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一十二 职官部十

  ○总叙尚书

  韦昭《辩释名》曰:尚,上也。言最在上,总领之也。辩云:尚,犹奉也。百官言事,当省案平处奉之,故曰尚书。尚食、尚方亦然。

  《周礼》曰:司会,中大夫二人。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之尚书。

  《汉书·百官表》曰:成帝初,置尚书员五人。(如淳曰:主天子书、主天子物皆曰尚,如主婿曰尚主者也。)

  《东观汉记》曰:章帝东巡过任城,乃幸郑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又曰:章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韩棱,楚龙泉;郅寿,蜀汉文剑;陈宠,济南锻成。一室丙两刃,其馀皆平剑。其时,论者以为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寿明达有文章,故得蜀汉文剑;宠敦朴,有善於内,不见於外,故得锻成剑。皆因名而表意。

  《后汉书》曰:杨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续汉书·百官志》曰:尚书,秩六百硕。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官,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各有曹任常侍,主丞相、御史、公卿事。二千石曹主刺史郡国事,民曹主吏民上书事,客曹主外国夷狄事。而成帝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共为五曹。世祖又分增三公为二曹,其一曹主岁尽课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民曹主缮治、攻作、盐池、苑囿;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二千石曹主辞讼;中都官主水火盗贼。与三公为六曹。

  又曰:李固上疏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北斗为天喉舌,尚书为陛下喉舌。"

  谢承《后汉书》曰:陈禁字子雅,拜尚书。公卿朝,日晏无诏。禁问台上:"故事何时可罢?"对言:"已食辄有诏罢,今已宴。"禁曰:"宁可白耶!"尚书郎以上方宴乐,不敢白,禁使罢。公卿既罢,上问左右:"今未有诏而罢朝,何也?"尚书直对曰:"陈禁命罢。"上曰:"勿复问也。"禁在台二年,尝病,令仆射数奏,久病满百日,请辄免。有诏赐金帛医药。

  又曰:张陵字处仲,为尚书。首岁朝,梁冀带剑入省,陵叱冀令出,敕虎贲夺其剑,冀跪谢。陵劾之,诏以岁俸赎罪,百僚肃然。冀弟不疑曾举陵,后疾冀。不疑谓曰:昔举君所以自罚也。"陵曰:"明府不以陵不肖,误见擢序陵申公宪,非报私恩耳!"不疑有惭色。

  又曰:翟酺字子广,为侍中。时尚书有缺,诏将军大夫六百石以上,试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者补之。由是,酺对第一,拜尚书。

  又曰:魏朗字少英,入为尚书,再升紫微,謇谔禁省,不屈豪右,为百僚所服。以党事免。朗性矜严,闭门整法,长吏希见,动有礼序,室家相待如宾,子孙如事严君焉。

  又曰:蔡邕字伯喈,以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月之间,周历三台。

  又曰:锺离意,字子阿,明帝征为尚书。交阯太守坐赃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颁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帝怪,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於盗泉之水,曾参回车於胜母之乡,恶其名也。赃秽之宝不敢拜。"帝笑曰:"清乎,尚书!"赐钱三十万。

  又曰:荀绲字伯条,拜尚书。绲性明亮,敏於众职,以勖群僚,秉机平正,直而行之。是时,内外公卿大夫莫不敬惮焉。

  又曰:韦彪上疏曰:"欲急世所务,当先除其患,其源在尚书。尚书典枢机,天下事一决之,不可不察。"

  《汉官解诂》曰:士之权贵不过尚书。

  又曰:唐虞曰:"纳言,周官为内史,机事所总,号令攸发。

  《汉官仪》曰:尚书,唐虞官也。《书》曰:"龙作纳言。"《诗》云:"仲山甫,王之喉舌。"秦改称尚书,汉亦尊此官典机密也。

  应劭《汉官》:汉明帝诏曰:"尚书,盖古之纳言,出纳朕命,机事不密则害成,可不慎欤?"

