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梦文化的解读
对梦的研究,人们形成种种观点,从而有了由种种梦行为习惯以及各种传统并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梦文化。在这一章,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梦文化评头论足,加以分析解读。
当然,我们分析的重点是中国的梦文化关于梦文化。此书不是专门研究文化的著作,所以仅以漫淡的形式,简略的文笔,从中提出梦文化的只麟片爪,供读者了解。
解读梦的灵魂观
古老民族和现代的一些保持了原始思想的民族中,梦的灵魂观是最常见的。
我国东北的赫哲族,清代以前尚处在史前时期。在他们的信仰中,人人都有三个灵魂:一是生命的灵魂,一是转生的灵魂,还有一个思想的灵魂或或观念的灵魂。据说,生命的灵魂赋予人们以生命,转生的灵魂主宰人们来世的转生,观念的灵魂使人们有感觉和思想。人们在睡眠的时候,身体所以不动,耳目所以没有知觉,就是因为观念的灵魂离开了肉体。人们所以做梦,所以在梦中能看见很多东西,甚至看见已经死去的亲人,就是因为观念的灵魂离开体后,能到别的地方去,能同神灵和别的灵魂相接触。正因为梦中灵魂可以同神灵相接触,可以同祖先的灵魂相接触,因此他们便把梦象作为神灵或祖先对梦者的一种启示,梦象随之对梦者就有了预兆的意义。在赫哲人看来,有些梦是好梦吉兆,如梦见喝酒得钱,预示着打猎会满载而归;梦见死人。抬棺材,预示着一定能打到野兽。有些梦则是坏梦凶兆,如梦见黑熊预示着灾难降临,不是家里死人就是亲属死人;梦见骑马行走,预示着狩猎空手而归。赫哲人对梦兆的这种迷信,明显地同他们的狩猎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同他们古老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人们从上面所举的一些梦兆中可以看出,这些梦兆都是基于生活经验的一种“逆推”。拉回来猎物才能有钱有酒;反过来,喝酒、得钱之梦,只有拉回来猎物才能应验。同样,打死了野兽,必须像抬死人。抬棺材那样把它们抬回来;反过来,死人、棺材之梦,在打死了野兽之后也算得应验。还应补充一点,原始人常常喜欢把自己打扮成野兽的样子,抬死兽在他们的心目中,同抬死人没有两样。
生活在兴安岭大森林的鄂伦春族,同样也有灵魂的观念。他们对灵魂的解释和赫哲族大体相同,只是主要强调观念的灵魂。人为什么会做梦?他们也认为,人睡眠时灵魂离开肉体跑出来,像是遇到了什么东西。死去的人为什么能在梦中相会?他们则认为,亲人的肉体虽然死亡,他们的灵魂还存在。
我国西南的傈僳族,解放前有些地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傈僳族的习俗,不但信仰灵魂,而且还有梦中“杀魂”之说。据说,有一种人叫“扣扒”,他的灵魂是一只鹰鬼。由于鹰鬼在梦中可以“杀魂”,人们对“扣扒”非常害怕又非常气愤。如果一个人梦见一只鹰,同时又梦见某个人,某人即是“扣扒”。梦者如果由此得病以至死亡,那就是梦者被“扣扒”把魂杀了。为了证明某人是“扣扒”和追究“杀魂”的责任,巫师们要举行骇人的捞油锅的仪式进行“神判”,“扣扒”将因为“杀魂”而受到严厉的惩罚。
瑶族对梦兆也有他们的解释。据说,梦见太阳落坡,父母有灾;梦见刮风下雨、梦见与女子相恋,自己有灾;梦见唱歌,要与别人吵架;梦见吃肉,有病有灾;梦见吃饭,将劳累终日;梦见解大便、蛇跑或自己把木头、石头滚下山,都要丢财。相反,梦见打小蛇或火烧房子,要进财或发财,梦见野火烧山或梦见父母,天要下雨;梦见死人或自己死,则自己或被梦者长寿有福;梦见哭,倒有福气等等。
景颇族一般把灵魂称作“南拉”。他们认为人之所以做梦,就是因为灵魂离开了自己的肉体。如果灵魂不离身,人就不会人睡做梦。有时候人睡却不做梦,就是因为灵魂外出没有碰见什么东西,如果灵魂外出碰到什么怪物,人在睡眠中就要做起怪梦来。按照景颇族的习俗,梦见枪、长刀之类,是妻子生男孩的吉兆;梦见铁锅和支锅的三角架之类,则是妻子生女孩的吉兆。如果梦见黄瓜、南瓜结得很多,自己又摘了一大箩背回来,据说是凶兆。梦见太阳落、牙齿掉和喝酒吃肉也是凶兆,不是家里死人就是邻居死人。
在现代人看来,灵魂存在的说法是一种迷信,按生物和物理学解释,精神活动归根结底是大脑的活动。在睡眠时,也不可能有什么实体的灵魂从脑子里飞出去。
但是,现代人嘴里说不信灵魂存在,在心中却常常或多或少有相反的意见。人们会传说一些怪事,这些怪事只有用灵魂、甚至鬼神才能解释。反迷信的工作之所以不断地进行,正是因为迷信在不断地冒出来。我们谈到古代人的信鬼神灵魂,可以说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学,而在科学已经如此昌盛的今天,为什么人们却并不能和旧的观念一刀两断呢?
以心理学来看,这是因为“灵魂”这一观念经过了人类一代代的长久的信仰,已经沉淀人了人的心灵深处,进入了人的集体潜意识。而集体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不是轻易就可以改变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说“灵魂观”、“鬼神观”的产生,都是人把一些精神性的存在想象为实体的结果。
除了物质性的存在,如山、树、石等等之外,还有观念性的存在,比如我们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存在着正义,也存在着诈伪。”正义是一个存在,但是不是物质性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仍旧是确确实实的存在。除了物质性。观念性的存在,还有精神性的存在,荣格所说的原型就是精神性的存在,一个“英雄原型”虽然也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它也确确实实存在。
当一个人唤醒了自己的英雄原型,他会感到仿佛有个英雄活在自己心里,鼓励自己面对一切困难,征服一切困难。也许这个人有一天会死去,但是他可以以自己的英雄行为激发起另一个人心中的英雄原型,这样,仿佛那个英雄没有死,还活在了另一个人心里。我们会象征性他说,英雄没有死,英雄是永生的,他会在一代代人身上复活。
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潜意识,有时会把这一精神性存在当成物质性存在,猜想有个英雄的灵魂附在这个人的身体上,使他变得勇取无畏。这个灵魂也许以一只鸟的形态出现,也许只是看不见的一股气。但是即使是气,也是一种物质,而精神性存在不是物质。他们的混淆两种存在形式就是灵魂观出现的原因。在做梦时,我们的心理的确在活动,我们的心思和想象的确离开了身体,到了各个地方,但是心理,心思和想象都是精神性存在,如果把它们当成灵魂,那就是混淆了。
解读梦的文化
虽然心理学的释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人类的占梦活动却有极为久远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各种占梦的理论及方法多如牛毛。
从心理学分析,占梦活动应该是古人类的极为重要的活现代人的生活中,逻辑思维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原始人那里,这种逻辑思维还未形成,或至多有一点简单的萌芽,那么,原始人靠什么来决定行为呢?他们所具有的只有形象思维,只有象征,而梦又是人最主要的象征活动,所以梦在原始人那里的作用就如同思维在现代人这里的作用一样巨大。占梦的作用就如同现代人进行逻辑推理。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占梦的记载,据刘文英先生总结,根据现有文献,提到占梦最早的人物是黄帝。皇甫谧《帝王世纪》曰:“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醒后黄帝自我分析:“风为号令,执政者也;
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性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力牧两位名臣。
这个记载故事非常清楚,但其内容则妄不可信。黄帝的时代,尚无文字,怎么还能运用析文解字来占梦?即使有文字,也不会是汉魏时期的隶书,而应该比甲骨文字还要早的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用析文解字来占梦根本不可能。但是,参照国内外许多原始民族的情况,如果说黄帝的时代已经出现占梦,那倒完全有此可能。
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梦与占梦活动,都系远古的传说,只能供研究参考。在中国历史上,从殷人开始,梦和占梦才有了可靠的记载。殷人的甲骨文字中,已经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梦”字。甲骨卜辞中有关殷王占梦的记载也很多。而且殷王总是问,其梦有祸没有祸,其梦有灾没有灾。这说明,殷王对其梦的吉凶非常关心,也说明,占梦在殷王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的归纳,殷王在卜辞中所占问的梦景或梦象,有人物、有鬼怪、有天象、有走兽,还有田猎、祭祀等等。在人物当中,既有殷王身旁的妻、妾、史官,又有死去的先祖、先批。在大象当中,既占问过下雨,又占问过天晴。在走兽当中提到牛和死虎。其中要数鬼梦最多。
同怕鬼的心理相联系,殷王占梦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着眼于梦的消极方面。因为殷王凡遇鬼梦总是问有没有祸乱、有没有灾孽。其他梦景、梦象,一般也是这样占问。
“有没有喜幸”的占问,从未见过一例。大概由于这个缘故,殷王尽管无事不占,占梦在整个占卜中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
根据许多古籍的记载,殷高宗梦傅说的故事,流传很广。据说殷高宗(武丁)梦见上帝赐给他一位良臣,来辅佐他主持国政。他根据梦中这个人的形象,到处寻找。结果在傅岩之野发现一位奴隶,名说,很象。于是便把他立为国相。
《史记·殷本纪》和《帝王世纪》等书也有类似记载,基本情节相同。这个故事和卜辞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强调高宗德行高尚,感动了神明、感动了上帝,所以神灵给他托梦。
在我们今天看来,此梦很可能是武丁为了破格用人而出于杜撰。但是,就算是杜撰此梦,利用神道,为使人们相信就不能随意胡编,而必须利用已憎爱分明的传统的观念。我们着重想要指出的是,殷人不但认为鬼魂能够通梦,而且认为上帝也能通引人梦,而且梦境、梦景和梦象,都是神意的表现。
周人灭殷之前,梦的传说和占梦活动也极为频繁。据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事前都做过不少吉梦,预兆着大命周人代殷。
《帝王世纪》曰:文王曾梦“日月着其身”。日月,帝王之象征,显然是说文王受命于天。
《尚书·太誓中》还记载着武王伐纣时的明誓之言:“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戍商必克。”武王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梦,《太誓》没有讲。据《墨子·非攻下》说:“武王践昨,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勘之。武王乃攻。”
