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卷上] 发热
  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然散而成热者是也。

  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热。

  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有谓翕翕发热者。有谓蒸蒸发热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薰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中所致也。观其热所从来。

  而汗下之证明其辨焉。若热先自皮肤而发者。知邪气之在外也。若热先自里生而发达于表者。知邪气之在里也。举斯二者。为邪气在表在里而发热也。惟其在表在里俱有发热。故邪在半表半里者。亦有发热之证。何者。以表证未罢。邪气传里。里未作实。是为半表半里。其发热者。或始自皮肤而渐传里热或始自内热而外达于表。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邪气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其在半表半里发热者。则表里俱发热。而但热又轻于纯在表者也。经虽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然少阴病始得之。亦有反发热者。盖亦属其表也。特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发汗者是已。发热为阳。寒之常也。一或阴阳俱虚与其下利新汗后。又皆恶其发热也。经云。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下利发热亦死。内经云。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斯亦发热也。讵可与寻常发热一概而论耶。医者更当明辨之。

  [卷上] 恶寒

  伤寒恶寒。何以明之。恶寒者。风寒客于荣卫之中也。惟其风寒客于荣卫。则洒淅然恶寒也。惟其荣卫之受风寒。则啬啬然不欲舒也。其恶寒者。非寒热之寒也。又非恶风也。且恶风者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室之内。帏帐之中。则坦然自舒也。

  至于恶寒者。则不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寒热之热。谓寒热更作。热至则寒无矣其恶寒虽发热而不欲去衣也甚则至于向火被覆而犹不能遏其寒也。所以然者。由阴气上入阳中。或阳微。或风虚相搏之所致也。恶寒一切属表。虽里证悉具。而微恶寒者。亦是表未解也。犹当先解其外。俟不恶寒为外解。

  乃可攻里也。经曰。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谓如伤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者。谓继之以发热。此则发于阳也。若恶寒而蜷。脉沉细而紧者。此则发于阴也在阳者可发汗。在阴者可温里。恶寒虽悉属表。而在表者亦有虚实之别。若汗出而恶寒者。则为表虚。无汗而恶寒者。则为表实。表虚可解肌。表实可发汗。又有止称背恶寒者。背者胸中之府。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内经曰。人身之阴阳者。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不足。阴寒气盛。则背为之恶寒。

  若风寒在表而恶寒者。则一身尽寒矣。但背恶寒者。阴寒气盛可知也。经所谓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而背恶寒者。当灸之。处以附子汤者是矣。又或乘阴气不足。

  阳气内陷入阴中。表阳新虚。有背微恶寒者。经所谓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是也。二者一为阴寒气盛。一为阳气内陷。又何以明之也。且阴寒气盛。岂又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曰口中润。如阳气内陷。

  则热烁津液为干。故于太阳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也。二者均是背恶寒。要辨阴阳寒热不同者。亦于口中润燥可知。

  [卷上] 恶风

  伤寒恶风。何以明之。黄帝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恶风。何者。以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风邪所中。于分肉不温而热矣。皮毛不充而缓矣。腠理失其肥。则疏而不密。开阖失其司则泄而不固。

  是以恶风也。是恶风恶寒二者。均为表证。其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啬然增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者也。恶寒则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及其恶风者。悉属于阳。非若恶寒之有阴阳也。三阴之证。并无恶风者以此也恶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无汗而恶风者。则为伤寒。当发其汗。若汗出而恶风者。则为中风。当解其肌。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尤当先解其外也。又有发汗多亡阳。与其风湿皆有恶风之证。盖以发汗。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由是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

  [卷上] 寒热

  伤寒寒热。何以明之。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邪正分争。往来寒热者。言邪气之入也。而正气不为之争。则但热而无寒也。乃有热而寒者。谓其正气与邪气分争。于是寒热作矣。争则气郁不发于外。而寒热争焉。争甚则愤然而热故寒已而热作焉。兹乃寒热之理也。或谓寒热者。阴阳争胜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此阴阳之争也。何则。盖以寒为阴。而热为阳里为阴而表为阳。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矣。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矣;其邪在半表半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矣。表里之不拘。内外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而寒热且往且来也。是以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气半在表半在里。则寒热亦半矣。审其寒热多少。见其邪气浅深矣。

