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錄三
先生曰人皆知神之神而不知不神之神且如此心藏往知來不可測度何神如之前乎開闢之初後乎萬世之後高極於蒼穹之表深至於黃泉之下何所不貫此心之神如此惜乎今人皆錯用此心京都中行教化亦是難變先是貴戚勳臣家奢侈浮靡之甚須上躬行以化之又多建武學選有才德者領其事凡貴戚勳臣及其子弟皆收入受教嚴師弟子之禮雖勳臣已有事管領者亦要朔望入學聽教行禮凡動作衣服宮室飲宴輿馬之類一一教之如式有率教而過人者或違教而不法者許其師月陳之以憑賞責若然則巨室既善而人皆善矣雷動風行誰復沮礙惜乎今之不然也
人材之成決在於教如永嘉之人自幼皆能寫大字教使之然也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欽思此人絕不曾一見
人於富貴之關過不得者更說甚道理
觀莊周非孔子處曰若三代時有敢如此說者便須誅滅
又曰今之為官者甚是難為蓋無處無內宦故也
祖宗憲綱都布按與御史相為主賓今以諂驕二字壞之盡矣惜哉楊信民惟至誠愛民故民愛之如父母
為官須識大體如巡撫便須除姦革弊激濁揚清但若寬慢姑息便不成體面矣
論為政曰只有一箇虛己下問親賢樂道之心何事不能作何功不能成
朱文公除官因其處奄豎循習與監司為賓主遂力辭其官嗟乎今監司之於內豎則猶弟子之於嚴師矣
朱文公之才德寧宗在東宮時已思慕之及登帝位始雖召用不久即遣斥況乎素不相聞者能信任之乎此君臣相遇自古為難也
劉七丈患其族大而常相爭先生曰予有一法能弭之劉起而問之先生曰是當以德化之也今誠能依文公四時祭禮一一行之祭畢而餕莫使異姓之親相雜序倫理篤恩義子孫之中有善之異於眾者獎之以為勸有過者責之以為戒今能如此行之不一二年間皆化而和睦矣劉起謝曰謹奉教
因談韓信之事曰義利之間所爭不多信不知大義所以後至叛逆族誅方其拒蒯通時其所處固是但其意以為漢王待之厚而不忍叛之卻不知君臣之分既定盡職則為忠臣叛之則為賊臣矣君雖待我以薄甚至以刑戮加於身然我但當守人臣之義亦豈可叛之乎信不知此所以當君厚待之時則盡力報之貶降之時則怨望謀叛其心惟知利而已矣
小司馬議論文章鄙陋之甚其述贊可刪
曹操乃漢之賊臣後人當直呼名而已世之編詩者乃稱曰魏武帝何其繆耶
見人有盡和古人之詩者曰敝精神縻歲月一至於此可哀也已又曰縱作得好亦只假景虛情而已何足道耶
與僚友相處須開心見誠方是道理
周太王遷都之言孟子所載數句最好其曰不以所以養人者害人固是遷都正意其曰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此意尤好盖不漠然捨之而去也韓文公作琴操便只說得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後面這意思便遺了
荀彧為曹賊作謀一生至老乃自殺所謂死有餘辜者也當喪亂之世小有才而未聞大道者罔不殺身滅族
人非遇明睿之主居大臣之位雖其才識過人得君寵任斷大疑處大事然大臣憤怒謗毀交作主心狐疑而禍及矣故以小加大以疏間親鮮能全其功而保其身者
人言唐太宗諫行言聽誠可事之君然今考其大倫之虧真夷狄禽獸耳為之臣者於此不諫是舍大而言小舍重而言輕是可謂之忠乎苟於此諫之彼豈肯聽從之如他事乎然則謂唐太宗為真可事之君者恐亦未之思也
問白沙先生讀秦誓自今觀之其論未免過高先生曰然白沙後嘗寄書來云向日都中相與言者皆當棄去不可更留之是先生後來之意也
先生教學者曰汝輩須打起精神及時進學到四五十以後精神短少更不能前進矣