以上诸梦,明显地都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和政治目的,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虚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占梦在周人政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周王对梦的态度,似比殷王更为虔敬。凡有关政事,必召太子。而占梦则需在神圣的明堂。占为吉梦,更要向上帝神明膜拜,以感谢上大的保佑。
在周人灭殷的过程中,姜大公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象武丁梦得傅说一样,关于姜大公也有很多梦的传说。据纬书《尚书中候》说,大公未遇文王时,曾钓鱼于溪,夜梦北斗辅星告诉人以“伐纣之意”。那姜大公就应当是天神派遣的辅臣了。《庄子·田子方》又说,文王梦见一位“良人”告诉他:“寓政于臧丈人,庶儿民有廖乎!”这位“良人”不同凡俗,当属神人;“臧丈人”即在臧地钓鱼的渔夫,实指姜大公。
《博物志)还有所谓“海妇之梦”,据说太公为灌坛令时,文王夜梦一个妇人当道哭,日:“吾为东海女,嫁为西海童。今灌坛令当道,为我行。我行和有大风雨,而大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东海女当为龙王女。龙王女遇姜大公都害怕,足见其神威。这些梦当然也可能有后人的虚构,但用梦来神化周初这位名臣,当时完全是可能的。
从《周礼》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周人在占梦时把梦分为六类:“一日正梦,二日噩梦,三日思梦,四曰寐梦,五日喜梦,六日惧梦。”“六梦”之中有“惧”亦有“喜”,这说明周人对梦的心理和殷人单纯的惧怕颇不相同。
从《左传》一书中,人们可看到,各国诸侯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表演得相当充分。他们无论遇到战事还是进行祭祀,都爱疑神疑鬼,因而他们对梦的态度大多非常认真。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卫卿孔成子梦见卫国的先祖康叔对他说:立元为国君。史朝也梦见康叔对他说:我将命令苟和国来辅佐元。由于两人之梦相合,卫襄公死后,孔成子即把元立为国君,他就是卫灵公。昭公十七年还记载,韩宣子曾梦见晋文公拉着荀吴,而把陆泞交付给他,所以他决定让荀吴领兵挂帅。苟吴灭了陆浑之后,他特地把俘虏奉献在晋文公的庙里。在这两个记载中,孔成子之立国君和韩宣子之命统帅,也都把梦作为他们的根据。他们同样认为,康叔在梦中说的话,也就是祖先的命令;晋文公在梦中的活动,也就是祖先的意旨。由此可见,他们对梦的迷信,何等之深!
《左传》所记之梦,大多是诸侯公卿之梦及其将相臣僚之梦。当然,梦者当中,也有诸候的嬖妾和一般的小臣。但所梦的内容,也都因为与诸侯有关,才被记载下来。至于梦象和通梦者的情况,似比殷周时期要复杂。
第一类梦象和通梦者是神灵,有天、天使和河神等。第二类梦象和通梦者是“厉鬼”。“厉鬼”即恶鬼,据说绝后之鬼常为“厉”。
这类梦一般属于凶梦,而在梦中为“厉”者,多是梦者仇敌的鬼魂。
第三类梦象和通梦者是先祖、先君之灵。这类梦在《左传》中最多。如孤突梦太子申生、孔成子和史朝并梦康叔,鲁昭公梦襄公,韩宣子梦晋文公等。由于它们向梦者所传达的都是先祖先君的意旨,因而一般都是吉梦。成公二年记载,韩厥梦见其父子舆对他说:“且辟左右。”让他第二天在战车上不要站在左右两侧,他便站在中间驾驶战车追赶齐侯。结果,站在车左的人死在车下,站在车右的人死在车里,他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取得了胜利。
第四类梦象是带有象征意义的日月、河流、城门、虫鸟之类;通梦者虽未点明,终究只能归于神灵。
值得注意的是,《左传》对于王候将相之梦的记载,完全作为一种重要史实或史料来看待。凡是前文记梦,后文必述其验。“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日:“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厂晋侯梦”大厉“,其验更神更奇。先是晋侯召桑田巫占梦,巫说:“看来,君王是尝不到新麦子了。”晋侯由此病重,求救于秦国著名的医缓。医缓未到之前,他又梦见两个小孩,一说:“医缓是名医,恐怕要伤我们,我们往哪里逃?”一说:“我们待在盲之上膏之下,看他把我们怎么办!”医缓到后对晋侯说:“病没有办法了。盲之上膏之下,泛石不能用,针刺够不着,药物也达不到。”到了麦熟时节,晋侯认为早先桑田巫的占卜是胡说,他要当着她的面口尝新麦。可是,刚要进食,肚子胀,进了厕所便栽到粪坑一命呜呼了。作者不厌其烦地记述事件过程,他到底要说明什么呢?显然,他要通过这些所谓“史实”告诉人们,梦的吉凶应验是注定的。谁也无法抗拒的。
《左传》对梦的记载,反映了那个时代占梦在社会上的影响。孔子虽称“不语怪、力、乱、神”,然对梦同样是很迷信的。孔子晚年曾经说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应该说,这种哀叹并不是严肃地对梦发表什么见解,但确实包含着一种观念,即周公之灵不再给他托梦而提供新的启示了。孔子在行将就木之前还讲过:“子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中间。孔子说:“丘也,殷人。”他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以为是凶象。这也证明,孔子虽非事事占梦,然确实受到占梦迷信的影响。
到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完全是一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智术谋略上的较量。由于人的作用得到充分的显示,元神论思潮空前活跃。由此,占梦在上层人物心中的地位急剧缩小。在记载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献中,就很难看到哪个国君及臣僚以占梦决定政治军事活动。在思想界,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荀子,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商鞅、韩非,以及道家的庄子、兵家的孙腹、阴阳家的邹衍,都没有流露出他们对占梦的迷信。当然,占梦在民间的影响肯定还是很深的。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占梦在远古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殷高宗要提拔傅说、周文王要提拔姜大公,都是只需说一个梦,就可以让一个平民做相国。这种事情不要说在现在,就是在秦汉以后的封建时代也是几乎完全不可能的。占梦的重要性到后来逐渐降低,除了其他因素外,在心理上的原因是,人们的心理离深层的集体潜意识越来越远,因而原始意象对人的影响减少了。
解读古代占梦术
古代占梦术的理论是非科学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占梦术一无可取。因为古人在生活经历中可以直觉地了解到一些梦的意义,也可以发现一些常用象征的意义,甚至其占梦方法中,也有一些合乎心理学原理。但绝大多数都似乎带有宿命论的味道。
我们试举一些例子。
在《敦煌遗书》中有占梦的内容,其中龙蛇章第十二为:
梦见龙斗者主口舌梦见龙飞者身合责 梦见黑龙者家大富梦见蛇当道者大吉 梦见蛇虎者主富贵梦见蛇入床下重病 梦见(蛇)上屋大凶梦见蛇上床主死事 梦见蛇相趁少口舌 梦见蛇咬人者家母衰(丧) 梦见蛇作盘者宅不安梦见打煞蛇者大吉 梦见杂色鸟远信王梦见飞鸟入屋凶死 梦见虫殳者大吉利梦见蜘蛛虫喜子[有]口舌 梦见龟者[有〕口舌梦见鳖者主百(百事)吉 梦鱼者者尽不祥
我们知道,蛇的象征意义很多,其中有“狠毒”等意义。所以有时可能一个人梦见蛇上屋、上床或人床下,过不多久的确遇见了祸事。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人隐约感觉到生活中有个阴险小人在算计自己,于是梦见蛇,结果不久这个小人真的用诡计害了梦者,而梦者就得出结论:“梦见蛇上屋大凶”。这种经验的总结有时的确会对,但是却不一定总是正确,因为蛇也可能代表其它意义。假如有一个女人梦见蛇上床是在她新婚之夜,那么这仅仅是一个性象征,而且是一个喜悦的象征。
正因为如此,这类占梦辞书往往会自相矛盾,如前边说“梦见蛇虎者主宝贵”、“梦见蛇当道者大吉”,后边又说“梦见蛇作盘者宅不安”。
在印度,也有和中国相似的占梦书。下面摘录一些在印度常用的梦象征,读者可以对照比较一下。
咬牙一梦见自己用牙咬别人,预示着要报仇。梦见自己又咬了一个人,是别人仇视自己的兆头。梦见被狗咬,将会受到仇人的攻击,或患重病。
盲人--梦见自己双目失明,预示着不可相信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对妻子和孩子也不要相信。梦见门口站着一个盲人,客人要来临。梦见盲人叩门,会发财。
血--梦见自己在喝血,是发财的祥兆。梦见血,自己的财产会有继承人。梦见血受损,预示着失败。梦见床铺或衣服上有血迹,会患重病,或受刑事案件牵连。梦见别人的床铺或衣服有血斑,仇人将被自己征服,并向自己求饶。
梦见血流成河,预兆着要发大财。女人做了上述的梦,居住的地区会出现流行病。
身体--梦见身体被烫伤,是凶兆,预示着与别人为仇,卧床不起。梦见被人剥光了自己的衣服,经济会出现危机。梦见自己身体健康结实,是祥瑞。
鞋--梦见新鞋,要交新朋友。梦见旧鞋,会与妻子分离,被忧虑所困扰。
袜子--梦见穿袜子,预兆要生病。女人梦见穿袜子,能得到丈夫或恋的爱。梦见购买袜子,很快要去旅行。梦见送给别人袜子,能交新朋友。梦见得到别人送的袜子,会忧虑重重。商人梦见穿破袜子,会病魔缠身。旅行者梦见穿破袜子,旅行会愉快、顺利。商店老板梦见穿破袜子,生意能获利。梦见袜子丢失了,财产所遇到的危险会消除。
死人--梦见与死人交谈,会扬名四海。梦见与已经死了的人进餐,会长寿。梦见把死人抱在怀里,或呼喊死人的名字,不久要离开人世。
鳏夫梦见已故的妻子,会与一位受过教养的女人结婚,她会成为自己事业的助手。
寡妇梦见已故的丈夫,会烙守贞节,史册留名。
耳聋--梦见自己成了聋子,朋友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梦见与聋子交谈,神经要失常。梦见亲友聋了,会受到敌人的欺骗。
耳朵--梦见自己的耳朵被割掉,命令能被执行。梦见别人的耳朵被割,要遭受苦难。梦见自己掏耳朵,或者让别人给自己掏耳朵,有好消息。梦见有人拧自己的耳朵,所犯的罪会受到法律制裁。梦见耳朵里长毛的人,能发财。
耳环--梦见耳环,婚姻美满,幸福。已婚女子梦见自己佩戴金耳环,会生一个漂亮的男孩。男人梦见自己戴金耳环,会一生冥顽不灵。愚昧固陋。梦见别的男人佩戴铜耳环,收入会锐减。梦见别人赠送耳环,会生一个漂亮的男孩。男人梦见自己戴金耳环,妻子会很快怀孕。
这些对梦的解释,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例如,“梦见自己双目失明,预示着不可相信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对妻子和孩子也不要相信。”我们知道,梦见失明的诸多意义中,确有一种是表示“盲目相信别人”。如果梦者的生活中曾盲目相信别人,那么潜意识是有可能以双目失明的梦提醒他的。再如“梦见旧鞋,会与妻子分离”,我们知道鞋可以作为婚姻的象征,因此如果梦到丢了旧鞋,的确表示你潜意识中愿意离开妻子,再如“寡妇梦见已故的丈夫,会俗守贞节”更容易理解,如果她时常梦见死去的丈夫,说明她对丈夫的感情深,当然她守贞节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占梦都不是完全靠得住的。假如一个寡妇梦见已故的丈夫很像邻居男子,也许这仅仅表示她希望邻居作自己的丈夫呢!
