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官五

制置三司条例司
【宋会要】
神宗熙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参知政事王安石同制置三司条例。
三月十一日,上曰:「近阅内藏库奏,外州有遣牙前一人专纳金七钱者。因言牙前伤农,令制置三司条例司讲求利害立法。」
十八日,诏曰:「朕以为欲致治于天下者,必富之而后可。今县官之费不给,而民财大屈,虽焦劳乎昊日之间,其将何所施哉!特诏辅臣置司于内,以革其大弊,而使美利之源通流而不竭,则庶乎孔子适卫之言朕有所冀焉。夫事颛于所习,则能明乎得失之源。今将榷天下之财,而资之于有司。能习知其事者,则其所得必精,所言必通。聚而求之,固足以成吾富民之术。若夫苛刻之论,务欲朘削于下而敛怨于上者,斯亦朕之不取。宜令三司判官、发运、转(副)[运]使副、判官及提举辇运使、籴〔易〕、市舶、榷场、提点铸钱、制置解盐等臣僚,限受诏后两月,各具所知本职及职外财用利害闻奏。仍三司举催,紏其不以时上者。」又诏曰:「朕惟理财之臣失于因循,其法遂至于大坏,而天下之货留积而不通。故特诏辅臣,俾之置司,讲求利病,将捄宿弊而更张之,上以裨于国,下以足于民。而或者不察,以为专务苛碎刻削,以趋公家之急,兹岂朕之意哉!然而商天下之众智而习成之,则理尽

而不悖,事行而不跲,于是利源通而富庶之俗成矣。内外臣僚有能知财用利害者,详具事状闻奏。其诸色人亦具事理,于制置三司条例司陈状。在外者即随所属州军投状,缴申条例司。夫有言不酬,不足以劝,事如可行,何暕于赏。如所言财利有可采录施行者,当量其事之大小而甄赏之。」从陈升之、王安石奏请也。
四月二十一日,命权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刘彝等八人于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分遣诸路,相度农田水利、税赋科率、徭役利害。从本司知枢密院事陈升之等请也。
七月十二日,诏江淮等路发运使薛向赴制置三司条例司议事。
十七日,从制置三司条例司言,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令薛向领之。
十七日,制置三司条例司言:「奉诏取索三司条例看详,具合行制置事件以闻。窃观先王之法,自王畿之内,赋入精粗,以百里为之差,而畿外邦国各以其所有为贡,又为通财移用之法以懋迁之。其治市之货贿,则亡者使有,害者使亡。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则吏为敛之,以待不时而买者,凡此非专利也。盖聚天下之人而治之,则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则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亡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不可以无术也。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内外不以相知,盈虚不以相补。诸路上供岁有定

额,丰年便道可以多致而不敢取赢,年俭物贵,艰于供亿而不敢不足。远方有倍蓗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三司发运使按簿书、促期会而已,无所可否增损于其间。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 刷,殆无留藏。诸路之财平时往往巧为伏匿,不敢实言,以备缓急。又忧年计之不足,则多为支移折变以取之。民纳租税数至,或倍其本数,而朝廷百用之物多求于不产,责于非时,富商大贾因得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散敛之权。臣等以为发运使实总六路之赋入,而其职以制置茶盐酒税为事,军储国用多所仰给。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令预知在京库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办者,得以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所有本司合置官属,许令辟举。及应有合行事件,令具条例以闻。乞下制置司参酌施行。」从之。
九月二日,诏:「三司如有与制置条例司商量公事,令吴充往彼。淮南制置发运司如有奏禀事,许使副一员赴阙。」从之从之:疑衍。。
四日,条例司言:「乞令河北、京东、淮南路转运司施行常平广惠仓移那出纳及预散之法。一、委转运司及提举官,每州于通判、幕职官内选差一员专切管勾,令通点检在州及诸县

钱斛。一、广惠仓斛除依例合支与老疾贫穷乞丐人,据数量留外,其余并令常平仓监官通管,一般转易。一、常平广惠仓见钱,依陕西出俵青苗钱例,每于夏秋未熟以前,约逐处收成时酌中物价,立定预支每斗价例,召人户情愿请领。」诏并从所请。其常平仓钱斛出俵青苗,仍常以一半为夏料,一半为秋料。广惠仓除留给孤贫乞丐人外,其余亦依常平仓,分作两料出俵。又言:「今欲将常平广惠仓见在斛遇贵量减市(偿)[价]出粜,就贱量增市价收籴。其可以计会转运司用苗税及系省钱斛就便博易者,亦许计会兑换。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例,取人户情愿预行支给,令随税送纳斛。内有愿请本色斛或纳时价贵愿纳见钱,皆许从便,务在优民。如遇灾伤,亦许于次料收熟日送纳。兼事初措置非一,欲量逐路州军钱物多少,选官一两员分头提举。仍乞于京东、淮南、河北三路先行此法,俟成,次第即令诸路依此施行。」从之。
八日,条例司言:「欲差相度利害官比部员外郎谢卿材诣在京诸库务勾收帐历,契勘见在察访本末利害。」从之。又言:「淮南发运使薛向请以新差通判吉州张穆之、新差通判秦州陈倩特许权差六路勾当公事。」从之。又言:「薛向先下三司及提举百司,取索在京诸库务每年合系六路出办上供物色若干名件数目,即每年却合支破若干名件数目,今来见在约支

得多少年月外,有无阙乏之物,及每年计置若干数目,各别开项声说,逐年一次预降本司,以凭预先契勘施行。」从之。
十八日,条例司言:「近日在京米价贱,诸军班及诸司库务公人出粜食不尽月粮,全不直钱。欲乞指挥三司晓示,今后愿依下项所定价出粜入官者,依嘉佑附令敕坐仓条贯施行。诸班直一千,捧日天武、龙神卫八百,拱圣、神勇以下七百,上、下杂诸司坊监六百。」从之。
二十五日,条例司言:「看详在京库务司管官物万数不少,秤买率敛,多出民间,般运转致,甚费脚乘。及至到京库务送纳,备经难剥,纔得了当。其间或有剩数,不时拘收,务要别行科率,往往积压损坏。比至出卖支遣,全不直钱,给纳之间,积成久弊。今欲根究本末,别议更改,非专于其事,不能详知。欲乞朝廷指挥指挥:原作「挥指」,据文意改。,令在京诸司库务监当官员依详今月八日圣旨指挥,各具本职利害,限一月申本司看详可行事件以闻。除本职外,如知得别司库务利害,兼许申陈。所有在京仓界,亦乞依此施行。如此不独可以究见逐处利害本末,亦足以观其人之能否。」从之。
十月六日,条例司言:「乞预差本司相度利害官比部员外郎谢卿材躬亲诣库务勾取帐历,契勘见在及本末利害事件,赴本司与今来逐路所具到事由一处看详,制置条例以闻。内有合计会三司提举司事件,亦仰取索照会。」从之。
十一月二日,命枢密副使韩绛

同制置司取索三司应干条例看详,具合行制置事。
闰十一月十九日,沂州防御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李承之为大理寺丞。王安石荐承之,召见,对本司事甚悉,因有是命。他日,上谓承之曰:「朕即位以来,尤重改官。今特命卿,实为优恩。」
十二月三日,条例司言:「三司簿历最为要切,乞差官取簿历事目,拘辖次第文字看详,有当废置,务在不失关防。编定所管道数,与使副同议定,申本司参详闻奏。」又言:「三司岁计及南郊之费皆可编为定式。乞差官置局,与使副等编修。仍令本司提举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刘瑾、大理寺丞赵咸、保安军判官杨蟠、秀州判官李定编定《三司岁计》及《南郊式》,屯田郎中金君卿、大理寺丞吕嘉问、郓州须城主簿、三司推勘公事乔执中编定《三司簿历》。」从之。
十五日,权三司使吴充言:「条例司请差官取索簿书看详,编定道数,乞只委三司勾当公事官计会,(遂)[逐]案依此编定。」从之。
三年二月十九日,制置三司条例司言:「访闻宿州县分支俵夏料常平广惠仓钱斛内有绿豆,上色每价钱七十五文,次色每价钱七十二文。窃虑比时价高大,及不取人户情愿抑配。欲乞下淮南转运司疾速根究,如委是价高,或抑配,即取勘当职官员以闻。其已俵过斛合如何改正,不致亏损官司,并下淮南及府界诸路提举常平广惠仓司照会,回牒辖下州县令知。」从之。
五月

十五日,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约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其罢归中书。」
十七日,条例司言:「常平新法宜付司农寺选官主判,兼领田役水利事。」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编修条例司

编修条例司
【宋会要】

仁宗皇佑五年十二月,命参知政事刘沆提举中书五房续编例。
嘉佑三年闰十二月,诏中书五房编总例。
六年八月十二日,以殿中丞王广渊、殿中丞李立之编排中书诸房文字。
神宗熙宁二年四月八日同天节,太常礼院请如治平四年 臣诣合门贺。上曰:「治平四年乃先帝灵驾在殡之日,今两宫太后万寿,不可令礼官引用居丧之例。盖朕于人子之情不忍闻也,可止令云同天节日,宰臣文武百僚并当赴东上合门拜表。」王安石因言:「此诚中书失于省阅。中书事猥并,若不早置属,以众事归之有司,则无可为之理。」上谓富弼曰:「今欲治当自中书省。中书置属,宜精选小官。」曾公亮曰:「丞相府宜用敦朴人,故本朝不用进士,但用学究。」安石曰:「当选在下豪杰之士,(今)[令]编修条例,点检文字。」
六月十四日,上谓王安石曰:「中书置属修例,最是急事。」安石曰:「此乃事之本也。凡修例者,要知王体、识国论、不为流俗所蔽者乃可为之。若流俗之士,所见不能出流俗,即所议何能胜旧。今陛下欲修条例,宜先博见士大夫。以陛下聪明睿智,躬择贤士大夫,必得其人。若得五、六人以付中书,令修条例,每数日辄一具事(日)[目]进呈,是非决于陛下,则法度成立有期。若但令中书择人,即恐所

用不无流俗之人,流俗之人何可与议变流俗之事。且今日条例,皆仁宗末年以来大臣所建置,人情岂肯一旦尽改其所建置以从人 恐须陛下独断,乃能有为。」上曰:「待朕自选得人,但恐迟。」安石曰:「此事诚不可迟,然亦不可疾。若不知王体、识国论、可与变流俗之人,则与不修条例无异,此所以不可疾也。然今非无人材,要须陛下留意考择,恐亦不可迟也。」
九月十六日,条例司检详官李常、吕惠卿看详中书编修条例。先是,王安石数为上言:「今中书乃政事之原,欲治法度,宜莫如中书。最急必先择人,令编修条例。」因极称惠卿及常,遂并用之。
二十一日,制置三司条例司言:「本司检详官吕惠卿近奉敕,差看详编修中书条例。且惠卿自置局以来检详文字,详熟事条本末次第,欲乞相兼本司职事。」从之。
十月,诏以太常博士、充秘阁校理兼充史馆检讨李常差看详中书编修条例。自是益增置编修官,著作佐郎俞充、黄好谦、邓润甫、张琥、曾布、大理寺丞李承之、河西县令马珖皆预其选。七年春,承之既为都检正,又差兼同看详。
十二月四日,以秘书丞充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胡宗愈兼史馆检讨、兼看详编修中书条例。
三年六月,中书门下言:「见编修五房条例,以堂吏魏孝先等一十二人充逐房,管勾其事。仍每月等第添支缗钱有差,俟了毕,别无漏落,并(无)[行]酬奖。如卤莽漏落,即量罪降黜。若已