  张璠《汉记》曰:朱穆党事禁固,征拜尚书。正月,百官朝贺毕,虎贲当陛置弓於地,谓群僚曰:"此天子弓,谁敢干越!"百僚皆回避,不敢当。穆乃呵之曰:"天子弓当载之於肩首之上,乃敢置地,大不谨不敬!"即收虎贲付诏狱治罪。莫不肃然,服其忠烈。

  《魏志》曰:陈群为尚书,制九品为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又曰:许混字子劭,清淳有鉴识,明帝时为尚书。

  又曰:丁谧字彦静,曹爽宿与相亲,拔为散骑常侍,转为尚书。在台阁,数有所弹驳,以势屈於爽,爽亦敬之。时谤书谓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点作疽囊。三狗谓何、邓、丁也。点者,爽小字也。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谧尤疽囊也。

  又曰:孔礼字德远,为尚书。明帝方修台署,节气不和,天下少谷。礼固争,因罢役,制曰敬纳谠言。

  《魏略》曰:帝游晏在内,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书可云也。

  《吴志》曰:尚书熊睦见孙皓酷虐,微有谏,皓使人以刃环撞杀之,身无完肌也。

  《晋书》曰:杜预为尚书,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服焉。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

  又曰:山涛转尚书,表辞年老。诏曰:"方今多事,嘉谋良图委以老成也。"

  又曰:刘颂为尚书,孙秀等推崇赵伦功宜加九锡,百僚莫敢异议。颂独曰:"昔汉之锡魏、魏之锡晋,皆一时之用,非可通行。今宗庙乂安,虽嬖后被退,势臣受诛,用周勃诛诸吕而尊孝文,霍光废昌邑而奉孝宣,并无九锡之命。乱旧典而习权变,非先王之制。九锡之议,谓无所施。"

  《晋康帝起居注》:诏曰:"尚书,万事之本,朕所责成也。而廪秩俭薄,甚非治体。今虽军国多费,不为元凯惜禄,其依令、仆给尚书各亲信五十人廪赐。"

  《晋中兴书》曰:蔡谟为尚书,上疏曰:"八座之任,非贤莫居。前后选用,名资有常。孔愉、诸葛恢,并以清节令才,素有名望。昔愉为御史中丞,臣尚为司徒长史;恢为会稽太守,臣为尚书郎;恢尹丹阳,臣守小郡。名辈不同,阶级殊悬。今猥以轻鄙,超逾等匹,上乱圣朝贯鱼之次,下违群士准平之论,岂惟微臣斯亡之诫,实贻圣政维尘之累。"

  《宋书》曰:凡尚书官,大罪则免,小罪则出,出者百日无代人,听还本职。

  《宋志》曰:今朝士诣三公,尚书丞郎诣令仆射尚书,并门外下车履,度门阃乃纳履。

  《齐职仪》曰:尚书六人,品第三,秩六百户,进贤两梁冠,纳言帻,绛朝服,佩水苍玉,执笏负荷。

  《梁书》曰:陆杲迁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座丞、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也。

  又曰:周舍问刘杳:"尚书官著紫荷,相传云挈囊,竟何所出?"答曰:"张安世传云: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注云:囊,囊,也,近臣簪笔以待顾问也。"

  《后魏书》曰:肃宗灵太后,曾宴於华林园,举觞谓群臣曰:"袁尚书朕之杜预,欲以此杯敬属元凯,今为尽之。"侍座者莫不羡仰。翻名位俱重当时,贤达咸推与之。

  《隋书》曰:于仲文,上以尚书文簿繁杂,吏多奸计,令仲文勘录省中事,其所发擿甚多。上嘉其明断,厚加劳赏焉。

  《唐新语》曰:玄宗欲以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谏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有唐已来多用旧相居之。不然,历践内外清贵之地,妙有德望者充之。仙客本河湟一使典耳,拔升清流,齿班常伯,此官邪也。"

  《益都耆旧传》曰:太尉李固荐杨淮累世服事台阁,既闲练旧典,且有幹用,宜在机密,特拜尚书。固薨,免官。尚书令陈蕃表行状,复征为尚书。

  《会稽典录》曰:郑弘拜尚书。《旧典》:科郎满,补县长令史为丞尉。弘奏以为台职尊而赏薄,人无乐者,请使郎补县令史为长。上从其议。自此为始。

  《通典》曰:尚书,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王政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泉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是为喉舌。"

  郭子曰:王公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蔡公谓之雷尚书。

  又曰:傅嘏字兰石,为尚书,大小无不总。

  桓子《新论》曰:昔尧试舜於大麓。麓者,领录天下事,如今之尚书官矣。宜得大贤智,乃可使处议持平。

  王昶《考课事》曰:尚书侍中考课: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曰:进视惟允以考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赋政,五曰罚法以考典刑。

  应璩书曰:知杨生翻然遂登纳言,虽有所越,亦其宜也。傅说弃板筑而为殷相,吕望投渭竿而为周师,卓茂起闾里而为汉宰。若此翁者,乃奇耳。琐琐尚书,执宪之吏,曷以为异哉!

  《太平御览》 宋·李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