解读攘梦术
古人既然相信梦预兆去凶,做了恶梦,当然不愿意坐以待毙,因而种种攘除恶梦的法术也就应运而生。下面有一个引自敦煌遗书中的(新集周公解梦书)中的例子。
铺地席冷地卧者不祥。 夫人恶梦三日不说珍宝。
凡人夜得恶梦, 早起且(切)莫向人说。
虔敬其心, 以黑书此符, 安卧床脚下, 勿令人知。
乃可咒曰: 赤赤阳阳, 日出东方。
此符断梦, 辟除不祥。
读之三遍。
百鬼潜藏。
急急如律令。
夫恶梦姓云。
名行鬼。
恶想姓贾名自直。
又姓子(而)字世瓠。
吾知汝名识汝字,远吾千里。
急急如律令。
敕。
没有古人告诉我们这种咒符是否有效,他们自然是要说有效的。但是即使这个咒真的有效,也不说明恶梦真的名叫云行鬼,一听到我们喊它的名子,知道我们识破了他的行藏就吓得跑到千里之外了。
但是,我们仍不把这种符咒说成是元聊的把戏放在一边,以心理学的眼光,我们会发现它也是有一点道理的。首先,它是一种催眠或暗示术。心理学发现,重复说一些语词会对潜意识产生作用。最常见的简单的例子就是重复说“放松、放权、放松”,人就会松弛下来;重复对小孩子哼唱“睡吧、睡吧”小孩子就会睡着;重复对一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她就会对你有感情。攘除恶梦符咒也是一种暗示语。
一个小孩做了恶梦,妈妈对床下大喊:“大老虎快滚蛋滚得远远的,不许吓唬小宝宝”,喊上几遍,孩子就能安心人睡了,这并不意味着大老虎跑掉了,只意味着孩子接受了母亲的暗示,相信床下已经没有了老虎。实际上这个咒和小孩妈妈的用语很相似:“远吾千里,急急如律令”翻译成通俗的语言就是“你给我跑得远远的,远到一千里外去,快快!”。
而且成年人知道那不是大老虎,就另编一个名子叫“云行鬼”,大喊让它走,而且要连续把咒读三遍,心里也就踏实了。
成年人潜意识中也有胆小的部分,对这一部分也可以用哄小孩子的方法来对付,让他胆子大一些,如果暗示生效,这个人的恶梦自然会有所减轻。
另外还有一点有趣之处,咒语中含有一种想法。一旦你知道了恶梦的名子,它就会闻名逃窜。在这个咒里,只给恶梦起了一个名子“云行鬼”,给恶想(可怕的想法)起了一个名子“贾自直”,在其它符咒中,不同时间做恶梦,要喊出不同的名字才行。
这种观点当然本身很荒谬,但蕴含着一点道理。恶梦虽不是鬼来作祟,也没有种种名字,但是,恶梦中之所以出现可怕形象,也是因为你潜意识中有些被压抑的部分试图和你沟通,它们没有固定的名字,我们可以说,如果你压抑性欲太严重,它就叫“性”;如果你压抑了野心,它就叫。‘野心“;如果你与父亲关系中有问题;它就叫”父亲“。如果你在恶梦后,通过释梦,知道了这个可怕形象代表着什么,决定了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现有的行为方式而更好地对待它,恶梦就会消失。因此可以说,消除恶梦靠的是认识被压抑的自我。
只是古人也许隐隐感觉到了我所说的这个道理,但是他们元力准确地释出恶梦的真实意义,也就只好为恶梦起一个”云行鬼“之类不着边际的名字了。
解读中国梦故事
中国古代流传的梦故事很多,与其说这是古人的梦,不如说是古人的寓言。因为这些梦故事中有很多并不是(或者并不能肯定是)梦,而是古人编出来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大略分类,中国古代的梦故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人生如梦类:以著名的庄周梦蝶故事为代表。梦很简单,庄周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他醒来后,提出一个很难解的哲学问题:“是庄周梦见自己变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了庄周?”从现象学角度,我们实在并没有办法分辨这二种假设孰真孰伪。
梦例:黄梁一梦
唐玄宗开元七年,有个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到邯郸去。这位道士可不简单,他长年修道,已经掌握了各种神仙幻变的法术。
二人攀谈起来,谈话中,那位姓卢的书生,流露出渴望荣华富责,厌倦贫困生活的想法,吕翁虽劝解了一番,但卢生感慨不已,难以释怀。于是,吕翁便拿出一个枕头来,递给卢生,说:“你枕着我这个枕头睡,它可以使你荣华富责,适意愉快,就像你想要的那样。”卢生接过枕头,发现这是一个青色瓷枕。枕头两端,各有一孔。便将头枕在上面,睡了起来。
刚刚睡下,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的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里面也逐渐明朗起来,卢生于是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这一下子,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过了凡个月,他娶了一个老婆,姑娘家里很有钱,陪嫁的物品非常丰厚,卢生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
第二年,他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得中。担任专管代皇帝撰似制诏诰令的知制诰。
过了三年,他出任同州知州,又改任陕州知州。卢生的本性喜欢作治理水上的工程,任知陕州时集合民众开凿河道80里,使阻塞的河流畅通,当地百姓都赞美他的功德。于是,没过多长时间,他被朝廷征召人京,任京兆尹,也就是管理京城的地方行政官。
不久,爆发了边境战争,皇帝便派卢生去镇守边防。卢生到任后,敌军,开拓疆土丸百里,又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功大位高,满朝文武官员深为折服。
卢生的功成名就,招致了同僚们的妒忌。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都向他飞来,指责他沽名钓誉,结党营私,交结边将,圈谋不轨。很快,皇上下诏将他逮捕入狱。与他一同被诬的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因为有皇帝宠幸的太监作保,才被减兔死罪,流放到偏远蛮荒的地方。
又过了好凡年,皇帝知道他是被人诬陷的,所以,叉重新起用他为中书令,封为燕国公,加赐予他的恩典格外降重。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子,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卢家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此时的卢生地位崇高,声势盛大显赫,一时无双。
后来他年龄逐渐衰老,屡次上疏请求辞职,皇上不予批准。将要死的时候,他挣扎看病体,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并对皇帝的恩宠表示感激。秦疏递上去不久卢生就死了。
就在这时,睡在旅店里的卢生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醒了。他揉揉眼睛,摇晃凡下头,发现自己的身子正仰卧在旅店的塌上,吕翁坐在他的身旁,店主人蒸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熟。触目所见,都和睡前一模一样。他一下子坐了起来,诧异他说:“我难道是在做梦吗?”吕翁在一旁,对卢生不动声色他说:“人生的适意愉快,也不过这样罢了。”卢生怅然失意了好一会儿,才对吕翁谢道:“我现在对荣导的由来,穷达的运数,得和失的道理,生和死的情形,都彻底领悟了。这个梦,就是先生用来遏制我的私心欲念的啊!谢谢先生的点拨。”
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梦故事有很多,如淳于梦梦中做南柯太守,醒来发现自己是在蚂蚁的国家里做官的故事,还有徐玄之梦中到蚂蚁国的故事,《聊斋志导》中曾举人梦见自己当补相做贪官人地狱的故事,《萤窗异草》中也有黄梁一梦类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女人:黄婉兰梦见自己做了王妃,国王迷恋于她不理朝政,结果被敌国入侵。敌国的要求是把此美女奉送。黄婉兰大义凛然投河自尽。梦醒才知道做王妃的一生全是一梦。
这一类故事实际多是寓言,目的在于让人不要贪恋富贵荣华,要把功名富贵看作一场梦。这种梦故事是不必以释梦的方法来解释的。
梦游天宫地府类:在梦中游天宫、地府、神仙境界等,这种梦故事也是多得不胜枚举。下面请再看看“梦游洞庭湖仙宫”的传说。
南皋居士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奇怪的梦。梦中,南皋居不知怎么来到了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上,遇到一个穿一身红衣服的人,自愿引他去游览,他也就稀里糊涂地跟随这个往前走。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楼阁华丽,金碧辉煌,很像是王候的宫殿。南皋居士慌忙整整自己的衣服,跟着传呼的人往里走。来到一座大殿前,远远看见一个王者模样的人高高坐在大殿上,股堂上排列着仪仗。王者赐坐,并问他:“先生会作诗吗?”南皋居士回答:“懂得一些,但是写得不好。”王者说:“我这洞庭湖景色很好,请先生吟诗一首,为我洞庭湖增添光彩。”南皋居士当下诵诗一首道:
一轮新月洞庭波,夜色湖先玉镜磨。
八百里中秋水阔,片帆飞看楚山多。
王者听了拍案叫绝,非常兴奋,又对南皋居士说:“先生博学多才,文思敏捷,谈吐风雅,将来必定以诗成名。只是先生这一辈子运气不好,实在可惜。”正说得高兴,忽然看见一个卫士报告,好像说的是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于是,王者只好请南皋居士告辞。到了殿外,南皋居士看见从万顷碧波中突然升起一轮鲜红的太阳,在空中急速地滚动着。不久,又从水中冒出一个,又像人又象善的怪物,头上长着一只角,身上长满了鳞甲,周身金光灿灿,样子十分凶猛。它一钻出水面,就撵上了太阳,同太阳争斗起来,景象非常壮观。突然,有一束光线,像一条先亮闪烁的金蛇,直朝南皋居士的胸前射来。南皋居士大吃一惊,梦也吓醒了。
这与其说是梦不如说是人对天宫的一种幻想,这种无拘元束的想象在“游地府之梦”中同样充满了奇幻的色彩。清代袁枚编写的《子不语》中就记录了这样传说:
