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
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司皆正邪奏事」,又注称「唐大明宫、含元殿为正邪,亦谓之南邪」等语,心疑笔误。因查诸旧史,乃知俱将「牙」字误作「邪」字。更检阅字书,「牙」与「衙」字本属通用。至「邪」字,从无与「牙」字相通之义。甚为舛错。【真按:清高宗之读书.难得一皇帝真是万机之暇,犹能读书,且乃用心读书,不用心焉能看出错误耶?反而所谓办书纂校者,其所谓之校读者,又何相去之远哉。于所有档案看不出有特别趱纂的地方--尤其是覆校时,何故尚谬陋如此!学生抄袭作假,愚尚不愿轻易放过,相较于高宗如此,则真乃宽仁忠厚之至矣。○又据前明明系军机大臣代查而归作朕自己查,亦可知其原委矣.然而若非万机,则为太过信任人矣.信任大臣固有好处,亦有弊端.至于治学,则愈为难矣.虽然,若万机无暇,又焉能事事躬亲耶.】所有原办《通鉴辑览》之总裁、纂修、校对等官,现经军机大臣查明原书首卷开列衔名内,现存各员如阿桂、孙士毅、纪昀、彭元瑞、毕沅、吴省钦等,本应交部议处,姑念成书已久,事隔多年,阿桂等及其余纂修、校对各官,俱着一体加恩,免其交部。【真按:修书的奖惩原则.】至武英殿刊本及四库全书缮本俱着查明改正外,所有颁行各直省刻本并盛京、江浙省文溯、文宗、文汇,文澜四阁存贮缮本,亦着各该督抚府尹一律改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五 两广总督长麟等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初八日
两广总督臣觉罗长麟、广东巡抚臣朱珪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删润改补,发交直省督抚照本抽改,实力妥办,至抽改共若干部,仍着于年终汇奏一次。钦此。钦遵。在案。
兹届乾隆五十九年分汇奏之期,据广东布政使陈大文详称:遵查《通鉴纲目续编》,行据各属覆称,自前次遵照呈缴抽改后,现在并无存留,委无捏饰等由,详请具奏前来。臣等覆加确查无异。
除仍严饬各属随时留心实力查访,如有流传之本,务令呈送抽改净尽,毋致稍有遗漏外,所有乾隆五十九年分并无抽换《纲目续编》缘由,臣等谨循例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妥实为之,莫过急。【真按:清高宗已届年老将逊位矣,而乃如此批示.岂与其年纪有关也?】 (宫中朱批奏折) 一五○六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存贮情形并将首卷黏签呈览片【真按:四库全书与永乐大典.清高宗与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存佚.】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遵查《永乐大典》,止有一部,现在翰林院衙门存贮。原书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除原缺二千四百四卷,实存二万四百七十三卷,共九千八百八十一本外,有目录六十卷。查卷首载永乐原制序文及姚广孝等原进表文。谨将首卷序表及东字韵内载李舜臣《江事十鉴》一册,一并黏签呈览。谨奏。【真按:永乐大典的部数.○此则在办理四库全书档案里亦有.下一则亦然. 此则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551-56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2007/04/13 15:27亦有,且注作陈,则注为陈者未必非选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也!】(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内有御题诗章者一并呈览片【真按:此则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551-56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2007/04/13 15:27亦有,且注作陈,则注为陈者未必非选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也!--又疑此是否为误记也!--疑本书编者录自陈者应皆非直见原档也.不知是否.】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遵查《永乐大典》,内奉有御题诗章者,共十三册,又卷末一册,谨一并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八 谕内阁原任礼部侍郎胡煦着加恩补行赐谥
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原任礼部侍郎胡煦,苦志读书,究心理学,着有《周易函书》,采入四库全书经部,尚为绩学之臣。从前因其官止侍郎,例不予谥。第念伊曾在尚书房行走,今伊子胡季堂用至刑部尚书,胡煦已得尚书封典。着加恩补行赐谥,以示眷念耆旧、奖励儒臣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版本优劣.真按:你看又是在避暑时御览的.】
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
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礼部尚书纪<昀>,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奉上谕:
昨于几暇,取阅文津阁藏弆四库书内《垂光集》一册、《奏议》二册。其中「充」字讹写作「克」,「彼」字讹写作「波」。似此者尚不下十余处。前因四库书舛误之处较多,特命纪昀前来热河真按:四库全书错字之多,覆加校阅,自应悉心雠校,俾臻完善。今偶加披阅,两、三册之中错讹已不一而足。纪昀所办何事?【真按:纪昀的办事能力.】着传旨申饬。所有校出讹字,除交军机大臣就近改正外,并着另单抄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一○ 原户部尚书曹文埴奏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刷印装潢呈览折
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
臣曹文埴谨奏,为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敬谨刷印装潢,恭呈御览事。
窃臣于乾隆五十一年奏请刊刻《四库全书总目》,仰蒙俞允,并缮写式样,呈览在案。续因纪昀等奉旨查办四阁之书【真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成书.】,其中提要有须更改之处,是以停工未刻。今经纪昀将底本校勘完竣,随加紧刊刻毕工。谨刷印装潢陈设书二十部、备赏书八十部,每部计十六函,共一千六百函,恭呈御览。其版片八千二百七十八块,现交武英殿收贮。
再,纪昀曾知会臣于书刊成之日,刷印四部,分贮四阁,兹一并印就,请饬交武英殿总裁照式装潢,送四阁分贮。查是书便于翻阅,欲得之人自多,亦应听武英殿总裁照向办官书之例,集工刷印,发交京城各书坊领售,【真按:此或许便是之前五城存书之处了.】俾得家有其书,以仰副我皇上嘉惠艺林之至意。伏祈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一五一一 谕内阁四库全书内未缮入高宗诗文及续办方略等书着一体增入庋藏
嘉庆八年四月初二日
内阁奉谕旨:
《四库全书》内恭缮皇考高宗纯皇帝圣制诗文,存贮诸阁,奎文炳焕,垂示万古。惟圣制诗自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后,俱未缮写恭贮,理宜敬谨增入。此外如《八旬万寿盛典》及续办方略、纪略等书,亦应一体缮入庋藏。尚书纪昀系纂办四库全书熟手,着卽详悉查明,开单具奏。(起居注册) 一五一二 礼部尚书纪昀奏拟续缮四库全书事宜十条折
嘉庆八年四月初七日
臣纪昀跪奏:
本月初三日内阁传抄初二日奉上谕:《四库全书》内恭缮皇考高宗纯皇帝圣制诗文,存贮诸阁,奎文炳焕,垂示万古。惟圣制诗自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后,俱未缮齐恭贮,理宜敬谨增入。此外如《八旬万寿盛典》及续办方略、纪略等书,亦应一体缮入庋藏。尚书纪昀系纂办《四库全书》熟手,着卽详悉查明,开单具奏。钦此。
伏思《四库全书》包罗今古,实高宗纯皇帝超轶百代之鸿规。所有纂辑告成以后,尧文丕焕,与岁俱增,圣制、钦定诸编,自应续行添入,以昭示来兹。卽我皇上圣学高深,丕承前烈,奎章睿藻,富有日新。所有御制、钦定诸编,现已颁发刊刻,衣被儒林,亦应请一并续入,以昭重华克协,文命覃敷。臣谨遵旨将应入各书开列清单,进呈御览,并敬拟办理事宜十条,奏闻请旨,伏候圣裁。
一、全书合架之时,高宗纯皇帝御集之后,原曾留有空匣,以待增添。其新修抽换之书,原虑及后来修改,渐增卷帙,亦于各匣中每加衬纸,以为将来挪空之地。今拟请旨派内务府司员查明空匣数目,并逐匣细看有衬纸者共若干匣,以便通盘筹算,使排定之架数目无减无增。
一、七阁共书七分,增则一体俱增。从前各省书架、书匣,虽在外各自制造,而数目尺寸则七处相同。今拟请俟文渊阁一分办竣之后,文源、文津二阁俱一律照样办理,其奉天一阁交奉天府丞,南省三阁交各该巡抚,均将抽换某架、某匣号数开明,应移应换发给式样,令其照样办理,七处自可画一。
一、文渊阁虽设领阁提举、直阁校理等官,实皆属圣恩荣宠之虚衔,并不预闻阁事,现在书籍实系内务府司员管理。如另派外衙门官员,恐不能得其端绪。拟请勅下内务府,派出司官二员专理查德书、抽书、换书之事,以专责成,并乞特派内务府大臣督理其事,庶臣等资其弹压,呼应较灵。此项人员,除内务府大臣原系兼摄外,其司员应照各馆支给公费,以资办公,书成量予议叙,庶办理益为踊跃。
一、抽换之书匣,应改刻书名,挪动之书匣,须改刻号数。新书须用装潢,旧书抽换分析,亦不免有换写页面之处,其间行款、式样俱有一定规制,卽做法亦与外间不同。此次卷帙繁多,改造之处不少,断非外间生手之工匠所能仿学办理。向来此项工程原系武英殿办理,应与纸张界画等事,一体归武英殿修书处承造开销。
一、应写之书,如现有刻本者,用刻本照写,有原底本者,用底本照写,均准誊录领出,以便其加工趱写,可办理迅速。如未刻之本,祇有正本一分者,惟许在馆誊写,不准领出。
一、七分之书,如写完一分始陆续再写,既恐参差不一,又恐遗漏迟延。今拟每写一册,卽令照样写出六分,在誊录驾轻就熟,一切行欵缮录较易,且七分共在一处,互相比较,如有错悞,互证可知,于校对亦为有益。
一、书匣面装潢、改字、填色,页面界画题签,向俱由武英殿办理,亦惟武英殿供事匠役方能熟娴妥协。拟请向修书处调取供事四名,装潢挖补调取纸匠六名,刻工六名,一同办理。卽令查书之内务府司员照料。其供事公费、匠役工价,仍照馆例支领。书成之后,所有供事可否量照馆例议叙,出自圣恩。
一、办书例有提调二员,方能照料一切,又应有收掌二员,管理出纳。查现在臣部员外郎鹤纶,为人强干,遇事认真。臣部主事彭翼蒙心地明白,办事周密,又系尚书彭元瑞之子,于一切内廷书籍,耳濡目染,颇为熟谙。拟恳皇上天恩,命此二员兼摄提调。其收掌拟以臣部额外主事黄大名、笔帖式那春兼摄,各准其带本衙门供事二名,庶官吏相习,易于驱使。至行文各处,照例用臣部印信,合并声明。
一、书籍皆久定之本,无庸另派纂修,惟校对官最关紧要。查四库全书原系内阁、翰林院、詹事府三衙门所办,当仍于三衙门内选充。内阁酌调四员,翰林院酌调四员,詹事府酌调二员,供事亦卽于此三衙门内照校对之数,调取十名。誊录每一分酌用八名,再择书法最好填字兼写面页者四名,能绘图者四名。将来如书多人少,另行酌增;或书少人多,另行议减。所有提调、校对、收掌、誊录、供事公费及书成议叙之处,可否照会典馆之例,亦出圣恩。
一、办书当在文渊阁较为就近,易于收发,但文渊阁班房已为会典馆所占。查会典馆东边一所,系占鹰狗处之房,间数甚多,应酌于其中匀出空间无用之屋为办理七分书籍之处,可以不必另行立馆。【真按:疑为闲之讹!空闲也.】
以上十条,并据臣管蠡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军机处原折)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
嘉庆八年四月初七日
内阁奉谕旨:
现在续行缮办四库全书,前已谕令纪昀查明具奏。兹据将应入各书开单呈览,并拟出事宜十条,着添派庆桂、董诰、朱珪、戴衢亨、英和、钱樾、潘世恩会同纪昀经理,并将应办各事宜悉心妥议具奏。【真按:英和也出现!○只今与其后并不复见和珅矣.可见权极一时,盛盖当世者均已为过去式矣.今台面上之人物,又几何能再见之耶 宋楚瑜已其一矣.李登辉或其二云?○可略考一二--记得当初与和珅齐名者尚有阿桂等,而今亦不复见,是或卒或斩或亡是公夫。○一代新人换旧人,难怪如赵翼、英和等早前无名小辈,或戴衢亨等错累累累,亦于今均浮上台面矣。○嗟夫,不读史,焉知人之能为人者。】(起居注册) 一五一四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酌议续办四库全书事宜情形折
嘉庆八年四月二十日
臣庆桂等跪奏,为酌议续办书籍大概事宜,先行具奏,仰祈圣鉴事。
窃照本月初二日钦奉谕旨,以高宗纯皇帝圣制诗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后及钦定续办各书,俱未缮齐,归入四库全书,恭贮诸阁,理宜敬谨增入,令纪昀查明办理。嗣于初七日经臣纪昀查明开单,并拟出章程十条具奏。复奉旨派出臣庆桂等会同经理,将臣纪昀所拟各条详议具奏。正在查核会议间,臣庆桂、臣董诰、臣戴衢亨面奉谕旨:以四库全书原为高宗纯皇帝稽古右文、超轶百世之盛事,所有全书告成后,圣制诗文各集及钦定各书,自应敬谨补缮归架,以昭美备。此次应行缮补之书,总以乾隆六十年以前告成者为断,其余各书,一概毋庸列入。仰见皇上继述前谟、权衡至当之意。
臣等查从前四库全书告成时,圣制诗文各集,原经奏定备有空函,此时祇当恭缮归架,办理较易。卽续经钦定各书,亦有预备空函者,无难按照补入。查各项应补书内,有业经缮写装潢归匣者,有在武英殿存贮尚未入匣者,臣等现经派员,逐一细查,俟将乾隆五十年以后至六十年应补各书共有若干种,及已缮若干种,未缮若干种,空函共有若干,已经归入者几种,尚来归入者几种,详晰查明,通盘核算。如应缮之书不多,卽按照从前武英殿修书处常例酌量办理;倘书籍较繁,有必需派员专司办理之处,臣等再行分晰开单,会同妥议,奏请训示遵行。
所有臣等遵旨会议大概缘由,谨先缮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八年四月二十日
臣庆桂
臣董诰 臣朱珪
臣纪昀
臣戴衢亨
臣英和 臣钱樾
臣潘世恩(军机处原折) 一五一五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查明四库全书空函及应增书籍情形折
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
臣庆桂等跪奏,为查明四库全书空函及应增书籍情形,奏闻请旨事。
窃臣等奉命会同经理四库全书内应行添补各书,业将大概事宜恭折具奏。
