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一 物异考七

 

  ○岁凶

  即《五行》所谓稼穑不成也。然则岁凶年榖不登,盖土失其性所致,而地震山崩之属,亦土失其性也,故以继岁凶之後。

  《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大水亡麦禾"。刘向以为水旱当书,不书水旱而曰"大亡麦禾"者,土气不养,稼穑不成也。时夫人淫于二叔,内外亡别(二叔,谓庄公二弟仲庆父及叔牙),又因凶饥,一年而三筑台,故应稼穑不成,饰台榭内淫乱之罚云。

  秦始皇十六年,民大饥。十九年,大饥。

  汉高祖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武帝建元三年,平原大饥,人相食。 元鼎三年四月,关东郡国四十馀饥,人相食。 元帝初元元年九月,关东郡国十一饥,或人相食,转旁郡榖以相救。 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

  後汉光武二年,关中饥,人相食。 安帝永初三年,京师大饥,民相食。桓帝延熹九年,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 献帝兴平二年,关中大饥,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吴孙皓时,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以饥,阖境皆然,连岁不己。吴人以为伤露,非也。刘向《春秋说》曰"土气不养,稼穑不成",此其义也。皓初迁武昌,寻还建邺,又起新馆,壮丽过甚,犯暑妨农,官私疲怠。《月令》,季夏不可兴土工。皓皆冒之。此修宫室饰台榭之罚也。

  晋愍帝建兴四年,京师大饥。 元帝大兴二年,吴郡、吴兴、东阳无麦禾,大饥 。成帝咸和五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穆帝永和十年,二麦不登。 十二年,大无麦。 孝武太元六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安帝元兴元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北齐後主武平四年,山东饥。时大兴土木,穷侈极丽。後宫侍御千馀人,皆宝衣玉食。逆中气之咎。

  隋炀帝大业五年,燕、代、齐、鲁诸郡饥。先是建立东都,制度崇侈。又宗室诸王,多远徙边郡。

  唐贞观元年,关内饥。 总章二年,诸州四十馀饥,关中尤甚。 仪凤四年春,东都饥。 调露元年秋,关中饥。

  永隆元年冬,东都饥。 永淳元年,关中及山南州二十六饥,京师人相食。垂拱三年,天下饥。 大足元年春,河南诸州饥。景龙二年春,饥。 三年三月,饥。 先天二年冬,京师、岐、陇、幽州饥。 开元十六年,河北饥。 乾元三年春,饥,米斗钱千五百。 广德二年秋,关辅饥,米斗千钱。永泰元年,饥,京师米斗千钱。 贞元元年春,大饥,东都、河南、河北米斗千钱,死者相枕。二年五月,麦将登而雨霖,米斗千钱。 十四年,京师及河南饥。 十九年秋,关辅饥。 元和七年春,饥。 八年,广州饥。 九年,春关内饥。 十一年,东都、陈许州饥。 长庆二年,江淮饥。 太和四年,河北及太原饥。 六年春,剑南饥。 九年春,饥,河北尤甚。 开成四年,温、台、明等州饥。 大中五年冬,湖南饥。 六年夏,淮南饥,海陵、高邮民於官河中漉得异米,号"圣米"。 九年秋,淮南饥。 咸通三年夏,淮南、河南饥。 九年秋,江左及关内饥,东都尤甚。 乾符三年春,京师饥。 中和二年,关内大饥。 四年,关内大饥,人相食。 光启二年二月,荆、襄大饥,米斗三千钱,人相食。 三年,扬州大饥,米斗万钱。大顺二年春,淮南大饥。 天祐元年十月,京师大饥。

