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三阴总辨
撰伤寒书者。每于三阴或热或寒之故。都模糊过去。即有传经直中之分。亦非仲景本旨。此处不明。何以临症。用陈鄙见。质诸高明。
一、三阴。有阳经注入之邪。有本经自感之邪。注入之邪。则传变不一。阳主动也。自感之邪。则在本经。阴主静也。
邵评∶传经自受。是邪入三阴之两大法门。
一、三阴。世都以传经直中分两门。传经悉指为热。直中悉指为寒。此说似是而实有未尽者。夫传经。即邪从三阳经传入。直中。即本经自受之风寒也。盖邪之传入三阴。热症固多。而寒症亦间有。本经中寒。固无热症。而中风亦能发热。未可以此分寒热了之。其症细述于左。
邵评∶不可以传经自受。分其寒热者。以阴经寒邪。不能发热。阴经风邪。亦有发热也。
一、邪从阳经注入三阴。则或为热症。或为寒症。如邪入太阳。先作郁热。以次传入阴经。则为热症。或邪在太阳。不及郁热。即入少阴。而现少阴形证。则为寒症。或太阳之邪。即入少阴。
而仍带太阳标病。则为先寒后热之症。或太阳之邪。不传阳明少阳。便入三阴。随其人之体质虚实。
脏腑寒热。则从阴化为寒症。从阳化为热症。或风温之邪。从三阳入阴经。则无不为热症。凡三阴篇内。所称转属阳明。而用承气等汤。皆阳经传入之热症也。
邵评∶邪入三阴。或寒或热之故。分别详明。
一、三阴自受之邪。各有中风中寒之症。三阴中风。则能发热。以风属阳邪故也。三阴中寒。则不能发热。以寒属阴邪故也。即少阴有反热之症。亦必带太阳标病而然。后人但知传入三阴为伤寒。不知三阴自感。亦伤寒也。故于本经中风发热。便误认为传经标病。以本脏中寒无热。即指为直中阴症。讵知桂枝汤为表之里药。固能兼治三阴自感之风邪。
而理中四逆等汤。本治三阴自感之寒邪也耶。盖风寒六气之伤人。或入于阳。或入于阴。原无一定。
但值何经之虚而治之。不得专以太阳为受邪之始也。故三阴固有阳经注入之症。亦有本经自感之症。均属伤寒。不必另立名目也。兹于三阴经中无直中之条。非略也。正不敢蛇足耳。
邵评∶三阴自受寒邪。不能发热。三阴自受风邪。亦能发热。不可因其有热。误认为阳经传入之热症也。
惟三阴自受风邪。宜桂枝汤和表。自受寒邪。用理中四逆温里。
一、三阴自受之邪。论中有可历指而见者。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此太阴中风也。如太阴病。腹满而吐。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太阴中寒之症也。如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此即少阴中风欲愈之脉也。至于少阴中寒。宜汗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当温者。附子四逆等汤是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此即厥阴中风欲愈之脉也。厥阴中寒。即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是也。阅少阴厥阴篇内。止有中风欲愈之脉。并无未愈之证治者。必有阙文也。
邵评∶此论三阴自受风寒脉症治法。分别精细。
一、三阴篇内。惟少阴有大承气急下三症。而太阴厥阴篇内。并无承气之条。奈何后人反称邪在厥阴。三承气选用。夫承气。本阳明胃药。少阴用承气者。盖因肾水一亏。胃土燥实。病已转属阳明。故急下以存阴液。仲景述厥阴病云。下之利不止。此厥阴忌下之明戒也。焉有邪在厥阴。
反用承气之理。圣训具在。是非自见。
邵评∶论三阴热邪结实。可用承气攻下之法。否则切不可用之理。分别甚精。
[卷二] 太阴总要述古
理中汤。桂枝汤。五苓散。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三物白散。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卷二] 太阴本病述古
腹满。腹痛。发黄。吐利。
太阴湿土所主。仲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等症。为太阴病。乃湿土自病。非阳经注入之症也。其脉必沉而细。无论外受寒邪。内伤生冷。总以温中散寒为主。理中汤主之。
邵评∶太阴受邪有二端。一因外受风寒。一因内伤冷食。与他经不同也。自受寒邪。治宜温中。
若太阴中风。其脉尺寸俱浮。其症四肢烦疼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其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也。
太阴腹满而痛。自利不渴者。因于寒。咽干而渴者。因于热。因于寒。湿土自病。宜理中温之。因于热。
病必关于阳明。或暴烦下利。或发黄便硬。此脾家热。即属胃家之热。为转属阳明之症。宜从阳明治。
邵评∶同是满痛自利。着眼渴与不渴。不渴自受寒邪。故宜温。渴是阳经热邪传入太阴。脾胃相连。
故病关阳明。太阴热邪转属胃腑。故可从阳明治。此太阴满痛自利。以渴不渴辨寒热。最为要诀。
伤寒脉浮而缓。身不发热。手足自温者。太阴也。太阴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盖寒湿伤于肌肉。不能外越皮肤。故发黄。若小便利。则湿气下输膀胱。便不发黄。设小水不利。
当用五苓散利之。若寒湿伤于太阴之表。可从小便而出。若湿热伤于太阴之里。又当从大便而出。故至七八日。暴烦下利。虽日十余行。不必治之。以脾家实。所积腐秽。行尽自止矣。盖不须温。亦不须下也。
邵评∶太阴热邪暴烦。是里阳陡发。下利虽多。正是脾家秽积之去路。去尽则自止。此条是太阴湿热。
故脉浮缓。治当利小便。若七八日暴烦下利。有阳气来复。脾家所有积秽。下尽自止。不须用温与下也。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四逆辈。
邵评∶太阴自受寒邪。气机下注。故有下利之兆。自利因于寒湿。故不渴。治当温脏祛寒。
恶寒脉微而复利。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邵评∶恶寒而脉微下利。阳虚而阴胜也。此为阴寒下利。用四逆汤温里。人参补虚。最为精当。
下利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此脾气虚。而邪气盛故也。
太阴腹满时痛。误下之。胸下结硬。而成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与三白小陷胸汤。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如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三白小陷胸汤即三物白散)邵评∶腹满时痛。太阴寒邪。误与寒药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与热实结胸不同。
故用温通一法。无热症者。不四肢烦疼也。
若太阳误下。续得自利。脉弱腹满而痛。此太阳之热邪。陷于太阴之里也。腹满时痛为虚。宜桂枝加芍药汤。腹满大痛为实。宜桂枝加大黄汤。然脉弱。则胃气亦弱。故云。设当用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邵评∶下利为太阴本症。自利因脾实。秽尽则愈。自利因脏寒者。四逆辈温之。此自利因太阳误下。
而邪入太阴。则腹满时痛。当加芍药。大实痛者。当加大黄矣。然下后脉弱。则胃气亦弱。当小其制而减用之。虽然。下利腹痛。热邪为患。故用芍药。若阴寒腹痛。非芍药所宜。仲景与大黄并提。勿得轻视。
若误下太阳。热邪陷入太阴。是阳经注入之症。分虚实治之。
[卷二\太阴本病述古] 腹满
腹属阴属里。故阳明里症是腹满。三阴俱有腹满。太阳汗后腹满。脾胃不和也。
二陈汤加浓朴和之。阳明潮热腹满。燥矢也。下之。身黄小水不利腹满。湿热也。茵陈蒿汤。
邵评∶腹满有汗后脾胃不和之虚满。有燥矢湿热二症之实满。当分因施治。
太阴腹满。有虚寒。如腹满时痛。食不下。吐利交作是也。理中汤加浓朴。有实热。如腹满大痛。咽干便秘。或发黄。或暴下赤黄。此脾家实热。为转属阳明。宜承气加减。(合参准绳金鉴)邵评∶腹满有虚寒。是太阴本症。宜温中。有实热。是太阴转属阳明。宜下之。
[卷二\太阴本病述古] 腹痛
邪气入里。与正气相搏。则腹痛。故太阳无腹痛。少阳有胁痛而无腹痛。阳明里症有腹痛。三阴俱有腹痛。当分部位。中脘痛属脾。脉沉迟者内寒。理中汤。阳脉涩。阴脉弦。小建中汤。
