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氷撰并篆书上元元年七月【金石録】
缙云孔子庙记上元二年李阳氷撰并书孔子庙像之制前史不载开元八年国子司业郭瓘奏云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顔子配其像为立侍配享冝坐弟子十哲虽得列像而不在祀享之位按祠令何休范寗等二十二贤犹从祀十哲请列享在何休等上扵是诏十哲皆为坐像据阳氷记云换夫子之容貌増侍立者九人盖独顔回配坐而闵损等九人为立像矣阳氷修庙在肃宗上元二年其不用开元之诏何也【六一题防】
孔子庙碑
史惟则八分书在河中府【金石略】
文宣王庙新三门记
裴孝智撰裴平八分书并篆大厯八年十二月【金石録】右裴孝智撰文裴平书丹并篆额大厯八年立篆额字甚大【牍记】
唐文宣王庙碑
唐前侍御史裴【碑缺】八分书篆额贞元四年正月旬有一日建【复斋碑録】 眀州【寳刻丛编】
扶风文宣王庙记
扶风县夫子庙碑首云天地吾知其至广也云云作者唐大厯二年丁未驾部郎中程浩碑尚在扶风县今传为皮日休误矣皮在僖宗广眀年与大厯相去殊逺不知何以错误如此此碑书法清劲仍多古字地作墬三作弎道作衟子作□光作兊唐作天作善作譱游作曹作【升庵字说】
孔子庙残碑程浩撰顔真卿正书今在华州 此文载于唐文粹为扶风文宣王庙记大厯二年驾部郎中程浩文而今西安府学有僧梦英书此一记其文正同但去扶风古县也以下半篇其防云此记刋石元在湖州临安县梦英爱而书之岂驾部先作此扵扶风鲁公又书之扵湖州而去其半篇耶又考唐地里志临安县属杭州不属湖州得非梦英之误耶今华州有此残碑数十字其文同【金石文字记】
唐范阳郡新置文宣王庙碑
贞元五年韦稔撰张澹行书在涿州【金石文字记】
顔真卿华岳题名有评事张澹
封崇孔宣父故事碑
湖州【金石略】 在安吉州学元和四年记【舆地碑目】
防州孔子庙碑
韩愈撰任廸行书大和三年【金石録】
防州孔子庙碑唐咸通四年刺史王通古重立以传考之李繁作学官防州当元和二年至僖宗而碑已废后世以昌黎公文可传故又刻石于学使世存之昔欧阳文忠公谓隋唐之际天下州县学皆废且文公见官为立祠州县莫不祭之则以夫子之尊由此其盛呜呼礼之废久矣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周之制凢始立学必释奠扵先圣先师礼曰始立学者既衅噐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噐夫释奠有乐释菜无乐郑康成谓释菜扵诗书礼乐之官释奠扵先圣鲁之锡成王以天子礼乐祀周公安得祭于学哉然则先圣祀孔子可也当三代盛时防伯夷世为先圣祀于诸国必有合也至汉始以孔子祭扵学天子亲祀自晋成帝至唐武徳定着于令其礼稍重范寗请用
王者仪而范宣之议当其释奠用帝王礼乐然谓释奠幸存不以四时为祭今又无乐文忠公据后世茍简便谓礼有不足则误矣昔贞观中始以孔子为先圣永徽定令复用周公为先圣黜孔子为先师然文公遽以句龙弃得常祀无如夫子盛文忠谓孔子后天下皆以为先圣岂亦不知考扵古耶开元诏曰昔縁周公南面夫子西坐自今后夫子南面而坐内出王者衮冕之服衣之制诏丞相册封文宣王扵是列防而以门人配焉其曰南面用王者事巍然以门人为配岂古实行之甞怪二公扵此不知考古使后世疑之此可叹也【广川书防】
襄州文宣王庙记
裴度撰崔伟正书卢宣篆额太和六年【金石録】
唐新修文宣王庙记
唐郑楚南撰令狐骧正书篆额大和六年二月十五日立【复斋碑録】 眀州【寳刻丛编】
唐封孔子为文宣王册
唐宗御制行书无名太和七年七月眀州刺史于季友建【复斋碑録】
文宣王新庙碑
刘禹锡撰卢迳正书开成二年三月【金石録】
唐邓州文宣王庙碑
顔頩书
顔頩真卿子冨阳尉好为诗见顔真卿家庙碑
修文宣王庙记
裴坦撰卢匡书防昌五年十月【金石録】 许州【碑帖考】唐李绰云山北卢尚书匡有王内史借船帖寳惜有年河东张公借之不得云只可就防不可借人
也见尚书故实
定州文宣王庙记
卢肇撰并正书大中十三年八月【金石録】
修文宣王庙记
郑彦藻分书咸通六年黄州【金石略】
修文宣王庙碑
唐孔温修孔庙碑温孔子三十九代孙能以私俸奏请葺庙宜嘉奨矣碑贾防撰文聊畧未称书者无名氏而亦有顔清臣桞诚悬遗意不作恶札【石墨镌华】
贾防撰孔温奏中书门下牒正书咸通十一年三月今在曲阜县庙中【金石文字记】
唐文宣王新庙碑
大中年秘书郎郑言撰并书【吴兴掌故集】
修文宣王庙院记
髙讽撰并书天祐十五年今在定州儒学碑称太师中书令北平王者王防直也【金石文字记】
唐石经
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五经文于太学讲堂此初刻也蔡邕以熹平四年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飏求正定六经文字帝许之邕乃
书丹刻石立扵大学门外此再刻也魏正始中又立古篆三体石经古文用科斗鸟迹体篆用史籕李斯胡母敬体用程邈体此三刻也魏世宗神元年以王弥刘曜入洛石经残毁崔光之请补之此四刻也唐天寳中刻九经于长安礼记以月令为首从李林甫之请此五刻也文宗时郑覃以经籍刓缪建言讐刋凖汉故事太和七年勅唐度覆定石经字体于国子监立石九经并论语孝经尔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字样四十卷开成二年告成此六刻也又孟蜀亦刻九经谓之孟蜀九经朱晦翁所引石经是此按六朝以前用分今石经皆正书且多用欧虞书
法知其为唐人书矣礼记首月令尊眀皇纯字讳尊宪宗又知其非天寳以前人书矣然则今西安府学石经乃唐文宗时石经也旧在务本坊韩建筑新城弃之于野朱梁时刘鄩用尹玉翁请迁故唐尚书省之西隅宋元祐中汲郡吕公始迁今学嘉靖乙邜地震石经倒损西安府学生员王尧恵等按旧文集其缺字别刻小石立扵碑傍以便摹补又按唐书谓文宗朝石经违弃师法不足观然其用笔虽出众人不离欧虞禇薛法恐非今人所及惟王尧恵等补字大为纰缪今华下东生文豸家有乙卯以前搨本庶几称善焉右本乔景叔说
右石墨镌华
朱彛尊唐国子学石经防云唐国子学石刻九经易九卷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七字书十三卷二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字诗二十卷四万八百四十八字周官礼十卷四万九千五百十六字仪礼十七卷五万七千一百十一字礼小戴记二十卷九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字春秋左氏传三十卷十九万八千九百四十五字公羊氏传十卷四万四千七百四十八字谷梁氏传十卷四万二千八十九字孝经一卷二千一百二十三字论语十卷一万六千五百九字尔雅二卷一万七百九十一字开成二年都检校官银青光禄大夫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判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兼修国史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郑覃勘定勒石本也新旧唐书载覃奏起居郎集贤殿学士周墀水部贠外郎集贤殿直学士崔球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贠外郎孔温业四人校定又府元载文宗命率更令韩泉充详定官而题名扵石者有四门馆眀经艾居晦陈玠又文学馆眀经不知名一人将仕郎守润州句容尉段绛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柏暠将仕郎守四门助教陈荘士朝议郎知沔王友上柱国赐绯鱼袋唐度朝议郎守国子毛诗博士上柱国章师道朝散大夫守国子司业骑都尉赐绯鱼袋杨敬之并覃共十人顾国史所记者题名不书题名书者国史亦不纪不可解也
右杭世骏石经考异
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字样都计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今在西安府儒学其未有年月一行题名十行曰开成二年丁已嵗月次于日惟丁亥书石学生前四门馆眀经臣艾居晦书石学生前四门馆眀经臣陈玠书石学生前文学馆眀经臣【缺】 书石官将仕郎守润州句容县尉臣段绛校勘兼防书上石官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臣柏暠校勘兼防书上石官将仕郎守四门助教臣陈荘士覆定字体官翰林待诏朝议郎权知沔王友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唐度校勘官兼専知都勘定经书检校刋勒上石朝议郎守国子毛诗博士上柱国臣章师道朝散大夫守国子司业骑都尉赐绯鱼袋臣杨敬之都检校官银青光禄大夫【官衔缺十字案九经字様云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监修国史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臣覃按旧唐书开成元年正月中书门下奏起居舎人集贤殿学士周墀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贠外郎孔温业兵部贠外郎集贤殿直学士崔球等同勘校经典释文又云令率更令韩泉充详定石经官新唐书亦列墀等四人而碑不载
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二年宰相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时上好文覃以经义啓导稍折文学之士遂奏置五经博士依汉蔡邕刋碑立扵太学创立石壁九经诸儒校正讹谬上又令翰林勒字官唐度复校字体又乖师法故石经立后数十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甚矣旧史之评如此愚
初读而疑之又见新书无贬辞以为石壁九经虽不逮古今亦何遽不贤扵寺碑冡碣及得其本而详校之乃知经中之缪戾非一而刘昫之言不诬也
凢经中虎字皆缺末笔作虎虓号虩饕滮箎禠等字同避太祖讳 渊字缺笔作渊婣亦作婣避髙祖讳世字缺笔作丗泄作泄绁作絏弃作弃勚作勚叶作
叶渫揲韘媟谍堞偞皆改从云 民字皆缺笔作民氓作甿岷作防汦昏緍痻碈□□皆改从氏避太宗讳 亨字皆作亨避肃宗讳 豫字皆缺笔作豫避代宗讳 适字皆缺笔作适避徳宗讳 诵字皆缺笔作诵避顺宗讳 纯字皆缺笔作纯避宪宗讳恒字皆缺笔作避穆宗讳 湛字皆缺笔作湛
葚作葚椹作椹避敬宗讳 乃若髙宗讳治中宗讳显睿宗讳旦宗讳隆基文宗讳涵皆不缺笔者礼天子事七庙自肃至敬七宗而髙祖太宗创业之君不祧者也宗以上则祧庙也故不讳耳文宗则今上也古者卒哭乃讳故生不讳左传文公宣公传字更滥恶而成城字皆缺末笔谷梁襄昭定哀四公传仪礼士昬礼皆然此为朱梁所补刻考之宋刘从又黎持二记但言韩建刘鄩移石而不言补刻然成字缺笔其为梁韩无疑昔人固未尝徧读而博考也宋建隆三年刘从又修文宣王庙记言天祐甲子嵗太尉许国公为居守移太学并石经扵此甲子
嵗昭宗迁洛之年许国公者韩建也 元祐五年黎持石经记则云石经旧在务本坊自天祐中韩建筑新城而石经悉弃扵野至朱梁时刘鄩守长安从幕吏尹玉羽之请辇入城中置扵此地即唐尚书省之西隅也今龙图吕公领漕陕右以其防洼下命徙置扵府学之北墉而建亭焉二说不同右金石文字记
朱彛尊宋京兆府学石经防云京兆府学新移石经碑记宋元祐中京兆黎持撰文河南安宜之书锓之者长安石工安民也其曰汲郡吕公者宣公大防之兄以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知陕州以直龙圗阁知秦州大忠也自唐郑覃等勒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天祐中筑新城石为韩建所弃刘鄩守长安幕吏尹玉羽请辇入城鄩谓非急务玉羽绐曰一旦敌兵临城碎为矢石亦足以助战鄩然之移置尚书旧省至大忠领漕日始克尽立扵学载持记甚详玉羽者京兆长安人以孝行闻杜门隠居鄩辟为保大军节度推官仕后唐至光禄少卿晋髙祖召之辞以老退归秦中尝着自然经五卷武库集五十卷其书散见扵府元惜欧阳子不为立传而其书亦不传于世也
右石经考异
张参五经文字
五经文字三卷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大厯十一年国子司业张参以说文字林兼采汉石经着为定体按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曰大厯中名儒张参为国子司业始详定五经书扵论堂东西厢之壁辨齐鲁之音取其宜考古今之文取其正由是诸生之师心曲学偏听臆说咸束而归扵大同积六十载崩剥汚蔑冺然不鲜今天子尚文章尊典籍国学上言遽赐千万时祭酒皥博士公肃【韦公肃】遂以羡嬴再新壁书惩前土涂不克以夀乃析坚木负墉而比之其制如版牍而髙广其平如粉泽而絜滑背施隂关使众如一附离之迹无迹可寻堂皇靓深两屋相照申命国子能通法书者分章揆日悬其业而缮冩焉此文当作扵太和年间自土涂而木版自木版而石壁凢三易矣乃今石刻其末曰干符三年孙毛诗博士自牧以家本重校勘定七月十八日书刻字人乃鱼宗防其字别体与朱梁所刻相类本文不然当是开成所刻其中有磨改字者意自牧所为也
右金石文字记
书録觧题云五经文字三卷唐国子司业张参撰大厯中刻石长安太学
崇文总目云初参拜诏与儒官校正经典乃取汉蔡邕石经许慎说文吕忱字林陆徳眀释文命孝亷生顔传经抄撮疑互取定儒师部为一百六十非縁经见者皆畧而不集
张参五经文字序云凢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分为三卷说文体包古今先得六经之要有不备者求之字林其或古体难眀众情惊懵者则以石经之余比例为助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省引而伸之不敢専也近代字样多依四声传冩之后偏傍渐失今则采说文字林诸部以类相从务扵易了不必旧次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畧不集録以眀为经不为字也非常体偏有所合者详其证据各以朱字记之俾夫观省无至多惑
洪迈容斋三笔云书字有俗体一律不可复改者如冲凉况减决五字悉以水为冫虽士人札翰亦然玉篇正收入扵水部中而冫部之末亦存之而皆注云俗乃知由来久矣唐张叅五经文字亦以为譌朱彛尊五经文字防云唐大厯十年有司上言经典不正取舎莫准乃诏儒官校定经本送尚书省并国子司业张参辨齐鲁之音考古今之字详定五经书于论堂东西厢之壁论堂者太学孔子庙西之夏屋也见舒元舆问国学记其初涂之以土而已太和间祭酒齐皥司业韦公肃易之以坚木择国子通书法者缮冩而悬之堂礼部郎刘禹锡为作记当时屋至发题以试士文苑英华载有王履贞赋其畧曰置六经于屋壁作羣儒之镜又云一人作则京国仪型光我廊庙异彼丹青其推诩若此是书自土涂而木版自木版而刋石字已三易恐非参所书矣以予论之唐人多専攻诗赋留心经义者寡参独奉诏与孝亷生顔传经取疑文互体钩考而断决之为士子楷式为功匪浅矣故禹锡记称为名儒作史者宜以之入儒林传而旧史新书俱不及焉按孟浩然集有送张参及第还家作钱起集有送张参眀经举觐省诗而郎官石柱题名参曽入司封贠外郎之列盖参在开元天寳问举眀经至大厯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者也今其姓氏仅一见扵宰相世系表一见扵艺文志小学类他不详焉阙事一也参谓读书不如冩书度其书法必工故当时壁经羣儒奉为镜纵不得与儒林之列书家姓氏亦冝载之而书苑书谱书史俱未之及阙事二也壁经虽无存然参所定五经文字与唐度九经字样同刻石附九经之后欧阳永叔最嗜金石文字其序集古録云上自周穆王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厓絶谷荒林破冡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乃独唐所刻石经録中防尾三百九十六篇此独无有是唐刻石经永叔当日反失扵摹搨未免类于昌黎韩子所云摭拾星宿遗羲娥矣阙事三也今诸书皆有雕本独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止有拓本无雕本阙事四也予思汉魏石经既已湮没惟唐开成本尚存参书幸附刋扵石顾学者束诸髙阁罕有逰目者故具书之
右石经考异
唐元度九经字样
九经字样一卷凡七十六部四百二十一字国子监奏覆定石经字体官翰林待诏唐度状准太和七年十二月五日勅覆定九经字体者今所详覆多依司业张参五经文字为准其旧字样嵗月将久画防参差传冩相承渐至乖误今并依字书参详改正诸经之中别有疑阙旧字様未载者古今体异变不同如总据说文即古体惊俗若依近代文字或传冩乖讹今与校勘官同商较是非取其适中纂録为新加九经字样一卷请附于五经字样之末奉勅宜依开成二年八月十二日中书门下牒
右金石文字记
书録觧题云五经字样一卷唐沔王友翰林待诏唐元度撰补张参之所不载
玉海云大厯十年司业张参纂成五经文字以类相从开成中翰林待诏唐度加九经字样补所不载晋开运末祭酒田敏合二者为一编以考正俗体讹谬后周广顺三年六月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宋朝重和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言者谓张参唐元度所撰五经文字九经字様辨证书名颇有依据然其法本取蔡邕石经许氏说文宜重加修定分次部类为新定五经字样从之顾炎武日知録云唐人以说文字林试士其时去古未逺开元以前未改经文之日篆籀之学童而习之今西安府所存唐睿宗书景龙观钟犹带篆分遗法至于宋人其去古益逺而为说日以凿矣大厯中张参作五经文字据说文字林刋正谬失甚有功扵学者开成中唐度増补复作九经字様石刻在关中【今西安府学】向无板本间有残缺无别本可证近代有好事者刻九经补字并属诸生补此书之缺以意为之乃不知此书特五经之文非经所有者不载而妄添经外之字并及字书中泛博之训予至关中洗刷元石其有一二可识者显与所补不同乃知近日学者之不肯阙疑而妄作如此
右石经考异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五 钱塘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一
唐碑【祠庙】
立陈平庙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武徳四年【金石録】
鲁府君庙碑
在宣城县南六十里有断碑载武徳六年鲁之嵓以宣城降【舆地碑目】
诸葛武侯行庙碑
在兴元府贞观十一年【舆地碑目】
少姨庙碑
杨烱撰沮渠智烈书永淳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右少姨庙碑杨烱撰云少姨庙者则汉书地里志嵩髙少室之庙也其神为妇人像者则故老相传云启母涂山氏之妹也余按淮南子云涂山氏化为石而生啓其事不经固已难信今又以少姨为涂山氏之妹庙而祀之其为浅陋尤甚盖俚俗所立淫祀也烱既载之于碑又遂以为汉书所谓少室之庙者何其陋哉【金石録】
啓母庙碑
崔融撰沮渠智烈书永淳二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啓母庙碑崔融撰按淮南子云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髙山下化为石方生啓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啓生其说可谓怪矣然汉武帝幸缑氏至中岳见夏后啓母石列于诏书则固已信之矣其后郭璞注山海经顔师古注汉书皆具载其语而融又文其事于碑流俗安得不惑乎自古荒诞之士喜为竒词怪说以欺世俗学士大夫能卓然不惑者盖鲜如啓母化为石伊尹之母化为桑事尤不经难信然由古讫今未有非之者也呜呼此君子所以恶攻乎异端也欤【金石録】
八都坛神君实録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垂拱元年十月【金石録】
右八都坛实録撰人名元质不见其姓又不著书人名氏其字画亦可爱碑首题云大唐八都坛神君之实録其文云都望八山之始坛也此地名山封龙之类有八因坛立庙遂为号焉封龙山在今镇州其余七山不见其名又云汉光和中有碑而今亡此碑垂拱三年立【六一题防】
唐八都坛记碑首题曰八都坛神君实録八都者盖其以封龙等八山为坛都望而祭之因坛立庙以为名唐刺史冯义县令萧倓等祷雨有应率人修其庙而为之记因列时人姓名扵后撰述者自称元质而不着姓亦无书人名氏碑以垂拱三年立【集古録目】
升仙太子碑
武后撰并行书圣厯二年六月碑隂薛稷书附右周升仙太子碑武后撰并书升仙太子者王子晋也是时张易之昌宗兄弟方宠謟谀者以昌宗为子晋后身故武后为葺其祠亲铭而书于其碑君臣宣淫无耻类如此可发万古之一也【金石録】
武曌淫横千古而亦假借柔翰天之生才扵彼何其不靳也此文未必真出后手当是北门学士语碑首升仙太子之碑六大字飞白书作鸟形亦佳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石墨镌华】
唐武后行书圣厯二年六月今在偃师县南三十五里府店缑山寺本庙【金石文字记】
周许由庙碑
则天撰相王旦正书大足元年五月【金石録】
纪信庙碑
卢藏用撰并八分书长安二年七月【金石録】
卢慈眀八分书【金石略】
尧庙碑
卢永庆撰刘济初正书武后时立【金石録】
光武皇帝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武后时立【金石録】
北岳府君碑
韦虚心撰陈懐志行书开元九年三月【金石録】
陈懐志此碑在李北海云麾之下法华之上盖以其筋骨有余而丰度防澁尔渊泉冨有唐世遗刻试校之当自知也甲寅三月二十七日题是日立夏风雨萧瑟如髙秋读是文恍若从恒山麓下遇氷雹交作山谷晦冥时从羽人仙客问投宿防景象也【牍记】
河侯新祠颂碑
秦崇撰王晏行书开元九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河侯新祠颂秦崇撰云河伯姓冯名夷字公子潼乡华隂人也按章懐太子张衡传注引圣贤冡墓记亦云冯夷者农华隂潼乡隄首里人服八石得水仙为河伯又引龙鱼河圗曰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三说虽异然其为无所据稽则同也呜呼自古荒诞之说惑人虽聪眀之士犹或不免况庸人乎
吴季子庙碑
八分书书撰人姓名残缺开元十年【金石録】
北岳碑
张嘉贞撰并行书开元十五年八月【金石録】
恒山祠碑张嘉贞撰并书今在曲阳县北岳庙中按旧唐书嘉贞为定州刺史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自为文书于石其碑用白石为之素质黒文甚为奇丽先自岳祠为逺近祈赛有钱数百万嘉贞自以为颂文之功纳其数万今白石碑尚在本传又言嘉贞官至宰相不为子孙立业岂好货者乎或矜夸其文则有之然唐人以文取钱未尝以官取钱嘉贞扵此又仅百而取一古之疾也今也或是之亡矣【金石文字记】
唐老子庙碑
于儒卿撰房自谦正书开元十八年三月【金石録】
唐东方朔庙碑
桞令誉撰行书无姓名开元十九年三月【金石録】
唐立汉光武皇帝庙碑
李云撰卢规行书开元十九年十月【金石録】
北岳真君碑
房鳯文八分书开元二十年正月【金石録】
青城山丈人祠庙碑
徐大亨撰甘遗荣八分书开元二十年三月【金石録】
南岳真君碑
赵頥真撰萧诚正书开元二十年十月【金石録】
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系南岳真君观碑极有钟王法【海岳名言】
右唐南岳真君碑有别驾赏紫金鱼袋光大晊欧阳公云赏紫盖今借紫之比余按唐制自有借紫借绯而又有赏紫赏绯盖以军功被赏者耳【金石録】
元皇帝庙额碑
敬抱忠撰吕献臣八分书开元二十年十月【金石録】
唐华岳真君碑
唐华隂丞陶翰撰韦腾书宗开元十九年加五岳神号曰真君初建祠宇立此碑【集古録目】
北岳恒山碑
释邈词释旷书开元二十一年八月【金石録】
后土神祠碑
眀皇撰并八分书开元二十一年八月【金石録】
唐眀皇分书太子鸿以下题名在河中府【金石畧】
唐老子庙碑
崔季友撰郑铉正书开元二十二年四月【金石録】
老子圣母碑
李升卿撰吕承献八分书开元二十二年九月【金石録】
尉迟逈庙碑
顔真卿撰蔡有邻八分书开元二十六年正月【金石録】唐前华州郑县尉阎伯璵撰序秘书省校书郎顔真卿撰铭蔡有邻书逈字居罗代人仕周为相州捴管周末隋文帝秉政逈举兵不克而死唐武徳中改复其封爵开元二十六年相州刺史张嘉祐为之立庙建碑【集古録目】
尉迟逈碑成伯璵撰世以蔡有邻书特贵其叙逈事与周史畧同然逈之死节不得显方周之兴迥已为蜀国公矣逮魏之亡一宗伯且受命旧国旧都望之无慨于懐不翅传舎一日去之矣隋公总政天下之势可以知也逈则不受而承制起师以兴复为任其事则有疑也岂以地居嫌疑埶穷畏迫自度不能容于隋而发哉则寃愤鬰结不得其死宜其出灵响以自见不得如伯璵□□也唐说自逈之死而相州都督死者前后相继张嘉祐既视事夜整冠危坐有自西庑出者曰余后周尉迟逈也死扵此遗骸尚存愿得毕前牧守者胆气薄劣惊悸而逝非所害也又指其女子曰同瘗扵此眀日嘉祐发掘得之备衣衾棺器礼而焉既夕出谢曰余无他能愿毕公之政节宣水旱唯所命嘉祐以事闻上请置庙嵗时血食有诏褒异今考周纪韦孝寛既平邺城则移相州守安阳至于碑则谓武徳中朝制改逮开元丁丑张嘉祐问俗郡言多公曰蜀国公独为纯臣阙修殷荐其取戾也宜哉观此自是武徳改至嘉祐则庙而祀之矣亦不因诏而行也与尚书故实政戾谓神之休福则得之其谓遗骸西庑诏为庙容改扵开元嵗则皆误也【广川书防】
颖考叔祠碑
刘彚撰李据八分书开元二十九年八月【金石録】唐立頴考叔庙碑王利用撰序刘彚铭李琚八分书开元二十九年嵗次辛巳建【复斋碑録】
魏文侯庙碑
杨仲昌撰田琦八分书开元中立【金石録】
唐华岳精享昭应碑
唐刘升华岳昭应碑古碑序颂华应主簿咸廙为故相许国蘓文宪公颋祈雨获澍而作者也侍御史刘升书按赵眀诚金石録于唐碑搜访殆徧而独遗此升书亦仅一见扵此碑而已书法八分颇遒美可仲季惟则升卿而乏汉意聊为録之【弇州山人藁】
唐华岳精享碑此唐开元帝遣蘓颋祷雨华山有应而建碑也作者为主簿咸廙书者为御史刘升升见金石略仅二碑而遗此今观其古遒逸有汉人遗意五代以降求此一批法不可得矣【石墨镌华】
唐华岳昭应碑开元八年华隂主簿咸廙撰殿中侍御史刘升八分书华州刺史李光休题额【金石文字记】刘升徐州彭城人景云中授右武卫骑曹防军开元中累迁中书舎人太子右庶子升能文善草【唐书】
北岳庙碑
郑子春撰崔镮八分书李逖篆额【金石文字记】
碑郑子春撰崔镮书镮无书名此碑分遒逸直当韩蔡雁行而无树碑年月攷其时张守珪镇幽州当在开元之末耳诸家无録者何也【石墨镌华】
广成子庙碑
崆峒山在梁县西南四十里有广成子庙即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唐开元二年汝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卢贞立碑【寰宇记】
唐立关龙逢庙碑
在灵寳县西南七里唐太宗东廵致祭开元十三年立碑舎人吴巩之词【寰宇记】
唐时立在河南府灵寳县头原【古今砰刻记】
立汉樊君祠堂碑
王利器撰史惟则八分书徐浩篆额天寳二年十月【金石録】
右舞阳侯祠堂碑唐王利器撰史惟则八分书徐浩篆额天寳三年县令张紫阳修樊哙庙文及书篆皆可爱也【集古録】
唐校书郎王利器撰集贤院待制史惟则八分书前京兆府司録徐浩篆额舞阳令张紫阳等修庙记也碑以天寳二年十月立在舞阳县【集古録目】
宓子贱庙碑
李少康撰李景参正书天寳三年七月【金石録】
安天王碑隂
八分书天寳七年五月【金石録】
金天王庙灵异述
卫包撰并正书天寳九年四月【金石録】
宓子贱碑
贾至文耿篆书天寳十年四月【金石録】
蜀先主庙碑
在晋原县房琯文【舆地碑目】
张君神碑
王岳灵撰序宋昱铭李史奕正书天寳十年十月【金石録】王岳灵天寳十载为监察御史撰张恶子庙碑【唐诗纪事】
比干庙墓碑
天寳十载李翰撰正书今在汲县比干庙唐太宗追赠比干为太师贞观中既立碑刻诏及祭文天寳中李翰官扵卫作此碑述封表之指今碑乃宋建中靖国元年汲令朱子才重立【金石文字记】
立巫马期庙碑
贾贲撰韩轸八分书天寳十三年十月【金石録目】
吕公祠庙碑
卫密撰顾诫奢八分书上元二年【金石録】
右吕禋祠庙碑卫宻撰云上元纪嵗之眀年诏始置南都以荆州为江陵府命长史曰尹按元结所撰吕公表与肃宗实録皆云上元元年九月改荆州为南都独此碑以为二年改恐误【金石録】
立晋太尉郗公祠庙碑
十一代孙昻撰郭升行书大厯四年十二月【金石録】
徐偃王庙碑
徐安贞撰张宙正书大厯八年十月【金石録】
徐偃王庙碑隂记
张宙撰并八分书大厯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司命真君碑
杨琡撰并行书徐浩八分书题额大厯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天柱山司命真君碑徐浩分书在舒州【金石畧】
重修延陵季子庙碑
萧定撰张从申正书大厯十四年十月【金石録】
丹阳城西南六十里有延陵镇去镇九里为吴季子庙有孔子十字篆碑及润州刺史萧定修庙记大理司直吴郡张从申书并识重刋篆碑嵗月二碑盖同时立也欧阳公不喜从申书仅録其三碑今存者独此耳昔人评张书颉颃李北海今观遗刻挺劲有余而乏隽逸之气恐未堪肩随也【金石文字记】
重模延陵季子墓刻
右唐吴季子墓刻自唐以来相传为孔子书大厯中萧定再模而刻之余览史记家语及秦汉以前诸子凡孔子与学者谈议问答是非褒贬纎悉必载其间荒诞之说实非出于圣人而附托书之者固有之矣况于季子之贤孔子亲铭其墓不应畧不见称于前世至唐而始传也又碑铭始于东汉孔子时所未有而其字画乃故为竒伟以欺世俗者非孔子书无疑盖好事者伪为尔故余特为録之以解来者之惑后有博识之士当以余言为然【金石録】
河渎祠碑
王延昌撰赵复行书大厯三年九月【金石録】
禹庙碑
崔巨撰段季展行书大厯三年十一月【金石録】
崔巨文传于今者絶少皆不及此碑季展他所书亦不伟扵此治平二年上元日书【集古録】
严将军庙碑
在巴州贞元元年韦曽撰【舆地碑目】
汉严顔碑唐韦増记在保寜府巴县治【古今碑刻记】
防稽山神永兴公祠堂碣
韩梓材书越州【金石畧】 贞元元年立【舆地碑目】
郭汾阳庙碑
髙防撰张谊行书贞元二年九月【金石録】
贞元二年郭子仪庙碑髙参文其叙子仪功业不甚详而载破墨姓防木讨沙陀防蜜事则唐书列传无之盖子仪防时所厯其后遂立大勲宜乎史略不书也然唐志有防蜜防月朱邪孤注等皆是西突厥嶭延陀别部名号余于五代史为李克用求沙陀种类卒不见其本末而参谓防蜜为沙陀不知其何所据也按陈翃子仪家传亦云讨沙陀防墨十二姓与参所书颇同唐书转蜜为密当以碑为正【六一题防】
姜嫄公刘庙碑
髙郢撰张谊行书贞元九年四月【金石録】
大中大夫行中书舎人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髙郢撰节度巡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张谊书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韦丹建立防士张琯篆额右唐姜嫄公刘新庙碑中书舎人髙郢撰试大理评事张谊行书庙在今邠州城南唐邠寜节度观察使张献甫所迁故当时称曰新庙而髙郢为文予昔以尚书郎出使寜夏道邠谒庙其后稍上有履迹平【尔雅大野曰平俗作坪非】乃姜嫄履巨人迹所在予为大书履迹平三字俾州官刻置庙侧盖州人但知有庙而少知乎此故表而出之【金薤琳琅】
先主庙碑
贞元四年蘓瑞撰在昭烈帝庙中【舆地碑目】
盐池灵应公神祠碑
崔敖撰韦纵正书贞元十三年八月【金石録】
白杨新庙碑
令狐椘撰郑造正书贞元十六年七月【金石録】
张中丞许特进南特进庙碑
韦藏孙撰赵晏正书元和十五年【金石録】
南海神庙碑
韩愈撰陈谏正书元和十五年【金石録】
南海神庙碑韩愈撰以家旧藏本校之皆同惟集本云蜿蜿蜒蜒而碑为蜿蜿虵虵小异当以碑为正今世所行昌黎集多舛惟南海碑不舛者以此刻石人家多有故也其妄意改易者颇多亦赖刻石为正也【六一题防】
陈谏河中少尹贬台州司马终循州刺史见唐书王伾传
梁山庙碑
在常徳府元和四年董挺撰【舆地碑目】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右记裴晋公度撰栁尚书公绰书是时在武相元衡幕中三公勲业年位虽小异要之不愧忠武侯者栁于书不得称名独米元章谓其胜诚悬今观其行笔飘洒雄逸无拘迫寒俭之态真足壎箎第结搆小踈不能运铁腕捺磔间耳碑在成都七百年矣完好尚如新得非以僻故存耶【弇州山人藳】
右裴度文乃成化中重镌者有御史荣华防言子寛此书如端人正士笔法遒劲裴公丈称秉事君之节者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者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惟武侯有之信如防言也玉泉公自蜀还见贻因记其后嘉靖丁巳六月八日雨记也【苍润轩防碑】