陕西刺史刘介石,奉调到江南任职,他来到苏州城,住在虎丘山上。夜晚二更时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驾着轻风回到了陕西,不料在路上遇到一个鬼,紧紧跟在他身后。这鬼有三尺来长,一副囚徒的脸面,相貌丑陋狰狞。刘介石与赶鬼,打了起来,刘牢牢抓住了鬼夹在胁下,准备弄到河边扔到河里去。就在这时,碰了一位熟人,他建议将鬼送到庙里,让现音来处置。
刘介石觉得有道理,于是将鬼夹进庙里。刘介石一听,连忙下跪申述:“弟子我凡胎肉体,怎么能够到阴府去呢?”
观音说:“这事容易。”当即往刘介石的脸上连吹了三口气,然后就叫他去了。
刘介石押着鬼朝北面大路走去,看到有个斗笠,盖在地上。他拿开斗笠,发现下面遮着一口井。鬼一见井,非常高兴,一跳就跳了进去。刘介石也跟着跳进井里,只觉得寒气往身上直逼,只听得一声碰撞的响声,才发现自己已经落到屋瓦上,再向四面观望,只见白日当空,眼前变得十分明亮,而他坠落的屋瓦,正是阎罗殿的殿角。
只听到殿中群神的呼喊声:“哪里来的生人的气味?”接着就有一个金甲神过来,把刘介石抓到阎王座前。阎王发问遭:“你这个生人干什么到这里来了?”刘介石连忙详细地禀报了奉观音之命押解鬼的情况。阎王马上厉声命令道:“恶鬼难留,把他押回原处。”话音刚落,殿上群神马上举起叉子,把那鬼又起来,扔到池子里去了。池子里养着许多毒蛇、怪鳖,一见扔下个鬼来,迅速扑上去争抢着将鬼吃掉了。
刘介石心想:“我既然到了阴府,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问一同前生的事情呢?”于是向金甲神,金甲神抽出一册簿籍,翻到某页,指着上面说道:“你前生丸岁那年,曾经偷盗人家的孩子卖了八两银子,导致丢失孩子那家人懊恨不已而双双死去,你因为造了这个大孽,很快短命死去。到了这一世,还应该受罚当瞎子,这才能抵偿前世的债。”刘介石听了,大惊失色,忙问:“做好事能够补救吗?”金甲神说:
“那就要看作好事做得怎么样了。”
刘介石又向闯王请教离开阴间的方法。阎王把他拉过来,在他背上连吸了三口气。刘介石终于从井里升了出来。
就在他向观音讲述在阴间的遭遇时,他身旁有个小人儿也在陈述,所说的话和刘介石说的完全一样。刘惊奇地发现小人儿长得和自己一样,只是身躯小得像个婴儿。“观音对刘介砒:“你不要怕,这小人就是你的瑰啊!你是魂恶而魄善的人,所以干事坚毅刚强,但不很透彻。现在我帮你换一换好了。”刘介石连忙拜谢,而小人却不答应,说道:“如果我被去掉了,难道对他不是伤害么?”现音笑道:“不会的。”
拿起一根一尺来长的金簪,从刘介石的左胁插进去,挑出一段肠子,把它绕起来,每绕上一尺,就见那小人儿身体缩小一截。绕完之后,往屋梁上一扔,小人儿也就随之消失了。
随后,观音用手往桌上猛地一拍,刘介石心中一惊,就吓醒了。睁眼再看,自己左胁下面真的有红色的痕迹。
这种故事反映了古人相信天宫地府存在。这种梦故事却不可能是完全编造的,有可能是以真实的梦做基础的。
从梦中梦到天宫或神仙府第,无非是象征一种美好自由的理想状态和境界。而梦见地府,有时往往是荣格所谓的集体潜意识的作用,因此,梦见地府的梦中会出现一些原型形象,如上述刘介石梦中的鬼就是魔鬼原型的一个演变,而观音的形象,正是东方人心目中的圣母原型,阎王显然也是一个原型形象。就是梦中的刘介石本人,实际上也带有英雄原型的特点。地府在地下,正是人的深层潜意识的象征。因此,这类梦故事还是可以当梦来解的,从中我们可以对编撰这个故事的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还有一类梦是梦见古人或梦中相会美女等故事传说,这类传说在古代的稗官野史一类的书中有很多,如《搜神记》。
《世说新语》《剪灯新话》等等以及我们大家较熟悉的《聊斋志异》中,都辑录了这类故事。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梦见古人的故事,往往是文人编造,无非是想借古人之口发一些议论而已;即使果然做了一个这些梦,这些梦中的古人也是梦者自己心中的人物。
梦中相会美女的故事更像真的梦。即使这些故事纯属编造,也完全可以看作一个梦。因为在编这种梦故事时,编故事者并没有打算借此说多少微言大义,表达多少深刻的思想,因此,他们的想象是生动,自然的。
《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据说不是梦而完完全全是真事的故事。故事里有一群美丽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多以正面形象出现,并具有人的体态和性格,她们大都、妖烧、婀娜多姿、精灵古怪的女鬼、女狐狸精。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多以正面形象出现,并具有人的体态和性格。她们大都风情万种,爱憎分明。作为穷书生,做梦娶一个“不费一文,日日自上门来”的媳妇当然是极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称《聊斋志异》中的这类故事是书生的白日梦。但是,这些狐狸精不仅仅是性的对象,她们还有极为鲜明的性格--她们实际上是中国知识分子潜意识中的阿尼玛原型。
还有一种梦故事是梦兆类:讲梦兆如何变为现实,这一类我们书中已经分析过很多,这里不多说了。
民间剪纸中的性象征
提起中国农民,特别是;日时代的农民,人们往往会想到“封建”、“保守”,似乎在性上他们都是极不开放的。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农民虽然有其保守传统的一面,但是也一样有生机有活力和生活乐趣,也同样有对美好健康的性爱的欣赏,更善用优美的艺术手段去表现性。
前不久看《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装饰编》中的剪纸,就发现许多剪纸采用了和梦中一样的性象征。
例如,安徽阜阳的一个民间剪纸金鱼串莲,图样为一个金鱼游在几只珠花之间,神态生动。专家介绍说,这种鱼串莲图样表示性爱,鱼表示男阳,莲表示女阴,这种说法决非牵强附会,因为同书中还有大量鱼串莲、鱼戏莲、鱼咬莲的剪纸,而这些剪纸都是在新婚时贴在新房里的。以鱼、莲表示性器是极普遍的,佛教以及佛起源地印度都常用莲花喻女阴。古代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问……”,其中的鱼、莲也是指男女,这也是早为人们所承认的。
除鱼、莲之外,在剪纸中还有许多事物可用来象征性。
例如童子抓鸡,剪出一儿童手里抓着鸡,鸡也象征男阳具;
再如猴骑羊象征性爱,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日、鸡、猴、鹰、鱼、葫芦等等无不可表示男性或男性阳具,日、龟、兔、蟾蜍、莲都以以表示女性或女阴。扣碗等表示合雹。丰富多彩的象征使人们可以游刃有余地表现性爱。
作者也曾和农民谈到过民间艺术中的性象征,发现在这些象征的意义,他们都很清楚。问及为什么要作这种剪纸时,有一位农民说:“男女和合嘛!不贴这贴啥?”“贴了这夫妻感情好。”这些话也正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朴实的观点,一种用剪纸对新婚夫妻表达的思想:性爱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是夫妻幸福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证明,即生活中的性象性,也是梦的性象征,而梦的性象征的绝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同时,也说明生活是梦的主要源泉。
第二节 文化的梦解读
正如一个人会有梦,一个文化也会有梦。正如用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解读一个人的梦,在梦荒谬无意义的表面之下找到其意义,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解读一个文化的梦,从而了解这个文化。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文化,可以开拓出一个新的视角,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化研究的工具,从而可能得到一些新的发现。
梦是什么?在精神分析理论出现之前,科学界否认梦有任何意义。当然那时的科学界对梦有一种解释--它对任何事物都有解释。科学是对自然。人和社会的一种体系化的释意活动,体系中不能不解释梦而留下空白--过去的理解是,“梦是大脑神经细胞的无规律的活动。在人们睡眠时,多数神经细胞不活动而处于抑制状态,而少数神经细胞没有抑制而进行无规律活动。这就是梦。所以梦没有意义。它是大脑的涂鸦。如果你梦见了被狗追,这什么意义也没有。”
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梦的见解,而且通过释梦的成功的实践使这种见解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证实。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梦荒谬无意义之表面之下有另外的隐藏的意义。例如一个女人梦见一条蛇在追赶她,这也许表示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个男子对她有性的侵扰(因为蛇的外型象男性性器,所以在梦里常作为性象征出现),也许表示别的什么意义。通过心理学的释梦技术我们可以解读梦,知道在梦的隐藏的真意--梦的隐意。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心灵或说精神不是一个单一的、完全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活动的主体。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意识之外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潜意识的。人自己的一些欲望。观念在潜意识中,人自己意识不到,而它们却对人的行为有着潜在的影响。
潜意识的认识方式和意识不同,意识中的思维活动是逻辑方式进行的,而潜意识中的认知是用另一种方式--弗洛伊德称之为:原发过程。--这是一种原始的“逻辑”,一种形象的、感性的认知,一种形象的象征活动。梦就是潜意识中的主体用形象的象征方式,用原发过程的语言所做的、达。