邵评∶三阳惟阳明。有腹痛。三阴俱有腹痛。须分部位。当察其所痛之因。分别施治。
少腹痛属厥阴界分。四肢逆冷。小便清白。是冷结膀胱。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之。如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气汤。小便不利者。
是水蓄膀胱。五苓散。大小便俱不利者。是水热蓄积。八正散。
邵评∶少腹痛有血蓄、水蓄、水与热俱蓄三因分别。治法甚精。惟桃仁承气之大黄。宜用醋炒。
若大实。小腹满痛。或绕脐攻痛。不大便。脉实者。承气汤。
邵评∶胃腑热实。燥屎作痛。故用下法。
发热口渴。脉弦洪而腹痛者。属脾热。芍药黄芩汤。腹痛欲吐利。烦躁饱闷者。防痧毒。当刺委中、少商等穴。(合参准绳金鉴)邵评∶痧秽内滞。气闭作痛。治宜芳香开泄。
按腹痛有虚实。按之痛甚属实。按之痛减属虚。有寒热。自下逆攻而上者。火也。自上奔迫于下者。寒也。又伤寒腹痛。以凉水试之。其痛稍可者。热也。转甚者。寒也。
邵评∶辨明虚实寒热痛势之不同。甚精。
又评∶试辨寒热之法亦当。
[卷二\太阴本病述古] 发黄
伤寒发黄。惟阳明太阴两经有之。阳明病。应遍身有汗。今但头汗出。小便不利。
心中懊。身必发黄者。瘀热在里。内外无从发泄也。发汗已。身目皆黄者。大发湿家汗。风去湿不去也。
发汗已。太阴病。身当发黄。因小便不利。湿土为热所蒸。而黄色外现也。若小便自利。
小腹硬满者。瘀血发黄也。
邵评∶以小便利不利。分发黄蓄血。是已。惟胆汁入血为胆黄。其症治尚须补入。治法。阳明发黄。
乃胃家移热于脾。必二便俱秘。茵陈蒿汤。太阴发黄。是脾家湿热。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茵陈五苓散。
邵评∶发黄有太阴阳明湿热虚实之不同。若发黄而二便俱秘者。乃阳明胃实。
移热于脾。故宜用下。若发黄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太阴脾湿蒸热。故宜清利。
若发黄。汗出身冷。
脉沉迟者。阴黄也。茵陈五苓加干姜(参准绳)邵评∶寒湿留滞而成阴黄。故宜温通。若更阳虚。可用茵陈四逆汤。
金鉴云。表实无汗发黄者。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汗之。里实不便者。宜茵陈蒿汤下之。无表里症而热甚者。宜栀子柏皮汤清之。大便溏。小便不利。发黄者。宜茵陈五苓散利之。阴证发黄者。宜茵陈四逆汤温之。环口黧黑。冷汗者。阴黄死症也。身体枯燥如烟煤者。阳黄死症也。
邵评∶发黄有汗下清利温五种治法。治黄之法。不外是矣。阴黄阳绝。阳黄阴涸。均是死症。
[卷二\太阴本病述古] 吐利
按太阴腹痛吐利。一属寒湿。六脉沉细。舌润不渴。是也。宜理中、二陈、藿、朴之类。温中散寒。一属湿热。舌燥口渴。小便短赤。是也。宜二陈、二苓、枳实、浓朴、川连之类。清热利湿。
邵评∶太阴腹痛吐利二症。有寒湿湿热二因。宜温宜清。治法不同。必须详辨。
[卷二] 太阴新法
东南之地。水潦归焉。居其处者。多蒙湿邪之害。然闽广湿胜。江浙则湿热相兼。感之为病。内应太阴。以太阴湿土所主也。今将太阴本病传经。并列于下。病无遁形矣。
凡见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舌苔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饮。此太阴感寒本病也。当以理中汤为主治。兼外感加苏叶。胀满加浓朴。有食加青、陈、楂、曲之类。吐多加丁香、藿梗。
泻多加木香、木瓜。(太阴感寒)邵评∶此太阴感寒之正法。
有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燥渴饮。或大便泄泻。小水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湿热内结于太阴。急宜开之。须半夏、赤苓、浓朴、草蔻、川连、通草、广皮、滑石之类。如便秘不泻。加枳实、大黄行之。此即转属阳明也。(湿热内结)邵评∶此湿热内结之正法。
如发热不已。头重身痛。大便顺。小便涩。脘满不饥。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缓者。此湿邪内着。太阴受病也。宜二陈、茅术、浓朴、猪苓、泽泻、茵陈、米仁、姜皮之类。湿邪去。热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苏。(湿邪内着)若发热一身尽痛。而兼四肢微肿者。此风湿流注手足也。宜二陈。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姜黄之类。足胫红肿。合二妙。(风湿流注)凡伤寒热甚不解。但头汗出。腹满溺涩。目黄口渴。舌苔黄腻。此湿热郁于太阴。欲发黄也。急用茵陈二苓、枳实、浓朴、黄柏、栀子、茅术、秦艽、车前、泽泻等。利之清之。二便俱秘。小腹胀满者。此转属阳明也。宜茵陈蒿汤。(湿热发黄)凡遇伤寒发热之症。已经解表清里。俱不应。但看舌苔白滑粘腻。脘闷恶心。口不渴饮。虽热不欲去衣被者。此外感风湿之邪。着于太阴肌躯之表。其病尚在气分。宜解肌法。用桂枝。秦艽、紫苏、半夏、苓皮、姜皮、浓朴、广皮之类、微微汗之。则风湿俱去矣。(肌表风湿)邵评∶此肌表风湿之正法。若一身尽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若外感湿邪。又兼内伤生冷。以致寒热泄泻者。太无神术散加减妙。(内外寒湿)以上诸条。皆太阴本经自病。
若邪从阳经传入太阴。则热愈深。毒愈甚。舌见纯黄纯黑。唇齿焦燥。目黄面赤。腹大热。或晡热。
手足不欲暖盖。小便赤涩。舌无芒刺者。热毒暴下也。舌起芒刺者。大便不通也。三阴无窍。俱借阳明为出路。故兼见阳明证者为轻。大便通者。只宜清里解毒。大便不通者。兼导之清之。清里解毒。如犀角、芩连、栀翘、银花、人中黄之类。
导下。如枳实、浓朴、槟榔、大黄之类。(阳邪传入太阴热症)若由失表失清。以致毒邪凝结于里。陷于太阴。每有发为五者。其症反脉静身凉。有似邪退正复之象。但看舌苔纯黄中见黑点。纯黑中见红点。或黑苔聚于中心。此皆生之验也。
火重者必红。毒深者反白。若蓝。则食毒俱足。胃将烂矣。紫发于少腹章门之间。毒传于肾也。
黄发于手足唇口之上。毒归于脾也。均属危恶之症。治法亦只清解毒火。宣通气血。用犀角、连翘、赤芍、银花、川连、人中黄、栝蒌皮、牛蒡子、槟榔、楂肉、天虫、角刺之属。内外两解。若见面白目青。
则阳气下陷。已属不治。此药又不可投。若见身上汗出津津。则元气已泄。其死尤速。盖病邪传里。虽病太阴。而三阴与之同病者也。所藉者独一肺经而已。肺气开则面红。肺气闭则面白。若面黄则胆气绝矣。
身黄则脾气绝矣。病在三阴。临症者。尤宜深察焉。(阳邪内陷太阴症)
[卷二] 少阴总要述古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汤。四逆汤。通脉四逆加人参汤。真武汤。猪苓汤。黄连阿胶汤。四逆散。大承气汤。
[卷二] 少阴本病述古
但欲寐。口燥咽干。咽痛。吐。吐利。下利。
少阴症。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此指正气之虚。非示邪气之实也。凡舌干口燥。心烦。泄利下重。是少阴实邪见象。引衣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吐泻。是少阴虚寒见证。脉以沉实有力为实热。沉细无力为虚寒。须分属之。又烦为阳。躁为阴。少阴以烦为生机。躁为死兆。
邵评∶此辨少阴虚寒实热之见症脉象。分际极清凡初起发热身痛。而头不痛。脉沉而微细。无里症。但欲寐者。此少阴感寒之表症也。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峻汗之。若发热在二三日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之。盖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故发热。即可发汗。是假太阳为出路也。
邵评∶三阴无表热见症。少阴病反发热。是外连太阳之表也。故用麻附细辛发汗温经。在二三日后。见症稍缓。方内去细辛而用甘草者。用药亦缓也。
若恶寒身痛。手足冷。骨节痛。口中和。而脉沉者。是表里俱寒也。附子汤大温大补之。
邵评∶寒伤肾阳。阳气大虚。故专用温补。
若下利清谷。里寒表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但欲寐者。此太阴转少阴也。四逆汤主之。
