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地广人稀,质木不寇盗。

人物

皇甫规。安定朝那人。为度辽将军。皇甫崇。字仪真,朝那人少。少有文武志,好诗书。平黄巾贼,封槐里侯。皇甫谧,安定人。

土产:

覆鞍毡;贡。白毡;黄香;白药;赋麻;布。

临泾县。旧十乡,今四乡。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湫谷县。十二年,复为临泾县。唐贞元十一年,泾原帅刘昌奏自临泾县定城堡移于今所。元和三年,改为行原州 。今复旧名。

阳晋小水。在县南一十五里。源自县西罗使堡蕃界 ,来入本州岛八十里,入泾州保定县界。

原州川水。自蕃界来,入州界五十五里。入宁州彭阳县界。

和戎原。在县南二十五里。

平高县。三乡。本汉高平县。《地理志》云:“属安定郡。”后魏太武太延二年,于今县理置平高县,属平高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原州。大业三年,以原州为平凉郡。武德元年重为原州, 县仍旧焉。

马屯山。《十六国春秋》云:“姚苌与苻登战于高平,登败,奔于马屯山。”是此也。

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县西一百里。《史记》云:“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即此山也。《汉书》:“幵头山,在泾阳西。”《禹贡》:“泾水所出。”淮南子云:“薄落山,一名鸡头山。”《水经注》云:“盖大陇山之异名耳。”《庄子》谓皇帝学道于广成子,盖在此山。按今萧州又有崆峒山,未详孰是。今此见有柏堂在山之顶上,不知何代所置。后汉隗嚣使王孟塞鸡头道,即此也。

朝那湫渊祠。《史记》:“湫渊祠,朝那。”苏林曰:“湫渊,方四十里,停水不流,冬夏不增不减,不生草木。”师古曰:“此水在今泾州界。或諠污,辄兴云雨。亢旱,毎于此求之。故有祠存。”

木峡关。在颓沙山上,县南一百一十里陇山上有陇山关,与此有别。

萧关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卬 。”即此地也。汉亦谓之障关。

瓦亭关。在县南七十里,即陇山北垂。《后汉书》:“隗嚣使牛邯守瓦亭。”即此也。

刘表墓。按《从征记》云:“刘表冢,在高平郡。表子琮捣四方珍香数十石着棺中。永嘉中,郡人卫熙发其墓,见表貎如生,香闻数十里。熙惧不敢犯。”

唐监牧。贞观中,自京东赤岸泽移马牧于秦、渭二州之北、会州之南、兰州狄道县以东 ,原州之西置监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为都监牧使,以管南使、西使、北使、东使。

百泉县。东九十里,五乡。亦汉朝那县故地,城在今县理西四十五里。后魏正光五年,于今县西南阳晋川置黄石县 。废帝二年,改为长城县。隋大业二年,改长城为百泉。唐武德八年,移于今理。

弹筝峡。《水经注》云:“泾水经都卢山,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歌舞而去。”又云:“弦歌之山,峡口水流。风吹洒崖,响如弹筝之韵。”因名之。

泾水。源出县西南泾谷。《汉书?地理志》:“泾阳笄头山,《禹贡》泾水所出。”《水经注》云:“泾水出安定泾阳县高山泾谷。”郦道元注云:“《山海经》曰:‘高山,泾水出焉,东流注于渭。”入关,谓之八水。”

可蓝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一名都卢山。《十六国春秋》:“赫连定胜光二年,畋于阴盘,登可蓝山,望统万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业,岂有今日之事。’俄有羣狐鸣于定旁,命射之,无所获。”

萧关县。北一百八十里,四乡。本隋他楼县。唐贞观六年,置缘州,领突厥降户。寄治于平高县界他楼城。高宗时,于萧关置他楼县。神龙元年,废他楼县。御史中丞侯全德以去州阔远,奏于故白草军城置萧关县。大中五年,置武州。中和四年,侨治潘原。 周显德五年,废入潘原县。

蔚茹水。在县西 ,一名胡芦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中。

废他楼县。本汉高平县地。隋时为他楼县。唐贞观六年,于此置缘州,领突厥降户。

庆州

庆州。安化郡,今理安化县。《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夏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春秋时,为义渠戎之土。秦灭之,得其地,以属北地郡。后汉至晋,戎虏所侵,不立郡县。后魏及周以为镇防。故《后魏书》云:“大统十一年,置为朔州。”后周废。隋文帝改置合州镇,十年废镇,十六年割宁州归德县置庆州,以庆美,取其嘉名也。炀帝初,改州为弘化郡。唐武德元年,改为庆州。领合水、乐蟠、三泉、马岭、弘化五县。三年,改三泉为同川县。六年,置总管府,改合水为合川县。又置白马、蟠交二县。七年,改总管为都督府。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及合川县,仍割林州之华池县来属。二年,置洛源县。四年,复置都督府及北永州,以洛源县来属北永州。五年,又罢都督府。八年,又以废北永州之洛源县来属。开元四年,复置都督府。二十六年,升为中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为顺化郡。干元元年,改为庆州。今郡城亦名尉李城,在白马两川交口,亦曰不窋城。

元领县十一,今三。

安化;华池;乐蟠。

三县新并合:

同川;入安化。延庆;入安化。合水。入乐蟠。

五县旧废:

马岭;洛源;方渠;怀安;蟠交。

州境:

东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八百二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四百一十四里,东南至长安五百六十四里;东至鄜州三百九十里;南至宁州一百二十七里;西至原州三百七十里;北至监州五百五十里;东南至鄜州三百九十五里;西南至泾州三百二十三里;西北至灵州六百四十里;东北至延州四百五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七千九百八十一。皇朝管户:主四千二百九十四,客七千五百八十七。

风俗:

与邠宁略同。

人物:

岐伯。北地人,与黄帝论医,有素问难经行世。傅介子。北地人。为平乐监刺史,拜中郎将。使大宛,斩楼兰王头,还阙,封义阳侯。甘延寿。北地郁郅人。少以良家子为羽林期门 。傅玄。字休奕,官太尉。傅咸。字长虞。玄子,官太子洗马。傅燮。北地人,为汉阳太守。

土产

胡女布;香子;龙须席;牛酥。

安化县。旧二乡,今七乡。本汉郁郅县,属北地郡。后汉迄晋,戎虏所侵,不立州县。后魏及周,以为镇防。周《地图记》云:“郁郅城,今名尉李城。在白马岭两川交口。”即今县是也。《水经注》云:“尉李城,亦曰不窋城。”隋开皇十六年,于今州城西南一里置合水县,属庆州。唐武德六年,改为合川县。贞观元年,改为弘化。天宝元年,改为安化。至德元年,改为顺化。皇朝复为安化。

白马水。出北塞夷中。《水经注》云:“洛川南经尉李城东北,合马岭水,号白马水,合于渭谷北川,与合水县相接。”

废延庆县。本汉郁郅县地柳谷城。后魏于今县理置朔州。隋开皇中,改置合水县。唐武德六年,移丰州住户于此,分合水县置白马县。以县西临白马川为名。天宝元年,改名延庆。周显德三年,并入安化县。

子午山,亦名桥山。

马岭山,亦名箭括山。

寡妇原,白马川,皆在县界。

废同川县,在州西八十里,本汉郁郅之地。隋义宁二年,分宁州之彭原县,于县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县,属弘化郡。唐武德三年,自三泉故城移于今所,为同川县,因同川故城为名。皇朝干德二年,并入安化。

刘灵墓,在县北三十里延庆乡,出《旧图经》。

华池县。东一百五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本汉归德县之地,即洛源县也。西魏时,为华池县以隶蔚州,后废。至隋仁寿二年,于今县东北二里库多汗故城又置华池县。西有华池水,因旧额为名,属庆州。大业元年,自库多汗城移于今所。

子午山。旧名翟道山,一谓鸡山。《水经注》云:“有乌鸡水出焉,西北注于洛水。”

乐蟠县。南四十里,旧七乡,今三乡。本汉略畔道之城地。《汉书》:“县有蛮夷曰道。”又为富平县地。后汉迄晋,为虏所侵,无复州县。后魏大统六年,于此置蔚州。后周建德二年,置北地郡。义宁元年,分合水县置乐蟠县,属弘化郡。取乐蟠城为名。

略畔道故城。在县东北五里。《地理志》:“略畔道,属北地郡。”

富平故城。在县西八十里宁州彭原县界富平古城是也。

废合水县。在州东五十里。后魏为襄乐县之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县置蟠交县,取蟠交故城为名。天寳元年,改为合水县。至周显德三年,并入乐蟠。

废马岭县。在州北七十里,本汉旧县,属北地郡。后汉省马岭,复为灵州县之地。后魏为朔州之地。隋大业元年,分合水县,于此置马岭县,复汉县之名,以山形似马领为名。按韦述《十道録》,与同州、怀安、方渠等四县并废。

马岭山。俗名箭括岭,一与青山相连亘。在县西一里,有马岭坂,左右带川。相传汉之牧地也。又有水出县西北。《水经注》云:“与青山水合。”

灵武城。《地理志》:“灵武县,属北地郡。今废故城在岭北。”

弘州城。周武帝天和四年,筑置长城镇,后改为长川镇。隋开皇十六年,废镇立弘州,唐初州废。

秦长城。在县西北一百二十六里,蒙恬所筑。在通远城北一里 。

废方渠县。在州北一百八十里,汉旧县,废其地入马岭县。至唐景隆元年,分马岭县以置焉。因方渠水以名也。

废怀安县。在州东北一百六十里,隋柳谷城也。居近党项,民无产税。唐开元十年,以检括逃户所置,故以怀安为名。

废洛源县。在州东北二百七十里。本汉归德县地,属北地郡。后汉更始二年,封岑彭为归德侯,谓此也。后魏大统元年,复置归德县。隋大业元年,改为洛源县 ,因洛水所出处为名。

白于山。在县北三十里,一名女郎山。《山海经》云:“上多松、柏,下多檀、栎。其兽多牪 牛、羬羊,其鸟多白鸮。洛水出其阳,东流注于渭。

洛水。源出县北白于山,经上郡雕阴县秦望山南,过襄乐郡,又东南,过冯翊衙县地也。

废芳池州都督府,寄在庆州怀安县界。管小州十:静、獯、王、濮、林、尹、位、长、宝、宁等州,并党项野利氏种落。

废安定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管小州七:党、桥、乌、西戎州、利州、朱州、还州。

废安化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管小州七:永利州、威州、旭州、莫州、西沧州、儒州、琮州;

以上三州,并唐朝所置,今废。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四

宋乐史撰

闗西道十

邠州、宁州

邠州:新平郡,理新平县.《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之地,本周公刘所居,故《诗》谓:“豳同邠字国公刘卒,子庆节复立于此,古颛顼之墟。”秦并天下,属内史。汉为右扶风、北地、安定三郡地。后汉兴平元年,分安定之鹑觚、右扶风之漆,置新平郡,理漆县。徐广注《汉书》云:“新平,汉之漆县地,以漆、沮之水在焉。”县东北有古邠亭,即古之栒邑也。歴魏晋因之,晋武帝分漆县置邠邑县。苻秦时改漆,取郡名为新平县。姚苌乱,郡、县皆废。后魏大统十四年分泾州之新平县置南豳州,以北别有豳,此为南。废帝三年,废北豳州,此遂去南字。后周因之。隋开皇三年,于今州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移白土县入州城中,

四年又改为新平县;大业二年,省豳州,以县属宁州,其年又改宁州为豳州;三年改豳州为

北地郡,以其地属安定、北地二郡;至义宁二年,割北地之新平、三水二县,置新平郡,复

后汉末旧名。唐武德元年,改为豳州,复西魏旧名;二年分新平置永寿县;贞观二年又分新

平置宜禄县;开元十三年以“豳”与“幽”字相涉, 改为“邠”字;天寳元年改为新平郡;

干元元年复为邠州。皇朝为静难军节度。

元领县五,今四:

新平、三水、宜禄、定平。宁州割到。

一县割出:

永寿。入干州。

州境:

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五百三十二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一百三十三里,东南至长安二百八十二里,若至奉天县,一百三十里。东至坊州三百二十五里, 北至宁州一百九十里,西至泾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鳯翔府一百六十二里,东南至坊州三百一十五里,西北至泾州三百一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九千四百六十一,皇朝管户:主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客五千七百八十五。

风俗:

《汉书》云:“公刘处豳,其人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焉”。其俗尚勇,力习战备,居戎狄处,势使之然。天水、陇西、安定颇同也。

姓氏:新平郡三姓:古、附、异。

人物:李育。习《公羊春秋》,为同郡班固所重,为尚书令。唐侯君集。三水人,上将军,伏诛。

土产:蜜、蜡、麻布、羊、马、麞、鹿、荜豆、铁器、汉于漆县置铁官。甘草、贡剪刀、火筯。

新平县:旧十七乡今十乡。本汉漆县,属右扶风。建武八年,隗嚣众攻略阳,上至漆,进止未定,会马援夜至,上喜,问之,援聚米以为山谷,于上前指军所从入,上笑曰:“虏在吾目中矣。”遂进兵。姚苌之乱,郡县不立。后魏于今县西南至白土县,属新平县。隋开皇三年,罢郡,于今州城中置邠州;四年,改白土县为新平县;大业二年,省豳州入宁州;义宁二年,复为新平郡。唐武德元年,以新平郡又为豳州,县属焉。

五龙原,原侧有五泉出水,因以为名。漆水:按郦道元注《水经》云:“漆水自宜禄县界来,又东过扶风漆县北。”以《水经》验之,即邠州所理是也。《汉志》注云:“漆水在县西。”今县西九里有白土川,水东北流白土原东、陈阳原西,又东北流注于泾水。或恐白土水是汉之漆水,但古今异名耳。今鳯翔府东北一百六十里麟游县东南亦有一漆水,南流与杜阳水合,非汉之漆水也,故举此以明之。爰得城:《汉书?地理志》云:“爰得县属安定郡,后汉省。”即此城也。苻坚墓:《十六国春秋》:“苻坚建元二十一年,坚至五将山,姚苌将吴忠围坚,坚众奔散,神色自若,宰人进食,俄而忠至,执坚以归新平,幽之。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膺符历,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苌乃缢坚于新平佛寺,时年四十八。槀丘堡:在县西十八里,东、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高十丈。北面筑城,高二丈。唐武德二年置,贞观元年废。

三水县:东北六十里,旧十三乡今十二乡。汉旧县,属安定郡,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为名。今县东北二十五里邠邑原上有栒邑故城,即汉理所。魏改三水县为西川县,仍旧属。后魏初于今县西二十八里置三水县,复汉旧名,属新平郡。大统十四年,移县于今邠州西北十五里白马堡。隋开皇三年,移理于今邠州东三里新平故郡城。大业元年,自故郡城移于今理。唐武德元年,以新平郡为豳州,三水县属焉。元和十二年,移县于陇堡下旧城。初,大历中吐蕃焚县城,又移堡上。后人民不便,为邠帅郭钊所请,复移下之。

三水:出宁州罗川谷,有三水,并经郡界。马岭山:俗名箭筈岭,抵庆州界,有马岭水出焉。翟道山:一名子午山。华池、女郎山:并在郡邑。洛源:洛水源出女郎山。石门山:王褒《云阳宫》记:“东北有石门山,冈峦纠纷,干霄秀出,有石岩,容数百人。”《甘泉赋》云:“封峦石关,迤音以靡虖延 。”属栒邑。故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即汉栒邑,属右扶风。有豳乡。应劭注云:《左传》:“毕、原、鄷、郇,文之昭也,郇侯贾伯伐晋。”是也。汉为县。古豳城:地在县西南三十里,有古豳城,在陇川水西,盖古公刘之邑,即此城也。《国都城记》:“豳国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始都焉。”豳,国名也,与故栒邑城相去约五十余里。《汉志》注云:“豳乡是也。”

宜禄县:西十八里,依旧八乡。本汉鹑觚县也,《周地图记》云:“后魏孝明帝熈平二

年,析鹑觚县置东阴盘县。废帝元年,以县南临宜禄川,又改为宜禄县,属赵平郡,隶泾州。”

