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听孟子讲话:"尧舜之后,圣王之道日渐衰落,残暴的君主接二连三地出现,他们要是看中了什么地方,想拿来做游乐的池塘,才不管当地老百姓的死活呢,一律野蛮拆迁。老百姓欲哭无泪,欲告无门,多少人流落街头,那年头可是连地下通道这样的避风港都没有啊。暴君们还毁坏农田修园林,把老百姓们逼得没吃没穿。这样的年代里,不但暴行充斥,还流行着各种各样荒谬的学说,人模狗样的专家们到处衣冠楚楚地放响屁。这是怎样的年代啊,这花园那花园越来越多,豪华场所一个比一个漂亮,池塘草泽也生出了越来越多的禽兽。到了商纣王的时候,天下大乱。终于,周公辅佐着周武王灭掉了商纣王,又去讨伐奄国,在三年之后杀掉了奄国的国君,把商纣王的爪牙飞廉驱逐到了海边,随后便把他灭了。周武王他们一共诛灭了五十个流氓国家,还把老虎、豹子、犀牛、大象也赶到远方。天下的老百姓们这才算又有好日子过了,大家都高兴坏了。《尚书》里说:'真了不起啊,文王的智慧!继承了文王啊,武王的功业!帮助我们,启发我们,直到永远,阿门!'"
"嗯--不对,说顺嘴了,"孟子赶紧改口,"应该是'帮助我们,启发我们,直到永远,使大家都不会走入歧途。'"
--孟子引的这两句《尚书》依然是《尚书》逸文,也依然被用来造了假,敷衍成了"君牙篇"。
孟子接着说:"然而好景不长,太平盛世和仁义大道并没能一直延续下去,后来邪说又起,暴行又生,有臣下杀死君主的,有儿子杀死老爸的。孔子看到这种情况,无比忧虑,于是编写了一部《春秋》。《春秋》是一部历史书,编写这样的史书本是天子才当做的事,而孔子却做了,所以他老人家才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这里是讲述孔子之所以会编著《春秋》的来龙去脉,还传了一句名言:"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不过孔子作《春秋》这件事情,后世学者们越考证就越是觉得可疑。
孟老师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线索,他说:"《春秋》,天子之事也。"现在我们所说的《春秋》基本就是鲁国的国史,所以,按规矩孔子是不能编国史的,他老人家没这个身份,这就好像让我熊逸去编一部党史一样,既不可能,也行不通。
至于说《春秋》"微言大义",表达的是孔子这位儒家开山掌门的政治理念,这事也不好说,因为若把心态放客观一些,恐怕很难说清那些简略的文字里是否真的传达了什么"大义",倒越看越像是后儒的附会。"文革"时期有多少文章和言语被一些人读出了"微言大义",这种解读方法几乎能把任何词句读出些言外之意来。咱们看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一个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那时候讲究破"四旧",立"四新",但几个亲戚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拟了一副:两个节约能手,一对勤俭夫妻--勤俭持家!
生产队的批林批孔小组长见了,说:"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只顾勤俭持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吗?"
老贫农听了,只得将对联改成:两个生产能手,一对劳动夫妻--劳动光荣!
真不巧,大队大批判组长下来布置任务,看见这副对联,说:"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副对子宣传唯生产力论,不行,得改!"
老贫农又将对联改为:两个革命能手,一对团结夫妻--相亲相爱!
恰好,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下来检查运动,见到这副对联,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要团结就要先斗争,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
老贫农听了,吓得连忙找人商量,于是改为:两个斗争能手,一对矛盾夫妻--你死我活!
这种事情虽然是只有那个特殊年代才有的,但这种"解读"的方法、乃至趣味却无时不在。或许是从我们小时候语文课分析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开始,我们就已经逐渐习惯于把任何一句话去作"深刻"的理解,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最近我见到的最有趣的这类事情是在Time上的一段对超女的报道,实在太深刻、太深刻了!截取中间一段给大家看看: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China's chief broadcast regulator, last week issued new rules governing Idol-inspired shows. The directive says contests should contribute to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 [They] must not make a hubbub about things as they please and must avoid creating stars." These restrictions may or may not prevent Super Girl from securing permission to air, but they're certain to cramp the show's style.
Less certain is what prompted the rebuke, which has stoked vigorous debate among the show's Net-savvy fans. Some speculate that the authorities worried that voting for TV contestants would make the Chinese want to vote in other contexts, such as for their political leaders. Others thought Li and her fellow finalists were insufficiently prim role models. It's also possible that Super Girl--produced by a station in Hunan province--was upstaging CCTV, China's work, which produces its own more subdued but far less popular ersatz Idol.
解读"微言大义"我们是有光辉传统的,托古改制也一样是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春秋》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里边蕴涵了什么,到底是无法承受之重还是无法相信之轻?
有人可能会问:《春秋》这书一定很有深意啊,要么关老爷怎么最爱看呢?
即便关老爷爱看《春秋》是真的,他看的也不一定是《春秋》本身。
《春秋》这部书一共才一万来字,假如你读这种古文没什么障碍,上一次大号就能把《春秋》读完一半。况且,如果只有一部《春秋》而没有参考书的话,谁也看不明白这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把《春秋》的体例形式翻译成现代的counterpart,基本上就是这样:
某年某月某日
审计署:清华北大等18所高校乱收费8个多亿
台"农委会"称拒熊猫入台顶多被骂两天
新闻联播是否换主持惹争议,央视不评论
人大代表涉黑获死刑,喜欢被称为大陆李嘉诚
赖昌星称加方接受中国承诺,预计今夏被遣返
山西砖窑囚禁30民工白干活,最小者15岁
这是某一天搜狐首页的新闻标题,你从标题上可以大致知道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如果你想了解具体情况,那就得点进相应的链接。试想一下,如果搜狐新闻全部只有这些标题,却没有任何链接,谁能明白这些新闻到底都说的什么呢?而且,如果是时隔几十年之后再看这些新闻标题,你能搞明白吗?如果是时隔几百年、一千年之后呢?
