧然望中满。烟钟度山暝,野烧穿林晚。东城领车骑,相邀下崇坂。”郑瑛《九仙山送卓子馀归金华》:“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清泉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炼精魄。谁料丹妙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玄峰笑翳花源去,羽衣醉拂秋霞眠。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君家乘龙度百粤,过予洒扫石上月。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门泣仙骨。”陈策《游平远台》:“三山中有平远台,台高千尺凌虚碧。老松偃蹇走铁蛟,枯藤束缚盘陀石。风雷神力常护持,气势虎头何敢敌。南海西河综大观,欲结茅茨傍青壁。”(策,无锡人,正德间参政。)林廷玉《登九仙山》:“马踏香尘晓气清,间寻羽客共黄精。湖边细柳迎春媚,山半晴云阁树轻。村酿新蒭眠草醉,野歌无调傍花行。留连且尽今宵兴,漫道长庚又启明。”王希旦《鳌顶峰》:“鳌顶飞来海上峰,胜游遥指五云中。江湖廊庙谁为念,泉石烟霞已属君。宸驭天迴闻塞北,凯歌日静报山东。香期不负登高志,倚剑狂歌欲插空。”郑善夫《游鳌峰》:“鳌峰天畔登临去,云木新开平远台。落日山城生海气,中原风物送秋哀。一时贤士俱倾盖,满目萍踪笑举杯。梁国邹枚吾岂事,竹林稽阮是仙才。”张时彻《游九仙山》:“高楼临紫极,西面出烟霞。寺古松生甲,林深石绣花。朱栏悬海蜃,玉笛动云霞。自是神仙宅,蓬瀛未足夸。”林炫《平远台》:“黄菊碧梧分素秋,东山猿鹤思悠悠。白日俄惊木叶下,沧州忽起烟波愁。乱石清泉围野舫,落霞孤鹜映江楼。槿园回首荷亭会,又见梅花池上头。”王文旭《初秋平远台燕集》:“抱病频登江上台,蓬莱方丈接三台。岩花笑我含秋瘦,野衲迎人冒雨回。天汉风云回北极,海门波浪自东来。道人共有沧州兴,更向虚亭泛酒杯。”林恕《秋登平远台》:“元是蓬瀛海上峰,六鳌移向粤城东。天连螺渚风涛壮,月照龙江岛屿空。万国梯航归禹贡,九仙楼阁倚崆峒。凭栏综目孤鸿外,遥见扶桑海日红。”汪道昆《平远台勒功铭》有序:“言官上言:日本毒闽且十年,劫众聚徒且十馀万,闽财力竭矣。当事者廪廪,莫敢谁何。今巡抚忠臣,独兵食少,讵能求旦夕之效?闽故隶督府,督府尚书名震夷夏,所部多精兵,请亟发督府兵。不然,闽且不保。上当言官议,下尚书。尚书胡公、巡抚游公皆新安人。胡公发精兵八千人,以部将戚将军为上将,阃将戴将军佐之,按察王大夫则护军往警。师毕,胡公进三人者,语曰:‘吾闻游公已定漳、泉,贼坚壁福清,与诸将相持不下。他夷部复入横屿,据绝岛中。宁德日告急不暇,闻公等第亟击横屿。横屿破,乘胜而趋福清,直振稿矣。’于是,引兵从间道入,不旬日而破横屿,歼之。再旬入福清,大破贼牛田,殊死走兴化。旬日而袭兴化,又歼之,郡中悉平。戚将军以全师入,诸大夫郊劳曰:‘天厌闽久,将军至乃始有闽。此百代之伐也。’将军避席曰:‘督府奉明诏,继光待罪行间。乃今有尺寸功,上者朝廷,次者督府,次者诸大夫之烈,继光何有?’夫古人以军功显,务旌其伐,铭诸名山。将军功高而不伐,故足述也。乃登平远台,修饮至礼。道昆幸而在事,遂为之铭。铭曰:‘于昭明德,渐于出日。重译来格,岛夷不逞。冯陵白刃,躏我四境。吴越发难,厥有京观。闽海进患,帝命徂征。自癸及壬,武功弗成。申命督府,修我干橹。保我南土,乃建元戎。显允戚公,万夫之雄。乃发右广,元戎是奖。命戴公往,乃卜护军。三令五申,大夫启行。肃肃我旅,疾如时雨,千里安堵。既薄秦川,斗士争先。鲸鲵用诛,狂寇匪茹。大师克遇,牛田失据。转战于莆,骈首伏诛,寇无前途。昔者寇虐,民在沟壑,邑无聚落。王师至止,保我妇子,室家伊始。炎方既同,赫赫元戎,奏尔肤功。元戎踧踖,天威咫尺。胡臣之力,我车既旋。崇台言言,斯民具瞻。大德不德,小子何述,述诸贞石。”(道昆,婺源人。继光,山东人。)王应钟《节后复陪诸丈登平远台》:“风物过重九,追欢今复来。秋深青女节,兴续紫萸杯。积水通前浦,寒山远暮台。当歌如昔醉,何处倒樽罍。”“名山当震旦,亭榭俯遥岑。地拔齐乌石,松多遍绿阴。虚岩依绀殿,清磬落疏林。不继登高会,那能慰赏心。”王乾章《人日平远台燕集》:“共怜人日好,策杖入云林。碣石苍苔古,琳宫岁月深。凭栏来远翠,把酒对孤岑。城市烟霞隔,弥清尘外心。”“初试登山屐,当春分外奇。山椒薰玉斝,墙柳击金羁。意气歌长剑,勋名抚旧碑。遥看千里外,独与白云期。”林燫《夏日游平远台,藩臬诸公见招》:“载酒鳌峰四望开,居然城市绝尘埃。林间五月凉飚动,座上千峰翠色来。胜地登山原著屐,炎天河朔故衔杯。群公夏日追陪忝,能赋登高愧不才。”田一隽《陪赵九丞夜饮平远台》:“日入登临天倒开,万家星象列昭回。平看海外烽烟息,暗觉林端紫气来。不尽絃歌流碧落,多馀瑞色散深杯。岘山始识今犹古,自愧邹生得滥陪。”(一隽,大田人,礼部侍郎。)王世懋《雨中玉叔右伯邀游平远台》:“丹梯远上碧嶙峋,并辔登尚海色新。云雨解吟能赋客,江山偷作暂闲身。灯前鼓角残千雉,酒外楼台隐万鳞。半醉便呼双屐去,天涯深语亦愁人。”(世懋,太仓人,福建参政。)陈文烛:“逢君采笔几纵横,晚上孤峰对短檠。匹练江流添暝色,百泉树杪起涛声。凭栏一送长天日,把酒仍知异代名。湖海弟兄良夜语,不缘风雨倍多情。”(文烛,沔阳人,福建布政使。)王应山《于山》二首:“蓬海标奇迹,同人历翠微。薰风来绮席,爽气薄絺衣。览胜意逾适,寻仙思欲飞。山晖正娱客,杖屦未言归。”“就荫寻苍木,探幽结绿萝。奇台一以眺,朝暮景偏多。座上岩云起,樽前谷鸟歌。咏归忽已暝,凉月满林阿。”袁表《于山燕集》:“雨过云飞海上山,楼台都是翠微间。三天香气萝阴合,六月炎敲草色殷。地入祗园常戒定,饮同河朔莫醒还。戈船横海今无事,重译遥闻控百蛮。”“松门萝径隐城隈,骋望风烟四面开。沧海十年会说剑,青樽六月此登台。寒云画落江涛影,细雨晴添石路苔。文酒不辞牵暝色,天涯聚散几人来。”林烃《平远台小集呈马用招》:“何地堪逃暑,层台向自凉。江光浮几蓆,云气接衣裳。逸兴追河朔,相期入醉乡。座中森玉树,谁是白眉良。”屠隆《八月十六夜平远台看月》:“孤城睥睨倚崔嵬,四望山河爽气开。同社高人频载酒,异乡佳节且登台。风含古木秋声起,云散中天月色来。如是百年能有几,不妨凉露下深杯。”(隆,宁波人,礼部主事。)曾仕鉴《游平远台》:“平远台前日欲曛,东南形胜望中分。玉蝉近缀鳌峰石,金粟遥连马渎云。千会自来通禹贡,霸基犹忆抗秦军。仙山羽鹤今何处,城上千年一度闻。”(仕鉴,南海人,中书舍人。)赵世显《登平远台》:“初晴鸟乱啼,曲径草萋萋。云敛千峰出,烟含万井迷。古台鳌石畔,斜景道山西。此日竹林下,青樽谁共携。”余翔《饮鳌峰亭》:“汗漫相逢秋色深,兴来高阁共登临。云开睥睨群峰出,日隐松杉独鸟吟。流水樽前调绿绮,寒花篱畔散黄金。婵娟一片城头月,相对狂歌思不禁。”(翔,莆田人,知县。)游士豪《饮平远台》:“群峰面面削芙蓉,翠压层台树万重。落日影涵孤寒雁,微风声断远山钟。一樽对客呼明月,独鹤吟人下古松。招隐空回王子棹,剡溪兴尽不相从。”(士豪,莆田人。)方沆《晚秋登平远台》:“凭陵樽酒一登台,四望寒云逈自开。城郭烟收千雉出,海门潮拥六鳌来。天涯朋好投兰少,岁晏归心落木催。总为山川来赋笔,疎狂应愧大夫才。”(沆,莆田人,江西佥宪。)郑琰《平远台怀古》:“海门夜半六鳌斗,突出高台万山走。怪禽白昼学鬼啼,老树号风作龙吼。台南台北几人家,春去春来阅岁华。不见越王歌舞地,年年秋雨长蒹葭。”郭子章《平远台》:“百尺层台拥巨灵,千寻杰阁架高冥。窗门海色澄空翠,郭外岚光送远青。真境东连祗苑树,雄风南接越王亭。何人墨迹留苔石,苍藓含烟若为扃。”(子章,泰和人,福建布政使。)陈椿《登揽鳌亭》:“鳌顶峰头夜雨晴,峰前伐木响叮叮。游人坐惬乘春兴,鸣鸟偏多旧友情。梵界云来天欲暝,海门潮动月初生。不须秉烛缘归路,入夜灯光遍冶城。”袁敬烈《元日集平远台》:“满城弦管昼纷纷,独向孤峰伴白云。万里江山云外尽,几声钟磬定中闻。竹房午静逢僧饭,古院松深见鹤群。客散酒阑天色暝,寒林树里欲斜曛。”又:《夏日集平远台》:“虚亭曲磴树阴稠,满径清风暑气收。出水莲花香乍散,隔林荔子火初流。日斜碧汉霞千片,云掩青山月一钩。入定僧庐礼钟磬,琉璃灯焰寺门幽。”车大任《九日平远台》:“为问登高处,何如平远台。鳌峰生睥睨,乌石对崔嵬。寒早衣初授,花迟酒漫催。良辰兼胜地,欲赋总非才。”(大任,邵阳人,福州知府。)

卷之五 郡城东南隅 闽 县

  环于山为九仙观、南法云寺、万岁塔寺、祠山、报功祠、涵碧亭、崇报祠、法海寺、金粟台、文昌祠、文殊院、圆明院、天王院、育王院、资福尼院、安境侯庙、九天真君阁、紫霞宫。

  九仙观 在于山之东。宋崇宁二年,建天宁万寿观,绍兴间改为报恩广孝,寻更光孝。政和间,郡守黄裳创楼阁。元至正初改今名。国朝因之。永乐、正统、成化间,太监屡修建。寥阳殿之南有喜雨楼,其北有玉皇阁,岁久颓圮。山之阴多为豪右所蚀。万历间,里耆募众修葺。相传,汉时何氏兄弟九人,兹山修炼后解化于九鲤湖。有石刻古记一篇,谓“我有一积金,埋在于山颠。”又曰:“不归庚申,便归己未。”文类谶纬,义不可晓。

  宋王孜《游九仙观》:“汉唐兴废犹昨日,沧海茫茫天一碧。西风杯酒须尽欢,当年九鲤成陈迹。”

  元陈旅《九仙观》:“力士持兵守绛宫,吹笙人去斗坛空。白榆城阙秋云上,红树楼台夕照中。鸿宝昔疑丹枕谬,龟泉今悟玉池通。他年不跨芝田鹤,会向清虚学御风。”(旅,莆田人。)

  明林鸿《题九仙观》:“仙山有楼观,虚爽轶浮埃。昔日九仙人,跨鲤兹山来。赤鲤去不还,仙人安在哉。空余弹棋处,白石生苍苔。至今羽人居,往往闻风雷。檄雨古堰暝,礼星寒殿开。尝闻至人言,内景融春台。群生若刍狗,大道如婴孩。飚车与天接,岂但登蓬莱。”林春泽《登九仙观》:“九鲤停骖海上山,山城路绕雨花间。落霞零乱朝玄阁,古木萧森函谷关。杖影飘飘龙化去,箫声隐隐凤飞还。东楼忆昔琴书静,坐拥天风十二栏。”林炫《游九仙观》:“绀殿高标沧海近,玉旌遥下白云台。空山霜日寒风静,万里烟沙朔雁来。锦瑟清风传逸响,金茎凉露泻余杯。鸣阳早见高岗凤,倚马谁当作赋才。”王建中《九仙观》:“仙观高楼天畔开,金莲绛节净浮埃。真人不至虚丹灶,明月无心上翠苔。山色云中双殿逈,蝉声松里早秋来。凭高便欲凌霄去,何处翻将箫鼓催。”林恕《登九仙观》:“绛节乘云下碧岑,春风踏破紫苔深。天鸡声断虹桥晓,丹灶烟沉玉洞阴。珠树独栖辽海鹤,山灵长护石函金。星台几度箫笙沸,赤鲤犹期跨月临。”沈德琛《九仙台怀古》:“秋树迎霜节序开,扶筇周陟九仙台。欲挥写景登高赋,且醉当筵萸菊杯。醉余乘兴登山麓,芒鞋踏破苔痕绿。烧丹人去迹俱陈,废井千年水犹渌。忆昨山门全盛时,嵯峨金碧绝称奇。晴曛鸱尾天花散,云护龙头日月低。而今星物属谁主,绀殿凄凉总非故。磊石空埋金积园,名山半入荥阳路。神仙窟宅无定期,百年兴废会有时。鹧鸪啼罢伯劳语,华屋芳园竟是谁。”王应山《玉皇阁新成志喜》:“九仙龙角耸东隅,飞阁嵯峨与旧殊。百粤山川归指顾,半空烟雨入虚无。玲珑天畔开阊阖,丹碧云中展画图。海甸由来称福地,神楼谁复羡蓬壶。”陈仲溱《雨夜登玉皇阁》:“画阁岧峣接太清,萧萧落叶送秋声。云浮古洞千峰隐,雨散悬崖万壑鸣。宝磬敲残人境寂,金丹炼就道缘成。寻真不用过蓬岛,只向鳌山顶上行。”徐熥《登玉皇阁》:“杰阁开灵境,瑶台接太空。层甍青嶂里,飞槛白云中。海上蓬莱岛,人间太乙宫。六鳌峰逶逦,五虎势。渐与尘寰隔,还于帝座通。天都低日月,地轴隘华嵩。远眺龙台古,回看雉堞雄。阶生瑶草绿,炉伏大丹红。宝诀传金母,高旗捧玉章。骖鸾逢子晋,骑虎揖韩终。自识玄关妙,因知道教崇。九仙遗迹在,何必访崆峒。”张邦侗《九仙山》:“丹霞金阙玉为关,云树重重好共扳。上帝新开三洞箓,何郎旧住九仙山。天吴飞破江流白,地肺翻腾岭叶斑。此日登高何以赋,台平日落故闲闲。”(邦侗,鄞县人。)

  南法云寺 五代唐清泰五年建。初名地藏通文寺,宋祥符间更今名,赐额。国朝宣德中重建。大雄殿之北为法堂,其西为千佛阁,东南为吸翠亭。山门之内,砌石数十级以登,乃为二门。东南山川若俯而视焉。

  明王佐《游法云寺》:“巍巍绀殿拥层岗,此日登临野趣长。贝叶独听双树法,金猊晴吐一炉香。云胜瑞气连禅榻,雨落昙花满石床。惆怅忽闻钟梵定,数声啼鸟背斜阳。”林瀚《燕集吸翠亭》:“新亭结构翠岩巅,石洞云收雨霁天。宾客坐来无暑气,满斟玉斝奏冰弦。”王湛《集法云寺》:“秋深何处共登扳,宝刹香台出雾端。白社从来尘外结,青山况是雨中看。空亭画静天花落,绝壑秋深古木寒。良会百年能几度,不辞待月尽君欢。”赵世显《法云寺对月》:“西望烟云晚尽收,银蟾如镜挂飞楼。数声砧杵千家夕,万里关河一雁秋。古寺清钟醒鹤梦,空林寒露湿貂裘。何时得共含香侣,载酒重来此地游。”陈椿《游法云寺》:“蹑屐初辞朝市喧,啣杯况复傍祗园。风声半起鲛人室,暑气全消鳌顶门。上界散花香欲坠,半林归鸟日将昏。摩崖细认题名处,年代凋残碧藓痕。”徐熥《春日居法云兰若》:“移来书舍傍琳宫,隔断红尘路不通。游屐半闲新雨后,佛旗高挂乱云中。夜深松偃疏帘月,春尽花飞晚磬风。谩谓空门人迹少,相寻日日有支公。登临正及看花期,青草葳蕤步屐宜。雨翳钟声过院冷,风传莺语出林迟。间寻缁锡谈三昧,偶伴黄冠礼六时。自是山中堪避俗,更无踪迹世人知。”“古路苍苍入鹫峰,烟霞隔断往来踪。时将真偈灯前课,每与游僧竹下逢。满架瑶函藏贝叶,远村山色绚芙蓉。闭门宴坐尘缘息,又听云堂起暮钟。”“满径苍苔过客稀,疏钟才动暝烟飞。轻敲竹院残僧返,乱落松花一鹤归。夜静石灯分佛火,春寒山罽借禅衣。上方万籁已俱寂,但有经声出翠微。”康彦登《法云寺访僧》:“满目红尘何处稀,寻幽来叩远公扉。碧霞绕径虚人境,黄叶迎风点客衣。古刹烟随孤磬发,长空鸟共片云飞。对君不尽登临兴,散发狂歌送落晖。”

  万岁寺 在法云寺之西。唐天祐元年,闽王审知建。梁开平中,表请祝万岁寿,故名。又创定光塔七层。宋熙宁八年,建千秋堂。乾道九年,丞相史浩改为“华封”。又有三山阁、一华亭诸胜。僧义收者,后梁贞明元年春夏不雨,义收积薪自焚,炬举而雨。后游洪州,众遮留之,乃截左臂。“吾去,不雨,出此以祷,必应。”众塑其像以臂附之,宋时犹存。嘉靖十三年二月十九日,雷震万岁寺,浮屠火起如巨烛,照城中外数十里,有铁鼎覆其巅,大书:“诸天及人,无由见鼎。地摇三日,天雨四花。田土三变,今古同时。屠人握闽,雨衣三弄。”未火前一月,四明屠侨为藩左伯,从南门入,众谓城当回禄,至是乃应。屠诣寺拜祷,皇遽不及铺毡,只用雨衣。拜不及四,其鼎坠地,遂已。二十九年,又建华封堂。倭变,召兵屯此,撤毁殆尽,寺僧散去。万历间,僧碧云来住此山,募缘葺治,成功而卒。

  宋朱敏功《一华亭》:“自闻达摩西来意,五叶开来抵一华。从此祖风传不泯,灵枝到此有奇葩。”

  元黄镇成《重修定光塔铭》:“福城之东,山惟九仙。岌岌浮屠,上出云巅。八方翼举,七级梯连。深蟠厚载,高薄重玄。昔在唐季,王公启土。相攸兹山,大建神宇。既辟招提,乃标窣堵。厚壤祛幽,圆珍发贮。潜符嘉徵,建号定光。载礻冀四百,作镇藩方。漂摇风雨,绵历星霜。杗楹杌陧,棼笮披猖。惟宝峰师,兴念维恻。弗葺斯坠,靡遑居食。其徒慨然,闻义感激。有志必就,惟坚愿力。踵门干羡,行市丐余。累修于寸,积重于铢。石砻川运,材伐山输。坚良缔构,故弊更除,寒暑六经,载营载度。业业金碧,峨峨丹护。制若地涌,视犹天作。育国分光,图澄识铎。惟兹伟功,匪志弗成。卓哉私愿,振古作程。天地至久,日月至明。侔贞配永,视此刻铭。”

  明王恭《万岁塔》:“绝顶层标出半天,千山宫宇翠微连。云飞百粤沧波外,鸟度千峰夕照边。平远台空秋珮冷,毗卢阁静夜灯悬。屠龙射今何在,蔓草芳陵几度烟。”林廷玉《万岁塔》:“塔上云容见水光,塔前花雨入禅堂。可人新鸟情逾巧,拂面东风暖更香。酒盏殷勤春正好,炉烟缥渺昼初长。康强暮景应难得,莫怪山翁特地狂。”舒芬“次韵”:“浮屠最上饱风光,佳会追陪法雨堂。古刹又看人后胜,老僧时供佛前香。莲穿净土根应浅,树阁斜阳景漫长。把酒低徊怜治创,黄虞心事肯猖狂。”(芬,进贤人,翰林修撰。)汪文盛《夜登万岁寺》:“净域浮屠起,遥空浩劫流。星文通户入,河色傍檐流。曲窦龙蟠喜,孤标鸟度愁。摇光月出没,倒影石交钩。法镜寒偏照,禅珠暗不投。枝撑平北岭,象教动东瓯。乘兴题朱雁,谈玄悟白牛。”林垠《登定光塔》:“宝塔与云齐,跻扳望欲迷。城围万户小,天尽众山低。独鹤飞霞外,残虹挂岭西。海门戈未息,极目思凄凄。”林彦弼《元日饮华封堂》:“元日招携结梵缘,椒花纵饮醉尧年。不辞白发居人后,为爱青山满座前。彩笔题春迎淑气,辛盘破腊敞初筵。远公好客容苏晋,长得皈依绣佛前。”邵傅《登定光塔》:“登塔意如何,观空醒醉魔。千江春树杪,万井曙烟多。宝顶聆清磬,盘梯挽绛河。恐惊云际雁,不敢纵长歌。”王应山《登定光塔》:“九山耸龙角,百丈浮金光。晴春发幽兴,我友迭相将。徙倚历七级,旋转迷四方。挂影出峰峦,挥手摩苍穹。俯视周人天,烟霭何迷茫。于焉超法劫,佛日耀八荒。”林《游万岁寺》:“绿树乱鸣蝉,空门绝前。风光当五月,人境接诸天。过雨驱炎燠,飞花蔽午烟。慈航如可借,愿断此生缘。”徐熥《登万岁塔》:“宝塔凌霄向,登扳俯九垓。山河天际绕,楼阁日边开。旗影依檐落,铃声指槛来。马江波浩淼,雉堞势萦迥。隔岭流残照,遥空度晚雷。炊烟生下土,禅诵出香台。云自山腰起,人从树杪回。迷川今日度,劫火往年灰。上界疏钟动,孤城暮角催。几思题偈后,古壁半苍苔。”谢肇淛《春日登万岁浮屠》:“高台突兀俯层峦,百丈悬萝客到难。海上东风春意早,山中归鸟夕阳残。云连塔影摩天近,松撼潮声入寺寒。欲得空门息尘界,从君醉倚石栏干。”邓原岳《登万岁寺》:“宝刹摇空界,孤标出上方。星分景色,岛屿入微茫。铃逐残云落,旗随去鸟长。初疑金粟影,忽见玉毫光。月隐晨曦动,烟消海气凉。何缘脱尘网,于此度津梁。”陈价夫《登万岁寺塔》:“宝腾祗园树,金标屹化城。底疑初地涌,转觉下方明。暂使尘劳息,能令暑气清。山僧相见熟,不用更题名。”陈椿《登万岁浮屠》:“珠林开净土,宝塔屹孤标。锐比青莲吐,光含祗树摇。层梯低粉堞,飞窦逼青霄。十地看何极,三天到岂遥。经营须胜果,攀跻出尘嚣。”

  祠山 在平远台下。神姓张名渤,吴兴人,或云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来游苕霄之间,卒而为神,显于广德州横山阁。闽人祀之,素著灵异。

  明林世吉《登祠山》:“路入祠山景最清,传闻此地自仙灵。天连一水横窗白,云拥千峰绕槛青。何处瑶笙游缥缈,空遗玉像俨仪型。肯容下士求真诀,愿就岩头夜礼星。”

  报功祠 在祠山之北。祀户部尚书马森。嘉靖四十一年,倭夷入寇,卫卒郭天养等乘衅鼓乱,尚书与陈参政元珂再出抚谕,乃定。万历初,父老请建祠,有司春秋二祭。吴人皇甫汸、岭南欧大任有碑。

  明郭世威《登平远台谒报功祠》:“平远台高百尺松,飞栏两两插芙蓉。吴航归去频回首,却羡闽南第一峰。”“于山花气馥难分,新庙啼鹃处处闻。万壑千峰回夕照,雕栏绣栱结云中。”“共传霄汉坼中台,大老骑箕去不回。一诺消氛争俎豆,千秋谁作雍门哀。”黄克晦《谒报功祠》:“八座沦何日,三山爱此堂。乾坤孤识面,风雨隔同乡。檐有长松古,阶馀碧草香。层峦回雉堞,薄暮更苍苍。”“再定艰危日,平生不说功。诺闻千里外,笑入万人中。逝水悲沧海,低云暗碧空。闾阎馀涕泪,伏腊岁时同。”(克晦,泉州人。)

  涵碧亭 在万岁寺东。又名南园,河西王氏栖隐处。亭之北,岩洞幽胜。

  明王应山《秋日访涵碧亭》:“乘秋发幽兴,看竹入谁家。梵刹诸天近,衡门一径赊。亭虚交草树,洞古閟烟霞。何日逢重九,还来就菊花。”徐熥《初夏集王氏南园》:“南园开胜地,结伴共盘桓。曲径依精舍,疏钟出戒坛。山光低雉堞,树色隐岩峦。弱柳垂芳沼,名花映画栏。浮屠高七级,石磴折千盘。帆影云中细,蝉声雨后残。侵衣松露湿,夹座竹阴寒。铃铎凭虚听,川原人望看。明霞散林际,初月挂檐端。啸咏情方洽,酣歌夜未阑。此中足幽赏,长愿接清欢。”陈仲溱《集王氏南园》:“深树隐柴荆,登临暑地清。地分兰若胜,人结竹林盟。宝塔侵花影,娇歌杂梵音。当杯休惜醉,应待月华生。”

  崇报祠 在法云寺四南。祠林都宪廷玉、高副使文达。正德间,卫卒进贵倡乱,二公有平寇功。嘉靖中,父老请建祠。有司春秋祀典。

  法海寺 在九仙山之阴。旧名罗山,本孟司空宅。初,寺在城南,间徙于城西。晋开运二年李仁达时,唐兵压境,遂迁今所,为兴福院。宋祥符中改今名。国朝嘉靖初,为举人高叙废为宅,后入蓝侍御济卿家。万历己亥,侍御孙圻复舍为寺。有罗山堂、金积园、万绿堂诸胜。

  明赵世显《法海寺》:“赵岐读书处,仍作法王居。忽对三花树,还思十载余。间云禅榻静,清磬佛堂虚。为爱珠林胜,尘缘积渐疏。”陈价夫《罗山馆早秋》:“木柝声残暮杵哀,邻家白苎已先裁。浮云半掩无诸郭,落日斜横金粟台。槁叶满阶风乍起,繁霜入户雁初来。小山芳草青如翦,岁晚应悲白露催。”谢肇淛《过法海寺》:“当年甲第倚云开,此日惊登般若台。金地已成新法界,罗山还属旧如来。春深别院无歌舞,水落寒池有劫灰。二十年前读书处,题名强半没苍苔。”曹学佺《集罗山》:“强扶病骨犯危峦,此地徘徊转觉安。寺里客过辰屡换,林中僧话岁将残。坐于石笋何妨暝,行到梅花别是寒。漫借禅灯照诗思,东方月色出檐端。”

  金粟台 万岁寺北。宋守程师孟以塔中闽时所塑金粟如来像,故名。石上刻“金粟台”三字。元少卿绛篆石,侄积中为守,绘金粟像于台侧,作小堂安奉。堂今废,台亦芜秽不可登。

  明郑善夫《金粟台秋望》:“鳌峰乌石宛相对,越王城中亦壮哉。正堪乘此黄花节,况得销忧金粟台。斜日远天寒雁到,绪风高树暮蝉哀。芙蓉冷落秋江净,故国惊心白发催。”

  文昌祠 在定光塔后。万历年间建,祀梓潼帝君也。

  文殊院 在九仙山东南。景福二年王潮建,今废。

  圆明院 在九仙山之南。显德五年,伪臣李廷谔建,名观音院。宋天禧三年,改圆通禅寺。天圣二年,避彭城郡王名通,改为明,今废。

  天王院 在九仙山之下。崇宁三年,为崇宁观厨宫。建炎元年仍旧,今废。

  育王院 在九仙山下。嘉祐二年建,有海月堂。程师孟有诗。今废。

  资福尼院 在九仙山之南。元祐五年建,今废。

  安境侯庙 在九仙山之南。伪闽永隆元年,封光威振远将军。会同十年封今号,诰词云:“闽府苦于多难,近致承平,得非神福其善而善者兴,祸其淫而淫者败。九仙山光威振远将军夙严祠宇,久尊是邦,幽赞伊人,炳然慕义。是致封疆大肃,黍稷长馨。苟虚褒美之恩,曷报感通之惠?可封安境侯。”国朝废为里社。万历中,里人屡增修饰。旧有双石之奇,今亦不存。

  九天采访应玄翼运真君阁 在九仙殿南。政和六年,尚书黄裳建,自为记。今废。

  紫霞宫 在法云寺后。今圮。匡续先生匾曰:“匡庐别峤”。万历间建。

  由尚书里达于水部门,为泉山书院、烈威祖庙、德政桥、使君桥、水部门闸、得胜桥、拱星坊。

  泉山书院 正德间改崇庆尼寺。为林文安瀚藏修之所。公卒,遂为家庙。

  烈威祖庙 在使君桥之北。神姓陈,与其二弟名讳俱不传。生当五季之衰,一门以忠义自许,卒而为神。里人祀之,有祷辄应。宋时累封,并为侯。

  德政桥 旧有津渡,宋绍兴间,僧觉渐建。

  使君桥 宋大中祥符二年建。初名河西桥,与德政桥纵横数步,桥之东南为清水堰。绍兴二十六年,乡人因置闸名使君,并以名桥。俗呼新桥,非是。

  水部门闸 引江潮从河口入城,分为二派:一派从德政桥通澳桥;一派从使君桥横入通津桥。

  得胜桥 在水部门闸边。

  拱星坊 俗名卢巷。

  由罢浦坊达于渡尾为观音堂、天妃宫、会应庙。

  观音堂 在河之东,建置未详,今存。

  天妃宫 在水部门之东。宋时建,元至正十七年重修。编修藁城倪中为“记”。神姓林,世居莆田湄州屿,都巡检孚第六孙女也。生宋元祐八年,少而灵异,知人祸福。乡人以疾告,辄愈。室处几三十年而卒。初,有庙在莆之江口,绍兴间,有司以灵应闻于朝,封灵异夫人。历宋、元,累封天妃。国朝永乐间,又加封弘仁普济天妃。水部门外河口亦有庙。成化间,镇守太监陈道重修,尚书林瀚“记”。闽海滨在在有祠。长乐广石为册封疏球使者开洋处,尤极崇奉。海上往还,有谕祭文,神援舟功烈最著也。闽人渡海,风波危急,吁叩于神,有红光显异,或燕、雀、蜓、蝶翔集舟中,则无虞矣。按:高澄“记”,宫庙在河口者,东室有祠临水夫人,神之妹也。守祠登言:塑像面上有汗如珠,则从海上援舟还耳。神父母兄妹皆有(封)署。按《莆阳志》,神父名愿,生卒年月与倪记稍异。未详孰是。

  会应庙 旧为灵泽庙,号五龙,配以方色。相传闽时建。宋皇祐中,邑人以旱祀祷,雨大至。北位黑龙,鳞甲犹带池萍。绍圣四年,郡守温益修其庙,元符元年功成,有神光发于殿屋。是冬大旱,麦苗将槁,守率僚属于庙,读“祝”未毕雨随集,命侯官尉王寿刻石记之。乾道三年,郡守王之望请于朝,赐额“灵泽”。闽令丁长卿“记”之。庙傍有田及莲塘二十馀亩,命僧掌之,蠲其税。淳熙十四年,抚使贾选大新庙宇,奏改今名。大观二年,诏署五龙位,皆号为王。

  渡尾 去津门二里许,俗呼王马头,以国朝洪武初驸马都尉王恭修城、驻节于此。东北委巷经纬,行者莫知所出。其南有负郭田数顷,今皆为池塘。

卷之六 郡城西南隅 侯官县

  还珠门右门迤南,为永通坊、登俊坊巷、郎官巷、文兴坊、旌孝坊、新美坊巷、黄璞宅、锡类坊、贞节坊、聚英坊、拱极楼、税课司、吉庇巷、利涉坊、桂枝坊巷、真教寺、官贤坊、侯官县、儒学、泮宫坊。

  永通坊 内有宋通判衙,今废。

  登俊坊巷 旧名右通衢。宋宣和间更名春风楼,俗呼杨桥巷。西通雅俗桥,故名。

  郎官巷 宋刘涛居此,子孙皆为郎官,故名。

  文兴坊 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今名,俗呼塔巷,以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今废。

  旌孝坊 在文兴坊内。国朝弘治间,为孝子高均建。明罗伦《寄赠孝子高惟一》诗:“三年蔬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伦,吉水人。)

  新美坊 在黄巷口。晋永嘉时,黄氏居此。宋崔大夫及第,更名新美。巷之西又有新美坊,今并废。

  黄璞宅 在黄巷内。璞字德温,侯官人,举进士,官校书郎。著《雾居子》十卷,唐季归隐于此。黄巢兵入闽,以璞儒行,戒无毁其居。后徙莆田,亦称黄巷。

  锡类坊 在安民巷口。宋刘藻以孝闻,诏以粟帛旌之,故名。后因太宰余深旧居于此,改曰“元台育德”。元行省都事贾讷居此,其母贞节,更名“贞节。”

  贞节坊 在安民巷内。国朝嘉靖间,旌表儒士邓坦妻邓氏建。

  聚英坊 在宫巷内。旧称仙居,以紫极宫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又改英达,今废。

  拱极楼 宫巷之南。宋丞相郑性之建,在居第北,西向。理宗御书“拱极楼”三字,径三尺,有碑竖楼下。今楼圮,犹巍然,今在南园郑氏宗祠之右,而不知重,惜哉。

  税课司 在安泰桥西北。宋税务旧址也。国朝洪武七年建,万历间火,十六年重建。

  吉庇巷 俗呼急避巷。郑性之丞相致仕,建耆德魁辅坊。闽俗相传:腊月念四日祀灶,性之微时,以是日贷肉于巷口屠者之妻。屠者归而大恚,径入其舍,取熟肉以去。性之画一马,题诗其上,焚以送灶云:“一匹乌骓一双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后以殿元积官江西安抚使,加宝章阁待制。昼锦归第,气势恒赫。屠者耽视之,曰:“郑秀才至是耶?”性之令缚至庭,数其罪,捶杀之。自是出入,巷无行人。后坊废,名其巷为“急避”。《南村辍耕录》云:“性之素以私怨滥杀,所居清风堂下有卧尸影,阴晦则现,涴濯不去。”国朝嘉靖间,里人恶其声,更署今名。

  利涉坊 在旧罗城利涉门之北。今坊废,巷亦塞。

  桂枝坊 以乡名。唐元和间,里人陈去疾登第,建坊并名其乡。

  真教寺 在安泰桥下。俗呼礼拜,色目人礼佛诵经于此。国朝初建,嘉靖间毁,重建。

  官贤坊 在侯官县街口。旧名侯官里。人以候阙日久,更今名。

  侯官县 旧在岊江之西。唐贞元中,徙郡城今所。元至大间,又迁城西北旧澄澜阁址,以县为普平章衙。国朝洪武三年,复为县,规建并视闽县。二十九年火,知县张继重建。永乐元年又火,宣德二年重建。

  儒学 在县治东。文庙在其西。两廊为东、西斋。其北为尊经阁。

  泮宫坊 在学东。接奎文阁。嘉靖间毁。

  由后街雅俗桥折而南,为丰盈坊、鼎魁坊、衣锦坊巷、文儒坊巷、柏郎中祠、光禄吟台、光禄坊、澳门桥、风宪坊、市舶提举司、两贤祠、怀德坊。

  丰盈坊 旧杨桥坊。今废。横冲有花巷、大小水流坑。

  鼎魁坊 后更“聚奎”,并废。

  衣锦坊巷 旧通潮巷。初以陆藻、陆蕴并典乡郡,名棣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居此,更今名。国朝嘉靖三十二年火,四十三年重建。

  文儒坊巷 旧山阴巷口,初名儒林,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嘉靖中,里人张经重修,署尚书里。

  柏郎中祠 洪武中,侍郎夏元吉为采访使,并祀元行省郎中柏帖穆尔。

  光禄吟台 旧号闽山保福寺。后更法祥院,古闽山也。宋建隆三年,镌观音像,有刻云:“寺虽新号,山则旧名。”熙宁三年,郡守程师孟过之,镌“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今入民居。其山铲削殆尽。所存巨石巍然,游客罕至。

  宋程师孟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明陈朝锭《登光禄吟台》:“薛老峰前返照深,名山高绝敞云岑。偶过光禄吟诗处,聊与高人说道心。花影满庭香气散,凉飚吹树月华新。王猷最有探奇癖,何日重游过竹林。”

  光禄坊 旧曰闽山。因法祥院内有程师孟光禄吟台,更今名。国朝万历,坊圮。里人方氏称,宋光禄大夫方实居此,建坊署名。妄诞甚矣。

  澳门桥 旧清远门壕桥也,俗呼鸭门桥。

  风宪坊 旧清远门外。宋余深为御史时居此,故名。今废。

  市舶提举司 都指挥王胜故宅也。国朝初,市舶置司于泉州,成化五年,因修撰罗伦谪官,奏移今所。

  两贤祠 祀罗文毅公伦、舒文节公芬。伦,庐陵人,以论辅臣李贤,起复,谪副市舶;芬,进贤人,正德丁丑进士第一,亦以翰撰直谏,谪副市舶,时称梓溪先生。嘉靖间,巡按聂约建一峰书院于朱紫坊。万历十七年,督学使耿定力请于抚台,以废提举司合祀二公,署两贤祠。二十二年,改提举衙为督捕馆,以居杉洋捕盗通判。督学使徐即登市民居,为门南向,买田建碑,祀典益隆。三十七年,为水所坏,参议甘雨重为修葺,自为“记”,勒祠中。

  明徐即登《祠记》:“予为祠部郎,阅诸路学使上祀籍。至闽,展阅两贤祠而无门,询之有司,诘所以兴废故,则称两贤并祀于提举司。主之者,中丞周公;成之者,学宪耿公。其后,太守既并督捕私署,乃改署于斯祠,门遂塞。予偕陈参藩、张兵宪二公,从署门入谒焉。则见祠仅存一堂,堂率置他物。前则鞠为蔬圃,后则为衙舍。子三人悼叹久之。予谂于二公曰:‘此祠也,生而居,没而祀,顺也。计祀之日至改之年方五稔,未远也。而兴废顿易,人情固有不可知者乎?今欲兴复之,盍为久远计。’二公佥曰:唯唯。二公乃以其事嘱福郡温二守,二守欣然任之,于祠前得地十数丈,辟门从东南出。祠后吐还原所,以妥神寝。左右高墙垣,以隔私署。予又访吾江占籍兹土李日新、周其和,给与衣巾,世世奉祀。是役上不妨官署,下不费民财,神有堂室,人有蒸尝,庶几其可久乎?二公有感于废兴之故,嘱予记之。予述所闻两贤事,并祠始末。”