弗洛伊德之后,心理学开始了对梦的研究,所有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的对梦的理解:梦是潜意识中的主体的原逻辑的象征体系。弗洛姆区分了“惯例的象征”和“偶发和普遍的象征”。惯例的象征的示例是用“桌子”这个声音代表家具的一种,而偶发的象征的示例是:一个人如果在某城市遭遇过悲哀经验,以后对他来说,这个城市的形象就象征着悲哀。普遍的象征的示例是:火往往象征着活力、光明、能量等。火的形象可以代表我们有相同特性的内在经验:热情、激动、智慧的光明、心理的能量等。
语言是惯例的象征体系,而梦是偶发和普遍的象征体系。梦是可以解读的,梦的解读就是把梦的象征转化为语言。解梦就是对梦的“文本”的释意。一个男人梦见:“看到果园里有苹果,正想摘。一只狗向他追过来”,当我们知道苹果往往象征诱惑,而狗往往象征外在的法律,规范和内在的道德约束时,把这个梦解读为“他受到婚外的异性诱惑,又受到道德的谴责”似乎是十分合理的。
文化是一个梦
荣格、弗洛姆等许多人的研究把梦这一现象由一种个体的心理活动引向了集体或社会文化。
荣格指出,个人就像一个小群体。人类经历过的一切都在每一个人的心理结构中留下了痕迹--集体潜意识。在人们的梦里,有时会出现极为相近的情节,仿佛他们在梦里讲着同一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不同,但是故事是同一个。孩子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会做梦,梦中有极为深刻的哲理和象征意义,这些哲理和象征意义是他们清醒时完全不知道的。
荣格指出,这些梦来源于集体潜意识。每个人的集体潜意识中都存储着人类千万年来的经验。不同的人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因为人们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心灵史。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不仅出现于个人的梦,也同样出现在其他象征性的活动中:童话、神话、传说、宗教、艺术都可以反映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我们感到最能触动心灵的那些神话,实际上都是集体潜意识的象征活动。由集体潜意识中产生的梦有直觉智慧,因此可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战前,荣格的德国患者的梦中经常出现“金色野兽即将出现”的主题。
弗洛姆指出群体就像一个个人,不仅一个个体有潜意识,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一样也有潜意识--社会潜意识。那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观念、象征体系,在社会中受到压抑,不被主流所认可,但是却依旧存在,成为文化中的一股暗流。社会潜意识会在梦中出现,或在其他的象征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成为:流行的风尚。
畅销书主题,有巨大影响的电影等。
因此,不仅个人有梦,集体、社会或一种文化也有梦。
所谓文化之梦有两种意义:一是这个文化中某些个人做的、特别有典型性的梦。这些梦或反映出这种文化的基本特点,或反映出这个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二是这个文化中的其他象征活动,如神话、童话、传说、宗教、以及流行的风尚、畅销书主题、有巨大影响的电影等。这些象征活动可以看成是广义的梦。我们可以用分析梦的方法分析它们,从它们不可理解的外表后面找到意义。
分析文化中典型的梦和用释梦法分析文化中的其他象征活动就是解读文化之梦。
梦的兄弟姐妹
梦是潜意识的产物,如果说潜意识如同一个母亲,梦就是她的一个精灵古怪的孩子。但是潜意识这个母亲决不是只有这一个孩子。
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潜意识的产物。可以说,他们就像梦的兄弟姐妹。
他们和梦一样,使用是同样的原始的逻辑和象征方式。
因此,在我们现代人的日常思维看来,他们都像梦一样奇异荒谬。
他们和梦不同的只是一点:梦是一个人自己的产品,也只是一个人自己观看,而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像梦一样的象征方式,所以原始人之间交流时,所用的形式也就是类似梦的方式,用形象化的事物,进而用神话和传说。
如果一个原始人看到邻家少年好像狮子一样威风勇敢,在他的心里,他就会把这种相似当成相同,想“他是一只狮子”,看到这个少年被别的部落的一个少女强烈吸引而不能自拔,他就会想“这个女孩是狐狸、或者蛇”。所以在原始人那里,梦的世界和醒的世界是更相似的。
当他们之间交流时,他们也就会用同样的方式交流,他会对其他人说:“这个孩子是个狮子,他肯定是,我看到过他一个人打败了十分敌人,不是狮子怎么可能做到?哎,可是这个狮子被那个部落的一只狐狸或蛇,我还看不出她是狐狸还是蛇,被她给迷了。他现在已经不行了,他饭也不吃、酒也不喝,总是围着她的房子转。”
而这样的交流就可能成为一个神话传说,一个狮子如何被蛇诱惑而失去力量的故事。
一个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梦的不同就在于此,通过人与人的传递,神话越来越具有普遍性,能够反映大家的心理,从而得以不断流传。
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大众共享的梦,而梦是个人独有的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原始人的作品。实际上,文学艺术作品虽然不是原始人的作品,但是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白日梦成分,都是日常的思维和人潜意识中的原始象征思维的混合。
文学作品中含日常思维越少,潜意识原始思维越多,它就越显的奇异不现实,越像一个梦。
文学作品中含日常思维越少,潜意识原始思维越多,写作的过程就越像做梦--不由自主、形象、生动。
福楼拜写作《包法利夫人》时,写到包法利夫人自杀时,福楼拜感到自己口里有毒药的味道--他就是在做梦。
作家有时无法控制笔下人物的命运,比如不想写她自杀,但是却不由自主地写她自杀,仿佛书中的人物确有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是潜意识的活动,而人对自己的潜意识--例如对自己的梦--是无法完全控制的。
一般的言情。武侠小说往往是较浅层的潜意识的产物,所以不很神秘深邃,对人的震撼力也较弱。而一些伟大的作品是深层潜意识的产物,是原型形象的展现,所以神秘、深邃,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理解,但是我们肯定会被深深触动。
例如,歌德的《浮士德》就是这类作品。浮士德就是一个原型形象,象征着永远追求探索的精神。书中的魔鬼也是一个原型形象。所以我们说前一种作品“浅薄”,后一种“深刻”,因为他们分别来自我们潜意识的“浅”和“深”处。
好莱坞被称为造梦工厂,也是有道理的。好莱坞的电影实际就是一个先由编刷做出来,再让演员表演出来的梦。大众看了电影,仿佛自己做了一个梦。
既然神话。童话。民间传说。文学作品都和梦一样是潜意识的作品,我们可以用释梦的方法来解释这些“大众的梦”。
西方文化之梦
作为对西方文化之梦的分析,可以用释梦方法解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早期美国小说的代表作,是西方文化中影响巨大的作品。人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巨大感染力。这证明它来源于集体潜意识:一个人集体潜意识的产物最容易打动别人,因为它唤起了别人集体潜意识中相同的东西。
老人冒着风浪到海上捕鱼,捕到了一条大鱼。因为鱼大大,船放不下,于是被捆在船边。鲨鱼群追赶来吞吃大鱼。
老人和鲨鱼搏斗并往回赶,等到他回到岸边,已筋疲力尽,大鱼也只剩骨头了。故事里有一个小孩,他想继承老人的事业。
阅读者在意识层面对这一小说的解读往往是:这个小说反映了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老人和大海,鲨鱼搏斗的结果,虽然没有把自己捕到的鱼带回来,但是他的精神很伟而以释梦方法解读的结果是:这个故事里的海是潜意识的象征,它深不可测,变动不定,它代表着个性意识的消失,代表着死亡。老人是面对死亡的人。他的态度是抗拒死亡,和死亡斗争。鱼代表我们获得的东西,也代表生命本身。而一块块夺走鱼肉的鲨鱼象征着时间--它把我们的生命一块块夺走。如果把这个故事当做梦,梦的隐意就是“我们面对着死亡,面对着个性意识的消失和危险。我们的意识就像漂流在潜意识大海上的一条小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而我们要和一切风雨搏斗,才能得到生命的收获。但是时间会一点点夺走我们的生命,我们最后能得到的只有”骨头“,骨头代表死,也代表元生命的东西,例如枯燥的理论。最后我们只有死,而新一代的人(由孩子象征)会重复这一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真正关心的主题是“死亡”(心理分析认为,实际上这是他一生作品的唯一主题),也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特点:抗拒死亡,竭力保持自己的个性,采取斗争的方式;而骨子里是悲剧性的意识,因为斗争终将失败。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一种悲观的,认为人生空虚无意义,思考死亡的哲学将在这种文化中逐渐兴起。
而观察现在的西方,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灾难片。电影中有龙卷风、地震、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变成水世界、侏罗纪的恐龙复活害人等等。表面上主题不同,但是以梦的解读方法看,这些电影的主题是相同的。每一种电影中的事物都象征着一种心理的事物。土地象征着人的本能、人的集体潜意识。人的生命基础,象征着黑暗的不为人知的力量。地震代表这种力量的爆发。水世界和海明威故事里的大海一样,也代表潜意识。世界被水淹没象征着人的心理世界将被潜意识淹没--非理性的东西将淹没理性。复活的恐龙是古老的动物,它象征着我们心灵中古老的成分。原始的思维。集体潜意识、非理性。小行星代表外在于我们世界的力量,它象征着在现在的意识世界中还不存在,但是却将从潜意识闯入意识的事物。外星人的意义和小行星一样。龙卷风代表的是自然的、非人类的,毁灭的力量。总之,所有这些灾难片有同一主题:未来西方世界将有巨大的、令人恐惧的改变,潜意识的、原始的、非理性的心理力量将占上风,秩序井然的现有世界将被破坏。
