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天地间奇花异卉,不霄万计,或以色胜,或以香胜,是皆造物者萃阴阳之精英,成世界之锦绣,以供骚人韵士之品题,红粉青衫之赏玩耳,独兰之一种清芬秀逸,挺然拔俗,自来文人学士,以及缙绅大贾,靡弗爱玩,每届春初,贩佣蚁集,藉以谋生,而绝壑深林,掇取殆尽,街南巷北,累百盈千,风雅之途,竟成逐利之薮,殊可欺也;予素喜兰蕙,初承友人见贻数本,置斗室自娱,然未得栽培之法,至冬辄萎;道光戊申春,见周君怡亭室中兰蕙数本,询属奇特,花气袭人,香凝不散,询其栽法,爱而慕之,予归即觅诸旧谱,披阅揣摩,稍知莳植之宜。是年遂购新叶数本,后每值出山时,必采取植之;自丙辰计获名兰八种,名蕙四种,爱玩忘饥,情萦寤寐,庚申之变,一枝莫携,尽遭蹂躏,为之怅然者久之,是冬,避居沪渎,宿爱难忘,于乙丑春;复购新蕙一种,并在他处获剩余小叶老名种兰五本、蕙七本,嗣由丙寅至庚午数年来,旁搜博采,指不胜屈,类皆有香无气,虽美易萎,间有佳种,亦非上品;甲戍春,客携蕙一篓来,谓皆劣种,将弃之,予见其中有绿水仙一本,因分其半,盖亦可遇而不可求也;半生痴愿,于此略偿,爰将夙昔见闻,汇为一编,所以区别,物宜审其淑慝,或亦有万一之得乎,愿以质诸同好者。
光绪二年岁次丙子仲夏既望
吴门袁世俊忆江甫序
○例言
大凡立说著书,贵不泥古,不离古以泥古者失之拘,而离古者失之虚也。予谓尤不止此有宜朴实者,若专尚风华则失实,有宜风华者,若徒讲朴实,则失华,兰蕙文质得宜,前人因拟以君子,而后人作是书者,每多质而少文,历观嘉庆时吾乡克柔朱公《第一香笔记》,道光问怡亭周君《名种册》,咸丰初沪渎孙公侍州《心兰集》,及同治间余姚周君荷亭《栽法》,其立意大同小异,悉宗唐宋说部体例,采集诸书而折衷之,然似有破觚为圆,断雕为朴之意,以致尚风华者,未免讥其鄙略也,予择而录之,并参以一己之见闻,以期其洞澈无蔽,而华实能并茂也,无如短于才,不获如愿,所望高明之家,摘讹指谬,进而教之则幸甚。
忆江再识
○艺兰总说
兰蕙品类甚多,出处不一,其幽雅固不与凡卉同,而佳种亦不多觏,不尽知其种类,则罕能分轩轾,不善为调护,则奚能培美蕊,善养者惜叶如惜玉,择品如择人,而培养调护,譬如抚育赤子,必揆夫天时之雨畅,气候之寒燠,随时布置,勿使失宜,以每月之调护言之,正月冻热不一,稍不慎即致萎败;二月不妨露处,有霜则遮,至于冰雪,更宜移避;三月为翻盆之时;至四月小满后,天时渐热,宜遮芦帘,择其稀缝者;五月仍宜遮稀缝芦帘,盖缝紧则少见风日,花不生发,天雨则不妨任其淋漓,以霉雨受之,更易生发;六月为浇壮之时,天暑日烈,则遮紧缝之芦帘,帘如无缝,则花害于阴而不发;七月亦可浇壮,仍宜易稀帘;八月则凉气乍动,暑气全消,可以去芦帘,任其日晒;九月则一年之培养,生发于此已定,而花之盛败,亦于此定;十月夜有霜至,则宜避之,如有冰,则移于室;十一月天如融和,不妨仍置檐下,至有冰,则藏之室,盖冰则根空,蒸则叶烂而剩根,是皆不救之病;十二月与十一月大略性相同,盖此两月最易受病,或受冻受蒸之时,一有不慎,即使萎而莫救,是宜三致意焉,噫!从事于此者,始终加意,何至叶不丛而花不茂哉,予尝谓艺兰之法,惟余姚法最精,从前诸家皆不得其法,太矜贵而偏于阴,故不甚茂,然其法秘而不传,即邻县山阴等处,亦皆不知,予今得之,悉心采录,虽语言浅陋,未能详尽,亦不无小补云。
