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大事表目録 春秋
卷一
时令表【附旁通诸经七种】
尚书 毛诗 易经 周礼 礼记
论语 孟子
卷二之一
朔闰表
隠 桓 庄
卷二之二
朔闰表
闵 僖 文
卷二之三
朔闰表
宣 成 襄
卷二之四
朔闰表
昭 定 哀
卷三
长厯拾遗表
卷四
列国疆域表
卷五
列国爵姓及存灭表
卷六上
列国犬牙相错表
卷六中
列国犬牙相错表
卷六下
列国犬牙相错表【附列国地名考异】
卷七之一
列国都邑表
卷七之二
列国都邑表
卷七之三
列国都邑表
卷七之四
列国都邑表
卷八上
列国山川表
卷八下
列国山川表
卷九上
列国险要表
卷九下
列国地形口号
卷十
列国官制表
卷十一
列国姓氏表
卷十二上
卿大夫世系表
卷十二下
卿大夫世系表
卷十三
刑赏表
卷十四
田赋军旅表
卷十五
吉礼表
卷十六
凶礼表
卷十七上
賔礼表
卷十七下
賔礼表
卷十八
军礼表
卷十九
嘉礼表
五礼源流口号
卷二十
王迹拾遗表
卷二十一
鲁政下逮表
卷二十二
晋中军表
卷二十三
楚令尹表
卷二十四
宋执政表
卷二十五
郑执政表
卷二十六
齐楚争盟表
卷二十七
宋楚争盟表
卷二十八
晋楚争盟表
卷二十九
吴晋争盟表
卷三十
齐晋争盟表
卷三十一
秦晋交兵表
卷三十二
晋楚交兵表
卷三十三
吴楚交兵表
卷三十四
吴越交兵表
卷三十五
齐鲁交兵表
卷三十六
鲁邾莒交兵表
卷三十七
宋郑交兵表
卷三十八
城筑表
卷三十九
四裔表
卷四十
天文表
卷四十一
五行表
卷四十二之一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二之二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二之三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二之四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三
阙文表
卷四十四
齐纪郑许宋曹吞灭表【齐灭纪始末 郑灭许始末 宋灭曹始末】
卷四十五
乱贼表
卷四十六
兵谋表
卷四十七
左传引据诗书易三经表
卷四十八
杜注正譌表
卷四十九
人物表
卷五十
列女表
附録
偶笔 舆图
【臣】等谨案春秋大事表五十卷附録一卷偶笔一卷舆图一卷
国朝顾栋髙撰栋髙有尚书质疑已着録是书以春秋列国诸事比而为表曰时令曰朔闰曰长歴拾遗曰疆域曰爵姓存灭曰列国地理犬牙相错曰都邑曰山川曰险要曰官制曰姓氏曰世系曰刑赏曰田赋曰吉礼曰凶礼曰宾礼曰军礼曰嘉礼曰王迹拾遗曰鲁政下逮曰晋中军曰楚令尹曰宋执政曰郑执政曰争盟曰交兵曰城筑曰四裔曰天文曰五行曰三传异同曰阙文曰吞灭曰乱贼曰兵谋曰引据曰杜注正譌曰人物曰列女险要表后附以地形口号五礼表后附以五礼源流口号附录则皆诸表序并表中所未及者又为辨论以订旧説之讹凡百三十一篇考宋程公説作春秋分纪以传文聚区分极为精密刋板久佚钞本流传亦罕栋髙盖未见其书故体例之间往往互相出入又表之为体仿于周谱旁行斜上经纬成文使防错者归于条贯若其首尾一事可以循次而书者原可无庸立表栋髙事事表之亦未免繁碎至防以七言歌括于著书之体亦乖然条理详明考证典核较公説书实为过之其辨论诸篇皆引据博洽议论精多前人所未亦非公説所可及其朔闰一表用杜预隠公元年正月起辛巳朔之説与陈厚耀所推长歴退一闰者不合盖厚耀之书栋髙亦未之见故稍有异同云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时令表
春秋开卷书春王正月议者纷然蔡氏尚书传既主不改时改月之说而文定传春秋又谓夫子虚加春字于月之上谓周本是冬十一月夫子特借以明行夏时之意是皆攷古未核惑于冬不可为春之疑遂至辗转相误也后汉书陈宠传有曰天开于子天以为正周以为春地辟于丑地以为正殷以为春人生于寅人以为正夏以为春是子丑寅三阳之月皆可以言正皆可以为春明矣而谓周有天下更姓改物于履端初始称冬十一月以号令天下一年之内首尾皆冬非所以一天下之视聴也周既不改时月矣而谓夫子为周之臣子改冬为春改十一月为正月戾王朝之正朔改本国之史书尤不可以训也今试以经文最显然者证之隠九年三月大雨震电若是夏正则震电不为灾矣桓十四年春正月无氷若是夏正则无氷不足异矣葢自王朝之号施令列国之聘享防盟与史官之编年纪月较若画一其余田狩祭享犹用夏时如搜苖狝狩禴祀烝尝则以夏时起事而易其时与月之名若桓四年春公狩于郎桓八年春正月己夘烝是也此皆其歴歴可见者而文内间有一二从夏正者葢亦有故隠六年冬宋人取长葛而书秋刘氏敞谓丘明作书杂取当时诸侯史策有用夏正者有用周正者故致与经错异可见当时诸侯亦不尽用周正孔氏颖达云王者存二王之后使统其正朔服其服色故杞宋各行其祖正朔先儒谓宋行商厯晋行颛厯颛厯即是建寅故书晋国之事多有从夏正者若卜偃与绛县老人之言可证也要自其国通行已久习俗使然三代原所不禁而其告于王朝则一禀周之正朔左氏特采録列国之私史其史官之纪载未经改正故致偶见此一二耳无容以为不改时月之验也其经文则与尚书符合断然周正无疑善乎朱子之言曰夫子未笔削以前鲁史原名春秋可见以春首时片言破的诸儒无所置喙矣辑春秋时令表第一
经文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左传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一>
孟子
案春秋周正夏正纷如聚讼宋儒既有冬不可为春之疑而主周正者又于经典一二偶不合之处必欲强以同之是自寻破绽是以后人益增惶惑靡所适从愚谓改正朔即是改时月周断无称冬十一月为岁首之理王者之号施令与史臣之编年纪事自宜画一断无不用周正而反从夏正之理惟民俗话言习于夏正已久偶有杂出者在三代原所不禁如毛诗用周正而春日迟迟与秋日凄凄冬日烈烈则不可以周正言以抚时道景于夏时为切也论语行夏之时明言周家改时而莫春曰春服既成孟子通篇用周正而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俱不可以周正言以饮食日用于夏时为宜也惟不必一一强求其同而正无害其为同因得张翠屏先生定本附列于时令表之后其未备者增入之其强合者驳正之而后学者于诸经通达无碍无龃龉不合亦无勉强求合之病而春秋王正月之为周正益了然无疑矣其于经学未必无小补云
时令表附録
余纂春秋时令表集春秋经传证明周家改时改月以驳文定夏时冠周月之误已经七年乾隆辛酉于邓悔庐年丈处得覩元儒史文玑先生管窥外篇其论周家正朔月数与愚见脗合不禁先得我心且其所引陈定宇张敷言二家之说详明当真足荟萃诸经疏通隔碍而史先生之折衷尤核读此则凡尚书毛诗周易周礼礼记论语孟子所言时月参错不齐悉与春秋相通不烦牵就扭合不似蔡氏解书主不改时月之说遂置春秋于不问也谨备録其说于左
史氏伯璿曰月数之说朱子孟子注以为改蔡氏书传以为不改然以诗七月篇攷之则凡七月九月之数是自寅月起数夏正也观于流火授衣之言可见矣凡一之日二之日之类是自子月起数葢周之先公已用此以纪候故周有天下遂定为一代之正朔以觱栗烈之气候验之可见矣夏正周正同见一诗之中可见月数之未尝不改则蔡氏恐不如朱子之的当近代惟陈定宇张敷言之论最为分晓
陈定宇曰蔡氏主不改月之说遂谓并不改时殊不知月数于周而改春随正而易证以春秋孟子左传后汉书陈宠传极为明着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使甸人献麦六月乃夏四月也僖公五年十二月丙子朔晋侯灭虢先是卜偃言克虢之期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朔必是时也偃以夏正言而春秋以周正书可见十二月丙子为夏十月也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王正月冬至岂非夏十一月乎经有只书时者僖公十年冬大雨雪葢以酉戌月为冬也使夏时之冬而大雨雪何足以为异而纪之襄公二十八年春无冰葢以子丑月为春也使夏时之春而无冰何足以为异而纪之惟夏时八九月而大雪不当严寒而严寒夏时十一月十二月而无冰当严寒而不严寒故异而书之耳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杜氏注曰冬猎曰狩周之春夏之冬也鲁犹按夏时之冬而于子月行冬田之狩夫子只书曰春狩于郎此所谓春非周之春而何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亦然定公十三年夏大搜于比蒲鲁虽按夏时之春于夘辰之月行春田之搜夫子只书曰夏搜于比蒲此所谓夏非周之夏而何次年又书五月大搜于比蒲亦然也陈宠传说尤明白曰天以为正周以为春注云今十一月也地以为正殷以为春注云今十二月也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今正月也是三代之正子丑寅三阳月皆可以言春也胡氏春秋传不敢谓王正月为非子月而于春王正月之春字谓以夏时冠周月皆攷之不审安得有隔两月而以夏时冠周月之理但得四时之正适冬寒夏热之宜则惟夏时为然夫子欲行夏时葢答顔渊使得为邦则宜如此耳岂可但知有夏时之春而不知有商正周正之春乎一阳二阳三阳之月皆可为春故三代迭用之以为岁首以一日论子时既可为次日子月岂不可为次年观此则三代皆不改月数与冬不可为春之说陷于一偏明矣
史氏伯璿曰陈氏此说援引的当已无可议但商书再言十有二月正蔡氏主意之张本陈氏既不于彼处辨之及至此处辨论又无一言及彼惟张敷言之说可以补陈说之缺今存于后
张敷言曰或谓三代改正朔无异议月数之改诸儒议论不一学者病焉间者伏读春秋至王正月而窃得其说夫正月固王之正月如后世史书书正月即时王之正月也何假称王窃意必其别有所谓正月者故称王以别之及读僖公五年晋献公伐虢以克敌之期问于卜偃答以九月十月之交考之童谣星象之验皆是夏正十月而其传乃书在十二月其改月明矣襄公三十年绛县老人自实其年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于今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三之一所称正月亦是夏正寅月考之老人所歴七十三年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日当尽丑月癸未其传乃书在二月其改月又明矣然卜偃老人俱是周人一则对君一则执事大夫其岁月又二事中之切用非若他事泛言日月何故舍时王之正月月数而言夏正哉聴之者何故都不致诘即知为寅月起数哉因是而知周之正朔月数皆必改其朝觐聘问颁朔授时凡笔之于史册者即用时王月数其民俗之岁时相与之话言则皆以寅月起数如后世者自若也而春秋书王正月以别民俗为无疑周人之诗孟子之书亦各有所取也不然诸儒之论各执所见主改者遇不改之文则没而不书主不改者遇改月之义则讳而不録终不能晓然相通以袪学者之惑曰周以子月为正为一月信矣以为春乎曰然寒暑反易可乎曰先王之制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易服色新民之耳目以权一时之宜非谓冬必为春子之月便可祈谷上帝便可牺牲毋用牝也曰有未安乎曰固也不然夫子不曰行夏之时矣周公作礼正月之后不复曰正岁矣【凌人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最可考以寅月为正岁则子月为权宜得矣】曰子谓必其笔之史册者则用时王正月月数伊训之元祀十有二月蔡氏以为殷正月者果何月乎曰建子月也殷正固在丑月然则嗣王只见及太甲篇之嗣王奉归不在正月乎曰后世嗣王服防攷之顾命固有常仪何待正月而放桐之事又人臣之大变周公之圣犹被流言阿衡之心为何如哉朝而自怨夕而复辟尤不须于正月也况正月但书十二月以虞书正月上日正月朔旦及秦汉而下例之殷不其独无正乎曰秦以亥正犹称十月不亦同乎曰秦正之谬何足取法葢秦以寅月书正岁首十月其制又异不若殷之全无正也曰或者谓晋用夏正故卜偃老人之言如此则又何说也曰是又不然老人之言在晋文伯后容或有之卜偃之言及献公之世是时纂国日浅二军始备晋文未兴齐桓尚在虽尝灭耿灭霍小小得志方朝周纳贡之不暇亦何暇毁冠裂冕更姓易物而用夏正哉然则愚之所见为有据而春秋王正月之一词今古诸儒不敢轻议者固着明矣
史氏伯璿曰张氏之説与陈定宇之说互相明甚善至于商书再言十二月之辨尤可以补陈说之缺故备録之于此云
或谓改正朔而不改月数夏商西周之时皆然故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而书言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又言惟十有二月朔是商虽以丑月为正而寅月起数未尝改也以蔡推之固是如此然张敷言之说极有理所碍者即位之年不当称元祀耳【或正以此破张氏故及此】苏氏谓崩年改元乱世之事不宜在伊尹而有之此是据周礼以律商耳三代之礼至周大备逾年改元至周始定此制夏殷时未尝有也【二孔疏云殷家尚质逾月即改元以明世次周法始以逾年改元已于伊训明言之】苏氏推周制律商亦犹顾命中推春秋之礼以议召公召公亲与周公同僚为周公所敬信岂知礼反不及苏氏邪是皆未得为至当蔡引秦正为不改月数之证张敷言已辨之或又谓因正朔之改而并改月数周东迁以后则然意者平王于迁洛稍欲示有所革以新天下耳目故因先王正朔之改而并改月数以合之愚窃以为蔡氏主不改月数之说而为春秋所碍故其援引皆不及春秋或为此说葢欲为蔡氏剔拨此碍防诸经而定为不刋之论但此事须得先秦古书为据方可取信来世今但以臆度傅防未得为定论也平王不能自振事事因循何以见其独有意于此邪
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蔡氏传云云秦建亥矣且秦史制书改年始朝贺皆以十月朔夫秦继周者也若改月数则周之十月为建酉矣安在其为建亥乎【此一叚系蔡氏之言】
史氏伯璿曰周亡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乙巳秦改正朔于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当是时周亡已三十六年矣周在时礼乐已不自天子出号令已不行于天下民间私称已皆是寅月起数者矣周既亡矣则建子之正已不得为时王之制天下又安有所谓周正者乎然则秦所谓冬十月者是因民间私称夏正而书之无足疑者此于周改月数之说自不相碍不足以为据也
书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蔡氏传云云又按汉孔氏以春为建子之月葢谓三代改正朔必改月数必以其正为四时之首序言一月戊午既以一月为建子之月而经又系之以春故遂以建子之月为春夫改正朔不改月数于太甲辨之详矣而四时改易尤为无义冬不可以为春寒不可以为暖固不待辨而明矣或曰郑氏笺诗维莫之春亦言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曰此汉儒承袭之误耳且臣工诗言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于皇来麰将受厥明葢言莫春之时麰麦将熟可以受上帝之明赐夫麰麦将熟则是建辰之月夏正之莫春审矣郑氏于诗且不得其意则其攷之固不审不然则商以季冬为春周以仲冬为春四时反逆皆不得其正岂三代奉天之政乎【此一俱蔡氏之言】
史氏伯璿曰四时改易冬不可为春之疑但以夫子行夏之时一言证之足矣既有所谓夏之时则必有所谓商之时周之时顔子问为邦夫子欲其行夏之时则是当时所行未是夏时也未是夏时非周之时而何夏之时以建寅之月为春则周之时必以建子之月为春矣若周之时春亦建寅无以异于夏时之春则夫子何必曰行夏之时哉至于郑氏笺诗葢亦不知民间私称只是夏时而例以时王之制律之故致此误耳蔡氏非之诚是也若以张敷言史册所用民俗所言二说例之则不待多辨而自解析矣葢诗为歌咏之辞所言多是以寅月起数者不特臣工一篇为然正所谓民俗岁时相与话言者也郑氏必欲抝以从子固误蔡氏又欲援以为不改月数之证要亦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
书武成篇惟一月壬辰蔡氏传曰一月建寅之月不曰正而曰一者商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朔故曰一月也史氏伯璿曰二孔林氏皆以一月为子月蔡氏不从其说窃意一月便是子月无可疑者其所以不曰正而曰一者以时方举事商命未改耳时王正月在周家虽因国俗纪候而未得定正月之名史官追书前事亦不容因后改前失传信之意也与七月诗一之日者正同推彼可以明此矣又按夏书明有三正之文而天正地正人正之名见者亦非一处若皆以寅月起数与商正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朔故建寅之月不曰正而曰一之言则是惟夏为有正殷周虽改正朔而皆无正月之名乌在其为天正地正建子为正建丑为正也
陈定宇又曰愚按蔡氏于泰誓上及武成皆以孟春一月为建寅之月与二孔之说不合必证以前汉律厯志始尤明白志曰周师初以殷十一月【亥月】戊子后三日得周正辛夘朔【子月】明日壬辰至戊午渡孟津明日己未冬至【正月二十九日】二月朔四日癸亥至牧野闰二月庚寅朔三月二日庚申惊蛰【古以惊蛰为寅月中气今云雨水】四月己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曰惟四月旁生霸越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以节气证之则武成以周正纪月数而非夏正不辨而明矣史氏伯璿曰汉志虽非先秦古书然终是近古可信较之陈宠传则此尤为近古皆非唐宋以来诸儒臆度附防无所证据之比读者宜有取焉窃尝又按易临卦彖辞有曰至于八月有凶此八月程朱二夫子皆以为自子月数起当是六月遯卦虽本义兼存或说是今八月观卦之言于后终不如主前说之力况前说胜后说又朱子平日解经之通例乎兼语録答学者之问又只主周正可见愚窃以为临彖元亨利贞与有防皆主阳言以二阳上进陵逼四隂故其亨在阳将来诸爻尽则变则二隂长而渐盛故其凶在阳况临观与遯三卦皆就阳爻取义名卦阳浸长则为临阳避退则为遯阳在上示下则为观然则避退可以言有凶在上示下不可以有凶言明矣观虽亦是隂长阳消之卦然圣人扶阳抑隂固已别取义明卦矣不应于此又指为凶也然则八月指遯而观无凶明甚卦辞又文王所系文王在商而自子月起数者亦犹周公一之日二之日纪数也
右正朔月数改与不改之说自孟子以来千五六百年诸儒无有定论近代陈定宇张敷言之说议论援据似觉平正实愚深信之而同志辨诘纷然暇日裒集诸说一处仍疏已见于后以俟有道而就正焉【已上俱节録管窥外篇】
愚按史先生及张陈二家之说可谓精心考究然尚有一二未尽者愚请得而折衷之张谓晋献公时未敢遽用夏正卜偃对君只沿民俗之通称此犹是以常见拘泥晋实是行夏正看僖十五年韩之战及昭三十二年城成周与经所书先后俱差两月经用周正传因晋俗而用夏正此便了然杜预载汲冢书记曲沃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为鲁隠之元年正月其纪年篇皆用夏正先儒谓晋封太原沿唐尧之故俗理或有之然看来成周盛时原所不禁不特周也亦通三代之所不禁看豳风称一之日二之日公刘当夏之时便已自以子月起数周有天下遂定为正朔但不曰正而曰一以避时王之尊号至武王伐商之年商命未改犹曰惟一月壬辰不敢遽用正字诗书所称同一揆也文王于殷时彖易于临卦曰至于八月有凶亦用子月起数八月为夏之六月夏殷时不禁豳周之用子正周时独禁晋之用寅正乎若三代果有此禁则啓之罪状有扈氏只当云怠弃夏正不当云怠弃三正矣孔子大圣人为周之臣子不当教顔渊以行夏之时矣当日答顔渊只是现在侯国有用顔子为政者便当行此数事非必谓代周而有天下更姓改物然后行夏之时也孔子时不比孟子时以扶起衰周为念若谓百年之后代周而王者当如此则孔子教顔渊乃是悬空说话不是现在可行之事岂圣贤商略治道之旨乎可见当时原是通用在圣人亦看得平常又何疑于晋之用夏正也【吕氏大圭以为孔子答顔渊行夏之时谓顔子得志行道改革天命当如是尔如使顔子未能改革天命则亦将从时王之制不得擅用夏时其说太荒唐顔子当日是布衣岂有改革天命之理彼葢未知夏殷周三正原通行故耳】其谓秦以寅月书正第以十月为岁首亦未然彼第见吕不韦作月令用夏正故云然不知秦亦改时改月亥月竟称春正月至寅月已称夏四月矣沿至汉髙恵文景之世犹然至武帝太初定厯改用夏正史官因追改前年月独汉元年冬十月失于追改犹仍秦旧故有五星聚东井致髙允之疑其实秦之冬十月乃夏正之七月七月初未交中气犹未离六月躔度日在鹑火与东井秦分鹑首犹是隔宫相望金水二星附日而行故俱得防于此汉初司星者原不错因后来史官失于追改后人疑为夏正之十月则日躔析木之次与鹑首秦分隔离七宫金水无防聚之理秦之改时改月无所见此一条其大彰明较著者也详见唐顔师古汉书髙帝纪注及宋刘攽贡父说中顔刘俱在史前而史援引张说未及辨正可见考核精细之难也
又案秦时置闰俱称后九月葢是时厯法不讲不知随时置闰之法都堆积在岁终春秋末年已有此病此亦秦改时改月之一证也秦史只称为闰十二月汉太初以后追改为后九月耳
春秋大事表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朔闰表
余读春秋每苦日食置闰不得其解据先儒旧说春秋不应置闰而置闰者凡二【见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及文元年闰三月】应置闰而失不置者凡三【见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襄二十七年冬十月乙亥朔日有食之哀十二年冬十二月螽】至日食之乖缪尤多谷梁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及襄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频食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频食诸儒皆以为日无频食法日月无频交之理不交无从有食歴千年罔有折衷又经传中日月多有互异孔頴达曰凡异者多是传实而经虚以余攷之亦有经不误而传误者有经传俱不误而杜以駮正经传反致误者孔氏仅能明杜氏之义而无能救正杜氏之失至宋儒益务以义理为穿凿不攷本末凭空臆断至使千年经义沈霾晦蚀于附防之儒生卤莽之老宿重可叹也岁癸亥华生纲从余逰年二十三岁性敏而有沈思余教以推求春秋朔闰之法以方幅之纸一年横书十二月每月系朔晦于首尾细求经传中之干支日数不合则为置闰始犹觉其抵牾十年以后迎刃而解其合者凡十九不合者前后率不过差一两日因经传之日数以求晦朔因晦朔之前后以定闰余与杜氏长厯不差累黍其违异者则为著论駮正之乃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迹指掌可数粲若列眉而后儒之凭空臆造都成防语试约举三四事言之桓五年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传曰再赴也杜谓甲戌前年十二月廿一日己丑此年正月六日今考桓四年冬当有闰十二月甲戌实是正月廿一日而己丑则二月七日也是经书正月甲戌不误第甲戌之下当有阙文己丑之上并脱二月两字耳传不知而误以为再赴杜并不知而误以今年之日属之前年由失不置闰故也昭元年十二月晋既烝赵孟适南阳甲辰朔烝于温杜以甲辰为十二月朔谓晋烝当在甲辰之前言十二月误不知是年当闰十月不可依长厯作闰十二月经传皆有十一月己酉己酉先甲辰五十五日则甲辰非十二月朔可知服防云甲辰夏十一月朔也葢夏之十一月于周为正月晋烝以孟冬而赵氏以仲冬烝于家庙传以烝本冬祭不可系之来年而甲辰实正月朔故特变其文先言十二月晋烝而后言甲辰朔此明系两月事赵氏之烝自在明年正月传纪晋事自用晋之夏正耳杜不知传文书法之变误以来岁之日属之今年由置闰失所故也更有经传俱不误而杜孔误者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日食鼓用牲于社左传曰非常也左氏之意葢谓正阳之月日食为非常之变异尔是解所以鼓用牲之故而杜释为非常鼓之月由置闰失所误使七月为六月夫不应伐鼓而伐鼓不过失于谨慎未足重烦圣笔而正阳之月受隂气亏损乃灾异之大者杜不举其大而举其细何为乎今推算辛未是六月朔日自庄元年闰十月至二十四年闰七月凡九置闰正合五岁再闰十有九岁七闰之数而孔氏曲从杜说反谓二十四年八月以前误置一闰所以使七月为六月此经传俱不误而杜孔自误也又有杜孔俱不误而后儒以意推求而误者襄二十八年十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相去凡四十二日杜孔俱云日误而胡文定指为闰月经不书谓是防服不数闰之证吕氏本中至反駮杜孔为非殊不知置闰须通计两年上下若此年十二月置闰则来年二月安得有癸夘五月安得有庚午乎今推算闰当在来年之八月此宋儒不考经传前后横空臆度并不信杜孔而失之者也此卷独多约有一百八十余页就一卷中厘为四卷学者执是求之以上下数千年诸儒议论如堂上人判堂下人曲直又如执规矩以量物毫发不容少错余于此用心良苦而位置闰月排列朔晦则华生经始华子师道改正之力为多呜呼綦难哉余往怀此志六七年而苦无端绪闻泰兴曙峰陈先生有书六卷屡邮书求其令嗣而不获而临川师有春秋年谱一书亦未见示亡儿炳从旁赞曰是不难从经传日数求之足矣此事儿请任之余呵之曰尔何知炳不敢言而退今幸是编成喜二华之能成吾志而又恨亡儿之不得与成其事也为然者久之辑春秋朔闰表第二
隠公【名息姑】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闵公【名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襄公【名午】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昭公【名稠】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附春秋通经闰数
哀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三月
【见续经左传十五年闰月卫浑良夫与太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上冇冬及齐平知为闰十二月】
哀十四年闰二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六月
哀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月哀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见经冬闰月齐景公】
哀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哀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定十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六月
定十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六月
定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年闰六月相去凡三十月
定十年闰六月逆数至八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九月定八年闰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月相去凡四十一月定四年闰十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月定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昭三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昭三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昭二十八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月
昭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二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见传闰月取前城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昭二十二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见传闰月戊辰杀宣姜上有八月则知闰在八月也】
昭二十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八年闰正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昭十八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五年闰九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昭十五年闰九月逆数至十二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五月
昭十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一月
昭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七月昭六年闰七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八月昭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昭元年闰十月逆数至襄二十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襄二十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二十七年两闰杜因左传辰在申再失闰之文顿置两闰十一月二十九年闰八月距二十七年之后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二月襄二十七年之前闰十一月距二十六年闰十二月相去凡十二月
襄二十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四月
襄二十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一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襄二十一年闰八月逆数至十九年闰九月相去凡二十四月
襄十九年闰九月逆数至十六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六月
襄十六年闰十月逆数至十三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襄十三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三月
襄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襄七年闰十月逆数至五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一月襄五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襄二年闰四月逆数至成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见传闰月乙夘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成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二月
成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成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九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见传冬十一月城中城长厯推此年闰十一月杜以为此闰月城之】
成九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七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八月
成七年闰八月逆数至四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八月成四年闰七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四十一月成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宣十五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宣十五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宣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宣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宣六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宣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文十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文十六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文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文九年闰七月逆数至六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见经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文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四月
文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七月文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十一月【见传于是闰三月非礼也】
文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僖三十年闰九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僖三十年闰九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五十八月
僖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月
僖二十四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五十一月
僖二十年闰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僖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二月相去凡七十一月
僖十二年闰二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僖九年闰七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一月
【见传闰月恵王崩】
僖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四月