  小柴胡汤。专主往来寒热。而又立成诸加减法。亦为邪气在半表半里。未有定处。

  往来不常。又寒热如疟。与夫发热恶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热加疟者。作止有时者也。及往来寒热。则作止无时。或往或来。日有至于三五发者。甚者十数发。其与疟状有以异也。至于发热恶寒者。为发热时寒并不见。恶寒时热不见也。不若此热已而寒。寒已而热者。虽然。应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

  而结热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亦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不可不知也。

  [卷上] 潮热

  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时发者。乃为潮热。阳明者。属胃土。应时则王于四季。应日则王于未申。经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盖邪气入胃。谓之入腑。腑之为言聚也。若府库之府焉。邪气入于胃。而不复传。邪气郁而为实热。随王而潮。是以日晡所发潮热者。属阳明也。惟其属阳明。故潮热为可下之证。经曰。潮热者实也。又曰。潮热者。此外欲解也。可攻其里焉。又曰。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即此观之。潮热属于胃者。昭然可见焉。虽然。

  潮热为里实可下之证。如或脉浮而紧。与其潮热而利。或小便难。大便溏者。皆热未全入腑。犹带表邪。当和解其外。外解已而小便利。大便硬者。乃可攻之。或谓潮热有属太阳少阳者乎。少阳王于寅卯。太阳王于巳午。若热于此时发者。为邪未入胃。岂得谓之潮热。必待日晡所发者。乃谓之潮热。见其邪在胃也。遇疾值病。详而验之。始见得真也。

  [卷上] 自汗

  伤寒自汗。何以明之。自汗者。谓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者是也。内经曰。阳气卫外而为固也。卫为阳。言卫护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汗者干之而出。邪气干于卫气。气不能卫固于外。则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疏。由是而津液妄泄。

  然润。然出。谓之自汗也。如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风邪干于卫也。太阳中。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暑邪干于卫也。多汗出而濡。此其风湿甚者。

  湿邪干于卫者也。是知卫气固护津液。不令妄泄。必为邪气干之而出也。风寒暑湿之毒。为四时之气。中人则为伤寒。风与暑湿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伤人。独不汗出。寒伤荣而不伤卫。卫无邪气所干。则皮腠得以密。津液得以固。是以汗不出也。及其寒渐入里。传而为热。则亦使自汗出也。盖热则荣卫通。腠理开而汗泄矣。

  然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焉。虚实之异焉。若汗出恶风。及微恶寒者。皆表未解也。必待发散而后愈。至于漏不止而恶风。及发汗后恶寒者。又皆表之虚也。必待温经而后愈。诸如此。皆邪气在表也。若汗出不恶寒者。此为表解而里未和也。经曰。阳明发热汗出。此为越热。又曰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又非若邪气在表而汗出之可缓也。伤寒自汗之证为常也,设或汗出发润。与其出之如油或大如贯珠。着身出而不流。皆为不治之证也。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润。然一时间许。

  烦热已而身凉和。乃为佳矣。此则阴阳气和。水升火降。荣卫通流。邪气出而解者也。内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此之谓也。

  [卷上] 盗汗

  伤寒盗汗。何以明之。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自汗则不论睡与不睡。自然而出也。及盗汗者。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睡也。凑凑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杂病盗汗者。责其阳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

  何者。若邪气一切在表干于卫。则自然汗出也。此则邪气侵行于里。外连于表邪。

  及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觉则气散于表。

  而汗止矣经曰。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又阳明病。当作里实。而脉浮者。云必盗汗。是犹有表邪故也。又三阳合病。目合自汗。是知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明矣。且自汗有为之虚者。有为之实者。其于盗汗之证。非若自汗有实者。悉当和表而已。不可不知也。

