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卷十七] 痘疹受病之由

  痘疹之由,因儿在胎,食母五脏血秽,伏于命门,或至天行时气,或惊骇跌扑,或饮食所伤,因而发之,状类伤寒。其症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足稍冷,耳冷尻冷,多睡睡惊,耳后有红丝赤脉,此其候也。五脏各具一证,肝藏水,肺藏脓,心藏,脾藏疹,归肾变黑。盖以太阳起于右肾之下,煎熬左肾,足太阳膀胱寒水夹脊上流,上头下额,逆手太阳,丙火不得传道,逆于面上,故显是诸症。盖壬癸寒水克丙丁热火故也。

  凡疮疹初起,一发便出尽者必重。疮夹疹者,半轻半重。稀少者轻,里外微红者轻,外黑里赤者微重,外白里黑者太重,疮端里黑点如针孔者势剧也。青干紫陷,睡昏汗出不止,烦躁热渴,腹胀啼喘,大小便不通者,困也。

  [卷十七] 痘疹正状

  痘疹正病,蒸热一日稍凉现,一日至三日足心齐,渐大如珠结成脓窠饱满,渐至苍蜡色。自初红为始,计七日当成靥结痂,此则言其大略也。人有虚实之不同,病有浅深之各异,脾胃充实,血气调和,皆根据期而愈。若调治失宜,亏损脾胃;或寒暄失度,必致迁延。大抵情势既正,而无他症,不必用药,此先哲之格言也。郑氏云∶凡疮痘欲出,先发热,轻者三日,次五日,远者不过七日,此约法也。一日太阳传膀胱,二日阳明传胃,三日少阳传胆,四日太阴传脾,五日太阴传肾,六日厥阴传肝,七日还经,五脏六腑传遍,故七日而止也。又有因伤寒至七日以后,或已汗、或未汗,或吐下后热不除,此毒瓦斯盛而未发,热毒入胃,发于皮肤。成者,状如蚊虫所啮,赤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及有胃热发黄者,状如橘色,下利者死。又有成隐疹者,或白泡者,此皆伤寒热毒不除,多变此疾。故发不可用表汗药也。

  [卷十七] 痘疹轻重

  轻者作两三次出,大小不等,头面稀少,胸前、眼中皆无,根窠红活,肥满光泽,形似水珠,不渴泻,不烦躁。

  重者一齐出,密如蚕种,顶陷如茱萸样,或平头灰白色,渴泻烦躁,头温足冷,身热不除。治之如法,十全八九。

  轻变重所犯者七∶不忌口味,不慎饮食,致伤脾胃。先曾泄泻里虚,毒瓦斯不能发出。冒风寒,所谓春夏之气为顺,秋冬之气为逆,大忌感冒风寒损表。犯房室。饵凉药,宜用滋补血气壮脾之药,不宜清凉宣利之剂,里寒则毒气不能攻出。秽气相触血气,闻香则顺,闻臭则逆,顺则易出易靥,逆则难愈。生人辄至,恐外人由生产房室,或临丧而来,或带醉、或食腥气,因此秽恶之触,皆为害也。

  重变轻所慎者五∶谨避风寒,及房内有风亦宜避之,惟夏不忌,如遇狂风辄寒,亦宜避之。常和暖,寒则添衣,热则减去,务得中和,毋令太过不及。节饮食,忌柿、橘、西瓜、菱角、水蜜等冷物,恐内伤胃气;尤忌肥肉油腻,恐泄泻;忌咸物,恐作渴;忌酒、葱、蒜、鱼、羊等腥物恐致疮痒。务使脾胃充实,其疮易出易靥也。大便稠,饮食调和,不致泄泻。一日二日一次为调,日行二三次为利,三四日不行为秘。根据方调理,避风寒,节饮食,详证用药,庶不致轻变为重矣。

  [卷十七] 不治五症

  咳嗽声哑,饮食挫喉。腹胀气促,闷乱不宁。渴泻不止,切牙寒战。疮嫩易破,痒塌不止。紫黑灰色,顶陷喘渴。

  红标现之图一日∶一日先退热放标者必轻,又放标后一日身凉稀密已定,仍热烦躁尚未尽,有两三次出热方定,红现者吉,或隐或现者凶。

  二日∶二日如粟米大,稀而红满者吉。二日顶陷,灰白色者次之。

  三日∶三日尖满如珠者吉,灰白色者次之。三日必出定,已后身反发热,闷乱烦渴者凶。

  标疮绽灌浓之图初发∶有两三次出大小不一等,先出者先灌浆,后出者后灌浆,如水珠光泽。根窠红活者吉。

  如珠∶不渴泻闷烦者,不必服药。微渴微痒不泻者不妨,亦不须服药。

  根活∶若一齐并出稠密灰白色,顶陷烦躁渴泻者,急宜治之。

  疮已饱满如脓窠将收,渐至苍蜡色,有等无脓有黄白色。自放标一日为始,至七日收靥,至十日收完,此为正病。有迁延八九日方靥,至十四五日方完亦有之。但不泻渴闷乱,其疮饱满无陷,手按之坚硬皆好。将收时渐退红肿或疮中收靥,觉有黄蜡色,或外面先靥根下皱皮。男从面收至头背,女从面收至胸腹,收后离肉不粘易脱俱好。有微渴痒痛,有身收完足收迟亦不妨,身微热不能食者亦有之,只怕疮嫩易破,闷乱痒塌者凶。