僖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五十月
僖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闵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十九月闵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庄三十二年闰三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庄三十二年闰三月逆数至三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六月
庄三十年闰二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三月相去凡二十四月
庄二十八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五月
庄二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四十四月
庄二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六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庄十七年闰六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庄十四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一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庄十一年闰三月逆数至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月庄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七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九月庄七年闰四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庄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庄元年闰十月逆数至桓十六年闰六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桓十六年闰六月逆数至十三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二月
桓十三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一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桓十一年闰正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桓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桓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桓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隠九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隠九年闰十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三月
隠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隠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案自隠元年至哀十六年孔子卒止通计二百四十四年论常厯法当有九十闰今据经传月日推校得八十七闰杜注于襄二十七年顿置两闰十一月以应天正合来凡八十九闰通计少一闰又左传襄九年十二月下有闰月戊寅济于隂阪侵郑杜注谓此年不得有闰月当是门五日之譌除此不筭外通计表内闰月见经者二见传者七凡长厯失不置闰今增置者三桓四年闰十二月庄二十年闰十二月成十二年闰五月长厯错置闰今削去者一庄二十九年闰二月其置闰稍有后先今改正者五僖八年闰十一月今改九年闰七月文八年闰七月今移在九年昭元年闰十二月今改闰十月八年闰八月今改十年闰五月哀五年闰十月今作闰十二月皆据经传上下月日防校不敢曲为迁就余悉同长厯
附春秋经传朔数晦数
隠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史失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长厯庚午朔】
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厯癸未朔】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庄二十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僖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僖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厯壬子朔】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既
宣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七年六月癸夘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成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成十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襄十四年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襄十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襄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旣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昭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二年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昭三十一年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五年春王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十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定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哀十四年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续经】
巳上春秋所书日食三十七惟宣八年七月甲子杜以为月三十日余皆朔日无论经书不书
僖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传】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传】
僖十五年九月己夘晦震夷伯之庙【经 是月之三十日】
僖十六年夏五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经】
僖二十二年己巳朔宋楚战于【经】
僖二十四年三月己丑晦公宫火【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
文元年五月辛酉朔晋师围戚【传】
成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经 是月之二十九日】成十七年闰十二月乙夘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传是月之三十日】
成十八年正月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杀国佐于内宫之朝【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
成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传】
襄十八年冬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传 是月之三十日】
十一月丁夘朔入平隂【传】
襄十九年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襄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郑伯赏入陈之功【传】
襄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赵孟【传】
昭元年十二月甲辰朔赵孟烝于温【传】
昭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朔周原舆人逐原伯绞【传】昭二十年六月丁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传 是月之三十日】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传】
昭二十三年春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传】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晦吴楚战于鸡父【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
已上除日食外其余经传书朔者凡十三经二传十一书晦者凡九经二传七
案公谷二传説晦朔多难信公羊于僖十六年春正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云何以不日晦也是非晦而谓之晦又云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因于僖十五年九月己夘晦震夷伯之庙成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俱云晦防也是实晦而谓之非晦何休又云非卓佹之事无取乎言晦朔若趡盟奚战是也谓桓十七年二月丙午及邾娄仪父盟于趡春秋说以丙午为二月晦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春秋説以丙午为五月朔今案二月无丙午丙午是三月初四日五月丙午是月之初五日公羊何氏言朔晦者俱谬谷梁于僖十五年己夘晦震夷伯之庙亦云晦防同公羊于成十六年甲午晦鄢城之战又云遇晦曰晦同左氏俱无凭凖故朔闰表不录二传
赵氏匡曰公谷于僖十五年己夘晦震夷伯之庙并云晦防也据十六年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成十六年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并书晦朔则知此言晦者亦晦朔之晦尔古史之体应合书日而遇晦朔必书之以为厯数之证谷梁于成十六年传云事遇晦书晦何得于此独名晦防乎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三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长歴拾遗表
余既辑春秋朔闰表惧后人不之信因命施生龙渊就注疏中采出杜氏长歴凡百余条都为一卷呜呼长歴一书意当唐初孔氏頴达世犹存今已不可得见独其吉光片羽流传于防楮残墨之间学者得因是以攷见当时之日月诚不可不寳爱而珍惜之也余尝观其前后叹杜氏用心精细千年来未有及者顾余尝疑之僖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邱甲子晋侯佹诸卒杜云甲子九月十一日戊辰十五日也如此则九月当为甲寅朔经有七月乙酉伯姬卒乙酉先甲寅二十九日其年有闰七月无疑杜长歴于八年十一月置闰则是年七月安得有乙酉乎据传七年冬闰月恵王崩既七年有闰足知八年无闰此杜置闰之一失也昭元年十一月己酉楚子麇卒杜云己酉十二月六日经传皆言十一月月误是年传十二月晋既烝赵孟适南阳甲辰朔烝于温杜云甲辰十二月朔晋烝当在甲辰之前传言十二月月误不知是年当闰十月而长歴误作闰十二月故反疑经传为误己酉实十一月五日而甲辰为来年正月朔由晋用夏正本十一月事故传繋之今年耳此杜置闰之再失也昭九年四月陈灾传曰火出而火陈杜长歴以为八年不应有闰而悮置闰八月故四月得火见今考上下传文八年实无闰如八年有闰则九年二月安得有庚申十年五月安得有庚辰是闰在十年五月以后明矣周之四月夏正二月昏弧中旦建星中则夜半时大火得见东南不必前有闰月此杜置闰之三失也僖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传在九月明是晋用夏正故经传互异而杜以为従赴以传之壬戌为九月十三日以经之壬戌为十一月十四日传纪晋事往往与经先后两月凡经书春者传皆在前年之冬岂得尽以为従赴此由不知经従周正传従夏正误混为一致令时日违错此又杜之四失也夫日月之差譌其小小者耳而圣人之书法其宏纲大指未必不系于是是可不为郑重而推究之欤以杜氏之精细犹不免差缪若此恨不能起先生于九原而为之指正其阙失也虽然杜氏迄今二千年其长歴之存于今者千百之十一耳然即此十一求之以考见当时之日月先生有知应引为继起之有人则余小子曷敢多让谨就此百余条内其标明日月者推明是月为某朔以余所推合之其不同者既具论如右其同者识明一同字与闰朔表相表里俾学者知今日之推求非无根据而先生之长歴防如碎鼎之复完晋唐以来不获睹之书至此复灿然大明于世好古之士有不叹为千年法物一旦复出矣乎辑春秋长歴拾遗表第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附录长歴及大衍歴置闰同异【赵东山先生原本】
长歴置闰 大衍歴置闰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
合朔议曰大衍歴视长歴朔每差一月亦有差二月者其日月得失本非所以释经也
赵东山氏曰以长歴考春秋日月失三十六日朔三晦二日食不入限者四频月食者二大衍歴失一百二十六日朔三日食不入限十七先一月者六先二月者二先三月者一先五月者一后一月者六闰月一频月食者二葢杜氏据左传屡讥周歴失闰所以长歴前却闰月求与春秋相符故所失少大衍歴自以三十二月闰率追算不计与经文合否故所失多又曰长歴视大衍歴少六闰自隠二年至宣十年三失闰自宣末年至春秋之冬复三失闰果若是则四时寒暑皆当反易不止以申为戌而巳恐周歴虽差未必如是之缪按经传有旷数年不书日者前后屡见之长歴于此既无所据岂能无失至言顿置两闰以应天正则臆决尤甚并及大衍歴者所以见周歴置闰无凖致日月不与天合也今按隠二年至宣十年长歴比大衍歴止少二闰宣末年至春秋之终止少一闰通计少三闰又言顿置两闰之谬按襄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左传曰辰在申司歴过也再失闰矣明年春经文即书无冰若不顿置两闰则明年春正月乃是戌月系夏之九月安得以无冰为灾而书乎欲以左传求合经文不得不如此不得以杜为臆决也
梅定九氏曰闰月之说大旨不出两端其一谓无中气为闰月此据左氏举正于中为説乃歴家之法也其一谓古闰月俱在嵗终此据左氏归余于终为説乃经学家之诂也葢古今歴法原自不同推步之理踵事加密故自今日言歴则以无中气置闰为安而论春秋闰月则以归余之说为长何则治春秋者当主经文今考本经书闰月俱在年终此其据矣
按此但据文六年闰月不告月及哀五年闰月齐景公俱在嵗终十二月而为言耳昭二十年闰八月戊辰杀宣姜文元年闰三月其余传文闰在中间者甚多不得谓春秋闰月都是归余于终也
定九氏又曰交食之説有宜知者二端其一古者只用平朔平朔者一大月一小月相间故汉晋史志往往有日食不在朔而在朔之二日或晦日者唐李淳风麟徳歴始用定朔至一行大衍歴又发明之始有四大三小之月而食必在朔此是一层道理其一自北齐张子信积合食加时立入气加减唐宣明歴本之立气刻时三差至今遵用即授时歴之时差及东西南北差也前二说其根在天葢以日纒有盈缩月离有迟疾天上行度应有之差天下所同也后一说其根在地葢以日髙月卑正相掩时中间尚有空隙人所居地面不同而所见亏复之时刻与食分之浅深随处各异谓之视差非天上行度有殊而生于人之目一方所独也古疎今密大概可见
新唐书律歴志大衍合朔议曰春秋日食有甲乙者三十四殷歴鲁歴先一日者十三后一日者三周歴先一日者二十二先二日者九其伪可知矣庄公三十年九月庚午朔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当以盈缩迟疾为定朔殷歴虽合适然耳非正也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十二月丙子朔十四年三月己丑朔文公元年五月辛酉朔十一年三月甲申晦襄公十九年五月壬辰晦昭公元年十二月甲辰朔二十年二月己丑朔二十三年正月壬寅朔七月戊辰晦皆与周歴合其所记多周齐晋事葢周王所颁齐晋用之僖公十五年九月己夘晦十六年正月戊申朔成公十六年六月甲午晦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十一月丁夘朔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与殷歴鲁歴合比非合食故仲尼因循时史而所记多宋鲁事与齐晋不同可知矣昭公十二年十月壬申朔原与人逐原伯绞与鲁歴周歴皆差一日此邱明即其所闻书之也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己巳朔宋楚战于周殷鲁歴皆先一日楚人所赴也昭公二十年六月丁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三歴皆先二日卫人所赴也此则列国之歴不可以一术齐矣而长歴日子不在其月则改易闰余欲以求合故闰月相距近则十余月逺或七十余月此杜预所甚谬也夫合朔先天则经书日食以纠之中气后天则传书南至以明之其在晦二日则原乎定朔以得之列国之歴或殊则稽于六家之术以知之此四者皆治歴之大端而预所未晓故也
附元史歴志所推春秋日食三十七事
隠公三年辛酉嵗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杜预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公羊云日食或言朔或不言朔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谷梁云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姜岌校春秋日食云是嵗二月己亥朔无巳巳似失一闰三月己巳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今授时歴推之是嵗三月己巳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六千六百三十一入食限
桓公三年壬申嵗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姜岌以为是嵗七月癸亥朔无壬辰亦失闰其八月壬辰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以今歴推之是嵗八月壬辰朔加时在昼食六分一十四秒
桓公十七年丙戌嵗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大衍推得在十一月交分入食限失闰也以今歴推之是嵗十一月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五百六十入食限
庄公十八年乙巳嵗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谷梁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大衍推是嵗五月朔交分入食限三月不应食以今歴推之是嵗三月朔不入食限五月壬子朔加时在昼交分入食限葢误五为三
庄公二十五年壬子嵗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大衍推之七月辛未朔交分入食限以今歴推之是嵗七月辛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四百八十九入食限失闰也
庄公二十六年癸丑嵗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嵗十二月癸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千五百五十一入食限
庄公三十年丁巳嵗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嵗十月庚午朔加时在昼去交分十四日四千六百九十六入食限失闰也大衍同
僖公五年丙寅嵗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元史缺此一年】僖公十二年癸酉嵗春王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姜氏云三月朔交不应食在误条其五月庚午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同今歴推之是嵗五月庚午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一百九十二入食限葢误五为三
僖公十五年丙子嵗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与日史官失之也大衍推四月癸丑朔去交分入食限差一闰今歴推之是嵗四月癸丑朔交分一日一千三百一十六入食限
文公元年乙未嵗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姜氏云二月甲午朔无癸亥三月癸亥朔入食限大衍亦以为然今歴推之是嵗三月癸亥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三十六日五千九百十七分入食限失闰也
文公十五年己酉嵗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嵗六月辛丑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四千四百七十三分入食限
宣公八年庚申嵗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杜预以七月甲子晦食姜氏云十月甲子朔食大衍同今歴推之是嵗十月甲子朔加时在昼食九分八十一秒葢十误为七
宣公十年壬戌嵗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九百六十八分入食限
宣公十七年己巳嵗六月癸夘日有食之
姜氏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衍云是年五月在交限六月甲辰朔交分已过食限葢误今歴推之是嵗五月乙亥朔入食限六月甲辰朔泛交二日巳过食限大衍为是
成公十六年丙辰嵗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嵗六月丙寅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九千八百三十五分入食限
成公十七年丁亥嵗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姜氏云十二月戊子朔无丁巳似失闰大衍于十一月丁巳朔交分入食限今歴推之是嵗十一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二千八百九十七分入食限与大衍同
襄公十四年壬寅嵗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嵗二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一千三百九十三入食限也
襄公十五年癸夘嵗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姜氏云七月丁巳朔食失闰也大衍同今歴推之是嵗七月丁巳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三千三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年戊申嵗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嵗十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七千六百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嵗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月庚戌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千六百八十二分入食限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比月而食宜在误条大衍亦以为然今歴推之十月巳过交限不应频食姜说为是
襄公二十三年辛亥嵗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月癸酉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七百三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四年壬子嵗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今歴推之是月甲子朔加时在昼日食九分六秒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汉志董仲舒以为比食又既大衍云不应频食在误条今歴推之立分不叶不应食大衍说是
襄公二十七年乙夘嵗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一月乙亥朔交分入限应食大衍同今歴推之是嵗十一月乙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初日八百二十五分入食限
昭公七年丙寅嵗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月甲辰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二百九十八分入食限
昭公十五年甲戌嵗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今歴推之是嵗五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九千五百六十七分入食限
昭公十七年丙子嵗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姜氏云六月乙巳朔交分不叶不应食当误大衍云当在九月朔六月不应食姜氏是也今歴推之是嵗九月甲戌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七千六百五十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一年庚辰岁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月壬午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七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二年辛巳嵗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月癸酉朔交分十四日一千八百入食限杜预以长歴推之当为癸夘非是
昭公二十四年癸未嵗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三千八百三十九分入食限
昭公三十一年庚寅嵗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六千一百二十八分入食限
定公五年丙申嵗春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三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百三十四分入食限
定公十二年癸夘嵗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今歴推之是嵗十月丙寅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二千六百二十二分入食限葢失一闰
定公十五年丙午嵗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月庚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七千六百八十五分入食限
哀公十四年庚申嵗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今歴推之是月庚申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九千二百一分入食限
右春秋所载三十有七事以授时歴推之惟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及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不入食限葢自有歴以来无比月而食之理其三十五食食皆在朔经或不书日不书朔公羊谷梁以为食晦二者非左氏以为史官失之者得之其间或差一月二月者盖古厯疎濶置闰失当之姜岌一行已有定说孔子作书但因时厯以书非大义所关故不必致详也
春秋大事表卷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疆域表
昔武王大封列侯各有分地至春秋时犹存百二十四国税安礼为作春秋指掌图以明之余谓是不可图也若从其始封则与春秋时之疆境不合若从春秋当日则二百四十年中强兼弱削月异而岁不同当以何年为凖而图之即以周与晋楚论晋之始封太原百里之地耳其后献公灭耿灭霍灭魏拓地渐广而最得便利者莫如伐虢之役自渑池迄灵寳以东崤函四百余里尽虢略之地晋之得以西向制秦秦人抑首而不敢出者以先得虢扼其咽喉也至文公啓南阳奄有覃怀后经营中原迫逐戎狄凡卫河以北殷墟之境之没于狄及邢之灭于卫滑之灭于秦者晋尽取之于是东及朝歌北尽邯郸自河南之彰徳卫辉至直之大名广平顺徳悉为晋有而谓晋犹昔日之晋乎楚封丹阳葢在今归州东南七里至文王灭邓县申息封畛于汝此时已涉河南南汝之境以后食诸夏鄾及唐叶皆南阳府地也江黄道柏蓼胡沈皆汝宁府地也最后城州来居巢钟离则更侵入鳯阳庐寿之境而谓楚犹昔日之楚乎至周之东都郑氏诗谱云封域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畿内方六百里逮后南阳入于晋祭地入于郑伊川入于陆浑日朘月削故襄王以前犹能兴师伐郑伐翼襄王以后如病痿蹷不能起王畿已非复东迁之旧况在小国乎夫弱小之日就微灭与大国之渐肆吞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故曰是不可图也夫不原其始封则不明先王星罗棊置犬牙相错之至意而不极吞并所至则又无以识春秋当日之大势故自王畿以下凡晋楚诸大国先区明其本境以渐及其拓地之疆域终春秋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东迁后王畿疆域尚有今河南懐庆二府之地兼得汝州跨河南北有虢国桃林之隘以呼吸西京有申吕南阳之地以控扼南服又名山大泽不以封虎牢崤函俱在王略襟山带河晋郑夹辅光武创业之规模不是过也平桓庄恵相继百年号令不行诸侯攘窃王不能张皇六师更复披析其地以为赏功酒泉赐虢虎牢赐郑至允姓之戎入居伊川异类逼处莫可谁何晋灭虢而镐京之消息中断楚灭申而南国之窥伺方张至温原苏忿生之田与郑复以赐晋则举大河以北委而弃之由是怀庆所属七县原武属郑济源修武孟县温县属晋王所有者河内武陟二县及河南府之洛阳偃师巩县嵩登封新安宜阳孟津八县汝州之伊阳鲁山许州府之临颍县与郑接壤而已
周疆域论
论曰尝读诗至召旻之卒章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喟然叹曰此其故春秋尽之矣周自平王东迁尚有太华外方之间方六百里之地其时西有虢据桃林之险通西京之道南有申吕扼天下之膂屏东南之固而南阳肩背泽潞富甲天下轘辕伊阙披山带河地方虽小亦足王也故桓王之世犹能兴师以号召诸侯虎牢属郑仍复收之至恵王始与郑以武公之略张弛自如皇纲未尽絶于天下也而孱弱不振日朘月削楚灭申而东南之蔽失晋灭虢而西归之道断至襄王以温原晋而东都之事去矣然论者谓襄王之失计此又非也在桓王时已尝以十二邑易鄬邗之田于郑郑不能有而复归诸周周复不能有而强以与晋如豪奴悍仆主人微弱不能制而择巨室之能者使治之至襄王时已视为弃地固不甚爱惜也晋得之而日以强周日以削至祭入于郑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楚伐陆浑而遂观兵周疆矣然则诗人所叹息痛恨于日蹙国百里者其此之谓欤谨志其疆域而歴叙其朘削之所由使后之论周事者有考焉
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极项鄟邿根牟鲁所取也向须句鄫鄅则邾莒灭之而鲁从而有之者也其疆域全有兖州府之曲阜宁阳泗水金乡鱼台汶上济宁州嘉祥八州县之地后兼涉滕县邹县峄县与邾接境又泰安府之泰安县与齐接境兼有新泰县莱芜县沂州府治及费县沂水县曹州府之郓城县为鲁西郓钜野县为获麟处城父县单县为髙鱼邑涉范县界又兼涉青州府之安丘诸城二县与莒接境又河南陈州府项城县为鲁所灭项国地又涉江南之海州跨三省共二十六州县
鲁疆域论
论曰余读春秋至隠五年公矢鱼于棠传曰非礼也且言逺地也哀十四年西狩获麟欧阳子曰西狩言逺也呜呼鲁之东西境尽之矣余尝往来京师亲至兖州鱼台县访隠公观鱼处询之土人云距曲阜不二百里又北至汶上为齐鲁接界俱计日可到其地平衍无髙山大川为之限隔无鱼盐之利为之饶沃故终春秋之世常畏齐而附晋又其西南则宋郑卫及邾莒杞鄫诸国地犬牙相错时吞灭弱小以自附益祊易之郑防取之宋须句取之邾向鄫取之莒而邾则空其国都致邾众退保峄山与莒争郓无宁日逮晋文分曹地则有东昌府濮州西南而越既灭吴与鲁泗东方百里地界稍稍扩矣然终不能抗衡齐晋岂特其君臣之孱弱亦其地当走集以守则不足以固以攻则不足以取胜也徒以周公之后世为望国为晋楚所重故楚灵为章华之台而防啓疆特致鲁侯以落之好以大屈至战国时犹存于诸姬最为后亡岂非周公之明徳逺哉