编定,不可赦原及自首。编修务要精当。若诸房堂后官以下能述见行条例有未便者,许经堂陈述。如委得允当,量大小酬奖。如系检寻应副之人,即便优与。」从之。
八月二十七日,看详编修中书条例所言:「看详合归有司二十二事:臣僚举选人转官、循资状令银台司直送铨收使。官员身亡,令止申审官院等。内外辟举官并两制及亡没臣寮之家陈乞亲戚差遣,乞止中书批送所属施行。及乞今后差除官员合有支赐,即札下三司依式,其宗室支赐亦依此。见任少卿、监以上并分司致仕少卿、监宗室、小将军已上身亡孝赠,并札下入内内侍省支赐,乞在京委三司、在外委所在州军支给。并乞罢进选人授差遣家状、新授京官三代表、品官之家陈乞服内成亲。乞令立条,封王并节度使初除及移镇等,合行管内布政,止令学士院检举。」并从之。令臣僚支赐及孝赠,候修成式,关送入内内侍省依旧取赐内侍省:原作「内省侍」,今改正。。
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中书奏检正中书吏房公事李清臣兼编修中书条例。诏罢之。
七月十六日,看详编修中书条例所状:「今先看详到合减省改更事件,如审刑院进呈公事已得圣旨,若无合覆奏事,今更不入熟状,止进草降敕,下合属去处。诸路转运使副或差两员者,并不带『同』字,提点刑狱亦如之。应差臣僚权管勾闲慢司局及寺监,欲止降札子。京朝官乞假迁葬,除通判以上差遣仍旧外,

其余并依选人申转运司。如无规避,即给假讫奏,不须听候圣旨。常参官如因疾患,请假两日已上,令御史台直牒内侍省医官院,差内臣医官看验。诸州军差管内僧道正,自今勿复以闻。候及七年,合赐紫衣师号,即具保明申奏。其御史台逐季缴连本台五十三处供申职掌人数、进奏院月奏具有无出门罪人状并寝罢。」从之。上以朝廷所省阅多有司之细故,而大臣不得讲明政事之大者,以为事可归有司者归之,而中书责其当否,则有司尽力而事治,故命条例司讨论,去其繁冗。自是事归有司者(寝)[寖]多,而中书之务清矣。
八年十月二十二日,诏:「中书(有)置局取索文字,烦扰官司,无补事实者,宜并罢之。」于是编修中书条例司、修司农寺条例司皆罢。
元丰二年八月七日,诏诸修敕式局看详合厘正朝廷与有司相照立法事,委检正中书户房毕仲衍编修。
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诏中书以所编刑房并法寺断例再送详定编敕所,令更取未经编修断例与条贯同看详。其有法已该载而有司引用差互者,止申明旧条。条未备者,重修正,或修着为例。其不可用者去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讲议司

讲议司
【宋会要】

徽宗崇宁元年七月十一日,诏曰:「朕闻治天下者以立政训迪为先,笃孝思者以继志述事为急。盖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虽夷夏乂安,黎民乐业,而法难一定,事贵变通。损益之间,理宜稽考。况宗室蕃衍而无官者尚众,吏员冗溢而注拟者甚艰,委积不厚于里闾,商旅未通于道路,廉耻盖寡,奔竞实繁,风俗浇漓,荐举私弊,盐泽未复,赋调未平,浮费犹多,贤鄙难辨,岁稍饥歉,民辄流离。然制之必有原,行之必有序,施设必有方,举措必有术。是故俊彦不可以不旁求,法度不可以不修讲。宜如熙宁置条例司,都省置讲议司,以宰臣蔡京提举,仍柬乃寮,共议因革,庶臻至治,以广诒谋。」先是,绍圣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户部尚书蔡京言:「神宗皇帝熙宁之初置条例司,选天下英才,设官分职,参讲其事,兴利补弊,功烈较着。元佑以来,美意良法尽遭诋诬,在于今日,正当参酌旧制,考合时宜,以称陛下追述先帝之志,以成足国裕民之效。然事之可兴者方且毛举,岂臣单力所能胜任。望圣慈检会熙宁中条例司故事,上自朝廷大臣,下选通达世务之士,同共考究,庶几成一代之业,以诏万世。」其后置局修敕,命张康国、邓洵武看详利害事。
二十八日,诏:「昨降置讲议司手诏内事件,许令

中外臣庶具所见利害闻奏。」
八月四日,宰臣蔡京言:「奉诏提举讲议司,乞以户部尚书吴居厚、翰林学士张商英、尚书刑部侍郎刘赓为详定官,起居舍人范致虚、太常少卿王汉之、尚书仓部郎中黎珣、尚书吏部员外郎叶〔棣〕为参详官。今政事之大者,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一事欲以三人主之。」于是以朝奉郎、少府监丞强浚明、太常寺主簿李诗、宣教郎鲍贻庆主宗室,朝散郎李琰、陶节夫、承议郎吴储主冗官,承议郎家安国、朝散郎王觉、奉议郎崔彪主国用,承议郎安亢、虞防、通直郎林摅主财赋,朝散大夫韩敦立、朝奉大夫曾诜、朝散郎余授主商旅,朝奉大夫冯谌、朝奉郎李 、承务郎吕淙主盐泽,承奉郎乔方、鄂州司户参军沈锡主尹牧,皆为检讨官。时枢密院亦置讲议司,以恩州防御使、枢密都承旨曹诱为详定官,尚书左司员外郎曾孝蕴为参详官。并从之。枢密院亦置讲议司,元降指挥检未获。
三年三月八日,枢密院札子:「枢密院讲议司送到左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蔡卞札子:昨奉旨,以讲议司武备房归枢密院,寻被命差臣提举。今来训练民兵、增置兵额等事略已施行,其余武备随事补葺,皆本院诸房可行之事,不必专置司局。欲乞罢枢密院讲议司,限半月结绝。其诸处申请报应文字,今后并申枢密院。」从之。武备房归枢密院年月,检未获。
四月二十二日,尚书左仆射蔡京言:「奉诏置司,讲议

法度,更历岁年,曾不足仰称委任之意。今文字不多,理当归之省部,付于有司。乞限一月结局,其未了事件送尚书省分隶施行。」从之。
二十六日,中书省、尚书省送到白札子:「勘会近降朝旨,讲议司限一月结绝罢局。今来见结绝旧文字,自五月一日后收到文字,并送尚书省施行。其外处合申讲议司文字,今后并径申尚书省开拆房投下,付逐房行遣。」从之。
八月七日,讲议司札子:「勘会讲议司已罢,寻具制置三司条例司推恩体例进呈。奉圣旨,具官吏职位、姓名,依例推恩。」贴黄:「勘会讲议司系绍述熙宁、元丰法度,与其它官司事体不同。所有应缘讲议司推恩体例,今后不得攀引。」诏:「朝请郎、翰林学士承旨张康国,太中大夫、刑部侍郎刘赓,通议大夫张商英,降授朝请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蹇序辰,承议郎、充显谟阁待制范致虚,朝散郎、充显谟阁待制王汉之,承议郎、鸿胪少卿崔彪,朝散大夫、卫尉少卿黎珣,奉议郎、司勋员外郎鲍贻庆,朝奉郎、库部员外郎李诗,承务郎、吏部员外郎沈锡,奉议郎、礼部员外郎陈旸,起复朝请郎、充显谟阁待制郑仅,朝奉大夫叶〔棣〕,朝奉大夫、少府少监曾诜,朝奉大夫、充集贤殿修撰陶节夫,朝奉郎、两浙路提点刑狱强浚明,承事郎、将作监丞吕淙,朝奉大夫朱维,承议郎、秘书丞汪澥,皇城使、康州刺史刘宋卿,承议郎刘诜,宣德郎、监察御史卓厚,岳州文学林诜,朝

请大夫、府界提点冯谌,承议郎、管勾舒州灵仙观吴储,朝散郎、监滑州盐酒税务李琰,承议郎、添差监黄州岐亭镇酒税务虞防,朝散大夫、知北外都水丞韩敦立,朝奉郎、直秘阁李 ,宣德郎、提举广南东路常平等事王宽,承事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等事乔方,朝请郎郭异,承议郎、两浙路转运判官胡奕修,奉议郎吕建中,朝散郎、提举措置福建路茶事胡安修,承务郎、提举措置淮南路茶事安亢,承务郎、提举措置江南东西路茶事家安国,宣德郎、提举措置荆湖南北夔州路盐事张庄,朝请郎余授,朝奉郎刘暐,朝请大夫宋湜,奉议郎裴彦辅,中散大夫、尚书省都事、提举司检阅文字任充,太医丞邢晋卿,内除张商英、李琰、虞防不推恩外,余各转一官。所有尚书省都事张淮等各转官资,减磨勘年,支赐绢银有差。」
宣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开封尹、兼侍读燕瑛、起复徽猷阁直学士、中奉大夫任谅并为讲议司详定官,朝散大夫、直秘阁李侗、朝请大夫王云、承议郎郑望之、朝奉大夫、直秘阁高卫并为参详官。
十二月一日,手诏:「朕执权秉要,以正王道。赋事图功,责在股肱之臣。比年以来,任匪其人,政失厥中,明发怵惕。念我烈考之谟训,修革蛊弊,庶几持循,肆命近弼,置司讲议。太师致仕蔡京辅朕初载,诞着硕膺。属闵劳以官职之事,即安里庐,宪其言行,尚有赖焉。《书》不云乎:『询兹黄发,则罔所

愆。』京可兼领讲议司,听就私第裁处,仍免签书。」
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以户部尚书唐恪、工部尚书李梲并兼讲议司详议官。
五月二十一日,诏:「理财以义,节用以礼,圣人之中制也。朕若昔大猷,祗遹文考,永惟熙、丰诏令,足国裕民,未尝不以均节为本。今天下赋入之数悉倍于前,用度费出不闻有余,殊失量入为出之义。况寇攘就平,流移复业,而广储足食、务农敦本,尤在所先。凡有司侵渔蠹耗之事,理宜裁抑。可应不急之务、无名之费令讲议司条具以闻,当亲加裁定,为经常简易之法。丰不为侈,俭不为削,允协于中,庶几稽古绍休之意。」
六月八日,都省言:「检会臣僚上言:伏 近降御笔手诏,令讲议司开具不急之务及无名之费闻奏。今天下有司侵渔蠹耗之事条目猥众,先后缓急固自有序,而省台寺监百司庶府大小之务随处利害不同,理难疏举。窃惟制法定令,当出于一人独断,臣下则奉而行之。伏乞揆自渊衷,举其纲目,特降指挥,庶使开具之际知所遵承,仰称陛下(疆)[强]本节用、足国裕民之美意。」诏:「除已降御笔措置纲目外,可如所奏,令六曹寺监诸司库务局所等处并各具可以裁减节省事目以闻。如能体国,条具详尽,有补经费,当加赏擢。若或怀奸畏避,观望灭裂,亦当重行黜责。」
二十四日,讲议司奏:「检会奉御笔手诏,应不急之务、无名之费,令讲议司条具以闻。续奉御笔,紊乱

官制事数内出身送讲议司看详。命官出身,各有条法。比年以来,吏职入仕或进纳并杂流之类补官人,往往攀援陈情,改换出身。其应干迁转「其」上原衍一「人」字,已删。、请给、奏荐、恩例、止官等,并依元入仕本法施行。」诏依,今后出身并依本法,更不得攀援陈请改换。虽奉特旨,仰中书省执奏不行。
八月十一日,讲议司奏:「臣僚上言:比年以来,侥幸路广,紊法徇求者不可胜数,习骄矜于名器之崇,夸侈靡于禄秩之厚,贪多务得,而不顾邦用之浸屈;深掊痛取,而不知民力之已雕。稍加裁抑,则浮议荐兴,必期沮止而后已,良可叹也。臣仰惟陛下鉴观病本,志在必行,虽六尚应奉宫禁邸第所常用者,亦行裁损,为天下先。于是颁其纲目,行其政令,俾六曹寺监库务局所各条具无名之费、不急之务,保明核实来上,付之讲议司,而郡县之诏亦已施行。庙堂赋政之地,实今日任怨而主盟者,谅惟同德,罔不协心。然臣窃谓考核(责)[贵]详,裁处贵速。苟仅及细微,又迁延而不以时决,则奸言或得以溃其成,巧谋或得以沮其意。如此不独使陛下诏令弗克有奉承之实,而中外经费亦未免有匮乏之虑。伏望圣慈深诏执事,当此垂成之际,速核其事而罢行之。其外路条具,亦乞依在京官司例立式颁降,除程,责以日限,令结罪保明来上。庶几政令信而民听孚,朝廷理财实有所补。奉圣旨,送讲议司看详。近降诏旨,令诸路开具无名