邵评∶寒邪转入少阴。而阳大虚。不能内守。治以扶阳散寒。此即俗名漏底伤寒症之正法。
若反不恶寒。或咽痛。干呕腹痛。面赤。或利止。脉不出。此下元虚极。阴症似阳也。通脉四逆加人参主之。盖葱体空味辛。能入肺以行营卫之气。姜、附、参、甘。得此以奏捷于经络之间。
而脉自通矣。
邵评∶寒中少阴。阴盛格阳。阳被寒郁。故见此假热之症。用通阳散寒之法。
若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者。此坎中阳虚。不能以制阴水。致阴浊停蓄。宜真武汤。
壮元阳以消阴翳。培阳土以泄阴水。则开阖得宜。小便自利。腹痛诸症自除矣。
以上诸条。皆少阴虚寒之证。
邵评∶肾阳虚弱。水气浊阴凝蓄。用壮阳泄浊。以利水气一法。
按手足厥冷。专指指掌言。四逆兼胫臂言。故少阴下利。手足厥冷。犹为可治。四肢逆冷则死。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心烦不眠。小水不利者。此少阴阳邪停水也。宜猪苓汤主之。使热邪从小便而出。诸症自解矣。
邵评∶此少阴阳邪挟水气上逆为病。用滋阴利水。导热下行一法。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传经热邪扰动少阴之阴。肾水亏。
则君火旺。故以芩连泻心。胶黄育阴。且鸡子黄色赤而通心。阿胶色黑而通肾。坎离合治。自然热清而烦解。
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四逆散主之。此阳经热邪扰于阴分而厥也。盖四逆。有寒热之分。胃阳不敷于四肢为寒厥。阳邪内扰于阴分为热厥。寒则下利清谷。热则泄利下重。故用芍药枳实以清泄之。柴胡以升散之。则升降利。而厥逆诸症自解矣。
以上三条。皆阳经热邪传里。但不转属阳明。故不用承气。
邵评∶此阳邪传里。少阴热厥证。因阳邪陷入阴中。阳内而阴反外。以致阴阳脉气。不相顺接。而为四逆。
此热厥也。或咳或悸等症。皆因水气为患也。少阴枢机无主。故有此或然之症。用四逆散以敛阴泄热。
以散四逆之热邪。后随症加味。以治或然之症。此少阴气分之下剂也。
少阴病。有大承气急下者三症。一曰得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一曰自利清水。
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急下之。一曰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此皆阳经热邪传里。销烁肾液。以致胃中大实。病已转属阳明。故用承气急下。
邵评∶少阴用承气急下三症。此是阳经热邪。传入少阴。脏不能容。则还而转属阳明胃腑。腑实燥热。灼耗肾精胃液。而见口燥咽干。下水便秘腹胀等症。故急下之。以救阴液。
[卷二\少阴本病述古] 但欲寐
卫气寤则行阳。寐则行阴。故寐为足少阴病。若欲寐。无表里症。身和脉小。是已解也。风温症亦欲寐。多眠。则有脉浮发热汗出。身重鼻息鼾鸣之异。
[卷二\少阴本病述古] 口燥咽干
属热邪。有实热宜承气。有虚热宜养阴。
邵评∶口燥咽干。属热邪。但热有虚实。治宜分别。
[卷二\少阴本病述古] 咽痛
少阴之脉。上贯肝膈。循喉咙。系舌本。故咽痛独列少阴篇内。少阴咽痛。属热者。
有半夏散及汤。又甘草汤。桔梗汤。此散火也。属寒者。有桂枝干姜汤。治汗多亡阳也。有通脉四逆汤。
治阴盛格阳也。(参准绳)邵评∶咽痛热症。是虚火上升。寒症有亡阳格阳二症。
金鉴云。咽痛一症。寒热皆有。肿痛为热症。仲景有甘桔、半夏、苦酒、猪肤等汤调治。
不肿而痛为寒症。宜四逆汤加桔梗主治也。
邵评∶咽痛寒热俱有。肿者为热。不肿为寒。治当分别。
[卷二\少阴本病述古] 吐
有寒热之分。热者寸口脉数。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宜五苓散。食入口即吐者。宜二陈汤加姜汁炒连和之。
邵评∶吐症寒热均有。此条热吐。又有水逆痰热格拒二症。
寒者口不渴而吐。理中去白术加生姜。(参准绳)邵评∶此治寒吐之正法。亦可加石莲、丁香。
金鉴云。口不渴。厥而吐属寒。宜理中、吴萸辈。渴而得食即吐属火。实热。黄连解毒汤。虚热干姜黄芩黄连汤。渴而饮。饮而吐。吐而复渴。属水逆。五苓散。
邵评∶吐症不渴为寒。渴为热。热有虚实之分。
[卷二\少阴本病述古] 吐利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亦此汤。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和解其外。宜桂枝汤。
[卷二\少阴本病述古] 下利
少阴病。下利属于热者。四症。四逆泄利下重。四逆散。
邵评∶阳郁不达于四肢。故逆。下重者热之征也。此阳邪下陷而入阴中。用四逆散泄热散邪。
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
邵评∶此虚热下焦有水。治以导水泄热。
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者。大承气。
邵评∶阳明燥实。热利旁流。故急下以存阴。
下利咽痛。猪肤汤。
邵评∶阳邪传入少阴。虚火上升。治以滋阴泄热。
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蜷。手足温者可治。四逆汤。四肢逆者不治。少阴病。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者。四逆汤。
邵评∶大汗则亡阳。下利则亡阴。阴阳俱虚。厥冷而利。非清谷。急温之。阳回而生可望也。
少阴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
邵评∶肾中阳虚。复受寒邪。肾火衰而不能化水。致水积下焦。用真武汤。壮元阳以消阴水。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邵评∶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假热之象。而实非热也。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邵评∶阳邪入里。便脓血者。为协热下利。是白头翁汤症。此少阴病便脓血而下利。为下焦不约而里寒也。因桃花汤固下而散寒。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邵评∶用白通汤通阳散寒。姜附之辛温。破阴固里。葱白之辛通。入脉引阳也。此方最合。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邵评∶白通汤中加人尿胆汁之咸、苦、寒、为反佐。从阴引阳。使不格拒。脉暴出。是无根之阳。发露无遗。故死。脉微续者。被抑之阳。来复有渐。故生。
下利死证。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邵评∶此肾气下绝。无根之阳泛上。神气散乱。阴阳俱脱。是以死也。
少阴病。自下利。汗出烦躁不得寐者死。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邵评∶躁不得寐。则阴阳尽虚。邪气独盛。正不胜邪。扰乱不宁。顷刻离散而死。下利发热。汗出不止者死。
邵评∶下利发热。阴不内守。汗出阳从外亡。是谓有阴无阳。故死。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邵评∶厥利不止。脏腑气绝矣。躁不得卧。精神不治矣。微阳不能久留。故死。下利十余日。脉反实者死。
邵评∶利十余日。正气受伤。其脉反实。邪未衰也。正虚邪盛。不克支撑。故死。
[卷二] 少阴新法
按少阴为生死之关。故仲景历言死证。然于传经热邪。若兼阳明。犹可养阴退阳。自感寒邪。正气未溃。
犹可温肾散寒。均非死证。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非寐。皆属少阴见象。宜兼少阴以治。
如兼咳嗽。邪在肺肾之间。如兼泄泻。邪在脾肾之间。如兼昏昧。邪在心肾之间。此病不在三阳。而在手足三阴。是为三阴兼症。不得因身热。概以三阳经药治之。
凡诊伤寒热病。微见恶寒。发热不已。咳嗽不渴。六脉沉细。身静蜷卧。舌苔微白兼红。或淡红而润。此肺肾虚寒而感外邪也。宜桂枝汤。加陈皮、杏仁、川羌、半夏、山药、茯苓之类。
微汗之。如不应。急当以金水六君煎。加杏仁、生姜、胡桃、苏叶之类投之。无不取效。(肺肾虚寒挟感)如初起发热恶寒。大便泄泻。舌苔白嫩。而兼少阴脉症者。此寒邪客于脾肾之间。