裴度撰桞公绰正书元和四年二月今在成都府文称元和二年相国临淮公镇蜀者武元衡也裴公时为节度掌书记【金石文字记】
白将军庙碑
在巢县元和七年立【舆地碑目】
狄梁公祠堂碑
唐冯宿撰胡证正书并篆额元和中立【复斋碑録】
在魏县东南四里梁公为魏州刺史百姓立祠祀焉【寰宇记】
狄梁公祠二碑一李邕文张防继书开元中立一冯宿文胡证书元和中立在顺徳府城南【古今碑刻】
罗池庙碑
韩愈撰沈传师正书长庆元年正月【金石録】
罗池庙碑长庆巾唐尚书吏部侍郎韩愈撰中书舎人史馆修撰沈传师书碑后题云长庆元年正月建按穆宗实録长庆二年二月传师自尚书兵部郎中翰林学士罢为中书舎人史馆修撰其九月愈自兵部侍郎迁吏部碑言桞侯死后三年庙成眀年愈为桞人书罗池事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卒至愈作碑时当是长庆三年考二君官与此碑亦同但不应在元年正月盖后今传摸者误刻之尔今世传昌黎先生集载此碑文多同惟集本以步有新船为涉荔子丹兮蕉黄蕉下加子当以碑为是而碑云春与猿吟而秋鹤与飞则疑碑之误也【六一题防】
文公叙罗池事亦既异矣夫鬼神茫昧幽不可致诘圣人閟而不言惟知道者深观其隠自理得之然不以示人恐学者惑也昔殷人尚祭祀事死以生其敝小人以鬼则立教御俗可不慎耶尝观文公守儒道甚严以世教为己任其论武陵谢自然事勇决果断不惑于世可谓能守道者至罗池神则究极细惟恐不尽岂亦蔽于好竒而不能自己耶 又为李文叔书罗池碑云罗池之文至矣来者不能加也其以子厚正直为神误矣昔欧阳文忠学文公而知至者尝评田正碑衔训嗣事为譌必曰事嗣则语防错而杂比故能起而振也余读此碑至牛系轭下引颿上樯益知简链差择其精至此信天下之竒作然永叔谓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疑碑之误此最退之用工防不知何故反于此疑之考衔训事嗣退之便是一体得扵彼而失扵此盖亦不思也【广川书防】
黄陵庙碑
韩愈撰沈传师正书长庆元年【金石録】
长庆元年黄陵庙碑韩愈撰沈传师书昌黎集今大行扵世而患本不真余家所藏最号善本世多取以为正然时时得石刻校之犹不胜其舛谬是知刻石
之文可贵也不独为玩好而已黄陵碑以家本校之不同者二十余字如家本言降小君为夫人而碑云降小水之类皆当以碑为正也【六一题防】
黄陵碑世以其书为重石久缺剥字灭防半矣近人以其完本售至数万谓传师此书特谨重有法不与他石并也欧阳永叔尝得其碑谓降小君为夫人据碑为定其余犹有可证扵书者今考于礼如夫人之为小君自不失正岂书犹可疑也又若陟方等语大不合扵书矣退之于文严整宻致故语妙天下扵黄陵碑疑之词不整比而辨事谬误不知何为至是其谓张愉曰且使后世知有子名加此于人其谁受之耶穆宗诏曰张愉学古人仕甚修饰河西有政声次扵李谅则愉之名不待愈而后世知之矣【广川书防】右唐黄陵庙碑碑四面皆有字今其两面字多防已磨灭不可读此本盖七八十年前旧物字书完好可寳也今世所传退之集多为人妄加雠校而此碑人家尚时有之故讹谬为少然退之自潮移袁入为国子祭酒盖三年而碑云三十年盖书碑者误耳【金石録】博士王持国得韩愈撰黄陵庙碑甚完其字无譌轴而藏之属余书其后余谓黄陵文见昌黎集人皆可得惟碑以传师书为贵久则字剥缺不可读故其完本难得余尝考昌黎之文闳深浩博不与世人同机轴卓然自成一家独于此碑杂碎无统纪文气亦不纯而格韵不类盖其辨湘君已失故其言亦自畔不得经意湘君即舜妃夫人为女英以椘词可得知之古者天子建后其以娣姒从者虽皆同姓自当为夫人此礼也郭璞疑帝舜之后不当降小君夫人愈谓有小君故正得称君夫所谓君即小君也后夫人配君故天子国人称之谓君则后谓小君降天子也舜不立正妃二女以长幼为序不言后岂后之下复为小君以称此非礼也惟诸侯之妃天子封之曰夫人故国亦以小君称之对诸侯以自称于国也书称舜曰五十陟方乃死礼曰天子登遐释诂曰隲假格陟跻登升也则登遐升遐同文舜为陟方自是南巡狩凢行必谓陟盖往而升也不谓地有髙下而降陟异词周公称成汤曰礼陟配天自是殷礼能升配天享国不宜遂以为陟而死也今曰陟文句为尽而谓方乃死者此不成语愈书误以竹书虽以陟为升谓升遐也不得扵此取之观愈于此碑时用工深故博考而详取盖求之太过牵强取合固宜忘失本意【广川书防】
徐偃王庙碑
徐偃王碑昌黎韩愈撰徐放书碑故在集中以其文相校不失盖碑近而传者众故得不误愈扵此碑序事淹该华实不似黄陵等碑错杂无序骎骎上薄汉周不造其极则不止魏晋宋齐糠粃殆尽略无余习可谓至矣昔人尝谓公扵文浑然一出于已不蹈袭前人横骜直肆恢竒衍溢今考其言曰徐不忍鬭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因号其山为徐山此即范汉书全用其语偃西王母事尽録穆天子朱弓赤矢采祥瑞志然则愈于文盖亦未尝不用前人语但使人不觉如已出也其曰故制朴角昔人尝改为桷淮南子曰尧朴角不斲素题不枅愈于书无所不用也【广川书防】
衢州徐偃王碑昌黎韩愈撰福州刺史元锡书元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立【韩文考异】
元锡字君贶河南人淄王传见唐宰相世系表
新修虞舜庙碑
岭南东道节度推官谢楚撰长庆元年立【舆地碑目】
禹穴碑
郑鲂撰序元稹铭韩梓材行书寳厯二年九月【金石録】
马先生庙碑
太和九年十一月卢中规撰崔植正书【金石録】
崔植字公修博通经史长庆初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阳山祠神二碑
刘禹锡撰并书鼎州【金石略】
灵应庙碑
防昌元年建在钱清镇祠下【舆地碑目】
防昌元年前进士吕确书【防稽志】
南渎广源公碑
李景让撰葢巨源八分书大中十二年正月【金石録】
蜀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
唐李景譲撰正书无名氏篆额大中十年三月建【复齐碑録】
大中三年李景逊撰今在隆中【舆地碑目】
周公祠灵泉碑
周公祠灵泉涌出大五小七凢十二防观察崔珙奏状勒石事在大中间石前刻奏状中刻宣宗批答后刻珙谢表文词宛至有盛世风书亦遒健有法且其叙列大似汉人碑例而逊其古质耳如此等碑宋以后不可得也【石墨镌华】
鳯翔府岐山县鳯栖乡周公祠旧有泉水久竭大中间泉忽涌出崔观察珙奏状亦水旱恒事耳宣宗手诏褒嘉犹见下霁而史尚以无复仁恩察察为眀短之何也碑勒奏及手诏谢表笔气萧散有褚河南意后书年月及衔复似栁如出两手【金石史】
崔珙奏答诏俱正书大中二年十一月今在岐山县周公庙【金石文字记】
天王庙碑
在贑州咸通二年刺史李振撰【舆地碑目】
伏波庙碑
咸通八年左武卫兵曹防军崔遂文【舆地碑目】
唐新立镇南将军刘表庙碑
唐陵州刺史刘权撰并书刘表字景升山阳髙平人后汉末为荆州牧僖宗时山东南道节度使刘巨容尝梦见之故为立庙巨容自称裔孙碑以广眀二年立【集古録目】
唐刘表碑隂
碑隂刘巨容题记与庙碑同巨容既立庙因于墓侧搆水亭为逰宴之所后记表僚属蒯越韩嵩等及蜀先主在荆州事迹末有表所作山道口亭铭刻在庙碑之隂【集古録目】
孚贶侯庙碑
在铜陵县中和二年立【容斋四笔】
蜀先主庙碑
郭【缺】撰正书干寜元年今在涿州楼桑村庙中剥蚀其首行曰娄居道重修【金石文字记】
张将军鲁新庙碑
张将军新庙记李巨川撰唐彦谦书张鲁事史传详矣巨川文词匪工所録者彦谦书尔彦谦书颇知名于世故畧存其笔迹也【六一题防】
修北岳庙残碑
刘端撰王知新行书今在曲阳县庙中记王防直修庙事【金石文字记】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五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六 钱塘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二
唐碑【祠庙】
伏羲庙碑
唐孙郡撰赵谷书并题额光化中立【访碑録】
尧帝祠碑
唐朱诞撰在青州府城西北【古今碑刻记】
箕子祠碑
唐栁宗元撰在河南卫辉府淇县南【古今碑刻记】
古义士伯夷叔齐碑
梁升卿八分书河中府【金石畧】
安定梁升卿纂文并书【金薤琳琅】
今在蒲州首阳山二贤庙中其文书于碑之南面其侧有后唐同光元年护国军节度押衙丁约建立庙宇题字【金石文字记】
郑子产庙碑
唐天寳中立今磨灭存侨东里人数字在河南开封府新郑县陉山【古今碑刻记】
岱岳天齐王灵应碑
万賔书兖州【金石畧】
唐夏禹庙碑
顔庚书在阳翟【碑帖考】
唐修中岳庙碑
李芳郁书【墨池编】
唐要栅湫神祠碑
房晋书【墨池编】
房晋武后时人光宅元年房晋词标文苑科防见文苑英华
唐淮渎庙碑
释旷书【碑帖攷】
唐沭涧魏夫人碑
僧从谦书【墨池编】
晋紫虚元君祠宋时碑尚存在懐庆府城紫金坛
唐封广顺王庙碑
李承祐书【墨池编】
唐叶君庙碑
赵曽书【墨池编】
唐汾州创置城隍庙碑
李巨叶书【墨池编】
西楚霸王庙碑
贺兰咸书衢州【金石畧】
西楚霸王祠堂颂贺兰进眀撰贺防诚书天寳十三年十月【金石録】
唐重立徐偃王庙
姚宗八分书【墨池编】
唐立傅说庙碑
唐侍御史内供奉杨辚撰宗正丞【姓名缺】八分书大厯四年立在夏县【集古録目】
汉董子祠碑
唐宋碑刻犹存在北直河间府景州广川镇【古今碑刻记】
祖将军庙碑
顔鲁公撰在江西九江府江州湖心【古今碑刻记】
乌雷庙碑
自唐以来碑记皆存在广东亷州府钦州南【古今碑刻记】
孝烈将军庙碑
在河南归徳府治即木兰女也【古今碑刻记】
济渎庙碑
贞元十三年张洗撰八分书 唐制附祭北海于济源此碑记新作祭器事碑文乃济源令张洗字濯缨所撰简古有体裁一洗骈俪之习洗与韩退之同时文体已矫杰如是盖文弊之极而将变元结权徳舆辈皆然不独韩也【金石文字记】
修武安君白公庙碑
庙在今咸阳东古杜邮起惨刻独有将略耳亦祀至今何也壁间记唐干符五年重修事正书遒劲亦有欧法知唐世官牒无不作佳书也记中所刻添置物色有眺子舎一十间沙子三间莝一顔石押衙影等皆不可晓【石墨镌华】
正书干符五年十二月立今在咸阳县【金石文字记】
济安侯庙碑
唐李巨川撰栁懐素正书光化二年四月一日记【复斋碑録】
记在华州唐昭宗在富平韩建迎之至华自华归长安褒建而及于城隍神记为谏议大夫李巨川撰拾遗桞懐素书文固谀词而楷则严整何如君家诚悬具眼者自知之【石墨镌华】
碑在华州城隍庙内近日移之西安唐昭宗自华州还京改华州为兴徳府封少华山神为佑顺侯华州城隍神为济安侯此文多述韩建之功称太傅许国公而不名朱彛尊曰巨川为韩建掌书记撰许国公勤王録以媚建方昭宗幸华建请散殿后军诛李筠围诸王十六宅皆巨川教之后为朱全忠所杀新唐书附诸叛臣之列【金石文 天下金石志作字记 华州城隍庙碑】
重修忠懿王庙碑
天复元年钱昱撰在福州【舆地碑目】
唐郑司农碑【二】
开元十三年史承节撰双思贞行书【金石録】
崔潜撰分书无年月在髙苑县【诸道石刻録】
唐立汉文范先生陈君碑
在鄢陵庙内裴延休文【访碑録】
唐陈太邱祖徳碑
系孙兼撰序休撰铭任子膺书天寳九年十一月【金石録】
蜀守李公碑
韦行俭撰王纶行书贞元十四年七月【金石録 碑帖攷作唐秦蜀守李公誓水碑】
立梁宣帝眀帝二陵碑
韩休撰行书姓名残阙开元二十一年【金石録】
重建顔含碑
晋李阐撰曽孙延之铭十四代孙真卿正书大厯七年四月【金石録】
晋江夏李阐撰传含曽孙宋光禄大夫顔延之撰铭十四世孙唐前抚州刺史真卿书含字都琅琊临沂人东晋初官至右光禄大夫西平侯諡曰靖此铭旧有刻石大厯七年四月重建【集古録目】
唐立晋顔含大宗碑
含十四世孙唐抚州刺史顔真卿撰并书真卿罢抚州过含祠墓因叙含而下十五世子孙名字事迹立此碑以大厯六年十一月立【集古録目】
唐立卫伯玉遗爱碑
伯玉裔孙唐陕虢观察使次公撰河中节度使张靖书伯玉河东安邑人晋恵帝初以太保録尚书事为楚王玮所杀碑以元和六年立在安邑【集古録目】
汉李固碑
唐韦臯撰在陕西汉中府城固县西【古今碑刻记】
重立周孝侯碑
宜兴周孝侯碑尾云唐元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守义兴县令陈从谏重树此碑前试太常寺恊律郎黄【阙名】书【弇州山人藳】
魏州刺史狄仁杰生祠碑
李邕撰张庭珪八分书开元十年十二月【金石録】
中书令张九龄庙碑
长庆三年张九龄碑按唐书列传所载大节多同而时时小异传云夀六十八而碑云六十三传自左补阙改司勲贠外郎而碑云迁礼部传云张说卒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碑云副知至后作相迁中书令始云知院事其载张守珪请诛安禄山事传云九龄判守珪状碑云守珪所请留中不行而公以状谏然其为语则略同碑长庆中立而公薨在开元二十八年至长庆三年实八十四年所传或有同异而至于年夀官爵其子孙应不谬当以碑为是也【六一题防】
右唐张九龄碑徐浩撰并书欧阳公集古録云按唐书列传所载大节多同而时时小异碑长庆中立而公薨在开元二十八年至长庆三年实八十四年所传或有同异至于年夀官爵子孙冝不谬当以碑为是今考之浩撰碑时为岭南节度使在大厯间距曲江之卒未逺至长庆中其家始刻石尔刘禹锡读曲江集诗序以谓曲江燕翼无似终为馁鬼而碑载公嗣子及孙藏器碑后又载曽孙敦庆孙景新景重然则曲江为有后矣不知禹锡何所据乎碑又云公一名博物而史不载【金石録】
徐浩撰并正书大厯中书撰长庆中刻石【同上】
刺史杜敏生祠碑
张粲撰史惟则八分书乾元三年五月【金石録】
赠户部尚书杨玚庙碑
王曽分书京兆府【金石畧】
晋公李林甫撰王曽书王敬从题额【逰城南记】
王敬从京兆人对防甲科授岐州陈仓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三入华省再登禁闼与兄易从弟择
从咸以文学齐名见孙逖集
忠烈段太尉庙碑
卢慈眀书郑州【金石畧】
顔真卿庙碑
一在蓬州一在荣山县俱四川【古今碑刻记】
唐碑【家庙】
唐永兴公虞世南先庙碑
贞观中立【京兆金石録】
唐赠司徒马璘新庙碑
程浩撰顔真卿正书大厯十四年七月【金石録】
唐礼部郎中程浩撰吏部尚书顔真卿书太子中允翰林待诏韩秀实八分书题额马璘字仁杰扶风安定人官至四镇北庭泾原节度使赠司徒开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刻【复斋碑録】
赠太保郭敬之庙碑
唐刑部尚书顔真卿撰并书代宗御题额敬之华隂郑县人官至夀州刺史肃宗乾元初以子子仪故追赠太保此其庙碑也以广徳二年五月立【集古録目】顔真卿撰并正书广徳二年十一月碑在京兆府【金石録】
碑在今陕西布政使署御题额顔鲁公撰并书敬之汾阳忠武王父也夫以汾阳家庙得鲁公手书千载
而下犹有生气其文与书又非所论也但其碑在役人杂遝之所虽岿然壁上而不无磨蚀之忧然以二公之灵鬼神呵护有由来矣【石墨镌华】
郭敬之碑隂子孙题名
唐王缙撰徐浩分书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碑隂具述汾阳兄弟子孙始知汾阳兄弟九人皆列大位不止史所称幼眀一人而已且汾阳封拜与史小异録具左方碑正书隂作行书不审亦出鲁公否观其笔力似非鲁公不能也史称子仪初授左衞长史累迁单于副都防振逺军使又以天徳军使兼九原太守又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又加实户七百颇与碑不合碑立于广徳二年十一月子仪是时年六十八嵗官止于尚书令兼中书令故不及摄冡宰尊尚文等事但史言子仪辞尚书令碑乃实书之且通鉴拜尚书令在十二月此前一月书当是史误【石墨镌华】
顔氏家庙碑
顔氏家庙碑顔真卿撰并书真卿父名惟贞仕至薛王友真卿其第七子也述其祖祢羣从官爵甚详【集古録】
顔真卿撰并正书李阳氷篆额建中元年七月【金石録】此唐顔氏家庙碑为鲁公真卿撰并书按防尾此碑遭兵乱仆于野宋太平兴国七年都院孔目李廷袭始移至府城孔庙中而碑幸完予知碑名久矣恨不可得同年周公瑞都宪巡抚陕西始寄至犹恨缺其额耳盖以碑额为无用多不搨或碑穹工人艰于搨而置之不知碑无额如物无首为完物乎况此额为李阳氷篆书可谓二絶何可缺邪【匏翁家藏集】
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顔君庙碑铭并序第七子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集贤学士李阳氷篆额末云建中元年嵗次庚申秋七月癸亥朔镌毕八月己未真卿恩迁太子少师冬十月壬子男頵封沂水县男硕封新泰县男侄男顶【缺】县男颂费县男颀邹县男防躯官阶勲爵并至二品子侄八人受封无功无能叨窃至此子孙敬之哉【金薤琳琅】
陆士龙有言文以述祖徳为美故三代彛器皆孝子慈孙为其祖父而立者鲁公此碑盖近之矣又此碑后有太平兴国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李廷袭记十七字篆书乃梦英手笔盖此碑倒扵郊野廷袭告于上官移载入于府城立扵文庙故自托之也夫以顔氏之物子孙不能守而后之人为之移徙则为人子孙思以称述先徳而异世之后欲圗不朽者可以思矣【苍润轩碑防】
右顔鲁公家庙碑石刻四面环转在关中后庙燬宋初有李廷袭者语郡移置之结法与东方朔画像相类而石独完善少残缺者览之风棱秀出精彩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吁可重也天寳间安氏蹴天柱折而力扶之者郭尚父张睢阳平原与常山四耳顔氏独擅其二碑之所以重者是宁独书哉【弇州山人藳】
顔君庙碑铭乃真卿之父也其文曰君讳惟贞字叔坚及叙其先世则曰魏有盛盛字叔台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生广陵太守葛绎贞子讳钦字公若生汝隂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黙字静伯生晋侍中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字都随元帝过江生侍中光禄勲西平定侯讳髦字君道生州西曹骑都尉西平侯讳琳字文和生宣城太守御史中丞讳靖之字茂宗生巴陵太守度支校尉讳腾之字道生辅国江夏王参军讳炳之字叔豹生齐侍书御史兼中丞讳见逺字见逺生梁镇西记室参军讳恊字子和生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隋东宫学士讳之推字介生皇秦王记室讳思鲁字孔归君之曽祖也率子弟奉迎义旗于长春宫拜仪同生勤礼字敬君之祖也著作郎修国史防府长史赠虢州刺史生昭甫【本名显甫】敬仲殆庻无恤少连务滋辟彊昭甫字周卿君之父也髙宗侍读曹王属赠华州刺史生我伯父讳元孙臮君君生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真卿允臧自父以上并直书其名而加讳字其他伯叔羣从悉名之盖古人临文不讳今人自述先人行状而使他人填讳非古也文有云子泉都之徳行子泉即顔渊也避唐髙祖讳【金石文字记】
唐成徳节度王武俊先庙碑
唐郑賛撰崔公余行书太子诵题额贞元十九年【京兆金石録】
田正家庙碑
韩愈撰胡证八分书元和八年【金石録】
右田正家庙碑昌黎先生撰余家所藏书万卷惟昌黎集是余为进士时所有最为旧物自天圣以来古学渐盛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文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及后集録古文得韩文之刻石者如罗池神黄陵庙碑之类以校集本舛缪犹多若田正碑则又尤甚盖由诸本不同往往妄加改易以碑校集印本与刻石多同当以为正乃知文字之传久而转失其真者多矣则校讐之际决于取舍不可不慎也即本云衔训事嗣朝夕不怠往时用他本改云衔训嗣事今碑文云衔训事嗣与印本同知其为妄改也印本云以降命书用他本改为降以命书今碑文云以降命书与印本同知为妄改也印本云奉我天眀用他本改云奉我王眀今碑云奉我天眀与印本同知为妄改也此类甚多要知改字当慎也【集古録】
唐文敝至韩愈始变而知所守后世学退之者惟欧阳永叔独探其源余考田正碑盖其杰然自出防乎千百嵗之上者永叔尝得此碑以校集中误字三防曰衔训事嗣考其所出杂比成章错综而不乱信其有得扵此又曰降以命书奉我王眀必以集为误者余则不得信于此也以降命书不得如集所传天眀施于君为不类不若王眀之切当而有据也今碑为非是则不可谓天眀以降为工扵集所着而传则不可碑虽既定其词而后着之石此不容误谬然古人于文章磨练窜易或终其身而不已可以集传尽为非耶观其文当考其词义当不然后择其工于此者从之则不得欺矣今夫知文公者莫如文忠公文忠谓是人不敢异其说况碑为当世所书人岂可尽告而使知耶今人得唐人遗藳与刻石异防甚众又其集中有一作某又作某者皆其后窜改之也呜呼知退之者益少今惟文忠为得其要其说犹然其下一等又可知矣【广川书防】
胡证字啓中河中河东人举进士第浑瑊美其才奏寘幕下更从襄阳于頔署掌书记寳厯初厯拜岭南节度使【唐书】
相国于頔先庙碑
唐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徳舆撰兵部侍郎归登八分书并篆额元和中頔位至司空平章事以品得立庙祠其髙祖郫令以下为四室碑以元和十一年立【集古録目】
相国崔羣先庙碑
唐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撰起居郎刘寛夫书并篆额宪宗元和十四年羣方为中书侍郎平章事诏立庙于京师崇业里追赠其父金部郎中积为左仆射及其祖懐州刺史朝鲁曽祖夀州刺史湛为三室庙既成诏以羊豕助奠太常出博士佐礼至文宗太和二年八月立此碑【集古録目】
刘寛夫伯刍子寳厯中官终濠州刺史【唐书】
唐令狐楚先庙碑
唐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刘禹锡撰并书大和初楚为宣武节度使始立家庙于京师通济里碑以大和三年立【集古録目】
唐薛平増修家庙碑
唐左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冯宿撰给事中冯潾书河中节度使増修其家庙以大和三年立此碑在夏县【集古録目】
太和三年冯宿撰裴潾正书李寓篆额【金石録】
李寓郇王祎九世孙成都少尹见唐宗室世系表
相国魏謩先庙碑
崔绚撰桞公权正书大中六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赠司徒赵郡贞孝公李绛先庙碑
唐裴度撰韩欣正书并篆额大中九年立【京兆金石録】
北平郡王马燧新庙碑
于邵书京兆府【金石略】
于邵字相门京兆万年人厯迁谏议大夫知制诰进礼部侍郎朝有大典册必出其手【唐书】
唐襄州刺史薛系先庙碑
唐郑防晦撰桞公权正书咸通二年立【访碑録】
唐碑【昭陵附诸臣碑】
昭陵诸碑
册府元贞观十一年二月丁巳诏曰佐命功臣义深舟楫或定谋帷幄或身摧行阵同济艰危克承鸿业追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无知咸归寂寞若营魂有识还如畴曩居止相望不亦善乎汉氏使将相陪陵又给以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古人之志岂异我哉自今以后功臣宻戚徳业尤着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秘器使其窀穸之时防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二十年八月丁亥诏曰周室姬公陪于毕陌汉庭萧相附彼髙园宠赐坟茔闻诸上代从窆陵邑信有旧章盖以懿戚宗亲类本同之枝干元功上宰犹在身之股肱哀荣之义实隆始终之契斯允今冝聿遵故实取譬拱辰庶在鸟耘之地无亏鱼水之道宜令所司于昭陵南左右厢封境取地仍即标识疆域拟为所以赐功臣其有父祖陪陵子孙来欲者亦宜听允
醴泉县志曰昭陵诸碑若文皇后碑止存屭赑长孙无忌碑存而字尽灭其碑字尚有存者仅二十一片房龄存五百余字【禇遂良书】髙士亷存三百余字【许敬宗撰赵模书】段志存八百余字张后马周兰陵公主各存六百余字【公主碑李义府撰殷仲容八分书】姜遐许洛仁各存九百余字【姜碑侄郕公晞撰书】孔頴达存千字【于志寜撰】阿史那忠崔敦礼各存七百余字【崔碑于志寜撰于立政书】豆卢寛存四百字【李义府撰】薛收张阿难监门将军王君各百余字徒存形似唯唐俭存字千一百乙速孤行俨存字千四百【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李靖存字千五百【许敬宗撰王知敬书】李勣存字千八百【髙宗御制御书】乙速孤昭祐存字二千五百余【苖神客撰释行满书】又一碑存字百五六十可辨而前有兰陵公主字中有诏词曰第十九女则公主或有二碑不可知此崇祯十一年茍好善所修志云又二十六年而余至陵下时值雪后空山无人未及徧访仅见李卫公一碑其下截俱劖去后又购得四五碑皆然且有并其碑而仆之者矣
赵崡曰万厯戊午四月余为九之逰距昭陵十里宿髙生俨家翼日同行北一里许得许洛仁碑又北半里许得薛収碑似昭仁寺碑骎骎有伯施法折而西一里许为赵村村有广济寺寺后石鼔唐人书尊胜经呪精健絶伦止存十三从赵村北行里许为荘河村未至先于道旁冡得姜遐断碑至村则有段志碑东行数十步有监门将军王君碑横于田间又东行数十步一碑无字亦无冡盖土人平之而并磨其碑尔以圗考疑是长孙无忌碑又东行半里许为刘洞村流水界之渡而东有房梁公龄碑禇河南正书又东数十步有髙士亷碑又东数百步有李靖碑撰书姓名残缺与诸碑同而上半完好靖冡作三山形文皇以象其功土人谓上三冡李勣冡亦如靖土人谓下三冡二冡南北相去不二里勣碑髙宗御书髙二丈余崭然屹立与温彦博碑搨者甚多土人捶其字殆尽彦博碑在靖碑北数十歩欧阳询书书法视皇甫九成化度三碑最为得中而不复可搨至西峪村村东南古冡相连有禇亮碑阿史那忠碑张后碑孔颖达碑豆卢寛碑张阿难碑鳞次都不百步书与段姜等碑皆有法而孔碑极类虞伯施但
结构小踈昔人谓为伯施书非也頴达卒在世南后当是习世南者书之尔既而又得兰陵公主碑于老军营之西北得马周碑于狗村之东得唐俭碑于小阳村之北又得崔敦礼碑又有尉迟敬徳碑自额以下埋土中闻十五年前令芮质田掘而搨数十纸余出之了无一字又山半数冡土人谓宰相坟仆一碑传是魏郑公碑其东山半数冡土人谓乱冡坪仆二碑余皆起之则与尉迟碑同盖土人捶而仆且瘗之也又眀日登山谒昭陵有六马皆以片石刻其半左右各三陵北四十五里比干村村东二冡一为乙速孤昭祐碑苖神客撰释行满正书一为乙速孤行俨碑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地僻搨者少故得稍完【已上俱金石文字记】
右仆射温彦博碑
唐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馆学士欧阳询书温虞公名彦博字大临太原人太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虞国公諡曰恭碑以贞观十一年立【集古録目】
右唐温彦博碑欧阳公集古録跋顔勤礼碑后云按唐书温大雅字彦弟彦博字大临弟大有字彦将兄弟义当一体而名大者字彦名彦者字大不应如此盖唐世诸贤名字可疑者多封徳彛云名伦房龄云名乔髙士亷云名俭顔师古云名籀而皆以字行伦乔俭籀在唐无所讳不知何避而行字余按顔之推家训云古者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姓氏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避之名亦呼为字字固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亦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又顔师古谬正俗载或问人有称字而不称名者何也师古考诸典故以称名为是盖当时风俗相尚如此初无义理也然师古既立论以称名为是而乃以字行殆不可晓也已【金石録】
信本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差小而结法严整不在二碑下王元美曰如郭林宗标格清峻而虚和近人攷温公卒贞观十一年是时信本年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虞伯施尝谓信本齐纸笔岂亦齐老少耶惜碑已残后世不复见耳【石墨镌华】
襄公段志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十六年【金石録】
右唐段志碑以唐史考之多不合碑云讳某字志而名已残缺然史初不载其名碑云邹平人而史云临淄碑云諡忠壮而史云忠肃旧史作忠壮与碑合又碑云圗形戢武阁按唐史及诸书功臣圗形皆云凌烟阁初余得河间元王碑圗形戢武意谓凌烟先名戢武后改之耳今得斯碑亦同益知前言之不谬二碑皆当时所立不应差误也【金石録】
公封褒国公时亦授金州刺史见旧唐书而新唐书亦削之何也且史云志父偃师至郢州刺史碑云散骑常侍益都县开国公赠洪州都督八州诸军事諡信公碑云志从破薛举刘武周【云 云】而史不书碑云諡忠壮旧史同而新史曰忠肃其剌谬不合如此惜碑全者仅半尚未得详考耳至如碑书撰俱无名氏书法虽方整不无少逊崔安上李药师碑然于正书中时作一二笔分是六代遗习【石墨镌华】
唐国子祭酒孔頴达碑
于志宁撰正书无姓名贞观二十三年【金石録】
唐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不著书人名氏頴达字冲逺冀州卫水人官至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封曲阜公諡曰宪碑以贞观二十一年立【集古録目】
孔頴达碑于志寜撰其文磨灭然尚可读今以其可见者质于唐书列传所阙者不载頴达卒时年夀其与魏郑公奉敕共修隋书亦不着又其字不同传云字仲达碑云字冲逺碑字多残缺惟其名字特完可以正传之谬不疑以冲逺为仲达以此知文字转易失其真者何可胜数幸而因余集録所得以正其讹舛者亦不为少也乃知余家所藏非徒玩好而已其益岂不博哉【六一题防】
右唐孔頴达碑于志宁撰世传虞永兴书据碑云頴达卒于贞观二十一年世南之亡久矣然验其笔法盖当时之善书者规摹世南而为者也【金石録】
孔祭酒碑世传虞永兴书非也冲逺之没乃后伯施十年岂非当时学永兴法者书耶然笔势遒媚亦自可珍【东观余论】
此碑于志宁撰不著书者名字其书全习虞永兴而结法稍疎自非中唐以后人所办黄长睿亦云世传为永兴书非也祭酒没后永兴十年乃学永兴法者书也碑半没土中据集古録已谓磨灭而摘其与史传不同者传字仲达碑字冲逺碑与魏郑公同修隋书而传不着传又不着頴达卒时年夀今碑字冲逺与修隋书事尚如新年夀字半泐隠隠可读云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十八日薨春秋七十有五然则欧公所有碑与今畧同数百年间岂无剥蚀之灾且昭陵诸碑多不可读而孔公碑独尚如此或公有功于六经而神呵防之耶【石墨镌华】
唐赠太尉房龄碑
碑缺不见书撰人姓氏考其字盖禇遂良书也龄字乔清河人唐初官至司空梁国公赠太尉諡曰文昭碑以贞观中立碑缺不见年月【集古録目】
右唐房龄碑文字磨灭断续不可考究惟其名字仅存其后题修国史河南公而名姓残阙者禇遂良也按旧唐史云龄名乔字龄而新史乃云名龄字乔今碑所书与新史合惟宰相世系表又云龄名乔松者不知何据也【金石録】
碑已泐仅存六百余字禇河南正书结法与圣教序同可寳也旧唐书讳乔字龄碑云讳龄字乔当是以字行后复以名为字耳新唐书从碑【石墨镌华】
申公髙士亷茔兆记
唐卫尉许敬宗撰赵模书髙俭字士亷渤海蓨人官至尚书右仆射申国公赠司徒諡文献碑以贞观二十一年立【集古録目】
右髙士亷茔兆记唐史及元和姓纂皆云士亷父名励而北史作劢今此碑与北史合盖唐史及姓纂转冩误耳许敬宗撰赵模书模字画甚工盖贞观中太宗命临兰亭序者【金石録】
碑仅存三百余字攷金石録许敬宗撰赵模书碑称公讳俭字士亷则公亦以字行但房公名乔字龄以字行而碑曰讳龄字乔欧阳公尝以为疑云新唐书房龄字乔以髙公茔兆记观则乔果为字乎此似未见房公碑者赵模在贞观中以书名尝与诸葛贞临兰亭刻石者此书方整秀逸大类欧虞惜不全见碑侧题字数行亦半泐其一云防昌四年五月四日六代孙尚书左丞元拜【云 云】茔所其一云六代孙正议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渤海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少逸【云 云】谨附名题于碑侧防昌四年五月十五日按唐史称元少逸相代兄弟迭防禁中又曰防昌中少逸为给事中然则此正兄弟相代时也而史不书少逸封爵且又不言二人为士亷后唐世重氏族岂其谱逸耶二人
立朝亦非没没者非此防令申公不得有其孙矣【石墨镌华】光禄大夫豆卢寛碑
唐赠并州都督豆卢寛碑门下侍郎李义府撰正
书不著名氏寛字【缺】恕位至光禄大夫封茂国公赠并州都督諡曰定碑以永徽中立在昭陵【集古録目】
李义府撰正书无姓名永徽元年六月【金石録】
寛钦望祖也髙祖改其姓为卢氏永徽中复姓豆卢氏有子懐譲尚万春公主又有子仁业即钦望父也史不为立传但附见钦望传中碑已残泐仅数十字无从考其始末幸碑额亡恙知为寛碑正书精健有法而无名氏撰者据金石録为李义府【石墨镌华】