  靥后余症

  疮疹收靥之后,预宜调理。就有出外,不避风寒,不节饮食,偏无病者,莫非胃物理壮,亦宜仔细。病初痊,脏腑初安,脾胃尚弱,动止饮食过度复病,喘咳腹胀必凶。又血气尚弱,动止太早,病复皆凶。况肌肉娇嫩,冒风易得感寒,头痛身热,则难治矣。

  腹胀气促根窠不赤之症陈文宿先生云∶痘疮已出未愈之间,或泻渴腹胀气促,其疮不光泽,不起发,根窠不红,谓之表虚也。先与十一味木香散,以和五脏之气,后与十二味异功散送七味肉豆蔻丸,以助脏腑之气。窃谓痘疮既出,不光泽,不起发,不红活,或泄泻作渴,或肚腹作胀,或气促作喘,寒战切牙,或手足指冷,肢体挛缩,作渴饮汤,阳气亏损,内虚寒而外假热也,用十二味异功散。若作渴饮汤,手足不冷者,脾胃虚弱也,用五味异功散。凡痘疮先出不如式,后出而红活,或成片,色赤而秽气者俱无妨。

  ——小儿出痘,四日腹胀泻渴,脾胃虚寒也,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又用参内托散,贯脓靥而忽寒热切牙,此脓贯而阳气亏损也,用参附汤、独参汤而愈。

  ——小儿痘,四日腹胀泻渴,气促体倦,此脾气虚也,用人参白术散加木香煎送四神丸一服,诸症顿止。但脓迟作渴,此表里血气俱虚,用参四圣散、大补汤而愈。

  ——小儿痘疮作渴腹胀,小便不利,此邪气壅滞也,用木通芍药汤一剂,诸症稍愈;用参四圣散,其浆渐贯,用参内托散,结靥而愈。

  ——小儿痘疮将愈,腹胀,手足或冷或热,此阳气虚寒也,先用十二味异功散,手足不冷,此阳气渐复也,乃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而愈。

  ——小儿痘疮,大便利而小便秘,腹胀作喘,手足并冷,此脾气虚也,先用葶苈、木香一剂,又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二剂而愈。后腹胀不食,口角流涎,仍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小儿痘疮将愈,忽腹胀泄泻,侵晨为甚,饮食不化,余谓脾胃虚弱,朝用人参白术散,夕用二神丸而泻止;又用参内托散兼托里散而靥。

  ——小儿痘疮腹胀泄泻,饮食不化,此脾肾气虚,用人参白术散、豆蔻丸而愈。

  参内托散

  治里虚发痒,疮不溃,倒靥。

  人参黄(炒)当归川芎浓朴(姜制)防风(各五分)桔梗白芷官桂(各三分)紫草(五分)木香甘草(各三分)上入糯米一撮,水煎量服之。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亦宜服之。

  参四圣散

  治痘疮已出六七日,不能长,不生脓,或痒塌。

  当归芍药(炒)黄川芎(各五分)白术茯苓紫草(如无,红花代之)木通防风(各三分)糯米(二百粒)上水煎,母同服。

  葶苈木香散

  治大便自利,小便涩滞,喘嗽腹胀,不能食。多服为妙。

  猪苓泽泻茯苓白术官桂(各五分)滑石(二钱)葶苈木通木香甘草(各五分)上水煎,量大小服之。

  木通芍药汤

  治痘疮作渴腹胀,小便不利。

  木通芍药白术(各五分)川芎陈皮干葛(各三分)甘草(二分)上水煎服。

  十全大补汤

  当归川芎白芍药(炒)熟地黄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炒)黄(炒)官桂(各等分)上水煎,量儿大小服。

  参附汤

  治痘疹阳气虚寒,切牙寒战,手足并冷,或吐泻不食,饮沸汤不知热。用独参汤加好真附炮如法者,每剂先加一钱,未应多加之,更不应,加至四五钱,或等分亦不妨。但用之以运其阳气。如已脱者不治。

  独参汤

  治阳气虚弱,痘疮不起发,不红活,或脓清不满,或结痂迟缓,或痘痕色白,或嫩软不固,或脓水不干,或时作痒,或畏风寒。用好人参一两、生姜五片、大枣五枚,水二钟,煎八分,徐徐温服。婴儿乳母亦服。

  胡荽酒

  用胡荽一把,以好酒二钟煎一两沸,令乳母含喷儿遍儿头面,并房中须烧胡荽香,能辟除秽气,使痘疹出快。若痘疹已出而饮食少思,宜用枣子燃炙,儿闻枣香尤能开胃、进饮食、解毒瓦斯。若因饮食停滞,未及消导者,不宜用。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

  (二方见痘痈)

  七味白术散

  (即人参白术散,方见痘疮属阴属阳)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

  (二方见痘灰白色)