宜温中散寒。如桂枝、紫苏、广皮、浓朴、山药、焦曲、干姜、茯苓、甘草之类温散之。(脾肾俱寒挟感)若初起恶寒发热。口渴唇燥。舌苔嫩红而干。或绛底浮白。或兼咳嗽。或兼烦躁。六脉弦数无力。或浮洪无力。此阴虚水亏而挟外感也。阴虚于下。则阳亢于上。故见躁烦。勿以阳明火症治之。亦宜金水六君。去半夏。用生地。加川斛、丹皮、豆豉、羌活之类。滋养阴液以汗之。如兼呕恶。当留半夏。加竹茹。以和胃。如兼咳嗽。加旋复花、甜杏仁。以降气。如经汗表。升提太过。以致虚火上冒。目赤颧红。大渴烦躁。呕恶不纳者。亦宜金水六君煎。加麦冬、代赭之类。养阴镇逆。汗多合生脉。(阴虚有火挟感)如阴虚有火。而挟外感。以致头疼恶寒。发热不止。因口燥渴。而食生冷。遂致泄泻。
舌苔微白。兼淡红。舌形虽湿而干。此脾本虚寒。因津液少而渴。故一食生冷。即见泄泻。治宜和脾以益少阴。如生地、丹皮、茯苓、山药、广皮、钗斛、苡仁、甘草、莲肉等主之。兼表症者。加葱白、豆豉、或羌活、葛根亦可。如表症已除。而但发热口渴。兼便溏者。前药加糯米炒麦冬、沙参以生津液。自然渴解热止。(脾寒肾热挟感)如初起吐利。止后发热。脉沉细。手足冷。舌形紫绛无苔者。此少阴症也。勿以霍乱治之。舌润不渴。当以金水六君煎。加丁沉温以和之。舌燥口渴。亦以金水六君。加麦冬、(糯米粉炒)北参。益阴和中。以生津液。如吐泻伤津。口大渴。而小水不利者。急以左归饮。加参、麦、归、芍。敛阴生津。自然渴解便利。若妄利小便则死矣。(少阴病起吐利)邵评∶此少阴吐利之正法。分温中、滋液、敛阴生津三则。治法极精。
如初起发热。神呆不语。六脉沉细短数。似寐非寐。或烦躁狂言。此邪在心肾之间。
或因受惊。痰乘包络。治宜清心豁痰。如茯神、小草、菖蒲、天竺黄、川贝、丹参、麦冬、钩丁、薄荷、辰砂之类。以清包络之痰。神自清矣。如舌形绛燥。口渴唇干。六脉沉数。前方。宜加生地、丹皮、淡竹叶之类。以清心包之火。如大便秘结。不妨加犀角数分。(心肾热邪)若神昏谵语。发热仍欲暖盖。目睛上视。大便不实。舌色紫绛而圆。虽干无刺。外虽躁扰。此阴不兼阳。忌用寒凉。不可误认阳明。妄投犀角。宜左归。六味等汤。微加清心之品。如钩藤、川贝、麦冬之类。治之为当。(心肾虚邪)邵评∶此心肾虚邪之正法。此条与上条同是心肾之邪。然有虚实之不同。上条实而心经见症多。此条虚而肾经见症多。用药清补不同。当细辨之。
若身热足冷。面赤戴阳。脉来沉细无力。或数大无力。或阴阳俱紧。其人烦躁欲狂。
扬手掷足。或欲坐卧水中。舌苔紫色少神。或阔大胖嫩。或淡红圆浓。虽湿而干。此躁也。非烦也。
阴盛格阳也。急以八味投之。或参附汤加熟地投之。如得躁定脉圆。舌转微白。庶有生机。(阴盛格阳)以上诸条。皆少阴本经自病。
若是阳经热邪。传至太阴。已多危候。至入少阴。生者少。死者多矣。凡见神气昏沉。
语言颠倒。齿枯龈黑。午后身热。目睛上视。舌苔红中有黑点。黑中有红点。头项强。
小便涩。虽醒似睡。虽渴不知消水。时作鼾睡声。形似死证。然舌不卷。囊不缩。面不青。息不高。喉颡不直。四肢不厥。鼻不扇。耳不焦。不鱼目。不鸦口。尚有可治之理。如舌苔燥刺而便秘者。宜兼阳明以治。方用犀角、生地、丹皮、麦冬、花粉、川斛、茯神、钩丁、川贝、胆星之类。以养阴退阳。阴液复。外可得汗而解。内可得便而解。即寒中亦有散邪之义也。若大便不实。舌无燥刺。此阴不兼阳。即属虚症。为难治。宜右归六味出入为当。
邵评∶阳经热邪。传入少阴。实则转属阳明。宜兼阴阳治之。虚则邪伏少阴。仍从本经治之。语最精确。
凡少阴症。六脉沉细。似寐非寐。其舌紫色是也。然紫而鲜润者。可治。紫而枯晦。如猪肝色者。不治。或紫色而间微白苔者方佳。
邵评∶从少阴脉症舌色。辨其阴液之存亡。以决病之可治不可治。的论也。
有初起吐泻。如霍乱。陡然变重昏昧者。少阴症也。
邵评∶少阴症似霍乱。戒勿误认。此条最须着眼。
[卷二] 厥阴总要述古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白头翁汤。乌梅丸。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刺期门四逆散白虎汤
[卷二] 厥阴本病述古
气上冲心。吐蛔。厥。下利。少腹满。囊缩。
仲景述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皆厥阴自病之热症。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饥不欲食。食即吐蛔。风木克土。胃中空虚也。
下之即利。土受木贼。不禁再利也。不得以伤寒正病视之。
邵评∶此厥阴病之总纲。总而言之。太阴厥阴。皆以里症为提纲。太阴主寒。厥阴主热。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厥阴为阴中之阳。两阴交尽。名曰厥阴。其脉络于少阳。厥阴热症。皆少阳相火化合耳。
凡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此寒伤厥阴之经。但当温散其表。不可遽温其里。
当归四逆汤主之。盖厥阴相火所寄。脏气本热。寒邪止得外伤于经。而不内伤于脏。故止用桂枝以解外邪。当归以和肝血。细辛以散寒。大枣以和营。通草以通阴阳。则表邪散而营卫行。手足温而脉自不绝矣。若其人素有寒邪。加吴茱萸以温本脏之寒。
邵评∶以伤寒邪伤厥阴之经。未伤于脏。阳虚血弱。用此方行营卫而散表邪。最效。
论曰。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脉不浮为未愈。按此止有欲愈未愈之脉。并无未愈之证治。不能无阙文之憾。要不出乎桂枝汤为主治。
邵评∶厥阴中风。以脉辨病之欲愈未愈。亦是诊病之一法。
风中厥阴本经。脉微浮。风邪外出。故欲愈也。不浮而沉。则风邪入里。木郁不舒。则下克脾土。必变热利下重。渴欲饮水之症。宜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秦皮以平风。
黄柏、黄连以清火。是苦以坚之也。若厥阴久痢不止。当用乌梅丸酸以收之。
邵评∶此厥阴阳邪下陷。协热下利之正法。
厥阴寒格。医复吐下之。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此寒格于下。拒热于上。故格拒不纳。芩连以清上热。干姜以开寒格。因误治以虚中气。故用人参助干姜。以壮胃阳而开阴格。
邵评∶寒热相阻。则为格症。用此汤开其寒热之格拒。而兼补里虚也。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邵评∶腹满谵语。由于肝火木旺。脾家有热。脉浮紧者为弦。弦乃肝脉。脉症是肝邪乘脾之候。肝木侮土。理尚顺直。故曰纵。刺期门者。泻肝邪也。
按腹满谵语。为太阴阳明里症。脉浮而紧。为太阳阳明表脉。何以辨其为厥阴。脉法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内经谓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又曰肝气甚则多言。是腹满由于肝火。而谵语乃肝旺所发也。肝木侮脾。故曰纵。厥阴忌汗下。故刺期门以泄之。
伤寒发汗。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自汗出。
小便利。其病欲解。
邵评∶肝邪挟火而刑肺金。肺气不得宣布。故渴饮而腹满。木反乘金。侮所不胜。
寡于畏也。于理不顺。故曰横。横者曲也。刺期门。亦泻肝邪也。
按其腹因饮多而满。则非太阴之满。饮水不消。亦非厥阴之消渴。此肝邪挟火而刑肺金。故大渴。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故腹满。侮其所胜曰纵。侮所不胜曰横。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者。得汗。则发热恶寒之表症自解。得小便利。则腹满之里症自除。
邵评∶前第一条消渴气上撞心。是肝邪乘心。上条腹满谵语。是肝邪乘脾。此条恶寒饮水。是肝反乘肺。肝寄相火。有泻无补者。此类是也。
厥阴有脏厥。有蛔厥。脏厥至七八日。脉微肤冷。不烦而躁。无暂安时。此属脏冷。纯阴无阳。故不治。
邵评∶此是脏厥主症。与蛔厥不同。分辨在此。其但躁而无暂安时者。浮阳外越。
不久即散,阴气寒结于肠中。乃纯阴无阳。故不治也。
蛔厥亦有脉微肤冷。此内热外冷。故时烦而躁。其显症在吐蛔。宜乌梅丸主之。
邵评∶此与脏厥之躁无暂安时者不同。况有吐蛔见症。是蛔厥而非脏厥矣。盖外寒遏热于内。蛔不安而动。则其人时烦。蛔静则烦躁亦止。非若脏厥之无暂安时也。用乌梅丸以温脏安蛔。最合。
凡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厥少热多。其病当退。厥多热少。其病当进。
