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须菩提。
【王日休曰】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乃叙经者自谓。
【颜丙曰】复次。乃再说也。
【李文会曰】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钞云】言应无所住者。应者当也。无所住者。心不执著。
【李文会曰】菩萨于法者。总标一切空有之法也。应无所住者。一切诸法。应当无所住著也。
【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逆生执著住于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
【逍遥翁曰】凡夫不识自佛。一向外求。住相迷真。分别他境。不为助道。但求福门。似箭射空。如人入暗。俱胝和尚凡见僧来问话。唯竖起一指头。
【佛鉴禅师颂曰】不用将心向外求。个中消息有来由。报言达摩西来意。祗在俱胝一指头。菩萨了悟人法二空。心无取舍。能知凡圣一等。空色一般。善恶一体。
【龙济和尚颂曰】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欲识本来体。青山白云中。是菩萨心无所住著也。行于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想取舍憎爱之心。世尊即以教法布施。内破一切执著。外即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不见有它为受施者。不见中间有物可施。三体皆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爱已乏。不望报恩。不求果报也。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
【永嘉大师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逍遥翁曰】诵金刚经者。若人了知住无所住心。得无所得法者。此名慧业。若人日积课诵之功。希求福利。此名福业。二者相去绝远。如霄壤也。
【法华经云】若于后世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
【张无尽云】夫学道者。不可以温饱为志。本求无上菩提。出世间法。若以事不如意为怨。而图衣饭为心者。又何益于事乎。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王日休曰】色。谓形色。声。谓音乐。香。谓鼻之所闻。味。谓食物之味。触。谓男女之欲。法。谓心之所校量思惟者。乃教化众生不使著于六尘也。
【陈雄曰】摩诃般若经云。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又忏法云。眼著色。耳著声。鼻著香。舌著味。身著触细滑。意著法尘。起种种业。此言住。亦识著之谓。凡夫六根不净。贪是六者。以快其欲。是名六尘。一不如其所欲。则必布施以求满其欲。其所住而布施者然也。菩萨受如来无相教法。无诸欲之求。无能施之心。但以法施利益一切众生。如水行地中。无有挂碍。无所住行布施者然也。华严经云。不求色声香与味。亦不希求诸妙触。但为救度诸群生。常求无上最胜智。正此之所谓行布施也。
【华严二十四卷云】眼识所知种种诸色。耳识所知种种诸声。鼻识所知种种诸香。舌识所知种种诸味。身识所知种种诸触。意识所知种种诸法。又天地八阳经云。眼常见种种无尽色。耳常闻种种无尽声。鼻常嗅种种无尽香。舌常了种种无尽味。身常觉种种无尽触。意常思想分别种种无尽法。详此二经。既言种种诸声。种种无尽声。则王氏所言。声谓音乐者。恐失之拘于音乐矣。既言种种诸触。种种无尽触。则王氏所言。触谓男女之欲者。恐失之执于男女之欲矣。
【张无尽曰】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檀那。此云施。菩萨无色可舍。名为布施。如药对病。似空含有。有病既除。空药俱遣。色空泯绝。中道皆亡。了无一法可得。二乘之人舍色取空。为不住色而行布施。
【玄奘法师所译经云】不住于色。不住非色香味触法。一例皆然。是故空有悉皆无住。无空可取。无有可舍。空有同如一体平等。平等行施。即知法界。不住有施。不住无施。不得有无一边障碍。施心广大。犹如虚空。所获功德。亦复如是。故经中举十方虚空较量施福。即斯意耳。
【傅大士曰】施门通六行。六行束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欲觅无生理。背境向心观。不住声者。清净无挂碍也。梵语尸罗。此云戒。二乘之人。意谓声从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色既本空。声从何起。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在在处处。心常清净。又云。尸罗得清净。无量劫来因。妄想如怨贼。贪爱若参辰。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权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羼提。此云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贪著。欲行远离。故名忍辱。正是舍色取空。不了中道也。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辱亦无辱。须是自性清净。不生起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故古德曰。明心之士。其心犹如明镜。能摄众像。尽入其中。无有挂碍。清净含容。无有边际。又云。忍心如幻梦。辱境若龟毛。常能修此观。逢难转坚牢。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欲灭贪嗔贼。须行智慧刀。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性。无所分别也。梵语毗离耶。此云精进。了知舌根本空。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或好或弱。不可生憎爱也。