之费、不急之务,自合元丰年后来应所增事务,尽行开具元创置年月指挥全文并前后节次增损因依,及见今施行次第,各分明声说。仍于逐项指定可与不可裁减存罢因依,画一开具,保明闻奏。其诸路增置事务,逐路条目不同,难以一例立式,兼已责限行下。今欲再下诸路,恭依已降手诏及今来事理,子细详悉,依限开具诣实无漏落,官吏结罪保明闻奏。」
十四日,尚书省言:「臣僚奏,陛下诏讲议司条具不急之务、无名之费。窃 边镇帅臣时以犒军为名,奏请金帛以数万计,多是帅臣及监司并属官机幕之类分受入(已)[己],将士所得蔑如也。今看详,逐路帅臣所管犒赏金帛物色,本以激劝有功之人,不得妄作名目,非泛犒设。其因巡边、出界、进筑、守城、师还犒设将士帅臣,不得过都统制及统制官之数。监司、廉访依同统制官,属官、机幕依将官等第支送,岁终具数以闻。」从之。
十月三日,手诏:「比置讲议司,省冗员,节浮费,重爵赏,以裁抑侥滥。议者不深明置司本指,妄谓别有更张,动摇 听,有害政体。自今敢有陈请改革政事,必罚毋赦。」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详议司

详议司
【宋会要】

钦宗靖康元年四月十二日,置详议司于尚书省,讨论祖宗旧法。以徐处仁、吴敏、李纲提举,侍从官梅执礼等为参议,余官张悫等为检讨。分六房,使各讨论,限半年结局。从敏请也。
十八日,左司谏陈公辅言:「陛下欲追复祖宗旧法,置详议司,令宰执领之,甚盛举也。臣愚不知陛下果有意复祖宗法耶 为复以是为名邪 若以是为名,则置司辟属,张大其事,固所当然。若果有意复之,似不必尔。何则 嘉佑、治平以前典章具存,敕令皆在,元佑间固尝举行。(令)[今]若令一二大臣更历故事者取典章敕令按籍而考,此可行,此不可行,立可断之,何必置司辟属,徒为纷纷也。况今所辟官属太多,又一时晚辈,非惟徒费禄廪,以耗财用,而纷纭议论,甲可乙否,亦何足深明祖宗之意哉!昔蔡京尝置讲议司,当时亟欲纷更天下事,故若此耳。今若取天下事亟纷更之,如京之置司,虽事体稍异,而有损无补则一也。其后白时中、李邦彦亦置讲议司,辟亲戚故旧,坐糜禄廪,迁延岁月,未尝了一事,至今以为非。今朝廷知其非,故避讲议之名,以为详议,此又可笑也。以臣观之,祖宗盛时,所以天下和平、公私富足者,以其厚民而已。自熙、丰已后,用事之臣但知削民,不务厚民,故流弊若此。今陛下若体祖宗之意,

一切以厚民为念,取今日削民之法,尽与废罢,则足以使四海生民复见祖宗之时矣。臣谓此事惟陛下与宰执大臣可以共图之,参诸谋议,断以圣裁,然后举而行之足矣。臣之所言,非固劝陛下不复祖宗旧法,但欲不置详议司而已,望陛下熟议之。」
二十九日,臣僚言:「近置详议司,讨论祖宗旧法,虽已许置司辟属,而言者屡论,以为不当建置。恐圣意尚欲讨论,乞令尚书六曹各具其事上之都省,送中书省取旨。」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议礼局

议礼局
徽宗崇宁二年九月十六日,手诏:「王者政治之端,咸以礼乐为急。盖制五礼则示民以节,谐六乐则道民以和。夫隆礼作乐,寔治内修外之先务,损益述作,其敢后乎!宜令讲议司官详求历代礼乐沿革,酌今之宜,修为典训,以贻永世。非徒考辞受登降之宜、金石陶匏之音而已,在乎博究情文,渐熙和睦,致安上治民至德着,移风易俗美化成, 称朕咨诹之意焉。」
大观元年正月一日,手诏:「礼以辨上下,定名分,贵不以墉,贱不敢废。自三代以迄于今,宫室之度、器服之用、冠婚之义、祭享之节,卑得以踰尊,小得以陵大,国异家殊,无复防范。昔在神考,亲策多士,命官讨论,父作子述,朕敢忽哉!夫治定制礼,百年而兴,于兹其时,可以义起。宜令三(旨)[省]依旧置司,差官讲求闻奏,朕将亲览,因今之材而起追此句疑有误。,法先王而承先志。」
十三日,御笔:「议礼局依旧于尚书省置局,仍差两制二员详议,属官五员检讨。应缘礼制可具本末议定,进呈取旨,朕将亲览。」
二月五日,议礼局奏:「乃者既成雅乐,于是又置官设局,诏修五礼。臣等窃谓今去唐虞三代为甚远,其所制作,恐当上法先王之意,下随当今之宜,稽古而不迂,随时而不陋,取合圣心,断而行之,庶几有以追法古之弥文,善天下之习俗,以成陛下圣治之美意、一代之盛典。」从之。
二十六日,议礼局承御笔:「承平百五十年,功成治定,礼可以兴。而弥年讨论,尚或未就。稽古之制,随今之宜,而不失先王之意,斯可矣。防民范俗,在于五礼,可先次检讨来上。朕将裁成损益,亲制法令,施之天下,以成一代之典。」
四年二月九日,议礼局奏:「臣等今恭依所颁冠礼格目,博极载籍,先次编成《大观新编礼书》,《吉礼》二百三十一卷,并《目录》五卷,共二百三十六册;《祭服制度》一十六卷,共一十六册,《祭服图》一册。其据经稽古,酌今之宜,以正沿袭之误,又别为《看详》一十三卷,《目录》一卷,共二十三册,《祭服看详》二册,谨随札子上进。损益(财)[裁]成,伏乞断自圣学,仍乞降付本局,修定仪注。」诏:「阅所上礼书并祭服制度,颇见详尽。内禘、夆礼自昔所论不一,今编次讨论,尤为允当。除依今来指挥改正外,余依奏修定。」
十二月二十八日,诏:「议礼局编修礼书了毕,详议官白时中、姚佑、汪澥、蔡薿、宇文粹中、承受贾详、检讨官周邦彦、胡伸、张邦光、孙元宾、李邦彦、王俣、张淙、丁彬、郭昭、杂务官段处信、兼管杂务赵彦通各展两官。内选人及三考依条改合入官,仍展一官。不及三考,比拟循资,并与堂除差遣一次,仍依旧在局。经修书官详议官刘正夫、薛昂、张阁、强渊明、俞 、慕容彦逢、刘焕、沈锡、何昌言、林摅、检阅文字张子谅、李师明各转一官,余(专)[转]官资减磨勘支给有差。内有碍止法改展不行者,并依制回授有官资有服亲属。」
政和三年二月二十七日,特进、知枢密院事、兼领崇政殿郑居中面奉圣旨,议礼局新修五礼仪注,宜以「政和五礼新仪」为名。
四月二十一日,议礼局言:「契勘大观新编礼书系遵依御制《冠礼沿革》类例编修,昨降指挥,令候仪礼局结局日,《五礼沿革》付本寺置柜匣收掌。窃缘《冠礼沿革》系是御制,当时不敢与本局修定《五礼沿革》一例编次。今来本局已限两月结罢,臣等窃虑御制《冠礼沿革》别合缮写,装背成册,进呈讫,付太常寺。」从之。
二十九日,知枢密院事郑居中等子奏:「窃以礼有五经,而威仪至于三千。事为节文,物有防范,本数末度,刑名比详。遭秦变古,书缺简脱。远则开元所纪,多袭隋余;近则开宝之传,间存唐旧。在昔神考,跻时极治,新美宪章,是正郊庙,缉熙先猷,实在今日。恭惟陛下德备明圣,观时会通,考古验今,沿情称事,断自圣学,付之有司,因革纲要,既为礼书,纤悉科条,又载仪注,勒成一代之典,跨越三王之隆。臣等备员参详,徒更岁月,悉禀训指,靡所建明。谨编成《政和五礼新仪》并《序例》总二百二十卷,目录六卷,共二百二十六册。辨疑正误,推本六经,朝着官称,一遵近制。上之御府,仰尘乙览。恭俟宸笔,裁定其当,以治神人,以辨上下。从事新书,其自今始。若夫搜补阙遗,讲明稀阔,告成功而示得意,则臣等顾虽匪材,犹当将顺圣志而成

之。」诏宜颁降。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礼制局

礼制局
礼制局讨论古今宫室、车服、器用、婚冠、丧服。
沿革制度:政和二年,置于编类御笔所,有详议、同详议官。宣和二年,诏与大晟府制造所协声律官并罢。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三部勾院

三部勾院
太祖开宝五年十二月,诏以盐铁、户部勾院为一院,度支勾院为一院。国初,三部各有勾院,止本部判官主之。至是,又合为西院。
七年六月,以司农寺丞桑埙为左拾遗、兼点检三司磨勘司及判勾院公事。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十月,合三勾院为一,以比部员外郎樊廷让判。
十一月,大理评事陈恕为右赞善大夫、同勾当三司勾院。
雍熙三年二月,诏:「自今勾院检举三司失陷财赋,每一百贯,其本司吏给赏钱十贯,五千贯已上仍补职名。如本司吏庇藏其事,不即(中)[申]举,为他人所告,当行决配,赃重者当行极断。告

者每百贯给赏钱二百贯,三千贯以上仍补职名。主判官及干系人知而故纵,并当重行朝典。」
雍熙三年八月,诏分三部勾院,以司勋郎中罗延吉判盐铁勾院,工部郎中高凝佑判度支勾院,侍御史张献判户部勾院。
淳化三年五月,以盐铁判官、刑部员外郎、直昭文馆韩国华判盐铁勾院,户部判官、水部员外郎袁逢吉判度支勾院,户部判官、太(掌)[常]博士段惟一判户部勾院。时自三部判官高象先而下改授者十五人,皆三司使之举也。
七月,以虞部郎中、史馆修撰张秘为右谏议大夫、判三司都勾院。
四年五月,以主客员外郎魏廷式判三司都勾院,太常博士段惟一为都勾院判度支勾院,太子中舍张辂判户部勾院。先是,分三司为左、右计,各置判勾一员,又以一员总判之。至是罢左、右计,复分置焉。
至道二年,复并三勾院为一,以工部员外郎刘式判。
三年十一月,复分三部勾院,以刑部员外郎董龟正判盐铁勾院,比部员外郎冯拯判度支勾院,监察御史王挺判户部勾院。
真宗咸平二年九月,诏:「勾院今后点检得三部公事,先会问逐部。如已曾行遣,即不得具子进呈。若勾院自点检得显有不当,方得举奏。」
六年七月,以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盐铁度支勾院陈尧咨兼判户部勾院。时尧咨上言:「三部勾院可合为一,仍愿就领其事。」故以命之。
大中祥符九年六月,以虞部员外郎张怀宝、秘书丞韩庶、户部判官、著作郎、直史馆梁固分判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勾院。时议以三部勾院并为一司,实为烦剧,虽重官为之,徒益事势,于稽勾只愈 矣。至是复分三院,选材力干敏者主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都磨勘司