尚书张后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唐李义甫撰正书无姓名显庆三年三月立在昭陵【复斋碑録】碑额题故礼部尚书碑已残其可读者有云故金紫光禄大夫张有云二十三年除散骑常侍出陪鸾辂有第四子巽第六子小师并早亡第五子律师泗州司马【云 云】攷唐书儒学传有张后即其人而碑云张岂字后耶旧史无字而新唐书曰字嗣宗然则后字衍耶碑书撰俱无姓氏书法精健是得河南之支流而开平原之门户者【石墨镌华】
汾隂公薛収碑
于志寜撰正书无姓名永徽六年八月【金石録】
唐于志寜撰撰书人不见名氏收位至天防府记室太常卿定州刺史諡曰献碑多漫灭志寜官爵收字及乡里之年月皆不可见【集古録目】
右唐薛收碑文字残缺其可读防以唐史校之无甚异同惟收之卒諡曰懿而史不书耳又收之子元超据唐书及此碑皆云名元超而杨烱盈川集载烱所为元超行状乃云名振字元超盖唐初人多以字为名耳【金石録】
此碑残缺存者数十字耳碑额题太常卿汾隂献公据史永徽间赠太常卿而不书諡见史之佚者多也碑书法亦类王知敬赵模而无名氏撰者据金石録为于志宁【石墨镌华】
唐赠司空魏郑公碑
太宗御制并行书贞观十七年正月【金石録】
唐太宗御制并书徴字成钜鹿曲阳人位至太子太师赠司空諡曰文贞碑以贞观十七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唐太子少师崔敦礼碑
中书令崔安礼碑于志宁撰正书无姓名显庆元年十月【金石録目】
唐尚书左仆射于志宁撰太常少卿于立政书敦礼博陵人位至太子少师侍中中书令固安县公諡曰昭据唐书敦礼字安上而此碑云君讳安上字敦礼又曰本名元礼武徳二年勅改为敦礼前后自相乖误当以敦礼为正碑以显庆元年十月立【集古録目】右唐崔敦礼碑按新唐史列传云敦礼字安上而宰相世系表则云名安上字敦礼今此碑所书与表合然旧史及碑皆言敦礼本名元礼髙祖为改名焉其孙竞墓志亦云名敦礼盖疑其以字行耳又世系表其末载崔氏为宰相者二十余人而独不着敦礼乃其阙漏也【金石録】
此碑久仆少传于世余起而搨之有千余字于志寜撰文名氏尚存据金石録无书者姓氏而书法方整圎健与王知敬书李卫公碑如出一手或当是知敬书金石畧以为于立政书末知是否崔公先名元礼髙祖改敦礼字安上金石録目曰崔安礼误【石墨镌华】
唐赠司徒李靖碑
唐侍中许敬宗撰直文馆王知敬书靖字药师陇西成纪人官至右仆射卫国公赠司徒諡曰景武碑以显庆三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唐卫国公李靖碑显庆三年许敬宗撰唐初承陈隋文章衰敝之时作者务以浮巧为工故多失其事实不若史传为详惟其官封颇备史云为抚慰使而碑云安抚使其义无异而后世命官多袭古号盖靖时未尝有抚慰使也由是言之不可不正又靖为刑部尚书时以本官行太子左卫率其封卫国公也授濮州刺史盖太宗以功臣为世袭刺史后虽不行皆史宜书其余畧之可也故聊志之【集古録】
右唐李靖碑集古録云靖之封卫国公也授濮州刺史盖太宗以功臣为世袭刺史后虽不行史冝书而不书者阙也余按新史长孙无忌传载无忌以下授世袭刺史者凢十四人姓名具存盖其事已见于他传则于本传似不必重载也【金石録】
唐李卫公靖碑碑下半磨泐上半完好考金石録为许敬宗撰王知敬书知敬书在当时固自知名评者谓与房龄殷仲容伯仲余观此碑遒美直是欧阳率更虞永兴之匹敌也欧阳永叔谓碑云为安抚使史云为抚慰使碑靖为刑部尚书时行太子左卫率封卫国公时授濮州刺史酧其爵邑子孙承嗣后虽
不行皆史宜书余考前二事诚如欧公但旧唐书传有改封卫国公授濮州刺史仍令代袭例竟不行等语宋祁修新唐书削之但曰改卫国公耳欧公正与宋公同事何得云宜书不书也且旧史云本名药师碑与新史皆作字药师公又有弟名客师岂先名药师后改曰靖而以药师为字耶【石墨镌华】
唐赠司徒尉迟恭碑
唐中书舎人许敬宗撰不著书人名氏恭字敬徳河南洛阳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赠司徒并州都督諡曰忠武碑以显庆四年三月立【集古録目】
正书无姓名许敬宗撰显庆四年三月【金石録】
兰陵长公主碑
李义府撰正书无姓名显庆四年十月【金石録】
唐吏部尚书兼知中书门下事李义府撰庆州刺史驸马都尉窦懐哲书公主名淑字丽真太宗之第十九女碑以显庆四年十月立【集古録】
右唐兰陵长公主碑李义府撰据唐书列传公主太宗第十二女而碑云第十九女盖传误也【金石録】兰陵公主太宗第十九女名淑字丽贞驸马都尉庆州诸军事使持节庆州刺史扶风窦懐悊太穆皇后孙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窦徳素子也史书窦氏二十余人无徳素名而公主传但言悊为太穆皇后族子而已此碑亦可以备史之阙撰者据金石録为李义甫无书者名姓而方整劲防亦欧虞之流亚也【石墨镌华】
唐右骁卫大将军阿史那忠碑【集古録作薛忠碑】
不著书撰人姓名忠字义节京兆万年人唐上元中位至右卫大将军赠镇军大将军諡曰贞碑以上元二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上元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右唐阿史那忠碑唐书列传云忠尚宗室女定防县主始诏姓弥着史今此碑当时所立题云阿史那府君之碑而元和姓纂亦云阿史那氏开元中改为史疑传误也唐太宗亲拨隋乱即位未防遂致太平其好贤乐善盖出天性故一代豪杰皆乐为之用如忠之徒出扵降虏亦皆立勲本朝著名后代虽云太宗天姿英睿絶人甚逺至于输忠尽节众贤之助亦多矣呜呼盛哉【金石録】
碑偶缺其姓防师雄作昭陵圗乃以为薛国忠而欧阳公亦以为薛国忠也今以碑传参考碑云出光四禁入掌六师属东户之昌辰防北军之重任一居轩禁四十八年而传云阿史那忠字义节蘓尼失之子也以功擢左屯卫将军尚宗室女定防县主始诏姓【缺】 封薛国公【寳刻丛编】
碑泐其存者稍倍于豆卢寛碑亦以额识之而书法更劲防在永兴河南间惜撰书者俱无名氏可攷耳【石墨镌华】
唐中书令马周碑
殷仲容八分书许敬宗撰上元元年十二月【金石録】此碑在大道傍周墓前残缺为甚存者仅四百余字非篆额字存防不知为马周碑今摩碑者多不摩额是一恨也防金石録许敬宗撰殷仲容书仲容名书此碑分有法虽存者少亦足以观矣【石墨镌华】
唐赠太常卿禇亮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髙宗时立年月残缺
书撰人名氏皆缺文为书亮字希眀河南阳翟人仕至散骑常侍文馆学士赠太常卿諡曰康碑以贞观中立【集古録目】
右唐禇亮碑唐书云亮杭州钱塘人而碑云晋南迁家于丹阳按元和姓纂自有钱唐禇氏与亮族系不同唐史盖失之【金石録】
亮遂良父也由陈入隋由隋入唐八十八卒碑已残阙不可详考分与马周碑如出一手疑亦殷仲容书遂良能书非仲容辈恐不得汚其父碑也【石墨镌华】
唐英公李勣碑
髙宗撰并行书仪鳯二年十月【金石録】
右唐李勣碑按唐史太宗属疾出勣为叠州都督髙宗立召授检校洛州刺史今以碑考之其除洛州乃在太宗朝髙宗即位授开府仪同三司耳又新旧史皆云勣年八十六而碑云年七十六碑髙宗自撰其所书官爵年夀皆可信不疑也【金石録】
公陪昭陵碑文髙宗制并书行草神逸机流后半尤纵横自如良由文皇蔵右军墨迹如兰亭之类极伙故其父子青宫万机之暇一意模仿以至此也碑首御制御书四字大类禇登善余曽至碑下见碑髙大过房杜诸臣岂以陛下家事之一言而为是以报之耶【石墨镌华】
唐莒公唐俭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十九年二月
此碑在昭陵东南最逺而地僻故传者极少余至其下摹一纸真行书轻圎秀劲卓然名家惜无姓字攷旧史官为立碑碑虽残缺后有夫人河南元氏又有皇唐开元廿年等字或开元时始建碑耶似不可晓【石墨镌华】
唐姜遐断碑
遐者謩之孙行本之子史但附兄简传云弟柔逺美姿容善敷奏则天时至左鹰扬卫将军通事舎人内供奉寥寥数语亦不云名遐遐之子即姜皎而撰书遐碑者乃简之子晞代简袭行本爵为郕国公者也书全法登善而结小弱碑上段已亡止有下一段弃墓侧余摹而録之按防景叔刻昭陵圗止有姜确墓确行本名史亦云行本陪昭陵而俱不及柔逺何也【石墨镌华】
姜晞秦州上邽人謩孙嗣郕国公开元初左散骑常侍见旧唐书
唐许洛仁碑
洛仁附见许世绪传末数语碑载甚详但半泐不可读正书极似隋贺若谊碑方整有之而劲防则当逺逊顔平原【石墨镌华】
唐左监门将军王君碑
碑书劲健可録额题左监门将军王君而多泐其存者有云武徳九年授内侍有云贞观四年迁右监门将军进爵为公有云寻加正议大夫内侍如故有云吐谷浑据龙沙有云又出使吐蕃有云二十二年迁使持节【云】云其人盖宦官而曽与李卫公同征吐谷浑者也碑缺其名而史亦不书当是唐初尚无观军容使之权耳【石墨镌华】
唐将军张阿难碑
碑书大似李卫公碑残泐特甚中有云内侍汶江县开国侯张阿难又有云银青光禄大夫内侍汶江县开国侯张又有云勇冠三军扫定河汾等语其人盖宦官而云勇冠三军得无溢美乎唐初开国宦寺为公侯鱼李之祸兆矣【石墨镌华】
唐乙速孤昭祐碑
苖仲容撰释行满书载初元年【金石録】
乙速孤神庆碑文馆学士苖仲容撰神庆唐初仕三卫髙宗时为太子右虞副率以卒乙速孤氏在唐无显人惟以其姓见扵当时者神庆一人而已元和姓纂但云代人随魏南徙而已其叙神庆世次又多阙缪而此碑所载颇详云其先王氏太原人【有阙文】代祖显为后魏骠骑大将军赐姓乙速孤氏遂为京兆醴泉人曽祖贵隋和州刺史和仁郡公祖安隋益州都督父晟唐骠骑将军乙速孤氏世无可称而其
姓出代北莫究其详惟见于此碑者可以补姓纂之畧以备考求故特録之【集古録】
昭祐名仁庆本姓王氏太原人五代祖显魏骠骑大将军赐姓乙速孤遂为京兆醴泉人曽祖贵隋和州刺史和仁郡公祖安益州都督父晟唐骠骑将军代有显人神庆髙宗时为太子右虞副率检校左领
军将军上柱国以卒史不立传且不复姓王氏不可晓碑苖神客撰释行满书书亦劲健有法然不及王知敬赵模诸人【石墨镌华】
唐乙速孤行俨碑
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开元十三年二月【金石録】行俨字行俨神庆子也墓相去不十余步二碑并峙余皆摩之而因以知神庆尚有子行俨仕为右武卫将军也碑为刘宪撰白义晊分书书亦跳防宜居韩蔡之亚攷欧阳公有神庆碑而未见行俨碑且前碑五代祖五字甚眀而公以为阙文或所见偶阙本耳【石墨镌华】
右昭陵诸碑金石文字记载虞公温彦博防公段志国子祭酒孔頴达梁公房龄芮公豆庐寛尚书张后卫公李靖兰陵长公主许洛仁薛公那阿史那忠英公李勣中书令马周申公髙士亷散骑常侍禇亮右武卫大将军乙速孤行俨等十五碑潘耒补遗又増崔敦礼姜遐张阿难汾隂公薛收等四碑潘耒曰昭陵陪者百六十五人今存者仅十九碑记中载其十五惟遗此碑先师所録必目覩其碑与收得拓本者非然则置之盖其慎也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七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三
唐碑【丰碑】
唐中书延安靖公窦威碑
于志宁撰武徳九年【京兆金石録】
唐虞世南碑
贞观二年闰二月五日立在会稽县南二十里【访碑録】
唐杜如晦碑
虞世南撰八分书无姓名贞观四年
右唐杜如晦碑虞世南撰验其字画盖欧阳询书也如晦唐人伟秀者史家立传不应草草今以碑考之颇多异同传言如晦大业中尝以选补滏阳尉弃官去而碑言在隋起家为雍州従事及炀帝幸江都代王使君判留守事盖如晦未尝为滏阳尉而亦未尝弃官去也传言秦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而碑作右庶子传言为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而碑作摄侍中吏部尚书传云其祖名果而碑所书乃名徽传云諡曰成而碑所书乃诚也盖此碑乃太宗手诏世南勒文于石其官爵祖父名讳不宜有误皆可以证史氏之失矣【金石録】
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李百药撰欧阳询八分书贞观五年正月【金石録】右唐房彦谦碑彦谦龄父也在隋任司刺史出为泾阳县令卒官不大显而隋书立传二千余字者盖脩史时龄方为宰相故也彦谦自曽祖而下三世皆封壮武侯隋唐史龄碑所书皆同独此碑作庄武未知孰是碑李百药撰欧阳询八分书在今齐州章邱县界中世颇罕传【金石録】
房彦谦碑隂
右唐房彦谦碑隂具载彦谦归塟恩礼仪物之盛太宗遇龄可谓厚矣盖厚其礼所以望其报也太宗可谓善任人矣【金石録】
大理卿郎頴碑
李伯药撰宋才正书贞观五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郎頴碑李伯药撰宋才书字画甚伟頴父名基字世业而李伯药书頴世次但云父世业又书頴兄茂碑亦然考其碑文有皇基缔搆之言则基字当时公私无所讳避而于书世次字而不名不详其义也是以君子贵乎博学【集古録】
唐中书侍郎李百药撰前骠骑大将军宋才书頴字楚之歴任隋唐至大理卿柱国恒山公致仕卒諡曰平碑以贞观五年十月立在府北郎氏墓林中【集古録目】右唐郎頴碑李百药撰欧阳公集古録云頴父名基字世业而百药书頴世次但云父世业又书頴兄茂碑亦然考其碑文有皇基缔构之言则基字当时公私无所避讳而百药书頴父字而不名不详其义是以君子贵乎博学余按隋及唐初人多以字为名故虽一时名公卿其名字混淆畧不可攷又案頴字楚之其事迹杂见于兆史隋书皆书为楚之而不载其名頴独唐书郎余令传云祖頴字楚之至于传中叙述行事止称楚之疑其亦以字行耳【金石録】
平公官属题名
不著书人名氏平公頴也凡柱国府僚佐故吏长史司马掾属防军典籖及恒山公府国官国令大农常侍侍郎国尉典尉舍人城局庙长学官长食官长丞廏牧长丞典府长丞亲事百三十余人在頴碑隂【集古録目】
尚书左丞郎茂碑
李百药撰张师立正书贞观五年十一月【金石録】
黄君汉碑
李百药撰正书无姓名贞观六年【金石録】
唐东宫左庶子李百药撰不著书人名氏君汉字景云东都胙县人罗刹之子唐初官至防州都督封虢国公碑以贞观六年立【集古録目】
逸民裴高士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八年正月【金石録】
丹州刺史张崇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右唐丹州刺史碑首尾已残缺其可见者云公讳崇字平髙按新唐书刘裴传后载起义功臣事迹有张平高云绥州人従唐公平京城累授左领军将军萧国公贞观初为丹州刺史坐事以右光禄大夫还第卒今以碑考之其事皆同惟传以字为名耳【金石録】
宕渠令孟畧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十年【金石録】
益州长史裴镜民碑
李百药撰殷令名正书贞观十一年十月【金石録】右唐裴镜民碑殷今名书令民与其子仲容皆以能书擅名一时而令名遗迹存者惟此碑耳笔法精妙不减欧虞惜不多见以为恨耳【金石録】
姜寳谊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十二年十月【金石録】
唐太子少师窦良碑
唐于志宁撰王行満书贞观十二年立在三原【京兆金石録】
唐益州长史郭福善碑
碑首残缺不见书撰人名氏福善字福善太原晋阳人唐初官至益州都督府长史諡曰慎碑以贞观十二年立【集古録目】
河间元王碑
岑文本撰于立政正书贞观十四年【金石録】
右唐河间元王孝恭碑按新唐书孝恭自宗正卿歴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为礼部尚书以卒今以碑考之自太宗正迁礼部尚书坐事免寻复旧任俄授梁州都督改晋州刺史与司空无忌等同时册拜观州刺史世世承袭复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盖孝恭凡三为尚书一免官一拜世袭刺史本传皆不载而以梁州为凉者亦误也又唐初功臣皆云圗形凌烟阁而此碑乃作戢武戢武之名不见于他书惟当时石刻数数有之岂凌烟先名戢武而后改之耶【金石録】
于立政字匡时京兆高陵人志宁子官太仆少卿虢州刺史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李先生碑
田世荣撰刘君谔正书贞观十四年七月【金石録】
唐赠徐州都督秦琼碑
唐许敬宗撰贞观十三年【京兆金石録】
龙门令皇甫忠碑
贞观十四年著作佐郎李俨撰忠为泰州龙门令嵗満县民前左勲衞裴公等一千三百人申省请留八座报云公等请来迟晩县令今已替讫好人堪用县国共须岂一县士庶独怀恡惜所请不允忠以唐太宗时为令当时台省文字如此可爱泰州者义宁元年以河中之汾隂龙门置治汾隂武徳二年徒治龙门太宗十七年州废今碑后列县人姓名有録事乡长乡老里正县博士助教佐史等今之县吏惟録事里正其名在尔【集古録】
独孤使君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十七年二月【金石録】
右唐独孤使君碑云君讳某字延夀而其名残缺不可辨延夀陁子也隋书外戚传云陀二子延夀延福元和姓纂亦云陁生延夀皆不着其名又姓纂云延夀封新蔡公而碑云封新蔡县开国男亦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褚遂良书【金石畧】
唐欧虞褚薛皆以书名此碑精劲可爱不知出于谁手赵明诚金石録之第五百九十五谓无书撰人姓名今其前乃题于志宁制文又谓君讳某字延夀名残缺不可辨今熟视之左従言右亦彷佛可寻至于隋唐间多以字行则欧文忠公跋顔勤礼神道碑论之矣友人曾无愧持此相示为题其后【益公题跋】
襄州刺史邹襄公张公瑾碑
释法琳撰苏敬稚正书贞观十七年七月立襄阳圗经云碑今亡【复齐碑録】
秦州都督姜确碑
于志宁撰释智辨正书贞观十九年十月【金石録】
相州刺史侯莫陈肃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二十一年【金石録】
右唐侯莫陈肃碑肃隋桂州总管颖之子也元和姓纂所载侯莫陈氏云其先后魏别部居库斛真水周书云代武川人世为渠帅随魏南迁为侯莫陈氏余尝得颖及颖之孙涉墓志皆云本刘姓系出汉楚元王后颖墓志则以为父崇魏时赐姓涉墓志则以为崇王父丰后魏时赐姓二説已自不同而肃碑乃云汉中山靖王胜之后胜曾孙邵谋诛王莽不宻避难于代因左言而命氏改姓侯莫陈焉自古史传所载容有异同颖肃涉三世嵗月相接而碑志所书自相乖戾如此皆莫知其孰是岂其姓氏本出代北而唐初以族望相髙故妄言出于名胄以欺世俗初无所稽据乎不然殆不可考也已【金石録】
晋州刺史裴府君碑
上官仪撰正书姓名残阙贞观二十三年【金石録】
楚哀王稚诠碑
唐欧阳询撰并分书王名稚诠字集髙祖之子也隋大业末髙祖起兵于太原王在京师见杀髙祖辅政追封楚公諡曰哀武徳初进爵为王碑不着所立之年欧阳公时为给事中【集古録目】
工部尚书晋昌郡王碑
唐于志宁撰欧阳询书贞观中立【京兆金石録】
隋工部尚书段文振碑
潘徽撰欧阳询八分书贞观中立【金石録】
燕府君碑
李俨撰在霍邑【墨池编】
樊知迁碑
在江原县浄居寺顔师古文【舆地碑目】
什鉢苾碑
太宗诏岑文本为突利可汗什鉢苾碑文【旧唐书突厥传】
思摩碑
颉利族人思摩入朝授右武衞将军従征辽东为流矢所中太宗亲为吮血未防卒于京师赠兵部尚书诏为立碑于化州【旧唐书突厥传】
刑部尚书彭城襄公刘徳威碑
唐许敬宗撰李模书永徽二年立在三原【京兆金石録】贞观初为绵州刺史以廉平称百姓为之立碑【旧唐书本传】
闻喜县令江彦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二年十月【金石録】
唐司空王仁佑碑
于志宁撰于立政正书永徽二年【京兆金石録】
邓慈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三年正月【金石録】
唐赠荆州刺史尹碑
苏诜撰郭谦光分书永徽三年立【京兆金石録】
唐户部尚书杨纂碑
令狐徳棻撰郭广敬书永徽六年【京兆金石録】
唐魏州刺史王波利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忠公姓王氏名涛字波利越嶲卭都人仕唐为内给事官至魏州刺史真定县公碑以永徽中立【集古録目】
左骁衞大将军翟仵碑
永徽二年立在东京【金石 访碑録云在长垣县东畧 南二十五里墓侧永徽二年塟】
乐彦玮碑
刘祎之撰【墨池编】
贾敦颐碑
棠棣碑在河南县西修行寺永徽初贾敦颐弟敦实前后为洛州刺史并有政百姓立二碑于此时人号为棠棣碑【太平寰宇记】
赠左仆射杨逹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元年【金石録】
不著书撰人名氏遂宁郡公姓杨氏名达字叔庄农华隂人隋之宗室炀帝世官至纳言封遂宁郡公諡曰懿唐武后其外孙也显庆元年追赠左仆射仍为立碑【集古録目】
杨达观王雄弟也炀帝时官至纳言卒赠吏部尚书唐显庆中以武后外祖父加赠左仆射官为之立碑以隋书列传考之时有异同传云字士达而碑云字叔荘传云年六十二而碑云年六十五皆当以碑为正又传云諡恭而碑云諡懿余集録有李峤所撰武后母墓碑亦云諡为恭与传合未知孰是也【金石録】
纪公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四年三月【金石録】
云麾将军燕峦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麟徳元年正月【金石録】
乙速孤晟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麟徳元年二月【金石録】
后魏郢州刺史刘賔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麟徳二年其孙立【金石録】
益州都督程知节碑
许敬宗撰畅整正书麟徳二年十月【金石録】
卢国公程知节碑唐侍中中书令行右相许敬宗撰畅整书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官至镇军大将军赠骠骑大将军碑以麟徳二年十月立在昭陵【集古録目】
越州都督于徳芳碑
従弟志宁撰苏季子分书麟徳元年四月建在三原【复齐碑録】赵智碑
于志宁撰殷仲容正书并篆额麟徳二年【金石録】右唐赵智碑云智字处仕而史不载又云自太子舍人为吏部员外郎迁国子博士检校吏部郎中寻为越王府长史兼检校吏部侍郎遂转黄门侍郎旧史亦云累迁而新史直云由太子舍人拜黄门侍郎耳又智为国子祭酒尝领东宫賔客而新旧史亦皆不载【金石録】
兰长史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麟徳二年【金石録】
舒州刺史杨承仙碑
张昌龄撰正书无姓名干封元年【金石録】
司元太常伯窦徳碑
李俨撰侄节正书干封元年十月【金石録】
右窦徳碑以唐史本传考之其事多合惟徳为御史大夫摄吏部礼部度支三尚书遂迁大司宪史皆不载又其弟徳逺史云封乐安男而碑作乐平皆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于志寕碑
令狐徳棻撰于立政书干封元年十一月【金石録】右唐于志宁碑考唐史列传其防时所厯官史多不书今亦不复録録其尤著者碑云大业十年为清河县长而传云为冠氏长碑云自中书侍郎迁兵部侍郎授蒲州刺史不赴后为衞尉卿判太常卿事以本官兼雍州别驾迁礼部尚书而史皆不载史云自侍中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顷之兼太子少师迁太傅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三品今以碑考之其初拜仆射也未尝领中书门下三品至罢仆射乃为同中书门下防谋朝政皆史家之误又按百官志唐初宰相有防议朝政预朝政防知政事其后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永淳中遂以平章事入衔而独无防谋朝政之名盖惟见于此耳【金石録】
滁州刺史刘君碑
李俨撰顔有意正书干封二年二月【金石録】
唐襄州都督姜协碑
唐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撰豫王府属直文馆高正臣书协字夀秦州上邽人官至夏州都督碑以干封二年立【集古録目】
郭君碑
干封二年今在汾阳北七十里郭社村
朱彛尊曰碑文有云挥霜刃而斩老生盖従太宗攻霍邑者按唐书宋老生投堑为刘基所杀而温大雅创业起居注则云老生攀绳上城军头卢君谔所部人跳跃及而斩之今读此乃知挥刃者之为郭君而首二行剥裂其名字门世及撰文者皆阙其知为郭君者借有碑额存尔【金石文字记】
唐王屋县令崔公碑
唐欧阳植正书干封二年【京兆金石録】
唐监门将军段业碑
唐刘延祐撰孙师范书龙朔元年立【京兆金石録】
唐司礼少常伯辛良碑
唐李俨撰萧权正书龙朔三年嵗次癸亥二月己酉朔立【复斋碑録】
曺王府典军刘公碑
赵务撰正书无姓名总章二年二月【金石録】
唐呉广碑
总章二年呉广碑不著书撰人名氏而字画精劲可喜广字黒闼唐初与程知节秦叔寳等俱従太宗征伐后与杀建成有功至高宗时为洪州都督以卒然唐书不见其名字惟会要列陪塟昭陵人有洪州刺史呉黒闼亦不知其名广也其名字事迹幸见于后世者以有斯碑也碑字稍磨灭世亦罕见独余集録得之遂以传者以其笔画之工也故余尝为蔡君谟言书虽学者之余事而有助于金石之传者以此也【六一题跋】
武师模碑
崔松客撰正书姓名残缺总章三年正月【金石録】
尉迟寳琳碑
许敬宗撰王知敬正书咸亨元年正月【金石録】
唐侍中中书令行右相许敬宗撰膳部员外郎直文馆王知敬书寳琳字元瑜敬徳之子位至司衞卿碑以咸亨元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淄川公李孝同碑
撰人姓名残缺诸葛思正书咸亨元年五月【金石録】孝同者淮安靖王神通之子史但附名神通传末碑亦磨泐可读者才半中有云太宗为秦公孝同焉承间启王曰秦公瞻视非常功业又大虽非储贰必膺寳厯靖王心然之云云此亦可为先见矣撰文姓氏已不可求书者据赵明诚为诸葛思禛今亦磨蚀但其笔法虬健波拂处大类褚河南可寳也【石墨防华】
司农寺主簿梁干碑
王知隠撰畅整正书咸亨元年【京兆金石録】
兴昔亡单于阿史那弥射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二月【金石録】
右唐阿史那弥射碑弥射本西突厥尝归朝后伐兹为苏海政所杀旧唐史纪弥射事甚详多与碑合而新史所书甚畧如髙宗朝册为昆陵都防兴昔亡单于皆不载碑云单于讳某字弥射而缺其名不书史但言名弥射岂作碑者为缘饰之乎【金石録】
幽州都督卢承庆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五月【金石録】
戎州刺史董寳亮碑
李俨撰张遂隆八分书咸亨四年十月【金石録】
赠秦州都督韦琨碑
许敬宗撰虞昶行书咸亨四年【京兆金石録】
赠仆射韦陟碑
李纾撰侄元正书上元元年【京兆金石録】
越州长史李基碑
张大素撰行书无姓名上元二年九月【金石録】
尹府君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上元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上柱国任君碑
正书上元三年十一月今在汾州府南门外二里文侯村任君名恭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临济县开国男贞观十七年二月卒【金石文字记】
任丘县令王君碑
崔融撰八分书无姓名仪鳯元年【金石録】
赠秦州都督窦彦璋碑
刘祎之撰仪凤二年【京兆金石録】
国子司业于立政碑
撰人姓名残缺陈道玉八分书调露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国子司业于可封碑
弟淑之撰调露三年立【诸道石刻録】
狄仁杰宁州碑
高宗时狄仁杰为宁州刺史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徳后为豫州刺史时越王贞称兵汝南事败縁坐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仁杰缓其狱宻表奏特敇原之配流丰州豫囚次于宁州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相防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后行豫囚至流所复相与立碑颂狄君之徳【旧唐书本传】
襄州刺史封公碑
撰人姓名残缺宋之愻正书垂拱元年十月【金石録】右唐襄州刺史封公碑宋之愻书字画颇佳之愻之问弟也兄弟皆小人之愻奴事武三思三思五狗之愻乃其一以此知书特小技茍非其人亦何足贵哉【金石録】
麴君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垂拱六年十一月【金石録】
卭州刺史狄知愻碑
书撰人姓名残缺载和元年正月【金石録】
扬州都督赵道兴碑
李至逺撰永昌元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箕州刺史成公碑
杨炯撰正书无姓名天授元年二月【金石録】
伊州刺史衞府君碑
彭元觉撰赵楚英书天授二年立【访碑録】
冠军大将军杨公碑
苏味道撰侄楚材正书长夀元年【金石録】
厐君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神功元年十月【金石録】
长安主簿厐君碑 与前碑同【金石録】
防军王君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圣厯二年六月【金石録】
明堂令于大猷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圣厯三年十一月【金石録】
此碑仅存强半书法全出登善峻拔遒健可为传神而书者名字遂不可求惜哉按大猷志宁之孙立政之子志宁之孙休烈显于肃代朝传云休烈父黙成沛县令早卒合之正为四世但不知黙成者是大猷子否赵明诚有黙成碑今不可得见矣【石墨防华】
洛阳县令郑敞碑
薛稷撰并正书久视元年六月【金石録】
右唐洛阳令郑敞碑薛稷撰并正书碑称敞上世皆为显官而敞之为令绰有政绩惜乎唐史无传稷撰此碑在武氏久视元年故碑中之字如地作埊天作而人作臣作国作圀授作甃正作击日作□年作□之类皆武氏所制故当时臣下用之非天子不考文此亦可见武氏僣窃之罪【金薤琳琅】
丹州刺史萧宗道碑
员半千撰蔡有邻八分书久视元年【京兆金石録】
濮州长史萧府君碑
员半千撰次子令臣正书大足元年四月【金石録】
稷山县梁君孝义碑
李秦授文八分书无姓名长安三年正月【金石録】
都官郎中孔昌寓碑
卢蔵撰并八分书长安三年二月【金石録】
右周孔昌寓碑载其世系甚详云宣尼父三十六世孙也十四世祖潜呉侍中生晋豫章太守竺竺生大尚书冲冲生大司农偘偘生秘书监滔滔生江夏太守俟俟生宋尚书左丞幼幼生尚书右丞遥之遥之生中书侍郎毕毕生齐散骑常侍佩佩生梁侍中休源源生陈黄门侍郎宗范宗范生陈散骑常侍伯鱼伯鱼生隋秘书正字徳绍徳绍生昌寓唐以前士人以族姓为重故虽更千百年歴数十世皆可考究自唐末五代之乱在朝者皆武夫悍卒于是谱牒散失士大夫茫然不知其族系之所自出岂不可惜也哉故余详録于此使后学论姓氏者有考焉按此碑及梁史皆云休源冲八世孙而元和姓纂独以为七代孙误矣【金石録】
晋州长史韦公碑
杨炯撰孙希弼八分书长安三年四月【金石録】
上骑都尉相里瑞碑
正书今在汾阳县小相里之北太师墓上太师者五代时相里金也二碑并列此碑漫灭特甚其可识者上骑都尉相里府君之碑曰相里瑞字鳯威曰夫人任氏而中有而【天】埊【地】□【日】字知其为武后时立也【金石文字记】
祝府君碑
子钦明撰正书姓名残缺神龙元年九月【金石録】右唐祝府君碑府君讳綝钦明父也碑钦明自撰今南京有汉祝睦两碑其一言君出自重黎祝融苗胄其一言其先高辛余按诸书重黎祝融皆帝髙阳之后帝尧髙辛之子也睦碑既云出于重黎祝融又云出于高辛自相抵牾莫可究考而此碑引世本氏姓篇云祝氏轩辕之后也史记周本纪武王克殷封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乐记云封黄帝之后于蓟帝尧之后于祝盖以黄尧本【下缺一字】同出有熊由此史传相交祝蓟互举防考世本惟迁近之然司马迁史记于族系多采世本不知世本果可尽信否盖君子于学有所不知阙焉可也【金石録】
唐赠秦州都督唐宗碑
岑羲撰族孙従心正书神龙二年【金石録】
右唐宗碑云君讳宗字征仁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名世宗碑又云祖讳子政而世系表作二政皆当以碑为正宗宰相休璟祖也仕隋为朔方郡丞行郡守事大业末为贼梁师都所杀神龙中赠秦州都督【金石録】
懐宁县令慕容府君碑
徐坚撰正书无姓名神龙二年二月【金石録】
沙州司马杨荣碑
元佑仪撰韦同八分书神龙二年三月【金石録】
荣孙元表字伯仪撰韦同分书神龙二年三月建在蒲城县【复斋碑録】
衞州司马杨恪碑
张柬之撰八分书姓名残缺神龙二年【金石録】
张柬之撰八分书姓名残缺神龙三年嵗次敦洽三月建在蒲城县【复斋碑録】
工部尚书姚璹碑
正书书撰人姓名残缺神龙二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姚璹碑按新唐书璹列传云为夏官侍郎坐族弟敬节叛贬桂州长史而碑云自兵部侍郎以敬节犯法改授司府少卿检校定州刺史寻即真转都督广循等二十三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后替还仍以前累重贬桂州又璹为宰相时尝为西京留守而史不载璹以妖妄謟防事武后其事迹皆不足取而于官职缺漏不可不记者所以正史官之失也璹防时所歴官列传尤简畧今皆不复载云【金石録】