  宋明道二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官作粥糜以饲之,然得食者辄死,墟里几为之空。 建炎元年,汴京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之直数百钱,人啖道殣,骼无馀胔,取水藻、春槐叶以食。 三年,山东郡国大饥,人相食。时金虏陷京东诸郡,民聚为盗,至车载乾尸为粮。 绍兴元年,行在、越州及东南诸路郡国饥(令郡发常平仓粟以振,劝分,禁遏籴)。淮东、京东西流民聚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亦令各郡振之)。 二年春,两浙、福建饥,米斗千钱(令宪臣移广粟以振)。时军饟繁急,民益艰食(诏漕江东西上供粟给军饟,以宽浙民)。三年,吉郴道州、桂阳监饥(皆令宣论使振之。流民之聚湖南者,令宪臣振之)。 五年,湖南大饥,殍死、流亡者众(诏移粟灭赋,令漕臣振之)。夏,潼川路饥,米斗二千,人食糟糠。兴元饥,民流於果、阆(令漕臣振之)。秋,温、处州饥(漕闽粟万石以振)。 六年春,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令帅臣、部使者振粟劝分,且漕广粟以助)。夏四月,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籍(令帅臣赈粟蠲赋。是岁,果州守臣宇文彬献《禾粟九穗图》,吏部侍郎晏敦复言:"果、遂饥民未苏,不宜导谀。"坐黜爵)。 七年夏,钦、廉、邕州饥(令常平使者赈粟)。 九年,江东西、浙东饥,米斗千钱,饶、信州尤甚(合出常平粟以赈)。 十年,浙东、江南荐饥,人食草木(令户部条赈饥事,下之诸路)。 十一年,京西、淮南饥(令通商移粟)。 十五年,汀、虔州以盗妨农(令郡县赈粟贷种)。 十八年冬,浙东、江、淮郡国多饥(令诸道常平使者赈粟),绍兴府大饥,民之仰哺于官者二十八万六千人,赈之不给,人食糟糠、草木,殍死殆半。流民渡江至行都,事上闻,令临安府赈遣复业。 十九年春、夏,绍兴府饥流如初。明、婺州亦饥(令常平使者赈集之)