忆江又笔
○兰言述略目录
卷一花品花性卷二种类培养
卷三名贵杂说卷四纪事附录
○兰言述略卷一
花品
梅瓣素第一、水仙素第二、荷花素第三、梅瓣第四、水仙第五、荷花第六、团瓣素第七、超瓣素第八、柳叶素第九。
以上俱入品,其色金为贵,绿为文,赤为武,今将现有各种录左(下):
兰
绿梅素种;
萧山梅素;
绿素种;
周文团荷素、新文团素、和尚素、常熟素。
赤梅白舌种;
玉梅;
赤细种;
宋锦旋梅、大金钱梅、春一品仙、第一梅、秭梅、集圆仙。
蕙
绿素种;
金奥荷素;
赤素种;
花核荷素;
绿细种;
前上海梅、大一品仙、上顶梅、袁字仙、小塘字仙、南翔张仙、蜂巧仙、翠绿仙、通祥仙、潘绿梅。
赤细种;
前夏字仙、常熟程梅、大陈字仙、高梅、后夏字仙、荡口盖字仙、关.顶梅、元字仙。
以上兰蕙三十二种,其形色详明种类门,兹先举其目,以访尤者,今产江浙之新花,类皆劣品,不足载。
凡兰蕙两旁大瓣,须平如一字;谚云:一字肩;有初开平肩,久而花瓣转向上者名“飞肩”,最贵,初舒平如一字,久渐落,谓之开落次之,落肩者更次之;梅瓣与水仙须看捧心白头者为准,名巧种,无白头者非也;分窠非夹背;软如观音兜深者佳;浅者次之;鸡豆壳片亦然,大瓣不醚而头圆者为梅;尖者为仙;五瓣贵无筋而洁净,形俏,肩平,舌大垂下而圆,大瓣边须紧,如兜至其脚,梅宜圆,仙宜收根,方为上品。
荷花瓣厚而有尖,脚短收根,捧心短剪刀为次,如蚌壳者为佳,此谓“真荷花”,有似是而非者,相形之下,真伪立见,不能混也。团瓣圆头阔而短,不收根,超瓣形如调羹式,柳叶瓣形似柳叶,捧心总名剪刀,短者佳,长者次之。兰蕙之品,素绿沙胎为上,白沙胎为下,黄色者,次之,如“刺毛素’’舌上有细红点,如毫末,或墨或黄;细阅方见,其腮有红者,为白舌,非素也,蕙花中有远望如素,近视隐约如现粉红者名“澹舌”。
兰捧心短蚌壳,无白头;蕙捧心是剪刀舌圆如兰舌,以上兰蕙均名“滑口水仙”,有水仙与梅瓣之捧心合而不分者,俗名“连肩搭背”或“分头合背”者亦然,有白头起兜者,均是下品;分窠者有白头;为“巧种”,无白头为“官种”,均是上品,其外三瓣边紧而阔者为上,平边者为中,狭而融角者为下,其种有七十二种之说,实则逐种逐样,不能繁载也,舌凡圆大而垂下者.为上,至复花时亦不变劣;“刘海舌”复花时则较前更胜;皆不易得也;有舌在捧心内不舒吐者名为“吊舌”,有偏在一边者,为“歪舌”,有舒而不卷者为“拖舌”,俱舌之最下者,有无舌者名“三瓣一鼻”品斯下矣。有花从顶先杆,为“癃放’’非佳品也;或乍开瓣甚狭,越三日胎比初时阔二三倍者,惟上品有此开式,有蕊如桂花大,已出·大壳,在小壳内即开,渐透渐大者,为佛手花,此品陋也。