兹据臣等前派提调及司员等将空函数目及已未归架、曾否缮写各书,详细查明。臣等复亲赴文渊阁、武英殿逐一看视,并传到原办全书提调之原任编修吴裕德面行详询。复将臣纪昀此次陈奏应补各书清单,一一核对。除单开嘉庆元年以后御制、钦定各书,遵奉谕旨毋庸列入外,至《圣制诗四集》、《圣制文二集》、《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南巡盛典》、《千叟宴诗二集》均先经吴裕德承办,陆续缮完七分,分别归架;《圣制诗五集》、《八旗通志》、《平定廓尔喀纪略》及臣纪昀原单未开之《安南纪略》、《巴勒布纪略》各书,亦经吴裕德承办,各缮七分,现存武英殿,尚未校勘、装潢归架。惟《圣制诗余集》、《圣制文三集》、《圣制文余集》尚未缮写,卷帙本不繁多,现据吴裕德告知臣等,原系空函应办之书,情愿敬谨各缮七分归架。臣等见其踊跃急公,业经属令赶紧缮就,同前此已缮未校各书,并交武英殿纂修及校录等详细校勘,装潢完竣,恭呈御览,再行分别归入诸阁。
查全书集部内原留空二十函,计已缮之《圣制诗五集》及现在恭缮之《圣制诗余集》、《圣制文三集》、《文余集》四种,归架时尽敷装贮。至《圣制十全集》一书,原系廷臣恭编圣制十次武功诗文,均已恭见圣制集内,似可毋庸再行列入。其《天禄琳琅续编》、《石渠宝笈续编》、《秘殿珠林续编》、《西清续鉴》、《宁寿鉴古》、《衢歌乐章》、《孚惠全书》等七种,均系内廷鉴藏裒辑之书,似亦可毋庸补入。惟《八旗通志》一书,重经添纂,自应归入史部。查史部架内《南巡盛典》原定十四函,迨书成归架祇有七函,尚余空七函;《八旗通志》原定十九函,今重纂之书增多七函。二书均在三十架、三十一架,次序相连,以《南巡盛典》余出之七空函,归入《八旗通志》增多七函之书,适相符合,祇须改刊数十匣面,彼此均无窒碍。至平定安南、巴勒布、廓尔喀《纪略》三种,均系事在四库全书告成以后,约计三书篇页共需八函,按次应入于史部第九架内各纪略之后。臣等详细检看,实无余空地步,必须抽衬改函,移动史部数十架数百函之书,方能腾挪归入。
谨据实奏闻,伏候皇上训示遵行。谨奏。
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
臣庆桂
臣董诰
臣朱珪
臣纪昀
臣戴衢亨
臣英和
臣钱樾
臣潘世恩(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
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
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奉旨:
巴勒布、廓尔喀、安南《纪略》,事在四库全书告成以后,且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所有现在补缮排架各事宜,仍着降调编修吴裕德承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一七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折
嘉庆八年十二月初七日
臣庆桂等跪奏,为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先行进呈御览事。
本年五月间,臣等奉命查办四库全书内应行缮补各书,当经同赴文渊阁详细检看,并传询原办提调之原任编修吴裕德。查明应补各书,内如《圣制诗五集》及《钦定重修八旗通志》,早经武英殿监造司员缮出七分,因校对未完,尚未归架,惟《圣制文三集》、《圣制诗文余集》未经缮写。据吴裕德呈请自行恭缮七分归架,当经臣等奏蒙允淮在案。
兹据吴裕德称,业将七分全行恭缮完竣,惟从前缮就存贮之《圣制诗五集》、《八旗通志》二书,原缮字画多有草率之处,现在已将一分抽换整齐,同此次恭缮之《圣制文三集》、《诗文余集》各一分,一并校完,理合先行呈览。统俟发下后,请旨交懋勤殿用宝,交武英殿按照旧式用分色绸装潢缮签。仍令吴裕德会同内务府官员将书匣面签抽换齐全,依次归架,其排架图一分,亦应一并更正。
至文源、文津、文溯三阁及江浙三阁应补六分书内《圣制文三集》、《诗文余集》,亦据吴裕德缮办齐全。其旧缮存殿之《圣制诗五集》、《八旗通志》各六分,卷帙稍多,现据吴裕德检出字画草率各卷,另行缮写。应俟缮竣后,交武英殿校录等分司校对,并饬派殿上办书供事等帮同检查,抽换装订成书,约于明春可以办竣,再行预备呈览后,发交各该处一体归架。
所有应归文渊阁架各书一分,谨先缮折进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八年十二月初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嘉庆八年十二月初七日
臣庆桂
臣董诰
臣朱珪
臣纪昀
臣戴衢亨
臣钱樾
臣英和
臣潘世恩(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五一八 四阁全书及续三分全书用宝情形单
嘉庆八年@
文渊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乾隆御览之宝。
文源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圆明园实。
前页古希天子,后页信天主人。
文津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避暑山庄。
文溯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乾隆御览之宝。
续三分:前页古希天子之宝,后页乾隆御览之宝。@此件装在嘉庆八年录副盒内,故附于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五一九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文渊阁空函书籍排架完竣折
嘉庆九年二月初一日
臣庆桂等跪奏,为文渊阁空函书籍排架完竣,恭折奏闻事。
窃查文渊阁四库全书应行缮写补入之圣制诗文各集及《八旗通志》,前经原任编修吴裕德恭缮齐全,于上年十二月内奏呈御览。嗣蒙发下校出书内缮写错讹各条,经臣庆桂等发交吴裕德遵照改正,并陆续销签完竣。兹据吴裕德告称:业将各书如式装潢,交懋勤殿一律用宝,按次归架,共改做匣三十三个,新刻匣面四个,挖改匣面六十四个,均已竣工,其陈设排架图一分,亦已增改。等语。臣等亲赴文渊阁,检视一切,俱属妥协。
除将文源阁等六分书籍饬交吴裕德赶办外,所有文渊阁归架各书完竣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九年二月初一日
臣庆桂
臣董诰
臣朱珪
臣纪昀
臣戴衢亨
臣饯 樾
臣英和
臣潘世恩(军机处原折) 附录一 一 热河都统麒庆奏文津阁书籍抖晾需费请旨照例开销片【真按:不是不再暴晒了么?(乾隆之前有谕)】
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再,【真按:又系节录本也.】此次修理文津阁工程完竣,所有四库全书六千八百五函,现已移安妥协。其中沾受潮湿共计二十六函,【真按:四库全书的保存.】亦饬抖晾干燥,一律收庋讫。惟查文津阁所藏书籍,从前每届夏季,遵照文渊阁事例抖晾一次,嗣因余平归公,抖晾人等茶水一切无项可给,遂卽停止,迄今几二十年,诚恐日久不行抖晾,书籍渐臻蠹敝。应请自同治七年为始,仍复抖晾。旧例所需人夫茶水,为数无多,卽由该管衙门公项支给,归于年例开销,以资经久。理合附片陈明,请旨遵行,伏乞圣鉴。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依议。钦此。(宫中朱批奏折) 二 江苏学政溥良奏拟先行修建文宗阁缘由片
光绪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再,江苏金山于乾隆年间蒙高宗纯皇帝敕建文宗阁,尊藏四库全书,同时于扬州敕建文汇阁,一体办理。诚以江南为人文潭奥,士之通经稽古者多,使得窥天禄之秘藏,览石渠之异本,见闻既洽,成就斯大,诚盛典也。遭乱以来,均毁于火,至今尚未兴复。查杭州亦有文澜阁之建,同毁于寇。近年浙中绅富收购遗本,由地方官会同筹款,庀工补写,顿复旧观。江苏地大物博,不亚于浙。承平已及二十余年,似应及时修复,惟两阁并建,诚恐经费难筹。奴才查金山居扬镇之间,兹拟先行修建文宗一阁。
除由奴才咨商督抚臣筹款并劝募地方官、绅富凑集举办外,相应附片奏明,一俟阁成之日,再行专折恭请颁发列朝《圣训》、《实录》、《方略》等书,祇领尊藏,用以惠士林而垂永远。
谨将拟修金山文宗阁缘由附片恭陈,伏乞圣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三 热河总管世纲等奏查明文津阁并园内各殿宇书籍折(附清单二)
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六日
热河正总管奴才世纲、副总管奴才英麟跪奏,为查明文津阁并园内各殿宇书籍,分缮清单,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
窃奴才英鳞沐荷恩命,补授热河副总管,仰蒙召见,训诲周详,当奉谕旨,饬将文津阁书籍查明具奏。等因。钦此。业将到任日期、叩谢天恩并会同正总管奴才世纲详细检查各缘由,恭折奏报在案。【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
奴才等遵卽率领苑丞、苑副等恭诣文津阁,谨将库存缮本经、史、子、集、刊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书,按架逐函,依照目录核对详查,计六千八百五函、三千三百三十四部、九万一千十五卷。又诣园内各殿宇,将陈设书籍逐卷详加考核,添注卷数、版目、编辑各名款、分类开单,计四百六十二款,九百十九部,七万一千七百三十八卷。所有绫绢函套,实因收存年久,故多不整齐,有雨迹者仅四五十本、虫蛀者一二十本,除文津阁经部《日讲诗经解义》一编有函无书,当经检查《钦定四库全书目录》,《日讲诗经解义》目下空白三行,径未填写撰注,仅注「提要原阙」四字【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弊端.办理四库全书的缺失.】,其为当时并未纂入,似无疑义。又《朱文公全集》一百卷原阙二十三卷,其余均尚无磨损痕迹。至书籍内间有曾经列圣鉴定签记,奴才等于查完后仍敬谨尊藏,饬令各该管官加意看守,随时曝晾,以昭慎重。【真按:四库全书的曝晒.四库全书的保存.】惟版片一节,是否原版翻版之处,奴才等识浅学疎,考核恐难尽确,惟有仰祈我皇上逾格恩施,俯念奴才等知识庸愚,不胜悚惕之至。【真按:清德宗的好学.】
谨将奴才等查明文津阁并各殿书籍共四千二百五十三部,十六万二千七百五十三卷,分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附一 文津阁收存书籍数目清单
谨将查明文津阁书籍数目,开单恭呈御览。
经部九百六十函。六百九十三部,一万四百四十八卷。
《简明目录》二十卷,国朝于敏中等撰。
《子夏易传》十一卷,卜商撰。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编。【真按:云何不避讳?一般应作郑元.】
《郑氏周易》三卷,汉郑玄撰,国朝惠栋补辑。
《陆氏易解》一卷,吴陆绩撰,明姚士粦编。
《周易注》十卷,魏王弼撰,韩康伯注。
《周易注疏》十三卷,魏王弼注,唐孔颖达撰。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
《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征撰。
《周易举正》三卷,唐郭京撰。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宋刘牧撰。
《周易口义》十二卷,宋倪天隐述。
《温公易说》六卷,宋司马光撰。
《横渠易说》三卷,宋张载撰。
《东坡易传》九卷,宋苏轼撰。
《伊川易传》四卷,宋程颐撰。
《易学辨惑》一卷,宋邵伯温撰。
《了斋易说》一卷,宋陈瓘撰。
《吴园周易解》九卷,宋张根撰。
《周易新讲义》六卷,宋耿南仲撰。
《紫岩易传》十卷,宋张浚撰。
《读易详说》十卷,宋李光撰。
《易小传》六卷,宋沈该撰。
《汉上易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宋朱震撰。
《周易窥余》十五卷,宋郑刚中撰。
《易璇玑》三卷,宋吴沆撰。
《易变体义》十二卷,宋都絜撰。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宋林栗撰。
《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
《周易古占法》一卷,《周易章句外编》一卷,宋程逈撰。
《原本周易本义》十二卷,宋朱子撰。
《周易本义》四卷,宋朱子撰。
《郭氏传家易说》十一卷,宋郭雍撰。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撰。
《南轩易说》三卷,宋张栻撰。
《复斋易说》六卷,宋赵彦肃撰。
《杨氏易传》二十卷,宋杨简撰。
《周易玩辞》十六卷,宋项安世撰。
《赵氏易说》四卷,宋赵善誉撰。
《诚斋易传》二十卷,宋杨万里撰。
《大易粹言》七十三卷,宋方闻一编。
《易图说》三卷,宋吴仁杰撰。
《古周易》一卷,宋吕祖谦撰。
《易传灯》四卷,宋徐总干撰。
《易裨传》一卷,《外篇》一卷,宋林至撰。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宋冯椅撰。
《童溪易传》三十卷,宋王宗传撰。
《周易总义》二十卷,宋易祓撰。
《西溪易说》十二卷,宋李过撰。
《丙子学易编》一卷,宋李心传撰。
《易通》六卷,宋赵以夫撰。
《易象意言》一卷,宋蔡渊撰。
《周易卦爻经传训解》二卷,宋蔡渊撰。
《周易要义》十卷,宋魏了翁编。
《易翼传》二卷,宋郑汝谐撰。
《文公易说》二十三卷,宋朱鉴编。
《易学启蒙小传》二卷,附《古经传》一卷,宋税舆权撰。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赵汝楳撰。
《用易详解》十六卷,宋李杞撰。【真按:疑当作周字!周易详解!】
《淙山读周易记》二十一卷,宋方实孙撰。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宋董楷撰。
《易学启蒙通释》二卷,宋胡方平撰。
《三易备遗》十卷,宋朱元升撰。
《周易集说》四十卷,宋俞琰撰。
《读易举要》四卷,宋俞琰撰。
《易象义》十六卷,宋丁易东撰。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宋雷思齐撰。
《读易私言》一卷,元许衡撰。
《易附录纂注》十五卷,元胡一桂撰。
《周易启蒙翼传》四卷,元胡一桂撰。
《易纂言》十二卷,元吴澄撰。
《易纂言外翼》八卷,元吴澄撰。
《易原奥义》一卷,《周易原旨》八卷,元宝巴撰。
《周易程朱传义折中》三十三卷,元赵采撰。
《周易衍义》十六卷,元胡震撰。
《易学滥觞》一卷,元黄泽撰。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元张理撰。
《大易辑说》十卷,元王申子撰。
《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元胡炳文撰。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元熊良辅撰。
《学易记》九卷,元李简撰。
《周易集传》八卷,元龙仁夫撰。
《读易考原》一卷,元萧汉中撰。
《易经蕴大义》十二卷,元解蒙撰。
《周易会通》十四卷,元董真卿撰。
《易学变通》六卷,元曾贯撰。
《周易图说》二卷,元钱义方撰。
《周易爻变义蕴》八卷,元陈应润撰。
《周易参义》十二卷,元梁寅撰。
《周易文诠》四卷,元赵汸撰。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撰。
《易经蒙引》十二卷,明蔡清撰。
《读易余言》五卷,明崔铣撰。
《启蒙意见》四卷,明韩邦奇撰。
《易经存疑》十二卷,明林希元撰。
《周易辨录》四卷,明杨爵撰。
《易象钞》十八卷,明胡居仁撰。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明熊过撰。真按:周易象旨决录.