都磨勘司

太祖开宝七年六月,以司农寺丞桑埙为左拾遗、兼点检三司勘合司。《永乐大典》卷一千九十八。又徐辑《大典》不着卷数。一本作勘合司。
八年十一月,置三司推勘院于城南,以前密州安丘县尉张邈为将作监丞知推勘院事。未几罢。《大典》卷一千九十八。
太宗端拱二年十二月,诏置三司都磨勘司,以右赞善大夫刘式判。《大典》卷一千九十八,又不着卷数《大典》同。
至道中,又置提举司,点检三司公事。寻复停废,其帐籍并归磨勘司管系。同上。
淳化三年十一月,置主辖支收司,以判都磨勘司官兼领之。同上。

四年十一月,以著作佐郎王俨主判三司都理欠司、兼权判都磨勘、主辖支收司。同上。
五年十二月,以殿中侍御史王谓同提点三司磨勘、凭由司,兼勾院。同上。
真宗咸平四年八月,置支收司支收司:《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作「拘收司」。,以判磨勘司官兼领,并理欠、凭由二司。同上。
提举三司帐勾磨勘司。
熙宁五年十一月,右正言、知制诰、直学士院、看详编修中书条例曾布言:「臣伏以四方财赋,其为名物,岂可胜计。凡给纳敛散、登耗多寡,非有簿书文籍以勾考之,则干没差缪,漫不可知。故内自府库,外至州县,岁会月计,以上于三司,纸札之须,贿赂之广,远近之人以为劳敝。三司虽有审覆之名,而三部胥吏所行职事非一,不得专意于其间。近岁以来,因循不复省阅,其为敝亦已甚矣。臣比被旨置司,尽取三司所管帐籍,删去繁冗,具为法式,以施之天下。然钩考之法如故,则

亦但为空文。臣欲乞于三司选人吏二百人,颛置一司,委以驱磨天下帐籍天头原批:「磨一作考。」。以至三部勾院,亦皆选置官吏,责以审覆。其人吏各优给请受,课以功罪,立定赏罚。仍自朝廷选差强干臣僚专切提举,所合措置条约,乞下详定帐籍所详具以闻。」诏付详定帐籍所。是月,详定帐籍所言:「检会诸州军供申诸色文帐到三司,始自天圣九年。本司人吏隳职,上下因循,徒有点筭之名,而全无覆察之实。积弊岁久,官吏苟简,更不行遣送勾者甚多。至皇佑二年,周湛 此非便,即不寻究弊源,责之实效,却以人吏凿帐为劳,遂起请,只将收帐前连到收附拆发,与行破官物案分应帐使用。自后吏人又以收附道数至多,而文字零碎,因此更不拆发,上下盖庇,寖成隳废。至治平四年,已及一十五年。三司为见支官物全无点检归着,欲舍前弊而救后患,遂奏乞将已前合便收附更不根逐,只行下本处会问同否,销落钱物,及今后令省案勾院须得拆发收附。若其间州县公人作弊,重迭开破官物供析合同应破文帐,即三司无由觉察。及虽将收附拆发,又却不依条挨排,应勾照凿所破官物归着逐件条贯乃成空文。盖为其间一道帐头有连收附五七百至一二千道者,每道上省案朱书事宜,人吏次第书字,官员押讫,送勾院。本院依此次第,官吏书押、用印、拆发与开拆司本司每收附一道,上书日用印,更三

处上历,分送诸案。如此经历数处,极甚烦冗。又道数零碎,拆发互换,往还无由齐整。及一道收附有十数案使用者,先系官物为头所属案分收领使用。其以次合要案分合行会问,又不见得系甚案为头收却,是致本省从来难以依条点勘挨排,应凿支破官物不行。及有凭由司承受车营致远务坊申乞除破外处倒死头口,并拘收司根逐到自前帐内开破官物,各合使收附。缘从初只随钱物名目拆发与本属案,无由发到逐司。逐司若却将帐勘凿,又恐重迭违碍,以此更无由得见归着。三司又 此(拯)[极]弊,即不复更张,遂奏乞差官二员,置司催促。送勾人吏避免稽迟,亦不点筭照对所破官物归着。自治平二年后来至熙宁二年十一月已前,送勾新旧文帐共一十二万余道,并不见磨勘出小收大,被失陷官物。或虽有则例不同及差互数目,未见归着钱物,只是名目行遣会问,并不结绝。料纵有大段侵欺,无由举发,为弊寖久,四方钱谷略无检察。若令诸州军依皇佑二年周湛未起请拆发收附条贯已前体例,各造钱帛粮草新收单状一本赴三司,并依嘉佑三司编敕内勘凿收帐条法施行,如此则钱帛粮草文帐比拆发收附诸州军各减一半纸札。兼其余帐目并减头连收附,文状大段简省,三司诸案、诸司亦无此繁冗文字。复又将收帐并新单状勘凿官物,各见归着,可以绝杜欺弊。又

缘逐司前行身分例各日有生事急速文字,难以专一点检帐目,必虑趁办不前。况吏人虽众,人习慵堕。兼饥寒者十有七八,若不厚与添给,选择得力之人别置一司,专一点检,及专差官提举,即向去终是难为整齐。具合行条约事件,余依前后条贯施行。所有帐司官员厅宇及人吏房舍及帐库、新收库,并令三司擘画,腾展(夺)[旧]舍屋,于勾院磨勘司邻近一处安置。一、诸州军诸色月解到来年三月季帐自春季半年帐、自上半年季帐,自今年终为始攒造。应系自来依皇佑二年八月内周湛起请中书札子指挥,于帐前头连收纳官物文状并更不出给。内钱帛粮草即依皇佑二年八月已前体例,别造新收官物草状,一一与正帐收顿合同,经勾磨讫,随帐申发赴三司。一、帐内开破钱物附在自前帐收者,并须根逐从初帐头连到收附,照对使用。如委是元帐不曾连到收附,即许会问本州岛诣实,勾磨同否,照证勘凿官物归着。一、委三部并都理欠司节级于逐案、逐司先选定诸会帐籍得力前行之人,次与已选定前行同共依前选拣后行二百人充帐司,专切点检行帐。具所选定委是公当,别无情曲,重结罪文状,保(名)[明]供申,委使、副、判官及提举官更切审察诣实,即将逐司逐案帐目均分与本案手分,每人各认窠名,依条二人同共系书行遣。若人数有剩,即以次分于别案人数不足处主行,务

令均等。其前行每名分探手分人数主押,其勾覆、勾押、孔目官各随帐目本属案分书押。一、帐司勾押磨勘司人吏如因帐籍职事受赃,并在京诸色公人因帐籍公事取受逐司公人钱物及引领过度,并用熙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河仓条贯。」
二十二日,中书门下言新差提举帐司勾院磨勘司李承之请衔申陈事件,诏行遣以「提举三司帐勾磨勘司」为名,与使、副同签,即作三司官行遣。一、应与诸处官自往来行遣文字,并依三司体式。一、报判使厅及三部文字体式,依副使例。其诸案及子司报本司文字于申状。一、三司应干帐籍事,除合措置更张,并根磨到失陷官物及取勘命官,并委提举官与三司使同判官商议,同签书行遣,其余公事只委提举司与判官签书行遣。内常事提举官押检,其旧例只系判官书押文字及缴送帐检之类,提举官不押。如提举官点检出帐事差错,合收坐本判官,不用失觉察之律。
十二月,诏:「帐司勾院磨勘司人吏如因帐籍职事受赃,并在京诸色人如因帐籍公事取受逐司公人钱物,及行用引领过度人,并同河仓条贯施行。催驱司手分四人,印司正分二人,依帐司添给。内催驱司、印司依三部印司年限酬奖赏罚。知杂司二人,依帐司添给贴司八人,通引官二人,支盘缠食钱各二千。亲事官添支食钱五百文。」
六年正月二十二日,详定帐籍所言:「本所检

会近详定诸路州军供申三司文帐内,新收官物并令开说色数,收纳来处窠名,立式申委施行去讫。所有支破官物,自来以收帐头连到收附,照证不便,遂擘画,令三司帐司将帐勘凿归着。数内钱帛粮草除供正帐外,更令依旧条例造新收单帐一本,与正帐合同勾磨申省,亦准朝旨施行。缘三司只是将新收单帐内开坐逐色数目、元请纳来处窠名勘凿,所是正帐,只销将逐色钱物各撮计数目,仍须与单帐内撮计数目,其正帐内即不销,更细开元请纳来处窠名,须至申明。本所今详定新收单帐并正帐内新收一项式样连粘在前,乞下三司颁降诸路州军照会,依此奏闻。」诏施行。具钱帛新收单帐并正帐内新收一项式样,粮草仿此。新收单帐:「某州今供某年、某季或上下半年钱帛新收单帐如后:钱若干,银若干。」其余逐色,各依上项开钱若干,某窠名;银若干,某窠名。其余逐色,依上项开。一、正帐内新收一项钱若干,银若干,其余逐色依上项开。
九年三月十三日,中书门下言:「户房申,检会天下钱谷文帐,三司自天圣年后人吏旷职,上下因循,徒有点筭之名,而无钩收之实,积年损失,不可胜纪。昨令三司置局,先将诸帐内繁文裁减,及添备关防事节,专置司,厚给吏人,立赏罚,驱磨作弊,今方成次第。三司具到帐司比行生事吏禄有所未均,今来却废罢帐司,一(加)[如]往日,将帐与生事

衮同往遣,其帐司吏禄比行生事人吏差优。盖为事初,天下未晓造帐。今来祖帐既定,只是点筭拘催,比旧稍有纸札,须至量行裁减。今将帐司并提举司勾覆官已下至饭料、后行并依行生事第一等案分请受,贴司即每月支食料钱各二千五百文,准备贴司减罢。如愿不请食料钱者,听旧收管,候有缺,补填诸处。有帐司则例支破吏禄者,亦依减定则例施行。仍于见在后行已上八人内减二人,贴司七人内减三人,并减帐司劳积数少之人,劳绩等即减后差到人。其减下人并拨填帐司或生事案阙额。如此施行,委得允当。」从之。
十一月九日,诏:「提举三司帐司、勾院、磨勘司、催驱司官并减罢,令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兼提举。其余合存减事件,令提举司相度以闻。」
二十四日,以尚书祠部郎中、直史馆叶均提举三司帐勾磨勘司,资任、添给并依省判例。其提举诸司库务司更不兼领。仍差〔卫〕尉少卿康卫权提举,候叶均到依旧。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理欠司

理欠司
【宋会要】

旧司名犯仁宗庙讳,干兴元年改为蠲纳司。天圣三年,又改今名。咸平元年,又置勾簿司,勾销般拨及主管文簿,以理欠司主判官兼领其事。景德四年废。淳化三年六月,以右赞善大夫许道宁判都理欠司。时自三部判官高详光而下,选授者十五人,皆从三司使之举也。四年五月,以右谏议大夫、判三司都勾院张佖兼判理欠司。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都凭由司

都凭由司
【宋会要】

太宗雍熙四年十一月,以盐铁推官段惟一、度支推官朱赋、户部推官崔维翰分判本部凭由司。太宗以天下仓场库务申破钱帛其数浩大,故命惟一等专主之,不佥书本职公事。
淳化二年,合三凭由司为一。
至道二年闰七月,并都凭由司归理欠司,以司封员外郎王渭判。时命盐铁使陈恕详定减省三司官局,恕请以理欠、凭由两司并归一司,而有是命。仍命应欠负官物并令三司逐部行遣催纳,理欠司止系辖欠数催驱提举。
三司承受御宝凭由司。在三司,掌承验合同凭由勾检之事,选三司前后行吏六人主行文书。
真宗景德四年八月,诏:「自今内庭及含光等殿在京诸处斋醮,内臣于诸司库务宣索物料,并令库务具名数押书付逐司,方得给付。给讫,连内臣文字实封送三司置籍,每旬俱两本进内,一留中,一下尚书内省,降用印凭由除(合)破。其奉诏监葬者事毕,亦具所费以闻,录别本送三司凭由司勘验,如前制。」先是,内中须索文记,委都知司勘验除破,有留滞踰年未能结绝者。真宗令枢密院、三司议定此制。
天禧三年正月,三司言:「使臣传宣取物,承前止是口传诏旨,别无凭验,致因缘盗取钱物。今请下入内内侍省,置传宣合同司,专差内臣一员主之。如有