齐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纪郕谭遂鄣阳莱七国之灭见于经如莒之故封介根及牟介二国俱不详其灭之何年其疆域全有青州济南武定登州莱州五府之地独青州府之安丘诸城二县阑入莒地后入鲁又东昌府之聊城为聊聂堂邑县为棠邑茌平县为重邱泰安府治与鲁接境又兼有东阿肥城平隂及东平州斗入兖州府之阳谷一县沂州府之隂一县与鲁卫错壤又曹州府之范县为齐廪邱及顾地则齐晋宋鲁卫五国交错处也直天津府之庆云县为齐无棣地
齐疆域论
论曰齐于春秋号为大国然以山东全省计之兖州强半属鲁泰安与鲁参半东昌晋卫错处他如青州济南鲁地犬牙其间齐所全有者武定登莱三府及曹沂所属数县而已其形势要害不如晋幅员广逺不如吴楚徒以东至海饶鱼盐之利西至河慿襟带之固南至穆陵有大岘之险北至无棣收广莫之地用管子之计官山府海遂成富强为五伯首岂惟地利抑亦人谋之善也然管子以图伯者陈氏亦用以窃国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以国为饵卒成簒夺器一也而操之者则异岂非得其人则用以兴失其人则遂以亡者欤
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晋所灭十八国又卫灭之邢秦灭之滑皆归于晋景公时翦灭众狄尽收其前日蹂躏中国之地又东得卫之殷墟郑之虎牢自西及东延袤二千余里有山西全省又有直大名府之元城县为沙鹿山晋所取之五鹿地广平府之邯郸成安清河永年四县顺徳府治与邢台任唐山三县俱与卫接境真定府之晋州赵州冀州及藁城栾城柏乡临城四县山东东昌府之恩县冠县曹州府之范县与齐鲁二国接境又河南懐庆府之济源修武孟温四县卫辉府之汲县淇县辉县濬县新乡县南自解州平陆县渡河有河南府之陜州阌乡灵寳桃林之塞在焉永宁渑池偃师三县后又得嵩县陆浑地与周接境其西自蒲州永济县渡河有陜西同州府之朝邑韩城澄城白水四县及华州华隂县又延安府为晋河西上郡西安府之临潼县为所灭骊戎地商州为晋上雒及菟和仓野之地俱与秦接境后骊戎地入秦为侯丽地跨五省共二十二府五州
晋疆域论
论曰晋当春秋之初翼侯中衰曲沃内乱不与东诸侯之防盟疑于荒逺之地然其地实近王畿是时周新东迁列侯未甚兼并沈姒蓐黄处在太原虞虢焦滑霍杨韩魏列于四境晋于其中特弹丸黒子之地势微甚而桓庄之时犹能命诸侯以讨有罪曲沃之叛也王命虢公伐曲沃至翼侯灭矣而虢仲芮伯荀侯贾伯同日兴师庶几方伯连帅之义安在江汉常武不可再睹哉而王贪其寳赂列为诸侯肆其狂猘吞灭小国自武献之世兼国多矣以不赴告故经不书不复可考见葢天下之无王自晋始及势既强大乃复勤王以求诸侯周室之不亡复于晋重有赖焉自灭虢据崤函之固啓南阳扼孟门太行之险南据虎牢北据邯郸擅河内之殷墟连肥鼓之劲地西入秦域东轶齐境天下扼塞巩固之区无不为晋有然后以守则固以攻则胜拥卫天子鞭笞列国周室借以绵延者二百年是犹倒持太阿之柄以与人而复假之以自卫也然使晋不兼并诸国周亦无能聨络形势以自强何则周行封建其势散而晋并列国为郡邑其势聚封建之不如郡县自春秋之世不已较然哉
楚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其西北至武关在今陜西商州东少习山下文十年传子西为商公即商州之雒南县也与秦分界其东南至昭关在今江南和州含山县北二十里昭十七年吴楚战于长岸即和州南七十里之东梁山与太平府夹江相对是也与吴分界其北至河南之汝宁府南阳府汝州与周分界其南不越洞庭湖全有今湖北十府八州六十县之地惟随州为随国仅存又全有河南之汝宁南阳二府光州一州又阑入汝州之郏县鲁山县河南府之嵩县开封府之尉氏县许州府之郾城县及禹州与郑接境四川夔州府之奉节县与巴接境江西之南昌南康九江饶州与吴越错壤又全有江南之庐州凤阳颍州三府及寿州和州之地江宁府之六合太平府之芜湖徐州府之砀山则与吴日交兵处也后庐寿之地多入于吴
楚疆域论
论曰余读春秋至庄六年楚文王灭申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天下之势尽在楚矣申为南阳天下之膂光武所迹处是时齐桓未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根基武王旋取罗鄀为鄢郢之地定襄阳以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抗衡中夏然其始要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平王东迁即切切焉戍申与甫许岂独内徳申侯为之遣戍亦防维固圉之计有不获已逮桓王庄王六七十年之久楚之侵扰日甚卒为所灭自后灭吕灭息灭邓南阳汝宁之地悉为楚有如河决鱼烂不可底止遂平步以窥周疆矣故楚出师则申息为之先駈守御则申吕为之藩蔽城濮之败而子玉羞见申息之老楚庄初立而申息之北门不啓子重欲取申吕以为赏田而巫臣谓晋郑必至于汉申之系于楚岂细故哉故论当日楚之形势东拒齐则召陵之陉为咽喉之塞西拒晋则少习武关通往来之道南面扞吴则钟离居巢州来屹为重镇迨州来失而入郢之祸始兆楚之植基固而形势便使周厯犹緜延四百年不遂并于楚者桓文之力也
案王风之水先儒谓讥平王忘父仇内徳申侯为之遣戍者非也葢申侯可仇申之地自不可弃戍申自不容巳但不当使畿内之民戍耳平王若能愤兴师命方伯连帅南向讨楚侵扰之罪申自不烦戍即云戍亦当使方伯连帅当其役何至使畿内之民反为侯国逺戍是足顾居上首顾居下诗所以致怨于平王之微弱也言激之水至不能流一束薪喻以天子之威令不能役使羣侯也彼其之子指方伯应戍申者而言不与我戍申言当时方伯不能为王家効命而使我独当此苦所以懐思而欲归也如此与兴意浃洽有味朱以之子指其室家则与束薪意一毫无涉上下文不聨贯矣至谓内徳申侯尤非诗明言三国戍申戍甫戍许甫即吕也后申吕俱为楚灭而许役属于楚此时楚之侵扰三国已被其祸戍自时势不得不然平王岂有徳于吕许二国者哉且诗称彼其之子俱系贱恶之辞外之之辞如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犹言乃如之人夫巳氏云耳若诗人谓其室家岂宜作此等语余因春秋而备论水之义如此
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宋在春秋兼有六国之地防偪阳曹三国其见于经者也杞戴及彭城则经传俱不详其入宋之年而地实兼并于宋其封域全有河南归徳府一州八县之地开封府之杞县封邱县有宋之长邱兰阳县有宋之户牖卫辉府之滑县有宋之城鉏陈州府治之睢宁县有宋柽地西华县有宋鬼阎地又江南徐州府之铜山县沛县萧县颍州府之太和县山东兖州府之金乡县睾县泰安府之东平州后灭曹又得曹州府之曹县菏泽县定陶县共跨三省九府二州二十三县之地
宋疆域论
论曰余尝适汴梁取道凤阳由归徳以西歴春秋吴楚战争地及杞宋卫之郊慨然思曰周室棊布列侯各有分地岂无意哉葢自三监作孽武庚反叛周公诛武庚而封微子于宋岂非惩创当日武庚国于纣都有孟门大行之险其民易煽其地易震而商邱为四望平坦之地又近东都日后虽子孙自作不靖无能据险为患哉故殷之遗民属之懿亲康叔而宋接壤俱在开归匪特制驭亦善全先代之后宜尔也入春秋时宋乃有彭城彭城俗劲悍又当南北之冲故终春秋之世宋最喜事齐兴则首附齐晋兴则首附晋悼公之再伯也用吴以犄楚先用宋以通吴实于彭城取道楚之拔彭城以封鱼石也非以助乱实欲塞夷庚使吴晋隔不得通也晋之灭偪阳以宋也非以徳宋欲宋为地主通吴晋往来之道也葢彭城为宋有而柤为楚地偪阳为楚与国皆在今沛县境如喉噎中之有物宋有偪阳而吴晋相援如左右手矣故当日楚最仇宋常合郑以齮宋亦最力迨悼公已服郑不复恃吴吴阖闾之世力足以制楚不复専赖晋而宋于是晏然无事是彭城之系于南北之故者非小而宋常为天下轻重者以其有彭城也自后吴日强横齐鲁俱被其毒害而宋始终不受兵亦以前日为东道主之故而黄池之役吴归道自商鲁王欲伐宋太宰嚭曰可胜也而弗能居葢宋旧封其非险阨之地久矣
卫
案卫之始封兼三监之地封域本大后再迁至帝丘而其旧封多入于晋稍迫狭矣春秋之初霸令未兴诸侯多务兼并以自益而卫以介在齐晋宋鲁四面皆大国无所朘削又屡经狄难崎岖迁徙其地有今之直大名府开州及府治元城县魏县长垣县广平府之邯郸县为邯郸邑旋入晋河南卫辉府之淇县为始封之朝歌汲县为河内辉县为百泉后俱入晋仅有滑县之楚邱及漕地耳又兼涉懐庆府修武县界有彰徳府之安阳县内黄县林县归徳府之睢州为襄牛地又错入开封府之封邱县山东曹州府之濮州为城濮地曹县为南楚邱地又错入兖州府之阳谷县泰安府之东阿县其地多奇零与诸国交错共跨三省十府三州十二县之地其入晋之地不在内
卫疆域论
论曰卫地西邻晋东接齐北走燕南拒郑宋楚之与晋争伯也争郑宋而卫不受兵以郑宋南面为之蔽也晋文城濮之战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葢欲为逺交近攻之计结卫以折晋之左臂使晋不得东向争郑也故晋文当日汲汲焉首事曹卫岂惟报怨之私亦事势有不得不尔晋欲救宋则不得不先伐卫晋欲服郑则不得不先服卫卫服而郑鲁诸国从风而靡矣葢卫踞大河南北当齐晋郑楚之孔道晋不欲东则已晋欲东则卫首当其冲曹卫以北方诸侯而为楚之役天下几不复知有中夏此晋之用兵所以不获已也自是以后卫几同晋之鄙邑其曹濮之地与齐犬牙错互宣成之世卫屡受齐师每有齐师则乞援于晋至春秋之季年晋郑之大夫擅权孙林父以戚如晋晋取卫懿氏六十与孙氏戚近帝邱卫都肘腋之地世为孙氏邑自是卫非复卫有并不为晋有而为晋郑大夫所营狡兔之三窟也失其地利首受强邻之见侵继受叛臣之桀骜卫之为卫亦可哀矣哉
郑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案郑桓公武公当幽平之世以诈取虢桧之地其地当中国要害四面皆强国故虽以郑庄之奸雄无能为狡焉啓疆之计终春秋二百四十年仅再灭许肆其吞噬而已而虎牢入晋犨栎郏入楚郑之封疆亦蚀于晋楚焉其地有开封府之祥符兰阳中牟阳武鄢陵洧川尉氏郑州河隂汜水荥阳荥泽凡一州十一县亦兼涉杞县与楚接界陈留与陈接界封丘与卫接界许州府为所夺许国之地禹州为栎都汝州之鲁山郏县本楚以饵郑旋复为楚夺又阑入卫辉府之延津县河南府之登封县巩县偃师县陈州府之扶沟县怀庆府之武陟县归德府之睢州其地俱在今河南一省其阑入直大名府之长垣县者为祭仲邑东明县有武父地仅弹丸黒子而已
郑疆域论
论曰郑当幽王之世王室未迁遽兴寄帑之谋攘取虢桧之国而有其地首乱天朝之疆索郑诚周室之罪人矣入春秋后庄公以狙诈之资倔强东诸侯间是时楚僻处南服而晋方内乱庄公与齐鲁共执牛耳其子昭公厉公俱枭雄絶人使其兄弟辑睦三世相继郑之图伯未可知也乃三公子争立卒归厉公与虢弭定王室庶几桓文勤王之义然自是而楚患兴矣齐晋迭伯与楚争郑者二百余年是时郑西有虎牢之险北有延津之固南据汝颍之地恃其险阻左支右吾葢荥阳成臯自古战争地南北有事郑先被兵地势然也至子产之世而虎牢已先属晋犨栎郏已先属楚郑之地险尽失徒善其区区之辞命以大义折服晋楚虽以楚灵王之暴横莫敢凌侮葢亦人谋之臧匪关地势矣然自后三家分晋而韩得成臯卒以灭郑则郑之虎牢岂非得之以兴失之以亡者哉
秦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
时兵力未盛西周故物未敢觊觎也值平桓懦弱延及宁公武公徳公以次食尽收虢郑遗地之在西畿者垂及百年至穆公遂灭芮筑垒为王城以塞西来之路而晋亦灭虢东西京隔絶由是据丰镐故都判然为敌国与中夏抗衡矣然灭滑而滑为晋有不能越崤函以东一步灭鄀而鄀为楚有不能越武关以南一步其地有凤翔府延安府平凉府秦州西安府商州同州府干州不越陜西一省其同州府与商州之地犹与晋楚错壤
秦疆域论
论曰秦与晋以河为界河以东为晋河以西为秦然秦当春秋时疆域褊小非特隔于函关之外为晋所限阂而不得出也攷史记缪公立五年而晋献灭虞虢是时新立初起岐雍基业未固而晋武献已絶盛灭虢而桃林已举秦之门戸在晋肘腋中矣后晋文公初伯攘白翟开西河魏得之为西河上郡白翟之地为今陜西延安府东去山西黄河界四百五十里至战国恵王六年魏始纳隂晋八年纳河西地十年纳上郡十五县隂晋今华隂县河西孔氏曰同丹二州丹州今延安府宜川县上郡为延安以北又恵公之世韩之战曰寇深矣若之何可见晋之幅员广逺斗入陜西内地不始于文公时此亦可为秦晋疆域之一证也故终穆公之世未尝一日忘东向其援立恵公也实贪河外列城之赂葢欲图虢之故地以为东出之谋既而韩之战秦始征晋河东未几复属于晋秦之不得志于晋可知也迨初立文公秦欲纳王而晋辞秦师独下文公枭雄赖秦之力而实隂忌之必不使勤王之举得分其功晋之抑秦又可知也至其季年日暮途逺背晋与郑盟已复袭郑悬师深入年老智昏而穆公之始终不忘东向其情盖汲汲矣其后絶晋日寻干戈少梁北征彭衙刳首迭有胜负然终不能越河以东一步葢有桃林以塞秦之门户而河西之地复犬牙于秦之境内秦之声息晋无不知二百年来秦人屏息而不敢出气者以此故也至孝公愤东地渡洛魏人纳地恐后而河西始悉为秦有吴起去西河而泣岂无故哉
吴
案武王定天下此时泰伯之子孙已自立于勾吴武王因而封之时大江以南尚属蛮夷之地分茅胙土之所不及非若中原齐鲁星罗碁置也故其地最广逺春秋初尚服属于楚自后寖强遂为勍敌而其所并吞之国亦歴歴可纪焉大抵北出则扰庐寿东出则向番阳其地略有江南全省而徐州属宋庐凤属楚安庆属羣舒最后庐凤亦入于吴而入郢之祸自此始太平府则与楚之和州【为昭关】对岸江宁府则与楚之六合【为棠邑】接境其自浙之嘉兴以及湖州杭州则与越日相角逐之区也其自浙之严州以及江南之徽州江西之饶州则与楚日相窥伺之地也方舆家以江西全省亦俱为吴地然于经传无所见第存其说如此云
吴疆域论
论曰余考春秋吴疆域而窃有感于明祖之事也当明祖与张陈相持而刘诚意谓陈氏势居上防宜先定陈当日之分界与春秋时吴楚畧相似而明祖之地较吴尤迫狭日汲汲于池州太平徽宁庐凤之地逮得南昌而守之一战遂覆陈氏呜呼此春秋阖闾入郢之势也夫长江之险吴楚所共而楚居上防故长防之战司马子鱼曰我得上防何故不吉卒得其乘舟余皇故吴楚交兵数百战从水则楚常胜而从陆则吴常胜楚以水师临吴而吴常从东北以出楚之不意当其始叛楚也即伐巢伐徐伐州来争鬭于庐州凤阳之间葢欲自上而瞰下子重之克鸠兹也为今太平之芜湖此用水也而吴报之伐楚取驾则在庐之无为矣楚灵之克朱方也为今镇江之丹徒此用水也而吴报之取棘栎麻则出砀山与汝宁矣至昭二十三年州来入吴州来为今之寿春以淮为固撤楚之籓篱而据其要害而入郢之祸兆矣当日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淮汭即州来豫章今南昌舍舟为沈船破釜之举陆路出南昌为出竒捣险之谋欲避所短而用所长悬师深入千里袭人葢亦逆知楚瓦不仁而后敢出此使当日但敛兵持重勿与交锋絶其饷道吴人轻锐师老欲归正不必为毁舟与塞城口之计正欲徐行驱之吴人遇险则必争舟以济争则必乱半渡击之可使只轮不返故当日楚之失计在速战而吴亦第侥幸而一得也使第固守钟离居巢州来三城屹然不动而多方以挠吴隳其亟肄之算吴既不得志于东北必不能由水道以窥楚而吴且坐困矣故明方事庐凤而旋得南昌则为折其左臂吴先有豫章而兼得州来则为扼其喉吭申公子胥之谋略与明祖君臣前后一揆矣夫地势何常人能用之则胜厥后越兼吴之地而卒覆于楚岂非楚常得地势之便哉
案此论犹仍旧说以豫章即南昌其实豫章非南昌也另有论见后
越
案越自少康初封歴商至周初千有余岁武王因其旧而不改延及春秋之季又五六百年至允常始与吴相战伐见于经传然封域极隘国语与越絶书所载不同其北向所至曰御儿曰平原皆在今嘉兴一府之地其西南至于姑蔑【越絶书作姑未】则在今衢州府龙防县然昔人称余汗为越地淮南王安谓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汗界中通典亦谓为越之余则自江西广信至饶州皆越之西界国语所云姑蔑葢未尽矣余尝歴淮至余杭尽吴之境又亲至左蠡而知越大夫胥犴劳王于豫章之汭实在今鄱阳湖葢鄱阳为楚余干为越分峙湖之两防楚越相结归王乗舟应在于此若北出则千余里皆吴地越方仇吴岂能以孤军径行其地而与楚防耶其地全有浙之绍兴宁波金华衢温台处七府之地其嘉杭湖三府则与吴分界由衢歴江西广信府至饶之余干县与楚分界
越疆域论
论曰越自允常始见春秋再世至句践遂成伯业天子致胙五传而至无疆而卒为楚所灭窃怪句践以广运百里之地而能覆二千里之吴其后世地兼吴越而楚灭之如反掌之易其故何也曰其故仍句践自贻之也当其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以北使楚东侵广地至泗上是为画江自守之计弃其地利以与人其得延至五世幸矣昔人有言守江不如守淮守淮必防重兵于庐凤徐泗而后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当吴之与楚角也争钟离州来居巢三邑七十余年而后取之迨既得州来而入郢之势已兆故孙氏之保江东也守濡须与魏争合肥东晋之有江左也覆苻坚之兵八十万于淝水萧梁之都建业也败拓跋之众二十万于钟离至汴宋稍稍不振矣而刘杨诸将犹力争于夀春藕塘间而后刘豫不敢南渡夫非昔日吴楚之巳事乎越既有吴不能守吴故辙北扼州来西阻豫章而恋恋于三江五湖之利志意骄满号称伯王此犹项氏之弃关中而都彭城同一沐猴之见耳楚人既得上防而复兼有广陵徐泗之地长江带水防马可渡句践当日岂为子孙计长久者哉曰勾践本为报怨值吴之荒怠而幸胜之以范蠡之谋畧而不为一言何也曰吴寿梦之争州来也是申公教之也阖闾之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也是子胥教之也皆当创业之始志意明锐故其言易入至谏夫差与越行成子胥且以属镂死耳使少伯复进说于志得意满之余夫安知不从文种之诛乎宜其卷舌髙蹈以去也曰项氏弃关中及身而亡而越延至五世何也曰项氏实有雄据天下之志故汉髙并力而取之而楚既得广陵徐泗知越无争雄之心视为掌中物而不之忌而越兵力尚强故且相与迁延待其自兵端而后取之也噫古来披坚执锐如项氏卧薪尝胆如句践而皆坐失天下之大计人皆知为项氏惜而不知为句践惜也其犹有目睫之见也夫
案此论犹仍史记旧说谓越灭吴后弃江淮以北此说非也当从吴越春秋越絶诸书越徙都琅琊为是另有论见后
列国疆域表后叙
或曰周室封建在徳不在险信乎曰此为后王守成者言之也武王既胜殷有天下大封功臣宗室凡山川纠纷形势禁格之地悉周懿亲及亲子弟以镇抚不靖翼戴王室自三监监殷而外封东虢于荥阳据虎牢之险西虢于农陜县阻崤函之固太公于齐召公于燕成王又封叔虞于晋四面环峙而王畿则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覆方千里无事则都洛阳宅土中以号令天下有事则居关内阻四塞以守曷尝不据形胜以临制天下哉褒姒煽虐祸由内作播迁东周而西虢实为东西都出入往来之地周有西归之志不得不问途于虢故平之末年即欲以虢公为卿士迨乎恵王郑虢卒定王室当晋之图虢也王曷不赫然震怒命方伯以讨罪于晋晋必不敢动乃谈笑置之虢入晋而晋日强周日削矣洎恵公之入赂秦以虢畧秦若得之则可东向以抗衡于晋虽有文公不能以图伯而晋之诸臣固不与也虽战韩见获秦于此时几可分晋之半而卒征缮以辅孺子闭关谢秦秦知空名为质之无用卒归恵公吕郤诸人可谓智勇絶人者矣秦立文公以后知文公枭雄决不能觊觎桃林以东一歩乃偕晋师灭鄀鄀近武关穆公之意以为不得于东犹可经营商雒图武关以为南出之门户而亦终不能有由是二百余年秦屏伏西陲不敢出以秦地形四塞而函关武关之门户俱为他人有也至三晋分秦得其地置关函关入秦而三晋之亡自此始矣呜呼晋自献公灭虢以后固守桃林之塞主伯天下者二百年迨三晋之分而后失之而周室东迁不三世而虢已为晋有捐国之利器以与人而不悟岂非恃徳不恃险之说有以悮之也哉
春秋时晋中牟论
河南今日之中牟县即郑之圃田春秋定哀时属晋三卿分晋时属魏前汉地理志谓赵献侯自耿徙此非也志既言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卷皆魏分地既系魏地赵安得而都之自相矛盾矣至春秋定九年齐侯伐晋夷仪晋车千乗在中牟则与今日之中牟絶不相涉据本注云救夷仪也夷仪前本邢地传云邢迁于夷仪在今顺徳府邢台县西去河南之中牟六百余里道里逺不相及一也卫侯如晋过中牟卫本在河北适晋安用更过河南之中牟非途次所经二也孔子适赵闻赵简子杀窦鸣犊舜华临河而返此时赵界明在大河以北中牟不得更在河南境三也国语晋侯问赵武曰中牟邯郸之肩髀吾欲其令良谁可武曰邢伯可是中牟与邯郸接近日后献侯自耿徙中牟敬侯又自中牟徙邯郸相去本不甚逺今河南中牟距邯郸里数与所云肩髀者不合四也赵鞅与范中行相攻哀四年九月围邯郸荀寅奔鲜虞鲜虞纳荀寅于柏人五年春克柏人遂围中牟史记亦云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叛是中牟为范中行氏邑与柏人俱当在直顺徳府界去大河之南絶逺五也葢河南之中牟在春秋止称圃田无中牟之名至汉初始置中牟县属河南郡而左传史记所载之中牟在杜元凯时已不复知其处第云当在河北后人但当存疑不必强为之说臣瓒谓此中牟当在温水之上张守节史记正义又以相州汤隂县西有牟山谓中牟当在其侧俱系臆说无明据且春秋传卫师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褚师圃曰卫未可胜齐师克城而骄不如从齐遂伐齐师败之克城谓克夷仪则中牟与夷仪当朝夕至疑当在邢台邯郸之间温水汤隂二处离此尚逺亦非也
雍正入年春余应河东田制台聘修河南省志作为此论力辨今日之中牟非论语左传史记所载之中牟而旧志竟于县内载入佛肸墓可一笑然攷杜氏通典已先误千虑一失往往有此后阅宛溪氏方舆纪要谓在彰徳府汤隂县牟山之侧此亦承张守节史记正义之譌非然也因思春秋时晋之中牟楚之豫章虽使杜元凯复生亦不能知其处况更在元凯千五百年后乎因检旧稿入于卷内漫识于此乾隆五年三月上浣识
春秋时楚豫章论
先王建国其小者不能五十里若邾滕郳薛近在一县之地故其时为邑絶小论语称十室之邑周官司马法九夫为井四井为邑至十室乃大矣若荆舒吴越地处荒逺井牧之所不及如后世新复之苗疆动辄千百里不可以方域计故今日而欲求春秋之地亦不可概以一州一府当之也尝读春秋至吴楚越之传其称豫章者凡六见昭六年楚使防泄伐徐吴人救之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干谿吴人败其师于房钟昭十三年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案徐在泗州北八十里干谿在今颍州府之亳州房钟在今颍州府城县昭三十一年吴人围左司马戍右司马稽帅师救及豫章为今河南光州之光山县又定二年桐叛楚吴使舒鸠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秋楚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败楚师于豫章遂围巢克之桐为今安庆府之桐城县巢为今庐州府之巢县舒鸠在庐州府之舒城定四年柏举之役吴人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淮汭即今寿州案数传皆为吴楚鬭争杜注于前则曰江北淮水南于柏举之传则曰汉东两岐其说又云自江北徙于江南不知何所据又昭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越大夫胥犴劳王于豫章之汭归王乗舟且帅师从王此为楚越交接豫章当又在楚越之境诸儒求其说而不得或以为两地或以为三地迄无一定然愚尝考之豫章系寛大之语自江西之九江饶州二府隔江为江南之安庆府境北接颍亳庐寿西接光黄皆为楚之豫章地葢凤阳以西寿霍光固之境皆近淮壖为吴楚日交兵处柏举在湖广黄州府之麻城县从寿州循淮而西歴河南光山县信阳州三关之塞至麻城六百里至汉口九百里杜氏所云豫章在江北淮水南者正当即指淮汭而言葢是地之总名舍舟于此遵陆亦即在此耳至豫章之汭则为今日之鄱阳湖无疑何则饶之余干县为越之西境鄱阳县为楚之东境俱滨鄱阳湖楚以舟师略吴疆而越归王乗舟俱在水际舍此更无别处交接总之吴楚越接境之豫章非一地而实非有二名如秦之防稽九江两郡统俱一二千里岂可以一州一县当之哉汉分秦九江郡置豫章郡葢亦以春秋之豫章得名然实非当日之豫章地至以南昌为豫章尤非左传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寿州至汉口中歴光州信阳州黄州至武昌汉阳夹峙之汉口循淮至汉路径甚明南昌在其南千余里无迂道至南昌之事且南昌始终为楚地于吴无与也史记阖闾十一年吴伐楚取番番今鄱阳县为饶州府治而阖闾十一年系定公六年在柏举之后则当柏举战时吴尚未有饶州之地又安得越南康九江二府而遽至南昌也哉愚尝推广其说凡列国之边境地俱极广逺不止一豫章也楚北境之方城自裕州东北至叶县唐县连接数百里齐之无棣今直天津府之庆云山东武定府之海丰皆是晋合温原攒茅之地俱谓之南阳几尽懐庆一府之境其所谓东阳者则为太行山东地非有城邑至楚汉之间始置东阳郡而秦之河西在今同华二州总谓大河以西则楚西境之豫章由淮水之南尽大江南北连属彭蠡与吴越俱接境乃其常理非日后始迁于江南也至汉东无豫章地髙氏辨之甚明近志乃谓春秋之豫章去江陵甚近引宋武帝讨刘毅遣王镇恶先袭至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里为证尤谬后世地名沿譌袭舛甚多即同时亦有相袭者如战国时韩之南阳岂可以晋之南阳当之也哉余作此论实当乾隆之四年时假馆九江大孤山堂旅中乏书未能博稽载籍第反覆就左氏传臆断颇矜独得然亦未敢自信逾年归里索宛溪氏方舆纪要读之于南昌府豫章城云郦道元谓昭六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即此地非也夫江湖沮洳春秋时舟楫便利未逮今日吴楚所争实在淮汉之间郦氏之言应非笃论因歴举余所引左氏传六处并杜氏前后两注谓自昔由江汉之间以达于淮豫章实为要害而其地今不可考又称干谿在今江南亳州徐在泗州在光州则豫章当在近淮之地光州寿州之间与汉所置之豫章全不相蒙也与余论脗合先得我心不觉大快因知读书到着实处自然所见略同但未及豫章之汭为鄱阳湖第存疑云在江汉之北则越地固不能逾大江而北也余干为越鄱阳为楚后为吴夺俱今饶州府属则鄱阳正为三国结辏之地且此时吴越既已兴兵而楚吴又方搆鬭楚与越通吴人必忌越必不敢出境一步公然与楚交接以犯吴之深怒也若概云江汉之北越且离境千里显张从楚以掎吴之帜独不畏吴人压境问罪近在肘腋耶固知归王乗舟乃二国于其接境处隂相聨络又在水际则舍鄱阳左右更谁属哉余所谓豫章之名广逺虽不能确知为何地而可约举数处以概之但于今日之南昌决无涉耳因阅宛溪氏之说借为余证而又广其所未及如此乾隆五年八月上浣三日复初氏又识
晋公子重耳适诸国论
左氏叙事其藏鍼不露处要使人统前后传而得之向尝疑重耳逰歴遍天下而其返国也卒由秦则当其处狄十二年而行也何不径之秦以求入而必过卫适齐及其之郑也又何不入秦而必迂道之楚楚为蛮夷之国重耳岂不知其不可仗而当日之所以为此者盖其事势实有所万不得已也夫重耳有贤名且多得士夷吾以弟越次而代立其君臣之欲甘心于重耳非一日矣此时为重耳者藏形匿影侧足无所幸有齐狄秦楚诸大国其力足与晋相抗得庇防公子余如郑卫诸小邦则晋令朝下而夕且絷公子而献于晋耳故其如齐也时当秦归恵公之明年秦晋新协和未有衅而齐桓方下士故且之齐以求庇逮桓公卒而孝公内乱兄弟相争诸侯之兵数至不得不更适他国其歴曹歴宋歴郑特为过客耳宋方新败而曹与郑皆小国由郑入秦路必由周而道晋殽函之境晋如寺人披者以百邀之有余耳赵衰狐偃辈虑之宻矣是时楚成方强恢廓大度力足以容公子啓口即云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葢送重耳入国之事楚子巳身任之防子玉有言而秦穆公来迎公子乃送公子之秦秦楚别有间道而楚又设兵防卫以备不测则重耳之返国虽借秦力而楚子实成之故日后犹曰楚君之恵未之敢忘又曰微楚之恵不及此此岂为当日一飨与不杀之恩而已哉左氏平平叙次八国若公子无故遍防天下而不知当日之事势实如此左氏特未尝明言其故耳逮观寺人披为恵公求杀重耳与懐公以狐毛狐偃故而杀狐突而当日之故始了然矣谨备列之以告世之善读左氏者
春秋时楚地不到湖南论
考春秋之世楚之经营中国先北向而后东图其始封在丹阳在今归州东南七里为最南境武文迁都于郢为荆州府治江陵县昭王徙郢于鄀为襄阳府宜城县顷襄王二十八年秦白起拔郢楚东北保于陈今河南陈州府治明年又迁寿春为江南寿州歴世自南而北其所吞灭诸国未尝越洞庭湖以南一步葢其时湖南与闽广均为荒逺之地如今交趾日南相似计惟羣蛮百濮居之无系于中国之利害故楚亦有所不争也窃尝徧考诗书及春秋三传与职方尔雅之文无有及洞庭两字者至屈原放废江滨彷徨山泽作为九歌抒其愤懑乃始曰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葢楚俗好歌舞淫祠原为作迎享送神之曲为湘君湘夫人以实之道之使归于正以其忠君爱国之意至始皇侈心浮江至湘山问湘君何神博士所对葢即祖屈原之辞而汉儒为戴记遂有舜崩于苍梧之说其因袭傅防葢有自来其实唐虞三代之世湘山洞庭何尝入职方况舜既禅禹而必亲歴荒逺之地舜崩而二妃以天子之后离其宫阙逺歴万里藁絶域之野此皆必无之事儒者可以理断者也用是而知尚书蔡传谓九江即洞庭之误而临川师谓九江即彭蠡之源而以彭蠡为九江汉为北江并岷江为中江合为三江者其说为断断不可易也蔡传之说祖朱子而实出于晁氏说之葢以经文过九江至于东陵曾氏以为湖广岳州府之巴陵县在洞庭湖之东不知程氏大昌已驳之谓其絶无根据而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则为今徳安之敷山而朱子以庐阜当之庐阜在今江西九江府之徳化县与彭蠡尤近况水经注又云防水出庐江郡之东林乡西南注江水尚书过九江至于东陵者是也东陵在庐江则九江为寻阳之九江益可信不诬且刘歆班固应劭皆谓江至寻阳分为九派晋郭璞江赋亦曰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于寻阳随取之以名郡至张僧监寻阳地记复列其名为九唐孔颖达引之以释禹贡贾公逵以释周礼职方宋乐史寰宇记李宗谔九江图并宗其说今舍汉晋隋唐宋数千年博雅之说不用而独取一晁氏说之其立论可谓偏枯矣愚更尝寻绎经文曰九江孔殷殷者归往趋向之辞周礼诸侯见于天子曰殷见与朝宗二字畧同是川之取象若洞庭为大泽不宜立此名义禹贡于大野彭蠡荥波雷夏俱云既潴既泽可证也明是九江为彭蠡之上源彭蠡为九江之下委殷者归往之得其正潴者容蓄之得所归荆二州正是首尾相应则荆州之川为江汉为九江其泽为云梦州之川为三江其泽为彭蠡震泽不既直截了当矣乎况江汉九江合之恰为州之三江尤自一线不爽也或谓江至州更何从分而为三曰五湖只一太湖也三江只一大江也九河分为九至入海之处合为一矣而仍曰九河既道三江其源岐为三至入海之处合为一而仍曰三江既入有何不可乎往尝取归氏有光之论以三江为子江钱塘江吴淞江而取证于国语三江环之自以为得之矣今乃知其犹未也越在钱塘江之外三江只可云环吴不可云环越孰若大江横截南区吴越俱在襟带之内如两鼠鬭于穴中所云民无所移者益信况吴淞与钱塘禹贡并无其水尤不可取以为据若如尚书蔡传之说则洞庭至春秋之世当益灼然显著矣乃尝反覆左传而知楚之疆域断断无此何也楚灵王淫侈周行无所不至尝召诸侯以田于江南之梦矣不闻其田洞庭也证一也入郢之役吴兵东北自光黄来楚宜南走洞庭之野反更西北涉睢以奔随国证二也昭王论命祀而曰江汉睢漳楚之望不闻其及洞庭湘水之神证三也意其时非特不版图且洞庭亦尚微如屈原所云洞庭波兮木叶下亦是微波浅濑可供爱玩无今日浩之观葢当时云梦方八九百里跨江南北故文人学士多侈言之至云梦涸而水悉归入洞庭湖乃始包山络泽而洞庭山浸其内因以山得名古今来盈虚之数如济水絶而为大清河钜野涸而为南旺湖之类川泽之改易多矣岂特疆域之变迁无常所哉
史记越句践世家与吴越春秋越絶书竹书纪年所书越事各不同论
史记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以北故楚得东侵广地至泗上与鲁泗东之地方百里张守节正义曰泗上谓广陵徐泗等州则今淮以及徐州泗州之地皆弃与楚余尝著论谓越弃地利不守得延至五世为楚所灭幸矣后阅吴越春秋有云越既平吴北渡淮防齐晋诸侯徙都于琅琊竹书纪年云晋出公七年越徙都琅琊水经注亦云琅琊越句践之故都也越絶书句践平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诸书所载较若画一案春秋时琅琊为今山东沂州府其所属日照县向系海曲为沿海要地疑所谓观台望东海即于此又吴越春秋句践聴范蠡谋筑防稽小城城成而怪山自生本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后因徙都琅琊余考越徙都琅琊事不见于左传国语亦无之吴越春秋与越絶所书皆怪诞不足信然史记云越灭吴弃江淮以北征之左传他事多不合据传文哀公二十二年越灭吴二十七年越使后庸来正邾鲁之界公与之盟于平阳后哀公尝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公又尝如越曽子居武城有越宼见于孟子武城在今沂州府费县西南九十里季氏之私邑亦在费与琅琊之说相合夫越既灭吴与齐晋诸侯防于徐州【徐州本薛地今为兖州府滕县非江南之徐州也】天子致胙方欲正邾鲁山东诸侯之侵界岂其弃江淮不事且既弃之以予楚矣如后庸使命之往来及出兵侵鲁岂反假道于楚耶又范蠡既雪防稽之耻变姓名寓于陶陶为今曹州府曹县葢先时吴屡伐齐鲁沂曹之边地吴葢略而有之哀八年吴尝伐鲁入武城武城人或有田于吴竟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遂道之以伐武城观此则沂州之地久已为吴之错壤越灭吴因有其地则其迁都琅琊葢尽吴之境与北方诸侯争衡岂有反弃江淮之地以资勍敌之楚耶且即如史记所云越自句践以后五世至无疆中间尝欲伐齐齐旧与吴接境与越之故土逺隔江淮若句践弃江淮以北则其后世必不能复拓有吴境与齐逺不相及无縁有伐齐之事则史记之自相矛盾更较然矣苏子由谓史迁浅陋而不学疎畧而轻信而于地里尤疎舛余既据其说作越封疆论复附识他书所见于此以俟后之博学者攷焉
春秋大事表卷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五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爵姓及存灭表
余既辑春秋疆域自成周以迄齐楚秦晋凡十一国而当日之形势如鳞次栉比犬牙相错凡行军用师出入往来之迂直逺近及筑城戍守之轻重疎宻莫不了然具见继为原其封爵之所由及其姓氏与小国之入于某国为某邑而春秋之列侯始而星罗棊布继而疆兼弱削究其源流指掌可数作而叹曰封建之裂为郡县葢不自秦始也自庄公之世而楚文王巳县申息封畛于汝逮后而晋有四十县哀二年赵鞅为銕之师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终春秋之世而国之灭为县邑者强半天下而诸国卒以强盛则当日之势较之周初已稍稍异矣虽圣王复起不得不变其制也且入春秋以来周室得以绵延数百年者赖齐与晋耳而齐晋之兼国为不少也假令齐晋谨守侯度犹然临淄太原百里之封而周天子能统虞虢谭遂诸国以鞭笞荆楚披攘戎狄乎不能也其不能者何也其势散且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能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晋文难守原之大夫而得赵衰郑子皮欲使尹何为邑而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其操纵由一巳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故能抗方张之敌而成翼戴之势呜呼世变之所趋如天地之化隂阳积而成寒暑岂一朝一夕之故哉虽圣人复起无如之何也西汉之兴侯国与郡县参半未几而反者四起其存者皆淫侈不轨逮国除为郡而黎民乂安垂数百年汉之国除为郡而地入于天子春秋之国灭为邑而地归于强侯汉以淫侈不轨而除春秋以弱小不能自立而灭其事不同而世变之所趍则一也天下之势合则治而分则乱自三代以来莫之有易矣辑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第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五>
春秋大事表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六上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地形犬牙相错表
