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直、朱仲晦,淳熙癸卯仲冬丙子同登,楷书,径一尺,镌桃石。
旴川邓汉卿、须城张孝则、古鄮丰象之,绍熙改元上巳后三日来游。楷书,径三寸,镌桃石。
嘉定改元,上既更化,郑自诚、孙德舆、黄桂联冠进士第,于是同年陈道卿、曾梦传、林少从、邓复、叶棠、赵汝诚、郑斯立、黄顺卿、徐范、赵汝宠、周霖、陈子是、陈有声、许应龙、黄燮、陈时举、赵必兴、杨公衍、陈震、赵繇夫、高子升、赵彦仞、郑阐珍、朱伯旻、赵缜夫、茅綖夫、赵崇萃、任一震、陈元震、赵彦傜、以中冬戊戌会之于道山,刻石邻霄以志吾闽之盛,开封郑损以乡进士预焉,楷书,径三寸,镌石天东。合沙刻石陈全。楷书,寸许。
庚戌同年,仕三山者,金华沈如愚元发、招武黄静夫体仁、四明林惟孝叔全、玉牒赵崇恬安伯、崇复仁翁,偕是邦陈子坚子正、李熹晋老、曾准正叔、黄匀钧可,高惟月明之,潘景伯仰之,序拜于道山,举酒相属,从容欢洽,自期集迨今,岁月飘忽如许,各天一涯,无繇合并,兹会凡十有一人,是可识也。时嘉定五年壬申正月五日。楷书,径三寸镌天章台侧。
颍川韩元豹德文、浚仪赵崇复仁翁、延平余谈原中、庐陵周必贤君举、上饶周珒德辅,暇日把酒道山,小憩竹石之下,坐待月华,一笑而去,僧妙观同游。时嘉定壬申阳复前七日。楷书,径三寸,镌杏台里石壁。
“垒石嵯峨接斗魁,登临疑是小蓬莱。它时稳步丹霄去,也道云游到此来。”时嘉定癸酉灯□后十有一日,庐陵自然居士李图南来游是山,登眺既毕,小憩于斯轩□,上人瀹茗聚话,谈论风生,亦足以洗尘襟而慰牢落也,因成廿八字。是时小儿如圭,以帅属□使长于富沙未返,从游不及,惟斿、克二孙侍行。楷书,径一寸,镌杏台里石壁。
东嘉蔡荃、简策、沈因、谢有大、郡人林能千,嘉定甲戌十月望前一日来游。楷书,径二寸,镌道山亭右。
钱唐刘辅之、姑苏李明仲、浚仪赵德颖、金华叶明中、富沙丘敬之、钱唐岳之茂、温陵苏元中、永嘉林道甫,以嘉定丁丑重阳前一日来游。楷书,径三寸,镌道山亭侧。
嘉定甲申夏四月,郡丞桐江詹又民敬叔以上浣之暇,登平远台,陟石樽山,访九仙遗迹,出通仙门,得支径至禊游堂,观南湖,入宁越门,上乌石山,憩于道山亭,于时积雨初霁,气象清明,四山环抱,如列屏嶂,而是亭左右大石特立,巨木交荫,悠然远览,南台江中风帆浪舶历历可数。前则田畴广衍,后则屋室参差,登临之胜,景物之繁,轩豁呈露,不待搜剔而尽见之已。而夕阳西坠,云烟杳霭,恍觉身在蓬瀛间,充然若有得也。然视事已八阅月,始克来此,汩没吏尘,寸步千里,未知再游复在何日?薄暮而归,徘徊甚久,摩挲石下,刻以志之。兄子容、子好敏侍行。楷书,径三寸,镌霹雳岩下。
王简卿、赵履节、徐清伯、宝庆丁亥仲秋下浣同游乌石山寺。楷书,径一尺二寸,镌霹雳岩下。
卢山胡伯量、番阳夏季起、李增卿,绍定辛卯重九日登邻霄台。楷书,径六寸,镌桃石。
四明汪彦领客浚仪赵崇宾、四明夏兴邦、范炳、金华赵希谼、永嘉朱景彝、豫章黄伯荄、莆田顾孺杰同游道山,儿之道侍行,时绍定辛卯仲冬朔日。楷书,径三寸,镌道山亭右。
端平二年四月五日,延津项顒、邗城张蕴、静海姚琪、天台赵汝孖、永嘉范昌世、建安游孝严、四明夏兴邦、金华赵希谼、会稽唐庆远、怡山郑逢年,同登乌石山。楷书,径八寸,镌邻霄台东。
周自介、赵崇、詹攀鳞、陈淳祖、黄镇祖、黄镇周、淳祐改元九日登道山。楷书,径六寸,镌天章台侧。
赵成已、克一、唯伯、颖叔、淳祐甲辰日南至之九日,同来。楷书,径寸许,镌霹雳岩旁小石侧。石中题岁月,聊纪此时游,寄语岩头老,能令不朽不,呈和尚禅师,汴赵希道唯伯书。行书,一寸。
淳祐丁未良月望后九日,止泓赵希衮偕客杨焕、郑杲之、陈士挺、赵孟信来游,子与谏、与革侍,住山绍潾。隶书,径六寸,镌天章台北。
淳祐十年秋先重阳十日,眉山史季温与建、张毅然莆、赵时愿会于道山亭,杯茶清话,不减登高之乐隶书径五寸,镌霹雳岩下。
淳祐十年九月,柯山赵希浄、郃莆赵时愿、林丛、桂衢徐士廉督浚河之役,凡八百三十丈,旬日竣事,会两司属僚观焉。是日,风高气清,太守宴而众宾欢,因识道山亭之石,八分书,径三寸镌道山亭畔。□事黄循父敬书。八分二寸。
景定癸亥仲秋望天台陈传□、陈□□、郡人林元、王刚中、陈□、郑履正、王安□、住山师譁同来。楷书,径四寸,镌天章台北。
王镕、赵希、陈仁玉癸亥九日游道山。楷书,径一尺五寸,镌桃石。
咸淳天子亲郊之岁,九江吴公实帅闽江,东西之仕于闽者赵若遂、范宜损、赵必岊、缪君宝、章魁、孙邵斗、陈松,以正月癸卯会拜于道山堂,序列以齿。楷书,径五寸,镌霹雳岩下。
咸淳丙寅孟陬六日,浙之东游宦于闽者会拜道山,谨履端也,笾豆有楚,威仪孔时,宗藩主人扬觯语曰:“官无崇庳,各有职业,岁既更始,益懋尔图,能无愧明德,新民之□,则岂但枌里重,将为天下重,盍留氏名以观厥后,可乎?”众唯唯,遂以齿书。天台赵希孟能、吕必延寿道、四明赵若惠君锡、金华唐烁潜父、杜潜叔起,永嘉黄禹锡元功、三衢徐汝乙伯东、天台张□□□、永嘉林镗夫声远、天台徐柏悦之、永嘉□□□□□括苍鲍志及时中,永嘉蔡申显伯、□□卿恕斋,吴公闻而致馈,以光斯集。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下。
咸淳三年春正月十有二日,绣衣使者永嘉陈淳祖唯道会浙东之仕于福唐者,序拜道山。永嘉陈懋钦尧俞、金华唐烁潜父、四明赵若惠君锡、永嘉黄禹锡元功、三衢徐汝乙伯东、留梦发彦和、金华吕守之悦善、永嘉林镗夫声远、方槱良材、天台徐柏悦之、永嘉丁一凤景阳、朱士可起予、陈子崇居广、张公辅良弼、林潭叔源、括苍刘梦龙夔友、会稽董回孙景渊、永嘉蔡申显伯、连帅九江吴公以馈至。楷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北。
咸淳戊辰正月六日,闽之同官池师曾、廖时修、林拱辰、赵崇錥、吕大奎、舒文举、赵时锜、庄弥高、方景传、夙师靖、陈举龙、杨思谦、陈松、翁燧、真同祖、游义远序拜于道山亭。时阳岩洪公帅乡部以馈至。约而不至者,黄裳、赵若□、林应龙、郑文龙、谢举。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下。
咸淳已巳正月七日,三山郑文龙、建安舒文举,廖时修、清源连端懋、三山赵崇錥、延平廖邦杰、清源刘缜、莆阳刘强甫、建安赵崇伳、□阳方景传、建安夙师靖、三山□□、清源曾于善、莆阳赵若琮、清漳杨思谦序拜于道山堂,时阳岩先生洪公帅乡部以馈来。期不至者,清源赵崇郛、建安翁燧。楷书,径二寸镌霹雳岩下。
宿猿洞程师孟篆,径二尺,镌豹头山。以下皆宋刻,年月无考。
长乐台程师孟楷书,镌千福院,今亡。
冲天台程师孟篆书,径二尺四寸,镌东峰岩前。
道山亭程师孟篆书,径二尺,镌蟠桃坞西。
以上四刻并不署书人姓氏。旧志皆称为程师孟书。按:宿猿洞、冲天台、道山亭、闽山、详下疑刻。光禄吟台篆法尺寸皆同。“闽山”二字似亦程公辟所书,若系唐天宝八载敕改乌石山为闽山时所刻,则“闽山”之上应加“敕”字,山上嗣圣中“敕华严院”四字其明证也。
郑尚明同羽人佳妙□□□□试茶于三笑岩。草书,径四寸,镌清尘岩。按:尚明、穆孙,郑昂字。
石室清隐,楷书,径一尺,镌今先贤石室池畔石上。晦翁。行书,一寸。
光风霁月,草书,径八寸,嵌天王岭道山祠。晦翁。草书,寸余。
以上二刻当是淳熙间避伪学禁时所书。
福俗传朱子书,楷书,高丈余,镌观音岩旁,有“开禧丁卯正月郡人张元简”十一字,楷书,径四寸。
修三礼处。黄榦书,在山西麓,今亡。
客至不点茶,相看淡如水。白云深谷中,稳坐浮生里。此即安文头陀磨崖诗,在南涧寺,今亡。
四明赵崇熙志道与天台于大任、仁叔杨景清、明叔□□、秦安道偕行,二子必□、必□、侍后,长子□□冠就,成口号□□□霹雳破岩□□□向道山□之上。楷书,径二寸,镌霹雳岩下。
元
岁元默敦牂中秋后之二日,闽省参政易阳焦公宽甫自清源归觐,道福唐,又三日,宣慰秀岩石祥甫戴酒会于乌石之道山亭,申隐信、云甫、省郎镇阳毛汉卿、提举东平古纯甫、寓客南洲卞仲元、住山释绍玉与焉。时秋雨霁,金飚荐凉,秀壁苍岩,云烟晻霭,如助献酬者,而衍波长陆、平畴远水皆隐现吐吞于履舄之下,真奇观也。盖自开辟,即有此山,阅几千年而有今日,其可无以纪岁月,笔之者申隐云甫,摹之石者释绍玉也。楷书,径二寸,镌道山亭左。
“都会东南未可夷,衣冠文物见多仪。儒风兴盛犹唐馆,霸气沉雄入钓池。海近重城朝日早,江围平野暮潮迟。道山亭迥斜阳晚,一片瑶镌晤语时。”至元庚寅夏仲重午登道山亭,秋涧老人题,男公孺侍行,并士人刘三益。楷书,径三寸,镌蟠桃坞左。
雪岩总统沙罗巴、海岩总统苑吉祥、雪庵宗师李溥光,大德二年四月望同登绝顶。楷书,径五寸,镌石天上。
“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阿。云来云去三晡雨,霜后霜前两熟禾。东郭农人报丰稔,西皋老子亦婆娑。肩舆到处皆名刹,时与高人醉踏歌。”大德二年立,秋日同雪岩总统饮乌石之道山亭,济南赵文昌题,住山□乌石也□摹刻。行书,径三寸,镌石天上。
天历己巳仲冬八日,括苍林君则,偕建安张伯阳游道山,子似祖侍书。楷书,径三寸,镌霹雳岩下。
至元后庚辰人日,建安张伯阳偕大名路仲□重游,释觉山。楷书,径六寸,镌霹雳岩下,余字蚀入树根。
至正三年癸未重九,福唐刘顺老偕子德生、懋生、愿生、恩生、志生,为大祖拂尘。莆田郑枃、永阳梁说同拜。隶书,径三寸,镌华严岩东。
赵州孟诚伯真、京口蒋天则、元用来游闽中之乌石山,莆田郑枃子经书石,广信章容元度勒字。隶书,径六寸,镌石天北。
章容元度、郑烨宗晦、郑诜子释、姜柏子贞、郑畊子山,来观“薛老峰”字隼尾法。隶书,径一尺五寸,镌金刚迹石。
中书省断事官八都儿丁,令史王敬先,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安止善,书吏曹能之,福建闽海道廉访副使马合、麻德卿、索士岩,知事张允中,照磨王正已,同登道山,实至正丁亥冬季月乙酉日也。楷书,径三寸,镌道山亭右。
“追陪偶上道山亭,垒嶂层峦绕郡青。子迪。万井人家铺地锦,九衢楼阁画帏屏。元卿。波摇海月添诗兴,座引天风吹酒醒。本初。久立危栏频北望,无边秋色杳冥冥。”文卿。右宪使崞山僧家奴元卿公、佥宪奥鲁赤文卿公、申屠駧子迪公、赫德尔本初公、暇日燕集联句也。谭忝备宪幕,重惟诸公皆文章名士,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以道义相处,文字为娱,诚一时之佳会,因勒岩石以纪我元文物之盛云。至正九年八月望日,经历赵谭识。知事任允书、宪副朵儿只班善卿公继登斯亭,览山川之胜概,睹群公之赋咏,曰:“此盛事也。”遂题于后。隶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右。
至正十二年龙集壬辰九月九日,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许从宣、佥宪普颜帖穆儿、郭兴祖、乃马歹,经历王钦、知事彰□、照磨禾颜帖穆儿同登兹山,是日也,天宇泬霜风劲厉,感万物之说□,思鹰隼之□击,仰瞻宸极,对越甚迩,不徒升高望远以为乐也。遂命从事者题名勒石,以纪胜游云。八分书,径二寸,镌蟠桃坞西。
至正壬辰冬,余以柏府之命如广海,经三山,止神光寺。明年正月朔,寇逼郡城。是日,与廉使许希文共守南门,董督备御,越二十六日,建、邵分宪佥事郭继先率援兵南下,贼遂败溃宵遁。迄秋,余自广回,复假禅榻之寓者弥月,凡山川之形胜,民物之殷庶,无不在心目间也。噫,人生等浮沤,世事如转蓬,是以登兹山而增慨,抚故实而兴嗟。后之纪斯游者,亦必览是而有感焉。至正十三年良月九日,前大兴府尹、海道都漕运万户燕山李世安识,时侍行吏吴人葛思让也。楷书,径二寸,镌天章台侧。
至正庚子夏,南台群公会于道山亭,历览山川,兴怀今古,刻石以纪岁月,都事王伯颜不花彦芳、监察御史易普刺金、仲达锁飞鹏、举观童用宾、通事卜颜帖木儿仲贤、宣使孙士敏汝学、察史武征、文献高仲彦实、王宜叔、宜杨、志希、尹幕史达兰不花、元善。四月二十又五日,监察御史孔汭世川谨志。楷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右。
至正甲辰春二月乙未朔,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雪庭公游道山,仲子岳山、季子完泽铁牧尔侍行。公名燕赤不华,字子实,散□□氏尸滦阳,天台郑守仁谨题,时住山释宗广刻石。八分书,径四寸,镌天香台西。
忠孝文武燕赤不华摹勒,镌天秀岩。
天秀岩楷书,径一尺,双峰梦下至正甲辰四月题。楷书,五寸。
清泠台楷书,径一尺,镌霹雳岩下。
《东壁亭记》,福城之三山,闽山其一,即乌石山也。至正二十四年,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摹勒皇太子所赐“忠孝文武”于石,亭是山之阳而建焉,名其亭曰“东壁”亭之西有岩,名曰“天秀”,又亭其椒曰“望海”。“望海”之西又亭焉,曰“东升”。“东升”之西台焉,曰“清泠”。门其南曰“春明”、曰“天秀”者,状其景之胜也。曰“清泠”者,即其气之肃也。曰东、曰海、曰春,皆因储皇之恩锡而起也,于是,山巅海隅焕焉若重光之照临,莫不敬叹钦羡于仰瞻之下,不惟平章公忠孝文武之名可垂永远。凡宅于兹者,皆将以是自勉也,不可以不记。朝散大夫、江西等处左右司郎中揭汯记并书。楷书,径二寸,镌天秀岩后。
至正二十四年,岁在甲辰,十一月,户部员外郎张闾以董盐筴至三山,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贤□□□□□□□,至十二月七日登道山亭,读曾文定公记,饮霹雳岩畔,转□□□,又饮焉。又自观音岩下,迳仁王寺东登东壁亭,伏观福建行省平章燕赤不华公摹勒皇太子所赐“文武忠孝”四字,□□□□“望海”、“东升”二亭又饮焉。日暮,乃□□□□□之会,可为千载之故□也。从行者,户部掾□□瑞□□□伯□□□□□□德山;记之者,□□行省□□□□□□。楷书,径寸许,镌天秀岩下。
至正甲辰冬,奉使闽省,丁丑月霁日,礼部员外郎傅好礼之纲、春官主事赵子希颜、都水少监杨有庆、自叔部史刘严彦、瞻宣使蒋仲皋、奏差郭义夫同登乌石山巅,遥望北阙于白云之表,希颜书。楷书,径四寸,镌邻霄台旁。
至正二十五年正月三日,户部侍郎王叔璵、员外郎张闾伯、高留守、司经历曹德辅、闽省检校董公著同登,唐观、李习从行。隶书,径五寸,镌天秀岩后。
□□□□□□毕,臣礼□□门,元□之仁,邦人德之□□纪绩,□□□□难□此人,至元□□侯官率陈□□□石道。楷书,径四寸,镌幞头石。明嘉靖初磨镌“乌石在,黎公在”六大字。按:元有两至元。以下皆元刻,年月无考。
字,六寸,镌天秀岩下。副使侧□书。
明
洪武已未孟冬既望,龙虎将军、福建都指挥使、滁阳赵奉,资政大夫、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括苍陈铭,通奉大夫、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太原张机,安远将军、同知福建都指挥使司事祈阳王诚,同游乌石山,登般若台,观李阳冰篆,历览古迹苾蒭,释德洽谨识,住山释道启刻石。楷书,径四寸,镌清泠台右。
洪武庚申中秋日,江右蓝仲晦、黄尚父、冶城陈则诚、林子羽、林子山、临川黄公远、山之僧圆极、玩月于此。八分书,径三寸,镌李石。
洪武甲子秋九月九日,福建卫指挥使、昭勇将军武昌吴迈,同昭勇将军、福建都卫指挥使潇湘赵祥游南山乌石,坐清泠台,时天门揭晓,海宇澄秋,望阙怀忠,后天下乐,悠然之趣得焉。于是乎登。偕行福州府都僧纲释善旭识,台西讲经论沙门德洽勒石。楷书,径六寸,镌清泠台上。
鳞次台,篆书,径一尺,镌天王岭。建文元年,沈沂为黄济书。篆书,四寸。
贵州佥宪陈辉伯炜,云南参议王善师舜,水部主事郑文季友,南康太守刘麒伯祯,监察御史罗泽宗本、林文秩礼亨、弟审理文秸嘉亨,选部主事洪英实夫,金部主事陈复鼎初,张衍理文,光禄署丞林生子仪,翰林修撰陈枨叔刚,刑科给事中姚铣孟声、弟銴孟文,本府学教授陈从景著,福州中卫百户朱成克诚,进士廖伯、牛师冉、郑亮汝明,儒士戴侃宏龄,释性源,宣德甲寅仲春望日,同觞咏于此。楷书,径五寸,镌金刚迹东。嘉靖壬戌年,水陆征倭有功,升授本卫所世袭千户、历任掌事五世孙男朱忠,万历丙申年仲春吉旦,重咏于此立。楷书,三寸。
