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水部 天水类·地水类

  天水类地水类

  升阳。

  甘平。宜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药。(虞抟医学正传云∶其性始、是春初生发之气、古方妇人无子、立春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

  [卷十四水部] 惊蛰春厘清明谷雨四节内水

  升阳。

  甘平。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并浸造诸风及脾胃虚弱诸丹丸。(自立春至谷雨水、轻清上行补中、而治阳气下陷诸证、最有益于脾胃、宜多贮之。

  [卷十四水部] 小满水

  有毒。坏豆麦桑叶。(蚕食之、多不熟。)造药、酿酒醋。一应食物。皆易败坏。人饮之亦生脾胃疾。咸雨。(小满节气前后、逢癸日有雨、为咸雨、其毒尤甚。)

  [卷十四水部] 梅雨水

  有毒。甚消伐。洗疮疥。灭瘢痕。入酱易熟。(藏器曰∶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画、梅雨沾衣、便腐黑、浣垢如灰汁、有异他水、但以梅叶汤洗之、乃脱、时珍曰∶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此湿热之气、郁遏熏蒸、酿为霏雨、人受其气则生病、物受其气则生霉、故此水不可以造酒醋。)

  [卷十四水部] 重午日午时水

  解毒杀虫。

  宜造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用此水煎杀祟药,其效尤神。

  [卷十四水部] 神水

  消积清热。

  甘寒。治心腹积聚及虫病。和獭肝为丸服。又饮之。清热化痰。定惊安神。(金门记云∶ 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以上三月水、大抵能助湿热、不宜贮之。)

  [卷十四水部]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节内水

  润肺。

  宜煎整肃肺气之药。(湿热渐退、得秋金清肃下行之气、可多贮之。)

  [卷十四水部] 寒露水

  有毒,坏禾稻。(谚云∶寒露雨、偷稻鬼。)人饮之。多致疾。与小满水同。

  [卷十四水部] 霜降水

  泻热。

  感天地肃杀之气。惟阳气有余者。宜用此煎药。

  [卷十四水部] 液雨水

  杀虫消积。

  宜煎杀虫消积之药。(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亦曰药雨、百虫饮此皆伏蛰、至来春雷鸣起蛰、乃出也。)

  [卷十四水部]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及腊日水

  泻热。

  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与雪水同功。(时珍以贮水于二十四节气、因天地之气候相感、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故以节气水入地水类、洛谓不然、毕竟天雨水、感天地之气候为尤准、今入天水类、庶可按时令而择用之尔。)

  [卷十四水部] 明水

  一名方诸水。补阴。

  甘寒。主治明目。定心止渴。去小儿烦热。(时珍曰∶明水者、取其清明纯洁、敬之至也、周礼司氏、以夫燧取明火于日、鉴取明水于月、以供祭祀、魏伯阳参同契云∶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注者或以方诸为石、或以为大蚌、或以为五石炼成、皆非也、按考工记云∶铜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是火为燧、水为鉴也、高堂隆云∶阳燧一名阳符、取火于日、阴燧一名阴符、取水于月、并以金作之、谓之水火之镜、此说是矣、搜神记云∶金锡之性一也、午月丙午日午时铸、为阳燧、子月壬子日子时铸、为阴燧。)

  [卷十四水部] 露水

  润肺解暑。

  甘平。止消渴。宜煎润肺之药。秋露造酒最清洌。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霜杀物、露滋物、性随时异也、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则处暑矣、疟必由暑、故治疟药、露一宿服。)

  [卷十四水部] 霜

  泻热。

  甘寒。解酒热。治伤寒鼻塞。酒后诸热面赤。和蚌粉。敷暑月痱疮及腋下赤肿。立瘥。(时珍曰∶阴盛则露凝为霜、干象占云∶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凡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而不坏。

  [卷十四水部] 腊雪

  止瘟泻热。

  甘寒。治时行瘟疫。宜煎伤寒火之药。抹痱良。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冬至后第三戊为腊、腊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食、不蛀蠹、岂非除虫蝗之验乎、春雪有虫、水亦易败、所以不用。)

  [卷十四水部] 冰

  泻热。

  甘寒。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一块置膻中。良。(两乳中间。)解烧酒毒。(藏器曰∶盛夏食冰、与气候相反、冷热相激、却致诸疾也、食谱云∶凡夏用冰、止可隐映饮食。令气凉耳、不可食之、虽当时暂快、久乃成疾也、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进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疾因食冰、臣请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果愈、若此可谓活机之士矣。)以上天水类。

