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十道学
宋
王频字信伯,福清人。资禀清粹,充养纯固,力以圣学为己任。言行纯懿,为程门高弟。平居恂恂儒者,及语当世务,民俗利病,若习于从政者然。知平江府,孙佑列其学行于朝。召见,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上言曰:“人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盛德大业,由此而成。故欲传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扩充是心焉尔。帝王之学,与儒生异尚,儒生从事章句文义,帝王务得其要,措之事业。盖圣人经世大法,备在方策,苟得其要,举而行之,无难也。”兼史馆校勘,迁著作郎。丐外,补通判常州,主管台州崇道观,致仕。官至左朝奉郎。时中书舍人朱震,宝文阁直学士胡安国,徽猷阁待制尹焞,皆举频自代。安国荐尤力,谓学有师承,识通世务,使司献纳,必有补于圣躬。杨时常曰:“同门后来成就,莫逾吾信伯矣。”年七十二卒,著有《论语集解》及《著作集》。《福建通志》参《道南源委》
陈宋霖字元雩,一字元滂,长乐人。登绍兴五年进士,知同安。适朱子为簿,日与讲明经义,朱子称其能躬行实践。后升秘监,书问往来不绝。孙枅,字自修,受业朱子之门。当时为朱子所友者,又有古田程伯荣,沈有开、傅子渊,俱知名。周祐《剳记》
黄榦字直卿。父没,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子。朱子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诣东莱吕祖谦,以所闻于朱子者相质证。及广汉张栻亡,朱子与榦书曰:“吾道益孤矣!所望于贤者不轻!?”后遂以其子妻榦。宁宗即位,补将仕郎,铨中,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朱子作竹林精舍成,遗榦书,有“他时便可请直卿代即讲席”之语。及编《礼书》,独以丧、祭二编属榦,稿成,朱子见而喜曰:“所立规模,次第缜密,有条理。他日当取所编《家乡邦国王朝礼》悉仿此更定之。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榦,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调监嘉兴府石门酒库。时吴猎帅湖北,辟为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遣,事有未当,必输忠款力争。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改知新淦县,又改差通判安丰军。寻知汉阳军,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祐观。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既完,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安堵如故。时李珏往维扬视师,与偕行,榦言:“金欲以十六县之众,四月攻浮光,侵五关,五关失守,则蕲、黄决不可保。蕲、黄不保,则江南危。尚书闻此亦已数日。乃不闻有所施行,何耶?”珏不能用,厥后光、黄、蕲失,果如其言。遂立辞去,请祠,不已。俄再命知安庆,不就,入庐山,讲乾,坤二卦于白鹿书院,山南北之士,皆来集。未几召赴行在,为御史李楠所劾,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借邻寺以处之。没后,赠朝奉郎,与一子卞州文学,谥文肃。有《经解》、《文集》行于世。《宋史》