黄氏鳞次台后,山东西界于路,南接古寺,荒□□久。大明正统乙丑仲冬,□□孙□追述祖□□,子济公□进士□□□,先志□□□□□□□□□,咏□□□□□□□□□□□□真□□□□□□□□□□□藏玉且□□□好修,□□□□□□□□□雨,苔春老锦,□□□□□□□□重巨乔钟□有自然,竹梧巢□黄世□。楷书,镌天王岭,以下漶漫不可识。
成化癸巳九月九日,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林聪季聪、同福城耆英,广东按察司副使张文从周,贵州按察司佥事李叔义文宜,光禄寺寺丞潘东孟阳,云南布政左参议王英孟育,封户部员外郎黄穉孟仁,温州府知府邵铜振声,抚州府同知丘鉴仕辉,临川县知县姚洪志大,怀应府孟县儒学教谕李忠思诚,登高至此。楷书,径五寸,镌金刚迹东。
致仕佥事九十翁李叔谊,又偕致仕吏部右侍郎王克复、翰林检讨龚福、广东右布政使谢瑀、按察副使翁晏、佥事陈廷玉、贵州右参政林迪、左参议邓珙、邹平、教谕王佐、合州同知高圭、苏州府知府李廷美同游,有明弘治壬子秋九月望后一日题刻。癸丑秋又偕浙江左参议谢琚、苏州府通判蓝通重游。楷书,径四寸,镌石天北。
正德已巳重九日,钦差巡按监察御史屠奎、巡按监察御史王注同登。楷书,径四寸,镌桃石。
乌石山高镇大方,襟连瀛海□萦江。势邻霄汉瞻依日,秀毓英豪左右邦。清浊始分元有此,乾坤佳处不教双。磨崖欲写无穷景,安得春容笔似扛。正德癸酉八月朔旦公安邹文盛识。行书,径二寸,镌邻霄台旁。
正德戊寅九日,华亭周鵷文仪,昆山周震世亨,同登。楷书,径四寸,镌邻宵台侧。
乌石山或建祠宇,且树木长盛,予患,言于当道。未几卫卒两度乱,佥云当毁祠伐木。寻有咎予非是者,赋此用告诸后:“乌石分明是虎头,虎头昂耸岂良谋。凭君莫究从前事,我为生灵独隐忧。”正德十四年春三月,烟霞病叟林廷玉书。楷书,径四寸,镌望潮峰侧。
嘉靖乙酉,泾县教谕横州张玺,典闽藩文衡事竣,旧知县丞陈明重九日速登乌石,偕乡士夫云岑陈烨、怀麓叶性、九竹郭辚纪游。楷书,径三寸镌石天北。
石 天行书,径一尺四寸,镌双峰梦左。嘉靖丁亥春,高禧、潘积中、谢宜相题。隶书,四寸。
乌石峥嵘,祥地设天成位我客戾止,鹏,朝阳凤鸣,显。行书,径四寸,镌鸦浴池西。嘉靖戊子仲春朔日,顺天府尹、前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荷峰陈公祥,右参政北湖侯公位、左参议、松涧谢公显,按察使佥事白湖曾公鹏,偕都阃苗公俊、康公英、徐公丙中并游,勒石。行书,二寸。
乌石饯东洲公联句:瑶草真吾好,东洲□侨。烟霞此地偏。西□□乾。日移千嶂动,东□□□。城抱五云连。荔子丹成锦,□□□□。莲花白满川。那堪共□□,西□□□。忽漫赋离筵。嘉靖丙申夏五月廿有四日题。草书,径四寸,镌李石。
大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季冬十二月十又五日,监察御史缙云樊献科,邀吏科左给事中宛丰郭汝霖来饮。越三十九年庚申孟春正月初五日,汝霖又邀献科来饮。时汝霖以航海待渡,献科按闽历四载,冬将别去,山川不改,光景如梭,献科因舒啸记之。草书,径五寸,镌石天北。
隆庆六年长至后,桂林殷从俭,偕郡人罗一鷟、陈全之、张邦彦到此,行书,径一尺,镌李石,督工官黄朝产刻石。行书,三寸。
超游九霄,行书,径二尺,镌金刚迹东。万历丁丑夏,三山张炜书。行书,四寸。
万历甲午九月九日,中丞德清许孚远,直指陈留刘芳誉,邀检讨耀州王图职、方华亭、方应选,同登乌石邻霄台。楷书,径一尺二寸,镌桃石。
万历丙申四月念六日,经历陈德言、照磨陈世芬、检校张希载邀游,睹先大夫遗迹,有感,遂成二律:“首夏移尊傍石台,万家烟井望中开。江分九曲通遥岛,地拥三山接上台。取醉便成河朔饮,裁诗谁负大夫才。不堪苔藓埋遗迹,读罢令人思转哀。”“乌石山头一振衣,万峰茜削映斜晖。平崖吊古人何在,华表寻仙鹤未归。按节有声传父老,承家无计愧轻肥。空余此日思亲泪,泣断寒云湿不飞。”不肖男问辨百拜书。楷书,径三寸,镌石天北。
大明万历已亥清和既望,闽三司公宴于乌石山清虚亭,蟾魄当空,万里乙色,渔灯数点,隐约在望,前此胤此,多不得月,则兹宵信胜游也。时在馆滇国朱运昌、宪长诸暨陈信学、大参丰城徐即登、宪副皖城汪道亨、南海金节、武林高从礼、都阃章贡陈大器,而勒石纪岁月者,则学使吴兴沈儆炌也。越六月,建南守道四明杨德政、巡道严陵邓美政,入会城再宴于此。楷书,径三寸,镌金刚迹东。
清尘岩行书,径一尺四寸,镌山上。赐进士大夫龙国禄书,万历庚子三山晋安□□□□。草书,三寸。
云关幽键行书,径一尺三寸,镌山麓。万历庚子本省都司许国威为云南鸦足山旭上人书。行书,四寸。
大明万历二十有九载,岁在辛丑,同官于闽者休邑吴继臣、太和杨寅贤、长洲徐淳友、旰江范炼、广昌李可贤、琴川汤来召、保昌李洁、会稽叶灵祯、古歙汪道行、上幕卢邦俊、浈昌刘应魁十一人焉,于季秋九日相率效龙山故事,佥野服游曲径,逶迤入平林,斗折而西上数百武,登邻霄台之巅。斯时也,气佳景清,见群山迭翠,万壑争流,风帆烟艇,云霞掩映,真使人应接不暇,咸忻然会心,浮大白而憩石上,恍不知其在人境也。已而,苍茫暮霭,起自四山,乃相为叹咏,荷月而归,乃命工镌石以纪一时之胜云。楷书,径四寸,镌放生地顶。
秋日登乌石山,宿绝尘禅房,与海澄诸子言别。“半壁清虚证果因,白云深锁自无尘。尤怜聚散孤峰外。鹤影黄花处处新。”万历辛丑九月望日,西粤龙国禄题。楷书,径五寸,镌望耕台石。
“壁立岩岩一片峰,银钩倒挂玉芙蓉。居人何处穷遗墨。薛老当年此寄踪。啸咏祗留明月在,摩挲应被古苔封。却同姓氏缘非偶,异代风流得再逢。”山居之暇,寻倒书“薛老峰”感赋。时万历丁未秋,福唐薛梦雷。楷书,径五寸,镌天秀岩下。
薛君和招同林谨任、陈泰始、洪汝臣诸公集薛老庄分得东字:名园开宴集群公,河朔风流此日同。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峰传薛老人何在,尊入平原酒不空。莫向邻霄台上望,烟尘今正起□东。万历已未夏叶向高。草书,径四寸,镌天秀岩下。
元亭东壁俯江流,山郭周遭四望收。蜃气雾浮鲛室暝,涛声风送海门秋。尊前促膝倾千古,醉后遥心寄十洲。久矣投簪今白发,欣逢明圣□优游。集薛老村分得秋字,林材。楷书,径三寸,镌天秀岩左。按:林材,字谨任。
天地一声钟按:此为吴县进士杜庠诗,今亡。以下皆明刻,年月无考。
草树迷濛谢豹啼,江山依旧世人非。野翁识破尘寰事,一度来时一醉归。林廷玉书。楷书,径五寸,镌霹雳岩。按:廷玉,侯官人,官都御史。
冰 壶楷书,径四尺,镌望潮峰侧。烟霞病叟书楷书,三寸。按:烟霞病叟即林廷玉。
乌石在 黎公在楷书,阳文,径四尺,镌幞头石,今呼黎公崖。按:此为嘉靖初镌,详《古迹》。
龚用卿曾游楷书,径四寸,镌天香台旁。按:用卿,侯官人,嘉靖丙戌状元,官祭酒。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衣制食备,万国其奠,窜舞蒸奔。右岣嵝碑,嘉靖中御史李元阳摹刻山南。
钟山萃灵马森,楷书,径一尺,镌钟邱园。
大明孙子长读书处楷书,径二尺,镌冲天台后。
双峰梦楷书,一尺三寸,镌石天前。邵嘉民谓宾书行书,一寸。
岩居川观篆书,径一尺镌福字坪西。闽中邵嘉民题篆书,二寸。
石 团楷书,径一尺,镌石。居人谓宾志楷书,一寸。
松 岭行书,径一尺,镌石林。许豸书行书,五寸。
荒畦随意构,爽顿开颜。缺径凭花补,回窗倩竹关。烟容凝石浅,山色到门闲。徙倚危阑畔,潮来浦几湾。许豸书。草书,径四寸,镌清泠台西南。
国 朝
百字碑,邻霄亭圮垂百年,客夏震合力经营道山废迹,以次修举。维时靖南王□殿下督抚。二刘公奉皇帝命,休息吾民,比岁大稔,山海无事。亭成,闽人乐之,爰纪厥事,磨文于岩,颂皇帝德,传之后人,其永无斁。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内升前侍御史郡人萧震题。八分书,径九寸,镌石天顶。
三山成鼎峙,乌石最其巅。海屿千峰外,江涛半岭前。晓晴观日涌,晚翠傍云眠。膏沐桑麻遍,春城万缕烟。康熙十一年壬子春日,蠡城王业衡题并书。草书,径五寸,镌金刚迹东。
登邻霄亭联句:“海色平于掌,天风浩浩来。崇冈舒眺日,疑是望京台。”其一。“胜踞群峰上,磨岩纪璚煌。不须铜作柱,海国有金汤。”其二。康熙壬子夏上谷刘斗□□□书草书,径八寸,镌金刚迹石侧。
补 石行书,径一尺二寸,镌鸦浴池旁。秀水沈溥,字补石,同婺州傅愿之侗游此,遂以“补石”二字书石记胜。康熙甲寅上巳。行书,二寸。
钦命参赞军机等事、都察院左都御史加一级介山,兵部左侍郎加四级吴努春同游人根德、登德、阿兰太巴士,康熙丁巳岁孟春,至此游览,罗密书。楷书,径上寸,镌李石。
钦差赍御书三言至闽,内阁撰文中书德其内游此,康熙壬戌年中秋日题。楷书,径五寸,镌李石。
辰韩金镇定一、凤凰山安尔玺琮侯,奉天子命,从大将军克平闽海,功成班师,行有日矣。重九登邻霄台,联吟纪胜。“六年建旆驻炎方,定一。九日登高泛菊觞。雁羽不惊秋色淡,琮侯。鱼书初静阵云黄。台邻霄汉瞻天近,定一。望倚枌榆感路长。铜柱昔贤嘉绩在,琮侯。龙山何独擅词场。”定一。康熙壬戌秋勒石。楷书,径三寸,镌邻霄台侧。
快 哉行书,径一尺六寸,镌清泠台东。康熙甲戌仲□□□高□□书。草书,二寸。
“磴道斜分始及巅,台高凭眺拟飞仙。烟生万户环山郭,翠插千峰接海天。归路爱穿松迳里,胜游须醉菊篱边。三秋好景惟重九,喜共群黎乐有年。”丙申重九同人游道山登冲天台之作,石沙木合。楷书,径寸许,镌冲天台后。
“是为登高始造巅,更闻此地可寻仙。花迷曲径疑无路,云锁飞梁别有天。放眼直穷沧海外,置身如在碧霄边。时逢令节须行乐,肯把豪情让少年。”奉和原韵,东吴顾正阳。楷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春风寻□碧山巅,高阁凭栏望九仙。江雨欲晴云□树,海潮初至水连天。石桥鹤去轻烟外,木末鸦归返照边。登眺浑忘身是客,韶光仿佛永和年。”关中酉山韩书。楷书,径二寸镌天台后。
“兴酣曳杖翠微巅,快趁轻风似羽仙。望眼横令穷碧海,吟怀直欲逼青天。山围粉堞炊烟里,锦缀丹枫落日边。无那黄花能笑客,萧疏旅鬓又经年。”奉和原韵,古吴广成。行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登高深喜蹑崇巅,杖履叨陪说法仙。应节菊花开满地,及时雁字写长天。山峰屈突穿城里,海水纡回到郭边。遥望四围香稻稔,仓箱饱获乐丰年。”奉和原韵,鸳水徐清。草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石径纡回更上巅,放怀凭眺恍如仙。松涛淅沥联秋浦,雁影横斜落远天。道到精微言岂尽,交逢知遇乐无边。茱萸醉把成嘉会,今日登高胜昔年。”南昌刘宏璧奉和。楷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共两处。
“屏除驺从陟峰巅,身立高台意欲仙。五色糕供桑落酒,三神山接海门天。无诸画堞人烟外,召伯甘棠井里边。政暇风流佳句在,摸岩吟诵自年年。”南昌刘思迁恭和。楷书,径寸许,镌冲天台后。
丁酉春日游道山,见壁间石大方伯原韵,“层楼高架道山巅,登眺恍逢姑射仙。紫气东来连海树,白云西望接江天。松风细响鹤亭外,蔓草春深猿洞边。廿载飘零成底事,无如此处度流年。”楷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力疾来登百尺巅,手添檀炷礼真仙。风摇曲槛疑无地,洞驾飞桥别有天。烟景爱看三月侯,羽程催赴五云边。何时重踏榕城路,肃侍乔椿祝大年。”壬寅季春游道山,恭次家大人原韵,长□石洙。楷书,径三寸,镌天台桥下。
瞻彼乌石,峨峨耸峙。翠列诸峰,带潆远水。凤翥龙蟠,祥钟百雉。有阁在麓,春秋享祀。作作有芒,奎光南指。蹑根探窟,蝉联鹊起。蚌鹒屡易,崇极而圮。榖旦于差,仍厥旧址。丹雘梓材,各奏尔技。匪云壮观,爰踵前美。山灵呵护,自今以始。星斗文章,林琼榜蕊。于万斯年,中天横紫。楷书,径五寸,镌山北。时乾隆已巳孟冬望日,王朝屏识。楷书四寸。
山环水带行书,径二尺,镌邻霄台旁。乾隆辛巳,郡守李拔题行书,七寸。
道山真境楷书,径一尺,镌山上。乾隆壬午重阳,三韩马负图行书,二寸。
望耕台行书,径一尺八寸,镌山上。乾隆壬午,郡守李拔题行书,二寸。
凤城西南,乌石巃嵸,仙踪杰节,千载凌空,从我上游,钱方伯。广外台。陈鹾使。公,退食之余,振衣高峰,俯视一气,豁目荡胸,群山拔浪,遁藏蛟龙,治薄大荒。时征金川屡捷。万国攸同,题名纪事,天海交风。乾隆甲午九月,楷书,径四寸,镌桃石。知福州府事方体泰、知兴化府事郭世勋、理事同知永全、粮捕通判谢维祺、同知知闽县张朝缙、知侯官县事张润、知福宁府事徐元题石。楷书,二寸。
乾隆四十有五年秋九月九日,提督、福建学政、翰林院编修、大兴朱筠竹君,来登乌石山巅,观李阳冰般若台题字及宋元诸刻石,武进陈宋赋秋士侍行,其冬十一月朔书磨勒崖上。楷书,径六寸,镌桃石。
余北行有日矣,及门闽林君其晏以十一月二十八日邀余为乌山之游,置酒薛氏园亭,自其屋左竹径折行上山,凿石趺,颇僻隘,跬步盘躃而上,寻石大士亭,愒于木栏。久之,东行,循崖而往,径上俯临石天,李阳冰般若台望望在其下,折登至桃石,观九日题石刻成矣。西上鸦浴池,一步险绝,池凹数寸,大旱不涸,灵山之脑,往往有之。再西登邻霄台,为斯山之巅,然望桃石更高,以桃石不可登,斯为巅矣。自此东下,抵许氏涛园,长松古榕覆盖奇石,宋元题刻自巅至此为最富,又东过天章台至道山亭,曾子固刻记已不可见,斯山所著名也。观蟠桃坞、冲天台、雀舌桥诸题。南折下至道山观啜茶,于金鱼池上题池上壁而去,饮于薛氏之榭,及门武进陈宋赋侍行,同游者闽何应举、林开琼、侯官林乔荫、闽龚景瀚、长乐梁上国、闽林其英、周世德,乾隆四十有五年岁次庚子冬十有一月二十有八日,大兴朱筠题记。楷书,径寸,镌金鱼池石壁。
第一山房篆书,径一尺三寸,镌鳞次台林材书。隶书,径三寸。按:林材,嘉庆间,鳞次台居人,人多误为明都御史林谨任。
坐卧游行书,径五寸,镌山南。道光元年建,已月结,夏日晓峰居士吴湛恩作行书,一寸。
道光纪元岁次辛巳重九,唐仲冕、陶山吴荣光、伯荣同登。楷书,径三寸,镌邻霄台。
德 泉楷书,镌山上。道光甲申僧□□□。
彭 石篆书,径一尺,镌霹雳岩北。筠川为蒹秋题行书,四寸,道光十三年镌。详《古迹》。
瀍 井篆书,径一尺,镌山南麓井上。筠川书行书,二寸,道光二十一年镌。详《古迹》。
道光壬寅秋朔,山志成,邑人郭柏苍同刘永松、黄宗彝、弟柏芗会觞于此,永松书石。篆书,径一尺四寸,镌金刚迹东。
世事浑如一局棋,我来况是白头时。千年丘壑聊伴客,自笑还题石上诗。光绪辛巳,蒹秋题《沁泉山馆》诗,书镌光禄吟台石侧。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隶书,径五寸,镌闽山光禄吟台石南。
沁 泉篆书,径五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大潭下。光绪辛巳但寤轩老人得泉于此。隶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详《古迹》,互见《志余》。
古丰井篆书,径七寸,镌闽山漾月池旁古方井上。
清 郎隶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详《古迹》。
石 泉篆书,径六寸,镌闽山南眺雨楼下井上。
苍 作隶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详《古迹》。
隐 泉行书,径五寸,镌闽山西秋翠院古井上。辛已苍书篆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
泽香古井行书,径五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南古井上。光绪年柏苍书篆书,二寸,光绪八年镌。
壬午蒹秋得法祥院石隶书,径二寸,镌法祥院发食台石上,石置闽山西南秋翠院隐泉旁。
闽山保福寺石盆隶书,径四寸,镌闽山西南光禄坊保福寺大饮盆上。光绪八年,青郎记于日夕佳楼隶书,二寸,邑人郭柏苍镌。
宋法祥院淅米盆篆书,径三寸,镌闽山后方井营日夕佳楼前,法祥院石盆上。土中得法祥院四石盆,光绪壬午郭蒹秋镌石。隶书,二寸,光绪八年,邑人郭柏苍镌。其一即宜和六年石盆,详《古迹》。