  怀德坊 旧名延平。宋司业郑南居之,改儒宗。国朝天顺间,镇守少监来住,寓地平寺,重建,更名。内有永安坊,与怀德坊相直,西通山兜尾,北通板桥亭。常丰仓前亦来住所建,今并废。

  由衣锦坊而西为闽山坊、王益祥宅、百胜营、车弩桥、贞节坊、三山驿、西察院、董忠宪祠、拙斋祠、递运所。

  闽山坊 俗呼庙巷。南通文儒坊,北为牙道营坊,今圮。

  王益祥宅 益祥字谦叔,宋淳熙甲辰进士及第,枢密院编修,监察御史,江东提刑致仕。旧居闽县江左里之筹岐,后迁今所。国朝洪武二十一年,为镇守帅臣所夺,创中卫仓,寻毁于火。天顺元年,八世孙参政佐疏于朝,复之。

  元韩准《咏王益祥监察御史诰》:“绣衣人去诰犹存,百代珍藏付子孙。为问王家堂上燕,几回冠盖过高门。”

  百胜营 宋时厢军屯驻于此,今废。内有委巷,并称营里。

  车弩桥 在圆通、打线二巷口。旧有木梁,国朝成化十七年,始甃以石桥。西则三山驿也,俗呼馆驿桥。

  贞节坊 旌表李徽妻林氏。子源,领成化辛卯乡荐。

  三山驿 即元东驿地。宋提刑司团结军营故基也。宋时,城中为驿五,后尽废。元至元间,以宋赵资政注府为在城驿,元贞二年,平章高兴移今所。国朝洪武间,建三山驿于元东驿。隆庆间,作二公馆于驿之东。

  西察院 即元西驿地。国朝正统十年,建为福宁道西院,旧在钟山之西。嘉靖间移今所,为使臣传舍。

  董忠献庙 祀元参政董文炳。文炳略地于闽,秋毫无犯,闽人德之。祠今废。

  拙斋祠 祀宋儒林之奇,以吕祖谦配之。黄朴匾其堂曰“尊拙”,莆田陈宓署其门曰“拙斋先生书院”,岁久倾圮。国朝成化间,裔孙培重建。万历庚戌,督学熊尚文重修。

  递运所 洪武间建。在驿之东南。

  由文儒坊而西为闽山庙、金斗桥、洋尾园。

  闽山庙 神姓卓名祐之,宋景祐进士,秀州判官。生平正直,精爽过人,自谓死当为神。及卒,果著灵异,乡人即所居庙祀之。号应公大夫,有二神焉。端平间,返风灭火。殄汀郡之寇,有司以闻。敕封广利侯,寻加“威显”。赐额“灵应”,祠官领之。国朝弘治四年重建,香火益盛。嘉靖初,里人迎神,金鼓喧沸。巡按御史程昌莅庙,拆其屋之半,后又修复。宋赐敕二道:“敕福州灵应庙神,长乐巨镇,统收八州,带山负海,民俗繁庶,盖东南一都会也。庙于其地,赫然有声,二神同宇,合以揭额。返风灭火,霈泽苏旱。郡人以尔之灵应为言,申命牧司,开以侯爵,益施惠利之实,永祐邑里之民,可特封广利侯。奉敕如右,牒到奉行。端平乙未年九月二十一日。”

  “敕福州灵应庙广利侯,祭法:能御大灾,则祀之。灾之大者其有烈于兵火乎?尔宅灵闽山,保有南国,耀阴兵以弭汀郡之寇,返炎风以扑邻境之焚。考观民言,灼见神烈,式益表号,以灵应广利侯特封广利威显侯,奉敕如右,符到奉行。端平乙未年九月二十八日。”保奏官福建运判袁庸,行都事郭任受,庙官萧炤立石。

  明王应山《闽山祠避暑》:“选胜当三伏,言过里社中。山寒泉有白,林密日无红。我辈能歌雪,神君数借风。虽非河朔饮,不放酒杯空。”

  洋尾园 在罗汉洋之北。周迥六塘,武弁所有,后为达官别业,辗转数主。

  明林燫《饮王宪长池亭》:“爱尔遗荣十亩栖,水亭炎夏玉壶携。日边高树当轩荫,波面轻云入户低。酒泛浓香薰菡萏,琴调雅曲对凫鹥。习池自昔风流地,纵饮何妨醉似泥。”王应山“和”:“白社人同绿野栖,一樽特为数公携。东山对酒萝阴合,西第留宾竹日低。池树阴浓欢鸟雀,渚莲香满醉凫鹥。相逢且尽嘉鱼乐,魏阙能忘湿紫泥。”

  由光禄坊折而西,为道南祠、板桥亭庵、仓前桥、常丰仓。

  道南祠 即宋法祥院。国朝成化二年建前堂,祀宋儒杨龟山,配以罗豫章、李延平、朱晦庵,其后推祀二程,以四先生配之。后堂祀宋时三山诸儒。万历十七年,督学耿定力厘正祀典,移二程庋阁,位龟山先生于南面,以罗、李、朱配享如故。

  板桥亭庵 在光禄坊。内跨河为桥,亭其上,祀观世音。

  仓前桥 近常丰仓,南北二桥,有亭其上。

  常丰仓 即闽五百罗汉寺也。国朝洪武七年建。

  由怀德坊而西,为织染局、养正书院、校士馆、射圃。

  织染局 在地平寺之东。市舶内臣公署也。国朝洪武八年建。织染局于府治东南光泽坊内。成化十六年,太监尚春以其地建市舶府,移局今所。

  养正书院 在乌石山之北。元至正十七年,建地平瑜珈教寺于此。国朝正统间重修,景泰六年改为法禅寺,俗呼地平堂。嘉靖七年,改为养正书院。

  校士馆 在提学道之东。国朝万历七年建。

  射圃 在学道之西。先是,射圃在书院之北,后改学道度西偏之地作射堂,其南为门,署曰“射圃”。

卷之七 郡城东北隅 侯官县

  自还珠门迤东,为左院巷、乐土桥、沿河东巷、龙须河、万岁巷、东衙巷、七星井、谯楼、布政使司、分守厅、巡海厅、嘉树轩。

  左院巷 宋左司理列署,今为民居,甚湫隘。

  河巷,俗呼花巷,有通阛桥在虎节河上。

  乐土桥 在旧正南虎节门外。晋守严高名大航桥,通舟楫。元和中,观察使薛謇重浚,以油杉作堤限。宋熙宁三年,守程师孟重修,更名乐土,俗呼毛应桥。

  沿河东巷 在虎节河之东,有勾栏桥。又东为龙须河。

  万岁巷 俗呼庙巷。有古灵祠,祀宋枢密陈襄。内有横巷,达于东衙。襄,侯官古灵人,时称四先生。

  明高廷礼《谒古灵祠》:“寂寂古灵祠,明明仙居宰。当时化百里,惠泽流千载。家林庙貌存,不啻桐乡爱。何以咏甘棠,古榕绿阴大。”

  东衙巷 为闽官署,今为民居。内有横巷,达都司前。

  七星井 其六在宣政街东西,其一在还珠门外。近岁更名“福井”。先是宋绍熙五年,砌十石盂于谯楼北,注水以厌南离,今存。

  全闽第一楼 在布政司南。唐观察使元锡建,即威武军门也。宋郡守元绛更辟双门,建楼十楹,置滴漏、鼓角,又为楼以翼之。左曰宣诏,右曰班春。嘉定间毁,安定杨长孺重建。元泰定间复毁,遂改石基,观构重楼八楹,用石柱,凡四十有四,高九十八尺。至正二十三年,陈有定平章事,鼓楼鸱尾吐气如雾。国朝宣德二年,为大风所圮,御史方端命僧了心(侯官姚给事铣之弟)募缘重建,深广如旧,高减二尺。复置铜壶滴漏,仍为布政司前门。以前案五虎,惟开左门出入,北匾“拱辰”,南匾“授时”,今更名第一楼。

  明张时彻《登拱辰楼》:“紫薇仙署攀蓬莱,阿阁玲珑接上台。碧海云霓翻水殿,青城龙虎结瑶台。绮罗晴斗千门日,钟鼓春传九陌雷。客子不知芳草绿,香车何处起尘埃。”(时彻,四明人。嘉靖中,为闽藩大参。)王世懋《元日登楼》:“飞阁岧峣倚碧天,朝元初罢陟层巅。云峰结幄迎春历,海日冲波接暮年。武帝楼船千载色,无诸城市万家烟。遥空似有孤鸿去,欲托离愁与此传。”(世懋,太仓人,万历中督闽学,转参政。)陈文烛“和”:“一上层楼几醉醒,无诸犹自有荒城。岁占忽讶和风至,春到翻惊赤日明。结幔云深山色远,乘槎天尽海波平。江山信美非吾土,目送飞鸿万里情。”(文烛,沔阳人,万历中福建布政。)顾大典《登楼怀陈王二公》:“越王城畔古岩疆,高阁岧峣引眺长。绕郭山形雄虎踞,遥津剑气识龙藏。江梅折赠来吴苑,郢雪惊传自豫章。极目凭栏思无限,云光树色共凄凉。”(大典,吴江人,督学宪副。)丁继嗣《元日登第一楼》二首:“元辰朝罢自从容,飞阁蝉联剑为从。万里山河卑禹贡,千门簪绂上华封。侈谈双手能降虎,绾结同心欲御龙。珍重高怀先下榻,醉来何惜夜扶筇。”“层楼雄峙压危峰,俯视闽关百二重。缥缈直惊山海窄,崔嵬几傍斗牛冲。天空鳌柱辰初拱,云近龙台暮尚从。圣主垂衣正此日,万邦谁不共朝宗。”

  布政使司 在于城坊,当三山之中。晋守严高初建为刺史衙。唐为都督府,又为观察使衙,又为威武军衙。闽王审知建衙于此,其后僭号,改作逾制,有文德殿、长春宫、紫薇宫、东华宫、跃龙宫诸名。钱氏纳土,悉废撤。独明威殿仅存,守臣避不敢居。以为设厅,有勅燕集于此,即其旁建大厅视事。天圣五年,郡守章频始于其东创都厅,郡守郑载重建大厅。景祐四年,郡守范元复于大厅之西创后堂,更名清和堂。宋末,端宗即位,以设厅为垂拱殿。元为行中书省,又为宣慰司,更置不常。至元十九年火。明年,右丞蒙古歹建省厅于设厅旧址。置左、右司,创诚心堂,立仪门,列东西吏舍、库庑。国朝洪武初,改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正堂曰宣政,今改“政本”;后堂曰退思,今改“紫微”。仪门前即古东康门,今以其地建分守厅。西即古西园门,今以其地建巡海厅。又清军道、督粮道、分守福宁道、分守武平道、寅宾馆、土地祠、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司狱司、龙亭库、架阁库、广积库,俱在藩司之内。

  后乐亭 在后堂北。有小阜,乔木数株,即严高卜迁处。弘治中,左伯李琮建亭。万历初,名为嘉树轩。

  明陈卿诗:“长昼文书静,时能脱世机。亭虚千嶂入,树老十夫围。末路心犹在,清樽兴岂违。官曹无补益,惭负芰荷衣。”(卿,蜀人,嘉靖中闽藩左伯。)陈文烛诗:“间轩古木昼阴阴,握手翻惊共壮心。封植灵根秋正老,声音丝竹夜还沉。无妨潦倒同薇省,似与高标入艺林。少小相逢青鬓改,大椿那得有霜侵。”王世懋诗:“早岁风流奈晚何,相将华发倚庭柯。能无似我婆娑甚,独自怜君掩映多。密意敢期温室对,素心疑倚小山歌。惟应醉卧扶疎里,百尺涛声枕上过。”

  日新堂 衣锦阁 春野亭

  宋蔡襄《春野亭》诗:“东凭轩牖高,下视野田功。淡荡沐春泽,依微生柔风。江潮涨晚绿,山麓延朝红。耕锄时节动,歌语声意通。”又有五云阁、燕堂、眉寿堂、信美堂、庆雨堂、爱山堂、雅歌堂、艤阁、舫斋、怡山阁、望云楼、开射亭、荔枝楼、逍遥堂,俱在旧威武军内。宋代修建,至国朝俱废。

卷之八 郡城东北隅 侯官县

  自谯楼折而东,为庄嘉公祠、阴阳学、金鼓房、断事司、都指挥使司、右卫指挥使司、屯盐道、芝山、开元寺、灵山堂。

  庄嘉公祠 祀元宣慰使庄嘉公,今为里社(有元碑立祠中)。

  阴阳学 隶福州府。训术一员。

  金鼓房 朝贺、操练、取旗鼓、响器于此。

  断事司 宋试院地,司都阃狱事。经历加注、都事,列署东西。其北为狱,有吏目厅。

  都指挥使司 宋试院地。元为福州路总管府。国朝洪武初,改为福州卫。八年,更为福建都指挥使司。驸马都尉王恭辟而新之。经历司在正堂东,旗纛庙在后堂北,祀火、雷、六纛之神,霜降放炮于此。

  福州右卫指挥使司 元福州路总管府司、狱司故址。国朝洪武八年、二十四年建。经历司镇抚厅,左、右、中、前、后、中左,六千户所俱隶卫。

  屯盐道 在芝山之阳。正德初建,后堂北有宇。学宪田汝成“记”。

  芝山 屏山之支也,与灵山联属。历代营建,铲凿殆尽。开元寺法堂后微存冈阜。

  开元寺 在芝山之南。其地旧隶怀安,今属闽县。梁太清二年,建寺曰灵山,寻改大云。唐初更隆兴,开元二十三年更今名。复匾其门,曰“芝山”。会昌中,汰天下寺,州存其一,即此。北宋天禧中灾。庆历二年,合开元、庄严二寺地重建。国朝为祝圣之所。南有亭,石柱十六。亭之南为灵源阁,廊东、西有钟、鼓楼。其东平怀堂,后唐同光初为太平寺,闽王审知建,以铜三万觔范弥陀像于灵、芝二山之麓。下有古井,深不可测。縻金银万余两为四藏经,各五千四十八卷,翁承赞撰“铭”。又造木塔七层,宋时屡灾,并入开元。

  唐周朴《开元寺》诗:“开元寺里七重塔,遥对方山影拟齐。杂俗人看离世远,孤高僧上觉天低。惟堪片片紫霞映,不与濛濛白雾迷。心若无私罗汉在,参差免向日虹西。”

  明王恭《题冶城开元寺》:“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沉沉。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自怜人代多氛垢,未得焚香礼遁林。”张潜《开元寺》:“偶入菩提门,徙倚灵源阁。抬头眼境宽,适意胸襟廓。四山当衽蓆,千里在掌握。金容照寰宇,璇题俯城郭。影移雾刹幢,声落风檐铎。霜林出断鸿,霞空送孤鹤。岳峙天齐年,海晏民同乐。吾人大化中,内观须不怍。”汪文盛《开元寺纳凉》:“佛照明珠海,慈云起鹫林。禅超三乘悟,阁抱四天阴。劫外缘无了,风前乐自吟。万山绕闽粤,豺虎只徒深。”(文盛,湖广崇阳人,嘉靖初知福州。)邵傅《避暑开元寺》:“三伏城中寺,灵源宝阁幽。客来能几度,芝化已千秋。松径风涛入,莲池水月留。翻嫌河朔饮,未卜此岩丘。”吴国伦《过开元寺》:“芝林歇马叩文殊,贝阙阴阴复道纡。绕院风灯摇罔象,半山羽盖拥浮屠。晋安城郭千花簇,蓬海烟沙一雨驱。只讶诸天常不夜,摩尼隔水弄明珠。”(国伦,兴国州人,知邵武府。)郭子章《开元寺》:“空境凌空势欲齐,万家烟火引招提。海澄定水潮常寂,山浴慈云瘴不迷。石鼓遥临仙梵逈,灵芝倒跨堞楼低。禅栖市隐嚣尘绝,白社何劳问虎溪”。赵世显《开元寺》:“结侣恣跻攀,空门俯市阛。秋声摇翠竹,爽气溢苍山。树杪诸天静,云边独鸟閒。幽怀耽木石,逸思出尘寰。日落孤城紫,烟凝万井殷。漫馀山简兴,倒载月中还。”

  灵山堂 在芝山之东。旧为开元寺经院,有僧纲司。嘉靖间,高侍御世魁丐为别馆,后入方序班增构亭榭,侍御殁未五十年,已数易主。

  明汪文盛《过经院读郑继之壁间诗》:“瘴雨炎蒸午未深,斜穿曲径过禅林。灵山日傍孤城转,闽海云生废殿阴。苦忆旧游谁在眼,读残新刻倍沾襟。抱琴那有钟期想,挂剑徒悬季札心。”林炫《饮灵山堂》:“高适夙抱烟霞兴,别业新开山水奇。洞口仙人骑白鹿,峰头童子采青芝。晴云起石斜依户,春水滋花细入池。万卷悠然堪习静,红尘车马任奔驰。”朱豹“次韵”:“寂寂山堂带梧竹,疏簾小簟故清奇。晴云出岫绕苍石,老鹤穿花衔紫芝。招隐自甘黄蘖酒,濯缨何负白鸥池。眇予亦起沧洲兴,惭愧红尘驷马驰。”(豹,上海人,嘉靖中福州知府。)袁达“次韵”:“高人住得灵山好,坐览晴峰天际奇。簪盍芳筵惊白发,歌迥空谷踏青芝。柔丝牵树连行径,新潦流花入曲池。作客况逢梁苑赋,挂壶何厌鹿车驰。”高世魁“次韵”:“诛茅结屋随吾意,箨帽荷衣岂好奇。窗外晴云长护竹,岩前春雨欲生芝。却惭杜老开花径,愿学山公醉习池。莫许烟霞近成癖,从来肋力怯驱驰。”黄用中《灵山燕集》:“窈窕薜萝丛,嶒一径通。如何蓬岛胜,宛在市尘中。深篠时藏月,高林晚度风。方干有清隐,那更赏心同。”袁表《灵山堂》:“双林别有春,一径向无尘。曲槛花留客,空山月近人。兴随青草洽,歌逐紫芝频。余亦耽奇者,悠然愿卜邻。”林世吉“和”:“地僻攒山胜,门闲避俗喧。烟霞深锁径,松竹静交轩。岩翠寒披席,林香晚扑樽。幽情同恋赏,不畏日黄昏。”陈椿《灵山避暑》:“胜地重来惬赏心,扪萝与客眺层岭。山当睥睨千峰起,路入祗园一径深。古木凌风驱伏暑,悬岩飞霭变秋阴。狂歌不但夸河朔,还有清谈似竹林。”徐熥《夏日灵山堂避暑》:“灌木阴中共倚栏,飞来苍翠落檐端。满林花雨诸天近,六月松风一座寒。鸟入乱云翻影灭,蝉当斜日送声残。相逢正有淹留兴,其奈疎钟报夜阑。”

  自开元寺折而东,为宝泉局、福州左卫、三山楼、福州中卫、狮桥、庆城寺、忠懿庙、井楼门街、王胜宅、北斗堂、七穿井、怀北社学、延善庵、贡院、凌云台。

  宝泉局 万历五年,奉旨铸钱,以旧兵营及芝山寺余地置局。

  三山楼 宋时建。在子城东南,今废。其下为长利桥,俗呼剃刀桥。

  福州左卫 宋荐福寺经院地。元时废。至正中,改建勉斋书院。国朝洪武中创为右卫。内经历司、镇抚厅,左、右、中、前、后、中左六千户所俱隶卫。

  福州中卫 宋太平寺地。国朝洪武中创为左卫。经历司、镇抚厅,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俱隶卫。

  都尉营 在开元寺东直巷内。吴置典船都尉,主谪徒作船于此,今为民居。

  狮桥 在寿宁坊之南。

  又有经院前桥、延庆桥,在狮桥东西百步许。

  庆城寺 本王延羲宅。五代晋天福七年,舍为永隆金身罗汉院。宋祥符三年,赐额并高丽铜佛像。又二石笋、小木塔,俱高丽所献,今废。

  忠懿庙 本王审知故宅,在庆城北。有唐季侍郎于兢所撰《琅琊王德政碑》、宋钱昱祠碑。宋时,钱氏纳土,诏赐祠故宅,塑都押衙程斌、孟威等配享。历代以来,每岁有司必牲醪,取祠下土为春牛。万历二十九年,有诏修理先代帝王祠、墓,王裔孙诸生一腾请之两台,捐公帑重建。时转运副使临海王亮以苑马卿谪闽,亦王裔孙,力襄厥成,春、秋祭如汉闽越王例。

  明叶向高《忠懿王赞》:“有貌紫光,有髯戟张。惟忠懿王,王来莅闽,闽壤荆榛,孰开其屯?王乘白马,大旗蔽野,闽山之下,父老来迎。壶浆纵横,我父我兄。兄除秽辟,绥我衽席。施及蛮貊,大贝南金。臣节弗淫,帝鉴乃心。丰碑突兀,作镇闽粤。甘棠勿伐,王子王孙。椒聊衍蕃,代高其门。王泽悠悠,王貌兹留,贲于千秋。”明徐熥《元夕》诗:“庆城灯烛夜辉煌,照见丰碑字几行。此是先朝汤沐邑,年年歌舞祭闽王。”曹学佺《谒忠懿王庙》:“翔鹍祠貌古,磔兽石文斑。作镇犹兹土,招魂自故山。文章窥逸韵,戎马得愁颜。一代兴王地,惟存梵宇间。”

  井楼门街 在寿宁坊狮桥北。

  王胜宅 在井楼门。胜,合肥人,为福建海道都阃,占籍右卫。事母甚孝,诏旌其门。

  北斗堂 永乐六年建,今废。

  七穿井 在井楼门之西,城楼因以得名。

  延善庵 在平山下。

  怀北社学 在贡院之东南。

  贡院 在将军山之北,旧钱局地。宋时,文场在今都司巷。国朝洪武中,布政薛大昉改建于城南郡学之北,今南察院地。成化七年移今所。翰林学士柯潜为“记”。其时,门巷由丽文坊入,甚湫隘。正德季年,市民居,辟新衢里许,有桥曰“青云”。万历四年,册封使者寓宿,不戒于火。越明年,重建。巡抚都御史耿定向“记”。至公堂、鉴衡堂、监临台、藩臬署、明远楼、瞭高楼,俱在院内。

  明林燫《贡院新成,沈、吴二方伯邀饮》:“使节双瞻下赤霄,新开文苑倚岧峣。炎蒸三伏披襟快,苍翠千山对酒遥。方岳虞廷咨舜举,誉髦周士佇贤招。泽宫回首他年忝,老去扁舟愧圣朝。”陈文烛《中秋明远楼玩月》:“棘围何幸得追陪,绮席欢同月夜开。影倒河山多景色,寒迥星斗见楼台。九仙宝鑑窥帘细,三岛骊珠绕座来。把酒挥毫光万丈,悬知独有子云才。”王世懋“和”:“高甍面面绝飞埃,锁棘惟将匣镜开。忽有天香飘桂子,更疑霜色上莓苔。台乌绕栢中宵动,海蚌含珠并月开。闽越宾僚盛今夕,登楼独让庾公才。”吴国伦《闽闱校文》:“棘院藜光彻曙明,桂宫秋色海天清。函书竞奏三千牍,比玉谁连十五城。不分胥臣能荐士,肯令毛遂晚知名。周家典礼宾兴重,此日岐山正凤鸣。”

  凌云台 在贡院北,冶山之麓,旧为龙王庙。

  自卫巷折而北,为分巡道、都督府、东山楼、城隍庙、会稽亭、禊游堂、佚老庵、欧冶池、小古楼、火器库、乾元寺、兵备道、缓带楼、诸古岭、华林寺、越王山、武备库、止戈堂、越峰罗汉院、叫佛庵、越山庵、严胜门、严公祠。

  卫巷 在屯盐道右卫之中。

  分巡道 在冶山之麓。

  都督府 在将军山之西。本指挥钱贵宅,后创军器局,又为清军御史公署,称东察院。国朝嘉靖四十三年,总兵戚继光建衙于此,委巷内建坐营司。

  东山楼 宋时建,在今丽文坊。宋守元绛更东泰门为康泰,创楼其上,面东山,故名。今废。

  城隍庙 在越王山之东,威灵坊内。晋太康迁城,建庙今所。宋绍兴、淳熙作“更衣”、“肃仪”二亭。元季亭毁。国朝洪武二年,诰封“监察司民威灵公”。十七年罢封号,称福州府城隍之神。万历十年,门庑灾,寻即葺治。附郭二县,不别立庙。按宋林遹《长乐图经》:“城隍神,乃汉御史周苛为项羽所烹,高祖思苛忠烈,令天下郡县立庙祀之。”

  将军山 在贡院西南。一名冶山,又名泉山。闽越故城即此。宋《治平图》曰“泉山”,《熙宁图》曰“将军山”。唐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球场,即山为亭,勒二十咏曰:望京山、观海亭、双松岭、登山路、天泉池、玩琴台、筋竹岩、枇杷川、荻芦冈、桃李坞、芳茗原、山阴亭、含清洞、红蕉坪、越壑桥、独秀亭、筼筜砌、八角亭、盘石椒、白土谷,各为诗题亭壁。又有涟漪亭、东阳坡、分路桥、乾冈岭、木瓜亭、石堤桥、海榴亭、松筠陌、夜合亭。而裴次元《望京山》诗云:“积高依郡城,向拔凌霄汉。”其时山高峻,故有“望京”之名。荐经营拓,试院开凿,所存惟山骨耳。

  会稽亭 在佚老庵之西。宋嘉祐间,郡守元绛建。

  禊游堂 在将军山下巅。有九曲池,岁上巳日,郡人修禊于此。宣和五年,提刑俞向移欧冶亭材于是堂之东,建东兰堂,今并废。(流觞池尚存,今入民居。)

  佚老庵 在流觞亭西北。宋嘉祐八年,郡守元绛建。后更“隐几”,又名净名,今废。

  欧冶池 越王铸剑处。唐元和十四年,置院名剑池院。池周回数里,或大风雨,波涛晦冥。僧惟凿浚池,得刀、镮诸物,送武库。冶灶犹有在竹林中者。今院废,池亦堙塞,所存无几。池西旧有欧冶亭,今废。

  宋黄裳《欧冶池》:“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明张时彻《剑池燕集》:“若耶溪上草堂幽,仙侣云中彩鹢游。绕镜星河翻不定,近人萤火散还流。椒浆琥珀春无赖,羯鼓鱼龙晚共愁。岩畔紫芝开几许,与君今夜泛瀛洲。”又《集剑池》:“石径缘青嶂,朱筵敞翠微。采莲牵水荇,移舫乱云衣。夜引凫鹥入,秋生斗柄辉。尘缨聊暂濯,容与淡忘归。”

  王应山《欧冶池怀古》:“昔闻欧冶子,鼓铸凌飞翰。芙蓉吐精英,池上生严寒。千载委尘土,犹指斗牛看。神物终合并,一跃双龙蟠。伊予夙怀宝,际时良独难。遭逢出汉表,弃置在河干。愿言爱景光,努力且加餐。”

  利泽庙 在欧冶池之南。宋绍兴四年,有龙昼见池中,郡为立祠。乾道二年,参政王之望以祷雨应,为请于朝,赐额。今废。

  怀东社学 在将军山之南,今为豪右侵没。

  小古楼 未详何取。缭绕委巷,民居鳞次。右卫军器库,先为成造火器局。

  乾元寺 本无诸旧城。晋太康迁城,以为绍因寺。唐乾元三年,防御使董玠请赐更今名。有琴石,为越王鼓琴处。金鸡井,即越王井也。尝有金鸡现异,牧羊儿见之,投以石,闻鸡声不绝,后不复见。饮马池,亦越王旧迹。福州佛寺最多,惟此一寺为最古。今为卫卒姚姓侵没其址为园池,延袤里许。议者谓宜兴复,未逮也。

  明王聪诗:“屠龙人去山河改,衰草寒鸦起暮愁。”

  兵备道 旧为清军道。

  诸古岭 在越王山之麓。俗呼“猪姆岭”,委巷纵横。

  缓带楼 在子城之西。淳熙三年创。又建超览亭,今废。

  越王山 周回数里,半蟠城外。闽越王建都于山之东南,故名。一名屏山,又名平山。有环峰亭,宋光宗御书。有绝学寮,丞相张浚读书其中,今废。国初筑城,创样楼山颠,上祀玄武,今更名“镇海”。有翠涛亭,以万松名。

  宋李觏《越王山》:“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陈襄《和程公辟越山亭》:“荔子园林海日边,幽亭更在碧云巅。江山旧是无诸国,楼殿今为极乐天。五马知君多暇少,一樽惟我共游偏。须知白首留连意,已有新诗寄北船。”

  元萨天锡《越王山》:“粤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

  明林真《越王台》:“屠龙人去几时归,空有高台对夕晖。回首旧时歌舞地,年年春草鹧鸪飞。”林瀚《越王台怀古》:“乘间独上越王台,满目兴亡事可哀。宋主行宫惟绿草,考亭旧业半苍苔。楼船东去家何在,云谷春深花自开。山色不知风景异,还从江上送青来。”刘凤《集镇海楼》:“远开雄胜嶪神楼,襟带河山表八州。海上翔螭窥井幹,云间双鹄乱城头。风驱暝色川原尽,日汎长霞岛屿浮。形胜从教夸虎踞,豪华满目付江流。”王杲《越山暑饮》:“兹山萃灵秀,我友共招寻。剧饮非河朔,高谈自古今。松风生翠浪,兰馥散幽襟。郢雪怜同调,炎敲幸不侵。”曾仕鉴《登样楼》:“无诸城北样楼开,万井烟花拂槛迴。化鲤代遥仙观在,钓龙人去霸图灰。海通南越天边尽,山引东瓯树杪来。日暮思乡更怀古,水云迢递独登楼。”赵世显《集越王山》:“君不见越王全盛时,秉圭开国称雄奇。都城百雉连云起,宫殿峨峨俯江水。甲第参差十万家,提封连亘三千里。形胜豪华那可言,须臾城阙变丘园。白云秋色含荒垅,细草轻烟拂断垣。茫茫天地何终极,古往今来空叹息。休论沧海与桑田,且把金樽对山色。与君共醉越山头,越鸟翩翩越水流。极目中原天万里,狂歌飞遏海云秋。”车大任《登镇海楼》:“粤王山拥海潮流,山上嵯峨镇海楼。花月平临关塞晚,松风长送郡城秋。遥天雁断蒹葭冷,绝岛鲸翻鼓角愁。更是何人能借箸,东来保障拱皇州。”王毓德《九日登镇海楼》:“诗社仍开九日楼,松声寒泻白云秋。目穷万里瞻天远,身陟千盘觉地浮。紫雾花间衔雉堞,沧江树杪落渔舟。登高载笔俱同调,不说龙山是胜游。”喻应益《登越山》:“遥天海色满高丘,历历山川城上头。选地得幽如在野,望春宜远更登楼。千村景驻林花霁,三市烟和井树浮。无复闽王遗迹在,空余松老不知秋。”(应益,江西南昌人。)

  华林寺 旧名越山吉祥禅院,无诸旧城处。晋太康三年,迁新城,遂虚其地。宋乾德三年,吴越钱氏臣鲍修让为郡守,始创寺。后增数寺,并入华林西廊。有转轮经藏,今圮。东廊有文昌祠、普陀岩。正殿之后为法堂。法堂西祖师殿,以越王山为斧扆。

  明王应山《华林寺避暑》:“琴樽酬夙约,选胜入旃林。兰馥通禅味,松涛接梵音。诸天同水月,一片共冰心。即此俱为乐,炎蒸向莫侵。”曹学佺《华林寺看梅》:“路廻城北思凄凄,寺倚屏山信杖藜。疏雨不曾妨客入,闲云元自任僧栖。参差兰若香分径,高下松根翠作梯。只惜梅花飞欲尽,不知春色在桃溪。”王毓德《华林寺赠二禅师》:“宝刹越城边,千花绣佛前。翻经同白昼,持戒各青年。灯影散疏雨,钟声寒暝烟。更怜阶树古,萝薜断仍连。”徐《华林寺》:“越山一片削芙蓉,同扣禅扉紫翠重。茶灶远携烧落叶,蒲团分坐选深松。危城半倚高低石,宿霭全迷缥缈峰。为惜春光今日尽,淹留应到夕阳钟。”郑邦祥《秋日过华林寺》:“素竹满空山,商飚下枯箨。物散心亦闲,寻僧坐幽阁。香定石磬孤,雨湿秋云落。地僻行人稀,微烟隐虚薄。”安国贤《华林寺》:“携得芒鞋与竹筇,相将选胜越王峰。当时歌舞三千尽,故国山河百二重。载酒高临云里阁,敲诗斜倚石边松。浮生一任春归去,取醉闲行听寺钟。”

  止戈堂 旧安抚厅架阁库之北。宋元丰四年,郡守刘瑾建,东、西、北列甲仗库。建炎四年,建州寇范汝为猖獗,福州守程迈乞师于朝。诏参政孟庾、少师韩世忠率禁兵讨平之。饮至于此,更名其堂曰“止戈”云。

  宋李纲《瓯粤铭》:“相彼瓯粤,民俗剽悍。负气尚勇,轻生喜乱。巨盗挺之,蜂附蚁从。会未期年,同恶内讧。王师之来,如雷如霆。讨叛舍服,千里震鸣。锋蝟斧螗,犹敢强拒。转战逐北,婴城自固。怒其彀麛,以抗裔狱。翘其萌芽,以激霜雹。肥牛偾豚,一举碎之。宥彼胁从,戮其鲸鲵。凶徒逆俦,尸相枕藉。咨尔瓯民:自今以往,爱育子孙。尊君亲上,焚尔甲胄。折尔瓯兵,服勤耒耜。以保尔生,孝慈以忠。砥砺名节,勒铭山阿,敢告耆耋。”(纲,邵武人,以故相谪居福州。)李弥逊《题止戈堂》:“不识威名擅汉廷,云仍今复见材卿。万家桃李栽培盛,千里妖氛却扫清。羽扇纶巾聊自适,风声鹤唳已魂惊。向来雪锷橐藏地,賸筑诗坛按酒兵。”“一麾局促楚江东,时喜邻藩好信通。坐厌文书朱墨里,静思谈笑圣贤中。浮瓯小试茶膏白,照眼分尝荔子红。想见高堂散凫鹥,竞追乐事赏年丰。”朱松《止戈堂》:“高堂岩岩面势樽,洞见万井开重门。元戎务简玉帐静,缓带酌客娱朝昏。忆初饿隶起篁竹,一啸千里来鲸髠。将军揽镜媚巾帼,何异搏虎驱狐豚。只今休父八州牧,身佩重寄忧元元。惊尘错莫羽书密,虽有美酒谁同樽。沉机且复长辔御,沥恳何啻血肉论。楼船一夕飞度海,汉家上将来天阍。狂童束手赴烈火,雕戈不污妖血痕。坐礁饮至凯歌入,船粟往哺遗民存。五兵包裹高阁束,止戈新榜真成言。便当频与方外吏,徙倚风月星河翻。几年牡籥飞不守,河济逆气腥乾坤。知公快挽天河手,坐视黠虏方游魂。权舆闽越聊小试,宁复久此淹遐藩。农桑万里望公等,愿见四海无营屯。”(松,婺源人。)

  武备库 在华林寺西。国朝弘治四年建,储三卫戎器。佥宪司马垔“记”。

  越峰罗汉院 宋建,今废。

  叫佛庵 在越王山之麓。国初建。

  明陈椿《憩叫佛庵》:“萧然古刹傍城栖,茗碗匏樽为客携。半榻松风朝市远,一帘花雨景光迷。山当绝处多猿穴,路出前林即虎溪。妙悟由来归白社,试将真诀石间题。”徐“和”:“城北青山喜共寻,一樽闲憩小祗林。花飘法雨参差影,松卷惊涛远近音。梵刹暗随斜日转,僧房长锁暮云深。空门自与红尘隔,相对偏宜静者心。”安国贤《过叫佛庵》:“信步过祗林,苔痕屐齿侵。烹茶烧竹叶,选地坐蕉阴。树静闻虚籁,云归见定心。支郎能爱客,从此日追寻。”

  越山庵 旧华林净室。万历二十八年募缘重建。

  明徐《憩越山庵》:“净室翠峰前,经台怪石边,竹繁删几亩,松老种何年。破衲披林霭,残钟出岭烟。淹留忽弥日,闲坐又闲眠。”陈鸣鹤《集越山庵》:“半亩精庐傍越山,荔枝林掩坐禅关。鸟随花雨闲经下,僧在绳床入定还。欧冶池塘烟霭外,无诸宫殿薜萝间。白莲结社休归去,才出空门便不闲。”谢肇淛《集越山庵》:“严城高控万松间,草结团瓢竹映关。一片落花林外路,数声啼鸟雨中山。僧来共证三生果,客过时偷半日闲。霸业消沉王气尽,寒云空逐夜钟还。”安国贤《越山庵》:“胜侣追随到碧山,偶寻支遁叩禅关。满林竹气侵衣湿,一径苔痕印屐斑。黄耳忽惊游客至,白云长伴野僧闲。淹留共话无生偈,日落前峰尚未还。”

  严胜门 梁时城门,在子城北隅。由平山东折而南,逾二十寻。今城屡拓,门亦不存。刘宋时,有严胜者居迩于壕,家鬻米,取赢甚薄。时方忧旱,太守夜梦神告之,必得如严胜使祷。罗致之,果三日雨。遂以名其城门。

  严公祠 乡人建,祀严胜。国朝洪武三年,都指挥秦艺、参政王纯以旱祷于神,甘泽大澍。撤旧庙而新之,郡人陈珪为“记”。今废。

卷之九 郡城西北隅 侯官县

  还珠门迤西,为右院巷、沿河西巷、万寿寺巷、按察司、医学、便民巷、西龙须河、兵马司、大中寺、雅俗桥、巡海道、西河道院、眉寿坊、都仓巷、福州府、春台馆、甘棠院、双松亭、威武堂、运盐司、忠毅侯庙、崇真君祠、福州都督府儒学。

  右院巷 宋右司理列署于此,今废。

  沿河西巷 虎节门之西。

  万寿寺巷 有寺,今废。俗呼香巷,巷内有横巷通按察司前及沿河西巷。

  按察司 即宋提刑司也。明道二年,提刑刘立之建。乾道间,增置武臣提刑,寓转运行司。淳熙三年,武提刑叶南仲始分建公宇为东、西厅视事。元初,改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复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并以东厅视事,以西厅为南台监察司。大德八年,宪使普化增筑东厅。国朝洪武二年,改为福建提刑按察司。堂曰“澄清。”建福宁道于中门之东偏,以旧监察行司为察院,巡按御史居之。正统五年,移福宁道于钱局,移察院于西街,其地皆入本司。成化元年,按察使马文升复鬻民居辟为通衢。经暦司、司狱司、寅宾馆、土地祠,俱在司内。