《易象钩解》四卷,明陈士元撰。
《周易集注》十六卷,明来知德撰。
《读易纪闻》六卷,明张献翼撰。
《叶八白易传》十六卷,明叶山撰。
《读易述》十七卷,明潘士藻撰。
《周易像象管见》九卷,明钱一本撰。
《周易札记》三卷,明逯中立撰。
《周易易简说》三卷,明高攀龙撰。
《易义古象通》八卷,明魏浚撰。
《周易像象述》十卷,明吴桂森撰。
《易用》六卷,明陈祖念撰。
《易象正》十六卷,明黄道周撰。
《儿易内仪以》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撰。【真按:疑为衍文!儿易内仪与下文儿易外仪相对正成文,不须再添一以字矣.疑此当作《儿易内仪》十六卷,「以》」为十之讹也(应系打字选字之讹,或如ocr之讹也).以其卷数相当故尔。】
《卦变考略》二卷,明董守谕撰。
《古周易订诂》十六卷,明何楷撰。
《周易玩词困学记》十五卷,明张次仲撰。
《易经通注》九卷,国朝傅以渐等撰。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国朝牛钮等编。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国朝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国朝傅恒等撰。
《读易大旨》五卷,国朝孙奇逢撰。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国朝王夫之撰。
《易酌》十四卷,国朝刁包撰。
《田间易学》十二卷,国朝钱澄之撰。
《易学象数论》六卷,国朝黄宗羲撰。
《周易象辞》二十二卷,《寻门余论》二卷,《图学辩惑》一卷,国朝黄宗炎撰。
《周易筮述》八卷,国朝王宏撰撰。
《仲氏易》三十卷,国朝毛奇龄撰。
《推易始末》四卷,《春秋占筮书》三卷,《易小帖》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易俟》十八卷,国朝乔莱撰。
《读易日钞》八卷,国朝张烈撰。
《周易通论》四卷,国朝李光地撰。
《周易观彖》十二卷,国朝李光地撰。
《周易浅述》八卷,国朝陈梦雷撰。
《易原就正》十二卷,国朝包仪撰。
《大易通解》十五卷,国朝魏荔彤撰。
《易经衷论》二卷,国朝张英撰。
《易图明辨》十卷,国朝胡渭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国朝纳喇性德撰。
《周易传注》七卷,《筮考》一卷,国朝李(王恭)撰。
《周易玩辞集解》十卷,国朝查慎行撰。
《杨氏周易札记》二卷,国朝杨名时撰。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国朝朱轼撰。
《惠氏易说》六卷,国朝惠士奇撰。
《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国朝胡煦撰。
《易笺》八卷,国朝陈法撰。
《学易初津》二卷,国朝晏斯盛撰。
《易翼宗》六卷,国朝晏斯盛撰。
《易翼说》八卷,国朝晏斯盛撰。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国朝沈起元撰。
《易翼述信》十二卷,国朝王又朴撰。
《周易浅释》四卷,国朝潘思榘撰。
《周易洗心》九卷,国朝任起运撰。
《丰川易说》十卷,国朝王心敬撰。
《周易述》二十三卷,国朝惠栋撰。
《易汉学》八卷,国朝惠栋撰。
《易例》二卷,国朝惠栋撰。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国朝任陈晋撰。
《大易择言》三十六卷,国朝程廷祚撰。
《周易辨画》四十卷,国朝连斗山撰。
《周易图书质疑》二十四卷,国朝赵继序撰。
《周易章句证异》十一卷,国朝翟均廉撰。
《易纬》十二卷,汉郑康成注。
《尚书注疏》十九卷,唐孔颖达撰。
《洪范口义》二卷,宋胡瑗撰。
《东坡书传》二十卷,宋苏轼撰。
《尚书全解》四十卷,宋林之奇撰。
《禹贡指南》四卷,宋毛晃撰。
《禹贡论》二卷,《后论》一卷,《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宋程大昌撰。
《尚书讲义》二十卷,宋史浩撰。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
《禹贡说断》四卷,宋傅寅撰。
《增修书说》三十五卷,宋吕祖谦撰。
《尚书说》七卷,宋黄度撰。
《五诰解》四卷,宋杨简撰。
《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宋袁燮撰。
《书经集传》六卷,宋蔡沈撰。
《尚书精义》五十卷,宋黄伦撰。
《尚书详解》五十卷,宋陈经撰。
《融堂书解》二十卷,宋钱时撰,
《洪范统一》一卷,宋赵善湘撰。
《尚书要义》二十卷,宋魏了翁撰。
《书集传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
《尚书详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
《尚书表注》二卷,宋金履祥撰。
《读书丛说》六卷,元许谦撰。
《书纂言》四卷,元吴澄撰。
《书集传纂疏》六卷,元陈栎撰。
《书传辑录纂注》六卷,元董鼎撰。
《尚书通考》十卷,元黄镇成撰。
《书传旁通》六卷,元陈师凯撰。
《读书管见》二卷,元王充耘撰。
《书义断法》六卷,元陈悦道撰。
《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元王天与撰。
《尚书句解》十三卷,元朱祖义撰。
《书传会选》六卷,明刘三吾等撰。
《书经大全》十卷,明胡广等撰。
《尚书考异》五卷,明梅鷟撰。
《尚书疑义》六卷,明马明衡撰。
《尚书日记》十六卷,明王樵撰。
《尚书砭蔡编》一卷,明袁仁撰。
《尚书疏衍》四卷,明陈第撰。
《尚书注考》一卷,明陈泰交撰。
《洪范明义》四卷,明黄道周撰。
《日讲书经解义》十三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尚书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
《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国朝阎若璩撰。
《古文尚书寃词》八卷,国朝毛奇龄撰。
《尚书广听录》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尚书埤传》十七卷,国朝朱鹤龄撰。
《禹贡长笺》十二卷,国朝朱鹤龄撰。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国朝胡渭撰。
《洪范正论》五卷,国朝胡渭撰。
《尚书七篇解义》二卷,国朝李光地撰。
《书经衷论》四卷,国朝张英撰。
《尚书地理今释》一卷,国朝蒋廷锡撰。
《禹贡会笺》十二卷,国朝徐文靖撰。
《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卷,汉伏胜撰。
《书义矜式》六卷,元王充耘撰。
《诗序》二卷,宋朱子辨说。
《毛诗注疏》三十卷,唐孔颖达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吴陆玑撰。
《陆氏诗疏广要》四卷,明毛晋撰。
《毛诗指说》一卷,唐成伯玙撰。
《毛诗本义》十六卷,宋欧阳修撰。
《诗集传》十九卷,宋苏辙撰。
《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
《毛诗集解》四十二卷,宋李樗黄櫄撰。
《诗补传》三十卷,宋范处义撰。
《诗总闻》二十卷,宋王质撰。
《诗集传》八卷,宋朱子撰。
《慈湖诗传》二十卷,宋杨简撰。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撰。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卷,宋戴溪撰。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四卷,宋袁燮撰。
《毛诗讲义》十二卷,宋林岊撰。
《童子问》十卷,宋辅广撰。
《毛诗集解》二十五卷,宋段昌武撰。
《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
《诗传遗说》六卷,宋朱鉴撰。
《诗考》一卷,宋王应麟撰。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撰。
《诗集传名物钞》八卷,元许谦撰。
《诗传通释》二十卷,元刘瑾撰。
《诗传旁通》十五卷,元梁益撰。
《诗经疏义会通》二十卷,元朱公迁撰。
《诗经疑问》七卷,附《诗辨说》一卷,元朱倬撰。
《诗缵绪》十八卷,元刘玉汝撰。
《诗演义》十五卷,元梁寅撰。
《诗解颐》四卷,明朱善撰。
《诗传大全》二十卷,明胡广等撰。
《诗说解颐》四十卷,明季本撰。
《读诗私记》五卷,明李先芳撰。
《诗故》十卷,明朱谋(土韦)撰。
《六家诗名物疏》五十五卷,明冯复京撰。
《重订诗经疑问》十二卷,明姚舜牧撰。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明何楷撰。
《待轩诗记》八卷,明张次仲撰。
《读诗略记》六卷,明朱朝瑛撰。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国朝王鸿绪等撰。
《日讲诗经解义》原因恭纂,未经补入,有函无书。【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缺失】
《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国朝傅恒等撰。
《田间诗学》十三卷,国朝钱澄之撰。
《诗经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
《诗经通义》十二卷,国朝朱鹤龄撰。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国朝陈启源撰。
《诗所》八卷,国朝李光地撰。
《毛诗写官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诗札》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诗传诗说驳义》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续诗传鸟名卷》三卷,国朝毛奇龄撰。
《诗识名解》十五卷,国朝姚炳撰。
《诗传名物集览》十二卷,国朝陈大章撰。
《诗说》三卷,国朝惠周惕撰。
《诗经札记》一卷,国朝杨名时撰。
《读诗质疑》四十六卷,国朝严虞惇撰。
《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国朝顾栋高撰。
《诗疑辨证》六卷,国朝黄中松撰。
《三家诗拾遗》十卷,国朝范家相撰。
《诗渖》二十卷,国朝范家相撰。
《诗序补义》二十四卷,国朝姜炳章撰。
《虞东学诗》十二卷,国朝顾镇撰。
《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撰。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真按:又不避讳!此例多多,不复注注.】
《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
《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
《周礼复古编》一卷,宋俞廷椿撰。
《太平经国书》十一卷,宋郑伯谦撰。
《礼经会元》四卷,宋叶时撰。
《周官总义》三十卷,宋易祓撰。
《周礼订义》八十卷,宋王与之撰。
《考工记解》二卷,宋林希逸撰。
《周礼句解》十二卷,宋朱申撰。
《周礼集说》十卷,宋陈友仁撰。
《周官集传》十六卷,元毛应龙撰。
《周礼传》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
《周礼全经释原》十四卷,明柯尚迁撰。
《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明王志长撰。
《钦定周官义疏》四十八卷。
《周礼述注》二十四卷,国朝李光坡撰。【真按:坡乃李光地之弟也.】
《周礼纂训》二十一卷,国朝李锺伦撰。
《周官集注》十二卷,国朝方苞撰。
《礼说》十四卷,国朝惠士奇撰。
《周官禄田考》三卷,国朝沈彤撰。
《周礼疑义举要》七卷,国朝江永撰。
《仪礼注疏》十七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识误》三卷,宋张淳撰。
《仪礼集释》三十卷,宋李如圭撰。
《仪礼释宫》一卷,宋李如圭撰。
《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宋杨复撰。
《仪礼要义》五十卷,宋魏了翁撰。
《仪礼逸经》二卷,元吴澄撰。
《仪礼集说》十七卷,元敖继公撰。
《经礼补逸》九卷,元汪克宽撰。
《钦定仪礼义疏》四十八卷。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一卷、《石本误字》一卷,国朝张尔岐撰。
《仪礼商》二卷,国朝万斯大撰。
《仪礼述注》十七卷,国朝李光坡撰。
《仪礼析疑》十七卷,国朝方苞撰。
《仪礼章句》十七卷,国朝吴廷华撰。
《补飨礼》一卷,国朝诸锦撰。
《礼经本义》十七卷,国朝蔡德晋撰。
《宫室考》二卷,国朝任启运撰。
《肆献祼馈食礼》三卷,国朝任启运撰。
《仪礼释宫增注》一卷,国朝江永撰。
《仪礼小疏》七卷,国朝沈彤撰。
《仪礼集编》四十卷,国朝盛世佐撰。
《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
《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国朝徐干学撰。
《礼记注疏》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月令解》十二卷,宋张虙撰。
《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宋卫湜撰。
《礼记纂言》三十六卷,元吴澄撰。
《陈氏礼记集说》十卷,元陈澔撰。
《礼记集说大全》三十卷,明胡广等撰。
《月令明义》四卷,明黄道周撰。
《表记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
《坊记集传》二卷,附《春秋问业》一卷,明黄道周撰。
《缁衣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
《儒行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
《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
《钦定礼记义书》八十二卷。