  五味异功散

  (方见痘寒战切牙)

  肉豆蔻

  二神丸

  四神丸

  (三方见泻渴切牙)

  [卷十七] 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疮疹始出一日至十日,浑身壮热,大便黄稠,是表里俱实,其疮必光泽起发,必肥满,必易靥,而不致损伤也。又云∶痘疮发热口渴,烦躁不止者,切不可与冷水、蜂蜜、柿子、西瓜等生物,及清凉饮、清毒散等药,恐内损脾胃,以致腹胀喘满,寒战切牙则难治。窃谓前症若二便自调,饮食温和,口渴饮汤,手足不热,是为虚热,不可食生冷之物。若二便秘结,饮食喜冷,口渴饮水,手足并热,是为实热,可与冷水饮之。凡痘出而热未止者,既出尽则热自止。

  ——小儿腹胀发热,密而根颗不明,色不红活,浆不满,先君谓脾气虚而毒未尽也,用参四圣散,痘果复出,热止,红活分明,又用参内托散而靥。

  ——小儿腹胀作渴,发热成片,先君谓脾气虚弱,痘毒未尽,用参四圣散二剂,先出者贯浆,后出者秽气而愈。

  ——小儿痘腹胀二便自利,手足并冷,先君云脾胃虚寒。用十二味异功散一服,又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二剂,却去木香,又一服而痊。

  ——小儿痘疮发热作渴,此痘出未尽,脾胃虚而热也,用人参麦门冬散一剂,痘复出而热渴止,用人参白术散而饮食进,用参四圣散而浆溃,用托里散而疮靥。

  ——小儿痘腹胀足冷,内热作渴,此胃气虚而津液不足也,余先用五味异功散二剂,又用参四圣散而脓贯,用人参白术散而靥。

  ——产妇出痘,寒战切牙,腹胀作渴,足冷身热,此脾胃内虚寒而外假热,先用十全大补汤加桂附四剂,乃去附易干姜又四剂,却用参四圣散、五味异功散加归、而靥。

  ——妊妇出痘发热,足冷腹胀,此脾胃虚弱而毒未发也,用紫草木香散,及用八珍散而贯脓,倍加参,又数剂而愈。

  人参麦门冬散

  (一名麦门冬散)治痘疮发渴。

  麦门冬(一两)人参甘草陈皮白术浓朴(姜制。各半两)上每服三钱,水煎量儿大小加减。

  按∶前方若因热毒作渴宜用之。若因中气虚弱作渴,当用人参白术散。

  紫草木香散

  治痘疮里虚痒塌,黑陷发热。

  紫草茯苓甘草白术木香人参(各等分)糯米上每服三钱,水煎。

  清凉散

  (方见大便不通)

  人参白术散

  (方见发热属阴属阳)

  托里散

  (方见痘痈)

  十全大补汤

  (方见腹胀气促)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

  (二方见痘灰白色)

  参四圣散

  (方见腹胀气促)

  八珍汤

  (方见顶陷灰白色)

  [卷十七] 痘疮出迟属各经所主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出不快,误言毒瓦斯壅盛,用药宣利解散,致脏腑受冷,荣卫涩滞,则血气不能充实,其疮不起发,不光泽,不充满,不结实,不能成痂,多致痒塌烦躁,喘渴而死。窃谓海藏云∶痘疮出不快,如身后出不快者,足太阳经也,用荆芥甘草防风汤。如身前出不快者,足阳明经也,用升麻葛根汤。身侧出不快者,足少阳经也,用防风芍药甘草汤。若便利调和而出不快者,热在表也,宜葛根汤微发之。又有上中下三部,先上部,次中部,又次下部,才出齐而自愈。又有作三次而出者。钱氏云∶三日不快不出,用消毒之药,仍不出,脉平静者本稀也,不必服药。大凡五六日间,当解毒补托,以尽发于表。七八日间毒瓦斯不能尽出,而反入于内,必用药驱出之。《痘疹方》云∶疮起迟而小便涩滞,咳嗽有痰,用仙圣散。出而不长,隐于肌肤,用人参透肌散。色赤而出不快,用紫草透肌散。出而不匀,用升均汤。出而不长不贯,用参四圣散。出而色不红活,用紫草快斑汤。出而小便赤涩,用紫草木通汤。出而浆不回,用参内托散。若色赤而兼痒者,属血虚有热,用四物、牡丹皮。色白而兼痒者,属气虚有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木香。若发热大便秘者,用犀角消毒散。发热大便调和者,用人参麦门冬饮。寒战渴泻,饮沸汤口不知热,用十二味异功散。作渴饮冰雪,口不知寒,用四顺饮、地黄丸。手足不冷,饮汤温和者,用五味异功散,或托里散。

  ——小儿发热痘出身凉,根颗红活。余谓表里血气皆实,而不用药,后果然。凡三四日前先发热而痘出,或热一次,凉一次而痘出者,毒势轻也,皆不必用药。其血气实而托里,血气虚而宣毒者,多致有误。