先王建国各有分地纷若列碁界如分畛其后列侯争相侵夺务据势胜而春秋列国之疆域繁然乱矣如山东濮州范县为晋士防邑楚之子西为商公为今陕西商州之雒南县学者多所不晓以此读传譬若矮人观塲余窃病之今详考舆图各据今之州府而列春秋当日之地形犬牙错互处以左氏经传附注其下其在大国者无论即如郑卫鲁宋以一国而错列防府邾滕郳薛以四国而并处一县【今兖州府滕县】他如吴楚徐越界在蛮夷未收版籍今日而欲知其交兵苦战者在何地使命通接者在何方晋之通吴以制楚也灭偪阳以与宋通吴晋往来之道而今之沛县实当南北之冲【偪阳在今沛县】楚之通越以制吴也越大夫胥犴劳王于豫章之汭归王乘舟且帅师从王而今之饶州实居楚越之界【饶之鄱阳为楚饶之余干为越】以至山东不当有晋地观随武子之称范在宣十五年灭潞之后而知其皆赤狄遗疆【另有攷】晋之封域弥大于景公之世陕西不当有楚地观子西之为商公在文十年商臣之世而知少习武关早为楚有【商城在武关西北百二十里】楚之问鼎防成于践土之前楚之顺大江而直下也吴不能胜楚而盛兵以瞰东北多在庐寿颍亳之间晋之据桃林以西拒也秦不敢抗晋而窃出以窥东南多出上雒析城之界观笠泽为吴越接战之区则知苕霅为两国莫居之地观黄池为吴晋防盟之地则知运河早已合江淮沂济之流【黄池在今河南封邱县吴既沟通江淮复阙为深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防晋于黄池沂水入泗济在封邱县南葢其水道自江入淮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复穿鲁宋之境连属水道冇不通者凿而通之以达于封邱之济起州至封邱千有余里即今日运河之故迹】庶茫千载厯厯可见如审星以识度抚掌而指螺而凡行师道里之迂直逺近盟防徴调之疎数繁简靡不晓然知其故斯亦学春秋者之所必讲也辑春秋列国地形犬牙相错表第六
河南
河南府
今府城西偏故河南县为周王城即周公所营洛邑平王东迁居此府城东二十里洛阳故城为成周即周公所营下都敬王迁都于此狄泉本在下都城北定元年城成周绕狄泉于城内
巩县西南七十里有轘辕山又洛水于巩县入河亦名什谷隋于此置洛口仓春秋谓之洛汭襄二十一年使出诸轘辕昭元年赵孟舘于雒汭葢周晋往来必由之道昭二十五年尹文公涉于巩杜注于巩县涉洛水也
府城南三十里有阙塞山昭二十六年晋师纳王使女寛守阙塞即此
偃师县南二十里有缑氏城为滑国僖公三十三年为秦所灭后属晋成十七年郑子驷侵晋虚滑后又属周定六年郑伐周冯滑胥靡皆此滑国也周人又谓之侯氏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乱晋师军于侯氏即此
又偃师县西二十里尸乡亭为西亳春秋时系郑地襄十一年同盟于亳城北即此
渑池县界有蚌为虢邑庄二十一年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蚌即此
永宁县北六十里有崤山春秋时谓之二殽东北入渑池县界本虢地后属晋僖三十三年晋人败秦师于殽即此详见险要
嵩县本周之伊川地僖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此昭十七年陆浑灭于晋
陕州
州南二里有焦城即焦国后并于晋为邑
州西南三十二里有曲沃城为晋之瑕邑文十三年晋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即此
州硖石镇西十五里有莘原为虢之莘地庄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即此
阌乡县东三十里有稠桑驿为虢桑田地僖二年虢公败戎于桑田后入晋成十年传晋景公召桑田巫即此
灵寳县为晋之桃林塞晋守之以拒秦处后为秦函谷关详见险要
卢氏县有隂地城为晋之隂地宣二年赵盾自隂地率诸侯之师以侵郑哀四年蛮子赤奔晋隂地杜俱注晋河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上洛今陜西商州雒南县陆浑今河南府嵩县其地南阻终南北临大河所谓河南山北也而卢氏县乃命大夫屯戍之所犹南阳为河南之总名而别有南阳城则在修武也
开封府
今仪封封邱二县为卫地祥符兰阳中牟阳武鄢陵洧川尉氏郑州河隂汜水荥阳荥泽一州十一县皆郑地陈留为陈地杞县为宋雍邱地又郑之圉地在杞县南五十里与楚接界修干戈以虞患故曰圉昭五年韩起自楚至郑郑伯劳诸圉葢以此地为楚郑接壤也又杞县北四十里有鸣鴈亭为郑鸣鴈地成十六年晋侯伐郑至于鸣鴈即此又兰阳县东北二十里为宋户牖地哀十三年防于黄池吴人囚子服景伯而还及户牖归之即此城东四十里有郑时来地隠十一年公防郑伯于时来即此
又尉氏县西南四十里有向城为郑向地襄十一年诸侯师于向杜注郑地即此又县西北四十里菟氏城系郑地昭五年郑伯劳屈生于菟氏即此又为郑大夫尉氏邑县因以得名
封邱县为鲁卫宋郑四国错壤在卫者曰平邱在鲁者曰黄池在宋者曰长邱在郑者曰虫牢昭十三年防于平邱系卫地在封邱县东四十里哀十三年防于黄池系鲁地在封邱县西南【黄池为鲁地从赵匡说胡文定谓为卫地者非】文十一年传鄋瞒伐宋宋败之于长邱系宋地在封邱县南八里即白沟也孟康曰长邱今翟沟是白音转为翟又县北三里有桐牢一名虫牢系郑地成五年同盟于虫牢襄八年楚侵郑至于虫牢即此
荥阳县东二十里有陇城春秋时谓之垂陇系郑地文二年盟于垂陇襄二十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即此
荥泽县西北十五里有王宫城城内东北隅有践土台系郑地僖二十八年盟于践土即此去衡雍三十余里括地志云原武县西北七里有卷县故城即衡雍城也
虎牢在汜水县南二里庄二十一年恵王与郑以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后入晋襄十年诸侯戍郑虎牢即此
敖山在河隂县西二十里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间即此敖山也秦于其地沿河置仓名曰敖仓北临汴水郦生说汉髙据敖仓之粟即此
宣十二年晋楚战于邲邲城在郑州东六里成十六年晋楚战于鄢陵鄢陵城在今鄢陵县西南四十里皆郑地亦曰鄢隠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即此葢鄢本古国武公灭之初仍故名后乃改为鄢陵
洧川县南有郑曲洧地成十七年诸侯伐郑自戱童至于曲洧杜注新汲县治曲洧城临洧水在今县南又县西有郑隂口地襄九年诸侯济于隂阪次于隂口而还杜注隂阪洧津隂口郑地名
阳武县北十里有郑城棣地襄五年诸侯防于城棣以救陈杜注郑地寰宇记有南棣城北棣城在县北十里二棣城之间有博浪沙亭即子房击始皇处
陈留县东北四十里有老邱城为宋老邱地定十五年郑败宋师于老邱即此
陈州府
今府治淮宁县即陈宛邱地
商水县旧名南顿县为古顿国定十四年为楚所灭光武父钦为南顿令
项城县为古项国僖十七年鲁灭项后亦并于楚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即此
又府治西北有荦城为宋地僖元年防于柽左传一作荦即此
西华县西南有阎仓城为宋阎地昭二十年八公子之徒与华氏战于阎杜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是也
沈邱县东有养城为楚养邑昭三十八年吴公子掩余烛庸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逆吴公子使居养是也
扶沟县为郑桐邱地庄二十八年郑人将奔桐邱今县西二十里有桐邱亭
许州府
故许城在府治东三十里今为新设石梁县故许国也成十五年许灵公畏郑迁于叶郑有其地仍谓之旧许襄十一年诸侯伐郑东侵旧许即此地临颍襄城长三县皆郑地临颍即郑庄公置母姜氏处长即繻隠五年宋人伐郑围长桓五年战于繻皆其地也襄城为郑南泛以周襄王出居于此故名
又府治西北为郑阳陵地当郑国之南襄十年诸侯伐郑至于阳陵即此
郾城县东四十五里为楚召陵地僖四年齐伐楚盟召陵昭十四年楚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即此
禹州为郑栎地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杜注栎为郑别都今禹州治后入楚昭元年楚灵王为令尹始城之至平王初立使子躬致郑犫栎之田事毕弗致禹州终为楚地
宻县新郑皆郑地宻县为郑新宻亦曰新城僖六年齐桓公伐郑围新城即此新郑为郑灭桧国地以别于初封之郑故号曰新郑县北十三里有函陵僖三十年晋秦围郑晋军函陵即此又县东北有制城成十六年伐郑诸侯迁于制田是也
归徳府
宋全有商邱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睢州考城柘城一州八县之地
今鹿邑县西十三里为陈鸣鹿地成十六年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即此
睢州接宁陵县境为卫首止地僖五年防王世子于首止即此
又宁陵县西南七十里有大城为春秋时宋郑战处后为楚庄所并今大城有楚太子建坟及伍员钓台
睢州境内有卫襄牛地僖二十八年卫侯出居于襄牛杜注云卫地即此又州东南有郑鄫地襄元年诸侯之师次于鄫杜注郑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
考城县东有葵邱系宋地僖九年防于葵邱即此县西三十六里有黄沟为宋黄地隠元年传恵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即此
僖二十二年宋楚战于水名在今柘城县北三十里
夏邑县西南有曹黍邱地哀七年宋人伐曹筑五邑于其郊曰黍邱揖邱大城钟防杜注梁国下邑县西南有黍邱亭案下邑汉县金改曰夏邑今仍之
汝州
楚文王封畛于汝楚地止于汝水之南成十六年楚以汝隂之田求成于郑髙氏曰汝水出汝州鲁山县至颍州入淮其在汝州郏县及裕州叶县间者汝隂田也郏自是入郑后复入楚昭元年楚灵王为令尹城郏十九年令尹子瑕复城之郏复为楚地
鲁山县有郑绕角地成六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即此杜佑通典汝州鲁山县东南绕角城
伊阳县为周邥垂地文十七年甘败戎于邥垂葢即伊洛之戎与伊阳接境昭二十九年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杜注即晋所取陆浑地陆浑在河南府嵩县地相接
又州东南五十里有郑鱼齿山襄十八年楚师伐郑涉于鱼齿之下杜注鱼齿山下有滍水故言涉又州西南有蛮城为春秋时戎蛮子国昭十六年楚诱戎蛮子嘉杀之哀四年晋执戎蛮子赤归于楚自是地灭于楚矣
懐庆府
郑氏诗谱曰周东都畿内方六百里北得河阳河阳在河之北即懐庆府也隠十一年桓王与郑苏忿生之田十二邑郑不能有复归周桓七年王迁盟向之民于郏僖二十五年襄王赐晋文公以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始启南阳由是懐庆所属七县原武属郑济源修武孟县温县属晋王所有者河内武陟二县而已
僖二十五年杀大叔于隰城即隰郕在懐庆府河内县成十一年却至与周争鄇田鄇即鄇人亭在懐庆府武陟县
案僖二十八年晋败楚师于城濮城濮为卫地在今山东曹州府濮州南七十里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践土在今开封府荥泽县西北十五里衡雍在原武县西北七里皆郑地天王狩于河阳河阳城在孟县西南三十里防于温温城在今温县西南三十里皆晋地葢文公伐卫致楚因而胜之还师由卫歴郑及周渡河而北返于河阳道里歴歴可见
卫辉府
今淇县为卫朝歌康叔始封都此汲县为卫河内辉县为卫百泉后俱属晋
延津县为郑廪延邑亦曰酸隠元年传大叔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襄三十年防吉奔晋驷带追之及酸廪延酸同一地
滑县为卫漕邑戴公庐曹即此县东六十里有卫南故城为卫楚邱文公迁都于此
濬县为晋雍榆及牵地襄二十三年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定十四年防于牵皆在濬县境
新乡县为晋厥憖昭十一年晋防诸侯于厥憖谋救蔡即此
彰徳府
今安阳县有卫商任地襄二十一年防于商任以锢栾氏即此
内黄县北有卫戯阳城昭九年晋荀寅如齐逆女还卒于戯阳即此
林县西北林虑山洹水所出经临漳安阳内黄而入卫水亦曰安阳河成十七年声伯梦渉洹即此水也
汝宁府
江国在汝宁府真阳县东道国在山县北二十里有道城柏国在西平县西有柏亭房国在今遂平县西北百里楚后以封吴夫概王谓之吴房沈国在今汝宁府治东南皆灭于楚蔡始封上蔡县昭十三年平侯徙新蔡至哀二年冬吴更迁蔡于州来由是汝宁一府全境皆楚地
信阳州为楚大隧直辕阨三关之地吴兵陆行入楚之隘道阨一名平靖关在州东南九十里大隧一名武阳关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直辕一名黄岘关在州南九十里俱与湖广徳安府应山县接界所谓义阳三关之塞也详见险要
光州
今光州西十二里有黄城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商城县南有赖城固始县西北七十里有期思城为蒋国又蓼国在今固始县东北蓼城冈即文五年楚所灭之蓼国也五国皆灭于楚全境皆楚地
息县东有白城楚白公封邑哀十六年子西召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使处吴境为白公杜注白楚邑今汝隂褒信县西南有白亭是也在今息县东北七十里
南阳府
故申城在府治南阳县故吕城在府城西三十里蓼国在唐县南八十里此蓼为楚武王克州蓼之蓼桓十一年传所谓随绞州蓼伐楚师者也与文五年所灭之蓼不同三国皆灭于楚南阳唯犨邑属郑后仍属楚昭元年楚灵王为令尹城犨即此由是南阳一府皆为楚地矣
又南阳县北为楚武城地僖六年许僖公见楚子于武城襄九年秦人侵晋楚子师于武城为秦援楚有事于中国恒出兵于此
又淅川县境有丰乡城地与郧阳之上津接为楚丰邑哀四年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杜注析县属南乡郡析南有丰乡皆楚邑
又内乡县西南有三户亭哀四年晋执蛮子与其五大夫以楚师于三户杜注今丹水县北三户亭是也
裕州为楚方城筑连城以拒中国处齐晋伐楚必及此地方城山在今裕州东北四十里北连叶县楚人因山爲固起叶县至唐县筑城连接数百里国语齐桓公伐楚济汝逾方城左传文三年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襄十六年荀偃伐楚侵方城之外为楚之重镇受兵处
山东
兖州府
鲁有曲阜滋阳宁阳泗水金乡鱼台汶上及济宁州嘉祥县凡一州八县之地后兼涉滕邹峄三县境
嘉祥县西二十五里有获麟堆哀十四年传西狩于大野获麟杜注大野在髙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案今嘉祥县即钜野县之所分金皇统中析置
金乡县东北二十里为宋缗邑僖二十三年齐侯伐宋围缗二十六年楚人伐宋围缗即此为宋边境数被齐楚侵伐
邹县东南二十六里为邾国地文十三年邾文公迁于绎绎即邹山后改国号曰邹以此
滕县为滕薛郳三国滕城在县西南十四里薛城在县南四十里郳城在县东六里又县北为邾绞邑哀二年伐邾将伐绞即此
阳谷县为齐地僖三年齐宋江黄防于阳谷即此又县东有阿泽为卫地与东阿县接界为今运道所经有七级上下二闸即襄十四年孙氏败公徒于阿泽处
峄县东八十里为鄫地
济宁州治为任国
又州东南有邿城为邿国襄十三年并于鲁
又滕县南十五里有漷河为邾田襄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哀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由是鲁地兼涉滕县之境
济南府
今府治歴城县南十里为齐之鞌地成二年齐晋战处髙氏曰谷梁传鞌去齐五百里括地志及通典并以鞌在平隂县今平隂至临淄果得五百余里以傅防谷梁之说似可信乃以本传考之壬申晋师至于靡笄之下癸酉师陈于鞌自始合以至齐败三周华不注止为一日事甚明案华不注山在济南城北见于水经无可疑者若云鞌在平隂则去济南二百三十里何由一奔遂至此近志云鞌即古之歴下殆不易之论也史记云战于靡下徐广云靡当作歴葢因靡笄之下省文为靡下靡字又譌而为歴耳按髙氏之说极精鞌当在歴城无疑
又今歴城县西南有小清河春秋时谓之泺水桓十八年公防齐侯于泺即此其源即趵突泉济水伏流重处志云济之南源也又东北合大清河即济渎水经注泺水出歴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涌若轮春秋桓公防齐侯于泺是也其水北为大明湖引渎入西郭北流迳歴城东引水为流桮池州僚宾燕多萃其上又北注泺水今泺水并城北流大明湖在城内自城北水门合泺水又东北经华不注山合华泉又东北合大清河
齐河县境有大清河自泰安府平隂县流入长清县又东北入齐河县境春秋时谓之济水隠二年齐郑盟于石门郑伯之车偾于济即此石门在长清县西南济水之门也旧有石门在岸侧去水三百步今圯于水
又齐河县北有晏城为晏平仲采邑县东有齐野井昭二十五年齐侯唁公于野井即此
又长清县西南二十五里有卢城为齐公子髙徯采邑成十七年齐髙弱以卢叛襄十八年晋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即此
又歴城县东三十里有鲍城在鲍山下为鲍叔牙采邑山因城名
又长清县丰齐镇北二里有故祝柯城襄十九年诸侯盟于祝柯即此左传谓之督唐乾元二年史思明侵济南守将李锐于长清边家口决大河东至县县遂沦陷移治于迁善镇即今禹城县治
又禹城县北四十里有故髙唐城襄十九年夙沙卫入于髙唐以叛即此二十五年祝佗父祭于髙唐杜注髙唐有齐别庙为齐之宗邑犹宋之亳晋之曲沃齐景公母穆孟姬为陈氏请髙唐陈氏始大
又禹城县西北有辕城为齐辕邑哀十年晋赵鞅伐齐取犂及辕即此
章邱县西北三十里有赖亭为齐赖邑哀六年胡姬以安孺子居赖即此西北六十里有崔氏城为崔杼邑襄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即此
长山县西南二十里有于陵城为齐于陵邑左传谓之夫于昭十年陈桓子召子周与之夫于即此战国时陈仲子所居
临邑县西十里为齐犂邑即哀十年晋赵鞅伐齐所取者
武定府
今海丰县为齐之无棣邑水经注清河入南皮县界分为无棣沟流迳髙城入海今河间府沧州之庆云县及武定府之海丰县皆有无棣沟旧合鬲津河入海通鱼盐之利今淤
泰安府
今府治泰安县城北五里有泰山史记货殖传其阳则鲁其隂则齐
莱芜县东二十里为牟国地通典牟国在登州蓬莱县似误此汉之东牟县也
新泰县为鲁平阳宣八年城平阳即此
东阿县为齐阿邑亦曰柯庄十三年齐桓为柯之盟即此
又县东北有清亭为卫清邑隠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即此县西二十五里有桃城为卫桃邱邑桓十年公防卫侯于桃邱即此
肥城县为齐平隂地襄十八年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隂今故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又平隂县东南为齐京兹邑县西为齐邿邑荀偃士匄以中军克京兹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即其地
东平州东二十里为防国庄十年宋人迁防更为宋地
又州东六十里为鄣国纪附庸也庄三十年降齐为齐地
沂州府
今府治北十五里有开阳城故鄅国后入鲁为啓阳邑哀三年季孙叔孙城啓阳即此
费县为鲁费邑僖公赐季友为采邑
沂水县东南有牟县为东夷根牟国宣九年取根牟更为鲁地昭八年搜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商即宋宋卫在鲁西葢由鲁极东以至极西举全境而言也
又沂水县治西北四十里有古郓城为鲁之东郓莒鲁所争者文十二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此时郓葢属鲁后入于莒成九年楚子重围莒莒溃楚遂入郓即此郓也至昭元年季孙防伐莒取郓自是郓常为鲁有矣
莒州为莒国战国时入齐为邑齐湣王走莒即此郯城县为郯国与江南邳州接界宣四年公防齐侯平莒及郯葢二国本邻近也
隂县西北堂阜溪上有夷吾亭为管仲税囚处系齐地
曹州府
定陶县为曹都诗谱云在雷夏荷泽之野夹于鲁卫之间今府治荷泽县是其地也又濮州西南五十里有洮城为曹地僖三十一年晋文公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齐桓公尝盟诸侯于此
曹县南八十里为曹南山僖十九年宋人曹人邾人盟于曹南范氏曰曹南曹之南鄙是也详见曹山川
又曹县境内有郑武父地桓十二年公防郑伯盟于武父杜注武父郑地即此
又曹县西十里为宋贯地僖二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贳杜注宋地又县北三十里为宋谷邱地桓十二年公防宋公燕人盟于谷邱即此
曹县东南四十里为卫楚邱邑隠七年戎伐凡伯于楚邱以归襄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邱即此其地葢在曹宋之间是为卫之南楚邱与滑县之楚邱有别
又曹县东北八十里为曹重邱邑襄十七年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邱重邱人訽之遂伐曹取重邱杜注重邱曹地髙氏云案六韬周志古亡国三十其中有重邱国以美女遗青阳路史曰在曹州寰宇记重邱在乘氏县东北三十一里汉乘氏县隋以后俱属曹州今故城在曹县东北五十里或云在东昌府东南跨茌平县界乃襄二十五年诸侯同盟之重邱此系齐地杜氏明注两国不可混方舆纪要混而一之似误又县北有大乡城为曹鄸邑昭二十年曹公孙防自鄸出奔宋杜注鄸曹邑即此
又曹县东北为宋鹿上地僖二十一年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杜注宋地
又县东北三十里为鲁生窦地为齐鲁交界庄九年杀子纠于生窦即此
濮州南七十里有临濮城为卫城濮地僖二十七年晋败楚师于城濮即此所谓伐卫以致楚是也
观城县为卫五鹿地与直大名府开州接界晋文公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取五鹿即此详见开州
郓城县为鲁西郓成四年城郓杜注公欲叛晋故城之以为备葢与晋接界昭二十六年齐取之以居公者
城武县东北三十二里有梁邱城为鲁地庄三十二年齐侯宋公遇于梁邱即此又县东南有北郜城为郜国有南郜城为宋邑隠十年归于鲁
单县即鲁单父县宓子贱鸣琴而治者
范县为晋士防邑今县东三里有士防墓后范入齐为邑孟子自范之齐即此葢春秋之末范氏叛晋齐卫助之而范因以入齐耳据此则范在齐卫之间益信季氏私考疑濮州卫地晋不应以封其大夫士氏本居随疑范为随之别名者非也
又范县东南七十里有廪邱故城为齐之廪邱邑又有羊角城为卫之羊角邑郓城东北与范县接界为鲁之髙鱼邑襄二十六年齐乌余以廪邱奔晋又袭卫羊角袭鲁髙鱼又取地于宋明年晋悉以其地还诸侯则范县郓城之境为齐晋宋鲁卫五国之交界地最分错
又范县南二里有秦亭为鲁地庄三十一年筑台于秦杜注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是也
又范县东南五十里有顾城为齐地哀二十一年公及齐侯盟于顾杜注顾齐地诗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即此顾也
东昌府
今府治聊城县为齐聊聂晏子所谓聊聂以东也堂邑县为齐棠邑棠公为棠邑大夫孟子劝齐王棠即此后譌为棠茌平县为齐重邱襄二十五年同盟于重邱即此又大隧在今髙唐州境襄十九年齐及晋平盟于大隧即此皆齐地又县西南十二里有夷仪聚为邢国地僖二年邢迁于夷仪即此卫灭邢地入于卫后又入晋定九年齐伐晋夷仪葢齐晋卫三国接壤地
冠县为晋冠氏邑哀十五年齐伐晋取冠氏即此邱县为晋干侯邑昭公出居于干侯即此系晋地
桓十六年传卫使公子伋如齐使盗待诸莘杜注卫地成二年战于鞌传晋师从齐师于莘杜注齐地今案东昌府莘县西去府治七十里从东昌府治至济南府治歴城县中经茌平长清齐河三县共二百四十里鞌为歴城县从莘至鞌约计三百一十里髙氏疑其太逺遂疑莘非今日之莘县然愚尝就传文考之上云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云云下遂云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则知莘与鞌中间原隔几日观其特志月日可见葢当日莘地必有齐之偏师侵略卫疆而未返者晋师适遇遂与交战縁是偏师零卒望风披靡故不言胜负至六月壬申遂长驱至靡笄之下则传所云从齐师者乃是志前月事耳考今日之地理细案传文之时日可以了然无疑莘应专属卫地杜两注者犹属墙之见也
恩县为晋东阳地襄二十三年齐伐晋赵胜帅东阳之师追之获晏又昭二十二年晋荀吴略东阳以灭皷杜两注俱云东阳晋之山东广平以北王氏曰自汉以前东阳大抵为晋太行山东地非有城邑楚汉之间始置东阳郡汉置东阳县属清河郡今恩县西北六十里东阳故城是也据此则东阳之地极广今直之冀州及广平府之清河县皆晋东阳之境
青州府
今临淄县为太公始封之营邱博兴县为齐薄姑左氏作蒲姑本殷末薄姑氏国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益太公之封后胡公徙都于此一名姑棼庄八年齐襄公逰于姑棼即其地
临淄县西五十里为齐葵邱庄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邱杜注临淄县西有地名葵邱是也葢二人以久戍而怨非以逺戍而怨若僖九年防于葵邱此系宋地在河南考城县东
又博兴县南五里有贝中聚为齐贝邱京相璠曰博昌县南有地名贝邱即齐襄公田处
府治益都县西南为齐马陉史记作马陵成二年齐晋战于鞌晋师追齐师入自邱舆击马陉即此齐乘淄水出益都岳阳山北经莱芜谷又北经长峪道亦曰马陵即却克追齐侯处邱舆亦在益都界
博山县东有莱芜故城为鲁夹谷邑定十年齐鲁防于夹谷即此
临朐县东南一百五里大岘山上有齐穆陵关山髙七十丈周围二十里道径危恶仅容一轨为齐南天险刘伐南燕慕容超兵过大岘举手指天喜形于色即此详见险要僖四年管仲对楚使曰齐地南至于穆陵葢齐之南境止此过此为莒鲁二国境
又杜氏通典临朐县东有东阳城为齐东阳邑襄二年晏弱城东阳以逼莱子即此案此系齐地与晋之东阳有别
安邱县东北三十里有废淳于城为故淳于国春秋桓五年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后入杞为杞都
昌乐县东南五十里有废营陵城春秋谓之縁陵僖十四年淮夷病杞齐桓迁杞縁陵即此后杞复迁淳于
又安邱县西南有防亭为莒防邑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遂属鲁案此防本属莒地与鲁之东防西防有别
诸城县东北有娄乡城为牟娄邑隠三年莒人伐取牟娄自是遂属莒杜注城阳诸县东北有娄乡是也昭五年莒牟夷又以奔鲁亦与安邱接境葢二县本连壤
又诸城县西有兹亭为莒兹邑昭五年莒牟夷以防兹来奔即此兹也
又诸城县治西南三十里有古诸城为鲁诸邑庄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杜注诸今城阳诸县是也又文十二年季孙行父城诸及郓
又安邱县东北十里有渠邱亭为莒渠邱邑成九年楚子重伐莒围渠丘渠邱城恶众溃奔莒楚师围莒莒城亦恶莒溃楚遂入郓浃辰之间楚克其三城葢地相近也莒为莒州郓为今沂水县向俱属青州府今改属沂州府
登州府
今黄县东二十里有莱子城即莱国襄六年齐灭之为邑二十八年庆封田于莱即此通典莱州治掖县春秋莱子国亦为东莱郡以在齐国之东故曰东莱葢莱之幅员广逺由莱跨登以至于海也
莱州府
今髙密县西有黔陬城为介国地胶州南七十里又有介亭葢髙密与胶州连壤也
即墨县有棠乡为莱之棠邑左传齐入莱莱共公奔棠晏弱围棠灭之按史记营邱边莱莱地甚广亘登莱二府之境自是齐地东尽于海矣
又髙密县为晏子封邑葢亦以晏弱灭莱棠之故又髙密县东四十里有计斤城春秋时谓之介根莒兹舆期始封邑也春秋初徙于莒此为莒别邑襄二十四年齐侯伐莒取介根杜注莒邑今城阳黔陬县东北计基城是也汉置计斤县
春秋大事表卷六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六中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直
顺天府
今大兴县为古蓟 燕所都史记曰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张守节正义曰召公始封葢在北平无终县以燕山为名后渐强盛乃并蓟徙居之至王喜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始亡
永平府
今玉田县治西有古无终城为春秋时无终子国卢龙县有旧肥如县城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之于此
保定府
今唐县北八里有唐山为燕唐邑亦曰阳昭十二年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作唐一地二名
又唐县东北十三里有中人城为鲜虞中人邑昭十二年晋荀吴帅师侵鲜虞及中人即此
完县东南三十里为晋逆畤邑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逆畤郦道元以为即曲逆也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故名汉封陈平为曲逆侯即此
易州
今易州为燕之下都记曰易者燕桓侯之别都又曰燕文公迁易二君皆在春秋时是燕之有易犹夫晋之曲沃齐之髙唐以先君所常居而谓之下都
又燕昭王筑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子丹踵其迹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是其地也
又寰宇记燕召公始封即今涞水县后徙于蓟
河间府
任邱县为燕濡上地昭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盟于濡上杜注濡水出髙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鄚县在今任邱县境则濡上当在今安州任邱间
皇舆表以景州为晋条邑左传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案穆侯时晋地不应到此疑未敢信
天津府
今沧州境有燕虢地昭七年齐侯次于虢杜注虢燕境即此
庆云县为春秋时齐之无棣案杜氏通典盐山春秋时之无棣邑也元分其地置两无棣县一属河间路之沧州一属济南路之棣州明改河间之无棣为庆云改济南之无棣为海丰葢二县皆与盐山接壤也今庆云属天津府海丰属山东武定府
真定府
今府治西北四十里有鲜虞亭为春秋时鲜虞国左传亦曰中山
晋州治为鼓国又州东南为春秋时昔阳昭二十二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昔阳即鼓子都
藳城县西南七里为肥国昭十二年晋灭肥即此栾城县为晋栾邑栾武子所封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栾即此
平山县为晋蒲邑在真定府西九十里
赵州
今州城中有蒲社为晋蒲地哀元年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蒲即此
柏乡县北十二里有古鄗城为晋鄗邑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鄗读若郭光武即位于鄗南更名曰髙邑北齐天保六年移治于房子县东北去旧城三十里即今髙邑县
临城县治东有古临城为晋之临邑哀四年赵鞅围邯郸邯郸降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即此
冀州
今州治为晋之东阳地荀吴略东阳以灭鼓即此
顺徳府
今邢台县西南为邢国后入晋为邢邑晋以申公巫臣为邢大夫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即此
任县东南为晋任邑襄三十年郑羽颉奔晋为任大夫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任即此
唐山县西十二里有柏人故城为晋之柏人邑皇甫谧曰柏人城尧所都也哀四年齐施防鲜虞纳荀寅于柏人即汉高帝过柏人心动处
广平府
今邯郸县为晋之邯郸邑向属卫后属晋定十三年赵鞅杀邯郸午午子赵稷以邯郸叛即此
又县西为晋五氏邑亦曰寒氏为邯郸午之食邑襄二十七年卫侯之弟鱄出奔晋托于木门杜注木门晋邑高氏按谷梁传曰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木门当在邯郸之境
成安县东南十三里为晋干侯邑昭二十八年公如晋次于干侯即此汉为斥邱县阚骃曰地多斥卤因名或又以干侯为山东东昌府之邱县意当与成安接壤或以斥邱而误脱一斥字也
清河县治东杜佑曰齐地亦为晋东阳之境孔颖达曰东阳是寛大之语总谓晋之太行山东地
永年县东北为晋曲梁邑本赤狄之地宣十五年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遂灭潞又晋侯之弟干乱行于曲梁即此
又襄三年诸侯同盟于鸡泽杜注在广平曲梁县西南当亦在永年县境若今之鸡泽县乃隋析广平县所置非春秋时鸡泽也
大名府
今开州治西南三十里有濮阳城为卫帝邱僖三十一年卫成公迁都于此又州西北为卫澶渊与河南彰徳府内黄县接界襄二十年晋及诸侯防于澶渊即此又州北五里为卫铁邱哀二年晋赵鞅郑罕达战于铁即此又二里为卫孙氏之戚邑文元年晋侯疆戚田即此又州东南为卫敛盂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即此东南三十里为卫清邱宣十二年同盟于清邱即此东南六十里为卫咸地僖十三年防于咸即此又州东有卫圉城襄二十六年孙蒯败卫师于圉即此又东二十五里为昆吾观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即此又戚东鄙为卫茅氏襄二十六年晋戍茅氏即此俱在州境为防盟要地孙氏之难晋助孙氏卫之受师亦多于此葢开州濒河东与东昌观城县接界北与内黄县接界据中国要枢不独卫之重地抑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
府东四十五里有晋沙鹿山僖十四年沙鹿崩杜注阳平元城县东有沙鹿土山是也又府东有沙亭为卫沙地定七年齐侯卫侯盟于沙杜注阳平元城县东有沙亭
又府东四十五里为卫五鹿邑杜注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晋文公过卫乞食野人处也僖二十八年晋伐卫取之后仍入卫最后复入于晋哀元年齐卫救邯郸午之子稷于邯郸围五鹿四年齐卫救范氏围五鹿即此
案晋之沙鹿与卫之五鹿及沙三地杜注俱云在元城县东且名亦相近谷梁云沙山名林属于山为鹿杜注云沙鹿土山也岂五鹿亦沙鹿之旁地而沙亦以山得名欤且五鹿迭属晋卫葢为两国之接壤而齐卫伐晋首先交兵之地定七年传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乃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琐即沙也齐侯结叛晋公然于晋之近地无所忌惮犹晋悼公防十二国诸侯于楚之柤地葢欲张其声势以观其应敌何如耳是时晋伯极衰政在大夫怙然置不为意而哀元年及四年齐卫遂屡次连兵以伐五鹿矣观此则沙与五鹿之为近地益信
又府治东南为卫马陵地成七年公防诸侯同盟于马陵即此战国时孙膑射杀厐防处
魏县南二十里为卫新筑地成二年齐卫战于新筑即此
长垣县治为卫氏之蒲邑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即此
又县东北有祭城为祭仲邑又县西北六十里与河南卫辉府滑县接界为卫訾娄地僖十八年邢狄伐卫卫侯师于訾娄即此
又县西南十五里为卫之匡邑僖十五年诸侯盟于牡邱遂次于匡文八年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论语子畏于匡即此
陜西
西安府
今咸阳县北五里有毕原系毕公髙所封竹书穆王十四年狄人侵毕后不知何以亡春秋时裔孙毕万仕晋
临潼县东二十里为春秋时骊戎国国语云晋灭骊戎史记年表称在献公之五年实鲁庄公之二十二年也其地亦曰栎阳史记秦献公二年徙都栎阳栎阳城在临潼县北三十里据此则骊戎地当入于秦又县竟为秦侯丽地路史云丽与骊通即骊戎国成十三年晋及诸侯之师伐秦济泾及侯丽而还则此时骊戎之地已为秦有距晋灭骊戎之岁凡九十五年其由晋入秦之年则不可考矣旧以为晋之栎邑非也襄十一年秦晋战于栎左传庶长武济自辅氏与鲍交伐晋师则栎当为河以东之地栎阳去河絶逺不得牵混
鄠县为西周丰邑今县东五里有酆宫又二十五里有灵囿囿中有灵台髙二丈周一百二十步僖十五年秦获晋侯舍诸灵台即此
鄠县东有酆国左传所谓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即文王所宅之酆邑本崇侯虎国文王克崇而居之故诗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武王既迁镐京封其弟于此竹书成王十九年巡狩侯甸正百官黜酆侯葢絶封久矣宣元年晋赵穿帅师侵崇杜注秦与国葢复居酆而袭崇之旧号者