  二十四年,衢州饥。 二十八年,平江府饥。 二十九年,绍兴府荐饥(皆发常平义廪以赈)。 隆兴元年,绍兴府大饥,四川尤饥,民食蕨根。平江襄阳府、随泗州、枣阳盱眙大饥,随、枣间米斗六七千(令有司皆赈之粟)。 二年,平江府、常秀州饥,华亭县人食秕糠。行都及镇江府、兴化军、台徽州亦囏食(皆令守臣及常平使者赈之)。淮民饥流江南者数十万人(诏内郡移粟施惠安集之)。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常秀州大饥,殍徙者不可胜计,州县为糜食之。行都城外为糜四十馀日,数万人。是岁,台、明州、江东诸郡皆饥(令赈之粟)。夏,亡麦。二年夏,亡麦。 三年九月,不雨,麦种不入。 四年春,蜀邛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盗延八郡,汉饥民至九万人(内出宸翰赐制置使汪应辰,讲行荒政,赐僧牒四百助之)。 五年夏,饶、信州荐饥,民多流徙。徽州大饥,人食蕨、葛。台楚州、盱眙军亦饥(令郡守、部使者发廪移粟劝分)。秋、冬不雨,淮郡麦种不入。 六年冬,宁国府、广德军、太平温湖秀池徽和州皆饥(令漕江西、广东粟以赈)。 七年秋,江东西、湖南十馀郡饥,江筠州、隆兴府为甚。人食草实,流徙淮甸(发廪赈之,不给,诏立劝分赏格。内出左帑增赈饶州,出内帑收育弃孩)。淮郡亦荐饥,金虏谍知,运麦於淮北岸易南岸铜镪,斗钱八千。江西饥,民流光濠、安丰间,皆效淮人私籴,淮镪为耗。荆南亦艰食(宣抚使下蜀粟以赈)。 八年,江西亡麦,隆兴府荐饥,南昌、新建县饥民仰给者二万八千馀人(先是去岁秋,诏淮、浙、江、湖诸路帅漕臣劝课二麦,官借种粮)。九年春,成都、永康、邛三州饥。秋,台州饥(发江西米数万石以赈),温、婺州亦饥(令各郡赈粟,禁遏籴。是郡国告饥,诏尽发常平粟,截上供赋以赈,令帅漕臣申劝种麦)。 晁熙元年,浙东、湖广、广西、江西、蜀关外皆饥,台、处、郴、桂、昭、贺尤甚(令赈以常平义廪,江西一道至六十三万斛)。二年,淮东西、江东饥,滁真扬州、盱眙军、建康府为甚(诏赈以常平米,弛赋,通商,货种粮,劝布麦,立劝分赏格)。是岁,镇江宁国府、常州、广德军亦囏食(皆赈之粟)。 三年,淮甸饥。夏,台州亡麦。冬,复施随郢州、荆门军、襄阳江陵德安府大饥。 四年春,尤饥(令发屯田粟二万六千五百馀石以赈)。六年冬,和州饥。泰通楚州、高邮军大饥,人食草木(皆赈之粟)。 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德军民大饥(令出常平米赈之。赈广德军至於越岁之春,弛两岁帛赋)。是岁,江、浙、荆、湘、淮郡皆饥(皆蠲赋予粟,或一道至十四五万石)。 八年春,江州饥,人采葛而食(诏罢守臣章傕)。冬,行都、宁国建康府、严婺太平州、广德军饥,徽、饶州流徙入淮郡者万馀人(令两淮漕臣授田,江东帅、漕臣赈粟。十一月辛卯,内出庚牌下淮南劝种麦,遣使分行两浙、江东、淮南路赈赡安集之,令江、浙、湖北行劝分赏格。己亥,浙东常平使者朱熹进对论荒政,请粟劝分及蠲田赋、身丁钱,上嘉纳之。十二月戊申,诏江、浙、淮、湖北三十八郡并免之)。 九年春,大亡麦,行都饥,於潜、昌化县人食草木(出丰储仓米万石,令尹臣为糜以食之,饥民之就食者一万四千五百人,流民一千五百馀人)。浙西湖州、浙东绍兴府衢婺严明台州饥。徽州大饥,穜稑亦绝(令常平使者赈恤之)。湖北七郡荐饥(令帅臣赈之)。蜀潼、利、夔三路郡国十八皆饥,流徙者数千人(令饟漕、守臣分赈之)。十年,合、昌州荐饥(令饟漕臣赈以缗粟)。恭州饥民就赈相践死者三千馀人。 十一年,泉汀漳州、兴化军亡禾。邕、宾、象州饥(令帅臣赈粟贷种)。 十二年,福建饥,亡麦。江西、广东西饥(皆令帅臣赈粟)。金州饥,有流徙者(令郡赈之)。 十四年,金、洋、阶、成、凤、西和州人乏食(令漕臣赈之粟)。七月,秀州饥,有流徙者(诏出粟二万斛,令郡赈恤之)。临安府九县饥(令发廪二十万石以赈)。十六年夏,成州亡麦。冬,阶、成、凤、西和州荐饥(令饟臣赈之。乾道、淳熙间,上笃意民事,劝课农桑,宫中亲蚕,後苑种稼艺麦,以验岁功。