兰蕙一本有大叶三部者,如复花在大叶处;花开时不致不足,若在中叶处,复花花必变劣。
兰蕙品类不齐,而称名亦不一,或以人传,或以氏传,或以地与花传,非拘本形本色也,偶有异者,亦可随意命名。
花性
蕙喜浅,兰更喜浅,此培植之方也,兰生阴,蕙生阳,此物性所赋也,树之者,当规以天时之雨畅,气候之干湿,为之执中以保养,庶无萎败之虞,予初照江苏栽法,其根渐次变黑,叶亦渐次起黑点,数年之中,根叶烂尽,其病在不按气候之宜,有阳时总用芦帘遮盖,以致少见太阳,晒不得力,实于栽养之法大谬;同治壬申春,所得余姚周荷亭晒兰时,其法最尽善,蕙晒三时,兰晒二时,可多不可少,然过晒,叶必至黄,若天寒时以多晒为宜,晒时最宜平屋,低墙,大天井,有风透阳处,安置至小满后,天如大热,即遮芦帘,如不太热,至夏至必遮,初须稀缝,伏天则易紧缝,然缝过紧,花亦有害,至白露即去之,任其日晒,如夏至不遮芦帘,则新叶更发,老叶多晒必全退,自霜降起,夜有微霜,不妨仍露,霜重则移于檐下,有微冰移入房,冰厚闭门,如再冰用炭基三个,装一炉,置架上,架须高过叶者,一室之中,当置四炉,盖南方冷气,自上而下,周而复始,炉火不能稍歇,室内不冰,即可去火开门,不冰即宜开门,务须向阳而透风,否则必蒸烂其叶,室内不冰即移置檐下,盖兰蕙之性,保护者至冬季最为费力,或冷或热,悉宜随时顺其性以安置,庶可保全,尝言兰性喜干,实则春喜润,夏秋喜微潮,冬须润中带干,潮则恐在室蒸烂,兰宜带润,蕙宜带干,而皆忌雪,春雪尤甚,露天位置宜向南,而背西北,西壁宜高,东壁宜低,取其上午有阳,午后无阳,四季皆然,故其叶青翠可观。夏日盆泥晒热,逢雷雨,必须移避,恐泥热受雨,必致蒸坏根本,如已被雨冲,而热气未除,须以冷水冲救;老花翻盆宜早,恐其至冬在房受蒸,宜于春分起立夏为止,迟则当发萌之时,动之有害,种好后,用水缸盛水,将盆置水中,使盆底映透,随时取出,次日再浇一次,避阳七天,得大雨后,始可见阳;如新花出篓,其法又不同,用栈条周围绕之,稻草打潮铺底,将花根蘸水逐把装入,面上复用潮稻草,待蕊根水透,随时种盆,藏风七天,忌阳贴,如舌融,将牙做茉莉簪头置热水中,俟其热后,于近根烫之,其舌即落,然称意之花,固不假人力,而自有天然之奇妙,至若力薄者,虽时加屈抑,故态复萌。
○兰言述略卷二
种类
兰蕙出四川、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处,别省无出,惟日本亦有,客有携来数本至者,予闻往观之,其花大似荷花形,开于谷雨之前,色既不艳,味亦不香,叶虽阔而软,惟瓣与肉尚润而厚,种之花叶亦尚茂盛,至蕙之一种,未知出处,不知从何采来,现今上海、苏州类集之新花,兰系严州、富阳,花大色俏者佳,诸暨、广德中等,奉化小次下等,蕙系处州所出,叶与花极大,然其花至开却甚大,惜乎好花无出,至龙游所出,虽叶中而不过大,名大山头,其花多出细种,诸暨所出,名中山头,花头不大是中等,新