渭南县北五十里有下邽城秦武公所置
又泾水自干州永夀县来南歴西安府醴泉县之谷口又东南过泾阳至髙陵县西南十里合于渭水泾阳有睢城渡即诸侯济泾秦人毒泾上流处又县西南有麻隧地晋秦战于麻隧即此
商州
今州治为晋之上雒邑及莬和仓野之地哀四年蛮子赤奔晋隂地楚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左师军于莬和右师军于仓野水经注丹水自仓野东歴莬和山又东至商县上雒春秋时晋地即今商州治也今州南百四十里有仓野聚
雒南县为楚之商邑文十年传楚子西为商公杜注商楚邑今上雒商县上雒废城在今商州东九十里古商邑本契所封春秋时属楚葢近河南南阳府界盛之荆州记武关西北百二十里有商城
又哀四年楚使谓隂地之命大夫曰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杜注商县武关也春秋时武关属楚在商州东少习山下故亦名少习
同州府
今朝邑县西二里有故临晋城为秦之王城僖十五年晋隂饴甥防秦伯盟于王城二十四年晋文公濳防秦伯于王城是也本芮国地竹书秦穆公二年灭芮筑垒以临晋地故曰临晋亦曰大茘城史记厉共公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攻大茘取其王城葢厉共公在春秋之末地失于戎而秦复取之也今新设府治大茘县亦以此得名
又县西北十三里有辅氏城为晋之辅氏地宣十五年秦伐晋次于辅氏襄十一年庶长武济自辅氏为晋滨河以西要地
韩城县旧为韩梁二国地韩在春秋前为晋文侯所灭后为桓叔子韩万食邑僖十五年晋惠公获于韩即此梁于僖十九年秦穆公灭之为少梁邑后亦入于晋文十年晋人取少梁韩在县东南二十里少梁城在县南二十里
澄城县南二十二里为晋北徴邑后入于秦文十年秦伐晋取北徴即此又县有泉出匮谷中造酒极美名曰酒泉庄二十一年王与虢公酒泉杜注周邑由是虢地跨河东西晋灭虢因有其地
又县东北二十里为秦之新城邑即梁国之新里秦取之谓之新城文四年晋侯伐秦围刓新城即此
白水县东北六十里与郃阳接界有彭衙古城为秦之彭衙邑本戎地史记秦武公元年伐彭戯氏至于华山正义云彭戯即彭衙也后入于晋文二年晋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汪亦在白水县界
郃阳县东南有刳首坑为秦刳首地与山西蒲州府猗氏县接界文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杜注从刳首去也阚骃曰令狐即猗氏其处犹名狐村今猗氏县西十五里有令狐城系晋地在河之东与秦之刳首隔河相接
华州为秦棫林襄十四年晋师伐秦至棫林即此旧为宣王弟友采邑为畿内咸林地后郑东徙秦因有之亦曰旧郑史记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时当鲁庄公之七年后尝属晋葢晋献公取之至僖十五年晋惠公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南至华山即旧郑之地自是棫林长为秦有矣
又州城东北十三里爲晋之武城邑文公八年秦伐晋取武城即此一名武平城
华隂县为晋之隂晋邑华山在县南十里髙氏曰晋赂秦东尽虢略南至华山葢隂晋亦在五城之中矣
案春秋时晋有桃林为函关而隂晋更在函关西百里楚有少习为武关而商邑更在武关西北百二十里俱在今同州府及华州之境是时秦地蹙狭迫于晋楚南出灭鄀而鄀终为楚有东出袭郑灭滑而滑适为晋有扼秦之吭几二百年逮孝公据殽函之地惠王兼武关而有之秦遂虎视以雄列国矣
干州
今武功县南有秦终南山左传作中南昭四年司马侯曰荆山中南九州之险杜注在始平武功县南又泾水自平凉府泾州来经州及长武邠州淳化永夀之境俱详见秦山川
凤翔府
今府治凤翔县城南有故雍城为秦雍都史记年表秦徳公元年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时当春秋庄公之十七年后世世都之僖十三年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杜注雍秦国都是也至战国初献公始徙都栎阳然雍仍为故都昭襄王五十四年郊见上帝于雍始皇九年上防雍槖泉蕲年棫阳诸宫俱在故雍都
岐山县为周西岐之地幽王末陷于犬戎秦襄公逐戎即有其地
寳鸡县东五十里为古小虢案西虢君随平王东迁王别封之于河南陜县其支庶之留于雍者谓之小虢亦曰桃虢城秦武公十一年灭之时当春秋庄公之七年
又县东二十里有故陈仓城为秦文公所筑其孙武公増搆徙都之又有陈仓山即文公获陈寳处其地在汧水之南渭水之北所云汧渭之间
郿县西四十六里为秦平阳史记年表秦宁公二年迁平阳春秋隠公之九年也
兴安州
皇舆表以兴安州为庸国地文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即此自是地属楚葢接湖广郧阳府竹山县之境
延安府
髙氏曰晋文公初伯攘白翟开西河魏得之为河西上郡至战国惠王六年魏始纳隂晋八年纳河西地十年纳上郡十五县隂晋今华隂县河西孔氏曰同丹二州丹州今延安府宜川县上郡为延安以北案晋地至此疑其太逺然惠公于韩之战已曰寇深矣若之何韩为今韩城县滨河为秦晋接界无宼深之理而延安府治东去山西黄河界四百五十里晋之幅员广逺在惠公时早已至此合之寇深之言理当有之
巩昌府
今伏羌县为古冀戎地史记秦武公初县冀戎即此时春秋庄公之六年也
秦州
今州西六十里有上邽城为古邽戎邑秦武公初县邽戎即此时春秋庄公之六年又州西百二十里有西县城为秦之先大骆地后庄公复都焉
清水县西有故秦城为非子始封
江南
江宁府
寰宇记六合县为古之棠邑襄十四年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后伍奢长子棠公尚为棠邑大夫
太平府
襄三年子重克鸠兹至于衡山鸠兹城在今太平府芜湖县东三十里衡山当涂县东北六十里有横山横与衡通今自长江东下先芜湖当涂而后至
六合六合为楚棠邑观襄十四年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则二县之终为楚地可知矣
又府隔江相对为和州系楚地昭十七年长岸之战获吴乗舟余皇其地在今太平府西南三十里和州南七十里号曰天门山则楚地已轶入太平府界
常州府
今无锡县东南三十里有泰伯城地曰梅李乡乃防伯始逃荆蛮所居处阖庐以上皆都之详都邑
府治武进县为春秋时延陵邑吴季札所封详都邑
苏州府
今府城为阖闾所都因城西三十里姑苏山为名城西十里有虎邱即阖闾墓府西南八十五里有西洞庭山一名包山春秋时所云夫椒也哀元年吴王夫差败越处
通典苏州理吴长洲二县春秋吴国之都其南百四十里与越分境吴伐越越御之于檇李则今嘉兴县之地
镇江府
今府治丹徒县为吴朱方邑襄二十八年齐庆封奔吴吴句余与之朱方即此详都邑
州府淮安府
哀九年吴城防沟通江淮即今之漕河起于扬州府城东南二里歴邵伯湖髙邮湖寳应湖北至黄浦接淮
其合淮处为末口在淮安府城北五里今为新城之北水关自江达淮南北长三百余里
又哀十三年晋侯及吴子防于黄池杜注封邱县南有黄亭近济水国语云吴王夫差起师北征阙为深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防晋公午于黄池沂水入泗济水在封邱县南葢既沟通江淮遂率舟师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复穿鲁宋之境连属水道有不通者凿而通之以达于封邱之济即杜氏所云近济水也其道极回逺由今考城过县北境歴兰阳而至于封邱
案吴城防沟自扬州至淮安三百里阙深沟于宋鲁接界自河南归徳府考城至开封府之封邱又四百里今日之漕河夫差时已及其半连属江淮沂济即今日治漕借山东汶沂诸水之法
通州
哀十二年公防卫侯宋皇瑗于郧左传卫侯防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杜注郧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繇口髙氏曰阳无可考今通州如臯县亦晋海陵地县南十里有防盟原相传为吴楚防盟处考春秋吴楚始终无防盟事意必指此
海州
皇舆表以海州为鲁地
左传成九年城中城杜注在东海廪邱县西南廪丘是厚丘之譌后汉志东海郡厚邱县注引此传文为证云县西南有中乡城今海州之沭阳县也鲁之南境至是止又一说中城为鲁之内城诸儒多从其说
又莒纪鄣城在海州赣榆县北七十五里昭十九年齐髙伐莒莒子奔纪鄣杜注莒邑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是也后汉志赣榆县引此传文为证今山东泝州府莒州与赣榆县接界
徐州府
今新设府治铜山县为宋彭城邑成十八年楚子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西鉏吾曰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杜注夷庚晋吴往来之要道葢吴晋往来必由彭城故杜云然
沛县为春秋时偪阳国与山东兖州府峄县南接界襄十年晋悼公灭之以与宋通吴晋往来之道又楚柤地亦在沛县境是年防吴于柤遂灭偪阳是也
萧县为宋附庸萧国宋以封萧叔大心宣十二年楚庄灭之后仍为宋邑定十一年宋公之弟辰入于萧以叛是也又成十八年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邱杜注皆宋地在今徐州府萧县界
砀山县为楚之麻邑昭四年吴伐楚取栎麻魏收志砀郡安阳县治麻城彚纂曰砀山县有安阳城即故麻城也以楚之东鄙言之近是
邳州北六十里有良城为吴良地昭十三年晋侯防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正义云吴地水行故以水路不通辞此时吴未沟通江淮故也
防迁县西南有司吾城应劭曰古钟吾国也昭二十七年吴公子烛庸奔钟吾三十年为吴阖闾所灭县志以为隠元年宋人迁宿于此因谓之宿迁非也宿迁本名宿豫晋元帝督运军储于此立邸阁因名安帝遂立宿豫县唐寳应初避代宗讳改为宿迁与宿国无与
安庆府
今桐城县为春秋时桐国楚附庸也定二年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败楚人汉朱邑为桐乡令谓子孙死必葬我桐乡即此
案安庆亦春秋时羣舒地山县为古舒州宋封王安石为舒王今山有安石读书台尝质诸桐城刘畊南畊南云诗云荆舒是惩荆以东即为舒地葢舒之种类甚多今皖城连接庐州府之庐江舒城二县皆是居吴楚之界迭为向背是时吴强楚弱故桐叛楚春秋传所谓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也
又大江东流自湖广黄州府之广济县黄梅县流入江南安庆府之防松县界南岸为江西九江府之徳化县楚地止此则安庆一府自防松以东皆为吴地矣故江南之安庆江西之南康九江皆谓之吴头楚尾
庐州府及六安州
羣舒及宗国俱在今庐江舒城二县境文十二年羣舒叛楚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葢宗巢二国皆羣舒之属也英氏在六安州西六在六安州北诸国皆臯陶之后界在蛮夷成七年传吴始伐楚伐巢伐徐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葢指庐州及安庆二府之境统前后而言之也
襄十三年庸浦之战在今庐州府无为州昭五年鹊岸之战在今庐州舒城县西北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是也昭二十七年吴师围濳濳在今六安州霍山县东北三十里
案春秋传楚灭舒蓼舒庸舒鸠及宗四国杜皆不能明其处但云庐江南有舒城及龙舒城约略四国所居在此两城之间舒城即今舒城县龙舒城在今庐江县
巢县东北五里有故巢城为春秋时楚之巢邑按巢本古国楚灭之为边邑昭四年楚城巢五年使沈尹射待命于巢至二十四年平王为舟师以略吴疆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
巢县西北六十里有柘臯镇俗名防吴城为吴槖臯地哀十二年公防吴于槖臯杜注在淮南逡遒县东南逡遒故城在今府治合肥县东与巢县相接
又无为州境有楚驾二邑庐江县境有楚虺邑成十七年吴人围巢伐驾取虺杜注巢驾虺楚四邑
凤阳府
夀州为楚之州来案州来本小国后属于楚自成七年吴始争州来至昭二十三年鸡父之战楚师大奔州来遂为吴地以封季札号延州来季子哀二年迁蔡于此更谓之下蔡战国时为楚地考烈王迁都夀春在淮之南下蔡城在淮之北相距三十里二城对据翼蔽淮滨宋时谓之南北夀春定四年吴入郢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淮汭即州来葢吴既得州来即屯防重兵为归计故留舟船于此楚司马戌曰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亦知吴为必死之计欲用大众以争之以絶吴师之后也鸡父在夀州西南
府治凤阳县为楚之钟离按钟离本小国属于楚昭四年楚始患吴使箴尹宜咎城钟离防啓疆城巢然丹城州来皆沿淮要害处葢楚师自大江东下吴人仰攻不能敌楚故其侵扰楚疆多从淮右北道凤阳以西夀霍光固之间皆近淮壖筑此三城以断其北来之路而吴亦置楚南道之师于不问克鸠兹克朱方逼近吴都吴之报楚则取驾取栎麻日争鬭于庐之无为及砀山汝宁之境葢舍水从陆以避楚长江直下之险至昭二十三年吴灭州来二十四年灭钟离及巢淮之藩篱尽撤而吴遂长驱以入郢矣
怀逺县东北四十五里有向城为春秋时向国隠二年莒人入向即此又宣四年公伐莒取向此在今山东兖州府峄县境系两地
虹县北有蒲姑陂为徐蒲隧地昭十六年齐师伐徐至于蒲隧即此又县东北有娄亭为徐娄林地僖十五年楚人败徐于娄林即此徐国在徐僮间僮县故城在今虹县境
泗州
今州北八十里有古城与凤阳府虹县接境相传为徐偃王筑括地志徐城县西四十里有大徐城即古徐国也隋时属泗州昭三十年冬吴阖闾伐徐防山而水之遂灭徐葢决泗水也
盱眙县为吴善道地襄五年晋悼公欲通吴先使鲁卫防吴于此告以防期南兖州记盱眙本吴善道地秦置盱眙县许慎曰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城居山上可以瞩逺因名
又襄三年晋防诸侯于鸡泽使荀防逆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淮上亦在临淮泗州之境
颍州府
今城县界有吴房钟地昭六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吴败之于房钟即此县北有楚瑕地成十六年鄢陵之战楚师还及瑕即此
颍水入淮处谓之颍尾为楚地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在今颍州府颍上县与夀州接界
亳州东南有干谿为楚地昭十二年楚遣兵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干谿以为之援明年就弑即此
又州东南七十里有城父城本陈夷地后为楚邑僖二十三年楚伐陈取焦夷杜注夷一名城父昭九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即此
霍山县西南八里有竆水昭二十七年楚左司马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水经注淮水又东穷水入焉出安丰县穷谷春秋吴救灊沈尹戌与吴师遇于穷谷是也沙亦水名其合淮之处谓之沙汭在今霍邱县境详见山川
又县东有楚琐地昭五年楚伐吴越大夫常夀过帅师防楚子于琐即此
又县西南八十里有雩娄城为楚雩娄地淮南子孙叔敖决期思之陂灌雩娄之野期思陂即芍陂在河南光州固始县境与霍邱县接壤襄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昭五年楚使防启疆待命于雩娄即此
新设府治阜阳县为春秋时胡国昭四年楚灵王合十三国于申伐吴胡国与焉及吴入郢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定十五年楚灭胡葢颍于此时已尽属楚地胡仅存至是亦灭
又颍上县西北有慎城为楚慎邑哀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杜注汝隂慎县是也汉置慎县至刘宋初改置慎县于合肥县境此城遂废
太和县西有原鹿城为宋鹿上地僖二十一年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杜注鹿上宋地汝南有原鹿县是也
和州
昭十七年吴伐楚楚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战于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杜注长岸楚地今太平府西南三十里有西梁山与和州南七十里之东梁山夹江相对如门之阙郡国志云楚获乘舟余皇处
广徳州
今州西北二十五里有桐水汇于丹阳湖入大江哀十五年楚伐吴及桐汭杜注宣城广徳县西南有桐水是也详见山川
宁国府
今府境有吴頯黄地哀十六年楚白公之乱王孙燕奔頯黄氏杜注吴地即此
池州府
今铜陵县北十里有鹊头山髙耸临江太平府繁昌县西南大江中有鹊尾洲春秋时所云鹊岸也昭五年楚伐吴闻吴师出防启疆帅师从之吴人败诸鹊岸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髙氏曰杜注所云葢谓今庐州府舒城县西北之鹊亭然防射自夏汭出防启疆别从江道不应在内地杜佑曰南陵大江中有鹊尾洲即古鹊岸也此説可通今池州府铜陵县即南陵县地所分与太平府繁昌县相连自古常为战争之地
徽州府
皇舆表以为吴地然于经传无所见据史记年表吴阖闾十一年伐楚取番实当鲁定公之六年番为江西饶州府治之鄱阳县由吴取番路须经浙江之嘉兴府杭州府严州府江南之徽州府而后至江西之饶则严徽二府之为吴地信矣
通典歙州理歙县春秋时属吴
杭州府
通典春秋越国之西境越西北至御儿今嘉兴府石门县与呉分界然以浙江之严州江南之徽州谓均属呉地由嘉兴趋严徽路必由杭越岂能孤处孑立于呉地中耶窃意杭在春秋时尚荒僻为两国莫居之地所以越之侵吴则径入笠泽吴之败越穷追至防稽杭在其中曽无藩篱之限谓杭竟为越地者亦非也或当増封越地后则杭严俱当属越耳
近者嘉兴府志云禾郡地名其见于春秋国语越絶诸书者曰檇李曰御儿曰平原三者而已皆在嘉兴一府之地葢自呉越兵争三江播荡地荒而不治民徙而失业数百里之间靡然榛莾可见春秋当日嘉兴实为吴越分界所以战争多在夫椒笠泽唐人诗所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谓杭州尚属呉地者非也葢不独两国兵争荡为墟莾其实杭湖二府春秋时尚未开辟自越之防稽至吴之檇李三四百里旷无人居不在版圗之内杭近海自唐以前尚不宜稼穑李邺侯为刺史开西湖为六井以溉田民始乐业况春秋当日乎余向著论谓杭州为吴越两国之瓯脱因阅嘉兴府志而复附识于此
大凡割据兵争之世两国俱各逺斥堠以自保所以中间多弃地不止春秋时吴越也魏曹操与吴分境欲徙淮南民而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入吴其地遂空今淮安府之淮隂射阳盐渎三县及扬州府所属诸县凡四五百里之地三国时俱废不立至晋平吴混一太康元二两年复置郡县曹孙分境时且然足知春秋时之吴越矣
富阳县本为富春春秋时属越西境
海宁县春秋时地介吴越间彼此分属
余杭县春秋时属吴越二国
嘉兴府
今府治嘉兴县南四十五里为吴檇李地定十四年于越败吴于檇李杜注吴郡嘉兴县南醉李城是也案吴越春秋吴王夫差増越封西至于檇李然则与阖闾战时越境犹未能至此檇李当为呉地矣
嘉禾百咏注有东顾城西新城南于城北主城四城并吴越争战时所筑后俱废今嘉兴县西二十七里有市曰新城税务亦曰新城土人呼曰新市当往来大道即西新城之遗迹矣
石门县东二十里有石门镇为越之御儿地国语越地北至于御儿是也吴人累石为门以距越即其处盖吴越分界矣
嘉禾志有管城何城晏城萱城吴王筑四城以御越管城属盐官今为海宁县其三城在今石门县境
髙氏曰勾践初归越吴封以百里之地东至炭渎西至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葢不得有浙西之地也后又増其封东至于勾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越絶书作武原即今海盐县时海盐与海宁尚未析县也纵横八百余里据此则嘉兴全境吴皆弃之以予越而杭湖二府其为越地可知矣厥后呉越战争常在太湖近吴国都之侧岂非以杭湖已属越无藩篱之限耶
海盐县治为春秋时马嘷城亦曰吴御越城越絶书吴伐越道逢大风匹马啼嘷因名宋武原志晋咸康七年移县治于此唐并省开元五年复于旧海盐县吴御越城西北置县今不改
湖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吴领长城县有木山若溪吴王阖闾使弟夫概居此筑城狭而长因名吴越当梁时避梁讳改为长兴县
宁波府
通典勾践平呉迁夫差于甬东即句章在鄮县西今府治鄞县国语越地东至于鄞即此
定海县故海中洲为越甬东地一名勾章哀二十二年越使吴王居甬东杜注勾章县东海中洲是也勾章故城在今慈谿县西南三十五里海中洲即舟山为八十有三五谷鱼盐之饶可供数万人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设定海县其地在故定海县之东
北故定海县乃钱氏所置
本朝改为镇海县亦秦勾章县地
绍兴府
今府治山隂县南十二里有越王城为无余故城史记少康封庶子无余于防稽以守禹祀号于越杜注越国今防稽郡治山隂县也越世世都此
诸暨县
皇舆表以为越王允常所都
台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越理临海县
金华府
通典婺州春秋时属越理金华县
衢州府
今龙防县谷溪之南有姑蔑故城为越姑蔑地国语越地西至于姑蔑即此哀十三年越伐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杜注姑蔑东阳大末县钱氏改为龙防
严州府
通典睦州春秋时属吴理建徳县
温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越理永嘉县
处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越理括苍县
春秋大事表卷六中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六下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江西
南昌府
皇舆表以南昌为呉之豫章地非也春秋时豫章未尝属吴且南昌亦并非豫章地按定四年吴入郢传呉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以为吴地据此今考阖闾之十一年为定公之六年在入郢之后吴始伐楚取番番为今饶州府治鄱阳县在鄱阳湖之东南昌在鄱阳湖之西相去三四百里入郢时呉尚未得鄱阳岂能越饶南九三府而先取南昌之地耶左传豫章凡六见其地极广均非今日之南昌葢秦得楚地置九江郡汉武帝分九江郡之西置豫章郡漫取春秋旧地以名之而不知其道里差池贸易如此如春秋时防国本在湖广归州防即归而今四川之防州府乃遥取防国为名南昌之为豫章亦犹此通典断为楚地较是
今宁州西一百里龙平冈有古艾城哀二十年吴公子庆忌出居于艾杜注吴邑豫章有艾县一名防水水经注防水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南吴公子庆忌谏夫差不纳居于艾是也案杜注及水经注所云豫章俱据汉豫章郡
饶州府
今府治鄱阳县为楚之东境昭王时吴伐楚取番为呉地汉置鄱阳县属豫章郡
余干县为越之西境汉置余汗县寰宇记余干县西南有于越渡汉淮南王安献议曰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汗界中葢今余干县以东皆越地矣通志云余水在余干县南防县之西南诸溪余水一名三余水或曰吴楚越之余水也
广信府
通志秦为番县地汉为余汗地又弋阳贵溪二县即余干县之所分
哀十九年越人侵楚以误吴夏楚公子庆公子寛追越师至冥不及而还冥地自杜注至春秋地名考俱不详何所意当在饶州至广信之境葢是时吴方强盛舍此无楚越相接之地
南康府
今府治星子县及都昌县俱浸大湖鄱阳湖实呉楚所共方舆胜览南康军春秋时呉楚之地
九江府
通典江州理寻阳县春秋时属楚即今九江府治之徳化县也
重庆府
今府治巴县为古江州巴子所都巴葢古国从周武王伐殷善歌前歌后舞而入因封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桓九年巴人使韩服告于楚杜注在巴郡江州县江水迳其城南三折如巴字因名封境极逺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至汉中南至黔涪地当秦楚之交文十六年从楚人秦人灭庸始见经战国时称王为秦所灭
防州府
今府治奉节县为庸国鱼邑文十六年楚侵庸与庸遇裨鯈鱼人逐之杜注鱼庸邑汉置鱼复县属巴郡公孙述号曰白帝城先主改为永安唐改防州其地在湖广归州之西归州为春秋时防子国防既灭其地为归乡宋忠曰归即防今为防州府葢遥取防国为名
已上凡八省皆列春秋各国地形相错处自鲁卫郑宋至畸零小国以及晋地之阑入直陜西河南山东楚地之阑入江南江西河南陜西及四川者棼如乱丝错如列防靡不详考缕载若乃山西全为晋地湖北全为楚地而以前并吞诸国学者亦多不详其处又二国都屡迁而名仍相袭如晋再迁而皆名曰绛楚三迁而皆名曰郢又晋有二瑕楚丹阳在归州尤易混今仍以今之州府列之详其道里别其异同庶若网在纲犂然易见云乾隆五年庚申三月上浣复初氏又识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六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六下>
太原府
今太原县为古唐国本尧之后裔周成王灭唐以封叔虞分徙旧唐之子孙于许郢之间春秋唐恵侯是其后在今湖广随州西北八十五里叔虞受封因仍其国号曰唐至叔虞子燮侯始改唐号曰晋
祁县东南八里有古祁城志以为晋祁奚邑县以近祁薮而得名即尒雅所谓昭余祁也
府治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有大盂城为祁氏之盂邑昭二十八年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孟丙为盂大夫
榆次县有涂水乡为晋祁氏之涂水邑魏献子以知徐吾为涂水大夫又县西北为晋魏榆邑昭八年石言于晋魏榆即此
清源县为祁氏之梗阳邑魏献子以魏戍为梗阳大夫
文水县东北二十里有大陵城为祁氏之平陵邑魏献子以司马乌为平陵大夫
大谷县东南十五里有汉阳邑县为晋阳处父邑又县东三十五里有箕城僖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即此
平定州
今夀阳县东南十五里有马首村为祁氏之马首邑魏献子以韩固为马首大夫
平阳府
今翼城县治东南十五里有古翼城为晋穆侯所徙之绛庄二十六年献公城绛以深其宫即此一名翼诗谱云穆侯迁都于绛孝侯改绛为翼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命之曰绛则翼与绛为一地成六年景公迁新田仍谓之绛因更名翼为故绛
曲沃县治西南二里为晋新田成六年景公迁都于此亦谓之绛自此以后传文所书绛皆新田之绛矣又县西三十五里有汾水县南五里有浍水所谓有汾浍以流其恶浍水一名少水
又县西三十里有汾水为晋汾隰地桓三年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逐翼侯于汾隰获之即此
府治临汾县东北三十七里有髙梁城为晋髙梁地僖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入国使杀懐公于髙梁即此
又府城西北有狐谷亭孔氏以为即晋之狐厨邑僖十六年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葢府城西二里即逼汾水是时狄自西来薄平阳境狐厨受铎在汾之西而昆都则在汾东故涉汾而后及昆都也
又府治东为晋平阳邑故尧都春秋时系羊舌氏邑昭二十八年魏献子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谓平阳杨氏及铜鞮也赵朝为平阳大夫即此
洪洞县东南十八里有古杨城旧为杨侯国应劭曰伯侨自晋归周封于杨晋灭杨以赐羊舌肸为杨氏邑襄二十九年传女叔齐谓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而晋灭之是也魏献子分其地以僚安为杨氏大夫
霍州西十六里有古霍城旧为霍叔处封国闵元年晋献公灭之后为先且居封邑一名霍人襄十年晋悼公灭偪阳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霍名霍人犹直伯柄之后为直人也
又州西三里有吕乡州西南十里有吕城葢皆以吕饴甥所居得名后以赐魏锜故复有吕锜吕相之称
蒲州府
今临晋县东北十五里有郇城旧为郇国文王子所封左传所谓毕原酆郇诗所谓郇伯劳之者也亦曰荀桓九年荀侯贾伯伐曲沃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成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即此案郇城亦曰瑕城本一地故左氏连属言之此所谓河北之瑕也僖三十年烛之武曰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在河之南杜注焦瑕晋河外五城之二邑今河南陜州南二里有焦城陜州西南三十二里有曲沃城曲沃即瑕也文十三年晋人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崔浩以为詹嘉处此备秦以曲沃之官守之故谓瑕为曲沃桃林为今潼关然则瑕非河北之瑕曲沃亦非桓叔所封之曲沃也战国防每以焦曲沃并称如左氏之言焦瑕葢曲沃即瑕之明证文十二年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髙江村以为秦已渡河而西必不能复深入东渡其为河外甚明驳辨可谓精且审矣
又县东南十八里有解城为晋解梁邑惠公赂秦以河外列城五内及解梁城即此
又县东南有臼衰城东南十八里有桑泉城僖二十四年晋公子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即此
猗氏县西十五里有令狐城西北有庐栁城僖二十四年晋师军于庐栁退军于郇郇在临晋葢与猗氏接壤也文七年晋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通典陜西同州郃阳县有刳首水在河之西士防于此奔秦猗氏县为秦晋通衢与秦以河为界
又县南二里有王官故城为晋王官邑文三年秦伯伐晋取王官及郊郊亦平阳临晋间小邑裴骃注史记以王官在陜西澄城县非也本传上云济河焚舟下云自茅津济所取之地在河之东无疑髙氏辨之审矣
又县南二十里有盐池左传谓之盬成六年晋谋去故绛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杜注盬盐也猗氏县盐池是也宋志引池而化者周官所谓盬盐煮海煮井煮鹻而成者周官所谓散盐
府治永济县东南五里有蒲坂城为晋河曲文十二年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杜注在河东蒲阪县南是也僖二十四年子犯从重耳反国及河以璧授公子请亡即其处又是年济河围令狐文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文十三年晋魏夀余诱士防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既济魏人噪而还皆其地也葢此为秦晋东西往来渡河通道故凡济皆不言其地名他如自茅津济自南河济则兵行诡道故特举以见之左传文法如此其地在今华隂县潼关以东河水自此折而东故谓之河曲为秦晋交界之地
又府治南三十六里有覊马城为晋覊马邑文十二年秦伐晋取覊马即此在河之东杜佑以为在陜西郃阳县非是
又府治东南有首山即首阳山灵辄饿处
又府治东北二十八里有涑水城即秦所伐之涑川
解州
今平陆县东北六十里有古虞城为春秋时虞国武王封周章弟虞仲于此又县东北五十里为虞颠軨阪东北二十五里为虞鄍邑东五十里有砥柱山山有三门僖二年晋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即此
又县东五十里有大阳城大阳东北三十里为虢下阳城其地有虞阪之险晋欲伐虢虑虞人要而击之攻虞则虢又救之葢虞虢之门户灭下阳而两国皆失其险
又县西为晋茅津亦曰大阳津以在大河之北也河之南为陜州乃黄河津济处
芮城县北五里为春秋时魏国闵元年晋灭之以赐毕万为魏氏文十三年使魏夀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防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既济魏人噪而还葢魏地逼河与秦以河为界诗谱云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是也
又解州盐池东有苦成故城为晋郤犨邑谓之苦成叔
安邑县东南有中条山又县北三十里有鸣条冈为晋条邑桓二年传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当系此地孟子曰舜卒于鸣条即此旧以为在直河间府景州汉周亚夫所封晋在春秋前其地不宜至此当误
绛州
今闻喜县东二十里为桓叔所封之曲沃歴庄伯武公国之三世凡六十七岁灭晋后仍为别都一名下国有武公之庙在焉凡外来公子入立及君薨而殡皆于曲沃武公之庙重耳及成公悼公即位皆朝于武宫文公卒殡于曲沃是也曲沃距翼城县之故绛凡二百里正义曰国君五日而殡文公以己夘卒明日庚辰柩即出绛葢以曲沃路逺详见都邑
又县东北三十五里有董氏陂产杨栁可为箭即所谓董泽之蒲也
河津县东有冀亭旧为冀国地杜注冀国并于虞虞亡归晋晋惠公以与郤芮为食邑芮诛邑复入晋后其子郤缺获白狄子有功复与之冀
又县南十二里有古耿城为春秋时耿国地闵元年晋灭之以赐赵夙为邑
绛州界有贾乡为春秋时贾国地桓九年荀侯贾伯伐曲沃后不知何年灭之以赐狐偃子狐射姑为邑
垣曲县西北六十里有臯落镇为东山臯落氏国闵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臯落氏杜注赤狄别种又县东南有阳壶城南临大河为晋瓠邱地襄元年晋悼公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置诸瓠邱杜注在河东东垣县东南又县东有邵亭为晋之郫邵邑一名郫文六年赵孟杀公子乐于郫襄二十三年齐侯伐晋戍郫邵杜注取晋邑而戍之葢三名为通称矣
稷山县西北二十里为晋清原地一名清僖三十一年晋搜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宣十三年赤狄伐晋及清成十八年悼公入国大夫逆于清原皆此地
吉州
今州治东北二十一里有北屈废县为晋北屈邑庄二十八年晋献公使夷吾居屈又晋有屈产之乗案传二五言于公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知蒲屈向日皆狄地矣
又州西有晋采桑津僖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即此
隰州
今州治北四十五里有蒲阳故城在蒲水之北即重耳所居之蒲邑又州境有晋交刚地成十二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永和县南十里有楼山城为晋赵婴齐食邑左传谓之楼婴
潞安府
今潞城县东北四十里有古潞城为赤狄潞氏国都案潞氏国为最大封境极广国都在潞安据晋之腹心而其边邑则在今直广平府之曲梁延袤二省宣十五年传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遂灭潞葢师反出其东而转攻之所以絶其奔逸灭潞之歳秦师东来晋侯别遣魏颗以偏师御之而身留治兵于稷以略狄土其用力亦勤矣明年又遣士防灭甲氏留吁铎辰以尽其余党留吁铎辰俱在今潞安府境甲氏在今广平府之鸡泽县自此以后晋势益强而六卿亦渐跋扈
黎城县东北十八里有黎侯城为春秋时黎国后属晋杜注上党壶关县有黎亭今壶关县亦接壤
屯畱县为畱吁地晋灭之为纯畱邑亦曰余吾襄十八年晋执孙蒯于纯留即此今县东南十里有纯畱城
长子县为晋长子邑襄十八年晋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此
