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志 (清)董国祥等 纂修
纂辑者(董国祥 掌录氏)
纂辑者(贾弘文 李廷荣)
◇纂辑者(董国祥 掌录氏)◇
●目录
叙
同修县志姓氏
卷上
卷下
●铁岭县志叙
叙曰万物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者何也不知其所以然而为之者也古今之故诚莫违于时矣太初沕穆坱圠无垠两仪既立三才配焉忽尔一画而断之连之而重之而再重之二老六子正位于其中而万事万物遂无不本于此也喁于吹万即为锺吕之先饮血茹毛已开珍齐之始书契聿兴而坟典丘索诸子百家不可纪极矣世代缅邈黄农虞夏之事犹约略可稽则史之为也史即志也虞书君臣告敕都俞一堂因事敶辞炳焉与星日同朗此即唐虞之志也夏书即夏志商书即殷志周书即周志也孔子删书而终秦誓所谓其或继周百世可知者已露一端矣萧何为汉功第一以入秦先得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寡强弱之处以何具得秦图书故也魏晋以还皆以兰台石室之藏攟集成书遂代各有史孔子因鲁史以成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而揆以天理民彝之正亦犹之乎不知其所以然而为之者也余未受简命之先已奉有旨令直省府州县各修志书数年矣莅任以后府檄频催而苦无以应今岁秋冬之际乃与绅士之隶籍兹土者谋所以终其事首建置谓邑立而后诸务兴也次疆域谓画疆而理官司之守也国家赏赉禄予士马兵甲之费胥于赋入取给焉故田赋次之户口又即次之学校则此地所无然事之大者不可后故学校次之官师相代失得之故即在众多之口尧汤水旱圣帝明王弗免焉其有事于此卓然有所树立皆高山之仰也世无传人而有传文文传而人亦传故次官师次祥异次人物而以艺文终大款九细目二十有九纂辑率出董子搜采校正诸绅士咸与有力余借手以观其成耳嗟乎余于此则不能无感矣直省皆有旧志可依虽今昔异宜不过数十年事耳铁岭有志或亦开辟来所未闻乎今不辞固陋勉缀成编所见所闻所传闻一邑之事大略尽此圣天子欲以周知天下之故衣裳万国传示来兹者则此一编亦备天厨一脔未可少也志即史也总以时至事起不知其所以然而为之者耳唐人仓颉庙诗云空偕有鸟迹犹是造书时吾且溟 其际矣康熙丁巳阳月旬有九日奉天府铁岭县知县妫川贾弘文谨叙
●同修县志姓氏
纂辑
董国祥 掌录氏
搜采
孙楩 麓樵氏
罗继谟 岩旭氏
校正
邢为枢 环生氏
左暐生 观野氏
左昕生 肃公氏
●铁岭县志卷上
建置志 【城池 公廨 坛壝 祠庙 关梁 驿站 仓库 养济院 丽谯】
按辽东旧志古铁岭城在今治东南五百里地接高丽界明洪武二十一年即彼地为卫二十六年移卫于此即古银州地也在辽河东挹娄北 【即今懿路古挹娄国也】 太祖龙兴之初兵入残毁抵今六十年所矣世祖诞膺大命混一区寓 【寓:禹】 从龙甲士率入京师其留业于此者各旗菓户外千百余家耳今上三年改铁岭县固未有一民也升任胡令至始渐招徕庙堂之上设计区画以成今治揽于前古盛衰倚伏之故百世可知兹其隆隆欲起之时矣耕桑礼乐以屏护陵寝藩蔽盛京则盘石之基也志建置
城池
公廨
坛壝
祠庙
关梁
驿跕
仓库
义济院
丽谯
疆域志
○城池
东西二百十七丈九尺南北一百八十六丈五尺四周共八百零八丈八尺门四东西相直南略倚东北视南又东甃砖缺剥睥睨无存颓然一垣可御牛马耳今蒙古内附诚可无忧然折柳之樊未尝无也乙卯春亦小有蠢动之征已赖庙堂之上先事代谋旋就歼灭然既济之衣袽可忘备乎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天险则山河是已欲以设险非高城深池奚道之由也民力不能国家方在用兵岂暇及此待海宇肃清却戎马粪者庙堂或未能忘则将来之责也并志之
○公廨
县衙在东西门之中街北
典史厅在东南隅皆索茅为之
公馆一在城西南隅 【系流宦原任总兵王之□废宅升任胡令市置】
○坛壝
风云雷雨坛在南门外
社稷坛在西门外皆以春秋二仲上戊日致祭
厉坛在北门外每岁以清明及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祭之
○祠庙
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寥寥数民即戎非所及已神妙万物无所不之记所谓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者是也铁岭虽小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上丁上戊以至春祈秋报水旱疾疫致祷之事志其所有志其所宜先本城次境内凡有大祠庙洎寺院观宇并志之
文庙
关帝庙
城隍庙(一)
火神庙(一)
子孙圣母庵
龙母庙
七圣祠
圆通寺
三官庙
慈清寺
保安寺
上帝庙(一)
涌泉寺
太安寺
地藏寺(一)
地藏寺(二)
龙泉寺
大安寺
朝阳寺
保安寺(一)
兴隆寺
永兴寺
延寿寺
慈寿寺
保安寺(二)
慈胤庵
永宁庵
火神庙(二)
上帝庙(二)
上帝庙(三)
城隍庙(二)
子孙圣母庙
文庙
草创伊始未遑建立今暂设先师主及四配十哲各主并东西庑从祀诸贤总置二主于银冈书院春秋二仲上丁致祭以待特建殿宇所谓志其所宜者莫大于此
关帝庙
庙建东门内鼓楼迤西街北正殿三楹重轩三楹钟鼓楼各一厢室各三间以居羽士临街门楼三间中直神路为正门旁塑神马左右庙壖复为两角门楼中横板岁时响献梨园子弟歌舞其上焉碑文附
重修关帝庙碑
【本县知县】 妫川贾弘文
惟帝大节正气垂之竹帛昭于万古薄海内外咸尊崇敬事之故庙貌徧寰宇千百年来血食未已也铁岭古银州地先是土人即废基设庙西门外规制陿隘康熙癸卯岁王公之纲孙公楩倡乡耆之趋义者共捐己赀卜地于城之中央东西广九丈南北袤三十丈令宏敞也中建大殿三间妥神居也彩绘栋宇彰事迹美瞻仰也外联拜庭三间使深邃肃趋跄也左右各建楼一座悬钟鼓也前建大门马殿献楼三间旁启角门尊中路时至禋祀献戏以侑神也后建廊房六间俾司香者供洒扫事启闭也规制巍丽错采焕然称胜概矣呜呼以帝之威灵赫赫在天固不以是为隆污而人心乐赴有不能已者但时诎财匮历十有余载始克告竣嗣是保境佑民巩皇图于万冀者端在乎斯矣若踵事增华尚有冀于后之人云是为记
城隍庙(一)
在西门内街北正殿三楹今见在增修寝殿三楹重轩三楹左右两廊中门两旁角门大门有奉天府尹王 铁岭县知县贾先后为文记其事文附
重修铁岭县城隍庙记
文安王胤祚
先是铁岭令以修建庙宇之文驿闻之时康熙八年八月之十九日也邑旧为卫荒废者五十年土人指点其地曰此城隍庙也鞠为茂草曷修之余复其文曰如议速行要在不扰民间为善耳功既成神有宁宇矣铁岭令又以文驿闻之则康熙九年二月之三日也正殿三间土地祠一大门南北长二十五丈东西七丈六尺经营于去岁之秋断手于今春之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照旧制也又曰有司分内耳其何敢言功至于助义而尚善者不可不图其劳也余则以为令总之者尔非募缘人役将何所劝勉焉非输助各官将何所取资焉非输助旧人暨众民将何所庀工而度财焉倡义缘于众人庙貌新于一旦谋所以不朽者其不可以已也余于是而更有所感矣夫邑令治明者也城隍治幽者也自天子治都与外之府州县罔不崇焉考太常志有之凡春秋郊庙日月帝王先师后三日复遣堂上官恭代行礼是日也东岳之祠与壮缪之祠皆与焉而首重者曰都城隍大典煌煌盖有年所矣今夫世人亦求福之为耳是以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慧晳而少者则曰某郎其居处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其祭祀则椎牛击豕鱼菽牲酒缺于家可也缺于神则不可夫遵朝廷之祀典所以顺雨旸御灾患以视夫祀无名之土木者何如也不宁惟是甚有媪而修饬者则曰姥有妇而矜丽者则曰姑堂构之壮也祷祀之丰也众之力乐为竭也一朝懈怠祸亦随作耋孺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不曰适丁其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夫舍不易之典而邀媚淫祠又爽征应之理如是其可乎哉铁岭之士若民其禀法度有然矣其敬鬼神有然矣则道义修明弦诵丕作家给户足祯祥毕臻又皆其可以环至而立效者也余老且病縻于兹三载不能引去然赌善事一若慰一若惊慰则喜其善之既着也惊则骇其事之如创也余与令皆借是以少逭神人之恫是不可不为之记也
增修城隍庙记
妫川贾弘文
按祀典所载曰御灾捍患勤事定国此皆以其神食报于一方者也若夫人伦之至历代师承普天率土春秋匪懈则吾夫子至薄海内外家奉户祝则惟关圣城隍之称于义无考易泰之上六曰城复于隍或即其义之所自起乎然以城隍称神尽郡国州邑皆有庙祀固未悉其所由时也铁岭城隍庙建于康熙八年京兆尹王公为文纪其事勒于贞珉亦既详且尽矣顾止正殿三楹耳余莅兹土三年于兹每朔望礼神周回审视因思扫地祭天于其质也至岳渎诸神凡祀典所宜者则皆殿庭廊庑榱桷几筵岁时飨献刲羊豕陈笾豆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左右芼之以羞于鬼神凡皆以人道事之也然则图其所应有而增其所未备顾容缓欤乃谋诸绅士之隶籍兹土与里民之好义者议建后寝前轩左右廊中门西角门大门缭以周垣期以次第毕工而庙制觕备诸若此者虽人意为之而即神使之也盖祸福之说不可惑志于其事而其理则不可不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其见于易者也作善降之百祥不善降之百殃此其见于书者也祀事孔明介尔景福此其见于诗者也儒者好言无鬼神阮瞻之流耳既醉备五福其永锡祚胤景命有仆则尸传神意以嘏主人者也易曰知鬼神之情状有情有状则固可以人意得今之图所应有增所未备则神之使之岂必耳提面命也哉易又曰先王以神道设教亦即此福善祸淫之理耳故官职明神职幽一邑如是天下亦如是道德英爽上下同流凡以导天下于为善去恶之归俾皇祚昌隆景运休嘉岂不懿哉工既竣砻石以记其事凡有事于兹役者皆列名于碑之阴
火神庙(一)
考史颛顼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火为土母固其宜也火无形丽于物而为形燎原乃不可向迩比其熄则物各为物而火还于空豳风云七月流火注云火大火心星也医家以五脏配五行亦谓心为火则火固通于神明者也火为六府之一上古时己有火正则火之有神当自有天地以来有之匪云诬矣铁岭以残毁旧地设立县治衙宇民舍皆苦茅为之近始有为瓦屋者千百之什一耳先是郁攸不戢延烧数十家黎民惧焉昔者孔子在陈而知鲁庙之灾国侨相郑而详备火之法夫孔子之所知者天道也国侨之所详者人事也其言曰具畚挶储绠缶撤小屋涂大屋穷民苦力结茆纔蔽风雨撤岂易言城中汲井不数涂之亦已难矣然则设建神庙岁时礼之以求无咎固非不经之祀也庙制正殿三楹西厢室二间司香灯者居之前为门在南门内街东南向康熙七年建周垣待修
子孙圣母庵
子于十二辰为首白虎通曰子孳也故人之所生为子子之子为孙东岳七十二司有子孙圣母今庵在西门迤南即民房数间中一间塑神像右比丘尼居之左年老夫妇或即见在一门量高三二尺易之以瓦犹稍成规制邑之好义者独无动心于此乎
龙母庙
在城东南隅甜水井迤北庙宇一间台高二尺许周围为短垣花砖甃之康熙十二年建
七圣祠
一楹在南门内迤北街西南向以祀土地山神路神及田祖诸神前为戏台覆以茅顺治十年建盖邑之有神祠无先于此者
圆通寺
