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

  臺灣府治在福建省城東南隅,面西背東,中隔大海。東至臺灣縣屬羅漢門內山,陸程七十里;西至澎湖廳屬西嶼,水陸程三百五十里;南至鳳山縣屬大秀房莊、龜鼻山海濱,陸程二百六十里;北至淡水廳屬雞籠山麓,陸程五百五十里。自雞籠迤東四十里,經三貂嶺折而南,至噶瑪蘭屬大南澳番界,陸程一百四十里。東西廣四百二十里、南北袤八百一十里,皆山前地。又折而南一百四十里,則面東背西,山後地也。

  臺灣縣附府,東至羅漢門內山七十里,西至安平鎮大海二十里,南至二贊溪鳳山縣界二十里,北至新港溪嘉義縣界二十里: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四十里。東北至大穆降莊內山五十五里,東南至角帶圍山鳳山縣界三十里,西北至新港溪海口二十餘里,西南至喜樹港海口二十里。初設縣時,南北相距祗二十里。雍正初,分鳳山縣二贊溪以北、諸羅縣新港溪以南地均歸縣轄,以溪為界,袤長途有四十里。

  鳳山縣埤頭新城在府治南,距府八十里。東至傀儡山番界六十里,西至打鼓山(俗呼打狗港)海口二十里(打鼓與旗後兩山對峙,中環巨澳,可泊大舟百餘,故又名旗後口),南至大秀房莊番界一百七十里,北至二贊溪臺灣縣界六十里: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二百三十里。東北至大澤機內山五十里。東南至老佛山番地一百九十餘里。西北至二贊溪海口六十餘里,西南至沙馬磯頭大海一百八十里(沙馬磯今稱龜鼻山)。自大秀房西南錯出海濱,下多礁石,大小舟遭風到者無不立碎。轉而東二十餘里,名龜仔角,諸番社錯落其閒。再轉而北,則後山人跡罕到處矣。沙馬磯西北四十餘里為瑯嶠柴城,再西北十餘里屹立海中者為小琉球山。更有鼎立三嶼:曰石塔、曰石佛、曰涼傘,在旗後口外。

  嘉義縣在府治北,距府一百里。東至大武營內山九十里,西至笨港海口三十里,南至新港溪臺灣縣界八十里,北至虎尾溪彰化縣界五十里: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東北至鼎蓋梁內山六十里,東南至琅包內山一百里,西北至虎尾溪海口四十餘里,西南至卓加港海口八十餘里(卓加港即新港溪下流入海處)。更有北門、荷包等數嶼,在距縣三十餘里西南海中。

  彰化縣在府治北,距府二百一十里。東至平林仔莊內山七十五里,西至鹿仔港海口二十里,南至虎尾溪嘉義縣界六十里,北至大甲溪淡水廳界四十里: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里。東北至東勢莊內山七十里,東南至水沙連堡番界六十餘里,西北至牛罵溪海口五十里,西南至海豐港海口七十餘里。南距嘉義縣治一百一十里,北距淡水廳治一百四十五里。

  淡水廳在府治北,距府三百十五里。東至九芎林內山二十里,西至香山海口一十里,南至大甲溪彰化縣界一百五里,北至大雞籠山海濱一百九十五里:東西廣三十里、南北袤三百里。東北至三貂溪噶瑪蘭界二百三十五里,東南至銀錠山番界九十五里,西北至八尺門海口二百餘里,西南至大安街海口九十五里。自廳治北行稍東有大莊曰艋舺,折而西三十里為滬尾海口,對岸為八里坌,沿海而北約八十餘里至雞籠山海港,俱有街市。雞籠港外,桶盤、香鑪等嶼羅列海濱,而以雞籠嶼為最大,其西南面與福州之五虎口斜對。

  澎湖廳在府治西,距府三百二十里。東至椗鉤嶼四十五里,西至西嶼三十里,南至鐵砧嶼九十里,北至吉貝嶼八十里: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東北至白沙嶼四十五里,東南至東、西吉嶼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月眉嶼六十里,西南至小貓嶼八十五里。澎湖四面環海,舊傳三十六島;今考之,實有五十五嶼(嶼即島也)。中惟南嶼及東、西坪二嶼禁民採捕牧放;然距廳治遠,潛往搭寮棲止者終未能絕。

  噶瑪蘭廳在府治東北,距府六百五十里。東至過嶺仔海濱十五里,西至枕頭山番界十里,南至馬賽山番界三十里,北至三貂溪淡水廳界六十里:東西廣二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東北至泖鼻山淡水廳界九十餘里,東南至蘇澳南大南澳番界八十里,西北至嶐嶐鋪淡水廳界六十里,西南至叭裏沙喃番界三十里,距淡水廳治二百九十五里。廳東稍北三十里烏石港外,有島突起,曰龜嶼;周約三十里,捕魚者時往焉。廳治壤土,在臺灣廳縣中最僻小。其枕頭山、大湖山以西,尚多曠土,遠接淡水廳屬大坪林、石碇堡等處,可以直達艋舺,途坦且近。道光初,原議闢為備道,免涉三貂嶺之險;土人輒以凶番嗜殺、出沒無常、不敢行為詞,經費亦無所出,議遂輟。實則山坡高下雖不宜稻,而溪流縈繞,地甚肥饒;近有種苧、種靛青者潛匿其間,闢地益深,凶番之跡遠矣。

  臺灣郵程較內地長幾及倍,言五十里約有八九十里,非窮日之力不能至;故軍需則例,臺地行軍置傳,准照西北口外,以四十里為一站。惟府縣志所記程途,時有參差,核諸桐城姚石甫廉訪瑩臺北道里記,又多不同;蓋海外疆索本未清丈,大都約略科計。今就往來商旅相傳里數言之,不能一一考正;即志中所列四至,亦有未確。如臺灣縣志云:「西盡海三里,西南至安平鎮七里」;按縣城距海雖不過三里而近,而安平則在城西,積歲沙淤,陸行可達,計程實有二十里;西南則界連鳳山,尚有喜樹港,即二贊溪之尾閭也。至各番社相去遠近、內山幅員幾何,言人人殊,末由徵信矣。

  初,府廳縣皆未建城。雍正初,請建未果。乾隆中,始立砲臺、樹城門,栽莿竹或九芎樹為衛。民間莊堡亦有環植莿竹,且築銃樓以自固者。逮嘉慶、道光閒,乃次第築磚石城。惜土鬆,又易震,未有數十年不傾圯者。今惟澎湖廳無城,噶瑪蘭廳與鳳山縣所治埤頭尚未改建。

  綜計全臺政教所暨,已盡山之西面,及噶瑪蘭迤南番境。自雞籠山起至瑯嶠以南龜鼻山止,袤長八百餘里;舊說一千七百餘里,殆就內地弓步約計耳。由蘭屬之大南澳而南為奇萊、為秀孤鸞、為崇爻、為卑南覓,轉西則為瑯嶠山內之牡丹社,皆東面番地;繩以官步,未必能逾千里。其閒東西相距,約不過四、五百里。北之雞籠山轉而東與南之龜鼻山折而西,寬廣均不及四十里。地形仿佛如梭,尚有凹凸處,不能如兩弓相向,彎而無缺也。以經一圍三法去觚乘之,約有漳、泉二郡地。後日盡隸輿圖,尚可添設數廳縣。或言方廣數千里,足抵嶺西、楚南一小省者,是猶龍溪蕭竹甲子蘭記謂蘭地沃野三百里,未免浮夸失實。(妹婿黃運昌校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