昌出者,名小山头,花虽次而小,然有细种出者,亦大佳;其蕊隔年所生,在伏秋出土,立秋后起霜降后止,初出土,有尖硬壳对抱者,谓之鸡嘴,层层总包细蕊者,谓之大衣壳,鳞次含盖细蕊者,谓之小衣壳,细蕊渐透,谓之出壳;蕙干抱足,花蕊离干累如贯珠者,谓之排铃,短干横出花心向外,谓之转挖,梗上细茎,谓之簪,一名短底,簪底一点如露,谓之膏,大瓣交搭,下露舌根,旁露捧心,谓之凤眼,花背谓之上搭,花脑谓之下搭,下搭深则花瓣必阔而有兜,且不落肩,亦名前后搭,至痰吐后放其大瓣者,谓之外三瓣,小瓣谓之捧心,中谓鼻,鼻下为舌;兰开于春分前,一干一花,有一干而开两花者亦奇;蕙开于立夏前,一干九花与十一花者必佳,五花七花者平常,十七花者必劣,二十余花者更劣,要之择乎中庸,毋过不及,斯为佳尔。
兰蕊衣壳贵薄,筋粗透顶者,出荷花,绿壳或白壳绿筋者,出素,赤壳者或有出素,特万中之一,不易得也,如有沙有晕可望梅仙,沙如杏毛,晕如浓烟重雾。至渐长复观蕊顶,色壳绿者,必是梅瓣水仙,至其蕊短时,无沙晕,至长时顶色壳不绿,决非梅仙,衣壳壳顶二三层绿,是淡银红出身最佳,如银红壳者鲜有佳色,青麻绿色壳,花光黛黑者,又次之;其兰蕊顶形有九,特拈出之:
莲子形三瓣有肉裹失,而重曰头,边紧周围下部相称者,开大舌梅瓣;若满蕊俱白,其色皎艳,开性迟懈。
花性肉形蕊形上小中大,箨筋细糯,开大舌水仙。
机梭形蕊形尖而边似紧,箨筋粗粳,开硬锋长小如意舌梅瓣。
橄榄形蕊形上小下大箨筋细糯,开小舌水仙。
瓜锤形蕊形裹尖而下部敛小,箨筋更硬者,开分头合背梅或三瓣一鼻头之类,筋绿细糯下部开大多开佳种。
圆灯壳形蕊形圆隐箨,筋细糯,其中通窍者,开融角梅瓣。
净瓶口形三瓣尖略向上箨筋,细糯,其色皎艳,开大徽角水仙。
石榴口形三瓣尖翻向上,箨筋粗挺,其色皎艳,开武徽水仙。
龙眼形蕊形结实圆足或上下相无箨者,内如无锋,开时只荷花之类。
蕙衣壳须厚,瓣形如超,均起兜,色润泽光明者,谓有水色,可望佳种,然总以细腻为主,梅瓣水仙,若壳薄而小衣壳不起兜者,无佳种可望也,蕙出素花,亦不论壳色,惟深绿者居多。
白转绿壳、淡青壳、淡绿、绿赤壳、荷花色、青麻绿壳、竹根青、白壳、白赤壳、粉青、猪肝赤壳、竹叶青、深绿、大银红、深紫壳。
以上数壳形尖,绿而有白者,可望梅、仙,壳尖赤而有绿,须有沙晕,亦有可望者;。有沙无晕则绝望矣,惟素多出绿壳尖或白尖中,赤者少有,小蕊至出衣壳,见蕊尖起白头者,定属梅瓣,水仙且多佳品,蕊尖无白头者,决非梅瓣水仙;花瓣至小排铃,须形有五门,分八式列左(下):
巧种门
蜈蚣箝上顶梅、潘绿梅、程梅、万和梅。开紧边厚肉气,合硬小舌梅者居多,分窠大舌仙者少,软者即分窠大舌梅,此推品之第一。
大平切大一品仙、前上海梅、元字仙。开平边厚肉气分窠大舌者居多,合硬小舌者少,梅、仙皆出,此推品之第二。
小平切大陈字仙、小塘字仙、通祥仙、袁氏仙。开平边长身分窠大舌者居多,合硬小舌者少,多出仙种,此推品之第三。
瓜子口开宽边文徽出仙者居多,出梅者少,此推品之第四。