在城西北隅有浮图十三级二十里外可望而见之前为佛殿三楹又前为韦驮殿一楹与佛殿对又前为天王殿三间中即山门左右为四天王两厢为僧舍旧碑二一明天顺六年一万历二十三年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五十两碑文附识于左
银州重修圆通寺记(一)
佛教入中国自汉以来然矣上自公卿士夫下逮黎庶罔不尊礼之以其能作祸福报称人善恶谓此生之贫富贵贱寿殀皆夙生所为理不必有征然足以化愚使之畏祸向福不谓无功至于阴翊皇祚其用归于永长悠久如阴阳寒暑昼夜往来循环无穷始终无尽以是而致其爱君祝国之诚则士大夫固宜崇之所谓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是以琳宫梵剎所在皆然夫岂无由哉国朝洪武二十三年始成银州之域置铁岭卫旧有剎在城西北隅岁久颓废宣德三年指挥施兴始因其旧垣而宫之名圆通寺正统三年都指挥使康福指挥李俊张忞继修葺之景泰之初今都指挥使孙璟偕指挥同知王斌复增新之至天顺初祠佛栖僧之具凡所宜有者咸备克称祝厘之所既成孙王二公偕住持僧圆全来谒求为记遂如右天顺六年九月敕放归田七十八翁芳洲居士庐陵陈循德遵甫记
银州重修圆通寺记(二)
夫佛所从来远矣兴于汉传于唐而尤莫盛于我朝明兴垂三百年两都人士及天下郡国无论一二好修小民奉佛尊经者不乏即缙绅大夫勋庸世冑之家靡不洁奉侈祀惟佛教之为兢兢盖其道原分吾儒之余派而护国佑民皆是物耳谈者不得其解至抗其说而与彼角又其悖以奉佛之心毁佛尊经之心叛经外亦甚矣吾郡光 【光:先】 民当洪武初建圆通寺于城迤西构正殿五楹立佛像三尊东列伽蓝西列祖师而前则有四天王一时庙貌森严佛光炳耀盖犂然具矣浸淫至正统年间稍稍修葺而犹未修也迄于今而栋宇朽坏殿舍倾颓佛像尘蒙金身露出有识者莫不惘然而竟不能为佛出一力以光大之乃宁远伯李 轻财好施暨弟原任总兵李成材共兴善念随约善人陶法明及境内助缘士夫若干人同襄厥事或出资或出粟或出物料各有差计晷课工历五年而功始落成焉俾庙貌重新佛光再照纤毫皆李氏力也佛量无私得无鉴之苍苍而报之冥冥者乎余雅不言佛然躬遇兹举则击节叹曰此亦足以彰盛美而表乡闾者也于是为文以扬李氏之美用垂不朽以厉世风云万历二十三年岁在乙未太学生高崇文恭撰
三官庙
庙建北门外里许碑刻具载旧制久成残毁今正殿三楹以祀三官前数武为上帝庙盖居人掘土得神像仅存其首冶铜以成者土人以木贯神像首卓与 【与:于】 其地原任总兵王之纲见之恻然谋于同志为神座塑成神像颜以丹碧初为席殿继覆以茅今瓦殿小三楹并塑站神庙制俨然率离逖尔土者之为也旧碑二一泐剥不可辨一如左
银州重建三官庙记
天生地成六一合而水用具此三官命名之原也如道藏等经所载姓氏龙女及三元下察之说荒谬难诘然赐福解厄等语与祀典御灾捍患之意合故庙貌徧寰宇至今血食未艾也铁岭古银州地成化丁巳建庙于城北之柴河祀必用渡父老苦之质诸堪舆家以干河厥土攸宜顾时诎无当其事者嘉靖壬戌今太保宁远李公初视卫篆即欲建如前议时兵戈倥偬仅仍旧贯湫隘雨注半入浸没积岁渐颓圮矣万历丁卯公提兵北征过而增喟谓不足妥神明肃禋祀也乃大捐俸金付致仕参戎宿君名仰辰者总其事宿君雅有重望复倡乡耆之趋义者增库为隆拓隘就爽东西广十丈南北袤二十二丈台增八尺有奇周围以砖鳞砌中建神殿三间稍前建拜亭三间左右廊六间又前过庭三间钟鼓楼各一座两旁俱启角门以尊中也复建住房三间俾司香者掌启闭阚其规制揖如拱秩如序凡檐牙迭涩丹垩涂护咸辉煌错彩巍然标胜槩矣呜呼天地纯淑之气融结于山川者恒有待而兴银州称雄于辽千百年蕴奇抱秀乃储精于宁远公无论勋业燀赫为名将第一即此庙阤阤二百余年亦藉公而显明昌炽岂偶然哉大约纯淑之气锺于神则为威灵为感应以食报于一方锺于人则为豪杰为英雄以垂芳于万禩故通三才之说者可以悉三元之情状矣公重厥役乃以庙状示赵子赵子既纪其大略如前复为迎送神辞三章俾致祀者歌以侑觞辞曰
灵连蜷兮云中森淼淼兮龙宫横九垓兮极目望夫君兮焉穷匊紫坛兮桂栋敶桂椒兮蕙肴充
右迎神
扬玉枹兮拊鼓壮瑶虞兮鍧钟灵偃蹇兮夷犹亘天路兮驾飞龙役百灵兮横地轴辏灵类兮剩从并欣欣兮姣服謇将憺兮纷来同
右降神
灵皇皇兮既留炎高举兮云旒若雨旸兮荡氛祲奠厥居兮田畴道百川兮不波福无极兮银州
右送神
万历十年岁次壬午秋八月吉旦赐进士奉政大夫奉敕总理辽东粮储兼理屯种户部郎中柏乡赵惟卿撰
慈清寺
县治东门外二里许山巅旧有三清观以住羽流后为僧居久既倾圮因改建佛殿三楹上供佛旁列罗汉以三清观旧基也遂于前仍为小殿以奉三清因名慈清寺崇德八年金仁祥等重修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为中寺柴流东来经山下北折而西入辽水以达于海朝宗之势俨然亦胜观矣
早春望龙首山
穆坛胡药婴
东山常在郭春日眼新开雪积岚光暗溪晴云气来乾坤匏自系岁月鬓相催寥落空藜杖无心步石苔
胡世其父母重招开原何明府并诸同人游龙首山
【阙名】
孤城萧索此遨游峰立天空动远愁黯黯榆关芳草暮凄凄辽水荻花秋连朝载酒双陶令几曲狂歌半楚囚倚杖不嫌山径仄最从绝巘送吾眸
赠寺僧参如
广川董国祥
虚空不可量杖锡胡为者山寺莽萧萧悲风鸣四野逐臣此地偏佛子宁为假赞公合秦州未必房相 塔影荫清泉一钵堪犹把
九月二日同诸友饮慈清寺山下次韵
瘿陶孙楩
高天旷不极把酒向林阿九月黄花老秋风客思多击壤同野叟扣角罢商歌山水何年有英人几见过
保安寺
在城东南三十里张家楼佛殿三间韦驮殿一间山门三间两廊六间库馆香积俱备天命十年王友等重修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上帝庙(一)
城东南五十五里为抚安堡庙建其地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左右廊六间上帝庙三间僧徒二十许盖庙系古剎缘僧居之因为寺制仍称上帝庙沿其初也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顺治五年重修巍然大剎总无碑碣纪其事盖此中无娴于辞者抑以见辽风之古穆云
涌泉寺
在城南五十里魏台冲地山门三间韦驮殿一间伽蓝祖师殿各一间佛殿三间明万历三十六年李大将军成梁修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太安寺
在县南三十里殷家屯山门三间中殿三间佛殿三间左右廊六间僧居香积俱备明万历二十二年土人李朝住等修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地藏寺(一)
在县南三十里泛河城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左右廊十间僧居备崇德五年本寺僧郭宽礼等重修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地藏寺(二)
在县西南六十里懿路城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东西廊各三间香积备古剎也崇德三年本城人邓世科等重修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龙泉寺
在城东三十里宿老屯山门一间天王殿三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僧居备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十两
大安寺
在城东四十里崔公堡山门三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观音殿三间僧居备天命六年居人李养忠等修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朝阳寺
在城东南五十里瓢酪屯明万历三十九年本屯人金得友等修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佛殿三间山门韦驮殿两廊康熙二年毁于回禄
保安寺(一)
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僧徒近三十许库馆香积之属备焉在县东南五十里花豹冲天命十年土人李有福张国忠等修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二十两
兴隆寺
在县东南三岔堡以何时建不可考先在堡东关外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曾赐银四十两顺治九年颓于冯夷本堡人银国辅等移建堡内山门一间别为角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僧寮备
永兴寺
寺建县治西南六十里懿路城明洪武初剏建万历四年岳惠住王公沛重修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山门一间佛殿三间僧舍具备
延寿寺
在城西王千总堡山门三间韦驮殿三间佛殿三间伽蓝殿一间火神殿一间僧舍备崇德八年户部英置僧修建是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十两
慈寿寺
在县西北赵家堡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火神庙一间僧居备崇德八年户部英 置僧修建是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十两
保安寺(二)
在城东十里熊官屯明万历间创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十两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僧房六间
慈胤庵
在县西南懿路城崇德八年本城人邓科周名望等重修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佛殿三间净室备比丘尼居之
永宁庵
在县西南三十里泛河城明万历八年本庵尼妙安修建天命乙丑本庵尼普会重修山门一间韦驮殿一间伽蓝殿一间佛殿三间净室备
火神庙(二)
在城东三十里宿老屯庙门三间正殿三间道院三十四间明万历十四年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二十两
上帝庙(二)
在县治西南泛河城明正统间创建隆万间李时羽顾远重修庙门一间正殿五间道院具备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
上帝庙(三)
在县治西南懿路城明弘治间建嘉隆间本城人徐泽等重修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庙门一间正殿三间后殿五间道院备
城隍庙(二)
在县治西南懿路城古剎也按辽东旧志城设备御督司二千户所界清铁二衙之中居然一镇则有城隍庙宜矣明万历八年僭高性全民人侯仲金等重修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二十两庙门一间正殿三间香火室三间今住羽流
子孙圣母庙
在懿路城庙门一间正殿三间炼室四间系古剎崇德八年太宗皇帝敕赐银四十两人之生子谓之添丁华封三祝亦曰多男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俾士卒充斥以壮国家赫声濯灵之治未必无幽赞之功也