  医学 即本府惠民药局,屡建屡毁,万历二十五年重建。

  便民巷 在按察司西,俗呼马房巷,中有电光李夫人庙。西衙巷在其西。

  西龙须河 在大中寺东。俗谓鼓楼龙头、双门龙鼻,九仙、乌石二塔龙角,龙须东、西河。桥其上者四:曰便民、曰宜兴,并西;曰龙须(屯道西南)、曰仁爱,并东。

  兵马司 在大中寺东南。国朝初,三卫十七所各有兵马司,司巡警。岁久倾圮,多为豪家侵没,所存惟此。

  雅俗桥 在子城清泰门外,今俗呼杨桥。有清泰楼,今废。

  大中寺 有山名钟山,梁太守袁士俊居第内,时闻钟声,舍宅为寺。隋改为鸿业寺。唐上元中,更名福唐。大中四年,更今名。后梁开平中,王审知建定慧塔七级,今毁。有八百罗汉像、观音像在寺西偏。

  宋陈藻《宿大中寺》:“壮游初到郑公乡,与子吟哦古佛旁。老去同时人死尽,那知来此话僧房。”

  明曾仕鑑《宿钟山寺》:“宝地深双树,钟山匝一枝。莲灯供夜读,香积假晨炊。过懒僧留奕,消愁独咏诗。无心与俗混,名姓恐人知。”屠本畯《大中寺》:“萧寺过从数,携樽晚更同。客寻求仲侣,人羡谢家风。笑傲筵频徙,追随兴不穷。无因陪竟夕,惆怅白头翁。”陈椿《憩钟山寺》:“微月淡娟娟,清风净四禅。地疑灵鹫涌,山似巨鳌连。烛烬将分夜,钟鸣欲曙天。上乘何处悟,愿借一灯传。”

  巡海道 在大中寺西。正统五年建为西察院。嘉靖中,更为福宁道;三十年,改监军道。后罢监军,遂为巡海道。

  眉寿坊 在遵义坊直街之南。元至治初,居民张安定一百五岁,总管吴绎建坊,今废。

  西河道院 在眉寿坊内,元大德九年建。旁有玄坛祠,今并废。虎婆祠,在道院之南,架石为梁,建亭其上,祀江夫人,屡昭灵应。

  定远桥 在子城丰乐门外,旧名义和,今西门半街也。桥以东,为遵义坊;桥以西,晋时西湖。今湖凐塞,居民鳞次。

  都仓巷 宋时积贮于此,今呼旧米仓。有三巷环绕相通。

  福州府 在越王山之南,布政司之西。即宋安抚司、春台馆、忠义堂址也。元为亳州万戸府。国朝洪武二年,改建福州府,大辟廨宇,中门外为寅宾馆,其东为土地祠。列馆于东者二,曰:总捕,曰清军海防;于西者一,曰理刑。刑馆之北为司狱司、经历司、照磨所。正德间,知府王子言凿东、西二井,曰青龙泉、白龙泉。先是,州治在今布政司,历晋、唐、宋至元,始立总管府于谯楼。入国朝,改建今所。

  春台馆 宋时,有州园在牙门之西,岁以二月启钥,纵士民游赏,阅月而止。今园馆废撤已久,读蔡君谟、程公辟二守诗,其风致可想也。

  宋蔡襄《开花园》:“风物朝来好,园林雨后清。鱼游知水暖,蝶戏觉春晴。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游观聊自适,不用管絃迎。”程师孟《春风亭》:“为报寻芳沽酒客,年年到此且徘徊。”

  甘棠院 在忠义堂之西。宋开宝九年,钱昱辟负郭隙地构亭,凡四:曰梦蝶,曰枕流,曰临风,曰绮霞。又别创小斋,介于四亭。其南为门,榜曰“甘棠院”。天圣中,郡守陈绛重修。熙宁六年,郡守元秋中更名春台馆。其后四亭俱废。绍兴十年,郡守张浚理梦蝶亭故址为偃盖亭。二十三年,郡守张宗元改创为秀野亭。又创清风亭于秀野之南,今并废。

  双松亭 在秀野亭之东。宋嘉祐间,郡守蔡襄建,自隶匾。宣和七年,提刑俞向修。绍兴二年,郡守程迈重修。今废。

  忠义堂 在逍遥堂之南,宋治平元年建。堂东、西壁绘像,周公以下四十有七人。宣和间,守黄裳更名“得像”,自为“记”。今废。

  都转运盐使司 在谯楼之西,即宋西外宗正司址。旧记,宋转运行衙在威武门西南,东为运判司,西为转运司。熙宁既筑子城,并二司为一。政和间,始并入提刑司,而迁转运行司于迎仙馆。靖康元年,又以廉访使衙为之。左试院之西即旧驻泊厅地也。而迎仙馆遂为转运东行司,寻废。元更置福建等处盐课市舶转运使司于福星坊内旧福星馆。皇祐元年始移今所。延祐四年,运使郭朶喜建。国朝洪武初,置福建运盐使司。成化十四年,运使康骥重建经历司,在堂之东,运使、同知、副使三署俱后堂北。

  忠毅侯庙 在谯楼右百步许。元至正十四年建,祀副元帅陈君用。今废。

  唐福州都督府儒学 在今布政司右,盐运司左。后移建于城南。初,闽人未知学,学宫废坠。唐大历八年,李椅以御史大夫都督福建,领观察诸使,考頖宫之制为此学,由是海滨以不学为耻。独孤及撰“记”,铭曰:“公之文,肃恭且仁,宣力事君,润饬经术,底缓斯民;公之武,鳏寡不侮,刚亦不吐,率师勤王,戡厥丑虏。易俗移风,经始頖宫。百堵皆兴,孔堂崇崇。四科以班,乃侯乃公。秩秩祀典,锵锵礼容。大昕鼓箧,学士萃止,褒衣方履,登降以齿。从公于迈,乐我泮水。我疆我理,讲论资始。比屋为儒,俊造如林。缦胡之缨,化为青衿。公宜难老,为学司南。斜日告凶,实天菲忱。翙翙和鸾兮,不闻遗音。愿言思君兮,如玉如金。镂馀烈于此石,以塞罢市者之心。”

  崇真君祠 在谯楼之右。祀玄武。

  自北街达于北门,为威武堂、西湖楼、蕃宣楼、新丰巷、冲真道观、登云书院、钱唐巷、东峰巷、越峰社学、遗爱门。

  北街 本旧西场巷,有登云坊。国朝重建越山寺,辟巷为衢,俗名新街,又呼土街。以新辟未及砌石,今坦然如砥。

  威武堂 在忠义堂之西。宋嘉祐间,郡守蔡襄建并书额。前有教场,训练士卒;西有敦教侯庙,今废。

  西湖楼 在蕃宣楼之西。宋淳熙,郡守赵汝愚重浚西湖,复即其地创澄澜阁。

  蕃宣楼 在子城西北,即碧峰亭。

  以上二楼,并熙宁二年郡守程师孟修筑子城,创于城上,今并废。

  新丰巷 内有新丰庵,今废。以通府治,俗呼府巷。

  冲真道观 元至正二十年建,有瀛航亭。国朝正统初,知府张徽修。成化十六年,知府唐珣重修,今废。

  登云书院 在府治西北街之东,旧灵官堂址。国朝成化十七年,知府唐珣建。中为正堂,塑宣圣及四配像。前为书室,凡二十馀,岁延师训诸生,置田给之。其地在登云坊内,因名其书院。莆田黄仲昭“记”。今书院废,田地并为豪右所蚀。

  怀安县 在府治北。国朝洪武初,建于芋原石岊。十一年,始移建城内。知县薛武营创有劳,尚书林瀚为“记”。大门之内,树榕二株,盖数百年物云。万历八年,县废,并入侯官。二十五年,督抚军门金公学曾更为军器库,像关壮缪,严祀之。

  钱唐巷 通北门后街、拱辰坊巷内。(有乾元寺,今废。)讹为钱唐。

  东峰巷 内有东峰庵,今废。

  越峰社学 在华林坊口,今渐圮废。

  遗爱门 即今北门。宋郡守元绛数出城,登凤池山,故名其门。

  由遗爱门折而南为后街、佑圣宫、西湖坊、水晶宫、赞福庙、悦济桥、熙然坊、北水关、晏公庙、毛胡桥、开化院、宜秋桥、怀安学(怀安县学)、余府巷、西湖(湖西草堂)、林泮宅、通仙门、忠烈祠、迎仙道院、双抛桥。

  后街 在北门。迤南委巷经纬,悉达于土街。

  佑圣宫 在府治西新营巷内,俗呼道堂。今废。

  西湖坊 旧为赞城坊,俗呼西峰巷。今废。

  赞福庙 在府治之西。汉闽越王郢开州西大路,积土成丘,后人即其地立庙祀之。今为里社。

  水晶宫 五代伪闽建。王氏据有闽土,筑室百馀间,临西湖上,擕后宫从子城复道中出游。其时,北街尽西湖也,岁久址失。闽人指湖中小山为水晶宫故址,非是。

  悦济桥 桥之东有巷,巷内有庵。桥废。桥达于土街,桥下有沟,旧滨西湖,今为平陆,其桥犹存。

  熙然坊 今废。坊之东有巷达于土街。今塞。

  北水关 旧为闸,引西湖水入城,其后多淤,民以为病。万历十七年,知府江铎为葺治之,实于水利有关。事具叶相国向高“记”。

  晏公坊 今名淳仁坊。其巷东达登云,迤西则后曹也。晏公,海神。义取海晏。闽滨海,多祀之。

  毛胡桥 在北门后曹桥之西,有巷达怀安学后。

  开化院 宋景祐四年建,在府治之西。又龙山院,宋端拱二年建,并废。按:《三山志》:“开化院,宋初尚在城中侯官县西北,闽人指西湖中小山为开化故址,非是。”

  宜秋桥 相传闽时,凿渠引西湖清水贯城而入,沿丰乐门城隅与浦尾潮接,为浴马之所,且以涤秽云。

  怀安县学 宋时,在石岊旧县治之东。国朝洪武十二年,徙县入郡城,移今所,建讲堂。正统二年,布政使周颐始市民地,建大成殿于讲堂之西南。四年,布政使万正复拓而新之。万历八年,学废。二十二年,都御史许孚远即学宫为共学书院。

  余府巷 宋丞相余深宅。今怀安学皆其故址。

  湖西草堂 在余府巷内。弘治间,有张都阃者居此,其孙万里,官阃幕,有文名,寻卒。宅数易主。

  明林炫《秋日饮湖西楼》:“张楼开宴湖水头,山光苍翠满西楼。隔城荷芰临风好,绕席松筠带雨幽。肃肃三花云倚树,迢迢一雁月横秋。惭予醉甚虚良会,载酒期为十日留。”

  林泮宅 在通仙门内。泮,官大司徒,有冰蘖声。当道廉其贤为营是宅。后式微,转市其从孙藩伯懋举居之。

  通仙门 今城西门也。以梁时王霸升举,故名。数堞巍峨,甲于七门。匾曰:“海滨邹鲁。”重关中,有义勇关武安王祠,最灵应。

  忠烈祠 在善化坊内。嘉靖中,改怀安社学,祀忠烈孙燧。燧死宸濠之难,先官闽参政,闽人怀之。

  迎仙道院 在浦尾官园前。宋时,迎白玉蟾居此。嘉定二年赐额,今阙败,民混居之。玉蟾本闽清葛氏子,名长庚,随大父官琼管,祖、父沦逝,母改适白氏,遂从其姓。幼有奇姿,长通仙术,遍游名山,有文集行于世。

  双抛桥 与发苗桥纵横。石刻“合潮流水河步。”初郡城凿渠,通潮二派:东南自水部门入,经虎节河而西;西南自西水关入,经观音桥至浦尾而东,俱会于双抛桥。西水又自观音桥而南,经常丰仓前至澳门桥,与东潮合。东潮又自津门楼经安泰桥与西潮合。二潮吐吞,缭绕若带,会城一奇也。今民居殽杂,河渠多淤,潮亦罕接。治水使者当加之意云。

卷之十 郡城西南隅 侯官县

  洞天坊,乌石山。

  洞天坊 登乌石径路也。宋有道山坊,今废。国朝万历间重建,更今名。

  乌石山 与九仙对峙,眉目海上。郡城最胜。乌石秀拔,周迴有加于九仙,左弱右强。唐天宝中,勅改为闽山。宋时又名道山。山有三十六奇:邻霄台在山之巅,石刻“邻霄台”三字。薛老峰,咸通中,侯官令薛逢与神光僧灵观游,创亭其侧,书“薛老峰”三字于石。五代开运元年,雷雨大作,薛老峰三字倒立,是年闽亡。坐禅石,在山之东峰,劲直若笋,峙于磐石,微触即动,又名降睡石。天台桥,东峰岩侧,有巨石梁,如天台石桥状。仙井,仙人任放炼丹于此。金刚迹以峰顶石上巨迹名。初阳顶,阎济美言:每旦暝群峰尚暝,独此峰太阳初升,故名。落景坪,在初阳之西。浴鸦池,古记云:雷震石坛,成一穴丈馀,不知泉脉所出。每夕阳,群鸦浴此,故名。华严岩,唐嗣圣十八年,有僧持《华严》于此,故名。一夕,雷雨大震,劈石为巨室,僧遂宴坐其间。般若台,后为李阳冰篆《般若台记》,于华严岩顶。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记》、丽水《忘归台铭》称四绝。华严岩,即今五显庙东偏,一石卓立,篆文具在也。郡志谓不知其处,未之考耳。尊胜真堂,知州孟彪、崔干祠像也,今废。崔公井,崔公赏其甘美。射乌石,又名九日山。谢公浴堂,凿井引泉为之,今废。不危亭,在山之颠,今为清虚亭。禹碑在祝融岣嵝峰。嘉靖中,御史李元阳摹刻于山之阳。石天,三石撑架,可宴坐数十人。嘉靖初,郡人潘积中刻“石天”二字。蟠桃坞,在山之东,石刻三字。向阳峰,山顶突起,有刻三字。天章台,在山之东,有刻三字。又有天秀岩、天香台、霹雳岩,并刻于石。放生池,宋天禧、绍兴间,每圣寿日,郡守率僚属,命缁流放生于此。社稷坛,在山西,宋时柯述建,自为铭,勒石上。致养亭,柯述创,以为乌石在西南坤维也。今废。横山馆,在山之南,嘉靖间,有僧作庵其上,今废。道山亭,在邻霄台之东,宋守程师孟建,曾巩“记”之。今废。万历初,督学使胡定复作道山亭。亭之侧,诸士竖感知碑,林燫为“记”。

  唐周朴《薛老峰》:“薛老峰头山简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真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

  宋李弥逊《游乌石山饮鸦浴池》:“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女娲补天余,坠此百炼石。摩挲苍藓痕,上有鸦浴迹。引觞起自斟,醆面不容滴。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向来舞雩春,胜践同今昔。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刘克庄《道山亭》:“绝顶烟开霁色新,万家台观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

  元蓝智《游乌石道山亭》:“江国凉风白雁初,道山秋色野亭虚。天连野水蓬莱近,霜落汀洲桔柚疏。北望每怀王粲赋,南游空上贾生书。四郊但愿休戎马,独客何妨老钓鱼。”(智,崇安人,广西按察佥事。)黄镇成《道山亭晚憩》:“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浅霞坠空阔,规月光已沉。惊波跃潛鱼,过影窥翔禽。芰荷绿参差,嘉木悬清阴。但起重纶想,远生江海心。小大固有殊,放歌无古今。”又《道山亭夜坐》:“夜久天空素月辉,飘飘凉气入絺衣。露华欲下仙人掌,河润应沾织女机。江表尚传烽火急,闽中暂报羽书稀。草庐老我南山下,自濯沧浪理钓矶。”(镇成,邵武人。)萨天锡《鸦浴池》:“天池霹雳斤斧馀,天风万刧吹不枯。白云石面化青雨,落日海眼翻乌乌。银河灵鹊渡夜影,月窟老兔特濡须。太平海上锦袍客,跨鹤来看浴凤雏。”又:《天章台石上晚酌》:“晚凉上乌石,置酒天章台。日夕下山去,海风吹月来。豪气吐千丈,朗吟动三台。白露洒仙掌,银河泻金杯。谁识芙蓉仙,飞身在蓬莱。”“高台在层霄,肩舆上绝壁。露下酒樽凉,月出海门白。坐拂衣上云,醉卧林下石。西风吹鬓毛,南斗在肘腋。题诗向天阍,奎光射瑶席。”又,《立秋日登乌石山》:“海国山四围,繁华坐消歇。楼观沉夕阳,鸿雁下秋色。水边无丽人,石上多古刻。感此暮归迟,秋露满山白。”

  明林鸿《登清泠台》:“吟秋宿絓月,际晓登清泠。挥手援碧萝,腾身栖翠屏。长风吹雨来,不见群山青。鸟度白云湿,龙归沧海腥。真僧此岩栖,观空净襟灵。竹坞见曝衣,花台闻演经。沃以甘露言,迷途觉而醒。愿言割慈爱,永也投禅扄。”王恭《登清泠台》:“端居在人境,久没尘壤中。探奇不惮远,于焉得佳逢。石怪互森列,台高絓虚空。林端宿云去,竹外微径通。岩壑深杳霭,天花雨蒙茸。洽师禅门秀,戒腊同古松。说法超上乘,苦心归妙宗。予惭善根浅,迷方莫能从。暂此松下石,聊疏浮世踪。”又,《暮春游乌石山》:“子规啼断欲春归,乌石苍茫入翠微。鸟道阴阴人语绝,禅房寂寂磬声稀。桄榔叶覆经冬雪,踯躅花残未夕晖。回首驿程西上路,朝朝离别漫沾衣。”陈亮《登邻霄台》:“飞磴薄云霄,崇台远市嚣。山川掌底见,世界望中超。清磬随风度,名香隔竹飘。芳期亦难屡,永日且逍遥。”周玄《登乌石》:“松门媚烟景,探玩辍轻策。林谷谐宿驩,川云返初迹。鸣絃希叔夜,蹑屐企安石。妙赏心愈玄,芳游发惊白。讵耽缁锡流,幸接邹鲁籍。俯仰百年身,能为几时客。晨风应序至,好鸟欣春及。物候俱有情,人生岂无适。余花映樽俎,落日散巾舄。笑语淡忘归,重期谅趋隔。”赵迪《天香台》:“梵宇掩清景,炉香夜沉沉。松窗寒夜月,桂栋宜幽岑。蓄以兰蕙气,抱兹冰雪心。久闻乃俱化,静挹徒盈襟。芬芳如可即,吾当携玉琴。”僧惠《邻霄台》:“平台屹峰巅,去天不盈尺。云来隐岩,云散露形迹。长笑观大荒,尘襟尽冰释。不知身世远,但觉乾坤窄。一勺沧溟浮,万家烟树隔。解衣恣磅礴,谢我山水癖。极目送斜晖,遥遥海天碧。”郑阎《登清泠台》:“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陈煇《重九登邻霄台》:“西风吟眺最高台,云物苍苍入望来。秋兴不随黄叶尽,晚樽偏向菊花开。岩前古木蝉声急,天际澄江雁影囘。归去若逢重九日,还从此地送陶杯。”又,《游乌石山》:“高人栖遁处,僻近远公禅。霜叶落山径,风松杂涧泉。开樽钩露幔,扫石拂冰絃。暂结东林社,何须赋白莲。”刘凤《邻霄台》:“葳蕤高岫薄云天,影入寒空百仞悬。霞构璇台华露冷,星垂绮井玉波连。飞晖尽绕岩前桂,凝黛初开石上烟。日暮城闉车骑合,芳尘十里气澄鲜。”陈叔刚《饮乌石天秀岩》:“十年客里乡山梦,此日山前驻飞鞚。高步无论磴道危,芳游最喜簪纓众。老僧瀹茗出寺门,广文饮客开银瓮。台上天香作雨飘,花间好鸟知时弄。半空宝塔入烟云,十里澄湖横。风光入眼尘虑销,觞酌催人语声哄。扪萝更陟邻霄巅,访古还探宿猿洞。摩崖细辨旧题名,苔封篆古难成讽。酒阑起舞兴转酣,懊恨夕阳飞鸟送。归来城市已昏钟,明日尘踪又偬倥。”又,《道山亭》:“海上三峰紫翠堆,危峰别构出蓬莱。岚光滳翠檐前落,树色分青鸟外来。千古遗踪传翰墨,百年尘刼委寒灰。登临不用频怀古,且对西风酒一杯。”王佐《游乌石山》:“百尺峰头碧树齐,肩舆遥上白云梯。一林淑景山如画,满地藤花路欲迷。风引磬声知寺近,雾连岩石觉天低。清游自有无穷趣,挂杖松阴听鸟啼。”林廷玉《霹雳岩》:“草树迷蒙谢豹啼,江山依旧世人非。野翁识破尘凡意,一度登临一醉归。”郑善夫《游乌石》:“道山秀盘石,春半更婵媛。海水双江入,岩花二月繁。衰容妨草昧,故老问桃源。怜尔南游思,风烟数断魂。”又,《五日道山登高》:“仲夏五日箫鼓竞,薛老峰前舟可怜。水下九龙江意远,山迴五虎地维偏。故情幸不遗高适,豪论能无屈傅玄。万事纠纷人代里,聊为酩酊答风烟。”汪文盛《登邻霄台》:“曲盘萝石思全飞,高入烟霞迹更稀。沧海望穷梅尉岛,西园愁对汉阴机。文移紫极星辰上,兴在青山歌咏归。有道羡君新句好,无才愧我故吾非。”高濲《九日乌石》:“南州云物动秋高,元日携朋乌石台。白眼殊非违世意,黄花原不及时开。兴酬佳节还诗句,笑引青山落酒杯。痛饮狂歌聊自适,倒施巾帻令人猜。”王文旭《霹雳岩待月》:“茗椀蔬盘访上方,聊从岩户借新涼。儒冠自照烟霞色,石壁犹含霹电光。琼海月明分岛屿,珠林风入奏笙簧。他时共著荷衣去,弱水蓬丘笑语长。”又,《邻霄台月夜》:“巾舄风尘外,高台傍月行。星辰连海峤,渔火隔江城。未觉丹砂迥,无劳白发明。终然脱屣去,不负紫芝盟。”傅汝舟《中秋登乌石》:“良夜孤峰顶,天秋阴复晴。大江烟下灭,低月雨边明。雁过声犹混,云收意未平。狂歌谁独和,渔笛隔寒城。”朱豹《薛老峰》:“竹杖青鞋寻薛老,扪萝直上第三盘。云中长啸谢安石,松下狂歌陆务观。独鹤飞鸣霞结绮,千峰廻合树成团。高标羡尔尘凡外,洒洒清风八表寒。”张时彻《游乌石山》:“渐与尘凡隔,俄将霄汉邻。虚岩通日月,疎牖错星辰。野水秋涵璧,鸣禽晚向人。荒苔时拂拭,得见旧题真。”张子文《游乌石》:“远地开乌石,层台接紫霄。霞光标日观,云气绕星桥。并坐林间暝,言观海上潮。更怜尘外迹,来往似王乔。”王廷对《登邻霄台》:“乌山突兀亢层霄,望入苍茫鹏海遥。一派浴鸦池似镜,半空度鹊石为桥。诗催微雨樽前落,笑引轻风席上飘。老至登临多感慨,何须歌舞送妖娇。”林彦弼《九日集乌石》:“几年作客负黄花,今日登临兴转賒。才得乞休归白社,不妨沉醉落乌纱。千山飘叶催寒杼,双塔埋云隐暮鸦。佳节况多猿鹤侣,好将诗酒答年华。”郑节《登邻霄台》:“晓上高台爽气生,薰风低拂鬓毛轻。樽前树色连江色,席上歌声杂鸟声。醉倚石天同啸咏,坐惊云壑转阴晴。攀跻竟日浑无暑,况是同胞旧弟兄。”王应钟《登乌石》:“寥廓澄初霁,江光湛可怜。言从清啸侣,来听碧山泉。逸兴多违俗,闲情欲问禅。上方归路晚,愿借佛灯眠。”“九日茱萸会,先期作胜游。川原逢霁景,寥廓属深秋。山晚摇红叶,江空散白鸥。沧溟兵未洗,翻此思悠悠。”林燫《早春集乌石》:“邻霄亭子乌石巅,岩洞崚嶒飞云烟。直攀北斗将酌酒,遥指南山当张筵。春色目极千里外,旧游心惊十年前。幸陪群公挹胜绝,恍惚轻举风泠然。”邵傅《邻霄台晓望》:“雨霁山犹湿,亭空酒共携。层台临水峻,遥岛接烟低。作赋才何有,凭高望不迷。春风如会意,处处送莺啼。”黄用中《游乌石山》:“何处足幽寻,芳林映碧岑。伤春聊纵饮,怅望动遐心。灵境传清磬,孤城起夕阴。燕游兹最惬,晴日更携琴。”王乾章《乌山燕集》:“揽胜跻攀百尺巅,凭栏极目思茫然。杖藜几处归春社,城郭千家起暮烟。共羡疎篱堪习静,还依老衲听谈禅。丽谯鼓角催寒漏,犹自留连小洞天。”林世璧《乌石燕集》:“山洞幽深倚碧岑,仙台面面映珠林。行穿石窦防苔滑,坐俯云阶藉草深。隔竹风来闻梵响,前峰月出散花阴。霏谈不觉淹留久,松际时鸣警露禽。”陈朝锭《登乌石》:“三年未到蟠桃坞,此日重经度鹊桥。壮志宁随丹树老,乡心已共白云遥。为寻古迹扪萝石,更上高原看海潮。烟磴不穷登览意,振衣犹自陟邻霄。”王世懋《人日登乌石山》:“春山独上自支颐,满目晴光转荔枝。人是百年强半日,身疑三岛梦游时。清江倒海成襟带,紫障排空建鼓旗。莫把归心当远望,草堂梅柳费相思。”又,《春日霹雳岩怀徐子与宗子相》:“选地偏多物外情,扪碑忽著故人名。千秋霹雳开丹灶,四面芙蓉出化城。石壁风惊群虎啸,河桥日饮渴霓明。狂来欲把星辰摘,为问仙才可更生。”“绛帐南过五百滩,不烦丝竹有清欢。金鳌对湧丹楼出,石燕斜侵玉洞寒。天畔一樽春淡荡,斗间双剑夜阑干。登台骏骨人何在,独把残碑拂涙看。”陈文烛“次”:“大海晴空思渺茫,振衣登览况高岡。逢人此日惊时事,作客频年忆故乡。柳色烟轻金似缕,梅花春暖玉为妆。早春自有江湖兴,呼得青樽老更狂。”又《九日登乌石》:“群公登览意从容,一上邻霄听暮钟。鳌顶崚嶒堪戏马,虎山苍翠欲成龙。紫萸佩处思方沃,黄菊呼来酒正浓。莫怪家乡无只字,衡阳原有雁回峰。”王应山《邻霄台》:“试上层台望,清虚不可论。峰峦廻地轴,楼阁接天阍。历览周城邑,微茫识海村。临风发孤兴,作赋欲高骞。”又,《邻霄台览禹碑》:“高台独与白云齐,览胜乘秋有杖藜。绮席叨陪惟旧侣,彩毫属和总新题。苔封蝌蚪文谁识,气作虹霓望不迷。千载禹功长可颂,岣嵝还忆楚天西。”陈学乐《九日登乌石》:“九日乌山宿霭收,凭高一望思悠悠。来鸿影没遥空碧,落水声分众壑秋。蓬海未穷千里目,竹林长并七贤游。钓龙跃马俱陈迹,绿醑黄花递劝酬。”吴一澜《登邻霄台》:“孤亭高接乱云飞,结驷临风共振衣。万井半含烟雨瞑,千峰遥隔海天微。黄花霜鬓惊秋色,白雁江门忆钓矶。自是将军能爱客,城鸦栖尽坐忘归。”(一澜,南昌人,万历初按察使。)林世吉《登邻霄台》:“孤峰跨碧落,飞磴入烟萝。地接丹霄近,亭连翠霭多。窗中小宇宙,槛外俯星河。无限悲秋思,凭高一浩歌。”“共结烟霞想,来寻水石间。披轩万井上,对酒一江环。落照明平野,归云度远山。百年几游此,待月未须还。”曾仕鉴《游乌石山》:“道山千尺俯招提,天畔临风路不迷。素女浦空云漠漠,白龙台古草淒淒。高峰半挂城头树,积藓全对石上题。更陟邻霄台一望,暮云遥起九仙西。”方攸跻《秋日登乌石》:“把酒三峰顶上看,平郊远屿更漫漫。松杉忽送秋声至,殿阁高临海气寒。石势劚云千迭下,村烟抱郭几家残。远公倘有莲花约,欲乞青山老鹖冠。”(攸跻,莆田人,户部郎中。)赵世显《集乌石邻霄台》:“层台突兀倚青霄,载酒攀跻慰寂寥。近市烟生千户簇,隔江云拥万峰遥。天空落照衔杯紫,山暝薰风逼座飘。世事纷纭君莫问,闲身久已混渔樵。”陈宏巳《春日游乌石》:“乌山桃坞春日明,千树万树黄鸟鸣。江光滉漾欲浮塔,石势嵯峩愁压城。许掾济胜恰有具,信舆恸哭何须情。我来但挹北斗饮,醉驾白鹤归瑶京。”王应诏《道山亭》:“理策向岩隈,晴光映绿苔。山空泉乍响,林密鸟偏廻。红簇花间席,青流竹里杯。登临无限意,踏月咏歌回。”林纪《游乌石山》:“长藤古木绕岩扉,满郭山光照客衣。蹑屐几登磐石上,寒鸦遥带夕阳归。”佘翔《乌石燕集》:“望里青山一片孤,登临长啸共吾徒。万家烟树还明灭,九月江鸿乍有无。沧海微茫虚蜃气,白云摇曳隐浮屠。樽前俱是悲秋者,憔悴何如楚大夫。”郭子章《乌石山》:“灵蟠乌石耸崔嵬,南斗光连北斗迥。近绾九仙当睥睨,遥临大海抗蓬莱。晴云半压无诸国,暑日全销般若台。信是奇观三十六,胜游不尽望天台。”徐熥《登乌石山》:“绝□分青霭,高台接绛霄。钟声多近寺,墨迹半前朝。径小疑藏洞,山穷忽遇桥。凭栏时纵目,沧海望中遥。”屠本畯《九日乌石山集诸郡公》:“九日三山会,登高亦爽然。萸囊将杂佩,菊醑荐嘉筵。台榭全凭,灵空迫接天。幸从大夫后,归骑夕阳边。”又,《邻霄台别诸社友》:“可怪兰时集,纷飞雨映空。盍簪难藉草,张幕乱依丛。云积遥吞海,台高易受风。兹游兴不惬,归醉暝烟中。”丁继嗣《乌石山》:“危峦西峙独孤蹲,躡磴攀崖到已昏。一抺烟光通海市,万层云影迭江村。天空落照啣杯紫,山暝轻寒下榻温,桃坞竹林方丈憩,携来春色尽君恩。”(继嗣,鄞县人。万历中巡抚都御史。)喻应益《登乌石山》:“邻霄台倚白云平,日日看山不出城。礼塔已迷前代寺,摩崖半记古人名。几家占胜为园就,一径通幽傍石行。满目烟花非旧国,登临漫道客愁轻。”

   环乌石为刚显庙、五通庙、顺懿宫、观音岩、灵应庙、三官堂、石夹庙、睢阳庙、忠烈祠、西园、罗汉寺、怀悯祠、惠安明应庙、关王庙、太虚庵、宗公祠、灵鹫庵、道山精舍、宿猿洞、豹头山、金蟒穴、仁王寺、千福院、勉斋书院、神光寺、报恩塔寺、南涧寺、天王崎、道士井、鳞次台、石塔寺。

  刚显庙 在邻霄台侧,祀唐处士周朴。朴,吴人。寓闽隠乌石。黄巢入闽,胁降,朴言:“我不臣天子,岂从贼?”贼怒,刃之,涌白膏尺余死,闽人祀之。绍兴初,丞相张浚谪宦福州,将游双峰,梦一僧与一金紫人及白袍士来谒。翌日,登山堂,见三人像如梦中,异之。三人者,朴与观察李瓒、双峰僧懒安也。朴与懒安为方外友,瓒尝请双峰寺额,故并祀之。及浚帅闽,复游乌石,诣祠下,喟然叹息:“朴死事三百年未揭庙额。”乃疏于朝。赐号“刚显。”郡人郑昂为“记”,有曰:“东汉之衰,陈蕃、李固、孔融诸贤相与以节义自持,虽曹氏阴贼,睥睨汉氏,而不敢取。唐季,名节扫地,小人在朝,君子在野。朱温以斗筲么魔,谈笑而攘神器。士大夫欣然与之,莫敢谁何。使公得志,其肯以国与人乎?岁久,更其祠曰‘邻霄’,变为淫祀,无有起而复之者。可慨也!”

  五通庙 在华严岩之西。祀五显,详津门楼。

  顺懿宫 祀临水陈夫人。禖祀及以雨、晹、疾、疫,祷其应如响。宋淳祐间,郡守徐清叟请于朝,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庙额曰“顺懿”,闽人通祀之。乌石初有宫在五显庙旁,浅窄不便祷祀。国朝万历初,都督王尚文移建霹雳岩今所。

  观音岩 在五通庙之东。嘉靖初,雷震巨石,如普陀岩观世音趺坐其中。万历间,有比丘作庵其侧,名大士阁。

  灵应庙 有数巨石,作庙其中,禖祀邹氏夫人。其石或为屏,或为间,面面奇从,石上题刻稠迭。

  三官堂 在南涧寺之西。万历间建。奉天、地、水府三官。

  石夹庙 在石天之西。奇石秀拔,作小庙其间,以奉石氏二夫人,盖兹山神女云。

  睢阳庙 在道山亭之西。万历间建。祀唐张巡。巡守睢阳,尝言死为厉鬼杀贼,闽中在在祀之。

  忠烈祠 旧圆觉庵也。嘉靖间,改为给事中姚铣祠。姚氏子孙环居之。

  西园 面乌石山。成化间,督舶内使宴游所。高台曲池,花竹幽清,极西南之胜。嘉靖初,罢督舶、藩司诸署鞠为蔬圃。池台竹树蔑如也。

  明郑善夫《西园燕集》:“乌山秀色平临水,中使池园事事奇。斜日亭台朱夏薄,晚风箫鼓画船移。鱼惊舞袖翻深浪,鸟讶歌筵出下枝。金谷铜鞮那比数,几回吟望忆明时。”林炫《夏日游西园》:“炎方初试暑,春服已裁罗。轻箑时相向,名园客暂过。路分陶令柳,池饮右军鹅。为忆幽人趣,长空发浩歌。”又,《雨夜集西园》:“雨夜西园倒玉杯,好怀须向此时开。乌山峭路千寻起,绿竹清风几道来。曲径亭台烟掩映,小桥水竹路萦廻。灯前屡舞休辞醉,白帻那禁白发催。”张时彻《西园》:“昔日称佳丽,今来作胜游。碧渠穿树入,紫雾抱阶流。鸟乱芙蓉夕,歌翻菡萏秋。漆园如可托,长揖谢王侯。”王应林《西园社集》:“寻春结伴水云边,修竹森森苍翠娟。露浥松阴闻鹤唳,风生柳际喜莺迁。草侵曲槛连幽径,花满闲阶锁暮烟。歌舞不须谈往事,衔杯得侍晋高贤。”

  罗汉寺 在乌石山之阴,本雪峰廨院也。梁贞明间,闽王审知梦梵僧数百,奕奕有光。光所至处,有双桧并池而秀。众僧跪而前曰:“王能饭吾于此乎?”及旦,图而访之,得今寺地百步,池桧如梦,乃为堂环之。命池曰“浴圣”,桧曰“息圣。”改今名后寺废,人犹名其处为罗汉洋。国朝嘉靖中,僧道椿建庵,称万龄。士女合沓,以淫秽闻。学宪姜宝抵僧于法,改庵为怀悯祠。

  怀悯祠 祀布政使查约、参议杨瑀、都阃王翺、经历周焕,嘉靖九年,狱变遇害。侯官令黎文会初亦从祀,众谓祸本,死不偿责,故黜其祠,移像于仁王寺。狱变时,周经历仆失其名,卫主击贼,死之,似当祔祭。

  惠安明应庙 在乌石山之西。神姓陈氏,汉太丘长实之苗裔也。旧隐是山,殁而现异,唐元和后始立庙。大中间观察使罗让、咸通间观察使李播,皆以祷获祐。至闽王审知,乃表其事,赐爵为侯,增封显应王。宋熙宁八年,进封今号。按旧志:城西有石八娘庙,审知欲以配享,别创闺阁。晋天福五年,骁卫长史徐文遇又于堂东北为寝室,检校陈郯撰碑。

  关王庙 在乌石山之西。

  太虚庵 在邻霄台下。嘉靖初,有僧北来,顶大笠,趺坐乌石岩。后作庵今所。有泉、石、花、竹之胜,号太虚上人。归寂,寿几九十,竟不知其何许人也。

  明王应钟《憩太虚庵》:“一卧沧洲白板扉,乌山风景与相违。偶从刘阮寻真去,正遇维摩讲法归。霜叶故深鸿雁候,雨花时点芰荷衣。因悲火宅无穷累,羡尔横空一鹤飞。”“两年不及到乌山,风壑霞峰杳霭间。野客远来寻白社,禅师依旧卧柴关。竹疏不碍流云度,僧定从教夕鸟还。一径烟萝人境别,分明世外得幽闲。”顾大典《赠太虚上人》:“三山俯城闉,岝崿饶奇石。上有邻霄台,下有餐露客。窅然慕其人,摄衣振游屐。圆晖映虚牖,层林隐密室。朗啸蹑烟霞,冥栖事冲寂。仰掇青蓝葩,俯潄琼玉液。皓发何蒙茸,童颜自鲜泽。修玄亦修禅,遁世复遁迹。迹为形滞留,神与道超逸。启我以丹经,授我以秘术。任公挺奇尚,薛老负仙骨。谁言蓬莱遥,咫尺神灵宅。流光若惊弦,人命何促迫。尘襟系一官,遐想超八极。原从息心侣,葆真养精魄。长揖谢世人,共驾凌霄翩。”(大典,吴江人,万历典中提学副使。)陈椿《过太虚山房》:“虚公遁迹俯危岑,双树微銜水石阴。灵鹫寺边秋籁发,宿猿洞口夕阳沉。偶同白社攒眉客,来问空门出世心。相送不知归路晚,虎溪明月上东林。”徐熥《乌石访虚公》:“飞锡何年住此山,长松修竹掩禅关。斜阳影里暮钟发,三十六峰烟霭间。”

  宗公祠 在邻霄台之西。万历初建。祀督学宗臣,字子相,直隶兴化人也。嘉靖间,出为闽藩参议。值倭变,城守有劳,擢提学副使,寻卒于官。闽人哀之。万历初,徐中行为宪长,建祠祀子相。无何,徐转江藩方伯,卒官,闽人并祀于宗公祠。

  明王世贞撰《宗公祠碑》:“往嘉靖戊午,岛夷起闽海,躏福清,遂以其劲捣省。大帅恐甚,部分诸监司乘城守,而故广陵宗君子相以参议得西门。西门最为省要害,郭外氓、叟、妇、稚逃贼,求入者踵相囓也。宗君大开门纵其入。诸见阻他门亦转徙而入,凡数万计。于是宗公之声称冠诸道。迁为省按察副使,督学政。竟用积病,周岁卒。宗公之为参议、副使,而江守徐君中行以事趋幕府,故善君。因得从君游,其游辄之西门内之乌石山,昔人所诧以为灵仙窟宅者。宗君乐之,谓徐君曰:‘吾去吾官,若脱屣耳,而不能遽舍兹山也,庶几异时神游哉!’盖宗君殁之十六年而为万历丙子,徐君自谪起数迁,而为其省之参政,以至按察使,尝经行西门,叹曰:‘此故宗君所入避寇吏民道也。’指谓其父老:‘若犹记宗使君否?’父老涕涔淫下。乃搜赎锾之羡,与学匿租百五十金为祠费,择地得乌山址。喜曰:‘此故宗君所属神游地也,其必食矣。’檄侯官令周裔先为堂三楹,墙缭出石桥,而门与西山对。复得傍寺僧之匿田供岁祀,其民以时祷祈者勿禁。徐君乃走书及状而嘱世贞,世贞不佞,何敢辞?乃记其事报徐君,而复为乐章一以迎送神,俾刻之石。”子与《请宗子相祠碑诗》:“乌石山头色,能如岘首无。风流一代尽,雪涕万行俱。桐色恩偏远,中郎思欲枯。故人兼故吏,忍使寸心孤。”