鹑觚原:一名浅水原。宜禄川:一名芮水,西自泾州鹑觚县界流入,《周礼?职方》:“雍州,其川泾、汭。”《水经注》云:“汭水又东经宜禄县,俗谓之宜禄川水。”芹川:《水经注》云:“出罗川县子午山一名子午岭,东流经宜禄县北过。”即此水也。废鹑觚县:

在县西四十里 。按《周地图记》云:“鹑觚县者,秦使太子扶苏及蒙恬筑长城,见此原原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觚爵奠祭,乃有鹑鸟飞升觚上,以为灵异,因以名县。”《汉书?地理志》云:“后汉永建四年属凉州,石勒改为赵平郡,建武十年,泾州东南置赵平郡,此县遂废。” 废阴盘县:在县西北 。按《汉书》:“武帝元鼎元年立阴盘县。”属凉州。灵帝末,徙于新丰,其县遂废。圻墌城:唐武德元年,薛举寇泾州,屯兵于新安县圻墌城,太宗亲征,相守六十余日,会举死,其子仁杲统其众,并羌胡十余万来挑战,上遣总管庞玉自浅水原南出贼之右,因高而阵,上率大兵自原北出其不意,斩首万余级,贼大溃,仁杲惧而请降,俘其精兵万余人,男女五万口,故城犹在今县北五里。长武城:在县西五十里。隋开皇中筑,在泾河南岸;唐武德初废;大历初,郭子仪置兵以备西戎。废浅水县:在县北五里,后魏大统十四年废。

定平县:北六十里,旧四乡今六乡。本汉泥阳之地,后汉不改,又为独乐县。今县东北三十里,独乐故城也。后魏及周并为安定郡。隋大业十年于此筑城,置枣社驿。唐武德二年,

于驿城分置定平县,仍移于今所;唐末丧乱,曾为衍州。周世宗显德五年,废为安平郡县,隶邠州,寻又属宁州。皇朝又隶邠州。五柞亭:《续汉书》云“泥阳县有五柞亭”是也。

宁州

宁州:彭原郡,今理定安县。《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公刘邑也。周时为义渠戎

国。《史记?匈奴传》云:“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窜于西戎,邑于邠。至秦穆,得由余,

西戎八国服于秦。”岐梁山:泾、漆之地,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在此地,其后义

渠之戎筑城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拔义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时杀义渠戎王于甘泉,

遂起兵残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备胡。《秦本纪》:“惠文君十一年,县义渠。”洎秦并天下,是为北地郡。汉为泥阳县之地,亦为北地、上郡二郡之地。后汉兼属安定,按顾野王《舆地志》云:“汉末,北地郡但有泥阳、富平二县。魏、晋亦然。西晋愍帝时,陷入刘聦,郡县之名,所不详悉。”按《后魏书?地形志》云:“皇兴二年,于今州郭置华州;至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以班师振旅取其郡名;十四年改为邠州;二十四年,改邠为豳,取古地名也;至废帝三年,改邠州为宁州,以安宁取称也。”后周分州置赵兴郡。隋初如之;至炀帝,又改为豳州,寻废豳州,改赵兴郡为北地郡;义宁元年,领定安、罗川、襄乐、彭原、新平、三水六县;二年分安定,置归义县,以新平、三水属新平郡。唐武德元年,改北地郡为宁州,其年以彭原县属彭州;三年分彭原县,置丰义县,属彭州,又分定安,置定平县;贞观元年废彭州,以彭原、丰义二县来属,仍于宁州置都督府;十七年废归义县;天寳元年改为彭原郡;干元元年复为宁州。

元领县六,今五:

定安、彭原、贞宁、襄乐、丰义 。

一县割出:

定平。入邠州。

州境:

东西二百十六里,南北一百五十四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八百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三百十四里,东南至长安四百五十二里, 东至坊州三百二十五里,南至邠州一百四十二里,西至泾州一百七十三里,北至庆州一百二十七里,东南至坊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泾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泾州临泾县二百三十三里,东北至鄜州直罗县三百八十九里。

户:

唐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八。皇朝户:主一万一千一百四十八,客六千八百三十三。

风俗:同邠州。

人物:无。

土产:

亦同邠州,尤有草荳蔻、白蜜、防风。充贡。

安定县:旧九乡,今八乡。本汉泥阳县地,后汉为富平县。后魏太武真君二年,置定安县,在今县理西北三里。隋开皇三年,移于今理,仍旧属宁州。

扶苏冢、秦太子冢:在嵩城原。洛水:按《水经》云 :“一名马岭川水。”郦道元《水经注》云:“洛水又南,经栒邑故城北,与栒阳合。”珊瑚谷水:《水经注》云:“珊瑚水,东南至栒邑入洛。”九陵水:在庆州华池县界,子午山川中有九堆似陵,故谓之九陵水。函宁:在郡西,班叔皮《赋》云:“至于函宁。”

彭原县:西北一百里,旧二乡,今五乡。本汉彭阳县地,后汉又为富平县地。后魏破赫连定后,于此复为富平县。废帝改为彭阳县,属西北地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宁州;十八年改为彭原县,因彭池原为名,在郡西 。富平故城:后汉富平县,今废。天固堡:隋置,在县南,甚险固。

贞宁县:东南八十里,元四县。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后魏置泥阳、惠陟二护军,孝文复置阳周县。隋改为罗川县,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天宝元年改为贞宁县。桥山:

一名子午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汉志》:“上郡阳周县桥山有黄帝冢”,

《皇览冢墓记》:“黄帝葬桥山。”《史记》:“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于桥山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于此。’”罗川水:自彭原县界流入,又曰:“罗山水出罗山。”大陵水:《水经注》云:“大陵、小陵水出巡和南殊川西南,经宁阳城,故《豳诗》曰:‘夹其皇涧。’”陵水,即皇涧也。通圣观:唐开元二十三年八月,玄宗梦羣仙现于罗底,乃诏访焉,于彭原罗川县东王褒村底家庄,有一老人引使者至洞口,见一白兔入穴,遂掘得二十七仙并玉石之象,各题名姓、得道去处,并老人亦一仙之数,以应二十八宿。仍于本县置观曰“通圣”,别塑真容,改县曰“真宁”。要册湫: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封真寜县界要册湫普济王为显圣王。

襄乐县:东八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汉襄洛县地,属上郡。后魏孝文改“洛”为“乐”,

县城本后魏燕州城也。《周地图记》云:“文帝大统十六年置燕州,因筑此城。”后周属北

地郡。隋废郡,而县属宁州。

大延水:《水经注》云:“大延、小延水出油水南延溪,西南流经襄乐县,于延城西二水合流”。油水:《水经》云:“油水与追语川水并出东翟道山,亦襄乐界。”

彭阳县:西八十里,旧二乡今三乡。本汉彭阳县地。后魏于县理置云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废州为防。隋文帝废防为丰义城;武德二年分彭原县为丰义县,属彭州。贞观元年废州,以县属宁州,其城即后魏云州城是也。开元八年四月割泾州,寻复属宁州。皇朝开宝九年改为彭阳县。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五

宋乐史撰

关西道十一

鄜州、坊州、丹州

鄜州

鄜州:洛交郡,今理洛交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白翟国。秦始皇时地属上郡。汉为上郡雕阴之地。暨晋陷于戎羯,不置州郡,于今防州中部界置杏城镇。后魏太和十五年,

改镇为东秦州;孝明二年,又改为北华州;废帝二年,改为鄜州。因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

地,遂于鄜衍立鄜畤为名。隋大业三年,罢州置鄜城郡,其年,自杏城移理于五交城,即今

州理。唐武德元年,改为鄜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内部、鄜城六县;二年以内部、

鄜城隶坊州;三年置直罗县;贞观二年置都督府;六年为大都督府;九年复为都督府;天宝

元年改为洛交郡;干元元年复为鄜州。皇朝为保大军节度。

元领县六,今五:

洛交、洛川、三川、直罗、鄜城、坊州割到。

一县割出:

甘泉。入延州。

州境:

东西二百六十七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二百里,东南至西京九百八十里,东南至长安五百里,东至慈州一百里,南至坊州一百四十五里,西至庆州三百九十里,北至延州一百五十里,东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宁州一百五十九里,西北至蕃部一百八十里,东北至丹州一百一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三万二百八十。皇朝管户:主八千九百一,客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八。

风俗:

秦塞要险,地连京师。汉时匈奴频入朔方,故塞外烽火照甘泉,即今渭北九嵏山是也。白翟故地,俗与羌浑杂居,抚之则懐安,扰之则易动,自古然也。

人物:无。

土产:

龙须席、贡。赋麻、布、大黄。出直罗县,今贡。

洛交县:元三乡。本汉雕阴县地,属上郡。雕山在西南,故曰雕阴。魏省上郡。晋为戎狄所居。苻坚时为长城。后魏及周为三川县。隋文帝分三川、洛川县以置此额,取洛水之交故曰洛交,属鄜州。

秦长城:在县东南四十里,因河为塞,《史记》云:“秦将蒙恬所画。”汉武庙:有仙宫城,在今相思川是也。杏城:汉将韩胡伐杏木为栅,以抗北狄。朝那、肤施,《汉书》云:“匈奴南侵至朝那、肤施”,谓此地也。雕山县:地在山阴,故曰“雕阴”。洛交水:在县南一里,洛水交会之所。大塞门川水:在县西北四里。小塞门川水: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白水:按《水经注》云:“白水源出分水岭。”伪夏太后城:在县南三十六里,赫连勃勃闻裕灭姚泓,令其子仪真等守,自将兵入长安,留太后于此,筑城以居之。

洛川县:东六十里,旧三乡,今四乡。本汉鄜县地。后秦姚苌置县,因洛川水以立名。后魏置敷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鄜州,自高槐移于今所。

蒲川水:《水经注》云:“蒲川水东南流入坊州。”

三川县:西南六十里,旧五乡,今三乡。本汉翟道县地。按翟道县在今坊州中部县古城是也。《地理志》:“翟道属左冯翊。”苻秦于县南长城原置长城县,属长城郡。后魏废帝三年,改为三川县,取古三川郡为名,属中部郡。隋开皇三年,隶鄜州。

三川水:谓华池水、黑源水、洛水同会,谓之三川水,古为三川郡也。苇谷水:《水经注》云:“自苇谷水东南流,入三川”。黄原水:《水经注》云:“破罗谷水,南流经黄原祠,东合苇川。”是也。

直罗县:西南九十里,旧一乡,今三乡。本汉雕阴县地,魏省雕阴县,晋时戎狄所居,后魏置三川县,隋使户部尚书崔仲芳筑城以居之,城枕罗原,其川平直,故曰“直罗城”。唐

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于此置县,因城为名。

罗川:在县南二里。

鄜城县:东一百三十里,旧八乡,今三乡。本汉鄜县地,属左冯翊。后汉省。后魏于今县理置敷城县,属敷城郡。隋大业元年,改敷为鄜,属鄜州。唐武德二年,改属坊州;唐末,李茂贞建为翟州。梁开平三年,改为禧州,又改其县为昭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复为鄜城县,依旧隶鄜州。

杨班祠:《周地图记》:“姚苌时,立节将军杨班居黄梁谷北。其谷西有小谷,由来无水,夜中忽有人语就班借牛车十具,云:‘欲移徙,我是湫神。’寻则声絶。班即备牛车十具置门前,至明,车湿牛汗,乃寻车辙至干谷处,忽有水方二百余步,其水极深不可测,冬亦湛然,每水旱祈祷有应。”今按,杨班湫水周一里余二十步。

坊州

坊州:中部郡,今理中部县。《禹贡》雍州之域,古白翟之国。秦属内史。《汉书》云:“朔方为西部都尉,休屠为北部都尉,渠搜为中部都尉,故此为中部郡焉。”又《郡国志》云:“鄜城,本三秦高奴之地翟道故城是也。”俗谓高楼城,即春秋白翟所居。魏、晋陷于狄,不置郡县。刘石、苻姚时,于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镇,常以重兵守之。后魏文帝改镇为东秦州;孝明改为北华州;废帝改为鄜州。后周天和七年,世祖元皇帝作牧鄜州,于今州界置马坊,结构之处尚存。唐武德二年,高祖驾幸于此,圣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马坊为名。

天宝元年,改为中部郡。干元元年,复为坊州。

元领县四,今三:

中部、宜君、升平。

一县割出:鄜城。入鄜州。

州境: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四百三十里,东至西京八百九十里,南至长安三百六十里,东至丹州二百六十里,西至宁州三百二十五里,北至鄜州一百四十五里,东南至同州二百七十五里,西南至邠州三百一十五里,西北至庆州三百八里,东北至丹州二百六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五。皇朝管户:主四千七十五,客八千八十。

风俗:白翟故俗,与羌浑杂居,抚之则懐安,扰之则易动,自古而然也。

人物:无。

土产:龙须席、贡。弓弦、麻。

中部县:旧四乡,今八乡。本汉翟道县地,属作左冯翊。《汉书》:“渠搜中部都尉

理所”。魏晋戎翟所居。后秦姚兴于今理南十八里置中部郡。后魏太武帝改为中部县。文帝

大统九年,县移理杏城后,兼立郡。隋开皇九年,避庙讳改为内部。大业三年,罢鄜州为上

郡县,自杏城移于今理,仍属上郡。武德二年,复于此立州。

洛水:在州东四十里,按《山海经》云:“出白于山。”《地理志》云:“洛水出北地归德县北蛮夷中,从鄜州洛川县西南入中部、鄜城二县过,入同州白水县。”沮水:自升平县北子午岭出,俗号子午水。《禹贡》云:“漆、沮二水。”出冯翊北,即子午水,下合榆谷、慈乌等川,遂为漆、沮。石堂山:《水经注》云:“猪水,西出翟道县西。”石堂山,本名翟道山,又《穆天子传》云:“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驷造父为御,南征朔野,径絶翟道,升于太行。”翟道,即县之西石堂山也。郭璞以为陇西狄道,非也。浅石川:《水经》云:“浅石川,出翟道山。”香川水:《水经注》云:“香川水,源出中部县。”北香水:在县西南三十七里,自宜君县界来。南香水:在县南三十五里,出于遗谷。泥水:《水经注》云:“泥水,出翟道县泥谷。”今按《图经》,泥谷水在县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谷来。蒲水:《水经注》云:“蒲谷水,源出中部县蒲谷。”桥山:按《山海经》云:“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又《史记》云:“黄帝葬于桥山 。”今陵冢尚在,大历七年置庙,开宝二年勅修庙祭祀 ,在州西二里。故杏城:在县西五里,汉将军韩胡伐杏木为栅,以抗北狄为名。杏城镇:姚苌置,在今县东七里。赤沙城:在县西七十里,古戍城也。翟道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故城是也,周三里,有余址在 ,后汉省,宇文周曾于此城置利人县,寻废。

宜君县:西南一百里,旧三乡,今六乡。按县即中部之地。前秦苻坚于祋祤古城北置宜君护军。后魏真君七年,改为宜君县;大统五年,又移于今华原县北为理。唐贞观十七年废,地入雍州;二十年,于此置玉华宫,仍于宫南四里置宜君县;永徽二年,县与宫俱废;龙朔三年,坊州刺史窦师伦奏置宜君县,即今理也。

废玉华宫:在县西四十里。唐贞观十七年,于宜君县鳯凰谷置,正殿覆瓦,余皆葺茅,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太宗曰:“小龙出,大龙入。”当时以为清凉胜于九成宫。永徽二年,有诏废宫为寺,便以玉华为名。寺内有肃成殿,敕令玄奘法师于此院译经 ,毎言此寺阎浮之兜率天也。慈乌水:在县西北四十里,源自升平县分水岭,东流入当县界。石盘水:在县东五十里,源自耀州同官县大石盘出,东流入县界。

升平县:西九十里。旧三乡,今四乡。唐天宝十二年,刺史罗希奭析宜君西北界升平乡等三乡以置之,以乡为名,东南去宜君县三十五里,寻以吐蕃侵破,移县在横棒川 。子午水:在县北一百里,出子午岭,东南流入中部县,合沮水。

丹州

丹州:咸宁郡,今理宜川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为白翟所居。秦属上郡,汉因之,魏文帝省上郡,晋时戎狄所居,苻姚时为三堡镇。后魏大统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镇;废帝以河东汾州同名,改为丹州,因丹阳川为名,领义川、乐川郡。隋大业三年,废丹州,于义川县置延安郡;十三年,为胡贼刘步禄所据;义宁元年,于义川县置丹阳郡。唐武德元年,改为丹州,领县五。二年,于州置总管府,管北连、北广二州;贞观元年,罢府为州;永徽二年,移于赤石川;天宝元年,改为咸宁郡;干元元年,复丹州。