宋法祥院衲盆隶书,径三寸,镌闽山南眺雨楼前,法祥院石盆上。光绪癸未人日,梦鸯藤馆主人蒹秋书。行书,二寸,光绪九年邑人郭柏苍镌。
闽县叶大泳、陈懋侯、陈建侯、侯官刘大受于沁泉山馆煎茶坐月澈晓,时光绪癸未初秋壬辰。篆书,径七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前,沁泉大潭侧。
癸未十一月丙戌夕,淡月疏星,与菉泉丈话别于闽山鹤磴荔阴中,可庄王仁堪题。行书,径六寸,镌光禄吟台前,大潭上。
绕闽山梅花十五树,光绪甲申人日,闽县郭媄宜,妹问琴、拾珠、问琴媳陈闺瑛,拾珠女陈闺瑜、闺琬、闺琛,犹女王珪如,侯官郭凤楣、妹凤楹,沁园主人叶叔艳,冒冻历览,围炉谈诗于柳湄小榭,夜分而罢。拾珠识之。篆书,径八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前大潭上。郭媄宜,长泰教谕,闽县陈为舟妻。郭问琴,龙溪训导,闽县叶大泳妻。郭拾珠,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闽县陈懋侯妻。陈闺瑛,湖北武昌府,闽县陈建侯女。陈闺瑜、闺琬、闺琛、陈懋侯女。王珪如,举人王修文女。郭凤楣,侯官举人刘大受妻。凤楹,河北道侯官郭溶女。叶叔艳,翰林院侍读、广东学政、闽县叶大焯女。
白海南浮青嶂外,乌山西望碧云重。草书,径四寸,镌鸦浴池下。按:二句见杨贞《邻霄台》诗,以下皆国朝刻,年月无考。
贝子以三十六,身在平□,千方重刻石,□□下山去,□□天地□□□□士□□□。楷书,径二寸,镌石天东。
德 泉萧震书,镌山南麓。震,侯官人,官御史。
胎 英萧震,楷书,镌石天南。
饮 岚隶书,径一尺五寸,镌清泠台西。
广陵禹之鼎行书,二寸。按:之鼎,字上吉,江都人,康熙中授鸿胪寺序班。
汲 云行书,径六寸,镌华严岩南。有介书。行书三寸。
吞 江行书,径六寸,镌华严岩南,亦许友书。
半 泉隶书,径一尺,镌清泠台西。
竹 垞,行书,径一寸。按:朱彝尊,字竹垞,秀水人。
二隐峰楷书,径五寸,镌山北麓。按:此系康熙间陈学孔书。
开封赵胜非奉使闽浙,癸巳季春二十九日登邻霄,由冲天回,憩于道山,会稽石安素同来。楷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右。
赵榜眼读书处隶书,径一尺二寸,镌山北麓。按:赵榜眼名晋,字柱国,闽县人,康熙癸未及第。
“节当系颈肘桁杨,昼夜微吟欲断肠。蒙难以身尝百苦,先生在岳作《百苦吟》。诸艰历试佐三纲。肯教河朔遭涂炭,愿共鸱夷入海洋。乌石山前增怅望,几回洒泪代椒浆。血染闽疆遍毒痛,孤臣失陷笑捐躯。悔将心腹轻输贼,为贼臣刘秉政所卖。恨泄机关反被俘。结义五人同毕命,幕客稽留山、林能任、王幼誉、沈天成等。系囚三载少完肤。可怜稿葬空陈迹,日夕山头听鹧鸪。白马陈师欲乞灵,相逢挥涕饮新亭。见危致命无旋踵,视死如归乐就刑。自信素丝曾未染,终令臣节有余馨。零丁大义谁知已,昨夜三山看落星。威名草木已先知,其奈残疆一木支。身后褒忠原有录,生前堕泪想遗碑。钟情不少勾留处,公抚浙时,题“勾留处”三字,于湖心亭。绝命今成男子奇。于岳坟头添石友,归求大道有余师。”戊子仲夏登道山亭,瞻礼少保忠贞范公遗像,浙西后学顾永年拜稿。草书,镌范公祠后,碑嵌壁。
春日游道山联句:“春社年年此日新,董馥斋。高山仰止快同人。舒理臣。离奇景物岩前出,张子仁。浓淡烟霞树里陈。□□□。绿酒樽中浮紫气,碧仙阁上远红尘。韩酉山。城南城北连江水,云去云来护翠茵。董馥斋。花满平原飞锦绣,莺呼垂柳动丝纶。□□□。下帷拥座论文静,拔茹穿松坐啸频。舒理臣。最是泛游饶胜□,并观偕乐足芳辰。张子仁。舞雩归咏和风暖,我辈何如点也真。”董馥斋,楷书,径寸许,镌冲天台后石壁,按:韩酉山名书。
疑 刻
霸 石楷书,径五寸,镌石。
闽 山篆书,径二尺,镌今玉尺山旁,篆书,四寸,署“雪楼程师孟书”。《榕阴新检》载“此为林南山伪刻”。详《志余》。
邻霄台楷书,径三尺,镌石。
金刚迹楷书,径三寸,镌邻霄台东。
鸦浴池楷书,径三寸,镌山上。
霹雳岩楷书,径一尺五寸,镌山半,相传宋程师孟书。
蟠桃坞楷书,径二尺,镌道山亭右。
天章台篆书,径二尺三寸,镌道山亭左。
望潮峰楷书,径一尺四寸,镌天香台南。
天香台楷书,径一尺五寸,镌望潮峰西。
降魔石楷书,径五寸。镌东峰岩。
舒啸岩隶书,径六寸。镌小洞天左。
避俗岩篆书,径一尺,镌小洞天右。野 舟 为东泉题行书,二寸。
第一山摹米芾行书,字径二尺,镌天王岭。米芾书行书,三寸。
蒙 泉楷书,径□寸,镌山北麓。
沁洌泉隶书,径六寸,镌山北。用 岩行书,寸余。
浣尘泉楷书,径五寸,镌福字坪右。
墡泉井楷书,径五寸,镌山西麓井上。
仙 床隶书,径五寸,镌小洞天下。
环翠石隶书,径一尺,镌山北。
秩山书隶书,二寸。
圆天石楷书,径一尺,镌邻霄台后。
醉薰台行书,径一尺,镌山南麓。□□四十三年甲□。行书,三寸。
住提僧惠摄楷书,径五寸,镌华严岩左,李阳冰《般若台记》下,盖当时重修李篆时所勒,今拓《般若台记》者亦兼及之。周明辨辛酉重修篆书,径四寸,想亦重修李篆时所勒。
丁亥仲冬子西□□梦锡同来。□书,径□□,镌山上。
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八百年。但使儿孙能守分,不令沧海变桑田。楷书,径四寸,镌鳞次台侧。
“蓬壶分得片云奇,影出遥天海色移。绕麓烟霞扶□□,当空日月落鸦池。尘藏孤迳含幽邃,水抱诸峰入望微。我欲登临凭作赋,越王台古正凄其。”西蜀内江王三锡。草书,径五寸,镌石天北。
“一别林泉十七秋,归来剩得雪盈头。眼中看尽升沉事,总备青藤日醉游。”癸卯中秋。行书,径四寸,镌二隐堂后。
“一勺清泉一撮山,疏□草树自回环。梦中时化□□鹤,飞入长松不肯还。”行书,径三寸,镌二隐堂后。
“卜宅山隈六世余,儒风世守旧门闾。开成三径莳花木,待与儿孙好读书。”行书,径二寸,镌二隐堂后。
“迢递乌山景,巍峨自古今。登临一玩久,清趣满胸襟。”富峪李赞题。楷书,径二寸半,镌石天北。
傲首今依孤嶂伴,野心已被白云留。楷书,径八寸,镌二隐堂后。
海阔天空楷书,径一丈二尺,镌邻霄台下。
禅关西景楷书,径一尺二寸,镌邻霄台后。
云霤万壑篆书,径一尺四寸,镌二隐堂后。
风月吟台行书,径二寸,镌二隐峰旁。
山水之间隶书,径四寸,镌二隐堂后。
心月孤圆行书,径五寸,镌清尘岩旁。
孤禅静室行书,径五寸,镌清尘岩旁。
第一奇峰楷书,径一尺二寸,镌山麓。
山水清音楷书,径一尺二寸,镌邻霄台后。
介景亭楷书,径一尺二寸,镌观音岩西。
一局台篆书,径二寸,镌天秀岩侧。
罗浮岭楷书,径八寸,镌山上。
上池泉楷书,径四寸,镌山麓。
虎 符楷书,径九寸,镌霸石。
列 岫楷书,径一尺,镌冲天台后。
石 丈隶书,径八寸,镌榕树坪。
辋 川楷书,径一尺,镌金鱼池石壁。
石 麟行书,径八寸,镌桃石。叶圭书。行书,三寸。
豹 雾行书,径一尺四寸,镌二隐峰旁。
片 石楷书,径八寸,镌冲天台北。
玄 岩楷书,径四寸,镌蟠桃坞。
云 禅行书,径四寸,镌清尘岩旁。
苍 岩行书,径二尺,镌山麓。
豹 园楷书,径一尺五寸,镌山麓。
净 岩行书,径七寸,镌山麓。
染 月楷书,径一尺一寸,镌山麓。
云 岫楷书。径一尺,镌山上。
云 窝草书,径五寸,镌二隐峰旁。
岩 春楷书,径一尺六寸,镌山上。
真 境楷书,径一尺五寸,镌山北,余字蚀入土中。
《乌石山志》卷之六终 于麓古天开园画楼,开镌匠吴大擀
《乌石山志》卷之七
人 物
昔之志方舆者,必传人物,一丘虽小,讵独不然?是山为灵秀所钟,代出伟人,时栖侨客,若周见素之忠义,朱元晦之理学、吴朝宗之高隐,匪特争光日月,亦足生色林峦,后之人飞鞚来游,岂无如登岘首而吊叔子,过酒垆而思黄公者乎!志人物。
唐
周 朴 字太朴,一字见素,吴兴人。唐季避地居福州乌石山之神光寺,与寺僧灵观、侯官令薛逢友善,双峰寺法主李中丞瓒、大沩寺僧懒安亦与朴为禅悦之交。性喜吟诗,尤尚苦涩。黄巢入闽,求得朴,曰:“能从我乎?”朴曰:“我不臣天子,安能从贼?”巢怒,杀之,涌白膏尺余。郡人义其节,立祠乌石山邻霄台侧,祀朴及神光寺僧灵观、侯官令薛逢,名曰“三贤祠”。宋绍兴初,张浚帅闽,疏于朝,赐庙号“刚显”。明万历间,闽县徐山人辑其诗一卷,为《周太朴集》。道光间,侯官郭柏苍增修重梓。朴诗多见诗话,兹不载。详卷四“刚显庙”条下。
薛 逢 字陶臣,会昌中进士,咸通中为侯官令,与吴兴处士周朴、神光寺僧灵观友善,逢与灵观,创亭乌石山向阳峰侧,人题其峰曰“薛老峰”。详卷二“薛老峰”条下。周朴《薛老峰》诗曰:“薛老峰头三个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相传“向阳峰”三字乃苔纹自然成字,故朴诗云云。《闽书》云,逢有《元日田家》诗:“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帘晚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飞迎路女郎来。”想闽中诗也。后人立祠乌石山邻霄台侧,祀逢及周朴、灵观,名曰“三贤祠”。
宋
卓祐之 字长吉,闽县人,居闽山巷。景祐元年进士,历秀州判官,生而正直,自谓死当为神,及卒,里人即其宅祀之。建炎三年,建寇猖獗;端平中,邵武山寇发;重庆中,汀寇发,祐之皆示灵异歼贼。朝廷立庙,赐侯爵。乾隆二十四年,卓道异立碑闽山庙,称神为秀州推官,挈眷回闽,举家没于溪滩,乡人即其宅祀之。苍按:闽山庙左右塑滩神十像,没于溪滩之说出自卓氏子孙,自非讹传。详卷四“闽山庙”条下。
湛 俞 字仲谟,闽县人。宝元元年进士,知安邱县。治平中召以为屯田郎中,后为本路转运判官。年五十休致,居于闽之馆前乡,《三山志》:“馆前乡在城内,闽王时五诸侯馆所。”人因名其地为“旌隐坊”,寻复迁于城南宿猿洞,三召不起,刘康夫为撰《山居记》。参《三山志》、《八闽通志·隐逸传》。按:俞隐乌石山宿猿洞,与郡人陈襄登山题咏为乐,刘康夫为撰《山居记》。俞于洞之前后辟二十五景,著为《二十五咏》。 罗源林迥《留题宿猿洞》诗所谓“荔枝影里安吟榻,菡萏香中系钓舟”即其地也。熙宁初,三召不起,郡守程师孟高其节,勒诗于洞曰:“永感无心恋搢绅,十年不起卧龙身。一朝黄纸除书下,八郡衣冠尽望尘。”师孟又与运使张徽、运判沈绅唱和,题于洞石。后俞卒,人辑其稿一卷,为《湛郎中集》。按:俞侄庸,字伯遇,皇祐五年进士,官惠州司理。俞孙存,字公中,元祐三年进士,官建州司理。《闽书·英旧志》:“湛俞,传孙存,建州司理。”《选举志》湛存,又误载俞子。《八闽通志》:“绍兴十二年,特奏名湛峣,存子。淳熙五年湛循,峣孙。”
朱 熹 字元晦,又字仲晦,生于延平之尤溪。其先婺源人也,父松,以政和中进士为尤溪尉而生熹,后乃家于建州,著藉焉。熹登绍兴十八年进士,官终华文阁待制,谥曰“文”,赠太师,追封徽国公。赵汝愚为郡守时,熹避伪学禁,入福州,尝与汝愚登乌石山,题石曰:“赵子直、朱仲晦淳熙癸卯仲冬同登。”鼓山、方山、凤丘诸处皆有题刻。遂讲学于山麓石室中。乾隆间进士廖炳,祖宅在东街厂巷北。相传为朱子讲堂,火到门辄灭。弟子以百计,郡人如黄榦、陈孔硕、陈枅、蒋康国、潘植、潘柄、刘砥、刘砺、林用中、余偶、林夔孙、林学蒙辈皆从之游。熹手书“石室清隐”四字镌池畔潭上,后人署其地为“先贤石室”。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十四日,踪迹在闽日居多,事详《宋史》。据万历《府志·东越文苑》。
黄 榦 字直卿,一字勉斋,闽县人。榦宅在九仙山麓,至正间,即其宅建“勉斋书院”。父瑀以转运使改知漳州。瑀卒,详《闽书·英旧志》。榦从朱文公游,尝读书乌石山麓石室中。文公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遂妻以女。及编《礼书》,独以《丧》、《祭》二编属榦,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矣。”榦仕至安庆知府,未几召至行在所奏事,除大理寺丞,不拜,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士皆来,悉借邻寺处之,修《三礼》于乌石山之西麓,手书“修三礼处”四字。卒,谥文肃。明初,移于麓勉斋书院于乌麓祀之。所著有《系辞传解》一卷、《尚书说》十二卷、《续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九卷、《礼记集传集注》十四卷、《论语意原》一卷、《论语通释》十卷、《孝经本旨》一卷、《六经讲义》三十卷、《勉斋集》二十卷。
黄 朴 字诚父,侯官人。绍定二年进士第一人。《韦居听舆》载:“福州旧有谶云:‘狮儿走,狗儿吼,状元在门首。’人皆莫晓。至朴赐第之年元日,其家相对屋上瓦狮坠地,郡犬从而吠之。已而黄魁天下。朴居乌石山麓,即今第一山。”《八闽通志》:“朴历官馆阁,迁吏部郎,终广东漕。”
游 汶 字鲁望,德清人,咸淳中为福建提点刑狱,贾似道窃柄,遂罢官,籍闽结宅,居乌石山南。元世祖时,或以遗逸奏为福州总管,汶坚辞不起,自题其户,曰“遗民浮宅”,衣一布袍,书其背曰:“遗民破衲”,寒暑阴晴不脱。常登山汲泉刈草吟咏为乐。著有《遗民浮宅集》二卷。《闽书》:“汶为提点刑狱,有能声。贾似道当国,时事大非,汶与商论,忠诚恳恻流涕,遂罢官家居,泯迹草野。入元,参政蒲大年,以遗老奏召为福州总管,坚辞不就,书其布袍之背曰‘前宋遗民,大元百姓’,不问燕居叙会。’晴雨寒暑未尝脱解。”
元
吴 海 字朝宗,闽县人,自号鲁客。先世为元臣,明兴,海立志不仕,部使者尽荐其贤,召赴史局,海称疾笃辞归,隐乌石山麓,今“鳞次山房”即其地也。又尝颜所居曰“闻过斋”。学者因称为“闻过先生”。会太祖强起元潮州路总管王翰,海与翰为知交,闻命下,即白衣冠往永福山中吊之,至舍,翰已刃死,海遂抚其长孤偁,使知名焉。所著有《闻过斋文集》八卷,及《命本》、《书祸》等书。《八闽通志·隐逸传》:“吴海,字朝宗,闽县人。在元季,以学行著称,顾时方绎骚,遂无仕进意,一时名人如贡师泰、林泉生、蓝光、王翰,皆重其为人,深敬畏之。国初,部使者欲荐于朝,海力辞,家居采摭古今孝子顺孙、节妇烈女,及兄弟之相友、娣姒之相宜者,附以感应祸福各为一卷,以贻闾巷小人妇女童稚,使诵而习之,名曰《命本录》。又著书论杨、墨、佛、老为六经之贼,管、商、申、韩为治道之贼,遗事外传为史氏之贼,芜词蔓说为文章之贼。欲上之人悉取其书而禁绝之,使天下晓然知正道之当趋,名曰《书祸》。平居喜闻过,因匾其接宾客之所曰‘闻过斋’。尝慕邹鲁土风之厚,欲徙居之,而不克,因以“鲁客”自号。为文严整雅奥,悉归诸理,有《闻过斋集》行于世。”
明
陈元珂 字仲声,闽清人,嘉靖乙未进士,以户部郎谪判德庆州,迁南雄府同知,视郡篆,擒妖贼陈永富、杨天庆等,擢金华知府。政尚严明,重风教,一郡称治,升宁绍兵备道,建狼牙营,筑余姚城,佐督府胡宗宪讨倭贼于海上,余党攻舟山,督府檄元珂监军,大破之,晋湖广参政,寻罢。元珂少壮居闽山下,退居时于乌石山别墅筑一笑亭,盖取刘随州“见山始一笑”语也。家居时,适福州三卫卒变,元珂偕侍郎怀安马森出谕之,卫卒随定。元珂因自少至老居闽山乌石山,因自号其集为《双山集》,著有《三山诗选》,及《居婺文录》四卷。据《分省人物考》、《金华府志》,陈元珂所撰《闽山庙碑记》。按:晋安风雅,元珂著《有陈参藩集》六卷。
马 森 字孔养,初姓裴,后复姓马,森乡榜载裴森,其祖父墓在康山。《神道碑》亦载初姓裴。怀安人,嘉靖乙未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至刑部右侍郎,左迁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隆庆初,为北京户部尚书,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筑别业于钟山,名曰“钟丘园”。藏书数万卷,讲明理学,以程朱为宗,屡召不起。值卫卒倡乱,森谕定之。年七十五卒,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恭敏。先时正德间,都御史林廷玉以平卫卒功,乡人立祠于麓祀之,森卒,乡人亦于于山立祠祀焉。所著有《书经敷言》八卷、《周易说义》十二卷、《春秋伸义辩疑》二十九卷、《经笔》二卷、《学庸口义》、《五经质疑》、《地理正宗》及文集奏议若干卷。子荧、欻,居钟丘园。荧字用昭,官南京左府经历,善古文辞,与袁表、张炜结诗社于乌石山。欻字季声,王世懋为督学时所取第一人,万历中乡贡,任潮州判官,博览群书,爱人下士,长声诗,精八分,著有《漱六斋集》、《广陵游草》。按《明诗综》:恭敏著有《钟阳集》。《晋安风雅》:恭敏著有《马恭敏公集》。