所须索,即以合同凭由一本给付逐库务。给讫,缴申三司。三司置御宝凭由司,择吏人专主除破,所贵绝于欺弊。」从之。
二月,诏:「合同凭由司自今应系传宣,差使臣于诸库务取索金银帛诸物,委入内内侍省用印记,置合同凭由,每道各两本,常预先书印下合同,准备传宣取索。仍置历,旋据道数抄上,专委勾当使臣亲自封 主掌。如有使臣传宣取索,即赴本省请令合同凭由二本,分明写录所收物色名数,抄上文历拘管。仍令传宣使臣着字收领,亲赍赴库务取索。余合同凭由一本,即本省画时实封,差人置历于前,于取索库务官当面通下,批回文历。兼仰逐库务候使臣将到合同凭由,亦委逐处监库务官将实封合同当面勘会,比对印记、取索物数、使臣姓名悉同,别无虚伪,即画时支给讫,依例缴连凭由两本,一齐申奏,乞降印凭,下三司除破。候到,令三司承受御宝凭由司承准印凭文字勘会,依例牒都凭由司出给破帖。如止是取索茶酒 实食物柴炭等,即依旧例施行,更不出给合同凭由。」
五年十一月,诏:「自今除传宣喝赐茶酒食 等,止令库务候见使臣告报,依例供应讫,具数申合同凭由司,乞出给凭由除破,其余传宣取索诸般物,并依取金银钱帛宝货例施行。仍令本司使臣于凭由上系书名衔着字,仍别铸合同凭由印给之。」
十二月,诏:「自今合同凭由司每有使臣取索

金帛钱宝,依旧逐旋覆奏,出给凭由。若止是取索诸杂物,即令本司依旧勘会出凭由,更逐旋覆奏,直候至晚缴连,赴入内内侍省,当日或次日一处帖黄点检,用印奏知。」
治平三年四月,三司言:「乞下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钤辖使(用)[臣],今后所差勾当去处,合要诸般物色供应,内系御前等处要用物色,并依元宣出给御宝合同凭由,取索(降)[除]破。并其诸合属三司支遣名件,并勘会(大)[文]例,计度合使官物,预先申省。乞(今)[令]支给,不得依旧出白札子,于仓场库务取拨。如是合同取索并省中支给物色至供应了日却有剩数,即须申正行回纳,并下诸司库务遵禀。如违,并行严断,依条施行。」从之。
神宗熙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制置三司条例司言:「三司乞将常程合用取索官物拨归三司,行遣支给,入内省不详元奏,却将非泛取索拨属三司,缓急取索,难为会问,别无关防,照验虚实,遂差人计会三部,逐案勘会供(折)[析]。内除自来例定取索一依元条,承认在省行遣外,具自来承受到支过非泛取索在省,难以关防去处名目。乞一面申奏,送合同司。本司欲依所奏施行。」从之。
元丰七年八月,诏:「合同凭由司系掌御前密赐及非泛取过造作赐物等,给降凭由除破。今后并不隶省台寺监,所辖止隶入内内侍省掌管。」
徽宗崇宁三年四月内,准入内内侍省牒:奉诏,合同凭由司主管官三员,见今阙少使臣。今

后可依旧以(二)[三]员为额。
高宗建炎四年七月三十日,入内殿头、权主管合同凭由司卢祖道言:「本司自来印造合同并行遣纸札,每料合勘请池表纸一千张,大表纸六百张。乞行下所属,依旧于行在本司历内批勘请领。」诏令粮料院各以三分为率,批勘二分。
绍兴三年四月二日,诏将入内省地基内修到廊屋就便拨充合同凭由司,令本司移在内,置局宿直。先是,在内置司,其合同凭由系取索金银钱帛等文据,恐在外无以检察关防故也。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开拆司

开拆司
【宋会要】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十二月,以贝州观察推官张鸿渐为右赞善大夫,充开拆司推官。三部旧各有开拆司,止本部判官兼领。开宝五年,以盐铁、户部开拆司为一,度支开拆司为一,至是始置推官一员领之。
五年十一月,以户部郎中刘保勋点检三司开拆司。
雍熙四年十一月,以三司开拆司〔推官〕、右拾遗、直史馆韩国华判三司开拆司。至道三年后,二员主判。咸平元年省一员,遂为定制。又有勾凿司,勾凿已行文帐生事。催驱司,催促未了文帐生事。发放司,发放三司诸案牒帖。受事司,受诸处送到罪人。衙司,掌军大将差遣。并开拆司主判官兼领,内衙司仍以诸司使或内臣一员同勾当。
淳化二年七月,以殿中丞、直史馆何士宗主判三司帐籍司。四年,并帐籍司归开拆司兼领。
三年五月,以著作佐郎李简主判三司开拆司。时三部判官高象先而下选授者十五人,皆从三司使之举也。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正月,诏:「三司诸子司多于远年帐案内搜寻名件,直行指挥,下诸州根逐磨勘,年月深远,案籍不全,勾追照验,颇成烦扰。自今不得复然,违者仰逐州府将所行文字实封进纳。如州府自敢接便行遣,即委转运司、提点刑狱司觉察以闻。」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衙司

衙司
【宋会要】

景德三年九月,诏三司:「应差大将军将短次勾当,仰衙司出给印纸三十张,抄上所差勾当事名目,随公事紧慢起发,仍不得过限五日。候于印纸上批书差发月日,取本判官押书。逐程往回,并依此批书。如在路有阻滞去处,亦取随处州县官司批书因依。候到京,亦不得过限五日,须赴衙司公参,委本司点检磨勘程限违否,所差将历子批凿架阁。所差陆路管押官物,自来密院出给驿券,水路省司出给历头,逐日支破食钱。如不管押官物,亦自省司给与仓券。若差押船纲有过犯,该条以替归省者,仰省司开坐犯罪因由、断遣刑名,帖送衙门,委本司置簿,誊录省帖,不以元定年限,押运满与未满,仰勘会。如元系第一等优轻者,先与三次短差,后却与一次第一等重难。系第二等优轻者,即与两次短差,后却与一次第二等重难。元系重难纲运者,并却与一次第一等重难差遣。」
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诏:「自今三司大将军将元系使臣该恩,叙理更与一次差遣者,仰军头引见司取旨,与一年或二年、三年差遣。仍于札子内声说送三司,候年限满日,即许经省取理,逐旋依例磨勘引见。或于年限未满间遇覃恩,即叙覃恩例施行。」
八年十二月,崇仪管辖三司大将军将秦羲等言:「欲乞自

今每有叙理使臣降充三司军、大将,候到司收管,即行公文会问刑部,取本人元犯及断遣刑名,令子细抄录,牒报衙司,置簿拘管。如经恩赦,合再该叙理,三司更不会问刑部,只于衙门取索照会。」从之。
仁宗天圣四年正月,三司言:「自今充军、大将十年已上,有三度公过,若于后来年分中因差遣更犯一两度公过,并乞依例磨勘转补。」从之。
七年十月,诏:「三司衙司都押衙依旧选差人充,其衙佐自今省罢,发遣归本司。仍选差饭料或厨料后行二人充手分。」
八年二月,诏三司:「自今州府军监更不得发遣衙前人赴三司充军、大将。如遇阙少军、大将,仰三司奏取指挥。」先是,诸州军衙前军将、承引官客司并衙职员,如愿充三司军将、大将者,自来不曾犯徒刑,家业及二百千已上,谙会书筭之人,由发赴省。元系职员,即与三司大将。系承引官客司并军将,并与三司军将。本户下合当差充里正,即无免放。于干兴元年省牒逐路转运司衙前军将、承引官客司职员等愿充大将者并且权住,今遂诏罢之。
神宗熙宁七年三月九日,诏:「大将、军将以一千五百人为额,守阙军将并募充守阙后行满二年愿换充正名者听。诸司及库务人不在投换之限。大将、军〔将〕各给印历二十张,批书差遣功过,仍预关所属点检。无历者不在理为磨勘月日之限。衙司前行一人,后行三人。其后行并选差三年酬奖讫递迁,充

前行又三年替。其守阙后行三人选差四年替。」并从编修三司敕式所定也。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河渠司

河渠司
【宋会要】

仁宗皇佑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三司请置河渠一司,专提举黄、汴等河堤功料事。从之,命盐铁副使刘湜、判官邵饰主其事。
九月,诏三司河渠司汴河每年一开浚之。
五年六月,蕲州判官李虚一上《溉漕新书》四十卷。诏送河渠司,以备检阅。其书盖记古今河渠事。虚一特循一资。
至和二年十二月,以殿中丞李仲昌都大提举河渠司,以仲昌知水利(之)害,特任之也。
嘉佑三年十一月,诏置都水监,罢三司河渠司。
闰十二月三日,河渠司勾当公事李师中言:「自来受三司牒,令行下诸州军文字,虽令指挥辖下州军,缘别无定式,致诸处都大巡河使臣及县邑多不申状,止行公牒。此于事体殊失轻重,以此亦难集事。乞指挥,自今都大巡河使臣及县邑应干河渠事并具申状。如州县有不应报事,或稽缓致 事者,许牒运司取勘,下都水监定夺。」监司言:「缘已准诏置都水监,(输)[轮]知监丞公事孙琳赴澶州勾当河事。欲乞下转运司,指挥都大巡河使臣及县邑,如有应干河渠,并令供申。若州郡有不应报事,或稽缓致 事,许申本监,乞取勘施行,所贵集事。检会朝廷指挥,沿黄、汴等河州军诸路埽修河物料榆柳并河清兵士不得擅有差借役占及采斫修盖,令转运司、河渠司、提刑、安抚司、

河渠司勾当公事臣僚、都大巡河使臣常切点检。今后稍有违犯,并仰取勘以闻。窃以都大巡河使臣各隶本州岛,不当与监司及省司官一例,直行取勘州军官吏。自今乞只令具事申转运司,差官取勘。监司今相度,欲依师中所请。」从之。河渠司勾当公事因李仲昌创置,缘仲昌止是知县资序,乃带提举巡检捉贼,隶澶州及河北转运等司,故事多苟且。师中将罢去,自以言之无嫌,故有是请。
勾当公事天头原批:「勾当公事在疏浚黄河司后。」。仁宗康定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权三司使公事叶清臣言:「乞置推官四员。」诏三司举系通判资序朝臣二人,充三司勾当公事,仍定年限酬奖及月终闻奏。
嘉佑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三司请以都员外郎陈昭素充勾当修造案公事。御史丁诩言:「三司勾当公事罢纔数年,今河渠司勾当已有两员,若修造案复置一员,是废二员而置三员也。」诏:「为去岁今夏霖雨,修造处并多,其陈昭素依近降指挥勾当修造公事。候将修造稍稀,即行减罢,更不差填。」
英宗治平二年八月十八日,以尚书比部员外郎王荀龙、屯田员外郎张革并勾当三司公事案。是职旧止一员,至是以雨水所坏军营官舍十余万,皆当营造,而本案勾当公事张微迁判官,故增置一员,而荀龙、革有是命。
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屯田员外郎梁端管勾三司使厅簿籍,三司使韩干请也。寻以中旨无用,亟罢之。
神宗熙宁三年九月四

日,权三司使公事吴充言:「本司旧有管勾推勘官一员,因循废罢。欲乞复置,仍举京朝官或幕职州县官充。」从之。
二年十二月二日,诏三司差委本司勾当公事官一员,就催辖司人吏簿历专切管勾检举,催促诸案勘会六路上供之物应报发运。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疏浚黄河司