  [卷上] 头汗

  伤寒头汗。何以明之。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蓄。蒸发腠理。遍身汗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不得越。热蒸于阳。故但头汗出也。何者。以三阴之经。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循于头。独诸阳脉上循于头尔。

  经曰。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为热不得越而上达者也。又热入血室。与其虚烦。或阳明被火。及水结胸。皆但头汗出也。俱是热郁于内。而不得越者也。此数者。或吐或下。皆欲除其热也。或谓头汗之证。悉属阳明。而为里热也。而有不属阳明。属表者乎。且邪但在表者。则无头汗之证。必也寒湿相搏。与邪气半在表半在里者。乃有头汗也。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及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皆邪气半在表半在里。令头汗出也。湿家但头汗出。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湿相搏。令头汗出也。兹数者。皆邪气所干。令头额自然汗出。又不谓之逆。其小便不利。则恶见头汗出也。

  湿家下后。亦恶见头汗出也。兹二者乃为头汗之逆者也。何则。以小便不利而成关格。若头汗出阳脱也。经云。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湿家下后。

  若额上汗出。而微喘者。亦阳脱也。经云。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者。盖阳脱也。则知可治而治。知其不可治而不治。皆得十全之上者。在于明辨而审也。

  [卷上] 手足汗

  伤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阳明为津液之主。病则自汗出。其有自汗出者。有但头汗出者。有手足汗出者。悉属阳明也。何以使之然也。若一身自汗出者。谓之热越。是热外达者也。但头汗出者。是热不得越。而热气上达者也。及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旁达也。经曰。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必硬也。

  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由此观之。手足汗出。为热聚于胃可知矣。或谓热聚于胃。而手足为之汗出。其寒聚于胃。而有手足汗出者乎。经曰。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且热聚于胃。为可下之证。其寒聚于胃。为不可下。又何以明之。要明于此二者。必曰大便初硬后溏。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是以不可下者也。若大便难谵语者。为阳明证具。则是可下之证。临病之际。宜须两审。

  [卷上] 无汗

  伤寒无汗。何以明之。腠理者。津液凑泄之所为腠。文理缝会之中为理。津液为风暑湿气所干。外凑皮腠者。则为自汗出。若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无汗。

  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蓄。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其伤寒无汗。则腠理致密也。风中于卫。则腠理开而自汗。寒中于荣。则无汗。谓腠理闭也。经所谓太阳病恶风无汗而喘。及脉浮紧无汗。发热。及不汗出而烦躁。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得汗。脉浮无汗。

  而喘。与其刚痉无汗。是数者。皆寒邪在表而无汗者也。其邪气行于里。无汗者。为邪气在表熏发腠理则汗出。邪气内传。不外熏发者则无汗。经所谓阳明病无汗。

  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及伤寒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与夫三阴为病。不得有汗。是数者皆邪行于里而无汗者也。其水饮内蓄而无汗者。为水饮散而为津液。津液布渗而为汗。既水饮内蓄而不行。则津液不足而无汗。经所谓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是津液内渗而无汗者也。其阳虚无汗者。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无汗。经所谓脉浮而迟。迟为无阳。

  不能作汗。其身必痒。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以久虚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为异哉。一或当汗而不汗。服汤一剂。病证仍在。至于服三剂而不汗者。死病也。又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黄帝谓阳脉之极也。死。兹二者以无汗为真病。讵可与其余无汗者同日而语也。

  [卷上] 头痛

  伤寒头痛。何以明之。头痛谓邪气外在经络。上攻于头所致也。难经曰。三阳经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厥头痛。言三阳之经上于头尔。然伤寒头痛者。太阳专主也。何者。以太阳之经起于目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经所谓太阳受病者。头项痛。腰脊强。又曰七日病衰。头痛少愈。虽然。阳明少阳亦有头痛不若太阳之专主也。盖太阳为病属表。而头痛专为主表证虽有风寒之不同。必待发散而后已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伤寒也。麻黄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桂枝汤主之虽有伤寒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而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者又云。若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仍在表也。当与桂枝汤以头痛未去虽不大便六七日。其小便清者。犹为在表。是知头痛属乎表者明矣。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多头痛之证。惟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病亦有头痛。经曰。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汤主之者是矣。