  ——小儿痘出不快,色次红活,此血气虚弱,用参四圣散,出而色赤,再剂,色红活起发,又用透肌散而靥。

  ——小儿第九日痘将靥而热不止,脉滑而数,皆为不治,先君谓痘未尽耳,非败症。遂用快汤一剂,果出一番,至十七日而痂落。

  ——男子发热咳嗽,嚏喷面燥,腮颊目胞皆赤,遍身赤,余谓此心脏痘疹之状也。彼因疑惑而未用药饵,旬余赤皆为脓,且红活起发,余谓痘疹明矣,既红活起发,不必服药。至十七日大便下脓血,疮痂而痊。

  紫草透肌散

  治痘疮色赤不快或痒塌。

  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甘草(炙,各等分)上每服三钱,水煎。

  人参透肌散

  治痘疮虚而有热,虽能出快而不齐整,隐于肌肤间者。

  人参紫草(如无,红花代之)白术茯苓当归芍药木通蝉腿甘草糯米(各等分)上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半盏,徐徐服。

  紫草木通散

  治痘疹出不快,小便赤涩。

  紫草木通人参茯苓糯米(各等分)甘草(减半)上每服二钱,水煎。

  防风芍药甘草汤

  防风芍药甘草上每服一二钱,水煎。

  荆芥甘草防风汤

  荆芥甘草防风(各等分)上每服一钱,水煎。

  升均汤

  治痘疮已出不均,或吐泻热渴。

  升麻干葛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紫草茸(如无,红花代之)上每服三五钱,姜水煎,量服之。

  四物汤

  治痘疮血虚发热,或烦躁不寐,作痒色赤。

  当归熟地黄(各二钱)芍药(炒)川芎(各一钱)上水煎服。

  仙圣散

  治痘出不快,小便赤涩,咳嗽有痰。

  紫草枳壳黄甘草木通(各等分)上每服二钱,水煎。

  十二味异功散

  (方见痘灰白色)

  葛根汤

  参内托散

  (二方见腹胀气促)

  升麻葛根汤

  (方见水痘麻痘)

  紫草快汤

  (方见大便不通)

  四物汤

  (方见痘疮出迟)

  人参麦门冬散

  (方见前)

  参四圣散

  (方见腹胀气促)

  五味异功散

  (方见寒战切牙)

  犀角消毒散

  (方见发)

  清凉散

  (方见大便不通)

  地黄丸

  (方见痘疮发热属阴属阳)

  [卷十七] 泄泻切牙作渴之症

  陈文秀先生云∶痘疮泻水谷,或白色、或淡黄者,宜服十一味木香散,送肉豆蔻丸。若泻多津液内耗,血气不荣,其疮虽起发,亦不能结靥。如身温腹胀,切牙喘渴者难治,缘津液枯耗,而饮水不止,荡散真气,故多死也,速与十一味木香散救之,如不愈,急用十二味异功散。窃谓豆蔻丸治阳气虚寒滑泻之涩剂。盖肾主大便,若因肾气不固而致前症者,宜用十一味木香散,或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若欲泻不泻,脾气虚而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加肉豆蔻。饮食不化,手足并冷,脾气虚寒也,用四君子汤加附子。

  ——小儿出痘泄泻,腹胀烦渴,饮沸汤而不知热,先君谓阳气虚寒,用十一味木香散二剂,泄泻顿止,饮汤嫌热,此阳气复也,乃用六君、干姜、木香、归、而靥。

  ——小儿痘疮愈后泄泻,饮食不化,此脾肾气虚,用六君、补骨脂、肉豆蔻,泻止,用参四圣散,接补元气而痊。

  ——小儿发热饮冷,唇舌皱烈,泻粪秽臭。先君以为内蕴,用前胡枳壳散一剂稍愈;又用竹叶石膏汤加漏芦,乳母服之,其儿顿安。

  ——小儿痘后作泻久不愈,而肌体骨立,此脾肾虚弱也,用二神丸、五味异功散渐愈,因停食吞酸作泻,肚腹重坠,此脾气下陷也,先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佐以五味异功散渐愈;又用参四圣散、托里散,治其疮而痊。

  ——小儿出痘,发热燥渴,色黯出血,足热腰痛,此脾肾虚热,用圣济犀角地黄汤一剂,却用地黄丸料数剂而贯,又用参内托散而痊。

  ——小儿痘疮将愈,侵晨泄泻,饮食不化,余以为肾泻,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二神丸而愈。

  四神丸

  治脾肾虚弱,大便不化,饮食不思,或泄泻腹疼等症。

  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浸炒,一两)上为末,用水一钟,生姜八两,红枣一百枚,煮熟取枣肉,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白汤下。去五味子、吴茱萸,名二神丸。

  二神丸

  治疮疡因脾肾阴虚泄泻。

  补骨脂(四两)肉豆蔻(二两生用)上为末,用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水一钟,煮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滚汤下。

  肉豆蔻丸

  治泻水谷,或白或淡黄不能止者。

  木香缩砂仁(各二钱)白龙骨()诃子肉(半两)赤石脂(七钱半)枯白矾(七钱半)肉豆蔻(半两)上为末,糊丸黍米大。一周岁每服三五十丸,三岁儿服百丸,米饮下。泻甚者煎木香散或异功散送下。