元领县五,今三:宜川、云岩、汾川。

一县割出:门山。入延州。一县废:咸寜。并入宜川。

州境:

东西一百九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三百五十里,东至西京九百二十里,西南至长安五百五十里,东至慈州、界黄河岸八十里,自黄河岸东至慈州六十五里,南至同州三百二十里,西至鄜州一百八十三里,北至绥州三百八里,东南至同州韩城县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坊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延州二百一十二里,东北至隰州四百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四千二百四十二 。皇朝管户:主四千一百四十六,客二千六百三十八。

风俗:阙。

人物:无。

土产:龙须席、蜡烛、香子、苦参、已上贡。麝香。

宜川县:旧四乡,今五乡。本秦上郡之地,二汉因之,魏省上郡,至晋,为戎狄所居。后魏文帝大统三年置义川县,属义川郡,因川为名。大业三年,废丹州,义川县属延安郡;义宁元年,于旧城复置丹州,县在城内;永徽中,随州移于今理。皇朝开宝九年,改为宜川县。

凤翅山:在县南,形象凤翅,县廨宇在其上。公字山:在县西北三里,山形象“公”字。丹阳川:在县西南。《水经》:“蒲川水,自鄜州洛川县流入。”丹阳川、赤水川:在县西北二里,阔三百歩,从西延州临真县界入。库碢川:在县西北二十里,从云岩县界入,合丹阳川。按《图经》云:“川南是汉,川北是胡,胡汉之人于川内共结香火,胡唤‘香火’为‘库碢’ ,因此为名。”又有小库碢川。古丹州城:在县东北二十九里,永徽二年,移于丹阳赤石川口,其城遂废。废咸宁城:在州东四十五里一乡,本秦上郡之地,后魏太和十八年,于县南白水川置永宁县,属义川郡;至大统十三年,改太平为咸宁县,以界内镇为名,仍旧属。皇朝太平兴国九年,并入宜川。

云岩县:西北七十三里,元三乡。后魏大统二年,于今县西薛河川置永平县,属义川郡;十三年,改永平为云岩县,盖因邑界云岩山以为名;大统九年,大水漂荡,移于桑枢原。隋开皇三年,移就废乐川县;大业二年,隶入义川县。唐武德元年,复置于回城堡,又逢阴雨,汲水不通;咸亨四年,移居库利川,复为河水冲注。至皇朝开宝三年,移于东南一百歩今理所。

石阁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丹、延两界山形似楼阁。云岩山:在县东十里,山岩重迭如云。库利川:在县西,从西延州临真县界入当县,土谚:“昔有奴贼居此川内,稽胡呼奴为‘库利’,因此为川名。”渭牙川:在县北二十五里,从西延州延长县界来,五十里却入延州门山县,经县西三十里,又七十五里入黄河川,内有水木,稽胡唤水木为“渭牙”,因以为名。废可野寺:在县北十五里,古老相传刘萨河坐禅处,稽胡呼堡为“可野”,四面悬絶,唯有北面一路通人马。

汾川县:东北七十里,旧七乡,今三乡。本汉上郡地,魏太和八年,置安平县在薛河川,属

北汾州。其州在河西,三堡镇东更有南汾州。魏大统十八年,省北汾州,乃取丹阳川号立汾

川县,初理高树山南善多村,周保定二年,移就库利川北甚寒原。隋大业十年,胡贼郝仁郎攻陷,又移于土壁堡。唐开元二十二年,移于甘泉坊,今理所是也。

狗岭:《水经注》云:“汾川县西有杀狗岭。”安乐山:在县南十里,《故老传》云:昔屯兵于此,因名安乐。黄河: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从北延州门山县来,经县界七十里,南流入鄜州郡城县,河岸顿狭,状似槽形,乡人呼为“石槽”,盖禹理水凿石导流之处。孟门山:在县东南二十里。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六

关西道十二

延州

延州。延安郡,今理肤施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白翟所居。秦属上郡。汉为上郡高奴县之地,今州理,即上郡高奴县之域。项羽三分秦地,以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即其地也。魏省上郡,至晋,陷于戎狄。其后,属赫连勃勃。后魏灭赫连昌,以为统万镇。孝武置金明郡,宣武帝置东夏州,废帝以为延州,以界内延水为名,置总管,管丹、延、绥三州。隋开皇八年,废总管,但为延州。炀帝为延安郡。唐武德元年,改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四年,又管丹、广、达三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开元二年,复置都督府,领丹、绥、浑等州。天宝元年,改为延安郡。干元元年,复为延州。皇朝为彰武军节度。

元领县十:肤施;延长;鄜州割到 。延水;门山;临真;敷政;丰林;甘泉;鄜州割到。金明;延川。

【州境】

东西三百六十四里,南北二百六十一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五百三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一百三十里,西南至长安九百里。东至隰州三百九十里,南至鄜州一百五十里,西至庆州四百五十里,北至夏州三百六十里 ,东至慈州三百九十四里 ,西南至鄜州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夏州长泽县一百七十里,东南至延州三百三十里,东北至隰州黄河界二百二十里,自黄河至隰州一百四十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六千三百四十五。皇朝管户主一万二千七百七十九 ,客四千二百七十二。

【风俗】

略同鄜州。

【人物】

无。

【土产】

尤出麝香;黄蜡,贡。秦艽。

肤施县。元二乡。本秦旧县,属上郡。赵武灵王灭中山,迁其人于肤施。《汉书》:“匈奴南侵至朝那、肤施。”卽其处也。魏、晋陷戎狄。隋大业三年,分置丰林、金明二县于此 ,置肤施县。五龙山,有帝原水出焉,有黄帝五龙祠四所,在山上。《地志》亦谓之仙人神泉祠。龙尾水,出郡北龙尾溪,故名龙尾水。清水,《水经注》云:“清水,出上郡北,流至老人谷,俗谓老人谷水。又东经高奴县,合丰水。”伏龙山,在县西北五里南北一带。按山形似卧龙,是上郡之名山。 濯筋川水,去县北九里 。自金明县南流入县界,至州城一十五里,入丰林县界。耆老云:“昔日尸毗王割身救鸽,身肉并尽,于此水中濯其筋骨,因此为名。”

延长县。东一百二十里,依旧二乡。本秦肤施县地。后魏废帝元年,于丘头原置广安县。隋开皇二年,移于谭信原,以“广”字犯太子名,改为延安。唐武德五年,移就濯筋川西南。广德二年,改为延长。天成三年,遭大水,移就旧县北一百步缘坡置 。髑髅山神庙,在县东六十里,耆老相传,古时斗战相杀 ,收人首数十万于此山 ,因置神庙。独战山,在县北四十五里,言山高峻崄,一人独战,可以当千。

延水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元七乡。本秦临河县地。秦灭六国,使蒙恬将兵十万击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汉因之。在今县理北十有五里临河故城是也。后魏于其中置安民县并安民镇,属东夏州。隋文帝废镇置安民戍。唐武德二年,重置安民县,属延州。贞观二十三年,改为弘风。神龙元年,更为延水县,取吐延水为名。今在旧县西骨胡川。骨胡川,自绥州绥德县界四十里合黄河。古老云:“胡名骨胡川,汉名干川。”今无水。盟津黄河,在县东八里。按《禹贡》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山海经》云:“河出昆仑,其水从绥州绥德县界南流入县界。”五龙泉,在县东一里平石缝中涌出,有雄吼之声,其水甘美,可济一方。上有五龙堂,故曰五龙泉。

门山县。东二百四十里,元三乡。本汉定阳县地 。 周宣帝大象元年,分汾川、云岩二县于本县南六里置门山县。县北有山,其形如门,因以为名。唐武德八年,移于宋斯堡,不通人马。总章二年,移于原上。广德二年,割属延州。重复山,在县东二十七里,山形重叠,因以为名。黄河,在县东三十五里。北自延长县界过,入丹州。渭牙川,在县西三十里。自延长、云岩二县界来,七十五里却入黄河。

临真县。东南一百三十里,依旧四乡。本汉高奴县地。后魏太武置临真县,属偏城郡。周武天和元年,稽胡叛,攻破郡城 ,遂移于流川。隋大业十二年,贼张诮攻破,又移就曷鸡城权住。义宁元年,稽胡首领归国。武德三年,郡废,县隶延州,从曷鸡城移就流川旧处,即今理所。

库利川,在县北一十五里,按曷鸡川,耆老相传云 :“土田沃壤,五谷丰饶,胡称贮旧谷为库利。”黑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库利东流川洛交口 ,赫连勃勃置。大象二年,于此置郡,其城缘山坡,崎岖不正,遂名黑城。

敷政县。西一百二十里,依旧六乡。本汉高奴县地。后魏太和初,置因城县。隋开皇六年,于其中置金城镇。唐武德二年,移县就镇,因改为金城县。天宝元年,改为敷政县。三塠山,在县北一里,其山土石相杂,上有三冢,远望如塠物 ,因以为名。洛河,在县西十七里,穿蕃部来至城下。金蹄犊子殿,在县西三里,有古城,昔有犊子出于石缝中,金蹄、银角化见,坡犁王立此庙城。今毁。

丰林县。东南二十里,旧四乡,今二乡。亦高奴之地。晋立为临河县;寻废。后魏太和元年,置广武县。后周大象元年,移于今所,改为丰林县。隋末废。唐武德二年复置。青化水,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出自嘉泉,东流入濯筋河。嘉泉者,耆老云:“水涌出,飞流一丈,似团碾可嘉,因以名之。鸟耶谷水,在县东北,出本界,南流入濯筋水。

甘泉县。南七十一里,元二乡。本汉雕阴县。晋为狄所居,其地有阿伏斤谷水源,隠伏于川陆,故名伏陆。唐武德元年,分洛交县于此,置伏陆县,属鄜州。天宝元年,改为甘泉县,以其泉甘美为名。伏陆山,在县理东北。故雕阴县,在今县南四十一里。雕阴山,在县南二十里。山夹土石,为鹰雕之所居,在洛水西二百步。甘泉,在县南岩谷上,其泉去地一丈,飞流激下,其味甘美。隋炀帝游此,饮之,取入内,又泉侧有奇鸟一只,身、胸、项白,足赤,尾如小山鹊,上黑下白,其声数种。洛水,在县西,源出庆州洛源县。《汉书?地理志》云:“洛水出北蛮夷中。”又按洛源县即汉归德县 。阿伏斤水川,在县南二十九里 ,源出大盘山东南姚崄谷,流入洛水。阿伏斤者,夷人名也 。

金明县。北五十里,旧四乡,今三乡。亦汉高奴之地。楚、汉之际,董翳所都。后魏太武十二年,于此置广洛县,以界有洛水所经 ,故立广洛为名耳。隋仁寿元年,改为金明县,避炀帝名也。大业十二年,省入肤施县。唐武德六年,又分置金明县。

金明川,川自县北蕃部来,一十五里过县西南 ,流入肤施县界。浑州川水,在县西二十里,自合门府来,至县西,前合濯筋水。

延川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旧二乡。本临河县地。后汉省。后魏分安民县于此置文安县。以稽胡未淳,取“文德以来之”之义。隋开皇十八年,改为延川县,取界内吐延川为名。大业十二年,改为文州。唐武德二年,以废城南有哥基川,遂置基州。歌基者,胡语云濯筋川是也。五年,改为北基州。贞观八年,废属延州,为延川县。青眉山,在县西北六十里,耆老云:“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吐延水,在县北,自绥州绥德县及蕃界来。

灵州

灵州。灵武郡,今理回乐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及战国属秦。及秦并天下,为北地郡。汉即富平县之地。后汉永初五年,西羌大扰,诏令郡人移理池阳。至顺帝永建四年,归旧土。后魏太武帝平赫连昌后,置薄骨律镇在河渚上,旧赫连果城也。孝昌二年,置灵州,按《括地志》云:“薄骨律镇城,以在河渚之中,随水上下,未尝陷没,故号曰灵州 。”初在河北胡城。大统六年,于菓园复筑城以为州,即今州城是也。按陆恭之《风土记》云:“朔方故城,太和十年改为沃野镇。”至后周,又置普乐郡。隋开皇初,郡废,炀帝又置灵武郡。唐武德元年,改为灵州总管府,领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五县。二年,以鸣沙县属西会州。贞观四年,于回乐县界置回、环二州,并属灵武都督府。十三年,废回、环二州,灵州都督入灵、填二州。二十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永徽元年,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舍、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属灵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于边境置节度,以遏四夷,灵州常为朔方节度使理所。天宝元年,改为灵武郡。至德元年,肃宗于灵武即位,升为大都督府。干元元年,复为灵州。皇朝为朔方军节度。

元领县六,今一:

回乐。五县废:懐远;灵武;弘静;温池;鸣沙。

今领镇七,管蕃户:

清远;昌化;保安;保静;临河;懐远;定远。

【州境】

东西五百八十里,南北八十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二千五百三十里,东南至西京二千一百一十里,东南至长安一千二百五十里,东至盐州三百里,南至宁州五百里,西南至凉州九百里,北至碛南弥娥川水一千里,东南至庆州六百四十里,东北至丰州九百三十七里,西南至丰安一百八十里。

【户】

唐天宝户: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六。皇朝户:二千六百六十一,蕃、汉相杂。

【风俗】

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人物】

傅昭。灵州人。晋司隶校尉,咸七世孙。昭博览古今,世称学府。

【土产】

甘草;青虫子;鹿皮;红花;鸟翎;杂筋;野马皮贡;鹿角胶;麝香;代赭;白鹘翎;花苁容;野猪黄。

回乐县。旧十二乡,今十乡。本汉富平县地。属北地郡。今在县理西南富平故城是也。后周置回乐县。城枕黄河,后魏刁雍为薄骨律镇将,上表请开富平西三十里艾山旧渠,通河水,溉公私田四万顷,人获其利。孝文太和七年,雍又上表论漕运曰:“奉诏,高平、安定、统万,高平今泽州,安定今泾州,统万今夏州。及臣所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去沃野镇八百里,道多深沙, 轻车往来,犹以为难,设令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又谷在河西,转运至沃野,越渡大河。计车五千乘,运谷十万斛,百余日乃得一返,大废生民耕凿之业,车牛艰阻,难可全致,一岁不过二运,五十万斛,乃经三年。臣闻郑白渠远引淮海之粟,泝流数千里,周年乃得一至,犹称国有储粮,民用安乐。今求于牵屯山河之水次。在今原州高平县,即今笄头山。笄头,语讹亦曰沂屯山。造船二百艘,二船为一舫,一舫胜二千斛 。一舫十人,计须千人。臣镇内之兵,率皆习水,一运二十万斛,方舟顺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牵上,十日还到,合六十日得一返。从三月至九月,三返,运送六十万斛。计用人功轻于车运十倍有余,不费牛力,又不废田。”世祖善之,诏曰:“非但一运,自可永以为式。”薄骨律渠,在县南六十里,溉田一千余顷。长乐山,旧名达乐山,亦曰铎落泉山,以山下有铎落泉水,故名。旧吐浑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以守之。大石山,《水经注》云:“河水至此,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俗号青山。黄河,郦道元注《水经》云:“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为青山峡。”是此。白草水,在县西南,源出平地。富平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西南。温泉盐池,在县南一百八十三里 ,周回三十一里,出盐。浑懐鄣,《水经注》云:“河水东北经浑懐鄣。”果州,《水经注》云:“河水北有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旧赫连果城也。桑果、榆林列植其上,故谓之果州。”鸣沙,西枕黄河,人马行,沙有声,异于余沙,故曰鸣沙。因为县,即今威州城是其地也。白马骝城,《十六国春秋》云:“赫连勃勃时,有骏马死,即取毛色为号,故名其城为白马骝。”泰山,在河之东北,连亘弥远。警山,时有警急,即山先有大响。隠山,多有云雾,隠多见少,故以得名。石楼山,山形似楼,因以楼名。如意泉,以供给人马如意充足,故以为名。艾山渠,后魏刁雍为薄骨律镇将,重开石渠,通河,溉田四万顷,人今頼之。渌莲池,赫连勃勃每畋于三交渌涟池。青盐泽,按《汉书》云:“朔方县,青盐泽在其南。”千金坡。汉富平津。甘泉。灵泉。