疏浚黄河司
【宋会要】

神宗熙宁七年四月三日,诏置疏浚黄河司,差虞部员外郎范子渊都大提举疏浚黄河,自卫州至海口,卫尉寺丞李公义勾当公事。是月,范子渊言:「今创置司局,具条约,应疏浚河道合用人船,并下本地分都大司,于诸埽差拨。如船不足,即乞从本司移牒,于三门白波辇运司应副。自卫州至海口,全藉有心力使臣分委勾干。乞不拘常制,举使臣十员,指使二员。合制造疏浚木把、铁龙爪等,乞下缘河诸军应副。工匠于诸埽指名抽差,就转运、金堤两司差座船二只。本司官、当直兵士只于都大司河清差拨。官员请俸、递马驿券、军典人数、公吏食钱并依都水外监丞司例,本司公事并与本路转运、提刑、提举司及外都水监丞司公移行遣。」并从之。
九年十一月二日,都水监言:「疏浚黄河司用船二百只,浚深大河中流,令水行地中。勘会所乞,令试一过之功,今已岁余,未曾按验,令本监都官一员前去检覆。兼恐占用人船,官属太多,就令相度裁减。」于是监丞刘璯言:「疏浚黄河旧系一司,后用铁龙爪疏导向下河道,分为两局。乞依旧并为一司,勾当官乞行并宜减罢。浚河两司共管船二百五只,乞减罢一百八十五只,存留二十只。如阙,许黄河逐都大司将般物料船三十只应副出界,递

相交替,共不得过五十只。」从之。
十年九月二十八日,中书门下言:「都水监丞范子渊言,准朝命,疏浚汴河,蒙差官累行试验,功利灼然。臣欲乞候今冬疏浚汴河了毕,将杷具、舟船等尽分与逐地分使臣,令于口之后河道内先检量淤淀去处,至春水接续疏导。所(责)[贵]河道上下通流,不致阻遏。仍免别差官属,占破役兵,就便集事。」下都水监,监司乞依所请施行,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三司推勘院

三司推勘院
【宋会要】

太祖开宝八年十一月,置三司推勘院于城南,以前密州安丘县尉张邈为将作监丞、知推勘院事。未几罢。
淳化元年五月,诏御史台置推勘官二十员,分谳天下大狱。候三年满,无遗旷,或虽有责罚,如所犯情轻,及案节小不圆者,亦特与转官。如二年愿替,即与近便差遣。
十七日,诏:「御史台置推官二十员,分谳天下大狱。以三考为满,定其黜陟。」
淳熙二年三月二十二,诏:「刑部大理寺自今驳勘案状,从本部长、贰并大理卿、少子细看详。如见得委是不圆,有碍大情,出入重刑,方许依条申奏驳勘。如大情不碍,止是小节不圆,即据所犯定断,不得一 泛乞别勘。仍令诸路州军监司将合申奏狱案文字须管具情犯一切圆备,方得申奏。若大情有碍,却致刑寺驳勘,具当职官姓名申尚书省。」
二十三日,诏:「昨降指挥,诸州翻异公事,遍经本路及邻路诸司差官推勘,依前翻异,令提刑司亲往勘鞫,指定实情申奏。仰选委部曲精强通判、签判前去,取见寔情,将案连款状提刑司。如无翻异,即一面依条结断,录案闻奏。如依前翻异,即令提刑躬亲点对,指定寔情申奏。」
八月十三日,中书门下省言:「诸路鞫狱翻异,依条合移推公事,如已经降

指挥,许移推已后逐次翻异,不须再申降指挥,止依从来行遣。」从之。
三年二月七日,诏:「自今县狱有尉司解到公事在禁,若令、丞、簿全阙去处,即仰本县依条申州,于合差官内选差无干碍官权摄。其徒罪以上囚,令、佐聚问无异,方得结解赴州。」以大理评事张维言:「县尉职在巡警,及其获盗解县,禁系推鞫,属之县令。若捕盗官或暂权县,自行鞫狱,既以元捕为当,又欲因以受赏,惟务狱成,而狱卒例是尉司弓手,往往迎合,逼令招承。」故有是诏。
四年十一月十九日,敕令所言:「自今翻异公事,已经本路监司、帅司或邻路监司差官,通及五次勘鞫,不移前勘,又行翻异者,后勘官申本路初差官提刑司提刑,躬亲置司根勘,着寔情节,牒邻路提刑司,于近便州军差职官以上录问或审问。如依前翻异,即令本路提刑具前后案款指定闻奏。若元系提刑案发,即从转运司长官指定闻奏,候到下刑寺看详。如见得干连供证事状明白不移,前勘委是,惧妄有翻异,申尚书省取旨断罪。若刑寺见得大情不圆,难以便行处断,须合别行委官,即令邻路未经差官监司于近便州军差官别推,不得泛追干连人。」从之。
五年七月,右司员外郎曾逢言:「如提刑躬亲置司根勘,依前翻异,不问系与不系提刑案发,并从本路转运指定闻奏。如转

运司官系是两员,公共指定。」从之。
淳熙十三年三月原稿旁批:「此条移十二年后。」,诏:「翻异之狱已经五推,依前翻异者,须管提刑躬亲鞫勘,不得委官代勘。案成,依条差官审录。如依前翻异,即仰本路转〔运〕取索前后案款尽情参酌,指定所勘情节是与不是寔情,所翻词理系与不系避罪妄行翻异,分明果决指定,不得称为疑虑,具诣寔保明闻奏。刑寺据案拟断,申取朝廷指挥,断遣施行」
五年十月九日,敕令所〔言:〕「鞫狱绍兴旧法拘以一案推结,正恐鞫狱之官推勘不得其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干道法又恐替移事故,却致淹延,故将犯人先次结断,不当官吏案后收坐,仍取伏辨。今欲参酌绍兴、干道法意,以取适中之制,将鞫狱前推及录问官吏有不当者,如已替移事故,元犯系死罪,遵依绍兴旧法,一案推结外,余罪遵依干道旧法施行。」从之。因刑部言「命官有陈诉前勘不当,乞改正过名,照绍兴、干道法各有不同」,是以令所看详上之。
六年六月一日,大理少卿梁总言:「近来狱多翻异,有至类推经涉数年者。州郡厌于供须,干连困于追逮。望申严置推差官之令,必监司亲自依法选差,其干道七年行下知州选差指挥乞更不施行。仍令大理寺左断刑自今狱案如置推鞫狱官,罪有出入,合收坐者,若所差违法,并监司贴说取旨。」从之。
七年二月二十

四日,诏:「监司以狱讼送部内州郡,若地里太远,则淹延追扰,自今毋得过五百里。仍严立期限,不得枝蔓勾追。」
五月十四日,诏:「诸路州军将应承受到疏驳再勘狱案,须管遵依鞫狱条限。如承受取会不圆情节,亦不得过会问条限。自今如有违滞去处,仰本路开具当职官吏姓名,申尚书省取旨,重作施行。仍令刑寺长贰、诸路提刑、诸州(官)[守]臣将上件指挥刻版牓,置之厅事,常切遵守。」
八月十九日,诏:「命官陈诉元勘冤抑不当,从刑寺申朝廷,送元犯州军,委不干碍官将元勘断罪犯照应所诉因依追索干证,从寔体究不同情节,画一开具。本州岛次第结罪保明,将元事发及体究取勘证佐始末公案一宗寔封申尚书省。候到,委刑寺参照。若寔有冤抑,合行改断,即具申省,取旨施行。」
八年六月九日,知临安府王佐言:「自今中使设狱,将翻异罪人移司别推,恐或有冤,则差刑寺官录问。如更翻异,即并推吏送大理寺。」从之。
七月四日,刑部侍郎贾选言:「刑寺驳勘取会狱案文字,乞令进奏院置录匣,排列字号、月日、地里,当官发放所至铺分,实时抽摘单传。承受官司亦仰遵依条限,具所会并施行因依,实书到发日时,用元发匣回报,庶几违滞之处易于稽考。」从之。
九年九月十三日,明堂赦:「刑狱翻异,自有条法,不得于词外推鞫。其干连

人虽有罪,而于出入翻异称冤情节元不相干者,录讫先断。近来州郡恐勘官到来,临期勾追迟缓,却将干证人尽行拘系,破家失业,或至死亡。可令释放,着家知在。如违,许被拘留人经监司陈诉。」十二年、十五年赦同此。
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南郊赦:「命官犯罪,遇恩全原,唯赃罪结案,余限三十日具事因申省。其元勘官司为见已遇赦恩,更不依条限具申,至有经隔累年,名挂罪籍,刑寺不作结绝,有碍升改注拟之类,仰所属将似此之人须管依条限开具事因。仍令刑寺常切检举催促,不管违戾。」十五年明堂赦同。
十四年七月十四日,臣僚言:「监司按发官吏,勘证公事,既付有司,当厅其依公推治。若州郡迁延,狱官徇私,自合依条举劾。访闻其间却有轻重任情,先授意旨,往来申请,必欲符合,乃许结案,系留锻炼,动经数月,类多冤枉,致伤和气。」诏令刑部行下诸路监司,毋得依前违戾,仍委御史觉察。
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诏:「大理寺今后得旨推勘公事内有干连人合先摘断,仰逐旋申取朝廷指挥。」先是,诏案内干犯人从本寺先次摘断。至是大理少卿袁枢言:「大理根勘公事,虽有正犯、干犯之人,然其所坐刑名自有轻重,并合具案闻奏,取自圣裁,难以辄从本寺摘断。」故有是命。
九月八日,明堂赦:「诸路见勘命官及大辟翻异

之狱计九十余件,已降指挥,令诸路提刑躬亲与逐州守臣审勘。事涉可疑,即与从轻结断,别无意虑,即照刑寺已定断事理施行。至今尚未有结绝去处,可自今赦到日限两月结绝。如有违戾去处,令刑部开具官吏,申取朝廷指挥重行责罚。」
同日,赦:「鞫狱差官,自有起发条限。近来被差官往往推避迁延。今后应监司州军差官推勘公事,须管督责照条限疾速起发,不得推避。如有稽滞,仰所差官司按劾。」
淳熙十六年闰五月十三日,臣僚言:「州县之吏不能洁己奉公,遂致人言,或为百姓词诉,或为上官按发,钱物之色额、缗数之多寡,具载公椟,且称入己,见送所司勘鞫,是非未明,公私所辨之间,偶遇登极大赦,不复穷究,便行引用,亟经刑部除落过名,径赴铨部占射注授。乞行下诸路监司,若州县官吏应有所犯之人,即合严戒所有,着寔推勘。俟其伏辨,录问圆结,并如常制,然后铺条定罪,方可引用赦恩,免其科罪,为之 放。如委是赃污不法,自合具申省部,一依成法注拟。其或所诉、所按不寔,亦当保明申朝廷,为之昭雪。今赦已前所犯之人,虽是所司释放不当,窃恐造狱之时干连人众,难以再行追呼。只乞令狱司具已勘到事节申部,亦足以斟量虚寔,随宜审择,庶几施行之间,不致过当。」从之。
十月二十三日,臣僚言:「州县

推勘大辟并劫盗及私酤之家,狱吏知其所犯者多是贫乏不顾藉之人,无以规求赂遗,乃逼令妄通富家,诬以干连。杀人之囚有欲报私隙者,多诬平民曾有交涉;劫盗则多虚通窝藏资给之家,私酤则旁及四邻并秫曲所自。一时追逮,无以自明,必赂狱吏,足所请,然后令正犯人供退而后免。乞自今推杀人非碍大情、劫盗非寔窝藏资给、私酤除正犯人外,自余并不许追逮。」诏从之,仍令提刑司常切觉察。
十一月十一日,大理卿王尚之言:「近日以来,民间词诉、官司按刺多有连及赦前之事,复送所司究勘者。岁月既久,追逮证佐,干涉人众,禁系对辩,必欲圆结,然后定断,如此则与不曾经大赦无异,恐非所以示信也。乞指挥,今后民间词诉、官司按刺送所司推勘者,只合将大赦后犯罪依法勘结。若其所犯在大赦前,苟非恶逆以上,并不许推究。」从之。
绍熙元年四月二十九日,刑部郎中俞澄言:「在法,诸州所部官犯罪者,本州岛推鞫。若系本州岛按发者,申提点刑狱司。有妨碍,即报本州岛,申转运司。立法之意,不为无谓。窃见近有本州岛按发而令本州岛推勘者,部属宁无观望乎 乞今后监司郡守按发官吏合行推勘者,如系本州岛按发,须申提刑司,差别州官;本路按发,须申朝廷,差邻路官前来推勘,庶使无观望徇私之弊,则罚必当罪