○关梁
关以讥梁以济故宜志也天下山河阨塞之处即设关其大者己下至府镇州邑郭门之内皆以关称即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之义也地不能百里无有徒涉为病者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王政之大者可无念旃
按辽东旧志山头关在三万卫南六十里应在铁岭境内其地不可考矣顺治十五六年城北二十里许地名三道铺设小关以栅栏为门东至东山西抵广宁一带皆折柳樊之或即山头关旧地不可知康熙十年间移置开原北泛河桥 【泛河南一里】 小 桥 【泛河南三里】 清河桥 【懿路南关】 柴河桥 【铁岭北三里】 辽海桥 【铁岭南十五里】 周胜桥 【铁岭北十里】
右皆旧志所载今无存桥甃石则难木易耳农隙入山采伐贮以处所秋杪成夏中卸亦易为之事而便于道途者在地方官司审时量力设诚致行耳
○驿跕
旧志嚚州驿在城西关地基无考康熙九年设站于泛河东里许为泛河站南至奉天府北至开原站户端设于邑民无预然在县治境内故志之
○仓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劝农积谷即所谓知天之天也按辽东旧志铁岭有预备仓钱帛库残毁已久无可稽矣民人无几俱非蒙业而安者晨夕之弗给而欲为余三余九之计其将能乎无以则视其时之可为先相地建仓廒一区库则设于县衙每遇大有年可令丁出米一斗渐而积之贮仓以备凶札古人社仓常平仓之法皆可师其意而行之设诚难耳此地不通舟楫人无储蓄一遭荒歉非其任矣天灾流行何代无之尧水汤旱而民不为病以有备也易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孔子曰好谋而成此则所谓豫地此则所谓谋也
○义 【义:养】 济院
各处俱设俱有额设钱粮亦率故事行之然立法之意则不可无深惟也铁岭草剏伊始自不遑及即以见在情事论之此中寥寥数民或应招而至贪二三十金之利以轻去其乡或事干文纲以致离逖尔土皆非有亲族可依者壮能自食其力至衰老无子饥寒切于其身目击之而不为之所或亦非人情乎鳏寡孤独为天下之穷民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岂独文王宜然哉志之以及时修举或非急其所缓也
○丽谯
谯楼之设所以肃瞻视一听闻也邑东西大街直北门处尚有谯楼旧基四达之象犹存而楼则荡然矣若诸务渐以就绪者缮修亦自有时耳
○疆域志 【山川 村落 物产 市集 古迹】
东至老古洞南至懿路西至辽河旧边西南至小河口北至三道铺此铁岭境界也按虞书舜肇十有二州为营州之域天官书二十八舍直十二州不及辽东考周礼注疏谓箕与南斗相近为辽水之阳尽朝鲜三韩之地则此地当为箕分野自秦汉以至元明建置不同事宜亦异太祖荒度肇基太宗经营缔造开天之业实始于此世祖发祥奉天以奄有九有山川犹昔而王气所锺蓄极而发万年不拔之基根本托焉可易视乎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画疆而理则官司之责也志疆域
山川
村落
物产
市集
古迹
山川
龙首山 【城东二里许旧志上有龙王堂即三清观北山也或迤逦而南俱称龙首山云】 驻跸山 【旧为水口山康熙十年上谒陵毕乘便校猎以周览形胜驾旋过铁岭入北门出南门时大雨淋漓菓园马文通新室成上注 【注:驻】 跸其中尚食行赏银十两因名为驻跸山】 帽峰山 【城南十里】 大马山 【城南十五里】 百洛山 【城南三十里】 小平山 【城南五十五里】 寒坡岭 【城南六十里】 小枣山 【城东十里】 东塔山 【城东二十里】 松山 【城东三十里】 大灰山 【城南六十里】 - 772-1 - 平顶山 【城西北二十里】 虎头山 【城东一百十里】 黄山 【城西南五十里】 猪儿山 【城西南六十里】 塔儿山 【城西南四十里】 峰山 【城北十里】 红崖山 【城西十五里】 苫茅山 【城西北三十里】 保山 【城西北三十五里】 泛河东山 【去本城五里上有古塔下有仙洞】 柴河 【城北二里源出城东松山之西诸山西流由城北西入辽河】 泛河 【城南三十里源出于东山诸山西流出城南至 山塔流入辽河】 小清河 【城南六十里源出归德州南山西流经懿路城南流入辽河归德州今不设】 凌湖 【城北二十里】 宋家泊 【城西十里】 月湖 【城西八里】 鸳鸯湖 【城西三十里】 蛤蜊河 【城西六十里】
村落
居民鲜少城内外及附近数处约畧可尽惟南赴奉天府沿途仍有三四处其余则皆旗下旧人居之然在邦域之中不容不并志也东菓园 【距城一里旗下】 熊管屯 【距城十里旗下】 宿老屯 【距城三十里旗下】 柴河堡 【距城六十里旗下】 白子峪 【距城七十五里旗下】 一面城 【距城八十里旗下】 冷哥郎寨 【距城九十五里旗下】 飞地里 【距城百里旗下】 曾家寨 【距城百里旗下】 黄旗寨 【距城百一十里旗下】 蓝旗寨 【距城百二十里旗下】
以上十一屯堡系城东
南菓园 【距城一里旗下】 顾官屯 【距城二十里旗下】 屠家楼 【距城二十里旗下】 黍鸭子屯 【距城二十里旗下】 张家楼 【距城三十里旗下】 殷家屯 【距城三十里旗下】 徐千户屯 【距城三十五里旗下】 崔公堡 【距城四十里旗下】 瓢酪屯 【距城五十里旗下】 魏台冲 【距城五十里旗下】 花豹冲 【距城五十里旗下】 山石小屯 【距城五十里旗下】 抚安堡 【距城五十五里旗下】 大甸子 【距城六十里旗下】 牧牙正 【距城六十里旗下】 高丽营 【距城六十五里旗下】 当铺里 【距城七十里旗下】
以上十七屯堡系城东南
八里庄 【距城八里民人】 辽海屯 【距城十五里民人】 站里 【距城二十九里旗下】 范家屯 【距城三十五里民人】 新屯 【距城三十里旗下】 石出 【距城四十三里旗下】 懿路 【距城六十里旗下民人间居】
以上七庄屯系城南
教场 【距城二里民人】 三台子 【距城十二里民人】 新星铺 【距城十五里旗下】 曾十堡 【距城二十里旗下】 老河湾 【距城三十里旗下】 泛河 【距城三十里旗下】 城南堡 【距城三十三里旗下】 腰铺里 【距城四十里民人】 土城子 【距城三十五里民人】 阳和楼 【距城三十五里旗下】 小猪儿山 【距城四十里旗下】 大猪儿山 【距城四十里旗下】 鹰手屯 【距城四十里旗下】 宋家泡 【距城四十五里旗下】 琐柰街 【距城五十里旗下】 丁字泡 【距城四十五里旗下】 康家屯 【距城五十里旗下】 八里庄 【距城五十二里旗下】 鲍家冈 【距城六十里旗下】 小河口 【距城七十里旗下】
以上二十庄屯系城西南
马逢沟 【距城五里民人】 河西庄 【距城七里民人】 红崖嘴 【距城二十里旗下】
以上三庄屯系城西
柴河涯 【距城三里旗下】 奚家庄 【距城七里旗下】 贺家屯 【距城二十里旗下】 营守堡 【距城二十里旗下】 吴高丽屯 【距城二十里旗下】
以上五庄屯系城西北
头台子 【距城五里民人】 高丽屯 【距城十里旗下】 平定铺 【距城十五里旗下】 旧边门 【距城十八里旗下】 三道铺 【距城二十里旗下】
以上五庄屯系城北
递运所 【距城五里旗下】 椴木岭 【距城十五里旗下】 养猪沟 【距城二十里旗下】 红草石 【距城三十五里旗下】
以上四庄屯系城东北
物产
以谷计者曰
黍 稷 稻 粱 粟 薥秫 黄豆 黑豆 菉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小豆 大麦 小麦 荞麦 芝麻 苏子 薏苡
以蔬计者曰
葱 韭 蒜 茄 苋 芹 蕨 白菜 芬菜 莴苣 菠菱 茼蒿 胡荽 莙荙 芽 萝荜 胡萝荜 水萝荜 苦荬 蘑菇 小茴香 薄荷 蒌蒿 瓠 葫芦 明叶菜 匾豆角 菜豆角 山药
以蓏计者曰
黄瓜 冬瓜 西瓜 南瓜 倭瓜 甜瓜 香瓜 稍瓜 醋筩 圆黄瓜
以菓计者曰
榛桃 李 杏 樱桃 郁李 葡萄 山梨红 花红 石榴 无花果
以木计者曰
榆 槐 椴 桑 柳 橡 柽 柞 青杨 樗 梓 荣 桦 明开夜合
以花计者曰
芍药 丁香 凤仙 金盏 莺粟 石竹 玫瑰 山丹 菊 蜀葵 水红花 葵花 鸡冠 玉簪 金簪 莲 秋海棠
以药计者曰
五味 细辛 芍药 柴胡 荆芥 防风 苍朮 藁本 瞿麦 苦参 麻黄 牵牛 黄精 车前子 大力子 桑白皮 茵陈 益母草 紫草 薏苡仁 芡实 地肤子 管仲 鳖甲 鹿茸 香附 苍耳子 紫苏 地骨皮 山查 桔梗 远志 黄芩
以用物计者曰
棉花 红花 靛 线麻 苘麻 白蜡
右铁岭所产与近处大略相同所以备书者以见诸物粗具未可以边荒视也
市集
黄帝日中为市懋迁有无化居虞夏以来已然矣曹参曰市者所以并容慎无扰也周礼小司徒之职于市肆最详有质人廛人司虣司稽之设皆以士为之抑其慎矣名相近者相远实相近者相迩亦不遑理征贵征贱任其自然或求垄断而登之所弗问也
逢三北街 逢六西街 逢九东街
古迹
看花楼 【在东门外明万历间大帅李成梁故园上宇中横板荡然矣四壁矗立犹自坚好下基石数层细砻方裁一石额门上壁间横尺许纵可倍质紫而文黝梅干俨然亦一奇也】
李将军看花楼
露泣百花明残楼傍故城壁穿余火色础润无云生罩暗将军树荒传君子营当年问弦管夜月走鼯鼪
异石二绝
吴宫麋鹿走西子尚凭栏不逐五湖去浣纱溪自寒预知百卉尽寄影紫云英天外无幽草梅花结古盟
东山小古城 【城东一百里】
城南小古城 【城南五里】
泛河小古城 【城西南廿五里】
唐王营 【在帽峯山东南宽平如掌四周略有遗址后倚山前有细流潆洄如带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安营于此】
宁远伯李大将军墓 【在城东南屠家楼翁仲石马俨然在列】
金侍郎墓 【在城东北椴木岭有守冢人役】
志古迹者何志时尔观古可以知今即监于有夏监于有殷之意也当时经营拮据不谓匪劳而衰草寒烟供今人之凭吊矣有官君子各务生聚教训以巩基图于无疆可无念矣
铁岭县志卷上
●铁岭县志卷下
田赋志
户口志
学校志
官师志
祥异志
人物志
艺文志
原跋
○田赋志 【丁粮 徭役 杂税】
赋者征于下之名古者谓兵为赋春秋传恒曰悉索敝赋周礼之所谓可任也者皆是矣本朝兵皆八旗于百姓无涉要计亩输租以供军需古今一也铁岭立县未久垦田固自无多然国课所关以田以赋厘毫皆有所归虽渐垦渐增见在则眉列版章也志田赋
丁粮
徭役
杂税
丁粮
计丁二千一百零六名每丁征银一钱五分每年征银三百十五两九钱
计地三百七十九顷三十八亩一分每亩征银三分每年征银一千一百三十八两一钱四分三厘
合丁粮两项共银一千四百五十 【脱四字】 两零四分两限征解
徭役
县治初立无他徭役康熙十一年盛京户部提县民六名充辽河水手十三年镇守奉天副都统拨夫二十名充柴河涯水手十四年盛京工部拨夫十三名充洼红木水手十二名充木其河水手俱系一时权宜非本县定差也又分修本府粮厅衙宇亦圮敝始葺非岁一举行者并志也
杂税
驴骡牛猪之市易者每两纳税银三分斗秤各牙行本府粮厅给帖季一易之每帖按季纳银三钱计帖十八张每一年共纳税银二十一两六钱其驴骡等税银无定额多寡随帖银按季解粮厅
○户口志 【里社 风俗 孝义】
国以人为重人不必圣贤卿尹也即此林林总总者而上天之视听属焉周礼大司寇孟冬祀司民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以图国用盖敬民所以敬天也书曰民非后罔戴后非民罔以辟四方卫文之庐漕也男女七百人季年乃三千人无他抚字之爱养之耳今之邑长吏即古诸侯母易兹天下之为令者皆拊循其民以慎守厥职可以致主于三代之隆也志户口
计户一千八百二十九
计口五千三百二十九
里社
风俗
孝义
孝子
节妇