  灵鹫庵 在乌石山之阳。嘉靖间建。焚修合沓,与万龄等,学宪姜宝并废之。今为陈方伯洙别业。

  明林燫《春日乌石山庵追忆旧游》:“禅室倚层巅,逶迤石径悬。居然在城市,逈自隔人烟。百雉窗中出,群山户外连。微茫辨海岛,缥缈接云天。谷静应清响,林香袭梵筳。布金知往日,卓锡问他年。暂惜尘寰扰,聊依浄土偏。无生心已悟,不住法谁传?嘉遁遗朱绂,冥搜结白莲。追陪曾谬忝,高论一怀贤。”林垠《游灵鹫庵》:“尘心久与白云期,世事何须泣路岐。到处茅茨皆浄土,每逢鸡犬即秦时。几多黄菊霜中灿,无数青山雨后奇。喜共薇垣花底客,樽前挥洒已成诗。”袁表《集灵鹫禅林》:“上方榕叶昼阴阴,下界炎歊午不侵。水竹清秋迷觉路,天花霁景雨禅林。同人总悟无生乐,乞法应持不染心。永日追陪逢胜果,便将玄圃此中寻。”王应山《过灵鹫禅林》:“鹫岭标名胜,探奇信独行。披云窥佛日,隔竹听经声。花满东林秀,风来上界清。空门忽自愧,尘世欲何营。”陈梦槐《游灵鹫庵》:“卓锡连云起,祗园向郭开。烟光团影殿,野色入香台。止静经声寂,安禅俗念灰。相从恣游览,日暮不知回。”

  新庵 嘉靖间建。南俯白龙江,西据横山之胜,游人接踵。三十八年,倭逼郡城,都御史阮鹗以闽中有“乌石青,动刀兵”之谣,下令撤毁,遂虚其地。

  明龚用卿《晚步乌石新庵》:“盛夏草木长,立游惬子意。良明夙招寻,清谈怀古谊。高楼与山齐,薰风倐然至。好鸟鸣前楹,山光会予趣。遵径陟石麓,披榛入古寺。层林出幽渺,悬崖转空翠。对此不觉瞑,偶然成一醉。”邓迁《游新庵》:“秋日过兰若,轩居到竹林。天花飘石上,佛刹俯城阴。共说无生偈,长存不住心。寂然空世界,一径白云深。”王应钟《游新庵》:“汤休邀我听三车,坐向山亭览物华。春服喜追童冠乐,清樽疑到野人家。沧江一棹看如叶,桃李千村遍著花。白眼步兵多放达,竹林元自傲烟霞。”林燫《游乌石新庵》:“兰若山城迥,登临谒梵筵。群峰浮户外,万室俯阶前。胜地仍扶病,迷津欲问禅。幸陪谈妙义,愿谢域中缘。”

  道山精舍 隆庆初,王大参应钟讲学于兹。督学宋仪望署其门曰“道山书院”。

  宿猿洞 在乌石山之南。怪石森耸,藤萝阴翳。昔有隐者蓄一猿,同宿洞中,故名。宋景福三年,大筑城,遂隔城外。郎中湛俞解官栖隐,有二十五咏。洞中有荔枝名“洞中红”,见蔡端明“谱”。今山废为丛冢。

  宋林迥诗:“几年形胜晦南州,一旦声名蔼湛侯。夜色迸来三岛月,水光分破五湖秋。荔枝影里安吟榻,菡萏香中系钓舟。金印解还天子后,诏书重起不回头。”陈襄《和程大卿宿猿洞》:“闻说山元是旧山,衣冠家此百年间。自嗟亦有同来祖,两处松楸得往还。”又,《和程公辟游宿猿洞》:“几年营此草堂栖,施饰名园百卉齐。曾学子真耕谷口,今容摩什老山西。龙台日上千峰出,雁塔云生一径迷。知有岭猿犹在否,使君来到每惊啼。”“老来归鞅海边村,犹喜诸亲聚里门。汉守朱轓临祖帐,韩侯清酒满离樽。猿惊出洞时三啸,梅送行人早一番。此去蓬莱峰顶月,梦魂应到茘枝园。”程师孟《伯常、仲谟会宿宿猿洞》:“双塔和云宿翠屏,梦魂千里到禅扄。还教画手添新意,一簇林猿伴二星。”又,《和时仲谟同宿》:“更深应是枕双欹,思得臯虁事业齐。终为清时难退隐,出山甘被百禽啼。”又,《书湛仲谟宿猿洞》:“永感无心恋缙绅,十年不起卧龙身。一朝黄纸除书下,八郡衣冠尽望尘。”又,《正旦会宿猿洞》:“夜半春归晓始惊,郁然佳气入山亭。千门喜庆逢元日,一座光华照使星。难得同时传寿斝,合将新句勒诗屏。渔郎莫向游人道,洞户而今尽不扄。”张徽《和宿宿猿洞》:“洞天虚寂翠屏欹,心迹萧然万物齐。无奈宿猿嫌宿客,夜深犹拥乱云啼。”又“和”:“入山休顾晓猿惊,寿酒交酬石外亭。刺史尊崇上卿月,主人高隐少微星。只因避雨投松盖,屡为障风夹桧屏。惟有林猿能解意,往来应不限岩扄。”又,《宿猿洞饯仲谟》:“洞口车轮欲去时,江山风物动光辉。不须猿鹤相惊怨,自是君王未放归。”程师孟《书仲谟先人功德院》:“高门馀庆本光山,不幸流离五代间。今日太平家可乐,郎君富贵锦衣还。”

  明周玄《赋得宿猿洞》:“怪石如云起天上,枯藤蟠根垂百丈。萝深苔滑鸟不栖,索莫寒猿卧相向。两两三三往复迴,衔花映水皆奇状。清秋倒树风涧号,初日排云雪崖壮。醉客应为巫峡吟,行人厌作巴山望。洞里愁声谁忍闻,别时对此堪惆怅。”徐《寻宿猿洞》:“怪石高于雉堞齐,昔人曾此卜幽栖。白杨满地髑髅出,苍藓上崖名姓迷。夜雨徒闻山鬼哭,秋风不见野猿啼。荔枝树死洞门塞,行到此中生惨凄。”谢肇淛《游宿猿洞》:“城南怪石高虎踞,春草累累长新墓。薜萝无主洞门扄,曾是先朝宿猿处。湛侯当日拂衣归,卜筑喜就城南陲。菡萏香风垂钓处,荔枝寒影对僧时。干旄动枉刺史驾,苔壁尽勒词人诗。苍苔满目空延伫,荒骨游燐夜相照。一片孤城有鸟啼,千年古洞无猿啸。我来剔藓辨遗文,正值春初山吐云。风流文采知何处,白杨萧萧那忍闻。”

  豹头山 与宿猿洞伊迩,有石昂然,亦一奇也。今为丛塚,游踪罕至。嘉靖季年,倭寇窥城于此。

  金蟒穴 在宿猿洞之东。五代唐天成间,大石穴中有巨蟒,鳞甲如黄金,屈蟠六七丈。闽王命运土塞之,建大殿奉佛,今葫芦城是也。

  仁王寺 在神光寺之西。晋天福三年,闽连重遇建。初名道清天王院,后更今名。有雨花阁、横山阁,多颓废。万历间,主僧真庆募缘重建。

  宋郑侠《仁王寺横山阁》:“案俯横山跨海来,拂云高阁为谁开。荒溪古木闲猿洞,明月白沙空钓台。晓日东峰龙夭娇,秋风西峡风徘徊。居然静卧江南岸,天堑波涛亦壮哉。”曾巩《旬休日过仁王寺》:“杂花飞尽绿阴成,处处黄鹂百啭声。随分笙歌与樽酒,且偷闲日试闲行。”李弥逊《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词:“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径欲乘之去,高兴绕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馀龄。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元萨天锡《仁王寺横山阁》:“千尺青莲座,烟霞拥地灵。山川几闉屐,日月两浮萍。乌没天垂海,龙归水在瓶。深堂说法夜,应有石头听。”何中《仁王寺》:“天王小精庐,山角临城闉。古称藩服雄,异境环相陈。塔影六七枝,瓦缝千万鳞。烟明南台树,潮壮方山津。逢僧肯前揖,似与异代人。指点壁间画,修庑行逡巡。观音本自在,维摩妙悲颦。苍然古木荫,寒山若可亲。板扉几尊者,一一皆风神。老僧太息言,刧馀偶遗珍。从今几年算,此壁终成尘。余笑谓老僧,子意亦良勤。适见俄已失,当悟无还真。”

  明林彦弼《仁王寺避暑》:“古木阴阴宝刹幽,言寻河朔共清游。风来亭午浑无暑,雨送微涼却似秋。词客挥毫同雪调,山僧卓锡带云浮。市嚣不到禅栖处,永日相携一散愁。”王应山《游仁王寺》:“飘飘巾舃拂烟霞,古刹层崖一径赊。为访禅关入双树,如云法界演三车。引泉洗钵分蔬供,敲石烧铛荐茗芽。共喜寻芳窥色相,珠林片片落天花。”陈濓《游仁王寺》:“寻芳偶到梵王家,为叩真诠听《法华》。坐引流觞浮竹叶,厨开香积饭胡麻。春深院宇数声鸟,日永庭阶几树花。兴发留题攀绝壁,不妨沉醉落乌纱。”徐熥《避暑仁王寺》:“结夏依禅窟,松关闭寂寥。摩厓猜古篆,相地从团瓢。赤日过林尽,红尘到寺销。清涼元有境,人自爱炎歊。”洪士英:“祗园同结夏,枕藉白云深。栲栳当门树,旃檀别院林。岩钟微雨翳,山阁瞑烟沉。世味坐来淡,新蝉时一吟。”马歘《仁王寺》:“仁王名宝刹,法相是旃檀。树老春无叶,香深径有兰。法云如酿雨,慧日不生寒。醉学逃禅者,依然自在观。”曹学佺《仁王寺》:“登山才至麓,最喜得招提。泉出疑浮露,江迴似吐霓。云阴交日乱,树色入城低。自顾将行役,新诗试一题。”

  千福院 梁乾元三年,闽建有长乐台,守程师孟刻石。又有飞燕亭,并废。

  宋陈襄《长乐台》:“云暗驺鸣出谷时,一方生齿庇馀辉。知公才业非张翰,莫为鲈鱼有意归。”曹颖叔《长乐台》:“兰姿冰骨与秋辉,疑作危岭磴翠微。向晚山僧若留我,层层寒带乱云归。”湛俞诗:“苿莉晓迷琼径白,荔枝秋映绮筵红。”

  勉斋书院 在乌石山阳。勉斋有祠,迳始于元至正间,以太平公辅坊废荐福寺为之,贡师泰“记”。国朝洪武八年,改建左卫,移书院今所。嘉靖间,祠宇倾圮,鞠为蔬园,豪门瓜分而去。隆庆间,建祠府学射圃东偏,甚湫隘,莫展祀事。

  神光寺 旧号金光明院。唐大中三年,监军孟彪亭池其间,号南荘。明年,舍为大云寺。又明年,崔干请赐额于庙。宣宗夜梦神发光殿庭,览奏异之,因赐“神光”。内有絓月兰若、碧云禅窟、幞头石诸胜。

  徐《过神光寺》:“宝刹摧残暮草烟,居民争占古诸天。不看繁盛看消歇,恨我生迟二百年。”

  报恩塔院 在神光寺旁。唐大中间,观察使杨发以隙游亭地,命僧鉴空创寺及塔七层,为南报恩院。咸通九年,敕号神光之塔。乾符五年,巢寇入闽,焚殄无遗。开平中,王审知复建,子延曦又造石塔。宋太平兴国二年,升为寺,今并入神光,而塔已毁。万历间,又作小庵于寺后山麓,仍旧名曰“絓月兰若”。

  唐欧阳衮《神光寺》:“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周朴《神光寺塔》:“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与得高名。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入面明。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载福州城。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明陈亮《登神光塔》:“宝塔层层见,天灯面面红。玉毫光不夜,火树逈当空。七级高标壮,千门属望同。朱栏清映月,金铎远鸣风。弛禁逢元夕,焚修溢梵宫。游观多士庶,登陟有文雄。共喜超群品,应知仰六通。迷津如可照,于此息微躬。”林鸿《登絓月兰若》:“金人青莲宇,乃在白云里。久与名僧期,乘闲却来此。入门闻经梵,挂壁见巾履。落涧泉影红,侵廓藓花紫。海天正南豁,一望见千里。独树川上浮,孤云鸟边起。予生况多暇,所性乐山水。真赏非外求,冥心巢居子。”又,《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微霜初下越王城,衰病逢秋也自轻。九日登临多纵览,百年感慨独钟情。新蝉野寺黄花晓,远树江天白雁晴。却忆浮丘炎海上,懒题诗句寄同声。”又,《夏日至絓月兰若》:“翠微精舍薜萝垂,磵户阴阴暑不知。青草旧游苔满院,白莲新社雨侵池。题诗好是书蕉叶,招隐谁同赋桂枝。不向空门休物累,下方尘土欲何为。”又,《题异上人絓月轩》:“迢迢青莲雨,寂寂野桧定。片月挂虚空,群崖破阴暝。云窗晃玉毫,露幔卷金镜。色映天影寒,光凝古坛净。尝闻止水观,可以喻禅性。夜久悟音闻,空山响烟磬。”林世璧《集神光兰若》:“夙耽玄览厌区廛,落日乌山晚兴偏。结赏共邀莲社侣,追游幸忝竹林贤。风前梵影摇双树,月里仙歌下九天。夜静空香诸想寂,愿言乘醉欲逃禅。”又,《题神光禅院》:“暂解红尘鞅,来依玉殿香。禅关落钟磬,秋色上衣裳。万象山河列,三天日月光。树含青雨气,村合白云乡。寂灭心同杳,纷纭意转伤。人间龙亦静,市远世都忘。听法昙花下,参禅怖鸽翔。夕阳萝径晚,归路绿烟长。”王应山《夏日游神光寺》:“宝刹邻乌石,携樽忆旧游。兹山自名胜,我辈坐销忧。灌木长垂阴,岩花半似秋。悠然发幽兴,得句若为酬。清泠台下寺,一径隔尘氛。野饮偏宜暑,寻山幸有君。山深稀见日,洞古忽生云。醉即依禅榻,何言已夕曛。”徐熥《过神光庵》:“薜萝深处入,一径自逶迤。待月嫌林翳,看云怯石危。岩阴灯影晦,山静磬声迟。虽有重来约,重来知几时。”徐“次”:“破寺不堪游,新庵尚可投。攀松还倚竹,寻壑更经丘。地僻门休掩,岩倾字半留。晚风花落尽,吹上老僧头。”谢肇淛《壬子元日登絓月兰若》:“春动冶城南,扪萝穴遍探。开年新蜡屐,絓月旧精蓝。野色青犹逗,林光绿已含。布沙初作径,倚石欲成岚。寺废多馀地,僧闲不出庵。香留几岁火,树剩晚冬柑。栢叶杯应禁,莲花座可参。欲将如愿祝,长日傍瞿昙。”

  南涧寺 在乌石山之东。梁大通六年,居士苏清舍宅为之。唐乾宁二年,闽王建天王殿,三年,号南涧护国天王,合庵十二为寺。以居涧旁,故名。唐天宝八载五月六日,风雨雷电,涌出佛像。欧阳詹“记”。宋时,有安文头陀来游寺,于榛莾中得岩石,侧足以入,燕坐其中。大观中,赐额“普明庵”。国朝嘉靖间,寺为沙门所蚀,仅余天王崎,依山屋数椽。万历初,知县周裔先从里人请,始复为寺,视旧址不及半。寺之西,旧祀行瘟神,祷祠踵接,里人增构亭台,其山逾胜。

  安文头陀《磨岩》诗:“客至不点茶,相看淡如水。白云深谷中,稳坐浮生里。”

  唐欧阳衮《南涧寺》:“春寺无人乱鸟啼,藤萝阴磴野僧迷。云藏古壁遗龙象,草长香台抱鹿麋。松籁泠泠疑梵呗,柳烟历历见招提。为耽寂乐亲禅侣,莫怪闲行费马蹄。”周朴《南涧寺》:“万里重山绕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天边飞鸟东西没,尘里行人早晚休。晓日春山当大海,连云古堑对高楼。那堪望断他乡目,只此萧骚自白头。”黄滔《南涧寺》:“郭内青山寺,难论此窟奇。白云生院落,流水下城池。石像雷霆启,江沙鼎鼐期。岳僧来坐夏,秦客会题诗。冈转泉根滑,门升藓级危。紫薇今日句,黄绢昔年碑。歇鹤松低阁,鸣蛩径出篱。粉垣千堵束,金塔九层支。啼鸟笙簧韵,开花锦绣姿。清斋奔井邑,玄髪剃熊罴。极浦征帆小,平芜落日迟。风篁清却暑,烟草绿无时。信士三公作,灵踪四绝惟。良游如不宿,明月拟何之。”

  明萧世济《游南涧新亭》:“良朋喜新构,邀我凌巑岏。携觞入南涧,振衣陟危栏。一庵絓树杪,俯视周人环。扪萝叩石壁,排云坐禅坛。顿觉真境好,恍如世外观。开襟会佳趣,席地罗杯盘。登顿未言疲,竟兹一日欢。嗟予罣罗网,局促靡所安。会将巢岩松,共摘青霞餐。”

  道士井 在天王崎下。初,晋时林氏渡江入闽,有华阳道士谓可凿井于南山足下,若遇盘石当止,必有泉焉。林如其言,果有盘石,白豕跃入井中,泉随涌出,至今大旱不涸。

  鳞次台 有小阜,多奇石,乌山之支也。登其巅,望城中屋次鳞鳞,故名。其台石上摹刻米芾“第一山”三字。唐时,有道山黄氏,世居之。后人刻诗一绝于石:“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七百年。若是儿孙能守分,免教沧海变桑田。”宋状元黄朴居之。元季,处士吴海居之。吴近式微,乃为魏观察文焲所有,曩时坠废悉修复。

  石塔寺 在鳞次台之东。唐贞元十五年德宗诞节,观察使柳冕以石建塔,庾承宣为“记”。赐名“贞元无垢浄光塔”。五代晋天福二年,王延曦重建,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国朝永乐、宣德、景泰、成化间屡修葺。嘉靖间,寺地为居民乾没,一塔仅存。会城龙角,颓废非宜。

  明林恕《登石塔》:“晴霄高耸韱锋铦,海月江烟挂碧檐。地控诸天连北极,窗虚八面敞云檐。瑶池日照金运浄,碣石春摇竹笋尖。欲借乌山磨作砚,兴来书破彩霞缣。”洪士英《登塔》:“寺废塔犹存,经年不启门。邻梯闲借上,石磴始能扪。鸡犬烟中市,桑麻雨外村。残碑虽剥蚀,仿佛辨贞元。”

卷之十一 郡东闽县胜迹

  东出行春门,为乐游桥、迎春亭、朝天桥、长乐山、宝月寺、黄恭墓、康山庙、罗泰墓、草参桥、东禅寺、小兰亭、海印庵、地藏寺、金鸡山、栖云庵、陈崇墓、东岳庙、能仁寺、玄妙观、奉真桥、高瑶宅、双龙庵、荔枝林、三友墓、曲水流觞、凤丘山、韩准墓、林渭墓、东山、大乘爱同寺、文殊般若寺、圣泉庵、龙首涧、许将墓、许应龙墓、华严寺、钟耆德墓、许天锡墓、鳝溪广应庙、虞公庵。

  乐游桥 在行春门外,今名晋安桥。宋元祐中,道士颜象环建。又东为钵头街。

  迎春亭 在易俗里。国朝成化间,知府唐珣重建。岁迎春日设宴于此,林谨夫有“记”。东有劝农亭。嘉靖初,知府汪文盛建。

  朝天桥 在易俗里,跨涧为桥。有亭一,奉观世音。

  明宋鋺诗:“忆昔群仙观玉京,虹桥曾听步虚声。天香晓度云间佩,月夜时闻鹤上笙。甃石凝烟瑶草绿,曲栏垂柳碧波晴。幽人卜筑依灵境,为爱青山一带横。”

  长乐山 闽越时,山间居民梦神人乘白马至此,因名白马山。梁改闽县为长乐,更今名。唐武宗时,建白马庙其上。山之阴有温泉焉。山之南为三昧山、宝月山。又南为东岳岭,逾岭而东曰竹屿,邓氏居之;曰前屿,黄氏居之;曰后屿,叶氏居之。又小山曰茶园,在平田中,并民居鳞次。

  宝月寺 在易俗里。唐乾宁初建。宋乾道六年,陈诚之请为功德院,改广因报先院。国朝永乐元年重建为寺,今废为豪家丘墓。

  黄恭墓 在宝月山。恭,怀安诸生,事父母以孝闻。

  康山灵树庙 在易俗里。神姓赵,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本郡人庙祀之。里有乔木,今犹著灵。

  罗泰墓 在康山东。泰,字宗让,见郡志隐逸传,有《觉非文集》。

  草参桥 宋建中靖国间建,有亭其上。

  东禅寺 在白马山。郡人郑昭勇舍宅为之,旧名淨土。唐武宗时,废为白马庙。咸通中,改为东禅浄土寺。中有放生池、芙蓉阁、清阴亭、东野亭。郡守蔡襄旧额。国朝成化三年重建,改名东禅宝峰禅寺。嘉靖间,中允陈节之废为墓。寺之南,马司徒森赠尚书祖茔。

  唐周朴《东禅寺》:“瓯闽此郊外,师院号东禅。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爬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鹳鹊尚巢顶,惟堪举世传。”

  宋李弥逊《东禅开堂》:“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燃。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诸方坐老衲,具足世法船。少开迷云昏,氛埃遂澄鲜。我来偶相值,杖屦参高軿。拈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从兹竹阴下,饱饭纵横眠。”程师孟《上巳游东禅》:“出城林迳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百年骚客来闲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更爱堂前迎太守,路头先坠碧云鞭。”

  明徐《经东禅废寺》:“春草离离覆古阡,残僧犹解说东禅。满山松柏摧薪尽,孙子何人守墓田。”

  小兰亭 宋时,太守与郡僚上巳注褉饮处,今废。

  明林炫《东禅》:“出门苍雾满晴山,涧水斜穿玉洞寒。相对谈玄忘日夕,泠泠钟磬掩罗关。”

  海印庵 元至正间,僧云磎建梅边小隐,贡师泰“记”。又有舶塔院、瑞圣院,今并废。

  地藏寺 在易俗里。唐乾宁元年建。又有圆明寺,并废。

  金鸡山 在孝义里。去城三里而遥。相传秦时望气者谓有金鸡之祥,遂断其山脊,今为丛塜。旧断处为径路,号鸡公弄。山北青鹅山,桑溪之水出焉,又名曲水,俗传闽越王流觞处。又北为龙窟,有岭曰猎岭,西连奇山,多怪石。诸小山曰东湖,曰峭谷。龙窟,旧记云:山穴有蟒,夭矫蜿蜒,额有“王”字,人以为龙也,祀之,故名。东湖与龙窟相连,旧记有宋林观过、林夙二先生居之。

  明王恭《鸡公弄》:“荒岗古墓难笼边,蔓草离离生野烟。狐狸养子隐荆棘,乌鸢作巢衔纸钱。石麟埋沉土花湿,雕砖剥落樵人拾。天阴燐火暗复明,月下精灵语还泣。此坟未必无子孙,夙昔传闻皆宦门。浮荣一去不复盛,空馀古木啼清猿。谁家新塜高数尺,又买西家坟上石。忆昔秦中北邙路,丧车辚辚塜无数。黄金买山葬死灰,昨日官军斫坟树。崩茔断圹襟苔痕,髑髅无声眠草根。生前意气动山岳,身后凄凉邈九泉。君不见羊公岘首石,已刻季子延陵碑。尚存锦袍醉倒长安市,谁招采石江心魂。岂知百年后,身世两俱没。贵贱终同草上尘,升沉且进杯中物。笑矣乎!悲矣乎!眼中之人今有无。”

  栖云庵 在金鸡山之巅。灌木幽郁,寂静可憩。每晓起,万松浮青,白云英英在其下。国朝嘉靖间,郡人王应钟募缘建。

  明陈椿《游栖云庵》:“梵宇栖云外,人天出世间。孤峰一以眺,双屐欲忘还。花雨沾衣细,松阴覆座闲。何当捐物蔽,持偈傍兹山。”徐《游栖云庵》:“竹掩茆房翠西,香灯清浄托禅栖。孤城乱瓦迷榕叶,百亩平畴见稻畦。荒塜淒凉眠石马,空山零落绝金鸡。壁间试剔苍苔看,二十年前有旧题。”谢肇淛《栖云庵》:“小寮幽竹绝尘氛,路入温泉野色分。地僻不闻僧院磬,山低时度女墙云。隔江烟火孤村屿,绕郭松楸十里坟。王气鸡声俱寂寞,曲池霜叶落纷纷。”

  陈崇墓 在金鸡山之麓。崇,官御史,有风裁,见郡志。

  东岳庙 去城五里,为东岳泰山行宫,香火甚盛。三月二十八日,州民以是日为岳帝生日,结社荐亡,观者如堵。俚诗有“三月二十八日出郭”之句,盖其来旧矣。

  能仁寺 在东岳庙之西。万历间建。

  玄妙观 在东岳庙东。闽时建为东华宫。宋祥符中称天庆观,元贞初改今名。

  奉真桥 在东岳庙前。宋元丰三年,道士颜象环建。

  高瑶宅 在黄坂。瑶,闽县人,景泰中令番禺,多惠政。卒葬秀岭。

  双龙庵 又名双溪,旧神光庄也,国初建。

  明林敏《夏夜集双溪兰若》:“散帙栖鸟时,幽寻憇僧舍。天吟风满市,露饮月侵夜。烟篠澄远心,云萝翳长夏。回看众壑阴,杳霭钟声罢。”陈椿《游双龙庵》:“迷路叹西东,寻幽入梵宫。廛中喧乍息,物外思何穷。涧净龙湫落,檐虚鸟道通。坐携余兴返,花雨逐松风。”徐“次”:“信步冶城东,寻僧憩梵宫。草香闻不尽,松影踏无穷。溪势双流合,桥门七孔通。静看黄蝶过,随意领春风。”

  荔枝林 在桑溪之东。唐、宋时,荔树极盛,故名,今渐摧折。

  三友墓 在荔枝林白碧山。弘治中,有徐、吴、林三人交莫逆,死而同穴,合葬之。至今子孙祭扫不绝,时号三友墓。

  曲水 在桑溪上流,登云路之下,有茂林修竹之胜。相传闽越王流觞之所。宋郡守有褉游亭,今废。

  宋祠部王逵《修褉》诗:“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为修洛阳褉,重忆永和春。罗绮花香度,岩峦梵宇新。尘中得乘暇,来见解空人。”(逵,庆历中以祠部郎知郡。)

  明徐熥《桑溪褉饮》:“春风载柔,道彼长林。我有旨酒,与子同斟。幽怀既惬,玄想弥深。悠悠逝波,实怆我心。”曹学佺诗:“行行东郊,深无人烟。言登崇岗,仍趋平田。双溪同源,其流溅溅。天成之沟,因为周旋。宾朋来斯,居同衿连。流觞何迟,随人而迁。遐思前人,由之无愆。”徐:“维兹春暮,既今且和。良俦至止,载咏载歌。冥心川上,涤志崇阿。缅怀古哲,感彼流波。”陈价夫:“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春禽弄波,晴翠映澜。千载一集,兹游实难。觞来勿辞,请君尽欢。”陈荐夫诗:“汎汎清漪,盈盈羽觞。临流不接,凝思未遑。情怡曲渚,目睇连岗。临川阅水,感念前王。”

  凤丘山 去城五里而近。有朱文公大书“鹤林”二字,又“凤丘”二字。其山北连蒲岭,南迤逦际江,彭耜修真于此。刘智远篆书“龙虎”二字。又有宋吏部尚书彭演墓。山之麓,为明进士郭波别业。

  宋白玉蟾《题鹤林宫》:“王邓诸公焉在哉,云屏烟嶂锁苍苔。大千国土无双客,第一洞天游两回。太极光阴忘甲子,九霄云气接蓬莱。桑田海水今如许,劳得朝猿暮鹤哀。”

  明傅汝舟《过凤山访郭澄卿》:“出郭郊原近,隔桥门径幽。客情初下榻,诗思满高楼。碧水分龙涧,丹山落凤丘。昔贤吾不羡,吾只爱吾俦。”邓定《登凤丘》:“一壑烟霞远市尘,半空楼阁俯城闉。白云满地不成雨,好鸟数声啼破春。老衲有时分席坐,野人无事过门频。东山猿鹤迟归隐,何日携书共卜邻。”王恭《凤山》:“仙人梯鹤上,吹笙去不还。空留梯石白云间。尘凡自愧无仙骨,独对岩扉试一攀。”林炫《登凤丘》:“晓骑白鹤下青烟,来访芝丘老凤仙。独坐小堂秋寂寂,满山红叶 夕阳天。”邓原岳《游凤丘》:“乌石峰前鸦乱飞,天风吹冷薜萝衣。烟迷岛屿浮青霭,日出溪山浄翠微。石壁草荒残刻隠,丹炉药化昔人非。白云满袖芒鞋湿,身在瑶台项上归。”徐《登鹤林绝顶》:“云际高丘切太虚,争传此地有仙居。水榕干老供樵采,墓棘丛深拽客裾。云冷石坛丹灶火,雨昏岩壁劈窠书。去家尚叫千年鹤,拾得林间紫毳馀。”

  韩准墓 在凤丘。准,沛县人,元行台侍御史。国初,兵入闽城,病不服药而卒。

  林渭墓 在凤丘山。渭,闽县人,正统间,令海丰,称循吏。

  东山 在遂胜里。去城十里而近。有狮子峰、榴花洞。唐永泰中,樵者蓝超逐鹿至洞,遇异人,与榴花一枝而返。复往,遂失所在。山之东为古岭,下有铁鼎潭,龙居之。

  宋钱昱诗:“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玄。僧闲来出世,松老不知年。放马眠岩草,移杯酌涧泉。浮名知脱得,终住此云边。”蔡襄《榴花洞》:“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仙人应向青山日,管却春风不与归。”魏万《榴花洞》:“江山巧秀入禅扃,四径山源画未真。万垒好峰侵碧落,一泓流水隔红尘。涧边鹿跡今何在,洞口榴花总似春。自恨声名尚牵锁,无因长对洞中人。”李纲《游东山》:“衰病年来百事阑,禅居环绕尽青山。登高选胜从君乐,隐几忘言输我闲。一枕清风消永日,三杯浊酒发酡颜。雀罗可设从来事,东阁常开不是悭。”又:《游榴花洞》:“一派寒流作小溪,松篁深处有丛祠。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灵湫瀑布垂。粳稻丰穰欣岁乐,笳箫清咽报神私。更将小雨为滂润,正是农夫播麦时。”“乞得明时多病身,归来林下养天真。芒鞋竹杖未全老,药灶酒壶随分春。山寺递传钟磬晚,田家收拾稻粱新。试穷溪上榴花洞,恐有桃源避世人。”“布地金沙片片匀,深沉院宇閟祗园。清涼路畔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浄为还源。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黄裳《榴花洞》:“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鹿径踪何在,榴花信可通。此缘当邂逅,来接紫光翁。”李弥逊《游东山》:“游云本无心,时为晴山留。我曹等云闲,亦作寻山游。驾言出城阙,古寺聊相投。摩挲铸金像,不知几春秋。行行及佳境,真成上扬州。追随况高人,华胄皆通侯。高名迈姚宋,馀事卑曹刘。向来金鸾御,一一亲垂旒。如何丘壑中,乃与猿鹤俦。寒威靳山秀,幽处不可求。清溪访鹿跡,古涧窥龙头。枯藤络断磴,未上愁吴牛。人言昔仙去,疑是竹务猷。云昏看山眼,欲展还复收。伊子岩穴走,南山万里遒。烟霞入膏肓,瞑眩不可瘳。群公上界侣,邂逅天南陬。敢言同心臭,长抱踖等羞。心知造物戏,驽骀间骅骝。鹤书偶未下,爱日尚可偷。花风起群萌,枝上春欲流。更催小槽红,一笑非人谋。”许将《和程大卿》:“东山十里复溪流,远客时时一望愁。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八州旗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南北共歌公所憩,独嗟无计共英游。”

  明邓定《游东山》:“古寺依山不记年,兴来登眺更悠然。题诗偏扫苍苔石,隐几遥听瀑布泉。山径草香春麝过,水塘沙暖白鸥眠。红尘隔断人间世,肯信桃源别有天。”又《东山》:“东山崖寺古,登眺欲忘归。猿盗岩前果,僧开竹下扉。涧光摇树影,石甃沁苔衣。落日禅声寂,疎钟动翠微。”徐熥《寻榴花洞故址》:“逶迤群峰隐,纡迴一径连。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芳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莓苔寒细雨,桑栢隔孤烟。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不记来时路,因弃世上缘。迟回未忍去,或恐遇神仙。”袁敬烈《榴花洞怀古》:“胜地多遗跡,今来惬赏心。半岩苔藓合,一径水云深。樵子何年过,仙人不可寻。涧花随步履,草露湿衣襟。水咽危桥断,烟迷古洞阴。山空遥见寺,城远不闻砧。老鹤还孤树,寒猿响碧岑。徘徊不忍去,斜日满前林。”徐《寻榴花洞》:“洞门无处见榴花,麦秀渐渐古路斜。应是游人寻不到,山深元自有仙家。”“千年陵谷变沧桑,仙洞沉沉闭夕阳。碧涧乱流无鹿跡,满山秋草卧牛羊。”林世吉《游东山》:“鸿响气已肃,鸟归景云竟。敞席瞩迴溪,搴林缘曲径。岩屯云气深,石翳霜华浄。梧冷叶微脱,篁孤箨犹迸。溜溜谷飚发,亭亭溪月映。幽探展极娱,周觉惬遐兴。奇胜不可忘,渝翰著新咏。”陈椿《榴花洞》:“纡迴径竹屿,窈宨入花源。地远尘稀到,山深洞自存。孤峰遥过鹿,迭嶂乱啼猿。天籁清人耳,泉声醒客魂。沧桑长变幻,丹灶几朝昏。坐惬岩丘赏,翻嫌朝市喧。松乔如可接,骑鹤觐天门。”

  大乘爱同寺 在东山。梁大同六年,置大乘寺,十二年,置爱同寺。唐大中十一年,合二寺为一,因名。宋元祐中,许将请为功德院。中有夜光台、神僧室、鑑净轩、放生池、山辉堂,今废。

  宋李纲《访许子大于大乘寺》:“物外仙家长自春,隐沦何必为逃秦。只因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璘珣。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黄裳《大乘寺》:“奔入高真避秦侣,远入闽山岂惟楚。落花流水来何处,逐鹿人从石门路。遂造洞门谁得知,鸡黍生涯贯今古。樵客见留何事去,分合随缘落尘土。回头已在尘劳中,手把榴花如寐寤。紫元素抱超然情,到此令人心骨清。闲跂长林跨深壑,遥见猿鹤来相迎。灵源为我写幽思,但闻历历朱絃鸣。狮子峰前孤退藏,当泯顽空还混茫。龙首涧边云合并,或作人间时雨行。杜鹃有声山意真,杜鹃有花山色明。偶逢奇石可且上,幸乘此兴聊飞觥。顾语娉婷莫予翼,脚力犹争年少轻。三杯通道聊自适,还被谷风吹复醒。忽忽流光已闻暮,红烛如林乐声举。”曾巩《游大乘寺》:“行春门外是东山,览胜宁辞数往还。溪上鹿随人去远,洞中花照水长闲。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缈间。自笑守官偷暇日,暂携妻子一开颜。”张劝《山辉堂》:“萧萧松竹荫华扉,更有虚堂隐翠微。云掩峰峦横秀色,月低岩谷弄清辉。分开远碧鸣泉落,点破寒光白鸟飞。还似山阴秋霁后,照人怀抱欲忘归。”

  文殊般若寺 在东山。唐景龙四年建,咸通中赐额。国朝成化七年重建。嘉靖中,郡人倪祖废其寺为墓。寺后有山,旧产金沙。

  明徐《文殊废寺》:“宝刹庄严盛故唐,给孤园路变坟庄。炉抛前垅荒祠座,钟徙它山别院梁。供佛有田豪主得,挂瓢无地老僧亡。村南村北累累塜,几个孙曾哭白杨。”谢肇淛《游文殊废寺》:“千年灵塔委金沙,憔悴前朝古栢斜。石础尚留青藓篆,墓门空锁白杨花。佛销宝相埋秋草,僧散斋堂馁暮鸦。石马玉鱼零落尽,行人犹说梵王家。”

  圣泉院 旧名法华。唐景龙初,僧怀一始卜居寺西,苦远汲,忽一禽噪于地,因凿之,泉忽涌出。先天二年,赐额。又有文殊岩、多宝塔、天台井、放生池、神移泉、松坞、芝坞、跃龙渊、涵虚沼、御书堂、罗汉堂诸胜。又有李邕《皇甫政塔碑》,今多颓废。万历间,僧善灿重建佛堂。

  宋曾巩《游圣泉》:“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隹景暂留连。清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前村供佛田。”李弥逊《游圣泉》:“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十里秋苔隨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明陈亮《游圣泉访殊上人》:“步入金沙地,禅居偶闭关。碧云凝曙色,红树满寒山。尚觉香缘浅,空携俗虑还。三车何处演,却放白牛闲。”僧惟岳《神移泉》:“岩头瀑布泻寒烟,井底澄清浸月圆。性水真空同法界,神从何处更移泉。”谢肇淛《游圣泉》:“东山开宝刹,传是景龙年。野径缘溪远,层峰绕郭偏。锡飞初得地,禽戏忽成泉。竹老阴常覆,松枯脉暗穿。鹿分甘露水,龙出讲经筵。朱阙诸天近,霜钟万壑传。沉灰原有刼,沧海已为田。云锁门双塔,林园屋数椽。哀涛惊鹤梦,败叶拥僧眠。霜落祗林树,苔深法座莲。稀闻来杖履,谁复布金钱。废洞迷灵跡,残碑失古镌。六时荒院磬,一炷断炉烟。铁像它寮寄,珠幡尽日悬。樵人寻旧址,行客吊新阡。趺藉蒲团稳,登知蜡屐便。悲风初广莫,残照且虞渊。碧殿猿啼里,元岩鸟道边。城阴浮薄蔼,烧影引归鞭。囘首兴亡地,空林咽暮蝉。”徐《游圣泉》:“东峰晴翠昼阴阴,旧是闽王施宝林。古路斜通松坞远,冷泉流注树根深。钟移别院销追蠡,锡卓空山绝戏禽。寺额尚存唐代迹,更谁重布给孤金。”安国贤《圣泉院寻榴花洞不见》:“不见相将岑,屐齿痕青草色侵。窦湧一泓澄浄水,幡飞双塔见禅林。遗榴尚忆当年事,逐鹿空怀昔日心。古洞荒芜寻不见,满山松影乱啼禽。”