《深衣考》一卷,国朝黄宗羲撰。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国朝纳喇性德撰。【真按:纳兰性德.】
《礼记述注》二十八卷,国朝李光坡撰。
《礼记析疑》四十八卷,国朝方苞撰。
《檀弓疑问》一卷,国朝邵泰衢撰。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国朝江永撰。
《深衣考误》一卷,国朝江永撰。
《大戴礼记》十三卷,汉戴德撰。
《夏小正戴氏传》四卷,宋傅崧卿撰。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宋聂崇义撰。
《三礼图》四卷,明刘绩撰。
《学礼质疑》二卷,国朝万斯大撰。
《读礼志疑》六卷,国朝陆陇其撰。
《郊社禘祫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
《参读礼志疑》二卷,国朝王祓撰。
《礼书》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编。
《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宋朱子撰。
《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黄干撰。
《礼书纲目》八十五卷,国朝江永撰。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国朝秦蕙田撰。
《书仪》十卷,宋司马光撰。
《家礼》五卷,《附录》一卷,宋朱子撰。
《泰泉乡礼》七卷,明黄佐撰。
《朱子礼纂》五卷,国朝李光地撰。
《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左传注疏》六十卷,晋杜预等注。
《公羊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等撰。
《谷梁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撰。
《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郑康成撰。
《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
《春秋集传纂例》十卷,唐陆淳撰。
《春秋微旨》三卷,唐陆淳撰。
《春秋集传辨疑》十卷,唐陆淳撰。
《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蜀冯纪先撰。
《春秋年表》一卷,不着撰人名。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宋孙复撰。
《春秋皇纲论》五卷,宋王哲撰。【真按:王(皙) 王皙 王晳 王晢-疑即此人!哲字误也!】
《春秋通义》一卷,不着撰人名。
《春秋权衡》十七卷,宋刘敞撰。
《春秋传》十五卷,宋刘敞撰。
《春秋意林》二卷,宋刘敞撰。
《春秋传说例》一卷,宋刘敞撰。
《春秋经解》十三卷,宋孙觉撰。
《春秋集解》十二卷,宋苏辙撰。
《春秋辨疑》四卷,宋萧楚撰。
《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
《春秋经解》十二卷,宋崔子方撰。
《春秋五礼例宗》十卷,宋张大亨撰。
《春秋通训》六卷,宋张大亨撰。
《叶氏春秋传》二十卷,宋叶梦得撰。
《春秋考》十六卷,宋叶梦得撰。
《春秋三传谳》二十二卷,宋叶梦得撰。
《春秋集解》三十卷,宋吕本中撰。
《胡氏春秋传》三十卷,宋胡安国撰。
《春秋集注》四十卷,宋高闶撰。
《春秋后传》十二卷,宋陈傅良撰。
《左氏传说》二十卷,宋吕祖谦撰。
《春秋左氏传续说》十二卷,宋吕祖谦撰。
《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
《春秋比事》二十卷,宋沈棐撰。
《春秋左传要义》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
《春秋分纪》九十卷,宋程公说撰。
《春秋讲义》四卷,宋戴溪撰。
《春秋集义》五十卷,《纲领》三卷,宋李明复撰。
《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宋张洽撰。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三卷,宋李琪撰。
《春秋通说》十三卷,宋黄仲炎撰。
《洪氏春秋说》三十卷,宋洪咨夔撰。
《春秋经筌》十六卷,宋赵鹏飞撰。
《吕氏春秋或问》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宋吕大圭撰。
《春秋集传详说》三十卷,宋家铉翁撰。
《读春秋编》十二卷,元陈深撰。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十二卷,元俞皐撰。
《春秋纂言》十二卷,《总例》二卷,元吴澄撰。
《春秋提纲》十卷,元陈则通撰。
《春秋诸国统纪》六卷,元齐履谦撰。
《春秋本义》三十卷,元程端学撰。
《春秋或问》十卷,元程端学撰。
《三传辨疑》二十卷,元程端学撰。
《春秋谳义》九卷,元王元杰撰。
《春秋会通》二十四卷,元李廉撰。
《春秋经传阙疑》四十五卷,元郑玉撰。
《春秋集传》十五卷,元赵汸撰。
《春秋师说》三卷,元赵汸撰。
《春秋左氏传补注》十卷,元赵汸撰。
《春秋金锁匙》一卷,元赵汸撰。
《春秋属辞》十五卷,元赵汸撰。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明张以宁撰。【真按: 此处二见宁字作宁,一为此张以宁,一为范宁作范宁,则何故不讳玄反讳弘为宏,宁为宁哉?(此为光绪时公文)】
《春秋书法钩元》四卷,明石光霁撰。【真按:此却终讳玄字为元矣.可见此编者不明其所以反而篡改原文,自乱体例矣.】
《春秋大全》三十七卷,明胡广等撰。
《春秋经传辨疑》一卷,明童品撰。
《春秋正传》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
《左传附注》六卷,明陆粲撰。
《春秋胡氏传辨疑》二卷,明陆粲撰。
《春秋明志录》十二卷,明熊过撰。
《春秋正旨》一卷,明高拱撰。
《春秋辑传》十三卷,《凡例》二卷,明王樵撰。
《春秋亿》六卷,明徐学谟撰。
《春秋事义全考》十六卷,明姜宝撰。
《左传属事》二十卷,明傅逊撰。
《春秋胡传考误》一卷,明袁仁撰。
《左氏释》二卷,明冯时可撰。
《春秋质疑》十二卷,明杨子庭撰。
《春秋孔义》十二卷,明高攀龙撰。
《春秋辨义》三十九卷,明卓尔康撰。
《读春秋略记》十二卷,明朱朝瑛撰。
《春秋四传质》二卷,明王介之撰。
《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明王道焜等编。
《日讲春秋解义》六十四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三十八卷。
《御纂春秋直解》十二卷,国朝傅恒等撰。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国朝顾炎武撰。
《春秋稗疏》二卷,国朝王夫之撰。
《春秋四傅纠正》一卷,国朝俞汝言撰。
《春秋平义》十二卷,国朝俞汝言撰。
《读左日钞》十二卷,补二卷,国朝朱鹤龄撰。
《左传事纬》十二卷,前集八卷,国朝马骕撰。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国朝毛奇龄撰。
《春秋简书刊误》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国朝高士奇撰。
《春秋管窥》十二卷,国朝徐庭垣撰。
《三传折诸》四十四卷,国朝张尚瑗撰。
《春秋阙如编》八卷,国朝焦袁熹撰。
《春秋宗朱辨义》十二卷,国朝张自超撰。
《春秋通论》四卷,国朝方苞撰。
《春秋世族谱》一卷,国朝陈厚耀撰。
《春秋长历》十卷,国朝陈厚耀撰。
《惠氏春秋说》十五卷,国朝惠士奇撰。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一卷,国朝顾栋高撰。
《春秋识小录》九卷,国朝程廷祚撰。
《左传补注》六卷,国朝惠栋撰。
《春秋左传小疏》一卷,国朝沈彤撰。
《春秋地理考实》四卷,国朝江永撰。
《三正考》二卷,国朝吴鼐撰。
《春秋究遗》十六卷,国朝叶酉撰。
《春秋随笔》二卷,国朝顾奎光撰。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
《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古文孝经》一卷,汉孔安国撰。
《孝经注疏》九卷,唐明皇注。
《古文孝经指解》一卷,宋司马光撰。
《孝经刊误》一卷,宋朱子撰。
《孝经大义》一卷,元董鼎撰。
《孝经定本》一卷,元吴成撰。【真按:疑为吴澄之音讹!k按:系吴澄.】
《孝经述注》一卷,明项霦撰。
《孝经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
《御定孝经注》一卷。
《御纂孝经集注》一卷。
《孝经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
《驳五经异义》一卷,《补遗》一卷,汉郑玄撰。
《郑志》三卷,魏郑小同撰。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
《七经小传》三卷,宋刘敞撰。
《程氏经说》七卷,不着撰人名。
《六经图》十卷,宋杨甲撰。
《六经正误》六卷,宋毛居正撰。
《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宋岳珂撰。
《融堂四书管见》十三卷,宋钱时撰。
《四如讲稿》六卷,宋黄仲元撰。
《六经奥论》六卷,宋郑樵撰。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二卷,不着撰人名。
《经说》七卷,元能朋来撰。
《十一经问对》五卷,元何异孙撰。
《五经蠡测》六卷,明蒋悌生撰。
《简端录》十二卷,明邵宝撰。
《五经稽疑》六卷,明朱睦(木挈)撰。
《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
《翻译五经四书》一百三十三卷。
《经问》十八卷,《经问补》三卷,国朝毛奇龄撰。
《九经误字》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十三经义疑》十二卷,国朝吴浩撰。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卷,日本山井鼎撰。
《九经古义》十六卷,国朝惠栋撰。
《经稗》十二卷,国朝郑方坤撰。
《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国朝沈廷芳撰。
《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国朝程川编。
《羣经补义》五卷,国朝江永撰。
《经咫》一卷,国朝陈祖范撰。
《九经辨字读蒙》十二卷,国朝沈炳震撰。
《古经解钩沉》三十卷,国朝余萧客撰。
《古微书》三十六卷,明孙瑴撰。
《孟子注琉》十四卷,宋孙奭疏。
《论语集解义疏》十卷,魏何晏等撰。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
《论语笔解》二卷,唐韩愈撰。
《孟子音义》二卷,宋孙奭撰。
《论语拾遗》一卷,宋苏辙撰。
《孟子解》一卷,宋苏辙撰。
《论语全解》十卷,宋陈祥道撰。
《孟子传》二十九卷,宋张九成撰。
《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余允文撰。
《大学中庸章句》二卷,《论语孟子集注》十七卷,宋朱子撰。
《四书或问》三十九卷,宋朱子撰。
《论孟精义》三十四卷,宋朱子撰。
《中庸辑略》二卷,宋朱子编。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宋戴溪撰。
《论语意原》四卷,宋郑汝谐撰。
《南轩论语解》十卷,宋张栻撰。
《孟子说》七卷,宋张栻撰。
《蒙斋中庸讲义》四卷,宋辅甫撰。
《四书集编》二十六卷,宋真德秀撰。
《孟子集疏》十四卷,宋蔡模撰。
《论语集说》十卷,宋蔡节撰。
《中庸指归》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宋黎立武撰。
《四书纂疏》四十卷,宋赵顺孙撰。
《大学疏义》一卷,宋金履祥撰。
《论孟集注考证》十七卷,宋金履祥撰。
《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元刘因撰。
《四书辨疑》十五卷,元陈天祥撰。
《读四书丛说》四卷,元许谦撰。
《四书通》二十六卷,元胡炳文撰。
《四书通证》六卷,元张存中撰。
《四书疑节》十二卷,元袁俊翁撰。
《四书经疑贯通》八卷,元王充耘撰。
《四书纂笺》三十一卷,元詹道传撰。
《四书通旨》六卷,元朱公谦撰。
《四书管窥》八卷,元史伯璇撰。
《学庸集说启蒙》三卷,元景星撰。
《四书大全》四十卷,明胡广等撰。
《四书蒙引》十五卷,《别录》一卷,明蔡清撰。
《四书因问》六卷,明吕柟撰。
《问辨录》十卷,明高拱撰。
《论语类考》二十卷,明陈士元撰。
《孟子杂记》四卷,明陈士元撰。
《学庸正说》三卷,明赵南星撰。
《论语商》二卷,明周宗建撰。
《论语学案》十卷,明刘宗周撰。
《四书留书》六卷,明章世纯撰。
《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四书近指》二十卷,国朝孙奇逢撰。
《孟子师说》二卷,国朝黄宗羲撰。
《大学翼真》七卷,国朝胡渭撰。
《四书讲义困勉录》三十七卷,国朝陆陇其撰。
《松阳讲义》十二卷,国朝陆陇其撰。
《榕村四书说》七卷,国朝李光地撰。
《论语稽求篇》七卷,国朝毛奇龄撰。
《四书剩言》四卷,补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大学证文》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四书释地》一卷,续四卷,国朝阎若璩撰。
《四书札记》四卷,国朝杨名时撰。
《此木轩四书说》九卷,国朝焦袁熹撰。
《四书逸笺》六卷,国朝程大中撰。
《乡党图考》十卷,国朝江永撰。
《皇佑新乐图记》三卷,宋阮逸、胡瑗撰。
《乐书》二百卷,宋陈旸撰。
《律吕新书》二卷,宋蔡元定撰。
《瑟谱》六卷,元熊朋来撰。
《韶舞九成乐补》一卷,元余载撰。
《律吕成书》二卷,元刘瑾撰。
《苑洛志乐》二十卷,明韩邦奇撰。
《钟律通考》六卷,明倪复撰。
《乐律全书》四十四卷,明朱载堉撰。
《御制律吕正义》五卷。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一百二十八卷。
《钦定诗经乐谱全书》三十卷。
《古乐经传》五卷,国朝李光地撰。
《古乐书》二卷,国朝应撝谦撰。
《圣谕乐本解说》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皇言定声录》八卷,国朝毛奇龄撰。