而人无不服矣。」从之。
十月十七日,四川制置使京镗言:「绍(兴)[熙]元年四月十九日指挥,今后监司郡守按发官吏合行推勘者,如系本州岛按发,须申提刑司,差别州官;本路按发,须申朝廷,差邻路官前来推勘。照对本司系统辖四川州县军民之政,而属吏有赃污庸懦,在任不公不法,不堪倚仗之人,遵从元申获指挥,即自对移讫闻奏。窃缘本司去朝廷万里,今若引监司按劾官吏体例,直候申明朝廷,差官前来推勘,道里遥远,动经岁月,愈致淹延。乞朝廷详酌,如本司所部四川州县官或有当按发,合行推勘者,即许本司遵从元申获指挥,先后对移,仍一面选差邻路州官吏根勘奏闻。如四川监司按发官吏,亦乞照应本司今来所请,从制置司差邻路官前去推勘奏申,庶几不致拘碍往复,淹延刑禁。其四川州郡按发公事,遵从指挥,须申提刑司,差别州官推勘。」从之。
二年四月二十四日,臣僚言:「三衙及江上诸军都统制司所有推狱名曰后司,有吏,有法司。狱成,则决之主帅,略不经官属之手。诸军每月公事解赴帅司,必先计会后司人吏,或非理锻炼,或轻重任情,贿赂得行,奸弊百出,军中冤抑无所赴愬。乞今后诸军后司公事并令主帅选委通晓条制属官二员兼管,庶几可无冤滥。」从之。
六月八日,检正谢源明奏:「一、乞行下诸

州军,今后鞫勘盗贼,须管依条推究,和同藏匿之家一案推结,遵依条法施行。仍从淳熙三年措置,先勒犯人供父祖兄弟曾未析户,狱官究寔,不应坐罪,于结断前陈乞,与准分法。若系同犯,一例拘没。并官故纵,不行觉察,皆有逐项断罪条法。」又言:「应勘鞫公事,或翻异声冤,依条移司差官别推,止就元勘本州岛置狱,不得仍前改送他州,及辄移属县,并妄作缘故移推。若州县未结绝,非冤抑不公,而监司辄移,皆有逐项断罪条法。如有违戾,重作施行。」刑部看详所陈允当,并从之。
八月二十日,刑部侍郎马大同言:「乞应差推勘官并须选清强详练之人,不容作推避,从所差监司专人押发,限五日内起离。仍令所属州县将一行官吏依条合得券食挨日批支,应有供须之属,无令阙误,然后可以责其留心推勘。如罪囚止一名,限以半月;三名以上,限以一月,方许出院。有所追会,不在此限。违者以违制论,许本路监司按治。期限既定,大约计之,每推自其被差以至出院,亦须两月之期而后讫事。如是五推,盖可以岁计矣。臣将诸州所勘大辟并杂犯死罪等公事一面置籍,遇有申到结绝或翻异名件,接续销注。每十日一催之,名曰举催案,而令法司兼行。自十日一催之后,须管具所差被差及入院出院月日,如(其)[实]报应。如准前玩易,五推

通满一年,而其狱淹滞,不行结绝者,许从本部稽考其违限去处,将所差及被差官吏具职位姓名申奏,重行责罚。」从之。
绍熙五年九月十四日,明堂赦:「鞫狱差官,自有起发条限。近来被差官往往推避迁延。今后应监司州军差官推勘公事,须管督责照条限疾速起发,不得推避。如有稽滞,仰所差官司按劾。」自后郊赦并同。同日赦:「刑狱翻异,自有条法,不得于词外推鞫。其干连人虽有罪,而于出入翻异称冤情节元不相干者,录讫先断。近来州郡恐勘官到来,临期勾追迟缓,却将干证人尽行拘系,破家失业,或至死亡。可并令释放,着家知在。如违,许被拘留人经监司陈诉。」自后郊赦并同。
庆元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诏诸路提刑司严立板牓,行下州县约束:「应合解州公事,有预将案款先为计嘱州吏者,许诸色人指寔,经提刑司陈诉。仍将先狱移勘,其犯人送无干碍官司根究,具案取旨,重作施行。」从大理评事沈槐之请也。
四年九月十二日,臣僚言:「比年以来,推勘之法未尽,是致多有冤滥。推原其故,则法有所谓一案推结者,寔病之也。谓如前勘官吏或有失寔,于法须并行追勘。关涉人数既多,追逮繁扰。彼冤者既不能得直,而后勘官吏已与前勘官吏自相争讼,故后勘官吏悉皆视成于前勘。及至州狱翻异,则提刑司差官推勘。提刑司复翻异,

则以次至转运、提举、安抚司。本路所差既遍,则又差邻路。关涉之人愈多,则愈难一案推结。臣以为今宜令州县诸司推勘大辟,各不得过百日。如所差官迁延不行,或诸司迁延不差,各与坐罪,庶几不致淹延刑狱。如已经本路差官俱遍,犹翻异不已者,仰家属径经朝省陈诉,结立愿加一等之罪,追人赴天狱推勘。如二广、四川去朝廷既远,亦结加一等罪,赴经略司及制置司陈诉。其经略司、制置司申朝省取旨,差官于邻路追摄根勘。如或妄诉,即坐以所加立之罪。如委是冤抑,即将前推勘失当官吏并与照条坐罪。至于检断签书及录问官,止据一时成款,初不知情,免与同罪。如此则人知一案推结之法必行,而检断签书录问之官既不与罪,则关涉亦省,而民冤得以自直。」诏令刑寺看详闻奏。刑寺看详:「若将犯人已经本路差官俱遍犹翻异者,便许家属经朝省陈诉,愿加一等之罪,追人赴天狱推勘。如二广、四川,许经经略、制置司陈诉,朝廷取旨,差官邻路根勘。照得在法罪人翻异或家属声冤,皆移司别推。已经五推,提刑亲勘、转运指定之后复行翻异,已有淳熙十一年七月六日指挥,具录翻词闻奏,听候指挥施行外,所是乞将检断签书录问止据一时成款,初不知情,免与同罪一节,照得淳熙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指

挥、绍(兴)[熙]元年十二月三日两项指挥,检断录问之官,如辞状隐伏,无以验知者,不在一案推结之数。缘敕令所参修条法之时申明朝廷,乞将签书与检断录问一体修立为法。续奉旨,依旧法施行,致有臣僚今来奏请。本寺照得检断录问签书不问有无当驳之情,并与推勘官一案推结,委是轻重不伦。今来臣僚奏请,即与敕令所前来申请颇同。今看详,送敕令所参酌,看详施行。」
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臣僚言:「窃见广东一路十(月)[有]四州,惟英德府烟瘴最甚,有『人间生地狱』之号。诸司分在广、韶二州置司,英德介乎广、韶之间,故诸司凡以公事送狱者多送英德。人一闻生地狱之名,则心已惧。凡罪不致死与未必有罪之人,每至狱,则皆引伏,其意以为入系于狱未必辩明而不免于死,不若亟就刑责,犹得以生。由是狱之欲速成者必之英德,而英德之吏以善治狱名。今一路之中,东有潮、惠,西有二庆,北有南雄、连州,皆风土之不甚恶者。乞行下本路诸司,应今后遇有公事,合送别州根勘者,不许送英德府,庶几狱无冤滥,人获生全。」从之。
六年五月六日,都省言:「雨泽稍愆,见行祈祷。照得淳熙十四年、绍熙四年曾降指挥,审勘翻异之狱,从宜结断。今来又及八年,尚虑翻异并驳勘公事稍多,淹延刑禁。」诏诸路提刑自今降指挥到日,疾

速躬亲同本州岛守臣比照昨来所降指挥,将翻异及驳勘之狱详情审勘。如有未尽或事涉可疑,与从轻结断。其失当官吏,特免一案推结一次。」
嘉泰元年正月十一日,臣僚言:「今日治狱之弊,推鞫之初,虽得其情,至(穿)[案]款之际,则必先自揣摩斟酌之,以为案如某罪,当合某法,或笞,或杖,或徒、流与死刑之类,皆文致其辞,轻重其字,必欲以款之情与法意合。彼议法者亦惟视其成而定其罪,纤亳锱铢,如出一手。乞行下诸路州军,所隶刑狱应自今圆结案款,但据其所吐实辞明白条具,然后听其议法者定罪,不得仍前傅会牵合,稍有文饰。如有违戾,监司按治施行,庶几情得其寔,法当其罪。」从之。
二年四月四日,权刑部侍郎俞澄言:「凡勘大辟,正犯与干连人各给一历,令其书写自初入狱至于狱成所供情款。其勘官批问,亦只就历书写,应有错字,只许图记,不许涂抹。其历县即本州岛预先印给,州即提刑司预给,不许用别纸书写。违者重立罪赏,许人告首。其历之首备坐约束,使正犯与干连等人通知,如此则可以杜绝吏奸,终始情款难于改易。设有翻异,则狱囚供吐轻重虚寔之情及勘官推勘详简当否之状于此尽见。」从之。
三年三月十一日,江西运副陈研言:「窃见诸路州军大辟公事到狱之初,不先审定罪人本情,多为迁就

之词,求合于疑虑可悯之条,此最今日治狱之大弊。迨至结录审问,法司检断,则以刑名疑虑、情理可悯具案奏裁,棘寺看详申部,部复申省,卒从贷命。若使罪人之本情果有疑虑可悯,则施行不为不当。其有不然,亦从奏裁贷命,死者何辜。推求其故,县狱禁勘无翻异,即申解州,州狱覆勘无翻异,即送法司,具申提刑司详覆,行下处断。往往州吏必多方驳难县胥,宪司吏人必多方驳难州吏,追呼取会,因而受赂。缘此州县吏人惮于径申,故于罪人入狱之初,教为疑虑可悯情节。及至狱具,一面照条奏裁,则免追呼需索之扰。今天下狱案来上,大率奏裁案最多,而详覆案绝少,职此之由也。欲乞行下诸路州县,今后遇大辟,罪人到官之初,须令长官当厅引问罪人,令以实情通吐。仍引证佐等人反复问难,务在得其本情,然后送狱根勘。狱官不时下狱引问,有一语稍异初词,必根究情弊,重作施行。狱成,有合奏裁与合申提刑司详覆者,各令从条施行。」从之。
五月十八日,侍御史兼侍讲张泽言:「江西袁州万载县有巨室易国梁者,前后贼杀无辜不可胜数,见于累次词诉。今闻有欧阳光大者,首说易国梁贼杀婢仆干人等二十三人。事已发觉,在本路提刑司具有实迹,备极惨毒。其党与郭氏、杨氏等二十余家与之请嘱权势,易国梁

并不曾列官,止供状传入。吏辈辄为勒血属退款,检验官并不敢验出要害痕伤。其血属再经提刑司陈诉,改送本州岛,党与又为把持官吏,行赂请嘱。提刑司再委发觉知县躬亲根勘,其易国梁见使人以他事告论知县,意在胁持脱免。知县畏惧倾害,莫敢承当。欲送大理寺取索人案,从公根勘着寔,奏上取旨,酌情定断施行。」从之。
七月二十一日,臣僚言:「今日郡县之吏略不以赃赂为耻,本州岛劾奏,既不加推鞫,又不责伏辨。异日一纸巧雪,将复抆拭为无过之人,几何其不胥而为贪也。臣以谓自今应居官贪墨,赃证分明,有司推鞫既得其寔,必责以伏辨,抵以本罪,毋令幸免,庶几国不废法,吏有悛心。」从之。
嘉定二年三月十九日,臣僚言:「乞今后县解公事或有情节未圆,不许将罪人往复押下,止许追承勘人吏一案勘结。其州郡狱事州勘不圆,申提刑司,即选择清强官吏,前去推鞫,责令必得其寔。若更有翻异,即委自提刑司取索案牍看详,亲往审寔予决,无待诸司邻郡差官,以为文具。」从之。
六年七月四日,权刑部尚书曾从龙言:「连月霪雨不止,咎必有由。伏见近者刑寺禁系寔烦,追逮颇众,深恐其间连及无辜,上干阴阳。乞令大理寺具见禁人数及禁逮因依申尚书省,参酌情理轻重,情理轻者禁人与 放,逮未至下本州岛