  夫头者精明之府也。神明居之。小小邪气作为头痛者。必曰发散而可也。其或痛甚。入连于脑。而手足寒者。又为真病。岂能发散而已哉。呜呼。头痛为外疾犹有不可治者。又矧脏腑之疾乎。

  [卷上] 项强

  伤寒项强。何以明之。太阳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臂内挟脊。抵腰中。经曰。太阳之病。项背强痛而恶寒。以太阳感受风寒。则经脉不利。而项为之急。颈为之强尔。伤寒颈项强急者。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

  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是皆发散之剂也。二者均是项背强而发散。又有轻重者。

  盖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表实者可发汗。

  是以为治不同也。桂枝加葛根汤方。是桂枝加麻黄葛根。又葛根汤方。亦是桂枝汤中加麻黄葛根。深详究之。无汗恶风为表实。正可发汗。则于桂枝汤中加葛根麻黄为当矣。汗出恶风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恐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而不加麻黄也几音殊。几引颈之貌。几短羽鸟也。短羽之鸟。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引其头尔。项背强者。动亦如之。非若几案之几而偃屈也。太阳伤寒项背强。其或太阳中风。加之寒湿而成痉者。亦项强也。经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金匮耍略曰。太阳病其证项背强ktkt然。脉反沉迟者。此为痉。桂枝加栝蒌汤主之。虽项背强。然太阳病表证。悉当发散。又有结胸病者。项亦强如柔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汤丸主之。临病之际。

  审其表里。可汗可下。随证投汤则万全矣。

  [卷上] 头眩

  伤寒头眩。何以明之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为眼花。眩为眼黑。眩也运也冒也。三者形俱相近。有谓之眩运者有谓之眩冒者运为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者是矣。冒为蒙冒之冒世谓之昏迷者是矣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以少阳居表里之间表邪所传。渐行于里。表中阳虚故时时目眩也。二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运眩冒者。以少阳与太阳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则头眩与眩冒者。皆发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阳虚也故针经有曰上虚则眩。下虚则厥眩虽为虚。而风家亦有眩者。盖风主运动故尔。伤寒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为阳明中风。是风亦主头眩也。诸如此者。皆非逆也。及其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呜呼。病势已成。可得半愈。及病势已深。虽神医其能已之耶。

  [卷上] 胸胁满

  伤寒胸胁满。何以明之。胸胁满者。谓胸膈间气塞满闷也。非心下满者也。胁满者。

  谓胁肋下气胀填满也。非腹满者也。邪气自表传里。必先自胸膈。已次经心胁而入胃。邪气入胃。为入府也。是以胸满多带表症。胁满者。当半表半里症也。经曰。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

  宜麻黄汤。是胸满属表。而须发汗者也。盖胸中至表犹近也。及胁者则更不言发汗。但和解而已经曰。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又曰。胸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本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小柴胡汤主之。是知胁满属半表半里明矣。大抵胸胁满。以邪气初入里。未停留为实。

  气郁积而不行。致生满也。和解斯可矣。若邪气留于胸中。聚而为实者。非涌吐则不可已。故华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则愈。是邪气已收敛而不散漫者。则可吐之。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膈之上为高。越之为吐也。经曰。病在胸中当吐之。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则以栀子豉汤吐之。若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则以瓜蒂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剂。栀子豉汤吐胸中虚烦客热也。瓜蒂散吐胸中痰实宿寒也。若能审明药剂之轻重。辨别邪气之浅深。

  对症投汤。不为效者。未之有也。

  [卷上] 心下满

  伤寒心下满。何以明之。心下满者。谓正当心下高起满硬者是矣。不经下后而满者。则有吐下之殊。若下后心下满者。又有结胸痞气之别。经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又曰。脉浮而大。