邵评∶伤寒以阳气为重。此以厥热之微甚。即觇其人阳气之多寡。热多则阳气未伤。故病当退。厥多则阳气衰少。故病当进。
厥微者。四逆散。厥深者。白虎汤。此肝火乘胃也。
邵评∶此是阳邪热厥。由邪火乘胃也。加左金丸尤效。
脉滑而厥为热厥。宜白虎汤。若反发其汗。必口伤赤烂。
邵评∶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阳邪入里。阴气被格。阳内阴外。故热深则厥甚。热微则厥亦微。此为热厥。与寒厥之脉微欲绝者。大相迳庭矣。此当有口燥舌干之症。
用白虎汤清里除热。其厥自已。
[卷二\厥阴本病述古] 气上冲心
此腹中之气。时时上冲也。气撞心疼。吐蛔者。厥阴病也。不吐蛔者。病在阳分。表邪也。桂枝汤。气上冲咽而喘者。胸中有痰也。瓜蒂散。(参金鉴)邵评∶分肝火表邪痰逆三因。最精。
按厥阴气撞热疼。知饥不纳。食则吐蛔等症。总属肝胃之病。因胃中虚寒。肝风袭胃。相火挟浊阴上冲。故致斯症。治法当以苦辛酸寒热并用。如川连、吴萸、黄芩、干姜、茯苓、半夏、川椒、乌梅之类。(参叶案)
[卷二\厥阴本病述古] 吐蛔
胃中虚冷。理中安蛔散。肝邪犯胃。乌梅丸。
邵评∶此中虚寒伏之正法。又肝胃不和之正法。
[卷二\厥阴本病述古] 厥
厥者。手足逆冷。有阴阳之分。自热至温。自温至厥者。邪从三阳经来。传经之热邪也。四逆散。甚者四肢虽厥。大便秘。小便赤。脉沉滑。此阳症似阴。所谓厥深热亦深也。宜白虎承气等汤为治。
邵评∶此为阳邪热厥治法。
阴厥乃三阴自受寒邪。或腹痛吐利。或下利清谷。宜四逆汤、理中汤、当归四逆汤主治。(参准绳)邵评∶此阴胜寒厥治法。
按少阴有寒厥而无热厥。厥阴有寒热二厥。寒厥者。止寒而不热也。热厥者。由热而至厥。由厥而至热。相因不已也。当分阴阳浅深治。(参金鉴)邵评∶此辨寒厥热厥见象之不同。
[卷二\厥阴本病述古] 下利
热者。下利谵语。有燥矢也。宜小承气汤。热利下重。欲饮水者。白头翁汤。
邵评∶此热利分阳明厥阴。最为精确。
寒者。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下利汗出而厥者。亦四逆汤。
邵评∶寒利以扶阳为主。
[卷二\厥阴本病述古] 少腹满
脐下为少腹。夫胸中满。心下满。皆气也。腹满。多有燥矢也。少腹满。溺与血之分也。邪结下焦。津液不通。则溺蓄。血气不行。则血结。皆为胀满而痛也。若小便利者。
为蓄血。宜桃仁承气汤。小便不利者。为水蓄膀胱。宜五苓散。二症俱是热邪。若四肢厥冷。小便清白。而小腹满痛者。为冷结膀胱。宜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治之。(合参准绳金鉴)邵评∶少腹满。有寒热二因。邪热入于膀胱。又有血蓄水蓄之不同。最宜细辨。
[卷二\厥阴本病述古] 囊缩
舌卷囊缩者死。热极而缩者。承气。寒极而缩者。四逆吴茱萸。
邵评∶合虚实寒热二因。治法最精。
[卷二] 厥阴新法
按六经主病。仲景非专为伤寒立言。如厥阴所述气冲吐蛔等症。乃厥阴风木自病。不拘伤寒杂症。但见呕逆吐蛔者。即是肝邪犯胃。宜兼厥阴而治。要知六淫伤寒兼带厥阴者。可治。若从三阳传至厥阴。则热极生风。九窍将闭。所形皆败症矣。今将厥阴本病治法列于下。勿以伤寒传经目之可也。
凡遇伤寒热病。症见干呕渴饮。胸膈满闷。格食不下。或两胁抽痛。舌苔黄黑。或兼吐蛔。此即症兼厥阴。肝邪犯胃而然也。宜用桂枝、芍药、川连、干姜、茯苓、半夏、黄芩之类主之。吐蛔加椒梅。寒热似疟加柴胡。引出少阳。(肝邪犯胃)凡伤寒暑湿之症。有呕吐青绿黑臭之水。或黄黑浊饮。或兼吐蛔。此邪已犯厥阴。
因胃中空虚。肝风乘虚袭胃。所吐之物。乃胃底肠中之阴浊。被肝风翻腾。遂至逆涌而上出于口。俗名胃底翻是也。治宜泄厥阴以安阳明。如桂枝、白芍、川连、吴茱萸、半夏、茯苓、椒梅之类。以泄厥阴。次用人参、代赭、茯苓、半夏、干姜、川连、乌梅之类。
以安胃镇逆。若其人阳明虚馁。不禁酸苦。又当安胃为主。微兼泄肝。宜人参、姜、连、吴萸、白芍、茯苓、半夏、乌梅、代赭之类主之。(肝风内袭)若身热。耳聋。口渴。胸腹板实。入暮谵语。呕逆吐蛔。舌苔黄中带灰黑。此湿热之邪。
结于厥阴之界。病势最险。宜川连、枳实、半夏、茯苓、菖蒲、乌梅、姜汁之类治之。(湿温干厥阴)若邪从三阳经传入。即在太阴。已多危候。再入少阴。生者少。死者多矣。至传厥阴。
内风已盛。九窍热极将闭。无庸议治。
邵评∶阳邪传至厥阴。入里极深。厥阴内寄相火。邪热与相火两相蒸灼。伤阴最速。阴液消耗。
邪热陷闭。故症多不治。
凡见面青目白。面黄目青。面白目紫。筋急直视。角弓反张。舌焦耳聋。皆厥阴将败形色。舌卷囊缩。鸦口嘬嘴。昏不知人。醒作睡声。跷足喉直。撮空视。跃跃欲起。脉硬如弦。
此皆厥阴死证。(阳邪传入厥阴死证)
[卷二] 救逆述古
逆者。汗吐下三法。与病相逆也。救逆者。救其误治之变症也。仲景一百十三方。
每多因救误而设。兹特汇集救误诸条。分汗下两门。以便查阅。
[卷二\救逆述古] 误汗例
伤寒脉证。当服麻黄汤发汗。若尺中脉迟。是营气不足。不可发汗。若误汗之。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厥。难以屈伸。此津脱阳虚也。当以桂枝加附子汤。回阳止汗。
邵评∶尺迟营弱。不可发汗。误汗而津脱亡阳。外风复袭。此势所必然也。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盖汗为心液。过多则心气虚。桂枝甘草。能扶阳以补心气也。若至振振擗地。则当用真武矣。
邵评∶妄汗伤心。液亏气馁而心悸。与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别。
伤寒汗出恶风。脉浮缓微弱。桂枝症也。误以大青龙汗之。致其人厥冷筋惕。心下悸。头眩。热仍不退。身肉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内镇少阴水逆。外救太阳亡阳。
邵评∶发汗过多。亡肾阳而水气上侵。凌心作悸。与上条心虚而悸者不同。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其汗。致亡阳惊狂。起卧不安。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敛镇心阳。其狂自定矣。
邵评∶阳者心之阳。即神明也。亡阳者。火气通于心神。被火迫而不守。则外亡也。
故用桂枝加龙牡。取其补心镇逆而固脱。故曰救逆。去芍药者。欲其急复心阳耳。
脉浮宜以汗解。误以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火逆又误下之。以虚其阴。复因烧针以益其阳。致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邵评∶火逆、烧针、又复下之。三番误治。阴阳俱已虚竭。烦躁者。惊狂之渐也。心阳内伤。故用桂、甘以复心伤之气。龙、牡以安烦乱之神。的是正法。
发汗多致亡阳谵语。此非胃实。不可下。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邵评∶少阳不可发汗。汗则津液越出。必胃燥而谵语。故用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和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胃中津液干。而火独盛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邵评∶服桂枝汗大出。而大烦渴。脉见洪大。其邪已去太阳之表。而入阳明之里矣。阳明为津液之府。热邪内入。津伤火盛。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存阴为治。的是正法。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夜而生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身微热。此邪已退而阳气衰弱也。干姜附子汤主之。
邵评∶此条下后复汗。昼烦夜静。无表里症。而脉沉微。是纯阴无阳之象。阳将去矣。幸此微热未除。烦躁不宁之际。独任干姜附子。以急回其阳为治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复发汗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亦阳虚饮蓄。而致头身振摇。即真武之轻者。
邵评∶尤在泾曰。此伤寒邪发饮发之症。逆发气冲。寒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