里社
居民皆有版籍南方以都以图北以里社皆乡贯也然先王立法则有深意古者有国社有乡社亶父冢土亦其一矣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注云古者立社必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下至里闾春祈秋报介稷黍谷士女皆是物也今之里社图籍焉耳不复知其义矣各社列志如左
常盛社 安丰社 新兴社 繁裕社 奉化社 仁美社 常益社 阜乐社 保宁社 淳安社 归善社 和济社 绥怀社长善社 庆成社 广惠社 作新社 新恩社 锡福社 履太社
风俗
民非土著之旧五方杂处几尽海内之人而有之性情不同习尚亦异其勤俭作家十不二三率为朵颐计耳奢则不能鹑结自甘而思以腴于口里邻比居意有弗适则勃溪相向非渐染于诗书未可易也文翁化蜀治遂拟于邹鲁不其征欤然则移风易俗使之兴行于礼义非岁月之功也
孝义
故事孝子节妇观风者得于采访即具疏上闻奉有俞旨有司官为表厥宅里今观风不行二三穷民亦未有胜此者欲以广教化美风俗则事属宜举因忘之待其人而后行若辽东旧志所有则不敢没也
孝子
邵义懿路人未婚父母皆亡义竭力殡葬庐墓三年乡人悯其孝劝之婚亲迎毕不入室复庐于墓
节妇
杨氏铁岭卫人顾澄妻澄故遗腹三月产一男誓不二适甘贫抚孤成立年七十九卒
○学校志 【选举 书院 名宦 乡贤 乡饮】
子舆氏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养老者所以教孝也辽东旧志以明嘉靖十六年重修即云儒学无考查城北三官庙碑乃载儒学教授之名则万历十年也其云无考或裁设随时或修志者偶疏皆不可知今博士弟子纔四人以武称者亦四人皆隶于奉天儒学异时文教蔚起彬彬然质有其文或者国家当有专官则学宫之设建官而后可议也志学校
选举
书院
名宦
乡贤
乡饮
选举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皐陶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则选举之典自上世已然矣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以其贤者能者献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盖其重也汉之贤良方正犹为近古然久则滋伪唐宋以来科目繁杂明乃专主文武二科至今沿之其立功扬名垂于竹帛者亦山壬山壬即出其中盖法无可变拔十得五耳铁岭为东北天维罕事诗书终明之世科目鲜少本朝应运而兴自立县至今捷乡闱者文武遂有三人接武尚未可量应斯举者其务濯磨奋励以无负国家所以求贤之意欤
文举人
王道兴康熙丙午科
武举人
李霖康熙丙午科
张垚康熙壬子科
书院
理学盛于宋故书院之设往往有之相沿至今不废孔子亦云学不讲是吾忧也其始一二贤者思以昌明圣学时望既隆不无附之以为进身之阶者故东林之名数百年未艾不第洛蜀朔之分立一时也铁岭无学校而有书院盖侍御郝先生赐环归以其书室为之者名银冈书院即先生题额也广川董子谊其事为之记记附
银冈书院记
银冈书院者侍御郝复阳先生谪书室也先生按蜀时刘文秀为孽先生鼓励人心缮垣固圉有定倾之功世祖皇帝给钦赏先生弗受曰分也比回道考核乃以簿书微瑕镌职二级先生故忤于藩会五中堂合荐而藩衅成矣先生以少年居此不甘寂寞乃于居室之旁结茆三间圆户亮槅颜之以丹后植山菓十余本筑台于中略有园林之致先生虽被窜逐不自暇逸时取古人之书手自编摩继乃一意研易于六十四卦各为图参伍尽变思竟其所以然如是者二十有二年至康熙乙卯上乃廉其冤以原职召还于其将归额书室之外户曰银冈书院其致知格物之堂则先生原额也董子以无事漫游其地乃属塾师呼诸弟子之受书其中者而语之曰汝辈朝夕于斯亦知先生所以名堂之意乎知者心之灵也致者推而极之以求其无蔽也朱子即物穷理之说象山已有同异姚江则更非之余以为犹方隅之见耳如天下国家身心意皆物也诚正修齐以至治平即格物也五伦之内君亦物也为臣尽忠即格物也亲亦物也为子尽孝即格物也以至夫妇昆弟朋友莫不皆然记言之曰其为物不贰夫天地可以物言而况属在五伦者乎此与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者又何纤介之疑乎繇是言之不第朱与陆同姚江与朱陆亦无不同放之南海北海亦无不同盖此心此理莫有外焉者矣诸士习业于此毋自鄙薄当思所以为忠臣为孝子为悌弟良友修齐诚正之事皆务实践而体之即治国平天下无其事而有其具庶无负先生所以名堂之意哉先生名浴字复阳别号雪海顺治己丑进士镇之中山人
附复阳先生自记
铁岭古银州也浴甲午九月谪奉天戊戌五月下岭卜筑于南门之右方十许亩中为书室三间前有圃种蔬后有园种花左壁吾卧室也右壁一带皆吾友连屋而居也屋中造瓦床一丈风月之夕吾友毕来尽登床跌坐床下钻火烹茶漉酒纵谈名理至夜分不散架插天下古今图书恣吾友展玩有化人来则焚香晤对参验竺乘屋后一冈隐然龙卧所谓银冈者也雨后登之见郭外郡山紫翠交写其北山绵亘西遶而东山迤逦南属簇拥万状中控一背是为铁岭然总维于吾一线之银冈殆物之有鼻祖者乎记吾冈下所种桃李皆数度开花而成实矣所举二三犬子亦裒然冠而似丈夫矣吾归之岁岁德在卯西牕北有杏一株发花数十蓓如蜡捻白梅香色双绝而花枝婉转皆回颈视西是皆不足记独念吾霜天雪夜一灯炳照大静之余彻四壁于环海晤羣圣于期须截然有觉心目为豁于戏非吾银冈吾安得有此一日也非吾至尊吾安得有此银冈之一日也泣抚银冈留为书院有踵至吾冈而默识浴一日之旨者浴即近侍于数十年远待于千百世心皎然如一日也是为记
名宦
金
王伯龙渖州双城人辽末聚党为盗天辅二年率众二万及其辎重来归授世袭猛安知银州后累立战功五年授节度使充徐宿邳三路军马都统败高托山之众十五余万于清河进击韩世忠于邳州走之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天德三年改河中尹封广平郡王卒年六十五
乡贤
明
李成梁铁岭卫人宁远伯详见人物名宦乡贤皆以人之道治其民与淑其身者也故例建祠于孔子庙庭邑为初立文庙未建祠亦无设略考前史与各志旧例为志其所宜如右云
乡饮
乡饮酒之礼坐宾于西北坐介于西南主坐东南而坐僎于东北故宾主象天地介僎象阴阳四面之坐象四时六十三豆七十四豆八十五豆九十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故事以十月朔及正月十五日举行皆于儒学以戴记所载乡饮酒义篇首即云主人迎宾于庠门之外也乡耆齐民耳而可与官长列坐此最可化俗地方无儒学故猝难举行然必待建学而后行之或亦鲁两生之见矣银冈书院后尚有隙地或量为庭三楹有高年有德者照故事目 【目:日】 期行献酬如仪歌鹿鸣笙南陔俾荒山野草中彬彬然瞻礼乐之化亦政教之美也
○官师志
官以政事师以教化画而二之此季世之事也文翁治蜀司马相如等从之受书亦岂博士之云乎周公制礼国用制于冢宰民数献于司寇其征已铁岭儒学未设故无师可志官于此者以政为教懋哉懋哉志官师
知县
胡药婴直隶赞皇人康熙三年除授十三年升承德县知县
贾弘文直隶延庆州人康熙十三年除授见任
典史
王彻顺天人康熙三年除授十年革职
王应启江南毫 【毫:毫】 州人康熙十年除授十五年病殁
徐元升
○祥异志
天事恒象其有灾异则天心之仁爱也春秋不为灾不书梁山崩记异也大雨电大水螽为灾也陨霜不杀菽圣人或别有指焉县立未久若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则谀辞矣然无大灾异故不书列其款目亦志之所宜有云尔志祥异
○人物志
昔者子路问成人子路生春秋时得孔子为依归七十子之徒相与丽泽而取益焉师友一堂拟于都俞矣而独以成人为问岂非有慨于不成人者之多耶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有一于斯庶可以为人不则山头关以南挹娄以北其为人也多矣而况兼之往代也志人物
金
王伯龙详名宦
明
李成梁铁岭卫人万历间封宁远伯初为铁岭总兵时请筑宽奠等六堡为备甚具有犯辄大创去比王杲诱杀裨将裴承祖公与督抚张学颜鼓行而前乘胜直捣红力砦获牲畜无算万历十年挂大将军印镇彝古敕皆有奇功
李成材成梁弟总兵官尚义乐施见于旧碣
流寓
王时中山东黄县人明正德间忤逆瑾谪戍懿路后复官累迁兵部尚书
季开生江南泰兴人顺治 年以直言谪寓铁岭数载遂歾顺治庚子世祖思其言追复原官仍荫一子入监读书
○艺文志 【碑 记 杂文 诗】
文者载道之器也书契以还虽欲无文弗可得已或谓古质而今文是不然二典三谟光昌宏达商盘周诰佶倔聱牙古何尝不精心于文哉此地文士故少匪今斯今碑记杂文略识一二可以得其事诗言志可以仿像其性情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志艺文
碑
记
杂文
诗
碑
前屯卫佛寺碑
莱海左懋泰
众生见佛如日众生自见以见佛如月日之在天和煦于春炎熙于夏晶荧于秋凛冽于冬日无异也人自渐于气化所处之候与地不同而若异焉然亦习之而不知其关且切也惟沈阴积潦风雨霪霖经旬累月谷败屋覆饥馑飘飖之不免始祈望杲日以为身家存亡之寄故众生之见佛如之月受日以光其光常满与日相对则望相距则弦相合则晦月无异也自人视之或见其面或见其侧或见其背而若异焉然亦日听消长而恬不省察惟晦朔之后昏黑如漆忽生线痕于坤庚之地若魂魄潆回死而复苏见则心动以为光明孤露之一线故众生之自见以见佛如之医闾辽海当乾坤鼎革天造雷雨之会富贵贫贱经历气数聚散流浪空花孽果毫不自定若金在冶若土在型一听造物之埏铸举数世积累平生系恋天尽夺之而归于乌有众生从身家起念者皆思旋不可常守之物以呼天呼父母之诚心而望冥佑之大力故众生之信佛力未有如此方者则所谓积阴之日也身家既易生死念真断蓬浮梗霜摧雪扫或朴遫廑存或枝叶转敷存而忆亡盛而思衰创者有深痛而幸者惊后灾众生从性命起念者多能悟不堪久住之因以梦中知梦之幻而动修省之心故众生之近佛心亦未有如此方者则所谓朔初之月也前屯卫旧有佛寺兵火丘墟因成颓废比丘某持缘募化而远近感应施者如鹜鸠工重造庄严一新诚佛力之宏亦此方人心之所至也大来居士见闻随喜而说 【偈言】 众生见佛如见日春阳秋景无得失沈阴冥晦爽厥常始欲拂云抱日出众生自见如见月光明常在原无缺月之向背人不知生明一线惊奇绝日月于人何分别无所分别即日月但愿常见如不见朝朝夜夜生佛国
永寿寺碑
粤自经传西竺教衍中华魏晋以还佛寺之设尽方州有之矣皇清之肇基兹土也以八旗治军国比丘隶焉设官分职僧录俱备他旗皆有旧剎可依正黄旗乃托钵别寺时僧录洪德于外攘门之西偏募构佛殿五楹架栋伊始太宗皇帝顾见之俾从官往视作室谁居盖虑斯民之有侈心也已以复命则顾喜发帑金二百两为庀材鸠工之费事在天聪四年也则兹寺之繇起诚一大胜缘矣嗣是增所应有治所欲抗历年以来复为前殿三楹天王殿三楹祖师伽蓝二厢殿各三楹缭以周垣以至两廊精舍库馆香积之属细大毕举涂塈彩琢既攻而丽盖焕然巨剎矣而尚无碑寺僧什仿慧光等谋所以传云来兹者乃因友人复阳郝子而乞言于予予亦以复阳郝子之时停骖其地也而知什仿盖禅静而有戒行者也乃为言曰天下事莫不有本焉有因焉所因即其所本吾人樵薪可爨无曰吾樵也汲水可饮无曰吾汲也皆祖宗来艰难百战以有之者也官分职民别业僧亦丁男而可不思所以报国恩乎报之云何亦行其所当然以无忘其本斯已矣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皆可以供佛而心为最故繁于仪不如其洁于志也若宝鬘尘幕绀宇喧豗而曰吾自洁吾志焉至愚知其不可矣记之言射也曰内志正外体直比丘众其以是为规焉以循循于香灯汜扫梵呗晨夕之间千百劫成佛犹是也立地成佛亦犹是也行持如是行持亦忘如饥思食倦思眠是为报佛恩是为报国恩庶几哉皇祖当日所以给赐帑金之意乎寺为僧所僧即是所大本在是胜因在是祝国祚于亿年佑民庥于九有岂不懿哉爰系以辞辞曰羣山盘郁灵钟奉天奄宅函夏丰镐涧瀍琳宫碁列画栋雕檐华灯常煜经呗时宣其煜伊何心心相传其宣伊何无相可镌佛日增辉国祚永延皇祖式灵于万斯年