  龙首涧 宋许将读书处,故名。又有清阴、碧岩二亭。

  宋许将《碧岩亭》:“旧室僧留古岸边,欣予同赏碧岩前。日生狮子峰头树,烟伴榴花洞口泉。黄叶入秋山出地,白云临晓海垂天。飘然踪迹今何在,别去江山又一年。”王汝舟“和”:“亭开幽谷草堂边,朝暮清音落槛前。人去日升蓬岛路,客来空爱玉溪泉。仙翁世界藏深洞,佛子楼台出半天。谁为琢名岩下石,拟将遗事记当年。”

  许将墓、许应龙墓 在东山。将,宋状元,门下侍郎,谥文定;应龙,官枢密,郇国公。父子俱名臣。

  华岩寺 在埔头。宋太平兴国八年建,即地藏塔院也。本唐翁承赞故宅,有昼锦亭、狎鸥池诸胜,今废。

  明陈亮《简华严无极上人》:“久耽丘壑胜,未历东山路。偶访招提居,兼谒郇公墓。云林更左转,始得禅栖处。落日寒蝉鸣,蔼然松下暮。真僧欣相接,况有平生故。秘箧散芸香,名巵酌甘露。常怀谈空理,喜捐平生虑。永愿依道林,惭非许元度。”

  钟耆德墓 在遂胜里。耆德,闽县人,元末隐士。

  许天锡墓 在东山。天锡,以都给事中使朝鲜。还,逆瑾责赂,自经死。

  鳝溪广应庙 初名鳝溪。在桑溪里,鼓山之北,大乘寺之南。峡有二潭,下潭广六尺,深不可测,距上潭五里。相传闽越王郢时,有大鳝长三丈,为民害。白马三郎者,郢第三子也,以勇力闻,射中之。鳝緾以尾,三郎人、马与鳝俱死,其害遂绝。邑人立庙祀之。唐贞元十年,观察使王翊祷雨有应,新其庙,辄加封号。宋庆历六年,旱,守蔡襄自为文祷之,读毕,大雨。修葺其庙。绍兴七年秋,大雨,水暴出,声闻数十里。诘朝,有石高、广二丈峙庙后,如堵,水左右注,庭除无恙,人以为异。淳祐八年,郡守陈垲以祷雨至,谓神亲杀鳝,其灵在神不在鳝也。为更今名。唐观察张仲方,以太平元年夏祷雨归,至圣泉寺,雨集。仲方诗:“入门池色浄,登阁雨声来。”团练副使李贻孙诗:“旌斾忧民至,风云逐雨来。”判官李敬彝诗:“雨随青嶂合,云拂画旗来。”内供奉彭城诗:“云阴随雨度,桂馥逐风来。”

  虞公庵 在东山之麓,梁虞寄隐处。寄,会稽人,侯景之乱,避地入闽。陈宝应据闽,有异志,寄数谏不听,遁迹东山。宝应怒,遣人焚其舍,寄安卧不动,纵火者为灭其炬乃已。宝应败,宾客伏诛,惟寄获免。闽人重之,名其处为“虞公庵”。寄无子,荔子世南嗣之。

  宋曾巩《虞公庵》:“虞寄庵前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明徐《虞公庵》:“一片空山草树疏,欲寻遗址但荒墟。野翁不识前朝事,犹记当年旧隐居。”附宋杨朏《荔枝轩》:“曾观荔枝图,几费丹青粧。能红能紫亦能绿,不能写得天然香。曾读荔枝谱,其品堪第一。较量滋味论高低,大抵闻名不闻实。我疑真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红。杏梅桃李不足数,先教碌碌随春风。锦囊玉液相浑淪,百果让作东南元。别有真香与味色,一时分付荔枝轩。”(此条当入荔枝林一条下。)

卷之十二 郡东 闽县

  由鳝溪迤东为鼓山、涌泉寺、灵源洞、将军石、喝水岩、小顶峰、大顶峰、天风海涛亭、半山亭、浴凤池、石门岩、元公亭、望州亭、凤尾亭、蹴鳌桥、鼓山下院。

  鼓山 距郡城十五里而遥,延袤数里,其高入云表。山之颠有巨石如鼓。峰、峦、岩、洞,不可指数。或云:风雨大作,其中簸荡有声如鼓,故名。郡之镇山也。

  涌泉寺 唐建中四年,有龙见于灵源洞,因建寺镇之。王审知尝命僧神晏住山,倾其国赀以给。乾化五年,改为鼓山白云峰湧泉院。有华严台、妙峰阁、一多庵、痴坐轩、憨睡室、无尽门,总名曰华严。国朝初,复改为寺。宣德初建,成化间廨院被水,重建。

  灵源洞 在涌泉寺之左。岩窦嵌怪石,下数十级以入,其中高、广数寻。五代梁,徐寅有十二咏诗并记。朱子凿“寿”字甚巨,于洞中。

  将军石 在灵源洞道侧。峙立若甲卒,故名。

  喝水岩 有东、西二涧。相传,僧神晏诵经于此,恶水声喧轰,叱之,西涧乃涸,逆流于东涧云。宋蔡襄书“忘归石”三字。

  小顶峰 在涌泉寺后。

  大顶峰 又名屴崱峰。由小顶而上里许,岩崄峨,其巅若覆釜。宋咸平中,丁谓始披榛至此。石上刻朱子“天风海涛”四大字。

  天风海涛亭 在大顶峰头。宋淳熙间建。朱子书匾。又有临沧亭,并废。

  半山亭 上距灵源洞尚二里许,道周多奇石。

  浴凤池 在大顶峰之北。唐末,有樵者见五色雀群浴于此。

  石门岩 凤池之南,巨石槎枒,峙立若门。又有应真台、祖师岩、涌泉窦、甘露松、白猿峡、香炉峰并石门之右。

  元公亭 宋嘉祐间,为郡守元绛建。今废。

  望州亭 在鼓山屴崱峰。宋熙宁中,郡守丁竦、提刑沈练、郡人陈烈同游,刻《鼓山铭》于峰头之盘石,而亭其上,今废。

  凤尾亭 去灵源洞一里。山之巅,则浴凤池也。

  蹴鳌桥 唐黄璞远祖太和得道处。翁承赞赠璞诗有“烟萝况通神仙窟,丹灶还应许独寻”。

  鼓山下院 本涌泉寺积谷处。嘉靖间,涌泉寺毁,乃拓而葺之,殿宇壮丽有加。宋陈烈《鼓山铭》:“鼓屴崱,峰顶特。穷岛夷,頫封域。屏闽东,拱辰北。岁辛亥,帝司赤。竦绅烈,从陗陟。搴若华,揖瑶极。呵蜚霆,蹴鳌脊。披霄根,殚目力。高者仰,深必惕。谨其至,惟古则。”

  蔡襄《登鼓山》:“郡楼瞻东方,岚光莹人目。乘舟逐早潮,十里登南麓。云深翳前路,树暗迷幽谷。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灵泉注石窦,清吹出篁竹。飞毫划峭壁,势力忽惊触。扪萝跻上峰,太空延眺瞩。孤青浮海山,长白挂天瀑。况逢肥遯人,性尚自幽独。西景复向城,淹留未云足。”元绛《元公亭》:“谁书吾姓揭亭颜,栋宇飞腾气势完。谷口秋风吹鬓发,海东朝日上栏干。地高顿觉群山小,天近须知六合宽。三到岩扉殊不厌,异时常向画图看。”邵去华《宿鼓山》:“玉磬声沉夜闻寂,天风吹送海门涛。鹤来松顶云归后,人倚栏干日正高。”李觏《灵源洞》:“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谁把石厓齐划削,直教云气当帘帷。良工画得犹宜秘,莫与凡夫肉眼窥。”白玉蟾《鼓山涌泉寺》:“输与黄龙第一筹,于今不到洞庭羞。九重城里圣箭子,三百年来粪扫头。山月扶疎龛石冷,天风浩荡海槎浮。我来会得谦公意,竖起拳头向赵州。”李纲《鼓山灵源洞》:“碧海吸长江,清波逾练净。我为鼓山游,潮客初放艇。连峰翠崔嵬,倒影涵玉镜。舍舟访招提,木末缭危磴。淩云开宝阁,震谷韵幽磬。乃知大丛林,楼托必深夐。灵源更怀奇,岩壑相隐映。森罗尽尤物,无乃太兼并。伟哉造化力,至巧于此罄。烟云互卷舒,变态初不定。岂惟冠一方,宝最东南胜。周行洞峡中,泉石若奔竞。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莹。当年喝水人,端恐混观听。是心如虚空,动寂岂妨并。兵戈正联绵,幽讨亦云幸。相携得佳侣,散策谢轩乘。偷安朝夕间,未可笑赵孟。淹留遂忘归,怅望云海暝。不负惠询期,更起沧洲兴。”赵汝愚《登鼓山》:“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世人只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朱熹《游鼓山》:“灵源有幽趣,临沧擅佳名。我来坐久之,犹怀不尽情。褰裳步翠麓,危绝不可登。豁然天地宽,顿觉心目明。洋洋三江汇,迢迢众山横。清寒草木瘦,翠盖亦前陈。山僧好心事,为我开此亭。重游见翼然,险道悉以平。会方有行役,邛蜀万里程。徘徊更瞻眺,斜日下云屏。”李弥逊《游鼓山》:“谢公忧民馀,妙语继两禅。兹游瞰沧溟,宛在一叶莲。木密虚可步,石立高莫缘。从来看山眼,一洗俱茫然。蓬莱如有无,空翠蒙云烟。却疑浩荡中,天津渺归船。崎岖访幽胜,众象争相鲜。凌高寓远目,孤云共轩軿。归来拥寒衾,耳底犹鸣泉。觅句了不工,青灯暗孤眠。”林希逸《题天风海涛》:“亭后千寻屴崱峰,亭前万里见晴空。山藏落照生新月,海涨轻波带晚风。世事浮沉变今古,客游石遍西东。近檐溜雨霜涛栢,却是渠会识晦翁。”真德秀《游鼓山》:“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疲民未苏醒,还顾空踌躇。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始酌清冷泉,一浣丹墨洿。超然烦溽中,著身在冰壶。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今人淡忘归,似到真华胥。忆昨泛莲日,选胜邀朋徒。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宋。举觞酹且盟,一节期从初。重来三十年,恍如隔朝晡。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有怀子陈子,感慨为欷歔。子抱月明终,我方长途趋。巅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愿言祝同壮,著力相携扶。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娱。会须脱尘鞅,来依懒瓒居。”刘克庄《陪真西山游鼓山》:“先生庙廊姿,非直藩翰才。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重臣方暑行,停驮小徘徊。客中载枚邹,物外寻宗雷。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眷言如灵山,自判宇宙来。登临几朱轮,灭没随飞埃。堂堂蔡与赵,继者其谁哉。共惟勋业侔,况乃名节偕。伊余忝载笔,适值祖账开。虽陪叔子游,独抱湛辈哀。残诗堪覆瓿,不敢镌苍崖。”邓肃《游鼓山》:“兰桡舣岸雷霆骇,疾雨狂风欲翻海。吾人作意水石间,素志岂因风雨改。悟适当如未悟人,衡山不知为开云。鲁阳莫试挥戈手,郭泰何妨垫角巾。山僧导我飞芒屦,要看渠师得道处。雪喷鼎烹一叱迴,千古涧流不东注。我笑老师太豪雄,故今鬼神窥吾踪。安得廓然无圣解,苍厓依旧飞白龙。”徐锡之《喝水岩》:“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坐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黄干《登鼓山》:“登山如学道,可进不可已。悬崖更千仞,壮志须万里。平生石鼓怀,独酌灵源水。峨峨大顶峰,欲往辄中止。今朝复何如,系楫渡清泚。好风从西来,缥缈吹游子。褰裳陟遥巅,万象能俯视。东南际大海,日月旋磨蚁。烟云隔洲渚,历历犹可指。域中十万家,嚣喧不到耳。郊原与市廛,琐碎如聚米。同来皆良俦,酌酒共欢喜。深林更叫啸,磐石恣徙倚。摩挲陈公碑,岁月为我纪。更持末后句,归以铭石几。”严仁《水龙吟》:“飚车直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剨然长啸,天风澒洞,云涛无际。我欲乘槎,从兹浮海,约任公子。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银钩铁画,龙蟠凤翥,留人间世。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到于今幸有高亭遗爱,甘棠遗意。”

  元萨天锡《望鼓山》:“鼓山起千仞,乃是东海根。蛟龙穴其下,霹雳翻海门。砥柱俨不动,日夜雪浪奔。何当临绝顶,俯视浴日盆。”王翰《灵源洞》:“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不分沧海色,那识白云心。瑶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帖木儿《登屴崱峰》:“肩舆直上白云梯,古刹林深路欲迷。绝顶一声长啸罢,海山空阔万山低。”黄镇成《登屴崱峰》:“屴崱峰高万丈梯,上方高与白云齐。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雨低。喝水无人空宴坐,磨厓有客漫留题。飘然欲御长风至,一笑何须过虎溪。”

  明林鸿《屴崱朝曦》:“天地有神气,屴崱东南青。高标穷碧落,连峰走沧溟。深探地无际,远见日初出。蜃气乍苍涼。龙光犹恍惚。始知至阳精,明明含中虚。迴旋缀阴魄,斡运乾坤枢。愿言吸晞景,庶以永年岁。手把扶桑枝,身骑六鳌背。兹焉对画图,飞云绕屴崱。一笑天鸡鸣,晴窗已东白。”王恭《鼓山寺》:“崱顶珠林出半天,灵源钟磬翠微连。平芜下界孤峰外,遥海寒涛独雁边。云度佛香清鹤梦,风传仙梵醒龙眠。西游自笑尘踪远,那得闲来此问禅。”高廷礼《饯郑五秀才至鼓山寺》:“屴崱海上秀,山峰开禅宫。虚亭挂空翠,直上临方蓬。溟涨在几席,天光映帘栊。目极万里外,但见青濛濛。曙色从东来,晃然灵境空。登临岂不美,别意欲无穷。”唐震《游喝水岩》:“灵境敛幽寂,玄岩閟林莽。秋风何处来,泠泠百泉响。传闻妙禅机,默坐谢尘鞅。萧然一榻静,厌此渎遐想。昙花散天雨,空翠人苍漭。卓锡振梵音,寒流自西往。道人此投迹,风磴时独上。竹径清露繁,松关碧苔长。伊予性疏癖,偶爱地宏敞。莲社如有期,攀缘恣嘉赏。”王偁《登鼓山宿涌泉寺》:“翠微白云里,逢秋思一登,耸身蹑云壁,飞泉摇古藤。洞豁海天际,坐见万境澄。饮涧动群鹿,宴坐逢真僧。邀我宿化城,珠林悬古灯。寥寥片月上,悄悄天籁凝。因悲向城市,尘髪秋相仍。”周玄《游屴崱峰》:“化城东畔大江流,江上凉风雨未收。南国词人期载酒,汉宫仙吏更移舟。寒灯双树空濛见,瑞蔼诸天积翠浮。鞍马向西归兴动,不应歌舞更淹留。”又《游鼓山西畲》:“穹形抱虬木,碧色限苍铁。澉濑身屡倾,量辙厓频折。披萝至云杪,恍视昆仑碣。景物动扶桑,霓旌或明灭。高秋轶铁翳,千里亘寥廓。野旷众虑恬,天清百愁绝。青阳与赤谷,讵可辨优劣。设险造化功,蟠幽鬼神穴。国师峰万丈,钟灵气参错。双凤何年来,徒闻此栖跃。晤游非所私,况赖诸贤哲。崔嵬泰华巅,作书家人诀。”陈晖《宿屴峰秀公房》:“听梵来山寺,逢僧宿石楼。风泉行处满,花竹坐来幽。暗涧钟声晚,空潭树影秋。东林微月白,相送虎溪头。”又《屴峰晚眺》:“寻幽独上最高峰,泽国山河四望同。岛屿潮来天接水,海门日落树连空。僧归远寺疎钟后,木落空山积雨中。更向寒岩长一啸,松涛十里送天风。”郑阎《登大顶》:“绝顶临天迥,相携兴里过。岚光移野席,谷籁散林柯。过雨沾衣湿,闲云入袖多。不知蓬海外,员峤更如何。”黄泽《游鼓山》:“屴崱峰高紫翠深,闲随飞锡到云林。桥边草露沾行屐,涧外松风度梵音。云汉昔劳青嶂梦,烟霞今遂白头心。忘形共了三生约,莲社相随日抱琴。”邓定《游鼓山灵源洞》:“楼阁层层隐翠微,石门松径白云飞。山中六月浑无暑,八十老僧犹祫衣。”又《半山兴善庵赠阐上人五古》:“东山何巍巍,兹岭特秀发。上摩苍穹迥,俯视平野阔。氤氲隐佳气,中有蛟龙窟。山僧探灵异,披榛得奇壑。凿厓开户牗,结抅依林樾。岧峣入云间,楼台倚空碧。凭高聊骋望,万里犹咫尺。天鸡半夜鸣,海底初出日。睠兹山水佳,足慰栖遁客。阐公释门老,秉心久贞白。谈经神鬼趋,说法龙象集。疎钟度烟晨,清磬闻月夕。我来一登览,杖屦穷所历。空翠落阶庭,风泉响岩石。地幽神更恬,趣得心自适。何当脱世网,从师了空寂。迷途谅非远,此志谐夙昔。”林俊《登鼓山》:“披榛历山椒,万象送遥目。天风毛发寒,海气昏晴麓。孤高俯众岑,灵响递空谷。帆樯带江影,骇浪来雪屋。景旷怀抱宽,杯盘动修竹。清酣百虑澄,意与云物触。神飞八极游,蓬莱信东瞩。身世一飘絮,人事咸乱瀑。岘首碑双磨,扶桑尚兹独。乐天竟奚疑,勿以蛇添足。”林春泽《石鼓观涛》:“越王城东石鼓峰,东嶂炎海摩玄穹。峰头翠雾拥仙岛,下临万顶鼋宫。紫阳墨迹亘霄汉,海涛千古飏天风。灵岳自兹迴增重,大观乃尔独称雄。朅来三山豁心赏,飘飘意气高冥鸿。兴酣纵步鼓峰顶,振衣长啸入鸿蒙。长空喷浪洒空碧,扶桑浴日蒸霞红。伊人磕然一抚掌,渤潏万态罗胸中。谢安双屐卢敖杖,逍遥到处神俱融。逸思崚嶒出泰华,挥斥八极应无穷。”郑善夫《寒食与傅子登鼓山》:“绝顶天风云乱飞,海门高浪近春衣。霸图王气东南尽,尧韭秦花天汉稀。此地赏心维汝共,万方愁目欲何依。要知寒食山中意,萍梗江湖几是非。”又《屴崱峰》:“盘礴地灵在,东南天柱高。三江分燕尾,百粤乱牛毛。未出无生网,难忘大觉刀。巢云定何日,万国且旌旄。”林炫《登鼓山》:“海色连郊甸,秋声落涧阿。孤峰上云日,万井俯星罗。泉涌苍龙洞,池清赤凤坡。幽人倚双树,击石发清歌。”傅汝舟《从汪郡公登鼓山》:“天入翠宫低窈窕,洞迴沧海倒。山林著处宜狂客,风雨闲游接上公。共倚短节千涧底,独穿高木万烟中。观涛更进云边酒,待月思眠石上枫。”又《九日鼓山酬陈九川》:“秋日同高眺,秋怀万里间。白为沧海浪,青入岛夷山。逐客停杯酒,悲风动壮颜。去天应咫尺,谁叩紫皇关。”又《与陈子酌大顶峰》:“大顶崔嵬星汉边,乱峰低落酒杯前。三洲波浪摇寒日,四野山河起净烟。异域独惊浮海客,长林遗恨渡江年。高风况复飞黄叶,共羡冥鸿入远天。”江以达《登大顶峰观石刻》:“白日杳飞升,苍苍接太清。旋探朱子刻,俯瞰越王城。云起千峰失,潮生匹练明。东山观海处,亲挈鲁诸生。”张时彻《游鼓山》:“瑶台何处是,窈窕赤山阿。迭嶂流丹碧,长风错绮罗。俯将云作席,遥睇海层坡。飞动真无那,青天一浩歌。”“肩舆攀白日,衣袂蹑青云。瞰海芝峰出,中天石鼓闻。银河晴的的,空翠湿纷纷。愧尔岩栖者,长同鸾鹤群。”王应钟《陪吴郡公游鼓山》:“秀拔侔东岱,乾坤镇此方。中亭来万壑,列嶂隐朝阳。浴景晞溟渤,图南见大荒。幸陪五马后,天汉共翱翔。”“屴崱兹山胜,相从迫季冬。灵泉喧别壑,寒雾敛高峰。瞩海过秦望,升中待汉封。谁言登眺晚,延赏正无穷。”林世璧《陪龚祭酒游鼓山》:“仙岛鬰嵯峨,乘闲此日过。山花迎羽盖,谷鸟杂琴歌。梵宇依林樾,岩亭阴薜萝。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旷野千峰暮,遥空万象罗。翻惭宾从后,挥袂接星河。”谢汝韶《憩灵源洞》:“灵源洞口石,九折盘纡喝水岩。八角蒲庵封碧藓,几重萝幌抱青杉。龙头喷玉缨堪濯,凤尾遗基莾未芟。乘兴不辞登屴崱,白云叆叇半山衔。”陈文烛《同诸公登鼓山绝顶》:“物侯偏惊春正初,偶耽奇胜一停车。参差雾隐江流合,突兀霞生海气舒。象外薜萝疑是幻,望中城郭忆无诸。山灵亦爱名贤迹,常有风云护法书。”王世懋“和”:“灵鹫何年障海来,振衣今日陟崔嵬。青山忽放双江合,紫雾徐将万壑开。水上鞭鳌秦帝石,空中结蜃越王台。扪碑共仰先贤迹,觅句谁怜异代才。”丁继嗣《登鼓山大顶峰》:“扪萝直上最高峰,倒见云生几万重。海外苍茫横滟澦,岫中吞吐簇芙蓉。振衣顿觉乾坤小,浮白争看意气浓。恨不此身生羽翼,乘风偏欲挟飞龙。”“欲乞山灵故有期,陡占云物幻多奇。晓沉尚咤登途早,夕照何嫌下榻迟。绝高临疑上界,大洋低视只天池。浮生飘梗游难再,带月鸣鞭莫惮疲。”(继嗣,鄞县人。万历中福建巡抚。)叶向高《登鼓山》:“屴崱峰高俯十洲,白苹寒渚满天秋。潮声近向岩前落,蜃气还从岛外浮。平野苍烟迷故垒,夕阳红树带残流。摩崖读遍前朝字,乘舆还登最上头。”陈鸣鹤《登屴崱峰晚眺》:“绝磴千盘蹑屐迟,微茫万里夕阳时。山连西北环闽越,水尽东南控岛夷。鸟外帆樯归杂沓,烟中邑里望参差。浮云不蔽孤峰日,细读徐卿请雨辞。”马欻《宿鼓山》:“禅房深闭绝嚣氛,宝篆烟消正夜分。深树猿啼初落月,小楼僧定忽归云。飘摇幡影灯前见,滴沥泉声枕上闻。尘梦不关心似水,独馀花雨散氤氲。”林世吉《游鼓山寺》:“偶步风尘外,寻幽云水间。鸟啼山界静,花复石床闲。宝殿天香喷,禅窗岩翠环。地偏身自逸,谈笑欲忘还。”“万壑松风冷,千秋野望微。开樽云驻席,趺坐竹穿衣。谷静泉逾响,峰高鸟度稀。上方钟磬暝,归路引斜晖。”赵世显《屴崱峰歌》:“屴崱峰高高倚天,悬厓削壁含苍烟。琪花瑶草相向妍。我登绝顶望沧海,海上堪悲人代改。越宫汉垒俱尘埃,惟见古来明月在。明月娟娟照酒杯,海天空阔雁飞迴。樽前岚气微茫起,竹里秋声飒沓来。岚气秋声两萧瑟,寒暑相催如过客。对景须倾三百杯,莫把光阴枉抛掷。醉来聊枕白云眠,醒后翩翩思欲仙。玄鹤倘从云里下,乘予一上阆风巅。”又《游灵源洞》:“洞入灵源景倍幽,山桥宝地足遨游。满林秋草同僧寂,一路天花散客愁。怪石昼悬苍树迴,飞泉晴带白云流。斜阳未尽登临兴,更欲乘风到上头。”陈宏巳《经半山废寺》:“绝顶登临落日回,半山萧瑟不胜哀。寺经火后无僧住,路入云中少客来。九月野花开似菊,千年石柱化为苔。空门生灭元如此,何问咸阳几刼灰。”徐熥《游喝水岩》:“古洞盘旋紫翠间,洞门常借白云关。虚瓢挂树旧僧隐,昏磬出林飞鸟还。路到穷时尤嶻嶪,泉经喝后不潺潺。当年旧社成陈迹,春雨春花点地斑。”又《宿鼓山寺》:“维摩丈室绝尘氛,坐对珠龛演梵文。松际窥人孤嶂月,山中留客半床云。疎钟出寺过林隐,怪鸟啼春彻夜闻。真性由来爱空寂,名香亲向殿前焚。”“孤峰天畔削芙蓉,入夜遥看紫翠重。一片禅心千涧水,五更残梦数声钟。云生净土龙归钵,露冷空坛鹤唳松。借宿僧寮经几载,苍苔埋却旧游踪。”徐《涌泉废寺》:“寺经樵火久销亡,古道秋风蔓草荒。废殿有基崩夜雨,断碑无宇卧斜阳。游人借宿茅茨里,田父来耕瓦砾傍。试问前朝金布地,老僧垂泪说南唐。”又《同陆儿宿灵源洞》:“古洞重来礼石坛,旧时游侣半凋残。空林阁雨峰千迭,绝磴梯云路百盘。涧底松泉随客饮,壁间苔篆领儿看。数声啼鸟秋烟外,瓦枕萝茵午梦寒。”又《宿鼓山下寺》:“明月含辉照广庭,乱峰低压寺门青。佛堂夜静鸣寒磬,僧塔年深拆旧铭。净室独关云漠漠,香厨遥引瀑泠泠。半龛碧影秋灯寂,一榻烟霞卧不醒。”谢肇淛《九日登鼓山经废寺》:“四壁霜飞猿啸哀,风高木落气悲哉。江南秋色关河动,海上浮云天地迴。几字残碑眠乱草,千年流水注空台。丘山人代成今古,万事伤心涕泪催。”又《登大顶峰》:“咫尺清都近可攀,涛声秋色老空山。蚁封隐见围千雉,螺髻微茫指百蛮。绝壁刺天无鸟度,半岩採药有僧还。东南霸业萧条尽,流水荒台石藓斑。”又《宿鼓山禅院》:“上方寂寂锁苍藤,门掩双峰最上层。半岭松涛千嶂雨,数行香篆一龛灯。寒潮应月喧残寺,独鹤眠云伴老僧。尘梦欲醒钟磬动,泠然心地证三乘。”又《灵源洞答徐兴公》:“鹫鳌桥上雁声哀,极目平蒿古殿灰。幽洞忽排山罅入,小庵斜倚石门开。题残苍藓看谁辨,喝后灵泉去不回。十九年前曾宿处,佛灯犹照讲经台。”郭子章《登鼓山和蔡君谟韵》:“层崿开灵境,清泚荡心目。披榛蹑石梯,听猿度林麓。恍入天台路,疑压玉官谷。绀宇若骑尾,碧霞半巢屋。天风倒海涛,声势劈岩竹。石鼓亦何奇,雷雨惯相触。绝顶消芙蓉,孤高延丽瞩。池头看浴凤,山腰听飞瀑。紫嶂临屴崱,丹灶觅幽独。一啸溪南溟,三山空鼎足。”陈仲溱《经废寺》:“寒花落遍讲经筵,宝刹灰残六十年。鸟下空廊人寂寂,猿啼香积草芊芊。坛移贝叶印芳鲜,座隐金莲分暮烟。破衲断飘寥落甚,春风春雨更淒然。”邓原岳《登鼓山绝顶还宿灵源洞》:“步出东郭门,已识灵峰面。行行又十里,山迴翼宫殿。石罅响流泉,百道如飞练。矫首屴崱峰,可望不可见。历览稍忘疲,元象搜罗遍。贾勇陟其巅,顿令心目战。苍茫大海流,三山云外见。天风飒然至,寒燠忽已变。归宿灵源洞,空翠落如霰。山岚日夕隹,几蓆争葱蒨。幽鸟向我鸣,浮云自舒卷。借兹清道心,坐使尘虑遣。朱门何足荣,末俗岂能眩。”刘克治《登鼓山》:“宝地金曾布,高峰剑削成。絺衣花雨湿,轻盖野云生。鳌极摇穷岛,麟车下太清。还逢羡门子,松下坐相迎。”曹学佺《涌泉废寺》:“半岭犹存古寺名,空林惟有涌泉声。僧从破屋云边住,客向迴廊草里行。讲席虚无山月在,斋钟寂寞海潮生。布金知是何年地,更觅残灰作化城。”郑邦祥《涌泉废寺》:“独倚崚嶒望渺然,兴衰尘迹总堪怜。迴廊夜啸寒猿月,废殿秋生乱草烟。饥鸟尚随清磬下,残僧空傍白云眠。何人重布黄金地,胜业消沉七十年。”林古度《涌泉废寺》:“何代黄金建讲台,不看全盛独兴哀。断桥仆涧埋芳草,废础成砂没古苔。过客暂依残院宿,住僧多是别山来。涌泉空自称灵水,不向当年灭烬灰。”陈鸿《涌泉废寺》:“萧寺荒凉感废兴,断碑磨灭复垂藤。秋风古殿经樵火,夜雨空廊见鬼灯。旧种松杉巢野鹤,别营茅屋住岩僧。无人更布黄金地,满目残灰冷不胜。”

  海音洞 在凤池之右,历数峰始达。洞口可布四席,其中深不可测。故老相传:有羽流居此,时闻海涛之声,以为远通于海云。

  白云洞 在海音洞洞下。由黄坑而登,可一里许。崄巇峻峭,巨石棋置。万历丙戌,沙门悟宗始辟,凿石穿窦,为三天门。又有水悬注,名“吼雷湫”。有潭名“印月潭”。

  明陈省《游白云洞》:“水帘洞好步平上,方广岩奇车可容。径峭独看兹路最,地高尽见远山重。川原南去无诸郭,青翠西来屴崱峰。独立宛然飞锡至,何须天竺问禅宗。”曹学佺《白云洞》:“小洞藏深处,危峰路转西。当年僧不到,终日鸟空啼。海国临尤俨,天门下屡低。此中人迹少,偏可惬幽棲。”

  积翠庵 在白云洞下。万历中,僧悟宗建。

  玄真庵 在白云洞。万历中,都司许国威建。

  明屠隆《题玄真庵》:“蕙帐屡邀玄鹤下,明灯间与白猿谈。秋风铃阁军书暇,还忆琉璃火一龛。”

  由鼓山折而南,为鼓岐、蓬岐、魁岐、朏山、郑澄墓、君山、石鳖、龟屿、磕源、张觷宅、马江、罗星塔、投桃洲、院跡山、迭石山、洋屿、凤洋山、婴台山、郑昭先宅、盘石山、石泉寺、重云山、云门寺、衡山寺、重云院、九龙山、毘济潭、清涼院、浮峰山、筹岐、混元堂、下洞江、陈谨墓、上洞江。

  鼓岐 在屴崱峰之南。下临大江,上有一石,圆如鼓,故名。

  明陈亮《鼓岐夜泊》:“寒山夜苍苍,清猿散幽响。风生芦苇鸣,水落洲渚广。月出知潮来,时闻人荡桨。”谢肇淛《舟泊鼓岐》:“水国蒹葭冷,霜天鸿雁还。江空多得月,潮远不分山。犬吠荒村里,渔灯乱竹间。为看双屐在,拂拭共跻攀。”

  蓬岐 在鼓山里。山石重迭,有蛇洞,空濛屈曲,莫知所止。又有剑山临江上,其石如剑。

  魁岐 在鼓山里。有一石,约圆五十余丈,刻籀文其上。相传,围唐末黄巢驻兵于此,以剑藏石下,名“剑石岩”。

  朏山 在永北里。有石上广下锐,若仙芝焉。又有三生石、九眼泉,凡十八景。

  明王应山《登朏山》:“言采仙芝秀,维舟试一过。凉飚动林樾,疎雨洒岩阿。怪石三生滑,飞泉九眼多。空濛何所去,隔陇送樵歌。”

  郑澄墓 在朏山之东。澄,闽县人,云南郡丞,祀乡贤。

  君山 在永北里。山之上有昆仑石室,山之下有马面仙潭。

  石鳖山 在永南里,枕大江。江滨三石形如鳖,故名。又有一山,耸起平田中。去山南里许,状若蟠龙,有温泉;山左有拏公庙。

  龟屿 在永北里。由玉山一派落平洋,俗谓神龟出洞,故名。树木苍翠,为一方之胜。

  磕源 在永北里。坑流入大江,则鼓山渐近。城中伐石者咸集于是。

  张觷宅 在磕源。觷,怀安人,政和中秘阁修撰,事具郡志。

  马江 在江右里。南台、西峡,皆汇于此。江心有巨石如马头,潮平则没,潮退则现,故名。

  明林世璧《渡马江》:“横江渡头云水东,波廻白马撼秋风。连山喷雪何如此,好似钱塘八月中。”“晋安形胜控东南,碧水遥将碧海涵。马江六月风涛壮,不数湘流汉水潭。”“一水横流沧海东,千峰倒映玉芙蓉。猿声两岸秋风起,无数江花带雨浓。”“日落风清江水便,片帆遥下月明边。君听满棹歌声起,何似江南竞采莲。”“山色西来若画屏,长江一带抱沙汀。扁舟日暮东流下,疑是秋风过洞庭。”谢肇淛《夜渡马江》:“新宁过不远,大江若天划。盈盈百余里,待潮复待汐。孤舟出海门,豁然乾坤白。石马不可见,浪花三千尺。时闻欸乃歌,中流泛空碧。晨鸡喔喔鸣,依稀辨城陌。风波愁人心,安能久为客。”又《渡马江》:“秋水净于拭,扁舟镜里行。月当山罅出,云近海门生。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棹歌中夜远,渔火不分明。”

  罗星塔 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七娘,岭南李氏女,有色,里豪谋夺之,抵其夫于法,谪死闽南。七娘斥卖其产,入闽,捐赀造塔,以资冥福。今豪右毁其塔为坟茔。形家谓,全闽要害,宜修复云。

  投桃洲 在马江中。形势如桃,故名。洲有田数百顷。

  明林《度马江阻风》:“春潮汹涌作波涛,竟夕邅迴此郁陶。暝色尽将孤屿没,危樯似比众山高。空江立马疑腾躞,幽壑藏蛟恣怒号。一望沧溟心欲折,自甘行役敢辞劳。”

  院跡山 在永北里。有魏国夫人墓,韩皇后姪女,适帅机张暠。暠,龙图觷之孙也。

  叠石山 在永北里。众山之上,前有灵泉,四时不竭。又有迭石如蟠龙头角。

  洋屿 在江左里。又有猴屿、殷屿,并多人烟。

  凤洋山 在江右里。两峰相应,势如搏凤。相传,仙人王进才飞升于山,巅有仙亭遗迹,石床、棋枰、几案犹存。峭壁刻“登龙”二字,地名龙门。

  婴台山 在江右里。傍有铜斗山。天马峰下有石桥,龙溪之水出焉。又有鹫峰山,上有马面潭,岁旱,祷雨于此。

  郑昭先宅 在江左里洋屿。昭先,闽县人,淳熙进士,居政府,卒之夕,有星坠故宅。

  盘石山 在江右里。山之巅有山石,高数十寻。又一石叠其上方,如棋盘。每天欲雨,则云出蓊蓊,迴港绕其下,水出衡山之龙溪,曲折三十六湾,合流而注于闽江。港口有石桥,又石门山,南接湖林,北连濓山。山之巅,万仞壁立,不能容足。上有二石,峭拔凌空,夹峙如门,故名。

  石泉寺 在江左里。国朝洪武二年建。

  重云山 在江右里。嵬峨能兴云雨。中有一岩,平坦十馀丈。岩中一井天成,其深叵测,名“龙井”。

  云门 在南洋屿。宋嘉定中建寺。国朝永乐间重建。山有观音观、弥陀岩、泗洲岩、狮子石、坐禅石、五里泉、望拜石、仙掌石。江中有琴屿、双鱼屿,又楞伽室、吸江亭、妙善庵。宋孝宗书额“石门”,旧称石,号云门十五奇。

  宋黄裳:“云门山,不须扶我自登山,脚力能胜十八盘。一字雁低头上过,两城人细掌中看。谁知北户缘犹在,却笑南柯梦未阑。忽见归云应是信,满襟先得洞天寒。”僧永安《石律箑》诗:“路绕悬崖万仞头,担泉带月几时休。个中拨转通天窍,人自安闲水自流。”明林鸿《云门山》:“龙宫临水国,鸟道入烟萝。海旷知天尽,山空见月多。鹤归僧自老,松偃客重过。便欲依禅寂,尘缨可奈何。”

  衡山寺 在江右里。唐景福二年建。

  重云院 在江左里。元至正二十年重建。

  九龙山 在至德里。有狂牛岭,高入云表。

  毘济潭 在狂牛岭之南。深邃莫测,神龙窟宅也,祷雨辄应。下有一穴,通马江,受诸山之泉,然亦不溢。成化间,亢旱,乡人车水溉田,水去数尺,见其内大刻“毘济潭”三字。

  清涼院 在至德里。唐咸通五年建。

  浮峰山 在光俗里。俗传海潮盈则山上浮,故名。山之别支有文笔山,大江环绕其下,称瀛洲。状元陈谨居之。

  明王恭《浮峰歌》:“海门迢递江水东,江心绝青芙蓉。横空积霭几千丈,绿萝袅袅花蒙蒙。深沉玉镜浮仙岛,黛色苍苍不堪扫。芳草矶头望欲深,夕阳渡口看还好。翠壁红泉高际天,闲云古木相连延。岚烟瀑雨猿声里,僧舍人家鸟道边。仙舟江上何萧洒,此地那能驻君马。思尔青云得志时,莫忘幽期绿萝下。”

  筹岐 在浮峰之西,俗呼铁岐。上有乌石岩,岩之东为玉壶山,山上有三台石。相传此石自武夷山飞来。宋提刑王益祥自义乌卜居于此。

  混元堂 在光俗里。元大德间建。又有方山寺,陈天嘉元年建。有贾岛《章敬寺碑铭》。

  下洞江 在江右里。里,马江之左一港也。中有狮子石,与方山对峙,巨浸不没。俗谓:“水浸方山鼻,不到狮子耳。”

  陈谨墓 在洞山之阳。谨,闽县人,嘉靖癸丑状元。

  上洞江 在至德里,马江之左次港也。舟人候潮,咸集于斯。

卷之十三 郡东南闽县胜迹

  出水部门而南为镇海桥、劈岩庵、象桥、进贡厂、尚公桥、控海楼、天妃宫、路通桥、五龙塘、后浦、忠烈祠、直渎新港、灵沟庙、高湖墩、郑蕴中宅、桑苎园、龙头桥、洋头庵、壶屿、白湖铺、白湖亭、下廉、凤山、饮井、龙卧铺、芦州。