【肇法师曰】会万法归于自己者。其惟圣人乎。
【晁太傅曰】一切凡夫皆是迷人。内有回心起信。询求妙理。悟明心地者。此是迷中悟人也。
【径山杲禅师曰】佛与众生。本无异相。只因迷悟。遂有殊涂。
【黄檗禅师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图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也。三乘之人。虽不住饮食之味。尚犹贪著诸法之味。以贪著故。名为精进。菩萨之心。于诸法相。悉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
【图觉经云】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傅大士曰】进修名焰地。良为慧光舒。二智心中遣。三空境上祛。无明念念灭。高下执情除。观心如不间。何啻至无余。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离诸触。色身既本无。诸触何曾有。又云。了触即无生。不住虚分别。一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
【六祖曰】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大阳禅师曰】大阳一禅。竟日如然。滔滔不间。触目遇缘。若能如是。法法现前。
【傅大士曰】禅河随浪静。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觉性。亡虑灭迷情。遍计虚分别。由来假立名。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诸法属意。意属识。此识是妄。
【金刚三昧经云】所见境界。非我本识。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何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分别。
【傅大士曰】慧灯如朗日。蕴界若干城。明来暗便谢。无暇囗时停。妄心犹未灭。乃见我人形。妙智圆光照。惟得一空名。
【六波罗蜜有总颂云】三大僧祗劫。万行俱齐修。既悟无人我。长依圣道流。二空方渐证。三昧任遨游。创居欢喜地。常乐遂亡忧。
【临济禅师曰】佛有六通者。谓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身界不被触惑。入意界不被法惑。所以达此六种。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乃无依道人。虽是五蕴秽陋之身。便是地行菩萨。
【黄檗禅师曰】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六祖曰】应如无相心布施者。为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故云无相布施。
【僧若讷曰】应如是布施者。指出色香等六尘也。不住于相者。乃不住六尘之相。若住相布施者。但是人天果报而已。
【李文会曰】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空。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
【逍遥翁曰】夫烦恼性。是佛境界。观烦恼性空。是正修行。学人若止依此观练精至。不须求别法也。又云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于我。我即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所谓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故古德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疏钞云】何以故者。此证问意。施本求福。今令不住于相。其意云何。佛答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若达三轮体空。方名不住相布施。不住者。心不住有为之福也。三轮者。施者。受者。并财等是三轮也。施者。返观体空。本无一物。故云理空。受者。观身无相。观法无名。身尚不有。物从何受。故曰受空。施受既空。彼此无妄。其物自空。故曰三轮体空。
【陈雄曰】世尊答文殊曰。财施为凡。法施为圣。盖凡夫布施。必以满三千世界七宝。为求福之具。财施也。此住相布施也。且以人天大福报自期。数尽未免轮回。菩萨布施。但一心清净。利益一切。为大施主。法施也。此不住相布施也。虽不邀福。自然离生死苦。受大快乐。历千劫而不古。超三界以长今。是所谓无限福德。实不可思惟而量度也。佛悯末世众生被六尘染。未可遽化。姑诱以福德无限之说。使之顿悟法施之会。维摩经云。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颜丙曰】住者。著也。菩萨于佛法中。应当无所著布施。布施者。舍施也。所谓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六者谓之六尘。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情尘相对谓触。贪著有为谓法。人性清净。本无六根可得。六尘又向什么处安顿。所以佛云。应当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不著相舍施。其福德量等虚空。非思量可及。