王应钟 字懋复,侯官人,褒来孙、肇元孙。苍按:闽中书皆作“褒”,他书多作“裦”。应钟父勤庵,墓在北门溪头山,牌载。“男应镜、应钟”。嘉靖辛丑进士,授庶吉士,改御史,巡盐长芦,疏论太监马广贪虐,为时所重。严嵩柄国,锦衣诬杀衣民,钟白其冤。及河套事起,应钟以前与议,逮诏狱,锦衣衔之,杖几毙。后督学河南,宗室有凌辱诸生者,必绳以法。转山东参政,竟为嵩所中,罢归,筑道山精舍于山南麓,讲明正学。按察使邹善、提学副使宋仪望为建道山书院,使学者师事之。应钟居官以严见惮,乡党则谦恭乐易,引掖后进若不及。卒年九十。著有《春秋释例》四卷、《缶音集》六卷、《三幻集》行世。
魏文焲 字德章,号南台,侯官人,福清籍。嘉靖甲辰进士。初为兵部郎,历官广西按察使。先时任蜀龙州,土官为变,提兵擒之。《明诗综》作“侯官人,历官四川参政,备兵松潘。”所至俱有政声。以母老乞终养归。杜门屏迹,耑意著述、读书于乌石山之鳞次台。后移居先贤石室,因述朱文公石室清隐志,著《石室私钞》行世。卒年八十余。
王应时 字懋行,侯官人,褒来孙、肇元孙。《晋安风雅》作侯官人。嘉靖庚戌进士,历兵部员外郎,江西佥事参政、云南按察使。晚年退居乌石山西南麓之中使园,名曰“西园”,营池馆,与族人应山、应种,郡人曹学佺、徐,为文酒之会。墓在高盖山。
陈 洙 字伯训,长乐人。父锭,字用赏,任教谕,征补南安同知,平居谨礼,莅民迪士,诚恳蔼然。洙登嘉靖辛酉乡榜,壬戌成进士,以部郎出守襄阳,有惠政,寻督学滇中,遴选公明,赈恤寒士,改摄臬篆。时滇抚某以滇民多乱犯,刑以重典,坐死五百人。洙察其冤,以官力争,乃得释。与时不合,罢归,得乌石山南灵鹫庵地筑室居焉。旋起,仕至光禄卿。洙廉静寡欲,久宦而贫,家食常不给,性尤孝友,乡党重之。
薛梦雷 字汝奋,福清人,隆庆辛未进士,知江山县。明兴,江山有三贤令,梦雷其一也。擢御史,视盔甲厂,奏劾巨珰冒破状,为政府所忌,出为广东佥事。《闽书》:“失江陵相意,出为广东佥事。”历官云南按察使、左布政。时武定守某,失诸酋心,酋长蛮阿克为乱,守逃入省城,委其印于藩司。克追至求予印梦雷,不许,镇臣与中丞陈用宾卒予之以纾祸。事闻,用宾坐逮,以梦雷巡抚其地,无何言者以予印事连及梦雷,比勘得白,寻卒。天启中遣官谕祭,赠工部侍郎。梦雷性耿介,具经世才,尝从薛港移居乌石山之西园,即永福王宪长宅,筑别墅以养志,所著有《彩云编》二卷。
屠 隆 字纬真,一字长乡,鄞县人。万历丁丑进士,除颖上知县,调青浦,延接吴越名士,青簾白舫,纵浪泖浦间,以仙令自许。后升礼部主事,历郎中,益放情诗酒。中白简罢官,纵览关塞,寻由吴越入闽馆,于乌石山南麓之半岭园与诸名士为诗文之会,著有《由拳鸿苞》、《白榆采真南游》诸集。
卢一诚 字诚之,福清人。万历已卯乡榜,癸未成进士,授行人。居官重风节,闭户诵读,不趋要津。十年晋南京户部郎中,寻出知潮州。潮故饶郡,一诚毫不苟且,以私浼者,辄叱之。晚年归隐,结屋乌石山麓,读书于先贤石室,手著《四书讲述》十二卷。学者宗之。子柏审,万历壬子举人,传详《闽书》。
屠本畯 字田叔,鄞人,以任子为郎,出贰福建鹾司。先是施海之引,大府以时给发,率贵势家请之,转而售之商人,每数镮易一纸。商人病之,会有东夷警,金中丞学曾属本畯开引佐军兴,本畯亟下令,商以次受引,引输三镮,不旬日而输毕,赢可万金。万历二十六年,与郡人徐熥于乌石山创祠,祀吾闽自唐迄万历间,词人之有声者凡六十余人,勒碑各载姓氏,名曰“高贤祠”。立社水口关,教弟子之习诗体者,咸捐俸入为之。居三年,擢守辰州。据《闽书》增。
董应举 字崇相,一字见龙,闽县龙塘乡人,今称亭头。万历戊戌进士,除广州教授,迁南京国子博士,历考功郎中,予告归,起南京大理丞。万历末,辽东抚顺已失,应举条上方略,帝置不省。天启改元,再迁太常少卿。二年春,广宁告警,京师悚惧,朝士有托故移家者,应举请斩之,且陈急务数事。寻以工部右侍郎兼户部侍郎并理盐政,疏请厘正盐规,为魏阉所中,落职归,“壶江帮始于嘉靖四十三年,李邦宁作俑,其后六帮因以起,非商故也,非故而毒民,且不益国,不革何待。”此数语见《崇相集》“议革壶江等帮”条下。于连江馆头辟百洞山,筑室其中,即今青芝寺也。又于乌石山之阴太虚庵旧址建太虚亭,授徒讲学,公记珰变云:“万历四十二年,太监高寀,毒虐民变,时予在乌石山太虚庵读书。”是公建太虚亭在万历中叶。郡贤士多出其门。崇祯初,复官。应举好学善文,居官慷慨任事,在乡里好兴利捍患。《闽诗传初集》云:“崇相所历之任,执法廉平,考礼正乐,兴废举坠,而北屯南插钱盐,无不饬弊更新,尽关国计,因立纲取铸,势不并全,乞罢归里,家居海上,贫素自甘,正理学,而疏海禁、策倭患为闽望所依。操履端洁,始终无瑕,而学问经济,自明兴三百余年鲜其比者。卒,郡人于郡学射圃祠祀之,入祀乡贤,著有《崇相诗文集》十八卷行世。按:公曾居武夷八曲之涵翠洞,与生徒讲学,老而不倦,邑人为建祠于四曲御茶园通仙井左,今祠废为茶屋。
陈一元 字泰始,侯官人,万历辛丑进士,知四会县,擢御史,巡按江右,以忤时宰移疾去。天启初,起应天府丞,御史余文缙劾叶向高及一元,遂落职归。崇祯初,复官,不出,于乌石山南营漱石山房习静终其身。衣锦坊所称陈大花宅即泰始屋,墓在北门外铜盘山。一元好施僧,尝与曹学佺、徐倡修神光寺之絓月兰若,至今木主犹在神光功德院。后移瓣香堂。著有《漱石山房集》。
孙昌裔 字子长,侯官人。父承谟,字显卿,万历癸未进士,藉怀安县万历八年,省怀安入侯官,癸未乃万历十一年,仍称怀安县者,士子入学在前,榜文仍其旧县。知崇德县,卒,邑人祠祀之。昌裔登万历庚戌进士,掌吴兴教授,擢户部郎中,出守杭州,拜水利使者,寻改浙江提学副使,得人为盛,有求不获者从中中之,昌裔即治装归。昌裔初于乌石山天台桥侧结石梁书屋,题石曰:“大明孙子长读书处。”后又得闽山光禄吟台地,子学稼、学圃读书其中。学稼,字君实,幼能诗,垂髫补县诸生。谢青让撰《学稼传》云:“偕弟学圃读书乌石山中。”时明已阽危,闽中尚安堵,孙氏故衣冠家,居宅别墅,林泉清美,过从檽染皆名彦,故学稼虽少承世禄,刻厉过寒素。唐王入闽越,开储贤馆以待士,宦族强半登进,学稼从父昌祖、举天启甲子举人,以闱策剌太监魏忠贤,罚停会试三产,与艾南英、谢于道、程科会三人,诏颁名天下,以禁闱中之讥讪朝政者。后昌祖崇祯庚辰成进士,任嘉兴推官,以仁明称。当时磨勘媚阄至此,无怪其有监生陆万龄之请也。昌全,皆居清要,父执多九列,学稼独漠然自守。唐王败,先几避迹长乐之三溪,及鲁王下福州,傍近郡县或劝之仕,不应。顺治五年乱定,返故山,田园尽失,乃出游吴、楚、齐、鲁、燕、赵、秦、晋,耽杭州西湖之胜,自号“圣湖渔者”,历三十年,每间岁归一省母而已。逆藩耿精忠之未叛也,学稼适归里,知有变,托其家于友,复跳出。及难作,知名士多迫污伪命,众始服其远识。学稼行方而气和,自处在谢翱、杨维桢之间,既消落自废,则举天下山川徼塞、井宿祠墓,旧闻之忠侫,人事之得失,四方耆旧之显晦生死、慷慨激楚,一发之于诗,怆然有麦秀、黍离之遗音,当明之亡,逸民遗老,往往抱三闾之哀怨,禽啾虫咽于空山穷巷之中,风雨江湖之上。论世者悲其志而不能废其辞,故乾隆中,编四库书,以张仁熙、徐振芳、韩纯玉诸人之作并摭而录之。在闽越,若福清林茂之,侯官许友、莆田余怀,建宁丁之贤、朱国汉,闽县徐延寿,长乐谢杲,与学稼,皆其伦也,不幸遗文零落,存者什一,故罕得进于石渠兰台之府焉。学稼晚焚其少作,断自顺治丁酉始为《兰雪轩集》三十卷,同里黄晋良、高兆序之,然世无知者。康熙二十年重九,殁于怀庆僧舍,子起宗走数千里,奉丧及遗书归。久之,集为其裔稚女误毁。嘉庆六年,县进士陈种濂得其稿于京师,皆顾炎武、纪映钟、陈日浴等论定者,进士从父庚焕复得其所缺逸诗数十篇,乃合录以传于世。又有《十六国年表并论》四卷备遗,《日录群言汇钞》君实,康熙六年自叙《群言汇钞》云:“为类四十有八,凡十余万言。”苍按:是书皆就子史中每事各摘数字,体例如子史精华,而又未注,今既有精华,此编为长物矣。四卷并亡。起宗,字蔚若,诗亦伟丽。《孙学稼传》乃据《东越文苑后传》增。光绪辛巳,苍校刻唐常观察《制诏集》、明崇安《三蓝集》、侯官《傅木虚集》,借书于杨雪沧观察,雪沧出陈太史寿祺所藏顾亭林《评点兰雪轩》钞本诗,雪沧又续得君实所撰《闽会小纪》百韵,嘱为刊布。苍按:《闽会小纪》诗乃孙蔚若为其父笺注,引用淹博,雪沧题曰:“此本乃高明经云璈游乌石山,得于字纸簏中,将付一炬,亟夺归相示,霉烂已极,陈榖友茂才又为重钞。”
韩 锡 一名廷锡,字晋之,侯官人,万历末诸生,家贫,菽水不给,而临财不苟得;膏火不具,而开卷必衣冠。治经研究,终始条理通贯而后置之。性至孝,执亲之丧,苫块粥,三年未尝见齿。善古篆、隶书,终身不作行草。李员外作梅所藏《榕庵图》,乃晋之死后,林孟采以晋之诗卷,嘱林正则作水墨画并图韩像于后,其像白暂而微胡,精神耿耿,有陈磐生题跋曰:“韩晋之与林孟采为至交,韩纯懿,林□□皆学为圣贤者也,晋之不禄,天下叹之,岂徒吾辈抱疼哉。孟采收其小篆,所与往还诗篇并楚词,一纸成卷。林正则端图其读书榕庵以足之,孟采又继以晋之小像,缱眷悲恋,无有穷已,死后交情,于斯可见,予得交晋之最早,其能嘿嘿乎,为作像赞,赞曰:”吾行天下,至孝笃学独有韩生,生今往矣,而吾且老,使天下之士有如生者,安从见之,使天下之士无如生者,吾道衰矣。鸣呼,崇祯丙子大呆陈衎。”筑室乌石山北三榕树中,名曰“榕庵”。诸书皆作二榕树,林孟采《望榕庵》诗:“半世儒冠头已白,三株榕树叶犹青。”与邑诸生林蕙读书其间二十年,足迹不入城市。董侍郎应举在太虚亭读书时,时与往来,应举出山,锡犹以书札笃责行艺。尝与闽县李时成、邓景卿、邓寿朋、侯官齐庄辈结社邻霄,皆一时名宿,陈兆藩、林蕙其殿也、钟惺入闽,独慕锡与齐庄。锡手自编其集曰《榕庵集》,余甸为之传。崇祯末卒,林孟采,顺治已亥《哭晋之子觐侯》诗云:“六岁丧所天。”又云:”而翁吾师友,诀别廾余年。”是晋之之卒当在崇祯中,惜苍所藏《榕庵集》久遗,无所稽考。子觐侯,字中子,能诗,早卒。林孟采《哭韩觐侯》诗:“豪气薄云霄,风雅何翩翩。公卿视卮酒,肝胆如珠悬。坛坫树中原,一叱旄头搴。雄才忌露颖,促赋玉楼笺。”其人品可知。按:晋之卒,孟采作诗忆之,诗曰:“耿介矢平生,皜洁若处子。结庵乌石隈,百丈榕阴里。读书鄙章句,经史领粤旨。述作陶谢风,元音追正绐。游心及篆文,妙得六书理。笑口虽日开,严峻流能砥。羞顾锄下金,厌曳侯门履。当涂求识面,掉头掩双耳。白眼傲风尘,闭户乾坤迩。钟公江汉来,相士独与尔。空博身后名,磊落青衫死。予也奉教深,廾载连床几。知音既邈然,挥铉难下指。回首畴昔欢,拔剑中霄起。”语语皆实录。
许 豸 字玉史,《明诗综》作“字玉斧”。侯官人,崇祯辛未进士,历户部郎,榷许墅关,筑塘卫水,民德之。后擢宁绍道,歼海寇陈奇老等。转浙江按察佥事,以参议改督本省学政,时有权珰镇浙,士有迎珰者,豸立挞之。著有《春及堂诗》及《仓储汇核肤筹》诸集。乌石山南石林为豸别业,豸子宰、宾孙遇,曾孙鼎,均,玄孙良臣、荩臣,读书其中,宰邑诸生后改名友,字瓯香,师事会稽倪元璐,善书画。秀水朱彝尊称其诗不蹈袭前人,如俊鹘生驹,未可施以鞴,著有《许有介集》。按:《许有介集》刊本初署许宰名字,诸书所称著有《米友堂集》,苍未之见。林正青《瓣香堂诗话》云:”瓯香以贵公子负重名,虞山钱牧斋最赏之,收入《吾炙集》,然予未见是集也。乾隆丙寅秋,在广陵梅花书屋纂修《盐法志》,得与吴门何子未同事。箧中有抄本,因借观。虞山赠诗云:“世乱才难尽,吾衰论自公。”又云:“数篇重咀嚼,不愧老夫知。”其奖借者至矣。子未又云:“此集未曾刻,殊可贵重,内收录共二十六人,人各数首,独有介采百余篇焉。”宾岁贡生,官御史。友子遇,字不弃,一字真意,顺治间,岁贡生,受诗于王士正,尤工绝句,知陈留县,调长洲。许墅石塘为遇祖豸所筑,遇醵金修至和塘,开马踏荒地,夹马筑栏马冈,以济行旅,年七十,以劳卒于官,著有《紫藤花庵诗钞》。皆七言绝句。遇子鼎、均,皆能诗,鼎字伯调,又字梅崖,雍正癸卯举人,上虞遂昌知县。有《梅崖集》、《少少集》、《剌桐城纪游》,又与长乐陈学良遇外甥,著有《剌桐城纪游诗》。合著《石林倡和》。鼎长子良臣,字思夔,雍正癸卯与鼎同乡举,知增城,民为立去思碑,升崖州知州。次子荩臣,字思进,康熙庚子举人,上虞知县。均字叔调,一字雪村,康熙戊戌进士,以庶吉士改吏部考功司,冰心铁面,人不敢干以私,前官余甸亦慷慨任事,人有“闽中二考功”之称,擢礼部郎中,以荐,出清查江南亏空钱粮,均分查杨州,不苛不纵,方以上绩奏。俄卒于署,扬州守陈公宏谋为殡焉,复捐俸归其丧。子王臣,字陶瓶,以孝友称,乾隆五十七年,以七世同居,奏赐“海国醇风”额旌其闾。王臣子作屏,字画山,乾隆癸丑进士,曲阜、广宁知县。均在官严正有重望,与人交,久要不忘,著有《雪村集》。国朝《全闽诗录》、《东越文苑后传》皆称其著有《玉琴书屋诗钞》。
国 朝
林 蕙 字孟采,一字直哉,侯官诸生,《闽诗传》:“侯官庠生”,他书作布衣,误。早岁与邑诸生韩锡交厚,同读书于乌石山阴之榕庵,锡笃行君子,与蕙终始无间言,锡与郡人李时同等结社邻霄,蕙年少,特与焉,林先春兵部称其诗温厚和平,有陶韦之致。蕙终身佩服锡之人品学问,盖师事锡,而锡不敢以弟子礼之。锡没后四十余年,蕙自订其集曰《让竹亭》,乃取菖蒲拜竹之意。孟采怀晋之诗云:“执志虽云友,传经实我师。”崇祯末,锡卒,顺治中,锡子觐侯亦夭,榕庵地属他姓,蕙遂宅黄巷,其地与黄楼隔街,南北相向,中为让竹亭廊介亭,半阁、玉磬斋,与张利民、齐庄、王子彪、陈兆藩、高兆辈岁时往来,唱和为乐。又素喜静,释子过从者二十余,独与城北二十里石林僧青林、即如鉴,蕙赠青林诗有“吾师八十三,庞眉雪满颠。坐抚十丈松,手植不记年。净土课实收,永彻三昧禅。”之句,俗侯官芋源人,塔在舍利壑。莆阳南山僧二胜、蕙诗《二胜和尚遍游名山小憩云门赠诗》云:“高风千载峻,大道是谁肩。”俗吴门人。福清灵石僧曹源曹源俗福清人,重兴灵石,蕙赠诗云:“广长舌里老婆心,竖义谈宗彻古今。九叠峰前留雪霁,不教钟磬藓纹侵。”为禅悦之交,尝自题“半僧图小影”。康熙戊午,年七十六卒。蕙风骨姗姗,修眉玉貌,交友亲挚,一往情深,莺花烟雨,非在至交,别馆即在野寺衲床,其于世事盖漠如也。尝于初度题诗曰:“闭户不知逢世术,出门强半过僧家。开襟桐下收寒影,种石阶前度落花。”其闲逸如此。韩锡卒后,榕庵凡五易主,至蕙子宾嘉、字松心。皦字竹筠。复得而修葺之。查慎行、朱彝尊、毛际可及四方名宿结轼入闽者多主焉,皦因缉众作为《榕庵唱和编》,亦自名其集为《榕庵集》。皦子奇英、文英,皆读书榕庵。奇英字玉山,诗见《榕庵唱和编》。文英字碧山,拔贡生,康熙丁卯,以五经钦赐顺天举人,五经中式例自文英始。戊辰成进士,选庶吉士,累迁礼部郎,出守保定,以艰归。服阕,补琼州,俗多锢婢,及停柩不葬者,文英重惩之,风遂革。海南士子艰于应试,岁当宾兴,辄捐金买舟济之。后卒于琼,琼人祀之名宦。文英生平崇尚正学,有孝行,丁内外艰,苫块丧次,三年茹素,动止一禀家礼。在部郎时,乡人客京师,贫不能葬,死不能殡,皆倾襄助之,竭力归其丧。著有《碧山杂录》、《所重录》。文英孙守鹿,乾隆壬申进士。
何 傅 字东山,福清人,精技勇,初受知福建部院某,时海氛未靖,大师出洋被围,傅驾赶罾船救护,斩获无算,部院上其功,授汉东副将,擢大同总兵。会山东巨憝刘天成倡乱杀登州镇臣,与吴三桂遥为声势,全齐震动。傅陛见,调补登州镇总兵,上密谕以急则激变叵测,缓则养祸益深。傅恪遵谕旨,不动声色,整顿营伍,佯为无意用兵者,贼悄懈,不为备。一夕漏三下,傅遣亲丁十余人缒城出,抵贼麾下,擒天成,斩之,余党悉平,献馘于朝,擢山东提督,调四川,疏请武职丁忧,朝论韪之,武职丁忧自傅始。致仕归,以闽山光禄吟台为别墅,后卒于家,赐祭葬,闽山之地,扃钥废坏。郭雍诗:“飞将老投戈,芳园拥绮罗。葳蕤银锁合,叠遍雪儿歌。客散高门暮,花愁野鸟过。萧条空大树,烟雨蔓藤萝。叹息曾经地,依稀薜荔门。荒榛埋虎豹,残榭走鸡豚。倚槛层云幻,吟诗野日昏。孤情谁可问,空倒绿荷尊。”盖叹其地之盛衰也。后何总兵勉继傅入居闽山。