  镇海桥 水部门外城边,木梁。

  劈岩庵 今名碧石庵,九仙山之支也,在城外。岩岫林塘颇幽。嘉靖间,有神像漂河滨停泊,里人异之,遂建庵。

  明林彦弼《劈岩庵》诗:“石阁崔嵬倚半空,炎歊不到绿阴中。林深昼润常疑雨,地过凉生若御风。僧带残云归古刹,鹤听玄语出雕笼。回看河朔俱陈迹,对景休停碧玉筩。”王应山“和”:“理屐共追寻,因过双树林。清风起苹末,烈日閟萝阴。促席闻高论,鸣琴接梵音。泠然鑑塘里,相对涤烦襟。”

  象桥 在高惠里。民居鳞次,河口要冲也。

  进贡厂 在河口尾。琉球入贡,驻泊于此,有柔远驿。

  控海楼 在进贡厂内。正德间建,隆、万间屡修。

  明陈朝锭《吟控海楼》:“绮阁冲高汉,沧溟接大荒。汉廷柔属国,周室重怀方。闽越关山险,京华贡路长。遐瞻炎海上,久矣不波扬。”林世吉诗《醉歌行》:“城南危楼高百尺,楼势嵯峨侵太乙。朱构晴栖渤澥霞,雕檐晚宿扶桑日。载酒春风邀我攀,下凌倒景超尘寰。当轩千江走空碧,绕坐八面攒青山。红妆小妓仙姿逸,一曲霓裳当绮席。彩云片片逐歌飞,乱拂金樽争劝客。我怀春来愁莫倾,今日双眼方逢青。溪边桃花尽开口,嫣然似笑山人醒。”

  天妃宫 在河口尾。元建,国朝成化间重修。

  路通桥 在河口尾,宋建。古谶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

  五龙塘、后浦 在高惠里一图。长三百丈。宋守蔡襄疏通水利,附郡城诸处,溉田至三千六百余顷,至今利之。

  忠烈祠 旧涌泉庵也。成化间,改祀都给事中姚铣。

  直渎新港 在河口尾。初郡城水关四:一在西门,引西禅浦江潮,凡三十六曲,至柳桥以达西河。一在水部门之东,引南台河潮,自河口直渎,凡三十有六曲,由水关入城东西,环合以萃风气。直渎又北通东湖,受东北诸山之水,其流甚迅。国朝弘治间,督舶内臣始凿新港,径趋大江,便夷船往来,土人因而为市。东际三十六湾遂废,堪舆家以为不利。嘉靖初,谢给事蕡疏复不果。万历初,屡事疏筑,以故复道,豪门规利与奸民拥害,迄无成功。十八年,巡抚都御史赵参鲁采舆言,毅然塞之,今复冲断。

  灵沟庙 在下郑洋。元至正间,溪水泛溢,忽一木像乘浮槎,往来洪沟者数日,忽自登于巨石上。是夜,里中父老咸梦一绯衣神曰:“吾素习岐、黄,济人为多,今当庙食。”翊日,各言所梦皆同,因立庙。凡疮疡者祷之尽愈。

  高湖墩 在光德里。小浦通潮缭绕其间,郑氏居之。

  郑蕴中宅 在高湖。蕴中,官贵池令,有清操,卒年九十馀,事详郡志。

  桑苎园 吏部郑善夫别墅也。自书“少谷柴门”,颜其堂曰“清野”、亭曰“迟清”。今颇寥落。

  何景明《寄题郑园》:“三山今有郑公园,避俗从来亦避喧。萝竹青青垂谷口,花林霭霭覆桃源。天边鸿雁春寥廓,海畔蛟龙昼曲蟠。南海尺书招隐意,白云丛桂几攀翻。”(景明,信阳人,官学宪,与善夫为文字交。)

  龙头桥 在光德里江边,林氏居之。

  洋头庵 在高湖道周,万历间建。

  壶屿 在光德里。有山形如倒壶,故名。山之东有巨石,水甚清冽,亢旱不竭。又有麓平山,林、郑二氏居之。

  白湖铺 上接江南铺,下通龙卧铺。

  白湖亭 在官贤里迤南。洪武四年建,近又作庵其侧。

  下濂 在白湖亭之南,李氏居之。

  凤山 在仁惠里。山形如凤凰展翅,又名黄山,多砺石。郑氏居之。

  明郑善夫《岁晚入黄山治田》:“幽栖已傍凤山远,长日看云意独深。漾漾江涛喧永夜,冥冥萝月散青林。田园春近存生事,鵰鹗天高寄远心。避地休歌饭牛曲,惊风落木岁方阴。”

  饮井 在凤山下。有泉极佳,亢旱不涸。

  显应庙 在饮井西麓。神陈姓,名,初与其弟观察使岩同庙,祀于里之芦川。宋嘉祐七年春,一夕雷雨大作,神香火忽迁今所,遂立庙祀之。开禧、嘉定间,水旱蝗雹,屡祷辄应。宝庆元年赐额曰“显应”。开庆元年,封曰“仁济侯”。侍郎陈公益撰庙记。

  龙卧铺 在饮井之东。

  芦州 在凤山之南。又名芦下,宋时陈氏居之,即仁济侯之后,膴仕蝉联。今靡孑遗。其地有故祠,中祀宣圣,左祀其祖先。今有后裔在莆阳,颇蕃衍。

  由凤山折而东,为平山福地、林瀚宅、甘泉山、瑞迹寺、林廷墓、邵岐、翁岐、琅岐、闽安镇、棠屿、叶烈妇墓、海雷石、文笔山、动石、五虎山、福斗山、荷溪、白田山、林硕墓。

  平山福地 有堂阁。今废为泰山东岳行祠。

  明林瀚《平山怀古》:“翠辇金舆载恨游,岂缘南越觅丹丘。钟声落日孤村寺,海色西风万里舟。王气销沉天地老,胡尘溟漠古今愁。伤心最是濂江水,还绕行宫山下流。”林炫《平山怀古》:“聚景湖山作意游,谁知闽海有平丘。百年庙社三春梦,万里风涛一叶舟。落日鼓声寒不起,中原草木惨多愁。至今遗恨江心水,石激潮声夜夜流。”

  林瀚宅 在濂浦。瀚之先累代居此。知府元美始拓其基,瀚益大之。嘉靖季年,倭寇宅毁。隆庆间,大宗伯庭机鼎新堂宇,复作祠堂。

  甘泉寺 在平山之南,今废。其山多岩石,少草木。有泉,色白味甘,不盈不涸。山之东,有林氏祖茔。初,赠尚书林观有隐德,尝卜地葬亲,得吉壤。术者言:“后当数世公卿。”观曰:“吾田野人,敢望此乎?”乃取族人火葬者二十四瓮,俱掩其中。“必有福与吾宗共之。”后以子孙贵,赠太子太保。

  瑞迹寺 在开化里甘泉山之东。唐大中六年,有邵环者游山,闻异香,白光灿然。环迹其光而往,见银色化为佛。须臾入枯木,光亦不散。因现巨迹于盘石。后人凿之,其迹随灭。咸通元年建寺,岁久倾圮。国朝万历初重建。

  明林炫《登瑞迹绝顶》:“突兀层峰古树齐,穿云遥见海门西。丹枫露下青丘近,白鹤峰前红日低。牧子前村漫吹笛,山人何处来杖藜。松楸扫罢偏增感,烟火空林一鸟啼。”林世吉《登瑞迹寺》:“鹫岭摩青汉,鸡林隐翠微。山深僧住少,地远客来稀。野鸟衔花落,岩泉带雨飞。夕阳萝径暝,愿丐一灯归。”

  林庭墓 在樟林山。庭历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赠太保,谥康懿,有司营葬。

  邵岐 在濂浦之东。连上、下董诸村,黄氏居之。

  翁岐 在永福里,有山曰大翁。

  明林赐《题翁石山房》:“玉涧随处深,萝衣谢时早。幽栖同鹿门,胜地即蓬岛。缅怀京国游,却恋云山好。何日赋归来,相期拾瑶草。”

  琅岐 在绍惠里。临大江,其山高耸。有龙井,亢旱不竭。

  闽安镇 在江右里。有巡检司,铁缆横江,为闽中要害。

  棠屿 在江右里,林氏居之。

  叶烈妇墓 在嘉登里。翁文禧妻也。隆庆三年,海贼虏,不肯行。以刃迫之,断两臂而死。

  海雷石 在嘉登里。石为海涛穿蚀成窍,风荡激,则訇然有声,若迅雷然,故名。

  文笔山 去城百里而遥。与王埔山对峙,居人多渔业。

  塘头土堡 在合北里。嘉靖季,倭夷为患,里人董世道捐赀倡筑土堡,一乡赖之。

  动石 在合北里。其石甚巨,一指推之则摇,力推则屹然不动。

  五虎山 在嘉登里,有巡检司。

  福斗山 在嘉登里。与琅岐、青洋俱列海澳中。

  明林良箴《福斗山》:“载酒入江色,应寻福斗游。委蛇山翠晚,汹涌海涛秋。屿合双龟近,门深五虎浮。风恬鲸练净,月出蚌珠流。”

  荷溪 地名龙井。近溪,有元中训计议郑恺所居,碑刻“跃龙津”三字。

  白田山 在钦仁里。产蕉草,可为布。坑曰“蕉坑”,溪曰“蕉溪”。

  林硕墓 在合北里长湾山。硕,永乐间官布政使。

  由凤山折而南,为城门山、郑湜宅、虹桥、真隐院、西峡江、大象山、珠山、枕峰寺、方南铺、青布岭、灵济宫、琅峰、苦竹溪、白鹿峰、大田驿、陈暹墓、陈全之墓、昭格庙、绿榕桥、荣绣里、安民桥、长坑桥、义溪铺、尤铺、常思岭。

  城门山 在永福山之巅。有鳌顶峰,峰之东有魁岩,峰之中有飞来石。石之西有龙观井。峰之下有宋省元林执善宅,子孙世居之。

  郑湜宅 在城门山鳌顶峰之东。湜,庆元中为起居郎。湜墓亦在城门,卒谥文肃,事具郡志。

  虹桥 一名红桥,跨永福、归仁二里。桥南有亭,成化二十一年重修,响卜有灵,远迩咸集。

  真隐院 在永福里。唐光化二年建。地近西峡,往来必憩于此,有“且止堂”,今为公馆。

  宋吴千《且止堂》诗:“无心终日看云飞,空梵犹如鸟道遗。欲问堂中常住相,黄花翠竹几人知。”

  西峡江 在永福里。受永福印溪之水,流十四里与东峡江合。东峡跨归仁、高详二里。两山夹峡,上纳汀、建、延、邵之水,下吞兴化、泉、漳潮汐。阔可数计,其深叵测。中流有石如砥柱,名浮焦。焦下有潭,龙潜其中。岁旱,有祷辄应。江南、北各有亭待渡,官募大、小舟十数,往来如织。

  宋林亦之《过西峡渡》:“白鹿山头云欲颓,峡门滩下水如雷。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嵚崎还更来。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如今第几回。”

  明郑善夫《渡峡江》:“凛秋行日夜,短别去故里。倦此有所思,陟山复临水。重峡亘天堑,下足顿逸轨。廻飚激伏澜,绝流渡濛汜。西崦积暝色,翳翳敛夕靡。所忧风波集,击柝志未已。至人乘虚无,君子虑终始。蹈险乃真见,履顺有灭趾。矢言涉大川,勿负横江耻。”张时彻《峡江道中》:“玉峡江深驾鹳,青楼夹岸转流霞。帆樯返照穿红叶,山郭浮云拥白沙。久客盘餮谁是伴,满城砧杵正思家。自怜朱瑟那能御,独坐长更望斗槎。”顾大典《渡峡江》:“岸廻潮痕出,江迥峡路长。云帆不可辨,海气更微茫。”陈翰臣《渡峡江》:“云来峡气长,朝旭动海树。地穷天堑见,下马问古渡。舟凌寒潮征,帆带孤鸟鹜。苍茫南北廻,烟岸渺何处。中流破急浪,恍若轻滟滪。风波销客魂,惨淡起百虑。岂不戒垂堂,勉强趁归路。登岸慰脱险,回首尚馀怖。”杨德政《渡西峡》:“岂忘垂堂戒,何因涉险行。青山吹欲动,白浪涌如崩。鸥鹭惊飞尽,蛟螭结伴行。谁云舟楫好,未若羽毛轻。”陈价夫《西峡》:“西峡风涛天地廻,海门无日不喧豗。雪晴罟网春犹集,江冷鱼龙秋自哀。芳草远连螺女庙,暮云深傍越王台。长年三老愁看汝,舟楫于今莫浪开。”

  大象山 在高详里。高耸插天,为城南大障。其分脉,为西峡临大江之珠山,高百丈。

  珠山 为大象分脉,周遭溪水环绕,九山若九龙戏珠焉。

  黄石山 脉连珠山,有蟠环之势。

  枕峰寺 在归义里。宋建隆元年建。西峡江之南,驿道往来,候潮稍憩于此。国朝正统九年重建。又吉祥寺,宋景祐初建。国朝成化间,知府唐珣重建。

  宋刘克庄《游枕峰寺》:“石磴招提古,松萝暝不分。排云双树转,隔水一钟闻。林影迎残雨,山光倚夕曛。醉来归路远,秋思正纷纷。”王十朋《饭枕峰寺》:“门外峰如枕,宜眠清净身。禅僧自面壁,谁是枕峰人?”“饭罢匆匆别,劳生可奈何。不能留一宿,有愧此峰多。”

  明王应钟《枕峰登眺》:“招提千仞倚高峰,上界平临浩劫空。万迭西来云海尽,一灯东度粤南通。山中乔木含秋气,天外昙花落晚风。试问元龙登眺外,新诗题遍几株松。”陈邦注《题枕峰寺壁》:“粉壁龙蛇怪,苍岩鸟迹深。客来僧隐定,凉月落前林。”

  方南铺 在方山之南。上接枕峰,下通梁山。

  青布岭 在积善里。又名青铺,林氏居之。

  陈炜墓 在积善玉水山。炜官布政使,事具郡志。

  灵济宫 在金鳌峰下。五代时,二徐真人下闽屯兵处也。左有龙湫,潭水湍急如龙之喷瀑,通苦竹溪,流至林埔,抵西峡江。林浦前有金墩,石出土中,如金色,中有战场及试剑石。真人徐姓,兄弟二人,兄曰知证,封江王;弟曰知详,封饶王;并南唐主知诰之弟也。率师入闽,秋毫无犯,闽人德之。晋开运二年,闽人为立祠鳌峰下。宋太平兴国八年,里人方珏立祖庙于芝屿。祥符元年,又立庙于潢溪。政和七年,潢溪庙废,并迁今所。国朝永乐十五年,奉旨拓其基而大新之。又有庙,曰“旗龙仙祠”,初为坛壝。宋政和七年,祷雨有应,创祠。先是成祖文皇帝北征,弗豫,百药罔效。梦二真人施灵符,敷以妙药,寻愈。用是加封神号,伯曰“清微洞元冲虚妙感慈惠洪恩真人”,仲曰“高明宏静冲淡妙应仁惠洪恩真人”。旧号如故。赐庙额曰“洪恩灵济宫”,勅有司勒之贞珉。给洒扫五户,春秋享祭,岁易衣袍,遣官赍祭。有御制碑文,竖于新庙之左,又立庙京师祀之。

  成祖御制诗:“天产英灵为世杰,出人幽明犹一覕。生著勋劳保瓯越,没为明神崇伟烈。茫茫海甸倚茈樾,雨旸寒燠调以燮。冬无凌兢夏无竭,沴气殄阳靡飓。十稔高黍岁穰桀,驱扫不祥走妖孽。晨钟暮鼓乐髫耋,卓彼鳌峰峻且嶻。蜿蜒廻抱天造设,春兰荐芳秋菊飶,寒泉白石濑清洁。神之游兮羽葆翳,飞云翩翩道幢节。歘来忽往灵僁僁,呼吸响应速以偈。济利溥博无时歇,四时报享繁献醊。卫朕之力畴与埒,维矢铭心与刻骨,思恩著德立坚碣,垂示万古昭日月。”

  明陈严之《谒二真君祠》:“金玉隆徽册,琼台侈上仪。祀从天帝庙,传自永皇时。宫锦殊恩锡,龙章太史词。瑶编应有述,灵异至今疑。”

  琅峰 在绍惠里。高耸如旗。龙井水在东,甚甘泠,亢旱不竭。峰之下,江潮环绕。

  白鹿峰 在积善里。峰之左有雷鼓潭,龙居之。岁旱,乡人祷雨多应。唐元和中,僧道洪自晋江领徒住北山,有白鹿之异,故名。入山十五里,有溪曰榕溪。

  明汪文盛《乌龙潭祷雨》诗:“灵穴缘崖惯,龙宫请水频。登坛千叶动,洒地万花新。青铺原非远,乌潭定有神。甘霖慰渴想,枯槁荷洪仁。”

  大田驿 在西集里。下通宏路,上达会城。

  大田铺 在驿之东。

  明王世懋《大田道中》:“疏雨溟濛海气饶,双旌南去渡江遥。山烟巧簇千林叶,驿路骄侵十月潮。啼鸟似呼泥滑滑,行人厌听马萧萧。何时一曲横塘里,细浪轻阴引画桡。”

  陈暹墓 在大田驿后。暹,广东布政使,事详郡志。

  陈全之墓 在驿西石官山。全之,官山西参政,著有《蓬窗日录》行世。

  昭格庙 在义溪之东。宋陈禾第三子煇居大义,尝官长沙丞。所携长沙王香火,乡人祀之,以为土神,庙貌岿然。

  绿榕桥 在义溪之东。古榕二本,荫桥东、西,故名。成化十六年,知府唐珣重建,陈炜记之。

  荣绣里 在西集里,俗呼大义坊口。宋陈恺者,禾之孙也。其先居大义,禾徙龙泉。后恺典乡郡,充安抚使。乡人更西集,为荣绣里,取制词“荣哉此行,何殊昼绣”之语。

  安民桥 跨义溪之上。

  长坑桥 大义坊口南去里许。成化十六年,知府唐珣因造绿榕桥并修之,岁久倾圮。万历间重建。

  义溪铺 上通大田,下达尤,十里而近。

  尤铺 上通义溪,下达常思岭,有古木荫翳,故名。

  常思岭 界闽、福清二县。高数千仞,袤二三里,又名相思岭。高处有福海庵,有亭以憩行者。

  明王世懋《雨中度常思岭》:“策马千山欲暮时,湿云如罩雨如丝。无端更上常思岭,何地令人不可思。”王应山《度常思岭》:“盘盘磴道景初斜,林外飘摇雨是花。纵说旅游喜新霁,我行竟日已思家。”“笋舆未足任驱驰,猿鸟惊心十二时。望入高车宏路(铺名)远,蘧芦犹起梦中思。”徐熥《憩福海庵》:“白云深处梵王家,回望千层鸟道赊。满室空香薰贝叶,一声残磬落松花。听经野鹿群依草,出定山僧独施茶。礼罢瞿昙留偈别,寒鸦影里夕阳斜。”徐?GFDAB“次韻”:“踏遍危峰到梵家,白云流水望中赊。隔山断霭千重翠,满路东风二月花。座上焚香翻贝叶,佛前鸣磬供新茶。樵歌隐隐孤村外,回首平林夕照斜。”陈邦注《宿福海庵》:“偶来菩萨界,始觉万缘空。云气诸天散,泉声百道通。岩扃留鹤梦,磵户落松风。独宿青莲宇,萧然听曙钟。”陈荐夫《游福海庵》:“独寻双树叩禅关,身世无如云影闲。秋草自生僧定处,岩花故落水流间。天边西岭斜阳路,鸟外东林过县山。远树萧萧明月里,一声孤磬送人还。”

卷之十四 郡南闽县胜迹

  南出宁越门、洗马桥、南园、教场、关王庙、贞女廖璧宅、闽越王祖庙、祖庙亭、茶亭、沙合桥、安民岐、武胜庙、贞节庄母邹氏宅、吉祥寺、横山铺、万寿桥、江南桥、光孝寺、天宁台、盐仓。

  洗马桥 南城外濠也,以木为梁。

  南园 在洗马桥东,陈殿元谨别业。逶迤里许,有冈阜三石,森立如笋。

  教场 广四里,东西为辕门。外有扬威坊,中为阅武堂,东北为旗纛庙。嘉靖季年,有倭寇患,调客兵。万历初,东、西创兵营居之。城西外有旧教场,今废。

  关王庙 在教场内西偏。万历十八年建,刘大勋撰碑。

  贞女廖璧宅 在南门外,诏旌其门。

  闽越王祖庙 在嘉崇里,永乐十四年建。庙后一丘,盖无诸塚云。万历戊申重建。

  祖庙亭 庙西,为亭于道周,有厅事。出郭迎送,咸集于斯。

  茶亭 昔有僧以暑月醵金煮茗,饮行者,因名。

  沙合桥 又名小桥,在中亭街。国朝成化六年,知府周钝重建。

  安民岐 微有冈阜,郡城初案也。民居鳞次,亘于台江。

  武胜庙 在安民峙东。神姓陈,名讳无考。晋天福二年,闽启封,后加武胜王。宋时,庙宇屡新,建左、右二侯祠。国朝永乐二十年重修,成化十年重建门庑。左为爱生祠,右为文昌祠。

  贞节邹氏宅 在南台街。庄宏绅妻,诏旌其门。

  吉祥寺 在横山,宋景祐元年建。国朝成化间,知府唐珣重建。嘉靖间毁,万历初兴复。

  横山铺 出郡城十里,达于江南。嘉靖间,移建今所。

  万寿桥 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祐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备修桥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石。国朝天顺间重修,翰林编修杜宁“记”。万历十六年,巡抚厐尚鹏重砌石栏。

  江南桥 在盐仓前。俗呼中洲桥,又名小桥,与万寿桥接,其长减万寿之半。

  光孝寺 在时升里。宋崇宁二年,王祖道建于浮桥之南。政和初改“天宁万寿寺”。绍兴初更今名。李纲谪居,尝寓寺之松风堂。又有海月、来薰二亭,今废为盐仓。

  天宁台 在光孝寺中,今为玄武庙。

  宋李纲《题天宁明极堂》:“久客若飞蓬,年年气味同。犹欣容榻地,更得化人宫。郁勃炎蒸极,巍峩栋宇雄。疏林碎摇月,虚馆迥含风。万户轩楹外,三山指顾中。灵潮自朝夕,大舶各西东。怅望关河远,苍茫云海空。馀生寄闲旷,任运学庞翁。”又《松风堂》:“旅泊不求安,小憩南台宫。轩楹尽北向,盛暑坠甑中。开垣追微凉,山顶罗千松。烦襟忽破散,濯此万里风。群山递环绕,云物增奇峰。江潮信有期,来去初不穷。啸咏得所托,幽禽亦玲珑。青霞蔽残日,皎月生于东。清光入疏林,照我鬓发松。壮年几何时,倏忽成衰翁。愿餐日月华,为驻冰雪容。二子皆静者,翛然此相从。灵丹论秘诀,妙理谈真空。兵戈满寰瀛,此乐岂易逢。犹恨迩城市,时来车马踪。逝将选幽僻,诛茅寄蒙茏。灌溉荔支园,可敌万户封。屋前修竹合,屋后溪流通。风月应更好,清欢永相同。稚川晚闻道,尚冀刀圭功。”李邴《藏六庵》:“莫言藏六便忘筌,一六俱非也未然。枯木有人能采菌,白牛无地可施鞭。”

  明陈鸣扬《天宁台》:“天宁台上飞黄鸟,天宁台下春流绕。和铅理屐共登台,紫陌春风扑地来。双阙方瞻初日驭,九霄尽放早春囘。春来春去自今古,江山阅世应无数。梵宇高低宿暮烟,僧坟隐见随寒雨。暮烟暮雨落花开,豈信青阳厌草莱。抚景且歌下里曲,逢时须赋上林才。”

  盐仓 即光孝寺基也。国朝洪武间建。嘉靖间,商人创私立仓百余所。江南有山,为会城“朱雀”凿破,于文运不利。万历初撤去,仅三之一。

  自吉祥寺迤西,为彰义祠、龚用卿墓、山川坛、钓龙台、镇闽王庙、潭尾街、白龙江。

  彰义祠 嘉靖四十年建,祀御倭阵亡将士。初,倭寇闽,至城下,把总童子明等力战殁,有司并先后死士合祠之。为广置祠田,颇为守者乾没。

  龚用卿墓 在嘉崇里惠泽山。其地即独山神庙也。用卿,嘉靖丙戌进士第一,官祭酒。

  山川坛 在城南,即钓龙台故址。洪武元年,合风、云、雷、雨并城隍合祭为一坛,设位四:中祀风、云、雷、雨;左祀山川,右祀城隍,悉南向;日本、琉球、浡泥、山川之神祀西隅,东向。春、秋二仲月上巳日,藩、臬长吏祭如社稷礼。初,宋、元时皆附于社稷坛。洪武三年建于惠泽山,六年移今所。

  钓龙台 在惠泽山之南。相传粤王余善钓白龙处,一名越王台。其亭榭今多芜没。

  唐翁承赞《册封闽王还朝于新丰市堤饯别》诗:“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韩偓诗:“无那愁肠日九廻,强抒怀抱立高台。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离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宋蔡襄《达观亭》诗:“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旷达四无际,因之名达观。攀云跻大亭,仙路何纡盘。秋明澄远绿,暑霁凝新寒。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蕃。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鸣絃俯清流,对水环苍山。重拂襟尘净,从带夕岚还。”程之邵《碧光寺》诗:“寺压高台最上头,一亭新就得清游。天连远岫交相碧,地枕长江分外幽。烟际晴光浑不断,望中诗思浩难收。公余幸有宾朋乐,聊把狂篇索唱酬。”

  元雅琥诗:“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江流禹画纵横外,山入秦封苍莽中。逐鹿师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海门最是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明林鸿《钓台怀古》:“无诸昔建国,赤土疏王封。筑台青冥上,垂钓沧江龙。乘龙去不返,千载如飞蓬。只今登荒台,寂历多遗踪。我有太古怀,来吟江上峰。天清海气灭,地古寒烟浓。潭水绿万丈,秋岑碧千重。瞻眺未能已,落日催孤钟。”“瓯闽古荒服,无诸汉英雄。秦项既沦没,灭却龙准翁。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昔日钓龙台,尚馀江水中。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登临毕余景,感叹无终穷。”“无诸东海上,有国在秦先。一朝逐秦鹿,戈甲纷相连。高才已得志,论封亦徒然。归来筑高台,投竿钓蜿蜒。屠龙雄按剑,拂拭苍洲烟。英风振海岳,古月亘长天。昔人不可见,踪迹长堪怜。闲来弄秋水,渔舟蔼清川。云高碧海浄,日落千山妍。浩歌古台上,醉向酒家眠。”又《登钓龙台》:“逐鹿屠龙事渺茫,空台依旧枕崇冈。衣冠神禹传苗裔,封壤宗周列职方。南粤云来螺渚白,东瓯天接虎门苍。登临送别兼怀古,不惜狂吟倒玉觞。”又王偁诗:“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酬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先秋。”赵迪诗:“无诸故国钓龙台,休沐登临怀抱开。山色销沉王气歇,江声寂寞暮潮来。翠华昼掩云凝栋,寝殿春寒锦作苔。吊古凭高同赋詠,不知谁是子云才。”魏文焲诗:“浩浩长川春水来,钓龙人去有荒台。江空日冷鼋鼍蛰,天浄风高鹳鹤迴。鼓瑟只今悲帝子,采蓠时复荐山罍。群公多睱延清景,潦倒狂歌逸兴催。”徐诗:“无诸汉雄长,建国瓯闽隈。欲钓沧江龙,江干起高台。白龙去不返,千载徒蒿莱。霸气今已尽,雄图安在哉。废殿寝寒烟,空林委荒苔。燕雀争营居,猿狖朝暮哀。我来吊遗踪,感慨空徘徊。惟余沧江水,东流无尽迴。”沈明臣诗:“闽本无诸国,钓龙空此台。山川禹服外,风气汉时开。钟卧欹春草,碑横断古苔。楼船今已定,天子未教囘。”黄克晦诗:“霸国春云外,高台钓渚间。白龙潭下水,五虎庙前山。松响风生幔,潮来雨满关。翠华终不返,凫鹭自成班。”陈荐夫诗:“七郡封疆世几更,高台尚有越王名。云山不变古今色,江水但流呜咽声。逐鹿旧都无客在,钓龙荒井此时平。遗民只用矜形胜,圣代万年谁战争。”徐熥诗:“山河如故霸图休,台下空江水自流。岁久莓苔生庙壁,日斜葭菼满汀洲。旌旗影灭秋风冷,剑戟星沉暮雨愁。莫道钓龙人已远,精灵还向夜深游。”邓原岳诗:“日落汀洲江吐云,君王遗殿晚氤氲。楼船北出鄱阳道,剑玺东归威武军。马渎潮平天外直,龙湫潮咽夜深闻。一时霸业堪萧索,愁对青山越水濆。”陈椿诗:“钓龙台枕大江隅,江水苍茫带绿芜。城郭昔曾归霸略,山川今已入皇图。片帆落日沉孤鸟,画角淒风起暮乌。欲向断碑探往事,苔痕半已没龟趺。”徐诗:“寂寞高台翠色重,居人千载吊遗踪,殿前烟雨迷铜兽,江上风雷起白龙。城郭万家犹禹贡,河山八郡旧秦封。昔时霸业萧条尽,空有寒潮送暮钟。”林嘉诗:“越王祠枕大江洲,江水长流霸业休。剑戟声沉三殿寂,旌旗影灭四郊秋。荒凉古壁生苍藓,寥落沙村起白鸥。此日登临倍惆怅,百年人代总悠悠。”陈鸣鹤《怀古》:“陵谷高深异昔时,白龙何处可投丝。千家灯火鱼盐市,半亩祠堂鸟篆碑。秦汉旧封烟漠漠,江淮故事草离离。停舟与客瞻遗像,松柏淒风独去迟。”

  镇闽王庙 在钓龙台西,俗呼大庙。汉高帝五年,无诸王受册封于此,后立庙。武帝时,闽粤国亡,祀废。唐大中十年复建,五代唐长兴元年,闽复追封为闽越王。宋因之,号“显圣武勇王”。左、右二王,牙将也。熙宁中,民兵出戍熙河,二将现云端,战遂克捷。政和间,复戍桂管,征蛮之际,二将复现,降大雹,飞黄蜂,以退蛮兵。宣和二年,浙寇窃发,连陷数郡,将及境。提刑俞向自建康领兵南下,黄蜂以数万随舟蔽江,居民咸谓神助,境内帖然。乃大新祠宇。建楹日,有青、红二小蛇,蜿蜒香几间。暨升梁,又见,举首北向,移时乃隐。仪曹王琎奉二王像入庙,二蛇又现。庙成,俞向将临视,前一夕,梦神人青色者来谢迁祠。祀毕,青蛇忽现左王之前,而神之容色一如所梦。有司以闻,敕赐庙,号“武济”,向自为“记”。六年,追封闽粤王为镇闽王,二将左封灵应侯,右封显应侯。建炎四年,王加封“武烈”,灵应侯加“广惠”;显应侯加“嘉泽”。绍兴三十一年胶西之役,舟师祷于神,战以克捷,王加封“英护”,左侯加“协威”,右侯加“协忠”。元更封“真君”。国朝洪武十年,布政叶茂祷雨,获应以闻,下礼部议,从神故封,号“汉闽粤王之神”,左参政瞿庄为“记”。庙有田二顷一十六亩,为守庙郑广者私入其户。成化十六年,知府唐珣核正之。郡人参政唐澞为“记”。隆庆四年,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会剿广贼,祃告于王。战之日,闻空中猎猎战马声,师大捷,修祠以阐神庥。按察使里人魏文焲记之。庙故有井,通江潮,其深叵测,有龙居之,祷雨屡应,迩堙为眢。万历十七年,知府江铎以旱祷,命工浚之,甘冽如初。

  明谢肃《谒镇闽王庙》:“钓龙台临江水隅,上有亭宇祠无诸。闽土称王因禹后,汉朝封国在秦余。潮喧鼓角来沧海,云拂旌旗拥碧虚。自古神明归正直,双蛇出没定何如?”王恭《题无诸庙壁》:“野庙大江干,萧萧树色寒。断碑荒草没,画壁古苔干。龙去春潮在,猿鸣海月残。英雄那可问,东逝正漫漫。”王应钟《观钓台新庙》:“长江蜿蜒正趋东,白龙矫首如长虹。越王昔时此游眺,钓龙江上波为红。元戎小队骋英武,白日暗淡生雄风。山川形胜元如昨,人代兴亡迥不同。雕弓宝马今何在,剰水残山迹已空。我从诸彦陟,山迴江折望难穷。威仪尚在前王像,俎豆重开旧日宫。云山南去何葱茏,乾坤中坼江为通。开襟已在高台上,迥入苍茫烟霭中。”

  潭尾街 在龙台南漈江浒。委巷纵横,民居鳞次,鱼盐成市。宋米芾石刻“全闽第一江山”六字,赵汝愚隶书“南台”二字,并存。

  白龙江 城南嘉崇里。又名台江,与闽江同源,至洪塘岐为二,北行者经钓龙台为台江,纳北上众流,过鼓山,复与南行者合流,汇于马江,历闽江以达于海。南台万寿桥东,旧有洲田数十顷,成化间,溪流、海潮日夕冲决,可通舟楫。台下旧港为流沙所拥,潮小舟胶。

  陈亮《泛台江》:“千古台江胜,台江上客游。醉乘闽海月,如泛洞庭秋。木落山逾静,天寒水急流。高怀凌浩渺,长啸振林丘。吊古情何远,挥杯乐未休。兴归非雪夜,入望是仙舟。乐事何年再,雄词此日留。无因陪逸赏,操翰思悠悠。”林世璧《台江观竞渡》:“共喜朱明日,言从画舫游。山川新雨歇,云树夕阳留。夹岸垂萝袅,数家丛竹幽。芰荷迎舞席,箫鼓拥中流。传说怀沙恨,犹存吊古愁。岁华聊自遣,风俗尚堪酬。积水清无暑,飘风飒似秋。楼台宜霁景,罗绮艳芳洲。棹若天边下,人疑镜里浮。渡头菱唱晚,归路独夷犹。”王恭《台江访古》:“无诸古城外,潮合满沙洲。宾从留骋马,壶觞度采舟。山迴川月夜,猿哭海云秋。寂寞屠龙事,台空江自流。”

  盐仓迤东折而南,为藤山、江南铺、河泊所、龙桥亭、何大奎墓、北园、高盖山、王应时墓、高观堂、义屿、黄寯宅、福和洲、螺洲、显应庙、吴复祠堂、木屿、塔林、淘江、梁山寺、扈屿、濑江、方山、叶光宅、紫薇岩、三琅峰、大义公馆、观音桥、陈叔刚叔绍墓、陈达墓。

  藤山 其脉一起一伏,如瓜引藤,亘五六里,故名。山多梅花,开时,郡人载酒出游。有明真庵在梅坞中。由藤山分派一峰,反顾于后,为鳌头山。藤山之东为下渡,廛居成市。

  明谢肇淛《藤山看梅》诗:“曙色乍微茫,江南一路霜。人裁梁苑赋,花学汉宫妆。粉面含云湿,芳魂度月凉。不妨沉醉去,玉屑满衣裳。”“不识山中路,逢人即问梅。繁枝围屋隐,老树压墙颓。瘦借轻烟补,开须夜雨催。春光未衰谢,携酒赏千回。”“但得看花地,何须问主人。山中一夜雪,江上隔年春。径细香难散,寒多色未匀。无端风底急,撩乱白纶巾。”“骑马访花神,繁枝照眼新。诗应怜水部,花亦爱山人。夜月迷青嶂,寒江乱白苹。坐来清到骨,不复梦红尘。”“山气晓冥冥,长林玉作屏。半遮流水白,时杂数松青。地主供花酒,人家结竹亭。客来香可醉,尽日不能醒。”“一望白如虹,前山第几峰。随风香处处,隔水影重重。短树堪藏鹤,疏枝欲作龙。罗浮今夜梦,恍在月中逢。”曹学佺《藤山看梅》诗:“身入蕊珠宫,居然占素封。夜枝堪绕鹊,霜干可如龙。的的明流水,盈盈对远峰。藐姑射仙子,于此忽相逢。”“乍入即闻香,翻于久后忘。浑如金粟界,一吐玉毫光。坐莫分荀令,妆宜点寿阳。节今佳丽处,犹说是雕梁。”“春日游灵谷,冬来卧故园。一年能再赏,此度更销魂。香密难分寺,林迴屡换村。野禽窥乍散,犹自露苔痕。”“夜来风色恶,强半借枝头。笛里吹将急,樽前别更愁。梦回恒庾岭,兴动自扬州。流水空山里,吾将老一丘。”

  江南铺 在下渡。上接黄山五里而遥,下通白湖十里而近。

  河泊所 在江南嘉崇里。国朝洪武十年设,今废。

  龙桥亭 在下渡街之半,有庵。

  何大奎墓 在藤山之东。大奎,宋龙图阁学士。子曰万、曰士显,并科第,官侍从。其后式微,郡志失修,家藏告身俱在也。

  石室山 俗名北园,在高盖山麓。唐观察使王逢子孙世居此。

  高盖山 在仁丰里。有三峰、九岛,藩司第三案也。汉徐登修炼于此,后入永福高盖上升,乡人于此望祀之,遂缘其名。唐、宋以来,山属官,任民樵采。万历中,豪家侵为己业,诡受粮于县,日鬻人造坟,累若丛塚。形家谓为不利藩司、两台云。上有仙坛,坛左有仙井。相传,尝有牛坠井中,牧童走告父母,比至,则牛已出井上矣。山绝顶有青龙池,一名天池。上有北山王氏墓,又有芦湾洞,洞口有棋盘石。

  明郑善夫诗:“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烟霞不断重阳路,勋业犹疑三径松。旧国萧条岁复晏,布袍草屦意何穷。”陈学麟《登徐仙第一峰》:“徐仙峰入白云间,俯视尘寰秀郁盘。瀑水花飞晴亦雨,松涛声撼夏偏寒。逍遥霄汉轻凫舄,指顾乾坤亦鹖冠。心赏超然人世外,羽人何事更骖鸾。”徐《登高盖徐仙峰》:“此地仙坛古,寻梅到几峰。药炉犹汉制,松岛似秦封。石径歇归牧,山田耕老农。白云迷下界,不辨往来踪。”

  高观堂 在仁丰里高盖山下。又,妙峰寺在山之巅,宋建隆元年建,后废。万历丙午,都给谏林材募缘重建。

  王应时墓 在高盖山麓。应时,官云南按察使。

  王应山《谒观察兄墓》:“执绋若为情,冲寒出粤城。山川如哽咽,风雨益淒清。永别人间世,犹存身后名。所嗟姜被冷,池草梦难成。”“忆昔营窀穸,栖神已十年。卜龙迟胜日,委蜕閟重泉。扬彩凭威凤,含愁托杜鹃。谁言非羽化,高盖自升仙。”

  义屿 一名盐屿,在高盖山之南。有赤垅、盖竹二洋。

  黄寯宅 在义屿。寯,官户部主事,历官清白,时有“空空归故乡”之谣。

  福和洲 在义屿东。

  螺洲 在方山北。周迴一江,环洲以居者数千家,司空吴复其著也。

  显应庙 在螺洲之浒。神刘姓,兄弟三人,伯行全、仲德全、季侍全。其先淮甸人,唐刘德威之后也。乾符间,黄巢宼闽,行全兄弟御宼有功,未获封赏而卒,闽人立庙祀之。宋淳祐十一年旱,乡人祷雨立应。乡进士陈应角以闻,赐额“灵显”。螺洲又有螺女庙,缘谢端事傅会之。螺女江在石岊西,与螺洲相去数十里。