  竹叶石膏汤

  治痘疮胸中烦热,小便赤涩,口干作渴,兼有赤者,亦宜服犀角散。(方见顶陷心烦)

  七味白术散

  即人参白术散,方见后)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

  (四方见痘灰白色)

  托里散

  (方见痘痈)

  五味异功散

  (方见寒战切牙)

  前胡枳壳散

  (方见涕唾稠粘)

  [卷十七] 痘疮发热属阴属阳之异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之症,有阳盛阴虚,有阴盛阳虚。阳盛者饮冰雪而不知寒;阴盛者饮沸汤而不知热。阳盛则补阴,用木香散加丁香、官桂;阴盛则补阳,用异功散加木香、当归。窃谓∶经云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若前症发热作渴,手足并冷,大便自利,喜饮热汤,此阴盛也,宜用十二味异功散、八味丸。若发热作渴,大便秘结,手足并热,喜饮冷水,此阳盛也,宜用四顺散、六味丸。若烦热作渴,面赤睛白,此为肾经虚热,宜用地黄丸之类,治之及时,亦有生者。京师小儿出痘或作渴,喜饮冷水者,恣与饮之,再不服药,如期而愈,亦无痘毒之患。盖北方人卧火炕,饮烧酒,有热与水相构而然也。小儿面色目睛多白者,乃禀肾气虚也,出痘必作渴,用地黄丸煎与恣饮,多有生者。

  ——小儿痘寒战切牙,泻渴腹胀,手足并冷,时当仲夏,饮沸汤而不知热,此脾胃虚寒之热也,先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顿安,又用六君、附子一剂,后用五味异功散而愈。

  ——男子出痘,色紫作渴饮水,腰痛足热耳聋,此禀肾气不足,用加减八味丸料煎与恣饮,热渴顿止,佐以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麦门冬,滋其化源而愈。

  ——小儿十四岁,出痘色黯,两足及腰热痛,便秘咽干、口渴引饮,先君谓禀肾不足,用加减八味丸料作大剂,煎与恣饮,至二斤,诸症悉退,又佐以益气汤及八珍汤,各十余剂而痊。

  ——小儿痘疮发热作渴,腹胀寒战切牙,饮冰雪而不知寒,悉似火症,但两足并冷,此阳气虚寒也,先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随用五味异功散加姜、桂渐愈,乃去桂,又二剂而痊。

  六味地黄丸

  治肾虚痘疮发热作渴等症。

  熟地黄(八两杵膏)干山药山茱萸(肉,各四两)泽泻白茯苓牡丹皮(各三两)上为末,入地黄膏量加米糊丸如小豆大,煎服尤好。

  七味白术散

  (一名人参白术散)治胃气虚弱,或因克伐,或因吐泻,口干作渴,饮食少思。如饮冷者去木香。

  藿香白术木香白茯苓甘草(炒)人参干葛上每服五钱,水煎,徐徐服。

  八珍汤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

  (三方见痘灰白色)

  补中益气汤

  五味异功散

  (二方见寒战切牙)

  加减八味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肉桂)

  清凉饮

  (方见大便不通)

  [卷十七] 痘疮大便不通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痘疹四五日不大便,以肥猪白水煮熟,切豆大五七块与食之,滋润脏腑,疮痂易落,切不可妄投宣利之药,恐真气内虚,疮毒入里。如六七日身壮热不大便,其脉紧盛,与三味消毒饮微利之。窃谓∶前症若毒在肌肉而未能尽发,脉浮而紧者,最宜此药疏解其毒。若脉沉而紧者,宜用前胡枳壳散疏通毒瓦斯,以绝其源。若口舌咽喉肿痛,疮毒甚也,用射干鼠粘子汤。若大便既通,作渴饮汤,脾胃气虚也,用人参白术散。凡燥粪在直肠不能下者,宜用猪胆汁导之,忌用疏利之剂,恐复伤胃气,则疮未出者不能发出,已出者不能贯靥。大抵分辨虚实,当以手足冷热,或饮水饮汤验之。

  ——小儿大便不通,痘赤作痛,发热作渴,手足并热,此余毒内作,用前胡枳壳散一剂,大便随通,诸症顿退;又与六味活血散而愈。

  ——小儿痘疮发热作渴,赤胀痛,大便秘结,此热毒在内,先用清凉饮一剂,诸症稍退;又用鼠粘子汤一剂,诸症全退;再用紫草快汤而贯脓,更用消毒饮而痘靥。

  ——小儿痘赤狂喘,大便不利,此胃经有热,先君治以犀角地黄汤芹莱汁而痊。

  四顺清凉饮

  治积热颊赤作渴,四肢惊掣,大便秘涩。

  赤芍药当归甘草大黄(各等分)上每服一钱,水煎。

  按∶清凉饮乃苦甘疏泻内热之剂。若热毒在内,大便不通,表无他症,宜用之。连翘饮乃苦寒发表内疏之剂,若表里实热,烦渴饮冷,大便不通,小便秘结者宜用之,不可过剂。恐妄发则成烂,妄下则成虚脱也。