林 逊 字敏子,一字立轩,侯官人,康熙间,知达州,有惠政,晚归于乌石山之西园构荔水庄。按:逊卒于康熙四十一年。二子侗、佶读书其中。侗,字同人,博涉经史,弱冠食饩于庠,随逊宦三秦,纵观三辅,历游边徼,走庄浪凉州间,金石碑刻考订无遗,沿牒署尤溪教谕。以二亲垂老,绝意功名,居荔水庄,老屋荒池,以著述自娱,所著有《来斋选·古井野识涂·昭陵石迹考》一卷、《来斋金石考》三卷、《李忠定公年谱》、《久中楼集》、《荔水庄诗草》,卒年八十九,子在华,字渭云,工诗律,分修省志,多所考订。著有《隋农遗镐》。佶,字吉人,受业于长洲汪琬,以拔贡入成均,受诗于新城王士正,时华亭王鸿绪总裁明史,延佶与鄞县万斯同商订。康熙已卯举于乡,以楷法精工,康熙三十八年。特旨入直武英殿抄写御集五十一年,钦赐进士,佶名在第一,官内阁中书,分纂《诗经》及《子史精华》。家多藏书,徐尚书刻《通志堂经解》、朱检讨选《明诗综》,皆就传钞。著有《朴学斋诗》十卷、《朴学斋文》一卷,潘耒为之序,《朴学斋小记》一卷,其所著《焦山古鼎》、《甘泉宫瓦》诗各一卷,刻入《昭代丛书》。子正青,字洙云,侯官贡生,亦读书荔水庄,后考职州,判刑部山西司,出理小海场盐务,与许考功均、谢阁学道承、陈府尹治滋友善。古梅、德泉皆吉人外甥,洙云《瓣香堂诗话》:“康熙辛丑,自都将南回,谢子古梅到寓饯送,余曰:‘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筵。’古梅遂以诗四首书箑送行。今检《古梅集》,只存首章,曰:‘君有两亲在帝畿,望云我亦梦慈闱。与君同是未归客,君即言归不当归。’情文俱挚。又记其次篇曰:‘安得中山千日酒,醒来恰好话相思。’启行日,古梅来送,自辰至午,不发一言。及余车行,归余寓,阖门大恸,至晚始归。”又云:“雪村居士,余石交也。已酉春,在祠部,以余名应举,嗣清查于江南,荐墨未干,玉楼赋召。余过扬州,有‘望云我觉仙霞近,遗爱人思吏者贤。’思亲怀友不胜感慨之矣。”著有《榕海旧闻》、《瓣香堂诗话》、《盐法志》。曾在广陵梅花书院纂修《盐法志》。在衡、在峨字涪云、《府志》称其“博雅好古文词,精书翰,弱冠与纂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例叙知县。乾隆初元,再游京师,大学士赵国麟目为国士,将特荐之,未上,国麟罢,遂归寓胥江之板桥,有小楼曰‘环翠’,日与编修邵泰、布衣李果文酒过从,或写意作竹、石、花卉,尺楮寸缣,人争宝之。著有《砚史》、《陶舫集》。按:林洙云题《砚史》,涪云三弟少好弄笔砚,临摹行楷数十行,兴酣复作山水花鸟之状,又时运刀如棉,宛然铁画。予戏之曰:“子不力田矜泼墨,几见策勋钟鼎勒。祗愁能事来相迫,费尽平生稽古力。”今观此册,始信余言不谬。玉衡。按:义井马园山乃明太监养马之地,吉人父子墓在道旁,上下七世族葬于此,即所谓北阡草庐也。吉人有《北阡》、《草庐》二记。又山后有藤涧,幽僻清奇,吉人有《藤涧泉石记》。
陈学孔 字集斯,一字紫山,康熙庚午举人,官监察御史,世居乌石山之舍人楼下。宦归,于屋后依山筑二隐堂,镌“二隐峰”三字于石。素善病,闭户罕出,日以茶炉药臼为事,与林豫吉、平远社辈往来。国初,名宿入闽者,如查慎行、朱彝尊辈皆与结纳。志称其“才干裕如,丰裁丕著,逍遥林泉,年七十余卒。”志载字集师,误。按:林松址集有《人日陈集斯山楼观梅》诗:“花裹山楼对眼亲,欹危行步转怜春。老多酒债空酬日,病少生涯早谢人。仰石亚枝经雪压,背泉古干入年新。漫将急管催吾醉,倚仗虚檐爱数巡。”
张 远 字超然,侯官人,父泰元,邑布衣,远生三阅月而孤,生于顺治戊子年闺四月。母洪塘陈氏,授章句。泰元所居乌石山即韩晋之先生之榕庵也。远筑榕亭,读书其中,按:超然于流寓怀古堂后成亭,亦名“榕亭”。序曰:“吾家榕庵,在乌石山之麓,有亭曰‘榕亭’,榕阴覆之。怀古堂后新亭成,而吾读书其中,名之曰‘榕亭’,思故园也。‘天涯故国一浮萍,莽莽乾坤两草亭。吾道岂真长避地,青山偏喜客居停。晴霄风雨松当面,午夜龙蛇月在庭。寄语榕庵休见笑,一般苍翠覆疏棂。”年二十余,以海氛未靖,逆藩变乱,御史周世科、张秉孝等率以箕敛科派为虐,户有逋亡则瓜蔓及亲党。远母促远作亡命计,走吴楚百粤,入赘于钱塘何氏。间至西江,题诗滕王阁。诗曰:”高阁东南此大观,西山对面卧龙蟠。岂无词赋惊阎帅,已把文章让子安。人世百年风浩浩,长天终古水漫漫。南州高士今谁是,有客斜阳独倚栏。”公三上滕王阁,皆有诗。侍郎曹溶持节过而叹赏,招入芙蓉幕,所至为延誉,诗名遂振。王士正、宋荦深器之,时与朱彝尊、查慎行、屈大均、魏禧、潘耒唱和。耿变平,返里,已越七年,母适殁。公五古有人生一篇,述之甚详。既慕琴川虞山之胜,乃卜宅焉。康熙已卯科,年五十二,以上舍生领乡试第一。八月二十七日揭晓,远宿洪塘妙峰寺,晓起题诗曰:“寺古僧逾老,寒涛自撞舂。人皆蜗角竞,吾在最高峰。屋后松杉绕,门前涧壑重。下方精舍近,忽送一声钟。”果发解,晚得云南禄丰知县,卒于官。远尝言:“闽自林子羽以平澹之诗鸣,宋严沧浪、明高廷礼又先后倡为盛中晚之说,习以成风。至徐氏晋安风雅出,而闽诗衰矣。后之作者,袭其肤浅浮泛之词,如出一律,自束其性情,以步趋唐人之余飨,其不振也宜哉。”远诗顿挫淋漓,不染闽派,有《无闷堂诗集》四十卷,文集一卷。沈归愚云:“超然久困举场,发解时,其年老,以老名士终,贤于方干身后成名矣。诗格大段疏朗,异于局束如辕下驹者。”
谢道承 字又绍,一字古梅,又曰种芋山人,闽县人。幼孤力学,康熙庚子科,以上舍生举乡试第一,辛丑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母林氏,州守逊女,侗、佶姐也。雍正四年,道承以母老乞假侍养,郑昌英云:“古梅自翰林移疾归里,温凊之余,肆力于古名帖、金石,研摩不倦,工书法。”筑“一枝山房”于乌石山神光寺侧,梅花数十株,率子弟读书其中。购屋于官贤坊,为其母筑堂,曰“三知”。于屋后穿池,手种二梅于池上,题曰“二梅亭”,制循陔图以奉母。与林正青、林在莪、许均、陈治滋、陈治溥、黄任往来唱和,家居十三年,母年八十四卒。陈翰林懋侯家藏谢学士《循陔图》,太夫人面如重枣,学士侍侧,林洙云题云:“公寓梁家园,报至,哭不止,曰:‘母在,可以许人乎?’亟劝,乃试。”大廷吴剑虹云:“学士身长,左颊有三毫。”服阕召见,授中允,晋侍读,转国子监祭酒,即移居监院,与生徒昕夕讲习,崇正学,斥浮嚣,太学风气为之一变。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领祭酒。乾隆六年七月,以劳卒于官。道承善隶书,所作大字肖黄山谷,古文词轶出流辈。性耿介,不鹜声誉,时漳浦蔡世远、长洲徐葆元以文学有盛名,先后造谒,皆不报。家居时,大学士赵国麟为福建巡抚,延修《通志》。国麟入相,累荐其贤,是以再官翰林,即被峻擢。道承未尝执门下士礼,国麟益重之。著有《汉魏碑刻纪存》,郡人冯缙梓以行世,有《二梅亭集》、《小兰陔集》。弟道亮,字又秉,雍正已酉举人。子璈,字征云,乾隆戊辰进士,官户部主事;璟,字征宋,乾隆戊午举人,皆有父风。
林枝春 字继仁,号青圃,闽县濂浦入,明季迁省城。高祖香粟公,始居乌石山北麓,名为磴园;祖湛,顺治丁酉副贡生,耿逆之乱,开幕延才士,湛以疾辞,著《水晶宫赋》以剌耿,康熙丁卯举于乡。枝春晢面方颐,十岁丧父,性孝友,母命依舅氏郑宫谕开极,受其教养,几及十年,登雍正癸卯科考,授中书,选直军机处。乾隆丁巳成进士,以第二人及第,授编修,再与顺天乡试分校官。乞假归。复得磴园祖居,修为支祠,营就轩、东轩,与诸壻子侄载酒题咏。枝春督学河南偃师、商城、武陟及各州县,凡有三教堂者,五百九十余处,皆以孔子与道释杂祀,枝春奏禁,旨允行。后督学江西,悬楹帖曰:“不看文章双眼瞎,若贪名利两儿亡。”朱竹君称其与诸生为条画指授,出之以诚;而士化之。官至通政司副使,年五十余移疾归,掌教鳌峰书院,于鉴亭方池南建振衣亭,告谕生童,作迩言四则,曰“认真”,曰“崇实”,曰“心得”,曰“安分”,语皆精切。居乡不与当轴晋接。义开沙合河,当轴从之,其《禁巫鬼议》、《论三山风气书》、《议速葬书》,皆有关于人心风俗。年六十四,卒于家,生于康熙已卯,卒于乾隆壬午。入祀鳌峰书院名师祠。子仪凤,乾隆癸酉举人,令浙江;一彪,乾隆丙子举人,繁昌令,刻其所著《青圃文钞》四卷、《青圃诗钞》四卷。
何 勉 字尚敏,侯官人,少倜傥有大志,学书不得意,改就行伍。康熙五十八年,侯官土寇薛彦文啸聚后洋,勉计擒之,授把总。是冬,浦城山寇窃发,总督令勉剿之,勉以单骑伪为行旅,直至贼巢,得其实,檄附近营将一鼓平之,擒贼首江一清等,授千总。六十年,台湾匪寇朱一贵作乱,勉在行间。台湾平,余孽窜入山谷,大军不能深入,勉奉檄往,出奇制胜,搜擒余党。制府上其功,奉旨褒嘉,赏给拖沙喇哈番,准袭两代,以守备用,寻升台湾北路参将。时水沙营等社恃险不纳饷,奉檄讨之,军从竹脚寮正路抵水里湖,勉率奇兵二百,由北投社冒险潜师袭其后,擒首恶骨宗父子及麻著等,其二十五社尽服,输社饷,计归顺四千四十五名。班师回,与水里湖师会,全台以安,升湖广洞庭协副将。贵州逆苗不法,勉乘雾而进,用火攻法,苗大溃,战功第一,升云南鹤庆总兵,调广东左翼,又调台湾镇挂印总兵,历镇十年,清操自持。以目疾乞休,居闽山之光禄吟台,卒葬北门竹柄山。
叶观国 字家光,一字毅庵,高祖起寰,明季由福清海头徙居闽县。观国以乾隆辛酉拔贡生,举丁卯乡试,辛未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癸酉科典河南乡试,丙子科典湖北乡试使,旋至真定府,即奉命督学云南,庚辰科典湖南乡试,壬午科充顺天乡试分校,是年十月又奉命督学广西。任满,丁外艰归里,服阕入都补官教习、庶吉士,充日讲起居注官。辛卯科典云南乡试,壬辰科充会试分校。四十年假归,主讲泉州清源书院者四年。四十四年冬,入都供职,四十五年,擢翰林院侍读学士,迁詹事府少詹事、辛丑科武会试总裁,癸卯科典四川乡试,即于闱中奉命督学安徽。五十三年秋,扈跸木兰。观国所至,操守清严,鉴别精审,上以品学兼优,命入直尚书房,以勤慎叠叨赏赉,并蒙召入重华宫赐宴和诗。年七十以足疾乞归,其七十初度诗曰:“纱厨秉鉴三千士,绣扆依光四十春。”乃实录也。构第一山鳞次台别墅,葺为双榕书屋。按:宫詹初居通津街,后移芙蓉园,宋儒刘砥、刘砺故宅,晚居文儒坊北,即绿筠书屋也,有《绿筠书屋诗钞》。卒年七十三。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卒于乾隆五十七年。子申蕃,乾隆丙子优贡生;申棻,嘉庆壬戌进士,知连山县;申蔚,嘉庆甲子优贡生,泉州府学训导;申蔼,乾隆乙卯举人,知无锡县,入祀乡贤;申苞,嘉庆戊午举人,知广东西宁等县;申万,嘉庆乙丑进士,翰林院检讨,癸酉科典湖南乡试,京畿道监察御史、高廉兵备道;申芗,嘉庆已巳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河南府知府,任河陕汝道。申万子敬昌,字芸卿,嘉庆已卯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吏部文选司郎中,湖北盐法武昌道,任湖北按察使司、布政使司,道光间入居玉尺山。子云滋,字惠宇,道光甲辰举人,于屋后筑颐园。云滋子大同、同治乙丑进士,知番禺县。大湜、由拔贡生中式,同治庚午科举人,内阁中书。大泳、光绪丙子科举人,永安、龙溪等学训导。大堉、由拔贡生中式,同治壬戊恩科举人。大焯、同治戊辰科进士,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读学士,同治甲戌科充会试分校,光绪丙子科典湖北乡试,壬午科典湖南乡试,即于闱中奉命督学广东。大涵,光绪丙戌科进士,工部都水司主事。读书其中。观国七子科甲,曾孙云滋又六子科甲,里党咸谓观国历官清廉之报。
陈登龙 字寿朋,一字秋坪,其先金陵人也,明季始迁闽中,籍闽县。高祖丹赤,顺治辛卯举人也,历温处道,耿变殉难,谥忠毅。曾祖一夔,以难荫授夔州知府。登龙七岁而孤,母黄氏剪彩为生,抚登龙以立。登龙勤苦力学,涉躐典籍,能古文词,旁及琴棋书画,乾隆甲午举于乡,大挑一等,署天全州。天全州即大金川,地归化新,未立学,登龙捐廉俸,请于大府,奏准设学,创文庙,建和州书院,以勘断明确,人呼陈青天,立祠祀之。调青神县,署里塘同知,调雅安州,部推迁安陆府同知,以赴任稽迟,诣京师候选,授建昌捕盗同知,丁内艰归,囊橐萧然,主讲泉州清源书院者三年,以疾归于乌石山麓李园里旧宅,筑云凹水曲山房,授徒自给,诸生学画者多游其门,年七十四卒。生于乾隆壬戌正月初八,卒于嘉庆乙亥三月初四。著《出塞录》一卷、《里塘志略》二卷、《蜀水考》二卷、《天全闻见记》四卷、《读礼余篇》二卷、《秋坪诗存》十四卷。事迹详《东越文苑后传》。《东粤文苑后传》载“杂著四卷。”
林春溥 号鉴塘,父兆泰,乾隆已亥举人,春溥,其三子也。长春海,乾隆乙卯举人;次春溶,道光乙未进士,知黟县。嘉庆壬戌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假归,于乌石山麓居宅中作竹柏山房,闭户著书,不闻外事,当轴延主鳌峰书院讲席,非院士不晋接,诲诸生本经史,一字之讹必求根据。咸丰壬戌重宴琼林,旨赏四品衔,卒年八十七,入祀鳌峰书院名师祠。子懋勋,道光丙申恩科进士,礼部精膳司主事;懋烈,道光甲午举人,国子监助教,懋杰,名诸生,皆读书竹柏山房。春溥著有《开辟传疑》二卷、《古史纪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异同表》二卷、《武王克殷日记》一卷、《灭国五十考》一卷、《春秋经传比事》二十二卷、《战国纪年》六卷、《竹书纪年补证》四卷、《孔孟年表》二卷、《孔子世家补订》一卷、《孟子列传纂》一卷、《孟子外书补证》一卷、《四书拾遗》五卷、《古书拾遗》四卷、《开卷偶得》十卷、《论世约编》七卷、《闲居杂录》二卷。
李彦章 字兰卿,侯官人,世居乌石山洋尾园,其地即王应时之西园、林逊之荔水庄也。彦章,嘉庆戊辰年十五举于乡,辛未登进士,授内阁中书,入军机,由内阁侍读典江西乡试,出任广西思恩府,创阳明书院,辟西邕书院,设义学,兴水利,凡营建书舍,勘丈院田,皆旦夕躬亲,权庆远,治如思恩,修庆远府学、宜山县学,复宋黄文节公龙溪书堂,署广西盐法道,任江西吉安府,升江苏常镇通海河务道兼督扬榷,升山东盐运司,未莅任,卒于扬州官廨,粤西请以名宦入祀。卒年四十四岁。彦章历官,务为实效,不求虚名,所至访求名贤祠宇、古迹名胜,遇有碑刻,靡不周览考证。唐《廖州智城洞碑》乃韦敬一称颂韦敬辨之文,《广西志》误指为韦厥碑。《舆地碑记》、《名胜志》又指为韦敬辨所撰。彦章亲至碑下,椎榻全文,跋入文集。宋张南轩《宜州新学碑记》裂为九段,掩入土中,彦章为嵌立大成门下。著有《榕园文钞》六卷、《诗钞》十六卷。兄彦彬,道光癸未进士,官刑部郎,博雅多文。彦彬兄弟以所居有六塘之胜,乃于春晖草庐傍结石画园,近水看山楼,广收书史、名墨、佳画,与家人名辈岁时品评,觞咏为乐。
《乌石山志》卷之七终 于麓古天开图画楼,开镌匠吴大擀
《乌石山志》卷之八
仙 释
昔程光禄以此山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而金刚表迹、神光见梦,则尤异矣。固宜羽人过此停旌,开士于焉卓锡。客有求九还丹、参三乘禅者,其必访茅君于故宅,结惠远之新社也已,志仙释。
汉
何氏兄弟九人 武帝时父为淮南王客,九人知王必败,遂窜入闽,居于山,凿井炼丹,人称九仙。又尝九日射乌山上,射乌山所由名也。九仙初生,目俱盲,独长者一眼,朗然如日,为诸仙前导。及游莆,遇胡道人,饮龙津庙井水,眼尽开,嗣从福清石竺山、莆九漈湖各乘一鲤仙去,人称九鲤仙,四方乞灵多奇验。
梁
王 霸 自齐时父增渡江入闽,善黄老术,霸幼习之,每至怡山,经宿乃返。尝登乌石,趺坐大石上,年三十游武彝,积十六年始还。旧居山南,凿井有白龟吐泉,炼药既成,点瓦砾为金。是年,闽中斗米千钱,乃鬻金运米食贫者,后以余药服之,旬日如醉,于所居皂荚树下蝉蜕而去。
唐
任 放 天宝中修真于大鹏山,又尝于乌石凿井炼丹,后上升,人遂呼大鹏山为升山,称西峰仙人云。
灵观 咸通中神光寺僧也。住山扃户罕接,惟一信士,每至食时送供方开。时与侯官令薛逢及吴兴处士周朴游。
五 代
明慧瀛禅师 永隆院僧也。禅师上堂曰:“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便下座。”
彦端 亦永隆院僧也。尝上堂,大众云集,师从座起作舞,谓众曰“会么”?对曰:“不会”。师曰:“山僧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有底不会?”