《竟山乐录》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李氏学乐录》二卷,国朝李(王恭)撰。【真按:疑当作李塨!】
《乐律表微》八卷,国朝胡彦升撰。
《律吕新论》二卷,国朝江永撰。
《律吕阐微》十卷,国朝江永撰。
《琴旨》二卷,国朝王坦撰。
《尔雅注疏》十一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三卷,宋郑樵撰。
《方言注》十三卷,汉扬雄撰。
《释名》八卷,汉刘熙撰。
《广雅》十卷,魏张揖撰。
《匡谬正俗》八卷,唐颜师古撰。
《羣经昔辨》七卷,宋贾昌朝撰。
《埤雅》二十卷,宋陆佃撰。
《尔雅翼》三十二卷,宋罗愿撰。
《骈雅》七卷,明朱谋(土韦)撰。
《字诂》一卷,国朝黄生撰。
《续方言》二卷,国朝杭世骏撰。
《别雅》五卷,国朝吴玉搢撰。
《急就篇》四卷,汉史游撰。
《说文解字》三十卷,汉许慎撰。
《说文系传》四十卷,南唐徐锴撰。
《说文系传考异》四卷,附录一卷,国朝汪宪撰。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南唐徐锴撰。
《玉篇》三十卷,梁顾野王撰。
《干禄字书》一卷,唐颜元孙撰。
《五经文字》三卷,唐张参撰。
《九经字样》一卷,唐唐元度撰。
《汗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宋郭忠恕撰。
《佩觿》三卷,宋郭忠恕撰。
《古文四声韵》五卷,宋夏竦撰。
《类篇》四十五卷,宋司马光撰。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宋薛尚功撰。
《复古编》十一卷,宋张有撰。
《班马字类》五卷,宋娄机撰。
《汉隶字源》六卷,宋娄机撰。
《六书故》三十三卷,宋戴侗撰。
《字通》二卷,宋李从周撰。
《龙龛手鉴》四卷,辽僧行均撰。
《六书统》二十卷,元杨桓撰。
《周秦刻石释音》一卷,元吾邱衍撰。
《字鉴》五卷,元李文仲撰。
《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元周伯琦撰。
《汉隶分韵》七卷,不着撰人名。
《六书本义》十二卷,明赵撝谦撰。
《奇字韵》五卷,明杨慎撰。
《古音骈字》二卷,明杨慎撰。《续编》五卷,国朝庄履丰等同撰。
《俗书刊误》十二卷,明焦竑撰。
《字孪》二卷,明叶秉敬撰。
《御定康熙字典》四十二卷,国朝张玉书等撰。
《御制增订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编总纲》一卷,国朝傅恒等撰。
《御制三合切音清文鉴》三十一卷,国朝阿桂等撰。
《钦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国朝傅恒等撰。
《隶辨》八卷,国朝顾蔼吉撰。
《篆隶考异》四卷,国朝周靖撰。
《广韵》五卷,不着撰人名。
《重修广韵》五卷,宋陈彭年等撰。
《集韵》十卷,宋丁度等撰。
《切韵指掌图》三卷,宋司马光撰。
《韵补》五卷,宋吴棫撰。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赂》五卷,《贡举条式》一卷,宋丁度撰。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宋毛晃等增修。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五卷,宋欧阳德隆撰。
《九经补韵》一卷,宋杨伯岩撰。
《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撰。
《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元熊忠撰。
《四声等子》一卷,不着撰人名。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元刘鉴撰。
《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等撰。
《古音丛目》五卷,《古音猎要》五卷,《古音余》五卷,《附录》一卷,明杨慎撰。
《古音略例》一卷,明杨慎撰。
《转注古韵略》五卷,明杨慎撰。
《毛诗古音考》四卷,明陈第撰。
《屈宋古音义》三卷,明陈第撰。
《御定音韵阐微》十八卷,国朝李光地等撰。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国朝庄亲王允禄等撰。
《钦定叶韵汇辑》五十八卷,国朝梁诗正等撰。
《钦定音韵述微》三十卷,国朝梁国治等撰。
《音论》三卷,国朝顾炎武撰。
《诗本音塑十卷,国朝顾炎武撰。
《易音》三卷,国朝顾炎武撰。
《唐韵正》二十卷,国朝顾炎武撰。
《古音表》二卷,国朝顾炎武撰。
《韵补正》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古今通韵》十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易韵》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孙氏唐韵考》五卷,国朝纪容舒撰。
《古韵标准》四卷,国朝江永撰。
《六艺纲目》二卷,元舒天民撰。
史部一千五百八十四函。五百五十九部,二万二千二十八卷。
《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
《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宋裴骃撰。
《史记索隐》三十卷,唐司马贞撰。
《史记正义》一百三十卷,唐张守节撰。
《读史记十表》十卷,国朝汪越撰。
《史记疑问》三卷,国朝邵泰衢撰。
《前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宋倪思撰。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宋范尉宗撰。【真按: 尉当作蔚!范蔚宗也!不知何故不题范晔却题范蔚宗,岂其避康熙玄烨之音讳耶?(下文史通亦著录刘子元(刘子玄)撰,不以刘知几著录焉.)】新校本后汉书校勘记引钱大昕语亦有作尉宗者.(检索瀚典即得)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撰。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撰。《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
《三国志辨误》一卷,不着撰人名。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国朝杭世骏撰。
《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乔等撰。
《宋书》一百卷,梁沈约撰。
《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撰。
《梁书》五十六卷,唐姚思廉撰。
《陈书》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
《魏书》一百十四卷,北齐魏收撰。
《北齐书》五十卷,隋李百药撰。
《周书》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撰。
《隋书》八十五卷,唐魏征等撰。
《南史》八十卷,唐李延寿撰。
《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
《旧唐书》二百卷,晋刘昫等撰。
《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同撰。
《唐书释音》二十五卷,宋董冲撰。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宋吴缜撰。
《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宋薛居正等撰。
《五代史》七十四卷,宋欧阳修撰。
《五代史纂误》三卷,宋吴缜撰。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等修。
《辽史》一百十六卷,元托克托等修。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国朝厉鹗撰。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托克托等撰。
《元史》二百十卷,明宋濂修。
《钦定辽金元三史语解》四十六卷。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国朝张廷玉撰。
《竹书纪年》二卷,梁沈约注。
《竹书通笺》十二卷,国朝徐文靖撰。
《前汉纪》三十卷,汉荀悦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
《元经》十卷,隋王通撰。
《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撰。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释例》一卷,宋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宋司马光撰。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宋王应麟撰。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撰。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国朝陈景云撰。
《稽古录》二十卷,宋司马光撰。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撰。
《皇王大纪》八十卷,宋胡宏撰。
《中兴小纪》四十卷,宋熊克撰。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宋李焘撰。
《纲目续麟》二十卷,《校正凡例》一卷,《汇览》三卷、《附录》一卷,国朝张自勋撰。
《纲目分注拾遗》四卷,国朝芮长恤撰。
《纲目订误》四卷,国朝陈景云撰。
《大事纪》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宋吕祖谦撰。
《建灾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宋李心传撰。
《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宋陈均撰。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宋刘时举撰。
《西汉年纪》三十卷,宋王益之撰。
《靖康要录》十二卷,不着撰人名。
《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不着撰人名。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不着撰人名。
《宋史全文》三十六卷,不着撰人名。
《资治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宋金履祥撰。【真按:上方忘了打逗号.】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明陈桱撰。
《大事纪续编》七十七卷,明王祎撰。
《元史续编》十六卷,明胡粹中撰。
《御批通鉴辑览》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四卷。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
《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国朝徐干学撰。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附录》一卷,宋章冲撰。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宋徐梦莘撰。
《蜀鉴》十卷,宋郭允蹈撰。
《炎徼纪闻》四卷,明田汝成撰。
《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八卷,明陈邦瞻撰。
《元史纪事本末》四卷,明陈邦瞻撰。
《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
《平定朔漠方略》四十八卷,国朝温达等恭纂。
《平定金川方略》三十二卷。
《平定准噶尔方略》一百七十一卷。
《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五十二卷。
《钦定临清纪略》十六卷。
《钦定兰州纪略》二十一卷。
《钦定石峯堡纪略》二十一卷。
《钦定台湾纪略》六十五卷。
《绥寇纪略》十二卷,国朝吴伟业撰。
《滇考》二卷,国朝冯苏撰。
《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国朝谷应泰撰。
《驿史》一百六十卷,国朝马骕撰。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国朝高士奇撰。
《平台纪略》一卷,附《东征集》六卷,国朝蓝鼎元撰。
《逸周书》十卷,不着撰人名。
《东观汉记》二十四卷,不着撰人名。
《建康实录》二十卷,唐许嵩撰。
《隆平集》二十卷,宋曾巩撰。
《古史》六十卷,宋苏辙撰。
《通志》二百卷,宋郑樵撰。
《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撰。
《路史》四十七卷,宋罗泌撰。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二十八卷,宋叶隆礼原撰。【真按:疑有衍讹!按:据下文,则原撰为词也.何故题原撰耶?殆因后为清帝钦定故也?】
《钦定大金国志》四十一卷,宋宇文懋昭原撰。
《古今纪要》十九卷,宋黄震撰。
《续后汉书》四十四卷,宋萧常撰。
《郝氏续后汉书》九十卷,元郝经撰。
《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撰。
《钦定历代纪事年表》一百卷。
《钦定续通志》六百四十卷。
《历代史表》五十三卷,国朝万斯同撰。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国朝姚之骃撰。
《春秋战国异辞》五十五卷,附《通表》二卷,国朝陈厚耀撰。
《尚史》一百七卷,国朝李锴撰。
《国语》二十一卷,吴韦昭注。
《国语补音》三卷,宋宋庠撰。
《战国策》十三卷,汉高诱撰。
《战国策注》十卷,宋鲍彪注。