废懐远县。北一百二十五里,三乡。本汉富平县地。周建德三年,迁二万户于此,置郡及县,并名懐远。隋开皇三年,罢郡,而县额不改,复隶灵州。县有盐池三所,隋废。温泉山。貂泉。黄河,《水经注》云:“河西溢于窳浑泽。”《汉书》:卫青絶梓岭,梁北河;谓此处也。兰山泽六镇、三戍,按陆恭之《风土记》云:“正始三年,尚书原思礼、侍郎韩贞抚巡蕃塞,以沃野镇居南,与兰山泽六镇不齐,别置三戍。”隋长城。隋炀帝大业中,筑在县西北大河外。灵武城,在县东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蒙恬筑。新堡,在县西北四十里。永昌元年,置堡,内安置防御军二千五百人,粮五万石。旧名千金堡。

废灵武县。西北十八里,四乡。本汉富平县。汉置浑懐都尉理所。《水经注》云:“河水又东北经浑懐鄣西。”是也。后魏太和初,平三齐,后徙歴下人处于此,遂有歴城之名。后周因置歴城郡于此。周天和三年废郡为胡城镇以统之。至唐武德五年,移旧灵武县于此。薄骨律渠,经县西南五十里。黄河,自回乐县界流入。千金陂,在县北四十二里,长五十里,阔十里。

废弘静县。东北六十里,三乡。本汉富平县地。按《隋图经集》云:“弘静县,本汉城,居河外三里,乃旧薄骨律镇仓城也。”后魏立弘静镇,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隋立为县。至德元年,改为保静县。贺兰山,在县西北九十三里 。山上多有白草,遥望青白如驳马,北人呼驳马为“贺兰”,鲜卑之类,多依山谷为氏族,今贺兰姓者,皆以此山名。典农城,按《水经注》云:“河水又东,过朔方郡弘静县典农城。”是此也。

废温池县。东西一百八十里,二乡。本汉富平县地。亦为弘静县地。唐神龙元年,置县。

废鸣沙县。西一百二十里,三乡。本汉富平县地,属安定郡。后周保定二年,于此置会州。建德六年,废郡,立鸣沙镇。隋文帝置环州,以大河环曲为名,仍立鸣沙县属焉。此地人马行沙有声,异于余沙,故曰鸣沙。大业三年,罢环州,以县属灵武。唐贞观六年,复置环州。九年,州又废,县归灵州。神龙中,为默啜所寇,因而荒废,远移县于废丰安城,即今县理。其旧县基,咸亨三年归复,因以其地置安乐州,仍移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于鄯州,既而不安其居,又徙于灵州之境,置安乐州以处之是。是后,复陷蕃中,吐蕃尝置兵以守之。大中三年七月,灵武节度使朱叔明奏收复安乐州。八月,勅安乐州为威州,仍领鸣沙县。今州与县俱废。长乐山,按《十道记》云:“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近长乐山。下北山,一名铎落山,以山下有铎落泉水,故以为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树楼山、空青山,并在邑界。黄河,西自会州乌兰县界流入。废定远县,在州东北二百里。唐先天二年,郭元振以西城远阔、丰安势孤,中间千里无城,烽堠杳眇,故置此城,募健兵五千五百人以镇之。其后,信安王祎更筑羊马城,幅员一十四里。经略军,在夏州西北三百里。天宝中,王忠嗣奏于榆多勒城置军。今属灵武节度,西南去灵武六百余里。

今管镇七,城下管蕃部三:

傍家外生族巡检司使移香一族,媚家族巡检使保尾一族,越邦族巡检使罗香一族。

黄河南岸:

清远镇,管蕃部九:

青天门一族,泥悉逋一族,罗泥一族,罗泥磨庆一族,噤埋一族,嗓你也移一族,封家一族,宗家一族,越邦一族。

汉户:主、客四十二。

黄河北岸:

昌化镇:管蕃部一。

吐蕃村巡检使委尾一族。

汉户:主、客四十二。

保安镇:管蕃部一。

傍家外生后巡检使拓拔第一族。

汉户:主、客二百三十四。

保静镇,管蕃部六:

吐蕃村巡检使委尾一族,右厢巡检使成悉逋等一族,右厢务下义征使罗庆等一族,右厢巡检使务下义征杨尉尉等一族,狼唆村义征使埋庆等一族,鬼悉涡巡检使庾子等一族。

汉户:主、客一百七十五。

临河镇,管蕃部三:

小父儿义征使嘊悉逋一族,鬼悉涡巡检副使庾子一族,鬼悉涡巡检副使埋逋一族。

汉户:主、客六十七。

懐远镇:管蕃部六:

罗悉逋族巡检使八竾一族,罗悉逋族副巡检使浪崖一族,小父儿族巡检竾音池逋一族,小父儿族巡检使崖埋一族,小父儿族巡检使移逋一族,小父儿族巡检使悉竾一族。

汉户:主、客二百二十三。

定远镇,管蕃部四:

曲家族都指挥使曲守荣、曲再遇等一务,竾浪族巡检使西逋等一务,富儿族巡检使越啜等一务,小阿父儿族巡检使遇悉逋等一务。

右自唐贞观四年,于回乐县界置回、环二州,并属灵武都督府。十三年,废回、环二州。二十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永徽元年,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舍、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州,寄鸣沙县界,燕然、鸡鹿、鸡田三州,寄回乐县界,燕山、烛笼二州,寄温池县界,并是突厥九姓部落所处。唐末,并废;今但存七镇而已。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七

关西道十三

会州废;盐州废;夏州;通远军;保安军。

会州

会州。会宁郡,今理会宁县。《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属陇西。汉昭帝分天水、陇西、张掖各三县为金城、安定二郡;此为枝阳县地,属金城郡。后汉属金城、武威二郡。后魏废帝元年,置会宁县,其地所属不改。西魏因立会州;寻废。至后周保定二年,移于鸣沙,省县,改置会宁为镇;寻又废镇,却复县以属平凉郡。唐武德二年,平李轨,置西会州。贞观八年,以此州仓储殷实,改为粟州。其年,又为会州。天宝元年,改为会宁郡。干元元年,复为会州。

元领县二:会宁;乌兰。

【州境】

东西五百一十里,南北三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二千四百七十里,东南至西京二千五十里,东至长安一千一百九十里,东至原州四百里,西至凉州六百里,南至兰州四百二十里,北至灵州六百里,东南至原州三百九十里,西南至兰州三百八十里,东北至灵州五百三十里,西北至凉州五百四十里。

【户】

开元戸三千五百四十,蕃、汉杂。

【风俗】

同原州。

【人物】

无。

【土产】

鹿胎;野马皮;覆鞍毡;鹿尾;靴;白角箪;駞褐。已上为贡。

会宁县。五乡。本汉鹑阴县地。周太祖置会宁县,属会州。隋大业二年,改为凉川县。唐武德二年,又改为会宁。

黄河,自西南兰州金城县界流入。《水经》云:“河水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 。”是此处也。黄河堰,唐开元七年,河流渐逼州城。刺史安敬忠率团练兵,起作堰 ,拔河水向西北流,遂免渰没。会宁关,东南去州一百八十里。河池,其地生盐,西去州一百二十里。

乌兰县。州西北驿路一百八十里,直路一百四十里。三乡。本汉祖厉县地,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郡。前凉张轨收其县入凉州,别置祖厉县。周武帝西巡于此,置乌兰关,又置县,在会宁关西南四里。后移东北七里平川置。

盐州

盐州。五原郡,今理五原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至战国,皆为戎狄所居。《史记》云:“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朐衍之戎。”谓此地也。及秦始皇并天下,以此地属雍州。今州即汉马岭县地。汉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为名。故城,在今榆林县界;寻废。后魏太武平赫连昌之后,初置大兴郡。至西魏,改为五原郡,复立汉名;寻改为西安州,东有安州,故此加西字。废帝三年,以其地北有盐池,又有盐州。隋开皇中,废之。大业中,为盐川郡。唐武德元年,改为盐州,领五原、兴宁二县。其年,移州及县寄理灵州。四年,省兴宁入五原县。贞观元年,废盐州五原县入灵州。二年,平梁师都,复于旧城置盐州及五原、兴宁二县,隶夏州都督府。其年,改属灵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干元元年,复为盐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为都督府。元和八年,隶夏州。

元领县二:五原,白池。

【州境】

东西二百四十八里,南北二百七十八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二千四百三十里,东南至西京二千一十里,南至长安一千五百里,东至绥州六百八十里,南至庆州五百五十里,西至会州八百里,北至宥州一百四十里,东南至延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原州七百里,西北至灵州三百里,东北至夏州三百里。

【户】

唐开元戸:三千三十五。

【风俗】

以牧养牛、羊为业。

【人物】

无。

【土产】

地居沙卤,无果木,不植桑麻,惟有盐池,百姓采漉以为业。

五原县。三乡。今州南至庆州马岭县,北界即旧马岭县地。贞观二年,县与州同立,以其地势有五原,旧有五原关,因为郡邑之称。

五原,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岢音可岚贞原,横槽原。盐池四所,乌池,白池出盐,唐增收利;其瓦窑池、细领池并废。五原盐川,按《郡国志》云:“胡人谓之霞没城。”在郡邑内。

白池县。北九十里,三乡。按其地,旧为蕃戎之地。隋得之,以其地有盐,遂以城之,即开皇九年,置盐池也。唐贞观二年,改置兴宁县。至景龙二年,又改为白池县,取盐白池为称,又水名白池、乌池。井城葭芦泽,按《郡国志》云:“井城葭芦泽,在兴宁县,亦盐池之异称耳。”

夏州

夏州。朔方郡,今理朔方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属魏。秦并天下,属上郡。汉分置朔方郡,故《武帝纪》曰:“元朔二年,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按《地理志》:“朔方理三封,属并州部。莽曰沟搜。”是也。汉之三封县,在今长泽县界。有三封故城,自汉至今,常为关中之根柢。西晋亦为朔方郡。后赫连勃勃据之,僭称大夏,蒸沙以筑其城,号为统万。按《十六国春秋》録云:“凤翔元年春,勃勃下书,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之北 、黑水之南,营起京城。以一统天下,君临万国为义 ,故立此名。其城土白而坚。南有亢敌楼,峻崄,非人力可攻,迄今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至后魏始光四年,为太武所灭,置统万镇。孝文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西魏置弘化郡 。至隋开皇初,复为夏州。炀帝初,复为朔方郡。唐贞观二年,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绥、银三州。其夏州领德静、岩绿、宁朔、长泽四县。其年,改岩绿为朔方县。七年,于德静县置长州都督府。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州及长州,以德静、长泽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朔方郡。干元元年,复为夏州。至五代,陷蕃。皇朝太平兴国八年,归顺。今为定难军节度。

元领县四,今三:

朔方,宁朔,德静。一县割出:长泽。入宥州。

【州境】

东西二百一十五里,南北七百十五里 。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四百八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六十里,东南至长安一千五十五里,东至银州二百里,南至延州三百八十三里,西至灵州五百五十里,旧《记》云:“西至盐州三百里。”北至黄河八百里,旧《记》云:“至安北府八百里。”东南至绥州四百里,西至庆州五百九十一里,东北至胜州九百里,西北至丰州七百五十里。

【户】

唐开元户九千二百。皇朝管汉户二千九十六,蕃户一万九千二百九十。

【风俗】

汉武攘却戎狄,开边置郡,多从关中贫民或报怨犯法者,以充牣其中,故习俗颇殊。地广人稀,逐水草蓄牧,以兵马为务,酒醴之会,上下通焉。

【人物】

无。

【土产】

角弓;毡;酥;麻布;羊;马;駞;苣;霜虀 ;有乞物鱼;葱。味辛。

朔方县。四乡。本汉县。汉末废。后魏真君六年,更名岩绿县,属化政郡。隋开皇三年,废化政郡,以岩银县属夏州。唐贞观三年,改为朔方县。

统万城,《水经注》:“赫连勃勃于无定河北,黑水之南,筑此城。”勃勃书云:“今都城已建,宜立美名,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国,宜以统万为名。”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亢敌楼,峻崄,非人力可攻。郦道元云:“统万城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其城南门曰朝宋,北门曰平朔,东门曰招魏,西门曰服凉。其子城在罗城,东门曰凤阳,本有三门,夷人多尚东,故东向开。真珠楼、通天楼,皆勃勃建,在城内。契吴城,在县北一百二十五里,赫连昌因山所筑。隋置白城镇,后废。什贲故城,在县理北,即汉朔方县故城,《诗》所谓王命南仲,城彼朔方;是也。汉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校尉苏建筑朔方,公孙弘数諌,以为疲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上使朱买臣难弘,发十策,弘不得一,由是卒城之。自汉至今,常为关中根柢。黄河,西自灵州懐远县界流入。契吴山,在县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赫连勃勃北游契吴而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斯之壮丽矣。’”雕山,连亘郡界。无定河,一名朔方水,亦曰奢延水,源出县南,即汉李陵失利于此河之外。乌水,旧名黑水,以周太祖讳,名曰乌水,源出县北平地,亦契吴之麓。蒙水,按《水经注》云:“朔方县有蒙水,合金河而流。”是也。茄芦水,源出平地 。

宁朔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二乡。亦汉朔方县地。后周武帝于此置宁朔县,属化政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改属夏州。唐武德六年,于此立南夏州。贞观二年,废。

三交城,按《赫连勃勃夏録》云:“龙升五年秋九月,勃勃率众来拒,十一月,战于青石北原。秦师败绩,降其众四万,获戎马二万匹,因筑此城。”贺兰山,在县东北三十里。秦长城,在县界。

德静县。东北一百里,二乡。亦汉朔方地。按其地在县西北,接今朔方县界,有什贲故城,是也。后周建德二年,于此置弥浑县,以县南有弥浑水,为邑名。又立六胡州,在邑之北。隋开皇三年,改弥浑县为德静镇。至大业九年,废镇立县,仍立朔方。

无定河,自朔方县界流入。长城,在县西二里。

废云中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五:舍利州,思璧州,阿史那州,绰部州,白登州,户一千四百三十。

废呼延州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三:贺鲁州,那吉州,?夹 跌州,户一百五十五。

废桑干都督府。寄治朔方县界,管小州四:郁射州,艺失州;毕失州;叱略州,户二百七十四。

废定襄都督府。寄治宁朔县界,管小州四:阿德州,执失州,苏农州,拔延州,户四百六十。

废达浑都督府。延陀部落寄在宁朔县界,管小州五:姑衍州,步讫若州,嵠弹州,鹘州,低粟州,户一百二十四。

废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四百八十三。

废宁朔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三百七十四。

废仆固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一百二十四。

已上八都督府,唐朝所置,今并废。

通远军

通远军。本西蕃边界灵州方渠镇。晋天福四年,建为威州,仍割寜州木波、马岭二镇隶之。至周广顺二年,避御讳改为环州。显德四年,以地理不广,人户至简,降为通远军。管通远一县,并木波、石昌、马岭等三镇征科人户。

领县一:通远。

【军境】

东西一十里,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约二千里,东南至西京一千六百八十里,东至东原棱蕃部界三里,西至甜水堡蕃部界五里,南至木波镇界四十里,北至灵武路乌仑寨三十里。元无汉户,四面并是蕃部。东南至蕃部独家族一十五里,西南至蕃部掶利族一十五里,西北至蕃部傍家族一十五里,东北至蕃部鼻家族一十五里。

【户】

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二十二,客二千二百三十五。

【风俗】

蕃、汉相杂。

【土产】

生甘草,土山并无果木。

通远县。无乡,以四镇管人户。与州同置,在郭下。

咸河 ,从土桥、归德州、同家谷三处发源来,咸苦不堪。甜河,在城西,从蕃界部鼻家族北界来,供军城人户。古长城,去城一里,秦长城是也。古太州,在军西北二里。

保安军

保安军。本延州之古栲栳城。唐咸亨年中,曾驻泊禁军于此。至贞元十四年,建为神策军;寻改为永康镇,属延州,扼截蕃贼。至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升为保安军,管二镇一十九寨。