宋
神解 宋时乌石山僧,乌石山始记于神解,不分名胜、古迹,但记其名目,落落数字,不载寺观、祠庙,以后始有三十六奇之目,《郡志》与他书又互有同异。互见《名胜》乌石山条下。是山志之始,始于神解也。《神解记》止于道山亭,则为熙宁以后乌石山僧矣。《神解记》始于唐,终于宋熙宁,记中有高僧行道处,所云高僧,首应列入《仙释》,惜年代无考。按:《郡志》所载“文炬,唐末僧,亦尝住持乌石。”
安文头陀 不知何寺僧,尝游南涧寺,于榛莽中得岩石,侧足以入,摩岩云:“客至不点茶,相看淡如水。白云深谷中,稳坐浮生里。”遂宴坐其间。
仁王寺僧 忘其名,喜唱《望江南》,一日忽题壁曰:“不嫌夫婿丑,亦勿厌深村。但得一回嫁,全胜不出门。”或曰:“此僧欲出世矣。”言于当路,延主一刹。未久,若有不乐者,又题云:“当初只欲转头衔,转得头衔转不堪。何似仁王高阁上,倚栏闲唱《望江南》。”
明
洽上人 即德洽,洪武时神光寺僧,精通内典,戒行高峻,蓝光、林鸿时与为方外之游。其时山僧尚有圆极,亦与光、鸿辈往来,尝同玩月纪游于李石之上。
太虚上人 嘉靖初自北来,顶大笠跌坐于邻霄台下,偈云:“不澡不垢亦非青,行道圆明见性通。行至水穷山尽处,那时方见本来真。”作庵号“太虚庵”,郡人王应钟、陈椿、徐熥、陈价夫辈时往访焉。归寂,寿几九十。
明秀 钟山寺诗僧,周栎园《书影》:“弘正间诗僧明秀,号雪江,与郑少谷、孙太初、沈石田诸人善,族出海盐王姓,寓钱塘胜果寺。如:“雨灯夜着虚堂影,秋磬寒随落木声。”“江岸鹧鸪悲暮雨,柴门燕子惜春泥。”“今日挺之真有子,当年赵括岂无书。”“著书独惜虞卿老,怀古犹含庾信悲。”“荆门落日巴陵迥,衡岳秋风郢树低。”皆有深思。 《过县山人故居》云:“溪边野竹映寒沙,茅屋青山处士家。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殊有唐响,与少谷、太初、石田调微异,亦沙门中之铮铮者也。 《哭郑善夫》诗:“少谷高人无日起,百年清泪几时收。呜呼沧海谈诗夜,翻作延陵挂剑秋。”又《山房秋夜》诗:“寒蛩鸣彻夜萧萧,一点禅灯伴寂寥。枫落吴江吟不就,那堪凉雨滴芭蕉。” 《题西禅兰若》诗:“寻幽西到古禅关,楼阁高低紫翠间。山乌不鸣人境寂,炉烟轻霭白云间。” 又《夏日书怀》诗:“绿遍庭前雨乍晴,南风一枕篆烟轻。起来散步槐阴下,闲听幽禽三两声。” 《梦长兄凄然有作》诗:“独夜残灯一雁鸣,凄凉梦里似平生。相看无奈幽明隔,枕畔萧萧风雨声。”
国 朝
定侍者 顺治中神光寺僧,每侍师,立皆有定处,低眉下视,曾无偏倚,念佛之外,穿衣吃饭,扫地焚香,人未尝闻其一言。周栎园尝语人曰:“闽中只有此半个和尚。”
凤超 即竹岩,罗源叶氏子,祖大观,官翰林,父梦桂,名孝廉。凤超少好梵呗,日在罗川圣水寺唪经,家人促其应试,遂于福州落发。先时住持乌石净慈寺,尝与庐山游僧德明、姬岩羽人、吉永、非衣子林瀍、刘子永松游,能诗,工行草。后主讲鼓山,有《竹岩诗草》。
《乌石山志》卷之八终 于麓古天开图画楼,开镌匠吴大擀
《乌石山志》卷之九
志 余
史之有稗,备见闻也,志亦昉此,石夹二妃,稽神箸录,山前九姓,援谶成文。矧夫乌塔燃灯,则萧维摩之月,令虎符叠鼎,则扬子云之方言。诵“徐郎城里”之句,不殊记列伽蓝;访湛公洞中之名,何异经披种树。虽曰词枝,悉资谈柄,录志余。
《名贤清话》云:“乌石荔枝,珍绝天下,今山荔枝独范公祠最多。”
山产人面竹,一俯一仰,形如人面,又有草实曰鲤鱼橄榄,缘生树上,形如荚豆,中有鲤鱼,鳞甲俱备。
闽山庙,每年上元十三至十五夜,驾鳌山,玲珑飞动,人物、花果、禽鱼皆裁缯剪彩,为之箫鼓喧腾,煎沸道路。明谢肇淛《五夜元宵》诗:“更说闽山香火胜,鱼龙百戏列齐筵。”又邓原岳《闽中元夕曲》:“街头宝炬夜初开,一曲新词怨落梅。怪底佳人好妆束,闽山庙里看灯来。”徐与邓道协简云:“三山元宵最盛,而神庙中各出珍奇,生荔留至春时,往往目击之。家兄元夕词有云:‘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馐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观此,则庙中鳌山之盛,前代已然矣。参《小草斋集》、《西楼集》、《徐氏笔精》。
谚云“闽山庙斗宝”,国朝叶观国诗:“闽山庙里看灯回,火齐冰纨满案堆。”指元宵也。又谚云“三月三斗宝”,明陈元珂《闽山庙记》:“每岁三月三日,则聚富室奇玩竞为杂剧,道神出游,是闽山庙斗宝,不独元宵矣。”
上元有灯球,燃灯弛门禁,自唐先天始,本州准假例三日。旧例官府及在城,乾元万岁、大中、庆城、神光、仁王诸大刹皆挂灯球、莲花灯、琉璃屏,及列置盆,惟左右二院灯各三或五,并径丈余,簇百花其上,灯腊烛十余炬,对结彩楼,争靡斗艳。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舞狮之像,纵士民观赏。淳熙《三山志》。
中秋士女登乌石山进香,夜燃神光塔灯,是夕,妇女连臂出游,谓之“走百病”。明陈荐夫《乌石进香词》:“凉飚吹商蟾兔清,明绳曳玉低斜横。七香油壁税南陌,莲花蹴月参差行。邻霄台高祠帝女,金兽含烟喷秋雨。玻璃钿合开古香,九节瑞龙然不死。憨痴白皙冶游郎,骄行躝入调红妆。秋波盈盈澄碧光,回环射裂千柔肠。熊祥乞归碧霞馆,□雨浓云生梦感。元虚不种真麒麟,十二琼楼怅秋晚。” 国朝叶观国《榕城杂咏》:“邻霄秋夜乞熊祥,金兽凝烟爇异香。满路参差云髻影,大航桥上月如霜。”《府志》、《参水明楼集》、《绿筠书屋诗钞》。
《三山志》:“神光寺旧有佛涅槃像,旁列十弟子,有扪心、按趾、哭泣、躃踊、出涕、失声之状。每岁中元日供盂兰盆会,因怪像以招游人,寺中遂成墟市,相传谓之“看死佛”。旧记闽王鏻于薛老峰西作百道阶,每岁中元,郡人盛游于此,王祠部逵有《中元宴百丈小楼》诗云:“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楼高阁与云齐。中山酒熟中元节,归去从他醉似泥。”近三十年来,人亦厌之,此游遂息。
三山之俗,立春前一日出牛于鼓门之前,若晴明则自晡及旦,倾城出观,巨室或乘轿旋绕,相传云“看牛”。则一岁利市,三日游元沙,四日游天宁,六日乌山之神光寺、西湖之水晶宫,逮暮始散。《游宦纪闻》。
闽俗风筝恒在秋月九日,登高尤尚此戏,城中三山唯乌石为盛,有所谓九连环者,形如蜈蚣,剪彩为头具百四十四甲,亘四五十丈,以大绳系于山石,乘风则数十人挽之,设饤饾于僧寺,谓之“纸鹞会”。
衍极载元人陈旅《题署书记略》中一段云:“闽中风俗以正月六日游乌石山寺,其外大父赵大蓬指寺额曰‘是古题署法书也’。古时人人知有是法,王公贵人有所建立,不能书不书,必求能书者,虽微贱必书也。绍兴后,无论能否,官大即书,一时迎合,争乞新题易旧榜,于今存者什之一耳。米南宫、黄太史非不爽峭可喜,直可施之亭榭宴游处。唐以来惟颜太师雄秀,而题署李北海为最云。”《徐氏笔精》。
谚云:“乌石青,动刀兵”,明正德间,卫卒两度乱,林南涧请于当道,毁祠伐树,寻为乡人所咎,南涧遂刻石曰:“乌石分明是虎头,虎头昂耸岂良谋。凭君莫究从前事,我为生灵独隐忧。”石在山南犀塘庄氏祠。
霸石旁镌“虎符”二字,俗称为虎符潭。相传有谶云:“虎符潭下鼎叠鼎,不知送与谁家囝。”父老以为潭下有黄金数十釜,闽人谓“釜”为“鼎”,谓“子”为“囝”。
福州城中有九山,谚云:“三山藏,三山现,三山不可见。”九仙、乌石、越王其现者也;罗山、冶山、闽山,其藏者也。又有隐隐磅礴于阛阓间者,曰灵、曰芝、曰钟,故云不可见也。《闽书》。
嘉靖十八年闰四月,飓风大作,乌石山有亭飞竖田中。《万历府志》。
嘉靖三十一年二月,乌石山产珠,人取之,著手辄碎。旧《福建通志》。
万历三十七年六月十二日,乌石山崩,山南有新立阮公祠,近仁王寺,是日,雨暴山崩,祠尽毁。《榕海旧闻》,参《阮氏家谱》。
乌石山下瞰学道公署,数年前邻近居民常见巨蟒长数百丈,或蹲山麓,或蟠官署觚稜之上,双目如炬。至已酉秋八月,一夜大风雨,乌石山崩,自后,蟒不复见云。先是阮中丞鹗以退倭,全城庙食山巅,舆论未惬也,是日山崩,政当其处,祠宇尽为洪水漂流,片瓦只椽,杳不可见,时以为异云。”《五杂俎》按《阮氏家谱》载:“晋安郡太守阮弥之祠,万历三十七年坏于水,”此又指为中丞阮鹗祠,大抵当时以鹗主袝弥之祠中,故所记异同如此。
《三山志》三贤堂注:“侯官令薛逢、四明诗人周朴、僧鉴空,或以为灵观。”详《刚显庙》。
《三山志》:“光禄坊旧曰闽山,光禄卿程公师孟游法祥寺,置光禄吟台,因以名之。”《三山志》称之曰置,其为程公辟自建可知。“野僧题石作吟台”言,僧欲我题石作吟台也。后人疑僧为公辟作台,千古之僧有倾囊为人作台者乎?
大中寺有八百罗汉像,题曰“天台雁宕”,佛书云:“诺矩那与其徒八百众居震旦国”,今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雁岩,是堂八百,故合而题,有观音像。政和间,清凉院僧宗谚刻木为之,像大而色故,将饰之,忽梦谓:“我当城居”。俄大中寺僧数百人亦以梦来致,遂设是像。《闽书》。
《乌石山石佛像记》,唐欧阳詹撰,记天宝八载,雷震石成佛像事。石像遗迹至今尚存,观其形体大约初具人影,而好事因铲凿之,遂创是说,以神其事,而巫师者又假之以惑人,后世不察,以詹文而信之,过矣。碑石今亦不存,仅见《四门集》中。《闽中录》。
李阳冰般若台篆书二十四字,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世称四绝。台在乌石山。《闽中摭闻》。
闽中绝少古刻,鼓山题刻如麻,无一唐迹,惟李阳冰般若台铭在三山为最古。又闻石塔寺有唐贞元中碑,余未之见。《金石文字记》。
天下尤异之物,若触手便得,亦大不韵。福州李阳冰《般若台记》凿乌石山巅,岁久石面倾覆,势又最高,必架木数十丈,仰而榻之始可得。节录《书影》。按《般若台记》:“石面未尝倾覆,架木丈余即可就榻。栎园曾游乌石,何以所记如此。”
贞元无垢净光塔碑云:“贞元已卯岁孟夏四月旬又九日,圣君降诞之辰。”《唐书·本纪》:“德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崩,年六十四。”推其生在天宝元年,至贞元已卯,年五十八,寺僧为皇帝诞辰,建造浮图,仅见此碑。当时佛教流行,天下建塔寓祝釐之意,当不止一处,而福州距京师远数千里,僻处海隅,此碑独流传至今,撰文者庾承宣无传;书者柳冕,《唐书传》:“冕,字敬叔,博学富文辞,贞元十三年,兼御史中丞、福建观察使。”此碑正在福州时也。冕,官福州,置万安监,索部内马驴,牛羊畜牧之,民间怨苦。坐政无状,代还。然则碑称其“以仁德镇抚海隅底安”者亦过誉矣。《金名萃编》。
唐贞元十五年,德宗诞节,观察使柳冕以石造塔,赐名“贞元无垢净光塔”,庾承宣为记。今寺废已久,而碑犹存阛阓间,文字古雅,下半折已剥蚀。予尝偕陈伯孺、曹能始往读,犹可以意会之。第撰者,存其官爵缺其名姓,不无恨恨,偶阅《三山志》,知为承宣笔也,亦是一快。《竹窗杂录》。
闽《迁新社记》。唐濮阳宁撰,其辞云:“大中十年夏六月,关西公迁社于州坤,凡筑有四坛,坛社稷,其广倍丈有五尺,其高倍尺有五寸,主以石;坛风师,广丈有五尺,高尺有五寸;坛雨师,广丈而高尺云云。文字古雅,甚可爱也。”呜呼,唐之礼乐盛矣,其遗文有足采焉,州县社稷有主见于此记,盖大中时其礼犹在也。按《唐书》:杨发自苏州刺史为福建观察使,至大中十二年,迁岭南节度使,以岁月推之,关西公者,杨发也。《集古录》。
唐濮阳宁撰《新社记》,即社稷坛也,其文甚古雅。欧阳作《集古录》时,此碑尚在,而今亡矣。福州乌石有李阳冰篆书今犹存,其墨本欧公又未之见。《徐氏笔精》。
闽城内外古人石刻尚存者,唐李阳冰“华严岩篆”、庾承宣“石塔寺碑”、林同颖“坚牢塔碑”、王倜书王审知“德政碑”、宋钱昱“忠懿王庙碑”、蔡襄书“刘蒙伯墓碑”、“南台沙合桥碑”、“东台庙碑”、“造潘渡桥碑”,皆书法端整,犹可榻印。至于鼓山、乌石山,唐宋名迹尤多,不能悉载。《续笔精》。
周朴,唐末诗人,寓于闽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饮酒茹荤,块然独处,诸僧晨粥卯食,朴亦携巾盂,厕诸僧下,毕饭而退,率以为常。郡中豪贵设供,率施僧钱,朴即巡行拱手,各丐一钱,有以三数钱与者,朴止受其一耳。得千钱以备茶药之费,将尽复然。僧徒亦未尝厌也。性喜吟诗,尤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返。苟得一联一句,则忻然自快。尝野逢一负薪者,忽持之,且厉声曰:“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惊骇,掣臂弃薪而走,遇游徼卒,疑樵者为偷儿,执而讯之。朴徐往告卒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卒乃释之。其句云:“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彼有一士人以朴僻于诗句,欲戏之。一日跨驴于路,遇朴在旁,士人乃敧帽掩头吟朴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朴闻之匆遽随其后且行。士但促驴而去,略不回首。行数里,追及,朴告之曰:“仆诗‘河声流向西’,何得言‘流向东’?”士人颔之而已。闽中传以为笑,或曰:“晓来山乌闹,雨过杏花稀。古陵寒雨绝,高乌夕阳明。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亦朴诗也。黄巢至福州,求得朴,问曰:“能从我乎?”答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从贼?”巢怒,杀之。《全唐诗话》。
周朴尝咏蝶云:“可怜黄雀衔将去,从此庄周梦不成。”至是为黄巢所杀,人以为诗谶。后人于邻霄台祀之。张浚帅闽,奏请庙额,曰“刚显”。《闽大纪》。
薛老峰山顶突起“向阳峰”三字,周朴诗:“薛老峰头三个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薛老,薛逢也,咸通中,为侯官令,与僧灵观游,创亭其侧,人书其峰曰“薛老”云。按:逢,字陶臣,蒲州人,会昌进士,有《元日田家》诗:“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帘晚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鸟飞迎路女郎来。”想闽中诗也,但《唐书·本传》未见逢令侯官尔。《闽书》。
涅槃,唐末人,名文炬,福州黄氏子,生时火里开莲。既长,出家,口吐异光,发言成谶,历历如券,尝曰:“乌石山前,官职绵绵。”后人解其语,曰:“乌石山前,官职绵绵者,九大姓居山下也。”节录《闽书》。
闽之浮图,始于萧梁,高者三百尺,至有倍之者,峻拔相望。乾符五年,巢寇焚殄无遗。开平中,闽王审知复其二,大中定慧及神光塔是也。是时,复创万岁、定光、安福、崇庆及太平、开元塔。延曦又造石塔。谢郎中泌诗:“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按:谢泌,《闽书》作徐经。经,宋末安抚使也。参《府志》。
崇妙保圣坚牢塔碑,在侯官县南涧寺东石塔寺,今寺没于民居,塔犹存也。《福建通志》云:“唐贞元十四年,德宗诞节,观察使柳冕以石为塔,启祝赐名‘无垢净光塔’。晋天福二年,闽王曦重修,刻石题曰‘崇妙保圣坚牢塔记’,嵌于塔上。时闽已僭号,记中有‘诏敕年号’等字,俱为后人削去,末尚有‘永隆年月’及‘王曦’等字。”《通志》之言如此,今据碑文中间有谥号一行,泐三字,证以《十国春秋》,乃王曦之谥,曰“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也。”下有“三年岁次辛丑”,而泐其上两字,以《十国春秋》纪元表考之,正永隆三年也。文云:“王曰‘毗沙檠应不动台,称垒土比则非牢’,此即命名坚牢之义也。”文又云:“南面城中,西来山左,可安之窣堵,镇此高冈。是月八日,峻址环开,贞姿片合。”玩此文义,当由新建,不似修旧,且并无一语述及旧塔,与《通志》所谓。“即无垢净光塔”者未合。末行题“大孝皇□王曦之”,“大孝”上泐三字,似即王曦之谥号。“皇”下泐“帝”字,“王曦之”下不知泐几字。据欧《五代史》,曦乃王审知之少子,初名延羲,既立,更名曦。《薛史》云更名羲。《十国春秋》名同《薛史》,而以为太祖即审知。第二十八子,其立碑之年在晋为天福六年,《通志》作二年者亦误。文既用谥号,又斥曦名,似系后人追记者。《金石萃编》。
罗源县徐公里,石氏二女月华、云英,蚤失父母。五季未处州青巾贼犯境,被执同投河,死后显灵于乌石山,人为立庙祀之。二女能诗,事见《罗源志》。
闽山庙在闽山巷,神姓卓,名祐之,宋景祐元年进士,秀州判官,及卒,乡人即所居庙祀之,号应公大夫。建炎三年,建寇猖獗;端平中,邵武山寇发,重庆中,汀寇发,神屡著灵异,现于云端,贼众惊溃。守臣朱良骥、运判诸葛有声,先后以事闻,初封广利侯,寻加威显,赐额“灵应”。明正统间,有司重修。万历三十一年,福建左布政使王恩民,移檄本府,春秋致祭。
古灵先生陈述古,书法在蔡君谟之右,学柳诚悬酷肖也。乌石山平远台、鼓山卧龙,俱有题名镌之石壁,皆径五寸,鲜有知其妙者。《徐氏笔精》。
旴江李觏,一日与处士陈烈,同赴蔡君谟饮道山亭,时正春,营妓皆在后圃卖酒,君谟因命以佐饮,烈已不乐。酒行,众妓方歌,烈逾墙而遁,觏座上赋诗曰:“七闽山水掌中窥,乘兴登临看落晖。谁在画楼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晴来海色依稀见,醉后乡心积渐微。山鸟不知红粉乐,一声檀板便惊飞。”烈闻之,遂投牒云:“李觏本无士行,辄造宾筵。诋释氏为妖狐,指孟轲为非圣。”按吾圣经云“非圣人者无法”。合依名教,肆诸市朝。君谟览牒,笑谓来者云:“传语先生,今后不复使弟子也。”《道山清话》。