记
古洞观音塑像记
董国祥
康熙六载九月初吉邢子环生过余为言去此东北约百十里爰有古洞在悬崖下洞口如户可容二人入内未远即为石室壁石隐然有垆瓶状西通不过十余步止东将里许复露天光有如悬镜前为河流其中乱石皆为鸟兽禽鱼之形羣山环绕信为灵竟余所闻者为老虎洞不知真有古洞在彼如邢子言洞傍居人有数砦堡皆以洞名邢子颇善堪舆家言尝游其地云宜塑像观音洞中居人信之即托邢子丐余数言颜于募疏余惟世间所有一切皆人为之以今视昔世间所传名迹无数其初缘起亦复如是子厚在柳西粤山水遂着人间子瞻在惠三山井泉得名惠通自今洞傍居人为此亦有因缘不能不尔观音灵感变化无穷安知从前无观音者托迹洞中乃使邢子如或见之自有天地即有此山自有此山即有此洞洞当名古可无疑者虎之与古应是音讹洞在深山猛兽窜处其称老虎或亦近实爰为作疏告诸侯者随力布金合成圣缘庄严玅具与天地终传于无尽观音显化至不可量不可思议降龙伏虎犹其余事自此以后当无虎迹可名此洞为观音洞智光道人纪是事已复为鼓舞而作偈言行道即是福不必富若贵与夫多子孙积善有余庆圣言亦如是昔佛修道时刍泥皆受报我顾当世人各各自思惟作善有利益是为大安乐朝廷可刑措
杂文
六经对
左懋泰
六经非圣人为之天地为之也亦非天地为之人心为之也易始于阴阳书始于阴阳之奇偶诗始于阴阳之清浊春秋始于阴阳之推筴礼始于阴阳之往来乐始于阴阳之调鬯故经一而已而列之为六天地之晰其数圣人之详其教而人心之用始尽也然易首三皇书首五帝诗首三王春秋首五霸故易以象春书以象夏诗以象秋春秋以象冬而礼乐无专属古有六代之礼亦有六代之乐先儒言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又言圣人教人四府易诗书春秋而礼乐污隆其间盖四经者圣人立教之体而礼乐治世之用不可不察也易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又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殷荐上帝以配祖考此易之礼乐也书曰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又曰八音克谐凤凰来仪此书之礼乐也诗曰奉璋峩峩髦士攸宜又曰于论鼓钟于乐辟雍此诗之礼乐也春秋曰天王狩于河阳又曰初献六羽此春秋之礼乐也夫明于礼乐之原易最尚矣书详于四代诗详于成周礼乐之升降在焉而春秋亡于礼者之礼亡于乐者之乐也故圣人教世之心切而于春秋为独深岂得已哉孔子以雅颂得所为乐正韩宣子见鲁易象春秋谓周礼在是明此知礼乐之在四经而四经治世之书正以礼乐为人用之大也世儒言六经在世如日中天今四经具有全书独礼乐为不备盖经世之道体有方而用无穷四经者圣人已陈之数而礼乐万世通变于不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礼乐莫备于成周仪礼周礼二书皆出周公今读仪礼十七篇虽亡缺有间而所载冠昏燕射聘食丧祭诸仪于君臣朋友男女死生之文曲折尽变天理微渺之极礼记杂出汉儒亦大抵七十子之徒若高堂孟卿后苍之伦所传闻先圣绪论礼家精微之旨咸在则圣人之礼经亦未尝亡也周礼大司乐一篇汉窦公尝独献之所载天神地祗人鬼教学宾燕军射饮蜡考于天地四方阴阳之声想见圣人作乐之意刘向得古乐书二十三篇今乐记乃断取其十一篇虽后夔复起论乐于君臣父子要不外是则圣人之乐经未尝亡也礼乐之蕴究于学士大夫而极建于天子观其统会以知指归观其致用以知隆污雍雍在宫肃肃在庙言履为礼行乐为乐在易曰元在书曰中在诗曰思无邪在春秋曰大居正圣贤言乐必本于礼而圣学传心无如学庸二书其原皆载于礼记乃知乐之归于礼而礼之原于道也易书诗春秋具存而古礼乐不尽传亦曰待后王之用之耳善乎汉刘向之言曰礼以养人为本今世无皋陶之法而有司请更定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而不敢于养人也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于易得中孚之九二于书得洪范之次六于诗得国风之二南于春秋得于蒲之胥命礼行于豆觞乐通于击壤本于一人之性情而形为天下之风俗虽唐虞三代之盛何以加焉
送刘心周归中州序
郝浴
吾道值周显王三十三年乙酉有邹国孟子舆首严义利之辨觉诸侯距杨墨暨本朝世祖皇帝顺治十六年己亥辄千九百九十五年矣于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有广川董仲舒以道为适治之路而穷其原于天人三策以歆帝衷暨今己亥亦千七百九十九年于平帝元始五年乙丑有蜀郡杨子云虑世趋日惑至辱其身不死作太玄法言以至理诏后世暨今己亥亦千六百五十五年于隋高祖仁寿二年癸亥有龙门王仲淹投太平十二策不录退修尽性知命之教于河汾暨今己亥亦千五十七年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己亥有南阳韩退之谏迎佛骨手抉孟子之学愤发所向以蹴踏二氏暨今己亥亦八百四十一年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有河南程明道咫尺天颜献正心窒欲之方及哲宗元佑元年丙寅又有程伊川启沃经筵复请延天下道德之士两贤以居敬穷理为斯世斯人开入德造道之门暨今己亥亦五百九十一年于光宗绍熙五年甲寅有新安朱仲晦侍讲焕章建极道民力整干纲常提撕此心如日之升至今己亥亦四百六十六年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有河内许仲平以祭酒归家一惟致知力行躬牖学徒暨今己亥亦三百八十年于明英宗天顺元年丁丑有河汾薛德温总裁天下会试以复性正学为准至谓五经四书一性字括尽暨今己亥亦二百三年于武宗正德十三年戊寅有余姚王伯安智擒逆藩而其学即以良知为宗暨今己亥亦百四十二年浴俯仰二千年中赫赫名公卿崇至尊以福天下何虑九牛之尾而至谓修明吾孔子所传大学之道粗不杂于五霸七雄精不诡于百家二氏将使人心人理灿然犁然得归于大中至正而无一丝之或悖则数君子之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然斯传一坠动至数千百年不得值大量者脱键撤钥而升其堂其传卒以不绪故天下爱而悲之曰绝学顺治己亥陈留刘心周谪铁岭卓然若有志于数君子之为者异哉浴察其苦心极力周五寒暑不退窃壮其志而病其质至今上康熙二年癸卯得比例西归浴立喜其有豁然之日矣夫中州奥区也山川人物明秀万方今一旦纵居其中请得力雪旧抱日与二三学子登嵩阳泛洛水嘲风弄月更得骑太行而摩函谷左顾伊川右睨横渠有一日焉见此中浩浩瀚瀚晶晶莹莹若大海之飞涛卷雪而辄复一镜万里也然后揭庐于百泉苏门之上危坐其中以究数君子之用心吾兄其有入乎
银州雪赋
郝浴
今上丙午元朔之亚浴在银州已入春一昼二夜矣昭融在御苍苍以宽奄绿江之泻空顾紫海以回澜偶从二三子过河阳之潘浴习其人有素而一握甚欢扫南山之翠延浴升堂喜久晴而干俄而气蒸医闾神涌长白一拳一勺怒生羽融缦缦青云忽垂天之翼开凝馨舒素天香乍来瞠视绛霄一花自摘举罇承之不粉而白噫鲜矣饱矣春光占矣当其蟾迷蓑影玉露葛帷大美中含而风未敢吹也擒空幻想尚或庶几至其皬然而羣飞也则寿阳之额姑射之肌蘧梦之蝴蝶乘轩之威仪一一髣髴万万参差斯皆造化之妙顾孰从而知之诸君子乐而以酒属浴浴斗筲受耳而一旦若决江河盖不销于人羣之磊落而销于天地之太和逮风急而云摩琼林散彩玉树生花白毫者瞿花鬘者麻尔汝何殊天下一家斯时也通席起望满空鸾鹤瀚海天山一统华蕚已而夜阑酒罢散春衙下玉街摇摇人影一烛高斋绛河如绳直贯予怀精神既澡理不能埋噫嘻此时之浴不几人中之至清乎哉念久豢于所天则疑于玩世之贤而私淑于吾道则逼于超世之仙虽然正深有愧于雪焉雪之德天下之至光明也雪之功天下之至神化也仲尼曰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当其普之至于无择而天下知为既雪之后化之至于无有而天下依然未雪之前非聪明睿知之圣人而能然
雪后又赋
郝浴
时银州雪深三尺至乙未大霁浴又得登龙首而赋焉龙首银州之东山也旭彩惊飞玉宇烂然千条绿水西上连天坐见十二楼之下八门洞辟万马嘶春翚飞镝呌甲照龙鳞以视数千里间虽秋毫不爽若千万迭之燕山殆近而自指其掌是有元美得天而朗回首此中不过饭牛之奚牧豕之弘甘跨之顽吞毛之忠采药之逋夫被发之狂童高卧于牛衣米囷之中而已安能若彼赫赫者画堂鹤氅上翠涛之酒进紫笋之茶娇歌鹦鹉艳拍琵琶乎哉而馨香神明则所独夸属闻往岁辇毂以南太行左右淮北浙西龟田寸裂野老哭犁菜色儿女价贱于泥其有洛阳牡丹会稽荷花淮南桂树姑苏兰芽尚自粉艳霞飞嫣笑南衙而凡卉无知曾何救于百姓之身家至于游媚富贵之女躧金为莲破翠为裳昼郁千步之奇夜来百濯之香是其淡扫蛾眉之黛绿适所以夺苍生续命之糟糠其以视银州之雪索八蜡苏百谷洗瘴驱瘟为社稷福将谓孰否孰臧孰圣孰孰 【孰:衍文】 狂阿香渊默而歌之曰龙德之入人深兮龙气盛而难藏既塞空以横下兮盍洒然而相忘若更得排燕市下江南五岭清芬冒雪回阳既从此一洁而雪声响于炎海复于此一香而梅气满乎帝乡斯不亦絪缊太和沐浴羣芳乎
诗
岁暮书怀
木斋李呈祥
万事只求身健在逢人相庆太平时大家物力喧神鼓小市风光飐酒旗痛饮乍忘衣似铁高歌那惜鬓成丝试看冬日生春日先上扶桑海树枝
元日
三冬羇客又新年独坐清宵思悄然地旷谁闻羣籁寂天高自数列星悬灯花结蘂临时卷雪粒凝香荐酒筵己解荷锄耘半亩寒原早喜见晴烟
铁岭塔
古塔十三级北城独立幽八方随佛日一柱起边愁铃铎诸天语阶梯象罔求无从登眺处仰视自悠悠
逢虎行
猛虎当路坐行人皆辟易爪牙静不张眼光下照石恨无朱亥椎奋臂碎其额虎亦太恣睢故与人相阨徐行踏怒去但留虎蹏迹
读丽中师自奥 【奥:粤】 寄梅花诗
岭南老衲欲逃禅撇寄梅花诗百篇万里遥期明月下寸心共尽早春前美人入梦多迟暮孤客招魂半野烟无待笛声吹彻处天山雪落巳凄然
焦冥师寿日避客
凌虚羽土 【土:士】
逐朝霞洞里清猿待客茶应知天上春还早别向青山扫落花
古洞易名行
【华掌】 郝浴
银州门外柴水清银州东去柴水生水生虎窟山围绕中有洞天缠虎名邢子登山向山语洞胡不以观音举转看威猛臂千条多智如灯目如炬分身虎变火 【脱为字】 莲二名曾湖 【湖:衍文】 不差一黍君今愿作妙庄行应为香山寻难声绰约肌肤如处子好把灾黎玉臂擎闻说羣山御洞紫紫光流入普门里门前一水划银河来抱银州玉相似
铁岭城四首
百尺空城首自搔青山绿水一周遭鸟翻东北辽天尽鱼上西南海路高龙气已冲都护印鸡声还乱大夫骚几回欲雪沧桑涕愧似新亭醪 【醪:泛】 浊醪
故李将军此用兵帑金十万铸严城曾矜云鸟兼山立不信俾 【俾:埤】 倪 【倪:堄】 一掌平风雨愁歌花树曲黄昏争泛木鱼声销魂更是狻猊石兀守空衙傍月明
甲第排云及作尘重开茅屋见阳春蛾眉漫写莲花步广柳终迷渔父津竟入他山樵古木轻于旧水捉金鳞悠悠刍狗还成梦杖底春风想圣人
敕放归田八十翁中华宰相起辽东名留古剎丰碑上事在前朝天顺中多宝环收千迭翠羣湖返照一般红玉门此日应如辟满路春风揽辔同
观音洞
洞口人烟渺空蒙翠欲浮草香无鹿迹磵古有云流晴日岩常暗鸣禽树自幽桃渔 【渔:衍文】 花深谷发 【脱渔字】 者未容求
其二
山骨知谁凿俨然成室堂云涵苍璧 【璧:壁】 润藓覆古苔香净远龙蛇气深通日月光穴空悬石髓斑错尽文章
其三
灵异天难秘清幽圣 石露垂莲幔岩花绣佛衣隐然闻梵语香雾四山微