刘砥字履之,别号存庵,长乐人。砥六岁时,日诵千言,览忠孝大节,辄激愤感慨。尝读释、老书,叹曰:“此不足习。”乃治举子业,十岁通九经传记,缀词赋,举乾道二年进士。又叹曰:“此不宜专习。”因遍取伊、洛诸书读之。与弟砺往受业于朱子。朱子嘉砥志笃学敏,授之《太极图》,充然有得。朱子尝谓人曰:“履之兄弟,兄却差胜。”谓砥也。砥累年更历变故,志尚愈坚。朱子修《礼书》,砥预编次。以时方攻道学,益无复仕进意。年四十五卒。砥居家孝友,交朋友信,临事畏谨,不改绳墨,为文纯雅宏博,诗不加雕琢,而能达其意。著《论语解》、《孟子解》、《王朝礼编》。弟砺,子玠。
砺字用之,别号在轩。幼颖悟孝弟,中童子科。后弃举子业,从朱子游,而最善黄榦。朱子答陈才卿书曰:“《礼书》得直卿、用之,渐可整顿。”又曰:“二刘到此,并手料理,方有汗青之日。”伪学禁兴,志尚愈笃。
玠字君锡。性孝友,尝逊田数百亩与兄弟之子,以成母志。从黄榦学,非名士不交,非义理书不读,平居退让,若无所有。及其见义必为,不染流俗,则有人所难者。《福建通志》参《道南源委》
林谟字丕显,连江人。始与吕祖谦师事林之奇,为同舍生,而年又长于祖谦。及祖廉讲学授徒,谟屈首受业,祖谦曰:“此闽中瑞物也,吾道以之”。后参谒朱子,以乏资且老,不得时见,闻乡人有从朱子学者,辄造门扣问,无论晚辈。郡文学以礼延致之,数日而归,曰:“向者违亲而赴金华,为道故也。今又安能舍亲为人耶?”凡训诲诸生,必举其立志用力者勉焉。《南宋薪传》
潘柄字谦之。怀安人。今侯官县。父滋,黄榦少尝受业。柄年十六,即有志于道,偕其兄植往事朱子于武夷,朱子悉以所学授之。尝言: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又言;“人之为学,固不可以不博,尤不可以不约。颜子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而不约可乎?”遂取圣贤格言为训,又以吕氏《乡约》隐括继其后,凡存心养性之道,律己治人之方,条目具列,终身所行不出于此。著《易解》、《尚书解》,学者尊为瓜山先生。兄植,字立之,工文,不赴场屋,专以务实为学。《道南源委》
陈孔硕字肤仲,侯官人。祖禧,父衡,皆为朱子所称重。孔硕刻志立学,好古道,以圣贤自期。尝从张栻、吕祖谦游。祖谦死,心丧三年。复与兄孔夙从学朱子于武夷,甚为所器重。盖孔硕能于心性上致力,故朱子尝贻书云:“婺州朋友,专事闻见,而于自己身心,全无功夫。彼陆学固有似禅处”,每劝学者兼取其善云。又朱子答孔硕书云“所谓涵养也,只要应事接物,处之不失此心,各得其理而已,亦即学规之意。盖勖之也。”登淳熙三年进士,调婺州户曹,又调处州教授。以所闻于三先生者,诱进后学,多所成就。知邵武县,再知瑞金县,创坛壝,新文庙,置社仓。除吏部驾阁,累迁将作监丞,礼部郎中,知惠州,提举淮东常平。嘉定间,金人来袭,遣子韦华募死士,合监军击破之,移曹广西。后丐祠,主千秋鸿禧观,累召不起,进秘阁修撰卒。以子韦华贵,赠太子太师,金紫光禄大夫,候官县开国男。孔硕素性严毅沉静,利禄不动其心,出入中外垂二十年,不肯少变。忤史弥远,而与叶适最友善。著有《中庸大学解》、《北山集》三十卷行于世。学者称北山先生。子韦华自有传。《问学录》参《福建通志》
林宪卿字公度,怀安人。从朱子游,朱子称其忠信,勉以学问。朱子没,嗜学益笃。为人色温气和,择言谨行,乡里化之。死无子,乡人即以其所创存斋祠之。其徒吴宗万、林士蒙皆知名《福建通志》
林夔孙字子武,古田人。从朱子学,朱子曰;“子武甚有思量。”命作堂长,尝与讲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及继善成性之说,朱子善之。党禁起,学者惧祸,更事他师,夔孙仍从朱子,讲论不辍。朱子易箦之际,谓夔孙曰:“道理只是如此,且须做坚苦工夫。”嘉定七年,以特奏名授某县尉。所著有《书本义》、《中庸章句》、《蒙谷集》。《福建通志》
林师鲁号芸谷,古田人。朱子门人,其父与朱子之父善,临终手笔数百言,戒其家治丧,无用浮屠法。师鲁品行纯笃,讲学得朱子遗规,林用中师事之。《闽书》
程若中字宝石,古田人。从朱子学,躬行无伪,礼度不违。子孙侍侧,虽盛暑衣冠肃然不怠。著有《槃涧集》。嘉定十六年特奏名。《道南源委》