《徐氏续笔精》成于前明万历,其时湛公旧迹废为丛冢者已云不知何代。国朝至今复更百余年,棺骸所积新旧相仍,恶少死者,弃尸堆叠,乌衔狸食,风日所暴,腥秽闻数里,行者不敢近。乾隆癸丑,乡人陈道谱克淮偕其属,鸠金尽徙髑髅,埋于宿猿洞西半里许雉堞之下,为大墓一丘,冢分五部,曰旧礶冢,曰男礶冢,曰女礶冢、曰棺柩冢,曰散骸冢,瘗尸不可数计。而湛公旧迹刬辟芟治,奇石秀出,诸题刻显然在目,乃于洞左崇建殿宇祀紫阳朱子,并为湛公祠。山南一望,江峰明秀,五六月中,芰塘十里,菡萏香清,红白相间,令人想像曩时,特洞中荔子无存耳。呜呼,昔之大陵积尸,雨昏鬼哭,今复清风朗月,如见古人,盖丘壑之小,盛衰兴废亦有数存焉。克准辈所筑五冢,各有榜联,旧礶冢云:“荒原萦旧恨,净土结新缘。”男礶冢云:“好男儿同归一穴,真汉子统结三生。”女礶冢云:“磷火宵灯碧,春花晓梦残。”棺柩冢云:“姓氏沉千古,蓬蒿共一丘。”散骸冢云:“类聚何分新旧鬼,飘零同入后先天。”语皆新警可录也。节录《闽中录》。
乌石山宿猿洞前,旧有荔枝树极佳,名曰“洞中红”,古灵陈襄赠湛俞诗云:“此去蓬莱峰顶月,梦魂应到荔枝园。”《广群芳谱》。
城中有闽山,在阛阓间,向属林员外,有台居室后,今展转数主矣。辛丑之夏,余与曹能始借之主人,始得一至。内有一小阜,阜上有盘石,可三丈余,树木幽倩,亦城中古迹也。石上篆“光禄吟台”四字,字径二尺,古色苍然。右小字题曰:“宋嘉定十二年仲秋,提刑知州事程师孟书。”愚按:师孟字公辟,吴郡人,宋熙宁元年,以光禄卿知福州,至三年移知广州,夫熙宁至嘉定历八十余载,年号讹舛,一不合也;程只郡守,未尝提刑,官爵倒置,二不合也,闽山旧为法祥院,程为郡守,尝至兹山吟眺,寺僧推尊之,刻“光禄吟台”,非师孟自书。师孟有诗云:“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其诗载在《三山志》可考,三不合也,其下更有一石,方平如砥,又书“雪楼,程师孟书”。雪楼乃元人程钜夫之号,今又并师孟为一人,四不合也。盖林员外影响闻其说,遂添刻小字耳。《榕阴新检》。
光禄坊旧曰闽山,因法祥院内有程师孟“光禄吟台”,更今名。国朝万历坊圮,里人方氏称宋光禄大人方寘居此,建坊署名,妄诞甚矣。《闽都记》。
曾子固《道山亭记》见于集中,盖为程师孟作也。《府志》亦载其文,而不详何人所书,岂当时实未立石,抑久而湮没不彰耶?前辈诗云:“城中楚楚银袍子,能读曾碑有几人?”盖深有慨也,子固文得贾董之遗,而此篇摹写溪山峻险,绝似韩柳笔墨。《闽中录》。
南丰曾子固守福州,有惠政,而山川胜迹多有题咏。仁王寺云:“杂花飞尽绿阴成,处处黄鹂百啭声。随分笙歌与樽酒,且偷闲日试闲行。”清逸有致,谁谓子固不能诗也。节《竹窗杂录》。
曾逢震,字诚叟,从朱文公学,胸中焕然,洞见道体,经史百家无不窥究,隐居道山,家事有无,不问也。尝自编录其诗文,名《林丑镜》。《闽书》按:《东越文苑》云“逢震录所著诗文,名曰《月林丑镜》。
长汀县南三里,南山之隈有霹雳岩。宋元祐间,白昼迅雷一声,划开岩洞,中有丹灶、丹井。明嘉靖中,汀守徐中行、臬帅宗臣饮酒赋诗于此。王世懋诗所谓。“千秋霹雳开丹灶,四面芙蓉出化城。”即指其地。按:《闽都记》引是诗入乌石山霹雳岩,《闽书》仍载是诗于长汀县霹雳岩,合参《汀州志》及《仁恕堂笔记》,知为《闽都记》之误。
山麓有二石记刻,一云头陀颂,“物外闲居冷似冰,冰冷如霜雪冻凝。苦淡水深分白日,回头谁看此中人。”一云普眼庵头陀云:山居久隐道身贫,日月同时百草春。闲叫一声三世佛,叫来无佛亦无人。”二刻皆指宋安文头陀,但不知何所取义耳。
三山陈景著,弱冠时元宵观灯,道逢女环执绛纱灯迎于道左,景著惑之,随以往,至城外乌石山顶神女庙,有盛饰女郎候于庙门,见而叱环曰:“此陈探花也,何乃挈至此”,灯遂灭,女亦不见。陈惊眩仆地,至晓始苏。永乐乙未,果探花及第。《坚瓠集》。
邻霄台左右,多明太监纪游及陪咏诸刻,独海宁查布政约陪太监尚春登乌石山诗曰:“公暇陟嶙峋,居然小八闽。眼前都是幻,惟有此山真。”其立言极为有体。
怀悯祠,旧有侯官令黎文会像,后人以狱变祸本实起于会,不宜与四公并祀,黜之,移像于仁王寺。见《闽都记》。
陈勋,字元凯,闽县人,魁庚子辛丑乡会榜,历文学博士、户部郎。谢病归,终日扃户却扫。尝一至乌石山,闻客声,惊走,谈佳山水,心辄动,畏客,辄不往。其友董见龙嘲曰:“世皆如子直,须以环堵为天地。即日月山川皆为空设矣。”大笑,不为意,指庭间花石瓦水盆曰:“此非吾之五岳江湖耶?”其意趣如此。《涌幢小品》。
明万历时,屠纬真隆入闽,馆于道山之半岭园,集诸名士为诗文,甚盛,但多骈体。余不录,世非无好俳偶者,立矣其另集,不必不传也。先数年,宗子相臣备兵长汀,以倭变,调守福州之西门内,难民数万,令载薪谷以入,有议拆城上之串屋者,为力止不毁,以故寇至有储粟,登陴得不困,所全活甚多。闽人德之,死,为立祠于道山。《道山纪略》。
王应山,字懋宣,喜读书,以春秋教授乌石、武彝间,从者如云,诗宗大历,婉而多致,监司守令常式其庐,老益苦心编摩,著作甚富,有《闽大记》,以识闽中文献之盛。《闽书》。
诗中贵有画,画中尤贵有诗。明泉州布衣黄克晦,少善画,或谓曰:“君工画不能使画重,而工诗则画重。”乃发愤学诗,遂以诗名与沈嘉则、王百谷相上下,没祀乌石山高贤祠。《闽画记》谓其山水宗沈石田,笔力苍健,著有《吾野诗集》六卷。《闽游诗话》。
乌石山,一名道山,在福州南门内,曾南丰谓登览之胜可比道家所称蓬莱、方丈、瀛洲,故名。上有道山亭,宋程师孟建,今废。姜秋岛先生诗云:“碧林瑶草郁崔嵬,图画楼台屈曲回。移出海门三万里,更无人与辨蓬莱。”《闽游诗话》。
邻霄石,在乌石山顶,环视群峰,岸然耸立。 蔡君谟诗:“子夜看先日,阴岩得后春。三山空琐碎,万落自烟尘。”即其地也。旁有亭,即名邻霄。康熙初,郡人萧侍御蛰庵,倡议修复古迹并建仰止亭、观海亭诸胜,镌崖勒铭,名百字碑,在亭左。侍御名震,死耿逆之乱,著有《道山纪略》。 谢阁学《古梅登邻霄台吊蛰庵》诗云:“秋风秋草越王城,缓步登高吊古情。天为斯文留后死,山分片石待先生。西台鹓鹭存遗草,南土鲸鲵累盛名。魂倘归来天水黑,乱山风木助悲鸣。”《闽游诗话》。
启祯间,有人游乌石山,忽见剑佩而黄冠,呼曰:“吕洞宾也”。忽不见,以手指而目之,仙怒,口噀净水,目眯忽不见。其人归得癞疾,不知仙何以不仁若此也。《竹窗笔纪》。
明季时,闽山庙庙丁夜梦神告之曰:“大疫将起”。丁曰:“将如之何?”神曰:“明日有丐者入庙,乃仙也,汝求丸丹一朵入井,可以救疫。”明日,丐果至,丁告之,丐不与,丁强之,乃与一丹,投诸井。后果大疫,乡人求水煮药,井为之竭,而丁因买水得利,遽至大富,俗称“闽山妙药”云。
周之夔《弃草》云:“乌石山邻霄台旁有一洞,奇僻,未经人得,作诗以纪云。“诧为宿猿洞,傍此鸦浴池。仄转容身入,高穿赖膝支。石从鬼斧劈,天作电光窥。”今鸦浴池旁荒草迷离,搜剔不见矣。
假弁锤石,始顺治十八年,凡六载。闻土人言,燔以火醋,虽巨石立断。今山之墙址地坪皆是物也,且以供馈遗并筑别园屋之用,其椓盖准提坛者。予初阅时色尽赤,今少变,尤幸朱子字一在粪壤中,一居山顶香炉峰之下,不然不免也。其他诸诗文与石俱歼者,不可胜数,果道山之一劫也。《道山纪略》。
绝尘岩,假弁张国威初到于此,得故明石刻,姓氏与其名同,为一僧所诳,谓是前生夙缘,乃重建望荷亭、准提台,新造斋堂,于是诸石乃大受劫。后与郡人讼,亭坛、斋堂、门窗、板壁之类尽折毁,废为平地。《道山纪略》。
闽藩之变,总督范承谟被系于灵鹫庵,无毫楮。烧桴存炭题诗壁上,世传“画壁遗橐”是也。公在系时,有泰宁人许鼎者,义其所为,恒阴左右之,凡所存片纸只字,悉为收藏。精忠既害承谟,令贼党焚尸弃之山野,鼎预往伏匿,夜分行乱石宿莽中,觅得烬体,藏于家。明年负骸潜行,纡折万里,竟达京师。事闻,圣祖震悼,遣内大臣佟国维等三人、御前侍卫二十人赍大官茶酒,哭临其丧。十九年,精忠伏诛,当赴市曹时,承谟子时崇,亲执刃寸磔其肉,取其心以祭父。参《八旗通志》。
广积营兴福庵有观音甚灵。道光十八年,有司废尼庵,乡人移像入弥陀寺,先一夕,僧心修梦神来栖止,次早,果舁至将军山兴福庵。见《三山志》。
道光十八年,漳州人有航海者遇飓风,舟几溺,忽见空中有金甲神执鞭护之,旗帜皆书“道山”、“道山观”。舟得无恙,后舍金重建。
淳熙《三山志》记社稷坛云:“古社稷坛,州西南七里并城以西,地汙湿,遇祭报,趣戒闽候官县吏办治。唐大中十年,观察使杨发始迁于州西南,今南涧寺之东,为社稷坛及风雨师坛四,广狭高下,有制度,斋庐皆具,周回三十有九丈七尺,缭以崇墉,为门东乡,其外辟二室,南立双表,既成,命巡官濮阳宁为之记,以防改易。伪闽时,以其地为佛祠,而迁坛于乌石山之阴。注:今道深寺之侧。皇朝元祐六年,柯龙图述辟而新之,建斋厅中门外,之西为祭器库。政和元年,诏立州县社稷风雨雷师坛之式,颁图于天下,于是移风师坛西门外龙山寺之西,为雨师、雷师坛北门外法云寺之东,惟社稷仍旧。”
《三山志》:《迁新社记》,摄驿馆巡官乡贡进士濮阳宁撰,隶书,淳熙间,碑犹存。按:《新社记》见《集古录》。
按:《三山志》载:“初阳顶,贞元末,阎济美自婺州刺史为观察使,酷爱此峰太阳先升,因题石上云。”据此,“初阳顶”三字乃石刻。
陈郯显应王庙碑,《三山志》载:“彭城徐文遇又于堂东北隅为寝室,属检校太傅陈郯撰碑铭,犹存。”
《三山志》记延祥水军。绍兴六年,安抚使招到郑众、郑庆等人船,存留强壮一百七十人充荻芦寨水军,一百二十人充本州禁军,阙额于延祥寺置寨。
《三山志》怀安大中寺定慧塔注:“旧九层,朱梁开平四年,伪闽建,天圣中爇之,累数年闽人复创,陆轸为赞。后复灾。”按:旧志载:“定慧七级,殆重建时削去二级耳。”
《三山志》南涧寺有王谹诗云:“冰清居士涧,景好天王刹。”按:王谹,元丰八年官宣义郎按察司,管勾文字。
《三山志》秩官郡守表载:“贞元十三年,柳冕自婺州刺史移福建观察使。”又于十五年表下载《无垢净光塔铭》,是年,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请大夫、使持节福州诸军事、守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柳冕,监军使朝议郎、行内侍省、内府局丞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绯鱼袋鱼献。按:碑“柳冕”前一行“贞元十五年岁次”下缺六字,碑首行“皇帝降诞日为国建无垢净光塔铭并序”十六字,碑次行“摄观察推官、宣义郎、前行秘书省校书郎庾承宣撰”二十字,碑文云“异夫!经营之始,垦凿之初,始周其基阯,下现盘石五色”云云。道光初年,崇妙保圣坚牢塔微有倾欹,官绅饬南匠蒋某入视塔基。据云“盘石翘出,致全塔倾欹,若在平土之上,于强处灌注,可使复旧,遂不果修。”据此,则崇妙保圣坚牢塔即建于无垢净光塔旧基石盘之上无疑。
《三山志》薛老峰注:“乌石山顶突起三字,曰‘向阳峰’,咸通中,侯官令薛逢与神光僧灵观游,创亭其侧,仍倒书‘薛老峰’字。周朴诗云:‘薛老峰头山简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见《闽中实录》。《三山志》引《闽中实录》,是“薛老峰”三字当时即是倒书:“伪闽癸卯岁倒立”之说又不可信。所云“乌石山顶突起三字曰‘向阳峰’。合以周朴诗“直教截断苍苔色”,则“向阳峰”三字为苔纹自然成字可知。
《三山志》记登高注云:“程大卿师孟游道山亭,宴蕃宣楼,有诗。”道山亭即公辟所创,其《九日登道山亭》诗,《三山志》不载,惜哉。按《三山志》:“熙宁二年,程大卿筑子城,改创城上凡九楼,蕃宣楼城西北隅,旧碧峰亭也。”
闽山境,宋进士卓祐之宅。乡人祀之,子孙即其地为家庙。旧本二十四社,通贤、衣锦各社皆由闽山分立。庙有祭田,在小箬上犁,载租四千余斤。康熙五十三年,奉旨免完粮银色米。乾隆已卯进士、延平府学教授卓道翼勒石庙中。后碑石被庙祝窃鬻。咸丰十一年,郡人吴庆禄得之,于于麓作记,仍嵌庙壁。
乌石山,蔡端明题“幽幽境”三字于石。嘉靖辛酉秋,建州杨应诏游记云:“落落埋没荒榛中,虽欲控之而无所考。”今历五十余载,愈不可问矣。《别纪补遗》引《竹窗杂录》。
《八闽通志》:“乌石山在府城西南隅,唐天宝中敕改为闽山,与九仙山东西对峙,眉目海上。”唐黄滔万岁寺碑有云:“公府雄雄,坐龙之腹。九仙乌石,耸龙之角。” 宋蔡襄诗:“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 国朝杨景衡诗:“邻霄台北道山西,长啸凭高起远思。纵目莫穷登览兴,梵宫烟草晚离离。”
唐贞元《无垢净光塔记》近在城内,乾隆《郡志》未收,而所载《崇妙保圣坚牢塔记》又舛讹不堪。升山任仙公台迩在北郊,程师孟、陈襄、刘奕等五石刻,新收《通志》亦不载。忆纂志时,经籍石刻经苍将原本原拓呈入,不知何以又复疏漏。
议复高贤祠于乌石山之阳,用徐惟和集中《高贤祠成呈屠使君》韵四首:“历历闽川传,都嗟貉一邱。名山崇俎豆,前辈仰风流。独目荒祠圮,关心坠绪休。低徊寻旧迹,清暇屡来游。” “六十余家在,唐音世共尊。曾披前志录,自注云:“余藏正德郡志残本,为徐兴公家藏,所题手迹于入祀高贤者,多有标记。”敢并土风论。巷议传耆旧,楹书失子孙。每浇赵州酒,弥欲绣平原。” “廊庑终难问,徐惟和与屠田叔书有“高贤祠又忝廊庑”语。山椒喜未遥。数椽须早筑,一瓣不轻。善井资泂酌,自注:“卜地近善井,井可览绕郭湖山之胜。”骚音起大招。他时蕉荔熟,水木更清寥。”自注:“此地树木果林甚盛,不十年将蔚然矣。” “群贤经品汇,先后有辉光。好事屠田叔,自注:“祠作于万历戊戌,议自屠田叔发之。”多闻郑荔乡。起衰才有待,修废礼可妨。仰止高山近,谁添数仞墙。”以上四诗,见侯官李彦章《出山小草》。按注中所云,“善井”即“墡泉井”,都转家居时,有兴复高贤祠之议,曾于墡泉井商酌购地起盖,后因出山未果。
乌石山天后宫后旧有奎光阁,并奉文昌恒宿,不知建于何年。乾隆初,阁圯。至十四年,乡人王朝屏等重建,朝屏勒铭于石。嘉庆间又圯,西路盐商捐资起盖,阁遂拦入天后宫。
袁表,字景从,万历初授中书舍人,转户部郎,终黎平知府,善声诗,与里人赵世显、王湛、吴万全、林世吉结社嵩山、乌石间,有《逋客集》八卷。子敬德,未冠登科,绰有成人之度;敬烈,有能诗声。《闽书·英旧志》。
宋曾逢震从朱文公学,《闽书》载其隐居道山;明王应山诸书载其在乌石山授徒,惜不知第宅园亭名号,无从编记。
邻霄台刚头庙,乾隆间废,乡人移其像于南门城上。《通志》称南城礼唐时人周武,苍因作诗辩之。《南城周公祠》,予在乌石读书十年,寻唐周朴刚显庙故址于邻霄台下,父老皆云乾隆间庙圯,将公泥像舁置南门城上。同治丙寅丁卯,予有筑城开濠之役,欲为公祠立碑,检阅《重修通志》,则载周将军祠在省南门城上,祀周武,闽人,唐时平寇徇节,民思其德,立祠城上,道光六年,城楼火,祠亦被焚,寻重建。考诸书,唐时并无周武其人,巢贼至吴兴,周朴流寓在闽,不屈死,所云周武乃周朴之误。近歙人某署公为明周侯德兴。按《明史》:德兴曾入闽,与驸马都尉王恭共有各郡县筑城之功,后因其子谋逆被戮,且并无守城徇节之事,若谓筑城有功,岂有不祀王驸马而专祀周侯之理?朴不屈贼,其节义与守城徇节相同,当时舁置城上,良有以也。南城累火,重新时,误以侯服被之,予恐日久指其为周武,则公之节义自在,署公为周侯、将军则大妄矣,作诗辩之。“布衣而风节,何事称王侯。不尽兴亡感,应多江海愁。千年诗卷在,戊戌,予在红雨山房得明徐兴公所刻公诗,增以诗话,重梓焉。诸刹客魂游。公生时常居僧舍,不饮酒茹荤。杯酒重来者,予梓公诗成,与戴芷农、黄肖岩设茶果,各为文于山南祭之,后得明郑世美天开图画楼地,遂祀公于前堂,以郑世美、徐兴公配焉。兵戈已白头。”
相传玉尺山有二老松,乾隆二十余年,被鹾商林日新所伐。古田郭植,乾隆七年进士,其所著《月坡诗集》有“玉尺山双松歌”,可知乾隆初年双松犹存。诗曰:“山不能高万仞,松不能高百尺。兹山兹松云胡奇,奇在山松镇兹宅。峰峦突起螺髻青,藓苔半入虬枝碧。余石罗列似儿孙,鬼斧神工妙刻画,我来登山兼抚松,两株老苍存古格。夭矫之势神龙飞,忽卷怒涛落翠壁。火云敲蒸炎威炽,赤脚科头体流液。繁阴亏蔽遁羲轮,顿变三伏坐寒雪。去年冰雹大于掌,万树摧残万山白,此叟崛强战天风,鳞鬣离披翠叶叶。外人解道玉山奇,山若无松一顽石。我不羡山羡兹松,独出心裁仼我癖。君不见处士清衔七松勒,胸次疏豪节挺特。石丈奇情将无同,点缀云屏亭亭立。”
道山霹雳岩古榕门,相传榕须拂地,纠结成门,根盘岩石,作虬龙腾跃之态,不知枯于何时。据郑际熙《浩波遗集》“道山古榕门歌”,则乾隆初年榕门犹存。歌曰:“古榕亘山高峨峨,巨灵挽髻堆青螺。层峦叠翠解飞动,翳目但觉翻沧波。我闻榕城古海国,海气蒸山山海色。三山便是蓬莱宫,变灭空濛转深黑。蒸凝郁律盘榕根。老根纠结通山门。崎岖仄径苔藓滑,门外门前割晓错。飞泉罥树崩腾下,跨山穿谷如走马。山巅遥瞩海门通,涛声一气向天泻。”
光绪辛巳,邑人郭柏苍入居闽山,土中得保福寺大饮盆,形差扁,隶书镌“闽山保福寺石盆光绪八年青郎记于日夕佳楼”,又得法祥院大衲盆,形方而长,上广下杀,隶书镌“宋法祥院衲盆”,行书镌“光绪癸未人日梦鸯藤馆主人蒹秋书”,又得法祥院淅米盆,篆书镌“宋法祥院淅米盆”,隶书镌“土中得法祥院四石盆光绪壬午郭蒹秋镌石”,又得法祥院发食台,隶书镌“壬午蒹秋得法祥院石”。
乌石山天后宫左武圣庙,光绪八九年,邑人郭柏苍造青石灼台,文曰:“光绪壬午十月甲寅,郭柏苍造乌石山武圣庙灼台,百有五日成,陈建侯篆书”。又造青石石鼎,文曰:“光绪癸未,邑人郭柏苍造乌石山武圣庙石鼎,郡人陈建侯篆石”。
十子王偁《集》已不传,其题薛老峰有:“远树绿波孤鸟外,乱山黄叶白云中”之句。
查初白《瓣香堂诗》误以“道山亭”三大字为林希书。