【军境】

东西一百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七百一十里,东至西京一千三百五十里,东南至长安六百里,东至蕃部末者多族七里,至延州金明县界七十里,西至蕃部悉逋族一十里,至庆州金汤镇界三十里,南至延州敷政县界一百二十里,至延州一百五十里,东北至蕃部厥者多族一十里,至宥州八十里,

【户】

皇朝管户,主七百一十四,客二百七十五。

【风俗】

蕃、汉户相杂。

【土产】

羊。地寒霜早,不宜五谷。

吃莫河。在军北一十里,源出蕃部吃莫川,南流至军地,四十六里入落一作洛河,不胜船筏音伐。圣人道,在军城东七里,从蕃界末者多家族来,经军界一百五里,入敷政县界。即赫连勃勃起自夏台入长安时平山谷开此道,土人呼为圣人道。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八

关西道十四

绥州 银州 振武军废 麟州 胜州废 府州

绥州

绥州。上郡,今理龙泉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为白翟所居 ,七国时,属魏。秦为上郡,蒙恬将兵于此,公子扶苏所监之处是也。在汉,为雕阴县地。高帝元年,项羽立董翳为翟王。七月,废,复为上郡 。武帝征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上郡即其一也。后汉末,荒废年久,俗是稽胡。及赫连勃勃都于统万,上郡之地又为赫连勃勃部落所居 。后魏明帝于此置上郡。废帝元年,于郡内分置绥州,今延、绥等州,并为右部都尉理。隋开皇初,郡废,而州如故。炀帝初,改绥州为上州;寻废州置雕阴郡,以郡西南有雕阴山,复汉县名。唐武德三年,遂于延州丰林县置绥州总管府,管西和、南平、北基、银、云、真、上、珍、北吉、匡、龙等十一州,其绥州领上、大斌、城平、绥德、延福五县。六年,移治所于延川县界。七年,又移治城平县界魏所废城平。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罢府,移州治上县。其城则据山,四面甚险,真边陲之郡也。天宝元年,改为上郡。干元元年,复为绥州。自唐末蕃寇侵扰,所管五县并废。或陷在蕃界,亦无乡里,其民皆蕃族,州差军将征科。

元领县五,并废:

绥德;龙泉;城平;延福;大斌。

州境:

东西一千里,南北三百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七百四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三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里;东至石州界黄河一百三十里,河上有孟门关,东去石州九十五里;西南至延州三百四十里;北至夏州三百六十里;西北至银州一百六十里;西至夏州四百里;东南至隰州石楼县西北黄河为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银州一百四十里 。

户:

唐开元户:一千七百一十五 。皇朝管主、客户二千八百八十五。

风俗:

同夏州。

土产:

胡女布,贡;蜡烛。贡。

废龙泉县。四乡。本秦肤施县。二汉同。后魏废帝元年,于此置上县,取郡为名。隋开皇三年,上县属绥州。唐天宝元年,改为龙泉县,以陇水为名 。至皇朝,见管蕃户。

长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一在州北二十五里。无定河,并是蒙恬所筑之遗迹。 疏属山,《山海经》云:“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于山西北。”汉宣帝使人发上郡疏属山,于盘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发反缚,械一足。因问羣臣,莫能知。惟刘向按《山海经》对,宣帝惊异,上始重学。于是时,人竞学《山海》之说。 无定河,一名奢延水,北自银州抚宁县界入境。 州城,唐贞观元年筑,四面石崖,东面高八十尺,西面高一百四十尺,南面高四十尺,北面高一百二十尺,周回四千二百步 。 上郡古城,在县东南五十里,始皇使扶苏监蒙恬处。 吴儿城,在县西北四十里,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掳其人 ,筑此城以居之。 秦扶苏冢,在无定河东,去州地八里。 蒙恬冢,在州西大力川上,去州二里。

废城平县。西南一百里,二乡。本秦肤施县地。二汉不改。后魏神龙元年,于今县西三十里库仁川置城中县。隋讳中,改为城平县,仍自库仁川移于今理。今废为城平镇,见差蕃人为镇将,管蕃户。

吉鱼山;阿班山;清涧川水 ,已上并在县界。 保定岭,在县界蕃部族帐内。

废绥德县。南一百里,元二乡。亦秦肤施县地。二汉不改。魏省上郡。后魏大统十二年,分上郡南界丘尼谷置绥德县。唐武德二年,移于吐延水北,卽今理。今为绥德镇,见差蕃人为镇将,管蕃户。

旧石城,在县东三十里,今寛州是也。 仆射堡,在县界。 骨悉个堡,在县界,骨悉个者,是胡音。 斜溪岭 ,在县界蕃部族帐内。

废延福县。南一百一十里,元二乡 。亦肤施县地。后魏废帝元年,于此置延陵县,属抚宁郡。隋开皇七年 ,改为延福县。此县城据崖,三面夐絶,攻守颇为邉防险固之所。今废为镇,差蕃人管蕃户。青龙山;洛阳山;横山;大和川水,并在县界。吴儿城,在县南四十里。 弥溺堡,弥溺者,胡语。此谷地塞,因以为名。同突个堡,在县界,胡语,今泽葱是也,堡多此菜。 圣佛崖;甬子山;定仙岭,并在县界。黄河,北自抚宁县界流入。匡州城,隋置此州,在县西北五十里,故城尚存。唐武德六年,与六胡州又同置,禄山之乱, 陷入蕃界。

废大斌县。西北一百一十里,二乡。亦肤施县地。后魏神龟元年,于今县东五里置大斌县,属上郡。唐武德七年,移于今城平县界魏城平故城以置之,即今县也。今废为大斌镇,差蕃人管蕃户。

柱天山;小力山;大力山;小力川,并在邑界。

银州

银州。银川郡,领儒林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为翟地。秦并天下,属上郡。汉为西河郡圁阴县。晋时,为戎狄所居。苻秦建元元年,自骢马城巡抚戎狄,其城即今理是也。周武帝保定二年 ,于其城仍旧置银防 。三年,置银州,因谷为名。旧有人牧骢马于此谷,虏语骢马为“乞银”。隋大业二年,废银州,县属雕阴郡。隋末,陷于寇贼 。唐贞观二年,平梁师都于此,重置银州。天宝元年,改为银川郡。干元元年,复为银州。

元领县四:儒林;真乡;开光;抚宁。

州境:

东西二百七十一里,南北三百二十八里 。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八百二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四百里;西南至长安一千一百六十里;东至石州界黄河一百六十里;南至绥州一百六十里;西至夏州二百里;北至胜州柘珍驿二百五十里;东南至绥州二百四十里;西南至绥州三交土堠七十五里 ;西北至夏州二百三十里;东北至胜州二百六十里;东北至麟州三百里 。

户:

开元户六千一百二十。

风俗:同夏州。

土产:

杏子,贡。女稽布,赋。麻布。

儒林县。旧四乡。本汉圁阴县地,以其在圁水之阴,故名。隋开皇三年,置儒林县,属银州。大业三年,废银州,以县属雕阴郡。唐贞观二年,重置银州,县又属焉。

无定河,自夏州界流入。

真乡县。东北一百里,旧四乡。汉圁阴县地。后周保定二年,于今县理置中乡县,属中郷郡。至隋开皇元年,避中字,改真郷县,兼废中郷郡,以县割隶银川郡。

茄芦水,源出县西北平地。

开光县。东北二百里,旧三乡。汉圁阴县地。周武帝于今理置开光郡。宣帝大象二年,废郡,置开光县,属抚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来属。大业中,县废,以其地入真乡县。唐贞观二年,平梁师都于此,复立开光县。

抚宁县。东南八十里,旧三乡。本汉圁阴县地。后魏废帝于今县东抚宁故城置抚宁县,属抚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来属。

无定河,在县北二十里。

废静边州都督府,旧治银川郡界,管小州十八。

废归德州,寄理银州界,处降党项羌。

已上二州唐所置,今并废。

振武军今废。

振武军。今理金河县。旧为单于大都护府,即汉定襄郡之成乐县也。在阴山之阳,黄河之北。后魏所都盛乐县是也。歴周、隋,或没入蕃。唐武德四年,平突厥于此,置云中都督府 。麟德元年,改单于大都护府。初,阿史德请册亲王为可汗,德曰:“单于者,天上之天也。”上曰:“朕儿与卿为天上之天,可乎?”德曰:“死生足矣。”遂于此立单于大都护府,以殷王为单于大都护。垂拱三年,改为镇守使。圣历元年,改为安北都督 。开元七年,以其地隶东受降城。八年,又置单于大都护府。后为镇武军节度兼神策军长武城防秋兵马使。

领羁縻州八:金徽州;幽陵州;龟林州;鸡田州;鸡鹿州;赤野州;居延州;燕然州。

右件州名,皆武德已后降蕃部落所居。

元领县一:金河。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里数缺;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西南至长安取太原府路一千九百三十里;南至朔州三百五十里 ;东南至河东界静边军一百二十里;西南至东受降城一百二十里;北至黑沙碛口七百里 。

户:

自立军,无户数。

风俗:

尚气强悍,《汉书》曰:“定襄、云中,本戎狄之地。”其人鄙朴,少礼文,好射猎。

土产:香有谷拨、甘松,药有麻黄、升麻、当归、庵闾、柴胡、刺揪、远志 、白角簟。

金河县。四乡。卽汉成乐县地。唐武德四年,于此立都督府,遂立此县。北有金河,以为邑称。天寳四年,于城内置。

阴山;榆多勒山;东神山;釜山。 善阳岭,在县北一百四十里,秦长城枕之。《汉书》谓高祖困于平城,即善阳岭也。武德四年,平突厥,置云中都督府于此地 。 青冢,在县西北,汉王昭君葬于此。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 燕然,按《续汉书?郡国志》云:“和帝永元三年,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遂至燕然山。”是在县北近碛。 李陵台,迭石为之,在府北,单于探骑多候于此。 五合城;云中城;金河,在县西北。 磨勒城水,突厥名鱼为“磨勒”。此水出鱼倍美,故以指名。 蒙水,秋冬常有暖气蒙然,故以为名。在县东南。 延释伽水。

麟州

麟州。新秦郡,今理新秦县。《禹贡》雍州之域。汉武帝徙贫人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 ,盖其地也。周、隋以降,为银、胜二州地。唐开元十二年,割胜州之银城、连谷二邑,置麟州并县。至十四年,又废州 ,以属邑还隶胜州。天寳元年,复置,寻改为新秦郡。干元元年,复为麟州,升为振武麟胜等州节度兼都护,以胜为支郡 。

元领县三:

新秦;连谷;银城。

州境:

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九百三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四百六十里;东至岚州界黄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关;东至岚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银州三百里;东北至胜州四百里。

户:唐开元不供户,长庆户一千七百五十四。皇朝管主客户主二千三百五十。

风俗:同振武。

土产:同振武。

新秦县。旧三乡。初武帝徙贫人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谓之新秦。唐天寳元年,置以为县,取汉旧名。

连谷县。北四十里,四乡。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隋文帝于此置连谷镇。炀帝改为连谷戍。大业十三年,废戍。唐贞观八年,于废戍置连谷县 ,属胜州。天寳元年,割属麟州。

银城县。州南四十里,元四乡。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汉末讫魏、晋,皆为匈奴侵扰,不立郡县 。后魏时,置石城县。至废帝三年,改属归真郡,隶绥州。后周保定二年,移县于废石龟镇。隋大业七年,改为银城县,以隶胜州。开元中,自胜州割隶麟州。

成宜,《汉地理志》:“成宜,属五原中部都尉理。” 西安阳;河阴;武都;稒阳塞,已上皆汉县城,后废,俱在银州界。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 ,南单于出满夷谷 ,遂至燕然山。 造阳:《史记》:“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造阳即县西北之塞名也。 五原塞城,《汉书》云:“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筑城列障,至庐朐山。”即今县正北所谓光禄塞是也。后魏曾于此立石城县,后改焉。晋《太康地理志》:“自北地郡北行九百里,得五原塞,又北至九百里,得造阳 。”即此。

废安北大都护府,唐龙朔三年,分丰、胜二州界置瀚海都护府。总章中,改为安北大都护府。北至阴山七十里,至回纥界七百里,去洛阳二千九百里。在黄河北。户二千六。领县一:阴山县 ,天寳元年置。其州与县今并废。

胜州废

胜州。榆林郡,今理榆林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为戎狄地。战国为晋赵地。《汉书》云:赵分晋国而有云中、五原是也。秦并天下,为云中郡,领云中、咸阳、陶林、桢陵、犊和、沙陵、原阳、沙南、北舆、武泉、阳寿等十一县。王莽改曰“受降”,属并州。两汉之时,云中郡在今州东北四十里榆林县界云中故城是也。按《史记》:“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西造大城,其一隅崩,不得就,乃改卜阴山河曲,祷焉,昼见羣鸿俳徊终日不去,夜见火光在其下,武侯曰:“此为城乎?”乃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古城是也。汉末大乱,匈奴侵边,其地遂空。至晋末,属赫连氏。后魏太武平赫连昌之后,迄于周代,往往置镇,不立郡县。隋文开皇三年,置榆林戍。七年,又置榆林县,属云州。二十年,割云州之榆林 、富昌、金河三县置胜州。大业五年,以胜州为榆林郡。十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唐武德四年,郭子和归国,其地陷梁师都。贞观三年,平师都。五年,仍于隋旧理置胜州。时柴绍、刘兰等破灭匈奴,夺其河南之地,因置胜州。天寳元年,改为榆林郡。干元元年,复为胜州。

元领县二:

榆林;河滨。

州境:

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二千二百五十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三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八百六十里;正东至黄河四十里,去朔州四百二十里;南至麟州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安北府二百五十里;正北至黄河五里,去东受降城八里,去单于府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合河关五百里,关去岚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西北至黄河二十里;东北至黄河十里,去云州四百里。

户:

唐开元戸:四千九十五。

风俗:

同振武。

土产:

鹿角。

榆林县。二乡。本汉沙南县地,属云中郡。汉末,北虏侵扰。歴魏、晋及周,此地并无县邑。隋开皇七年,于此置榆林县,以榆林关为名,属云州。二十年,改属胜州。 拂云堆,在县北一百七十里。 紫河水,东北自朔州鄯阳西北一百七十里流入。 金河泊,在县东北二十里,周回十里,上承紫河及蒙水,南流入大河。 桢陵城,莽曰“桢陆”,在县西北。《地理志》谓:“缘胡山是也 。”属云中。 黄河,西南自夏州朔方县界流入。 大葭芦水,在县西二百二十里。 小葭芦水,在县西二百四十里,其间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黄河,隋文开之以通屯仓。 云中故城,在县东北四十里。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所置,秦因之。 榆林关,在县东四十里,东南临河,秦却匈奴处。隋置榆林关总管,后陷贼。唐贞观十三年,复置榆林关。

河滨县。南二百九十里,三乡。本汉沙南县地,属云中郡。迄于魏、晋,此地不立县邑。至后魏及周,复为银城县地。隋时,复为榆林县地。贞观三年,于此置河滨县,东临河岸,因以为名。改云州为威州。八年,废威州,以县属胜州。

黄河,在县东一十五步,阔不能半里,不通船筏。 河滨关,在县东北,唐贞观七年立。 君子津,《水经注》云 :“河水于二县之间有君子津。”昔汉桓帝十三年,帝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困甚,往投津长。后死,津长为埋之 。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改其津为君子之津。

府州

府州。今理府谷县。本河西蕃界。府谷镇,土人折太山折嗣伦代为镇将。后唐庄宗天佑七年,有河朔之地,将兴王业,以代地诸部屡为边患,于是升镇为府谷县。至八年,麟州刺史折嗣伦子从阮招回纥归国 ,诏以府谷县建府州,以扼蕃界。仍授从阮为府州刺史。寻以契丹与小蕃侵扰,移州于留得人堡,即今州理是也。晋高祖起义,以契丹有援立之恩 ,赂以云中,河西之地尽去焉。契丹欲尽徙河南之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从阮因保险拒之。晋少主嗣位,北絶虏好,乃遣使诏从阮出师。明年春,从阮率兵深入,连拔十余砦。汉祖建号晋阳,引兵南下,从阮众归之。寻升府州为永安军,析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以隶焉。干佑元年,从阮举族入觐,朝廷命其子德扆为府州团练使。周显德元年,升府州为节镇,复以永安军为军额,就拜折德扆为节度使。显德二年,夏州李彝兴以土壤相接府州,恶其与已并为蕃镇,乃扼塞道路,阻絶使臣。世宗因问宰臣如何?宰臣以夏州地处边徼,朝廷向来常与优恤,府州甚为逼小,近建节旄,得之无利,失之何害,且宜抚谕彝兴。上曰:“折德扆三数年来竭尽心力,御捍刘崇。如何一旦弃之度外,且夏州虽产羊马,博易资货,悉在中土。倘与阻絶,何能为者?”乃命使赍诏书,责其悖慢,谕以安危。彝兴果俯伏听命。至皇朝,因之。