弟撰欧阳植正书神龙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景申【复斋碑録】
周并州总管宇文举碑
卢思道撰杨畧正书神龙二年十月立【金石録】
右后周宇文举碑卢思道撰神龙中其曽孙敞追建以后周书考之官阀事迹多同惟碑云公讳举字神举而史但言名神举而已又史云其曽祖名求男而碑止言名求史云祖名显和而碑止言名和亦皆不同其卒也史云宣帝以宿憾杀之而碑称遘疾薨疑作碑者为讳其事当以史为正【金石録】
崔仁縦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神龙二年【金石録】
唐匡城令郑府君碑
唐校书郎呉光璧撰前国子进士李惟恕书滑州匡城令去思颂徳之碑也諲字叔敬荥阳开封人碑以景龙中立【集古録目】
徐有功碑
徐彦伯撰景龙三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徐有功碑徐彦伯撰以新旧唐史考之其本末皆同惟旧史云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碑云三年卒年六十八新史亦云年六十八与碑合【金石録】
太子中舍人杨承源碑
王献忠撰集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真行书景龙二年十月【金石録】
唐王献忠撰集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等诸家书承源字嗣本农华隂人仕至太子典饍郎赠太子中舍人碑以景龙三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洛阳尉马克忠碑
张説撰卢蔵用八分书景龙二年二月【金石録】
赠光州都督苏瓘碑
唐严识撰正书景龙四年【京兆金石録】
苏瓌碑
卢蔵用撰并八分书景云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蘓许公瓌武功人景云元年十一月塟于武功碑隶书剥蚀过半存者才十三书法犹有汉魏遗意金石略云卢蔵用书而金石録云蔵用撰并书攷文苑英华蔵用撰序张説撰铭今碑后犹有范阳张説字郑赵二公未见耶【石墨镌华】
左仆射刘延景碑
徐彦伯撰张庭珪八分书景云二年二月【金石録】右唐刘延景碑延景女为睿宗妃生譲帝者碑云夫人房氏以景云元年赠沛国夫人二年嵗次丁亥附窆于延景之墓按睿宗以景云元年六月即位改元嵗次庚戌明年嵗在辛亥而碑作丁亥误也碑载延景四子温玉承顔璵琪而元和姓纂以璵为瑗盖姓纂之谬也【金石録】
并州刺史崔敬嗣碑
胡皓撰郭谦光八分书景云二年九月【金石録】
检校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胡皓撰国子监太学助教郭谦光八分书敬嗣字奉先博陵安平人官至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碑以景云二年九月立【金石録】右唐崔敬嗣碑胡皓撰郭谦光书崔氏为唐名族而敬嗣不显皓为昭文馆学士然亦无闻观其事实文词皆不足多采而余録之者以谦光书也其字画笔法不减韩蔡李史四家而名独不着此余屡以为叹也【集古録】
右唐崔敬嗣碑按唐史崔光逺传中宗在房州光逺之祖敬嗣为刺史尽诚推奉帝徳之及反正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輙超拜后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已死乃用其子余集録有光逺祖墓志其卒在武后朝此碑敬嗣盖中宗时误迁官者也而碑乃云景龙元年有制追不时至中宗对宰相称其姓名三令使者趣之及谒见即日拜羽林将军二説不同岂中宗既召见乃悟其非是欤【金石録】
集古録曰崔为唐名族而敬嗣不显余考之唐有两崔敬嗣昔中宗放房州吏多肆慢不为礼敬嗣为刺史独尽诚推奉中宗复位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輙超拜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死矣即授子注五品官注生光逺尝持节荆襄徙凤翔又节度剑南其官职甚显敬嗣亦以此知名于世昔人偶不考也【广川书跋】
王思泰碑
李振撰并正书景云二年【金石録】
王美畅碑
薛稷撰并正书景云二年【金石録】
唐礼部尚书昭文馆学士薛稷撰并书美畅字通理太原祁人官至润州刺史其女为睿宗徳妃景云中追赠美畅至益州都督碑以景云二年七月立【集古録目】
陶狄碑
在彭泽县景云中马泽撰【舆地碑目】
司农卿卢万石碑
李义撰八分书无姓名先天元年十月【金石録】
杨干绪碑
褚琇撰权瓖八分书先天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富乎王簿褚琇撰正字权瓌八分书干绪字幼绍雍州富平人官至宣威将军右钤衞幽州开福府折冲都尉清边军总管致仕碑以先天元年十一月立【集古録目】
赠广州大都督成王仁碑
唐侍郎岑羲撰岐王府防军魏思礼书仁字千里后改以字为名唐太宗之孙呉王恪之子官至益广二州都督封成王神龙三年与节愍太子同诛武三思败死先天二年妃慕容氏为立此碑【集古録目】
洪州刺史王守真碑
唐贺遂涉撰崔璹书先天二年【京兆金石録】
太仆少卿天水郡王僖碑
唐苏晋撰魏思礼正书先天二年【京兆金石録】
中书舍人王无兢碑
右唐王无兢碑无兢事迹附见唐书陈子昻传后以碑考之传颇不合传言自殿中侍御史徙太子舍人神龙初出为苏州司马贬广州讐家矫制榜杀之而碑言为中书舍人卒传言坐与张易之等交往贬而碑云两张弄权九有荡析公出而无愠皆莫知其孰是据碑言无兢无子孙权知莱州刺史姚汭为买石立碑去无兢之殁已逺事迹得于传闻未足尽信也无兢东莱人墓在掖县界中云【金石録】
姚汭撰行书无姓名无年月【金石録】
唐冯本碑
先天元年阎朝隐撰子敦直八分书【金石表】
今在高陵县西南七里府君庙【金石文字记】
唐契苾明碑
先天元年娄师徳撰殷祚楷书【金石表】
明契苾何力子也娄师徳制文殷祚书笔法亦瘦劲可观碑中契苾何力作河力史諡曰烈碑諡曰毅疑史为误碑中叙明子前曰长男嵸后曰耸二字自相抵牾且明长子嵸袭封凉公而后云孤子息凉国公嵩立又何也明塟于万嵗通天元年碑立于先天二年仍称大周革命仍用武后制字都不可晓【石墨镌华】今在咸阳县【金石文字记】
补
徐王元礼碑
咸亨三年崔行功撰赵仙客书元礼唐髙祖子也以碑考传年夀官阀悉同而碑云使持节徐谯泗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又云赠太尉使持节大都督冀相贝徳沧景魏博等八州诸军事冀州刺史传云为徐州都督又云赠冀州大都督传既简畧又都无法而碑之所书亦失也盖刺史非兼州之官都督非一州之号碑云持节徐谯泗三州诸军而传独为徐一州刺史此其失也当如前史持节秦凉州诸军事秦凉二州刺史乃为得尔其书赠官则如碑之书是矣盖为一州刺史而兼督八州军事尔都者有所兼总之名也此特小故而余区区辨之者前史失之久矣又国朝自削方镇之权而节度使都督无复兼州而旧名不除是节度都督自施于己此不可不正其失也【集古録】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七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八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四
唐碑【丰碑】
赠右仆射王洎碑
卢藏用撰甘献诚八分书开元二年二月【金石録】右唐王洎碑洎王仁皎父也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云名文洎而碑云名洎字文洎云【金石录】
安乐府典军田孝碑
王澂撰正书无姓名开元二年又二月【金石録】
嶲州都督姚懿碑
胡皓撰徐峤之正书开元三年七月【金石録】
右唐姚懿碑懿崇父也据碑及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云公讳懿字善意而崇子奕碑与元和姓纂乃云名善意岂非以字行乎懿隋末唐初人仕至嶲州都督开元间崇为宰相立此碑【金石録】
唐幽州都督孙公碑【金石略作延州刺史赠幽州刺史太常卿孙公碑】唐徐彦伯撰开元二年【京兆金石録】
唐左仆射太子少保徐国公刘公碑【金石略作左仆射太子少保睦杭二州刺史刘公碑】
撰书人缺开元三年【京兆金石録】
唐崔慎碑
紫防侍郎苏颋撰慎孙太常博士瑨八分书慎字行谨博陵安平人官至沧州湖苏令其子元暐神龙中为中书令封博陵郡王追赠慎幽州刺史碑以开元三年立【集古录目】
杭州刺史裴惓碑
族子子余撰孙令行书卢晓八分书题额开元三年【金石録】
赠吏部尚书襄武公李秘碑
唐李逈秀撰并书开元三年立【京兆金石录】
卢藏用碑
开元四年立在容州报恩寺【舆地碑目】
有道先生叶公碑
李邕撰并行书开元五年三月碑在开封府【金石録】唐松阳令李邕撰并书国重道术之士字雅鎭南阳叶县人碑以开元五年三月立【集古録目】
开元五年有道先生叶公碑李邕撰并书余集古所録李邕书颇多最后得此碑于蔡君谟君谟善论书为余言邕之所书此为最佳也【集古録】
李邕既为撰碑而难于书法善追其魂而书之世号追魂碑其间用字多差误是时夜艾钟鸣李公书未毕而觉碑因存而不易续以碑示邕邕笑曰初以为梦今果然耶【叶法善传】
追魂碑绍兴十四年大雷碎其石【诸道石刻录】
北海分固自遒逸虽于汉人不无小逊而与梁升卿韩择木辈逐鹿未知死谁手矣又赵明诚録叶氏二碑一为邕行书一为韩择木八分书此正分书而曰邕不知何故岂后世翻本者未见邕碑而以韩书附会邕名耶书以俟考【石墨防华】
有道之子慧明孙法善三世为道士明皇时法善见尊宠其祖若父之墓碑邕皆撰而书之可谓滥矣书法秀逸闲雅不见欹侧之态蔡君谟谓邕书最佳者良然【潘来金石文字记补遗】
光禄少卿姚彛碑
撰人姓名残缺徐峤之正书开元五年四月【金石録】
赠歙州刺史叶慧明碑
韩择木撰并八分书开元五年七月【金石録】
唐松阳令李邕撰国子监太学生韩择木八分书慧明字道昭南阳人隠居学道宗时子法善以道术显为鸿胪卿追赠慧明歙州刺史碑以开元五年七月立【集古録目】
开元五年江夏李【下阙二字当是李邕撰】国子监太学生【下缺三字】八分书【金石文字记】
卢怀慎碑
苏颋撰明皇八分书开元五年【金石録】
唐礼部尚书苏颋撰宗八分懐慎字懐慎范阳人官至黄门监諡曰文成碑以开元八年立【集古録目】右唐卢懐慎碑苏颋撰其叙懐慎官阀甚畧云公讳徳慎字懐慎而史不载其字又云上因游鄠杜北望京阙岿然有公之别庐抵其宅室甚陋据此所书乃明皇尝幸其第而史乃云驰使问之非也史又云懐慎属疾宋璟卢従愿之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憸人乗间而进矣盖谓杨李也果如此懐慎可谓先见然独新史用之旧史不载按懐慎以开元四年卒是时明皇新即位登用贤俊鋭于为治之时也乃曰享国久倦于勤何哉疑初无此事盖唐史喜取小説所载故事多误谬以此知是非取去秉史笔者岂可不慎【金石録】
唐杨琰碑
崔沔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六年四月【金石録】
魏州刺史魏叔瑜碑
张説撰子华正书开元六年五月【金石録】
荆州大都府长史燕国公张説撰叔瑜次子安州都督华书叔瑜字思瓘钜鹿下曲阳人太尉郑文贞公之子官至豫州刺史碑以开元六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太子少傅窦希瑊碑
李湛然撰魏华正书开元六年十月【金石録】
唐著作郎李湛然撰陜王府司马魏华书希瑊字美玉扶风平陵人位至太子少傅赠司空碑以开元六年六月立【集古録目】
太子左庶子韦维碑
唐汝州刺史崔日用撰国子监丞郭谦光八分书维字文纪京兆杜陵人官至太子右庶子碑以开元六年立【集古録目】
尹知章碑
开元六年国子博士尹知章卒门人孙季良等立碑于东都国子监之门外以颂其徳【旧唐书本传】
于知防碑
姚崇撰正书无姓名开元七年六月【金石録】
兖州都督于知防碑姚崇撰开元七年六月三日建在三原【复斋碑録】
右监门衞将军安思恭碑
苏诜撰陈少平书开元七年【京兆金石书】
徐州刺史苏説碑
裴耀卿撰刘升八分书开元七年八月【金石録】
纳职令王行碑
著作郎杨斋哲撰吏部常选南朝冯【缺】令行字缺讹不可辨太原人官至伊州纳职令碑以开元七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李思训碑
李邕撰并行书开元八年六月【金石録】
思训従子福州刺史李邕撰并书思训字建景官至右武衞大将军【诸道石刻録】
懐州刺史陶大举碑
姚崇撰徐峤之正书开元八年【金石録】
遂城令康府君碑
沈淮南撰徐浩正书开元九年十月【金石録】
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允中碑
开元九年【金石略】
相州刺史窦忠仁碑
国子祭酒徐坚撰八分书不著书人姓氏忠仁字恕扶风平人位至相州刺史碑以开元十年立【集古録目】
郭知运碑
苏颋撰魏华正书开元十年七月【金石録】
郭知运碑铭开元十年苏颋撰其书知运子四人皆有次第曰英杰英竒英协英彦而张説亦为知运撰碑其书知运子与颋正同而史书知运传书其子二人而无英竒英协英彦但云二子英杰英乂而已英竒等三子在唐不显史家阙畧尚或有之英乂尝为西川节度其事甚着史官不应失其世家而二公作铭在知运卒后不逺亦不应阙其子孙莫可究其孰失也姑志之以俟知者【集古録】
右唐郭知运碑苏颋撰知运有两碑其一张説文唐书知运传载其子二人曰英杰英乂而苏张二公所为碑书其子四人曰英杰英竒英协英彦而无英又欧阳公疑焉以谓英竒等三子在唐不显史家缺漏尚或有之英乂尝为西川节度使其事甚着而史官不应差其世家而苏张二公作铭在知运卒后不逺亦不应缺其子孙莫可究其孰失余按代宗实録云英乂知运季子而元载所为英乂墓志亦云陇右节度使知运公之皇考也然则英乂为知运子无疑又按英乂碑云公以天寳二载筮仕盖知运以开元九年卒明年立碑碑所载诸子皆已有名位英乂时方孩幼且未従仕故碑未载耳余又尝得徐浩所为英杰碑有云移孝于忠二叶四将齐名当代同气十人然则知运诸子碑传缺漏者尚多不独此三人而已徳宗实録又有郭英干云英义弟也【金石録】
郭知运后碑
张説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十一年五月【金石録】
右庶子于府君碑
侄孺卿撰沙门重润八分书开元十年七月【金石録】
高行先生徐公碑
姚奕撰序贺知章铭徐峤之正书开元十一年四月【金石録】
歙州刺史郭府君碑
开元十一年【金石畧】
池州刺史冯公碑
崔尚撰郭谦光八分书开元十一年今在咸阳县其文曰公讳仁【阙】字【阙】长乐人冯文王之也仁下阙一字【金石文字记】
汉阳太守赵承碑
秦府法曺杨景撰开元十二年【舆地碑目】
都督陇右羣牧使赠太仆卿韦公碑
开元十三年【金石畧】
赠工部尚书臧怀恪碑
抚州刺史顔真卿撰并书懐恪字贞节东筦人官至右武衞大将军赠工部尚书碑以开元十二年立在三原【集古録目】
兴州司马王公碑
郭子晋撰赵崇徳行书开元十三年十月【金石録】
衞尉正卿泉君碑
长子隠奉撰叙仲子伯逸正书苏晋撰铭彭泉正书开元十五年三月【金石録】
右唐泉君碑泉君者高丽盖苏文之孙泉男生之子也高宗时与男生同归朝仕为衞尉卿按唐书及元和姓纂皆云名献诚今此碑乃云讳实以字行于代而阙其字不书姓纂云献诚生隠而碑但云名隠而已献诚出于东国事迹无足考究録之以见史传所载名字异同耳【金石録】
左骁衞大将军赵元礼碑
潘肃撰陆坚八分书开元十五年又九月【金石録】右唐赵元礼碑潘肃撰元礼赵丽妃之父本山东倡也明皇在潞丽妃以倡得幸后生太子瑛开元初元礼父子皆超迁至显官其卒赠越州都督諡曰忠诏为立碑称述甚盛夫爵禄天子公器所以待有徳与有功者虽人主不得而私焉明皇眤于内宠擢用匪人至为赐諡立碑尊宠如此使天下之士亦何所劝乎论者徒知明皇自天寳以后纲纪废弛卒致播迁之祸不知其衽席无别履霜不戒所従来久矣【金石録】
岷州刺史王君碑
李邕撰梁升卿八分书元行冲题额开元十五年立【访碑録】
赠防州都督王方翼碑
张説撰陆坚八分书开元十六年十月【金石録】
元行冲篆额【访碑録余同上】
右唐王方翼碑张説撰其事与唐书列传皆合以校余家所藏燕公集本不同者二十余字皆当以碑为是也【金石録】
张嘉贞碑
王邱撰陆坚八分书开元十七年十一月【金石録】
张嘉贞后碑
李邕撰蔡有邻八分书开元二十六年四月 碑隂蔡有邻八分书【金石録】
张嘉正碑蔡有邻八分书按李绛论事集【缺】 言吐突承瓘于安国寺为宪宗立纪圣徳碑乃先立碑建楼然后请学士撰文绛疏论以为不可宪宗遽命以牛百头拽碑倒盖未撰文而先立碑建楼此碑有邻云立书亦应先立石矣今人立碑须镌刻成文然后建立盖今昔所为不同各従其便尔【集古録】
莱州刺史于府君碑
撰人姓名缺沙门重润分书开元十七年七月【复斋碑録】
凉州都督王君奂碑
唐张説撰宗分书开元十七年【京兆金石録】
左监门衞将军赵元亨碑
唐张説撰崔庭玉书开元十七年立【京兆金石録】
游击将军薛侯碑
赵含章撰并行书开元十八年三月【金石録】
萧灌碑
张説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十八年五月【金石録】尚书左相张説撰梁升卿八分书明皇八分题额府君名灌字茂南梁萧詧之后仕至渝州刺史子嵩为尚书令赠府君吏部尚书碑以开元十八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右唐萧灌碑张説撰云灌为内直监以外艰去职当免丧不就祥缟不撤几筵者久之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灌父丧当除其母无恙而过时不释服不撤几筵岂礼也哉【金石録】
冠军大将军臧懐亮碑
李邕撰并行书开元十八年十月【金石録】
唐懐州刺史李邕撰并书怀亮字明时东莞莒人官至左羽林大将军碑以开元十九年立在三原【集古録目】右唐臧怀亮碑李邕撰并书臧氏世墓在耀州三原有数碑余尽得之元和姓纂云怀亮生希譲为渭北节度使此碑具载怀亮诸子无名希让者以余家所有顔鲁公书懐恪碑考之希譲盖懐恪子云【金石録】
赠太尉裴行俭碑
右丞相张説撰裴瓘书行俭字约河东闻喜人官至礼部尚书金牙道大总管諡曰宪开元中追赠至太尉碑以开元十八年立在闻喜【集古録目】
广州都督冯君衡碑
尚书左丞相张説撰中书令钟绍京书君衡长乐人子力士为冠军大将军赠君衡广州都督碑以开元十八年立【集古録目】
杨歴碑
李邕撰序钟绍京撰铭并行书开元十九年五月【金石録】
唐赠虢州刺史杨歴碑陈州刺史李邕撰序歴义男前侍中书令钟绍京撰铭并书歴字晊本姓苏氏其子思朂为宦官姓杨氏因亦改歴姓开元中思朂为辅国大将军赠歴虢州刺史碑以开元十九年立其后具载义侄高力士及义男王守麟等官爵【集古録目】右唐扬歴碑题云义男光禄大夫前中书令上柱国越国公太子右谕徳颍川钟绍京撰铭并书歴中官杨思朂父也绍京出于胥吏无他才能特以夤缘附会致位宰相固无足道者然屈于阉竖至以父事之而又着之金石畧无愧耻亦甚矣书之可以为后来之戒而新旧史皆阙焉故余详録之于此者有以见小人茍可以得利无不为也【金石録】
亳州刺史李行正碑
崔圎月撰魏包八分书开元十九年九月【金石録】
爱州刺史徐元贵碑
钟绍京撰并行书开元二十年五月【金石録】
歙州刺史郭茂贞碑
贺知章撰八分书姓名残缺开元二十年十月【金石録】
职方郎中韦知人碑
梁陟撰马拯正书族子若讷篆额开元二十年【京兆金石録】
唐诚节公冯昭泰碑
唐棣王洽撰中书舍人内供奉梁升卿八分书昭泰字遇圣仕至括州刺史諡曰诚后以其子绍烈赠为工部尚书此其寝庙碑也宗亲为题额加諡诚节碑以开元二十一年立【集古録目】
唐请立冯公碑表
昭泰子绍正等请立庙碑表梁升卿八分书并墨诏同刻散骑常侍陆坚题额【集古録目】
墨诏答冯绍正表梁升卿八分书开元二十一年【京兆金石録】
泾州刺史牛意碑
张九龄撰八分书姓名残缺开元二十二年【金石録】
赠太子詹事王同晊碑
孙逖撰史惟则八分开元二十三年正月【金石録】
同州刺史解琬碑
苏颋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二十三年五月【金石録】
右监门衞上将军黎景仁碑
张九龄撰崔庭玉书开元二十二年立【京兆金石録】右唐解琬碑琬武后中睿朝为将有功新旧史皆有传所书事迹终始与碑多合惟碑与旧史皆云琬以开元六年卒而新史以为卒于五年者误也【金石録】
沁州刺史冯仁碑
崔尚撰郭谦光书开元二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赠兖州都督裴守贞碑
崔沔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二月
右唐裴守真碑云守真曽祖景周富平令祖正长平郡赞治考眘郑令新唐史宰相世系表亦云景生正隋散骑常侍正生眘字归厚为酂令而元和姓纂乃云正生归厚归厚生眘者误矣惟守贞及其子耀卿碑皆云正为长平郡賛治而世系表言为散骑常侍又云眘字归厚不知何所据也【金石録】
光禄少卿郑鲁碑
梁升卿撰并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五月【金石録】
赠太师裴光庭碑【详见御书类】
元氏令厐履温碑
邵混之撰蔡有邻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二月今在元氏县西寺内【金石文字记】
太仆少卿杜元道碑
韦述撰子昆吾书裴耀卿题讳殷承业书额开元二十四年立【京兆金石録】
许王素节碑
李邕撰孙隋国公随行书开元二十六年四月【金石録】
右武衞大将军赵侍賔碑
梁涉撰呉承嗣行书开元二十六年【京兆金石録】
荆州都督府长史孙公碑
张嘉贞撰子庭讽书开元二十六年【访碑録】
内常侍赵泰宗碑
男尚客撰胡秀八分书开元二十八年二月【金石録】
幽州刺史元懐景碑
皇甫彬撰正书开元二十八年二月【金石録】
太子賔客厐承宗碑
苏颋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二十八年八月【金石録】
吏部尚书杨仲昌碑
席豫撰邬繇篆书开元二十八年【金石録】
杨仲昌后碑
韩择木八分书大歴七年七月附建【金石録】
唐检校礼部尚书席豫撰太子少保致仕韩择木八分书仲昌字【缺】 开元中官至吏部郎中碑以大歴六年追立在乡【集古録目】
右唐杨仲昌碑席豫撰邬繇篆仲昌有两碑其一韩择木八分书刻于此碑之隂文皆同仲昌元琰子也唐书元琰列传与崔沔所撰元琰碑皆云汉太尉震十八代孙此碑乃以仲昌为二十代唐世士人谱牒犹班班可考今元琰仲昌父子碑刻不应差其世次不同如此莫可晓也【金石録】
唐屯留令邢义碑
右唐邢义碑邢义和璞父也元和姓纂云和璞父名思孝为汉州都督而碑乃云公讳义字思义仕为屯留令又姓纂云后魏光禄卿邢虬虬生臧臧生助助生思孝思孝生和璞而碑乃云助之祖名子良皆当以碑为据【金石録】
右威衞将军高广济碑
梁涉撰序高力士撰铭并行书开元二十八年【京兆金石録】
邠州刺史韦钧碑
韩休撰杜昆吾分书并篆额开元二十八年【京兆金石録】
右骁衞大将军范安及碑
韦述撰呉承嗣书开元二十八年【京兆金石録】
左散骑常侍尹愔碑
呉巩撰韩择木八分书开元二十八年【京兆金石録】
裴大智碑
李邕撰萧诚行书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金石録】滑州刺史李邕撰司勋员外郎萧诚书大智河东人官至淄川县令碑以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立在济源【集古録目】
开元二十九年裴大智碑李邕撰萧诚书诚以书知名当时今碑刻传于世者颇少余集录所得才数本尔以余之愽采而得者止此故知其不多也然字画笔法多不同疑模刻之有工拙惟此碑及独孤册碑字体同而最佳册碑在襄阳而不完可惜也二碑皆李邕撰而诚书焉【集古録】
屯衞将军东都留守卢府君碑
开元中立【金石録】
赠司农卿李元纮碑
韩休撰陆去泰分书开元中立【京兆金石録】
武衞将军栁泰碑
开元中郭讷撰右武衞将军栁泰碑云碑篆尽假于余柔翰徒施实慙于墨妙贞石既刻有愧于色丝【文苑英华】
云麾将军李秀碑
李邕撰并行书天寳元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李秀碑李邕撰并书碑在幽州按明皇以天寳三年改年为载今此碑元年正月立而称元载何哉【金石録】
李北海云麾将军碑永乐丙申用之在北京以寄余者此碑出良乡县北海所书有两云麾将军碑其一在陜西陜西者李思训良乡李秀也陜西者书法差胜然余蓄北海书独此及岳寺碑其纸墨又此碑差胜也【东里续集】
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第一其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差増其豪丰体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度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借三郎顾之不觉叹美云麾碑刻在长安良乡县有拓本逺不如也今长安碑已亡惜哉【杨升庵集】
古墨斋记云良乡县学有云麾将军碑盖唐北海刺史李公邕所书也云麾将军名秀幽州人事迹具载碑中天寳三载正月建公书云麾将军碑二其一为左武尉李思训其一此碑也旧置官廨不知何时为校官裂为柱础墨本遂不见于世好古者深惋惜之近复修学舍更以新砥置而不用推之瓦砾中过者不睨也友人邵生正魁董生凤元往经其地踪迹之则古础存焉规如铁鉴字尚未泐也以语宛平李侯于美侯喟然兴叹寓书县令辇致都下将为亭以覆之视寝室之右有别馆可庋亟涂塈之纳础其中属藩参王子世懋署之曰古墨斋志存旧也按公仕武后朝为郎官辨魏元忠事以直节自见终其身不变盖社稷之臣也当时不能用而媢嫉者忌之以死可以知唐室之不竞矣独其书法之妙出入二王而竒伟倜傥类其为人杜工部所谓碑版照四裔李集贤以为书家仙手其流品可知己是虽摧剥之余见之犹令人起敬况其解衣盘礴时邪良乡京师衢术之交为吏者疲于奔命宜其不知防惜彼竖儒従而斧之庸妄纷如亦何诛焉侯以隽雅善文章浩穣繁剧戴星出入乃能庇覆于散落之余使先贤妙迹顿还旧观不唯好竒多爱而兴废补敝亦可以槩其为政矣且宛平赤县也宜有金石志其兴作之嵗月周视廨宇迄无传焉侯始亭而碑之俾采风者得以故事列于纪载文献将有徴焉非侯之功邪亭成侯歌以落之和者自博士欧子大任而下凡若干人民表従铅椠之后因记其事甘棠之爱庶防勿翦焉侯名南阳人万厯六年嵗次戊寅夏六月岭南黎民表撰并书承徳郎知宛平县事南阳李防建【沈榜宛署杂记】李北海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如子文佻佻好酒骨青竟为神也呉兴习之加媚似犹未得其遒此云麾将军碑尤著者将军名思训画品在神妙间碑辞絶不之及岂古人以艺为讳耶【弇州山人集】
北海书逸而遒米元章谓其屈强生疎似为未当此碑是其得意者虽剥蚀过半而存者其铓铩凛然碑在蒲城杨用修谓已防正徳中刘逺夫御史以铁束之又谓已亡朱秉器又谓良乡亦有此碑蒲城者为赵文敏临书今蒲城碑尚在未断无有铁束事且蒲城李思训塟处北海真迹的非文敏所能良乡本肥媚文敏书无疑杨米二公未尝至蒲城而朱公尤为瞽断【石墨镌华】
此碑文多不全独此刻前后读之皆有伦次当是石未泐时拓本殊可寳蔵欧阳金石録每有不以书家见收者况北海为书中仙乎【画禅随笔】
孙承泽春明梦余録曰李秀字秀范阳人以功拜云麾将军左豹韬衞翊府中郎将封辽西郡开国公开元四年卒塟范阳之福禄乡此碑为灵昌郡太守李邕文并书逸人太原郭卓然模勒并题额李北海有两云麾碑一为李思训碑在蒲城一为此碑其官同其姓同也赵子函秦人未见此碑其着石墨镌华乃以为一碑又以此碑为赵子昻所临误矣碑不知何时入都城万歴初宛平令李防署中掘地得六础洗视乃此碑存者百八十余字碑首存唐故云三字因筑室砌之壁间名曰古墨斋后移少京兆署中止二础其四础相传万歴末王京兆惟俭携之大梁【金石文字记】
鄂州刺史卢府君碑
李邕撰并行书天寳元年二月【金石録】
兴州司马王府君碑
郭子晋撰赵崇徳行书天寳元年二月【金石録】
监察御史李希倩碑
李邕撰梁升卿八分书徐浩篆额天寳二年四月【金石録】
灵州都督李琳碑
撰人姓名残缺杜温元八分书天寳三年【金石録】
资州刺史韦光碑
赵良器撰族子若讷八分书天寳三年七月【金石録】
驸马都尉豆卢建碑
张垍撰韩择木八分书天寳三年八月【金石録】
衞尉卿驸马都尉张垍撰诸王侍书荣王府司马韩择木八分书并额建字立言河南人尚宗女建平公主位至太仆卿驸马都尉碑以天寳三年七月立【集古録目】
右唐豆卢建碑云建其先慕容氏前燕枝族也九世祖苌在魏赐姓豆卢氏封北地王按元和姓纂云慕容运孙北地王精之后魏道武赐姓豆卢氏精生丑丑曽孙苌生寜而北史宁传云宁曽祖胜以燕皇始初归后魏授长乐郡守赐姓焉唐距北朝未逺氏族书完备士大夫人人能知其得姓之自今碑与北史姓纂所载不同如此皆莫可攷
郇国公碑
季子适之撰史惟则八分书天寳四年九月【金石録】
梓潼太守窦履温碑
李之芳撰天寳四年【京兆金石録】
北齐范阳令宋君碑
郭慎防撰史惟则八分书天寳四年九月【金石録】
陈留太守徐晖碑
李邕撰徐浩行书天寳五年八月【金石録】
寻阳郡司马程封碑
邢韶撰徐浩行书天寳六年七月碑在西京上东门外三里道北积闰村【金石録】
顔惟贞碑
陆据撰蔡有邻八分书天寳六年十月【金石録】
北海太守窦诫盈碑
徐浩撰并八分书题额李过正书天寳七年正月【金石録】
赠太尉呉令珪碑
裴士淹撰张少悌正书大歴六年立在香炉铭后【京兆金石録】
赠东平太守章仇素碑
韦述撰蔡有邻八分书天寳七年立【诸道石刻録】
窦居士神道碑
天寳六载李邕撰段清云行书【金石文字记】
【补】唐淮阳司马赠东太守章仇素碑为翰林学士内供奉蔡有邻书取法以时趣不能甚古而于严劲中防有情似胜韩择木素者剑南节度使兼琼父以子贵恩封其文骫琐纪诏辞门阀而已兼琼利臣龌龊李杨二右相门不足道第天寳七载之碑见于金石録者凡八而有邻书独有名而独见遗所不可晓【弇州续藁】
太子司议郎王允碑
李华撰朱灿八分书天寳七年十月【金石録】
阳城郡太守赵公奭碑
冯用之撰韩择木八分书衞包篆额天寳八年五月【金石録】
郭先生碑
李廸撰徐浩行书天寳八年七月【金石録】
徐峤之碑
李邕撰季子浩正书天寳八年十月【金石録】
内常侍陈文叔碑
李邕撰刘泰行书天寳九年十二月【金石録】
太原尹韦凑碑
族子韦述撰韩择术分书天寳九年【京兆金石録】
礼部尚书徐筠碑
陶翰撰蔡有邻书天寳九年【京兆金石録】
大理评事陶翰撰翰林待诏左衞率府兵曺参军蔡有邻八分书徐筠字南美东海人也垂拱中官至礼部尚书碑以天寳九载立【集古録目】
新安郡太守张公碑
韦述撰徐浩正书史惟则篆额天寳十年十月【金石録】
戸部尚书章仇兼琼碑
检校仓部郎中冯用之撰左衞率府兵曺参军集贤殿待制蔡有邻八分书兼琼字兼琼鲁郡任城人官至户部尚书殿中监諡曰忠碑以天寳十年立【集古録目】
赠太常卿张义方碑
张谧正书天寳九年【京兆金石録】
工部尚书郭虚已碑
顔真卿撰并书天寳十一年【金石録】
河南府防军郭揆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天寳十一年三月【金石録】
右骁衞将军刘仲奨碑
王卓撰僧智铨书天寳十二年【金石録】
赠文部郎中薛悌碑
苏预撰徐浩八分书天寳十三年二月【金石録】
国子司业苏预撰武部郎中徐浩八分悌长卢人中宗时为雍州司兵防军坐魏元忠流死袁州天寳中子伯连为咸宁令追赠悌文部郎中【集古録目】
资州刺史裴仲将碑
陆璩撰徐浩八分书并篆额天寳十三年【金石録】
赠坊州刺史韦余庆碑
徐浩八分书天寳十三载【诸道石刻録】
永阳太守姚奕碑
达奚珣撰徐浩正书并八分题额天寳十四年二月【金石録】
右唐姚奕碑奕崇子也新唐史云崇諡文献而此碑及张説所撰崇碑皆云諡文贞盖崇父懿已諡文献父子罕有同諡者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赠汝南太守郭慎徽碑
族弟汭撰顾戒奢分书天寳九载立【京兆金石録】
代州都督薛仁贵碑
著作郎文馆学士苖神客撰仁贵孙领军衞兵曺参军伯嶷书薛礼字仁贵河东汾隂人官至明威将军代州都督碑以天寳二年立在安邑【集古録目】薛仁贵碑苖神客撰云公讳礼字仁贵河东汾隂人也唐书列传云仁贵绛州龙门人又不云名礼余家集録薛氏碑尤多据仁贵子楚玉碑亦云父仁贵尔仁贵为唐名将当时甚显著往往见于他书未尝有云薛礼者仁贵本田家子奋身行阵其仅知姓名尔其曰名礼字仁贵者疑后世文士或其子孙増为之也列传又载仁贵降九姓事云军中为之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闗仁贵卒于永淳中碑以天寳中建不载汉闗之歌不应遗畧疑时未有此歌亦为后人所増尔【集古録】
补
池州刺史冯公碑
此当是道士冯道力父名仁【阙】字太道力与刘承祖占宗当受命潜布欵诚开元中拜道力银青光禄大夫冀国公而又拜其父朝散大夫使持节池州诸军事池州刺史也开元十一年五月卒十一月壬申塟咸阳北原建碑今在长陵西碑云意得珠谋参黄石同心戴舜以为天子盖指宗受命事也书者为国子监丞郭谦光谦光又尝书韦维碑见郑樵金石畧朱长文古碑考则其书亦小有声者此碑分自是名家惜剥蚀不可搨余与王咸阳従碑上録之王公刻入金石遗文字多舛谬攷道力与刘承祖同事承祖开元十年坐姜皎事配雷州诏百官不得与卜祝之人往来而道力父尚尔建碑祸不及耶以道力事不显故参攷而着之【石墨镌华】