道山天后宫《公业碑记》:同治四年四月间,建瓯阳崇南帮总商李玉成将手置:南门外大九仙洗马铺郑吴氏,坐西朝东店屋一间,契载银一百四十两。又南门外小九仙板桥头游玉瑞,坐西朝东店屋一间,契载银二百五十两。又西门街定远铺尤振旺,坐北朝南店屋一间,契载钱一百二十千文,又银二十两。又西门街亮功铺黄怀澄,坐南朝北店屋一间,契载银一百二十两。又王府口通津直铺吴尹卿,坐西朝东店屋二间,契载银一百八十两。统计店屋六间,捐在道山天后宫,年收租钱,以备三月二十日预祝神诞之用。如有盈余,公同酌议添置。其契据各总商递年轮流掌管,按月收租。由公帮馆经理所收租钱,仍交值年总商收贮。每年正月,通省商伴夜之日值年者,算明数目,验明契据,拨字当众交代新值收掌。如有风水不虞,各总商公同垫款起盖,将余租抵还。所有预祝应用物件、钱文另行刊单,著为成例。同治五年,通省商郑安远等公同立石。同治十年,又添置南门外霞浦铺笋乾衕陈常铧厝屋一间,契载银四十两。同治十一年,又添置高节里米店衕张本性厝屋一间,契载银四十两。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八年,所剩租银捐为修理天后宫”。李君,闽县人,名翼禧。
乌石山天后宫左,乾隆间,闽商立报功祠,祀已故盐法道达明。道光间,增祀盐法道王耀辰。王公字平华,以福州府久任盐法道,恤商爱民。道光初年,福州白米每斗重十四斤,一百六七十文。二十年六月,铺户屯积,每斗骤涨至二百九十文。平民以总督金匮孙文靖公柩未回籍,蜂拥抚署,木匠藉众将头门大堂拆毁。文武入援者皆拒于辕外,独王盐道至,众呼曰:“此好官也”。伏地避之,抚军乃得登堂限价。次日,七城皆闭,诛积案施六害、杨三三,流徒十八人。
雪峰僧卓岩明,受李仁达伪封,其封效节护君侯告,不特载于石刻之前。
林蕙,侯官庠生,卒于康熙初年。其艺文前刻载明朝,增修者载国朝。
道光十八年五月,雷震石塔,塔石下坠。至光绪九年六月,震处又复圮坏,砖石零落,望之飒然。福州自郭璞迁城,定以南门为正面。《八闽通志》引唐黄滔《于山万岁寺碑》云:“公府雄雄,坐龙之腹。九仙乌石,耸龙之角。”定光、坚牢二塔有关形势,此时尚可架木修理,久之七层塌陷,多一拆卸之工,并多一堆帐、拆帐之费。按《黄御史集》《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我公以宏才妙略之有藩维,以仁智神鉴之谋远大,谓闽越之江山奇秀,土风深厚,而府城坐龙之腹,乌石、九仙二山耸龙之角,屹屹岩岩,孱孱颜颜,两排地面,双立空际。其时,坚牢塔未建,所云“双立空际”指净光及定光二塔也。怪石如墉,回岗若揖,东衔沧海以镜豁,西走建溪而带萦,气色蒙茸,风云蓬勃,非仙宫佛寺不可以乘龙之角、大龙之腹”,文与《八闽通志》稍异。
曹学佺、洪汝含《招集半岭园看梅女郎长君乔兰小双同游》诗:“度岭复窥园,初晴游思繁。残流皆赴壑,一树独当樽。寒意遍城市,幽香凝昼昏。美人偏解事,携手上高园”。
《三山志》载上生院:“大中六年,刺史李贻孙为记”。《通志》载《新造上生院记》注云:“《复斋碑录》云唐李贻孙撰,正书无名,大中六年四月十三日立在神光寺”。
侯官许氏诸集近已罕购,重录数篇,以备续修山志之用。明许豸《冬日同友人登道山访印上人》诗:“空山寂历竹房寒,共踏疏林入戒坛。声满白云孤磬冷,烟浮青霭野香残。半龛霜叶缝僧衲,一迳寒花点客冠。除却虎溪三笑侣,何人来借法华看”。 国朝许友《秋日登道山凌霄台有感》诗:“三山城里千万家,三山城上群峰矗。群峰妩媚不足奇,兹山幽厚须眉朴。我来到此魂魄安,曾割此山筑茅屋。忽遭兵火蹂躏余,斩藤伐树青苍秃。颓残□瓦三四家,间或更闻山下哭。仅完崇相先生祠,门外松声常谡谡。我今放眼一狂歌,且信青青过眉竹。遥看红桕半江边,叶里轻移布帆独。潮生涨满水横行,港曲浦湾见伸缩。客多攀跻能好奇,偏寻险处为麝鹿。牵萝缚帚扫石苔,搜剔岩肩文字读。残篇断句以意为,数字拟成画不足。吁嗟前辈重风流,读罢犹令我心肃。寒鸢零露野烟中,回首夕阳下山速。开眉长啸天地空,梦同飞鸟相追逐。” 又《九日集石林同陈振狂》诗:“萸节过三日,登临喜与君。阁虚全得月,林瘦懒栖云。万壑心无尽。千峰意不群。隔山秋寺晚,钟磬落斜曛。” 又《春日过道山禅院望余园有感》诗:“乞食城南寺,山门在夕晖。闲花供佛面,粉蝶绕僧衣。岩壑无能改,林园似已非。但多余暇日,愿托此身微。十年游此地,以我在邻家。藤藓牵墙弱,阶苔傍砌斜。僧清闲索画,童静习烹茶。一自经兵燹,无从认落花。” 又《仲春神光寺看残月》诗:“春心惊过半,林大尽芳菲,泉眼新茶薄,窗头旧竹肥。鸟迟花上梦,山似月中归。足愧浮生里,何因事事非。” 又《过道山院因忆前年读书此山》诗:“去年初夏热,休暑与公同。药灶云烟里,书声钟磬中。晚凉池岸水,晓梦柳条风。念此佳晨夕,相期已不穷。” 又《仁王寺即事》诗:“犹是山腰立,居然得远情。两边潮入寺,一半雨过城。客静僧忘倦,林疏红亦轻。夜来清梦浅,四面有涛声。” 又《史苍航司理招饮西园待月》诗:“虚堂前后水,荡漾在孤舟。雅集皆朋好,相期尽道流。均匀千树月,安顿一楼秋。为备沽名酒,从君竟夜游。” 又《游道山中口占》诗:“老树萧森枫叶干,满天霜气正轻寒。拚将两只芒鞋去,海上诸峰次第看。渡涧度林足力勤,搜奇似欲与天分。半肩行李诗囊裹,又过他山宿白云。” 又《吞江亭》诗:“细涧泉花扑纸棂,薄眠人上吸江亭。清明寒雨添三日,才露秧针一寸青。” 许遇《石林》诗:“道山巀嶪俯层岑,曲涧回廊绕石林。松岭吞江遗迹在,扫开苍藓白云深。数椽聊遂先人志,万壑真留隐者心。且种梅花还索笑,月高更上碧山岑。慧业风流忆昔贤,风帆沙鸟故依然。重将林壑开生面,长傍名山古寺边。泉开半月澄空翠,奕响闲堂振暮烟。霹雳层岩还似昨,居人莫漫笑平泉。” 许均《读书涛园步陶渊明移居韵》诗:“昔我居南山,皇祖有遗宅。沧桑非一朝,惘然秋复夕。嗟我父与兄,堂构劳形役。疏泉煮清茗,展卷布越席。时有高贤至,匡坐陈夙昔。悠悠何足云,精微义共晰。小子日无事,但事书与诗。诗书本世业,我宠惟受之。日月会常度,草木寄遐思。斯迈复斯征,黾勉无废时。斯文今未坠,眷言将在兹。皇祖有遗训,力学无自欺。” 又《石林山斋即事》诗:“幽栖避人喧,长啸石林间。晓看飞鸟去,暮共白云还。山僧候明月,容与款柴关。但坐啜清茗,泉声自潺潺。”又《松岭》诗:“拨云见松岭,拳石如拱璧。下有老松苓,上有前人泽。” 又《竹路》诗:“谷口负薪归,樵歌出翠微。旁午不见日,凉露湿人衣。” 又《云巢》诗:“云住罩山容,云飞露山骨。去去暮还归,巢云锁明月。” 又《石床》诗:“顽石似鱼床,四时偏宜夏。日晚一声蝉,高枕疏林下。” 又《清泠台》诗:“俯瞰积空翠,悠然生远心。石屏浮竹叶,听我无弦琴。” 又《独树坡》诗:“婆挲何代树,独立而不倚。霜雪不敢辞,清风脱然至。” 又《霹雳岩》诗:“霹雳最高峰,众峰失其崒。山脚走雷霆,岩头先得月。” 又《灵岩》诗:“矫翮掠平林,回响白云外。明月掩禅关,孤钟接天籁。” 又《流霞坞》诗:“芊芊春草生,灿灿山花笑。流霞隐幽坞,前溪落残照。” 又《天门》诗:“片石屹千年,一线分双阙。谁排阊阖云,去掇天心月。” 又《天光云影亭》诗:“小亭高接日,自觉天光早。千峰晓色开,云影入怀抱。” 又《吞江石》诗:“潮来石吞江,月落江吞石。潮与月俱生,万里涵空碧。” 又《汲云石》诗:“危石能汲云,云从石边起。作雨响空山,鸣泉幽涧里。” 又《梅坡》诗:“吹我月中笛,枝枝见清绝。半夜起松涛,香积一坡雪。” 又《松冈》诗:“乔柯惊老龙,硕果坠山鼠。四时皆岁寒,六月不知暑。” 又《真意斋》诗:“采采东篱菊,于兹宜结庐。时对古人居,开窗面面虚。” 又《鹤涧》诗:“仙羽黑白分,顶上丹砂色。归来浴清泉,惊起双鸂鶒。” 又《落珠岩》诗:“竹里泻山泉,日日看新涨。悬岩万斛珠,倾倒荷钱上。” 又《梦鹤寮》诗:“密室复明,窗外生烟雾。时有缟衣人,晤言聆清素。” 又《涛园探花》诗:“买酒携蔬过草堂,梅花狼籍带残妆。一声玉笛风前弄,片片飞来不断香。矮矮茅亭花底斜,冬寒犹忆在山家。酒香染袖衣蓝缕,啼鸟山堂扫落花。”内数首已选入诸胜,仍录于此。
《通志》载:天皇岭朱子祠,宋儒真德秀有记文。文曰:“晦翁先生朱公,比岁以来,先生之祠遍于宇内,某麾符所至,必敬谒焉。假守三山,实忝师帅之责,方将推崇先生之道,以兴土风而采众言,以为勉斋黄公续承师训以淑其徒,当侑食焉。涓辰奉安,不敢不告。”据此,则道山祠之奉勉斋,由西山先生始也。增祀陈肤仲七子,则不知始于何时。
曹学佺《名胜志》载:“明初僧德洽建庵于清泠台。”按:洪武已未,滁阳赵奉题清泠台石,末有“苾蒭释德洽谨志”。“甲子吴迈题清泠台石,末有台西讲经论,沙门德洽勒石。”诸书称其精通内典,信哉。按《名胜志》所载,德洽建庵即寒翠轩,王公大阜有《题玄峰上人寒翠轩》诗:“三山海上开,万木霜中悴,化城亘古长如春。宝树千章郁寒翠,当轩曙气新,蒲团竹几无纤尘。日迎雪竹影在地,风起雨花香袭人。玄峰上人抱高节,见性明心坐超忽。几结三生石上缘,十年独饭山中蕨”。“霹雳岩前旧径深,霜天朗月挂珠林。窗前卧虎依禅静,钵里降龙听梵音。东房兀坐山中静,西竺傍通尘外境。九陌春尘礼磬声,半空海色摇幡影。” “天香满室定初回,遥指江南雪放梅。鸦浴石池延拄锡,鹤归瀛海影浮杯。野夫曾共西楼宿,竹外素烟茶已熟。清风两腋共谈禅,愿作双松在深谷。” 又《游乌石山清泠台》诗:“半夜金乌池上浴,千年巨迹延芳躅。俯视崇墉接远郊,下临幽谷通天竺。霜落楼前一径开,珠林迢递绕苍崖。老衲远迎天上使,小台旋埽石边苔。九重使节青冥上,千里四方皆一望。螺女不烦江上流,龙台罢钓人何往。东望石鼓西偃旗,雁湖文笔同逶迤。法雨忽从松际落,庆云常傍日边飞。纂修大典心常赤,东阁英髦有清适。牙签锦轴灿珠玑,千军笔阵蛟龙迹。老禅与我最相知,携酒登临会有期。旛幢影里成三口,钟磬声中礼六时。划然长啸山人去,紫阁丹台隔烟雾。寒翠轩中语别时,相思寄在梅花树。” 罗泰《觉非集》有《重过清泠台访玄峰上人次秦师舜韵》诗:“上方石径隐岩扉,东阁休文欲暮时。散步漫随黄叶度,频来应愧白云知。空中花落看远寂,竹外茶香坐莫辞。吟对清泠台下夕,西风扶醉独归迟。”按:玄峰上人,即德洽。
明林廷玉《南涧集》有《次廖师贤进士十日再登乌石山韵》诗:“乌山还命酒,兀坐对奇峰。遇节须行乐,寻幽莫厌重。寺深竹林护,碑古藓苔封。自把犁锄足,清时学老农。” 李廷美《侗庵集·乌石山》诗:“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宋主蒙尘留断碣,唐儒骂贼有遗踪。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 “赏春联骑到南山,纳纳乾坤指顾间。古碣有文挥藓看,仙岩无路倚萝攀。钓龙台下千艘集,演武场中万马闲。自是圣朝多雨露,白头饶许挂冠还。”三诗俱欠风韵。《十二代诗选》亦曾收入,存其人也。
明初闽县赵迪游神光寺,登道山亭,读曾南丰先生撰碑诗,见《十二代诗选》:“不见神光解吐虹,满亭苔藓旧游空。职方诸贡归王会,贤守遗碑见土风。城郭尚存人物异,江山如故古今同。欲将往事增惆怅,望断烟波没去鸿。”据此,则曾南丰道山亭碑”明初犹存。
许氏石林之涛园,年来被居人占为果圃,闲检《遂初堂集·涛园记》附于志余,使涛园虽废而记犹存。国朝潘耒《涛园记》:“福州城中凡三山,乌石山最大。环山而为寺观、园亭者数十,许氏涛园最胜。园之门径在山足,若堂、若亭、若廊、若榭、错布乎山之肩腹,极于绝颠而止。山有峰,园因以为巧石;山有泉,园因以为清池;山有岩洞,园因以为宴休之所;山有高阜,园因以为临眺之区;山有题名石刻,园因以为碑版;山有长松美□□□□□,园因以为林苑,经营布置,悉出自然。而穿凿雕饰者,不能逮□下之。善为园者,莫许氏若也。园之主人月溪,倜傥□□工诗文,善书画,甚爱宾客,四方之士至,必与周旋。其家去园仅里许,花晨月夕,无客亦欣然独往,婆娑忘归;有客则载酒同游,据石而坐,选树而吟,留连竟日,不知家之为园欤,园之为家欤;不知山之在园中欤,园之在山中欤。善得园居之乐者,又莫月溪若也。月溪之王父学宪公,少尝读书于是,乐其地之幽胜。既贵,割俸买之,规以为园,殁于官,未暇居也。伯子瓯香先生,复拓而广之,增置亭台,疏泉剔石而园之胜始具。先生尝自为文记之。又标诸名胜,大书刻于石壁。当明末年,园之胜甲一郡。已而,沧海扬尘,乌石山为驻军之所,乔松合抱皆樵以为薪,屋宇毁拆殆尽,兵厮隶卒分占其地,仲子于王,虽贵为侍御,不能复也。年来兵氛稍息,月溪念祖父故业,不可以久属他人,于是罄竭心力,日恢月复,其二子曰鼎,曰鼐,亦能仰体此意,黾勉从事。久之,而其地始归,又久之,而屋舍粗具,虽未能顿还旧观,而规模次第可睹矣。大都物之成乎人者易移,而因乎天者难坏。吾见豪家之园,累石为山,凿土为池,高高下下,穷人力为之,一时非不烂然也。浸假而化为兔葵燕麦,有求其踪影不可得者,岂若兹园之依山凭壑,有大力者不能负之而趋,虽荐经兵火,一整顿间,水石依然,烟峦无恙,为之不劳而传之可久,不亦善夫?虽然,奇山秀水,就而为园池者何限?不旋踵而易主,则可久之道又不惟其地,惟其人。许氏既世有令名,而月溪修复兹园之意,曰:‘某泉,吾先人之所导,某石,吾先人之所刻。’一一本之孝思。二子复能缵承其志,诗书孝友之泽未艾,庶其长有兹园也乎?请书之以为券。”
光绪丙戌,得侯官郑昌英家藏《洪永十才子诗》,补录《乌石山志》未脩者三首,王偁《登宿云台》诗:“一迳缘萝到上方,宿云台阁树苍苍。凭虚目送秋鸿远,向夕窗涵海雨凉。童子见人能下拜,老僧出定自焚香。近来性癖耽禅悦,长向空门礼法王。” 又《与夏少府迪话别登薛老峰》诗:“新秋客里喜相逢,绝顶高临兴不穷。远屿绿波孤鸟外,乱山黄叶白云中。明朝霄汉应谁共,别墅琴樽此会同。去后重来相忆处,短筇吟倚候归鸿。” 林鸿《秋日同韩玄登宿云台》诗:“野客沧洲至,乘闲上古台。江分平野断,树尽远天开。散策寻芳草,班荆坐石苔。秋阴将日去,雁影带寒来。香积雕胡饭,筵芳竹叶杯。相逢成暂醉,何必问蓬莱。”
榕城内外,凡近水依寺之处多祀疫神,称之为“涧”,呼之为“殿”,名曰“五帝”,与之以姓,曰“张、关、刘、史、赵”。以干例禁,奉武圣于前殿,榜曰“武圣庙”,城外水部门曰“水涧”,井楼门曰“井涧”,汤门曰“汤涧”,东门曰“东涧”,西门曰“西涧”。城内有“南涧”即古南涧寺,详卷三“南涧寺”条下。今称上殿,北涧在华林寺旁;中涧即冶山太岁殿;嵩山涧在柏姬庙前;穿山涧在穿山境;芝涧在今开元寺右;所云玉山涧即以玉尺山得名也。玉尺山,唐为闽山保福寺,宋改法祥院,亘光禄坊皆寺也。故涧殿建于寺旁,殿中祀老佛、五帝之外,别祀二神,一曰“黑爷”,传为元时人,溺于玉尺山壑中之古井,乡人以为得道,至今祀之。
《通志》载:神光寺有万福楼、歇青亭、又叶节愍祠,明季建,乾隆二十七年修。
苍,续修《乌石山志》时,据国初魏宪钞本入祀高贤者钞录增入。后阅《惠安县志》,黄克晦与周朴同祀高贤,可知当时亦附流寓,则韩渥、陈陶诸人定必与焉。陈荐夫集有祭陈汝大、闽县陈椿。徐惟和、闽县徐熥。陈子卿、莆田陈翰臣。林初文、福清林章,初名春元。王懋宣侯官王应山。入高贤祠文,是徐熥死后又复增祀多人。按怀安袁表入祀高贤,在六十余人之内。魏宪所载多显宦,非屠使君、徐惟和意也。《乌石山志》已续刻,不及更正,附记于此。
光禄坊道南祠,有巨碑仆地,传为二金公祠碑。按:嘉靖八年,提学金贲亨修理道南书院。嘉靖四十一年,其子立敬亦督闽学,继父志重修贤祠。详“道南祠”条下。后人建二金公祠于道南祠中,旋圮,碑亦磨灭。光绪十三年,闽浙总督杨昌浚捐廉为倡,杨氏族人集赀成之,邑人杨浚董其成,规制一新。十四年,祠成。杨昌浚《重修道南祠碑记》:“有宋理学名儒辈出,推其绪必曰‘濂、洛、关、闽’,顾洛本于濂,闽本于洛,自龟山杨氏师事程门,载道南来,然后开闽学一派,一传罗豫章,再传李延平,三传而至朱子,遂集其大成。溯厥渊源,龟山先生之功不綦远且大欤。福州有道南祠,自宋宝祐六年始,厥后屡有兴废。至我朝康熙年间,奉特旨发帑兴建,御赐“程氏正宗”匾音,于是先生之道益光,先生之祠益重,历今百八十余年矣,祠宇日渐朽败,春秋祀典亦几成具文。予莅任后,即思举而新之,值海防方亟,未暇及也。丁亥夏,诣祠瞻拜,慨事不容缓,费无所出,乃捐廉为倡。余属杨氏子姓量力相助,而以其裔孙雪沧内翰董其事,经始于上年十月,越今年三月,飨堂及门楼、牌坊、西偏厅事、报功祠以次告竣,尚有遵道祠、立雪堂,亦责雪沧续成之。是役也,本应取给公家,杨氏族人独能集赀成事,足见君子之泽留遗为无尽耳。莫春吉日,率文武各官敬谨致祭,并落成焉。嗟乎,闽为滨海奥区,近年来殷富倍于往昔,而异端纷起;教学之际,风气亦稍稍变矣,尚愿士生其间者,闻先生之风,贞志守道,毋惑歧趋,庶几经正民兴,邪慝不害,海邦邹鲁之遗矩久而弗坠。予西行有日矣,将重寻关学之源,尤冀闽学继起有人也,特书此以谂来者。”杨浚《重修福州道南祠碑记》:“谷梁子云:‘宫室不设,不可以祭,次及服器,有司备职,无或阙’,谓荐其敬也。福州道南祠,祀先文靖公,昉于宋,尤隆于国朝,薄海昭敬,不独闽也。矧生同里、系同源,经纪之责无旁贷。光绪丁亥夏,湘乡督部杨石泉尚书诣祠展竭,初稽彝章,继倡缮葺,命浚主其事,庀工重整,盖推敬事之一念于先圣贤,道统所系,进修齐而治平,将以典学辅吾君,文教导吾民,一祠慬矣,凡百毋不敬焉。爰襄一姓,筹巨款,先建大堂,妥神灵也;次创厅事,俾祭日省牲有所,更衣有所。且复报功祠,不忘历代之董厥成者,为率作兴事劝,后,有立雪堂、遵道祠,旁有龟山书院、讲堂,集资续修。是役也,隘者宏之,洼者平之,朽者易之,黝者新之,既巩其基,更存其礼,立新规,洗旧习,于神居以敬,于祭临以敬,用副我大府之所维持救弊补偏,苦心振刷,由后视今,当敬而无失,斯千百年如一日,愈以见圣朝孝冶天下,笃亲敬贤,远迩向化。而左海馨香,名教乐地,实自吾道南矣始。”
明吉水毛伯温,嘉靖间曾按福建,《郡志》失载,有《邻霄台和丁近斋》诗:“殊方久客情能遣,高阁同登意忽开。遏日高帆过西峡,霾云古树压南台。沙村近带农田出,海岸遥看贾舶来。醉下虚亭寻古迹,断碑危碣半莓苔。”
予在红雨山房近十年,凡山石之有文字者,皆先椎拓而后钞录。间有漫灭疑似,则俟日出或雨后,与刘子永松注目谛审,自以为详尽矣。乃书成三十余年,仁和魏稼孙,鹾尹锡曾来闽,为言石刻一类,尚有讹脱。据拓本校示十条,皆精凿不移,因急改正。魏君著有《金石萃编校误》及《绩语堂碑录》两书,为自来著录家订讹补阙,非目验者不收其录,兹山石刻约十之四,方以未见全拓为憾。惜刘子蚤卒,石墨散亡,予自中岁以后,尘事牵率,欲求蹑屐振衣,扪剔崖字如曩时冒雪登山情景,邈不可追。愧得魏君之助,顾无以助魏君,且无以乞魏君校定石刻全卷,泚笔书尾,怆往感今,敬语山灵,庶践后约云尔,同治癸酉十二月,郭柏苍识于文儒中社之云闲堂。
《乌石山志》卷之九终 于麓古天开图画楼,开镌匠吴大擀
第3部分
乌石山志
清·郭柏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