融角门
石榴头开宽边武融,飞捧方缺舌,梅与仙皆出,此推品之第五。
官种门又名滑口
杏仁形开宽边蒲扇捧,春兰舌是为水仙,此推品之第六。
癃放门
油灰块先见捧心油灰决者,捧心是也,再外三瓣,开卷边融角,所谓癃放者,卷边是也,捧全合硬者,居多,分头夹背无舌者,亦有徽硬小舌者,其名曰三瓣一鼻头,梅仙中最劣之品也。
行花门
尖头形金奥荷素、花核荷素。
蕙中开梅仙之外尽属此形,出身好者,开至荷花,否则无名粗花而已。
兰蕙梗长,方有好花,细而短者,在蕙中或有好花,然亦仅见,至兰则竟无好花,故以细长者为佳。
蕙之关系,全在吐痰后,放瓣前,无外见之相,而出好花,真非意料所及矣。
兰产阳山者,蕊生阴面,产阴山者,蕊生阳面,阴阳相反,方有好花,叶尖起沟兜到梢者最佳,梅种之叶性硬,仙种之叶性懦,素种之叶性硬。
根在盆中贵长,不长则不佳,新花根白能活,根黑系受冻,如轻亦可活,,如根空即不救。
凡兰蕙有外见之相者,必出佳蕊,不致失望,惟求上品,则百中之一耳。
培养
泥之佳者,用余姚北门外四十里燕窝岭,色如黑棕,性松轻而漓水,此为第一,富阳石牛山泥,色黑者为最,性同亦轻松漓水之佳,常熟虞山子由夫子坟泥,有土朱砂色,淡白黄者性松而嫌微燥,江浙山泥;色淡黄黑者可用,择其性松轻漓水者为佳,黄色者太结重实,种之必结死,平地泥性腻,种之花不发,泥性碱者种之有伤,最宜忌之。
根洗净后,阴风吹干,见芦头有高低者,如大棵分开种,如少不能分开,歪种取勿深为是,为深轻则不发,重则逐步至烂。故种深须即翻浅,其白根愈长愈妙,如未烂切勿剪,龙头上大掺,隔年所生,待攒出土,后即变叶。
种兰顶泥,须高于芦者一分,种蕙顶泥高于芦者一二分,如种之过深,久雨后必起白虱,须随时翻浅以防之,盆底用瓦合艾,加漂净生炭屑垫,收潮气,先铺一层再加细泥,著根不可空松,空松则不得力,根叶必烂,盖面将细泥堆成馒头式顶,余姚泥及富阳泥,皆可种高盆面,因其泥之性润,而易生青苔,至子游泥,则性燥而不生青苔,故宜种平顶,下衬囫囵瓦,务购新者,旧瓦恐有猫溺,新瓦须浸入淡水缸内半年,始可取用,漂炭法亦然。
坑砂用时,用水漂清至两月取出,晒干,研极细末,方可用,然必无病之叶,始可用,至如中小叶,虽则无病,亦以不用为妙,即极发之叶,用时小盆只可一钱,大盆只可五钱,多则有害,每逢春间翻盆之时,用泥拌和,离根种之,如用坑砂单换新泥,种后至小暑无病者,用三年后宿粪拼之,极淡,浓则有害,小暑到白露,俟盆泥不热,雨前浇至三次,如无雨,每清晨用水浇透,他法不合用,用必有伤。
盆宜用圆者,口宜畅,而底宜深,鼎足式或白釉色,取其雅也,紫砂即俗,白胎无釉者,可栽小本,至新盆,虽云火气太重不合用,然尽用无妨,或种草花一二年,或置水中一年,亦可脱火气,此格外讲究之法也,花有向背,故用圆盆,取其四方可观,若杂色有花者,用之欠雅,至若方盆有反正歪斜之忌,亦不合用。盆面高一二三寸者不一,宜铺蜈蚣草满盆,以免大雨冲滩馒头顶之虞,其草生久必厚,宜随时剪之,取其平薄,则花根易于生发,盆若未经栽草,而自出青苔亦佳,总须旁植细心草,以观干湿。