  [卷十四水部] 潦水

  甘平。宜煎调脾胃,去湿热之药。(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湿气利热也。)降注雨水为潦。(韩愈时、潢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又淫雨为潦、反助湿热、不可用。)

  [卷十四水部] 半天河水

  甘微寒。治鬼疰狂邪恶毒。洗诸疮。主蛊毒。杀鬼精。恍惚妄语与饮之。勿令知之。槐树间者。主诸风。及恶疮风瘙疥痒。一名上池水。(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战国策云∶ 长桑君饮扁鹊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注云∶上池水、半天河水也。)

  [卷十四水部] 流水

  时珍曰∶天下之水、灭火濡枯则同、至于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未尝同也。

  千里水、东流水、甘烂水。(用流水以瓢扬万遍、故又名劳水。)甘平。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瞑。及霍乱吐利。伤寒后欲作奔豚。(藏器曰∶千里水、东流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药、思邈曰∶江水流泉远涉、顺势归海、不逆上流、用以治头、必归于下、故治五劳七伤羸弱之病、煎药宜以陈芦劳水、取其水不强、火不盛也、无江水则以千里东流水代之、如泾渭之类、时珍曰∶劳水即扬泛水、仲景谓之甘烂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万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医学正传云∶甘烂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宗曰∶东流水取其性顺、疾速通膈下关也、张从正曰∶昔有患小便闭者、众工不能治、令取长川急流之水煎前药、一饮立溲、水可不择乎。)逆流水。性逆而倒上。治中风卒厥。头风疟疾。咽喉诸病。宣吐痰饮。

  [卷十四水部] 井泉水

  补阴。

  新汲者,疗病宜人。(若停污浊暖、非直无益、亦且损人。)解热闷烦渴。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凉能清热。甘可助阴。宜煎补阴药及气血痰火药。(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沟渠污水杂入者成咸、用须煎滚、停一时、候咸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雨后水浑、须擂入桃杏仁澄之。)

  [卷十四水部] 醴泉

  甘平。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之。又止消渴反胃霍乱。亦以新汲者为佳。一名甘泉。(时珍曰∶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无常处、王者德至渊泉、时代升平、则醴泉出、可以养老、孙柔之瑞应图云∶醴泉、井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草木皆茂、饮之令人多寿、东观记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人饮之者、痼疾皆除。)

  [卷十四水部] 玉井水

  甘平。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藏器曰∶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而毛发黑、玉既重宝、水又灵长、故有延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寿者、岂非玉石津液之功乎、太华山有玉、水溜下土、人得服之、多长生。)

  [卷十四水部] 乳穴水

  甘温。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钟乳同功。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秤之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卷十四水部] 温泉

  一名温汤。

  辛热微毒。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患。不宜轻入。(汪颖曰∶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藏器曰、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当其热处、可猪羊熟鸡子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唯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矾石泉、不甚作气也、朱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

  [卷十四水部] 阿井水

  甘咸平。下膈疏痰止吐。阿井在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笔谈云∶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卜凡发地下、皆是流水、东阿亦济水所经、其性趋下、清而且重、用搅浊水则清、故以青州范公泉、亦济水所注、其水用造白丸子、利膈化痰。)

  [卷十四水部] 山岩泉水

  甘平。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名曰洗肠、勿令腹空、空则更服、人皆惧此、然尝试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脏寒、当以意消息之。)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尔雅云∶水正出曰槛泉、悬出曰沃泉、反出曰泛泉、其泉源远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为良、其山有黑土毒石恶草者、不可用、陆羽茶经曰∶凡瀑涌漱湍之水、饮之令人有颈疾、汪颖曰∶昔在浔阳、忽一日、城中马死数百、询之云∶数日前雨、洗出山谷蛇虫之毒、马饮其水然也。)