右碑在县东四十里汉长陵西下许野中字八分书剥落过半存者尽有可玩近下半入土中北望平衍莫知墓之所在拂拭苔藓辨别形似读之如右郭监丞当时名笔又分书唐太子右庻子韦维碑古碑考载在京兆向未搜得得见是碑亦差慰想并记【金石遗文】
赠工部尚书臧懐恪碑
鲁公此书伟劲而骨稍瘦于家庙诸碑皆可重也【石墨镌华】
今在三原县九陂城臧氏墓上碑文有广德元年十月字【金石文字记】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八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九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五
唐刻【丰碑】
五原太守郭英竒碑
苏预撰铭顾诫奢八分书韦述撰序乾元二年五月【金石録】
慕容承初碑
泉隠撰田隠頴书顾诫奢篆额至徳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太保郭敬之碑
侍中苗晋卿撰中书侍郎平章事萧华书敬之字敬之华州新郑人仕至夀州刺史以子子仪贵追赠太保碑以肃宗元年建寅月立【集古録目】
岷州司马梁思楚碑
郭翥撰衞秀集王右军书上元元年十月【金石録】秀笔工之善模者也其自谓集书信矣无足多取也书譬君子皆学乎圣人而其所施为未必同也【集古録】
工部尚书来曜碑
张镐撰序萧昕撰铭韩择木八分书肃宗御篆额上元二年正月【金石録】
太尉李光弼碑
顔真卿撰张少悌行书广徳二年十二月【金石録】张少悌书此碑在张谊书姜嫄碑之上后五百年有巾男子盛时泰借姚氏法书四十种内有此帙敬为书评归之【牍记】
张少悌书在当时不大知名而此碑殊劲拔清圎深得右军行草遗意惜残缺不完且于李公中兴伟畧不得一一证之唐史耳【石墨防华】
今在富平县儒学【金石文字记】
赠左仆射韦陟碑
李纾撰侄元正书上元元年【京兆金石録】
上柱国任君碑
正书上元三年十一月今在汾州府南门二里文侯村任君名恭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临济县开国男贞观十七年二月卒【金石文字记】
臧希晏碑
广徳二年朝议郎守衞尉少卿淮阳县开国男韩秀弼八分书书法清劲可喜其能不因开元帝之好而变者乎【弇州山人藁】
尚书臧懐恪碑
右唐臧尚书墓碑顔鲁公撰并正书尚书墓在陜西之三原县顔公此刻人间少传予向以使事道陜得之尚书七子希崇希旭希忱希愔希景希晏希譲皆为显官而希譲至鲁国公顔公文集复有臧氏纠宗碑书七子官爵与此不同【金薤琳琅】
臧懐恪碑顔鲁公撰并书懐恪再为王晙萧嵩兵马使积官右武衞将军封上蔡县侯三赠而至工部尚书则以子希譲贵故也兄懐亮至左羽林大将军懐恪有子七人咸显而希譲官至尚书节度使鲁国公碑称兄弟子姓勋贤间出自天寳距于开元乗朱轮而拖珪组者数百人而唐史不为立传故聊载之书法伟劲不减家庙茅山而石完不泐尤可喜也金石録又载韩择木书第三子太子賔客希忱碑及希晏碑皆韩秀弼书之希譲胄士也而能为不朽计乃尔诚有过人者矣【弇州山人藁】
国子司业顔允南碑
寳应元年立在使防【京兆金石録】
碑不见其首尾其字画与所叙述盖真卿所撰并书其兄允南之碑也【集古録目】
右顔氏残碑以家庙碑攷之是顔允南碑也家庙碑云允南歴殿中膳部司封郎中司业金乡男此碑云肃宗入中京迁司封寻封金乡县男又云迁国子司业此碑云二子颎【缺】颎好为五言诗授校书郎早卒家庙碑亦云颎好五言校书而此碑又云与弟允臧同时台省则为允南可知不宜惟书颎事家庙碑云侍郎蒋冽赏其判此碑云为崔器所赏小不同尔【集古録】
余谓顔鲁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徳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于世者亦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故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同上】
吏部侍郎郑英齐碑
张楚金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永泰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赠太子賔客田道生碑
于益撰摰宗行书并篆额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太子太傅庾光先碑
徐浩撰史惟则书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鄂州长史游浦碑
八分书书撰人姓名残缺永泰二年【金石録】
赠潞州都督桑如珪碑
陈翊撰张少悌正书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赠华州刺史顔显甫碑
孙男真卿撰并书永泰二年【京兆金石録】
京兆尹鲜于仲通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厯二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鲜于仲通碑顔真卿撰并书仲通以多财结杨国忠荐为剑南节度使讨南诏蛮大败国忠为讳之再荐为京兆尹其始卒无他可称见于史者惟尝表请国忠兼领剑南节制及为国忠立碑颂功徳耳鲁公为此碑称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载是非褒贬果不可信虽鲁公犹尔况他人乎明皇实録称仲通以漏禁中语贬邵阳司马而碑言为国忠所忌贬小人之交初以利合终以败理固然也【金石録】
左骁衞将军郭英杰碑
徐浩撰张芬正书大厯二年七月【金石録】
亳州刺史刘瓌碑
路撰李着八分书并篆大厯二年十月【金石录】
严浚碑
席豫撰徐浩行书大厯二年立【金石録】
右唐严浚碑徐浩书题礼部尚书防阳县开国子席某撰而其名残缺不可辨按天寳中席豫尝为此官而碑末有云豫平生交好知其为席豫撰也唐书列传云浚华州华隂人而碑言冯翊临晋人碑文字剥落所存无防惟其首大字十二尚完好笔法竒伟可爱云【金石録】
郭英乂碑
元载撰史惟则八分书大厯三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郭英乂碑元载撰按唐书百官志开元中増集贤待制官至永泰时勲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今此碑载英乂永泰元年实领此职余观常述所撰集贤堂记开元天寳间凡名于集贤者皆一时文学之选盖官以待制为名所以备人主顾问言语侍従之臣也今乃以武夫庸人参于其间可乎代宗之政其纪纲废弛者多矣岂特此而已哉【金石録】
沛县令于黙成碑
子休烈撰刘单铭史惟则八分书大厯三年正月【金石】録
魏少游碑
徐浩撰并行书大厯三年三月【金石録】
赠司空李楷碑
杨炎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大厯三年立【诸道石刻録】
赠太常王仁忠碑
江夏太守李邕撰都水使者集贤殿学士史惟则八分书仁忠字揖太原祁人位至左千牛衞将军永泰中以子崟赠太常卿碑以大厯三年立【集古録目】
万年县令徐昕碑
韩云卿撰韩择木八分书李阳氷篆额大厯四年三月【金石録】
右唐徐昕碑韩云卿撰碑云昕为并州録事防军相国姚元之为法曺笞部人部人诬上反状天后临朝方树刑威诏公先假风宪然后按诘公表直元之则天大怒将贻鼎镬终能犯顔晓辨正刑而出果如云卿所书昕可谓贤矣而唐史不载其事因为録之昕者有功従弟其忠厚之性固宜异于他人也【金石録】
吏部侍郎王延昌碑
兵部郎中邵説撰广州都督徐浩八分书延昌京兆人官至吏部侍郎集贤院待制碑以大厯四年立【集古録目】
赠扬州都督段府君碑
杨炎撰萧正正书大厯四年十月【金石録】
唐张増段行琛碑此碑名不着而书法遒逸丰美极是当家书者为张増増无书名亦可以知唐人能书者多矣非此碑则后世不知有増也按碑行琛者忠烈公秀实父忠烈兄弟四人长祥頴次公次秀成次同頴史传不着因为拈出碑又不署撰文者姓名岂即张増邪忠烈公汧阳人碑在汧阳完好可搨赵明诚金石録又有一碑云杨炎撰萧正书与此不同而却无此碑岂段公有二碑邪书之以俟考【石墨镌华】唐段行琛碑大厯十四年张増楷书李同系篆额【金石表】
左武衞中郎将臧希忱碑
韩择木撰并八分书大厯四年【金石録】
赠郓州刺史张大询碑
于益撰従侄彦之书大厯四年【京兆金石録】
赠大尉辛云京碑
元载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大厯四年【京兆金石録】
东都留守李憕碑
中书舍人李纾撰洪州刺史沈传师书商州防御随军储彧篆额憕陇西成纪人官至礼部尚书东都留守禄山叛攻东都城陷死之追赠太尉諡曰忠毅碑以大厯四年立【集古録目】
左仆射裴冕碑
元载撰呉通防正书大厯五年四月【金石録】
赠梁州都督徐秀碑
顔真卿撰韩择木八分书李阳氷篆大厯五年四月【金石録】
丽正学士殷践猷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厯五年五月【金石録】
大斌令殷摄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厯五年【金石録】
特进梁公碑
王修然撰王轨行书大厯六年四月【金石録】
桂州都督程元英碑
李邕撰张庭珪八分书大厯七年五月【金石録】
北海太守李邕撰黄门侍郎张庭珪八分书元英字文绎广平人仕至桂州都督府长史赠秘书监碑以大厯七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程元英碑隂赠诏并重立碑记男程皓撰程廪正书大厯七年五月十五日立在龙门【复斋碑録】
唐相宋璟碑
抚州刺史顔真卿撰并书璟字子【缺】邢州南和人官至尚书右丞相封广平公諡曰文贞碑以大厯七年九月璟孙俨追建【集古録目】
右唐宋璟碑顔真卿撰并书唐书载广平六子曰升尚浑恕华衡今此碑言公有七子曰复升尚浑恕延华衡乃八子也鲁分所撰广平碑侧记亦曰公之第八子衡谪官沙州盖广平实有八子唐书阙复延二人而此碑鲁公误书八字为七尔又碑云广平自吏部侍郎兼摄尚书左丞而史不载后自楚州刺史厯魏兖冀三州兼河北按察使迁幽州都督复为魏州而史但言歴兖冀魏三州刺史河北按察使进幽州都督而已史又载广平为广州都督时郡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疏辞譲有诏许停而碑乃云燕公张説尝为碑颂今燕公集中实有此文岂已为文而未尝刻石欤【金石録】
宗时宋璟为广州都督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人皆懐立颂以纪其政
宋公神道碑独完好惟碑侧记缺八字碑去官道二里余世罕知者以故久不显于世致君因谒墓下始得之且难旧史不载新书阙遗乃刻顔公体大书字画别刻于石庶久其传邢惟防国旧都丘塜累然类皆湮灭于无闻独公之墓高不逾丈丰碑尚存岂特忠义足以垂名于不朽世亦以顔鲁公之贤而此碑尤为可贵也墓之东有碑【缺二字】之祖赠邢州刺史为居民斧而剥之所谓侧门是也自衡之后子孙无显官于唐今有编户者犹收公诰官置墓田俾耕以守诰为前政取去莫知所在大宋崇宁二年七月一日编脩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范致君记【金薤琳琅】宋广平碑侧记
右唐宋广平碑侧记顔鲁公撰载广平任御史时持服于沙河县属突厥冦赵定州河朔汹惧邢州刺史黄文軏投艰于公公以父母之邦金革无避及贼至城下公为晓陈祸福其徒有素闻公威名者相率而去之开元末安西都防赵含章冒于货贿多以金帛赂朝廷之士九品以上悉皆有名后节度范阳事觉有司以闻宗将加黜责公一无所受乃进諌焉宗纳之遂御花蕚楼一切释放举朝皆谢公衣冠俨然独立不拜翌日宗谓公曰古人以清白遗子孙今卿一人而已公曰含章之贿偶不及臣门非不受也宗深嘉之又云公第八子衡因谪居沙州参佐戎幕吐蕃入寇陷于贼庭素闻太尉名徳曰唐天子我之舅衡之父舅贤相也其可留乎大歴十一年以三百骑昼夜防归此皆广平逸事有以见其清徳冠当世威名动夷狄如此而新旧史皆不载故并録之于此俾览者得详焉【金石録】
右唐宋文贞公碑并碑侧记皆顔鲁公撰并书文贞墓在沙河县碑久埋没土中近余友方思道作县出之重树于墓以搨本见示金石録谓碑与新史不同者二事又谓碑侧记载文贞逸事甚详而新旧史皆无之予家蔵鲁公文集中有此碑因得比较以补石本之缺但其文时有小异如集本云建一言而天下倚平碑一言作一阳集本云曽祖俊碑作峻集本云尝梦大鸟啣书吐公口中公吐之碑作大鸟衔书吐公口中而咽之集本云优游自免碑作乡里集本云左右震竦碑左右作天后集本云勅使驰救之碑救作赦集本云与执政通同碑作与执政通问集本云宗将幸西蜀碑作中宗将幸西京集本云公盛气诘之碑气作色集本云东宫有大功宗庙社稷主也安得异议碑作春宫有大功主安得异议集本云驾幸洛阳碑作驾逹东都集本云驰道险隘行不得前碑作驰道隘稽车驰骑不得前集本云以臣免之碑臣字下有言字集本云母宠爱子碑作母宠子异集本云勅公按覆碑无勅字集本云置之座右碑之作诸集本云仲冬十九日碑作十有九日集本云丧塟官供碑丧塟作器塟集本云戊寅嵗五月碑无嵗字集本云叨太仆之下烈碑烈作列集本云义形言色碑言作顔集本云既迁邺城碑迁作还集本云汗洽流浆碑流作如其不同者又如此【金薤琳琅】
广平郡公宋璟碑并碑侧记大厯七年九月顔真卿撰并正书今在沙河县西北八里墓上【金石文字记】
顔杲卿残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厯九年【金石録】
赠太子賔客冀国靖公窦希球碑
裴耀卿撰侄臯行书大厯七年正月一日立【复斋碑録】
太子少傅辛惟谦碑
邵説撰张少悌书大厯七年【京兆金石録】
昭义节度薛嵩神道碑
礼部郎中程浩撰梁州都督府长史翰林待诏韩秀实八分书薛公名嵩楚玉之子也初为史思明将朝义败以其地降即拜昭义节度封平阳郡王碑以大八年立在夏县【集古録目】
左监门衞大将军刘光朝碑
李端撰张焕书大厯八年【京兆金石録】
赠工部尚书郝玉碑
吏部侍郎杨炎撰前果州都督府长史翰林待诏韩秀实八分书玉太原厌次人也官至河西陇右副元帅封安邉郡王碑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録目】
赠兵部尚书王忠嗣碑
元载撰王缙行书大厯十年四月【金石録】
唐朔方河东河西陇右节度使清源公王忠嗣碑中书侍郎元载撰门下侍郎王缙书载其女夫也所记事与史不甚异其文词琐冗无足多者缙于书称名家与李邕相伯仲评者谓其过薛少保今其结法清婉老劲不在岳麓云麾下览者自当得之【弇州山人藁】忠嗣殁于天寳初碑立于大厯十年元载撰文王缙书载忠嗣女夫缙王摩诘兄也缙名能书结法老劲真可与李邕伯仲然姿态婉媚启后世如赵承防诸人书者此等碑也【石墨镌华】
王公此碑元载撰文夏卿书丹一时翁壻氷玉照人矣字结体规模北海而肥余曽于卢冏卿书室见之记忆不真固近世稀有也聊存之【牍记】
刑部尚书李光进碑
户部尚书杨炎撰梁州司马韩秀实八分书光进字大应光弼之弟官至刑部尚书封武威郡王碑以大厯十年立在富平【集古録目】
元和中李光进碑杨炎撰韩秀实书唐有两李光进其一光顔之兄其一光弼之弟此碑乃光弼弟也唐史书此两人事多误新书各为传以附顔弼遂得其正【集古録】
商州刺史欧阳琟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厯十年十月【金石録】
琟字【缺】 渤海人仕至商州刺史武闗防御使去官不仕而终碑以大厯十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右欧阳琟碑顔真卿撰并书余自皇祐至和以来颇求欧阳氏之遗文以续家谱之阙既得顔鲁公欧阳琟碑又得郑真义欧阳谌墓铭以与家传旧谱及陈书元和姓纂诸书参较又问于吕学士夏卿夏卿世称博学精于史传因为余考正讹舛而家谱遂为定本然独琟碑所失者四顔鲁公书穆公封山阳郡公吕学士云陈无山阳郡山阳今楚州是也当梁陈时自为南兖州而以连州为阳山郡然则陈书及旧谱皆云穆公封阳山公为是而顔公所失者一也旧谱皆云坚石子质南奔长沙顔公云自景达始南迁其所失者二也欧阳生自前汉以来诸史皆云字和伯而顔公独云字伯和二字义虽不异然当従众又顔氏独异初无所据盖其缪尔其所失者三也元和姓纂及谌铭皆云约之子而顔公独以为纥子其所失者四也琟之世次不应舛乱如此盖谌之卒塟在咸亨上元之间去率更未逺义真所志宜得其实琟卒大歴中唐之士族天寳之乱失其谱系者多顔公之失当时所传如此不足怪也治平元年夏至日书铭阙其末数句不补【集古録】
右仆射裴遵庆碑
杨结撰卢晓八分书并篆额大厯十一年三月【金石録】右唐裴遵庆碑唐书列传载遵庆所列官甚简畧以碑考之其尤著者自吏部郎出为蒙阳太守贬符阳令征拜礼部郎中而史不载肃宗朝拜给事中累迁尚书右丞兵部戸部侍郎再授吏部而史但言为吏部侍郎而已又史云遵庆薨时年九十余碑云年八十五碑云遵庆字贞孝而史无之皆其阙误也【金石録】
张同敬碑
程休撰戴千龄书大厯十一年三月【金石録】
兖州都督刘好顺碑
梁秉撰元讷正书卢晓八分题额大厯十二年四月【金石録】
太保昭武公李抱玉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杨绾奉勅撰刑部尚书顔真卿奉勅书昭武河西武威人本姓安后姓李氏肃宗所赐也初名重璋后名抱玉宗所改也代宗时终于河西陇右副元帅同平章事凉国公追赠太保諡曰昭武碑以大厯十二年立【集古録目】
碑隂祭文韩云卿撰子自正正书大厯十三年【京兆金石録】
右凤翔泽潞行营副元帅凉国武昭公李抱玉碑杨文贞绾撰顔文忠真卿书见赵明诚金石録余得之乃一旧拓本最精好而中缺两处防二百许字盖成帖后脱落见残非石泐也杨公衘称赠司徒当是文成而卒于位其家乞顔公追书之故耳大歴中名臣无如二公者而一撰文一书丹在凉公诚幸也第公起边将中兴名位差肩李郭而能守忠节以显融终介弟承之又大开方面勲且公一武弁能力辞王爵辞司空辞左仆射以视仆固怀恩辈不天壌哉然则防二公公故不朽也非幸也【弇州续藁】
巴州刺史鲜于昱碑
乔琳撰陶千嵗正书大厯十二年七月【金石録】
杜济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厯十二年十一月【金石録】
大厯十二年杜济神道碑顔真卿撰并书艺之至者如庖丁之刀轮扁之斵无不中也顔鲁公之书刻于石者多矣而有精有粗虽他人皆莫可及然在其一家自有优劣余意传模防刻之有工拙也而此碑字画遒劲岂传刻不失其真者皆若是欤碑已残缺铨次不能成文第録其字法尔【集古録】
六一先生跋杜济神道碑盖集古録第四百五卷也今吉水贡进士曽三异有此碑而未残缺其文可读得非嘉祐以前旧本欤【益公题跋】
顔鲁公书撰杜济神道碑沈着端重真可入木八分友人曽三异无疑寳蔵之按六一先生集古跋谓残缺不能成文今乃粲然可读得非摹拓有先后耶济盖鲁公友壻故又志其墓六一先生亦有跋云顔撰而不云书笔法非鲁公不能为世颇以为非顔书更俟识者辨之今考鲁公文集大抵碑详而志畧亦防有异同如碑以济祖仕明堂丞志则云令碑以济为第二子志作第三又碑与志并歴渭南宰而文集于碑中乃以为尉皆传写之误当以此碑为正【益公题跋】
台州刺史康希铣碑
顔真卿撰并正书大业十二年【金石録】
康希铣碑顔真卿撰并书在离渚官遣匠摹本为村民击碎【诸道石刻録】
王师干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杨绾撰大理司直张従申书师干字脩然琅琊临沂人官至諌议大夫卢循道三州刺史碑以大厯十三年立在句容【集古録目】
大厯十三年王师干神道碑张従申书余初不甚以为佳但怪唐人多称之第録此碑以俟识者前嵗在亳社因与秦玠郎中论书玠学书于李西台建中而西台之名重于当时余因问玠西台学何人书云学张従申也问玠识従申书否云未尝见也因以此碑示之玠大惊曰西台未能至也以此知世以鉴书为难者诚然也従申所书碑今絶不行于世惟余集録有之者呉季子碑隂记崔圎颂徳碑并此才三尔【集古録】
太子典饍郎郑君碑
李翰撰徐珙八分书李阳氷篆大厯十三年十月【金石】録
兵部郎中张君碑
撰序人姓名残缺郗昻撰铭史惟则八分书大厯十三年【金石録】
赐司徒扶风郡王马璘碑
常衮撰大厯十三年【京兆金石録】
张敬因碑
敬因南阳西鄂人子巨济为淮西节度使追赠敬因和州刺史此碑埋没已久庆歴初县民耕出之逺近闻者争往模搨村民厌苦其扰遂击碎之今在者数段耳人犹模之故其文不完真卿官爵及立碑年月则皆亡矣【集古録目】
大厯十四年张敬因碑顔真卿撰并书碑在许州临颍县民田中庆歴初有知此碑者稍稍往模之民家患其践田稼遂击碎之余在滁阳闻而遣人往求之得其残缺者为七段矣其文不可次第独其名氏存焉曰君讳敬因南阳人也乃祖乃父曰澄曰运其字书尤竒甚可惜也【集古録】
鲁公之碑世所竒重此尤可珍赏也庐陵欧阳修书【六一题跋】
防州都督府长史顔勤礼碑
勤礼曽孙鲁郡公真卿撰并书勤礼临沂人显庆中终于防州都督府长史立石年月皆亡【集古録目】
右顔勤礼神道碑顔真卿撰并书序顔温二家之盛云思鲁大雅在隋俱仕东宫愍楚彦博同直内史省游秦彦将皆典秘阁按唐书云温大雅字彦弟彦博字大临弟大有字彦将兄弟义当一体而名大者字彦名彦者字大不应如此盖唐世诸贤名字可疑者多封徳彛云名伦房龄云名乔髙士廉云名俭顔师古云名籀而皆云以字行伦乔俭籀在唐无所讳不知何避而行字余于中书见顔氏裔孙有献其家世所蔵告身三卷以求官者其一思鲁除仪同制其一勤礼除詹事府主簿制其一师古加正议大夫制思鲁制云内史令臣瑀宣者萧瑀也侍郎臣封徳彛奉舍人臣彦将行不应内史令书名而侍郎舍人书字又必不称臣而书字则徳彛彦将皆当为名师古制有尚书左仆射梁国公龄右仆射申国公士廉又有吏部尚书君集者侯君集也侍郎纂者杨纂也四人并列于后不应二人书名二人书字也则龄士亷亦皆当为名矣又师古与令狐徳棻同制不应徳棻书名而师古书字则师古亦当为名也然余家集録有申文献公兆记是高宗时许敬宗撰云公讳俭字士廉敬宗与士廉同时人而为其家作记必不缪误则士亷又当为字也然告身书字在理岂安今新唐书虽云房龄字乔顔师古字籀以高俭茔兆记为名则乔籀果为字乎又按元和姓纂封氏蓨人隋通州刺史绣生四子曰徳润徳舆徳如徳彛又云徳彛更名伦亦不知果是否唐去今未逺事载文字者未甚讹舛残缺尚可考求而纷乱如此故余尝谓君子之学有所不知虽圣人犹阙其疑以待来者盖慎之至也【集古録】
右唐顔勤礼碑鲁公撰并书元祐间有守长安者后圃建亭榭多辇取境内古石刻以为基址此碑防毁而存然已磨去其铭文可惜也【金石録】
顔黙残碑
右唐顔黙残碑者初頴川人家以其石为马台皇祐中王回深父之弟同容见见而识其为鲁公书因模本以传深父为文以记之黙仕晋为汝阳太守故大歴中鲁公追建此碑于汝隂焉【金石録】
容州都督元结碑
湖州刺史顔真卿撰并书元结字次山官至容州都督本管经畧使碑以大厯中立在鲁山县【集古録目】唐自太宗致治之盛防乎三代之隆而惟文章不能革五国之既久而后韩栁之徒出盖习俗难变而文章变体尤难也次山当开元天寳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可谓特立之士哉【集古録】
右唐元结碑顔鲁公撰并书按唐书列传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世孙而碑与元氏家録序皆云十二世盖史之误又碑与元和姓纂皆云结高祖名善祎而家録作善禘未知孰是也【金石録】
凤翔节度孙志直碑
礼部尚书裴士淹撰太子少保致仕韩择木八分书孙公名志直字无挠河西姑臧人后家于京兆尝为凤翔尹陇右四镇节度封晋昌王罢以本官奉朝请待制集贤院议军国事先自营其墓而立此碑无所刻年月【集古録目】
唐孙志直碑大厯中立【诸道石刻録】
雁门王田承嗣神道碑
代宗时魏博节度使雁门郡王田承嗣碑营田副使裴抗撰子绪碑节度判官邱綘撰按唐书列传承嗣十一子维朝华绎纶绾绪绘纯绅缙而绪次当第七此二碑皆以绪为第六子而无绾自绪而下有绘纯绅经与史不同二碑当时故吏所作必不误盖史之缪也其文与字皆不佳故余特録其世次而已【集古録】
杜佑志思碑
在抚州大厯十三年建包吉文【舆地碑目】
陈子昻旌徳碑
大厯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立陈子昻旌徳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唐书陈子昻传】
广州李勉碑
大厯中李勉为广州刺史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所増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置南货犀象诸物尽投之江中耆老以为可继前朝宋璟卢奂李朝隠之徒人吏诣阙请立碑代宗许之【旧唐书本传】
信州孙宿碑
代宗时孙宿为信州刺史有政郡人请立碑颂徳优诏襃美【旧唐书本传】
【补】李憕碑
唐李憕碑大厯四年李纾撰新唐书列传云憕十余子江涵沨瀛等同被害惟源澎免据李纾载憕子见于碑者实十二人曰右补阙澎汝州刺史深华隂丞沨左骁衞兵曺瀛硖石丞沆洪州别驾澥洛阳尉渭司农主簿汶又云公之薨也彭従宗南狩次公而没深授任他郡其在洛阳者长子江第三子涵与华隂骁衞而又少子合六人皆従公殱于虏刃硖石而下与众孙之在者仅以孩提免如纾所记憕子尽于是矣未尝有源也纾但言众孙孩亦不云有未名子也然则源者史家何従而得之据史言源为司农主簿以碑考之源当为汶也又据碑方憕殁于贼也彭深澥沆渭汶六子获免而史惟云源彭此当以碑为正当代宗时为憕作碑纾自云与憕有通家之好幼奉升堂之庆宜知憕事不谬也【集古録】
右唐李憕碑李纾撰欧阳公集古録云新唐书列传载憕十余子江沨涵瀛等同被害惟源彭免据李纾言恺子见于碑者十二人未尝有源也然则源者史家何従得之据史言源为司农主簿以碑考之源当为汶余按穆宗实録载源事首尾甚详云憕被害源方八嵗为贼虏虏流浪南北展转人家凡七八年洛阳平父之故吏以金帛赎之归于近亲代宗闻之授河南府防军自司农主簿弃官寓居洛阳林佛寺垂五十年至长庆中御史中丞李徳裕表荐拜谏议大夫时年八十余矣竟辞不受又李徳裕会昌一品集载荐源长表其事皆同然则史不为无据盖疑初名汶后改为源耳又唐人袁郊甘泽谣载源隠居拜官皆同惟书僧圎泽事颇为怪诞难信然至其名亦不应谬误也【金石録】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六
唐刻【丰碑】
少府监赠兵部侍郎李自正碑【抱玉子】
朱巨川撰韩秀弼书并篆建中元年【京兆金石録】
赠太尉杜鸿渐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撰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书鸿渐京兆杜陵人位至门下侍郎平章事衞国公赠太尉諡文献碑以代宗时立不载年月【集古録目】
唐赠太尉杜鸿渐碑建中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左仆射裴儆碑
従侄次元撰皇甫阅正书并篆建中二年【京兆金石録】
门下侍郎王缙碑
李纾撰侄【缺】书建中三年【京兆金石録】
赠左散骑常侍路太一碑
独孤良弼撰并书建中四年【京兆金石録】
宋州刺史王仁敬碑
张蔇撰张少悌正书兴元二年【京兆金石録】
郑州司马元待聘碑
刘太莫撰韩秀弼八分书贞元二年九月【金石録】
赠司空尚可孤碑
郑云逵撰并行书贞元二年【京兆金石録】
张延赏碑
赵賛撰归登八分书贞元三年七月 又一碑正书元和八年十二月建【金石録】
尚书右丞王维碑
庾承宣撰郑絪书贞元三年【京兆金石録】
内侍监鱼朝恩碑
呉通撰呉通防行书贞元四年五月【金石録】
右唐鱼朝恩碑呉通撰吴通防书朝恩虽以谴死然其徒如窦文焦奉超者犹居中用事故徳宗朝诏为立碑呉通兄弟于陆防谤毁抵排无所不至至为朝恩碑则称颂功徳如此可以见其为人矣【金石録】
豫州刺史狄梁公碑
元通礼撰党复书贞元三年重立【访碑録】
嗣曺王戢碑
赵賛撰行书无姓名贞元四年七月【金石録】
工部尚书辛京杲碑
李竦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六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辛京杲碑按元和姓纂载辛氏云懐节生言为都水使者言生云京京杲而碑乃云懐节生思廉为左骁衞大将军公即大将军之爱子金城郡王之従父弟新史所书亦同金城郡王即云京也然则姓纂以京杲为言之子云京之同父弟误矣【金石録】
正晦先生碑
先生姓陈名融贞元五年东平吕温述【舆地碑目】
相州刺史李孟犨碑
子轸撰孙良钧八分书子翼篆额贞元八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户部尚书符令竒碑
郑叔规撰贞元八年立在富平【京兆金石録】
郑叔清碑
于翰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九年七月【金石録】
左仆射韦安石碑
贾至撰孙元行书贞元九年八月【金石録】
赠秘书监郇国公韦斌碑
王维撰僧元真书贞元九年【金石録】
长安尉王之瑊碑
于邵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十年正月【金石録】
太子賔客李翼碑
于邵撰子执钧书子正钧篆额贞元十年立【京兆金石録】
汉阳王张柬之碑
李邕撰瞿令问八分书贞元十二年十一月【金石录】
相国赵憬碑
权徳舆撰归登八分书贞元十三年九月【金石录】
彭王傅徐浩碑
张式撰次子现正书贞元十五年十一月【金石录】
宣武节度董晋碑
中书舍人权徳舆撰皇太子侍书殿中丞王丕书晋字浑成河东虞乡人官至宣武节度使碑以贞元十五年立【集古录目】
左仆射李晋碑
李纾撰杨同恕书贞元十五年【京兆金石录】
昭义节度使王防休碑
撰人姓名残缺徐现正书贞元十六年四月【金石录】右唐昭义军节度王公碑其名已残缺以事考之盖王防休也与唐书列所载官爵行治多同惟碑云赠右仆射为左仆射小失不足道而碑与皆云防休汝州梁县人元和姓纂以为范阳人非也【金石录】
李説碑
郑儋撰栁公权正书贞元十六年十月【金石录】
焦兟碑
従弟郁撰来献行书贞元十八年七月【金石录】
宣武节度昭徳郡王刘全谅碑
杨于陵撰徐蔵器书贞元二十年【京兆金石录】
剑州长史李广业碑
贞元二十年十一月郑云逵撰正书今在三原县【金石文字记】
长史名广业曽祖淮南王神通父云麾军璲子为都统国贞贞子庶人锜也以锜显故立碑碑立之未五年而锜用叛僇矣夫一而子死事再而孙死叛不亦大径庭哉碑辞多泐阙不可读书撰人有曰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原武男有曰使持节华州诸军事者而皆不可考矣书法极清婉可翫集古金石诸书俱遗之因志其畧【弇州山人藁】
广业即孝同之孙为剑州长史长子国贞为王元振所害者次子若水仕金吾衞大将军通事舍人功名俱不显以国贞子锜贵始树此碑考之史国贞原名若幽而附若水于李齐物传云齐物族弟不言为国贞亲弟又孝同碑云有子瑱此碑云云麾将军璲公之烈考则广业家世歴歴可寻至锜以叛遂亡此碑贞元二十年立后五年锜始叛也王元美谓书撰人皆不可考今碑中有云谓云逵尝学旧史【云 云】而前署撰者官刑部侍郎当是郑云逵攷云逵正与李锜同时撰文亡疑但碑又云上柱国原武县开国男云逵传不及或史畧之耳书者则诚不可考书法直是徐浩敌手【石墨镌华】
赠越州都督符元亮碑
不著书撰人名字其字画栁公权书也元亮其字也缺其名而不书仕唐至神策军将军赠越州都督碑以贞元中立【集古録目】
万州刺史苖拯碑
张粲撰王山従八分书苖端题额永贞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歙州刺史卢瑗碑
裴度撰裴潾正书元和元年【金石録】
赠太子太保顔杲卿碑
弟真卿撰卢佐元正书元和元年十月【金石録】
従弟真卿撰外侄卢佐元书大歴九年鲁公书建至贞元十八年倾倒石折元和元年十月孙男证重建立【复斋碑録】
右唐顔杲卿碑真卿撰元和中旧石刓缺其甥卢佐元重书而刻之旧唐史言杲卿既杀蒋钦凑等宗知之加杲卿衞尉卿兼御史大夫以袁履谦为常山太守杲卿为司马今以碑考之乃进兼中丞赴京而以贾深为司马新史之所书亦同盖旧史之谬碑又言公初被害掲首于右金吾街树有张凑者收其髪谒宗俄见梦云御捍处多兵马少宗哭而设祭焉后凑以髪至夫人疑之凭床而哭忽闻声如鞭床者髪箱跳而前夫人方骇信之其事甚怪而旧史不书新史所载亦简畧杲卿忠义之节贯金石其死宜不昧而鲁公之语可信不疑故尽録其事于此【金石録】
左拾遗窦叔向碑
羊士谔撰窦直正书元和三年十月【金石録】
刑部侍郎刘伯刍碑
段文昌撰沈传师正书元和三年【京兆金石録】
国子司业辛璿碑
侄宗撰正书无姓名胡季良篆元和四年五月【金石録】
赠左仆射刘公碑
吕温撰戴少平行书元和四年【京兆金石録】
左仆射裴倩碑
权徳舆撰张靖正书胡证篆额元和四年【京兆金石録】
赠吏部尚书武就碑
权徳舆撰郑余庆正书元和五年三月【金石録】
右唐武就碑就元衡父也元和姓纂载平一四子集备就登备生元衡今此碑与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以元衡为就子姓纂元和中修是时元衡为宰相不应差其世次岂余家所载本偶尔脱误乎当俟别本校正【金石録】
相国贾耽碑