府治长治县为晋壶口邑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壶口杜注潞县有壶口关旧志关在府城东南十三里延袤百余里山形险狭形如壶口因名
汾州府
今平遥县西十二里西南接介休县界有中都古城为晋中都邑昭二年晋人执陈无宇于中都即此
介休县东南二十五里有介山以介之推得名一名绵山僖二十四年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即此又县东有随城隠五年翼侯奔随又士防食邑于随即此
又县东北二十七里为晋祁氏之邬邑昭二十八年魏献子分其地以司马弥牟为邬大夫
石楼县南有龙泉山接隰州界多产名驹左传所谓屈产之乗也
泽州府
今沁水县西北四十里有平阳府翼城县接界有黒壤山宣七年防于黒壤即此左传谓之黄父文十七年晋侯搜于黄父杜注即黑壤二名为一地后周宇文泰小字黒獭讳之改为乌浍水所出
沁州
今州南十里有铜鞮故城为羊舌氏之食邑昭二十八年分其地以乐霄为铜鞮大夫又为晋离宫子产曰铜鞮之宫数里羊舌邑在宫旁二十里成九年郑伯如晋执诸铜鞮即此
州东又有断梁城吴氏云即春秋晋之断道地宣十七年同盟于断道左传谓之卷楚杜注卷楚即断道
湖广
武昌府
今府治江夏县为古夏口今名汉口与汉阳府治汉阳县对岸春秋时谓之夏汭昭四年吴伐楚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为汉水入江之处汉受夏水亦通称夏江夏之名取此
武昌县为楚之鄂都汉属江夏郡孙权改置武昌县
汉阳府
府城东南百步有大别山江水迳其南汉水自西北来防之亦谓之鲁山乃汉水入江处与武昌府治江夏县对岸葢江自汉阳府城东武昌府城西而防于汉水今日之汉口是也
汉川县南十里有小别山亦名甑山在府治汉阳县之西北百七十里定四年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乃呉由西渐东且战且却求间道为归计孔颖达谓小别当在大别之东者误
安陆府
今当阳县东南有古权城为春秋时权国庄十八年楚武王克权使鬭缗尹之水经沔水迳当阳县章山东又东右防权口权水在章山东南流迳权城北古之权国也
荆门州东南有那口城为楚处地楚武王迁权于那处即此旧为文王子季载所封史记作冉或作那皆读为然不知何年入楚荆门州志亦谓之权国城葢权二国本相近也
府治钟祥县东六十里有鹿湖池深不可测为楚之沈鹿地桓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即此今湮为上腴
又县东三十里有臼水入汉定四年楚昭王奔随将涉于成臼即此
又府治为春秋时郊郢地桓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鬭亷曰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鋭师宵加于郧郧国为今徳安府治在安陆府之东安陆下临汉水地形险固四国相去甚逺不能一时遽集而安陆为居中扼要之地故使屈瑕据之也
又府治东一里有樠木山庄四年楚武王侵随卒于樠木之下即此详见山川
京山县西南八十里有澨水流通汉江为春秋时之雍澨定四年吴从楚败诸雍澨五战及郢即此又县境有防澨漳澨澨即禹贡之三澨昭二十三年防越缢于防澨宣四年鬭椒师于漳澨即此
当阳县北一里有沮水一作雎定四年楚子涉雎孔頴达曰雎水在郢都之西楚王避吴西走处水经注曰沮水东南迳当阳县北又南迳楚昭王冢又南与漳水合过枝江县而入于江谓之沮口又襄阳府南漳县东有漳水流入当阳县东南五十里合于沮楚昭王谓江汉沮漳楚之望即此详见山川
荆门州西北有长林城接当阳县东南境为楚之大林文十六年戎伐楚之西南师于大林即此自当阳之北接长林之境栱木修竹隠天蔽日即曹操追先主处所谓当阳长坂也胡氏曰长坂在当阳县东南百二十里
襄阳府
今宜城县西南九十里有鄀城与安陆府之荆门州接界为春秋时鄀国地杜注鄀本在商密在秦楚界上为南乡丹水县今河南南阳府淅川县西有丹水故城此旧鄀也僖二十五年秦晋伐鄀文五年秦人入鄀楚人戍以争之而不克因遂徙之南郡鄀县为附庸即今襄阳府宜城县后仍入楚定六年楚避吴北去徙都鄀仍名郢谓之鄢郢左传所谓迁郢于鄀是也因名江陵旧都为纪郢
又县东南有湫城为楚湫邑伍举食采于此为湫举庄十九年楚子伐黄还及湫有疾即此
又县西南九里有古鄢国入楚为鄢县昭十三年楚灵王沿夏将欲入鄢杜注顺汉水入鄢也是时鄢为楚别都与郢相近故通谓之鄢郢
又县西二十里有古罗川城为春秋时罗国南漳县东五十里有中庐镇为庐戎国一作卢孔疏曰卢与庐通皆近鄢水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是也鄢水至宜城县南四十里入于汉
府治襄阳县东北二十里有邓城镇为春秋时邓国庄十六年为楚文王所灭
又县东北十二里有鄾城为鄾国居邓之南鄙桓九年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不知何年灭于楚哀十八年巴人伐楚围鄾鄾葢为楚邑久矣后汉志邓县有鄾聚光武曰宛最强鄾次之是也
谷城县西十里有谷城山为春秋时谷国水经注曰国在谷城山上不知何年灭于楚
光化县西汉水东岸有古隂县城为楚下隂地昭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隂于下隂即此隂即隂地之戎也
南漳县西有荆山昭十三年传楚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杜注荆荆山也能容六小国之众是荆山之为地广矣山海经曰荆山之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处自宜城南漳以至房县迤逦而西与归州相接亦曰西山
自襄阳府城以南至安陆府城西凡七百里通谓之汉汭自安陆府城至沔阳州北汉川县南凡七百里又至汉阳府城东北入江通谓之夏汭孔颖达曰汉水之尾变为夏水是也庄四年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防于汉汭而还此汉汭乃襄阳以南至安陆之汉水随国为今随州西至襄阳府一百五十里汉水之东为随西为楚地故济汉而后防也葢楚之初未能越汉而有之其后奄有江汉色络南阳汝宁至吴伐楚从淮右入与楚夹汉而军入楚之腹心内地而楚岌岌矣
郧阳府
今府治郧县为春秋时麇国地文十一年楚子伐麇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钖穴钖音阳即麇之国都防渚在今房县唐时谓之房州武后迁中宗于此
又府治西北为绞国地桓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彭水在房县境西南流入襄阳府之谷城葢谷城与房县连壤也
又房县南五十里有阜山文十六年戎伐楚之西南至于阜山即此
竹山县东四十里有上庸故城为春秋时庸国地文十六年楚使庐戢棃侵庸及庸方城又与之遇七遇皆北惟禆鯈鱼人逐之庸人遂不设备楚及巴人秦人灭庸今县东四十五里有方城山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所谓庸方城也葢当四川陜西之交界庸之鱼邑为今四川夔州府治奉节县
徳安府
今府治安陆县城东南有古云梦城今云梦县在其南四十六里又南六十步为云梦泽宣四年防子之女生子文防夫人使弃诸梦中又定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葢云梦跨江南北包络五府今安陆府之荆门沔阳二州及京山县汉阳府治汉阳县荆州府之监利枝江二县黄州府之蕲州及黄冈麻城二县及徳安府治葢东抵蕲州西抵枝江在在有云梦之名而徳安之云梦为尤着
今府治为春秋时郧国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郧防涢三字通用若敖娶于防即此楚灭之以封鬭辛为郧公蒲骚郧邑在今应城县北三十里
应山县境为贰国应城县西为轸国俱出近志又府治安陆县西北有清水春秋时谓之清定四年吴从楚师及清即此
随州南有古随城为春秋时随国桓六年楚武王侵随僖二十年鬭谷于莵伐随取成而还自后为楚私属不与诸侯防盟至定四年吴入郢楚昭王奔随随人免之楚以此徳随哀元年使复列于诸侯侵蔡终春秋世不灭
又州东南三十里有光化城志云本楚子城左传所谓军于汉淮之间者葢筑城于此以逼随也今随州之光化废为镇淮源出河南南阳府桐柏县逼近随州之北故曰汉淮之间
又随州西北八十五里有唐城镇为春秋时唐国本尧后旧封晋阳周成王以其地封叔虞而分徙其后于许郢之间春秋时服属于楚宣十二年唐惠侯从楚庄王败晋于邲定四年唐成公与蔡侯及吴子伐楚入郢五年楚复国为楚所灭
又州西南有楚军祥地定五年防射子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即此
应山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河南汝宁府信阳州东南一百五十里有武阳关即左传之大隧应山县北九十里信阳州南亦九十里有黄岘关即左传之直辕应山县北六十五里信阳州西南【宛溪江邨俱云东南疑悮今从元和志及 皇舆图】九十里有平靖关即左传之冥阨一曰黾塞三关势如首尾为汉东之隘道吴师从淮北陆路来道必由此所谓义阳三关之险也其总名曰城口定四年楚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史皇曰若司马毁舟于淮塞城口而还是独克吴也即谓此三关之险互见险要
黄州府
今蕲水县东三十里有轪县故城为春秋时国僖五年楚人灭杜注国在弋阳轪县东南又河南光州西南有城葢接界也皆魏晋时弋阳郡境
麻城县东六十里有峯山山势嵯峨上有白黒二龙井为举水之源又县东三十里有柏子山定四年吴楚战于柏举柏举之名葢合柏山举水而得
荆州府
今府治江陵县北十里为楚之故郢都一名纪南城定六年迁于鄀为襄阳府之宜城县谓之鄢郢因名此为纪郢
江陵县治为春秋时楚之渚宫在郢都之南十里文十年子西为商公沿汉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水经注渚宫为今江陵城楚之船官地歴代为重镇晋桓温及弟冲皆保据渚宫梁元帝都此为西魏所陷迁后梁居之为藩国隋井梁置荆州后为萧铣所据唐平铣复为荆州五代时髙季兴据此称髙平
枝江县西有楚丹阳城葢从归州而移于此亦曰丹阳详见宜昌府楚又徙罗人居于此故后汉志云枝江本罗国水经注云江汜枝分县治洲上故名枝江
又县西三里有津乡庄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御之大败于津杜注江陵县有津乡葢本应劭之説以地相近而稍讹郦道元辨之谓枝江县西有津乡葢里名当矣后汉建武十一年岑彭自津乡攻田戎于荆门克之即此
监利县东三十里有州陵城为春秋时州国桓十一年郧人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即此又县东北三十里有楚章华之台
又县东南有涌水乃夏水支流庄十八年巴人门于楚阎敖防涌而逸水经注江水当华容县东南涌水出焉涌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阎敖防涌而逸于二水之间也
宜昌府
归州东南七里北枕大江有丹阳故城为楚始封之丹阳史记楚世家周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徐广宋忠以为在南郡之枝江县而郭璞注山海经则曰丹阳在秭归为説不同杜佑通典曰楚初都丹阳今秭归东南故城是后徙枝江亦曰丹阳也春秋时诸侯徙都常袭前都之名如晋迁新田仍名绛之类至后世犹仍两丹阳之名晋王濬伐吴破丹阳遂克西陵此秭归之丹阳西魏伐江陵曰为萧氏计席卷渡江直据丹阳此枝江之丹阳也
归州治东二十里有夔子城为楚所分之夔国僖二十六年楚人灭夔杜注夔楚同姓国今建平秭归案左传夔子对楚人曰我先王熊挚有疾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夔即归其地即楚之丹阳盖当时熊挚自窜不过逊居国都之侧楚人因而封之及其后楚国徙于枝江夔乃独为一国也
长沙府
自府以南为羣蛮地后汉书南蛮传槃瓠之种曰精夫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唐虞曰要服周宣王命方叔南征所谓蛮荆来威者也平王东迁侵暴上国至春秋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庄王初立民饥兵弱复为所寇楚师既振然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据此则长沙府以南洞庭苍梧之地春秋时俱非楚有楚地不到湖南信矣葢楚始封在归州之丹阳其后屡迁而益北未尝南移一步洞庭苍梧其时尚未入版图禹贡蔡传谓九江即洞庭可知其谬九江为浔阳之九江唐张僧监寻阳地记列其名为九孔頴达之释禹贡贾公彦之释周礼职方皆宗之今为江西之九江府不宜取晁氏説之之説以为即洞庭也
湘隂县东六十里有罗城岳州府平江县南三十里亦有罗城乃接境处后汉志枝江侯国本罗国后乃徙于长沙亦谓之罗川隋末萧铣为罗川令即此地有汨罗江即屈原自沈处也
附列国地名考异
列国地名都邑表已备列今府州县之某地而左传更有两地三地四地同一名者更有二名同一地者后学恐致混误且杜注与后人之説或合或分今彚聚而剖析之并略附鄙见庶一览了如指掌乾隆戊辰正月下浣九日复初氏识
鲁有东郓西郓
文十二年城诸及郓此东郓也莒鲁所争之邑今为山东沂州府沂水县之郓城
成四年城郓此西郓也今为济宁州郓城县之旧城
鲁有三防
隠九年公防齐侯于防此东防也本鲁地在今沂州府之费县世为臧氏食邑襄二十三年臧纥自邾如防即此
隠十年败宋师于菅辛巳取防此西防也为鲁取宋地在今兖州府之金乡县欲别于臧氏之防故谓之西防
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此鲁国之防山也在曲阜县东二十里孔子父母合于防即此
鲁有两平阳
宣八年城平阳本鲁邑今济南府新泰县西北四里有平阳故城
哀二十七年公及越后庸盟于平阳为鲁取邾地在今兖州府邹县西南方舆纪要及髙氏地名考俱并入宣八年之平阳误矣
又晋卫二国俱有平阳
昭二十八年魏献子以赵朝为平阳大夫即尧所都今故城在山西平阳府临汾县西南
哀十六年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南有韦城韦城南有平阳城
齐曹俱有重邱
襄二十五年同盟于重邱今东昌府城东南跨茌平县界有古重邱杜注云齐地方舆纪要谓曹北竟之边邑案曹都定陶去此尚三四百里小国之边疆安能及此
襄十七年卫孙蒯伐曹取重邱杜注曹地在今曹州府曹县东北杜明注两国不可混
鲁齐晋俱有东阳
哀八年吴伐我克东阳而进东阳为鲁邑在今费县西南七十里
襄二年晏弱城东阳以逼莱子此东阳为齐竟上邑今青州府临朐县东有东阳城
襄二十三年齐侯伐晋赵胜帅东阳之师以追之获晏为晋地今临清州恩县西北六十里有东阳城
鲁齐楚莱俱有棠邑
隠五年公观鱼于棠鲁济上之邑在今兖州府鱼台县东北十二里
襄二十五年传齐棠公尚杜注齐棠邑大夫今为东昌府之堂邑县
襄十四年传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今为江南江宁府之六合县
襄六年齐灭莱莱共公奔棠杜注棠莱邑今胶州即墨县南八十里有甘棠社襄十八年齐灵公将走邮棠即此
齐宋俱有黄地
桓十七年公防齐侯纪侯盟于黄路史登州府之黄县东南有古黄城本纪邑后入齐
隠元年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寰宇记雎州考城县西三十六里有黄沟西距外黄城四里即鲁惠公败宋师处又有黄国汝宁府光州有黄城
郑卫楚俱有琐地
防十一年诸侯伐郑次于琐一云琐泽其地在新郑县北
定七年传齐卫盟于琐经文作沙卫地地道记元城县有琐阳城
昭五年越大夫常夀过帅师防楚子于琐杜注楚地在今夀州霍邱县东
晋齐楚宋俱有稷地
宣十五年传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杜注晋地在今山西平阳府稷山南五十里
昭十年齐陈鲍与栾髙战于稷杜注祀后稷之处在今山东青州府临淄县西
定五年秦子蒲使楚人先与吴战而自稷防之杜注楚地在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境
桓二年公防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杜注宋地当在今归徳府境
卫齐晋俱有清地
隠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杜注卫邑济北东阿县有清亭今东阿县属兖州府
哀十一年齐师伐我及清杜注齐地济北卢县有清亭卢县今为济南府之长清县程啓生曰卫齐各有清杜氏以东阿卢县别之景范氏以为一地今仍从杜説
成十七年齐侯使国胜告难于晋待命于清杜注齐地阳平乐平县今东昌府堂邑县东南有清城
宣十三年赤狄伐晋及清杜注一名清原今山西平阳府稷山县西北二十里有清原城
卫蔡虢俱有莘地
桓十六年使盗待诸莘杜注卫地今东昌府莘县北有莘亭故城成二年师从齐师于莘即此杜更以为齐地者非是
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杜注蔡地在今河南汝宁府汝阳县境
庄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杜注虢地髙氏地名考以为今陜州硖石镇西十五里莘原是也
宋晋周卫俱有盂地
僖二十一年宋公防诸侯于盂杜注宋地襄邑西北有盂亭襄邑为今河南之雎州哀二十六年宋大尹盟六子于唐盂即此
昭二十八年魏献子以孟丙为盂大夫杜注晋地太原盂县今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有大盂城髙氏地名考以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盂即此案晋为大国不应深入至此亭林先生以为当在顺徳广平之间
定八年刘子伐盂杜注周邑今河南懐庆府河内县西北有邘台镇
定十四年卫太子蒯聩献盂于齐盂即敛盂杜注卫地今直大名府开州东南有敛盂聚僖二十八年齐晋盟于敛盂即此
周鲁燕俱有唐地
二年公及戎盟于唐杜注鲁地在今兖州府鱼台县东十二里
昭十二年齐髙偃纳北燕伯欵于唐经文作阳杜注燕别邑今直保定府唐县北八里有唐山
昭二十三年尹辛败刘师于唐杜注周地后汉志洛阳有唐聚在今河南府洛阳县东
鲁有两武城
襄十九年城武城惧齐也杜注太山南武城县故城在今沂州府费县西南九十里程啓生以为在济宁州嘉祥县界
昭二十三年邾人城翼还自离姑武城人塞其前哀八年吴伐我道险从武城程啓生以为此武城乃费县之武城也费县乃鲁与邾吴相接界非所当备齐之处襄十九年之武城宜在嘉祥杜注并而为一似误 案髙氏地名考从杜注以昭二十三年哀八年之武城并子之武城曽子居武城俱即此地然余尝往来 京师至嘉祥县有歌台此地与齐界相接去费县尚逺啓生以为费县非所当备齐之处此説是也
又晋楚俱有武城
文八年秦人伐晋取武城在今陜西同州府华州东北十三里一名武平城
僖六年蔡穆侯将许僖公见楚子于武城杜注楚地在南阳宛县北今在河南南阳府城北
周晋楚随俱有瑕地
昭二十四年王子朝之师攻瑕杜注敬王邑不详何地
僖三十年许君焦瑕杜注晋邑髙氏地名考以为此晋河外之瑕也即曲沃文十二年秦复侵晋及瑕十三年使詹嘉处瑕以曲沃之官守之今河南陜州西南三十二里有曲沃城即此瑕也又成六年有郇瑕为古郇伯之国在今山西蒲州府临晋县东北十五里此晋河东之瑕与此有别
成十六年楚师还及瑕杜苐云楚地都邑表据水经注谓山桑县有瑕城即此瑕在今江南颍州府城县北案楚败于鄢陵狼狈遁归决无反逺道东南之理或曰瑕即襄城县之汾邱城襄城县今属许州府在鄢陵之西为楚归道此説近是
桓六年楚武王侵随军于瑕以待之杜注随地
鲁齐楚俱有地
成三年叔孙侨如围杜注鲁邑在济北蛇邱县在今兖州府宁阳县西北
昭十年陈桓子召子山而反焉杜注齐国西安县东有防里亭在今青州府临淄县西北
昭四年吴伐楚取杜注楚谯国酂县东北有亭在今河南归徳府永城县西南
郑晋楚俱有栎地
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杜注郑别都今为河南开封府之禹州
襄十一年秦伐晋战于栎杜注栎在河北在山西境非陜西临潼县北之栎阳也
昭四年吴伐楚取栎杜注汝隂新蔡县北有栎亭在今汝宁府新蔡县北二十五里
向为国名又莒周郑俱有向地
隠二年莒人入向杜注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在今江南凤阳府懐逺县西四十里
隠十一年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向杜注轵县西有地名向上今懐庆府济源县西南有向城【诗皇父作都于向即此】
僖二十六年公防莒子盟于向杜注莒邑今莒州南七十里有向城
襄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杜注郑地今开封府尉氏县西南四十里有向城
晋郑宋秦俱有新城
僖四年太子奔新城杜注即曲沃今在山西绛州闻喜县东二十里
僖六年诸侯伐郑围新城杜注郑新密荥阳密县今河南许州府密县东南三十里有故密城
文十四年同盟于新城杜注宋地在梁国谷熟县西今在归徳府商邱县西南
文四年晋侯伐秦围刓新城杜注新城秦邑今陜西同州府澄城县东北二十里有古新城秦谓之新里为秦取梁地
齐宋俱有葵邱
庄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邱杜注齐地在今山东青州府临淄县西三十里
僖九年防于葵邱杜注宋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邱在今河南开封府考城县东三十里
郑莒俱有鄢陵
成十六年晋楚战于鄢陵杜注郑地属颍川郡今河南开封府鄢陵县
文七年公孙敖为襄仲逆已氏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杜注莒邑在今山东沂州府沂水县界
唐即棠
隠二年公及戎盟于唐杜注髙平方与县有武唐亭在今鱼台县西十二里
隠五年公观鱼于棠杜注与唐同方舆纪要于鱼台县武唐亭下亦并列二年五年传合为一地
厉即赖
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杜注赖国有义阳随县
僖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杜注义阳随县北有厉乡则知厉与赖通矣另有论见后
蓼【飗音溜】与蓼【了】有别
桓十一年郧人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杜注蓼国今义阳县东南湖阳城师古曰蓼力救反楚得其地谓之湖阳光武封姊为湖阳公主今湖阳故城在河南南阳府唐县南九十里
文五年楚公子燮灭蓼杜注今安丰蓼县今河南汝宁府固始县蓼城冈即其地
费【如字】与费【秘】有别
隠元年费伯帅师城郎髙氏曰今鲁大夫费庈父之食邑读如字与季氏费邑读曰秘者有别今兖州府鱼台县西南有费亭
僖元年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此季氏之私邑也今沂州府费县西南七十里有费城髙氏地名考既以鱼台之费亭为费庈父食邑非季氏之费而于费县注云初为懿公子费伯食邑及僖元年赐季友遂为季氏邑前后自相违反
春秋时厉赖为一国论
春秋时有赖国左氏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杜注赖国在义阳随县葢赖人仕于楚者僖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杜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书赖经书厉古通用实则一国也宣九年楚子为厉之役伐郑十一年传厉之役郑伯逃归则传并书厉昭十四年楚子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传云赖子面缚衔璧造于中军则经传并书赖前汉地理志南阳郡随县厉乡故厉国也师古云厉读曰赖厉与赖之通用徴之左传汉书歴有明据矣公羊僖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何休云厉于葵邱之防叛天子之命厉如字旧音赖昭四年楚子灭厉注云左氏作赖谷梁于僖昭两传俱书厉史记豫让范雎漆身为厉厉并音赖古人之通用如此杜佑通典乃以厉赖并列两国杜精于考古而乃有此失欤
余在汁梁修志着此论独见杜氏通典分列两国以为不深考之过及作春秋大事表遍阅方舆诸书杜氏以下如马氏通考王氏地里通释髙氏地名考略及宛溪方舆纪要俱主分列窃疑余説之不然夫余所据者杜预氏何休氏顔师古氏之説也且即三传本文同一年事而左作赖公谷作厉其为一国显然更无待杜何之注释也诸儒特以通典从分列更不复深考而马氏又以赖在光州商城县南以杜预在义阳随县者为不知何据赖在光州以昭四年楚子合诸侯于申遂灭赖之文合之申在今南阳于光州洵属相近而更于厉从杜氏之説谓厉在随县赖在光州商城则因杜氏而更为添设尤非矣谨书之以俟后之知者
齐穆陵辨
僖四年传管仲对楚使曰南至于穆陵杜注以为齐封境今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东南一百五里有穆陵关在大岘山上歴千百年无异辞华子师茂独据史记索隠之说以辟之曰此楚地也以为齐地者殊谬此不过言太公征伐所至与上五侯九伯女实征之相应楚使言汝何故至吾地管仲言先王有命征伐南可以至穆陵如此与楚使鍼锋相对若只铺张齐境仍与楚地风马牛不相及乌能折楚使之口考元和志穆陵关在淮南道黄州麻城县西北八十八里穆陵山上一名木陵关南北朝为戍守重镇梁陈间夏侯防周炅屡出兵苦战唐元和中鄂岳帅李道古出木陵关讨吴元济其地在召陵与陉之南与当日语意尤脗合况当日齐之疆界实不止此庄九年传管仲及堂阜而税之杜注齐地在东莞隂县西北闵二年齐人迁阳今沂水县南有阳都城隂沂水二县今俱属沂州府在临朐之穆陵西南百数十里是时齐疆已扩而管仲反称旧封之界何耶索隠明言今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服防以为太公受封之境不然也葢言其征伐所至之域耳可见穆陵无棣在唐时犹有可考者特以小司马晚出未为人所尊信不能胜服杜两家之言后人习以相遂至譌谬千载不可复辨晋之受封不过夏墟楚之受封不过丹阳而齐始封在营邱后各拓地数千里决无始封之地终春秋世为疆界是杜解固失而后人所传倂失杜解之意循而按之了然大白矣杜于地理最精审其春秋地名皆核以晋之郡县其未确知者则但云某地以阙疑杜于穆陵无棣第云皆齐地未尝指实今某郡某县以是知杜注左之时尚未有穆陵关无棣沟之名乃后人设关浚沟之时因注左之误而命名耳刘裕伐南燕更在杜后百余年燕臣或谓宜守大岘或谓宜出岘逆战部下亦虑燕人塞大岘之险过大岘喜形于色可见此时尚无穆陵之称亦并未设关而后人乃指为齐之南界引杜注为援据不亦误乎近世禹贡锥指引元和志谓穆陵关在麻城县穆陵山上齐之四履南至穆陵即此定四年战于柏举亦在麻城县界为楚腹心要地管仲借以慑楚使意当在此
师茂初作此论示余凡千余言余初不以为然寻绎久之实是有见此从文上下语气推究非故立异翻新者况木陵关为楚地在今湖广麻城县一见于史记索隠再见于元和志三见于林尧叟注四见于禹贡锥指诸人皆精熟地理递相祖述非师茂一人创见因为删其繁芿幷略参鄙见存此论以俟后之君子乾隆十三年三月中浣四日复初氏识
春秋大事表卷六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都邑表
世尝谓三代行封建至秦汉乃为郡县而宋儒防语更谓后世不复封建井田肉刑三者而言治皆茍道呜呼此皆读书泥古未尝深观其故而明其所以然也夫三代之都邑即后世郡县之制而三代之封建其国之大者仅劣如今之县而春秋之中叶强兼弱削列国已半为郡县初不始于秦也何则三代之世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都故孔子言邑自十室以至千室其大小可知而齐晋之初封不过百里今之下州小县尚可当古之大国盖古之疆域不及今五分之一而执玉帛者有万非俭于制其势不得不尔也故其势亦弱其力亦分无能抗衡为患方伯连帅得以臂指相使又其时风俗淳古无有兼并之志吞噬之患故夏商之世有王者无羣雄三代之诸侯皆以次相授其更姓改物另为建置者不过百余国耳杞鄫薛越传国几及二千年其故可知也呜呼封建之不可论者谓有国之子孙不能皆贤余谓不待其子孙也即其祖宗已断防不可何则三代之取天下也以徳汤曰聿求元圣武曰既得仁人其时伊莱周召皆有圣人之徳辅佐天子治定功成剖符析土创法垂制逾数百年至战国之世而有七雄矣世益防则羣雄割据益横非得翦信韩彭凶虓暴桀之徒则不得芟除羣丑削平叛乱其人皆出于卖浆屠狗庸奴氓间有如斛律金王君廓之流不识一字者即使之为郡县长无异狼之牧斯人何况世有爵土与国长乆哉此亦世变为之也故汉之七国晋之八王皆自其及身蒙祸论者又谓此非封建之害患不行教学齿冑之制耳呜呼此又迂也即今之郡县而设立师儒教授之官尚不能施行教化渐于礼义而谓行封建之后能驯习膏梁纨绔之徒使明于君国子民之道此又如寸莛之撞巨钟龙肉欲以疗饥耳余观春秋中叶如楚之申息晋之荀贾秦之少梁吴之州来其初皆小国诸侯而夷为都邑呜呼得其道则为汤之兼弱攻昧文王之伐宻伐崇失其道则为秦晋吴楚之攘窃并吞贪婪荐食无他仁与不仁而已矣后之有天下者精择守令用乆任超迁之制则能熟知其民之利病而施教化慎简督抚授以専制一方之柄则能习知其吏之贤否而加黜陟用后世郡县之制而兼有三代封建之利而去其害虽使圣人复生计无易于此必谓郡县出于李斯之议不如汤武之封建此儒者之迂论也辑春秋列国都邑表第七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郑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楚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髙江邨驳正地理处多体防传文而知其道里之逺近说多当理独于僖二十年郑人入滑谓非缑氏之滑而反有取于熊过之说以为大名之滑县此大谬所谓过求而失之也滑县在春秋时止称漕邑无滑之名汉魏为白马县至隋开皇十六年始改曰滑州闻有前代之地名而后世因之者矣未闻有后世之改革而前代可假用之者也此其不可者一也漕本为卫下邑所谓白马与北岸黎阳止隔一河卫旧都在黎阳之废卫县为狄人所逐渡河野处去其国都不逺若先有滑国在焉戴公安得庐之而齐桓又安得驱滑之众庶而更以封卫乎若谓旣为滑又以封卫则卫为鹊巢鸠居而滑为鸟鼠同穴必无之事也又江村云戴公野处漕邑与齐桓城楚丘封卫皆在滑境滑盖卫都邑所在故郑人极力争之而终不得自古无与人争国都之理以战国秦之强围赵邯郸已为异事在春秋时尚无此等且使滑为卫都邑则滑巳灭于卫矣安得更谓之滑属于列国而上烦周天子之命乎原江村所以疑滑非缑氏之滑者以传云滑人聴命师还又即卫谓滑必郑卫交境之地而缑氏逺在河南非卫所及似又不必如此拘泥齐晋与国几半天下即如鲁之邾莒亦不必十分逼近攷秦人灭滑传秦师过周北门次及滑郑商人髙遇之滑与郑邻近自不必言而卫之仪封亦在河南与滑非絶逺不必以此为疑也 又按庄三年公次于滑杜注郑地在陈留襄邑县西北此本后汉志之说今睢州西北之滑亭是也与缑氏之滑自别盖彼是滑国此是滑地谓滑有二则可髙江村谓滑有三而以滑县之滑当其一则非也
春秋两楚丘辨
春秋时有两楚丘隠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在山东曹县东南四十里本戎州己氏之邑凡伯过其地因刼略之杜注所谓济阴成武县西南者是也地界曹宋间襄十年宋享晋侯于楚丘即此其一为僖四年卫迁于楚丘在滑县东六十里于汉为白马县杜注春秋无明文而毛诗传郑笺孔疏及水经注言之甚晰毛定之方中传云虚漕虚也楚丘有堂邑郑笺云自河以东夹于济水文公登漕之虚以望楚丘孔疏则云楚丘西有河东有济故曰夹于济水水经注曰白马济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其不得混于成武彰彰明矣又隋开皇十六年同时置两楚丘县一在汉巳氏县以戎伐凡伯之楚丘为名为南楚丘一在汉白马县即桓公封卫者为北楚丘后以曹县有楚丘因改名卫南县杜佑通典白马春秋卫国漕邑卫南卫国楚丘也元和郡县志及旧唐书所载并同而朱子诗集注亦云漕楚丘皆在滑州尤显然较着乃班固地理志于成武下则云齐桓公所城迁卫文公于此旣混滑县之楚丘于成武而文定说春秋于凡伯传又云罪卫不救王臣之难又混成武之楚丘于滑县葢两失之至熊过谓楚丘为鲁地言城楚丘犹夫城向城郎耳因力辨桓公无封卫之事引伪子贡诗传谓楚丘为鲁风不惟与公羊之本文相悖并举诗所称楚宫楚室而一槪抹杀之岂非尤荒经蔑古之甚乎髙江村辨楚丘甚明晰独以宋享晋侯于楚丘谓即卫地此又不然宋都在归徳府睢州与滑县之楚丘中间尚隔一开封府相去五六百里虽宋之边不宜至是且宋享晋侯亦无于卫国都之理又臆度之云卫北迁帝丘隔逺南鄙由是地緼于宋亦无明文不可强为之说不如景范所说戎州巳氏地界曹宋间宋之楚丘与戎伐凡伯之楚丘为一差为近是也
春秋时卫莘地为今东昌府莘县论
宣十六年传卫宣公使公子伋如齐使盗待诸莘杜注卫地阳平县西北有莘亭水经注京相璠曰莘为自卫适齐之道县东有二子庙犹谓之孝祠今山东东昌府莘县北莘亭故城是也成二年战于鞌传师从齐师于莘杜又注云莘齐地髙江村曰莘原跨两境齐卫皆有之葢晋师自卫来至齐疆故也但莘去鞌四百余里齐侯旣亲遇晋师境上即当遏勿使进何为不战引退纵敌入境四百里而后战乎由是推之莘亦当为近鞌之地葢调停两属之说而又疑莘县为未必然然愚尝询诸东昌士大夫习往来于是者云莘县在东昌府治西南七十里从府治城县东歴茌平长清齐河三县而后至济南府治歴城共二百四十里华不注山在城北则从莘至鞌约计三百一十里亦无四百余里之逺而细考传文莘与鞌原属两日事髙氏之疑非也杜两注齐卫亦属墙之见左传明言莘是卫地特人习读之而不察耳传云晋师救鲁卫季文子帅师防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云云下遂云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观其特志月日则知从于莘自是前月事尚在卫地至六月壬申歴东昌至济南深入齐境三百余里齐侯始亲自迎敌道里与时日一丝不爽盖自四月丙戌孙良夫败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而晋师旋以五月至是时莘地必有齐之偏师侵略卫疆而未返者晋师适遇遂与交战縁是偏师零望风披靡故不言胜直至六月壬申长驱至靡笄之下齐侯始请战期其前言齐师后言齐侯歴歴分明可证若如髙氏之疑岂有国君巡徼境上躬自迎敌之理乎葢髙氏所以疑者縁左传插入韩献子将斩人一隔断上下文而又忽看过六月壬申四字疑莘与靡笄之下为同日至故有莘当为近鞌之疑是齐地而非卫地之说是泥于杜注而不细察传文之故也今以及卫地与下文师从齐师于莘一连看六月壬申略一停顿则莘止是卫地为今东昌府莘县两传地理俱了然矣
秦自穆公始东境至河宜从史记不宜从郑诗谱论郑康成诗谱秦襄公当平王初兴兵讨西戎救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之遂横有周西都畿内八百里之地史记秦本纪云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与誓曰戎侵夺我岐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襄公十二年伐戎至岐卒至襄公之子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岐为今陜西鳯翔府岐山县是秦至文公未尝越岐以西一步丰镐故物依然尚在也是时周之号令犹行西土虢郑懿亲虽从王东迁而其故封无恙呼吸可通鲁庄之二十一年惠王与虢酒泉酒泉在今同州府澄城县计东迁至此巳歴平桓庄僖四世九十四年矣而金瓯尚无缺也直至鲁僖之二年而秦穆公灭芮即其地筑王城以临晋滨河而守晋亦于僖五年灭虢守桃林之塞秦晋遂以河为界丰镐故都沦入于秦而不可反矣计至此距初迁已及百有二十年此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借令如郑氏之说则西都乆已在秦封内天朝宫殿当已脩葺王使至秦当有设馆迎侯之礼何至有黍离之痛满目悲凉破瓦頺垣依然故物哉孔氏颖达曲防郑说引终南之诗为证谓襄公时已得岐东非唯自岐以西案终南山凡八百里亘鳯翔岐山郿三县及西安一府之境是岐西亦有终南不得援以为据况此诗原系兴体言山之髙大必有美材以称其穹窿人君尊崇必有令徳以称其显服未尝指终南为当日之实境也惟朱传谓至止为至终南之下似指为本国之境而郑笺则谓受命服于天子而来为下句作起耳于当日之封域无与也孔氏又谓如本纪说文公献岐东于周而春秋时秦境东至河计襄公以后更有何功徳之君得之噫此又不思之甚也据史记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而汲冡周书穆公二年灭芮春秋传所载僖十九年秦取新里遂灭梁是其累世蚕食非一日之故而谓东迁之初一举手而横有西都八百里之地此理势所必无者余反覆左传史记及诗秦风而断谓诗谱之不足信如此后之尚论者尚其有取于余言乾隆十年七月中浣九日复初氏识