间取民间茧麦观之,或茧薄穗短,则歉然为农妇不满。修圩浚渠,广劝种麦。遇水旱之变,则发廪予财蠲赋,己责移粟劝分,郡国殿最,视荒救为升黜。一时吏治笃厚,风俗趋本,奏对者多言农田水利。方守血食之神,非顺成不加封爵。岁虽小俭,莫不疾呼於上,发粟往哺,竞以民庸自见。故荒政靡岁不闻,然家给人足。行都米斗五六十钱,江淮、荆襄,粒米狼戾,蜀?斤至十馀钱,民物阜乐,庶几小康。夫岂一日之积哉!赵雄尝奏,得南康守臣朱熹书言:"荒政之行,民戴上恩,凶年化为乐岁。"上曰:"陈岘亦奏,蜀雨暘时,若民俗熙恬,农事天下大本,朕未尝不念。迩来士大夫方知以农事为重,以虚浮为耻。"又曰:"朕不鬻爵以清入仕之源,惟以赈饥推官,乃为民也。")。 绍熙二年,蕲州饥(令郡赈粟万石)。夔路五郡饥,渝、涪为甚(令漕臣赈粟七万石,殍者尚数千人)。阶、成、凤、西和州亡麦。 三年,资、荣州亡麦,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亡麦,殍者甚众;流民聚成都府至千馀人,威远县弃儿且六百人,为糜以食,饥民八万馀人,多不能活(诏出缗粟赈之)。扬州亦饥(令出粟十万石以赈)。 四年,简、资、普州饥,绵州亡麦(令漕臣均赈)。夏,绍兴府亡麦。安丰军大亡麦。五年冬,亡麦苗,行都、淮、浙西东、江东郡国皆饥,常明州、宁国镇江府、庐滁和州为甚,人食草木(诏出帑廪、鬻僧牒,益以漕计赈之。或一郡至五万缗石,不给,航广粟以续之。令宪、漕、常平使者所部劝分,免赋,通商,禁遏籴,收弃儿)。庆元元年春,常州饥,民之死徙者众。楚州饥,人食糟粕。淮、浙流民多聚於行都(上念郡国赈恤未至,诏部使者、守令谨行荒政,收哺遗幼,免临安绍兴庆元镇江府、常湖秀州、江阴军夏赋而赈之粟)。 三年,浙东郡国亡麦,台州大亡麦,民饥多殍。襄、蜀亦饥。 四年秋,浙东西荐饥,多道殣。 六年冬,常州大饥,仰哺者六十万人。润扬楚通泰州、建康府、江阴军亦乏食(皆令守令赈之)。 嘉泰元年,浙西郡国荐饥,常州、镇江嘉兴府为甚(皆令常平使者赈之)。 二年,四川饥,广安怀安军、潼川府大亡麦(出川缗八十万令帅臣赈之)。衡郴州、武冈桂阳军乏食。 三年春,邵、永州大饥,死徙者众,民多剽盗(令常平使者赈之粟)。夏,行都囏食(出丰储仓米十万石以赈)。 四年春,抚袁州、隆兴府、临江军大饥,殍死者不可胜瘗,有举家二十七人同赴溺者(令郡发常平廪赈之,部使者益以缗粟)。开禧二年,绍兴府、衢婺州亡麦。湖北、京西、淮东西郡国饥,民聚为剽盗(分命宣谕使赈恤)。南康大安军、忠涪州皆饥(令部使者及守臣缗粟)。 嘉定元年,淮南大饥,人食草木,流徙江、浙者百万人。先是,开禧开边,淮郡残於兵火,农久失业,米斗二千,殍死者十三四,炮人肉、马矢中以食。诏所至郡国赈恤归业,时邦储亦匮,郡计不支,去者多死,亦有为濠、丰馀虏俘掠而北者。是岁,行都亦饥,米斗千钱(诏发廪广籴,赈粜劝分)。二年春,雨淮、荆、襄、建康府大饥,米斗钱数千,人食草木。淮民刲道殣食尽,发瘗胔继之,人相搤噬;流徙之聚於扬州者数千家,渡江者聚建康,殍死日八九十人(诏发廪赈施,皆十万馀石,令州郡置粥院,为糜以活之)。是秋,诸路复大歉,常、润尤甚。冬,行都大饥,殍者横市,道多弃儿(十二月甲戌,令发粟赈施,尽其月)。 三年春,建康府大饥,人相食。五月,衢州饥,颇聚为剽盗(守臣孙子直平之,劝分以赈)。 七年,台州大亡麦。八年,淮、浙、江东西饥,都昌县饥民聚为盗者三十六党(自秋至於明年夏,县官出钱三百三十三万缗、粟四百八十五万石以赈)。 九年,行都饥,闾巷有殍(令缗粟蠲逋)。 十年,台、衢、婺、饶、信州饥,多聚为剽盗,台为甚。蜀石泉军饥,殍死殆万人(皆令郡赈之)。 十一年秋,淮、浙、江东饥馑,无麦苗。 十二年春,潼川府饥而不害。 十三年春,福州饥,人食草根(令郡赈之)。 十六年春,海州新附山东民饥(令海州赈之),京东、河北路新附山西民亦饥(令楚州赈之,粟皆万石)。湖南永、道州大饥(令帅臣移粟以赈)。是岁,行都、江淮闽浙郡国皆无麦禾。 十七年春,馀杭、钱塘、仁和三县饥(令帅臣赈之),镇江府饥,郡为糜以赈者日千馀人,真、鄂州亦乏食(令通商,劝分)