  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攻之。兹二者。为不经汗下而心下满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气之高下。高者则因而越之。下者则因而竭之。

  要在泄其邪也。至于阳明病。虽心下硬满。又未可攻。经曰。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邪气自表传里。至于心下留结为实者。

  则不可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为实者。则不可下。故有此戒也。又邪气在表。未应下而强下之。邪气乘虚结于心下。实者硬满而痛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为虚痞。

  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己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虚痞。盖实邪留结。则为硬为痛。虚邪留滞。则但满而不硬痛也。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明其邪实可知矣。

  脉浮而紧。而反下之。邪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明其邪虚可知矣。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罢。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隔。阳气内陷。心中因硬。则为结胸。须陷胸汤丸攻之可也。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而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须诸泻心汤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满硬。一为虚。一为实。凡投汤者大须详审。结胸虽为实邪。众皆共知。当用陷胸汤丸下之。或脉浮大者。则不可下。下之则死。即是犹带表邪。未全结实。下之重虚其里。邪深结则死。设或结胸形证悉具。而加之烦躁者。又为不治之疾。药之所以能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气。邪气胜。胃气绝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布。虽神丹其何能为效也。

  [卷上] 腹满

  伤寒腹满。何以明之。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华佗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谓入腑也。是在腹也。犹未全入里者。虽腹满为里证。故亦有浅深之别。经曰。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

  谓之邪气已入腑也。伤寒邪入腹。是里证已深。故腹满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经曰。

  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少阴病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诸如此者。皆为里证是也。虽曰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去之。然腹满不减者。则为实也。若腹满时减者。又为虚也。则不可下。经曰。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但比之实者。不至坚痛也。大抵腹满属太阴证也。阳热为邪者。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者脾土也。治中央。故专主腹满之候。

  又发汗吐下之后。因而成腹满者。皆邪气乘虚内客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经曰。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伤寒吐后腹胀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胀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三者有当温者。

  有当下者。有当吐者。何邪气不一也。且发汗后腹满当温之。邪气在表。因发散则邪去。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壅滞。而为胀满。是当温散可也。吐后腹满可下之。邪气在胸者。则可吐之。吐之邪去则安。若吐后邪气不去。加之腹胀满者。是胸中之邪。下传入胃。壅而为实。故生胀满。当须下之可也。

  下后腹满可吐者。邪气在表。未传入腑。而妄下之。邪自表乘虚而入。郁于胸中。而为虚烦。气上下不得通利者。腹为之满。故当吐之可也。凡为医者。要识邪气所起所在。审其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知邪气之虚实。发汗吐下之不瘥。温补针艾之适当。则十全之功。自可得也。

  [卷上] 少腹满

  伤寒少腹满者。何以明之。少腹满者。脐下满是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难经曰。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其治在脐下。邪气自上而下。至于下焦。结而不利。故少腹满也。胸中满。心下满。皆气尔。即无物也。及腹满者。又有燥屎为之者。至于少腹满者。非止气也。必有物聚于此。而为之满尔。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阳。清阳归之。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浊阴归之。清者在上。而浊者在下。内经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当出不出。积而为满。是在上而满者气也。在下而满者物也。所谓物者。溺与血尔。邪气聚于下焦。则津液不得通。血气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滞于下。

  是生胀满。而硬痛也。若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者。是邪实也。须大陷胸汤下之。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利者。则是蓄血之症。小便不利者。则是溺涩之症。经曰。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又曰。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谛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满者。为太阳随经。瘀血在里。

  太阳自入腑者也。经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气汤主之。是少腹硬满。为物聚于下可知矣。渗之利之。参酌随宜。可为上工。

  [卷上] 烦热

  伤寒烦热。何以明之。烦者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也。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烦而热。无时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热。而烦热为热所烦。非若发热而时发时止也。故谓之烦热。经曰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曰。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再与桂枝汤。又曰。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即此观之。烦为表热明矣。故又有烦疼。即是热疼。又有烦渴。

