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皇帝景宗登上皇位之时,中原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后周,虽然在重新建立中国政治的稳固方面飞速地迈进,但由于959年世宗(柴荣)的突然死去和6岁儿子的即位而遭到了削弱。这个男孩在一位名叫赵匡胤(庙号太祖,960—976年在位)的将领所领导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赵匡胤在960年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宋。宋太祖最终解除了自9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真正的权力拥有者——藩镇将领们的权力,并在稳定的文职官员统治下为其新王朝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太祖一个接一个地将割据中国长江以南的独立国家消灭并置于宋的控制之下:963年长江中游的楚国(译者注:楚国已于951年为南唐所灭),965年四川的后蜀,971年广东与广西的南汉,975年江苏、安徽和江西的南唐相继灭亡。当976年他的弟弟光义(庙号太宗,976—997年在位)继承他为宋朝皇帝时,只剩下两个独立政权还没有并入帝国:浙江的吴越和山西的北汉。吴越在978年向宋投降,只有北汉尚存。
北汉,这一位于山西的沙陀突厥人的最后残余势力,自951年它建立后,就与辽紧密相连,当时它的首任皇帝受到了辽世宗的册封。甚至连怠惰的穆宗也明白北汉对于辽防御战略的重要性并在10世纪60年代初期竭力帮助北汉击退宋的一次进攻。一个独立的汉国对辽非常有利,它使辽宋边界缩短为河北平原相对狭小的地带,并为辽提供了一个盟友。它会从山西北部高原几乎坚不可摧的基地对宋进行包抄,以此对宋通过河北平原向北进攻辽的企图构成威胁。然而,北汉是一个小国,尽管它有勇敢善战的军队,却完全不能与宋进行全面战争,除非依靠与强大的辽帝国结盟。
北汉小心谨慎地维持着这一联盟。971年景宗即位不久,他们开始按月派遣礼宾使节到辽朝宫廷以争取支持。不过,宋已决心灭掉北汉并在974年开始与辽协商签定和平条约,以确保当他们进攻北汉时辽保持中立。
975年初,宋辽开始定期互换外交使节。977年,宋甚至设置了五个边界官员负责与北方的贸易。宋太宗也许希望稳定边界并制造辽与它的属国北汉的不和,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努力是白费了。
太祖统治时代的最后一年即976年,宋侵入了北汉。北汉向辽朝宫廷求助,一支军队被派出并帮助北汉击退了入侵。第二年,宋对北汉的新攻势又导致了另一次求援。契丹又一次派步兵和骑兵帮助北汉军队进行抵抗。
979年,在吴越投降以后,宋太宗对剩下的最后一个独立国家北汉发动了全面进攻。辽派出一名使臣到宋朝宫廷,要求作出解释,却被不客气地告之不要介入这场冲突,否则他们也要遭到进攻。979年初春,辽派出军队援助北汉,但宋朝军队对他们进行了截击。辽军遭到惨败并伤亡惨重。六月,宋朝军队攻克太原,北汉皇帝向宋军投降。最后一个独立国家被消灭和吞并。
然而,此时的宋太宗在取得完全胜利后,却作出了一个非常轻率的决定。他不顾所有将领的反对,也没有给已经精疲力竭并过分展开的军队任何休整和巩固的机会,就转而向东,穿过太行山诸隘口,侵入了契丹在河北北部的领土,以图收复937年被契丹占据的十六州。
在包围辽南京(今北京)的进军途中,宋太守赢得了与辽军队交战的几次初步胜利,可接着在七月份,宋与辽军主力在南京西南的高梁河展开了激烈的决战。[1] 这对宋来说,是一次全面的灾难,宋军遭受了巨大的伤亡。辽军抓获了许多俘虏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盔甲、辎重、装备、钱币和粮食。倒霉的宋朝皇帝受了伤,与他的军队失去联系,只身逃离战场并乘一辆驴车向南逃窜。他的一些将领以为他死了,不知道是否应当拥立宋朝建立者的儿子为皇帝来代替他。本来以胜利占领北汉为开端的行动,现在却以可悲的失败而告终。
当时,辽朝掌握了主动权。980年,景宗亲自指挥对河北的进攻,夺取了瓦桥关并击败一支宋军。982年,他发动了另一次进攻,但这一次辽军被击败,景宗被迫撤军。
这些事件的后果是辽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完全改变,不再围绕缓冲国北汉周旋。两大帝国此时沿着从大海一直延伸到黄河上游拐弯处的一条连续边界互相对峙。而且辽继续占领着十六州,这始终在宋朝宫廷激起复仇的情绪。战争的再次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与宋朝的这些麻烦并不是景宗时代仅有的军事问题。973年,辽与党项人发生了边界问题,973年和976年,又与入侵并劫掠辽朝领土的东北的女真人发生了边界冲突。在以后的许多年,这两个民族都将给辽惹来许多麻烦。
981年发生了一次旨在拥立喜隐的儿子为帝的政变。喜隐是李胡的儿子,他在穆宗时被投入监狱,可后来景宗即位时却得到了赦免。一群被俘的汉人士兵试图拥立喜隐的儿子,但却遭到失败。喜隐被迫自杀,而他的儿子则被处死。
982年秋天,景宗虽然还很年轻,却在游猎途中突然病倒并死于自己的营帐。他临终遗嘱,将皇位传给他的长子隆绪(982—1031年在位,庙号圣宗)。新皇帝只有11岁,所以由他的母亲景宗睿智皇后(后来尊称为承天皇太后)摄政。
[1] 有关这一战役,见[871]傅乐焕:《辽史丛考》,第29—35页。
景宗朝,969—982年:与宋朝对抗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