但愿这只是一场恶梦。
中华文化之梦
我们更应该谈谈中华文化之梦。
每个文化的梦都有其特点。中华文化中的神话可以称为古中华文化之梦。
西方(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之梦主题是意识与潜意识、个性与共性、人与非人的斗争。伊斯兰文化之梦主题是意外的财富(如阿里巴巴故事、阿拉丁的神灯)。
古代的中华文化之梦的基本主题是“救灾”。
我们熟知女娲补大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关于救灾的神话。
还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也是关于救灾的。羿射十日的神话也是救灾的。
关于“救灾”主题的神话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神话的主题。中华神话中的灾难不同于西方,西方的灾难往往是一个对立的破坏力量引起的,而中华神话中的灾难往往是自然失去平衡,天倾斜了、水泛滥了、太阳大多了,并且而中华神话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多是调节而不是斗争。女蜗补天而大禹疏导河流,只有羿采用的方法有攻击性,他射掉了多余的太阳,但是他的行为本质上还是一种调节--人类需要适度的阳光。
由此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调和性。中华神话的灾难同样象征着人的心理状态--象征心理失去平衡。而救灾的活动说到底是调节心态获得新的心理平衡的象征。
西方的现在和中国古代有一个相似点,都是灾难的“梦”开始出现。这象征着这两个文化正处于相似的处境:
他们都是一个文明的顶峰,也就是说,都面临着走下坡的危险,都面临危机。
这预示着中华古文化可能会对西方产生更大的影响。分析现代中国人的梦,寻找典型的梦和梦随时代的变迁,也是极为有意义的。不幸的是我们没有文革及文革前的中国人的梦的详细资料。我只发现了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梦的特点:前一段常见“赶不上火车”一类的梦,近来“考试”一类的梦增多。
这些梦固然有多种可能的象征意义。不过常见的是:害怕“赶不上机会”(“赶火车的梦”和“面临考验”)。
我们中国人都意识到了改革带来的机会,也体会到了自己面临着许多考验。
梦是原始的智慧,是用象征对世界的把握,它不是荒诞无稽的。对理解它的人,懂得解读它的人来说,它是人心灵的语言。一个个人的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个人的心理状态的知识,同样,一个文化的梦可以揭示这个文化的特点,这个文化的问题,这个文化的现状以及这个文化将会有的未来。
解读文化之梦,就是解读这个文化中的人的心灵。
阿拉伯人之梦
每一个民族的梦,或者广义上的梦如神话、传说等,都有这个民族的特点,这个特点和这个民族的性格有关,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很有趣的是,有些时候,一个民族的“梦”,甚至似乎和他们的未来有关。
比如阿拉伯人的梦就是这样。我没有办法找几个阿拉伯人来,给他们释梦,所以我释的是阿拉伯人的故事,阿拉伯人的文化之梦。
我在阿拉伯故事里发现了一个常见的主题,就是“发横财”。
我们最熟悉的“阿里已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故事。
阿里巴巴和阿拉丁都不是靠自己劳动致富,而是靠从外人那里得到了意外的财富而一变而富有。
特别是阿拉丁的故事,简直是阿拉伯人后来的命运的绝妙的写照。
阿拉丁是一个天真。顽皮并不勤劳的孩子。有一次,一个外国的魔术师来到这里。这个魔术师知道在这里的地下有一个宝库,里面有许多珍宝,其中最重要的珍宝是一盏神灯。魔术师可以用麾法打开地下宝库的门,但是,魔术师自己不能进去,要让阿拉丁为他取宝。
魔术师用魔法打开了门,阿拉丁走进地下宝库,发现里面满是宝物。树上有黄金、白银还有钻石。但是阿拉丁只拿了最珍贵的宝物---盏旧的油灯。这就是所谓“阿拉丁神灯”,有了这盏灯,他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他只需要擦一下神灯,就会出现一个魔鬼,他想要什么,只要和这个魔鬼说一声就行。谁是神灯的主人,魔鬼就为谁服务。
阿拉伯人在以后果然遇到了魔术师--科学家。在原始的象征中,科学家就是魔术师。在中东文化中,魔术师不是那种在舞台上、演一些假的戏法的人,而是真有法术,可以用魔力呼风唤雨的人。科学家就像这种魔术师。马克思也曾经把科学比为魔术。因为,科学家以一种在较原始的人看来神秘的法术,应用一些神奇的器具,真的可以实现一些奇迹。他们可以用一只钥匙,就让一个铁做的。名叫汽车的小房子跑起来,还可以借助飞毯似的东西飞上天空,可以移山填海,而最特别的是:可以打开大地的门,而科学家的确为阿拉伯打开了大地的门,也就是说,在大地上钻井。
在地下宝库中,最珍贵的宝物是油灯--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油、石油。这就是魔法师(科学家)给阿拉丁带来的宝物--油井。有了油井这盏神灯,阿拉丁(阿拉伯人)就想要什么有什么。
在故事里,阿拉丁和给他带来机遇的魔法师并不友好。
魔法师希望阿拉丁满足于得到金银,把神灯让结魔法师。但是阿拉丁当然不愿意,他认为魔法师只是在利用自己因此对他也没有好感。--一直到现在,海湾战争等一系列冲突也许仍可以说成是:阿拉丁和魔法师继续在争夺神灯。
那么,阿拉丁用神灯主要做了一些什么呢?故事里说:
阿拉丁爱上了一位公主。国王当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了,于是他要阿拉丁盖起一座宫殿。否则不能娶她的女儿。而有了神灯,盖这个宫殿还不容易?于是,国王惊讶地发现,一天之后,在原本是一无所有的荒漠上,盖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如果你有机会到阿拉伯国家,见到了极为豪华的大厦,你要知道,那就是阿拉丁的宫殿,是神灯为他建立的宫殿。
阿拉丁的故事仿佛一个预言,而这个预言今天完全实现了。
我们似乎可以说,阿拉伯人的集体潜意识,或说深层的直觉,早已感觉到在这片荒漠的地下有一个和油有关的宝库,一旦有“外国魔法师”来,就可以为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了。
一个神秘故事
有一位外国作家,写了一个神秘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主人公是一个水手的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第一次随大人上船去玩。
他伏在甲板上看海,忽然他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大鱼。他指给别人看那一条大鱼。但是没有人看见这条鱼。
大家想起来一个传说,说海里有一种怪物形状像鱼,一般人看不见。如果一个人能看见它,这就是不祥的,这个人将因它而死。
从此这个人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经常走过海边,每次他走到海边,都能看见这条鱼在海里出现。有时他走在桥上,就看见这条鱼游向桥下。他渐渐习惯了看到这条鱼,但是他从不敢接近这条鱼。就这样他生活了一生。
在他很年老,面临死亡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到鱼那里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他坐上一条小船,划向海里的大鱼。
他问大鱼:“你一直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大鱼回答:“我想送给你珍宝。”他看到大量的珍宝。
他说:“晚了,我已经要死了。”
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死在海上。
在我小的时候,我读到这个故事,被深深地触动了。但是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这个故事象征什么,我觉得它象征着什么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对当时的我,这个故事就像一个梦一样不可理解。
在我学会解梦后,我知道像这种让人感到神秘的小说,都是作家的较深层的潜意识的产物,我可以把它当作梦解释。他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大鱼,他指给别人看那一条大鱼。但是没有人看得见这条鱼。
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察见渊鱼者不祥。”在这里的海是潜意识的象征,海像潜意识一样,浩瀚无边又深不可测,隐藏着无数的奥秘。大鱼就是大海的奥秘,是潜意识中的精神的象征,直党的象征,大鱼就是我们所谓的“原始人”。
有些人和一般人不同,他们更容易见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天才的艺术家就是这样一种人。
如果一个人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他就注定了不能过一般人的生活。进入潜意识中是有危险的。如果你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心理矛盾,你无力解决这样矛盾,又贸然介人太深,你的心理平衡就会受到威胁。精神疾病患者实际上就是进入了潜意识。精神病人会听到我们听不到的声音,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种种人物鬼怪。而他们把这当成真的存在,不知道这只是一种象征形象而已。精神病人就是“醒着做梦而又把梦当成真的人”。天才的艺术家也说是可以进人潜意识的人,正是在潜意识中他们才获得了那么多新奇的想像。所以天才艺术家很像精神病人,他们和精神病人的区别在于:精神病人已经完全不会和一般人沟通了,艺术家还会;精神病人在潜意识的世界里充满了恐惧等,天才艺术家在潜意识世界如鱼得水。