元领县一 :

府谷。

州境:

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二千一百二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七百二十里;东过河至火山军四十里;南过河至岢岚军一百四十里;西至麟州一百五十里;北至二十六府、勒浪、尾马、直荡、啜娘等蕃族四百八十里;东南过河至火山军界桔槔塞四十里;西南至麟州界杓枝谷三十里;西北至没儿雀、悉命、女女、越都等蕃族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唐龙镇一百五十里。

户:

皇朝管主、客汉户五百七十。

土产:羊、马。

府谷县。一里,一乡。本府谷镇。唐天佑七年,升为县。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九

关西道十五

宥州 丰州 天德军废。

宥州

宥州。宁朔郡 ,理长泽县。即汉三封县之地。自后河曲、灵、夏、原等州有蕃胡部落。后周武帝乃六立胡州以统之。唐贞观已后,渐得其地。至永徽中,又置鲁、契、依、塞、舍、丽六州,用华人为刺史以管之,谓之六胡州。开元九年,胡酋帅康待宾反,朔方节度使王晙讨戮之,遂废六州。至二十六年 ,以六州之残人置宥州于夏州西南长泽县之地,以寛宥为名,及延恩、懐德、归仁三县领诸降户。天寳元年,改为宁朔郡。至德二年,改为懐德郡都督府。干元元年,复为宥州,尝寄理于经略军,盖以地形居中,可以总统蕃部。北以应接天德,南援夏州。寳应以后,因循遂废。由是昆夷屡扰党项靡依蕃部之人,抚懐莫及。元和九年二月,复于经略军置宥州,属夏、绥、银节度,郭下置延恩县。十五年,移治长泽县,为吐蕃所破。长庆四年,夏州节度李佑复置。唐末流离,三县复废。后立于长泽县,即今理。

领县一:长泽。

旧领三县,俱废。

延恩;懐德;归仁。

州境:东西一百一十里 ,南北一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二千四百一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九百九十里;南至长安一千一百九十里;东至桃子堡三十里为界 ;南至洪门镇八十里为界;西至五原郡盐地一百八十里为界;北至神堆泽五十里为界,以北属夏州;南东至古长城六十里属夏州界;西南至盘堆八十里;西北至黄堆八十里为界,以西北至故宥州一百二十里为界,属夏州;东北至市泽四十里为界,以东北夏州八十里。

户:

唐《十道录》云:“开元无户。”长庆中,户七千五百九十。皇朝管汉户二百。

风俗:

同夏州。

人物:

无。

土产:

青盐、酥、驼、马。

长泽县。二郷。汉三封之地。汉《地理志》:“三封属朔方郡。”后魏于此置长泽县,属阐熙郡。隋开皇中,罢阐熙郡,以县属夏州。元和十五年,夏州节度使奏请立宥州于此邑,仍就便移隶宥州。 三封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界。 百井戍,在县南八十里,勃勃与秃髪炽檀战处。 胡洛盐池,在县北五十里,周回三十里。汉有盐官。 石窟泉,在邑界。 六胡州,按《后周书》云:“武帝曾立六胡州于灵、夏两州界,以按诸胡。”至隋,又分鲁、契、依等三州。于马岭县界置匡州,亦以处胡人。至唐永徽以前,七州之名犹存。洎开元中,胡帅康待宾据六胡州反,后破之。至元和三年,收复,又置之。寻又改置宥州,复移于长泽县矣。

废延恩县 。三郷。元和九年,因立郡,故建此邑额,取延恩宥为邑之称。

废懐德县。五郷。

废归仁县。五郷。已上二邑,因元和中六郡析六胡州地以置。

已上三县,唐末废。?

丰州

丰州。九原郡,今理九原县。《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戎狄之地。战国属赵。秦并天下,为上郡之北境。汉属五原郡地 。汉五原故城,在今胜州榆林县界是也。后汉末,羌胡扰乱,城邑皆空。永嘉之后,属赫连勃勃。后魏平之,至后周保定三年,置永丰镇。隋开皇五年,置丰州,因旧镇为名。故贺葛真城是其地,领九原、永丰、安化三县。大业七年,罢州,以为五原郡。义宁元年,太守张逊以郡归顺。唐武德元年,罢郡,复为丰州,仍置总管府。六年,省。因徙百姓于今庆州白马县,此地遂空。贞观四年,突厥降附,又于此分灵州之境置丰州都督府,不领县,惟领蕃户。十一年,废地入灵州。二十三年,又置丰州。天寳元年,改为九原郡。干元元年,复为丰州。

元领县二:

九原;永丰。

州境:

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二千八百一十里;东南至西京二千三百九十里;南至长安一千八百里;东至安北都护府三百五十里;东南至夏州七百五十里 ;西南至灵州九百里;西至黄河一百三十五里;正北至黄河四十里;西北渡河至受降城八十里;东北至黄河八十里。

户:

按韦述《十道録》:开元领县,蕃户无定。长庆蕃、汉户共一千七百三十九。

风俗:

地居碛卤,田畴每岁三易。自汉、魏以后,多为羌胡所侵。人俗随水草以畜牧,廹近戎狄,唯以鞍马骑射为事,风声气习自古而然。

人物:

无。

土产:

兽多羱羊、野马。禽多石鸡、鳬鸭。衣以驼毛、褐布,食以白面、印盐。草有遏逻殷、卢牛、沙蓬、茨萁、狼针,尤宜牧畜。

九原县。三郷。汉旧县。隋复置,寻废。至永徽四年,又置,兼立郡于此。 郎君城,在九原 。 白登,汉高祖所困处。 高阙,当在河之西也。按《史记》: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傍阴山下至高阙,今在阴山之西,《汉书》谓“高阙塞”。 西河,《汉书》云:“武帝元朔二年,卫青渡西河至高阙,破匈奴。”是也。按此河自灵武郡之西南便北流千余里,过九原郡,乃东流。时帝都在秦,故谓之西河,即此处也。其河自丰州东流千里,在京师直北。《汉书》亦谓之北河,乃西河也。 稒阳,《汉书》云:“窦宪出鸡尘塞,邓鸿出稒阳塞,遂至燕然山。”即此也。 大同川,旧赫连时立大同镇于此川。按《郡国志》云:“大同镇,今九原有前鸡延城、后鸡连城。”是也。 大碛絶塞。 鸡鹿塞。 故安北都护府,今中受降城是,有横塞军、朔方军之号于此也。

永丰县。一百里,二郷。本汉临戎旧地。后汉末废。周武保定三年,于此置永丰镇。隋开皇三年,于镇置永丰县,寻为蕃戎所陷。唐武德六年,得其地。永徽元年,复置。

燕然都护府。领七州。唐贞观中,置兰皋等七州,同隶焉。 形势:西临黄河,北望阴山。 拂云堆。解在下。

天德军今废

天德军。今理在中受降城,权置军于永清栅。本安北都护。唐贞观二十一年,于西受降城东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以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龙朔三年,移于碛北回纥本部,仍改名瀚海都护。总章二年,又改安北都护,寻移于甘州东北一十八里隋故大同镇城。垂拱元年,置大同镇城,其都护权移理删丹县西南一作西北九十九里西安城。景龙二年,又移理西受降城。天寳八载,张齐丘又于可敦城置横塞军。十二载,安思顺奏废横塞军,请于大同川西筑城置军,玄宗赐名曰“天安军”。十四载,筑城功毕,移天安军理焉。干元后,改为天德军。缘居人较少,遂西南移四里,权居永清栅,其城则隋大同城之旧墟,在牟那山钳耳嘴之北 。

军境:

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

东取宁远镇故落盐池经夏州至长安一千八百里;东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南至牟那山钳耳嘴三十里 ;西渡河至丰州一百六十里;西至黄河五里;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北至碛石三百里;西北至横塞军二百里。

东受降城

东受降城。本汉云中郡地,在榆林县东北八里,今属振武节度。

四至八到:

南至长安一千八百六十二里;东南至洛京取单于路二千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朔州四百里;西南渡河至胜州八里;西至中受降城三百里;北至碛口七百里。

中受降城

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在榆林。汉元朔二年,更名五原。唐开元十年,又于此城置安北大都护府,后又移徙事具天德军。 敬本古城 ,在中城北四十里。郑虔《军录》曰:“时人以张仁愿河外筑三城,自古未有。”敬本城,周一万八百七十二步,壕堑深峻,亦古之坚守。贾躭《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

四至八到:东南至长安一千八百六十里 ;东南至洛京取单于路二千一百二十里;东至东受降城三百里;西北至天德军二百里;南至灵州四百里;北至碛口五百里。

西受降城

西受降城。今天德军理于此城。在丰州西北八十里。盖汉临河县故理处。唐开元初,为河水所坏。至开元十年,总管张说于故城东别置新城。今城西南隅又为河水所壊。

四至八到:

东至长安一千八百八十里 ;东至洛京取单于路二千五百里;正东微南至天德军一百八十里;东南渡河至丰州八十里;西南至定远城七百里;东北至碛口三百里;碛口西北至回鹘衙帐一千五百里。

右按天德军与三受降城皆连贯不远,即唐神龙三年,张仁愿所置。初,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咤忠义为贼所败,诏仁愿代之。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祷祀祈福,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时突厥黙啜尽众西撃突骑施娑葛 ,仁愿奏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此三城,号曰“受降”,首尾相应,絶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所有。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仁愿表留年满镇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余人逃,仁愿禽获,尽斩之,军中股栗 ,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应接,北拓三百余里 。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初,三城不置壅门及却敌战具,或问曰:“此邉城御备之所,不为守备,何也?”仁愿曰:“寇若至此,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心!”其后,常元楷为总管,始筑壅门。议者贬之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

河东道一:幷州

幷州。太原郡;旧理太原、晋阳二县,今理阳曲县。《禹贡》冀州之域。《禹贡》曰:“既修太原。”《注》曰:“高平曰原。”今以理为郡名。《舜典》曰:“肇十有二州。”王肃注曰:“舜为冀州之地太广,分置幷州;至夏,复为九州岛,省幷州,合于冀州;周之九州岛,复置幷州。”《职方》曰:“正北曰幷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释名》曰:“幷,兼也;言其州或并或设,因以为名。”《春秋》:“晋荀吴败狄于大卤。”即太原晋阳县也。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大卤、太原、大夏、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太康地记》曰:“幷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言幷者,以其在两谷之闲乎?”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实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骀之所居也。《左传》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后帝不臧,迁实沈于大夏,主参;金天氏有裔子曰昩,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以处太原。”注曰:“大夏,太原晋阳县也;太原,台骀之所居。”按:今州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所封,又为夏禹之所都也。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今晋州;晋阳,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为晋侯。”《史记》云:“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是封汝。’周公请封之于唐,成王曰:‘吾戱耳!’周公曰:‘天子无戱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时,为晋国,战国时,为赵国。《左传》曰:“晋赵鞅入晋阳以叛。”颍容曰:“赵简子居晋阳,至成王居邯郸。 ”《史记》曰:“智伯率韩、魏攻赵襄子,奔保晋阳。”智伯后为韩、赵、魏所灭, 故其地属赵。《地理志》云:“赵,西有太原。”《秦本纪》云:“庄襄王二年,蒙骜攻赵,定太原;四年,初置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为太原郡。汉二年,魏豹反为楚,尽有太原、上党之地;九月,韩信虏魏豹,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县为韩国,徙封韩王信,都太原。七年,信反,走入匈奴。十一年,封皇子恒为代王,都晋阳。文帝元年,皇子参为太原王,都晋阳。《地理志》云:“太原郡领二十一县,属幷州。”后汉末,省幷州入冀州。魏文帝黄初元年,复置幷州,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初,曹操围袁尚于邺,时袁绍以其甥高干为幷州刺史。牵招说干曰:“幷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宜速迎尚,并力观变。”干不能用,故败。晋惠帝时,幷州之地尽为刘元海所有。其后刘曜徙都长安,自平阳以东尽入石勒。至苻坚、姚兴、赫连勃勃并于河东郡置幷州。后苻丕为慕容垂所迫,奔于晋阳,称帝一年,为慕容永所灭。后魏复为太原郡。周武帝建德六年,平齐,置六府于幷州,后省六府,置幷州总管。开皇三年废总管,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今州理是也。九年,废行台,复置幷州总管。大业元年废总管。三年,罢州为太原郡。隋季陵迟,寇盗充斥,炀帝以唐高祖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郡留守,仍遣虎贲中郎将王威、高君雅为副。时贼帅历山飞众号十万,来寇郡境,刘武周又杀太守王仁恭举兵马邑,俄又攻汾阳。宫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劝高祖举兵,旬月闲,众至数万。威、君雅素有疑心,高祖斩之以狥,时大业十三年也。其年入关,克定京邑,高祖辅政。义宁元年,太原郡仍旧不改。唐武德元年,改为幷州总管。幷州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其年,置清源县,仍以榆社属韩州。三年,废总管,其年,置汾阳;仍以盂、寿阳二县置受州,治盂县;乐平、辽山、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太谷、祁二县置太州,治太谷;仍以文水属汾州。四年又置总管,管幷、介、受、辽、太、榆、汾七州;其年改为上总管,五年又改代、石二总管,其年,改上总管为大总管。六年,又置朔州总管,仍割汾州之文水来属;其年废太州,以太谷、祁二县来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其年,置罗阴县,幷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又以文水属汾州。贞观元年,省乌河、罗阴二县,又以文水来属。八年,以废受州之寿阳、盂、乐平、石艾,又割顺州之燕然,凡五县来属;督并、汾、箕、岚四州。十四年,废燕然县。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长寿元年 ,置北都,罢都督府。 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业所兴,又建北都,仍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二十一年,分天下州郡为十五道,置采访使以检察非法,太原为河东道。又于边境置节度使以式遏四夷。河东最为天下雄镇,后唐同光元年,庄宗即位于魏州,改太原为西京,以镇州为北都。三年,改太原为北京,后为伪汉所据。至皇朝太平兴国四年平晋,移州于三交塞阳曲县界。太原旧城并从毁废,仍改晋阳县为平晋县。

元领县十三,今九:阳曲。 平晋新置。文水。祁县。榆次。太谷。清源。寿阳。盂县。二县废:太原,入平晋。晋阳。同。三县割出:交城,入大通监。广阳,建军。乐平。入广阳军。

州境: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二百里;西至西京八百九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六百里;东至赵州五百八十九里;南至潞州四百五十里;西至石州三百九十五里;北至忻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辽州二百八十三里;西南至汾州二百里;西北取干烛谷路至岚州三百二十里;东北至代州五百里。

户:唐开元户:二万六千八百。皇朝户:主二万六千八百二十;客二千五百二。

风俗:其人有尧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嫁娶、送死,皆侈靡于他国。隋《图经》云:“幷州,其气勇抗诚信,韩、赵、魏谓之三晋,剽悍,盗贼常为他郡剧。”《汉书》云:“韩信谓陈豨曰:‘代为天下精兵处。’”后汉末,天下扰乱,高干为幷州刺史,牵招说干曰:“幷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之援,可以守焉。”又风俗以介之推焚身,民咸言神灵,忌烧火,由是土人至冬中,辄一月寒食,不复烟爨,老少不堪,多因而死。周举为幷州刺史,乃作书置子推庙言:“盛寒去火,残损人民,非贤者之意。”使温食,众惑少解,风俗颇革。今有祠存。