《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吴师道撰。
《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
《渚宫旧事》五卷,《补遗》一卷,唐余知古撰。
《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撰。
《五代史阙文》一卷,宋王禹偁撰。
《五代史补》五卷,宋姚岳撰。
《北狩见闻录》一卷,宋曹勋撰。
《松漠纪闻》一卷,宋洪皓撰。
《燕翼贻谋录》五卷,宋王栐撰。
《太平治迹统类》三十卷,宋彭百川撰。
《咸淳遗事》二卷,不着撰人名。
《大金吊伐录》四卷,不着撰人名。
《汝南遗事》四卷,元王鹗撰。
《钱塘遗事》十卷,元刘一清撰。
《平宋录》三卷,元刘敏中撰。
《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
《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木挈)撰。
《钦定蒙古源流》八卷,本蒙古人所撰。
《太祖高皇帝圣训》四卷。
《太宗文皇帝圣训》六卷。
《世祖章皇帝圣训》六卷。
《圣祖仁皇帝圣训》六十卷。
《世宗宪皇帝圣训》三十六卷。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十三卷。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十二卷。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十三卷。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一百五十九卷。
《朱批谕旨》二百二十三卷。
《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宋宋敏求编。
《两汉诏令》二十三卷,宋林虙楼昉编。
《政府奏议》二卷,宋范仲淹撰。
《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包拯撰。
《尽言集》十三卷,宋刘安世撰。
《谠论集》五卷,宋陈次升撰。
《左史谏草》一卷,宋吕午撰。
《商文毅疏稿》一卷,字商辂撰。【真按: 应系误字!】
《王端毅奏议》十五卷,明王恕撰。
《马端肃奏议》十二卷,明马文升撰。
《关中奏议》十八卷,明杨一清撰。
《胡端敏奏议》十卷,明胡世宁撰。
《杨文忠三录》七卷,明杨廷和撰。
《何文简疏议》十卷,明何孟春撰。
《垂光集》二卷,明周玺撰。
《孙毅庵奏议》二卷,明孙懋撰。
《玉坡奏议》四卷,明张原撰。
《南宫奏稿》五卷,明夏言撰。
《讷溪奏议》一卷,明周怡撰。
《谭襄敏奏议》十卷,明谭纶撰。
《潘司空奏疏》七卷,明潘季驯撰。
《两河经略》四卷,明潘季驯撰。
《两垣奏议》一卷,明逯中立撰。
《周忠愍奏疏》二卷,明周起元撰。
《张襄壮奏疏》六卷,国朝张勇撰。
《文襄奏疏》八卷,国朝靳辅撰。
《华野疏稿》五卷,国朝郭琇撰。
《宋名臣奏议》一百五十卷,宋赵汝愚编。
《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明杨士奇等编。
《明名臣经济录》五十三卷,明黄训编。
《御选明臣奏议》四十卷。
《孔子编年》五卷,宋胡仔撰。
《东家杂记》二卷,宋孔传撰。
《晏子春秋》八卷,不着撰人名。
《魏郑公谏录》五卷,唐王方庆撰。
《李相国论事集》六卷,唐李绛撰。
《杜工部年谱》一卷,宋赵子栎撰。
《杜工部诗年谱》一卷,宋鲁訔撰。
《绍陶录》二卷,宋王质撰。
《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宋岳珂撰。
《象台首末》五卷,宋胡知柔撰。
《魏郑公谏续录》二卷,元翟思忠撰。
《忠贞录》三卷,明利瓦伊樾编。
《诸葛忠武书》十卷,明杨时伟编。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朱子年谱》四卷,《考异》四卷,《附录》二卷,国朝王懋竑撰。
《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汉刘向撰。
《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
《卓异记》一卷,唐李翱撰。
《春秋臣传》三十卷,宋王当撰。
《廉吏传》二卷,宋费枢撰。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子撰。
《宋名臣言行录集》七十五卷,宋朱子纂辑。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一百七卷,宋杜大珪撰。
《钱塘先贤传赞》一卷,宋袁韶撰。
《庆元党禁》一卷,不着撰人名。
《宝佑四年登科录》四卷,不着撰人名。
《京口耆旧博》九卷,不着撰人名。
《昭忠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敬乡录》十四卷,元吴师道撰。
《唐才子传》八卷,元辛文房撰。
《元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苏天爵撰。
《浦阳人物记》二卷,明宋濂撰。
《古今列女传》三卷,明解缙等撰。
《殿阁词林记》二十二卷,明廖道南撰。
《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明王世贞撰。
《明名臣琬琰录》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明徐纮编。
《今献备遗》四十二卷,明项笃寿撰。
《百越先贤志》四卷,明欧大任撰。
《元儒考略》四卷,明冯从吾撰。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
《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一百二十卷。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十二卷。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国朝黄宗羲撰。
《中洲人物考》八卷,国朝孙奇逢撰。
《东林列传》二十四卷,国朝陈鼎撰。
《儒林宗派》十六卷,国朝万斯同撰。
《明儒言行录》十卷,《续录》二卷,国朝沈佳撰。
《史传三编》五十六卷,国朝朱轼撰。
《闽中理学渊源考》九十二卷,国朝李清馥撰。
《征南录》一卷,宋滕甫撰。
《骖鸾录》一卷,宋范成大撰。
《吴船录》二卷,宋范成大撰。
《入蜀记》四卷,宋陆游撰。
《西使记》一卷,元刘郁撰。
《保越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闽粤巡视纪略》六卷,国朝杜臻撰。
《松亭行纪》二卷,国朝高士奇撰。
《扈从西巡日录》一卷,国朝高士奇撰。
《两汉博闻》十二卷,宋杨侃撰。
《通鉴总类》二十卷,宋沈枢撰。
《南北史识小录》十六卷,国朝沈名荪、朱昆田同编。
《吴越春秋》六卷,汉赵煜撰。
《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撰。
《华阳国志》十二卷,晋常璩撰。
《邺中记》一卷,晋陆翙撰。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魏崔洪撰。
《别本十六国春秋》十六卷,魏崔洪撰。
《蛮书》十卷,唐樊绰撰。
《钓矶立谈》一卷,不着撰人名。
《江南野史》十卷,宋龙衮撰。
《江南别录》一卷,宋陈彭年撰。
《江表志》二卷,宋郑文宝撰。
《江南余载》二卷,不着撰人名。
《三楚新录》三卷,宋周羽翀撰。
《锦里耆旧传》四卷,宋句延庆撰。
《五国故事》二卷,不着撰人名。
《蜀梼杌》二卷,宋张唐英撰。
《南唐书》三十卷,宋马令撰。
《南唐书》十八卷,宋陆游撰。
《吴越备史》三卷,《补遗》一卷,宋钱俨撰。
《安南志略》二十卷,元黎崱撰。
《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国朝吴任臣撰。
《朝鲜史略》十二卷,不着撰人名。
《越史略》三卷,不着撰人名。
《岁时广记》四卷,宋陈元靓撰。
《御定月令辑要》二十四卷,《图说》一卷。
《三辅黄图》六卷,不着撰人名。
《禁编》五卷,元王士点撰。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宋乐史撰。
《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撰。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宋欧阳忞撰。
《方舆胜览》七十卷,宋祝穆撰。
《明一统志》九十卷,明李贤等撰。
《大清一统志》四百二十四卷。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宋朱长文撰。
《干道临安志》三卷,宋周淙撰。
《三山志》四十二卷,宋梁克家撰。
《吴郡志》五十卷,宋范成大撰。
《新安志》十卷,宋罗愿撰。
《剡录》十卷,宋高似孙撰。
《会稽志》二十卷,宋施宿等撰,《续志》八卷,宋张淏撰。
《赤城志》四十卷,宋陈耆卿撰。
《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宋罗浚撰,《开庆续志》十二卷,宋梅应发、刘锡同撰。
《海盐澉水志》八卷,宋常棠撰。
《严州续志》十卷,宋郑珤等撰。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宋周应合撰。
《咸淳临安志》一百卷,宋潜说友撰。
《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元徐硕撰。
《昌国周图志》七卷,元冯福京等撰。
《延佑四明志》二十卷,元袁桷撰。
《齐乘》六卷,元于钦撰。
《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张铉撰。
《无锡县志》四卷,不着撰人名。
《姑苏志》六十卷,明王鏊撰。
《武功县志》三卷,明康海撰。
《朝邑县志》二卷,明韩邦靖撰。
《岭海舆图》一卷,明姚虞撰。
《滇略》十卷,明谢肇淛撰。
《吴兴备志》三十二卷,明董斯张撰。
《钦定热河志》一百二十卷。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
《钦定满洲源流考》二十卷。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五十二卷。
《皇清职贡图》九卷。
《钦定盛京通志》一百三十卷。
《畿辅通志》一百二十卷,国朝李卫等监修。
《江南通志》二百卷,国朝赵宏恩等监修。
《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国朝谢旻等监修。
《浙江通志》二百八十卷,国朝稽曾筠等监修。【真按:稽不知是否为嵇之误(嵇曾筠)】
《福建通志》七十八卷,国朝郝玉麟等监修。
《湖广通志》一百二十卷,国朝迈柱等监修。
《河南通志》八十卷,国朝王士俊等监修。
《山东通志》三十六卷,国朝岳浚等监修。
《山西通志》二百三十卷,国朝石麟等监修。
《陕西通志》一百卷,国朝刘于义等监修。
《甘肃通志》五十卷,国朝许容等监修。
《四川通志》四十七卷,国朝黄廷桂等监修。
《广东通志》六十四卷,国朝郝玉麟等监修。
《广西通志》一百二十八卷,国朝金鉷等监修。
《云南通志》三十卷,国朝鄂尔泰等监修。
《贵州通志》四十六卷,国朝鄂尔泰等监修。
《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国朝顾炎武撰。
《水经注》四十卷,魏郦道元撰。
《水经注集释订讹》四十卷,国朝沈炳巽撰。
《水经注释》四十卷,《刊误》十二卷,国朝赵一清撰。
《吴中水利书》一卷,宋单锷撰。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二卷,宋魏岘撰。
《河防通议》二卷,元沙克什撰。
《治河图略》一卷,元王喜撰。
《浙西水利书》三卷,明姚文灏撰。
《河防一览》十四卷,明潘季驯撰。
《三吴水利录》四卷,明归有光撰。
《北河纪》八卷,《纪余》四卷,明谢肇淛撰。
《敬止集》四卷,明陈应芳撰。
《三吴水考》十六卷,明张内蕴、周大韶同撰。
《吴中水利全书》二十八卷,明张国维撰。
《钦定河源纪略》三十五卷。
《昆仑河源考》一卷,国朝万斯同撰。
《两河清汇易览》八卷,国朝薛凤祚撰。
《居济一得》八卷,国朝张伯行撰。
《治河奏绩书》四卷,附《河防述言》一卷,国朝靳辅撰。
《直隶河渠志》一卷,国朝陈仪撰。
《行水经鉴》一百七十五卷,国朝傅泽洪撰。真按:应系行水金鉴之讹!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国朝齐召南撰。
《海塘录》二十六卷,国朝翟均廉撰。
《图编》十三卷,明胡宗宪撰。
《郑开阳杂着》十一卷,明郑若曾撰。
《南岳小录》一卷,唐李冲昭撰。
《庐山记》三卷,附《庐山略记》一卷,宋陈圣俞撰。
《赤松山志》一卷,宋倪守约撰。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明田汝成撰。
《桂胜》十卷,《桂故》八卷,明张鸣凤撰。
《御定盘山志》二十一卷。
《西湖志纂》十二卷,国朝梁诗正撰。
《洛阳伽蓝记》五卷,魏杨衒之撰。
《吴地记》一卷,唐陆广微撰。
《长安志》二十卷,宋宋敏求撰。
《洛阳名园记》一卷,宋李格非撰。
《雍录》十卷,宋程大昌撰。
《洞霁图志》六卷,宋邓牧撰。
《长安志图》三卷,元李好文撰。
《汴京遗迹志》二十四卷,明李濂撰。
《武林梵志》十二卷,明吴之鲸撰。
《江城名迹录》四卷,国朝陈宏绪撰。
《营平二州地名记》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金鳌退食笔记》二卷,国朝高士奇撰。
《石柱记笺释》五卷,国朝郑元庆撰。
《关中胜迹图志》三十二卷,国朝毕元纂进。
《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撰。
《荆楚岁时记》一卷,梁宗懔撰。
《北户录》三卷,唐段公路撰。
《桂林风土记》一卷,唐莫休符撰。
《岭表录异》三卷,唐刘恂撰。
《益部方物略记》一卷,宋宋祁撰。
《岳阳风土记》一卷,宋范致明撰。
《东京梦华录》十卷,宋孟元老撰。
《六朝事迹编类》二卷,宋张敦颐撰。
《会稽三赋》三卷,宋王十朋撰。
《中吴纪闻》六卷,宋龚明之撰。
《桂海虞衡志》一卷,宋范成大撰。
《岭外代答》十卷,宋周去非撰。
《都城纪胜》一卷,不着撰人名。
《梦粱录》二十卷,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十一卷,宋周密撰。
《岁华纪丽谱》一卷,附《笺纸谱》一卷,《蜀锦谱》一卷,元费着撰。
《吴中旧事》一卷,元陆友仁撰。
《平江记事》一卷,元高德基撰。
《江汉丛谈》二卷,明陈士元撰。
《闽中海错疏》三卷,明屠本畯撰。
《蜀中广记》一百八卷,明曹学佺撰。
《益部谈资》三卷,明何宇度撰。
《增补武林旧事》八卷,宋周密撰,明朱廷焕增补。
《颜山杂记》四卷,国朝孙廷铨撰。
