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諸洋,自臺灣而南。
臺灣居辰巽方,北自雞籠山、南至沙馬崎,延袤二千八百里,與福、興、泉、漳對峙;隔澎湖水程四更,隔廈門水程十有一更。西面一帶沃野,東面俯臨大海。附近輸賦應徭者,名曰「平埔」土番。某山重疊,野番穴處,難以種數。捕鹿而食,薯芋為糧。不知年歲,以黍熟釀酒合歡為年。性好殺,以人顱為寶。文身黑齒,種種不一。晨聽鳥音,以卜行事吉凶。男女野合成耦。迨崇禎間,為紅毛荷蘭人所據;就安平大港建砲臺城三層以防海口。教習土番耕作,令學西洋文字,取鹿皮以通日本;役使勞瘁,番不聊生。鄭芝龍昔鯨鯢海上,娶倭婦翁氏,生成功;隨帶數十倭奴聚泊臺灣。視海外荒島不足以有為,仍寇江、浙、閩、粵;因囑其子曰:『倘不可為,臺灣有如虯髯之安』。及鄭成功寇鎮江敗歸,阻守金、廈,始謀取臺灣。會荷蘭之通事何斌逋夷負;釣鹿耳門,知港路深淺,說成功聯檣並進。荷蘭嚴守安平大港,成功從鹿耳門進,水漲三丈餘,入據臺灣。與荷蘭相持甚久;因喻之曰:『臺灣系我先王所有,現存倭人,為你等所據。今還我地,資貨無染』。荷蘭率眾而去。至康熙二十二年,鄭克塽歸順,方入版圖。以承天府為臺灣府、天興州為諸羅縣、萬年州為臺灣、鳳山二縣。雍正二年,分諸羅北之半線為彰化縣。
鳳山沙馬崎之東南有呂宋,居巽方;廈門水程七十二更。北面高山一帶,遠視若鋸齒,俗名「宰牛坑」。山有土番,屬於呂宋。
與沙馬畸西北、東南遠拱,中有數島;惟一島與臺灣稍近者,名曰紅頭嶼。有土番居住,無舟楫往來;語言不通,食薯芋、海族之類;產沙金。臺灣曾有舟到其處。
呂宋大山,北從「宰牛坑」延繞東南,昔為大西洋干絲臘是班■〈口〈一上牙下〉〉所據。地宜粟米,長者五、六分。漳、泉人耕種營運者甚盛;年輸丁票銀五、六金,方許居住。經商惟守一隅,四方分定,不許越界;廣納丁票,聽憑貿易。東南洋諸番,惟呂宋最盛。因大西洋干絲臘是班■〈口〈一上牙下〉〉番舶運銀到此交易,絲綢、布帛百貨盡消,島番土產雲集。西洋立教,建城池,聚夷族。地原系「無來由」番,今為據轄。漢人娶「無來由」番婦者,必入其教,禮天主堂。用油水畫十字於印堂,名曰「澆水」;焚父母神主。老終,歸天主堂,挖坑土親膚而埋;納貲較多寡,富者埋堂上基內,貧者埋牆外。三年一清,棄骸骨於深澗。所有家資明於公堂,天主、妻、子作三股均分。其蠱殊甚,母傳女而不傳子。即如牛皮、火腿,咒法縮小如沙,令人食而脹斃;又有蝦蟆、魚蠱之類,彼能咒解,從口躍出成盆。禁龍陽,父子、兄弟亦不得共寢席。夜啟戶,聽彼稽察;拭床席,驗有兩溫氣者,捕以買罰。晨鳴鐘為日,方許開市肆經營;午鳴鐘為夜,闔市寂閉,不敢往來;昏鳴鐘為日,燈燭輝煌如晝營生;夜半鳴鐘為夜,以閉市肆。晝夜各以三時辰為日、為夜;傍午捉夜禁,闔地皆鬼市。
下接利仔叐,水程十二更;至甘馬力,水程二十一更。二處漢人,從呂宋舟楫往彼貿易。
利仔叐之東南,隔海對峙有五島:班愛、惡黨、宿務、貓務煙、網巾礁腦,中國俱有洋艘往通;亦系「無來由」族類。山海所產,與呂宋同;如鹿麂、牛皮、筋脯、蘇木、烏木、降香、速香、黃蠟、燕窩、海參等類。水程必由呂宋之利仔叐海而南;呂宋至班愛十更、至惡黨二十三更、至宿務二十四更、至網巾礁腦五十八更。人愚,罔有知識;家無所蓄,需中國布帛以蔽身。國各有王,惟謹守國土。
其東南又有萬老高、丁機宜二國,居於巳方;國土、人物、產類相似。水程,呂宋至萬老高一百七十四更、至丁機宜二百一十更。
由呂宋正南而視,有一大山,總名無來由息力大山。山之北為蘇祿,從古未奉朝貢;雍正戊申六年,至閩貢獻。西鄰吉里問;又沿西文萊,即古婆羅國;再繞西朱葛礁喇;大山之正南為馬神。其山之廣大長短,莫能度測。山中人跡所不到,產野獸亦莫能名其狀。蘇祿、吉里問、文萊三國皆從呂宋之南分籌。而朱葛礁喇必從粵南之七州洋過崑崙、茶盤,向東而至朱葛礁喇一百八十八更;馬神亦從茶盤、噶喇吧而往,水程三百四十更。廈門由呂宋至蘇祿,水程不過一百一十更;共在一山,南此遠近,相去懸殊矣。又隔東海一帶,為芒佳虱大山。由馬神至芒佳虱,水程二十七更。復繞而之東,即系丁機宜;東北,系萬老高。而蘇祿、吉里問、文萊、朱葛礁喇,總名皆為無來由繞阿番。性喜銅鉦,器皿皆銅。沿溪箬屋為居,俗甚陋;身不離刃,精於標槍,見血即斃;以採色布帛成幅衣身。經商其地,往來乘莽甲(即小舟);夥從持利器相隨。產珍珠、冰片、玳瑁、海參、燕窩、烏木、降香、海菜、藤等類。而馬神番性相似,人尤狡獪。紅毛人曾據其港口,欲佔其地;番畏火砲莫敢敵,入山以避,用毒草浸洗上流,使其受毒而自去。產鋼鑽、胡椒、檀香、降香、科籐、豆■〈蔻,女代攵〉、冰片、鉛、錫、燕窩、翠羽、海參等類。鑽有五色,金、黑、紅者為貴。置之暮夜密室,光能透徹;投之爛泥汙中,上幔青布,其光透出。各番以為首寶;大如棋子,值價十萬餘兩,西洋人購之為至寶。呂宋至吉里問三十九更、至文萊四十二更。此皆東南洋番國。而朱葛礁喇、馬神非從呂宋水程,應入南洋各國。因同蘇祿、文萊南北大山,是以附載東南洋;俾覽者識其形勢焉。
東南洋記
台湾文献丛刊026 海国闻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