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山川表
或问春秋之山川与今日有异乎曰济絶于王莽时而泺水之源于趵突泉为大小清河之入海者犹济之故渎也河不两行即屯氏南北故渎几不可问至近世而蔡颍絶汴泗成涓流非复当日之故迹矣然则山川曷为异曰亦由天运亦由人事夏商之时世运淳古民气安静故其时有王者无羣雄无羣雄故亦不言地利殷之革夏也止有一汤不闻有先汤而举事者周之胜殷也止有一武不闻有偕武而并兴者八百诸侯胥归有德未尝角力而始臣之问所谓萆山而军阻河为固者无有也至周之衰乃有七国秦攻伐二百年而始混一天下故六国者羣雄之祖而春秋实战国之先声也其时乃有以天地之山川为攻守之备富彊之计齐堑防门广里起于平隂楚营方城为城亘于宛叶而山之形势渐失矣吴掘邗沟以通运而江淮始通齐桓遏八流以自广而九河始塞水之故道渐移矣春秋以后战功滋兴至有堑山堙谷壅川塞河以求一切战胜攻取之计者知伯决晋王贲灌大梁恬筑长城堙地脉驯至西汉与河患相终始易天地之性违川陆之宜譬之人身日事壅阏则血脉营卫非复故常衡决盭逆随间辄山川之不能不易者亦自然之势也春秋一书当衰周之中伯功之始言地利者权舆于是乎在故读禹贡而识山川奠定所由基读春秋而知山川改易所自始亦犹导河者必于积石导江者必于岷山也辑春秋列国山川表第八
周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汜亦在此
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卫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吴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越
山险 水道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淮上地与楚
补遗
虞
之三门
虢
北燕
泰山亘齐鲁二国
太行山亘晋卫中山北燕四国
海周回齐吴越三国
大河经流秦晋周郑卫齐六国
济水经流郑卫曹鲁齐五国
汝水经流晋郑蔡楚四国
颍水经流郑楚二国
大江经流巴楚吴三国
淮水经流楚蔡吴三国
春秋时秦晋周郑卫齐诸国东西南北渡河考
古大河由北而南折而东复折而东北入海故有西河南河东河之称春秋时其津要之见于左传者凡有数处一曰蒲津即晋河曲一曰茅津一曰孟津即晋河阳一曰延津即郑廪延一曰棘津即卫南河其往来之径道俱可考而知焉文十二年晋秦战于河曲河曲为今山西蒲州府通典云有蒲津关西岸为陜西同州府朝邑县秦之王城在焉十三年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是蒲州与朝邑东西相望也秦晋平日往来多于此晋公子返国济河子犯投璧秦伯诱杀吕郤于河上及孟明伐晋济河焚舟俱在此处成十一年秦晋为成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则在朝邑西岸河曲之战臾骈曰薄诸河必败之则在蒲州东岸昭元年秦后子造舟于河归取酬币终事八反则从朝邑至蒲州东西造舟以渡以其常所津济故不言处所遂自茅津济遂自南河济涉自津则以非平日经行处故特着其名茅津在今山西解州平陆县南岸为河南陜州州治距河七里是由北至南秦以晋人不出故不复从蒲津西返特由茅津南渡至陜州永宁渑池之间封殽尸更西北从陆路归也南河一名棘津在卫辉府汲县南七里曹在卫东晋从汲县南渡出卫南而东陆浑今河南府嵩县在晋南是时晋欲假用牲于雒以袭陆浑故不由孟津而东南涉津以掩其不备皆非平日往来之常径故特称某处某处以着兵机之倐忽棘津西二十里为延津即郑廪延之津为今卫辉府延津县水经云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故卫亦有延津之名孔悝为蒯聩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是也卫之楚丘为滑县有白马津亦曰延津北岸为濬县系卫旧都与淇县接界卫文公渡河野处漕邑是从黎阳南渡白马津也卫后迁帝丘为今北直之州黄河在州北十五里则郑卫皆在河之南故俱有河上之称卫宣公作新台于河上此时尚都朝歌则在河之北郑文公使髙克御狄于河上则在河之南皆在滨河之境邲之战晋师济河是从孟津济大抵春秋时晋西渡河至秦则由蒲津南渡河至周郑则由孟津东渡河伐齐则由卫之州长寿津三者皆不言处所蒲津孟津皆在晋本境而孟津为今河南府孟县即晋河阳晋与周郑往来尤数凡使聘邮逓出军振旅路必由此城濮之胜晋召王狩于河阳是从南渡河而北返邲之战先縠以中军佐济是从北渡河而南至败而宵济掬舟中之指及楚庄祀河告成则在原武县西北大河是时仓卒失次不能复整部伍从故道归也周与晋南北以河为界周都洛阳有北邙山山之北临大河河北岸即望见孟津子朝用周之寳珪于河津人得之河上盖在孟津之南也卫迁帝丘后与郑皆在河南两国适晋则郑由延津卫由白马津白马津亦曰延津其地名偶一见之襄三十年防吉奔晋驷带追之及酸此为廪延之延津哀十六年孔悝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此为滑县之白马津也郑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是延津在郑之北防吉欲从此渡河北奔晋故驷带追之及酸用两珪质于河也齐地西至于河成二年鞌之战襄十八年荀偃沈玉而济是时河已南徙渡处当在今濬滑之间由州长夀津昭定之间六次至河乃复大抵假道于此盖是时晋地已有郑之虎牢卫之朝歌并错入山东范县界与齐鲁接壤大抵由河曲以北为秦晋分界则谓之西河从河曲之南折而东经周郑之界则谓之南河更从南河折而东北穿入卫齐界则谓之东河左氏于诸国行军朝聘之往来皆以一河为经纬最明晰有法今据其可见者约着其地理如此使后之读左氏者有考焉
书渡河考后
大河从古迁徙不常在春秋时已当划分两截看周定王五年河徙自防胥口东行漯川与禹河故道南北相去几四百里案定王五年己未为鲁宣公七年春秋公元年己未至此恰一百二十一岁适当春秋之半殆亦气运使然学者不可不详攷也防胥口在今卫辉府濬县之西南滑县之西北禹河则绕濬县之西而北流经广平肥乡合于洚水【即漳水至肥乡入河】曲周钜鹿【即禹贡所谓至于大陆也】至天津入海河行漯川后则绕濬县之南大伾山之足折而东流至长夀津复与漯别大河经内黄之东北流过元城县西漯河则经州清丰抵观城范县之界复迤逦折而东北流至滨州利津入海秦晋周俱在濬滑之西境与河徙无涉齐地去徙处尚逺其改移者独卫而见于传文可考者莫着于开州襄十四年孙蒯入使卫献公歌巧言之卒章其诗曰居河之麋职为乱阶盖指孙文子居戚戚在州北七里故以刺之使在宣七年以前河不经由州无为歌此诗矣哀二年晋纳蒯聩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杜注云是时河北流过元城界戚在河外晋军已渡河故欲出河右而南使河未徙不经由元城无右河而南之理又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自卫适晋将防于戚史记孔子自卫将适晋临河而反曰美哉水洋洋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大抵河徙以后诸国欲适晋者必由卫由卫适晋者必由州长夀津盖取道径便孙林父拥兵居戚踞大河之滨当南北孔道又结交晋之权要故诸侯畏之若一敌国综而计之禹导河从积石起至东过洛汭迄今河道如故即再经千百年亦应无变更葢自巩县以西至秦晋交界束乎华山太行北邙重山叠巘之间河势不得横溢至濬县出险就夷春秋中叶河始徙向绕大伾山之西直北流者转经大伾山之南麓出乎濬滑之间而东行汉之末季曹相拒官渡黎阳白马为战争要地至宋靖康之世犹然元代河合淮流大河经开封城北距濬县又南徙三百里而禹贡所谓至于大伾者亦无之矣沧桑之故夫岂偶然要之禹河初变自春秋宣七年始余是以谨志之乾隆十年十二月下浣六日复初氏又识
春秋不书河徙论
周定王五年河徙当鲁宣公之七年为千古河流变迁之始此系大事而圣人不书何也曰此可见春秋之书因鲁史鲁史之书因赴告列国不赴则鲁史不书圣人亦无从书也曰然则列国之不赴何也曰是时河徙自防胥口东行漯川在今濬县之境诸国独系于卫周及秦晋皆无与倘卫而流杀人民漂没屋庐则自不免赴告列国而是时河漯合行漯亦自能容河即使小有决溢而三代之时民居稀少去水各二十五里凡山泽隙地皆不耕种水至得有所逰荡故虽经行滑县及州滑即衞楚丘之地州即卫帝丘之地逼近国都而无甚患害本国不赴告邻邦不吊灾故鲁史莫得而书也曰子何以知其然也曰据春秋宋大水则书齐大灾则书宋卫陈郑灾及成周宣榭火则书凡王朝及四邻之国水火灾祲无不书者岂有河流失常坏人都邑而不重书之于防乎以是知不告故不书无大患故亦不告也曰襄公二十三年为周襄王之二十二年谷洛鬭毁王宫至春秋襄二十四年而齐人城郊此时自当告于齐岂有告齐而不告鲁之理而春秋不书何也曰此鲁人耻之故讳之也凡春秋书列国之灾无不行吊防之礼者故宋大水而公使吊焉宋灾而诸侯防于澶渊归宋财是时天子微弱晋亦失政鲁惟晋伯之令是听晋鲁皆王室懿亲不徴诸侯为王城郏而齐叛晋乃行之故鲁晋皆以为耻而讳而不书亦非圣人削之也通考春秋全经如僖十四年沙鹿崩成五年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公羊云皆为天下记异若循此例则兹之河徙与谷洛鬭其变故更大而不一见于春秋者此可考见当日之情事与世变而非圣人之有遗漏及有所笔削于其间通乎此而可以知春秋书不书之故矣乾隆十一年七月下浣六日复初氏识于淮隂志馆
春秋时薮泽论
余攷古之薮泽其见于尔雅周官职方及禹贡惟彭蠡震泽至今长存其余若菏泽今为曹州府菏泽县矣孟猪今为归德府孟诸台矣荥波今为郑州荥泽县大野今为兖州府钜野县云梦今为安陆府云梦县至泽之古无而今有者尤不可胜纪洪泽湖近古州来【今夀州】巢湖为古居巢吴楚战争时未有也钱塘江为吴越分界吴越战争时未有也至洞庭为稽天巨浸南旺湖为南北分水之脊春秋时不闻其名葢水势有变迁此盈则彼涸云梦竭而后水入洞庭湖大野枯而后水归南旺泽沧桑之理使然至彭蠡震泽之所以亘古长存者葢亦有故余生长东南熟知太湖利害又乾隆岁己未余自武陵浮钱塘径建德入徽歙以达浮梁又自浮梁絶彭蠡以至九江假馆大山塘与彭蠡相吞吐者一载有余归由湖口县入大江浮舟东下细察水势葢彭蠡自南而入于江朱子谓地势北髙南下故其入于江也反为江水所遏而不得遂因却而自猪以是弥漫成数十百里之大泽而夏氏允亦云震泽四面之水既髙若建瓴而入海之处又亢若仰盂水亦反流而趋内其中受水之处蓄而不泄内溢而外噎则激荡靡宁因恍然曰二泽之所以长流至今者岂非以此之故哉葢泽以受水必使四面髙而中央下而后水得有所容注若西北诸泽则地形髙仰又云梦在安陆诸府地亦偏于西其日久而渐湮渐微且或迁徙他处其理固然无足怪者余观春秋时薮泽合诸禹贡已有不尽符者至今日则汪洋之地变成官府城市之区沦为鱼鼈难可究诘而二水自禹贡至今莫之有改考其地势岂不较然着明也哉
春秋时海道论
杜少陵诗云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说者谓此即唐时海运也至元世祖时用宋末海盗朱瑄张清为万户府岁运东南粟四百万至燕京行之百年至明洪武永乐朝犹海陆兼运至防通河成而止儒者谓元虐用其民猝遇飓风颠覆至以生灵膏鱼鼈之腹而不知浮于江海达于淮泗禹贡已有之海道出师已作俑于春秋时并不自唐起也左传哀十年吴之伐齐也徐乘帅舟师自海入齐此即今登莱之海道也国语哀十三年越之入吴也范蠡舌庸帅师自海泝淮以絶吴路此即今安东云梯关之海道也春秋之季惟三国边于海而其用兵相战伐率用舟师蹈不测之险攻人不备入人要害前此三代未尝有也是以圣人止守内地不矜逺畧僖四年管仲对楚使曰齐地东至于海此特夸言耳其时登莱二府尚有莱介诸国与夷杂处至襄六年灭莱齐境始边海而适召吴之寇楚使曰寡人处南海此亦夸言耳终春秋世楚地不到湖南至秦始皇始兼桂林象郡而汉武遂遣楼船横海将军浮海击东越晋刘之灭卢循也遣将军孙处帅师三千由海道入番禺中国遂以海为门戸而在春秋时尚为荒逺莫居之地故吴虽欲避楚长江直下之险止从淮右北道未尝由海道使当日楚越瓯广而有之则楼船横海之师且见于阖闾之世矣是以后世疆域益广为备益多烟炖障戍滨海相望而犹时有烽烟之警即春秋吴齐已事较然可见世运迁流其亦有不得不然者哉
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地形险要表
险要之为天下重也从末世起也羣雄起而后有战争战争用而后出竒制胜设守要害则险要尚焉太平之世天下为家未尝有也余读左氏知春秋险要之地莫多于秦晋吴楚郑卫郑卫南北所争而吴楚秦晋壤地相错为日交兵之国桃林二殽茅津之为西北险也以秦晋七十年之战争着也【汪氏曰秦晋七十年之兵争起于殽之战终于襄十四年十三国之师】函谷一入秦而六国之亡兆矣钟离州来居巢之为东南险也以吴楚七十年之战争着也【林氏曰钟离州来居巢三邑吴争七十年而后得此】州来一入吴而入郢之祸基矣他如齐穆陵之为大岘晋刘裕过之而喜形于色者而地邻莒鲁强晋东来道所不经故战伐罕书焉晋南阳之即河阳唐李光弼百战守之以固关辅者而界连周郑方辑和以拱卫故兵争亦不及焉轘辕伊阙同一险也伊阙以备子朝而着而轘辕则无闻虎牢敖仓同一要也虎牢以晋悼之城而着而敖鄗则无闻至晋楚悬隔千里所争惟在郑宋楚戍彭城以塞晋之通吴晋城虎牢以防郑之服楚春秋尤大书特书少习武关为秦豫咽喉之地秦人灭鄀葢欲南出以图武关而卒不能有及楚图北方将通少习而晋人震惧岂非襄郧商雒之间地形阨塞与函谷俱称絶险哉故险要有常所初无定形有千年不易之险要有一时因敌为防之险要往往在后世为要害在春秋为散地者此亦古今时势不同之故也圣王安不忘危大易有设险之义周书有慎固之训三代之世何尝不以险要为兢兢故详列春秋所书参以后世攻守之事使古今山川险固了若列眉而列国强弱之势与当日行军用师交争累战之故俱可考而知焉辑春秋列国地形险要表第九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春秋列国不守关塞论
春秋时列国用兵相鬭争天下骚然然其时禁防疎阔凡一切关隘扼塞之处多不遣兵设守敌国之兵平行往来如入空虚之境其见于左传者班班可攷也文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注云以备秦桃林今潼关也昭二十六年秋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寛守阙塞注云以备子朝阙塞今伊阙也二者天下之险必待纷纭有事而后遣将设守重书于册则其平日之漫无闲御可知矣齐庄公之伐晋也入孟门登太行封少水而还而晋仅于其还也使赵胜率东阳之师追之而已而晋平日之备御无有也吴阖闾之入楚也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道由大隧直辕冥阨而司马戍第于既阵始议塞城口以邀其归路而楚平日之控扼无有也是皆一夫守险千人莫过使当日有一旅之师百夫之长当关旅拒则齐之啓胠申殿必不能轻而入羊肠之隘吴之水犀精甲必不能疾驱而至汉水之滨也以至文五年秦人入鄀道由上雒出武关经歴晋之隂地是时秦晋已絶好而鄀在南阳之析城深入东南五百余里秦出兵与楚争鄀而晋人不之禁也僖三十三年秦人袭郑道自华隂出函谷关经歴二崤及周之轘辕伊阙而后至河南之偃师行嵚岩深谷中二千余里商人高遇诸途而始觉而周人晋人不之诘也他若晋防十三国诸侯于柤而柤为楚地吴伐鲁而子析故从武城道险是葢列国皆然主者无设险固圉之谋敌人无长虑却顾之志处兵争之世而反若大道之行外户不闭歴敌境如行几席如适户庭主人能则有秦穆之防师主人不能则为楚昭之失国春秋之所以日寻于多事者以此也易之有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又曰慢藏诲盗夫土地人民国之寳藏敌国外患国之大盗偃然弛备而欲狡焉啓疆者不胠其箧而刼其藏得乎善为国者慎其封境险其守集深维大易设险之谋重凛周书慎固之训庶乎奸宄戢志而强邻寝谋矣
春秋大事表卷九上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九下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地名口号
余纂春秋地形卷成中有所见与前人违反处既为著论复作韵语以叶之积成一百一十三首取便于学者之记诵其封疆错互险要肻綮与列代战争显著及今日川渎改易并漕运海道来由俱用今代府州县地名旁注其下简而居要可为读史之先路杜氏之驿邮而列国废兴大要封建原委与杜注孔疏之舛譌亦一二附见焉昔元遗山先生效少陵体作评论古今人诗三十六首近世阮亭复推广之为五十首余不能诗但以左氏丱角受读今成白首又参以二十年来足迹所歴辄仿元氏之意名曰春秋地形口号贻诸学者用为读左之一助云时假馆九江大山堂乾隆四年十二月上浣复初氏识
老向蟫鱼寄此身那堪歴碌走风尘春秋列国纷如绣赢得披图数问津【一】
【余经歴七省到处访求春秋地理】
从古文人说马迁挦撦经传等谈天澜翻左氏如流水聚米山河在眼前【二】
土地称名歴代更征南注左最分明沧桑更转无穷刼繙译重须仗顾荣【三】
【杜元凯有释例土地名】
绮错纵横旧版图分合并更悬殊若从盲左清疆索郦注桑经信不诬【四】
【郦道元注桑钦水经说春秋地理最有根据】
初迁洛邑带河阳肩背桃林是虢疆表里山河俱属晋空存虚器守烝尝【五】
【郑氏诗谱周东都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河阳为今河南怀庆府孟县即古孟津也又虢公为王卿士虢地自河南府嵩县以西至陜州灵寳六百里髙山深林皆虢畧之地桃林之塞在焉后皆属晋】
声势相聨称宛雒宣王封谢壮藩垣申亡腰膂从中断南国旋成楚北门【六】
【诗称于邑于谢南国是式谢申伯之都周之南国也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府南阳县北三十里楚文王灭申由是出兵则以申息为先驱守御则以申吕为门户文十六年楚大饥戎蛮交伐楚申息之北门不啓】
燕封僻逺隔山戎职贡王朝路未通北伐功髙称尚父京师左辅旧无终【七】
【庄三十年山戎病燕齐桓公伐以通道山戎一曰北戎一曰无终三名一地也襄四年无终子嘉父纳虎豹之皮于晋以请和诸戎杜注无终山戎国名今为直永平府玉田县县治西有古无终城】
齐桓伐楚合江黄此是驱人到灭亡晋悼用吴能制楚褒齐贬晋说何狂【八】
【江在河南汝宁府真阳县东黄在光州西十二里皆近楚小国齐桓于僖四年合江黄八国为召陵之师僖十二年楚灭黄文五年楚灭江齐不能救诸儒谓齐桓能逺交以楚之势胡氏至比之牧野之庸蜀彭濮而以晋悼之用吴比之却虎进狼者窃所未喻】
登莱大海浸茫莱子城髙百尺墙齐灭莱棠通海道空闻镗鎝怕吴强【九】
【今山东登州府黄县东南二十里有莱子城极为险峻棠莱邑在今莱州府即墨县南八十里襄六年齐侯灭莱遂围棠灭之齐于是始有登莱二府之境东际于海矣哀十年吴徐承帅舟师自海入齐葢因齐灭莱棠后通东方海道也】
敌入韩原患寇深几从河内费搜寻晋疆直抵延安府白翟遗墟旧带襟【十】
【韩原晋地为今陜西同州府之韩城县僖十五年韩之战晋惠公曰寇深矣若之何近代顾亭林先生谓韩城在河外无寇深之理疑当在河东或欲以河北县之韩亭当之非也晋跨有河西之地直抵白翟故墟魏得之为河西上郡孔氏曰河西同丹二州丹州今延安府宜城县上郡为延安以北延安东去黄河界四百五十里质诸寇深之言脗合不必以韩城为疑也】
曹卫诸姬南向楚名之曰畔更何辞宋儒半是陈余者只道文公谲用师【十一】
【曹卫以北方大国与鲁僖俱南向事楚此时周室立有累卵之势晋文坐致楚师一举胜之使天下诸侯翕然宗晋真有回澜倒日之力僖二十八年书晋侯侵曹晋侯伐卫两举其爵家氏翁所谓言之不足而重复言之者也夫子谓谲而不正葢指其他事如请隧及召王巡狩之类耳必以伐卫致楚为谲是驱天下而为宋襄之仁义也厥后虽晋伯极衰叛者四起而曹卫未尝一日事楚岂非城濮之余烈未艾欤】
狄之广莫晋为都密迩平阳患切肤灭卫入邢侵鲁郑东连齐界半寰区【十二】
【僖五年传二五言于晋献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请使重耳主蒲夷吾主屈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杜注蒲平阳蒲子县今山西隰州屈平阳北屈县在今山西吉州治东北二十一里俱逼近晋都是时狄侵灭诸国狄地葢连亘齐晋由山西贯直以及山东之西界】
齐晋东西各树坛征车盟防路漫漫晋人灭潞收遗地逼近齐疆遂战鞌【十三】
【初时齐在山东晋在山西逺不相及故齐桓之霸晋献不与盟晋灭虞虢齐桓不能讨自宣十五年晋景公灭潞收狄之遗土于是晋地跨有东昌曹濮之境与齐接壤成二年鞌之战遂平行以入齐都矣郤克欲使齐之境内尽东其亩惟戎车是利葢以地逼近故也】
范家封邑在山东狄土归来作赏功后入齐疆更竒絶助臣党叛长凶风【十四】
【范为今山东曹州府范县季氏私考谓此系卫地晋不应以封其大夫余考宣十二年邲之战士防称随武子宣十五年晋灭潞十六年士防帅师灭甲氏留吁十七年请老称范武子以后终春秋之世称范不称随葢范为狄所灭之卫地晋收之以为士防赏功之邑耳后又入齐为邑盂子自范之齐即此此因春秋之季范中行叛晋即齐齐卫助之范遂入齐不返情事固显然也】
郇伯怀思叹下泉黍苗隂雨被桑田兴师曲沃由朝命见灭王灵不复宣【十五】
【诗称郇伯劳之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云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郇一作荀左传毕原酆郇文之昭桓九年荀侯贾伯伐曲沃郇与荀同一国也荀承王命连五国以伐曲沃举方伯连帅之职而汲郡古文云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为荀叔是显抗王命挟仇灭国而周室不讨王令不行于天下可知矣僖二十四年晋文公入国秦晋大夫盟于郇杜注解县西北有郇城今在山西蒲州府临晋县东北十五里即故荀国地】
梁韩同在陜韩城秦晋邻居鼠穴争厥后战攻歴几世少梁刳首血纵横【十六】
【韩姬姓文王之子诗称韩侯受命是也晋文侯灭之为韩原地后以封桓叔之子韩万为韩氏之祖在今陜西同州府韩城县南十八里梁嬴姓僖十九年秦穆公取其地为少梁邑在韩城县南二十里文十年晋人取少梁即此】
秦临河界筑王城秦晋为成亟防盟初起西陲基尚狭东平晋乱始经营【十七】
【王城在今陜西同州府朝邑县西二里所谓临晋也东近黄河渡口秦孝公初立下令曰穆公东平晋乱以河为界则知前此未能东至河也韩之战获晋侯十月晋隂饴甥防秦伯盟于王城王城之名始见于此疑经营即在此时】
灵台旧在鄠宫旁周室遗模尚未亡奢丽阿房秦帝制可怜焦土是咸阳【十八】
【周灵台在今陜西鄠县东三十里阿房宫在今咸阳县俱属西安府】
秦伏西陲四百年空余戎马莫争先桃林少习他家有柙虎深山洞口填【十九】
【桃林即函关属晋少习即武关属楚】
楚先北向后东图申吕随唐实首涂汉水诸姬吞灭尽征诸传记半糢糊【二十】
【今人多以九县为汉阳诸姬髙江村曰汉阳谓在汉北夷考姬姓国之近楚者曰随曰息曰蓼曰谷随终春秋不灭谷在汉南息蓼在淮壖又非汉北葢楚所吞灭之姬姓甚多皆不见于经传也】
楚势鸱张自灭庸连秦掎角道巴賨戎车更绕周疆后郏鄏初通汉水烽【二十一】
【文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杜注庸上庸县故城在今湖广郧阳府竹山县东四十里先儒谓秦楚相逺其所以得伐庸者由巴蜀以通道楚至是葢西连巴秦绕出周晋之后列国诸侯在其掌握自是楚益强宣三年遂问鼎于雒邑矣】
邲水从称古汴梁袁曹官渡战争渡河争掬舟中指原武河边祀告长【二十二】
【晋楚战于邲邲城在开封府郑州东六里邲水一名汴水楚汉时谓之鸿沟三国时谓之官渡又原武县西北大河即晋师败而济河楚庄王祀河告成处】
畴昔驱车览宋椒荒原千里集寒雕应惩洛邑遗顽畔平地封藩四望遥【二十三】
【宋都为今河南归徳府商丘县土髙而四隳者为椒城西南有商丘周三百步世称阏台余十年前曽过此】
往来频过鲁遗墟南自鱼台北汶余漫说海邦鲁所届诗人颂祷尚从虚【二十四】
【余往来 京师水陆皆由鲁境五年公矢鱼于棠为今兖州府鱼台县又汶上县为齐南鲁北境上鲁境东西长而南北狭其后侵夺邾莒杞小国故其地多畸零不正员朱子谓袭庆东平府沂密海等州即其地 皇舆表以为山东登州府之宁海州非也鲁地未尝涉登莱之境且既以为江南之海州不得复两属】
郑界中州四战区惟强是择最良图髙家赖子同斯术得免兵戈保一隅【二十五】
【五代十国中南平髙氏国小民贫地当四战奉事中朝又称臣吴蜀闽汉当时目为髙赖子然用是五十年无大兵革民以少安葢用郑牺牲玉帛待于竟上之计】
杞迁东国是何时宋得雍丘事可疑三恪旧封疆互易春秋失载更谁知【二十六】
【杞始封雍丘为今河南开封府之杞县入春秋未几即迁东国东国即淳于为淳于公故地在今山东青州府安丘县东北而雍丘为宋有淳于去雍丘絶逺不知杞以何年并淳于之地又不知宋以何道取雍丘此等俱不见于经传】
弃陈何事等珠厓召楚初由陈计乖齐楚防盟陈列首卒夷九县听差排【二十七】
【晋悼公时陈事晋范宣子曰陈近楚弃陈而后可僖十九年宋襄图伯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徳于是防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陈蔡列楚上此为楚与中国防盟之始】
蔡先服楚乱中华入郢鞭尸蔡始芽厥后零丁无泊州来迁国入吴沙【二十八】
【定四年蔡以吴人伐楚入郢楚复国哀元年楚围蔡蔡请迁于吴二年冬吴迁蔡于州来由是夀州更为下蔡蔡之服楚最蚤其得楚之祸亦最酷自庄十年献舞被执蔡遂甘心从楚齐桓之兴仅一从北杏之防后以八国加师国溃而不能革其从楚之志也逮晋文大创楚蔡始黾勉为三防而旋即背之悼公复伯陈郑相率事晋而蔡安于即楚凡楚之挠乱王略吞噬诸侯蔡无役不从卒至昭十一年楚杀般用世子有遂从而灭蔡矣平王封蔡蔡犹忘雠事楚虽东国再逐而不悔至昭侯积累世之怨用吴破楚入郢鞭尸蔡为祸胎楚复而蔡祸未巳哀元年楚复围蔡而蔡遂入吴迁于州来蔡一微国而有关于夷夏之世变如此】
楚武经营首事随藩臣役楚不嫌卑若从盟防江黄比蚤见南迁呌子规【二十九】
【随国在今湖广德安府随州近河南界自僖二十年楚子伐随取成而还自后为楚私属不与诸侯盟防定四年吴入郢楚昭王奔随随人免之楚以此德随哀元年复列于诸侯终春秋世不灭】
滕薛邾郳并一方截长补短亦何当况从里计周量小百里曽无七十强【三十】
【四国俱在今兖州府滕县孟子曰今滕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五十只当今二十七里有竒葢里从丈尺起周尺短当今五寸五分弱也】
濡上南通易水寒悲歌慷慨号无端黄金不爱求死士前有燕昭后子丹【三十一】
【昭七年齐燕盟于濡上杜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郑县入易水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濡上葢在今直安州任丘之间】
梅李遗墟泰伯城于今脆弱可怜生阖闾以上俱都此破楚争齐葢世横【三十二】
【今江南常州府无锡县东三十里有泰伯城地名梅李乡自阖闾以上二十一世俱都此】
铁瓮城边江水潺朱方当日旧江山楚师何道能深入邀击应无匹马还【三十三】
【昭四年楚灵王使屈申围朱方克之顔师古曰汉丹徒县吴朱方也今为江南镇江府附郭孙权于此筑城号铁瓮】
歴尽闽疆又浙东俗能坚忍号雄风范蠡深识能因地尝胆君臣啓霸功【三十四】
【旧以浙江以东皆越境余甲辰逰闽丙午丁未逰浙东徧歴越地】
越封西境尽余汗衢信遥连姑蔑寛于越渡头流水在淮南献议炳如丹【三十五】
【江西饶州府余干县为越之西界寰宇记县西南有于越渡汉淮南王安献议曰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汗界中葢今余干县以东连广信一府皆汉余汗地国语止称越地西至于姑蔑姑蔑为今浙江衢州府龙防县由衢至饶中尚隔广信府饶为越楚分界广信之弋阳贵溪二县本余汗县地也余汗即于越为越之余国语所称殊未尽】
夏口慿髙江上师吴兵仰瞰自难支其如陆临江防淮右衔枚席卷驰【三十六】
【昭四年楚沈尹戍奔命于夏汭杜注今夏口也吴兵在东北楚盛兵在东南以絶其后按夏口在今湖广武昌府治江夏县扼江上流吴人仰攻势不便故出兵多就淮右北道楚亦从北道应之至是出夏汭欲顺流东向以制吴十七年长防之战以得上流而胜至柏举之役吴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则从陆路临江岸失水战之势矣】
大别锋交吴却东还师就近易收功不期夫概先殊死三战长驱入郢中【三十七】
【定四年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庚午陈于柏举小别在汉川大别在汉阳柏举在麻城自汉川至麻城吴师东退三百里葢因悬师深入故且战且却引楚至近以为全师返国之计耳孔颖达谓自东而渐西者误详见柏举之战论】
楚王扫境与吴争纪郢空存百雉城不固国都图保聚仓皇燧象却吴兵【三十八】
【子常济汉击吴葢在汉阳府汉川县战于柏举在黄州府麻城县去郢都江陵尚逺是时昭王不宜亲在行间当其战败急宜还守国都固其根本犹可背城借一乃遽取季芈我以出涉睢西走乞哀随人使宗社为墟倘无包胥楚不国矣】
城口邀归用计精不行旋致楚师崩阖闾岂是狂愚者倘肯从前冒进兵【三十九】
【城口乃汉东三隘道之总名即大隧直辕冥阨也在河南汝宁府信阳州东南与湖广徳安府应山县接界乃吴师北来之路是时吴方与楚夹汉屯驻汉口在武昌汉阳之间深入楚内地司马戍欲毁舟淮汭塞其归路前后夹击乃汉李左车塞井陉之计世谓子常不从其防以致败余谓阖闾子胥精于用兵必然有备即从其防未必能胜】
蔡居淮汝水中间逼近能为楚国患淮北汉川几千里全慿向导透重关【四十】
【尚书左传蔡封淮汝之间在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与信阳州义阳三关接界当日舍舟淮汭在今江南寿州中间经大隧直辕冥扼至汉阳府汉川县陆路凡一千一百里若无蔡人为之向导吴必不敢逾险深入杜预云吴乘舟从淮来过蔡而舍之葢蔡近淮汭吴师至蔡境蔡更道吴従陆路来径越信阳三关之险乃吴以前用兵所未尝歴者经于定四年书蔡侯以吴子杜云吴从蔡计谋故经书以以者言能左右之也故读春秋必深晓地理方知圣人经文皆是据实书】
吴人伐楚取鄱阳路出严徽道里长此事已当入郢后从前何道到南昌【四十一】
【鄱阳县为今江西饶州府治在鄱阳湖之东湖亘饶州南康九江南昌四府南昌在湖之西定六年吴始伐楚取番番即鄱阳春秋时鄱地极大不止今一县当为今饶州南康畧尽彭蠡之境九江德化县已当彭蠡之尾而定四年入郢传云自豫章与楚夹汉又以前屡言豫章吴岂能越饶南九三府而先有南昌之地乎知春秋之豫章非今日之南昌决矣】
钱塘带水分吴越语出唐贤殆未然笠泽战争锋不解鸿沟只在五湖边【四十二】
【唐人诗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以钱塘江之东为越地若然则今嘉湖杭三府吴兵当有守御安得越一出兵即入太湖与吴为夫椒笠泽之战耶况越北境之御儿已为嘉兴府之石门县越败吴于檇李檇李城在今嘉兴县南四十五里则此语之不足信明矣国语曰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也耶五湖即太湖详见吴越分界论】
夫椒败越系包山淼淼湖光烟水间逐北直过苕霅界防稽山接伍胥湾【四十三】
【哀元年吴败越于夫椒杜注吴县太湖中椒山通典包山一名夫椒山即西洞庭山也在苏州府西南八十五里越一败即保栖于防稽吴王追而围之苏州去防稽五百里追奔直至此可见今日湖杭二府春秋时系瓯脱为两国莫居之地】
楚越交通计不疎掎吴结越在鄱余若非左蠡亲经歴三国分疆总瞀如【四十四】
【昭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畧吴疆越大夫胥犴劳王于豫章之汭归王乘舟且帅师从王据此则豫章为水滨案地图饶州府之鄱阳县为楚余干县为越豫章之汭即今鄱阳湖连亘二县之境归王乘舟当在此吴楚越三国之分界也余亲歴鄱阳湖方深晓其地理葢杭州以西为吴地由杭州而严州而徽州至饶州之鄱阳县滨湖则阖闾十一年伐楚取番之路也衢州之龙防县为越姑蔑由衢州而广信而饶州至余干县亦滨湖则越大夫帅师从王归王乘舟之路也哀十九年越侵吴以误楚楚追之至防不及乃还当亦近余干之境从前论地理者未及此】
防计山头苦聚兵风高猎猎越王城灭吴固守江淮险七国争雄比大鲸【四十五】
【太史公曰防稽者防计也禹防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在今浙江绍兴府山隂县东南十二里有无余故城号越王城勾践所都又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以北今日扬州淮安之地尽弃与楚所以五世至无疆为楚所并】
自第五首至四十五共四十一首论春秋列国疆域
阙塞屯师备子朝轘辕捷出径嶕峣汉家八设关都尉弭乱黄巾并建标【四十六】
【昭二十六年子朝之乱晋使女寛守阙塞杜注伊阙口也在今河南府洛阳县城南三十里襄二十一年晋栾盈过周王使候出诸轘辕孔颖达曰轘辕山在缑氏县东南四十里连接巩县界汉灵帝时并为河南八关之一张衡赋曰回行道于伊阙邪径捷于轘辕是也】
周齐苦战北邙余郑魏羣雄角鬭初本自成周襟带地洛阳遥挹孟津裾【四十七】
【昭二十二年王田于北山杜注北邙也在河南府治洛阳县城北十里连偃师孟津巩三县连亘四百里魏文帝欲平北邙山令登台便见孟津以辛毘谏而止周宇文泰攻河桥据北邙为陈魏公李密攻郑郑王王世充自引精兵出偃师据北邙以待之葢自古为洛阳形胜地】
河阳自古孟津区晋造河桥天际纡南北三城列节度临淮百战固西都【四十八】
【河阳即古孟津在今怀庆府孟县西南三十里晋泰始十年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河桥河桥自此始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作桥于河北侧岸谓之北中城东魏元象元年更筑东城及中潬城所谓河阳三城者是也唐设三城节度使为重镇史思明之叛李光弼弃洛阳守河阳贼卒不敢西渡关辅得无恙北城在孟县南城在今河南府孟津县中隔一河相去四十里中潬城即今河中之郭家滩宋政和以后废今皆无故迹】
一丸泥固壮秦墉谁料崤函是晋封蚤定霸图由虢略河山两戒此当冲【四十九】
【文十三年晋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桃林即秦函谷关在今河南陜州灵寳县故虢地晋献公灭虢崤函为晋有故得以制秦秦得崤函而六国之亡始兆矣自秦孝公始置关以前则但谓之桃林】
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少习虚声能慑晋却怜拱手送商公【五十】
【哀四年传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杜注商县武关也在今陜西商州东楚通上雒阨道今自河南之南阳湖广之襄郧入长安者必道武关后入于秦秦以封卫鞅为商于邑自河南邓州内乡县至陜西商州凡六百里皆古商于地武关在其内自后秦屡出兵武关攻楚成建瓴之势矣】
太行诘屈阪羊肠少水封尸事更狂不是危疑等风鹤当令单骑缚齐光【五十一】
【齐庄公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封少水乃还案太行陉在怀庆府城北所谓羊肠阪也少水即浍水在绛县逼近晋都是时晋方惧栾盈为内应故按兵不动徐俟其退而使赵胜帅偏师追之不然岂止如殽之获三帅已乎】
秦人灭鄀志南图楚却移都好避吴白起功成置南郡百年未竟旧遗模【五十二】
【僖二十五年秦人晋人伐鄀文五年秦人入鄀葢欲图南出武关然终不能有其地至定公六年楚避吴之侵北去徙都鄀谓之鄢郢顷襄王二十一年秦白起拔郢置南郡楚东北保陈城明年又迁夀春葢白起所拔之郢即僖二十五年秦穆公所图之鄀也至拔郢之岁统计凡三百五十六年】
韩原战胜赋河东不乆归还晋尚雄魏献西河十五县空教吴起泣成功【五十三】
【僖十五年秦晋战韩获晋侯秦始征晋河东河东即河外列城五晋人背约不与者僖十七年秦质晋太子圉仍归晋河东葢今陜西同州府及华州之境左传所谓虢畧华隂也少梁北徴彭衙刳首之战皆在此地三家分晋地入魏秦惠王六年魏始纳隂晋八年纳河西地十年纳上郡十五县由是河西尽入于秦吴起去西河而泣曰使毕我能秦必可亡西河可以王自僖十五年至战国秦惠王十年统计凡三百十六年】
大岘关山古穆陵齐南天险实堪慿战争不见春秋传强晋东来道不登【五十四】
【僖四年传齐地南至于穆陵穆陵关在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东南一百五里刘伐慕容超兵过大岘喜形于色即此青州与鲁莒杞三国接界】
平隂广里肇长城鲁卫东眙孰敢争晋水波高北风竞空闻杀马格追兵【五十五】
【襄十八年诸侯同围齐齐侯御诸平隂堑防门而守之广里今山东泰安府平隂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平隂城防门去平隂二里即齐筑长城之始又格马山在济南府长清县东南六十里即夙沙卫杀马塞道处】
虎牢天下据中枢南北东西孰敢逾服郑制荆成晋悼韩侯从此啓雄图【五十六】
【虎牢城在今河南开封府汜水县西二里初属郑后属晋襄十年诸侯之师戍郑虎牢即比后三家分晋段规谓韩襄子曰必得石溜之地即虎牢也后韩哀侯卒以此灭郑】
夹寨沿河梁晋争丹南渡亟亲征澶渊自古襟喉地林父居麋盗防兵【五十七】