断遣。」从之。
八年二月二十三日,臣僚言:「近访闻省仓上界欠折米斛,见送临安府左司理院,追到干系人沈俊卿、顾成等根勘情节。农寺移牒湖州、嘉兴府、平江府、常州、江阴军,自嘉定五年七月至嘉定七年八月积计欠米一万三千八百余石,追三年之间押纲官吏兵梢人等勒令均陪。其逐州前后纲运有及二十余纲者,少亦不下十六七纲,每纲无虑十数人坐押,尽行追逮,均摊备偿,州郡奉承,每州追及干连率是百余人,狱奸充斥,至分系县狱,愁叹之声遍于畿甸,诚(骸)[骇]听闻。乞行下平江、嘉兴、湖州、常州、江阴,将已追到前后纲运干连人日下 放,其未到人并行住追,仍出牓晓示,俾咸知陛下宽恤之仁,以销愁叹,以召和气。」从之。
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臣僚言:「广西经略司奏,知钦州林千之杀人为馔,本于横州发觉,传诸四方,莫不惊异。近观经略司勘到情节,有李满、阿陈等供述已详,但未曾摄取千之伏辩。而其子友直进状,乃复支离,若有嘱托。成谋于下而欲机自上发,官益疑焉。乞特自朝廷差大理寺清强官带推狱于静江府、湖南邻郡鞫勘,毋苟同以入其罪,毋苟异以出其情。如事皆孚寔,则千之非复人类,他日明正典刑。凡官当荫赎等法,皆不可行。倘或不然,则千之遂可免为禽兽之归,岂特逭一时之刑辟而已。」从

之。
十四年六月九日,知处州孔元忠言:「在法囚禁未伏,则别推;若仍旧翻异,始则提刑司差官,继即转运司、提举司、安抚司或邻路监司差官,谓之五推。若使推勘官之来,照其翻异之词,一一与之究证对辨得实,囚将何辞。或果冤枉,则与平反,亦何必至五推而不决。然今之被差勘鞫者循袭为常,纔一入院,惧其留滞,推狱示意于囚,使之供状,略无异辞。至录问官之来,即使之翻异。故囚利其无所拷讯,所差官则谓得讫事便回,殊不知无罪干累者终岁牵连,损财废业,彼实无辜。乞今后应被差鞫狱之官须要照元翻款一一对证得实,方始供状申圆。其官吏合支券食,则与挨日批支,即不许便听囚人伏罪,却令就录问翻异。如仍前灭裂,他时所经差勘之官,州点检申提刑司,提刑司申上,一并取旨责罚。」从之。
十七年二月十一日,臣僚言:「窃见所在置推鞫勘重囚,差择官吏,设棘防闲,可谓严密。所差之官奉檄入院,所宜稽貌胥占,阅实审克。顾乃具文引问,教令翻异。况顽囚贪生畏死,类多抵谰,教之使翻,彼胡为而不翻乎 乞令刑部遍符诸路监司,自〔今〕以始,所差勘官须管依条限起发前去,勿容迁延规避,务在尽心推鞫,究见本情,不得教令翻异。如违,并行按劾。狱成奏上,即令勘官出院。仍约束州郡排办勘院,无致灭裂券食,计

日(之)[支]给,俾一行官吏安意肆志,以竟狱事。」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粮料院

粮料院
【宋会要】
粮料院在安定坊,分掌文、武官诸司、马步诸军给授俸料、批书券历,诸仓库案验而廪赋之。勾当官各一人。
太祖开宝六年二月,以前密州安丘县令陆光范为著作佐郎、充在京都粮料使,太仆寺丞赵巨川充西京粮料使,从新制也从:原在「使」字上,今据文意改正。。国初承旧制,以三司大将为都粮料使,至是改用京官。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军、步军为三院,命著作佐郎刘锡、太府寺丞燕咸一、国子监丞赵晃分主之。
八年,以马军、步军合为一院。
雍熙四年四月,命供奉官陈处诲勾当诸司粮料院,供奉官曾祚勾当马步军粮料院。自后复分马军为两院,或以诸司使、副分主之。端拱二年,复以京朝官主之。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真宗曰:「应行臣寮诸班、诸军、诸司诸色人等,访闻自离京来,逐日于粮料院勘请官中所给物色,如闻自旦至暮,不能了绝。盖军马数多,所支浩瀚。朕谓且凭已勘之券前程依而给之,即事甚多,而人易获其物矣。」以问省司。权三使司丁谓对曰:「必日勘而遣之,盖虑于其间有逃病假故,留而不行者重复给之。若止于防此,所失不多。可降宣命指挥,令三日或五日一度批勘,以便公私。」
六年十二月,诏:「三粮料院文旁须寔封送左藏库监官当面通下,仍于送旁历右语内分明言说文旁多少,并是元批印押,其旁别无虚伪。如已后点检验认稍有虚伪,便只勘粮料干系官吏情罪,勒令陪填所支钱数。如左藏库公然将外来不是粮料院封文旁支遣,只勘左藏库干系人情罪陪填。又应合系勘支文旁发赴左藏库之时,其诸军内诸色人并诸司坊、监、场、院、库、务诸色人等,令开坐名目去处、合请人数、官物都数,寔封关报左藏库。候到,依正旬支给例,对旁勾凿支给。所有自来执历勘请官物人等去处,亦令粮料院具逐人职位姓名、所请官物数目开坐,随旁关报左藏库。所(是)[有]马步诸军自来遇南郊并非泛特支,并令粮料院依旧例勘支。」
仁宗干兴元年未改元九月,三司言:「右侍禁、同监左藏库李守信状:先准大中祥符六年十二月三十日敕,应粮料院批勘文旁赴库通下,仰置簿抄上,候请人将到文历,监官当面将正勾省帖对勘姓名、人数,亲于帖内勾下姓名支付,其旁亦勒所司将勾正省帖连人当月或次月帐内除破。日近多不依禀,显有造伪。乞今后支下,逐旋令文旁及请人文历将赴中门,监官当面对历毁抹。出中门至大门,监门使臣依例封历,用朱笔勾出。仍逐库轮差专副、前行、勾押官、手分、库子各一名,在中门收掌毁抹文旁,旋计逐色支过数目委无差互,诣寔结绝文状在旁。其支过文旁上历,发与专副收管,依

例入帐除破。及每日逐库轮监官一员,在中门里点检,以此拘辖旁历,相原缺入官物分明,稍得止绝造伪。」从之。
天圣二年八月,诏审官院:「今后勾当真、楚、泗州粮料院,须是选差曾经历任,谙会钱谷京朝官充。」从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司所请也。
六年九月,诏:「诸处粮料院多原缺过军口食,不早勘原缺
事。」宰臣王曾等言:「已有条约,但乞将不率原缺弛慢之处稍或章露,重行惩责。」
七年十月九日,上封者言:「京城诸军月粮,粮料院勘旁多有邀颉,枉费脚力。或西营返给东仓,东营反给西仓,若值霖雨,每斛计脚钱二百。望自今听就近仓给遣。」事下三司。三司言:「旧条,凡给粮,有诸班、诸军禄与诸司之别,皆粮料院预以样进呈,三司定界分仓敖支给,用年月为次。今城东十二仓贮江淮水运所输万数不少;城西三仓兼贮茶茗,贮粟至少;城南止粳米一仓;城北四仓贮京(几)[畿]夏秋税杂色斛,亦多马料。所贮各异,难以就近给遣。今请每月委提点仓场官与三粮料院依旧制排连年月界分外,仍依军次批旁。如敢邀颉作弊,地远不便,许人纠告,公人迁一次,百姓给钱三十千为赏,以犯事人家财充。」从之。
八年七月,三司言:「近准天禧元年三月二十一日诏,在京并府界、外县仓、场、库、务帐内开破官物,并是仓、场、库、务具状,开坐文旁并支过钱物数目连申,勘给务、粮料院覆行验认。如委是元批勘真旁,别无伪滥,即具结罪文状缴连,寔封赴省,逐案判官厅置历抄上,付司点数收领,便将点对应帐使用。兼勘给务、粮料院别具合同军状,开说旁数、官物数目,寔封申三司院,将元关报照证拘辖。其省司正勾破贴,即候出勾,逐旋缴连,直赴逐案投下点检着字收领,应帐使用。今新授京西转运使王继明擘画,令将两本合同凭由文旁一处申缴入省,乞行除破。虑恐有失关防,引惹专副作弊,出没官物。今欲乞只依天禧元年三月二十一日敕命内添入,令府界提点司指挥诸县勘给务,自今将先次赴省申下合同单状一本,各认支过者「过」下原衍一「过」字,已删。,自于盐铁、度支、户部勾院申下,更不将赴前部投下。及委三勾院主判官厅置簿,抄上合同文状因依。」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都盐院

都盐院
都盐院在归德坊,掌受解州池盐,以给京城及京东诸州出鬻廪禄之事。以京朝官及三班二人监领,典五人,主秤八人。
大中祥符二年,又置院烧煎盐席,以三班一人主之。
真宗咸平五年二月,诏:「京盐院合般盐货每席量破随纲折耗,三百里以上耗一斤,三百里已下半斤。」
大中祥符五年四月,诏:「京城民买盐籴货,须依元盐出粜,不得拌和作弊,随处官吏出榜告谕。」
六年十二月,诏令京盐院监官岁为一界。每界选曾任亲民经事京朝官使臣二员同监,直候守给漏底,方得离任。如有欠少,与专秤均陪。先是,盐院专副以二年为界,自纳及支悉掌之。而盐院官等以岁满即代,或中而升职者。院吏因而为奸,乃至欠失有及数千斛者。三司请择官曾亲民而干职者任之,其欠失者同偿,故有是命。又诏:「京盐院自今每(教)[敖]支货讫,即开次敖。」初,三司言:「盐院并开数敖,而欠剩者相半,难于拘辖。」故请条约。又诏:「盐院受纳盐货,起置文簿,用三司印书给付本院。每簿先空纸写数号,

纳盐之时,分明抄上纳人姓名、盐席、纳数及剩数,每旬于三司通押。每敖交尽,监官点勘印押,送三司呈验,不得隔蓦敖眼。如违,等第科罪。」
七年正月,诏:「盐院监官自今不许般家居止,亦不得令闲杂人出入。每夜押宿,慎火监门二员,每院分定一员,每日据出入官物抄历点检。如涉欺弊,即捉搦送三司。其历每五日一赴提举司点检。」
八年七月,诏:「自今都盐院只令都大提举库务司提辖,更不令提点仓场所统属。」
神宗熙宁八年三月六日,三司言:「勘会都茶盐院久为支纳事丛,将茶、盐各立逐界典例分管。今盐界罢支京东、西府界蚕盐,并减出卖盐货务陕西盐钞入市易务下界管勾,但给诸军马盐而已,别无事务,虚占人吏。欲乞将茶界复为茶库,盐界废罢,其支纳煎造并令外物料库管勾。」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 粜盐院

粜盐院
旧在永济仓,后徙顺成坊都茶库,至道元年置。常出粜颗盐及煎变御膳盐花,以都盐院监官请领。
真宗咸平二年六月,诏:「京城人户许取便开铺粜盐,每五日一(起)[赴]盐官请领。」
大中祥符七年四月,诏京城粜盐院自今专差使臣二人勾当,隔手出卖。额定秤子一人,旋作料次,于本院请拨。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六 〔枢密院承旨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