其四
亦有岩栖士悠悠谢世喧溪云随去住山色自朝昏拂寺松同偃翻经鸟共论丹成宁虑失虎豹守柴门
题观音洞
洞自何年辟名从此日新宝幢围石色香树藉苔茵古涧龙蛇伏荒崖虎豹驯会当寻胜迹延眺惬吾真
其二
□角非吾事深林兴自长披经云过眼采药翠沾裳法雨莓苔润神灯岩岫光无生如可悟直欲问慈航
李宁远看花楼
东牟左暐生
花下提戈月满楼将军控马待高秋云山一望寒旌色辽水于今日夜流
登三清观
苕嶤直上太虚宫高下诸峯凭槛中西倚银州秋色迥东连紫塞野云空当年胜迹残碑石此日登临落木风杯酒不知身外事远天望断见飞鸿
中秋偕诸友集郝复阳先生月台
霜黄节序过常期篱下寒花已满枝径就陶家频载酒涛疑枚叔未裁诗中宵月到光辉处绝塞人当少壮时好共良朋弃一醉风尘有弟隔天涯
鸳鸯湖
蓼红一望野田开想象青娥载酒来七十二湖齐泛棹不知何处采菱回
次左锡侯范庄
豫章载国士
地僻海天东双流夹万松洪荒藏太古旷莽接长空樵猎漫山火毡裘入骨风谁怜丝粟命尚在 坏中
万花楼
东牟左昕生
雕栏翠幰注天涯休沐材官唱晚衙朔气忽随阴雨变危楼长傍夕阳斜夜明露泣平原第秋老篱开处士家盛事不堪摇落尽犹存消息问梅花
泛舟鸳鸯湖
青春威迟碧草芳冰开湖水泛鸳鸯黯黯春流波上下羁绪与之俱短长同人载酒向湖畔更放鹢舟游汗漫棹发参差菱荇分人语低昂凫鸭乱洪涛出没巨流通扁舟明灭夕阳东万顷茫然光霮雨对千山倒景气鸿蒙傍舟大鱼有时出惊波跳沫声沸滭鳣鲔风云久不兴蛟龙咫尺愁相失座上久客芦中人回船悄然动呻吟不知杨柳西园盛争如芙蓉南浦深南浦芙蓉风历乱酒酣兴极泪如霰空余鸥鹭对浮沈湖上鸳鸯终不见
观音洞诗二首为环生年台赋
陈行恭
物外惟邢子能消去国忧短笻随道路绝塞得林丘涓滴寒泉响阴森古洞幽天高思纵骑与尔会同游
其二
精舍从僧结丹经许客携山林安问虎雨雪自闻鸡眼放三韩阔愁空二室低此间堪隐逸直与武陵齐
题观音洞
方山陆鸣时
想见云深处无能一快游千峰围瑞霭一径别林丘石洞开天久名山古佛留展图何所慕吾道自悠悠
前题
天台周鼒
巉岩石洞倚天开碧水悠悠去复回秀列千峰含晓雾寒生积雪锁苍苔风尘几黯香垆色狮象遥瞻法座巍支遁幽期终不负雨花何事独登台
元宵作
董国祥
云净三阶月欲高满城歌鼓竞游遨俨然柝弛金吾夜不复烽传介马劳壤击真堪称帝里原田庶得美车旄衰迟独未忘奇士闭户燃藜自熟骚
假寐
湖海元龙夙所期齐今高古亦随宜当窗满照关山月徒壁空余老大悲百里鬻秦知己过子卿归汉惧成迟五风十雨朝朝有坐拥寒床绕梦思
赠苗焦冥炼师
自是含元佳气多洞天小有白云窝但看落笔惊风雨若傍观棋烂斧柯子午昆仑顷己遍苍梧北海几回过右军偶作黄庭草未信山阴听笼鹅
效郝复阳放言体
人情纵复似阴谐也逐东风拂面开胥靡等闲能肖梦还看海日射金台
盛京纪述
六鳌神足奠坤舆草昧天开壮帝居禹贡山川指顾里周官礼乐绘图初千秋王气维盘石五色卿云捧日车谁识东京作赋者徘徊已是十年余
东山仙洞
窈窕穷岩岫谽谺启洞门法幢缠晓气梵响出云根寺转欹平路烟披远近村扪崖辨题句剥落半苔痕
送李宫詹 赐环
毘陵吴达
骊驹初唱岭云秋典属还家尚黑头济上青山双泪洒关门明月一仙舟他年谢猎知无罪此日行藏任自由漠漠水田飞白鹭羊裘老子更何求
○原跋
易曰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取诸益此万世衣食之原也周家以农事开国卜世三十卜年八百故豳风豳雅豳颂所详皆农事焉国家念丰芑重地设立郡县招集人民垦田殖谷所以为根本计至深远矣即铁岭居民屯堡所云台所云冲者皆昔时望烽燧谨斥堠之地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其气象为何如哉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无征不信吾舍周奚适哉故作为春秋系正月于王系王于春所谓本天道以治人事大一统之义也春秋之义兼事辞道法而有之天王狩于河阳法即道也春秋未修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既修曰星霣如雨辞即事也前代之事若存若亡县设未久鲜可纪者贾公之为此志或据事以征实或因言以立教忠君爱国之意娓娓溢于辞端觐光扬烈彝叙万年于吾夫子从周之志实无媿焉宁止一邑之事云尔哉康熙丁巳长至前二日邑人
董国祥书
铁岭县志卷下
◇纂辑者(贾弘文 李廷荣)◇
●目录
序
凡例
编纂姓氏
县治疆域图
县治城池图
卷上
卷下
●铁岭县志序
序曰志即史也何以言之古虞书君臣告敕都俞一堂因事陈辞炳焉与星日同朗此即唐虞之志也夏书即夏志商书即殷志周书即周志也删定而后纪载不可胜详魏晋以还皆以兰台石室之藏攟集成书遂代各有史 【弘文】 未受简命之先已奉有旨令直省府州县各修志书数年矣莅任以后府檄频催而苦无以应今岁秋冬之际乃与绅士之隶籍兹土者谋所以终其事但铁邑无旧志可考 【弘文】 又责无可委因不辞固陋勉缀成编所见所闻约略于此其或人所未见事所未闻历观通省旧志例应备载者姑存其目以俟来兹圣天子衣裳万国传示奕禩则此一编亦备天厨一脔未可少也故曰志即史也龙门云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此犹是草创之意后之君子得以览焉旹康熙丁巳阳月旬有九日奉天府铁岭县知县臣贾弘文谨序
●凡例
一奉旨纂修志书部颁以河南通志为例今体裁悉准焉如河防封建铁邑所无则省之名宦人物孝义列女流寓隐逸仙释方技或仅得一二或阙其人亦存之以待博闻者详考焉
一铁岭新造之邑而无旧志辽东旧志草本舛谬良多今凡关沿革古迹悉照辽金二史细加考订
一山川城堡或今昔异名或方言各异其更改之由有考据者则详疑者则阙里巷附会之说不敢入志传信故也
一铁岭前代为路为府为卫幅员大小与今县治不同故户口田赋前代者无可稽惟本朝建邑以后悉照赋役全书开载
一职官选举他处例载前代今铁邑无旧志可稽故职官只载本朝而选举仅举近代亦阙疑也
一艺文止选有关铁邑故前代采录无多皇清诏书普及天下州县郡志载之县志不敢复登有司题咏存之以备风谣之采
●编纂姓氏
原任奉天府铁岭县知县 【臣】 贾弘文编纂
奉天府铁岭县知县 【臣】 李廷荣补辑
●县治疆域图
见图
●县治城池图
见图
●铁岭县志卷上
建置沿革志
星野志
疆域志
山川志
城池志
关梁志
驿站志
公署志
职官志
学校志
○建置沿革志
古帝王衣裳万国特重建置第因时度势规制多不一焉铁岭古银州地今上三年设县屏护陵寝藩蔽盛京盘石之基光于往代矣作建置沿革志
粤稽铁岭县系周时肃慎氏地秦因之汉晋为挹娄国至隋为越喜地唐时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为富州属怀远府迨辽改为银州富国军领延津新兴永平三县金时改为新兴县隶咸平府元省县仍隶咸平府明洪武二十一年置铁岭卫在今县治东南五百里地接高丽界后二十六年徙此仍名铁岭卫领中左右三千户所至皇清康熙三年改设铁岭县隶奉天府
○星野志 【祥异附】
星野之说由来旧矣而因天文以占人事灾祥于此验焉铁岭远僻边陲载籍无征躔次分度独阙其文且县立未久惟据其事在辽左者书之作星野志
尔雅
幽州为析木之次
春秋元命苞
箕尾散为幽州分为燕国
史记天官书
尾箕幽州
晋书天文志
班固取三统历十二次配十二野其言最详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野属幽州费直说周易起尾九度蔡邕月令章句起尾四度陈卓言郡国所入宿度以凉州入箕中十度上谷入尾一度渔阳入尾三度古北平入尾七度西河上郡北地辽西东入尾十度涿郡入尾十六度渤海入箕一度乐浪入箕三度玄菟入箕六度广阳入箕九度
祥异
祥异附
元
至元二十四年大水
二十九年雨雹
大德七年六月大雨水
延佑六年六月大水
泰定三年十一月饥
四年正月饥
天历二年七月献蝗
明
嘉靖六年四月丙寅五龙见于北
十四年大雨连月
自四月至六月不止河水泛涨平地深丈余是年大饥
十五年秋七月大风雨雹
损禾大半
十六年夏大水
坏庐舍人畜溺死禾稼淹没
皇清
顺治七年大水
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大雪
深盈丈雉兔皆避入人家
康熙十八年七月地震
康熙十九年大有年
康熙二十年大有年
○疆域志 【形胜附】
铁岭辽金始列州郡自是以还建置不同事宜亦异虽普天莫非王土然画疆而理则官司之责也至若左挟羣峰右环辽水固陪京北道之锁钥欤作疆域志
县治疆域
东至老古洞一百二十里外为开原城守专辖
西至刁跸山七十里广宁县界
南至懿路站六十里承德县界
北至山头铺二十里开原县界
东南至瓢酪屯五十里外系奉天将军所辖
西南至小河口六十里承德广宁二县接界
东北至红草石三十里外系开原城守专辖
南至盛京城一百三十里
形胜
形胜附
谨按铁岭之地辽水西环虎洞东峙
○山川志
从来一人首出则山岳效灵河伯献瑞盖协应之盛也铁岭为盛京近属圣祖肇基山川葱郁详而志之庶后之览者知夫芒砀云气发祥非偶不徒赋景物之奇侈登临之美已也作山川志
龙首山城东二里旧有龙王庙
小枣山城东十里
东塔山城东十里
白翎山城东二十里
髟狄髻山城东三十里
陕西台山城东三十里
山城山城东三十里
马儿山城东三十五里
鹅脖山城东三十五里
光山城东五十里
仙人洞山城东五十里
双山城东五十里
照壁山城东六十里
黑山城东八十里
黑背山城东八十八里
关门山城东九十里
冰峪城东九十五里
双顶山城东九十七里
黑石子山城东九十七里
后石石子山城东一百里
俄尔多峰即俄尔多哈达城东一百里
韭菜峪城东一百十里
松顶山城东一百十里
老古洞山城东一百二十里山石赤黄巉岩中有洞洞口有庙
妈妈谷即妈妈火罗城东一百二十里
帽儿山城南十五里
香山城南二十里
塔山城南三十里
透山城南三十五里
石灰山城南四十二里
韭菜山城南五十五里
阎王鼻山城南五十五里
王家林山城南五十六里懿路河发源于此
烟台山城南六十里
赵指挥山城南六十里
驻跸山城东南二里康熙十年圣驾驻跸于此因名
骆驼山城东南二十五里
大青山城东南四十里
水口山城东南四十里
朝阳洞山城东南四十里
大宝山城东南五十二里按辽史贵德州有大宝山即此也
小宝山城东南五十三里
老古台山城东北十五里
团山城东北二十里
象牙山城东北六十里
大猪儿山城西南五十里
小猪儿山城西南五十五里
娘娘庙山城西南五十五里
硕伦山城西北十里
科昂阿山城西北二十里
刁跸山城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在三万卫西南一百五十里辽河西岸俗呼貂皮山
碜背山城东一百三十里
自此以下诸山皆系奉天将军所辖
背阴汀山城东一百四十里
小波罗红山城东一百五十里
大波罗红山城东一百五十里
弯岭背山城东一百六十五里
石猴儿山城东一百七十里
呆沟子山城东南五十八里
龙潭口山城东南五十八里
氷洼里山城东南五十九里
嗏哈连峰即搽哈连哈达城东南六十里
老鹳台山城东南六十里
香炉山城东南六十里
松献阳山城东南六十三里
龙湾顶山城东南七十里
当铺山城东南七十里
温籍谷即温籍火罗城东南七十里
梆子街山城东南七十五里
叶儿星山城东南七十七里
鸡冠山城东南八十里
孙家寨山城东南八十五里
富尔哈山城东南一百里
牤牛背山城东南一百五里
佳瑚禅山城东南一百二十五里范河发源于此
黑石木岭城东南一百四十里老古洞河发源于此
分水岭城东南一百八十里开原少贝河本境柴河俱发源于此
盘道山城东南二百里
红石石子山城东南二百十里
枪杆峪城东北七十里
鹰首山城东北八十里
大石石子山城东北一百里
黑鹰石子山城东北一百六十里
蛇山城西一百五里
查汉搠骆山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老古洞河城东一百二十五里源出黑石木岭至下冷格郎寨入柴河系奉天将军辖