脉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柯韵伯注。此症是木邪侮胃。吐下之后。阳气内扰。故心下逆满。里虚气逆。则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表阳虚也。脉沉紧为弦。肝木犯胃则弦。邪在里而反发汗以攻表。经络更虚。寒邪由经而入里。阳气外虚。不能主持诸脉。
故一身振摇也。与此汤和经散寒。益阳补阴。此说与尤说不同。录存以备合参。然当从尤注为是。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以上俱似桂枝症)脚挛急。(此一症与桂枝独异乃阴虚之象)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有阳越之象)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此汤纯阴以复其阴阴阳两和其脚即伸矣)若胃气不和。谵语者。(中焦有留邪)少与调胃承气汤。
(微涤阳明所结之余邪则谵语自止)邵评∶此症即阴虚于下。而又阳逆于上。则必先复阳气。而后复其阴气。故用甘草干姜辛甘。以复其阳。阳复。则厥止而足温矣。更作芍药甘草。甘酸以复其阴。
阴生。则两脚即伸矣。或胃不和而谵语。少与调胃承气。和胃则愈。
发汗后。腹胀满者。虚邪入里也。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
邵评∶此汗后气虚。气窒不行而腹胀满。其人内虽作胀。外无胀形。故汤中用人参、甘草。甘温补中而益元气。然徒补则愈窒滞。故用浓朴、姜、夏。行气而除腹满。此补泄兼行之法也。
[卷二\救逆述古] 误下例
伤寒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下利不止。阳气下脱。虽有身痛表症。当以救里为急。救里之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宜桂枝汤。此清谷已止。而身痛不除。仍从表治也。
邵评∶寒邪在表。而误下脏虚。内寒而下利清谷。胃阳已亡矣。身疼痛。邪在表也。
虽表里皆困。然脏气内虚。无以为散邪之地。故必先温其里。里气固而身痛未除。表未解也。再当治表。不然。表邪内入而增患矣。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邵评∶大下复汗。正虚邪入。心下痞而恶寒。邪入里而表未罢。当先解表而后攻痞。痞或能解。表邪必复入里为患。况痞亦未必能解耳。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中气虚。而表邪仍在。故用桂枝。而去芍药。若微兼恶寒者。阳气尤虚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邵评∶此治妄下阳虚寒结之正法。
又评∶风寒在经。本无下法。误下而阳气大伤。其脉必促而无力。胸中虚满。按之必软而不痛。乃邪客胸中而无实热。其邪仍在阳分。胃阳因下而伤。寒邪将结而未聚。故用辛甘温药。从阳引而去之。微恶寒者。阳虚而阴气凝聚。前方恐不胜任。故加附子。以通阳而逐阴邪也。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邵评∶此是寒喘。误下而表气不固。故不用麻黄而用桂枝加朴杏。若热邪淫肺作喘。当用麻杏甘石汤。误用桂枝。阳盛则毙耳。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心下虽满不硬。而痛尚微。乃心下有水气故也。若小便利。邪仍在太阳之表。须发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阳之府。非桂枝症未罢也。但当利其小便。
邵评∶太阳经病挟水。治以小青龙。腑病挟水。治以五苓散。临症务须细辨。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此引邪入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邪气结于太阴之里。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邵评∶因误下后。引太阳之邪入里。其邪未尽离乎太阳。自表而入。仍欲自表而出。用桂枝以去。太阳未尽之邪。加芍药以和里虚之腹痛。加大黄下里实之痛也。
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热邪下陷。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连之苦。以泄之坚之。
邵评∶本太阳桂枝症。法宜解表。而反下之。里虚邪入。阳重热利。表里俱热。症似虚而脉实。勿蹈盛盛之咎。用葛根之轻清以解肌。芩连苦寒以清里。甘草和中。喘除利止。表里俱解矣。
又评∶脉促者。数而时一止也。前条胸满脉促。是阳虚寒入。用桂枝去芍药。甚则加附子辛温药扶阳散寒。此条脉促。喘而汗出。是阳盛热入。用葛根芩连辛寒药。解肌清热。
同见促脉。辨其阳虚阳盛。寒邪热邪。全在有力无力中分出。用药之寒温。如同冰炭。学人可不细心辨认乎。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此少阳的症。医以汤药下之。不应。又以丸药下之。
因日晡潮热。已而微利潮热者。胃实也。然属少阳之邪。宜先用小柴胡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主之。
邵评∶此少阳经邪。因误下而成胃实之症。为少阳阳明并病。胃实者可下。而症兼少阳。则不可下。故用小柴胡以解外。加芒硝以治里实。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二三日。寒热而呕。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犹有里症为未解也。与大柴胡下之则愈。
邵评∶服小柴胡后。而呕不止。心下满痞。而郁郁微烦者。此邪气郁滞于里。胸膈气分之热。欲出不出。欲结不结。里未解也。当大柴胡下其热则愈。亦先表后里法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此足太阳少阳之邪。因误下入里。以致正气虚。而扰动少阴手经。现症错杂。药亦随症施治。
邵评∶下后热邪内攻而胸满。邪痹于上也。小便不利。火盛水亏。邪痹于下也。烦惊者。邪动于心。而神明内乱也。谵语者。邪结于胃。此病之在里者也。一身尽重。
难以转侧者。是阳内而阴反外。少阳之枢机不利。筋脉骨肉并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里上下而为病者。必兼阴阳补泻之剂以施治。俾得表里虚实。泛应曲当。而错杂之邪。庶可尽解耳。此是下后亡阴之症。与火逆亡阳之症不同。
又评∶此太阳病并以少阳。因下而兼入胃腑之症。与此汤。外以解热邪。内以除水湿。兼镇浮越之气。而补其中州之虚也。
邪从太少来。故仍用柴胡、桂枝黄芩、半夏。治胸满也。龙骨、铅丹、牡蛎。治惊烦也。人参、甘草。补正气也。小便不利。茯苓。谵语。大黄。身重不能转侧。桂枝、茯苓。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下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本少阳症。而误汗下之。柴胡症仍在。故仍用柴胡加减。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蒌根。胸胁满而微结。
故去大枣。加牡蛎。小便虽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黄芩。而加茯苓。虽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参。而加桂枝。以干姜易生姜者。散胸中之满结也。初服烦即微者。黄芩栝蒌之功。继服汗出便愈者。桂枝柴胡之力也。
邵评∶此亦太阳转入少阳之症。此微结。是指心下痞结。病在胸胁。与阳微结不同也。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此病发于阳。而误下之。
外热未除。而内热又结于心中。故结痛。栀豉所以宣通热邪也。
邵评∶心中结痛。身热不去。其邪未尽入里。与结胸症之心痛而身不热者不同。