水用天水最妙,如无天水以淡河水代之,忌用井水,盆架须长,空心排挲,用水盆,中合瓦缸,杜蚁蛭也,其架通行高二尺五寸余者,以位置之高低定之。
遮烈日,须定做阔缝芦帘,分稀紧二种,缝阔取其阳重,如花圃遮芝兰之一种,太紧不合用,若布幔无缝,亦嫌太阴,轻则烂叶,重则全盆皆伤。
花房须南向,平屋,南首之门全开,即透风见阳,闭时宜无风缝,有缝即将皮纸密补之,不使有一空隙,瓦底须芦帘铺之,石灰糊好,背开一门,取天热时,可通风,东西皆须墙壁。如遇大风,其叶将棕扎之,可无吹折之虞。
护断叶,须用竹丝圈棕丝扎,可时更换,重扎亦可数载不坏。
○兰言述略卷三
名贵
兰蕙历来名种不一,其贵品可屈指看录之。
兰
绿梅素
萧山梅素外三瓣紧边结圆,肩平,捧心合硬分窠,大如意舌,色俏,干长;乾隆时出萧山蔡姓有此种。庚申浙江遭兵灾后种类断绝,迩时贩佣将咸丰时宁波所出亦是绿梅素者代之,外三瓣长细如线,平肩捧心如硬油灰块,穿腮舌,有根无尖,丑劣不如蔡梅远甚,识者皆不取,目下甚多。
赤白舌梅
玉梅五瓣短圆,分窠小式平边短捧白舌,腮边微有粉红之色,干短而细,肩平,康熙时出绍兴刻尚多,又名白舌梅。
赤梅瓣
韩公祠梅三瓣紧边如小核桃片,鸡豆壳捧心,大刘海舌,平肩,道光十余年出枫泾陈姓,咸丰初年种无。
头贵梅五瓣着根结圆,大圆舌,边极紧,只开一半,如罄口,细干,平肩,嘉庆时出杭州,咸丰庚申遂无。
秦梅五瓣短圆紧边,如意舌,干细,肩平,嘉庆中出加善,今无。
青钱梅五瓣着根起圆,平边软,大圆舌,平肩,顺治间出苏城,今无。
红梅五瓣结圆,外三瓣有红丝九根,紧边,平肩,铺舌,细干,道光时出苏州,今无。
宋锦旋梅五瓣极紧边极圆有尖峰,刘海舌,细干,平肩,色俏,乾隆时出宋锦旋家,目下尚多。
大金钱梅色俏三瓣极大,结圆,平边如钱,肩平,猫耳捧箨筋圆舌,干细长,花性极早,立春时即开,道光时出富阳,刻虽有甚少。
秭梅五瓣脱筋,分窠结圆紧边,鸡豆壳捧心,大刘海舌,舌内一点红色,极俏,干细长,同治五年出上海罗姓烘缸。
第一梅五瓣短圆,小式平肩,如意舌,细干,道光时出余姚徐岭湖,目下甚少。
武一晶梅色俏脱筋,平肩,短圆瓣厚飘,鸡豆壳捧心,大刘海舌,飞肩,细长干,雍正时出杭州,刻下尚有。
小打梅长脚圆短半硬捧,紧边,圆舌,细长干,落肩,道光时出苏州,买客争打,故名小打,今甚多。
陈雪梅五瓣短圆,俯蕊,紧边,如意舌,细干,乎肩。道光时出奉化已无。
梁梅其开有二样长脚圆头,半硬捧,如意舌,五峰俱全为上,开三瓣短圆,分头夹背,壳色次之。道光时出徐汉三家,今无。
代梅虽梅花小而次色,所奇一干二花,惜乎高低,有时亦一朵,道光时宁波,近年尚有。
赵怪梅五瓣分窠肩平,长干,道光时出苏州花窖内,赵姓所得至复花,开梅时多,开仙时少,因为逐年不同,故名赵怪。至咸丰庚申后无。
赤水仙
春一品仙外三瓣头尖,放角,细脚,平肩,深软分窠观音兜捧,大刘海舌,均极大,色亦俏,梗长。同治丙寅出上海,近今甚少,再有一种亦名春一品花大赤色出于次年亦在上海。