  吴复祠堂 在螺洲。复,永乐间以知印积官工部侍郎。

  木屿 在永庆里。连塔峰,周遭有江。

  塔林 又名塔峰,方山别支也。宋林津龙官尚书干(办),俗呼尚干,林氏族姓甚蕃。

  林禹臣宅 禹臣,理宗朝应神童科,黄朴榜进士。

  淘江 在永庆里,临以塔峰、长林之胜。江边有亭,俗呼淘边。

  明周玄《淘江》诗:“千章乔木珍螺渚,百顷澄光带越城。到邑潮通沧海色,环洲山峙此江清。鉴湖自是同流赏,文彩那应独擅名。渔浪细吹银绮合,鸥波才动翠绡横。盈盈杨柳牵丝断,泛泛芙蓉夹镜生。解道玄晖遗雅韵,却令太白擅佳声。孤云淡影秋逾静,碎月摇光夕向明。销尽客愁何处望,逋翁楼上有余情。”

  梁山寺 在还珠里。宋建,今废。

  扈屿 在还珠里。其东南为濑江,一名“瓠屿”。

  濑江 在清廉里,与西峡江合流。微风激之,声如溪濑,故名。

  明郑善夫《从扈屿沿溪陆行访陈职方》:“扈屿逶迤连紫台,濑江曲曲罢喧豗。渔人钓艇沿溪泊,野老柴门傍水开。树底巧通仲尉宅,糸中似愧子云才。南游兼得酬佳节,黄菊青山共举杯。”

  方山 在清廉里。一名五虎,闽藩第四案,远望端方如几,故名。山之阴有峰,逆驰而西,曰“黄岩”。岁大旱,乡人祷雨于此。上有阿育王塔,又有岩曰“灵源”。鲤鱼石在溪中,又石坛、石床、石棋局、石床;左右有柑桔树千章,味甚甘。唐天宝中,赐号为甘果山。

  宋王逵诗:“众状皆穷险,兹形独擅方。坦夷中砥砺,端正外青苍。上帝为棋局,炎君避暑床。回看太行路,更近利名场。”

  明黄济《过方山旧居》:“曾逐孤舟背远村,清溪一去不知源。于今莫避秦人处,野鸟潭花即故园。”郑善夫《九日方山登高》:“方山五片石,嶻七千寻。气象衡嵩敌,风云岁月深。百年大梦寐,九日此登临。愿谢红尘累,岩栖长道心。”

  叶光宅 在瓠屿。光,永乐间,以荐为南海簿,民歌之:“南海簿,性不贪。百鸟凤,人中难。”

  紫薇岩 在横屿东峰。有紫薇公隐此,故名。又有岩曰“五仙”,并方山之东。

  宋民先诗:“碧落已骖丹凤去,红尘空望紫薇岩。”

  三琅峰 在西集里,色如青琅玕,故名。三峰尖秀,形如笔架,又名文笔。其傍诸山,有石鼓、石壁、岱顶,皆奇胜。

  大义公馆 在义溪之滨。嘉靖间建。

  王应山《义溪八咏》:“三峰齐太华,去天不盈尺。碧色拟琅玕,立地如卓笔。”(三琅峰)“溪流有深浅,竹色无古今。金风敲万玉,潭底作龙吟。”(万玉潭)“遥空浄微云,前溪印明月。疑有钓月人,溪风动林树。”(钓月矶)“巨石如建鼓,半空时有声。岱顶飞金鸡,西冈迭和鸣。”(石鼓山)“探禅入丛林,溪沙如布金。经声发烟磬,共接海潮音。”(潮音阁)“问津知几许,曲曲三十六。扬帆任好风,棹歌山水绿。”(大义渡)“当年典郡人,过家乐佩紫。奕叶际明时,冠盖仍新里。”(荣绣里)“古榕夹官路,树影入波心。行者喜从桥,赤日生绿阴。”(绿云桥)徐熥《义溪夜泛》:“暮潮初涨月痕低,一叶扁舟过六溪。唱罢沧浪天渐晓,青山无数鹧鸪啼。”陈荐夫《溪上泛舟》:“迴溪三十六,一一抱青山。片月空濛外,孤舟云水间。听猿声欵乃,得句应潺湲。不见澄江上,何因白练寒。”

  观音桥 在义溪之东。宋时建,后圮于水。国朝天顺中,里人陈叔茂捐百金重建。

  陈叔刚、叔绍墓 在蔡庄山。叔刚官侍读,叔绍官副使;刚有文名,绍有孝行。

  陈达墓 在蔡庄祖茔北,号万松庄。达,字德英,积官都御史,巡抚山西,以廉能著,详郡志。

  盐仓迤西折而南,为望北台、上渡、陈守约墓、洪顺墓、齐坑山、张浚墓、林文秩宅、台屿、高士岩、阳岐江、金锁江、严烜墓、税课司、高文达墓、陈嘉言墓。

  望北台 在龙江之南。有岭嶻然,有亭其上。

  明陈文广《过望北台》:“山形如相抱,巨石更崔嵬。地与江声近,天随树影开。兴中皆落叶,吟处是寒梅。为语登临伴,何由共一杯。”

  王克复墓 在北台山阴,有司营葬。

  上渡 在时升里,龙江之南。未造桥时,上、下有二渡,今仍其名。闽陈守约所居上渡。守约之先,固始人也。五代晋天福间来闽,仕南唐,左司郎中。其后,宋时有陈者,性乐施,子七人,孙二十八人,曾孙六十五人,玄孙一百三十人,而多膴仕。里中童谣:“萤尾星,江南陈。”谓入城夜归,灯炬如萤星也。

  陈守约墓 在白泉院前山。

  洪顺墓 在时升里上渡山。顺,官山东按察使。

  齐坑山 高盖之支也,与北园、王湾、新安、蟠屿诸山相联络。地多梅花,齐姓居之,故名其山云。

  张浚墓 浚,字文哲,官饶平知县。

  林文秩宅 在长池。文秩与弟文秸同举进士,改翰林庶吉士,俱葬侯官斗门山。

  台屿 四面皆平田,中建三阜如三台,故名。或曰柯屿、曰瓜屿。左高盖、右凤湾,金鸡嶂其后,阳岐峙其前。阳岐之水别为小浦,逶迤环抱于三阜者凡三十六曲。宋孝宗时,高士陈允元筑室读书中阜之下,子姓甚蕃。

  阳岐江 有山临江浒。宋释褐状元林坰居之。江汇上郡及怀、侯、永福诸山溪水,经西峡与马江合,入于海。

  明黄玄诗:“暝色入长江,江帆疾如鸟。空山白云外,一望更何有。飒沓风雨来,萧条夕阳后。孤灯照寒舻,且复醉杯酒。长江沧浪曲,远应沧浪叟。崖阴古木深,沙明暮潮吼。扣舷江水清,去路离情厚。何处有僧庐,残钟到溪口。”

  金锁江 一名金岐。晋康帝时,有渔者垂钓得金锁,引锁尽,见金牛,急挽至岸。俄而锁绝,犹得数尺许。有司以闻,诏立庙祀之。

  严烜墓 在阳岐白角山。烜,官监察御史,浙江佥宪。

  税课局 在九都阳岐江。国朝洪武初设,以没官卓子康宅为之,今废。

  高文达墓 在九都王埔山,事具城南崇报祠。

  陈嘉言墓 在九都阳岐山。嘉言,咸淳中建州司户,值元革命,遂不仕,隐居台屿,积书至数万卷,人称“书隐先生”。

卷之十五 西湖沿革

  晋安有东、西二湖,在冶城西北。晋太康三年置郡,诏治闽粤故城。太守严高病冶城狭隘,以图咨郭璞,徙今子城。坊城外凿东、西二湖,周迴各二十里,引东北诸山溪水注于东湖。(旧怀安县地,今侯官。)属引西北诸山溪水注于西湖(侯官县地)。二湖与闽海潮汐通,所溉田不可胜计。又有南湖(亦侯官地)。唐贞元十一年,观察刺史王翃辟城西南五里为湖二百四十步,接西湖之水灌于东南,今柳桥是也。东湖隔龙腰诸山,在西湖东北,故名。(或言,郡城东属闽县,非是。)宋庆历中,东湖渐淤,至淳熙间,尽为民田。浮仓山,昔在水中央,今周遭皆田。东北诸乡俱名湖堘。浮仓之西有亭,尚呼湖前亭云。《三山志》云:“嘉祐二年,郡守蔡襄从乐游桥开沿城外河,抵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去思桥,北至河尾船场,散入港北小浦、中浦、石泉、安国以北。怀安知县樊纪复作桥十二,曰“湿堹”、曰“堘北”、曰“小浦”、曰“湖心”、曰“琴亭”、曰“越塘”、曰“龙腰”、曰“后溪”、曰“桑畲”、曰“岭下”、曰“范溪”、曰“濑溪”。东湖既湮,赖此港浦、桥梁导东北诸水,以达于东门也。南湖之塞不知何代。其始辟,迤北有港,与西湖通,渐为民庐舍、园池。今唐公祠前有石桥,西外石街有熊兵、泥门二桥犹巍然。平地中,皆湖渠遗迹。西湖始凿,沿子城外,(今定远桥为旧城濠。)浩无际涯。唐天复元年,王审知于子城外环筑罗城。梁开平元年,审知又筑南、北夹城,湖渐堙塞。宋皇祐四年,复诏郡守曹颖叔渐次修筑,自迎仙门至遗爱门,所存仅什之三。嘉祐二年,蔡襄复古五塘,以溉民田,有意浚治西湖,未果。乃命疏导渠沟六十有九,以兴水利。按《三山志》云:“城外西湖溉三邑民田,至一万五千余亩。”淳熙九年,赵汝愚以集英殿修撰知州事,疏于朝,开浚两湖,民至今赖之。时有澄澜阁,乃汝愚沿威武堂址改西湖楼为之。荐经兵燹,阁毁址失。明万历初,按察使徐中行命卫卒湖堤植木为荫,市易湖滨民园池,建阁跨湖上,由皇华亭后架二木梁以登,仍名“澄澜”。户部尚书马森撰“记”。十四年丙戌,郡守江铎以会城西、北、水部、汤门四关引江潮、湖水,众流吐纳绕旋。迩来淤塞北关,湖水不得入。河西、汤门、水部三关虽通河而浅涸,潮汐无几,舟楫阻滞。西河迎仙桥下有港接西水关及江河在西南者。当春夏月,建闸蓄水,秋冬决放。湖高河低,洪流入江,不可复返。滨湖数十里,莫资灌溉。乃开北关,修建西汤、水部各闸,引诸水入河。又改西门迎仙桥旧闸为坝,以蓄湖水,毋令决放。自兹旧制,兴复水利无壅。迩年复议塞,殊为民患,司地方者,愿如江公可也。

  【注释】

  .观察刺使:谓观察使兼知府。

卷之十六 西湖延袤

  晋守严高始辟西湖,时巨浸淼茫。洊更拓城,复为平陆。太康延袤,漫无所考。今迹其附城西、北者尽之。湖东自西城大楼至北水关凡十二楼;自北水关至北城楼凡十四楼。每楼并垛铺一十五间,相距二十四丈。自南而北以丈计,凡五千八百有奇。湖西自迎仙桥折而北,为迎恩福地,至玄武行宫,又折而西为皇华亭。亭历道士洋、贵安山折而南为北城遗爱桥,以寻、丈计,不可指数。大都自南而北七里而遥,自西徂东二里而近。古今纪、咏,具列左方。

  宋蔡襄《寒食西湖观竞渡》:“山前雨气晓才收,水际风光翠欲流。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浮来烟岛纷相就,引出沙禽好自游。归骑不愁山月暝,万枝灯烛度花楼。”李纲《会宴湖亭》:“画栋翚飞瞰曲塘,主人情重启华觞。月摇花影鳞鳞碧,风入荷花苒苒香。散策幸陪终日适,开襟还喜十分凉。天涯随分同清赏,何必南园作醉乡。”陈俊卿《西湖纪游》:“凿开千顷碧溶溶,颍上钱塘仿佛同。梅柳两堤连绿荫,芰荷十里散香风。波涵翠层层出,潮接新河处处通。舆颂载途农事起,从今岁岁作年丰。”罗愿《和赵汝愚开西湖诗》:“湖边飞盖欲谁同,治行人思旧弱翁。行乐未饶溱水女,咏归应有舞雩童。闽山影浸烟云动,沧海潮连浦溆空。欲识元侯疏凿意,君王勤俭正卑宫。”“南方春早冻先融,荷锸移时小异同。要使齐民知水利,亦如前哲变文风。四时镜净登临美,万顷云垂灌溉通。嗟我一麾江汉上,慨然歆叹似南丰。”朱熹“次韵”:“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共喜安车迎国老,更传佳句走邮童。闲来且看潮头人,乐事宁忧酒盏空。曾见台星与卿月,交光齐照广寒宫。”“越王城下水溶溶,此乐从今与众同。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辛弃疾《贺新凉·游西湖》词:“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尽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成荫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忆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濛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臾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澄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彼时逢敌手皆劲者。春草梦,也宜夏。”“碧海桑成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着雨婚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须进酒,为陶写。  回头鸥鹜瓢泉社,莫吟诗、莫抛酒樽,是吾盟也。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灞陵呵夜。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蝉噪也,绿阴夏。”又《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簑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明陈亮《泛舟西湖》:“落日动高兴,乘舟溯碧涛。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乍离湖渚浅,稍入浦荷深。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杯行吸素彩,曲度飘清音。昔闻澄湖际,画舫相追寻。繁华不可问,心赏良在今。佳宴共桃源,胜游同竹林。宁知此宵乐,不协古人心?”王恭《泛舟西湖》:“登舻发清啸,落日镜湖净。微月波上澄,归云鸟边迥。水木生夏凉,孤崖破阴暝。矧兹簪佩同,复此沧洲兴。中夜棹歌还,遥峰响烟磬。”王偁《晚归湖上》:“一径惬幽寻,悠然世外心。不缘流水泛,那识落花深。荷影澄天镜,松声韵素琴。前林烟磬发,归路月沉沉。”王肇《湖居清适》:“幽居绝喧嚣,已遗尘世虑。悠悠止水清,寂寂流云度。开樽送飞鸟,杖策荫芳树。高人乐自然,玄理早超悟。不历轇轕场,宁知此中趣。缅怀陶令踪,高咏谢公句。灵台慎始终,勖哉葆贞素。”又《湖中寒食》:“湖上逢寒食,行行云日迷。林花相映发,只似武陵溪。远水清烟并,高阳黄鸟啼。年年对芳草,古意满城西。”方邦望《泛舟西湖》:“平湖绕翠微,一棹镜中移。喧鸟千声啭,长风万里吹。沿洄耽景胜,宴坐觉神怡。往往留馀兴,归来日暮时。”徐中行《西湖对月》:“千山雨后片云无,一棹风前兴不孤。入座词人高北斗,开樽明月满西湖。光依玉树秋相媚,寒照冰心病欲苏。此地夜游经几度,未知何客得骊珠。”林垠《赠徐宪长湖上舟成》:“西湖新造木兰舟,暇日群公结胜游。千载达人推范老,三山佳景拟杭州。开窗夹岸摇青嶂,转棹澄澜起白鸥。桃李堤边春十里,他年知是长公留。”王应钟《泛舟西湖》:“十里湖光湛不流,宁闻风雨苦沉牛。蛟宫隐隐鼋鼍避,泽国溟溟鸥鹭浮。山郭近从波上写,楼船遥在镜中游。因怜范蠡归何处,不向兹方泛钓舟。”陈全之《游西湖》:“生平爱结水云缘,梦在湖西野艇边。乘兴共寻尘外境,雅怀同坐镜中天。鱼惊破浪随歌后,鸟避开筵出棹前。自笑腐儒多俗累,何时庄诵卜居篇。”林燫《游西湖》:“积水风生五月秋,绮筵画舸漾澄流。万家城堞林边迥,两岸云山镜里浮。沆漭直期穷北渚,芳声还共采中洲。盛名满座俱吾党,不羡当年李郭舟。”林烃《次王懋宣西湖作》:“聊从方外访蓬莱,碧树澄湖避暑来。遂有凉飚先拂座,不妨细雨共衔杯。仙槎直向天边泛,飞阁遥临镜里开。闻道登楼能作赋,风流谁似仲宣才。”陈朝锭《西湖燕集》:“几年踪迹滞炎方,今日初登湖上航。雅兴谁言惟白老,胜游何必让钱塘。芳洲草暖凫鹥集,碧槛风柔菡萏香。莫向樽前辞酩酊,城头山色易苍黄。”“山翠高低浸混茫,碧堤幽意在群芳。欲凭陈迹寻高士,不见当年宛在堂。”“出郭暂欣尘事疏,幽寻况是雨晴初。浮槎疑近林逋宅,却少栽梅结屋居。”余翔《泛舟西湖》:“参差楼阁镜中开,客自风流载酒来。山势似浮天竺寺,荷香深袭百花杯。商歌竞逐沧浪起,野服俱成薜荔裁。我辈相逢情不浅,停桡还上越王台。”陈椿《西湖宴集》:“言乘春燕泛兰桡,杨柳青青暗画桥。欧冶池边云乍敛,越王台上雨全消。波光晃漾摇金钿,林籁参差度玉箫。我欲淹留还卜夜,借君高烛几枝烧。”陈价夫《西湖棹歌》:“郡城西面水连天,画阁朱栏异昔年。芳草渐生歌舞处,春风犹傍狭邪船。”“大梦山前云作梯,皇华亭畔水平堤。落花满地无人扫,闲逐东风上马蹄。”“湖上春残雪未消,湖边新柳变寒条。夕阳远映孤山碧,尚有鸣榔似六桥。”“晓云飞尽水犹清,十二栏干映水明。拾翠女郎成队去,藕花深处踏歌行。”刘克治《游西湖》:“越王遗址在,把酒对斜晖。坐柳黄莺啭,衔花翡翠飞。孤亭依别岛,画舸系渔矶。落尽城头月,狂歌未拟归。”(克治,南海人。)袁敬烈《游西湖》:“津亭十里芰荷香,六月松风入座凉。漠漠烟霞生极浦,远村树色带斜阳。”“大梦山前烟水清,芦花枫叶满江城。青天万里云飞尽,欸乃声中片月明。”曹学佺《泛舟西湖》:“大梦山前起棹歌,青青初泛水中荷。乍看涨色西湖远,却较幽阴北地多。堤上有情观士女,林间无偈问维摩。酒酣不识春城路,明月盈盈卧绿波。”谢肇淛《西湖观竞渡》:“一曲湖如镜,轻舟隐芰荷。况当悬艾筇,共听采菱歌。棹影群龙戏,涛声万马过。楫飞晴散雨,鼓急水惊波。藉草红裙密,鸣榔锦袖多。战酣残暑失,酒醒晚风和。胜事追河朔,英魂吊汨罗。人归纤月上,良夜乐如何。”

卷之十七 湖中孤山胜迹

  孤山里许,在湖中央。其阴,有陈内翰景著祖茔,石上有篆书“定远伯玠陈公之墓”八字。山之阳,水田若干亩,树木荫翳,华实盈畴,如隔尘寰,非方舟不能至。先时亭台梵宇,岁久倾圮。国朝万历十五年,郡守江铎建亭山巅,匾曰“三山别岛”。门以东,建门一区,竖叶内翰向高所撰《水利碑记》。

  王恭《湖山图歌》:“大梦积飞翠,朝夕侵我庐。严高湖上水,色映灵台虚。越王城外三山峭,散帙鸣琴亦高妙。半榻闲云鹤梦清,一帘初日藤花笑。顾予性癖爱清晖,终日相过尽醉归。几度离家声别调,何时恩许卸朝衣。黄花九日高楼酒,无那明朝又分手。座中应感去年人,马上空攀未霜柳。酌酒看山兴暂同,君家兄弟气如虹。萍踪自愧无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王褒《题西湖山水》:“我昔曾游西湖上,层峦迭嶂森相向。白云雨后亲卷舒,湖色山光共摇飏。浮云虚阁若蓬瀛,酒旗摇曳风前轻。弹棋击筑多乐事,飞觞促席争逢迎。孤村远屿渺何处,落日行人自来去。樵子将归渡口船,渔舟夜宿鸥边树。朅来湖里观画图,满座词客争喧呼。隔墙呼酒取一醉,令人却忆高阳徒。”高瀔《答傅子拟筑宛在堂》:“南洲五月湖水平,荷花万顷湖山明。放舟邀客钱已办,题诗寄予堂欲成。渚鹤沙鸥底自性,松云萝月若为情。眼中万事不须问,吾与尔曹当远行。”傅汝舟《拟筑宛在堂招高子偕隐》:“城外西湖烟雾光,孤山宛在水中央。门开独树悬青磴,径绕千花上碧堂。兰艇桂桡操自稳,药房荷榻卧偏长。秋波不隔寻真路,乘兴须君到隐乡。”陈椿《暮春湖心亭集同社诸子》:“西湖一望何寥廓,太守严高往年凿。秀色平分欧冶池,晴光倒浸无诸郭。澄澜高阁郁崔嵬,画栋朱帘对水开。兰桨却藏回岸曲,菱歌疑自断桥来。岧峣乌石天边起,粉堞森森还百雉。三竺霏微翠霭中,五城仿佛丹青里。阁道遥连大梦山,层峦飞瀑响潺湲。山中胜迹多磨灭,山下游人空往还。朅来狎客当清燕,风送湖心云几片。丽藻争夸邺下才,新知并属吴中彦。可怜江国春欲残,点点飞花落水湾。相呼且尽杯中物,莫遣分携兴易阑。”

卷之十八 城西湖滨胜迹

  自迎仙桥折而北,为迎恩福地、江公生祠、城西铺、唐公祠、殷庞二公祠、玄武行宫、湖头尼庵、毘卢阁、关西福地、徐宪长祠、谢泉、谨肃坊、风节亭、迎恩亭、皇华亭、澄澜阁、望湖亭。

  迎仙桥 西关外木梁也。以梁王霸冲举西宫,故名。万历十六年,知府江铎筑坝于桥之北,障西湖水,建亭竖碑其上。

  迎恩福地 在迎仙桥北。祀土谷神。祠今为乡约所。

  江公生祠 在城西铺之右。国朝万历十九年,为知府江铎建,郡人参政王应钟有“记”。

  城西铺 面西湖。上通梅亭,五里而遥。

  唐公祠 祀郡守唐珣。国朝弘治间建,岁久倾圮。万历十六年重修。珣,华亭人,成化间知福州。

  殷、庞二公祠 在唐公祠之东。国朝万历三年建,特祀都御史殷公从俭。后十余年,都御史南海庞公尚鹏抚闽,行一条鞭法,罢榷弛征,民怀之,并祠焉。明林燫撰《殷公祠碑》:“殷公祠者,祀吾省故殷巡抚公也。公讳从俭,广西临桂人。隆庆五年,奉玺书,以佥都御史督闽军务。明年,召入为副都御史。未几卒,闽人罢市,哭如所亲丧。西归,里巷哭以过柩,妇人则哭拜于门内,得人心如此。公卒之三年,闽人思公不置,为建祠西郊外。又越四年,云南楚雄太守张廷臣者,公门人也。将之官,谒公祠,涕下沾衣。顾是祠之建,不可无记。又,岁时享祀。缺声诗,猥以燫雅知公贤也,遂为述其事。系以诗曰:‘闽号乐土,僻海一隅。当嘉靖末,倭夷用急。虔刘我民,掠我城邑。鲸波未澄,燕幕安集。命谭大夫,绥我安土。丧乱既平,孰予抚闽。选于众举,殷公其人。节钺旄盖,殷公至止。田亩多荒,疮痍未起。譬治乱绳,宜宽而理。令此三军,饷晦宴息。令此百城,安于闾里。郑歌国侨,蜀思诸葛。人之无禄,昊天降割。西郊之外,湖水之浒。作庙翼翼,边豆有楚。弗殄禋祀,千春万古。有美张侯,谓公我师。侯拜稽首,咨嗟涕洟。孰是祀典,暗无声诗。代斵不让,公贤我知。庶几观者,坠泪于碑。非我文工,公德之遗。”(万历辛丑,巡抚朱运昌卒,其弟私塑运昌像于祠,匾曰“殷庞朱三公祠”。宜急去之,以严薰莸之别。)

  玄武行宫 国朝正德间,镇守太监崔安建。奉北极玄帝君。左祀刘、关、张三义,右祀五显。

  湖头尼庵 在玄武祠之东。跨西湖,为阁数楹,奉诸佛及顺懿陈夫人。

  毘卢阁 在唐公祠之北,守祠主僧以奉诸佛。先时湖滨梵宇,今多颓废。

  明林鸿《春暮宿湖山兰若》:“雨歇众芳晚,幽寻宿梵筵。闻经方丈里,听法比丘前。远径投昏鸟,空山宿夜猿。天花飘嶂月,玉磬度萝烟。殿古苔衣合,湖光宝镜圆。仰攀星斗近,俯视地维偏。心静空尘到,身闲与世迁。三生应得悟,来此问安禅。”郑善夫《春暮游城西寺》:“毘卢千佛阁,近在绿云中。客到虚无岸,春归莺燕丛。燕台望不及,古意渺何穷。拟入东林社,殷勤向远公。”黄用中《西湖集社》:“宝界枕澄湖,静僻宜长夏。睠言憩南薰,良朋偕夙驾。映荫竹垂阴,蒙茸草堪藉。疏蝉度宫徵,渟水明台榭。岂但远炎蒸,共乐比闲暇。意惬胥淹留,禅钟催甲夜。”

  徐公祠 在玄武行宫之西,谢泉之东。万历十九年建,祀按察使徐中行。二十五年季冬火,复建。(中行,湖州人,字子与。)

  关西福地 土谷神祠,里人立社其中。

  谢泉 嘉靖间,谢佥宪庭柱凿,资乡人出汲。石栏刻“谢泉”二字。

  谨肃坊 在迎恩亭之东,正德间建。

  风节亭 国朝嘉靖七年建。督学使吴仕与部使者有违言,解绶东归,诸司以金为赆,不受。诸公以金建亭,曰“清风高节”。

  迎恩亭 冠盖往来,咸集于斯。诏敕至,肃迎以入。又东、西作二亭翼之。

  皇华亭 在迎恩亭之东。左竖元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副使中顺公《去思碑》,右竖嘉靖初御史林釴撰《靖闽碑》。

  荷亭 在皇华亭后,周迴有塘,植菡萏。

  明王乾章《荷亭同梅参戎赋》:“荷亭殊绝倚云隈,上将传呼结驷来。郭外青丝潛渡柳,樽前玉笛暗飞梅。凉生浦渚频移棹,月傍绳河更举杯。客署几回残梦里,遥闻歌吹绕城回。”

  澄澜阁 在荷亭之东。国朝万历五年,按察使徐中行建。户部尚书马森撰“记”。初,宋守赵汝愚浚治西湖,沿威武堂故址改西湖楼为澄澜阁。拓城以后,阁毁址失。徐公市滨湖池馆,建阁其上。由荷亭造二木梁,蹑数十级以登,仍赵忠定旧名,嘱岭南黎民表隶书之。其下为堂,以资宴游。十六年,知府江铎重修。(三十六年,有司更名湖天关,殊失古人遗意;且恶札书之,亦为山水一厄。)

  明王应钟《饮澄澜阁》:“杰阁危桥跨彩虹,绮窗绣户碧霄中。景当夕照千山静,波入澄澜一镜空。槛外松声明远韵,帘前花影散香风。清樽久待高阳侣,千里襟期此夕同。”傅汝楫《湖楼纪兴》:“湖开背郭楼,湖水日悠悠。地即青莲界,山仍碧树秋。杯前狎鸥渚,篱畔系渔舟。稳坐风波外,吾生乐未休。”游士豪《澄澜阁怀徐子与》:“高阁俯澄澜,层峦对酒看。星河临睥睨,鸥鹜宿沙滩。榻下流云度,杯前落日残。采芳人不见,湖上月明寒。”叶向高《和许中丞孚远集澄澜阁》:“澄澜高阁枉严旌,为爱波光四望平。桑栢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龙台烟锁寒荒垒,鲸海秋高罢戍兵。樽俎折冲多胜暇,登楼又见赋先成。”车大任《西湖澄澜阁宴集》:“西湖花满楼,乘兴泛扁舟。山护云间寺,潮吞野外洲。黄鹂才盛夏,白雁又新秋。世事玄环转,年华似水流。但酬贤圣酒,莫问古今愁。明日风尘里,翻然忆此游。”(大任,字于仁,湖广邵阳人,万历丙申知福州府。)袁敬烈《集澄澜阁》:“柳色湖光蒲郭西,朱阑高阁兴堪携。浮烟忽散山当寺,骤雨初来水上堤。一曲彩莲云外远,几行啼鸟树边低。樽前不尽登临兴,独把新诗倚醉题。”喻应益《澄澜阁宴集》:“因开白社扣精蓝,坐对城阴看碧潭。桥锁堤边堪拟六,山横湖外旧名三。峰纹写浪晴吹濲,日气蒸花午作岚。箫鼓画船金勒马,依稀风景似江南。”曹学佺《初夏澄澜阁》:“夏日试荷衣,高楼送日微。水偏此地得,山半是城围。涧色犹残雨,蝉声自落晖。定知湖月好,坐待夜深归。”

  望湖亭 先时危亭湖上,岁久倾圮。国朝万历十五年,知府江铎重建。

  明周玄《登望湖亭寄王太史孟》:“朝来一上望湖亭,湖草茫茫入望青。空盼乡书凭朔雁,顿忘旅食换春星。洛阳有客缘谁赋,湘水长歌忌独醒。暂拾芳菲归潦倒,酒杯相对慰飘零。”戴永和《望湖亭燕集》:“虚亭试骋望,暇日一消忧。山拥鸿濛色,湖开漭漾流。宦游同此地,逸兴属深愁。暮景还堪恋,城扄不可留。”(永和,云南大理人,侯官教谕。)屠本畯《四月晦望湖亭观竞渡》:“已失西陂雨,仍逢月晦天。鱼龙排荇渡,箫鼓竞蛟川。问节蓂全落,争标锦互传。镜光摇海阔,浪势辗涡旋。直犯波涛远,真防出没偏。隼旟分晻霭,鱼服乱軿阗。讴和千人沸,云驰五色鲜。置身水鉴里,偷眼艳妆前。击楫怜花细,沾衣爱露圆。悄回鱼纂纂,忽起鸟翩翩。露气蒸如马,歌声散似莲。楚乡元吊屈,闽俗且迎仙。何暇挥谈,深愁飏酒船。亭幽杯酿绿,崖曲席藏烟。稍谢区中累,来投物外缘。池台堪此日,舟楫感他年。籍籍资名理,彬彬集盛筵。始知文雅会,不让永和贤。”

  由唐公祠折而西,为大梦山、墨池、薛家园池、孝子萨琅墓、侍郎萨琦墓、平章池。

  大梦山 周迴二里,东际迎恩亭,西临平章池。苍秀可爱,而多奇石,镌“廉山”二字。郡守江铎与客登临,欲创亭未果。万历丁丑,比丘建庵其山麓。

  明徐《登大梦山》:“廉山青绕郭,坐对膝堪盘。草色软承褥,松枝低碍冠。笔峰云外秀,墨沼雨余干。春早湖光动,绿波如练寒。”曹学佺《泛舟西湖登大梦》:“山色城中满,看山亦出城。却怜春欲尽,正值雨初晴。坐得野亭旷,到来湖水清。讵须问佳不,于此已忘情。”

  墨池 在大梦山之阳,有石坎而方。至元时,有人晦迹于此,刻“墨池”二字。近为山邻筑坟、伐石而多缺败,非复曩时之胜矣。

  薛家园池 在大梦山前,回环里许。弘、正间,有文易、文旭兄弟,乡荐登仕,前列甲宅,后为池馆。迤西宗祠,规制宏丽。嘉靖初,四明丰学士熙谪戍,馆其家,为撰祠堂记,今甚寥落。

  孝子萨琅墓 在大梦山之阳。琅,其先色目人也。母病,日夜祷北辰,以身代母疾,良已。子琦,官礼部侍郎。

  侍郎萨琦墓 有司营葬。琦,宣德五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历礼部侍郎兼少詹事,为时名卿,事见郡志。

  平章池 又名西陂,在大梦山西。南延袤里许,乃平章陈有定别业也。有定败,今二百余年,数易主人。

  明郭波《泛舟西陂》:“古池六月官城西,霖雨既过水拍堤。云光十里侵楼阁,烟波一望涵玻璃。玻璃远接岩峦色,深沉黑比蛟龙宅。此地曾经住贵臣,今当何处来仙客。碧山金马下殊方,柏台水月相辉光。少微星高南斗旁,野夫倚玉蒹葭苍。主人好事非一日,吾辈亦岂偶然集。抱琴荡桨村醪香,开箧授衣涧月袭。落日兰舟未拟回,中流箫鼓福山隈。荷花欲语怜歌唱,菱叶散乱还大来。风定波光湛不流,舟亭潭影复悠悠。万水澄阴群鸟下,半轮月出东山头。”傅汝舟《病不赴西陂和郭子》:“平章池在西湖西,远山低绕近山齐。薛老自有画船隻,芰荷稳复潛虬宅。芝盘兰桨荡中流,翰苑霜台联上客。陪游三千乐多方,独我卧病愁日光。伏枕似闻歌吹响,仰屈窃叹烟云苍。太平梦想回今日,学士何缘远来集。投荒似此甘寂寥,献议当年恥沿袭。海戍几时天上回,湖翁移住湖水隈。船钱酒器不用借,月出荷开还远来。君不见,池水昔浊今清流,吞山侵月光悠悠。水底万象尽颠倒,何况浮云天际头。”

  由迎恩亭迤北,为道士洋、谢庭柱宅、浦头石桥、贵安山、谢琚墓、仰德祠、庞商二公生祠、贵安井。

  道士洋 有田数顷,中为官路,其田籍紫极宫,故以道士名。今悉为豪门所有。

  谢庭柱宅 庭柱,长乐人,都御史士元之子。举进士,授评事,历湖广佥宪致仕。市负郭田数十亩,筑室以居,背西湖,面莲花峰。今从子尚书杰改为宗祠。

  浦头石桥 有浦数里,受玉屏、铜盘诸山之水以入西湖,为堤其上。然湖堤稍低,不能障洪流,而多败田。

  贵安山 一名贵安,延袤二里。塜墓累累,郡东北邙也。

  谢琚墓 在贵安山之阳。琚,字仲玉,正统进士,在谏垣言事切直,出为浙江少参,年四十余即丐休。陋巷一室,衣敝茹淡,处之泰然。

  仰德祠 国朝隆庆四年建,祀方伯陈锡。锡,广东人,正德间长闽藩。有惠政,闽人怀之,建亭道周,匾曰:“仰德”。逾五十年,御史蒙诏按闽,为建祠于亭之西。

  庞、商二公生祠 在仰德祠之左,国朝万历八年建。庞巡抚之行一条鞭也,山阴商为正以御史按闽,叶议裕民,民德之,生祠两公,以志去思。郡人松江府同知黄以贤撰《德政碑颂》。

  贵安井 在生祠之左,有泉清冽,往来道周,吸饮不竭。

卷之十九 湖西侯官胜迹

  西湖之西为熊兵桥、泥门桥、新亭、英济祠、凤凰桥、高风台、东台庙、石山岭、转华庵、清泉山、林之奇墓、徐墓、郑阎墓、祭酒岭、高安山、王鼎墓、郑旭墓、林舜道墓、叶福墓、四借亭、洪山桥、洪山寺、郑炤墓、西山、郑惇典墓、白马庙、云程山、半洲、东岐庙、洪塘寺、金山塔、税课局、妙峰寺、林廷选墓、林玭墓、林瑭墓。

  熊兵桥 在通仙门之西。宋时,熊兵营驻泊于此,故名。旧有河港,引西湖之水通于南湖,已湮。浦港亦塞,石桥犹巍然平陆中,俗呼小桥。

  泥门桥 在泥王庙前,故名。俗呼为平桥。

  新亭 在草市都。有寺名“西隐”。唐郡守唐秩有惠政,民怀之,乃更其亭为“颂德”,俗呼“新亭”。国朝成化十二年,知府唐珣捐资辟地重建。

  英济祠 在新亭之右。

  凤凰桥 在一都凤凰山下、香岩寺前。旧有亭,憩行者。成化十九年,扑于风,随即规建。

  高风台 在凤凰山下、香岩寺之西圃。圃有旧台遗迹,元贡师泰增筑之,名以高风。师泰自为“记”云:“方山耸其前,莲峰矗其后。左沧海,右洪江。云烟苍茫,极目无际。”又欲作亭其上,未果。平章道隐捐资助之,僧悟腾、觉馨成之。师泰以凤凰山左右翼张拱,若飞鸣而来,因名其亭为“鸣凤”,亦师泰为“记”。寺废已久,亭台芜没。

  东台庙 在凤凰山之颠。五代闽立庙,以神有捍贼御灾功。嘉定二年,漕使李浃、帅臣黄度疏请庙额,敕赐“忠惠”。郡人都官员外郎林岊为碑文,今立庙前。

  石山岭 

  转华庵 在石山岭。万历间建。

  明徐熥《憩转华庵》诗:“精庐傍人境,虚寂无垢氛。食施林间鸟,衲挂前山云。池光既澄洁,香气尤氤氲。猕猴识戒律,狸犬嫌腥荤。谈深不顾返,西岭将斜曛。终当远城市,高卧辞人群。”

  清泉山 在凤凰山之西。又黄山、末山,在平田中。

  林之奇墓 在清泉山。从子子沖墓在其右。之奇弱冠从吕本中游,本中器之。累官校书郎,由宗正丞提举闽舶,遂以祠录家居。吕祖谦尝师之。子沖,字通卿,登进士,累官将乐丞,未上,其父死,徒步扶柩归,哀毁而卒。二墓有祠,多晦庵朱子书匾。道周立石刻“三山林氏先茔”,今式微。有豪门同姓者冒其谱,而祠墓蒸尝仍缺。

  徐墓 在祭酒岭。,字子瞻,永宁知县,有文行。

  郑阎墓 在祭酒岭。阎,字公望,永乐进士。观政刑部,欲贷不辜,与大司宼争不能得,遂改教职。致仕居乡,贫约如寒士。

  祭酒岭 在清泉山之西。闽时,有光州湛温者,事王延翰为御史大夫、国子祭酒。建州刺史王延禀使者至闽,延翰命温往饯,且酖之。温恐延禀兄弟从兹多衅,遂自饮鸩以死。闽人哀之,葬于此地,遂名其山。昔路踰岭而趋,后因张总制封君营墓其山,辟路田间,以达行者。

  王鼎墓 在高安山,有司营葬。鼎,字器之,成化间进士,积官右都御史致仕,卒赠工部尚书。

  郑旭墓 在高安山。旭,字景初,学行知名,用荐入太学,选侍东宫。以蜚语谪滇南。久之,再起为学职。

  林舜道墓 在高安山。舜道,嘉靖进士,历官广西参政。以廉介称,礼乡贤。

  叶福墓 在一都前园山。福,字叔畴,建文庚辰进士,授刑科给事中。靖难兵起,福守金川门,死之。从子取衣冠葬兹山,建安杨荣“铭”墓。

  四借亭 在洪山桥之东。国朝成化、弘治间,布政使钱塘陈珂历闽藩、臬长贰凡四,民怀其惠。

  洪山桥 距城西六七里,万安江口。旧有石桥,门狭隘,水迅急善崩,民以为病。国朝成化十一年,镇守太监卢胜广旧址重建,佥事章懋为“记”。二十二年复坏,太监陈道重修。然水门四十余,其七门当冲流,屡坏屡修。万历六年,都御史庞尚鹏重治建屋。万历己酉毁,知府喻政重造。