那个孩子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鱼,就让大家担心他,如果一个人能看见它,这就是不祥的,这个人将因它而死。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也可能成了精神病人,也可能成了艺术家,即使成了艺术家,他也可能像许多艺术家一样饥寒交迫,像梵高一样几乎饿死。
于是,他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经常走到海边,每次他走过海边,都看见这条鱼在海里出现。有时他走在桥上,就看见这条鱼游向桥下。他渐渐习惯了看到这条鱼,但是他从不敢接近这条鱼。就这样他生活了一生。”也许他从此找了一个一般工作,像一般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经常走过海边,经常体验到潜意识和艺术的冲动,也许还玩票似的玩过艺术,但是他不敢让自己投入大海。
在他很年老,面临死亡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到鱼那里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永远逃避自己,既然他天生就可以看到潜意识,他总有一大会忍不住去探索它。
他问大鱼:“你一直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
大鱼回答:“我想送给你珍宝。”
他看到大量的珍宝。
他说:“晚了,我已经要死了。”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固然有危险,更有无尽的珍宝。如果那个人早进入它,他也许已经是艺术大师了,而且他的心灵一定可以更丰富了。
我们释梦,就是进入大海。不过,不是自己盲目闯进去,是在释梦技术这一指南针的指导下进入,我们可以没有多少风险,而得到极大收益。
重现本来面目
我没有看过根据民间传说拍摄的电影《兰陵王》,只是听别人讲了讲情节,而这个故事却这么深地打动了我。过了这么久,我还是忍不住要为它写下一点什么事。
兰陵王传说是这样的:兰陵王本是部落中一个勇敢善良的少年。他相貌很俊美,不幸的是他的相貌却咸了他的障碍。在战争中,敌人轻视他。尽管他很勇敢,但还是没有威势,他失败了。苦恼的他想寻找一个新的面目,他找到了,那是用神木刻成的狰狞的面具,他戴上了这面具,成了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但是新的不幸又降临了,面具占有了他,他成了像面具一样残酷无情的暴君。他无法摆脱这一面具。
故事的最后,是他的母亲以死以血的代价才唤醒了他,使他摆脱了这可怕的面具。
原始的传说之所以很能打动人,是因为它所说的是人的心灵史,是人自远古以来,一代人一次次经历的心灵的路程,因而它能唤起人们心中最深处的共鸣。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在每个人的无意识中,“容纳着从我们祖先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丰富财富。如果我们将无意识人格化,则可以把它设想为集体的人……掌握了人类一二百万年的经验……会做千百年前的;日梦。他经历过无数次个人。家庭。氏族和人群的人生。”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我们都曾有过兰陵王的经历,都体会过他的烦恼和痛苦,而且在今天我们仍旧经历着兰陵王的痛苦,一个主题,从远古到今天在一次次被重复。
表面上很奇怪的神话和传说,如果用心理学破译,实际上是对人类心灵历程的写实。
当代每一个青少年都和他一样,天真纯洁,勇敢无畏,和他一样,他凭真实面目在社会中难以成功。于是兰陵王戴上了面具。面具象征着一种伪装出来的情感。当代每一个青少年在刚刚进入社会时,都发现自己不可能完全表现真实自己,而必须表现出某种样子,从而给别人一个合适的印象。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形的面具。兰陵王的面具是凶狠的,也许当代青年的面具是谦和的,但是作为面具是一样的。社会还在鼓励青少年戴另一种面具,这就是社会角色--你是什么人,就要按这类角色的方式行为去做。
故事中,兰陵王的面具后来摘不下来了,他的面具象个水蛭一样附在他的灵魂上,他成了一个像面具那样的残暴的人。这象征着什么呢?象征着一个人长久地装扮成什么样子,扮演什么角色,他就会被这个样子这个角色所占据,他会失去自己的本来面目。天长日久,渐渐他会没有了自己的真实情感。生活中我们不也常可以见到这类人吗?他们已变得如此“适应社会”,已圆滑到了如鱼得水的地步,他们如此自然地扮演他的角色,以致于那好像成了他的天性。他们会很成功,有名、有利,但是我们和他自己都隐隐感到他缺了什么。实际上他们缺的是本来面目,他们也许很谦和,因为他们戴的是“笑面面具”,但是和兰陵王一样,他们已失去了真的感情。
兰陵王传说中,他的母亲以生命为代价终于唤醒了他,使他恢复了本来面目。这象征着,让一个已戴惯面具的人恢复本来面目,重新得到真感情很难。只有被亲人的强烈的爱触动,被强烈的痛苦(类似母亲死去)所触动,才能突破“面具”这一屏障。摇滚歌手崔健唱到:“给我一点爱吧,我的护士小姐,给我一点刺激,我的医生老爷,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戴惯了面具,人就会“没有感觉”,因为他的肌肤已经被面具盖住了。而治好“没有感觉”也是要靠“爱”和痛苦“刺激”。但是,这一回归本来面目的道路是很艰难的。
曾经有个皇帝令大臣写一部历史给他看,大臣写了一部几百卷的史书。皇帝嫌长,让大臣简缩。过了几年,大臣简缩到几十卷,皇帝还是嫌长;大臣又用了几年简缩为几卷,皇帝仍不满意,于是一简再简。最后,皇帝快死了,他让大臣用一句话写完人类的历史,于是大臣说:“人们出生。受苦。死去。”
历史的外貌千变万化,而其实质很简单,一代代人做的事实质上都差不多。用“受苦”两个字概括大简化了。但是仅用短短的兰陵王传说,却可以写出不知多少人的心路历程。
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兰陵王的难题:如果我们永远像孩子一样不戴面具,在人生的战场上,我们会失败。如果戴面具,我们会成功但是却失去的自我,失却了本来面具和真情真感。也许较好的解决是,去战场时戴上面具,扮演自己的角色。回家后就摘下它来,恢复本来面具。
但是这样做也很难。因而我们需要时时保持警觉,一定要时时留一些时间,让自己面对真实自我,一定要常常真诚待自己的亲友,一定不要忘掉摘下面具来。不然,你会陷入兰陵王的危、中,失去本来面目。
易经中的梦象
以梦的解读方法去看易经,也会有一些发现。
《易》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几部著作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几部著作之一。以汉代开始易学就兴盛于中国,二千年以来研究易学的著作汉牛充栋,几乎绝大多数古代学者都对它有所研究。后来,《易》被称为《易经》,成为科举取士中的必修课,读它的人就更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易经的各个方面都曾被无数才智之上苦心研究过。在今天,我们试图在易经研究中获得新的发现已不是件容易事,获得较大的发现更好像是天方夜谭,如果说是由一个并非专攻古文的人获得较大发现,那可以说像是个笑话了。
但是我还是斗胆提出我的一个初步发现,那就是,易经中卦辞和父辞有些是对梦境的描述。我更进一步提出假说:
易经的一个来源是占梦的著作,易经中大多数卦辞和爻辞以及占断是梦和对梦的占断。占梦和龟占、蓍草占相结合构成了易经。
这是个极简单的发现,但是,以往却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到这一点。这类事在科学发展史上其实极为常见。许多大科学家看不到极容易被看到的事实。原因往往是,他们的思维受固有定势的影响,已经紧紧粘附在旧的思路上了,因而也就不容易转换到新思路上。
如易经,其中有哲学、有伦理,有数术,吸引着无数学者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但学者们却较少作为一本占卜的书去看易经。而江湖术士虽然努力用它卜卦,却少有人对它的起源和演变这类问题感兴趣。因为,此书作为占卜书的最基本的问题却被人们忽视了。
如果我们抛开二千年来人们对易经的一切注解。评论和衍化,用看古代卦书的眼光看它,我们就会很容易接受这个论点;它包含占梦的内容。而不用占梦书去解释,许多经文将不可理解。
下面我们对卦辞和爻辞予以初步分析。
易经包括二个部分。一是本文部分,称作经;二是解说的部分,称作传。经由六十四个卦以及所附的卦辞爻辞构成,据说是由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时所著。也有人说交辞不是周文王写的,而是周公写的。但无论如何,经是易经中更古老的部分,我们探讨关于易经的来源的问题,经是更可靠的。易经的传包括象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十篇,相传为孔子的著作。
传只是孔子作为后人读《易》时的读后感,对理解易的来源来说,传的可靠性就差多了。
易经的卦辞和交辞,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某个形象或事件的描述,第二部分是吉凶的占断。
如:履虎尾,不哸人,亨。(履卦卦辞)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履虎尾,不口至人”(踩了老虎尾巴,老虎没咬人),这是一个描述,二是“亨”(顺利)这是一个占断。
再如:出涕沦若,戚嗟若,吉。(离卦,六五交父辞)
可分为“出涕沦若,戚嗟若”(哭得泪水直流,一阵阵叹气“,和”吉“(吉祥),这二部分。
大多数卦辞都没有前一部分,只有详细的占断。
如:乾;元,亨,利,贞。(乾卦卦辞)
据刘文英先生考证,贞就是古代的”占“字的别体。这卦辞的意思是:乾卦,万事顺利。没有描述什么形象。
再如:咸,亨,利贞,取女吉。(咸卦卦辞)意思是,咸卦,顺利,娶妻的人占卜吉祥。也没有描述什么形象。
而大多数交辞却都有前一部分。
如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大过卦九二爻交辞)
前一部分”桔杨生禾弟“(枯杨柳生出新叶),后一部分”老夫得其女妻,元不利“,(占断老人娶到了年轻妻子,没什么不好的。)
描述部分是什么?