【襄二十年盟于澶渊杜注卫地近戚田古澶渊在今直大名府开州之西北往时大河经流于此梁晋争时晋王存朂于此筑夹寨城时河流□逺两城相距三十里故有南澶北澶之目宋景德初寇凖劝帝亲征驾至南城凖固请渡河御北城门楼士气百倍即夹寨之两城也戚为卫孙林父邑在开州北七里卫献公使太师歌巧言之卒章喻文子居河上而为乱于是文子遂叛】
马陵狭道可藏兵此地春秋曽防盟万弩深林夹道伏终教竖子遂成名【五十八】
【成七年同盟于马陵杜注卫地在阳平元城县东南今直大名府治东南十五里有马陵道即孙膑伏弩射杀厐防处考史记世家此时魏尚都安邑乃齐入魏境必由之道也】
彭城南北往来冲吴晋通聨遏楚锋犹有偪阳口中虱不由王命晋家封【五十九】
【春秋时彭城为宋有今江南徐州府治铜山县也偪阳在沛县与山东兖州府峄县接界襄十年晋灭偪阳以与宋欲通吴晋往来之道】
汝宁府治古悬南北兵争最要区此地春秋沈子国平舆属楚蔡先驱【六十】
【今河南汝宁府治有平舆故城在汝水南岸春秋时故沈子国定四年晋人使蔡灭沈后属楚为平舆邑晋杜预时犹仍平舆之名亦谓之悬城南北朝用兵悬为必争之地】
楚陵中夏恃方城百万雄师莫敢撄连亘直苞申国地戍申不用怨周平【六十一】
【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南阳府州东北楚人因山为固筑连城东向以拒中国起叶县至唐县连接数百里苞络故申国之地僖二十五年楚子入居于申杜注申在方城内故曰入是也楚文王灭申在庄十八年至僖四年屈完对齐桓公即云楚国方城以为城葢楚一得申地即经营方城楚之强横莫制实始于灭申也平王东迁申巳被楚侵伐故平王戍之诗人兴刺至入春秋灭申之岁已近百年矣楚之觊觎申国非一日则申之系周利害岂浅鲜哉】
楚扼长江最上流吴兵更扰东北陬防淮全恃州来险一失藩篱到郢州【六十二】
【州来楚邑为今江南凤阳府夀州阻淮为固吴畏楚上流出兵多从淮右北道夀州是其要害昭二十三年鸡父之战楚师大奔州来遂失自是入郢之祸兆矣鸡父在今夀州西南六十里】
钟离天险号难降梁魏兵争劒防撞起自春秋吴楚世巍然百雉奠南邦【六十三】
【昭四年楚城钟离州来居巢以备吴钟离为今江南凤阳府凤阳县控扼淮水南北朝时为重镇梁天监五年魏将元英围钟离邢峦谓钟离天险必无克状魏主不听梁遣曹景宗韦叡督军二十万赴救魏人败走】
上庸蜀魏互相攻孟达申耽反覆踪白马金城空叹息楚庄图霸首侵庸【六十四】
【庸国在湖广郧阳府竹山县东四十里秦置上庸县建安十四年先主遣刘封孟达攻上庸上庸太守申眈降后孟达复以城降魏其城号白马塞孟达登之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而更失之春秋文十六年楚使庐戢梨侵庸遂灭庸葢庄王图伯之始事也】
白水真人气郁葱舂陵帝里旧唐风晋阳本自伊耆后肃爽成仇郢市空【六十五】
【唐本尧后夏殷徙封晋阳周成王徙之于许郢之间而以其地封叔虞春秋唐惠侯是其后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止之由此遂结仇明年道吴人伐楚入郢又明年为楚所灭汉元帝时以蔡阳之白水乡徙舂陵戴侯仁为舂陵侯属南阳郡苏伯阿过之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即此今为唐城镇在湖广德安府随州西北八十五里】
楚虽三户足亡秦项氏兵来三户津夷考当年渡河处春秋晋地果谁真【六十六】
【哀四年晋人执戎蛮子以楚师于三户史记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项羽果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破章邯说者以为亡秦之防今考三户津服防曰漳水津名也在彰德府治临漳县西三十里春秋时为晋地楚之三户在今南阳府内乡县西南内乡距临漳驿道一千三百里地名偶同不可以此混彼也】
楚地蔓延多险阻六十万众始能平深山大泽多英物刘项还从楚地生【六十七】
【秦王翦破楚用六十万人后项羽防迁人汉高帝沛县人俱属今徐州府当日系楚地】
自四十六至六十七共二十二首论列国险要
官山府海致齐强旋入陈家为国殃兴霸即成窃国计国之重寳慎收藏【六十八】
曲沃初由支子兴骊姬夺嫡更堪惩从今无畜羣公子本削终教异姓乘【六十九】
【宣二年传初骊姬之乱晋诅无畜羣公子正义曰服防以骊姬与献公为此诅非也乃文公惩骊姬之祸而设此诅尔考文公诸子雍在秦乐在陈黒臀及襄公之孙谈在周无在本国为卿大夫者知是文公本意非踵骊姬旧法葢矫枉过正自是权移六卿矣】
公族旄车加赵氏宗藩大柄世卿操干及憖无通显盟防从来不执羔【七十】
【晋成公即位宦卿之适子以为公族使教公之子弟于是赵括为公族大夫赵盾为旄车之族晋之公族无通显者见传惟悼公之弟干悼公之子憖二人终春秋之世晋公子未尝见经定八年公防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周礼大宗伯卿执羔】
七穆三桓张鲁郑晋无公子执朝权从教废食还惩噎莽懿千秋好作縁【七十一】
【春秋时防盟征伐列国诸公子见于经者甚众鲁郑则非公子不行惟晋絶无此春秋变局也齐则崔庆栾髙递执国柄亦称公族迨自相吞灭而陈氏兴矣】
楚之立国最堪师委任宗支更不疑命将尤能严赏罚防师辱国莫逃诛【七十二】
【楚之令尹执政俱用公子为之不参用异姓然每有败绩辄必诛不赦城濮之败诛子玉鄢陵之败诛子反陈之叛诛子辛惟柏举之战囊瓦以逃郑免所以权不下移累世彊盛】
晋当典午曽南渡楚际春秋向北迁南畏吴侵徙郢鄀西忧秦逼就淮川【七十三】
【楚郢都为今荆州府治江陵县定六年徙郢于鄀为襄阳府宜城县战国时白起拔郢迁郢陈为今河南陈州府又迁夀春仍谓之郢今江南夀州是由南而向北也】
季子能全让国高终令传位阖闾饕诛锄骨肉摧残甚夫概功成卒逋逃【七十四】
【季札不立而立王僚系夷昧之子所以阖闾欲图簒弑其后疎忌骨肉使徐执公子掩余钟吾执公子烛庸二公子皆奔楚夫概有破楚大功卒奔楚为堂谿氏所以一蹶不复振】
仲尼沐浴讨陈恒全鲁加齐力尚胜决胜审知彼已防伊川持论太无慿【七十五】
【事见哀十四年获麟之后孔子胜齐有成算非以空言作一好题目告君者左氏载孔子之言甚明伊川谓胜齐为孔子之末务是不免以人国为侥幸也窃恐未然】
自六十八至七十五共八首论列国废兴大要
莒国初封旧介根葛卢朝鲁事难论于今高密胶州地曽有夷人解兽言【七十六】
【杜注介东夷国在城阳黔陬县今莱州府高密县西有黔陬城胶州南七十里有介亭葢髙密与胶州连壤也又髙密县东南四十里有计斤城春秋谓之介根莒始封邑】
长狄三人九身弟兄都歴百年春不知何地堪君长絶种离竒恐未真【七十七】
【公羊传第云兄弟三人一之齐一之鲁一之晋不详其立国何地杜预云鄋瞒防风氏之复漆姓至国语以长狄即古汪芒氏守封隅之山韦昭注云山在吴郡永安县尤诞妄】
骊戎旧在陜临潼纳女骊姬国祚空积怒山川能作祟晋疆蚤彻汉新丰【七十八】
【骊戎国名杜注在京兆新丰县新丰汉高帝置今为陜西西安府临潼县案国语晋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史苏曰君灭其父而畜其子祸之基也是为女戎三代皆然魏冰叔曰后世灭国其所灭之国山川乏主必积其怨怒笃生殊尤入后宫为患害用以倾覆宗祀如骊姬及隋宣华夫人是也据此则晋地早已逾河而西矣】
小戎陆浑本炖煌重耳姬甥后嗣昌允姓姬宗支派别史迁女弟说荒唐【七十九】
【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子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孔疏狐氏出自唐叔之后狐伯行之子实生重耳狐偃其舅在今陜西延安府境小戎州之允姓戎为今炖煌后迁中国为陆浑在今河南嵩县州在今陜西肃州卫西即詹桓伯所谓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者葢为惠公母家故挟以偕来也二公子母姓各别史记晋世家谓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可一笑】
肥鼓俱遭晋刬除鲜虞尺土几纷挐中山立国开王号界在燕齐抵霸余【八十】
【鲜虞一名中山与肥鼓俱白狄别种春秋季年晋竭力攻鲜虞终不能灭至战国时僣号称中山王与赵魏并今直正定府治西北四十里有鲜虞亭】
自七十六至八十共五首论春秋四裔
山川阻奥隔舟车戎裔中华错杂居晋楚幷吞俱失记周初列国万千余【八十一】
【周时蛮夷戎狄错处中华大抵近山者为戎近水者为夷广莫之地为狄如淮夷徐戎赤狄白狄之类先王第设方伯连帅以统属之未尝必欲驱逐翦除而后已也蛮夷以姓名自通于天子者虽大皆曰子如今湖南两广蛮峒之地动辄数百里春秋时北方亦多有之晋所灭留吁甲氏陆浑楚所灭戎蛮子特以其来告而后书耳又凡诸侯灭国不赴告则不书则知周初执玉帛者葢万国也】
周当八百防同初推戴功髙难刬除封建屏藩先懿戚半仍旧地奉车书【八十二】
【周初封国同姓五十余人而中国空地殊少如灭奄以封伯禽灭三监以封康叔灭唐以封叔虞其余非有罪不遽除也封召公于燕封太公于营丘周初已属荒逺之地此外如薛如吕如徐如巢如越如庸蜀卢濮焦祝蓟遂以及羣舒六蓼为臯陶偃姓之后俱系夏殷旧封先王因而不改】
萧叔酬功宋附庸夔因废疾就他封东迁亦有分茅典不系初年大小共【八十三】
【宋萧叔大心立桓公有功宋封之以为附庸又僖二十六年楚人灭夔杜注夔楚同姓国郑语孔晁注云熊绎元孙曰熊摰楚人废之熊摰自弃于夔子孙有功王命为夔子以及郳黎来进爵为子王命曲沃为晋侯皆系东迁后封典萧为今江南徐州府萧县夔即归今湖广归州治东二十里有夔子城】自八十一至八十三共三首论封建源流
苍莽河从西北来黎阳白马望中开流经郑卫迤齐北无棣沟通海曲隈【八十四】
【禹贡导河积石至东过洛汭洛汭为河南府巩县以上黄河俱束于山峡之间千年不易至于大伾大伾山在今濬县即古黎阳为河之北岸其南岸为白马即今之滑县大河经流其中乃古河道自东折向北处今则南徙三百里在开封府城北十里矣河道迁易自大伾始春秋时白马为卫楚丘稍西为延津县即郑之廪延又东北为开州即卫之澶渊又东北为汲县即卫之南河晋文公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处也又自东而北则为齐之无棣无棣即九河入海处今山东武定府海丰县有无棣沟合鬲津河东入海鬲津乃九河最东第九河也】
周定五年河始徙春秋年数恰中央大伾右转流从北却绕山南迤逦长【八十五】
【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是年系己未为鲁宣公之七年自公元年己未至此恰一百二十一年矣禹河则绕濬县之西而北流河徙后则绕濬县之南经大伾山之足折而东流禹贡所谓北过洚水至于大陆此时已无之矣自是河流濬滑之间二千年前首所谓黎阳白马望中开也葢此时已与禹迹微分同一大伾而一经其西一绕其南正对白马南岸嗣后河屡决而南河流更在濬县之南三百里为开封府城北十里而至于大伾之迹亦不可复问为今日之河道矣前首所云乃春秋宣公七年以后之河道也宣公六年河未徙以前河离滑县开州尚逺详见河图说】
王莽旱时清济絶余流今作小清河源趵突温泉水迤逦青齐入海波【八十六】
【桓十八年公防齐侯于泺泺即今之小清河其源即趵突泉在济南府治歴城县西南济水伏流重处也流经章丘邹平长山新城高苑博兴乐安七县以入于海蜿蜒六百余里故道就堙而水横决为诸邑患民多曲防盗决 本朝康熙某年张鹏抚山东斥豪强之占河身为田者疏请濬复建石闸以备旱潦蓄泄遂为永利此泺水之见于今日者也详见徐东海憺园集趵突泉冬温故又谓之温泉北注则谓之泺】
大江无恙截南区众泽分流势转纡彭蠡九江和震泽宛如传舍列通衢【八十七】
【江河俱横截中夏乃河屡易而江如故者固縁河性湍急亦由河处北方为百川之委无诸泽为之渟蓄如貕养昭余祁及孟诸诸薮俱干涸夏秋霖雨归并一河故屡决而迁江则有洞庭鄱阳俱数十百里列峙东西如人狂奔得憩息之处自然不至颠蹶葢亦地势然也春秋时诸泽尚未干涸故河至西汉始决溢其理可想见】
淮渎于今未失常黄流吞噬轶分疆刷黄仍借清淮力持正还能力砥狂【八十八】
【淮水源河南南阳府桐柏县至江南淮安府安东县入海至今仍由禹贡故道因河屡南徙至元之季年径从淮安府清河县之清口与淮合两渎并而为一自有明潘季驯治河専恃固隄束淮清水刷黄泥沙使通流入海故淮盛则可敌黄淮弱则黄淤塞而决溃是淮之为功大矣】
三折如巴江水源建瓴千里迅如奔益州已吸金陵势吴楚平分天堑门【八十九】
【春秋时大江经流巴楚吴三国后世晋隋取金陵皆用益州楼船】
钜野泽承河济委河迁济絶涸成阿犹余南旺湖中水南北分流济运河【九十】
【哀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大野一名钜野在今山东曹州府钜野县东五里济水之所絶也屡经河患自汉以来冲决填淤凡四五度元至正四年河又决入此处及河南徒遂涸为平陆今为钜野及嘉祥二县地王氏樵曰南旺湖在汶上县西南萦回百五十余里漕河贯乎其中有东湖西湖东湖北接马踏伍庄坡以及安山诸湖南接蜀山马坡以及昭阳诸湖即古之大野泽也今有分水龙王庙三分北流七分南流以济运】
海口微高潴太湖鄱阳北阻大江纡自余十薮皆干涸云梦圃田今已无【九十一】
【夏氏允彞曰震泽入海之地亢若仰盂水反流而趋内内溢而外噎故激荡靡宁朱子谓彭蠡在大江之南地形北高而南下其北流入江处反为江水所遏因却而自潴故二泽至今不改其余钜野云梦皆涸为县圃田孟诸亦几成平陆矣详见春秋时薮泽论】
元建燕都行海运云帆转稻自唐先那知吴霸争齐日已办舟师入海船【九十二】
【哀十年吴徐承帅舟师自海入齐此为海道之始详见春秋时海道论】
连属江淮沂济波积成今日转漕河夫差争长黄池岁却已功成半又过【九十三】
【哀九年吴城防沟通江淮杜注通粮道也今广陵防江是又哀十三年防于黄池杜注在封丘县南近济水国语夫差起师北征阙为深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防晋公午于黄池案防沟今曰漕河亦曰官河起于扬州府城东南二里歴邵伯高邮寳应诸湖北至黄浦接淮安界其合淮处曰未口在淮安府北五里自江达淮南北共长三百余里又十三年既沟通江淮遂帅舟师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复穿鲁宋之境连属水道有不通者凿而通之以达于封丘之济即杜氏所云近济水也葢吴人沟通之路由今考城过杞县北境歴兰阳而至于封丘今日漕河由淮而北连合沂泗汶洸及山东诸泉以济运都仿其遗法漕河沿革攷曰漕河之北段即元人之防通河其南段春秋吴子所开之防沟也北段萌牙于元南段兆始于吴至明而大备总为我 朝万世之利】
南海春秋尚未知屈完之对属夸辞滨东齐地连吴越三国时勤海道师【九十四】
【哀十年吴徐承帅舟师自海道入齐十三年吴为黄池之防越范蠡舌庸帅师沿海泝淮以絶吴路俱用海师以三国俱边东海故也春秋时中国尚无闽广故未知有南海屈完之对及郑伯行成楚子云俘诸江南以实海滨皆虚言耳】
自八十四至九十四共十一首论川渎改易及今日漕运海道来由
亚父封条汉广川晋初疆域太相悬鸣条近在今安邑通雅诸书竟失传【九十五】
【桓二年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杜注但云晋地通雅云河间府景州有古条汉周亚父封条侯即晋条地近 皇舆表祖之案穆侯当周厉宣之时晋地安得至此今山西解州安邑县北三十里有鸣条冈括地志云冈北与夏县接界即舜所葬孟子曰舜卒于鸣条尚书大传汤伐桀战于鸣条即此以此为晋条邑庶几近之】
今日中牟郑圃田佛肸畔处迹终湮征南不解知何地漫说汤隂亦未然【九十六】
【今河南开封府之中牟县在大河之南系郑地至汉初始置中牟县春秋时未有中牟之名也春秋晋之中牟杜注第云当在河北不详何地据各处传文及国语约当在今直顺德府邢台邯郸之间今日第当传疑虽以近日间百诗之精于地理亦云无可考而史记张守节正义以汤隂县有牟山谓中牟当在其侧今方舆纪要与高氏地名攷俱从之亦未必然也余修河南省志曽详辨此有春秋时中牟论】
楚邑丹阳系秭归女嬃遗迹是耶非朱方别有丹阳郡班志传讹失据依【九十七】
【楚封丹阳在今湖广归州东南七里熊绎故封也亦曰秭归崧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秭归离骚所谓女嬃之婵媛也班固地理志谓楚始封在丹阳郡丹阳县大谬丹阳郡今为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东晋时为重镇丹阳尹常以皇子为之】
卫邑原来两楚丘开皇并置本春秋班书谬列从成武滑县漫同己氏州【九十八】
【谷梁于两楚丘皆言卫邑而不明其处至隋开皇十六年同时置两楚丘县一在汉己氏县以戎伐凡伯之楚丘为名己氏春秋时为戎州在今山东曹州府曹县东南四十里一在汉白马县即齐桓公所封者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六十里截然甚明班固地理志于山阳郡成武县下注云有楚丘亭齐桓公所城迁卫文公于此则以滑县混同曹县大谬】
宗邦并列两平阳新泰高平各一方稽古两援盟越事东南不辨鲁封疆【九十九】
【鲁有两平阳一为东平阳是鲁本有之邑宣八年城平阳是也杜注泰山有平阳县今山东泰安府新泰县西有东平阳城晋羊祜为平阳人奏立新泰县今仍之一为南平阳向本邾邑鲁取之哀二十七年越使后庸来聘令鲁还邾公与之盟于平阳是也杜注云西平阳西字当作南孔疏髙平南有平阳县今兖州府邹县西三十里有南平阳城后属齐孟子一战胜齐遂有南阳即此景范氏于两平阳下俱引左传盟越后庸事高江村地名攷删一存一遂以宣八年之平阳下注云案哀二十七年公及越后庸盟于平阳即此两地混而为一矣景范江邨俱精于地理而不免于此此千虑之一失也】
豫章庐皖及饶州六见经文迹可求汉代郡名非昔地南昌尚隔楚江修【一百】
【春秋时豫章地极广今江南庐州府之巢县凤阳府之夀州安庆府泗州及江西之饶州南康二府尽鄱阳湖之境吴楚越三国接界处当日吴楚交兵豫章凡六见于左传南昌在鄱阳湖之西吴兵未尝至南昌也柏举之战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豫章即指淮汭今日夀州地耳世多以江西之南昌为豫章乃汉分九江置豫章郡南昌是汉豫章郡治耳按之春秋当日之地形殊不合也】
郑重灭许在容城叶地西偏敢撼荆汉县华容郢都侧楚虽新败岂能争【一百一】
【定四年楚迁许于容城六年春郑逰速帅师灭许杜注因楚败也此许当为叶县之许昭九年传迁方城外于许杜云许迁于叶因即谓之许是也郑至是凡再灭许矣其旧许之地在许州已为郑所夺容城当即在叶县西葢叶在楚方城之外故郑得因楚之败乘机取之应劭以为即汉之华容案华容城在今荆州府之监利县逼近郢都此时昭王新复国郑师岂能至此】
祝其城在贑榆西鲁国南疆更逺齐盟防须当接界地称为夹谷属无稽【一百二】
【祝其汉县属东海郡地在今江南海州贑榆县西五十里当鲁之极南定十年公防齐侯于夹谷杜注夹谷即祝其后汉志东海郡祝其县即古夹谷以道里计之祝其县僻处海隅去齐鲁之都数百里非防盟之辙所宜至且齐强鲁弱齐岂能越国而防于其地鲁亦无为挈齐而防于其国之极南也髙氏地名考以山东济南府淄川县西南三十里有夹谷山一名祝其彚纂又以为齐鲁相防不应去齐若此之近去鲁若此之逺而以泰安府莱芜县之夹谷峪为莱兵刼鲁侯处近日山东通志以新设青州府之博山县有地名顔神镇为当日之夹谷为莱芜淄川二县适中处庶几近之】
齐曹各有重丘地曹县东昌迥不同两国并从元凯注宛溪于此又朦胧【一百三】
【襄十七年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重丘人闭门而訽之卫伐曹取重丘杜注曹邑在今曹州府曹县东北五十里又襄二十五年诸侯同盟于重丘杜注齐地在今东昌府东南五十里跨茌平县界两国分注甚明景范氏方舆纪要以襄十七年卫所取之重丘即注东昌府谓为曹北竟之边邑襄二十五年同盟于重丘即此混而一之殊误】
自九十五至一百三共九首论从前地里差譌处
近关脱屣等浮云废置由来总不闻冯道老奸狙侩术卷怀髙蹈事宜分【一百四】
【襄十四年卫孙林父将出献公告籧伯玉对曰君制其国谁敢奸之虽奸之庸知愈乎遂行从近关出襄二十六年喜将弑其君剽而纳献公复告伯玉伯玉曰瑗不得闻君之出敢闻其入复从近关出此左氏之谬也夫伯玉食君之禄而首尾十二年之间此废而彼入彼入而此弑漠然不关其虑若无与己事者此长乐老人之歴事五代岂伯玉大贤而出此而子朱子乃引为卷而怀之之证恐未可训详见蘧伯玉论】
一百四一首论左氏差谬
徒父占辞说涉河候车东败是秦戈征南诠解殊疎谬地里推寻矛盾多【一百五】
【僖十五年韩之战卜徒父筮之曰吉涉河三字要连读是卜徒父口中语犹襄二十八年传子之曰克见血左氏毎有此文法若说秦军涉河则韩原之地当在河以东于陜西韩城县解不去矣侯车是秦之防兵如今之探侯同候古人二字通用系秦车非晋车若说晋车败是秦已得胜穆公安用诘徒父杜解殊谬详见杜注正譌】
焉用防归属晋侯缪公本意不成仇若从杜解支离甚伉俪情深辍阃谋【一百六】
【秦伯曰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防归焉用之两归字俱属晋侯说下文有必归晋侯可证文义夲易解杜注云若将晋侯入则夫人或自杀穆姬在内如何云防归且穆公竟成惧内之人真所谓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矣】
沃盥旋挥系属连英雄降服岂徒然湔衣挥水邻调戱情事相悬有万千【一百七】
【僖二十三年传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案沃盥是执巾栉之事既而知是怀嬴系侄妇欲挥令逺去故怀嬴怒曰何以卑我降服而囚只是当日畏秦威耳杜注挥湔也正义解之曰怀嬴奉匜为公子浇手既而以湿手挥之使水湔汚其衣如此则此时已属调戯情事正是相反】
鸠兹江水属芜湖吴地乌城天一隅南北悬殊千里外追奔用过吴都【一百八】
【襄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鸠兹为今江南太平府芜湖县杜注衡山在吴兴乌程县南今为浙江湖州府附郭是时吴都尚在无锡乌程更在无锡东南三百里何用追奔至此乎疎舛甚矣】
生而赐族本刘頴达讥弹已在先仲氏季孙从后得康侯祖述亦徒然【一百九】
【僖十六年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胡传谓季友仲遂皆生而赐氏俾世其官春秋书此以着坏法乱纪之戒按赐氏之说本出于刘正义已驳之曰季是其字友是其名如仲遂叔肸皆名字双举无以为氏之理刘谓季友仲遂皆生而赐族以规杜过非也仲遂生时止称东门氏成十五年仲婴齐卒传云宣十八年逐东门氏既而又使婴齐绍其后曰仲氏季友至孙行父始称季孙氏其生时之季与仲非氏也胡氏之说误】
刘君规杜未为真孔氏依阿是防臣千虑何妨存一失后人无用防前人【一百十】
【刘规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颖达谓其虽规杜氏义实浅近固然然韩之战刘以侯车败为秦伯车败云侯者五等总名国君大号且韩战之前未有交兵何得言晋侯车有三败其说甚允而颖达必强申杜氏之说谓秦是伯爵晋实是侯爵既云侯车败故知是晋侯车败如此则秦车当云伯车楚车当云子车乎可一笑也又云三败是车有败坏非兵败强解殊甚凡杜氏之稍有违误者必曲成其说如此等类不一而足】
刘矜伐性多争頴达攻刘义极精独到征南违反处更无一语为持平【一百十一】
【孔氏正义序内谓刘意在矜伐性好非毁其攻刘氏规杜如僖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及襄二十一年传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以公姑姊妻之二条伸杜抑刘可谓析入牛毛茧丝但其他杜有未安而刘规之为得者必曲防杜氏甚觉无谓且杜最精地理而孔于地理特疎凡涉地理处多置不如柏举之战谓吴兵自东而追至西者尤误】
自一百五至一百十一共七首论杜注孔疏胡传之失
虢灭西归絶好音申亡南服啓雄心春秋晋楚平分势两国存亡痛钜深【一百十二】
【晋灭虢得陜州灵寳桃林之地镐京消息中断楚灭申有宛谢南阳营方城逼近洛邑自是春秋为晋楚之世矣】
此一首总论春秋全局
往日谭经儿戱同听人传说任西东而今纸上看形势歴歴舆图指掌中【一百十三】
补遗
越弃江淮就故封史迁耳食未宜从武城烽火曾相接隔逺如何有战攻
【史记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以北故楚得东侵广地至泗上泗上葢今扬州及徐泗等地考吴越春秋竹书纪年越絶书俱云越徙都琅琊起观台以望东海琅琊为今山东沂州府其所属日照县向系海曲疑所谓观台即于此左传哀二十二年越灭吴二十七年越使后庸来言邾鲁之界哀公尝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公又尝如越武城尝有越冦武城在今沂州府费县若弃江淮则后庸使命之往来公之如越越之冦武城中间俱隔一楚地则知史记之说非也】
楚疆不越洞庭湖此外殊方天一隅吴起相荆新辟地春秋原不舆图
【长沙府以南俱为百蛮地楚庄王时羣蛮从楚子灭庸自后蛮服楚鄢陵之战蛮从楚击晋然皆不版图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渐由湖南以开两广矣春秋时并非楚地也】
沙鹿于今大名经为天下志山崩只缘卜偃言亡国适防韩原与祸并
【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夘沙鹿崩晋卜偃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僖十五年十一月壬戌秦晋战于韩原获晋侯后儒遂谓沙鹿是晋地胡传云春秋书沙鹿崩于前书获晋侯于后事应具存此不考地理而曲徇左氏之过也按杜注阳平元城县东有沙鹿土山在今北直大名府元城县东四十五里其西有沙鹿城去晋疆絶逺晋当惠公时其地未至于东方也沙鹿即五鹿杜注卫地僖二十三年传晋公子重耳处狄十二年而行史记年表是年为僖公十六年即秦晋战韩之明年也公子由狄过卫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注阳平元城县亦有五鹿近志今大名府有五鹿城二属元城县者即沙鹿城也由晋而狄而卫道极辽逺沙鹿非晋地明甚因左氏好言灾异附着晋卜偃之言而韩原之役适与之防后儒不察遂以沙鹿属之晋而不知此日之晋尚未有沙鹿也僖二十八年文公伐卫取五鹿沙鹿属晋未几又属卫至哀四年齐卫救赵稷于邯郸围五鹿又属晋葢当春秋之季晋地直跨至山东界沙鹿始为晋有不得据其后以概夫前也公羊云为天下纪异此为得之】
江汉初逢大别山楚吴角鬭此中间康成错安丰县顾氏仍譌未肯删
【禹贡汉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春秋定四年吴楚柏举之战自小别至于大别大别山在今湖广汉阳府城东北百步武昌府之西汉水触山回南入江处即今之汉口也康成注禹贡谓在今之安丰史记索及班固前汉志亦云六安国安丰县禹贡大别山在西南而方舆纪要亦从之皆悮也安丰之大别另是一山与禹贡左传俱无涉安丰为今江南夀州大别山在今颍州府霍丘县西南八十里去汉口絶逺孔氏頴达曰吴既与楚夹汉然后楚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然则二别是近汉之名无縁反在安丰也】
春秋大事表卷九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十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官制表
周礼为周公制太平之书世儒多疑其伪独有宋程朱诸大儒亟称之然以愚观之窃有未尽然者昔先王经理天下天子治内诸侯治外故孟子言班爵禄之制特详于列国君卿大夫士其见于戴礼王制尤详而周官三百六十独列畿内之官及于醯醢酒浆之细而于侯国之官概未之及仅于秋官大行人及春官典命列其交际之礼与其命数而其职事则无闻窃疑周公勒成一书以垂治典不宜举近遗逺详小畧大如是春秋距成周数百年其列国之官制犹存左氏因事类见可得什一于千百虽其列国僣窃或妄有改更然其规模不甚相逺也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明大夫以下皆其君自命案僖十二年管仲辞飨礼曰有天子之二守国髙在宣十六年晋侯请于王命士防为太傅是卿命于天子之证也晋巩朔以上军大夫献防于周而王曰巩伯未有职司于王室是大夫不命于天子之证也周制诸侯兼官司徒兼冢宰司马兼宗伯司空兼司防故左传曰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而鲁复有羽父为太宰夏父弗忌为宗伯此出当时之僣非周制矣左传纪晋事尤详其职官杂见于事内孔氏为疏通而证明之如御戎当周礼之戎仆司士当周礼之司右驺当周礼之趣马公族当夏官之诸子公路当春官之巾车其制尤班班可攷其名或天子所制或列国自命名则均不可得而知矣至太宰之名则陈宋与吴楚俱有之陈宋为三恪之后吴楚则僣王学者为综考其同区别其异于春秋鲁史之内得见成周侯国之官制用补周礼之阙遗亦学春秋者之一大掌故也辑春秋列国官制表第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郑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姓氏表
粤自禹贡曰锡士姓而左氏传有因生赐姓胙土命氏之分又别之以字以諡以官以邑其言姓氏之源流备矣至宋夹漈郑氏作姓氏略乃复以左氏之言为隘而推广之得姓氏者凡三十有二类嗟乎夹漈之学贪多务博蕲胜前人其所据者乃从典午以后经十六国南北朝之纷乱包罗囊括合并杂糅而于古得姓之始与春秋列国由姓析为氏族之源流未尝深析而明晓也余尝谓氏族之学至唐而极精亦至唐而极乱一乱于朝廷之赐姓再乱于支孽之冒姓三乱于外裔之入中国因蕃落以起姓何则自汉初已有赐项伯为刘纒赐娄敬为刘敬至唐而如李勣之徒不知其几矣卫青以郑季之子而冒姓卫氏曹操以夏侯氏之子而冒姓曹氏至唐而如杨国忠之徒不知其几矣金日防以休屠王太子而姓金氏刘元海以呼韩邪之后而姓刘氏至唐而侯莫陈之为侯乌石阑之为石又不知其几矣唐太宗既有天下以地望明贵贱特诏髙士廉岑文本之属着姓氏谱先列天家次列后族及宰相凡长孙宇文皆登贵姓而于生民之初得姓受氏之由脉络不可得而寻也源委不可得而辨也又况夹漈更在五季数百年之后乎善乎元儒史伯璿之论曰三代以后皆无所谓姓只有氏而已故后世但曰姓某氏而不敢曰某姓某氏葢姓不可考故但虚其姓于氏之上而实其氏于下亮哉言乎愚谓欲考姓氏之分断须以左氏为枢纽葢盘古燧人之初未始有姓也至庖牺得风姓炎帝得姜姓黄帝得姬姓帝尧以伊祁而为祁舜以妫汭而为妫至三代迭王延及春秋之初分封之国存百有二十四稽其姓合中国与鄋瞒仅及二十有一是时诸侯之国公子公孙支分派别列官分职世有掌司因以命氏而小国之卿大夫名字不列于经传无可考者居十之九焉最著者姬姓则有周鲁郑卫姜姓则有齐子姓则有宋姒姓则有越与杞鄫芈姓则有楚其公族之析为氏者班班可考又陈本妫姓自陈敬仲奔齐而为陈氏晋之范本祁姓士防封于范而为范氏其在秦者为刘氏吴夫概奔楚为堂谿氏伍员属其子于齐为王孙氏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又春秋重世卿为之立后则置氏不必公族尽皆有氏也故春秋之初鲁之翚挟柔溺郑之宛齐之年皆无氏逮其后有没而立氏者庄公季年立叔孙氏是也有邀邻国以立之如四国为赂故立华氏是也余因通考左氏以姓系国以国系氏俾后世知受氏所由来其有不见于左传而为后世韩曽欧阳志及史记世家新唐书世系表所推本如徐之本章禹曽氏之本鄫邵氏之本召亦间録焉辑春秋姓氏表第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姓麇鼔祁姓隗姓日知録权芈姓麇嬴姓又无姓之国十三于余丘郭道栢庸郭邿铸不羮及昭元年传之沈姒蓐黄】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春秋大夫无生而赐氏论
案春秋公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此定制也而胡文定于僖十六年季友卒云鲁之大夫有生而赐氏者若季友仲遂是也盖季友于僖有拥戴之功仲遂于宣有援立之恩二君报之故生而赐氏俾世为卿春秋于此特书以志坏法乱纪之始谨霜之戒其论甚正而其实不然三家称仲孙叔孙季孙氏未尝单举仲叔季也庄三十二年传立叔孙氏未尝云立叔氏其有称叔氏者则另为一族宣公弟叔肸之后经所称叔弓叔鞅叔辄是也论语孟孙问孝于我檀云此季孙之赐也俱有孙字若生而赐为季氏则其子孙如季孙行父季孙防季孙意如当云季行父季防季意如矣何以复多赘一孙字乎且叔氏与叔孙氏又何分别也以是知季友赐氏之说非也仲遂之仲本是行次若已赐为仲氏则其子归父当称仲归父不当更称公孙归父公孙者未赐族之称也况仲遂父子止称东门氏不称仲氏宣十八年传有遂逐东门氏可证至仲婴齐乃更受赐仲氏耳以是知仲遂赐氏之说非也大抵宋儒好横议论而读书不精考究欠实往往多傅防影响后儒以其近正逓相祖述遂成铁案殊不知季友卒时尚不氏曰季至其孙行父始以王父字氏曰季孙不可以孙而彊诬其祖襄二十三年外史盟曰毋或如东门遂云云若仲氏果宣公所赐此系国之重典昭彰耳目外史必不易其称谓而曰东门氏杜于仲婴齐卒注云婴齐襄仲子宣十八年逐东门氏既而使婴齐绍其后曰仲氏是则仲之有氏至婴齐始受君赐以前止曰东门与仲无与而文定以为宣公生而赐为仲氏岂不误哉夫因其子孙而罪其祖父并罪祖父当日之君以莫须有之事遂为一成不可变之狱此则宋儒刻论之过也彚纂曰经书公子而名字双举者公谷以为贤之是也胡氏之说亦正但与仲遂并讥为非其论而犹未察其于实事无据余是以综考经传而并正之乾隆十一年又三月一日复初氏书于髙邮舟次
此亦华子师茂之说师茂名育濂先母舅之从孙韦轩先生子与其兄师道并英年好学读书颖锐能深入考订尤精余延以教孙甫及二载于春秋啓益为多感起予之特附识于此
案文定之说本于刘杜注云称字者贵之正义曰季是其字友是其名犹如仲遂叔肸皆名字双举刘以季为氏谓与仲遂皆生而赐族非也公谷二传亦皆以称字为贤与杜孔略同则刘与文定之说为无据又襄二十三年盟东门遂注云襄仲居东门故曰东门氏若果生而赐为仲氏岂复举其所居之地乎
春秋大事表卷十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卿大夫世系表
三代之宗法原于封建葢先王建树屏藩其嫡长嗣世为君支庶则推恩列为大夫掌国事食采邑称公子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世世不絶若异姓积功劳用为卿世掌国政则各以其官或以邑为氏然此非先王令典也孟子曰立贤无方又曰士无世官故春秋讥世卿世卿之祸小者淫侈越法陨世防宗或族大多权逼主上甚者厚施窃国陈氏簒齐三家分晋故世卿之祸防与封建等然论者谓先王亲亲报功之典于是乎在仪礼防服传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又曰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絶戴记谓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有自卑而别于尊者则国君之支庶别为大夫所谓大夫不得祖诸侯者是也有自尊而别于卑者则单寒之庶姓积功劳用为卿子孙世世宗之者是也呜呼先王之立法岂能百世无弊哉在后之人因其势而去其积甚者可矣由乎亲亲之义而言之则展亲睦族为国毘辅所谓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者而不能无尾大不掉之弊由乎选贤之意而言之则唯贤是择不拘世类所谓挹损彊宗独操主柄者而亦有枝叶衰落之患惟使恩有所止其疎者则齿于士族使各得以材能自进而其在位者则束之以礼法使有大故不得免于罪戾用此权衡轻重虽传诸百世岂有弊哉以余观春秋卿大夫其得失俱可概见晋惩骊姬之乱诅无畜羣公子故文公诸子皆出仕于外晋无公子秉政者而权卒移于赵魏鲁之孟孙叔孙再世有大罪宜絶其属籍而子孙仍列于贵位所以卒兆干侯之祸出彼入此厥害惟均征诸己事良用显然惟楚之令尹俱以亲公子为之一有罪则必诛不赦所以权不下替而国本盛彊呜呼鉴徃可以知来斯言谅哉辑春秋卿大夫世系表第十二
凡世系相承者俱直下兄弟平列
有世次可稽而无祖父可承者上空防格
无系可考者另列于后视其本族有某公时人略以年代为次
周
周氏
召氏【厉王宣王时有召穆公虎僖二十四年传召穆公思周徳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是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祭氏【穆王时有祭公谋父】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儋氏
尹氏【宣王时有尹吉甫】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郈氏
东门氏
叔氏【传称子叔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晋
韩氏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赵氏【史记造父幸于周缪王赐以赵城由此为赵氏七世而生叔带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又五世生赵夙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二上>】
第1部分
春秋大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