  [卷十四水部] 海水

  咸微温。有小毒。煮浴。去风瘙癣。饮一合。吐下宿食颅胀。

  [卷十四水部] 地浆

  一名土浆。泻热解毒。

  甘寒。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痛。解一切鱼肉、菜果、药物、诸菌毒。(菌音郡、生朽木及湿地上、亦名蕈、枫树上菌、食之令人笑不休、服此即解。)及虫蜞入腹。(误食马蝗蜞、入腹生子、用此下之。)中喝卒死者。(取道上热土围脐、令人尿其中、仍用热土大蒜等分捣末、去渣、灌之即活、卫生宝鉴云∶中暑霍乱、乃暑热内伤、七情迷乱所致、阴气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非至阴之气不愈、坤为阴、地属阴、土曰静顺、地浆作于墙阴坎中、为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也。)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食黄颡鱼犯荆芥、能害人、服地浆解之。)

  [卷十四水部] 百沸汤

  宣、助阳气。

  助阳气,行经络。(汪颖曰∶热汤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宗曰∶ 热汤能通经络、患风冷气痹人、以汤淋脚至膝上、浓覆取汗周身、然别有药、特假阳气而行尔、四时暴泻痢、四肢脐腹冷、坐深汤中、浸至腹上、频频作之、生阳诸药、无速于此、虚寒人始坐汤中必颤、仍常令人伺守之、张从正曰∶凡伤风寒酒食、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时珍曰、仲景治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大黄黄连泻心汤、用麻沸汤煎之、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也患风疾数年、掘坑令坐坑内、解衣、以热汤淋之良久、以簟盖之、汗出而愈、此亦通经络之法也、时珍常推此意、治寒湿、加艾煎汤、治风虚、加五枝或五加煎汤淋洗、觉效更速也、庵曰∶感冒风寒、而以热汤澡浴、亦发散之一法、故内经亦有可汤熨可浴、及摩之浴之之文。备急方、治心腹卒胀痛欲死、煮热汤以渍手足、冷即易之。)一名太和汤。一名麻沸汤。(蛇绕不解、以热汤淋之、即脱、忤恶卒死、铜瓦器盛热汤、隔衣熨其腹、冷即易。)

  [卷十四水部] 生熟汤

  一名阴阳水。宣、和阴阳。

  调中消食。治霍乱吐泻。有神功。(时珍曰∶上焦主纳、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则脏腑畅达、一失其道、二气淆乱、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发为霍乱呕吐之病、饮此汤辄定者、分其阴阳、使得其平也、按霍乱有寒热二证、仓卒患此、脉候未审、慎勿轻投偏热偏寒之剂、曾见有服姜汤而立毙者、唯饮阴阳水为最稳、霍乱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吐泻交作、此湿霍乱证犹易治、唯心腹绞痛、不得吐泻、名干霍乱、俗名绞肠痧、其死甚速、古方用盐熬热、童便调服、极为得治、勿与谷食、即米饮下咽、亦死。)以新汲水、百沸汤合一盏。和匀。

  [卷十四水部] 齑水

  涌吐。

  酸咸。吐痰饮宿食。酸苦涌泄为阴也。此乃作黄齑菜水也。

  [卷十四水部] 甑气水

  润利肌肤。

  以器盛取。沐头长发。令黑润。朝朝用梳摩小儿头。久觉有益。(小儿诸疳遍身、或面上生疮、烂成孔臼、如大人杨梅疮、百药不效、用蒸糯米甑气水、扫疮上、不数日即愈。)

  [卷十四水部] 铜壶滴漏水

  通、能升能降。

  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说文曰∶漏以铜壶受水、刻节、昼夜百刻、周礼周官曰∶挈壶氏掌壶、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郑康成曰∶冬水冻、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谓沃漏也、后汉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宋会要曰、漏刻之法、有水秤、以木为衡、衡上刻疏之、曰天河、其广长容水箭、箭有四、以木为之、长三尺有五寸、着时刻更点、纳于天河中、昼夜更用之、又曰∶天圣八年、燕肃上莲花漏法、其制、琢石为四分之壶、剡木为四分之箭、以测十二辰、二十四气、四隅十干百刻、分布昼夜、成四十八箭、其箭一气一易、二十四气、各有昼夜、故四十八箭、又为水匮、置铜渴乌、引水、下注铜荷中、插石壶旁、铜荷承水、自荷茎中溜泻入壶、壶上当中为金莲花覆之、花心有窍容箭、下插箭首、与莲心平、渴乌漏下、水入壶一分、浮箭上涌一分、至于登刻盈时、皆如之。)以上地水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