  即是热渴也。以烦为热。又何疑焉。至于胸中烦。心中烦。内虚烦。须皆以烦为热。设伤寒至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与脉和大烦。

  目重睑内际黄者。又皆为欲解。所以言大烦者。以肌表大热。则是邪热欲去。泄达于外也。故为欲解。内经曰。谨熟阴阳。以意调之。

  [卷上] 虚烦

  伤寒虚烦。何以明之。虚烦者。心中郁郁而烦也。有胸中烦。有心中烦。有虚烦。诸如此者。皆热也。若止云烦者。表热也。及其邪热传里。故有胸中烦。心中烦。虚烦之别。

  三者要在观其热所从来。审其虚实而治。为不同也。如不经发汗吐下而烦者。则是传经之热。不作膈实者。但多和解而已。故经曰。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者。

  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是皆利解而彻热者也。若因吐下发汗后而烦者。则是内陷之烦。但多涌吐而已。发汗吐下后。虚剧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者。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是皆取其吐而涌其热者也。虚烦之状。心中温温然欲吐。愦愦然无奈。欲呕不呕。扰扰乱乱。是名烦也。非吐则不能已。经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脉乍结。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瓜蒂散。二者症均是烦也。药均是吐也。而又轻重之不同。吐下发汗后。邪气乘虚而入为烦者。则谓之虚烦。与栀子豉汤。则是吐剂之轻者。不因吐下发汗后。邪气结于胸中。则为膈实。与瓜蒂散。则是吐剂之重者。又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则是烦之实者也。与调胃承气汤下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则是烦之虚者也。与小建中汤补之。烦为热也。悸而复烦为虚者。以悸为虚。悸甚而烦。故为虚也。少阳之邪入腑者。

  烦而悸。则为热也。大抵先烦而悸者。是为热也。先悸而烦者。是为虚也。内经曰。治病必先求其本。诚哉是言也。

  [卷上] 烦躁

  伤寒烦躁。何以明之。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经有烦疼、烦满、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燥者。为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隔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矣。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烦躁之由。又为不同。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有因火劫而烦躁者。有阳虚而烦躁者。

  有阴盛而烦躁者。皆不同也。经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者。是邪气在表而烦躁者也。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是邪气在里而烦躁者也。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太阳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人大汗出。大热入胃。躁烦者。火劫令烦躁者也。阳微发汗。躁不得眠。与之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者。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者。阳虚烦躁者也。少阴病。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者。阴盛而烦躁者也。诸如此者。症之常也。非逆也。设或结胸症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少阴病。

  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症。呜呼。烦躁为常有之疾。复有诸不治之症。临病者之侧。又当熟审焉。

  [卷上] 懊

  伤寒懊。何以明之。懊者懊恼之懊。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懊恼恼。烦烦。

  郁郁然不舒畅。愤愤然无奈。比之烦闷而甚者。懊也。由下后表中阳邪乘虚内陷。郁而不发。结伏于胸心之间。故如是也。经曰。表未解。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又曰。下之益烦。心中懊如饥。即是阳气内陷。为诸懊也。其治之法。或吐之。或下之。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与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二者为邪热郁于胸中。当须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

  胃中有燥屎者。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当须大承气汤、茵陈汤攻之。以涤其内热也。识诸此者。吐下之不瘥。汤剂之适当。则无不愈者。一或当汗反吐。疗热以温。则变证百出。斑出黄生者多矣。其为医者。请精究之。

  [卷上] 舌上苔

  伤寒舌上苔。何以明之。舌者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红而泽。伤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也。邪气在表者。舌上即无苔。及邪气传里。津液结搏。则舌上生苔也。寒邪初传。未全成热。或在半表。或在半里。或邪气客于胸中者。皆舌上苔白而滑也。经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邪初传入里者也。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可与小柴胡汤。是邪气在半表半里者也。阳明病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是邪客于胸中者也。脏结宜若可下。舌上苔滑者。则云不可攻也。是邪未全成热。犹带表寒故也。及其邪传为热。则舌之苔。不滑而涩也。经曰。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大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热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已深也。金匮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若舌上色黑者。又为热之极也。黄帝针经曰。热病口干舌黑者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

