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张员外世袭进士

诗曰: 大道无一非道,全凭悲欢离合; 事情皆转奇巧名,今人猜想不过。 事情原有格致,辞句莫看错说; 走尽仔细纪揣摩,免得书中之乐。 西江月罢。内中引出来了一部大明野史。当初洪武爷与陈有谅大战,兵败苏州城内,被大兵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打救,甚是危殆,多亏了一人救济,是何人氏?这苏州城内,有一家张员外,家中大富,情愿出纳仓谷二十万石,洪武爷兵得粮草,遂得胜了汉王。后来即了帝位,驾坐南京,想起了此事,下召张员外进京,重加封赏。 张员外志洁清廉,封官不要,赠金不受,皇爷无奈,恩赐他世袭进士,百顷良田。 张员外谢恩回家,几年身亡。膝下一子,名叫张才,字是学富,年方一十六岁,娶妻窦氏,守制三年,孝服已满,日日家中诵读诗书。 时值三月,闻听虎丘山迎春大会,心中思想,这几年无曾出门闲游,不免告知娘子,观会散心一遭便了。 这公子独坐书房闷无言,忽听得大会起在虎丘山, 这几年守制带孝家中坐,盖无曾出离府门闲游玩, 到不如今日出门去游会,看一看会表景致全不会, 观一观士女王孙巧打扮,娼望阳春烟景三月三, 看一看金勒马嘶茅草地,看一看玉楼人醉杏花天, 娼望桃花柳絮那里好,观一观飘飘蝴蝶上下翻, 这公子一心去想去游会,回宅内请出窦氏说根原。 话说公子想到这里,回了内宅,窦氏一见问道:「相公不在书房用功,来此内宅有何话说?」 公子说道:「娘子有所不知,我在斋中服孝三年不曾出府,今日忽听虎丘山三月三迎春大会,我有心前去看一看胜景,散一散闷怀,因此来与娘子说知。」 窦氏说道:「相公出门望景,倒也罢了,只是身轻年小,叫妾身放心不下。」 公子说道:「娘子放心,小生前去,二五日就回,有何挂虑?」 窦氏说道:「相公既然要去,妾身也不敢强留。」 命丫鬟整理一桌酒席,夫妻二人对面坐下,窦氏说:「相公要去游玩望会,妾有此良言,是你听了。」 窦氏贤德女,善知夫妻情; 答说去游会,备酒先饯行。 轻吐樱桃口,笑言尊相公; 你今要游会,听我说分明。 妾身有几句良言嘱咐你, 但恐你少年出门无正经, 虎丘山五色杂人俱多有, 许多的非类无良将人坑, 万望你时刻小心藏主意, 千万个莫食耍戏作聪明, 第一来休食美色卧花柳, 第二来休要食醉饮刘伶, 第三来莫进赌博场游玩, 内里边无有之人心不平, 不过是闲看买卖观把戏, 但愿你此去一望即回程, 莫恋着彩楼笙歌音韵妙, 叫妾身倚门盼望挂心中, 好一个三贤四德窦氏女, 对丈夫口吐良言即叮咛。 话说窦氏夫人面对丈夫,将言语嘱咐过了。 公子说:「娘子放心,小生一一记下了。」 窦氏夫人问道:「相公此去,可用几名家人,或是骑马,或是坐车?」 公子说:「不用,只用一人一马,将我送到,命人马回家,三日以外,再去接我不迟。」 窦氏闻言,自箱中取出一套新衣靴帽俱全,与公子换上。亲自与丈夫包了一个包,又剪上碎银几两,吩咐家人规了良马一匹,窦氏亲自送出大门。张学富上了坐骑,有一名家人跟随,这公子跨马扬鞭,往虎丘山去了。 这公子跨马奔上路阳关, 窦氏女目送丈夫站门前, 眼看着相公奔上大路去, 只看的人马柳阴相遮栏, 他可才倒那金莲还家转, 自今后只身化做启山, 自今后独守空房无伴侣, 自今后盼断衡阳再不还, 自今后大门一别千秋梦, 自今后再想见面难上难, 且不言少年公子去游会, 再说那道姑出家桃花庵。 按下张学富,不提他行程如何。 且说这虎丘山以东,有一庄寺院,名为桃花庵。庵中有一位道姑,姓陈法号妙禅,其父陈乃宋,在苏州贸易,丢了大本,将此女卖于庵中,当下一十八岁,生得人物聪俊美丽,升当才学,人不能及,风韵无人可比。自一十六岁,那一等风流态度,出现于外,每日里思想寻一个美貌、如意的郎君,消一消身边的欲火,怎奈是眼界高大,见得那一些王孙公子,士庶百姓,少年者至多,皆不中意。因此煎熬日月,朝思暮想,其日已久,挨到一十八岁。是日正当暮春之气,这道姑身处禅房,郁郁闷坐,那一段思春的情景,今人描写不尽,怎见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