集圆仙外三瓣圆大捧心略小,观音兜,分窠小刘海舌,色带昏,咸丰初出余姚,易种养且多。
龙字仙大荷花紧边,观音兜,分窠捧,大铺舌,细长干,平肩。嘉庆时余姚高庙山,又名姚一色,刻下多。
汪字仙长脚圆头,短捧,紧边,大圆舌,平肩。康熙时出奉化汪克明家现在多。
绿素心
大雪荷素三瓣收脚,角侧捧心,紧边细干,一字肩,乾隆时出绍兴周文团家,又名文团,目下甚少。
文团荷素三瓣收脚放角,捧剪刀形,干细,肩平,开足后即渐落。道光时出苏州花窖中,一名新文团,刻下多。
窖荷素三瓣收脚放角,侧舟捧心,短干,落肩。嘉庆时出苏州花窖为余姚史勉参所得,刻无。
和尚荷素三瓣放角,阔脚,蚌壳捧,五瓣俱有白筋,铺舌细干,大落肩。嘉庆时出杭州,今尚多。
常熟素三瓣收放,长脚,肩平,蚌壳捧,其色油绿,舌白,干长。光绪元年出常熟。
金山荷素三瓣长阔,蚌壳捧,大落肩,乾隆时出镇江金山寺,今少。
赤素心
石堰荷素赤壳小荷花式,薄肉气,铺舌,细干,落肩。咸丰时出石堰李北堂一名金柄玉如意。
蕙
金水仙
范氏金仙绿壳大荷花形阔而短,细脚平肩,鸡豆壳半硬捧色如南瓜花,大刘海舌,细,乾隆时出常熟范姓,嘉庆时无,此蕙中之无出其右也。
绿金荷花
阁落荷三瓣收脚,放角,蚌壳捧,大铺舌,细干,平肩。嘉庆时出苏州,早无。
丁小荷小荷花式,剪刀捧心如金,平肩拖舌。咸丰时出丁姓,同治丁卯春无。
马氏金蕙绿干朱漆小柄,色如菜花,五瓣收脚,放角,紧边,金朱砂色舌,细干,平肩。道光时出浒关马姓,早无。
绿梅瓣
酒绿梅五瓣短圆,分窠,软捧心,大圆舌,细干平肩。道光时出苏州绍兴人酒店,逾三年而种无。
仙蟾梅五瓣短圆,分窠软捧,大柿子舌,细干,平肩,其叶坚细。道光时出荡口船,售于周姓,此种即无。
上顶梅外三瓣紧边,圆头收根,大软深观音兜捧心,分窠,大刘海舌,飞肩干细。同治七年,出上海复兴船行,有山客以粗蕙嫌出售与袁姓,其花式如关顶,不过绿赤大小之分,上海即出绿梅,当以为顶,故名上顶。又名“申顶”。
掌珠梅三瓣短圆,分窠,大铺舌,干细肩平。嘉庆时出嘉兴,早无。
蔡字梅五瓣短圆,分窠,软观音兜如意舌,捧干细肩平。道光时出常熟蔡姓,早无。
四美梅五瓣短圆,分窠小硬捧,小圆舌,细干,肩平。乾隆时出浒关,早无。
翠蟾梅外三瓣短圆,捧分头夹背,小如意舌,细干,肩平。乾隆时出宜兴尤氏,近知绍兴尚有此种。
前上海梅外三瓣长脚圆头,捧分头夹背,舌硬融,小如意舌,细长干,一字肩。嘉庆间出上海,现多。
湖塘绿梅五瓣短圆,分窠,硬如意舌,细干,肩平。道光间出苏州,早无。
蜂巧梅花长脚文融,飞肩,捧如猫耳,方缺舌。康熙时出朱家角市井家,有洞庭东山金姓者,设质库在彼,向买不许,嘱人窃出携归洞庭,分往各处,迩惟洞庭东山朱姓家尚有。
绿六团梅三瓣短圆,软捧穿腮方缺舌,武融,粗干,平肩。嘉庆年间出苏州,早无。
十景梅外三瓣长脚,平肩,分窠,半硬捧,如意舌,长干,每干总有一二朵行花。道光时出上海丁姓,咸丰时无。