【傅大士曰】檀波罗蜜布施。颂曰。施门通六行。(六行即六度)六行束三檀。(疏钞云。三檀者。资生檀。无畏檀。法檀。布施是资生檀。能资益生诸善法。故曰资生檀。持戒忍辱是无畏檀。因戒净毁辱不动。心无怖畏。故曰无畏檀。法檀者。精进禅定智慧是也。因定生慧。因慧生种种法。故曰法檀。将此六行束为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子荣曰。二边即有无。二边不立。有无俱遣。中道何安。晁文元公曰。凡夫著有。不见有中之空。二乘著空。不见空中妙有。不著见于二边。不取相于中道。惟佛知见。)欲识无生处。背境向心观。尸波罗蜜持戒颂曰。尸罗得清净。无量劫来因。妄想如怨贼。贪爱若参辰。(参辰。即参商二星。一出一没。常相远离。)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权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圆觉经注云。佛为万法之王。)羼提波罗蜜忍辱颂曰。(华严六十卷羼初眼初き二切)忍心如幻梦。辱境若龟毛。(华严经云。无则同于龟毛兔角。)常能修此观。(去声)逢难转坚牢。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欲灭贪嗔贼。须行智慧刀。毗离耶波罗蜜精进颂曰。进修名焰地。良为慧光舒。二智心中遣。(真俗二智)三空境上祛。无明念念灭。(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高下执情除。观心如不间。何啻至无余。禅波罗蜜禅定颂曰。禅河随浪静。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觉性。息虑灭迷情。遍计虚分别。由来假立名。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华严合论第四卷云。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般若波罗蜜智慧颂曰。慧灯如朗日。蕴界若干城。(华严四十二卷云。龙依宫住。而能兴云。有人仰视。所见宫殿。当知是乾闼婆城。子荣曰。干城者。即乾闼婆城。海上龙蜃化现余气。人见楼阁。忽尔还无。此破众生妄执五蕴色身为实。)明来暗便谢。无暇囗时停。妄心犹未灭。乃见我人形。妙智圆光照。唯得一空名。
【智者禅师】万行齐修颂曰。三大僧祗劫(阿僧祗数名。阿者无也。僧祗者数也。乃无数劫。)万行具齐修。既悟无人我。长依圣道流。二空方渐证。(人法二空)三昧任遨游。(三昧梵语。中国言正定。亦云正见)。创居欢喜地。常乐遂无忧。
【李文会曰】不住于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名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也。
【逍遥翁曰】须知诸法。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又云。了达一切法。不住一切相。心如虚空。自然无碍。心住于相。即属有法。故知一切法。不住一切相。即能见佛性也。
【傅大士曰】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果报勿须望。凡夫情行劣。初且略称扬。欲知檀状貌。如空遍十方。川禅师曰。若要天下行。无过一艺精。颂曰。西川十样锦。添花色转鲜。欲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虚空不碍丝毫念。所以张名大觉仙。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李文会曰】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谓虚空我思量之。实无可思量也。不可思量者。既已觉悟。心无能所。即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岂更有可思量。但应如所教住者。谓诸学人。当依佛教。行无所住。必得悟入也。
【谢灵运曰】圣言无谬。理不可越。但当如佛所教而安心耳。
【陈雄曰】佛谓所教之住。与华严经住无所住同。如来教菩萨法。不过住无所住之法。菩萨受如来教。非敢变异。但当如其所教者。以无住为住处。楞严经云。得住般若波罗蜜。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师利。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复问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此住之法详矣。无非住无所住之意。三昧经云。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
【颜丙曰】四维者。四隅也。如。东方东南方。西方西北方之类。东西南北及四维上下方。总谓十方。佛问如十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答不可思量。盖大莫大于十方虚空。佛所以借此喻福德也。
【傅大士颂云】欲知檀状貌。如空遍十方。佛云。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虚空不可思量测度。菩萨当如佛所指教处住。佛教所谓住者。湛若十方。空无所住而住。又颂曰。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果报不须望。(平声)凡夫情行(去声)劣。初且略称扬。欲知檀状貌。如空遍十方。
【川禅师曰】可知礼也。颂曰。虚空境界岂思量。大道清幽理更长。但得五湖风月在。春来依旧百花香。
妙行无住分第四
金刚经集注
(明)朱棣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