  消毒饮

  荆芥(二钱)防风牛蒡子(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上水煎,量服之。

  射干鼠粘子汤

  (方见痘咽痛)

  三味消毒饮

  人参白术散

  (二方见靥发热)

  前胡枳壳散

  (方见涕唾稠粘)

  六味活血散

  (方见痘痈)

  紫草快汤

  清凉饮

  消毒饮

  (三方见大便不通)

  犀角地黄汤

  (方见顶陷心烦)

  [卷十七] 欲靥不靥欲落不落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自始出至十三日当忌外人。恐有卒暴风寒秽恶或狐臭之气触之,父母仍忌房事。若痘欲靥不靥,其痂欲落不落,若腹胀烦躁,忌食水蜜生冷之物,若食之,转渴而死,急与木香散救之。如身热烦渴者,宜服人参麦门冬散。身热大渴,人参白术散,如不愈,仍服木香散。窃谓前症乃脾胃气虚,津液不足所致,非实热为患也。如身热烦躁,手足发热,脾胃有热也,用人参麦门冬散。身热作渴,手足微冷者,脾胃气虚也,用人参白术散。腹胀泄泻,或寒战切牙,脾胃虚寒也,用十一味木香散。泄泻气促,手足并冷,脾气脱陷也,用十二味异功散。凡疮结痂作靥,皆由元气充实而内融也。若审见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亏,可保终吉。若见不靥而投补剂,恐不及而误矣。

  ——小儿十二岁,出痘不靥,腹胀泄泻不食,手足并冷。先君谓脾气虚寒。用十一味木香散一剂,诸症顿愈,再剂不时索食,但恶寒,此脾气犹虚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及六君子汤,而诸症愈;又用参内托散而痂脱。

  ——男子三十岁,遍身发热作痛,有赤颗旬余,始知为痘,用参四圣散、托里散各四剂,欲靥不靥,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而痂脱。

  ——妊妇出痘月余,欲靥不靥,面赤晡热,此肝脾血虚而有热也,先用加味逍遥散热退,又用八珍、牡丹皮而热止。

  但气血皆虚,用十全大补汤而痂脱。

  ——小儿出痘,贯脓不靥,症如实热,余谓血气虚甚之假热也,用十全大补汤数剂渐愈,忽又恶寒,余又曰此邪气退而真气遂见虚象也,仍用前药内参、各五钱,数剂而愈。

  十全大补汤

  治禀赋不足,寒热自汗,食少体瘦,发热作渴,头痛眩晕。(方见气促)

  逍遥散

  (即加味逍遥散去牡丹皮、山栀)治乳母肝脾有热,致痘疮欲靥不靥,欲落不落。

  当归甘草(炙)芍药(酒炒)茯苓白术(炒)柴胡(各一钱)上水煎,母子同服。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

  (二方见痘灰白色)

  六君子汤

  (方见痘灰白色)

  五味异功散

  (方见寒战切牙)

  人参麦门冬散

  (方见发热口渴烦躁不止)

  人参白术散

  (方见靥发热)

  参托里散

  托里散

  (二方见痘痈)

  [卷十七]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涕唾稠粘,身热鼻干,大便如常,小便黄赤,用人参清膈散。如痰实壮热,胸中烦闷,大便坚实,卧则喘息,用前胡枳壳散。窃谓前症若肺胃实热,气郁痰滞,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烦渴饮冷,宜用人参清膈散,表散外邪,疏通内热,使邪不壅滞。若毒蕴脏腑,大便秘结,用前胡枳壳散,疏导其里,调和荣卫,使邪自解散。若痰嗽涕唾,鼻塞不利,宜用惺惺散或参苏饮,发散外邪,庶元气不伤,痘疮轻而易愈。

  ——小儿痘疮涕唾稠粘,鼻塞不利,此风邪所伤肺,用参苏散一剂稍愈,又用惺惺散而痊。

  ——小儿痘赤壮热痰甚,烦躁饮冷,此脾肺实热,用人参清膈散顿退,又用芹菜汁而靥。

  ——小儿痘疮作渴饮冷,痰涎不利,此上焦热毒所致,先君用人参清膈散、犀角地黄汤各一剂,热退痰清;又用四圣散而痘起浆贯,用参四圣散浆回痂脱。

  ——小儿涕唾稠粘,大便黑屎,此胃经热毒,先君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芹菜汁而痊。

  ——小儿痘愈后,涕唾口干,饮汤腹胀。此胃气虚热而津液不足也,先用人参白术散二剂,后用五味异功散而愈;又用参四圣散、参内托散而痊。

  ——小儿涕唾稠粘,痰喘作渴,大便不利,此热毒蕴于内,用前胡枳壳散一剂,诸症顿退,又用济生犀角地黄汤二剂而愈。

  前胡枳壳散

  治涕唾稠涎,痰实壮热,胸中烦闷,大便坚实,卧则喘急。

  前胡枳壳(麸炒)赤茯苓大黄(炒)甘草(炙。各等分)上每服三钱,水煎,如身温脉微并泻者不可服。

  按∶前方若肺实胃热,气郁痰滞,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烦渴饮冷脉数,宜用此方。以表散外邪,疏通五内,使邪气不壅滞,且痘疮轻而易愈。