  黑为肾色。见于心部。心者火。肾者水。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观其口舌。亦可见其逆顺矣。

  [卷上] 衄血

  伤寒衄者。何以明之。鼻中血出者是也。杂病衄者。责热在里。伤寒衄者。责热在表。

  何以言之。病源曰。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血得热则散。随气上从鼻中出。则为衄。是杂病者。责在里热也。经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小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以此观之。是伤寒衄者。责其表热也。千金翼曰。吐血有三种。一曰肺疽。二曰伤胃。三曰内衄。既吐血家谓之内衄。则其鼻中出血者。可谓之外衄。是经络之血妄行也。经络热盛。阳气臃重。迫血妄行。出于鼻则为衄。

  经曰。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又曰。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言衄为经中阳盛也。凡伤寒脉浮。鼻中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欲衄也。经曰。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又有不应发汗而强发汗。因致衄者。经曰。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是也。衄家难为邪热在经。而又不可发汗。经曰。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不得眠。前云桂枝汤麻黄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耳。若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即非桂枝麻黄汤专治衄也。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是经中之邪。随血而散则解矣。故知衄者。不待桂枝汤麻黄汤发散之也。衄者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黄帝又皆以为不治之疾。临病之际。审而治之。则不失矣。

  [卷上] 哕

  伤寒哕者。何以明之。哕者俗谓之咳逆者是也。kt(音噎)近于哕。kt者但胸喉间气。kt塞不得下通。

  然而无声也。若哕则吃吃然有声者是也。哕者成金也。胃受疾故哕。

  哕也。kt皆胃之疾。但轻重有差尔。虚寒相搏。反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言胃气虚竭也。伤寒大吐大下之后。极虚复极汗出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又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即是观之哕、kt皆胃疾可知矣。经曰。趺阳脉浮。则为气kt。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大抵妄下之后。胃虚气逆。则成哕也。经曰。湿家若下之太早则哕。本虚攻其热则哕。而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诸如此者。皆下之后。胃虚而哕者也。然kt者正为水寒相搏。必曰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而可矣。至于哕者。则又热气壅郁。气不得通而成者也。轻者有和解之证。重者有攻下之候。经曰。有潮热时时哕。与小柴胡汤者。即是和解之证也。哕而腹满。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即可攻下之候也。伤寒至于哕。则病已极也。非若渴烦等轻缓之候。如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是言其极也。又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是为真病。其若是者。虽有神医之术。当斯脱绝之候。又何以措其手足哉。

  [卷上] 咳

  伤寒咳者。何以明之。咳者声咳之咳。俗谓之嗽者是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

  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是令咳也。甚者续续不已。连连不止。坐卧不安。语言不竟。动引百骸。声闻四近矣。咳之由来。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饮而咳者。有邪气在半表半里而咳者。虽同曰咳。而治各不同也。

  内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寒气。寒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咳嗽者。是肺寒而咳也。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者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主之。二者是停饮而咳者也。虽皆为水饮所作。而小青龙场所主。为水饮与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汤所主。为水饮与里寒相合而咳者。又不可不知也。伤寒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主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者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主之。二者是邪气自表传里而咳者。虽皆为邪气传里。而小柴胡汤所主。为阳邪传里。动肺而咳者。四逆散所主。为阴邪传里。动肺而咳者。又不可不识也。表、寒也。里、寒也。挟水饮则必动肺。

  以形寒寒饮则伤肺故也。阳、邪也。阴、邪也。自表传里。则必动肺。以脏真高于肺故也。咳为肺疾。治之必发散而可矣。而又有不可发汗者。

  经曰。咳而小便利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冷。又曰。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兹虽逆也。又脉散者。为心火刑于肺金。鬼贼相刑必死。临病之侧。可不察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