如果按过去的认识,说易经只是从龟占或春占中发展出来的,那么这本占卜书的卦辞父辞似乎应该是没有前边的描述部分才更合适。
龟壳烧出乾卦来,占卜者说,是乾卦,什么事都会顺利。这合乎情理。卦辞,特别是爻辞,又何必加上一段描述的话呢?比如某个人决定不了该不该结婚,就抛硬币决定,正面就结婚,反面就不结婚。结果抛出正面,他决定结婚,他会说:“正面,还是结婚好。”但是他不会这么说:“正面,枯柳树发了个芽,我还是结婚好。”
我们相信,易经的编著者不会无缘无故地写上这样一段话。那么这段话是什么呢?有这样一些可能性:
1.龟壳被烧烤时显示的形象。
2.是实际发生的事或是当时占卜者实际看到的形象。
3.是一个比喻,或者是一个梦。
这段描述倒底是哪一种呢?或者说它是否有些是龟占形象,有些是实际事件,有些是其它二种内容呢?对此很难下一个肯定的结论,但是,在我看来,它是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我的理由。
描述部分不适于作其它解释
如果我能证明描述部分不适于作其它解释,或至少证明部分卦辞和交辞的描述部分不适于作其它解释,这就可以初步证明这些描述只能是对梦境的描述。
下面我将尝试这样做。
1.描述部分不适于解释为龟占的形象。
最早的占卜主要方式是龟占,也就是烤龟壳,根据壳上的裂纹判断吉凶。这些裂纹也的确构成一些形象,那么,卦辞和交辞中的描述部分是否就是描述这个形象呢?例如“履虎尾,不口至人”是否就是龟壳上显示出的一个图形呢?是否原来龟占时,这个图形的出现表示吉祥,后来,易经编著者把这个龟占的内容编人易经了呢?对这一假定,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理由是:
1.龟占时绝对不会根据如此复杂的形象去判断吉凶。
“履虎尾,不口至人”,这个形象是很复杂的,包括一只虎的形象,一个人的形象,人的脚还踩着虎尾,虎的头还不对着人。烧烤一只龟壳,在某一次偶然出现类似这样的图形或许可能,但是这种图形不可能常常出现。作为龟占的经验总结,总结出这么一条说,“如果出现好像一个人踩着虎尾巴,虎却不咬人的图形,占断是吉祥顺利的,”这是不可能的。同为这种总结没用,也许几千几万次也烧不出一次这样的图形。龟占肯定要采用一些更常见的更简单的图形作为占断的基础。
我们可以合理地断定,某种龟占是根据裂纹的断续占断吉凶的,连线“--”和断线“一一”是基本的图形,由一组这样的线构成的图形就是龟占的图形,如三,代表水。
蓍占是在龟占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我们可以假设,周文王被囚禁时,极想占卜自己的命运,但身在狱中无法烧龟壳,便找了些蓍草棍(也许是从草席上抽下来的)用它来占卜,并且把蓍草的数目和龟占的各个图形联系了起来。把不同的数目指派给三、三、三、三、三、三、三、三,这些图形,又进一步把二组图形叠加形成一些稍复杂的图形,如三、然后据此占断。
也就是说,龟占的形象,在易经里转化成了卦形。如三,好像上下牙咬着东西,这一卦卦辞的意义就是表示“咬”,就是对这一图形的描述。因此,卦辞和父辞里的描述部分,如噬嗑卦第一交的交辞中的描述部分“履校灭趾”(“脚镣伤了脚趾”,就不会是对这一龟占图形的描述。三这个形象,怎么也不像脚镣伤了脚趾的样子。
总之,龟占的形象转化为卦形,并用卦名来描述,卦辞交辞的描述部分不描述它。
2.有些描述部分不适于解释为实际事件或实际形象。
古人相信征兆,相信一件事的发生可以预示另一件事。
例如,喜鹊在门前叫这件事,预示着有喜气到来。而猫头鹰叫则预示着灾祸。如果我们把描述部分解释为征兆,也就是有预示意义的实际事件,则至少在理论上是能自圆其说的。
但是,卦、交辞中的描述部分,并不都像是征兆。如果说易经的确像记载所说的,主要是文王所做,那么用征兆解释也不合理。一个被囚禁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很有限。描述部分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他所不可能在狱内见到的。而即使说文王创作易经时归纳了民间关于征兆的说法,有些描述也不好解释。
例如,睽卦上九,见承负涂土,载鬼一车,遇雨吉。见到猪一身泥,拉着一车鬼。怎么可能古人会说:如果你见到一只满身是泥的猪拉了一车鬼,那么你出门赶上下雨是吉利的。因为难得会有谁见到这种征兆,除非他有幻觉,所以这种征兆毫无价值。如果只说见到猪一身泥预示着什么什么,才是更合理的征兆性语言。
再如,“大过卦上六,过涉灭顶,凶。”淌水过河水没了头顶,凶。这又是一句废话,水淹没了头顶当然凶,但水淹没头顶本身就是灾祸,它不是另一个灾祸的征兆。
另外,许多中国人极为相信的征兆,比如日食预示灾祸,地震预示战争,喜鹊叫预示喜事等等,在易经中都没有出现,这也说明描述部分不是征兆。不可能说周文王时人相信的征兆,和过后并不很久的春秋时期的人相信的征兆就完全不同了。也不大可能周文王不把日食等重要预兆收入易经内。然而,如果把这些描述说成是一个比喻,或一个梦都是说得通的。但是解释为比喻相当来说不很合适。因为用“履虎尾,不哸人”这种少见的事情做比喻,不如用一些更常见的事。再如“旅卦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口兆,丧牛于易凶。”如果作为比喻,把什么可以比做先笑后哭呢?
描述部分很像梦。
有些卦的描述部分,明确提到了“梦见什么如何”,这些描述当然是梦。
有些卦的描述部分,和古代流传下来的释梦书中的条目或古人释梦的例子极相似,例如:“困卦六三”的描述部分有这样一句:“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新集周公解梦书》中有:“梦见宅空者,主大凶。”再如:“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新集周公解梦书》中有“梦见龙飞者,身合贵”。
一卦中各交的描述,往往是同一形象的不同状态,比如乾卦是龙的七种状态:潜藏的龙,看见在田地里的龙,在渊中的龙,天上的龙……。渐卦则是:大雁落在小河边,大雁在石头上吃东西,大雁在树上……。这种形式极像一本梦书:梦见大雁在地上如何,在树上有如何。
用释梦的方式解释易经的描述。如果我们把易经的描述部分当做梦,用释梦的方式解释,解释出的结论和易经的占断有很高的一致性。
例如:“屯卦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按梦来解释:
骑马可以是一个性的象征。因此梦见骑马,对应白天的婚姻是很恰当的,而且表明了梦者的生理愿望已经有一定程度,这对婚事成功是个有利因素。这和卦中占断:“往吉元不利”是一致的。反之,如果梦见“屯如禀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屯·六四)描写的状况,说骑马走得极为艰难,求婚的人弄得像强盗一样,这种梦虽然也是性象征,但是同时有困难,强求的特点,相对就较难成功。卦中占断是:“女子占不字,十年乃字。”一时还结不成婚。卦的占断和释梦也是相似的。
再如“大过卦·九二,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元不利。”梦见“枯杨生禾弟”,老树长了新叶子,象征老年人重新恢复青春。“老夫得其女妻”,老夫得到了年轻妻子,也同样象征着老年人恢复青春。进一步,老年人象征着精力衰弱,而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则象征着一个人(未必年纪真老)精力得到恢复,这自然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卦上占断为:元不利,和梦的解释也是一致的。而“大过卦·九五: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和九二父不同,枯老的树上开出了花朵,花象征女性,所以这个象征代表的和九二爻有性别差异。
再如,“井卦各交”,就是各种有关井的情境,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梦见井的种种具体情境,可以这样分析:
正如我们前边所说,梦见井,往往象征着内心的泉源,心理力量的源头,一种滋养等等。但是同是梦见井,上下文不同,意义也不尽相同。假如梦见井水浑浊,梦见旧井可能已半干,一般象征着心理潜能没有得到开发,这不是很好的心理状态。而“井卦初六”正是井泥不食,旧井元禽。这一交的结果是得不到滋养。再如,梦见井水清澈但是没有人喝,我认为象征着心理能量没有被使用。而易经中则说,“井谍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即是说,如果国王是明君,你可以有福,否则你会怀才不遇,也很可惜。以梦来解,易经这样解也是对的。只是易经没有提到梦的更深一层意义:你只有自己提升了心理能量,才会得到机遇。清清井水象征你的能力,它能不能被使用不仅在于国王,也在于你自己。
梦书与易经的“亲缘”。
我们认为易经中的描述有些是梦象,那么我们必须说明,为什么梦象会进入易经?
我认为,这是古人用龟占、梦占等占卜方式相结合而造成的结果。
为了保证更可靠,古人同时应可多种占卜术,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在用八卦以至六十四卦占卜时,也会参考占梦的结果。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要对照这二种占卜方式。对照的结果,自然是将有类似的占断的放在一起,相互参照。我认为就是这样,古人最后把梦书的内容放进了易经,按六十四卦把常见的梦象进行了分类。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假设传说中周文王被囚期间创造易的事件是真实的,那么,被囚的他在占吉凶时,当然除了用蓍草,最方便的就是释梦了。因为被囚的人,最有时间去做梦。
当然,我们说易经中有梦象,也并不是说易经中所有的描述部分都是梦象。有些显然不是梦,如“帝乙归妹”,是典故,还有一些是不是梦很难说清楚。
易经中藏着一本梦书,这个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研究者去进一步探讨。本书的说法,不能称为定论不过,至少可以对这一有趣的题目加以思考,也许你也会有新的发现。
在《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一书中,刘文英先生也关注到了梦与易经的关系。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读一读。
读梦
解梦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