用栀子豉汤散邪撤热。轻于小陷胸汤之荡实除热。是火郁发之之法也。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此以丸药大下。则寒气留中可知。故用栀子以解微烦。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也。
邵评∶丸药妄下。热陷寒留。身热不去。内无结痛。而见微烦。知正气虚。不能与邪相争。为外热内寒之症。故用栀子以撤胸中陷入之邪。干姜以复下药损伤之气也。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此因误下。移邪于心胃。故用栀子以治心烦。枳朴以泄腹满。是两解心腹之妙用也。邪虽在胃。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着。
邵评∶此症邪已入胃。则不可吐。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栀子浓朴汤重于栀豉而轻于承气也。
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之。此因数下之后。虽初因协热。而里必虚寒。故用温补。
邵评∶此症表里俱虚。其病根在心下。非辛热何能化痞而软硬。非甘温无以止利解表。用理中加桂枝。双解表里之法。此条虽不言脉。其脉微弱可知。
又评∶喻嘉言曰。设利止。则其邪可从里解。乃下利不止。是里解无期。设结开。则其邪可从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解无期。此际欲解表里之邪。全赖中气为之敷布。否则上下交征。中气立断。其能解耶。理中汤加桂枝一法。握枢而运。真无为之上理矣。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一误再误)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此因下药太过。手阳明大肠受伤。关闸不阖。二味涩以固脱也。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盖分其清浊。则便自坚。
邵评∶服泻心汤已。心下之痞气既除。而中焦脾胃之气亦豁然矣。复与下药。大肠滑脱。利遂不止。
以理中温补而利益甚。此利在下焦。须用涩剂以收之。复利不止者。利其小便以厘清之。则无余治。其愈自可必也。
厥阴寒格。医复吐下之。致食入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此阴格于下。拒阳于上而为吐。故用芩连之苦寒。以泄热。干姜之辛温。以通寒格。误吐误下。中气必虚。故用人参安胃和中。其吐自止。
邵评∶寒热相阻。则为格症。寒热相结。则为痞症。此病轻于痞。故用泻心之半。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吐之。此因三法后。正气虚实。邪虽去。
而其余邪。因虚留于上焦。结于肺胃之间。非汗下所能除者。惟吐之。则余邪结气无不出矣。
邵评∶阳明之虚烦。与太阳不同。心胸居胃上。即阳明之表。凡心胸有病。皆阳明表邪。其治法亦与太阳大异。太阳之表。当汗而不当清宣。阳明之表。当清宣而不当汗。太阳之里。当利小便而不当下。阳明之里。当下而不当利小便。今人但知汗为解表。故于仲景大法中。但知汗下而遗其清宣之法耳。栀豉汤本为烦躁设。又可以清宣阳明之虚烦。乃阳明之表剂也。
[卷二] 救逆新法
古人云。汗多亡阳者。因发汗太过。身之阳气。随汗而走泄也。下多亡阴者。因屡下而重伤阴血也。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因表实无汗。阳气内盛。误投桂枝。如抱薪救火也。承气下咽。阴盛则亡者。症非阳明。不可攻下。误用硝黄。阳气灭绝也。要知汗多亡阳。是卫气本虚之人。阳盛则毙。是阴液本亏之症也。下多亡阴。由其阳气本盛。止伤阴分。阴盛则亡。由其阳气本衰。不禁阴药也。故论症于今。当以汗多亡阳。下多亡阴为戒。盖汗本津液所化。而风药尤能燥其阴血。胃中本无热邪。而承气即能销灭真阳。用录救误诸条。以佐古法所未逮。
伤寒如经发表多者。则津液内竭。血不荣筋。以致手足挛疼。二便艰涩。当以加味逍遥散。加熟地、枸杞、钩藤。
邵评∶过表汗多。阴液伤耗。而筋脉失养。则手足挛疼。津枯热结。则二便艰涩也。
养血荣筋。兼以疏利。的是正法。
伤寒过表。二候三候不解。大汗不止。舌卷而黑。气促似喘。六脉洪数无根者。已成败症也。当以大剂左归合生脉投之。汗止喘定。有得生者。
伤寒过经不解。舌燥口渴。小便不利者。此发表风药太过。津液源竭也。宜左归饮去茯苓。加麦冬、归、芍、以救津液。自然行矣。
伤寒过经不解。发表攻里不当。以致真阴耗竭。二便燥结不出。胃阴大伤。不纳不饥。宜一味养正滋阴。使胃阴充足。自能纳谷知饥。宿垢自下。左归合生脉。或甘露加人参。
邵评∶病久元气已虚。复误表误攻。阴液耗而胃气受伤。致便闭不纳。治当滋阴养胃。大忌消导攻伐。
伤寒如遇过表。大汗不止。身肉动。头眩不起。振振欲擗地者。此阳津阴液俱脱也。急以左归合参、麦、五味挽之。
邵评∶表汗过多。阴伤而虚阳浮越。阴阳两脱之候也。用左归合参、麦。救阴扶元。
固是。但当参用和阳镇逆之品。如龙、蛎、龟版、白芍之类。更妥。
伤寒误表大汗不止。津液外泄。胃阴虚馁。以致呕恶不已。食入即吐者。宜金水六君煎。加麦冬、沙参。和中以复津液。自然呕止而纳谷矣。
邵评∶此误表汗多。阴液耗而有痰热。胃气上逆之救误法。
如过表大汗。胃阴空乏。以致干呕呃逆不止。水浆不进。亦宜金水六君合生脉。加丁香、柿蒂、胡桃肉、代赭石之类止之。如不应。宜都气饮加人参、胡桃肉、紫石英之类以纳之。不用磁石者。因过表伤肺。恐吸其气也。
邵评∶此过表汗多。肺胃阴伤。气逆不降之救误法。
有阴虚挟感之症。误用柴、葛、犀角升提之药发表。以致虚阳上冒。膈闷呕恶。烦躁不宁。六脉洪大。按之无力者。亦宜金水六君合参麦加代赭。和中以益少阴。则阴阳和。熟睡而解矣。
邵评∶阴虚受邪。误用升散。阴伤而阳不附阴。呕恶烦躁。脉大无根。当加育阴潜阳为是。
有营虚卫弱之人挟感。恶寒发热。腰疼骨痛。不可峻汗。误用表药。汗大泄反加恶寒身痛。发热不止。当以归建中汤调和营卫。则诸症自解矣。
邵评∶营卫虚而挟邪。当调和营卫治之。
凡遇外感表症。诊得两手脉寸软尺迟。舌润无苔者。营卫两虚之症也。当以黄建中汤加防风汗之。(以上误汗例)邵评∶此凭脉用药。调和营卫。兼以散邪之良法。
如经攻里不当。以致下利不止。百骸解散。无气以动。用大剂补中益气加炮姜。温之提之。如兼汗出而喘。急用参附汤加熟地。大温大补之。
邵评∶此误攻中气大伤。脾肾阳虚之救误法。
如经攻里太过。以致下焦受伤。肠胃并连。直漏直泄。利无关闭者。阳明关闸已撤也。急用桃花汤。重加人参主之。
邵评∶此过用攻下。肾命火衰。胃肠亏乏。滑脱不守。用桃花汤涩以固脱。极是。
有胃中谷食未化。误下之。食为寒凝。以致胸膈高起。手不可近者。治宜温胃和中。
二陈汤、加炮姜、枳实、浓朴、楂肉之类。温以化之。(以上误下例)邵评∶此下早伤中。寒药与之。食滞凝结。治以温中开化。亦属救误之正法。凡停食症初起。所停之物。未化糟粕。在胃之上脘。大忌早下。宜运中导滞。误下则寒药与食互结。愈不能化。症似结胸。必待其已化糟粕。停在胃之下脘。近肠腑者。方可攻下。切记切记。宿食在胃之上脘。可用吐法。
[卷二] 瘥后诸病述古
大病后。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水气)此脾胃气虚。土不能摄水。故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
腰以上肿者。当发汗。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喜唾)邵评∶唾。涎沫也。中土阳虚。不能收摄津液。而冷涎上泛也。宜理中丸加益智仁温纳之。
胃中虚寒。则津液不能收摄。故喜唾。宜温胃。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欲吐)此津液不足。故虚羸少气。虚火上炎。故气逆欲吐。宜养肺胃之阴。则津液复。诸症自除矣。
邵评∶肺胃津亏气馁。余热挟胃火上升。竹叶石膏汤。却是正法。惟竹叶宜易竹茹。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人微烦。损谷则愈。(日暮微烦)阳明旺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小下之。以损宿谷。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此劳复。因病后气虚。邪气又结于上焦。其症不一。故不着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劳复)邵评∶正虚而复受外邪。病之变见不一。故不定症形。当随症治之。