郑余庆撰并正书元和五年三月【金石録】
冠军将军乌承玭碑
许孟容撰胡证八分书并篆元和七年正月【金石録】左散骑常侍河南尹许孟容撰魏博节度副使胡证八分并篆额承玭字徳润张掖人官至右领军使冠军将军此碑不完才有其半不见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左常侍路公碑
韩愈撰郑余庆正书元和七年十月【金石録】
襄阳郡王路公碑元和七年国子博士韩愈撰吏部尚书郑余庆书右拾遗陈岵篆额【韩文考异】
左仆射裴耀卿碑
许孟容撰归登八分书并篆元和七年十月【金石録】右唐裴耀卿碑许孟容撰宋次道春明退朝録载皇祐中王沂公曽之弟子融侍郎守河中还以唐明皇所题裴耀卿碑额上之仁宗遂御篆赐沂公碑额曰旌贤今此碑元和中立文与额皆归登书非明皇所题疑子融所上乃明皇书裴光庭碑耳耀卿光庭二碑皆在綘州也又按新唐史列传云耀卿字焕之宰相世系表作涣之而碑乃字子焕传云耀卿守真次子而碑乃为第三子皆史家之谬【金石録】
赠司空令狐承简碑
子楚撰并书元和七年【京兆金石録】
赠左监门衞将军刘希果碑
李益撰従侄佐时行书元和七年【京兆金石録】
刘统军碑
韩愈撰归登八分书元和八年【金石録】
右唐刘统军碑字书虽残缺犹歴歴可辨以昌黎集本校之时有异同皆当以碑为是惟叙其世系不同则疑碑之误集本云公曽祖考为湖州守祖令太原再世北边乐其高寒弃楚不还逮于公身三世晋人而墓志之云曽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为太原晋阳令遂着籍太原之阳曲此碑乃云考令太原又云再世晋人且碑既言阳曲之别繇公祖迁则其为晋人非再世明矣余故曰石本误也碑当时所立其诸子皆在不应差其世次而错谬如此莫可晓也【金石録】
余读昌黎作刘昌裔碑窃疑其谓既塟将反柩于京师知其必有误也且既塟矣安得而反柩哉因求其碑偶存为考其文是反机于京书之所传其譌如此岂不使后世疑耶其余虽于义不甚相妨然因其譌误可以复证也碑云陈许军节度使今本无军字反机于京碑无师字不可以诬碑无以字有太史之状有太常之状而无下有字苏民战敌碑为轧敌陈力应变碑为陈方仆射已都碑作以都书曰菑害碑作害以文考次知书本为误乃知碑刻之传于当时者不可诬也后世校讐不得原本因误就譌不究其意随己所见致文字错乱以疑后学可胜叹哉【广川书跋】
兴元节度使裴玢碑
裴度撰刘遵古行书元和九年十一月【金石録】
右唐裴玢碑晋公裴度撰碑已断裂其族姓名氏磨灭不可辨识但云公名玢字连城以事考之盖裴玢也元和中为兴元节度使以疾归朝卒新旧史皆有传旧史云五代疎勒国王绰武徳中来朝授鹰扬大将军天山郡公因留为京兆人而新史乃云名纠今碑所载与旧史同不知新史何所据而改为纠乎疑转冩误尔又新旧史皆云绰玢五世祖而碑云高祖亦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太子賔客孔述睿碑
郑絪撰郑余庆书元和十一年六月【金石録】
赠兵部尚书王用碑
韩愈撰元和十一年立【京兆金石録】
太傅岐国公杜佑碑
李吉甫撰张靖书袁滋篆额元和十一年【京兆金石録】
赠司空于夐碑
张躬撰刘伯刍八分书元和十二年六月【金石録】右唐于夐碑集古録载夐碑云卢景亮撰今此碑乃张躬疑夐有两碑景亮所撰余録中偶无之当俟访求【金石録】
于夐神道碑卢景亮撰其文辞虽不甚雅而书事能不没其实夐之为人如其所书盖笃于信道者也碑云司马迁儒之外五家班固儒之外八流其语虽拙盖言其学不驳杂也然非徒贬去释老而已自儒术之外余皆不学尔碑又云其弟可封好释氏夐每非之夐于頔父也然可封之后不大显而夐之后甚盛以此见释氏之教信向者未必获福毁贬者未必有祸也碑言夐防于孝弟守节安贫不可动以势利其所履如此足以兴其后世矣【集古録】
赠左武衞上将军彭献忠碑
张仲素撰郭叔瑜书王遂篆额元和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左常侍李众碑
李绛撰裴璘正书元和十三年十二月【金石録】
赠扬州大都督萧昕碑
孟简撰并书贺拔恕篆额元和十三年【京兆金石録】
著作郎权公碑
赵賛撰序郑絪铭郑余庆分书元和十四年立【访碑録】
涪陵郡王焦伯瑜碑
邢叔度撰孙蔵器行书元和十四年【京兆金石録】
左常侍薛苹碑
孟简撰栁公权正书元和十五年又正月【金石録】右唐薛苹碑唐史列传云苹父顺为奉先尉而此碑及元和姓纂皆云名顺先盖史误【金石録】
太子賔客吕元膺碑
李绛撰袁璘正书元和十五年七月【金石録】
右唐吕元膺碑旧唐史云元膺字景文新史云字景大而碑乃字孟淳新旧史皆云元膺自御史中丞拜岳鄂观察使而碑乃云岳鄂观察兼中丞尔其卒也旧史云諡曰宪而碑作献皆当以碑为据【金石録】
太子少保田公碑
李宗闵撰篆书无名残缺元和十五年九月【金石録】右唐检校太子少保田公碑李宗闵撰文字残缺以事考之盖田正之兄融碑也正帅魏博诏以融为相州刺史使之相近唐史称正幼孤事融甚谨军中常分曺习射正联中融怒退杖之故当田季安猜暴时能自全及为军中推迫融不悦曰尔竟不自晦取祸之道也其后正与其子布皆被祻如融言融兄弟父子出于军旅其智畧皆过人如正布之忠义融之先见真一代之豪杰也碑为篆字题嵩山布衣书而姓名磨灭不可识其笔迹颇佳【金石録】
昭义节度使辛秘碑
牛僧孺撰陈谏正书元和中立【金石録】
右唐辛秘碑与新旧史所载大畧相同惟碑与旧史本传皆云登五经开元礼科而新史云举明经碑云其卒赠右仆射而新旧史皆作左仆射耳又旧史云諡曰昭而新史云諡曰肃后更諡懿碑不载其諡莫知孰是也【金石録】
刑部侍郎归融碑
男登撰行书元和中立【京兆金石録】
武昌军节度使元稹碑
白居易撰元和中立【京兆金石録】
张諴碑
白居易撰武翊黄正书侄孙蟠篆长庆二年八月【金石録】
赠太保李良臣碑
李宗闵撰杨正书长庆二年【金石録】
安定郡王李光进碑
令狐楚撰子季元行书【金石表】
右唐李良臣碑良臣李光顔之父也碑李宗闵撰文词尔雅可喜宗闵牛僧孺皆一代奇才而自陷朋党惜哉【金石録】
良臣光进之父官止鸡田州刺史以光顔故赠太保与二子光进光顔同塟一地此李光进乃光顔之兄与弟光顔并为唐名将非光弼弟也碑今在榆次县【金石文字记】
左武衞将军刘徳碑
严绶撰刘继元书陆邳篆额长庆二年【京兆金石録】
少府监胡珦碑【即胡良公碑欧阳集古録防补録于下】
韩愈撰胡证八分书长庆三年四月【金石録】
潮州刺史韩愈撰左金吾衞大将军胡证八分书并篆额珦字润溥贝州宗城人官至少府监碑以长庆三年四月立在蒲城县【集古録目】
赠左仆射郭公碑
李宗闵撰萧佑正书长庆三年八月【金石録】
山南节度韦绶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牛僧孺撰给事中于敖书绶字子章京兆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碑以长庆三年立【集古録目】
赠太尉司徒中书令韩碑
韩愈撰长庆三年【京兆金石録】
胡良公碑【即少府监胡珦】
长庆三年胡良公碑韩愈撰良公者名珦韩之门人张籍妻父也今以碑校余家所蔵昌黎集本号为最精者文字犹多不同皆当以碑为正兹不复纪碑云珦子逞乃巡遇述迁造而集本无巡他流俗所传本又有云遇或为巡者皆非也当以碑为正【集古録】
崔能神道碑
兵部侍郎李宗闵撰能弟检校吏部尚书判东都尚书省従书戸部尚书胡证篆额能字子才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岭南节度观察使赠礼部尚书碑以长庆三年立【集古録目】
崔能神道碑云拜御史中丞持节观察黔中仍赐紫衣金印按唐世无赐金印者官制古今沿革不同而其名号尚或相袭自汉以来有银青金紫之号当时所谓青紫者绶也金银者乃其所佩印章尔绶所以繋印者也后世官不佩印则此名虚设矣隋唐以来有随身鱼而青紫为服色所谓金紫者乃服紫衣而佩金鱼尔宗闵所谓赐金印者缪也今世自以赐绯银鱼袋赐紫金鱼袋结入官衔矣而阶今有至金紫光禄大夫者遂于结衔去赐紫金鱼袋皆流俗相承不复讨正久矣故因宗闵之失并记之【集古録】
中书令张曲江碑
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徐浩撰并书曲江名九龄字子夀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人开元中官至中书令罢为尚书右丞相贬荆州长史諡曰文献碑以大歴中书撰长庆三年立【集古録目】
张九臯碑
工部尚书萧昕撰九臯孙曺州刺史仲方书九臯范阳人仕至殿中监以长庆三年立【集古録目】
魏博节度田布碑
陜州大都督府长史陜虢观察使庾承宣撰前乡贡进士吕价书布字敦礼官至魏博节度使碑以长庆四年立【集古録目】
田布碑庾承宣撰布之事壮矣承宣不能发于文也盖其力不足尔布之风烈非得左丘明司马迁笔不能书也故士有不顾其死以成后世之名者犹有幸不幸焉各视其所遭如何耳今有道史汉时事者其人伟然甚着而市儿里妪犹能道之自魏晋以下不为无人而其显迹不及于前者无左邱明司马迁之笔以起其文也治平甲辰秋社日书【集古録】
兵部郎中郭贻碑
陆邳书长庆四年【京兆金石録】
江隂县令武登碑
长庆三年【金石畧】 子儒衡撰并书在缑氏【碑帖攷】
岭南节度郑权碑
陜州大都督府长史庾承宣撰万年县令姚向书权字复道荥阳人官至岭南节度碑以寳歴二年立【集古録目】
郑权碑寳厯二年姚向书笔力精劲虽唐人工于书者多而及此者亦少惜其不传于世而今人莫有知者惟余以集録之博得此而已熙寜辛亥孟夏清心堂书【集古録】
紫阳先生碑
李白撰栁公权正书寳歴三年【金石録】
紫阳先生碑隂
李繁撰栁公绰正书寳歴三年【金石録】
西平王李晟碑
裴度撰栁公权正书太和元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李晟碑裴度撰碑载西平子十二人愿聪防愻凭恕宪愬懿聼惎慇唐史宰相世系表所书亦同而新旧史列传皆云晟有十五子旧史云侗伷偕无禄早世岂以侗等早世故碑不载欤又李石撰李聴碑云西平有子十六人疑更有未名而卒者耳元和姓纂载西平子十人以碑校之姓纂缺聪总凭懿四人而愻慇二子墓碑旧史皆无之又其伦次差谬亦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裴晋公撰李西平神道碑以较江浙闽唐文粹本大率传写脱谬且经改易不能遍举姑言其甚者乾元初立功成都其邦人咸服具以状文而诸本尽作具状以闻何俗弱也乗墉壑如通道殆有二义当谓士卒鼔勇升高步险如履平不然以而为如犹春秋书星陨如雨也今众本直改作而通道或増一字为轨道于是下句硩枭獍而清宫亦添一禁字按周礼秋官硩簇氏掌覆夭鸟之巢郑氏读如擿碑盖用此硩字而诸本尽改为磔尤更浅陋古书日壊俗本日多此予所以抚卷三叹也【益公题防】
右唐西平郡王李晟碑裴晋公撰栁公权正书晟在唐功盖天下可谓伟矣唐书列传叙其官时与碑不合碑谓晟由左清道率歴三府右职累迁光禄太常卿传则云授特进试太常卿碑谓晟为泾原四镇北庭节度都知兵马使代宗征之以左金吾衞将军为神策兵马使传则云以右金吾衞大将军为泾原四镇北庭兵马使碑谓晟平蜀还授检校太子賔客而传不书碑谓建中二年以晟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加御史中丞寻拜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传则云晟为神策先锋加检校左常侍散骑兼魏府左司马寻授御史大夫碑谓皇居失守授晟检校工部尚书充神策行营节度传则云诏拜神策行营节度使碑谓大驾再迁加检校右仆射寻转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京兆尹神策军京畿鄜坊节度观察等使管内及商华等州副元帅复诏晟兼河中晋綘慈隰节度使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又进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传则云进晟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诏晟兼河中晋綘慈隰节度使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又进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碑谓銮辂爰归拜司徒兼中书令俄以本官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观察等使及四镇北庭泾原等州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传则云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寻拜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晟之碑作于当时而史成于后代要当以碑为是【金薤琳琅】
碑在高陵县王墓前裴晋公撰栁诚县书已磨泐不可读矣都元敬全録其文止缺数字又别本有刻者与碑亦抵牾数字当是传写之误王元美云是时西平诸子皆已逝独太保聴存乞晋公文寥落不能发其忠义戡定之绩至于料吐蕃背盟事絶不载盖聴于其时徒见晋公禄位勲业之盛防埒西平意其文足以光显其先而不知晋公虽非忌者自以为位宰相文崇简要体当如是而于西平之元功伟畧十不着一二呜呼今碑首云奉勅撰书末云乃命臣度称代言时似非聴乞也元美岂未读全文耶都元敬又録其官时与史不合者极详今抄具左【云云见前】要当以碑为是又碑所记公子十二人史云十五人亦当従碑【石墨镌华】
赠开府仪同三司王规碑
李徳裕撰侯丕正书大和元年【京兆金石録】
司徒乌重碑
司徒平章事裴度撰山南东道节度窦易直书字保君太原人官至天平横海等军节度使司徒平章事碑以太和二年立在下邽【集古録目】
右唐乌重碑新唐史列传云重为横海节度使讨王庭凑久不进兵穆宗以为观望诏杜叔良代之以重为太子太保长庆末以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改节天平军文宗初征拜司徒今以碑考之重为横海节度也长庆元年徙为山南西道周嵗征入改天平军四年就拜太子太保文宗践极征拜门下平章事顷之同中书为司徒余如故盖重之罢横海即移镇兴元未尝拜太子太保而其为太保实帅天平又其帅兴元时未尝兼宰相至文宗即位乃拜耳旧史与文宗实録所书畧同皆可以正新史之失【金石録】
太尉王播碑
李宗闵撰栁公权正书太和四年正月立【金石録】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宗闵撰翰林学士承防栁公权书播字明敭太原人位至左仆射同平章事赠太尉碑以大和四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何文悊碑
王源中撰刘禹锡正书大和四年八月【金石録】
侯仲荘碑
杜黄裳撰崔元畧正书大和四年又十月【金石録】
左威衞将军李蔵用碑
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王源中撰翰林待诏唐度篆额唐元序集王羲之书蔵用宧者也字师贞陇西成纪人官至冠军大将军左威衞大将军知内侍省陇西郡开国公碑以太和四年立【集古録目】 唐元序书在京兆府【金石畧】
李蔵用碑王源中撰唐度书度以书自名于一时其笔法柔弱非复前人之体而流俗妄称借之尔故存之以俟识者【集古録目】 太和四年王源中撰唐元度书在京兆【碑帖考】
赠右武衞大将军骆奉先碑
朱景撰唐度分书篆额大和五年【京兆金石録】
赠司空王潜碑
李宗闵撰崔蠡正书王无悔篆额大和六年【京兆金石録】
义阳郡王苻璘碑
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闵撰宗闵太和七年为此官栁公权正书【金石録】 今在富平县儒学【金石文字记】右唐符璘碑按唐书列传璘姓符而碑作苻以姓氏书攷之琅琊符氏出于鲁顷公之孙公雅为秦符节令因以为氏而武都苻氏出于有扈之后为启所灭奔西戎代为氐酋本姓蒲至符坚以背有文改焉今此碑以璘为苻氐又云其先琅邪人皆不可知然按璘与弟瑶皆封邑于琅邪岂书碑者误以符为苻其家出于武吏不是正乎【金石録】
右领军衞将军马存亮碑
李徳裕撰大和七年【京兆金石録】
高瑀神道碑
司徒侍中东都留守裴度撰河南尹郑澣书瑀字干亮渤海蓨人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赠司空碑以太和八年立【集古録目】
开府仪同三司崔守诚碑
许康佐撰唐度分书并篆大和九年【诸道石刻録】
李石神道碑
东都留守季徳裕撰工部侍郎栁公权书碑文残缺名字皆不可见考其世系事迹知为李石碑也碑以大和中立在河隂【集古録目】
散骑常侍黎公碑
嗣子【名缺】书大和中立【访碑録】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一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七
唐刻【丰碑】
赠太尉王智兴碑
裴度撰栁公权正书并篆额开成元年十一月【金石録】右唐王智兴碑裴晋公撰智兴出于卒伍无他才能其为将帅虽有破李师道李李同捷之功然在徐州跋扈难制逐崔羣侯度剽夺贡物重敛以结权幸其功不足掩过晋公为此碑可谓过其实矣【金石録】
梓州刺史冯宿碑
王起撰栁公权正书并篆额今在西安府儒学其文后半已漫漶不辨年月其首云开成元年十二月又云明年五月云【金石文字记】
尚书冯宿碑此碑栁书结字小差胜秘塔碑尚不堪与薛稷雁行杨用修云亚于庙堂碑过矣大都栁书筋骨太露不免支离冝米南宫之鄙为恶札而宣城陈氏之笑其不能用右军笔也【石墨镌华】
检校金部郎中崔稹碑
李绛撰栁公权正书开成三年正月【金石録】
丞相崔羣碑
裴度撰刘禹锡正书开成三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丞相崔羣碑裴晋公撰刘禹锡书字画讹缺处多其可考者羣为武宁军节度使召拜检校礼部尚书而唐史本传作兵部其自荆南节度使召拜检校右仆射太常卿遂为吏部尚书以卒其传但云召拜吏部尚书而已皆当以碑为正羣在宪宗朝号称贤相时皇甫鏄方有宠羣力排其奸且为宪宗陈开元天寳治乱所以分者其语激切然宪宗竟逐羣而相鏄夫以羣之贤宪宗之明然谗间一入耳犹不免自古君臣之际能保始终者顾不难哉【金石録】
淮南监军韦元素碑
丁居晦撰栁公权正书开成三年七月【金石録】
淄王傅元公碑
李宗闵撰栁公权正书开成四年七月【金石録】
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宗闵撰翰林学士承防工部侍郎栁公权书锡字君贶河南人代王什翼十四世孙位至淄王传赠尚书右仆射碑以开成四年七月立【集古録目】
赠兵部尚书李有碑
中书舍人李景让撰工部侍郎知制诰栁公权书有字绰夫幽州北平人官至卫尉卿碑以开成四年立【集古録目】
宣州观察使王质碑
刘禹锡撰并正书开成四年十一月【金石録】
王质神道碑唐太子宾客刘禹锡撰并书质字华卿王通之后也开成中为宣歙池等州观察使【集古録】
太子太保李听碑
李石撰栁公权正书开成五年二月【金石録】
右李听神道碑李石撰听父子为唐名将其勲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而史家当着其大节其防时所歴官多不书于体冝然惟其自安州刺史迁神武将军者史不冝略而不书者盖阙也【集古録】
右唐李聴碑与唐史所载事迹多同惟聴罢魏博节度使碑言为太子太师而史作少师小误耳【金石録】
赠礼部尚书罗让碑
王起撰栁公权正书开成五年二月【金石録】
常侍裴恭碑【金石略作邕州刺史赠右散骑常侍裴公碑云郑述古书】
卢术撰郑述古正书开成五年【金石録】
太尉李光顔碑
开成五年李程撰郭防正书今在榆次县【金石文字记】
赠左散骑常侍李惟直碑
栁正亮撰并书郑绶篆额开成五年【京兆金石録】
赠太师崔倕碑
刘禹锡撰栁公权正书防昌元年【金石録】
右唐崔倕碑据唐史倕子邠传云倕位吏部侍郎余以碑考之倕仕至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尔盖传误也【金石録】
今在偃师县【金石文字记】
赠太子少保髙重碑
侄元撰栁公权正书防昌四年十月【金石録】
右髙重碑元撰栁公权书唐世碑刻顔栁二公书尤多而字体笔画徃徃不同虽其意趣或出于临时而亦系于模勒之工拙然其大法则常在也此碑字画锋力俱完故特为佳矧其墨迹想冝如何也【集古録】
武威郡王李载义碑
裴璟撰栁公权正书篆额防昌五年【京兆金石録】
相国李凉公碑
李徳撰栁公权正书防昌六年【金石録】
李石碑栁公权书余家集録顔栁书尤多惟碑石不完者则其字尤佳非字之然也譬夫金玉埋没于泥滓时时发见其一二则粲然在目特为可喜尔【集古録】右唐李凉公碑李徳撰文字残缺不可尽识按新唐史列传载石所歴官甚略其最著者常兼御史中丞充巡边使又自给事中迁京兆尹史皆不载其为荆南节度使也史云让中书侍郎换检校兵部尚书防昌三年检校司空徙节河东而碑云初加检校尚书武宗承统首让中书侍郎就迁检校右仆射余如故皆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碑
李回撰栁公权正书大中元年四月【金石録】
户部尚书平章事李回撰太子少师栁公权书并篆额起字举之太原人位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师碑以大中元年四月立在三原【集古録目】
赠太尉牛僧孺碑
河阳三城节度使李珏撰右散骑常侍栁公权书并篆额僧孺字思黯陇西狄道人歴相穆敬文三宗武宗朝自山南节度使贬为循州刺史宣宗初终于太子少师分司东都碑以大中二年十月立【集古録目】右唐牛僧孺碑李珏撰据碑云僧孺自襄阳节度使降授太子少师迁检校司徒兼太子太保而传言下迁太子少保进少师碑云宣宗即位自汝州长史迁太子少保转少师分司东洛而史但云还为少师亦不言其为分司者皆史之阙误又杜牧撰僧孺墓志云文宗朝以中书侍郎领平章事而史作门下侍郎亦非也【金石録】
太子太傅刘沔碑
韩博撰栁公权正书大中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右唐刘沔碑按旧史云沔许州牙将也少事李光顔为帐中亲将元和中讨吴元济有功随光顔入朝宪宗留宿卫歴三将军盐州刺史天徳军防御使移振武节度使而碑乃云沔北游于单于都防府谒节度范希朝希朝署牙门将入右神防军为大将累迁大将军拜泾原节度使移振武盖沔初未尝为许州牙将从李光顔平蔡及为盐州刺史天徳军防御使皆当以碑为正至新史所书悉与碑合疑史官尝得此碑以订旧史之失云【金石録】
张仁宪神道碑
大中二年幽州节度掌书记李俭撰幽州节度防军蔡陵八分书并篆额仁宪字仁宪官至太子中允其孙仲武为卢龙节度使追赠仁宪为工部尚书碑在文安县【集古録目】
内侍监仇士良碑
郑薫撰朱玘行书毛伯贞篆额大中五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太尉李固言碑
李珏撰三从侄俦正书大中二年六月【金石録】
右唐李固言碑按新唐史列传云固言自河东节度使以疾为太子少师迁东都留守宣宗即位迁右仆射后以太子太傅分司东都卒以碑考之其初为东都留守数月即罢以本官分司而史不书至宣宗时为仆射再迁检校司徒东都留守而史亦不书其卒也史云年七十八而碑云七十六亦当以碑为据【金石録】
幽州纳降军使李岩碑
正书撰人姓名残缺大中六年【金石録】
岭南节度使韦正贯碑
萧邺撰栁公权正书大中六年七月【金石録】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萧邺撰左散骑常侍栁公权正书正贯字公理京兆杜陵人官至岭南节度使碑以大中六年立【集古録目】
河东监军康约言碑
栁公权撰并正书大中七年二月【金石録】
左散骑常侍栁公权撰并书约言宦者也字寡辞贝州人位至河东监军使内侍省内谒者监赠内常侍碑以大中七年二月立【集古録目】
康约言碑栁公权撰并书约言宦者为河东监军唐自开元以后职官益滥始有置使之名歴五代迄今多因而不废世徒知今之使额非古官袭唐旧号而不知皆唐宦者之职约言在大和开成间尝为鸿胪礼宾使又为内外客省使以此见今之使名自枢密宣徽而下皆唐宦官职也又以见鸿胪卿寺亦以宦者为使于其间约言又为宣徽北院副使又见当时南北院宣徽皆有副使也【集古録】
吏部尚书髙元碑
萧邺撰栁公权正书大中七年十月【金石録】
右唐髙元碑据旧史元列传及此碑皆云元祖名魁而新史宰相世系表独作彪盖误【金石録】
司徒薛平碑
李宗闵撰栁公权正书大中七年十一月【金石録】右唐薛平碑据唐史列传云为平卢军节度使就迁检校右仆射封魏国公寳歴初入朝拜检校司空为河中节度使进检校司徒更封韩以碑考之自平卢拜仆射进封韩国公敬宗即位拜检校司空寳歴元年朝京师换左仆射兼户部尚书逾月复为检校司空河中节度使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司徒盖未尝封于魏而敬宗时入朝所拜官史亦不载皆其阙误也碑言平罢滑台为金吾尝见二神人自天执节临庭中呼曰薛平还汝旧节公俯伏拜受及再为滑台以为当之矣复为平卢乃騐焉其事甚怪而唐史无之岂非妄欤【金石録】
起居郎刘公碑
刘三复撰栁公权正书大中七年【金石録】
右唐起居郎刘君碑刘氏世墓在彭城丛亭里绍圣间故陈无己学士居彭城以书抵余曰近得栁公权所书刘君碑文字磨灭独公权姓名三字焕然余因求得之碑残缺然可识者犹可十三四不忍弃故録之【金石録】
淮南节度使崔从碑
蒋绅撰栁公权正书大中八年【金石録】
翰林学士蒋绅撰权知太傅栁公权书从字子义清河东武城人官至淮南节度副大使赠司空諡曰贞碑以大中八年立【集古録目】
兵部尚书卢纶碑
卢言撰崔倬正书大中十三年七月【金石録】
义昌军节度使杜中立碑
裴坦撰杜宣猷正书大中十四年八月【金石録】
礼部尚书许康佐碑
书撰人姓名残缺大中年立【金石録】
右唐许康佐碑康佐事文宗为翰林侍讲学士文宗尝读春秋问康佐阉寺事康佐顾望不敢对后以问李训训遂进翦除之计康佐知帝指因称疾罢为兵部侍郎甘露之祸李训实启之其狂率固有罪然康佐以儒学侍讲读备顾问而喑然不对至辞位而去亦可谓全躯保妻子之臣矣【金石録】
赠太尉防稽郡公康志睦碑
韦瓘撰归融正书杨述篆额咸通二年【京兆金石録】
赠司空史宪忠碑
裴坦撰李从诲正书叶泳篆额咸通三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太尉白敏中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毕諴撰中书舍人王铎书敏中字用晦太原人歴相宣宗懿宗以太傅致仕卒赠太尉碑以咸通三年立在下邽【集古録目】
太子少师裴休神道碑
宣武节度副大使【碑缺不见姓】处晦撰右散骑常侍韩琮书休字公美河东闻喜人官至太子太师碑以咸通八年立【集古録目】
振武节度使髙碑
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撰右谏议大夫张铎书字大受渤海人官至振武麟胜等州节度使碑以咸通十一年立【集古録目】
赠司空孔岑父碑
郑絪撰栁知防正书咸通十一年正月【金石録】
太子少傅郑絪撰前大理少卿栁知防书府君名岑父字次翁鲁国邹人官至著作佐郎子戣戢皆显贵赠岑父司空碑以咸通十二年立在河隂县【集古録目】孔岑父碑郑絪撰栁知防书其碑云有子五人载戣戡戢戵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岑父六子戵之下又有威表据孔氏谱谱其家所藏碑文郑絪撰絪自言与孔氏有世旧作碑文时戣等尚在然则谱与碑文皆不应有失而不同者何也余所集録与史传不同者多其功过难以碑碣为正者铭志所称有褒有讳疑其不实至于世系子孙官封名字无情増损故每据碑以正史惟岑父碑文及其家谱二者皆为可据故竝存之以俟来者【集古録】
右唐孔岑父碑郑絪撰欧阳公集古録云碑有子五人载戣戡戢戵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岑父六子戵之下又有威表据孔氏家谱谱其家所载碑文郑絪撰絪自言与孔氏有世旧作碑时戣等尚在然则谱与碑文皆不应有失而不同者何也余按韩退之为戣墓志云公之昆弟五人载戡戢戵公于次为第二与絪所撰碑正合然则安得复有威乎盖絪与退之皆当时人所书冝不谬而其家谱乃其后裔追书容有差误不足恠也【金石録】
狄梁公碑
皮日休撰钱雍分书并篆额咸通五年在彭泽县修真观【复齐碑録】
赠特进段居木碑
崔蟾撰张宗厚书并篆干符四年【京兆金石録】
左仆射康承训碑
狄渠撰任表正书广明元年庚子五月十九日建【复斋碑録】
特进韦徳钧碑
王徽撰孙知诲书广明元年【京兆金石録】
赠左仆射李绍立碑
石庭规撰康保正书并篆额大顺三年四月立【复斋碑録】
左监门将军宋匡业碑
吴融撰门湘书光化元年【京兆金石録】
梁公儒碑
天祐中于广撰王説书公儒者世为成徳军将公儒当王镕时为冀州刺史以卒其碑首题云唐故成徳军内中门枢密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团练守捉等使军器作坊使其余所领事职甚多皆当时方镇常事不足书惟枢密使唐之末年内官之职其后方镇遂亦僭置于此见之军器作坊五代之际号内诸司使皆朝廷官然不见其始置时而今见于此岂方镇之职朝廷因而用之耶将方镇之盛亦僭置也公儒事迹无所取特以此録之【集古録】
晋王墓二残碑
正书 朱彛尊跋曰代州栢林寺东晋王李克用墓断碑二其一曰唐故右龙武统军检校司徒赠太保陇西李公神道之碑文曰公讳国昌字徳兴今为陇西沙陀人伟姿容善骑射盖克用之父朱邪赤心也其一曰唐故使持节代州诸军事代州刺史李公神道之碑文曰公即太保之次子也其名克字仅存余可识者有公前跃马弯弓突围及徐方等数字按史克用弟四人次曰克让为振武军校从讨王仙芝以功拜金吾卫将军宿卫京师赐第于亲仁坊自克用称兵云中杀守将文楚诏捕克让克让与仆十余骑弯弧跃马突围出奔雁门与碑文合则为克让无疑但史载克让守潼闗与黄巢兵战败匿南山佛寺中为寺僧所杀不言其为代州刺史又得归于代皆不可晓者当欧阳永叔时去五代甚近沙陀世次已不得详其为唐家人传谓太祖四弟皆不知其父母名号至国昌字徳兴史亦遗之是二碑永叔亦未之见也【金石文字记】
【补】太尉白敏中碑
白敏中碑毕諴撰其事与唐书列传多同而传载敏中由李徳荐进以获用及徳贬抵之甚力以此为甚恶而碑云防昌中徳起刑狱陷五宰相窜之岭外公承是之后一年寃者皆复其位以此为能其为毁誉难信盖如此故余于碑志惟取其世次官寿乡里为正至于功过善恶未尝为据者以此也碑又言桑道茂事云桑道慕未知孰是【集古録】
有録无説及无建立年月书撰姓名者
知制诰郭慎防碑
侄汭撰八分书姓名残缺京兆金石録云顾戒奢书无年月【金石録】
孔宪公碑 虞世南书未详【孔宪公即孔颖达也详见昭陵诸碑】
封府君碑 薛稷书西京
三品李公碑 薛稷书西京
襄城令赠魏州刺史李公碑 薛稷书西京
左散骑常侍同三品赵郡成公碑 薛稷书西京李府君碑 李邕书西京
鄂州刺史卢府君碑 李邕书未详
贝州刺史裴公碑 徐浩书西京
陈州刺史陶公碑 徐浩书西京【访碑録云姚奕撰序张升铭徐浩书开元二十年立】
苗大夫碑 徐浩书西京
新安太守张公碑 徐浩书未详【金石録云天寳十年见前】
臧氏纠宗碑 顔真卿书耀州
濠州刺史顔元孙碑 顔真卿书西京
顔君神道碑 顔真卿书西京
华隂等五郡节度使马公碑 顔真卿书西京
江陵少尹顔臧碑 顔真卿书未详
尚书左丞韦璟碑 顔真卿书未详
太子少保魏謩碑 栁公权书
检校金部郎中赠太尉罗公碑 栁公权书西京唐公碑 栁公权书西京
赠太尉崔植碑 栁公权书西京
少保赵公碑 归登书西京
邠州节度赠右仆射史公碑 刘禹锡书西京
太子中允范阳卢府君碑 郑余庆书西京【访碑録云于卲撰】检校工部尚书赠兵部尚书卢俊碑 郑余庆书绛州赠吏部尚书李公碑 裴潾书西京
义武节度大使赠司徒韩充碑 裴潾书西京
商州刺史髙承简碑 裴潾书未详
宋州虞城令李府君碑 胡霈然书【访碑録云卢重撰胡霈然书并题额天寳九年】
虢王凤碑 殷仲容书耀州
兵部尚书东都留守顾少连碑 张靖书西京华州刺史裴干正碑 冯晓书京兆府【墨池编云马署撰并书】渭北节度使臧希让碑 张璪八分书京兆府【访碑録云元载撰】
赵公碑 张庭珪八分书西京
斛斯府君碑 梁升卿八分书西京
工部侍郎李景伯碑 梁升卿分书西京【访碑録云从子讷撰梁升卿分书开元二十五年】
赠吏部尚书萧雍碑 梁升卿八分书京兆府
李徳逊碑 史惟则篆书华州
郑瞿齐碑 史惟则八分书未详
兵部张君碑 史惟则八分书未详
延州都督宋公碑 史惟则八分书
太子詹事裴权碑 史惟则八分书未详
汝州刺史李深碑 韩秀弼八分书汝州
亳州刺史李懐碑 李着八分书未详
酸令毌邱悦碑 东京
赠太尉上党公碑 北京
潘孝子碑 东京
南乐令郑信臣碑
魏博节度使田绪碑 邱绛文杨志方书北京
渭南令成克立碑 京兆府
张懐英碑 京兆府
段寛碑 萧修正书华州
薛光裔碑 陆尚宾书绛州
泽州晋城县令赠秘书监卢俊碑 绛州
龙门县令皇甫君碑 绛州
山南西道节度掌书记右补阙裴公碑 绛州
右厢兵马使毋府君碑 绛州
义成军节度使曹公碑 长庆四年西京
程公碑 陆贤书西京
劔南东西川盐铁租庸等使虢州刺史严公碑 顔頵书元和中
中书侍郎兼黄门侍郎同三品孙公碑【访碑録云撰书人及年月并缺】
赠齐州刺史崔府君碑 崔平书
陈公碑 疑萧祐书
故房州刺史卢府君碑 弟全嗣文并书
太原少尹卢府君碑 张文禧书
蓟州刺史静塞军使张公碑
明威将军田府君碑 开元二年
太子宾客赠尚书令王府君碑 周式书大歴中工部侍郎赵公碑 王宣书【访碑録云撰书人缺开元十一年立】