林大春字熙之,古田人。朱子门人,尝题云:“仲尼再思,曾子三省,予何人哉,敢不修整?”号慥斋,家世宗尚理学,子孙以文行世其家。正德《府志》
余偶字占之,古田人。朱子门人,学问敬敏,吕祖谦、黄榦相与往复讲明义理,著有《克斋文集》《福建通志》参《闽书》
林用中字择之,别号东屏,古田人。始入学,辄叹曰:“吾当求所谓明德新民,止至善者,以毕吾志。”遂弃举业,从朱子游,朱子称为畏友。凡答友人书,不曰:“择之通悟修谨,嗜学不倦。”则曰:“讲论精密,务求至当。”不曰:“温厚谨敏,知所用心”,则曰:“思愈精,操持愈密。”与蔡元定齐名。张栻守潭州,朱子偕用中往访之。有《南岳唱酬集》。石墩宰尤溪,延掌学政,仅为一往,后不复出,终身不求仕进。赵汝愚帅闽日,常亲造问政焉。邑宰洪天锡表其门曰:“通德学者。”称草堂先生,著《草堂集》。弟允中,字扩之,亦受业朱子,朱子称其晦外而明于内,朴外而敏于中。《道南源委》
林学蒙字正卿,一名羽,永福人。初从朱子游,后卒业于黄榦。伪学禁起,筑室龙门庵下,讲明性命之旨。陈师复守延平,作道南书院,聘为堂长。朔望设讲席,执经贴然,座下者常百余人。及师复去任,学蒙亦引归,诸生挽留之,不可。生平识趣高明,文足以发义理,行足以激贪懦。凡所讲论《易说》,朱子皆然之。著《梅坞集》。《福建通志》参《道南源委》
郑文遹字成叔,闽县人。嘉泰甲子贡士,闻黄榦得朱子之学,往师之,力学得其所传。既俱登朱子之门,朱子嘉之。命编次《丧礼》,尝观周子《太极图》而悟性善之旨,著有《易学启蒙或问》、《春秋集解》、《丧礼长编》、《庸斋集》等书。《福建通志》参《道南源委》
林存字以道,闽县人。受业真德秀之门,其学以敦行为本。举嘉熙二年词科,累官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时朝廷以参知政事蔡杭擅去国,勉留不还,诏除职予祠,存奏寝其命。宝祐五年秋,明堂执绥,备顾问,称旨,除礼部尚书,提纲史事,累迁同知枢密院事,终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正德《府志》
陈如晦字日昭,长乐人。从黄榦游,尝读真德秀《夜气箴》,作曰;“须见得冬为四时之夜,夜乃一日之冬,便是自家向晦入息处,又见得造化发育之妙,便是自家事物周旋处。于此敬义,夹持动静交养,则两得之矣。”遂次其韵为《生意箴》。德秀得之,亟加称赏。以赵汝腾荐,充经筵,不果。授本州教授,卒。所著有《论语问答》及《讲义》、《文集》。子觉伯别有传。《闽书》
朱子门人无事实可纪者,附记姓名:萧长夫,闽县人;黄杲,字升卿,闽县人;程深父,古田人;林好古,古田人;林仁贵,永福人;林学履,永福人;陈士宾,字彦志,闽清人。又闽县郑昭先,候官郑性之,长乐郑申之,俱朱子门人,并见《列传》,兹不重入。
元
吴海字朝宗,闽县人。隐居不仕,学周、程、张、朱之学,一时名人,如贡师泰、林泉生、蓝晦、王翰皆雅重之。初承父命,欲徙居东鲁,逡巡二十余年,而道路不通,乃自号鲁生。或讥曰:“子自拟两生乎?”答曰:“非也。吾将居鲁,取其名也,质鲁,取其义也。且吾学仲尼之道,谓之鲁生,不亦可乎?若以为不可,则更曰鲁客,志未得反乎鲁也,又何议乎?”明初,部使者欲荐于朝,力辞不赴。居家采摭古今孝子、顺孙、节妇,烈女,与兄弟之相友爱,娣姒之能和睦者,附以感应祸福,名曰:《命本》,以教乡里。又著书,言杨、墨、佛、老为六经之贼、管、商、申、韩为治道之贼,遗事,外传为史氏之贼,芜祠,荒说为文章之贼,名曰:“书祸”,宜悉取其书而禁绝之。使天下晓然知正道,慕邹、鲁之风。为文严整正大,雄健雅奥,而归诸理。自谓资质愚昧,平日所为,鲜能不悖于理,颜所居为“闻过斋”,而为箴曰:“夫过而人告之者,幸也,过而不闻,不幸也,告之而不受,受之而不悔,悔之而不改,是自弃也。海虽不敏,忍自弃乎?”著《闻过斋集》八卷,学者称闻过先生。[HT6SS]《道南源委》
明
郑守道字用行,侯官人。学务穷理,笃于躬行。尝主白鹿洞教事,著《太极图说意》并《易乾坤上下系辞解》、《大学讲章》、深思精诣,能阐周、程之秘,有功来学。《道南源委》
卷之五十八
福州府志乾隆本
清·徐景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