  洪山寺 在洪山桥西,旧废。国朝正德间,布政使陈珂重建。万历六年,都御史庞尚鹏修,寻圮。甲寅又重建。

  明谢肇淛诗:“山下洪江江一村,江云山霭共黄昏。早潮归去暮潮到,一片寒声绕寺门。”

  郑炤墓 在二都阵坂山。炤,成化进士,改庶吉士,终南雄知府。

  西山 在云程之东。村落骈广,太常卿许榖祖居之。

  郑惇典墓 在二都西山。典,嘉靖进士,知无为州、袁州府,历著惠政。以廉执忤江陵相,党罢。葬祔祖长史訚墓侧。

  明林烃《重过墓》诗:“不见同袍友,伤心有几年。一麾频出守,四壁但依然。宿草悲朝露,寒松结瞑烟。承家经术在,早晚凤毛贤。”

  白马庙 系云程土神,航海者多乞灵焉。时乘白马于风涛中,以拯溺者。

  云程山 支自西山,吸江而下。居人竖塔右麓,以象文笔。林、郑二姓居之。林副使玼、御史瑭、参议文缵、佥事璧、知府坣、郑长史昇、长史阁、佥事元韶、知府惇典,其著也。

  半洲 在洪江之东,沙壅为洲。迩来水浅膠舟,必潮生乃往来。大司马张经祖宅在焉。

  东岐庙 在东岐岭上。里社最胜,每上元,游观不绝。

  洪塘寺 在洪塘江之滨。民居鳞次,舟航上、下云集。

  金山塔 江渚突出一阜,从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旧有石桥以达于庵,因水塞,居民病之。万历乙卯年,拆石桥,而庵仍旧。

  元王翰诗:“胜地标孤塔,遥津集百舩。岸迴孤屿火,风度隔村烟。树色迷芳渚,渔歌起暮天。客愁无处写,相对未成眠。”

  明林《宿塔湖兰若》:“崔嵬一刹俯重溪,烟树千重欲望迷。渔火光中乍明灭,风航浪里互高低。白苹引蔓初凝露,紫燕将雏半落泥。名利由来在身外,何如此处得幽栖。”

  税课司 在洪江之滨,俗呼“务前”。国朝洪武初设。

  妙峰寺 在洪江妙峰山之麓。

  明林炫《登洪江妙峰》:“洪塘江上妙高峰,古刹栖云紫翠重。岩石驱车时拂燕,松萝把酒忽闻钟。天边有客曾骑凤,海畔何人是卧龙。十七年前联句在,山楼如梦叹萍踪。”龚用卿“和”:“江畔孤高有妙峰,紫芝瑶草碧云重。交萝丛竹开春宴,石磴云门报午钟。懒性暂来看水鸟,论思敢谓缀山龙。吟诗欲步江楼句,肯许卑栖蹑后踪。”魏文焲《登妙峰》:“周览恣名山,兹峰信高妙。群山如逐鹿,合沓成奔哨。翼翼龙凤翔,于焉结精要。彩错献多姿,寂历含众窍。蹑屐托幽寻,振衣穷引眺。岩花幽自开,岭猿相叫啸。江横系练明,日净青山貌。散步入禅关,空对寒山笑。缅矣怀康乐,兴生临海峤。千古仰清芬,期与尔同调。”

  林廷选墓 在妙峰山,有司营葬。廷选,成化丁丑进士,历官南京工部尚书,卒赐祭葬。山椒亭榭尤多。

  林玼墓 

  林塘墓 

  由洪塘桔园洲而西,为旗山、岘江、合山桥、水西、锦溪、黄文会宅、林安宅墓、双峰寺、奉先寺、龙安寺、石松寺、寻山庵、仙宗寺、杨宏中墓、岐头山、大象山、黄岸山、禅林寺、屿头山、林安宅宅、月屿、黄镐墓、精严寺、林文秩文秸墓、赤塘山、张睦墓、绿榕桥、林廷琛墓、十四门桥、龙潭山、溪源宫。

  桔园洲 在洪江之东。有船厂,督造战舰。

  旗山 一名翠旗。山颠欹侧,其形如旗,与鼓山东西对峙。郭璞《迁州记》云:“右旗左鼓,全闽二绝。”山势逦迤数里,高数百仞,上有勾漏洞、仙人石、旗尾堰诸胜,梵刹尤多。

  明陈鸣鹤《登旗山绝顶》:“凭空引眺客魂惊,紫蓼丹枫接海城。烟树万株青断续,沙田千顷白纵横。云迷樵径猿先到,路绝人寰鸟不鸣。更上孤峰最高顶,九阍开处是瑶京。”徐熥《游旗山勾漏洞》:“溪山何逶迤,数里入鸿蒙。斜日猿声外,残云鸟道中。乱峰诸洞隐,万竹一泉通。趺坐松间石,尘心觉尽空。”“丹成不记年,古洞白云边。众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葛仙何处去,勾漏访遗踪。陟齐攀竹,听泉独倚松。石床荒藓合,丹灶乱云封。转入深林外,前山又一重。”“仙都在人境,一步一岩峦。怪石各有态,修篁难计竿。松烟烧处暖,萝磴坐来寒。别去仍回首,余生几度看。”徐《过勾漏竹林》:“勾漏仙源旧有名,苍苔古道客难行。好山十里云几片,修竹万竿泉一泓。雪满洞前猿有迹,月明林下凤留声。荷衣草任攀蹑,坐卧石床尘虑清。”“烟霭苍茫翠几重,泉流石罅响淙淙。山当曲坞蔽千竹,路入半林生一峰。萝磴阴中寒叶积,松门深处冷云封。千岩万壑行应遍,斜日乱鸣孤寺钟。”陈价夫《登旗山仙人洞》:“摩空傀儡仙人宅,怪绿千年紫苔色。班笼走匿神芝亡,九节龙葱拄为策。石桨觉得凝如髓,帝遣狂龙喷秋水。奔风怒雨山鬼啼,仿佛苏门妒稽子。”陈仲溱《过勾漏里竹林》:“一望绿阴迷,青山夹锦溪。花随泉水出,鸟傍竹林啼。曲径暮烟合,悬岩芳草齐。临流无限意,落日万峰低。”

  岘山 在旗山之南。一名水西,有南屿、北屿。林氏居北屿,在旗山之麓。郑善夫有“旗山第一峰”大字刻于石。南屿在合山桥之南,与旗山隔江。炉峰石,在平地阛阓中。

  林春泽宅 在北屿。宅后八景,极林居之胜。

  合山桥 在南屿。延袤数丈,以木为梁,而亭其上。

  锦溪 在南屿,旗山之别渚也。

  明林鸿《泛舟西江》:“积水可利涉,方舟况同乘。悠然西江上,遂望云中僧。出浦见落日,前崖阴始凝。秋风忽飒沓,海雨随奔腾。稍移辽沙河,又见夕影澄。拥棹向危壁,推蓬见古藤。枕藉信水宿,跻攀候晨兴。兹游意已惬,况也多良朋。”郑善夫《游水西》:“共有烟霞想,言过西水浔。薜萝迷近远,鱼鸟入高深。花气含风满,山堂负郭阴。燕游忘主客,谁赋越乡吟。”又《次夕岘江闻篴,赠林德敷熙载》:“岘水桥西秋欲社,追寻仍泛月边船。短箫长遂悲相语,锦树沧江绝可怜。交游自识茅容早,子婿谁当卫玠贤。此夜星河未堪别,眼中闽楚各风烟。”王文旭《水西晚眺》:“南郭青山看未休,孤舟直泝水西头。林边古寺连茅舍,江上谁家傍竹楼。浊酒满斟呼野老,短篷斜倚对汀鸥。从今生计何须问,欲与渔翁作钓俦。”徐熥《游锦溪竹林》:“一路尽莓苔,浓阴昼不开。山依迂涧转,泉逐断桥来。同坐松间石,还期竹下杯。隔溪烟磬晚,欲别又迟回。”曹学佺《锦溪泛舟》:“溪水明于锦,层波映不穷。山光笼竹满,树势俯泉空。少怯阴无日,虚疑响杂风。归舟如可问,犹待暮潮通。”邓原岳《锦溪竹林》:“苦爱西溪竹千挺,修篁瑟瑟逗晴晖。石林空翠和烟湿,涧道流泉作雨飞。载酒偶随芳草去,回车犹惜白云违。山中桂树堪招隐,矫首风尘几是非。”

  黄文会宅 在南屿岭兜。文会母得风疾,每夕祷北辰,求以身代。执亲之丧,哀毁几绝,庐墓三年。服毕,每朔望及忌日必斋戒,至墓恸哭,或留其侧,旬日不归。国朝弘治间,有司以闻,旌其门。

  林安宅墓 在三都石松寺旁。

  双峰寺 在绥平里,今四都也。唐咸通五年,僧师复自小箬双髻峰移建今所。与观察使林衮同业儒,同入关。至扬子渡口,师复有出尘之兴,赋诗曰:“君自成龙我成道。”浩然而归,卜筑于此。观察使李瓒请赐寺额。二峰峭秀,岩谷幽邃,水西胜处。后人作悦堂像瓒、师复及林衮、周朴祀之。绍兴三十年,枢密富直柔请为功德祠。

  奉先寺 在三都。梁乾化三年建,今废。

  龙安寺 在三都。唐乾宁元年建,国朝成化三年重建。有山曰历山,上有牛姆石。

  石松寺 一名石嵩,在三都。宋大中祥符三年建。初名灵凤,绍兴十年,僧天石于石上种松,因易今名。国朝成化九年重建,后多颓废。万历间兴复。天石种松三本,自刻石云:“一与寺门作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游人作阴凉。”题诗云:“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国朝成化九年重建,后多颓废。万历间兴复。

  明林春泽《游石松寺》:“翠旗峰下丛林晚,有客相携眼倍明。天逈风高双鸟逸,江空木落万山清。林光未纵烟霞老,野兴偏随杖屦轻。谁信昨非今更是,我今方得古人情。”王湛《游石松寺》:“禅扉昼不关,石涧水潺潺。客到松阴里,僧眠云气间。怪禽喧古木,残叶点寒山。向夕烟萝暝,行吟带月还。”邓原岳《石松废寺》:“古寺荒凉甚,伤心落照前。佛龛留鼠迹,僧舍断人烟。色相已成幻,桑田殊可怜。只余洗钵水,相对亦泠然。”徐熥《经石松废寺》:“寺废不闻钟,禅关掩万峰。有床惟卧虎,无钵可归龙。墙垣埋残碣,苔深翳古松。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陈价夫《晚过石松寺》:“山僧乞食去,日暮不闻钟。坐设三生石,门扃一粒松。夕风翻贝叶,秋雨暗芙蓉。寂寞经壇下,空余猿鹤踪。”“看山不觉深,拄杖入双林。古意坐来淡,秋云行处阴。白莲重结社,芳草自知心。却恐归时路,明朝不可寻。”陈荐夫《游石松寺》:“重来应感旧游非,野寺无人昼掩扉。金界草生迷客路,禅床花落点僧衣。云归塔院寒猿啸,日入香台野雀飞。惆怅空门只如此,人生何处是皈依。”徐《游石松寺》:“眼见精蓝废复兴,香台新敞竹阴层。云扶插汉青峰起,雨送飞空翠瀑崩。收果谁当今善士,种松因问昔名僧。偶来随喜贪清净,结夏还期礼佛灯。”曹学佺:“石与松俱好,名之寺更幽。到门山雨下,面壁峡泉流。法磬随清虑,香台自远眸。此生无住著,才得称心游。”

  寻山庵 在七都。陈大建元年建,今废。寻山有江曰辽沙,江之滨有参政唐虞宅址。

  仙宗寺 在六都。其山多松,萦纡数十里,白鹤巢焉。涧水泠泠有声,与鹤声相应。五代唐同光二年建寺,元至正二十三年重建。寺有历峰亭、白鹤岭、洗钵池、昙花磴、枢松关、金鸡岩、卓锡泉、垂萝径,号八景。

  明王湛《游仙宗寺》:“独有秋山色,能清物外心。泉临幽谷落,路入暝云深。樵客踏黄叶,岩僧住绿阴。何时与公等,蹑屐此登临。”王应钟“和”:“言访招提境,能生般若心。白云随处合,黄叶落阶深。地僻秋先到,山高景未阴。欲同王子敬,世外一登临。”陈仲溱《过仙宗寺》:“古寺沿溪转,高幡隔树飘。竹阴斜映水,松色倒侵桥。孤鸟入林没,残僧归路遥。磬声烟霭里,静听欲魂销。”徐“和”:“云际前朝寺,凄凉不可寻。僧应少来往,佛亦有销沉。大地黄金散,空廊碧草深。惟馀堂上磬,远似昔年音。”

  杨宏中墓 在四都厚山。宏中,庆元中为太学生,与同邑徐范、罗源张道固、宁德林仲麟、薛传、周端朝上疏救赵汝愚。韩侂胄大怒,编管远方,天下号“六君子”。后登开禧进士,官终知武冈军。

  岐头山 在七都大象山之东。峰峦奇秀,上有仙人石,下横长江,名浯江。山半俯瞰清流,有矶石临水,号“醉渔”。又有“悬钟”石,下悬浯江,其形如钟。

  大象山 其形蹲状如象,故名。上有观音泉。山之颠,外抱中夷。

  黄岸山 在七都。又名浯江。江滨巨石横侵,名“苏岐”。有渡,盖大江之支也。其山自翠旂来,树木森蔚。谢肇淛《浯江泛舟》:“浯水溪边钓艇闲,江云片片逐朝还。秋风秋雨无情甚,吹暗千山与万山。”

  禅林寺 在六都,五代唐天成五年建。

  屿头山 在十都后尾。又名花屿山。山周围有六桥,曰合潮、曰玉浦、曰郑屿、曰温阳、曰后山、曰王坵。

  林安宅宅 在十都屿头。环以六桥,俗呼上街。

  月屿 在七都。形如初月,故名。又,十都有董屿,环屿民居鳞次。

  黄镐墓 在六都芝田山,有司营葬。镐,官户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敏。

  精岩寺 在七都。唐长兴二年建。有妙观亭、独露庵、金界亭、盘陀石、金刚窟、清凉台、月华庵、华峰亭、绿阴亭、喜见亭,俱宋元符间葺治。寺后颓圮,国朝洪武间重建。

  明林鸿《游精岩寺》:“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一峰独耸削,众壑相氤氲。作礼向金仙,仙林投鹤群。群犬衔人衣,却走避腥荤。于时春向暮,林亭蔼浮曛。苍然草木气,尽湿西江云。登阁见千里,怀沧海濆。山钟忽播荡,因此悟音闻。”

  林文秩、文秸墓 并在十都斗门山。

  赤塘山 在十都。又有凤山、龙台、华棣诸山,与赤塘并峙。

  张睦墓 在赤塘山。睦,事具东街金华境。

  林廷琛墓 在赤塘山。廷琛,宋枢密院安宅之裔。嘉靖乙未进士。历户部郎中,左迁南宁府同知,削籍。廷琛有志操,坎坷仕路,时论惜之。

  绿榕桥 在绥平里庆城庄前。

  十四门桥 在招贤里。迭石为桥,酾水凡十四道,故名。

  超山寺 在十三都。山隔大江,沿浦而入,有孤阜突起,故名。山下有四门江桥。元泰定初建寺。又石门山,二山对峙,中贯清溪,望之如门。溪浒有伍仲襄庙。

  明郑迪《宿超山兰若》:“上人住在东林久,踪迹人间往来少。碧草闲依石磴深,苍苔自染松关厚。薄暮时逢上客过,吟诗对酒复如何。山中无复可乘兴,萝月纷纷窗外多。”陈鸣鹤《重登超山》:“磴险全依竹,桥危半引藤。烟霞前日客,钟鼓隔云僧。迭嶂已千折,孤峰更一层。不愁归路晚,犹有过山灯。”王湛《宿超山寺》:“朝踏山上云,夕宿山中月。禅扉閟寂寥,尘想于焉绝。阴廊翳乱藤,石磴埋残雪。达曙淡无眠,钟声在林樾。”陈椿《重游超山寺》:“扁舟一叶泝江潮,古寺风旛影动摇。门掩白云行处近,林含青霭望中遥。月华隐映三千界,水气浮沉十四桥。因向支公重证果,便思脱屣谢尘嚣。”

  龙潭山 在十二都。山下有潭,龙居之。岁旱祷雨,以瓷瓶涂蜡,于日下测有无,得水则雨候。潭中群鱼游泳,无敢捕者。又有灵石四,若龟、蛇、剑、印然。

  溪源宫 在龙潭山左。有屋数楹,祀张真人。郡人士谒梦,往来不绝。

  明林春泽《溪源夜宿》:“溪云飞舄访真源,溪上仙风清客魂。怪石倚松临嶻嵲,哀泉度壑弄潺湲。蛟龙洞口如相见,虎豹庭前不敢喧。高阁夜深闻謦欬,青鸾随月到玄门。”王应钟《宿溪源宫》:“纡迴藏石磴,窈窕隔尘寰。谷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闲。万松深杳霭,一水响潺湲。即此澄真境,何须觅大还。”“境密川长聚,山迴峰共攒。昔贤非鹤驾,此地启星壇。丹灶何年闭,沧溪六月寒。黄粱炊正熟,无梦似邯郸。”林《游溪源》:“清溪荡漾泝扁舟,犹忆当年曾此游。数里桑麻临碧水,几家庐舍隐丹丘。任真只自耽泉石,混俗从人唤马牛。敢谓乞灵希福泽,暂违城市散烦忧。”林世璧《访溪源》:“溪源一派玉为流,锦似红霞烂素秋。雨岸垂萝云嶂合,数声啼鸟石林幽。”“幽源何处可栖真,流水桃花此避秦。日暮清溪看晒网,隔船时唤打鱼人。”“沙岸纡迴碧浦通,仙踪缥缈自难穷。便应一苇临沧海,直访蓬莱玉蕊宫。”“溪上桥横十四门,烟霞杳霭入深源。定知此夕游仙梦,一枕清风白鹤骞。”又《溪源宫乞灵》:“洞天何处最难名,此地仍开三水清。偶为寻真窥涧壑,却随飞梦入蓬瀛。参差锦石留丹灶,缥缈青云度玉笙。闻道仙灵还可接,愿来白鹤向瑶京。”“溪源元自类桃源,别有桃花映洞门。水竹远村人世隔,桑麻仍见古风存。潭清好趁游鱼泳,树密时闻幽鸟喧。明发又随尘迹混,不堪遐思屡飞翻。”王湛《游溪源宫》:“深山萝桂郁氤氲,古殿阴阴闭夕曛。百里清溪平涌月,千岩枯木倒巢云。参差丹灶花间见,缥缈瑶笙竹外闻。愿谢风尘来此宿,倘逢鸾鹤便为群。”又《重访溪源》:“不尽烟霞兴,仍来访赤松。江行无百里,山翠有千重。石室生云气,空壇印虎踪。寥寥尘想绝,高枕听疏钟。”陈椿《溪源即事》:“逶迤寻仙路,青溪绕洞门。桃花遥辨径,流水曲通村。绕树迷黄蝶,攀条坠白猿。人疑河上老,地是武陵源。几处闻鸡犬,多年长子孙。种麻生事熟,钻燧古风存。濡沫鱼偏乐,飞翻鸟欲言。花边觇甲子,木末候朝昏。天远鸾骖度,风高鹤吹喧。愿言投秘要,服食永无谖。”陈鸣鹤《游溪源》:“迭嶂跻攀尽,丹丘共赤霄。鸟迎前度客,沙压旧时桥。溪舫云争渡,岩扉雪半消。紫鸾何所去,空有草萧萧。”又《题溪源宫》:“不随烟火逐繁华,来访桃源道士家。日暮绕村啼杜宇,春深满地雨松花。鹤迷远屿啼残月,马度孤峰跨落霞。古灶寂寥何足讶,仙人无用化丹砂。”

卷之二十 湖南侯官胜迹

  西出迎仙桥折而南,为高峰庵、陆庄园、柳桥、康靖王墓、王公大宅、圣堂、凤山、陈纪墓、舒汀墓、西宫、西禅寺、马森墓、石湖桥、西禅浦、凤凰冈、诸贤祠、仙岐、郑公渡、瓜山、潘柄宅、郑潛宅、泽苗江、吴山、吴屿、南阳山、大帽山、古灵陈先生祠、林宪宅、古灵庙、灵隐寺、灵源院、黄岸江、芹洲、龙湖山、阳泉、安林寺、报恩院、陈墓。

  高峰庵 在西教场柴巷内。有桥跨河,桥南有庵,比丘居之。又南,为泰山行祠。

  陆庄园 在高峰桥之西。宋陆蕴与其弟藻所营别业也。园池亭馆今颓废,悉为平畴。

  明王偁《晚过西郊陆氏山池》:“淡淡牵银藻,娟娟种玉莲。谁开照胆镜,中有洗心泉。萍散山流影,云收月坠天。愿随鸥鹜侣,薄暮宿寒烟。”

  柳桥 在车市都。唐时辟南湖于此,今惟一港,以通舟航,从西水关出入。有石桥跨其上,旧名中济。有亭,今废。

  明王褒《湖南田舍》:“蔼蔼湖上山,迢迢湖上路。田家南湖滨,三五亦成聚。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老稚远相迎,牛背挂农具。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虑。床头酿茅柴,取醉罗栗芋。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县门久未入,且乐成嫁娶。”“湖山近人家,烟火隔篱落。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驱牛耕远坰,牵犊锄近郭。农事喜及时,秋收聊可悦。积穰登仓箱,余粒饱鸟雀。村刍有浊醪,莫负邻翁约。笑尔东西人,谁识田家乐。”

  王公大宅 在陆庄。公大,弘治乡荐,浙江运同,迁滇南守,以道远丐归终养。

  圣堂 在柳桥之西。偏跨河上,祀玄武。

  凤山 在柳桥之南。平田中突然一峰,又名黄山。

  陈纪墓 在凤山之阴。纪,成化五年进士,累官副都御史,卒赐祭葬。纪历内、外台,当官廉介,所居在下渡。

  黄山桥 在黄山前。

  康靖王墓 在草市都茶园山。国朝永乐间,古麻剌国王入贡至闽,疾卒,赐谧康靖。有司营葬,春秋祭之。其陪臣数姓俱内附,至今廪食于官。

  舒汀墓 在西禅山。汀,嘉靖乙未进士,监察御史。忤严嵩,出为云南副使,又谪州判,卒,海内称为“真御史”云。

  西宫 在西禅山之东。梁时,王霸父增自齐朝渡江入闽。善黄老术,霸幼习之。每登怡山,经宿乃返。年三十,游武夷,积十六年始还。旧居山南,凿井,有白龟吐泉。炼药既成,点瓦砾为金。是岁,闽中斗米千钱,乃鬻金运米,食贫者。后以馀药服之,旬日如醉,忽于所居皂筴树下蝉蜕而去。贞元中,观察李若初登楼西望,有五色云当其宅,遂以为冲虚宫,并祀徐登、董奉、任放为四仙祠,俗呼西宫。万历初,尚书马森卜兆其地,移建今所。

  唐神童林杰《王仙君坛口占》:“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周朴《西宫》诗:“王君上升处,信宿故居前。皂筴即须朽,白龟仍亦全。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年。碧色坛茆黛,今时谁可仙。”

  宋王逵诗:“修炼曾居此,传闻实未尝。坛留皂筴树,人去白云乡。龟得胎中息,神藏肘后方。辽东鹤未返,华表夜苍苍。”

  西禅寺 在永钦里。号怡山,一名域山。寺压其上,即王霸所居也。隋末圮废,唐咸通八年,观察李景温招长沙妫山僧大安来居,更新之。后唐长兴中,王延钧更名“长庆”。淮兵毁焚,独佛殿、法堂、西僧堂仅存。宋天圣间,营葺始就。周垣九百丈,居三千人。有奎华阁、明远、紫翠二亭、放生池诸胜。僧慧稜时侍雪峰,有悟,后来住山。国朝宣德二年重建,屡修。兹寺为侯官第一禅林。

  宋李觏《怡山长庆寺》诗:“行行金碧里,气象怳如春。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伸。”李纲《西禅斗车堂》:“杰阁雄楼杳霭间,佳辰良夜共跻攀。斗迴高柄临华栋,月湧清光出远山。急景行将悲晚眺,此身难得到宽闲。世间百虑何时了,且对金樽一解颜。”黄裳《题西禅寺》:“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龙骧凤翥三宗子,狮吼雷鸣六祖禅。鱼佩独垂聊狥世,藕丝相感为开天。自从日月归真后,衣钵何人已得传。”

  王偁《宿怡山兰若》:“别路绕珠林,秋来落叶深。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已觉空门幻,还惊旅况侵。坐闻钟鼓曙,离思转沉沉。”郑善夫《病起步西禅》:“一春伏枕莺可怜,病起野池明白莲。偶尔梳头出城郭,便因看竹到西禅。天晴求食鸟双下,日午闭门僧独眠。明发螺江有行役,红尘白雁异风烟。”林世璧《游西禅寺》:“晓色带江城,疏林空翠晴。睠兹秋风爽,复得赏心清。宝刹凌云耸,金绳倚日明。岩花相映发,谷鸟自和鸣。世界人天接,河山岁序更。佛香烟共暝,法镜月俱盈。悟理非关象,超玄讵可名。云何牵世网,扰扰负平生。”王湛《游西禅》:“烟际辨禅扉,山深竹径微。鸟窥双树下,僧踏芹云归。林叶飘秋色,岩花媚夕晖。应思尘土客,此地到应稀。”徐熥《游西禅寺》:“野旷烟光薄,林深暑气微。乱蝉鸣觉路,一犬护禅扉。花竹通诸径,旃檀大几围。云房吟卧久,直到晚凉归。”陈椿《重过西禅寺》:“城市蹉跎忽几春,重来古寺对佳辰。天花竞座香仍在,芳草衔杯迹已陈。门掩孤峰巢野鹤,钟鸣双树断行人。无因更证三生果,竹杖蒲团寄此身。”徐《游西禅寺》:“松门云际寺,花木转幽深。处处欲投足,房房生住心。苔纹青绣壁,荔火赤烧林。一径斜阳外,归僧逐暮禽。”谢肇淛《游西禅寺》:“城西十里路,春树变鸣禽。远寺寻钟入,山僧避客深。雨花天外落,石榻洞中阴。悟得空门意,吾生已陆沉。”

  马森墓 在西禅寺前,旧冲虚宫地。森,嘉靖十二年进士,积官南京户部尚书。卒,赐祭葬,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石湖桥 在美宅里,旧西宫前。

  西禅浦 在西禅寺前。外临三港为江,内有小浦达于河渠,跨浦为桥。滨江有渡,通凤冈诸处。

  明曹学佺《西禅浦夜泛》:“问津寺门路,遥遥送孤钟。浦口虽云狭,渐以临大江。江路亦有常,但与潮汐通。烛火代明月,渔者聊尔同。林苇风飕飕,所过非一峰。戒心告乍息,当路有偃虹。如此归已矣,夕漏闻之穷。”

  报恩寺 在一都。唐天复三年建,今废。寺前有渡犹存。又有楞珈寺,亦在一都,今废。

  凤凰冈 江水迴环,刘氏居之。又有三十六宅,所产植多荔枝、龙眼。有桥二:曰陈桥,曰周宅。

  明陈鸣鹤《江居》:“荔枝沿岸凤凰冈,草舍萧萧近夕阳。钓罢独眠舟不系,任风吹向酒家傍。”曹学佺《凤冈荔林有怀》:“误舟丹穴去,如息碧梧阴。欲奏求凰曲,青山谁赏音。”谢肇淛《凤凰冈》:“桔园洲上露如霜,江树江烟望渺茫。布谷声声春雨后,荔阴十里凤凰冈。”

  诸贤祠 在凤凰冈。初名五贤,祠宋儒刘彝、康夫、藻、砥、砺凡五人,后增嘉誉、世南、子玠,更今名。岁以春、秋致祭。彝,字执中,师胡瑗,以明体适用为学,第进士。熙宁初,言新法不便,出知桂州。康夫,彝从子也,熙宁间,进《志术》二十七篇,其文皆根柢仁义,郑侠表其墓。藻,字昭信,明礼学,又精于《易》。嘉誉子世南,世南二子砥、砺。砺子子玠,并详郡志。

  仙岐 一名阴岐,在十一都。江源出永福明溪,与阳岐对峙。山颠树木阴翳,居民稠密,临于江浒,有岐江寺。

  明徐《憩岐江寺》:“忽舣沙边櫂,来寻江上村。危峰晴扆刹,怪树老当门。翠霭迷珠网,香风动宝幡。数声鸣石磬,花雨落黄昏。”谢肇淛《江寺》:“孤舟停水宿,双屐暂相过。地僻人来少,秋深木落多。江声寒枕簟,野色隔藤萝。坐久忘归去,樵林起暮歌。”

  郑公义渡 在仙岐江。行者南北必由此出涯以济。郑潛避地瓜山,乃创义渡,捐田以给舟子,行者便之。处士吴海为“记”。

  瓜山 在二十都。山有三峦,直下分派如瓜,故名。中峦之下,展坡平旷,居人环绕,为一乡之会。

  明谢肇淛《宿瓜山潘氏宅》:“红蓼映柴门,疏梅拂短轩。社归秋燕冷,衙散午蜂喧。耕凿村居便,诗书世业存。山中无岁月,云气自朝昏。”陈鸣鹤《题瓜山潘氏》二首:“闲居寂寂似潘安,会是先人旧讲坛。五百余年三亩宅,竹门遥闭万峰寒。”“寒江曲曲路萦迴,庾信园林半种梅。独立淡烟残照外,绕村秋色稻花开。”徐《舟次瓜山》:“郑公渡口石桥斜,山色重重碧似瓜。遥望炊烟青不断,蓼花深处见人家。”

  潘柄宅 在瓜山。柄,字谦之,与兄植从朱子游。其学以务实为本,不干仕进,学者称“瓜山先生”。

  郑潛宅 在瓜山。潛,歙人,元至正中,以泉州路总管致仕,寓居怀安。尝建义渡、义学。子居贞,以荐辟,官参议,与方正学友,亦与其难。事见《表忠录》,有文集数十卷。孙炎,隐居教授,曾孙垍,著有《耕云稿》。

  明徐《过郑居贞故宅》:“秋草离离故宅扃,断猿啼鸟不堪听。苌弘碧血无寻处,剩有诗名在汗青。”

  泽苗江 在十二都。发源在永福溪北,流历侯官古灵,而下东岩,则瓜山、黄岩、大鹏诸山之水汇流于此。至阴岐,乃与阳岐江合。江之阳,张氏世居之。淳熙初,乡人尝建石桥。

  吴山 在十都。相传吴翁隐此,故名。有溪源出永福,流三十里,入西峡江。山之阳有蟠屿,林氏居之,叔侄同登景泰辛未进士。璟,官御史;孔兹,参政。

  明陈鸣鹤《吴山江夜泛》:“星河倒影一江清,残月孤舟镜里行。潮落海门渔市闹,露零沙渚雁群惊。幢幡两岸东西寺,钟磬中宵远近声。钓罢独眠何所事,芦花烟水过馀生。”

  吴屿 与吴山相连,江心有山,呼小君山。吴山人洪栖隐于此。洪,处士海曾孙,知县锵之子也。抗志高尚,雅通禅学,荐绅谈之。

  明郑善夫《访吴山人隐所》:“脱屣吴居士,寻君江水遥。云房生夜气,薜牗散春潮。榻静闻空籁,情高梦九霄。从兹毕灵宝,不赴小山招。”王文旭《宿吴隐居故宅》:“早时季子幽居处,石室来游异往年。远树暮烟春寂寂,空山凉月夜娟娟。檠寒犹自明书幌,琴古真成怆断弦。何必邻人更吹笛,荒亭问字几潸然。”

  南阳山 在十二都,瓜山之支也。山巅有乌江潭,其潭有四,以风、云、雷、雨为名。岩石险怪,人迹罕到。每潭阔丈许,相传有龙居之。潭上云雾腾踴,则大雨如注。岁旱,乡人有祷辄应。冈或作虹。山东,有山曰新安,有岭曰大步,其石如伏羊。

  大帽山 在八都古灵,南连福顶。山腰有石室,名天乙岩,深邃可容百人;一名小方广,一名罗汉洞。岩西南隅,甘泉涌于石上,可资群饮,竭而复盈。有文笔峰,又名席帽山,其山多蓝草。

  明郑定诗:“天乙岩头发长啸,云散天高秋杳杳。石室凉生六月寒,海天望断三山晓。”林志诗:“层峰耸翠拂云标,绝顶凝香暑不消。孤鹤遗踪天路逼,数螺浮黛海山遥。”高棅诗:“文笔耸孤翠,高标?GFDB层穹。气夺众山秀,屹为三山雄。何当览奇观,于此巢云松。”

  灵隐寺 在八都古灵,唐咸通二年建。又有安德院,唐大中初建。灵源洞,宋嘉祐中建。

  古灵多佳境,有后湾渡、月山崖、安德泉。悬崖甘洌,如匡庐瀑布。又赞公房、碧玉潭、落镜桥、小天台、蟠龙石、逗云亭,在诸梵宇中,今芜没。

  明陈亮《灵隐寺》:“世路多喧嚣,春山自幽静。偶从淡荡人,共陟招提境。沙明日在野,林暝云起岭。憩石歌且吟,倾瓢醉还醒。方欣灵府旷,渐觉尘虑摒。预恐解携归,愁襟复难整。”林鸿诗:“灵隐知名刹,龙宫最上方。越山当户翠,海树到楼香。说法观心妄,悬灯共夜长。浮生一何幸,乘此礼医王。”林志诗:“海上三山隔弱流,梵宫独占此山幽。香台月霁昙花曙,丈室苔封贝叶秋。宦况暂辞青琐去,锦归莫恋白云留。诸天不用藤萝锁,早晚乘风到上头。”又《古灵十景》:“清溪源发古灵山,小渡萦迴出后湾。竹径暗通流水入,柴门相对落花关。清时利涉居人少,白日空横野艇闲。记得旧游曾买棹,一篙春雨逐鸥还。”“云敛前山露半峰,恍如初月出林东。清光欲曙香销桂,浩气凌云魄映空。春缺秋盈真有意,青迴绿绕向无穷。十年相见蓬莱上,别后清辉似梦中。”“日照飞流挂晚空,匡庐瀑布宛相同。轻烟暝处看将断,落木寒边听不穷。一派初如澄练合,千寻直与大溪通。期君驻马齐摛翰,莫羡银河赋独工。”“古洞云归不见人,山房空掩绿苔新。清池白石双林夜,啼鸟闲花半榻春。方外随缘寻紫衲,宦游浪迹笑缁尘。逍遥拟结云门侣,布袜芒鞋未有垠。”“春水澄蓝玉满潭,潭光倒影映晴岚。锦鳞跃处肥溪荇,红雨香遥老石楠。有恨鸟歌空白昼,多情花泪湿青衫。当年鼓枻曾临眺,赋就沧浪思不堪。”“菱花飞逐剑龙飘,此地空余落镜桥。词客佩遗痴似醉,洛神粉湿恨应销。莫教照鹄当帘见,却笑骑鲸望月遥。薄暮弄珠游可即,曲栏吟处正生潮。”“层峰耸翠拂云标,绝顶凝寒暑不消。孤鹤遗踪天路逼,数螺浮黛海山遥。霜清向度王恭氅,月白时闻弄玉箫。我欲与君游汗漫,栖真期此学松乔。”“南阳高卧石床间,谁道神龙此处蟠。薜罅尚封瑶骨蜕,苔花半湿玉鳞寒。浮丘不避春如梦,醉墨犹随露未干。我欲留题寄陈迹,桑田未迩遽飞翰。”“仙客浮云似野心,偶经亭上一登临。飞扬已散瑶池影,寂历空怀石室音。捧日有情曾绚彩,巢松无分只沾襟。君归应有招兰赋,鹤唳猿啼正满林。”

  陈先生祠 在古灵。祀宋龙图陈襄。襄,字述古,详万岁巷,此里宅祠堂也。子孙宋代在婺源、吴航,科第不绝,故里迄今落莫。宋时,像设屏风犹存,遗裔托迹耕樵,可为太息。

  明林志《谒先生祠》:“循吏犹传旧姓名,乡间庙貌草长青。辉辉俎豆垂千祀,济济云礽继一经。遗爱半凋荒碣字,英魂偏结故山灵。至今野老来祠下,遥揖高山尚泪零。”徐《过陈先生故居》:“曾从册府见遗书,立马西风问故居。草没龟趺眠石阙,屋颓鸱吻易门闾。英灵像设尘埃里,零落孙枝丧乱余。犹胜半山台榭胜,只今猿鸟哭荒墟。”谢肇淛《过陈述古故居》:“萧条曲径锁秋烟,异代衣冠尚俨然。自向木屏书世系,谁从秘阁讲遗编。连云甲第余双碣,漏日茅茨只数椽。惆怅古灵山下路,闻孙自种鹿门田。”

  林宪宅 在古灵。宪,字文则,隐居教授,谊至高。宣德、正统间,屡聘校文,俱不赴。尝作真宅,号“渔海归航”云。永乐间,有提举佑,字原吉者,其诸父也。

  明王褒《为林原吉题古灵旧隐》:“闽中山水称古灵,螺江赤岸旗山青。荔圃柑园接岛屿,梅村桃坞散郊坰。人家成聚互近远,半在市朝半归隐。门巷委蛇穿绿槐,篱落参差夹红槿。此地先贤昔日居,儿童应识长者车。东邻机杼朝织练,西舍灯火夜读书。故乡风景尔何有,年少交游恒白首。乌府新推从事贤,谁道折腰羞五斗。因言旧隐似盘谷,梦里惟怀返初服。蕙带萝衣江上春,王孙几望天涯绿。长风吹断空江云,落花归思同纷纷。寄声猿鹤遥相待,草堂慢赋北山文。”

  古灵庙 在福顶山上。其神曰正佑王,名姓无考。唐天祐三年,始降灵于义兴社,后迁吴屿,复徙今所。每岁孟春,乡人祈福,祀事甚虔,故以“福顶”名其山。宋政和八年,赐额“昭惠”。绍兴十九年,封普济侯;二十九年,加威显;乾道三年,复加灵应。

  明徐《古灵庙》:“古庙依山不记年,石岩斜对庙门前。瓦中硕鼠啣香灺,树杪饥鸟啄纸钱。百迭乱峰松坞雨,几湾流水板桥烟。青莎滴酒神灵去,铁骑无声上九天。”谢肇淛《古灵庙》:“松烟十里翠冥冥,立马斜阳问古灵。香篆半随樵火炷,庙门高对石岩扃。潮通荻浦千重白,路绕瓜山万迭青。洞口云封人不到,渔歌遥隔蓼花汀。”

  芹洲 在十二都泽苗之西。当永福,溪流迅急,岁久壅而成洲。周回二十里,陈氏居之,隐然阛阓。洲多产芹,故名。又以四面皆水,号“瀛洲”。

  龙湖山 在九都。界于永福。其下有温泉焉,四时不竭,号汤泉。山脚有湖甚广,龙居之,故名。俗呼“上牛”,音讹也,陈氏居之。

  安林寺 在九都,宋大观三年建。

  报恩院 在九都,宋至和元年建。

  陈墓 在九都龙湖村。,孔硕之子,开禧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福建安抚大使,知福州。卒赠太师,谥忠肃。长治兵,谋而能断。尝知南剑州、福建招抚使,又节制三路。每出战,贼皆胆落,所向辄克。夫人林氏亦忠义,有智计,能相其君子。

卷之二十一 郡西侯官胜迹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