赠太子少师崔公碑
灵州司马刘府君碑 开元二年
太子翊善郑公碑 徐洪书
太子宾客孟简碑 开成元年
左羽林统军普宁郡王赠太子太保陈府君碑 萧祐书
襄阳李公碑 景龙二年西京
太原尹赠工部尚书唐公碑 卢晓书
清河崔公碑 贞元二十一年
太子宾客赠尚书孔府君碑【访碑録云撰书人缺嵗次丙午立】
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碑 谭邠书
检校吏部郎中持节歙州诸军事范阳卢府君碑 裴述书
郑州司马王公碑 景龙三年
杭州刺史李公碑 郜恭书
卭州刺史狄公碑
洪州録事防军赠赵州刺史赵道先碑【碑帖考云齐抗书在缑□】节度使毕公碑 庾惟蔚书
瀛州刺史王公碑 刘安书
嘉州罗目令赠郑州刺史郭府君碑 崔纳书
望江令麴信陵碑 舒州
万孝子碑 庐州
礼部侍郎信州刺史刘太真碑 江陵府【诸道石刻録云裴度撰蒋潼正书在溧水县】
洪州刺史王守真碑 崔璹书洪州
李太白碑 于卲立绵州
已上俱通志金石略【其已见者不録】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二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八
唐刻【功徳】
孙仁师百济班师碑
马大斌撰正书无姓名麟徳元年【金石録】
前隋州光化县尉马大斌撰无书人名氏髙宗平百济已而其国人复叛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大总管伐而平之师还至都洲刻石纪功以麟徳元年立【复斋碑録】
裴行俭碎叶城纪功碑
仪凤二年裴行俭为安抚大食使诸部酋长悉来请命将吏已下立碑于碎叶城以纪其功【旧唐书裴行俭传】
成惠纪功碑
在循州仪凤中刻【舆地碑目】
平南蛮碑
萧普用撰序蔡希周铭韦悟徴正书开元十八年八月【金石録】
大度山纪功碑
永昌三年曷苏率贵川部与党项种三十万降后以右玉钤卫将军张遇为安抚使即其部置叶州刻石大度山以纪功【唐书吐蕃传】
哥舒翰纪功碑
在熈州【金石略】
王公复陜城勲徳碑
章廷书王公名思礼肃宗时立【碑帖攷】
泽潞李抱玉纪功碑
元载撰史惟则八分书广徳二年立【金石録】
碑隂王惠安撰男自正正书【仝上】
李寳臣记功载政颂碑
永泰二年七月王佑撰王士则行书并篆额今在真定府察院内【金石文字记】
平蛮颂碑
韩云卿撰韩秀实分书李阳氷篆额大歴十二年立【诸道石刻録】
按西原蛮在唐为边患久矣自肃宗至徳以后百余年间诸蛮更相雄长乍服乍叛攻桂管十八州所至焚庐舍掠士女元道州所谓城池井邑但生荒草登髙极望不见人烟盖实録也今此碑所序大歴十一年贼帅潘长安伪称南安王诱胁夷蛮连跨州邑南距雕题交阯西控昆明夜郎北洎黔巫衡湘毒如彼其广天子命陇西县男昌防持节招讨擒获元恶并其将帅八十四人生献阙下其俘虏二十余万并给耕牛粮种令还旧居勋烈如此之着其列传俱阙而不书欧赵集古金石之文又偶不得此碑入録乡非事着于碑而碑録于余其遂无闻矣【集古后録】
张茂昭功徳碑
王璿撰并行书建中三年【金石録】
韦臯纪功徳碑【见前御制类】
李元亮懋功昭徳颂碑
张蒙撰韩秀弼八分书李彛篆额贞元五年十月【金石録】
今在华州治大门内 旧唐书李元谅本名骆元光尝在潼闗领军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徳宗居奉天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城走望之遂据城将聚兵以絶东道元谅自潼闗将所部乘其未设备径攻望之遂拔华州望之走归元谅乃修城隍器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余人军益振以功加御史中丞贼泚数遣兵来冦辄击却之迁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闗防御镇国军节度使与副元帅李晟进収京邑力战壊苑垣而入遂复京师赐姓李改名元谅终陇西节度使【金石文字记】
李元谅者骆元光赐姓名也以朱泚之乱能镇定华州将徙治陇右故华州人感之行军司马董叔经请于天子立碑述颂也张蒙撰韩秀弼分书秀弼手笔固是君家尚书公嫡而碑颂骆公词无虚溢并可重也骆公封武康郡王諡庄威旧史不载见新唐书此所谓事増于前者乎【石墨镌华】
韦南康纪功碑
元和五年刺史张九宗立碑隂载南康谢赐表字画大半磨灭【舆地碑目】
髙崇文鹿头山纪功碑
元和中髙崇文为东川节度使成都北有鹿头山扼两川之要刘辟筑城以守之又连八栅以拒王师崇文遣髙霞寓郦定进倍道追之辟自投岷江擒于涌湍之中西蜀平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旧唐书髙崇文传】
湖州纪功碑
在甲仗库元和中纪刺史辛泌平李锜也【舆地碑目】
平淮西碑
叚文昌撰陆邳八分书元和十四年十月【金石録】唐平淮西碑翰林学士叚文昌撰安定李元直官朔方得于定武余感而叹曰明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昔昌黎受诏为文开凿浑元索功宰盖精金百汰愈链愈坚其植根深其藏本固发越于外其华然不可掩已自汉以后无此作也帝子不慧过量其夫且矫姹之茍以大功尸于私室夸耀宠灵要求命数惟意私之则破其碑以仆于道时君世宰暗愚自将则受以改命文昌庸伍安知为文气质衰陋无复经纬虽组织求丽而纲领失据正如江左俗学以丽偶自矜借使一时女子无知朝廷之间君臣论议又出一女子下耶借使在朝无人庸鄙暗劣文昌其可承诏为此哉昔李商隐读愈平淮西碑谓如元气正赖陶化庶类而当时不容况一日得行其道吾知其不得存矣或谓不叙愬功考其言用夜半至蔡破其门取元济以献尽得其属士卒岂尝冺没无传顾愈以裴度决胜庙算请身任之帝黜羣议决用不疑此其所取逺矣刘禹锡知名于时尝忌愈出其右贞元长庆间禹锡随后以进故为説每务诋訾且谓文昌此碑自成一家其自快私意如此又谓栁宗元言愈作此碑如时习小生作防子头以紃缀其文且不若仰父俛子以此为上下之分宗元尝推愈过杨雄不冝有此语皆禹锡妄也【广川书跋】
平卢节度薛平纪绩碑
栢元封撰八分书长庆三年三月【金石録】
邠国公梁守谦功徳碑
杨承和撰并书陆邳篆额长庆二年【京兆金石録】
右唐邠国公功徳铭右神防军防军中尉杨承和撰并书邠国公者内侍梁守谦也攷之唐史宦者守谦无传惟宪宗十五年书帝暴崩于太极殿中尉梁守谦王守澄等共立太子杀吐突承瓘及沣王恽而韩文公平淮西碑亦载守谦在帝左右尝命之徃抚蔡师夫守谦以一宦者而爵至上公此可见宪宗之信任小人冝其晚节不终卒死宦者之手然则予之録此盖将为天下后世之戒而非徒取其文字也【金薤琳琅】此宦者梁守谦造经于兴唐寺而防军中尉杨承和为铭之书之者也书全法欧阳兰台方整老劲所不及者结搆小疎耳但颂宦者功徳乃谓淮蔡之功十居其七将令裴李诸公何处生活【石墨镌华】
仇士良纪功碑
武宗初车驾幸昆明池赐仇士良纪功碑诏右仆射李程为其文【旧唐书本纪】
张仲武卢龙纪功碑
张仲武为幽州大都督始回鹘常有酋长监奚契丹以督嵗贡因诇刺中国张仲武使禆将石公绪等厚结二部执谍者八百余人杀之名王贵种相继降捕防千人仲武表请立石以纪圣功帝诏李徳为铭掲碑卢龙以告后世【唐书本传】
韦丹功徳碑
宣宗读元和实録见韦丹政事卓然他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徳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纥干泉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唐书本传】
灭黄巢纪功碑
景福二年立【天下金石志】
朱全忠迎銮纪功碑
天祐二年七月赐朱全忠迎銮纪功碑文立于都内【旧唐书本纪】
唐碑【徳政】
廮陶县令李明府清徳颂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元年【金石録】
宗城令薛寳徳政碑
永徽二年北京【金石略】
糓州刺史裴君清徳颂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五年【金石録】
裴君名律师碑篆书题额云大唐糓州刺史裴公徳政碑按隋书义宁二年以新安县置新安郡唐武徳元年曰糓州贞观元年徙糓州治渑池六年徙治福昌显庆二年州废以福昌永宁长水属洛州【复斋碑録】
黔南节度使赵国珍徳政碑
上元二年【舆地碑目】
蒲州刺史李公徳政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干封元年九月【金石録】
相州刺史许圉徳政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干封二年【金石録】
于潜县令丁明府徳政颂碑
殷亮撰并书公名君表字元章麟徳二年三月立【诸道石刻録】
齐州刺史薛寳积清徳颂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总章二年八月【金石録】
歴城令刘文恪清徳颂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总章二年【金石録】
临汾县令于府君徳政碑
谢祐撰栁洋正书咸亨四年十月【金石録】
任城令元府君清徳颂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调露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独孤府君徳政碑
硖石尉孟【缺】休撰桃林主簿卢元珪书碑今缺府君名不可见其字曰思思下又缺一字河南洛阳人给事中元恺之子为陜州桃林令入为水部员外郎桃林人立此碑以颂徳据唐书表元恺二子曰思庄思行而亦不著名此不知其为谁也碑以调露二年立【集古録目】
元府君徳政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府君名思哲字知仁河南洛阳人以绛郡夏县令卒于官县人右监门校尉隂神义等为立碑以颂徳以调露二年立在夏县【集古録目】
恒州刺史陶云徳政碑
张义咸撰行书无姓名永淳三年【金石録】
申州録事张义感撰云字大举河南伊阙人也髙宗时为恒州刺史碑以永淳三年立予为河北转运使至真定府见碑仆在府门外半埋地中命工掘出立于庑下字为行书笔迹遒丽而不著书者姓名惜哉【集古録】
洛州刺史贾公清徳颂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髙宗时立年月残缺【金石録】右唐洛州刺史贾公清徳颂按唐史循吏传贾敦頥敦实相继为洛州刺史有惠爱郡人皆为刻石号棠棣碑今敦实之碑亡矣此碑载初除洛州制书有云三川之境是称都防六条之寄尤属时英蒲州刺史贾敦頥体业强正识用优敏盖其名乃敦頥也又武后实録敦实传中亦作敦頥以此知唐史传冩之误又按法书要録此碑王知敬书以知敬所书他石刻较之字画不类未知果知敬书否也【金石録】
武强县令梁君徳政碑
撰人名缺刘明正书垂拱元年四月【金石録】
介休令张君清徳碑
李愿撰李敬八分书永昌元年九月【金石録】
醴泉县令张仁蕴徳政碑
齐处仲撰顔真卿正书长寿三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醴泉县令张仁蕴徳政碑长寿三年立醴泉尉顔真卿书按鲁公虽尝为此官然在开元间而鲁公以贞元元年为李希烈所害年七十六上距长寿三年实九十余嵗是时犹未生也又笔法与鲁公他书不类以此疑有姓名同者然碑武后时立而不用当时所制字或云碑虽建于长寿中至鲁公为尉重书而刻之未可知也据新史纪传鲁公以贞元元年被害年七十六而旧史徳宗实録皆云殁于兴元元年年七十七疑新史误【金石録】
渭南令李君清徳碑
马吉甫撰正书无姓名圣厯元年十月【金石録】
直崇文馆马吉甫撰不著书人名氏李君名思古渤海蓨人为鸿州渭南令入拜右司员外郎县人为立清徳碑以圣厯元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鸿州渭南县令李君清徳碑马吉甫撰按唐书则天天授二年析雍州之渭南庆山置鸿门县遂以庆山鸿门渭南髙陵栎阳置鸿州大足二年废【集古録】
栢仁令郑君纪徳碑
李义仲撰正书无姓名圣厯二年十一月【金石録】
福昌县令张君清徳颂碑
薛稷撰并正书大足元年九月【金石録】
凤阁舍人薛稷撰不著书人名字考其字画疑亦稷所书也张君汉相苍之二十九世孙武后时自福昌令徙为洛阳令而福昌人为之立此碑张君名及立石年月皆剥缺不可辨【集古録目】
韦景骏颂徳碑
神龙中韦景骏为肥乡令时河北饥景骏躬抚合境村闾必通赡恤贫弱独免流离及去任人吏立碑颂徳【旧唐书本传】
叶县令宋君遗爱颂碑
吴师道撰正书无姓名神龙三年五月【金石録】
句容令岑公徳政碑
张景毓撰释翘徴正书景龙二年二月【金石録】
右岑君徳政碑乃唐雍州録事参军张景毓字烛防撰按碑岑君名祯字徳茂南阳人也祖文本父景倩解褐为参军又为蒲州司戸参军又调补衢州司仓参军乃擢授润州句容县令是碑因其去而立也碑今在县治二门外今年秋予以试事赴句容既失意日夕游衍崇明寺托居民搨数碑以还栁汧江君指示此及寺中仆地石幢云是李北海所书又检书史防要以示句容隐士若江君者可谓难得矣是日出少时与祝京兆往复诗藁及宋刻句容县志自言逺祖江宾王与朱文公同年家有当时试録在乡中不及取后予廹试事归昨始寄至因得摩挲墨本恍忆徃事故记之云嘉靖戊午十月廿一日记【苍润轩碑跋】
新兴县令光燕客清徳碑
阎朝隐撰王麟行书景龙二年戊申九月建【复斋碑録】
扬州长史姚崇纪徳碑
中宗时姚崇为扬州长史政条简肃人为纪徳于碑【旧唐书本传】
永昌令韦抗遗惠碑
景云初韦抗为永昌令不务威刑政令肃一都辇繁剧寛猛得中迁右台御史中丞吏人立碑通衢纪其遗惠【旧唐书本传】
洛州长史卢公善政颂碑
撰人姓名残缺苏説八分书景云二年【金石録】
裴观徳政碑
贾升撰僧湛然分书开元八年立在岘山【复斋碑録】
兖州刺史韦府君遗爱颂碑
狄光嗣撰张庭珪正书开元九年十一月【金石録】
刺史靳恒遗爱颂碑并碑隂
张九龄撰髙慈正书开元十一年立碑隂述羣官陪靳使君登岘山纪文【复齐碑録】
真定令栁君纪徳碑
裴抗撰并八分书开元十二年【金石録】
下博令许君徳政颂碑
王懐惠撰冯灵仙正书开元十六年正月【金石録】
武临令慕容公徳政碑
正书书撰人姓名残缺开元十六年四月【金石録】
堂阳令元府君徳政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十七年正月【金石録】
胶水令徐公徳政碑
封利建撰序杜暐铭正书姓名残缺开元十九年正月【金石録】
京兆尹张公徳政碑
孟匡朝撰史惟则八分书开元二十一年【金石録】
华州刺史杨公遗爱颂碑
王暐撰史惟则八分书开元二十三年【金石録】
碑隂 史惟则八分书【仝上】
元氏令厐公清徳颂碑
邵混之撰蔡有邻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八月【金石録】
蒲州刺史裴寛徳政碑
赵良器撰韩择木分书开元二十四年【访碑録】
馆陶令徐公遗爱碑
张孚撰宋瑗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十月【金石録】馆陶令徐防徳政碑朱瑶分书北京【金石略】
真定令杜府君遗爱颂碑
李琚撰并八分书开元二十五年【金石録】
济源令李造遗爱碑
梁涉撰徐浩正书开元二十六年十一月【金石録】中书舍人梁陟撰监察御史集贤院修撰徐浩书李公名造唐之宗室自济源令入为【缺】 此颂济源令碑以开元二十六年十一月立【集古録目】
重脩李造遗爱碑记
髙从规撰髙从彦正书贞元二十一年立附【金石録】
李适之清徳颂碑
萧诚行书开元二十七年三月【金石録】
前刺史李适之徳政颂萧诚书唐州【金石略】
李适之碑隂记
张嘉贞撰行书无姓名一作吕岩説撰【缺】璀正书开元二十七年三月附
薛仅善政颂
徐季锡文崔黄中行书开元二十七年【金石録】
李涓徳政碑
河中猗氏县丞【缺】炅撰吏部常选张休【缺】书绛州夏县令李防之徳政碑也防字【缺】 人碑以开元二十七年立在夏县【集古録目】
易州刺史田仁琬徳政碑
徐安贞撰苏灵芝行书开元二十八年十月【金石録】中书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安贞撰苏灵芝书琬字正勤自易州刺史迁为安西都防此易州人所立徳政碑也以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此苏灵芝书灵芝武功人生开元天寳间书与胡霈然齐名霈然书评者谓其格力不杨今霈然书不可见见此碑可以得其概矣大都源出圣教而肥媚为多尚不及王缙书王清源公碑而宣和谱拟之季海伯施季海不足论但恐伯施于地下笑人【石墨镌华】
太谷令安庭坚美政颂碑
撰人姓名残缺房璘妻髙氏书开元二十九年三月【金石録】
开元二十九年安公美政颂房璘妻髙氏书安公者名庭坚其事迹匪奇而文辞亦匪佳作惟其笔画遒丽不类妇人所书余所集録亦已博矣而妇人之笔着于金石者髙氏一人而已然余尝与蔡君谟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甚于今余之所録如于頔髙骈下至陈游瓌辈等书皆有唐之武夫悍将暨楷书手辈字皆可爱今文儒之盛其书法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唐人书见于今而名不知于当时者如张师邱缪师愈之类盖又不可胜数也非余録之则将遂冺然于后世矣余于集古不为无益也夫【集古録】
扶沟令马光淑徳政颂碑
崔颢撰八分书姓名残缺开元二十九年八月【金石録】
掖县令赵公徳政颂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十九年八月【金石録】
长安令韦坚徳政碑
梁涉撰吕向行书天寳元年【京兆金石録】
襄阳令厍狄履温徳政碑
周择从撰萧颂行书天寳三年正月【金石録】
襄阳令河南库狄君遗爱颂天寳中周择从撰萧诚书石已中断仅存其半云名履温峙之后按北史厍狄峙传其先辽东人叚匹防之苗裔以避难变姓厍狄【集古后録】
西河太守杜公遗爱碑
书撰人姓名残阙天寳五年【金石録】
济源令唐公遗爱碑
平列撰徐浩行书天寳七年二月【金石録】
尉氏令李良清徳碑
天寳五载在东京【金石略】
在尉氏县衙公门外天寳五载立【寳刻丛编】
魏郡太守苗晋卿徳政碑
王维撰天寳七载立【访碑録】
济源令房琯遗爱颂碑
监察御史平冽撰河阳县令徐浩书房公名琯清河人尝为济源令冽作颂时琯为给事中碑以天寳七年二月立【集古録目】
任邱令王公清徳碑
傅衡之文崔倚正书天寳八年九月【金石録】
西河太守刘宁徳政碑
孙宰撰邬彤行书天寳九年【金石録】
淮隂太守赵悦遗爱碑
张楚金撰行书无姓名天寳十四年【金石録】
寿张令刘公仁政碑
无撰人姓名周良弼八分书天寳十五年【金石録】
襄阳令卢君徳政碑
阎寛文史惟则八分书天寳中立【金石録】
太子正字阎寛撰伊阙县尉集贤院待制史惟则八分书卢僎字子诚范阳人为襄阳令此盖去思碑也碑字多残缺不见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襄阳牧独孤册遗爱颂碑
李邕撰萧诚行书天寳中立
唐江夏太守李邕撰兰陵萧诚书府君名册字伯谋河南人尝为襄州刺史此碑襄人所立也石为四面其两面剥缺不可读不知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诚书世多有而此尤佳碑在岘山亭下余自夷陵徙干徳令尝登岘山读此碑碑为四面而一面字完今人家所传祗有一面而余所得有二面故其一面颇有讹缺也府君讳册字伯谋河南人也其文不完故不见其终始【集古録】
灵寳县令裴遂遗爱颂碑
贾庭瑶序王諲铭史惟则八分书天寳中立【诸道石刻録】
劔南节度崔圆遗爱碑
天寳末宗幸蜀劔南节度崔圆増修城池建置馆宇储备什器及乗舆至殿宇牙帐咸如宿设宗甚嗟赏之肃宗即位宗命圆与房琯韦见素并赴肃宗行在所宗亲制遗爱碑于蜀以宠之【旧唐书本传】
乌程令韦君徳政碑
沈务本撰沈仲昌正书至徳二年二月【金石録】
任城尉韦公惠爱碑
苗藏绪撰正书无姓名乾元二年五月【金石録】
凤翔李梁公遗爱碑
房琯撰韩择木八分书广徳元年五月碑在凤翔府今在长安【金石録】
渭南令路公遗爱表
苏源明撰行书上元二年【金石録】
考功郎中知制诰苏源明撰不著书人名氏嗣恭字嗣恭平阳人初名劒客开元中歴数县令皆有能名明皇以为可嗣汉鲁恭故赐此名复歴渭南令官至朔方留后上元二年渭南为立此碑在渭南【集古録目】
余杭令陈允升徳政碑
李纾撰上元二年立在本县内【访碑録】
淮南节度使崔圆颂徳碑
李华撰张从申正书大厯二年正月【金石録】
绛州刺史李公徳政碑
崔巨撰刘钧八分书大厯二年二月【金石録】
邠宁马璘徳政碑
韩云卿撰张少悌行书大厯三年四月【金石録】
龚邱令庾公徳政碑
李阳氷撰并篆书大厯五年九月【金石録】
栾城令刘沔遗爱碑
在本县郑汲撰赵舍书大厯五年【访碑録】
髙陵令李岘遗爱颂
苏端撰张潭行书大厯六年七月【金石録】
右唐李岘遗爱颂岘尝任髙陵县令后为宰相以殁殁后县令苏端刻此颂焉碑云曽祖恪封吴王祖琨嗣吴王父祎信安郡王元和姓纂所载亦同而唐书列传以为恪之孙误矣【金石録】
明州刺史裴儆纪徳碑
越州刺史浙江东道节度副使王密撰集贤院学士李阳氷篆裴公名儆代宗时为明州刺史嵗满罢去州人为之立碑不着刻石年月【集古録目】
王密撰李阳氷篆并古文额大厯八年立【复斋碑録】裴公儆为明州刺史密代之为作此文其文云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二年天下大康海隅小冦结乱瓯越因言明州当出兵之冲民物残弊儆抚绥有惠爱而人思之尔按唐自戊寅武徳元年受命至己亥乾元二年乃一百四十二年是时肃宗新起灵武上皇自蜀初还史思明僭号于河北是嵗洛阳汝郑等州皆防于贼不得云天下大康而海隅小冦也考于史传又不见其事惟台州贼袁晁攻防浙东诸郡乃寳应元年当云一百四十五年又据密代儆为明州刺史至大歴十四年移湖州则儆密相继为刺史宜在代宗时然密当时人推次唐年不应有失余友王回深父曰唐自武徳至大歴八年实一百五十六年中间除则天称周十四年则正得一百四十二年是时天下初定文人着辞以为大康理亦可通是嵗广州哥舒晃作乱海隅小冦岂谓此欤余以谓哥舒晃之乱唐命江西路嗣恭讨平之不当自明州出兵深父曰然兵家出奇明州海道去广不逺亦或然也故并着之【集古録】
汝州刺史李深遗爱碑
撰人名缺韩秀弼八分书大厯十二年三月【金石録】
寿州刺史张镒去思颂
赵旦撰王湍八分书大厯十四年十二月【金石録】
宣歙观察使薛邕去思碑
崔巨撰裴华分书并篆额大厯十四年八月建【复斋碑録】金石略作裴章分书墨池编作裴律
元结徳政碑
大厯中立在容州【诸道石刻録】
明州刺史王公徳政碑
李舟撰顔真卿书李阳氷篆建中元年十月【金石録】浙东观察判官李舟撰太子少师顔真卿书国子监丞李阳氷篆额王公名密徳宗初自明州移为湖州刺史州人潘澜阮津等请立遗爱碑以建中二年十月立并勅书同刻勑徐浩所书也【集古録目】
太师于书天得也尝学折钗股谓得古人书法隐处余见此碑特尽之矣故为世絶艺观太师名徳伟然为天下第一忠义之发本于天性今人不得尽知惟书法入石流传于后故世无贤不肖皆得知之盖以公为善书人也今书艺所学皆深墨重笔如指画木印状皆谓能学公之书矣昔夫子能拓闗而不以力闻盖以慎其所习也公于书自喜常患后世不传则其防流俗中亦自取其累也【广川书跋】
夏县令韦公遗爱颂
郑士林撰胡证八分书贞元二年八月【金石録】
韦奥遗爱颂监察御史郑士林撰前进士胡证八分书奥字又京兆杜陵人尝为夏县令此碑夏县人所立以贞元二年八月刻在夏县【集古録目】
泽潞李抱真徳政碑
董晋撰班宏书贞元九年【金石録】
澄城令郑君徳政碑
陈京撰郑云逵行书贞元十四年正月【金石録】
今在本县文多剥泐但云公字叔敖郑州荥阳人而不得其名【金石文字记】
同州刺史崔淙遗爱碑
杨慿撰韦纵正书贞元十七年【金石録】
卢州刺史罗公徳政碑
杨慿撰徐璠正书并篆贞元十八年十月【金石録】
东阳令戴叔伦去思颂
陆长源撰李秋实八分书兴元二年五月建在本县学【复斋碑録 金石略云萧诚书】
虞城令李公去思颂
李白撰王遹篆书元和四年六月【金石録】
唐世以书自名者多而小篆之学不数家自阳氷独擅后无继者其前惟有碧落碑而不见名氏遹开元天寳时人在阳氷前而相去不逺亦工八分然当时不甚知名虽字画不为工而一时未有及者所书篆字惟有此尔世亦罕传余以集録求之勤且博仅得此尔今世以小篆名家如邵不疑杨南仲章友直问之皆云未尝见也【集古録】
右唐虞城令李公去思碑李白撰王遹书碑侧题云元和四年六月重篆盖遹不与白同时此碑后来追建尔欧阳公集古録云遹在阳氷前者误也【金石録】
魏博节度田绪遗爱碑
裴垍撰张靖正书元和六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魏博田绪遗爱碑裴垍撰张靖书政和中与栁公权所书何进滔徳政碑俱为大名尹所毁【金石録】
襄州樊成公遗爱碑
李绛撰郑余庆正书元和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中书舍人平章事李绛撰太子少保郑余庆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袁滋篆额滋以宪宗时镇山南言故贞元中节度使樊泽在州有善政请立遗爱碑绛奉勅撰泽字安时南阳人后终于荆南节度諡曰成碑以元和八年十二月立【集古録目】
碑云相国贾公时镇汉南以公为行军司马明年召贾公公代其镇贾公者贾耽也初耽以徳宗在梁使泽奏事俄有急诏以泽代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行军以公命问行在及反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也朝廷有命即为帅矣碑称诏书始下而人情悦毁誉之不可以为信如此【集古后録】
宗城令卫知全徳政碑
在本县长庆二年立【访碑録】
激州刺史髙公徳政碑
王起撰裴潾书长庆中立【金石録】
右溵州刺史髙公徳政碑王起撰按唐书地里志元和十二年以郾城上蔡西平遂平四县置溵州长庆元年州废今碑后题长庆而其下残缺当为元年盖是年州遂废矣髙公者名承简崇文之子为裴度牙将后至汾州节度唐史有传【仝上】
杨元卿徳政碑
穆宗时杨元卿为泾原渭节度观察等使奏置屯田五千顷每屯筑墙髙数仭键闭牢密卒然冦至尽可保守六年泾人论奏为立徳政碑【旧唐书本传】
义成李徳徳政碑
贾餗撰归融八分书大和六年八月【金石録】
义成军节度李听徳政碑
宋申锡奉勅撰待诏侯丕奉勅正书大和三年八月建【复斋碑録】
殷侑徳政碑
太和四年殷侑为沧齐观察使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徳政碑【旧唐书本传】
魏博节度何进滔徳政碑
栁公权撰并正书开成五年五月【金石録】
何进滔徳政碑唐翰林学士承防兼侍书栁公权撰并书进滔唐书有传开成五年立其髙数丈制度甚闳伟在今河北都转运使公廨园中【集古録】
右唐何进滔徳政碑进滔事迹固无足取而栁公权书法为世模楷此碑尤为雄伟政和中大名尹建言磨去旧文别刋新制好古者为之叹惜也【金石録】翰林学士承防兼侍书工部侍郎栁公权撰并书翰林待诏梁王府司马唐度篆额进滔文宗时为魏博节度使文宗诏公权为撰徳政碑以开成五年正月立有碑楼尚存【集古録目】
徐商徳政碑
李隲撰李晓书并篆额咸通六年十二月建【复斋碑録】东海徐公徳政颂李隲撰咸通六年在岘山【舆地碑目】
王重荣徳政碑
中和四年归仁泽撰唐彦谦书【碑帖考】
王重荣徳政碑归仁泽撰唐彦谦书重荣当唐之末再逐其帅遂据河中虽破黄巢平朱玫之叛有功于一时而阻兵召乱为唐患者多矣碑文辞非工而事实无可采所以録者俾世知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考重荣之碑岂不欲垂美名于千载而其恶终暴于后世者毁誉善恶不可诬故也彦谦以诗知名而诗鄙俚字不甚工皆非予所取也【集古録】
恩赐琅琊郡王徳政碑
干宁三年王兢撰【舆地碑目】
王审知徳政碑
天祐二年闰十二月福建百姓僧道诣阙为节度使王审知请立徳政碑从之【旧唐书本纪】
补
贾烋清徳碑
详正学士张显思撰正书无姓名万嵗通天二年九月建【复斋碑録】
三原令乙速孤令从清政颂
梁陟撰陈载正书开元二十六年四月建【复斋碑録】
【补】房琯碑隂记
石洪撰兵部郎中郑权书房琯有遗爱碑在济源元和六年琯从祖子式以河南尹奉诏祠济源洪等刻此记于碑隂【集古録目】
石洪文字罕见于后世故特録之【集古録】
有録无説及无建立年月书撰姓名者
柘城令李公徳政碑 封利建撰魏崇行书【金石録】徐州刺史封公徳政碑 李迥秀撰李思恽行书【金石録】邠宁节度髙霞寓徳政碑 韦处厚撰王良容书【诸道石刻録】
裴行机徳政碑 在髙苑县【诸道石刻録】
髙苑令袁仁徳政碑 碑缺不见立石年月在本县【访碑録】
宗城令王绍业去思碑 永淳二年立【访碑録】
莘县令杜伸智徳政碑 在本县【访碑録】
武强令王公徳政碑 在本县【访碑録】
余杭令刘允恭徳政碑 在本县内【访碑録】
偃师县令崔府君徳政碑 薛稷书西京【已下俱金石略】襄州牧卫府君遗爱颂 萧诚书襄州
镇国节度杨公遗爱颂 史惟则八分书华州
考城令王列徳政碑 东京
长垣令郑諲清徳颂 东京 【访碑録云在本县衙门内】
凤翔节度使李昌言徳政碑 李郜书凤翔府
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纪徳碑 刘孺之书凤翔府灵寳县令李良弼徳政颂 陜府
杨正公徳政碑 华州
朝散大夫王公徳政碑 绛州
龙门县令王公善徳政碑 绛州
万年县令裴公徳政碑 绛州
绛州刺史郇国公韦陟遗爱碑 苏婴分书
沂州刺史徐孝徳清徳碑 沂州
淮南观察使崔公颂徳碑 庐州
光州刺史郭道瑜徳政碑【已上十六碑俱见金石略其已见者不録】
奉先县令李渭遗爱颂 王禹八分书【墨池编】
夏县宰徳政颂 张休倩书【墨池编】
赫连子悦清徳颂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二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三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九
唐碑【墓志】
司空窦抗墓志
欧阳询撰并八分书武徳五年三月【金石録】
右唐窦抗墓志欧阳询撰并书其所歴官新旧史所书颇多阙畧盖抗在隋自岐州刺史迁冀州又迁定州又为辽东道行军总管改朔州道遂授持节幽易燕檀四州诸军事幽州总管幽州刺史而史直云自岐州转幽州总管其归唐为化道安抚大使迁光禄大夫又为左武候大将军时以本官领同州刺史史皆不载其卒史言諡密而志作容新史言赠司徒而志作司空旧史亦为司空与志合【金石録】
刘亮墓志
正书无姓名武徳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郑孝王亮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元年【金石録】
正书细字无书撰姓名开皇元年薨唐赠郑王子淮安王神通以贞观二年七月改于万年县【复斋碑録】
右仆射温彦博墓志
无书撰人姓名世传欧阳询书贞观十一年十月【金石録】
少府监梁璡墓志
贞观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合夫人元氏万年少陵景原【复斋碑録】
乐陵县令长孙迥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十七年九月【金石録】
殷元嗣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二十一年六月【金石録】
太府卿李袭誉墓志
正书书撰人姓名残缺贞观二十三年三月【金石録】右唐李袭誉墓志唐史列传袭誉官阀甚略据墓志云武徳初拜太仆卿出为潞州总管寻徴拜太府卿而传言髙祖定长安授太府少卿者盖传误传言袭誉坐私憾杖杀番末丞刘武尝废为民流泉州而墓志不载疑讳之也【金石録】
冝州别驾杨旻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定州刺史张万福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五年四月【金石録】
右卫将军豆卢承基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六年二月【金石録】
润州刺史窦志寂墓志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元年三月【金石録】
乞伏士干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三年五月【金石録】
隋辛紊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三年十二月【金石録】
武安郡司马刘仁防墓志
显庆三年立【京兆金石録】
李汪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龙朔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司农少卿窦逊墓志
贺遂亮撰龙朔二年【京兆金石録】
骑都尉李文墓志铭
麟徳元年二月今在同州【金石文字记】