  ○地震

  史纪周幽王二年,周三川皆震(应劭曰:"震,地震三川竭也。"师古曰:"三川,泾、渭、洛也。洛,即漆沮也。川自震耳,故将壅塞,非地震也。")。刘向以为金木水火沴土者也。伯阳甫曰:(服虔曰:"周太史。")"周将亡矣!天地之气不过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应劭曰:"迫,阴迫阳,使不能升也。"),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应劭曰:"失其所,失其道也。填阴,为阴所填不得升也。"师古曰:"填音竹丑反。")。使失而在阴,原必塞(师古曰:"原谓水泉之本也。");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应劭曰:"演,引也,所以引出土气者也。"师古曰:"演音衍。");土无所演,而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雒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如二代之季,其原又塞,塞必竭;川竭,山必崩。夫国必以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是岁三川竭,岐山崩。刘向以为阳失在阴者,谓火气来煎枯水,故川竭也。山川连体,下竭上崩,事埶然也。时幽王暴虐,妄诛伐,不听谏,迷於褒姒,废其正后(师古曰:"褒姒,褒人所献之女也。正后,申后也。盖《白华》之诗所为作也。"),废后之父申侯与犬戎共攻杀幽王。一曰,其在天文,水为辰星,辰星为蛮夷。月食辰星,国以女亡。幽王之败,女乱其内,夷攻其外。京房《易传》曰:"君臣相背,厥异名水绝(有名之水)。" 文公九年"九月癸酉,地震"。刘向以为先是,齐桓、晋文、鲁僖二伯贤君新没,周襄王失道,楚穆王弑父,诸侯皆不肖,权倾於下,天戒若曰,臣下强盛者将动为害。後宋、鲁、晋、莒、郑、陈、齐皆弑君。诸震,略皆从董仲舒也。京房《易传》曰:"臣事虽正,专必震,其震,於水则波,於木则摇,於屋则瓦落。大经在辟而易臣,兹谓阴助(服虔曰:"经,常也。辟音刑辟之辟。"苏林曰:"大经,五行之常经也。在辟,聚阴犯杀其上也。"师古曰:"辟读曰僻,谓常法僻坏而易臣也。"),厥震摇政宫。大经摇政,兹谓不阴,厥震摇山,山出涌水。嗣子无德专禄,兹谓不顺,厥震动邱陵,涌水出。"

  襄公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刘向以为先是鸡泽之会,诸侯盟,大夫又盟。是岁三月,诸侯为溴梁之会,而大夫独相与盟,五月地震矣。其後崔氏专齐,栾盈乱晋,良霄倾郑,阍杀吴子,燕逐其君,楚灭陈、蔡。 昭公十九年"五月己卯,地震"。刘向以为是时季氏将有逐君之变。其後宋三臣、曹会皆以地叛,蔡、莒逐其君,吴败中国杀二君。 二十三年"八月乙未,地震"。刘向以为是时周景王崩,刘、单立王子猛,尹氏立子朝。其後季氏逐昭公,黑肱叛邾,吴杀其君僚,宋五大夫、晋二大夫皆以地叛。 哀公三年"四月甲午,地震"。刘向以为是时诸侯皆信邪臣,莫能用仲尼,盗杀齐侯,齐陈乞弑君。 贞定王三年,晋空桐震七日,台舍皆坏,人多死。

  秦始皇十五年,地动。 十七年,地动。自乐、徐以西至平阴,台屋墙垣大半坏。

  汉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陇西,厌(音一甲反)四百馀家。 文帝五年二月,地震。景帝後元年五月,地震。 武帝元光四年五月,地震。 征和二年八月,地震,压杀人。 後元元年秋七月,地震。 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地震,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馀人。 地节二年九月壬申,地震。 元帝初元二年二月戊午,地震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城郭、宫寺、民庐,压杀人众。 永光三年冬,地震。 成帝建始三年,地震。 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地震,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馀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

