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张公子意欲通情

诗曰: 一见娇羞,云雨情意两相投; 传情暗里动秋波,知情明中言语拗。 想在心头,记在心头,不加何日能成就。 这一曲粉蝶儿,单说妙禅传情的故事。话说张公子一见妙禅,秋波流晖,光明射目。 这妙禅见公子看他更献出那等风流之态,超见出那样飘洒的光景。美目含情,似笑非笑,柳腰轻摆,似动非动,好一似长乐宫中醉酒的杨妃,如同似凤仪亭偷情的貂蝉。公子一见,神魂荡漾,自觉着那个心头火儿驱起,如何能安拿得住也。 这公子一见道姑陈妙襌, 自觉着那个滋味实难言, 自古来美色女子多多有, 并未见这等缥缈云雨仙, 暗想道此处并未蟠桃会, 是怎么月里嫦娥离广寒, 莫不是玉帝尽孝富华美, 张七姐无故不肯来凡尘, 莫不是仙女望景落华园, 莫不是织女私自下九天, 我今日明明是来看会景, 莫不是与那刘臣耿兆一样, 成了仙人也。 是怎么将身误入于楼园, 说甚么昭君娘娘生得好, 他就是好杀难占此人占, 说甚么上古褒似姐姬女, 说甚么唐朝杨妃武则天, 说甚么莺莺风雅梨花女, 说甚么春秋西施汉貂蝉, 看此人花容月貌古来少, 怎能够两两相抱凤颠鸾, 张公子看罢一回心如事, 但见他目不转晴望眼穿。 话说张公子看罢,心中扰乱,不由得目不转晴,呆呆的尽看。此时妙禅女,在那楼窗以内,一先将足露了半面,一见公子看他,是有恋着之意,通情之心便见。 他将那身体全角出来了,将那一双小小金莲,放过去了,一只搁在楼窗以外,将手中的尘尾,插在那脖子以后,一手拿着汗巾,将那绣花底马鞋上的产土,轻轻的扫打了打扫好,又将那瓜子儿放在手,小十指尖尖放在那樱桃口内,朱唇启动,碎玉密排,一行呵着瓜子。一双秋波射定在公子眼内,转上转下,往来送情。看的公子神色飘荡,更觉观之难堪,不由得也就白送情。 两人媚眼传递,妙禅此时也觉着骨软件酥,那一段支持不住的光景,就是西天大佛,那一见这个态度,也难说乐心不动。这正是: 格外献出风流体, 压倒千娇百媚花。 妙禅女亲口呵几个瓜子仁儿,故意丢将下去,落在公子面前桌面以上。公子一个个个儿,皆拾在口中,目看妙禅,只觉得津津味佳。 妙禅一见,更觉有情,虽不言语,使之上下俱知心志。妙禅遂将瓜子仁儿,呵了一包,包在汗巾以内,随手丢将下来。公子顿时一手接过,遂将瓜子仁,就低下头来拾起,将汗巾看了一遍,拭了拭脸上的汗津,只觉着兰麝扑鼻,异香满口,拭了又拭,看了又看,好个恼人的紧也。 张公子手拿汗巾亲又亲, 不由得双手脸上揩汗津, 只觉着异香扑鼻津有味, 自觉着上白胘大紫金盆, 这汗巾本是仙女亲手赐, 手拿着自觉珍贵值千金, 不由得目视仙姑拱手笑, 妙禅女秋波侧视喜吟吟, 他这里朱唇启若巧如送, 张公子迈步情绪似谢恩, 暗想道仙姑待我有情义, 赶几时相偎相抱紧随身, 但不知住在那庵并那社, 又不知姓氏名谁何处存, 在众人瞩目之地不好问, 到叫我过后见面那里寻, 张公子聪明伶俐心内想, 不由得汗巾上面题诗文。 话说张公子,想到这里,遂将汗巾铺在桌面之上,就着人主的笔墨,手拈板笔,写诗一首,诗曰: 如阮误入于妻园, 箫歌秦楼过天仙; 嫦娥有意忽情恋, 小生无路人广寒。 原问仙乡住何处, 敢效玉手至九天; 何时得解香罗带, 娇妙花枝任盘桓。 下赘张才熏沐百拜。张公子写完,妙禅在楼窗以内,早已看的明白,遂伸出历雪欺霜的玉笋,作接要之。张公子在下递又递不上去,遂将汗巾向上一抛,那汗巾甚是轻妙,又被迎风吹去。 妙禅见不得手,便轻故朱唇,呖呖声音尊道:「师父,我将汗巾掉在楼下去了,师父快下楼去拾来,若是晚了,但恐被人拾去。」 老道姑说道:「徒儿,你可不小心了,待老身与你寻去。」 遂下了茶楼,来至布棚楼窗之下,见一位公子,手拈汗巾,左右展看,遂说道:「你这位公子,这是俺的汗巾,快快送我罢!」 公子听得有人来要,知是仙姑命他师父来要,心中思想,何不趁此机会,登楼一观。倘若是: 得近美人双携手, 胜似状元及第红。 公子想到这里,遂说道:「师父,汗巾乃小生所拾之物,不知何人遗失?师父说是你的,不知可有甚么作证?」 老道姑说道:「这汗巾原不是我的,可是我徒儿之物,有甚么作证,我也不知,原是我徒儿命我下楼讨取。」 公子说:「既是你徒儿之物,叫你徒儿亲自来取,说得有证,我便奉送。」 老道姑见公子说的有理,无言回答,就要倒转回身,妙禅女在楼窗之内,看得明白,听得真切,暗暗欢喜,将他请上楼来。且听下回分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