《岭南风物记》一卷,国朝吴绮撰。
《龙沙纪略》一卷,国朝方式济撰。
《台海使槎录》八卷,国朝黄叔璥撰。
《东城杂记》二卷,国朝厉鹗撰。
《游城南记》一卷,宋张礼撰。
《河朔访古记》三卷,元纳新撰。 《徐霞客游记》十二卷,明徐宏祖撰。 《佛国记》一卷,宋释法显撰。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释元奘译,辨机撰。【真按:此却又避玄为元矣.释玄奘.】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宋徐兢撰。
《诸蕃志》二卷,宋赵汝适撰。
《溪蛮丛笑》一卷,宋朱辅撰。
《真腊风土记》一卷,元周达观撰。
《岛夷志略》一卷,元汪大渊撰。
《朝鲜赋》一卷,明董越撰。
《海语》三卷,明黄衷撰。
《东西洋考》十二卷,明张燮撰。
《职方外纪》五卷,明西洋艾儒略撰。
《赤雅》三卷,明邝露撰。
《朝鲜志》二卷,不着撰人名。
《坤舆图说》二卷,国朝南怀仁撰。
《异域录》二卷,国朝图理琛撰。
《海国闻见录》二卷,国朝陈伦炯撰。
《唐六典》三十卷,唐张九龄等撰。
《翰林志》二卷,唐李肇撰。
《麟台故事》五卷,宋程俱撰。
《翰苑羣书》十二卷,宋洪遵撰。
《南宋馆阁录》十卷,《续录》十卷,宋陈骙撰。
《玉堂杂记》三卷,宋周必大撰。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宋徐自明撰。
《秘书监志》十一卷,元王士点、商企翁同撰。
《翰林记》二十卷,明黄佐撰。
《礼部志稿》一百卷,明俞汝楫编。
《太常续考》八卷,不着撰人名。
《土官底簿》二卷,不着撰人名。
《词林典故》八卷,国朝鄂尔泰等恭纂。
《钦定国子监志》六十二卷。
《钦定历代职官表》七十二卷。
《州县提纲》四卷,不着撰人名。
《官箴》一卷,宋吕本中撰。
《百官箴》一卷,宋许月卿撰。
《昼帘绪论》一卷,宋胡太初撰。
《三事忠告》四卷,元张养浩撰。
《御定人臣儆心录》一卷,国朝王永吉恭纂。
《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王溥撰。
《宋朝事实》二十卷,宋李攸撰。
《建炎杂记》四十卷,宋李心传撰。
《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
《东汉会要》四十卷,宋徐天麟撰。
《汉制考》四卷,宋王应麟撰。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撰。
《明会典》一百八十卷,明徐博等撰。
《七国考》十四卷,明董说撰。
《钦定大清会典》一百卷。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一百八十卷。
《钦定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
《皇朝文献通考》三百卷。
《钦定续通典》一百五十卷。
《皇朝通典》一百卷。
《皇朝通志》一百二十六卷。
《元朝典故编年考》十卷,国朝孙承泽撰。
《汉官旧仪》一卷,《补遗》一卷,汉卫宏撰。
《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唐萧嵩等撰。
《谥法》四卷,宋苏洵撰。
《政和五礼新仪》二百三十卷,宋郑居中撰。
《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一卷,宋朱子撰。
《大金集礼》四十卷,金张暐撰。
《大金德运图说》一卷,不着撰人名。
《庙学典礼》六卷,不着撰人名。
《明集礼》五十三卷,明徐一夔等撰。
《頖宫礼乐疏》十卷,明李之藻撰。
《明臣谥考》二卷,明鲍应鳌撰。
《明谥纪汇编》二十五卷,明郭良翰撰。
《明宫史》五卷,明吕毖撰。
《幸鲁盛典》四十卷,国朝衍圣公孔毓圻等撰。
《万寿盛典初集》一百二十卷。
《钦定大清通礼》五十卷。
《皇朝礼器图式》十八卷。
《国朝宫史》三十六卷。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六卷。
《钦定南巡盛典》一百卷。
《钦定八旬万寿盛典》一百二十卷。
《历代建元考》十卷,国朝锺渊映撰。
《北郊配位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
《庙制图考》一卷,国朝万斯同撰。
《救荒活民书》三卷,宋董煟撰。
《熬波图》二卷,元陈椿撰。
《钱通》三十二卷,明胡我琨撰。
《捕蝗考》一卷,国朝陈芳生撰。
《荒政丛书》十卷,国朝俞森撰。
《钦定康济录》四卷,国朝倪国琏撰。
《历代兵制》八卷,宋陈傅良撰。
《补汉兵制》一卷,宋钱文子撰。
《马政纪》十二卷,明杨时乔撰。
《钦定八旗通志》三百四十二卷。
《唐律疏义》三十卷,唐长孙无忌等撰。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营造法式》三十四卷,宋李诫撰。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序》一卷。
《崇文总目》十二卷,宋王尧臣等撰。
《郡斋读书志》四卷,《后志》二卷,宋晁公武撰,《附志》二卷,宋赵希弁撰。
《遂初堂书目》一卷,宋尤袤撰。
《子略》四卷,宋高似孙撰。
《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宋陈振孙撰。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宋王应麟撰。
《文渊阁书目》四卷,明杨士奇撰。
《授经图》二十卷,朋朱睦(木挈)撰。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十卷。
《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国朝黄虞稷撰。
《经义考》三百卷,国朝朱彝尊撰。
《集古录》十卷,宋欧阳修撰。
《金石录》三十卷,宋赵明诚撰。
《法帖刊误》二卷,宋黄伯思撰。
《法帖释文》十卷,宋刘次庄撰。
《籀史》一卷,宋翟耆年撰。
《隶释》二十七卷,宋洪适撰。
《隶续》二十一卷,宋洪适撰。
《绛帖平》六卷,宋姜夔撰。
《石刻铺叙》二卷,宋曾宏父撰。
《法帖谱系》二卷,宋曹士冕撰。
《兰亭考》十二卷,宋桑世昌撰。
《兰亭续考》二卷,宋俞松撰。
《宝刻丛编》二十卷,宋陈思撰。
《舆地碑记目》四卷,宋王象之撰。
《宝刻类编》八卷,不着撰人名。
《古刻丛钞》一卷,明陶宗仪编。
《名迹录》六卷,明朱珪撰。
《吴中金石新编》八卷,明陈暐撰。
《金薤琳琅》二十卷,明都穆撰。
《法帖释文考异》十卷,明顾从义撰。
《金石林时地考》二卷,明赵均撰。
《石墨镌华》八卷,明赵(山亟)撰。
《金石史》二卷,明郭宗昌撰。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释文》十卷。
《求古录》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金石文字记》六卷,国朝顾炎武撰。
《石经考》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石经考》二卷,国朝万斯同撰。
《来斋石经刻考略》三卷,国朝林侗撰。
《嵩阳石刻集记》二卷,国朝叶封撰。
《金石文考略》十六卷,国朝李光映撰。
《分隶偶存》二卷,国朝万经撰。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十二卷,国朝王澍撰。
《竹云题跋》四卷,国朝王澍撰。
《金石经眼录》一卷,国朝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 《石经考异》二卷,国朝杭世骏撰。
《史通》二十卷,唐刘子元撰。【真按:刘知几,字子玄.此处何故以字著录?又避玄烨讳为元字。】
《史通通释》二十卷,国朝浦起龙撰。
《唐鉴》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
《唐史论断》三卷,宋孙甫撰。
《唐书直笔》四卷,宋吕夏卿撰。
《通鉴问疑》一卷,宋刘羲仲撰。
《三国杂事》二卷,宋唐庚撰。
《经幄管见》四卷,宋曹彦约撰。
《涉史随笔》一卷,宋葛洪撰。
《六朝通鉴博议》十卷,宋李焘撰。
《宋大事记讲议》二十三卷,宋吕中撰。【真按:当作义字(据中研院在线目:宋大事记讲义),应系涉上文六朝通鉴博议而误也.】
《两汉笔记》十二卷,宋钱时撰。
《旧闻证误》四卷,宋李心传撰。
《通鉴答问》五卷,宋王应麟撰。
《历代名贤确论》一百卷,不着撰人名。
《历代通略》四卷,元陈栎撰。
《史纂通要》十七卷,元胡一桂撰。
《学史》十三卷,明邵宝撰。
《史纠》六卷,明朱明镐撰。
《御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
《御批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
《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卷。
《评鉴阐要》十二卷。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六卷。
子部一千五百八十六函。九百十四部,一万七千九百二卷。
《家语》十卷,魏王肃注。
《荀子》二十卷,周荀况撰。
《孔丛子》三卷,汉孔鲋撰。
《新语》二卷,汉陆贾撰。
《新书》十卷,汉贾谊撰。
《盐铁论》十二卷,汉桓宽撰。
《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
《新序》十卷,汉刘向撰。
《杨子法言》十卷,汉杨雄撰。【真按:当作扬字!扬雄.扬子法言.】
《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
《申鉴》五卷,汉荀悦撰。
《中论》二卷,魏徐干撰。
《傅子》一卷,晋傅玄撰。
《中说》十卷,隋王通撰。
《帝范》四卷,唐太宗撰。
《续孟子》二卷,唐林慎思撰。
《伸蒙子》三卷,唐林慎思撰。
《素履子》三卷,唐张弧撰。
《家范》十卷,宋司马光撰。
《帝学》八卷,宋范祖禹撰。
《儒志编》一卷,宋王开祖撰。
《太极图说述解》一卷,《西铭述解》一卷,明曹端撰。
《通书述解》一卷,明曹端撰。
《张子全书》十四卷,《附录》一卷,宋张载撰。
《注解正蒙》二卷,国朝李光地撰。
《正蒙初义》十七卷,国朝王植撰。
《二程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宋朱子编。
《二程外书》十二卷,宋朱子编。
《二程粹言》二卷,宋杨时撰。
《公是弟子记》四卷,宋刘敞撰。
《节孝语录》一卷,宋徐绩撰。
《儒言》一卷,宋晁说之撰。
《童蒙训》三卷,宋吕本中撰。
《省心杂言》一卷,宋李邦献撰。
《上蔡语录》三卷,宋谢良佐撰。
《袁氏世范》三卷,宋袁采撰。
《延平答问》一卷,《附录》一卷,宋朱子撰。
《近思录》十四卷,宋朱子、吕祖谦编。
《近思录集注》十四卷,国朝毛星来撰。
《近思录集注》十四卷,国朝江永撰。
《杂学辨》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子撰。
《御定小学集注》六卷。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编。
《戒子通录》八卷,宋刘清之撰。
《知言》六卷,《附录》一卷,宋胡宏撰。
《明本释》三卷,宋刘荀撰。
《少仪外传》二卷,宋吕祖谦撰。
《丽泽论说集录》十卷,宋吕乔年撰。
《曾子全书》三卷,宋汪晫编。
《子思子》一卷,宋汪晫撰。
《迩言》十二卷,宋刘炎撰。
《木钟集》十一卷,宋陈埴撰。
《经济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宋滕珙撰。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撰。
《西山读书记》六十一卷,宋真德秀撰。
《心经》一卷,宋真德秀撰。
《政经》一卷,宋真德秀撰。
《项氏家说》十卷,《附录》二卷,宋项安世撰。
《先圣大训》六卷,宋杨简撰。
《黄氏日钞》九十七卷,宋黄震撰。
《北溪字义》二卷,宋陈淳撰。
《准斋杂说》二卷,宋吴如愚撰。
《性理羣书句解》二十三卷,宋熊节编。
《东宫备览》六卷,宋陈谟撰。
《孔子集语》二卷,宋薛据编。
《朱子读书法》四卷,宋张鸿等编。
《家山图书》一卷,不着撰人名。
《读书分年日程》三卷,元程端礼撰。
《辨惑编》四卷,《附录》一卷,元谢应芳撰。
《治世龟鉴》一卷,元苏天爵撰。
《管窥外篇》二卷,元史伯璇撰。
《内训》一卷,明仁孝文皇后撰。
《理学类编》八卷,明张九韶撰。
《性理大全书》七十卷,明胡广等编。
《读书录》十一卷,《续录》十二卷,明薛暄撰。【真按:当作薛瑄!】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明邱浚撰。
《居业录》八卷,明胡居仁撰。
《枫山语录》一卷,明章懋撰。
《东溪日谈录》十八卷,明周琦撰,
《困知记》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明罗钦顺撰。
《读书札记》八卷,明徐问撰。
《士翼》三卷,明崔铣撰。
《经野子内篇》二十七卷,明吕柟撰。【真按:当作泾野子内篇!】
《周子钞释》二卷,《附录》一卷,明吕柟撰。
《张子钞释》六卷,明吕柟撰。
《二程子钞释》十卷,明吕柟撰。
《朱子钞释》二卷,明吕柟撰。
《中庸衍义》十七卷,明夏良胜撰。
《格物通》一百卷,明湛若水撰。
《世纬》二卷,明袁袠撰。
《呻吟语摘》二卷,明吕坤撰。
《刘子遗书》四卷,明刘宗周撰。
《人谱》二卷,《人谱类记》二卷,明刘宗周撰。
《榕坛问业》十八卷,明黄道周撰。
《温氏母训》一卷,明温黄录。
《御定资政要览》三卷,国朝吕宫等恭纂。
《圣祖庭训格言》一卷。
《圣谕广训》一卷。
《御制日知荟说》四卷。
《御定孝经衍义》一百卷,国朝张英等撰。
《御定内则衍义》十六卷。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国朝李光地等编。
《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国朝李光地等编。
《御定执中成宪》八卷。
《御览经史讲义》三十卷,《目录》三十卷,国朝蒋溥等编。
《思辨录辑要》三十五卷,国朝陆世仪撰。
《正学偶见述》一卷,国朝王弘撰撰。【真按:前避讳作王宏撰,此竟不讳?!】
《双桥随笔》十二卷,国朝周召撰。
《榕村语录》三十卷,国朝李光地撰。
《读朱随笔》四卷,国朝陆陇其撰。
《三鱼堂剩言》十二卷,国朝陆陇其撰。
《松阳钞存》二卷,国朝陆陇其撰。
《读书偶记》三卷,国朝雷鋐撰。
《握奇经》一卷,风后撰。
《六韬》六卷,周吕望撰。
《孙子》一卷,周孙武撰。
《吴子》一卷,周吴起撰。
《司马法》一卷,齐司马穰苴撰。
《尉缭子》五卷,周尉缭撰。
《三略》三卷,黄石公撰。
《三略直解》三卷,明刘寅撰。
《素书》一卷,黄石公撰。
《李卫公问对》三卷,唐李靖撰。
《太白阴经》八卷,唐李筌撰。
《武经总要》四十卷,宋曾公亮等撰。
《虎钤经》二十卷,宋许洞撰。
《何博士备论》一卷,宋何去非撰。
《守城录》四卷,宋陈规撰。
《武编前集》十卷,明唐顺之撰。