姓氏:太原郡十一姓: 王。武。郭。霍。廖。郝。温。阎。昝。令狐。尉迟。晋阳郡三姓:鱼。仪。景。

人物:卫绾:大陵人。戏车为郎。常惠:太原人。使匈奴,封长罗侯。闵仲叔:晋阳人。温序。字次房,太原人;为护羌校尉。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王允:祁人。性刚疾恶,诛董卓,李傕辈惮之。王烈:太原人。温峤:字太真,祁人。丰仪秀整,刘琨、王导辈雅重之。王济:字武子,官太仆。性好马。尝买地作马埒,饰短垣绕之,号“黄金埒”。孙楚:字子荆,太原榆次人。爽迈不羣,尝与王济语,误云:“漱石枕流。” 济曰:“流可枕,石可漱乎?”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王僧辨:太原祁人。平侯景,加侍中尚书令。孙盛:字安国,楚孙,着《晋阳秋》,称良史。孙绰:字兴公,楚孙,弃永嘉守,隐会稽山中,作《天台赋》,范荣期览曰:“掷地有金石声矣!”【唐】王珪:字叔介,祁人。侍中,永宁公。温大雅:太原祁人。武甄:字平一,文水人。以诗文名世。王缙:太原人。为相十四年,封齐国公。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官尚书右丞。王涯:太原人。为相,甘露事,族诛。李憕:太原文水人。为洛京留守;禄山反,憕守皇城,不降,被杀。赠司徒忠烈公。少子源至孝。温庭筠:太原人。彦博子。乔林:太原人。拜相八十日。张楚金:太原人。秋官尚书。

土产:梨。贡。马鞍。贡。甘草。龙骨。牲生石。柏子仁。黄石铆。葡萄。贡。人参。矾石。铁镜。《隋图经》云:“榆次龙骨、交城矾石并充贡。”

阳曲县。旧十六鄊,今十四鄊。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晋地记》云:“黄河千里一曲,此当其阳,故曰阳曲。”按:旧阳曲,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书?地形志》:“阳曲,属永安郡。”仍移今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唐武德三年,又移于今县西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幷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名也。皇朝为郭下县。方山,在县东六十里。汾水,西自交城县流入,经县西南,去县三十里,又东南入太原县界。狼孟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史记》曰:“始皇十五年,大兴兵至太原,取狼孟。”是也。汉以为县,属太原郡。晋末省。按:城左右狭涧幽深,南面大壑,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今余壁犹存。故盂城,汉盂县也,本春秋晋大夫祁氏邑,在县东北八十里。《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孟丙为盂大夫。”汉以为县。石岭镇,在县东北七十里。干烛谷,即羊肠坂也。

平晋县。北三十里。旧二十五鄊,今十四鄊。本汉晋阳县也,属太原郡。至后魏并不改。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武平六年于今县理置龙山县,属太原郡,因县西龙山以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幷州。十年,废龙山县,移晋阳县理之。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皇朝平伪汉,其太原城中晋阳、太原二县并废为平晋县。

悬瓮山,一名“龙山”,亦名“结绌山”,在县西十二里。《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汾水。”又《郡国志》云:“悬瓮山,多鮆鱼,食之不骄。”又有子推祠,在山西。蒙山,在县西北十里。《十六国春秋》云:“前赵刘聪征刘琨不克,略晋阳之人踰蒙山而归。”即谓此也。今山上有杨忠碑,忠为周将,讨齐战胜。隋开皇二年,追纪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谥曰:“武元皇帝。”石室山,后魏《兴国土地记》云:“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一丈四尺,四壁有篆字,人莫之识。”婴山,隋《图经》云:“婴山,为幷州之主。”介山,有子推庙,甚灵。汾水,自阳曲县界流入,《水经》云:“汾水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又隋《图经》云:“汾水所经立石谷,谷口有石,孤立水内,高十余丈。”晋泽,在县西南六里。隋开皇六年,引晋水漑稻田,周回四十一里。护甲水、滹沱河,皆幷之水名。晋水,在县西南。《水经注》云:“晋水出悬瓮山,东过其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没者三版,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漑。东南出城,注于汾水。其南渎于石塘下伏流,东南出晋阳城南,又东南入于汾。”今按:晋水初泉出处,砌石为塘,自塘东分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东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东流经晋泽南,又东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郦道元所言分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开皇四年开,东南流入汾水。洞过水,东自太原县界流入,西入于汾,晋水下口也。《水经注》云:“刘琨为幷州,刘元海要击之,合战于洞过。”即是此水。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沾即今乐平县也。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旧府城,故老传晋幷州刺史刘琨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晋阳城也。故《左传》言:“董安于所筑。”《史记》曰:“智伯率韩、魏攻赵襄子于晋阳,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没者三版。”《春秋后语》云:“智伯攻晋阳,决晋水灌之,城中悬釜而炊。”今按:城东有汾水,南流城西。又有晋水入城。而《史记》云“引汾水”,《后语》云“决晋水”,二家不同,未详孰是。高齐后帝,于此置大明宫,因名大明城。姚最序《行记》曰:“晋阳宫西南又有小城,城内有殿,号‘大眀宫’。”即此也。城高四丈,周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连仓城,北面因州城,东魏静帝于此置晋阳宫,隋文更名“新城”,炀帝更置晋阳宫,城高四丈,周回七里。又一城,东北面连新城,西北面因州城,开皇十六年筑,今名“仓城”,高四丈,周回八里。故唐城,在县北二里,尧所筑。唐叔虞之子爕父徙都之所也。三角城,在县北十九里,一名从人城。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县北二十里。受瑞坛,在州理仓城中。唐义旗初,高祖受瑞石于此,坛文曰:“李理万吉。”晋阳故宫,一名“大明宫”,在州城内,今在大明城。《后语》云:“智伯攻赵,襄子谓张孟谈曰:‘无箭奈何?’对曰:‘臣闻董安于,简主之才臣也,理晋阳,公宫之垣,皆以荻、蒿、楛,其墙之蒿至于丈。于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箘簵之劲不能过也。’公曰:‘矢足矣,铜少。’对曰:‘臣闻董安于理晋阳,公宫之室,皆以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高齐文宣帝又于城中置大明宫。竹马府,在州城中。汾桥,架汾水,在县东一里,即豫让欲刺赵襄子,伏于桥下,襄子解衣之所。桥长七十五步,广六丈五尺。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县西十二里。《水经注》云:“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源,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虞叔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姚最《序行记》曰:“高齐天保中,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飞桥跨水,自高洋已下,皆游集焉。”至今为北都之胜槩。介子推祠,在县东南五里。唐叔虞墓,在县西南十六里。斛律金墓,在县西南十七里,即高齐相国、咸阳王斛律金。晋祠碑,唐贞观二十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制幷书。《起义堂》碑,在干阳门街,开元十一年,玄宗幸太原所立,御制幷书。讲武台,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显庆五年置。夏禹祠,《郡国志》云:“禹初受禅于平阳,后迁安邑,都晋阳,故此有祠存。”风伯、雨师祠,《隋图经》云:“二祠,晋刘琨所立。废太原县。三十鄊。本汉晋阳县地。高齐河清四年,自今州城中移晋阳县于汾水东。隋文帝开皇十年,移晋阳县于州城中,仍于其处置太原县,属幷州。大业三年,罢州置太原郡,县仍属焉。隋末移入州城。唐贞观十二年,还移于旧理,在州城东二百里六十步。皇朝平伪汉,后并入平晋县。洞过水,东自榆次县界流入,西去县三十里入晋阳县界。阳曲故城,在县北四十五里。阳直故城,在县东北二十里。隋开皇十六年,改阳曲县理此。晋渠,在县西一里,自晋阳县界流入汾东,地多咸卤,井不堪食。贞观十三年,长史、英国公李绩乃于汾河之上引决晋渠,历县经鄽,又西流入汾水。牢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后魏书》曰:“刘聪遗子粲袭据晋阳,猗卢救之,遂猎于晋阳牢山,陈阅皮肉,山为之赤。”其山出金铆。同矿。潜丘,在县东南三里,《尔雅》云:“天下有名丘五,晋有潜丘。”是其一。隋开皇二年,于其上置大兴国观。晋水,《左传》谓:“智伯遏晋水以攻晋阳城。”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存。

文水县。南一百一十里,旧二十五鄊,今二十七鄊。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后魏省大陵,仍于今处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 ,因县西文水为名。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城甚寛,大约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种水田。文水,西北自交城县界流入,《水经》云:“文水东到大陵县西,南到平陶县东北。”神福泉,在故县西北平地。俗云:此水先有灵异,土人每祈祷之。沁水,郦道元注《水经》云:“沁水,出大陵县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地,东南注于文水。”大陵城,汉大陵县也。在今县北十三里。《史记》曰:“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异日,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进孟姚焉。”平陶城,汉平陶县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属太原郡。后魏改为平遥县。后西胡内侵,迁居京陵塞 。按:在今汾州界。大于城,在县西南十一里。本刘元海筑,令兄延年镇之,虏语长兄为大于,因以为名。太原王墓。在县西北十五里,即唐则天父武士彟音霍也,双阙与碑石存。

祁县。南九十里。旧四十乡,今三十乡。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大夫祁奚之邑。《左传》:“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贾辛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县也。”按:汉祁县在东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后汉迄后魏并不改。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年重置,属幷州。唐武德三年,改属太州;六年省太州,还属幷州。帻山,在县东南六十里。胡甲水,一名“太谷水”,东南自潞州武乡县界流入,又南入汾州平遥县界。故祁城,汉祁县城也,在县东南五里,晋大夫贾辛邑。《水经注》云:“贾辛以貎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中之,妻乃笑。”按《左传》:“魏献子谓贾辛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注曰:“贾,国之大夫。” 以此而言,则辛非射雉者,郦道元所引为谬。赵襄子城,在县西六里。云州故城,后魏云州城也,在县西二十里。孝武帝永煕中寄理幷州界,谓此也。祁奚墓,在县东南七里。后汉温序墓,在县西北四十里。序本祁人也,为隗嚣将所杀,死葬洛阳。其子梦序曰:“久客思故乡。”乃返葬焉。周党墓,在县东南十四里。党,后汉广武人,世祖引见,伏而不谒。高齐唐邕墓,在县东南七十里。碑云:“齐尚书令、晋昌王。”温大雅墓。在县东北五里。唐礼部尚书。

榆次县。南七十里。旧三十乡,今三十七乡。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魏榆地也。《左传》曰:“石言于晋魏榆。”注曰:“魏,晋邑;榆,即州里名也。”《史记》云:“庄襄王二年,使蒙骜攻赵榆次 ,汉以为县,属太原郡。后魏太武帝倂入晋阳县。宣武帝复置榆次县。高齐文宣省。自今县东十里移中都县理之,属太原郡。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麓台山,俗名“凿台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上有祠,号“智伯祠”。洞过水,东自寿阳县界流入,经县南四里,又西南入太原县界。中都故城,在县东十里。高齐移于废榆次城,即今县理是也。凿台,在县南四里。《水经注》云:“洞过水西过榆次县南,水侧有凿台。智伯瑶刳腹絶肠、折颈折颐之处。”《史记》:“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韩、魏杀之于凿台之下。”《说苑》曰:“智氏见伐赵之利,不知榆次之祸。”皆谓此也。今按:其台为洞过水所侵,无复余迹。原过祠,俗名原公祠,在县东九里。《史记》曰:“智伯率韩、魏攻赵襄子,奔保晋阳,原过从,后,至于王泽,遇三人,自带以上可见,带以下不见,与原过竹二节曰:‘为我遗赵毋恤。’原受之,以告襄子 ,襄子斋三曰,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予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予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百邑。’襄子拜受,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一升泉,隋《图经》云:“沾岭上有泉,名曰一升泉,水旱无增减。”台壁谷。在县南六十里。出产美枣。

太谷县。东南七十八里。旧四十乡,今十一乡。本汉阳邑县,属太原郡。今县东十五里阳邑故城是也。后汉明帝以冯鲂为阳邑侯。后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复置阳邑县。高齐及周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幷州。十八年,改阳邑县为太谷县,因县西太谷为名。唐武德三年,分太谷、祁二县置太州。六年省太州,县复旧。白壁岭,在县北七十五里。蒋谷水,今名象谷水,源出县东南象谷,经县北四十里,北入清源县界。阳邑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咸阳故城,在县西南十里。秦伐赵,筑之。以咸阳兵戍,因名。萝藦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太谷山。《山海经》云:“少山有玉,清漳水出焉。”又《晋地理记》云:“少山,即太谷。水出经祁县界。”

清源县。西南三十九里。旧十七乡,今十乡。本汉榆次县地。《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阳乡,魏戊邑。”按:梗阳在今县南百二十步,梗阳故城是也。自汉至晋,皆为榆次县地。后魏省榆次县,地属晋阳。隋开皇十六年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幷州。因县西清源水为名。大业二年省;又为晋阳县。唐武德元年重置。汾水,经县东,去县九里,又东南入文水县界。梗阳故城,春秋晋大夫祁氏邑,在县南百二十步。《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魏戊为梗阳大夫。”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其城内置清源县。鹅城,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晋阳秋》曰:“永嘉元年,洛阳步广里地陷,有鹅二,色苍者飞冲天,白者不能飞;苍色,胡夷之象,刘曜以为已瑞,筑此城以应之。”阎没墓。在县西南三里。《左传》曰:“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寛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魏子问,对曰:‘或赐小人酒,不夕食,馈始至,恐其不足。’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清源水。出县西北平地,东流经县北,又东南入汾水。

寿阳县。东一百五十里。旧十乡,今八乡。本汉榆次县地。晋于此置寿阳县,属乐平郡。卢谌《征难一作艰赋》云:“历寿阳而总辔。”即谓此。晋末省。《后魏风土记》云:“晋末山戎内侵,太原之户来向山东,戎即居之。真君十年迁戎,外徙寿阳之户于大陵城南,置寿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寿阳县为文水县,又于寿阳县故城置寿阳县,属幷州,即今县是也。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唐武德三年,置受州,县改属焉。贞观八年,废受州,县属幷州也。马首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左传》曰:“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韩固为马首大夫。”即此地也。洞过水,东自乐平县界流入,在县南五十里,又西南入榆次县界。石姥祠,《郡国志》云:“石形似姥,今有祠焉。”神武故城,后魏神武郡也,在县北四十里。故大陵城,隋《图经》云:“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是此城。燕岭,《隋图经》云:“岭多蛰燕,以名之。”在县西三十里。”方山。在县北四十里。

盂县。东北二百二十里。旧十一乡,今八乡。本晋大夫孟丙之邑。汉旧县,属太原郡。后汉及晋不改。按:此前盂县在今县西南,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故盂县城是也。后魏省,地属石艾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石艾县置原仇县,属辽州。因原仇故城为名,即今县也。大业二年,改原仇县为盂县,从汉旧名,属幷州。唐武德三年,割幷州之盂、寿阳二县于此置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县复属幷州。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铆,县取此山为名。滹沱水,西自代州、五台县界流入,南去县百里。白马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海经》云:“白马之山,其阳多玉石,其阴多铁、赤铜,木马之水出焉。”有白马关,俗传是后魏置。仇由城。即县之外城也,俗名原仇城。韩子曰:“智伯欲伐仇由国,道不通,铸大钟遗之。仇由大悦,除涂将内之,赤章曼支谏,不听,断毂而驰,仇由因亡。”盖其地也。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

河东道二:

汾州 岚州

汾州

汾州。西河郡。今理西河县。《禹贡》雍州之域。其在虞舜至周之代,皆属幷州。春秋时,为晋地。昔金天氏之后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也。又高阳氏之后封为晋国 。六国时,属赵。《赵氏世家》云“秦侵我西河、中阳”是也 。秦并天下,为太原郡之地。两汉至晋,为西河国。汉文帝为代王,都于中都;故介休县东南为中都城是也。后汉为晋阳。魏黄初三年,于汉兹氏县置西河郡。后魏于西河郡兼置汾州,取汾河为名。北齐又改为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隋初亦如之;大业中废州,复为西河郡。义旗初,依旧。领隰城、介休、孝义、平遥四县,后割介休、平遥二县为介休郡。武德元年,以介休郡为介州,西河郡为浩州。三年,改浩州为汾州,仍割幷州之文水来属。贞观元年省介州,以介休、平遥二县来属,文水还幷州。十七年,以废吕州之灵石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西河郡。干元元年复为汾州。