教李子英曰不改過決不能進然過豈能自知故又須朋友相規戒子英對曰朋友多不肯言奈何先生曰汝無虛己下問改過實心彼如何肯說昔者顏子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所以進於聖人之域今要得長進決須學顏子方得汝輩平日彼此相視以為渠便比我爭多少我何必問渠既存此意所以人不肯言所以不能長進先生謂子英曰汝所教之學生俱已讀小學乎對曰然曰小子須以是教之方有可望不然不過成就他一箇利祿之私而已
責門生曰東萊格言文公教條欽特提掇出來教爾諸生蓋以此是為學總括處由是可以希賢希聖今爾諸生乃不能遵信如何成得人
王瑞之壁上揭掇錦二字先生以克己二字易之曰人能克己豈不可以希賢造聖耶
問古人數世同居者其廟制當如何曰此亦不難處既立繼高祖之宗所奉祀之廟於中卻於其旁其後別立祠堂以為其餘繼祖禰小宗等奉祀使之各主其祀外則合為一垣四時之祭以次行禮如此方為得宜若只合祀於一處便只是苟且將就必不能得停當矣
今之讀書者只是不信故一無所得
事之無害義者從俗可也今人以此壞了多少事非聖賢誤人人自妄引以為口實耳卻不道若害於義則不可從也
朱子調息箴甚善如感興詩哀哉牛山木章結之以肅容正冠襟亦只是持敬之意
朱子調息箴隨時隨處之言功夫全在此也主靜先去了許多勞攘持敬之功方有入處
聖人之道自是難蓋以無時無處皆要合道至纖至微不可放過也若節義之士但只一長可取他事未必皆中節也
吳草廬道統圖說恐非有道者氣象豈有十九歲人便可以道統自任古之自任者莫如孟子然公孫丑疑其為聖人便深不敢當豈有不待他人稱已自以為蓋有不可得而辭者乎況北方又有一許 【 脫魯字】 齋安可謂天下無人
草廬謝僉幕等書甚非聖門氣象聖門開口便道敏於事而慎於言觀孔子顏子謙遜便可見也
後世著書之人不為名者少
子夏之言病少
天地間本一大中至正之道惟太過不及遂流於惡如喪葬之禮自有中制若墨氏之薄與後世之侈皆流於惡者也故程子曰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後惡
今之人天資美而壞之多矣若天資之偏由學問而有成者蓋未見之也
因論為學之道嘆曰人須是信方可望不信則心不相符決無所成孔門自顏曾而下諸子之言鮮有無病者有子閔子無病其餘一人是一人氣象規模人能著實信亦是難事如子路於孔子之言多是不信觀有是哉子之迂也之類可見使其能信夫子之言安有事衞輒之失哉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如子路輩亦是自用之意多遇如是之師如是之友而有如是之失惜哉
道理不周徧精密終是顧得一頭顧不得一頭故曰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又曰人一時不敬則一時放肆悖理矣
陸子靜讀至其為人也孝弟章乃曰人既孝弟如何更說犯上此雖是他天資高處便有簡略細微之病如人亦有事親長能孝弟者然些小犯上之事時或有之故為學之功不可不細密周詳也
人之膽大敢為若不知道則弒父與君何所不至故曰膽欲大而心欲小不可有偏
今之為官者多是不用人言孤立於上上下不交事安得濟
後生須下問以納善然後可望
草廬看來只是聰明博學躬行切實意思少故其出處著述皆有可議
自來說草廬者便不見有躬行實得意思稱許魯齋便有躬行實踐意思今其文字亦可見