《阵纪》四卷,明何良臣撰。
《江南经略》八卷,明郑若曾撰。
《纪効新书》十八卷,明戚继光撰。
《练兵实纪》九卷,《杂纪》六卷,明戚继光撰。
《管子》二十四卷,周管仲撰。
《管子补注》二十四卷,明刘绩撰。
《邓子》一卷,周邓析撰。
《商子》五卷,秦公孙鞅撰。
《韩非子》二十卷,周韩非撰。
《疑狱集》四卷,晋和凝撰;《补疑狱集》六卷,明张景撰。
《折狱龟鉴》八卷,宋郑克撰。
《棠荫比事》一卷,《附录》一卷,宋桂万荣撰。
《齐民要术》十卷,后魏贾思勰撰。
《农书》三卷,宋陈旉撰;《蚕书》一卷,宋秦湛撰。
《农桑辑要》七卷,元司农司撰。
《农桑衣食撮要》二卷,元鲁明善撰。
《农书》二十二卷,元王桢撰。
《救荒本草》八卷,明周王朱橚撰。
《农政全书》六十卷,明徐光启撰。
《泰西水法》六卷,明西洋熊三拔撰。
《野菜博录》四卷,明鲍山撰。
《高宗钦定授时通考》七十八卷,内庭翰林等编纂。
《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
《灵枢经》十二卷,宋史崧音释。
《难经本义》二卷,元滑寿注。
《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晋皇甫谧撰。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汉张机撰。
《伤寒论注释》十卷,汉张机撰。
《伤塞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金成无已撰。
《肘后备急方》八卷,宋葛洪撰。
《褚氏遗书》一卷,南齐褚澄撰。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五十卷,隋巢元方等撰。
《备急千金要方》九十三卷,唐孙思邈撰。
《银海精征》二卷,唐孙思邈撰。
《外台秘要方》四十卷,唐王焘撰。
《颅顖经》二卷,不着撰人名。
《铜人针灸经》七卷,不着撰人名。
《明堂灸经》八卷,西方子撰。
《博济方》五卷,宋王衮撰。
《苏沈良方》八卷,宋苏轼、沈括撰。
《寿亲养老新书》四卷,宋陈直元、邹鈜撰。
《脚气治法总要》二卷,宋董汲撰。
《旅舍备要方》一卷,宋董汲撰。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宋刘温舒撰。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宋刘温舒撰。
《伤寒微旨论》二卷,宋韩祇和撰。
《伤寒总病论》六卷,《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宋庞安时撰。
《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宋政和中撰。
《证类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
《全生指迷方》四卷,宋王贶撰。
《小儿卫生总卫论方》二十卷,宋太医局撰。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宋陈师文等撰。
《传信适用方》四卷,宋吴彦夔撰。
《卫济宝书》二卷,东轩居士撰。
《医说》十卷,宋张杲撰。
《针灸资生经》七卷,宋王执中撰。
《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宋陈自明撰。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九卷,不着撰人名。
《产育宝庆集》二卷,不着撰人名。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十八卷,宋陈言撰。
《集验背疽方》一卷,宋李迅撰。
《济生方》八卷,宋严用和撰。
《产宝诸方》一卷,不着撰人名。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宋杨士瀛撰。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宋杨士瀛撰。
《救急仙方》六卷,不着撰人名。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金刘完素撰。
《宣明方论》十五卷,金刘完素撰。
《伤寒直格论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金刘完素撰。
《保命集》三卷,金张元素撰。
《儒门事亲》十五卷,金张从正撰。
《内外伤寒辨惑论》三卷,元李杲撰。
《脾胃论》三卷,元李杲撰。
《兰室秘藏》六卷,元李杲撰。
《此事难知》二卷,元王好古撰。
《医垒元戎》十二卷,元王好古撰。
《汤液本草》三卷,元王好古撰。
《瑞竹堂经验方》五卷,元沙图穆苏撰。
《世医得效方》二十卷,元危亦林撰。
《格致余论》二卷,元朱震亨撰。
《局方发挥》一卷,元朱震亨撰。
《金匮钩元》三卷,元朱震亨撰。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元王国端撰。
《外科经义》二卷,元齐德之撰。
《脉诀刊误集解》二卷,《附录》一卷,元戴启宗撰。
《医经溯洄集》二卷,元王履撰。
《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明周王朱橚撰。
《玉机微义》五十卷,明徐用成撰。
《仁端录》十六卷,明徐谦撰。
《薛氏医案》七十七卷,明薛己撰。
《推求师义》二卷,明戴原礼撰。
《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明汪机撰。
《石山医案》三卷,《附案》一卷,明陈桷撰。
《名医类案》十二卷,明江瓘撰。
《赤水元珠》三十卷,明孙一奎撰。
《医旨绪余》二卷,明孙一奎撰。
《证治准绳》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撰。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
《奇经八脉考》一卷,明李时珍撰。
《濒湖脉学》一卷,明李时珍撰。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明方有执撰。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明缪希雍撰。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明缪希雍撰。
《类经》三十二卷,《类经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明张介宾撰。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明,张介宾撰。
《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撰。
《痎疟论疏》一卷,明卢之颐撰。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明卢之颐撰。
《御纂医宗金鉴》九十卷,国朝鄂尔泰撰。
《尚论篇》四卷,《后篇》四卷,国朝喻昌撰。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国朝喻昌撰。
《伤寒舌鉴》一卷,国朝张登撰。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国朝张倬撰。
《绛雪园古方选注》十六卷,附《得宜本草》一卷,国朝王子接撰。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国朝魏之琇撰。
《兰台轨范》八卷,国朝徐大椿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国朝徐大椿撰。
《伤寒类方》二卷,国朝徐大椿撰。
《医学源流论》二卷,国朝徐大椿撰。
《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汉赵君卿撰。
《新仪象法要》三卷,宋苏颂撰。
《六经天文编》二卷,宋王应麟撰。
《原本革象新书》五卷,元赵友钦撰。
《重修革象新书》二卷,元赵友钦撰。
《七政推步》七卷,明贝琳撰。
《明圣寿万年历》五卷,附《律历融通》四卷,明朱载堉撰。
《古今律例考》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
《乾坤体义》三卷,明西洋利玛窦撰。
《表度说》一卷,《简平仪说》一卷,明西洋熊三拔撰。
《天文略》一卷,明西洋玛诺撰。
《新法算书》一百卷,明徐光启等撰。
《测量法义》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勾股义》一卷,明徐光启撰。
《浑盖通宪图说》二卷,明李之藻撰。
《圜容较义》一卷,明李之藻撰。
《历体略》三卷,明王英明撰。
《御制历象考成》四十二卷。
《御制历象考成后编》十卷。
《钦定仪象考成》三十二卷。
《晓庵新法》六卷,国朝王锡阐撰。
《中星谱》一卷,国朝胡亶撰。
《天经或问》四卷,国朝游艺撰。
《天步真原》一卷,国朝薛凤祚撰。
《天学会通》一卷,国朝薛凤祚撰。
《历算全书》六十卷,国朝梅文鼎撰。
《大统历志》八卷,国朝梅文鼎撰。
《勿庵历算书记》一卷,国朝梅文鼎撰。
《中西经星同异考》二卷,国朝梅文鼎撰。
《全史日至源流》三十二卷,国朝许伯政撰。
《数学》八卷,续一卷,国朝江永撰。
《九章算术》九卷,不着撰人名。
《孙子算经》三卷,不着撰人名。
《数术记遗》一卷,汉徐岳撰。
《海岛算经》一卷,晋刘徽撰。
《五曹算经》五卷,不着撰人名。
《五经算术》二卷,北周甄鸾撰。
《夏侯阳算经》三卷,隋夏侯阳撰。
《张邱建算经》三卷,隋张邱建撰。
《缉古算经》一卷,唐王孝通撰。
《数学九章》十八卷,宋秦九韶撰。
《测圆海镜》十二卷,元李冶撰。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明顾应祥撰。
《益古演段》三卷,元李冶撰。
《弧矢算术》一卷,明顾应祥撰。
《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明李之藻撰。
《几何原本》六卷,西洋萨几里得撰。【真按:今作欧几里得.何萨、欧二音相去之远也?岂乃讹字?】
《御制数理精蕴》五十三卷。
《几何论约》七卷,国朝杜知耕撰。
《数学钥》六卷,国朝杜知耕撰。
《数度衍》二十三卷,附录一卷,国朝方中通撰。
《勾股引蒙》五卷,国朝陈吁撰。
《勾股巨测解原》二卷,国朝黄百家撰。
《少广补遗》一卷,国朝陈世仁撰。
《庄氏算学》八卷,国朝庄亨阳撰。
《九章录要》十二卷,国朝屠文漪撰。
《太玄经》十卷,汉杨雄撰。【真按:当作扬雄!】
《太玄本旨》九卷,明叶子奇撰。
《元包经传》五卷,《元包数总义》二卷,后周卫元嵩撰。真按:卫元嵩
《潜虚》一卷,《发微论》一卷,宋司马光撰。
《皇极经世书》十四卷,宋邵雍撰。
《皇极经世索隐》二卷,宋张行成撰。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九卷,宋张行成撰。
《易通变》四十卷,宋张行成撰。
《观物篇解》五卷,《皇极经世解起数诀》一卷,宋祝泌撰。
《皇极经世书解》十六卷,国朝王植撰。
《易学》一卷,宋王湜撰。
《洪范皇极内篇》五卷,宋蔡沈撰。
《天原发微》五卷,《首卷》二卷,宋鲍云龙撰。
《大衍索隐》三卷,宋丁易东撰。
《易象图说内篇》三卷,《外篇》三卷,元张理撰。
《三易洞玑》十六卷,明黄道周撰。【真按:疑当作三易洞机.】
《灵台秘史》十五卷,北周庾季才撰。
《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唐瞿昙悉达撰。
《黄帝宅经》二卷,黄帝撰。
《葬书》一卷,晋郭璞撰。
《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唐杨筠松撰。
《青囊序》一卷,唐曾文辿撰。
《青囊奥语》一卷,《天玉经》四卷,唐扬筠松撰。
《灵城精义》二卷,南唐何溥撰。
《催官篇》二卷,宋赖文俊撰。
《发微论》一卷,宋蔡元定撰。
《灵棋经》二卷,汉东方朔撰。
《焦氏易林》四卷,汉焦赣撰。
《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方撰。
《六壬大全》十二卷,不着撰人名。
《卜法详考》八卷,国朝胡煦撰。
《李虚中命书》三卷,鬼谷子撰。
《玉照定真经》一卷,晋郭璞撰。
《星命溯源》五卷,唐张果撰。
《珞琭子赋注》二卷,宋徐子平撰。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二卷,宋释昙莹注。
《三命指迷赋》一卷,宋岳珂补注。
《星命总括》三卷,辽耶律纯撰。
《演禽通纂》二卷,不着撰人名。
《星学大成》三十二卷,明万民英撰。
《三命通会》十二卷,不着撰人名。
《月波洞中记》二卷,不着撰人名。
《玉管照神局》三卷,南唐宋齐邱撰。
《太清神鉴》六卷,后周王朴撰。
《人伦大统赋》二卷,金张行简撰。
《太乙金镜式经》十卷,唐王希明撰。
《遁甲演义》四卷,明程道生撰。
《禽星易见》一卷,明池本理撰。
《御定星历考原》六卷,国朝李光地等撰。
《钦定协纪辨方书》三十六卷,庄亲王允禄等撰。
《古画品录》一卷,南齐谢赫撰。
《书品》一卷,梁庾肩吾撰。
《续画品》一卷,陈姚最撰。
《贞观公私画史》一卷,唐裴孝源撰。
《书谱》一卷,唐孙过庭撰。
《书断》三卷,唐张怀瓘撰。
《述书赋》二卷,唐窦臮撰。
《历代名画记》十卷,唐张彦远撰。
《法书要录》十卷,唐张彦远撰。
《唐朝名画录》一卷,唐朱景元撰。
《墨薮》二卷,唐韦续撰。
《法帖释文刊误》一卷,宋陈与义撰。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唐荆浩撰。
《思陵翰墨志》一卷,宋高宗撰。
《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宋刘道醇撰。
《宋朝名画评》三卷,宋刘道醇撰。
《益州名画录》三卷,宋黄休复撰。
《图画见闻志》六卷,宋郭若虚撰。
《林泉高致集》一卷,《山水诀》一卷,宋郭思撰。
《墨池编》六卷,宋朱长文撰。
《德隅斋画品》一卷,宋李廌撰。
《书史》一卷,《画史》一卷,宋米芾撰。
《宝章待访录》一卷,《海岳名言》一卷,宋米芾撰。
《宣和画谱》二十卷,不着撰人名。
《宣和书谱》二十卷,不着撰人名。
《山水纯全集》一卷,宋韩拙撰。
《广川书跋》十卷,宋董逌撰。
《广川画跋》六卷,宋董逌撰。
《画继》十卷,宋邓椿撰。
《续书谱》一卷,宋姜夔撰。
《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宋岳珂撰。
《书苑菁华》二十卷,宋陈思撰。
《书小史》十卷,宋陈思撰。
《书录》三卷,《书录外篇》一卷,宋董更撰。
《竹谱》十卷,元李衎撰。
《画鉴》一卷,元汤垕撰。
《衍极》二卷,元郑杓撰。
《法书考》八卷,元盛熙明撰。
《图会宝鉴》五卷,续编一卷,元夏文彦。
《寓意编》一卷,明都穆撰。
第11部分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