《春秋》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全书通篇全是这样一条条的新闻标题,什么链接也点不进去。当然,看标题也能对事情知道一个大概,可这样的东西到底有多大的看头呢?这好像既很难让后世之人借此了解当时的历史真相,更无从发挥什么让"乱臣贼子惧"的作用--根本看不明白,又有什么可惧的?
古人也知道《春秋》的这个毛病,所以重中之重就是给这些新闻标题做好链接。做链接的一共有三位,于是又传下了三本书来,这就是《左传》、《公羊传》和《糓粱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和糓粱号称一传"微言"、一传"大义",虽然在历代的政治哲学上很有影响,但对了解《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本身却帮助不大。真正做出详细的内容链接的还是《左传》,它会给《春秋》里比如"人大代表涉黑获死刑,喜欢被称为大陆李嘉诚"这条新闻标题做一个链接,花上几百、几千字的篇幅来具体说明这条新闻到底说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又是如何如何的来龙去脉。所以《左传》的篇幅是超级大的,而且内容也是最好看的,故事性是最强的。所以,关老爷挑灯看《春秋》,最可能看的就是《左传》。
《左传》把链接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作者又很有叙事才能,但也有个比较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咱们先来看看《左传》当中的一个短篇--这个短篇在《古文观止》里也收录了,想来熟悉的人会比较多些: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个短篇整个的来龙去脉是:晋文公在回国即位之前,曾经有过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在这些年中跟随过晋文公的旧臣终于熬出了头,纷纷向刚刚即位的晋文公邀功请赏。惟独介之推是个例外,发过一番议论之后,和母亲一起到绵山隐居去了。这段里出了个"上下相蒙"的名言。
我忠实一点儿来翻译:
晋文公回国即位之后,封赏那些曾经跟随自己一同流亡的人。介之推却不谈功、不请赏,晋文公也没有赏赐他什么。介之推说:"晋献公一共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里现在只剩下您一个人了。惠公和怀公不得人心,国内外都厌恶他们。上天不让晋国灭亡,所以必将有新君登基。而能够统治晋国的人,除了您还能有谁呢?您的即位分明是上天的意志,而跟随您流亡的那些人却把上天的功劳据为己有,这不是欺妄又是什么?偷人钱财的叫做盗贼,偷取上天的功劳的人又该叫什么呢?下面的臣子贪天之功而当仁不让,上面的君主对此却大加封赏,上下如此互相欺骗,我可不想和这样的人同朝共事。"
介之推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跟着大家一起去求赏赐呢?不然的话,就算埋怨到死又有什么用呢?"
介之推说:"我既然认为他们那样做是错的,如果我还跟着去做这种错事,那不是错上加错吗?况且我对君王也曾口出怨言,按理就更不应该去求什么赏赐了。"
介之推的母亲又说:"就算这样,让大家知道你的功劳总是应该的吧?"
介之推说:"言辞是人自身的装饰,我自身都要退隐了,还要装饰做什么呢?如果我去表功,这就说明我还是有追求显达之心啊。"
介之推的母亲最后说:"你真能做到这样吗?那我就和你一同隐居好了。"就这样,介之推母子二人一同隐居山林,直到死去。
晋文公派人到处寻找介之推,一直没有找到,他便宣布棉上之地为介之推的封地,说道:"借此记下我的过错,也为了表彰介之推那样的贤人。"
《左传》里的这篇小文是《春秋·僖公二十四年》新闻标题链接中的一小部分。咱们看看《春秋》对这一年的事情是怎么记载的: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夏,狄伐郑。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于郑。
晋侯夷吾卒。
翻译过来就是:
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天,狄人攻打郑国。
秋天,没事。
冬天,周襄王离开成周,住到郑国。
晋侯夷吾去世。
完了,这一年春夏秋冬,所有大事,就这么几个字,你能看出什么"微言大义"来么?能看出为孟子所称道的那种批判精神么?这几句话里边根本也没有咱们这篇小文的主人公介之推的什么事--他实在是个太小太小的小人物了,小到《春秋》不予记载。
好在《左传》记载了,虽然它只是这一年几件大事件当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这个小插曲却相当精彩,尤其是介之推母子二人的对话,让人又感动又钦佩,如果说这里有什么批判精神和微言大义,那倒是真的,也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看来,或许孟子所赞的《春秋》也包括了《左传》在内呢。
--我前边不是说这里边有个比较大的问题么?有人看出来了没有?
再仔细看看……
问题就在:介之推母子二人在自家的小房间里说体己话,难道《左传》的作者当时就在窗户外边偷听来着?
我这还是只举了一个小短篇作例子,比这长,比这更没谱的内容还多着呢。所以郭沫若曾说《左传》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小说。我还是老话,书上姑妄说之,咱们也就姑妄听之。但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孟老师应该是看过《春秋》的,也相信那是孔子编修的,更认定孔子编修这书的目的和意义。难道他当年看到的《春秋》是另外的版本么?这个版本后来在秦始皇焚书的大火中失传了么?这还真是难说。难道又或是孟老师胡乱一说,大家也不要太过当真?这好像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不去想它了,接着来听孟老师给我们白嚯吧。
153、"微言大义"的解读传统
孟子他说
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