為己之學自是休歇不得今讀書開口便是此理只是汝輩無此志故一無所得如小學中所載更不消說如大學開口便說明明德論語開口便說學而時習之朱子釋之便要明善復初中庸開口便說性道教由教而入者便要戒懼謹獨孟子開頭便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所謂仁義便即是明德即是善與初即是性道皆是一般說話只是而今惟在舉業上走把這一路都一筆勾了所以只如不讀者一般全然不覺他是說箇甚麼大抵有志者事竟成志既不在此如何有所見有所得人惟知利而不知義所以量狹小若知得利義之分惟以義為主則量不期大而自大矣
教門生曰予自來讀書於舉業上便不似爾輩汲汲當時心中便以為聖賢之書決然不是只教人科舉決然都是行得者聖賢定不會欺人
聖賢處下的方子人肯將去醫病無不效者惑世誣民者甚多故學者不可不先窮理能窮理便不為其所誣矣
命諸生歌諸生為學事科名之詩有一年長者亦嘻笑責之曰樂然後笑不知汝有何樂汝輩迷了正路胡行吾方高聲疾呼喚不回頭卻反嘻笑此何理也事師在乎嚴憚安可如此耶
因諸生於朋友間全不知責善之道因命作朋友之倫來看已而各作論來請教先生讀之曰既知得朋友之倫是如此卻都會這等說話乃全不依這等言行便不是人了便如鸚鵡猩猩說人的話做不得人底事一般更成箇甚麼人
教門人云無恆是箇大病汝卻有此病所以不得長進
今要躬行須先以敬為主不敬便不是聖門家風今後放曠之言放曠之事便須收拾起方可望進經書中說自古聖賢未嘗不以敬為首稱
昔程夫子專以敬為學當時蘇東坡只要打破程夫子敬字至今觀之程夫子便是賢聖之學東坡不免于小人而無忌憚也
學者須與朋友講論然後知見可高明不然便孤陋寡聞以為好者卻反是不好而不自知矣昔蔡伯喈得王充論衡祕不示人自今觀之論衡中胡說者不少可見伯喈祕得沒來頭當時若與人共觀豈無有知其繆者乎
禮記有可疑者蓋當時記禮之人非是深於道者是以多差誤有聖賢之言當記而誤遺之者有不得聖賢之意而妄為增添者有他人之言適其意而取之者有相傳之繆誤不決擇而遂書之者故他經皆精純而惟此有雜禹聞善言則拜蓋聖人之心純是天理故一聞善言便自不知不覺喜歡而拜謝之今人之心全是私意無為善之志雖聞人之善言如何肯拜耶
鄉人有兄弟爭屋者先生謂其弟曰夷齊兄弟讓國今卻為兩間房傷兄弟之情國與房孰重乎彼為人而善吾獨非人乎汝惟知利而不知義耳其人愧謝而去異日其兄來先生取小學夷齊讓國虞芮讓田二章以示之彼曰吾弟欲傷我先生復取孟子象欲殺舜章示之其人曰此聖人事也吾焉能之曰學聖人乎學小人乎其人雖以為然而未有痛切意及歸而思之乃謂人曰賀公之教誠天理也非其言吾何以知之吾與弟爭屋而經書中有兄弟讓國者吾怪吾弟喪我經書中有弟欲殺兄而兄反親愛之者吾然後知聖人教人之意詳備如此也吾異日當謝教焉先生聞之謂子姪曰人性本善但為氣稟習俗所壞耳義理之言自少至老絕不曾聞彼何由而入于善乎以此又見天下無不可改過之人也
讀白雲許公集曰志聖賢之道甘處貧賤可謂賢矣但身心所得者淺是以不免於文士浮華之習佛老異端之惑淫媟鄙猥之辭也觀其文可見又曰許公之所以如此者便無惡不仁之意故也所以聖人說好仁者惡不仁者蓋不惡不仁則其好仁之意亦不切矣
今欲養賢才以輔治理須先考察知務實行十三四員提學之官使提督各處學校到任先考學官有不堪者罷送吏部聽選別職即選本學生員及山林隱逸或有司見任之官德行學問可為師法堪授學職者推舉之使教生員本學推舉者不妨其科舉原自有司推舉者仍令食原職俸祿一以躬行為己不事虛浮無益之文歲貢依程子所論之法不可但挨年歲如此數年之間俗弊可革而賢才漸多矣
先生聞閣下某人劾退嘆曰國家用人不能慎之於始致使小人蠹政二十餘年今雖劾罷於朝廷之事已無及矣苟不求所以用人之道雖罷黜一某人不知後來如某人者又有多少蓋朝廷用入閣者皆出翰林翰林之選文字而已非嘗考其行也又翰林之職只在修書作文苟非大無顧藉貪污請託之甚者外官何自而議之故不才者得冒濫大用況翰林之擢惟在進士首數名耳二甲以後雖有大德大才者何由得入閣而大用乎此擢任之所以每不得人而誤天下也