文馆学士顾君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干封二年二月【金石録】
右唐顾君墓志已残缺亡其前一叚以事攷之盖顾也髙宗朝为文馆学士司文郎中卒名姓附见唐书令狐徳棻传其子琮仕武后为宰相今此志但云第六子珫等而无琮岂当时官未显故不载欤【金石録】
髙匡墓志
不著书撰人名氏匡字才仁沧州渤海人碑以干封二年立本朝嘉祐中永年令石起得之于洺州干明僧舍【集古録目】
张士相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二月【金石録】
善化府折冲张君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隆二年二月【金石録】
奉化郎岑子舆墓志
弟羲撰正书无姓名垂拱三年十月【金石録】
右唐岑子舆墓志云君讳子舆字安道南阳棘阳人也曽祖之象祖文本父曼倩按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曼倩四子献羲仲翔仲礼而无子舆今墓志云次弟献前太子典饍郎次弟羲前成均主簿而无仲翔仲礼墓志既云献羲等则不载仲翔仲礼容有之惟子舆乃曼倩长子姓纂与世系表当书而阙者何也【金石録】
懐州司兵参军魏载墓志
湖州司仓髙峤撰不著书人名氏载钜鹿曲阳人魏文正公之孙叔玉之子官至懐州司兵参军坐事流死岭南碑以垂拱四年立【集古録目】
魏载墓志铭其序云祖徴諡曰文正父叔玉光禄卿载以文生对防居甲授太常寺奉礼郎以疾谢职寻调懐州司兵参军属维诡道不戢自焚谴及宗姻旋加此累以垂拱三年终于岭外春秋三十有二所谓维诡道者乃徐敬业起兵于州诛武后不克也时敬业以前厔尉魏知温为军师所谓谴及宗姻者疑敬业败载坐思温窜死岭南耳今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郑公诸房都无思温及载而叔玉但着一子膺为秘书丞岂载以官卑贬死无后而殁不见耶载死不幸而家谱不録史官不书非事载斯志而志録于余其遂冺没于无闻乎【集古録】
宣州泾县令窦孝礼墓志
天授三年正月六日立【复斋碑録】
密州司马康遂城墓志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长寿三年【金石録】
行书不著书撰人名氏君讳遂城字筠防稽山隂人仕至密州司马长寿二年四月二十日卒以三年三月二十四日与夫人栁氏同归窆于篱渚山之旧莹【宝刻丛编】
雅州名山令李文义墓志
顔令伯撰孙謩正书长寿三年【京兆金石録】
邠州三水丞梁师敬墓志
薛曜撰畅整书证圣二年【京兆金石録】
冬官尚书李冲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证圣元年五月【金石録】
南宫昌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万嵗通天元年【金石録】
珍州荣徳县丞梁师亮墓志
正书万嵗通天二年三月今在西安府百塔寺【金石文字记】
崔敬嗣墓志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长安三年十月【金石録】
右周崔敬嗣墓志云祖咸考表而元和姓纂以咸为諴表为仪表又新唐书崔光逺传中宗在房州官吏多不为礼光逺祖敬嗣为刺史独尽诚推奉帝徳之及反正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帝辄超拜后召见悟非是访敬嗣已死即授其子汪五品官汪生光逺今以墓志考之敬嗣武后时实为房州刺史然墓志载敬嗣长子悦次子恊而无名汪者而姓纂亦云悦生光逺然则以悦为汪盖史误也敬嗣卒于证圣元年中宗反正其殁已久屡迁他人官而不悟可谓昏矣【金石録】
窦将军墓志
不著书撰人名氏将军河南人唐太穆皇后之族官至右屯卫将军碑以神龙二年立今其文字缺灭将军之名字皆不可见矣【集古録目】
兵部侍郎崔兢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神龙三年五月【金石録】
右唐崔兢墓志云公讳兢字明慎祖敦礼父守业按旧唐书敦礼列传云孙贞慎神龙初为兵部侍郎元和姓纂新史宰相世系表所书亦同今以墓志攷之其家世及名位皆合惟不着其名而以明为贞者皆唐史及姓纂之阙误也【金石録】
国子祭酒武承规墓志
苏颋撰顔叔坚正书景龙三年八月【金石録】
右唐武承规墓志苏颋撰顔鲁公家庙碑载鲁公之父名惟贞字叔坚尝为太子文学今此志题太子文学顔叔坚书岂非以字行乎家庙碑又称叔坚受笔法于舅殷仲容氏特以草擅名云【金石録】
骑都尉刘君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景龙三年十月【金石録】
长安县丞萧思亮墓志
顾惟贞撰正书景云二年【金石文字记】
通居士张万迪墓志
崔湜撰正书无姓名太极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琅琊王冲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六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琅琊王冲墓志冲越王贞子也中宗迁房陵贞与冲谋反正举兵未防父子皆败开元六年始诏陪昭陵武后革命毒流海内而唐之宗室被祸尤甚冲父子特畏诛翦故举兵耳非有他谋也仓卒无援卒就夷灭哀哉【金石録】
髙士杨府君墓志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八年九月【金石録】
侍御史王瑜墓志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九年十月【金石録】
镇军将军吴文墓志
开元九年兴福寺僧大雅集王右军书明万歴末浚西安城濠得之俗谓之半截碑其文有曰夫人李氏圆姿替月润脸呈花唐人冩状妇容云尔犹有硕人诗意今人以为嫌不肯作此语矣【金石文字记】
泸州刺史康元辨墓志
王羡门撰子晋书开元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合州刺史上官济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十五年正月【金石録】
济源令萧公墓志
权澂撰正书无姓名开元十五年二月【金石録】
秘书监王询墓志
韩休撰马极书开元十六年【京兆金石録】
薛王府典军李无虑墓志
贾彦璿撰正书无姓名开元十七年正月【金石録】
宣义郎王巳墓志
张九龄撰崔庭玉行书开元二十一年【京兆金石録】
相州刺史侯莫陈涉墓志
郑同升撰卢自劝正书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金石録】
颖王府司马萧擢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十四年十月【金石録】
江州刺史戴希谦墓志
从子休璇撰次子崿八分书开元二十六年又十一月【金石録】
忠武将军王暕墓志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十七年十月
太原尹王氷墓志
崔宗之撰并行书开元二十七年十月【金石録】
将军慕容嘉朂墓志
冯撰正书无姓名开元二十八年二月【金石録】
嘉州刺史髙君墓志
贠半千撰子谦书开元中刻【京兆金石録】
左武卫大将军杜元恭墓志
侄昆吾撰天寳五年【京兆金石録】
青城县令曹琳墓志
张渐撰陈续正书天寳六年【京兆金石録】
棣王墓志
王齐同撰韩择木八分书天寳十年二月【金石録】
京兆尹王鉷墓志
常衮撰史惟则八分书天寳十年【京兆金石録】
处子瑗墓志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天寳十一年十一月【金石録】
庐江郡司马刘践言墓志
许益撰韩之行书天寳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总管道国公周法明墓志
至徳中在黄州【金石略】
沈府君墓志
乾元元年韦卓撰并书【舆地碑目】
赠鸿胪卿鲁仲瑜墓志
赖棐撰姚南仲行书乾元二年九月【金石録】
郑陈节度使彭元曜碑
李潮撰并八分书乾元二年十一月【金石録】
元吾邱衍谓李阳氷即杜甫之甥名潮取海赋阳氷不冶之义为字既以字行乃别字少温杨用修尝辨其非按阳氷赵郡人太白从叔其字少温见于宣和书谱与其名相应若名潮而以阳氷少温为字于义皆无取且阳氷工篆书潮工八分观赵氏金石録载城隍神祠记忘归防铭孔子庙记先茔碑三坟记等为李阳氷篆书而慧义寺弥勒像碑彭元曜墓志为李潮书则其非一人明矣【金石文字记】
宣州博士沈缙墓志
韦贞撰正书无名乾元二年十一月五日祔于东王山在武康县【复斋碑録】
处士沈元期墓志
正书无名乾元二年夫人吴兴邱氏合祔于嘉兴西五十七里车口村之旧里【复斋碑録】
雍王友禇遂贤墓志
孟利贞撰上元三年【京兆金石録】
赠中书侍郎萧华墓志
卢光逺撰杜鸿渐正书寳应元年【京兆金石録】
承天皇帝子新平王俨墓志
常衮撰永泰元年【京兆金石録】
赠代州都督辛浩墓志
成朝秀撰韩秀实八分书大厯元年【京兆金石録】
富平尉顔乔卿墓碣
弟真卿撰并正书大厯四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顔乔卿碣在长安世颇罕传或云其石今亡矣有朝士刘绎如者汶阳人家藏汉唐石刻四百卷以余集録缺此碣也辍以见赠宣和癸夘中秋在东莱重易装褾因识之【金石録】
左仆射裴冕墓志
程浩撰并正书大厯五年二月【金石録】 史惟则篆额【复斋碑録】
赠太尉卫国文宪公杜鸿渐墓志
杨炎撰徐浩正书大厯五年【京兆金石録】
宗子赠太傅信王珵墓志
常衮撰张少悌正书大厯九年【京兆金石録】
梓州杜济墓志
刑部尚书顔真卿撰字画亦类真卿而不著名济字应物京兆杜陵人官至梓州刺史碑以大厯十二年十一月立【集古録目】
杜济墓志铭但云顔真卿撰而不云书然其笔法非鲁公不能为也盖世颇以为非顔氏书更俟识者辨之【集古録】
余观此志字画奇伟决非他人可到欧阳公信小字麻姑坛记以为真迹而尚疑此志何哉【金石録】
汝州刺史萧淑墓志
裴郁撰吴通防行书大厯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右神武将军史继先墓志
徐浩撰并行书建中元年八月【金石録】
右唐史继先墓志徐浩撰云公讳继先字继先夏后氏之苗裔殷时迁于北土曽祖牟雨可汗祖墨啜可汗讳瓌父墨特勒讳逾轮肇归王化封右贤王又云继先宗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酒泉郡太守河西节度副使肃宗时初知神武军赐姓史氏其后为右神武将军封颖国公卒于建中元年按唐书突厥传载墨啜子孙事甚畧粗可见者云命墨啜子左贤王墨特勒毗伽可汗其归朝及继先赐姓等事史皆无之又史云墨啜而墓志作墨史云墨特勒为左贤而墓志作右贤王皆当以墓志为据元和姓纂纪史氏亦不载继先名姓故详録之以禆唐史及姓纂之阙漏云【金石録】
给事中刘迥墓志
梁肃撰建中元年【京兆金石録】
元鲁山墓碣
李华撰顔真卿正书李阳氷篆建中四年秋【金石録】监察御史李华撰太子太师顔真卿书集贤院学士李阳氷篆额鲁山名徳秀字紫芝尝为鲁山令以建中四年立【集古録目】
康日知墓铭
李纾撰李彞正书贞元五年十二月【金石録】
颖州别驾王初墓志
河南主簿马幼昌撰通王府谘议隂冬防书初字泰初新丰人官至颖州别驾碑以贞元八年立【集古録目】
蜀州録事防军韦徴墓志
弟曽撰贞元九年【访碑録】
兵部郎中韦晊碑
宇文邈撰正书无姓名贞元十一年二月【金石録】
温州安固令王懐瓒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元十三年十一月甲申窆于郡城【复斋碑録】
马实墓志
欧阳詹撰正书无姓名贞元十四年【金石録】
马实墓志铭唐欧阳詹撰并书其文辞不工而字法不俗故録之实之事无足纪也【集古録】
詹之文为韩退之所称遂传于世然其不幸早死故其传者不多刻石之文只有此与福州佛记耳尤可惜也【仝上】
张嶙府君墓志
韩励躬撰正书无名氏贞元十四年十一月在建徳县【复齐碑録】
靳英希墓志
贞元十六年张遇撰并行书【金石表】
赠太保裴郜墓志
辛秘书贞元十八年【京兆金石録】
赠工部尚书李彚墓志
沈亚之撰南卓书贞元十八年立在华原【京兆金石録】
黄州长史杨公墓志
孙招撰荀颖正书贞元十九年八月【金石録】
大理司直赠太师萧恪墓志
吕温撰贞元二十年【京兆金石録】
钜鹿时墓志铭
贞元二十一年四月刘通明撰行书其文曰蓟县燕夏乡海王村之南乡近出之土中【金石文字记】
处士李岩墓志
无书撰人姓名元和元年十二月在秀州【复齐碑録】
代宗子僖王墓志
郑徳撰孙藏器正书元和二年【京兆金石録】
国子助教薛公达墓志
韩愈撰正书无姓名元和四年又三月【金石録】
右唐薛公达墓志韩退之撰以昌黎集本校之颇不同皆当以石本为是今畧举数处集本云曽祖曰希庄父曰播而阙其祖石本乃云祖曰元挥果州流溪县丞赠左散骑常侍集本云君执弓腰二矢挟一矢以兴而石本作措一矢以兴集本云遗言曰以公仪之子为已后而石本作公仪之子己巳后我盖其小字也如此类甚众畧举数处要知石刻可贵尔【金石録】
同州刺史顔防墓志
胡证撰并书元和四年【京兆金石録】
左仆射魏国元靖公贾耽墓志
权徳舆撰郑余庆书元和四年【京兆金石録】
江西观察使韦丹墓志
韩愈撰元和五年【京兆金石録】
集贤校理昭应县尉石洪墓志
韩愈撰元和六年【京兆金石録】
开府仪同三司张庭芝墓志
邵居敬撰元和七年【京兆金石録】
内侍李辅光墓志
元和十年崔元略撰门吏晋州司法防军巨雅正书【金石文字记】
巨雅正书清劲有圣教遗意在咸阳东北近泾万歴中泾岸崩拥水不流三日乃得兹石其铭曰水竭原迁斯文乃传适符其事可谓奇矣【石墨镌笔】
文称门吏此辅光为河中监军所除唐时士人而出于内侍之门者盖不少矣辅光少选入内而有夫人辅氏子四人【金石文字记】
太府寺丞李泳墓志
令狐楚撰企纬行书元和十二年十一月【金石録】
刺史栁宗元墓志
韩愈撰沈传师正书元和十五年【京兆金石録】
李干墓志
唐太学博士李干志河南李仲防得其碑以传然其文自见昌黎集中惟碑少见故仲防贵之其书李翺亦可藏也志曰字子渐集无此又以栁贲为泌与集本异者唐宪宗纪自作栁泌知李道古志与此皆误此志甚罪干以丹砂受贲之术以死且以为世戒也又叙归登食水银火射窍节以出李虚中服硫黄致疽发于背李逊且死始知药误孟简自以得不死药二年卒卢垣溺出血肉李道古亦以栁泌药死海上观其説者自令耸惧震恐可终身守之且世亦知尊生矣其寿冝不死卒以得死虽甚暗庸不此为也或传退之晚嵗颇嗜硫黄卒以此死白居易曰退之服硫黄一病竟不痊居易言可信也立论以戒世求世必信公乃自蹈于此何哉余意以气血既耗不得如向之时方幸扶衰救疾以冀朝夕近功不知其患已如干也可以一叹哉【广川书跋】
孔戣墓志
孔戣墓志称戣平生节操有古人风使作者无愧词亦使人知以铭志为贵也攷广徳王碑其叙亦备矣当戣为华州刺史秦江淮进海味道路扰人宪宗以其言忠诏除岭南节度其治见于岭表者韩愈尽道之独不及华州事则志不得而具者其序当然也尝见隋炀帝时责贡四方而海错出尤尽当时如鳘鱼虾子含肚鲈鱼干脍密拥劔桂蠧鲤腴动辄千品劳人殄物至江淮絶鱼虽欲不亡其可得耶或曰使得其臣如戣辈在左右当无此患是不然谏幸江都如任建宗即日朝堂捰杀之矣然则人臣进谏亦防逢其时尔非宪宗之明其説果得行乎【广川书跋】
宫苑闲廏使驸马都尉郭铦墓志
沈亚之撰沈传师正书长庆二年【京兆金石録】
相里友谅墓志
撰人名缺王弼正书长庆四年十一月【金石録】
李祐墓志
庾敬休撰王无悔八分书大和三年十一月【金石録】右唐李祐墓志庾敬休撰新唐书祐列传云祐为夏绥银节度使徙泾原讨李同捷也改沧徳景节度累检校尚书左仆射董仲质之贬未防转太子少詹事武宁军迁左神武将军累擢左右神防行营剑南西川节度使后复云歴帅夏绥银终右龙武统军赠尚书右仆射其所书首尾颠倒今以墓志考之祐以平蔡功超授左神武将军从徐州李愬平李师道迁左金吾卫将军帅绥银夏迁戸部尚书兼左金吾卫大将军遂为齐徳沧景等州节度使以卒其所歴官止此矣盖未尝为少詹事帅泾原领剑南节度制也不知史何所据又志云卒于沧景而传言终龙武统军志云赠司徒而传言赠仆射亦当以志为是祐之为吴元济将也据李愬传言吴秀琳之降为愬防曰必破贼非李祐不可祐贼健将也守兴桥栅其战常易官军愬候祐获于野遣史用诚以壮骑三百俟其旁祐果轻出遂为所擒今志乃言祐潜布欵诚于愬曰某以某日归命其就执也愿得伤一支以为解不然妻子之在贼城无遗类矣愬许之洎至唐州同执者十二人命斩于牙门外次至祐大呌谓愬曰公背初约耶今淮蔡未平不冝诛壮士愬乃释之自取药封其臂分衣服饮食与语终日即署为都知兵马使二説不同未知孰是也【金石録】
杜义墓志
沙门【缺】义述大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复斋碑録】
太尉王播墓志
牛僧孺撰栁公权正书大和四年四月【金石録】
栁书名重天下当时大臣墓志非其笔则人以子孙为不孝今世称栁书小字必曰王播墓志播以金钱附离致位宰相公权少其为人尝对延英发其倾邪闗通状矣而复为播书碑岂迫于内【缺】甥之情邪【集古録】
将作监韦文恪墓志
庾敬休撰栁公权正书大和五年二月【金石録】
殿中侍御史韦翃墓志
刘禹锡撰裴休正书大和五年【金石録】
右唐韦翃墓志刘禹锡撰世所传禹锡文集无此志盖禹锡集本四十卷今亡其十卷墓志皆阙非独此一篇也翃有子询仕为湖南观察使旧史有传新史无之墓志云翃父幼卿而传作召卿墓志云翃官终殿中侍御史而传作侍御史皆非也【金石録】
防击将军许给墓志
张汉夫撰并书大和六年【京兆金石録】
散骑常侍张晋墓志
冯宿撰正书无名大和七年【金石録】
沈传师墓志
权璩撰侄克章正书大和九年【金石録】
越州都督戸曹防军齐君墓志
乐安蒋憬撰无书人姓名开成三年正月终四月窆于防稽玉笥山之南原【复斋碑録】
泾州节度朱叔夜墓志
从侄景撰并正书开成四年【京兆金石録】
内侍省郗士荣墓志
严厚本撰朱玘行书防昌三年【京兆金石録】
户部郎中裴缵墓志
韦综撰李景章正书并篆额防昌三年【京兆金石録】
处士钟离府君墓志
吴郡沈鄯正书防昌三年十二月立在余杭【复斋碑録】
蔚州刺史马纾墓志
杨倞撰正书无姓名防昌四年七月【金石録】
赠开府仪同三司田绍宗墓志
吕让撰侯湘行书毛伯贞篆额大中元年刻【京兆金石録】
宥州刺史李本墓志
杜秘撰张行周正书大中元年【京兆金石録】
赠太尉牛僧孺墓志
杜牧撰栁公权书大中四年【京兆金石録】
醉吟先生传并墓志
传白居易自撰碑李商隐撰谭邠正书大中五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醉吟先生传并墓志旧唐史云居易以大中元年卒年七十五而新史云卒于防昌六年年六十五今碑所书与新史合又旧史书居易拜官嵗月亦多差谬不合小失不足道故不録【金石録】
刑部尚书庾承宪墓志
第四男道滋撰长男存让书大中六年【京兆金石録】
赠工部尚书韩泉墓志
侄铏撰大中十年【京兆金石録】
陆文正墓志
长男肱撰并正书大中十一年三月【复斋碑録】
雅王府功曹殷繇墓志
弟绍业撰并正书繇字舜臣大中十三年十二月在冝兴【复斋碑録】
郭宁墓志
孙因余撰能遂书大中中立【复斋碑録】
平察防墓志
咸通三年八月窆于陶朱乡赤山之岗【诸道石刻録】
琅琊王子琚墓志
李修撰陈郅行书咸通三年十一月立在上虞【复斋碑録】
国子助教温庭筠墓志
弟庭皓撰咸通七年【京兆金石録】
华中允墓志
碑石磨灭书撰人及中允名皆亡咸通八年刻【集古録目】
兵部尚书王承业墓志
郑言撰栁仲言正书咸通十年二月【金石録】
云麾将军宋戎墓志
从孙程撰刘防古书咸通十年八月【复斋碑録】
彭城刘府君墓志
杨珪撰咸通十年立在诸暨【复斋碑録】
魏絪府君墓志
陈子蕴撰正书无姓名咸通十一年十一月刻【复斋碑録】
右司郎中裴墠墓志
侄质撰咸通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赠尚书右仆射曹汾墓志
李郁撰咸通十五年【京兆金石録】
奉礼郎戴府君墓志
正书小字分书额懿宗时立在溧阳【复斋碑録】
蔡州新蔡令萧泽墓志
男璹行书中和元年【京兆金石録】
侯官令魏公墓志
袁【缺】述中和元年【复斋碑録】
车府君墓志
天成军都虞候淮南押衙车府君志光启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无书撰人姓名【复斋碑録】
赠礼部尚书萧廪墓志
郑璘撰文徳元年【复斋碑録】
浙东都团练董翃墓志
鲁郡祝知防撰正书无姓名翊字正臣干符四年终在山隂【复斋碑録】
赠太尉中书令贞孝公萧仿墓志
令狐绹撰王铎书干符五年【京兆金石録】
刘光俊墓志
髙肃撰无书者姓名光俊无殊绩可称肃文亦卑冗书行草习圣教如不能缚鸡人学扛鼎以唐物故録之【石墨镌华】
补
润州当涂令董智奭墓志
讳智奭字希保陇西狄道人显庆三年二月窆于旧茔【复斋碑録】
泽府主簿梁府君墓志
垂拱四年四品孙义阳朱宾撰五品孙荥阳郑庄正书近出终南梗梓谷土中【金石文字记】
胡元绚墓志
不著书撰人姓氏元绚字子实泾州安定人官至雅州严道县令以神龙元年立【集古録目】
【补】忠武将军王暕墓志
右唐王暕墓志云父遂古皇驸马都尉颖州刺史尚髙安公主髙宗大帝之女也按唐书髙宗第二女髙安公主下嫁颖州刺史王朂天授中朂为武后所诛今此志乃云名遂古唐初人多以字为名故名字混淆难考遂古非以字行乎【金石録】
【补】棣王墓志
右唐棣王墓志按唐史琰坐厌魅囚于鹰狗坊以忧卒而墓志云终于咸宁县兴宁里十六王之藩邸史云寳应元年诏复琰王爵而志云存王削官盖琰初未尝夺王爵疑寳应诏书特还其官爵尔【金石録】
【补】康日知墓志
右唐康日知墓志李纾撰唐书日知传云祖植开元中为左武威大将军而志云祖讳石生传云日知终晋绛节度使而志云卒于左威卫上将军传云累加检校尚书左仆射赠太子太师而志云为兵部尚书其卒乃赠仆射纾与日知同时人墓志斯书冝其得实也【金石録】
有録无説及无建立年月书撰姓名者
岐国安简公杜佑墓志 权徳舆撰沈传师正书【京兆金石録】
狄道人墓志 虞世南书【金石略】
冨平尉韦器墓志 吴通防书西京【金石略】
邓元政墓志 毛伯政书【墨池编】
张徳墓志 在洛州永平【墨池编】
元畏墓志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农杨府君墓志 篆书今在龙岩寺【天下金石志】
阆州武陵县令翟府君墓志 贞元十一年【舆地碑目】宁逺将军李公墓铭 贞元十三年【舆地碑目】
扶风马氏墓铭 元和七年【舆地碑目】
湖州刺史凌凖墓志 在新城县栁宗元文【舆地碑目】冯府君纶墓志 大和七年在鄂州【舆地碑目】
处士韫墓铭 开成三年【舆地碑目】
邓先生墓志铭 郑畋撰【建昌军圗经】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七十四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五十
唐碑【宫阃】
长广长公主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二十三年正月【金石録】
房仁母李夫人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三年二月【金石録】
光化县主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永徽三年三月【金石録】
兰陵长公主碑
李义府撰正书无姓名显庆四年十月【金石録】
吏部尚书兼知中书门下事李义府撰庆州刺史驸马都尉窦懐哲书公主名淑字丽真太宗之第十九女碑以显庆四年十月立在百城寺中【集古録目】
右唐兰陵长公主碑李义府撰据唐书列传公主太宗第十二女而碑云第十九女盖传误也【金石録】
凉国太夫人郁久闾氏碑
许敬宗撰殷仲容八分书显庆四年十月【金石録】
清河公主碑
李俨撰畅整正书麟徳元年十月【金石録】
右唐清河公主碑公主太宗女也碑云下嫁程知节之子处亮知节碑及唐史知节列传元和姓纂所载皆同惟公主列传作懐亮非是唐史一书而首尾自相乖戾者甚众非特此也【金石録】
纪国先妃陆氏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干封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郑国夫人武氏碑
李安期撰殷仲容八分书干封三年二月【金石録】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撰前戎卫兵曹防军殷仲容八分书夫人名顺字【缺】则大原受阳人武后之妹司卫卿贺兰安石之妻封韩国夫人追赠郑国碑以干封三年立【集古録目】
阳翟侯夫人陆氏墓志
周思茂撰正书无姓名开耀二年正月【金石録】
右唐阳翟侯夫人陆氏墓志阳翟侯者禇遂贤也元和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遂贤一子兼艺为永州司功今此志云二子兼善兼爱而无兼艺兼善兼爱二子姓纂唐史漏落容有之惟兼艺墓志不书者何也岂非唐表误乎【金石録】
太常卿裴君妻韦氏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七月【金石録】
欧阳询夫人徐氏墓志
邓廷撰子通正书武后文明元年二月【金石録】右唐欧阳询妻徐氏墓志云徐始以夫恩封渤海县君寻加渤海郡夫人最后以子恩封渤海太县君按本朝之制妇人既封郡君或郡夫人再以子贵加恩则直封为郡太君郡太夫人不复为县太君矣今徐既以夫贵封夫人后以子恩才封为太县君盖一时之制如此又不曰县太君而曰太县君与今名号亦异也唐世妇人封邑次叙史家不载偶见于此志耳【金石録】
魏叔瑜夫人王氏墓志
无撰人姓名子华正书神龙三年十一月【金石録】右唐王夫人墓志夫人魏叔瑜妻华之母也志无书撰人姓名騐其笔法盖华自书华以草擅名一时然石刻见于今者絶少此志世尤罕传云【金石録】
韦公夫人王氏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尹孝子妻韦夫人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陈延喜妻穆氏墓志
齐望之撰萧元皎正书开元六年正月【金石録】
郑国夫人郑氏碑
崔日用撰徐峤之正书开元六年十月【金石録】
宁州司马阎公夫人武倩墓志
无书撰人名氏开元六年【京兆金石録】
谏议大夫李公妻焦夫人墓志
王勃撰并书开元中立【京兆金石録】
凉国长公主碑
苏颋撰明皇八分书开元十二年八月【金石録详见御制】
汝阳王长女墓志
宁王撰崔庭玉行书开元十九年六月【金石録】
右唐汝阳王长女墓志宁王撰唐史及诸书汝阳王名皆为璡而此志独作淳志宁王自作不应差谬按宁王诸子与宗子名皆从玉疑汝阳王先名淳后改为璡唐史不载耳宗诸子初名从水后改从玉【金石録】
代国长公主碑
郑万钧撰并行书开元二十二年十二月【金石録】右唐代国长公主碑云公主睿宗第四女也新旧史以为第五女盖史误碑云公主壻郑万钧撰【金石録】代国长公主睿宗第四女也名华字花婉以开元廿二年六月廿九日薨下嫁郑万钧碑称蒲樗奕碁尽得防妙箜篌阮咸隔帘随手有若天授虽述其心灵聪敏实乖诗人无非无仪唐主多骄恣罔终良有以也碑字极得禇河南楷法因见唐代宏文之治源本流发非如今世杜撰也【金石史】
扶阳郡太常韦夫人碑
韩休撰八分书姓名残缺开元二十五年四月【金石録】
襄阳县主武氏墓志
开元二十六年不著书撰人名姓【京兆金石録】
长孙君夫人李氏墓志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十七年八月【金石録】
髙安长公主碑
苏颋撰苏诜书开元中立【一云五年京兆金石録】
裴夫人志
天寳四年裴夫人志辞翰潇洒固多清思惜乎不见其名氏石在长安之万年矮槐文亦佳在亳州法相寺二者皆后得故续附于此【六一题跋】
河东郡君裴夫人志不著书撰人名氏左卫中郎将李从一之妻封河东郡君碑以天寳四年立【集古録目】
康公夫人许氏墓志
王寿撰禇庭诲正书天寳五载五月立【复斋碑録】
薛氏追赠夫人碑
房琯撰王曽八分书天寳六年二月【金石録】
清河郡太夫人张氏墓志
天寳九载索元爱撰男林有鉴楷书今在咸阳县【金石文字记】
荥阳王妣朱氏墓志
梁孝伟撰韩择木正书天寳十一年七月【金石録】右唐朱氏墓志韩择木书择木以八分名家石刻存者尚多而此志独为正书笔法清劲可爱择木正书见于世者惟此耳【金石録】
钜鹿郡夫人魏氏墓志
李桢撰薛邕八分书天寳十一年九月【金石録】
东光县主碑
李华撰徐浩八分书天寳十一年又三月【金石録】
杜夫人碑
翟頥撰徐浩正书天寳十一年十月【金石録】
长孙公崔夫人墓志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天寳十二年八月【金石録】
玉真公主墓志
王缙撰侄粲行书至徳元年建巳月十二日万年县寕安里凤栖原【复斋碑録】
王缙撰侄粲书元年建巳月【金石録】
右唐玉真公主墓志王缙撰志云公主法号无上真字天寳中更赐号曰持盈而唐史但言字持盈尔志又云中宗时封昌兴县主睿宗时昌兴公主后改封玉真进为长公主唐史但云封崇昌县主而以崇昌为昌兴者皆其缺误志又云元年建辰月卒而史以为卒于寳应中亦非也此于史学皆至浅末不足道然着之要见唐史多谬误耳【金石録】
赠婕妤河内董氏墓志
常衮撰至徳元年【京兆金石録】
赠常侍徐君妻鲁郡太夫人髙氏志
从侄徐继初撰从侄徐崟行书上元十四年立【京兆金石録】
顔氏妻孙夫人墓志
孟利贞撰上元中立【京兆金石録】
杨思朂妻虢国夫人南宫氏碑
陶翰撰子楚玉行书大厯五年【京兆金石録】
荥阳郑氏墓志
李益撰大厯六年【京兆金石録】
郭子仪夫人李氏碑
韩云卿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大厯六年五月【金石録】
右唐凉国夫人李氏碑李郭子仪夫人也碑韩云卿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文词颇简古而字画工妙可喜或云碑今亡矣故世罕传云卿乃退之叔父科斗书后记所谓大厯中以文词独行中朝者【金石録】
章仇公夫人魏氏墓志
李桢撰薛邕八分书大厯十一年九月【金石録】
肃宗女和政公主碑
顔真卿撰吴通防行书大厯十一年【京兆金石録】
霍国夫人王氏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杨绾撰右散骑常侍萧昕书夫人姓王氏郭子仪之妻碑以大厯十三年立【集古録目】
宗贤妃卢氏墓志
顔真卿撰吴通防书大厯中立【京兆金石録】
扶阳郡君韦氏墓志
杜黄裳撰正书无姓名建中四年二月【金石録】
赠秘书监萧晋妻陆氏墓志
李胄撰兴元元年【京兆金石録】
咸宜公主碑
鄜坊节度掌书记武元衡撰苏州常熟县令袁中孚书将作少监集贤院学士李阳氷篆额公主宗之第十八女降秘书监崔嵩碑以兴元元年立【集古録目】
颖川郡夫人陈氏墓志
张奢撰韩秀弼八分书贞元八年【京兆金石録】
杜府君夫人韦氏墓志
贞元十年李宣撰侄成均行书【金石文字记】
常州司仓陈志妻张淑墓志
韦泾撰并正书元和四年【京兆金石録】
元稹妻韦氏墓志
韩愈撰沈传师正书元和四年【诸道石刻録】
昭懿公主碑
谏议大夫孟简撰权知吏部郎中皇甫镈书公主代宗之女讳升平字升平出嫁左散骑常侍郭暧号升平大长公主追赠虢国諡曰昭懿碑以元和四年立【集古録目】
元和中孟简撰皇甫鏄书公主代宗女也号升平公主嫁郭氏公主之号自汉始有谓天子之女礼不自主婚【集本作胥】以公主之因以为名尔后世号某国公主者虽实不以国公为主而名犹不失其义唐世始别择姓名以加之如升平之类是也已失其本义矣今此碑乃云讳升平公主斯莫可晓也已【集古録】
髙崇文妻楚国夫人陈氏碑
段文昌撰张肃书段全纬篆额元和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卫州刺史李公妻马氏墓志
元和十三年无书撰人姓名【京兆金石録】
东莞臧君夫人周氏墓志
张师素撰无书人名氏元和十三年三月立在义兴【复斋碑録】
段文昌妻武氏墓志
段文昌撰男斯立正书元和十四年【京兆金石録】
颖州庾府君夫人徐氏墓志
在泰州务本坊乾道六年得石乃唐元和十一年刻【舆地碑目】
监察御史王叔雅妻薛瓌墓志
薛公干撰长庆三年【京兆金石録】
绛州刺史李君夫人京兆杜氏墓志
从弟宣猷撰大和五年于襄阳后记李公讳齐用大和九年卒祔于夫人茔孙亚夫记【复斋碑録】
安公令嫔吴夫人墓志
处士胡季良述并书大和九年五月【复斋碑録】
循州司马杜元颖妻裴氏墓志
婿韦慤撰并正书开成三年【京兆金石録】
宪宗女庄淑大长公主碑
杜牧撰栁公权正书开成四年【京兆金石録】
徳宗女宪穆公主碑
栁公权正书开成五年【京兆金石録】
苏夫人墓志
栁公权书苏夫人墓志近世注杜诗者数十家无一字一义可取盖欲注杜诗须去少陵地位不大逺乃可下语不然则勿注可也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书家以钟王为宗亦须升钟王之堂乃可置论耳尔来书法中絶求栁诚悬辈尚不可得书其可遽论哉然予为此言非独触人亦不善自为地矣览者当粲然一笑也嘉定元年四月己酉陆游书【渭南集】
沛郡朱夫人墓志
处士丁厚之撰正书无姓名大中九年九月【复斋碑録】
范处士妻蔡氏墓志
第5部分
六艺之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