潘绿梅极不肯生花,如生花,比众迟半月始放,待开花后再行翻栽,否则至小排铃干瘪,迩老种绿花四大家潘绿居小塘字仙之上,及见其花,夕卜三瓣狭长融肩平,色黄胖,穿腮舌,有根无尖,缩在合捧油灰块内,前之声名,大约以花少之故,如见其花之劣状,必不以为然也,今录入镜,因伊声名而入,如以花论,必不许矣。乾隆时出宜兴潘姓,今甚多。
绿水仙
三槐堂仙色俏短脚大荷花式,一字肩,软观音兜捧,大刘海舌。道光间出上海妓家三槐堂,故俗名乌龟水仙,咸丰初无。
大一晶仙大荷花形,五瓣分窠,大软捧,大铺舌,细干平肩。乾隆时出嘉善胡姓,刻下多。
上一品仙大荷花形,身短,分窠,捧小如意舌,细干,一字肩。咸丰时出余姚,久无。
大朱字仙极大阔瓣,分窠,微硬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干细而长。乾隆时出苏州,道光时无。
萧字仙大荷花形,有红筋,分窠观音兜捧心,大拖舌,细干,一字肩。道光时出上海萧姓,早无。
袁字仙外三瓣放角收根,紧边,平肩,捧心分窠,软观音兜,大如意舌,同治甲戍予得于梁姓粗花篓内,故名。
小塘字仙小荷花形,分窠,捧如意舌,肩平,干细长,道光时出西塘镇此种刻多。
张绿仙外三瓣放角收根,紧边,捧心分窠,深观音兜,大如意舌,同治癸酉出苏州吴园张氏。
通祥仙外三瓣放角收根,平边,平肩,捧分窠,半硬舌大铺,同治壬申出张姓家。
南翔张仙外三瓣长脚,平肩如意舌,鸡豆壳捧,分窠,同治辛未出南翔张姓家,今为夏姓者所得。
荡字仙小荷花式,蚕蛾捧,如意舌,细干一字肩,道光出荡口镇,此种早无。
吴元松仙三瓣长脚圆头,半硬捧小如意舌,粗干一字肩,嘉庆间出绍兴,又名绿景福,又名绍一品,早无。
后上海梅三瓣长尖,平边半硬捧大铺舌,细干,一字肩,道光时出上海,早无。
小一品仙五瓣短尖,软捧如意舌,‘细干,平肩,嘉庆时出昆山,早无。
老绿仙五瓣尖长蟹箝捧小尖舌,细干,落肩,据云明季时出绍兴至咸丰年无。
卢字仙五瓣短尖,平边,软捧小铺舌,细干落肩,嘉庆时出,早无。
杨字仙柳叶瓣,平肩捧分窠,舌小如意,细干,乾隆时出湖州,早无。
绿素心
金奥荷素大荷花形蚌壳捧,俏绿瓣重绿沙极大卷舌,细绿梗,平肩,道光时出余姚金奥山,为褚神元所得后买于泰号酒家,又名泰素,今甚多。
二友素外三瓣长脚落肩,剪刀形捧,小卷舌,同治己已出上海,邑差与面筋店人合得新花所出,故名二友,刻有。
王明阳素小荷花式白瓣白卷舌,细干,平肩,清初出苏州王明阳家,同治庚午无。
东方白素小荷花式白瓣白卷舌,细干,一字肩,开久两腮有红光,乾隆时出上虞,早无。
绿荷花
奚慎甫荷短脚大荷花式蚌壳捧,大卷舌,咸丰时出上海奚姓,即无。
第一荷外三瓣放角收根,紧边;平肩,剪刀捧,大卷舌,同治甲申出张姓家。
木渎团荷阔脚荷花形,剪刀捧,大卷舌,道光时出木渎,早无。
松江大瓣外三瓣阔大,不收根,落肩,剪刀捧,大卷舌,道光间出松江,今甚少。
兰言述略
兰言述略
清·袁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