內外文武少不出於宦官宮妾之門安望天下之治耶
一門生失愛於繼母有怨之之意先生責之曰觀汝所言心中全無天理矣古人處繼母而盡孝者多矣見於小學經書中者汝可一一尋看汝之孝果能如古人而親有不順者乎汝之心乃大不孝非細故也我教汝兩句切要之言可大書於壁時時玩味而自省庶乎有警於心耳西山先生曰罪己而不非其親者仁人孝子之心也怨親而不反諸己者亂臣賊子之志也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出乎此則入乎彼汝今既有怨親之心便是亂臣賊子之徒矣可不懼哉
為政須變移風俗且如杭州陋俗富家大族皆令婦女盛妝坐肆與人交易送喪出城同類設席邀喪王既醉方會葬此等風俗不終朝可革今國朝百數十年來乃無有變之者是可嘆也
教坊司所作淫邪鄙倍之樂壞人心術者也夫古樂久亡今欲考定律呂中和之聲固是難事然此等邪穢亦不可以革之乎京師為天下觀法首善之地也今卻放三箇院子亂人紀壞風俗欲天下化而入善可乎此弊之來雖遠然上欲革之吹噓之力耳何難之有
因論為上司者曰下民無大無小皆呼為父母者何也以在上能安養之如父母之於子也乃或略無慈愛惻怛之心而惟以嚴刑峻法為事豈父母之道哉夫虎狼毒矣不食其子為民父母反虎狼之不如矣父母二字可不深思之哉
朝廷取王宗貫敕諭方說得痛切方有箇著實用賢之意王公素稱正直不知此來如何處置須陳言將司理監批聖旨權柄歸還閣下如祖宗初制使政不出於宦官方是第一等大事然後禍本可絕天下可平但未知王公果如何耳
偶見南京壽俊會乃王宗貫守備時與成國公眾人所作命名作序乃尹氏直也曰十數人中有好者有不知者如某人貪濫小人王公乃與之作會便是惡惡之意不十分了若不知其人卻是糊突又曰耆英會名頭本不十分今又做壽俊會豈不貽笑天下後人夫在己果英人稱之可也自曰英可乎今某人為人如此乃自稱為俊不幾於無忌憚乎又曰白樂天九老會其名方是耆英之名是文潞公粗處若使皐陶稷契周程張朱肯如此名乎當時雖司馬公亦預列然其初自謂年幼不敢班於是列文潞公乃命人於幕後圖其像而強之會然則司馬之謙退安知其不在於此乎又曰某人壽俊會言其在會中年少意欲比司馬公你如何比得他
簡選武將須是先知些忠君孝親道理更曉解兵法方可大用天與之良貴卻棄而不求狥在外之得失乃死生以之可哀也已
先生常謂重門擊柝自古然也今朝廷知重三邊之防而腹裏不盡建城郭各邊惟謹墩牆之備而住種不盡築堡圈承平之時因循不覺一遇盜賊蜂起何以自保
先生之考二府君生於浙之定海年弱冠其叔考志初來遼補役叔考有弟當行臨行避匿府君慨然曰塞垣非可獨往我當共之始至廣寧後遷義州奉事叔考極孝養叔嘗疾踰旬朔府君晝耕于郊夜侍于家雖極辛苦不自知也嘗商于南州有所獲縱兄弟先持以歸謂為己賄已而空囊抵家尊者詰責之不與之辯也又嘗賒貿木綿於丁家道口貲貨既出而天氣亢旱府君不忍人之艱于食也遂棄券而歸客中無事手織草屨置之門外見有跣足過者輒與之一日邸中樹杪有蠟嘴鳥為巢同伴少年以計取其一其一飛鳴不已府君憫之勸同伴曰安用此子不見其配之哀鳴乎縱之可也乃譬曉百端同伴猶不可府君因具酒肴請之縱焉雌雄和鳴飛翔上下府君喜謂同伴曰斯不可樂耶途值修橋者輒捐貲助之至一處適囊底空竭惟網巾上有金環一雙遂解以畀之府君仁孝忠誠皆此類也
先生母郭氏夫人勤慎仁慈先夫人張氏卒時有女數歲夫人養如己出既嫁之後恩意尤篤先生之夫人于歸十餘年尚不覺其為先姑女也繼母之賢世亦鮮焉用是郭先生及胡節婦咸有異行云
醫閭先生集卷三
醫閭先生集卷三
遼海叢書
(近人)金毓黻 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