有宿食加大黄。此指劳复之有宿食在肠胃者。故可下。非治食复也。若宿食在胃脘。当消导。在上脘。吐之亦可。
[卷二] 瘥后诸病新法
瘥后浮肿伤寒瘥后。肢体浮肿者。脾虚有水故也。须实脾利水。宜冬术、茯苓皮、米仁、扁豆、山药、木瓜、车前、泽泻之属治之。或以米仁、糯米煮粥食。佳。
邵评∶有不因于水而亦浮肿者。此元气大虚。肝木侮土。名为气肿。与水肿见象不同。须分别治之。
瘥后昏沉伤寒瘥后十余日。或半月。渐至昏沉者。皆缘发汗未尽。余邪在于心包故也。或兼潮热。或兼寒热似疟。宜连翘、栀子、豆豉、麦冬、菖蒲、淡竹叶、钩丁、丹参之类。清之解之。
邵评∶邪在心包。症见昏沉。然有痰热内伏者。亦见昏沉。宜分辨之。
汗后头疼伤寒发汗后。热势略减。头痛仍在者。邪未尽也。宜再汗之。若汗后反剧。而烦扰者。必挟火挟痰。或挟斑疹未透也。宜细审之。凡大汗后。热不退。脉不静者。作危症断之。或误发温病湿温之汗。亦反剧。
邵评∶头疼虽是表症。然有肝阳痰火独热上攻诸内因。且有虚实不同。当审因治之。
解后额热如热退后。额热未除。目神似觉呆钝。此胃中余滞未清。额属阳明。故独热。宜清疏之。二陈、加连翘、黄芩、山楂、神曲之类。清之和之。
邵评∶胃中痰食邪热逗遛。故额热未除。阳明行身之前。额为阳位。阳盛则热也。清和的是正法。
解后腹热如已身凉。独腹热未除。此脾火内甚也。养阴药中。加生白芍。自除。
瘥后耳聋伤寒身凉后。尚有耳鸣耳聋等症。乃余邪留于少阳故也。宜养阴药中加柴胡、菖蒲、钩丁、池菊、通草、荷叶之类。以清解少阳之郁。
邵评∶耳聋一症。半属少阳。然其因不一。有虚实之不同。肾开窍于耳。肾虚精脱。
则耳聋也。痰火上升。阻闭清窍。其耳亦聋。又温暑热病之耳聋。由于阴亏邪盛。
不关少阳。禁用柴胡升提。种种各因。虚实不同。当分别施治。
瘥后语蹇伤寒热退之后。其舌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不清者。亦系邪留肝脾所致。宜加味逍遥散。去白术、加生地、钩藤、菖蒲、蒺藜、天虫之类。
邵评∶心脾肾三经之脉。皆萦绕于舌。心肾虚。则舌不灵动。痰阻脾络。肝风内扰。
则语言蹇涩不清。总是虚风痰火为病。须分因治之。
瘥后不寐伤寒热退之后。夜不欲寐者。胃不和也。温胆汤和之。惊悸不宁者。心气虚也。加枣仁、远志。
解后咳嗽如热退之后。尚有咳嗽未除。此余热在肺也。宜滋养肺胃之阴。其嗽自止。如南沙参、麦冬、骨皮、知母、象贝、川斛、花粉、茯苓、杏仁、桑皮、蔗汁、梨汁之类。
或加生地、玉竹之类。
邵评∶凡感外邪而有病者。症见咳嗽。其病为轻。以其邪传入肺。肺主皮毛。邪从外达也。内伤虚症。见咳则重。五脏传乘。肺受火刑。水源涸竭。每多死症。故咳嗽一症。虚实病因。当细细分辨而治焉。
瘥后盗汗伤寒瘥后。余热盗汗不止者。阴虚有火也。当归六黄汤加减。无热恶寒。而盗汗不止者。阳虚也。黄建中汤加减。
邵评∶阴亏火盛。内蒸燔灼。津液外泄也。育阴泻火固表为治。
自汗不止者。阳虚也。玉屏风加牡蛎、龙骨收之。
邵评∶卫阳虚弱。不能固护腠理。表虚而自汗出也。实表固涩之法。此方极验。
瘥后妄言凡伤寒热病。每有身凉热退之后。其人如痴。言语谬妄者。此心神虚散不复所致。但当调养气血。兼治其心。可也。神复。妄言自止。
邵评∶病退而妄言人痴。自是心神虚散。但痰火余邪。内伏包络肝胆诸经。亦有此症。当辨别论治。
瘥后吐涎沫此土虚不能摄水也。六君加益智仁摄之。若其稠饮。自下焦漾漾而起。溢退场门中者。此肾气不纳。浊阴上泛也。宜都气饮。加胡桃、补骨以纳之。或少佐熟附以收之。或佐白术以制之。
邵评∶涎沫者。寒饮也。其人胃有寒饮。病后脾虚。土不制水。水饮上逆而吐也。病属脾胃。尚在中焦。治以温胃和脾涤饮之法。若从下焦泛上而出者。是肾阳大虚。阴浊上干。是肾水上泛之症。急当温纳肾阳。镇逆制水主治。
解后下血伤寒解后。复有下血者。乃失汗之余邪也。当清之。生地、丹皮、地榆、川断、槐米、魁芍、薏苡仁、黑荆芥之类治之。自愈。
邵评∶病解下血。由于初起失汗。邪不外达而内入。阳邪热盛。热伤阴络。而血下溢也。治以清营凉血和络之法。
瘥后颐毒颐毒因汗下清解未尽。其邪结于少阳阳明二经。发于两颐者。阳明部位也。发于耳之左右者。少阳部位也。宜连翘败毒散。消散之。如二活、荆防、连翘、赤芍、牛蒡、桔梗、土贝、蒺藜、薄荷、银花、甘草之类。少阳加柴胡。此症初起。速宜消散。缓则成脓。如元气虚者。须兼归补托。溃脓后。当大补气血为主。然发于阳明者易治。发于少阳者难治。
邵评∶阳明多气多血。且为中土。万物所归。无所传变。故易治。少阳属胆。胆为清净之腑。受邪则难治。
瘥后酒复伤寒身凉后。因饮酒复热。以酒性热有火。能助余邪故也。必兼烦闷干呕。口燥不纳等症。急用川连、葛花、连翘、生栀、枳实、乌梅、银花等解之。
邵评∶余邪未尽。得酒以助其湿火。胃热气升而复病也。宜清热和胃治之。
瘥后食复伤寒热退之后。胃气尚虚。余邪未尽。若纳谷太骤。则运化不及。余邪假食滞而复作也。仍发热头痛。烦闷不纳。宜枳实栀子豉汤。加生楂肉、麦芽、连翘、莱菔子等凉疏之。无火。舌润。不渴者。调中汤亦可。
瘥后劳复伤寒瘥后。元气未复。余邪未清。稍加劳动。其热复作。即多语、梳头、洗面、更衣之类。皆能致复。既经复热。必有余火余邪结于中。所以仲景主以枳实栀子豉汤。盖豆豉撤表邪。栀子清里热。枳实开胸中余邪之结。凡治劳复。当以此方为主。如兼呕恶痞满。加半夏、竹茹。如见舌黄口渴。加黄芩、连翘。如兼饱闷挟食。加楂肉、麦芽。如兼头疼恶寒。加苏荷、葱白。如兼寒热。寒多加桂枝、紫苏。热多加柴、芩。一二剂后。必复汗而解。此屡试屡验者。不可妄投补中。以致闭邪增病。
邵评∶病后元虚。余邪余火。留结于中。又加劳动。复受外邪。而病。故名劳复。此虚而有邪。用表里并治之法。此与但虚无邪之劳复。自是二种。
气虚劳复亦有瘥后。余火余邪已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
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苔。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升柴须蜜炙。汗多恶寒。归建中妙。
邵评∶病退邪去。劳而复作。见症俱是虚象。与上条挟邪劳复之症不同。
阴虚劳复热病伤阴。肾气已亏。稍加劳动。微挟风寒。其病复作。症仍头痛。发热。
恶风。舌燥口渴。六脉浮数者。此阴虚劳复也。凡复症。必挟风寒外邪。仍宜栀子。豉汤、加葱白、薄荷、鲜生地、淡竹叶、麦冬、骨皮之类。微汗之。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
瘥后色复伤寒瘥后。气血未充。早犯房事。则内损真气。外触邪气而复作也。其症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胁痛。小腹里急绞痛。憎寒发热。或阴火上冲。头面烘热。胸中烦闷是也。若卵缩入腹。脉离经者死。舌伸出数寸者。亦死。宜六味饮。加麦冬、豆豉、栀子。煎汤调下烧散。若小腹急痛。脉沉足冷。须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煎成。调下烧散。
邵评∶病后气阴两虚。早犯房事。真元大伤。而复着外邪。邪入下焦阴分。销烁阴精。为病极重。临症极宜细辨。
阴阳易男女新愈交接。病男传不病之女。曰阳易。病女传不病之男。曰阴易。此感其余邪而生疾也。其症身重气乏。百节解散。头重不举。目中生花。热上冲胸。
憎寒壮热。头面大热。在男子。则阴肿。痛引小腹。在妇人。则里急。痛连腰胯。甚者手足冷挛拳。男子卵陷入腹。妇人痛引阴中。皆难治也。若见舌吐出者死。治法用竹茹半升煎汤。调下烧散。有粘汗出。阴头微肿为效。或用韭白根一握。两头尖十四枚。水煎候冷服。取粘汗为效。亦可调下烧散。
瘥后调理伤寒热退之后。有宜和中者。有宜养阴者。如其人中气虚者。病退后。必纳谷少。运化迟。或大便不实。或恶心吐涎。宜六君子加减和中。形寒畏冷。
宜黄建中温补之。凡此症。脉皆缓大。舌皆白嫩可辨。如其人阴分虚者。必有余热未尽。舌燥口渴。二便艰涩。脉兼微数等症。宜生金滋水饮。或甘露饮加减养之。
邵评∶感症热退之后。有宜和中者。有宜养阴者。调理之法。须分阴虚气虚。
瘥后禁忌大病后。正气未复。凡饮食起居。俱不可不慎也。如酒肴甘脆。肥鲜生冷等物。皆不可犯。只宜糜粥自养。少食而频。则易运化。不可过饱。及他有所食。
虽思之。勿与也。新瘥后。当静卧。非但体动劳复。即梳头、洗面、濯足、多言。皆能令人劳复。若新瘥未满百日。而犯房事者。不治。
卷二
伤寒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