范河城南三十里源出佳瑚禅山至蚂蜂沟入辽河
懿路河城南六十里源出王家林山至大猪儿山西散漫
外辽河城西十里即辽河自下塔子分出至红宝石大台入辽河遂为内外辽河
柴河城北二里源出分水岭至席家庄入辽河
凌湖城北二十里
宋家泊城西十里
○城池志 【屯堡附】
国家发祥奉天金汤孔固而铁岭雄峙东北尤扼中外之要冲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天险则山河是已欲以设险则高城深池非绸缪风雨者所亟图欤作城池志
按古铁岭城在今治东南五百里接高丽界明洪武二十一年设铁岭卫于彼二十六年移置今地即古银州也在辽河东周围四里六十步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今按县城周围四里二百十六步门四池淤
屯堡
屯堡附
东菓园城东一里
熊管屯城东十里
宿老屯城东三十里
柴河堡城东六十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白子峪城东七十五里
一面城城东八十里
冷哥郎寨城东九十里
小寨子城东九十五里
飞地里城东一百里
曾家寨城东一百里
黄旗寨城东一百十里
蓝旗寨城东一百二十里
南菓园城东南一里
顾官屯城东南二十里
屠家楼城东南二十里
黍鸭子屯城东南二十里
张家楼城东南三十里
殷家屯城东南三十里
徐千户屯城东南三十五里
崔公堡城东南四十里
抚安堡城东南四十里周围一里七十二步东西南三门
瓢酪屯城东南五十里
魏台冲城东南五十里
花豹冲城东南五十里
山石小屯城东南五十里
大甸子城东南六十里
牧牙正城东南六十里
高丽营城东南六十五里
当铺里城东南七十里
昂邦城即昂邦合屯城东南八十三里周围一里南北二门系奉天将军所辖
唐王营城城东南三十五里周围二里南一门
八里庄城南八里
辽海屯城南十五里
站里城南二十九里
新屯城南三十里
范家屯城南三十五里
石山城南四十里
教场城西南十二里
三台子城西南十二里
新兴铺城西南十五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老河湾城西南三十里
范河城城西南三十里明正统间建周围三里一百三十步四门
城南铺城西南三十三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土城子城西南三十五里
阳和楼城西南三十五里
鹰手屯城西南四十里
宋家泊城西南四十五里
腰铺城城西南四十五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琐奈街城西南五十里
康家屯城西南五十里
八里庄城西南五十二里
丁字泊城城西南五十五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鲍家冈城西南六十里
懿路城城西南六十里本金挹娄县治明永乐五年修筑周围三里十五步南北二门今仅存基址
小河口城西南七十里
马逢沟城西五里
河西庄城西七里
红崖嘴城西二十里
曾十堡城西二十五里周围一里一门
柴河涯城西北三里
奚家庄城西北七里
贺家屯城西北二十里
营守堡城西北二十里
吴高丽屯城西北二十里
正西堡城西北二十里周围一里一门
史家堡城西北五十里周围一里一门
头台子城北五里
高丽屯城北十里
平定铺城北十五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旧边门城北十八里
三道铺城北二十里
递运所城东北五里
椴木岭城东北十五里
养猪沟城东北二十里
红草石城东北三十五里
○关梁志 【船舰附】
关以讥梁以济易之重门击柝传之十月成梁何一非政之大者欤铁岭今为陪京属邑讥察无事过严若利涉之备则桥梁之外佐以舟楫皆圣朝规画之周悉者也作关梁志
山头关明时有山头关在三万卫南六十里其地应在今县界内久废无考顺治十五年于城北二十里山头铺设关门康熙十年移置开原之北
范河桥范河南一里
小桥范河南三里
清河桥懿路南关
柴河桥城北三里
辽海桥城南十五里
周胜桥城北十里
以上诸桥皆旧设今多废
船舰
船舰附
柴河槽船二只在县城北额设水手二十名
洼瑚木槽船二只即浑河在兴京界额设水手十三名
木起橹船二只即杓子河在兴京界额设水手十二名
○驿站志 【铺递附】
银州古驿之地以世远莫稽设邑以来南通陪京北抵宁古塔量地远近新站所由设也至于铺递以司文檄之往来其地亦安可不记欤作驿站志
懿路站在城南六十里
北至高丽屯站七十里
南至承德县十里河站一百三十里
铺递
铺递附
铺兵八名
南路在城铺一名
四十里范河铺二名
二十里懿路铺二名南与承德县蒲河铺接
北路在城铺一名
二十里边门铺二名北与开原县清水沟铺接
○公署志
公署为臣子报政之地县治虽新设规模不可不肃也铁岭自建邑以来先后有司以次增葺庶几壮观瞻矣而居是者公尔忘私能无懔欤作公署志
察院行台
公馆三间在县西南隅康熙八年建
知县公署
在城内街北康熙四年工部拨给大堂三间二堂三间书吏房东西六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班房一间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李廷荣捐俸增建住房二十间
库一间县左康熙四年建
仓三间县署后东北隅
牢三间县东南隅
典史公署城东南隅工部拨络
儒学公署未设
○职官志
国家设官分职因时制宜靖共之义同也国朝改卫所为州县民社之责固与捍御者不同矣官于斯者可无敬厥事欤作职官志
知县一员
康熙三年四月设
典史一员
康熙三年四月设
知县
胡药婴直隶赞皇人拔贡康熙三年任
贾弘文直隶延庆人难荫康熙十四年任
李廷荣辽东辽阳人监生康熙二十二年现任
典史
王 彻顺天大兴人吏员康熙三年任
王应启江南亳州人吏员康熙十年任
徐元升浙江分水人吏员康熙十七年任
○学校志
铁岭自列州郡以来学校之设旧矣明虽卫所亦置学后乃并其地莫可稽有心教化者何能已欤今先师祀典已有其地矣规制之详倘有待于踵事增华者欤作学校志
儒学
旧志明正统元年建铁岭卫学在卫治东南嘉靖十六年重修后废无考康熙十四年暂于广西巡抚郝浴所置银冈书院内致祭其启圣祠及一切庙学规制俱未建圣殿三间即郝浴银冈书院设先师位致祭在县治南
铁岭县志卷上
●铁岭县志卷下
选举志
户口志
田赋志
风俗志
祠祀志
古迹志
物产志
名宦志
人物志
孝义志
列女志
隐逸志
流寓志
仙释志
方伎志
艺文志
○选举志
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以贤能者献于王王拜受登于天府盖其重也铁岭建邑以来拔于主司者济济矣应斯举者其务濯磨奋励以无负国家所以求贤之意欤作选举志
进士
金
夹谷守中咸平人大定二十二年登第历官彰德军节度使石抹世绩咸平人承安五年登第历官礼部尚书
举人
皇清
康熙丙午科
王道兴
康熙甲子科
吴一德
岁贡
王芳毓任山海卫训导
武科
康熙丙午科
李 霖
康熙壬子科
张 垚
○户口志 【里社附】
古者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民为邦本断如也今邑治新设果能拊循抚字使户口蕃滋三代之隆不亦可立睹哉作户口志
新设县分原额无俱系招民徙民起科人丁不分等则每丁征银壹钱伍分
康熙叁年肆年伍年陆年招民例于叁年后起科应于康熙柒年捌年玖年拾年新增起科其康熙柒年奉文归并徙民即于本年新增起科
康熙柒年新增人丁柒百贰拾玖丁征银壹百玖两叁钱伍分
康熙捌年新增人丁壹百壹拾壹丁征银壹拾陆两陆钱伍分
康熙玖年新增人丁贰百捌丁征银叁拾壹两贰钱
康熙拾年新增人丁捌百玖拾肆丁征银壹百叁拾肆两壹钱
康熙拾壹年新增人丁壹拾伍丁征银贰两贰钱伍分
康熙拾贰年新增人丁壹百捌丁内除渡夫陆丁实新增人丁壹百贰丁征银壹拾伍两叁钱
康熙拾叁年新增人丁壹拾伍丁内除渡夫伍丁实新增人丁壹拾丁征银壹两伍钱
康熙拾肆年新增人丁伍丁内除渡夫贰拾伍丁增减相抵外实除渡夫贰拾丁免银叁两
康熙拾伍年新增人丁叁拾玖丁征银伍两捌钱伍分
康熙拾陆年新增人丁贰拾丁征银叁两
康熙拾柒年新增人丁贰丁征银叁钱
康熙拾捌年新增人丁壹丁征银壹钱五分
康熙拾玖年新增人丁玖丁征银壹两叁钱伍分
康熙贰拾年新增人丁贰丁征银叁钱
实在当差人丁贰千壹百贰拾贰丁征银叁百壹拾捌两叁钱
里社
里社
常盛社 安丰社 新兴社 繁裕社 奉化社 仁美社 常益社 阜乐社 保宁社 淳安社 归善社 和济社 绥怀社 嘉善社 庆成社 广惠社 作新社 新恩社 锡福社 履泰社
○田赋志 【税课附】
银州古以富国名军岂非地宜之饶使然欤然本富则力作尚矣铁岭立邑末久恳辟无多辟草莱为沃壤是固良有司之责也作田赋志
新设县分原额无俱系新垦荒地不分等则每亩征银叁分不加闰
康熙柒年起科地壹千玖拾陆亩征银叁拾贰两捌钱捌分
康熙捌年起科地肆千叁百捌拾捌亩壹分征银壹百叁拾壹两陆钱肆分叁厘
康熙玖年起科地陆千捌百叁拾伍亩征银贰百伍两伍分
康熙拾年起科地壹万壹千柒百贰拾壹亩征银叁百伍拾壹两陆钱叁分
康熙拾壹年起科地壹万贰千贰百玖拾伍亩征银叁百陆拾捌两捌钱伍分
康熙拾伍年起科地壹千陆百叁亩征银肆拾捌两玖分
康熙拾柒年自首隐地柒百伍拾柒亩征银贰拾贰两柒钱壹分
实在成熟地叁万捌千陆百玖拾伍亩壹分征银壹千壹百陆拾两捌钱伍分叁厘
税课
税课附
驴骡牛猪之市易者每两纳税银三分
斗秤各牙行本府通判给帖季一易之每帖按季纳银三钱计帖若干张纳税银若干每年不等
其驴骡等税银无定额多寡随帖银按季解本府通判
○风俗志
风俗由于教化汝坟江汉之诗至今可咏也铁岭旧俗质朴圣祖肇造以来风气益厚渐摩仁义泽以诗书是在后之为政者已作风俗志
汉书地理志
辽东地广民稀箕子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
元志
性悍善骑射
明一统志
人多侨居俗各异好又云人性淳实务农桑习文礼
谨按今铁岭之风俗成刚果俗尚敦庞
○祠祀志
国之大事在祀寅清昭格其典固甚重焉邑有坛壝春祈秋报其它里闾随俗所建大抵水旱疾疫致祷焉是亦志所宜及者也作祠祀志
社稷坛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门外
八蜡庙城外西南
厉坛在北门外
城隍庙在西门内康熙八年知县贾弘文重修
旗纛庙城外西南古教场地庙未建
关帝庙旧在西门外康熙二年重建于城东门内迤西街北知县贾弘文有碑记
火神庙二城东三十里宿老屯一崇德八年敕赐银二十两南门内街东一康熙七年建
子孙圣母庵西门
子孙圣母庙在懿路城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
龙母庙城东南隅康熙十二年建
七圣祠南门内迤北街西顺治十年建
圆通寺在城西北隅有浮图高十三级二十里外可望而见明天顺万历间碑二崇德八年敕赐银五十两
三官庙北门外里许明万历年建
慈清寺县东门外二里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重修
保安寺三城东南三十里一天命十年重修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县东南五十里花豹村一天命十年建崇德八年敕赐银二十两城东十里熊管屯一崇德八年敕赐银十两