元领县五:西河。 平遥。 介休。 孝义。 灵石。

州境:东西一百六十四里,南北二百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九百里;东南至西京九百三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九百里;东至潞州四百四十里;南至晋州三百九十里;西至石州一百六十里;北至交城县七十四里;东南至管下孝义县四十里;西南至隰州二百七十里;西北至岚州,中间有界相隔,山路险隘,未详里数;东至太原府一百七十里。

户:唐开元户:五万三千七十六。皇朝户:主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客二千三十九。

风俗:同幷州。

姓氏:西河郡四姓:任。 临。栾。相里。

人物:唐:段文昌。西河人。宰相。

土产:龙须席。贡。 石膏。赋:麻。布。

西河县。旧二十七乡,今十八乡。本汉兹氏县地。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晋改为国,仍改兹氏为隰城县。今有美稷乡,汉美稷县地。唐上元元年,改隰城县为西河县。今城内有西河王斌碑,文字残阙。谒泉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隠泉山”,上有石室,去地五十余丈,顶上平地可十顷,相传以为子夏石室。文水,西南自幷州文水县界流入。文湖,一名“西河泊”,在县东十里。《水经注》云:“文水经兹氏故城东,为文湖。”多蒲鱼之利。八门城,在县东十五里。《十六国春秋》云:“刘元海遣将乔崧攻西河,因筑此城以自固。”高九丈,有八门,俗亦名“八门城”。临汾宫,隋大业四年,帝北巡至五原,夏四月,敕于汾州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汾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之时,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其地多雨,经夏罕有晴日。一日之中,倏然而雨,倏然而晴,晴雨未曾经日。虽高岭千仞,岭上居人,掘地深二、三尺,即清泉涌出。比干山,在县北一百一十里。卜商祠。在县北四十里。

孝义县。东南三十五里。旧二十乡,今八乡。本汉兹氏县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阳县于今理。永嘉后省入隰城。后魏,又分隰城于今灵石县东三十里置永安县。唐贞观元年,以县名与涪州县名同,改为孝义,因县人郑兴有孝义,故以为名。胜水,在县南一里。团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后魏筑,以防稽胡。其城纡曲,故名团城。魏文侯坟,在县西五里。段干木墓,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雀鼠谷,《冀州图》云:“在县南二十里。长一百十里,南至临汾郡霍邑县界,汾水出于谷内,南流入河。”即《周书》调鉴谷。板谷,在县东北三十八里。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右一作左部城,在县南二十五里。瓜城,在县北十里,此本虢城也。六壁府。《后魏书》曰:“太平真君五年,讨胡贼于六壁。”即此城也。俗以城有六门,因以为名,在县西八里。

平遥县。东南八十里。旧三十乡,今四十乡。本汉平陶县地,属太原郡。晋改隶太原国。后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义宁元年,于介休县置介休郡,平遥县属焉。唐武德元年于此置介州,县属不改。贞观元年省州,县入汾州。中都故县,在县西十二里。属太原郡,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谒戾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一名“麓台山”,《山海经》云:“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侯甲水,《冀州图》云“侯甲水起平遥,北流入太原界”是。京陵。在县东北七里。《礼记》:“赵文子与叔誉观于九原。”即此处也。注云:“九原,卿大夫之墓地。有城,即周宣王所筑,汉曾立京陵县焉。”

介休县。东南六十里。旧二十六乡,今十二乡。本秦、汉之旧县,在介山西北,因以名之。后魏明帝时,为胡贼所破,至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因立为南朔州,仍属汾州。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县。周武帝省南朔州,复置介休县。宣帝改介休为平昌县。隋开皇末,又改平昌县为介休县。义宁元年,于县置介休郡。唐武德元年,改郡为介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归汾州。汾水,在县北十二里。介山,一名“横岭”,地名“绵上”。《左传》:“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遂与母偕隠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杜注:“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此山即绵上田之故地,汉以为县。’”《郡国志》云:“介山上有子推冢幷祠存。”雀鼠谷,在县西十二里。昭余祁,《吕氏春秋》云:“大陆,又名呕夷之泽。”《周礼》“幷州薮,俗名邬城泊”是。按:薮自太原祁县,连延西接至此。板桥城,《郡国志》云:“刘渊击刘琨于此。”中都城,《冀州图》云:“中都县城东北五里。”《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齐无宇于中都。”是此。郭林宗冢。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武帝时,除天下碑,唯林宗碑诏特留。

灵石县。南一百二十里。旧六乡,今八乡。本汉介休县地。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傍汾开道,取其平直,得石文,曰:“大道好吉。”因分置灵石县。以今县西获瑞石为名。今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汾西险固之所。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即太岳,下有五龙泉,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介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汾水,在县北十步。深一丈,阔三丈,北自汾州介休县界流入,经绛郡西南流入河。《水经》云:“汾水又南过冠爵津,与桐水合。”按《注》云:“汾水,关名也。在雀谷,一名‘爵津谷’,俗谓之‘雀鼠谷’。”灵泉,《郡国志》云:“岳庙下有灵泉。”即五龙之水。以供祭祀,鼓动即泉流,声絶则水竭。岳庙,《冀州图》云:“绵上田岳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兽常守其庭。”贾胡堡。在县南三十五里。义宁元年,义师次霍邑,隋将宋金刚拒,不得进。屯军贾胡堡;会霖神语曰:“若向霍邑,当东南傍山取路。八日两止,我当助袭破之。”高祖使人视之,果有微路。笑曰:“此神不欺,赵襄子岂负我哉!”后如其言。

岚州

岚州。楼烦郡。今理宜芳县。《禹贡》冀州之域。历代所属与幷州同。春秋时晋国之分。晋灭,后为胡楼烦王所居。赵惠文王灭楼烦而有其地,以为县。其后北境属燕。秦为太原郡地。在汉,即汾阳县地。汉末,其地无郡邑。曹魏遂立新兴郡于此。西晋末,为刘元海之地。赵石勒,为后赵。永和六年,冉闵灭之,即为魏地,寻属。前燕,后为苻坚幷之,坚败,后魏道武帝克幷州,围中山,遂有其地。后魏末,于此置岚州,因界内岢岚山以立名。隋大业中,于静乐县界置楼烦郡。唐武德四年,平刘武周,置东会州。领岚城县,又以北和州之太和县来属。其年,分岚城置合会、丰闰二县。仍自故郡城移岚州于废东会州置岚州,旧领岢岚一县,县移旧岚州。其年,又以北管州之静乐县来属。七年,置临津县。九年省合会、岢岚、太和三县。贞观元年改临津县为合河。三年又置太和县。八年又省。天宝元年改为楼烦郡。干元元年复为岚州。

元领县四,今三:宜芳。 静乐。 合河。 一县割出:岚谷入岢岚军。

州境:东西三百二十里;南北二百七十八里。

四至八到:东南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东南至东京一千一百里;南至长安,取太原路,一千五百八十里;东至忻州二百四十里;南至石州二百三十里;西至胜州界一百八十里;西至麟州三百里;北至朔州三百里;东南至太原府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银州三百里;西北至胜州一百九十里;东北至代州三百里;东北至朔州三百七十四里。

户:唐开元户:一万七百二十六。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三十;客一千四百七十二。

风俗:同忻、代二州。

人物无。

土产:知母。五色龙骨。朮。松柏木。熊皮,贡。 麻。石蜜。

宜芳县。旧一十三乡,今六乡。本汉汾阳县地,属太原郡。后魏末,于今县北置岢岚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 八年,分静乐县置岚城县,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改为宜芳县,属东会州。六年,省会州,改属岚州。故郡城,即魏置于此。武德中,为岢岚镇。大定中,加兵三千,其后李迥秀又加兵六千人,号为“岢岚军”。开元后,废之。论者以为:“此地为突厥之要冲,不可废镇,故有河北之乱。”秀容城,即汉汾阳县城。刘元海所筑,元海因感神而生,姿容秀美,故自目。其城在郡西南三十里。羊肠阪,石磴萦委若羊肠,又古积粟之所也。岢岚山,后魏以山名邑,在县北九十八里。高二千余丈,与雪山相接。岢岚镇。在县西北九十八里。

静乐县。东四十五里。旧十乡,今三乡。本汉汾阳县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后汉末,属九原县。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镇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三年改为静乐县。唐武德四年于县置管州。五年改为北管州,因管涔山为名,六年省。县属岚州。圣人山,有古仙之迹,故有此号。繋舟山,在古秀容界,尧遭洪水,繋舟于此,山因以名之。管涔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一名“菅涔山”。《山海经》云:“汾水所出。”涔,音岑。菅,音奸。土人云:“其山多菅草,或以为名。”又为“管”字。《前赵录》:“刘元海族子曜,尝隠于管涔山,夜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在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变为五色。”壶口山,《禹贡》曰:“壶口,治梁及岐。”《汉书》曰:“山在北屈东南。”《水经注》云:“在北屈县故城北十里。”燕京山,《水经注》云:“桑干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天池也。”风山,《水经注》云:“风山,其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冬夏不止。”按《九州岛志》云:“马邑之地,风多寒冱,冰一二丈。”白马山,《山海经》云:“白马山,其阳出玉,其阴出铁。”楼烦城,《冀州图》云:“楼烦城,在县东北七十里。”《史记》云“楼烦,匈奴国。赵武灵王置有盐官”是也。三堆城,在县南八十里。故县城于此置。城内有堆阜三,因以名之。长城,《隋图经》云:“因古迹修筑长城,起合河县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里。”汾阳宫,大业四年置,末年废,在县北三十里。大河,河水北从马邑界南流至临泉县,入离石郡界。天池,俗名“祁连汭”,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周回八里。《水经注》:“桑干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天池。”池在京山之上,俗谓之“天池”。阳旱不耗,阴霖不滥。常有人乘车,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干泉。其水澄停镜,静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渊。池中常无片草,及其风箨有沦,辄有小鸟,翠色,投池衔出,若会稽之松鸟也。隋炀帝于池南立宫,每至夜,风雨辄吹破宫,竟不成。今池侧有祠,谓之“天池祠”也。汾水。《周礼?职方》:“冀州,其浸汾。”按:水出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合河县。西一百八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黄河,在县西二里。合河,《隋图经》云:“蔚汾水与黄河合,故曰‘合河’。”在县城下。合河关,在县北三十五里。蔚汾关,在县东七十里。隋长城,在县北四十里。东至幽州,延袤千里。开皇十六年,因古迹修筑。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

石州 忻州 宪州

石州

石州。昌化郡,今理离石县。《禹贡》“冀州之域”,卽周并州之地。战国初赵之离石邑,后为秦、魏二国之境。故《史记》云:“秦伐赵,取离石是也。”秦并天下,为太原郡地。两汉为西河郡地,有南单于庭,卽左国城。《前赵记》云:“今离石,左国单于所徙庭是也。”晋惠帝以刘元海为离石都尉,故元海起事于此。后石勒改为永石郡。后魏改为离石镇。北齐初置懐政郡,寻复为离石镇。天保三年于城内置西汾州,因改离石为昌化县。后周建德六年改西汾州为石州,改昌化县为离石县。隋大业二年又改为离石郡。唐武德元年改为石州;五年置总管府,管石、北和、北管、东会、岚、西定六州。贞观二年废都督府;三年复置都督;六年又废之。天寳元年改为昌化郡。干元元年复为石州。

元领县五:离石,临泉,平夷,方山,定胡。

州境:东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三百里。

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一千三百五十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九百里,西南至长安一千二百五十里,东至汾州一百六十里,正南微东至隰州二百五十里,西渡河至绥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岚州二百九十里,东南至隰州二百九十里,西南至隰州石楼县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岚州二百三十五里,东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五里。

户:唐开元户,九千二百六十二。皇朝户,主三千九百一十二;客二千四百一十七。风俗:同并州。人物:无。土产:胡女布,麝香,蜜,蜡烛,石英,松木。 赋:麻,布,龙须席。

离石县。八乡。汉旧县属西河郡,县东北有离石水,因取为名。后汉末荒废为南单于庭左国城是此地。魏黄初三年复置,后陷刘元海,石勒改为永石郡。高齐文宣帝于此置昌化县,属懐政郡。后周复为离石,属石州。隋唐不改。卢城,在县东二十里,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以攻刘曜。胡公山,在邑界。离石山,今名赤洪岭,在县西五十步。又云离石水,今名赤洪水,东北从方山县界流入,北齐高欢大破尔朱兆于赤洪冈,卽此水之岸也。

临泉县。西北一百七十里,五乡。本汉离石县地。后周大象元年,于此置乌突郡乌突县。隋开皇元年,改乌突郡为太和郡,乌突县为太和县;三年,废郡,以县属石州。唐武德三年,改太和为临泉。临泉水,在县北一百步,县因此水为名。黄河,在县北二十里,自岚州合河县西南流来。

平夷县。南五十里,六乡。本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大象元年,割离石县西五十一里置平夷县,属石州。黄河,西去县一百四十五里。宁乡水,在县西南一百五十步。

方山县。北九十里,六乡。本汉离石县地。北齐天保三年于离石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唐武德二年移就隋废方山县城,并置方州;至三年省州,县依旧置。贞观十一年又移县就今理。三角戍,在县北七十三里。赤洪水,源出县东,流入离石界。

定胡县。西九十里,五乡。本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大象元年于此置定胡县,及置定胡郡,在今县西。隋以其地阨险固,置孟门关。唐武德三年于此置西定州。贞观二年废州,置孟门县;七年又废县为孟门镇;八年废镇,复为定胡县。湫水,《冀州图》云:“湫水河,北从楼烦郡,南入龙泉郡,经吕梁。”《尸子》云:“吕梁未辟,河出孟门为二。”吕梁在离石北以东可三十余里。孟门关,在今县西百步,周大象元年于此置孟门津,隋开皇六年改曰孟门关,在黄河东岸。黄河,去县西二百步。

忻州

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古并州之域。春秋时为晋国,战国为赵地。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卽汉太原郡之阳曲县地,黄河千里一曲,此当曲之阳,故曰阳曲。后汉末于今州地置新兴郡。按《土地十三州志》云:“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尽云中、雁门之间遂空。建安中,曹操集荒郡之户以为县,聚之九原界,以立新兴郡,领九原等县,属并州。”卽此地。《后魏书》云:“天平二年置肆州,寄理秀容城,领灵丘等八县。”后周武帝徙肆州于雁门郡。至隋初,复立新兴郡及云州。开皇十八年改为忻州,取界内忻川水为名。至炀帝初,废忻、云二州,以其地属楼烦、定襄二郡。隋末为楼烦郡之秀容县。义旗初,置新兴郡,领秀容一县。唐武德元年改为忻州。四年又置定襄县。天寳元年改为定襄郡。干元元年复为忻州。定襄者,以汉有定襄城为名。按《河东记》:“汉之定襄,今朔州是也。”

元领县二:秀容,定襄。

州境:东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八十六里。

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约一千五百里,东至西京一千七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四百四十里,东至代州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太原府一百八十里,西至岚州二百四十里,北至代州二百五十里,东南至太原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太原府及岚州两界各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岚州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代州界一百一十里。

户:唐开元户,一万四千四百三十八。皇朝户,主四千一百六十八、客三千二百四十。

风俗:同蔚州。

人物:秦秀,新兴云中人,学行忠直知名。刘殷。新兴人,祖母思堇,冬日视地忽生堇焉。梦人曰:“西篱下有粟十五锺,铭曰七年粟。”土产:麝香,贡。豹尾,贡。扇。 赋:麻布。

秀容县。元十八乡。本汉阳曲县地,属太原郡。后汉末于此置九原县,属新兴郡。后魏庄帝于县东十里置平寇县。隋开皇十八年于此置忻州,又于今县西北五十里秀容故城,移后魏明元所置秀容县于今理,属忻州。程侯山,一名金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水经注》云:“忻水东歴程侯山北,山甚层锐,其下旧有采金处,俗谓之金山。”系舟山,尧遭洪水,系舟于此,在县南四十里。大白马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连小白马山。云母山,一名独担山,在县西十五里,其山出云母,山上有穴,入四、五里出玉芝。唐贞观十八年,勅使薛遵度采云母、玉芝于此山。忻川水,在县东三十二里,《水经注》云:“滹沱,南歴忻中口,俯会忻川水,水出西管涔东山也。”蓝水,经秀容界。肆庐川水,今名云中水,一名分岭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