  紫草四圣散

  治痘疮出迟倒靥,或小便赤涩发热。

  紫草木通甘草(炒)黄(炒,各等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服。加款冬花、桔梗等分,名仙圣散。

  参苏饮

  治时气伤风,发热恶寒咳嗽,未明痘疹,疑似之间,此药甚为稳当。

  前胡人参紫苏叶干葛半夏茯苓(各三分)枳壳陈皮甘草(炙)桔梗(各二分)上水煎服。

  人参白术散

  治胃气虚弱,涕唾稠涎,或因克伐吐泻,口干作渴,饮食少思。(方见属阴属阳,即七味白术散)

  五味异功散

  (方见寒战切牙)

  人参清膈散

  (即十六味清膈散)

  犀角地黄汤

  (二方见顶陷心烦)

  四圣散

  (方见发热属阴属阳)

  参四圣散

  参内托散

  (二方见腹胀气促)

  惺惺散

  (方见症)

  [卷十七] 顶陷灰白泻渴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出二三日,始出如粟米状,或绿豆大,似水珠光泽明净,根窠红者,不须服药。若四五日大小不等,根窠光泽明净者,亦不须服药。如陷顶灰白泻渴者,服木香散。丹溪先生云∶痘疮灰白色,静者、怯者作寒看,躁者、勇者、发者作热看。若初出之时色白者,便须大补气血,参、、芎、归、术、芍、甘草、升麻、木香、丁香;泻者加诃子、肉豆蔻。若白色将靥如豆壳者,盖因初起,饮水过多,其靥不齐,俗呼倒靥,不妨,但须实表之剂自愈。

  如毒郁于里,大小便秘者,随通利之。窃谓∶前症不起发,不红活者,此因脾胃气虚,用参四圣散。顶陷灰白泻渴者,脾肺虚寒,用木香散、异功散。若灰白色或痒而脓不贯,用紫草、四君、木香。色赤或痒而脓不贯,用紫草木通汤。贯而脓清稀,用参内托散;不应,加附子,缓则不救。已出危症,如出赠痘,多有生者。

  ——小儿色淡白痒塌,此脾肺气虚血弱也,用紫草快汤、参、术各三钱二剂,稍应,又二剂,红活起发;又用托里散、参、术各三钱,贯脓而愈。

  ——小儿九岁,痘色白,手足冷,此脾胃虚弱,用六君子汤加木香、当归、紫草四剂,又用参四圣散加参、各三钱而靥。至十七日发热烦渴,脉洪大而虚,用八珍汤而愈。

  ——小儿十六岁,痘色白,脉虚浮,按之甚微而短,形气倦怠,饮食少思,此血气虚弱,用紫草木香散,内人参五钱十剂,色微赤;又用独参汤而贯。乃用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共享参二斤余而靥。随入科举毕,发热痕痒淡赤,昏倦不食,急灌以独参汤而苏,又用斤余,却用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而安。

  ——小儿痘疮七日,变灰白色,手足并冷,腹痛泻渴,先君谓阳气虚寒,用十二味异功散。不信,已而饮沸汤不知热,始投前药二剂,阳气顿复,却用独参汤、参四圣散而愈。

  ——小儿十五岁,因科举劳伤元气,出痘色白,贯脓不靥,眼闭昏愦,饮食与之则食,手指轻捏不冷,重按良久则冷,其脉轻诊而浮,重按如无,不及两寸,此阳气虚弱而无邪耳。用人参一两,干姜一钱,枣五枚,二日进四剂,结靥眼开。又二剂其眼常开,呻吟不绝。再剂却佐以补中益气汤,二十一日始言,但气短,云遍身痛如锥,索食,月余而靥。始末悉用前二汤,更无他饵。

  ——孕妇发热坠胎昏愦,遍身见痘灰白色,饮食药饵,到口即作呕,惟灌热汤则饮之,乃择壮年妇乳灌之不辍,日灌数碗,旬余省索食,云胸腹胀满,此脾气虚而乳食壅滞,令细呷浓茶半钟,胸满即宽,四十余日而靥。后因劳心发热如炙,用四君、参、、炮姜而痊。

  ——男子年三十,发热头痛,四肢拘急。服解表之药热益甚,遍身红点,渐成脓,窠已灰白,此痘疮因气虚耳。用参四圣散、托里散,色赤脓贯而靥。

  ——小儿第十日不红活,浆不满,先君谓气血虚弱,用参托里散数剂出赠痘,红活起发,又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十一味木香散

  木香大腹皮人参桂心赤茯苓青皮前胡诃黎勒(去核)半夏丁香甘草(炙。各三钱)上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量大小服。

  十二味异功散

  木香官桂(各三钱,去粗皮)当归(三钱半)人参茯苓陈皮浓朴白术(各二钱)半夏丁香肉豆蔻(二钱半)附子(炮,去皮,一钱)上每服三五钱,姜五片,枣三枚,水煎,量大小服。此药家传五世,累经效验。