上帝庙三城东南五十五里抚安堡一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顺治五年重修县治西南范河城一明正统间建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县治西南懿路城一明弘治间建崇德八年敕赐银四涌 【涌:衍文】 十两
【脱涌字】 泉寺在县南五十里魏台村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
太安寺县南三十里殷家屯崇德八年敕赐银二十两
地藏寺二县南三十里 【脱泛河城三字】 一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县西南懿路城一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
龙泉寺在城东三十里宿老屯崇德八年敕赐银十两
大安寺在城东四十里崔公堡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
朝阳寺在城东南五十里崇德八年敕赐银五十两
兴隆寺在城东南三义堡先在堡东关外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顺治九年移建堡内
永兴寺县治西南六十里懿路城明洪武初年建崇德八年敕赐银四十两
延寿寺在城西王千总堡崇德八年敕赐银十两
慈寿寺在县西北赵家堡崇德八年敕赐银十两
慈荫庵在城西南懿路城崇德八年修
永宁庵在县治西南三十里范河城明万历年建
懿路城隍庙在县治西南懿路城古庙也崇德八年敕赐银二十两
○古迹志
观古可以知今前代遗墟旧壤揽胜者所不遗也铁岭自辽金以来州县建置不一矣或仅传其名或犹存其地抚今怀古者能无念欤作古迹志
古咸州辽置领咸平一县金改为府州废旧址无考辽志云在渤海龙泉府南多山险寇盗渊薮今按其地应在县城东诸山中
古银州本渤海富州辽太祖以置银冶更名领延津新兴永平三县金废按其地即今县城古延津县本渤海富寿县辽改延津金废旧址无考
古肃州辽置肃州信陵军统清安一县金初因之属咸平府后废按其地在县城东北
古双州辽置双州保安军领双城县金并州入县今按其地在城之西南
古咸平府即辽咸州金改为路设府元废路仍置府属开元路明俱废今按其地在县城东南
古平郭县辽置咸平县为咸州附郭金初因之大定间更名平郭元废旧址无考
古铜山县金置本辽东平县地金初因之大定间更名铜山元废按其地在县城之北
古新兴县辽置隶银州金废州为县属咸平路元废旧址无考
古清安县辽置隶肃州金初因之后降州为县元废按其地在县城东北
古荣安县金置元废在辽河之南
古双城县辽置隶双州金并州为县隶渖州元废相传在今县城西南六十里
古挹娄县本辽兴州地金改挹娄县属渖州谓挹娄故地也元废按金史县有范河清河即今县南懿路城也
古贵德州辽置领贵德奉德二县金因之元废按辽志州有大宝山在今县城东五十里外
古贵德县辽置为贵德州附郭县金因之元废按金志有范河即今泛河也在县城之南
古奉德县辽置金并入贵德县
古遂州本渤海美州领黑山麓川二县辽改遂州领山河一县金废旧址无考
古柳河县辽置隶韩州金因之元废按金史本粤喜县地辽以河为名有枸河柳河今考其河即县界内之内辽河外辽河也辽河至此分为二故有枸河柳河之称南流近承德界合为一今无枸柳河名俗作巨流河
古临津县金置隶韩州元废其旧址无考
古永平县辽置属银州金废其旧址无考
古同州辽置同州镇安军领东平永昌二县金并入铜山县废 【废:衍文】 其旧址无考
古永昌县辽置隶同州金废其旧址无考
唐王营在帽峰山东南地宽平如掌相传唐征高丽安营于此
废铁岭卫明初置铁岭卫于今县城东五百里洪武二十六年徙今城内今废
废懿路千户所在城南六十里懿路城内明洪武二十九年调铁岭左右二千户所于懿路城永乐八年调中千户所于懿路城今皆废城属县治
废范河千户所城西南三十里明正统年设中左千户所今废
看花楼在东门外一石梅干俨然
○物产志
禹贡载金木竹箭豳风陈禾麻菽麦纤悉俱备所以昭地德志土宜也今上共球万国重译献琛铁岭虽一邑而百物阜蕃宁可略哉作物产志
谷之属
稻 粱 粟秫 黍 稷蜀黍 稗 玉蜀黍薏苡 脂麻 蓖麻苏 大麻 小麦大麦 荞麦 穬麦大豆 小豆 绿豆豌豆 蚕豆 豇豆藊豆 菜豆 刀豆
蔬之属
韭 葱 薤芸薹 菘 芥萝卜 胡萝卜 同篙 【篙:蒿】 蒌蒿 芦笋 胡荽芹 紫堇 茴香菠薐菜 莙荙菜 苋马齿苋 苦荬 莴苣蕨 山药 茄蔓菁 壶卢 瓠 苦瓠 冬瓜 南瓜倭瓜 黄瓜 丝瓜苦瓜 越瓜 蓼芽秦椒 龙芽 山儿菜杏叶菜 歪脖菜 蘑菇木耳 石耳
草之属
艾 蒿 香蒲菖蒲 莠 冏麻扁担草 娇草 马房星星草 荠 芦苇 荻 蒺藜茜草 萍 苹荇 章茅 黄背草红蓝 蓝 葛藤石花 塔子头 水稗草雁来红 马兰草 凤尾草莎草
木之属
松 柏 椿樗 栲 楸槐 榉 皂荚青杨 白杨 柳榆 桦 冬青荆 柞 青刚柳椴 栎 桑 棘 栋 暖木山藤 六棱 漆树
花之属
杏花 桃花 李花芍药 丁香花 蜀葵莲花 玫瑰花 鸡冠花鹿葱花 六月菊 菊花翦春罗 水红花 玉簪花凤仙花 牵枝牡丹 月季花山丹 卷丹 石榴花牵牛花 山臙脂花 木槿石竹花 秋海棠 高丽菊向日莲 翠蛾眉 生菜莲小桃红 迎春花 金盏花探春花 金雀花 十姊妹
果之属
李 杏 桃栗 枣 酸枣软枣 棃 棠棃癞葡萄 山樝 樱桃橡 花红 郁李山核桃 银杏 香瓜西瓜 葡萄 莲藕莲实 菱 芡刺玫子 桑椹 无花果葡蟠 枸柰子 红娘子 稠棃子
药之属
人参 熊胆 鹿茸鹿角胶 鹿角霜 虎骨茯苓 五味子 白附子豨莶 乌头 荆芥滑石 牡蛎 黄精细辛 车前子 商陆闾茹 兔丝子 五灵脂蠡实 牵牛子 朴硝甘草 沙参 桔梗知母 苍朮 贯众远志 地榆 黄芩秦艽 柴胡 防风升麻 苦参 蛇床藁本 青木香 荆三棱香附 马兰 茵蔯益母草 恶实 王不留行葶苈 萹蓄 大黄大戟 藜芦 虎掌马兜铃 瓜蒌 白蘝威灵仙 黄檗 柏子仁桑白皮 桑寄生
禽之属
鸡 雉 沙鸡鸭 野鸭 鹅 鹤 鹳 秃鹙鹈鸪 青章鸟 鸧鸡缩脖鸟 燕 鸠鸣鸠 鹊 练鹊啄木 慈乌 乌鸦鹰 鹞 鵰鹘 鱼鹰 鸱鵏 红牙 鹖鸨 莺 鸿雁鸳鸯 鹭 鸥鱼狗 水札鸟 鹑鹌 雀 铜嘴蜡嘴 红料 花料千里红 金丝雀 白翎雀阿蓝 大眼雀 白眼雀靛青雀 蒿雀 黄肚雀山和尚 穿草鞋 黑雀拙老婆 白头翁 鹪鹩蝙蝠 画眉 鸱鸺铁脚 枭
兽之属
豕 野猪 狗羊 山羊 牛马 驴 骡驼 虎 豹熊罴 麋鹿 麞 狍 鹿巳 □狼 豺 狐狸 貉 兔猫 鼠 松鼠银鼠
水族之属
鲤鱼 鲂鱼 鳜鱼鳟鱼 鲢鱼 鳙鱼鲩鱼 青鱼 竹鱼鱎鱼 鯼鱼 鲫鱼黄鲴鱼 鲦鱼 鲙残鱼鱵鱼 细鳞鱼 鳢鱼鳡鱼 黄颡鱼 红娘子鱼鳅鱼 鮠鱼 鲇鱼鲚鱼 船矴鱼 鲻鱼鮻鱼 岛子鱼 马口鱼鰸鱼 鱼虏鱼 箭头鱼虾 蚌蛤 鳖蠏 螺 蚬
虫豸之属
蚕 蜂 蛱蝶蜻蜓 螳螂 蜘蛛壁钱 蘹香虫 蝉蟾蜍 虾蟆 山蛤蝌斗 蛙 蜈蚣马陆 蚯蚓 蜗牛 蛞蝓 蛇 蝎虎水蛭 蚁 蝲蛄蜣蜋 蜉蝣 萤蟋蟀 阜螽 蚊虻 蝇
货之属
绵花 红花 靛麻 白蜡
按明一统志云双城出金辽置双城县在今铁岭界内未闻有金旧志所载存之
又按唐时渤海于今铁岭置银冶故号银州今为我国家发祥之地不复采取以护元气也
○名宦志
有司以圣贤之道治其民得从祀孔子庙庭亦崇德报功意也邑治初立规制未备然国朝缔造以来功德在兹土者济济矣所当请之天府与前哲并光祀典欤作名宦志
金
吾札忽大定初除咸平尹历呼里改节度使有才智善用军无往不克号为鹘军云
高松年十九从军有力善战宗弼闻其名置之左右世宗即位充东京路渤海万户从征有功迁咸平少尹崇义军节度使
○人物志
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有一于斯庶可以为人铁邑虽小岂无英奇磊落之士为国柱石而史乘不少概见何哉圣朝肇兴人材蔚起行将请之天府以为简册之光尔作人物志
金
刘玮咸平人幼警悟举进士特赐及第累转尚书省都事奏拟经画田土世宗见其名曰刘玮尚淹此乎迁户部员外郎充宋国信问副使玮父兄皆以是官使江左当时荣之
○孝义志
古今孝子义夫观风者得于采访即以上闻为表厥里以广教化美风俗甚盛典也立言立功声施烂然不如至性所将可以常存于天地则史传所纪何可没欤作孝义志
金
纳兰绰赤咸平路伊改河猛安人契丹括里使人招之不从括里兵至拒括里于渡口贼月余不得进既而括里兵大至遂见执脔而杀之赠官两阶二子皆得用荫
夹谷守中咸平人本名阿土古由进士历通远军节度使至宁末移彰德军未行夏兵数万入巩州守中乘城备之城陷不屈夏人壮之胁载而西至平凉要以招降府人守中佯许至城下大呼曰外兵矢尽且遁矣慎勿降夏人交刃杀之诏赠资善大夫东京留守
石抹元毅本名神思咸平路人历抚州刺史会边将失守元毅率吏卒三十余人出州经画猝与敌遇州倅暨从吏坚请还元毅曰我辈责任边守遇敌而奔如百姓何纵得自安复何面目见朝廷乎众感其忠争为効死众寡不敌遂遇害赠信武将军
女奚烈资禄咸平府人金安军节度使救鄜州城破不屈死之赠银青荣禄大夫东京留守
陀满斜烈咸平路猛安人知彰德府事贞佑四年元兵取彰德死焉
明
邵义铁岭人未婚父母皆亡义竭力殡葬庐墓三年乡人悯其孝劝之婚亲迎毕不入房室复庐于墓三年
○列女志
纲常节义待人而立若夫巾帼而志秉金石节凛冰霜则尤难焉风化攸关彤管载美其事安可略也作列女志
明
杨氏铁岭人顾澄妻澄故遗腹三月产一男氏誓不二适甘贫抚孤卒年七十九人咸称之
○隐逸志
士君子功垂竹帛绩建旗常行事卓卓可纪尚已若夫名山大川行吟抱膝是亦高蹈之流寄意遥深固天壤间一人品也史传不废隐逸邑治新设寻常耳目之外岂无遐举之贤则姑俟之云尔作隐逸志
○流寓志
男子之生也桑弧蓬矢以射四方或寓情山水或客宦侨居大约其人卓卓可传则亦借以为地灵之光焉铁邑山川郁秀王气所锺当有英奇磊落向风而至者固未可阙也作流寓志
○方伎志
易云制器尚象人官物曲皆神圣精意所寓也古今英迈之辈岂必在大专其一艺皆足成名勿谓姓氏无闻遂可略也作方伎志
○仙释志
释老之学儒者弗道此何以书盖其超然物外视之风尘碌碌劳劳心计者相去远矣今旧乘无可考然岩穴中或不乏其人存之以俟博闻者之广稽尔作仙释志
○艺文志
文者载道之器也书契以还虽欲无文弗可得已二典三谟光昌宏达邑治所设旧乘阙如文献鲜征而有司题咏略识一二亦备輶轩之采云尔作艺文志
文
诗
文
铁岭县城隍庙记
【知县】 贾弘文
按祀典所载御灾捍患勤事定国此皆神之食报于一方者也夫人伦之至历代师承晋 【晋:普】 天率土春秋匪懈则吾夫子薄海内外家尸户祝则惟关圣城隍之称于义无考易泰之上六曰城复于隍或即其义之所自起乎然以城隍称神府州县皆有庙祀则未悉其所昉也铁岭城隍庙建于康熙八年顾止正殿三楹耳余莅斯土每朔望礼神周回审视因思扫地祭天于其质也至岳渎诸神凡祀典所宜者则皆殿庭廊庑榱桷几筵刲羊豕陈笾豆皆以人道事之然则图其所应有而增其所未备顾容缓欤乃谋诸神士之隶兹土与里民之好义者议建后寝前轩左右廊中门两角门大门缭以周垣期以次第毕功而庙制觕备诸若此者虽人意为之而即神使之也盖祸福之说不可惑而其理不可不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其见于易者也作善降之百祥不善降之百殃此其见于书者也祀事孔明介尔景福此其见于诗者也儒者好言无鬼神易曰知鬼神之情状有情有状则固可以人意得今之图所应有增所未备则神之使之岂必耳提面命也哉易又曰先王以神道设教亦即此福善祸淫之理耳一县如是天下亦如是道德英爽上下同流凡以导天下于为善去恶俾皇祚昌隆景运休嘉云尔工既竣砻石以记其事
诗
观音洞诗
【知县】 胡药婴
山骨知谁凿俨然成小堂云涵苍壁润藓覆古苔香净远龙蛇气深通日月光穴空悬石髓斑驳尽文章
二
洞口人烟渺空蒙翠欲浮草香无鹿迹磵古有云流晴日岩常暗鸣禽树自幽桃花深谷发渔者未容求
铁岭县志卷下
铁岭县志
铁岭县志
清·董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