  愚尝治痈疽阴症,凡杂症阳气脱陷,与寒气逼阳于外者,发热烦躁,口干作渴,投以姜、桂、附子之类,津液顿生,烦热顿退,其应如响。人但不习而察之耳。

  八珍汤

  治痘疮气血俱虚者,此方主之。若因脾气虚弱而不能生血者,宜用异功散。

  当归(一钱)川芎(五分)芍药(炒,七分)熟地黄(酒拌)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豆蔻丸

  (方见切牙)

  内托散

  (即托里散,方见痘痈)

  紫草快汤

  (方见大便不通)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二方见不靥)

  参内托散

  (方见腹胀气促)

  紫草木香散

  (方见大便不通)

  补中益气汤

  (方见寒战切牙)

  四圣散

  (方见痘出不快)

  参四圣散

  十全大补汤

  独参汤

  (三方见腹胀气促)

  紫草木通汤

  (方见痘出迟)

  [卷十七] 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六日至七日,肥满红活光泽,八日至九日,肥满苍蜡色者,皆不须服药。如身温气促,口干肚胀,足冷寒战切牙,饮水泻渴者,急用木香散加官桂、丁香服之,如不愈,服异功散。盖切牙者,齿槁也。窃谓∶前症若手足并冷,渴饮热汤,大便泄泻者,阳气虚寒也,宣热补之。手足不冷,大便不利,渴饮温汤者,脾气虚热也,宜调补之。手足不热,大便不利,渴饮热汤者,脾胃虚弱也,宜温补之。治者审焉!一小儿出痘,寒战切牙,四肢蜷缩,大便自利,手足并冷,喜饮热汤,此阳气虚寒也,用十二味异功散末二钱;诸症顿退;又用人参白术散、参四圣散而靥。

  ——小儿十四岁,面色忽赤忽黑,出痘寒战切牙,作渴烦热,喜饮热汤,此阳气虚寒也,用十全大补汤散,烦渴顿止,乃以八珍倍加参,至脓贯又作渴面赤,此脓成而血气虚也。用当归补血汤、八珍汤而靥,至月余面赤烦渴,或时昏愦,痘痕如赭,或时作痒,脉洪大,按之如无,此血脱也,用大剂当归补血汤而安。

  ——小儿痘疮,寒战切牙,内热作渴,形气倦怠,虽起发而欠红活,此阳气虚弱也,用参四圣散而结痂,忽作泻发热,此脾气虚也,用人参白术散、参内托散而靥。

  ——小儿痘疮,切牙面黄饮汤,此阳气虚弱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而愈。后仍切牙面赤作渴,至夜为甚,此脾肾阴虚也,用地黄丸、大补汤而愈。

  ——小儿脓不贯,兼寒战切牙腹胀,属脾胃虚弱,用四君、肉桂、归、、肉豆蔻,又用参四圣散而痊,后用托里散、四君子汤而靥。

  ——小儿痒塌寒战切牙,喜饮温汤,手足不热,属阳气虚弱也,用参四圣散,诸症已退,用参托里散,其浆渐贯,用十全大补汤,其痂顿靥。

  ——小儿十四岁,痘将愈忽寒战,手足并冷,脉微细而不及两寸,乃脾气虚热,用五味异功散、独参汤、十全大补汤而愈。

  ——妇人愈后寒战,脉浮大,按之微细,此血气虚也,用十全大补汤三十余剂而愈。后因劳,寒热往来,寒时手足如冰,热时手足如炙,脉浮大,重按则细,此阳气虚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加桂、附各一钱;夕用八味丸料,倍加桂、附,各五十余剂而安。

  ——小儿切牙作渴,面色忽白忽赤,脉洪数按之无力,左关尺为甚,此属肾虚也,用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寻愈。后因惊面青目赤,呵欠切牙,手寻衣领,此肝经虚热,用加减八味丸料,煎与恣饮,顿安,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小儿切牙,作渴饮冷,大便微秘,寒战痘赤,多在身侧,此属胆经虚热也,用小柴胡汤、柴胡麦门散各一剂,又用加味四物汤而痊。

  当归补血汤

  治痘疮血气亏损,或妄服峻剂,致血气俱虚,肌热大渴喜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其症似宜服白虎汤,但脉不长实为可验耳,若服白虎汤必死。

  黄(炙,一两)当归(二钱)上水煎,徐徐服。

  补中益气汤

  人参黄(炒)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各一钱)柴胡升麻(各二分)上姜枣水煎,徐徐服。

  五味异功散

  人参茯苓白术(炒)甘草陈皮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为末调服亦可。

  加减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五味子四两、肉桂一两)治肾经阴虚,虚火上炎,作渴切牙,或口舌生疮,或痰涎涌盛。

  六味地黄丸

  (加肉桂、附子各一两,名八味丸。二方见发热属阴属阳)

  独参汤

  (方见腹胀气促)

  小柴胡汤

  (方见症)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

  (二方见痘灰白色)

  十全大补汤

  (方见腹胀气促)

  八珍汤

  柴胡麦门冬散

  (二方见顶陷灰白)

  参四圣散

  (方见顶陷心烦)

  七味白术散

  (方见痘发热,即人参白术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