  王莽天凤三年二月乙酉,地震。

  後汉世祖建武二十二年九月,郡国四十二地震,南阳尤甚,地裂压杀人。其後武谿蛮夷反,为寇害,至南郡,发荆州诸郡兵,遣武威将军刘尚击之,为夷所围,复发兵赴之,尚遂为所没。 章帝建初元年三月甲申,山阳、东平地震。和帝永元四年六月丙辰,郡国十三地震。《春秋汉含孳》曰:"女王盛,臣制命,则地动坼,畔震起,山崩沦。"时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将以是受祸也。後五日,诏收宪印绶,兄弟就国,逼迫皆自杀。 五年二月戊午,陇西地震。先儒说民安土者也,将大动,行大震。九月,匈奴单于於除难鞬叛,遣使发边郡兵讨之。 七年九月癸卯,京都地震。儒说阉官无阳施,犹妇人也。是时和帝与中常侍郑众谋夺窦氏权,德之,因任用之,及幸常侍蔡伦,二人始并用权。 九年三月庚辰,陇西地震。闰月,塞外羌犯塞,杀略吏民,使征西将军刘尚击之。 安帝永初元年,郡国十八地震。李固曰:"地者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动。"是时邓太后摄政专事,讫建光中,太后崩,安帝乃得制政,於是阴类并胜,西羌乱夏,连十馀年。 二年,郡国十二地震。 三年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四年三月癸巳,郡国四地震。 五年正月丙戌,郡国十地震。 七年正月壬寅,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 元初元年,郡国十五地震。 二年十一月庚申,郡国十地震。 三年二月,郡国十地震。十一月癸卯,郡国九地震。 四年,郡国十三地震。 五年,郡国十四地震。 六年二月乙己,京都、郡国四十二地震,或地坼裂,涌水,坏败城郭、民室屋,压人。冬,郡国八地震。 永宁元年,郡国二十三地震。 建元元年九月己丑,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地坼裂,坏城郭室屋,压杀人。是时安帝不能明察,信宫人及阿母圣等谗云,破坏邓太后家,於是专听信圣及宦者,中常侍江京、樊丰等皆得用权。 延光元年七月癸卯,京都、郡国十三地震。九月戊申,郡国二十七地震。 二年,京都、郡国三十二地震。 三年,京都、郡国二十三地震。是时以谗免太尉杨震,废太子。 四年十月丁巳,京都、郡国十六地震。时安帝既崩,阎太后摄政,弟兄阎显等并用事,遂斥安帝子,更徵诸国王子,未至,中黄门遂诛显兄弟。 顺帝永建三年正月丙子,京都、汉阳地震。汉阳屋坏杀人,地坼涌水出。是时顺帝阿母宋娥及中常侍张昉等用权。 阳嘉二年四月己亥,京都地震。是时爵号宋娥为山阳君。 四年十二月甲寅,京都地震。 永和二年四月庚申,京都地震。是时宋娥构奸诬罔,五月事觉,收印绶,归田里。十一月丁卯,京都地震。是时太尉王龚以中常侍张昉等专弄国权,欲奏诛之,时龚宗亲有以杨震行事谏之止云。 三年二月乙亥,京都、金城、陇西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闰月己酉,京都地震。十月,西羌二千馀骑入金城塞,为凉州害。 四年三月乙亥,京都地震。 五年二月戊申,京都地震。 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都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日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三月,护羌校尉赵冲为叛胡所杀。九月丙午,京都地震。是时顺帝崩,梁太后摄政,欲为顺帝作陵,制度奢广,多坏吏民冢。尚书栾巴谏事,太后怒,癸卯,诏书收巴下狱,欲杀之。丙午地震。於是太后乃出巴,免为庶人。 桓帝建和元年四月庚寅,京都地震。九月丁卯,京都地震。是时梁太后摄政,兄冀持权。至和平元年,太后崩,然冀犹秉政专事,至延熹二年,乃诛灭。 三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又震。 元嘉元年十一月辛巳,京都地震。二年正月丙辰,京都地震。十月乙亥,京都地震。 永兴二年二月癸卯,京都地震。 永寿二年十二月,京都地震。延熹四年,京都、右扶风、凉州地震。 五年五月乙亥,京都地震。是时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谋诛除梁冀,听之,并使用事专权。又邓后本小人,性行无常,苟有颜色,立以为后,後卒坐执左道废,以忧死。 八年九月丁未,京都地震。灵帝建宁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是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皆专权。

  熹平二年六月,地震。 六年十月辛丑,地震。 光和元年二月辛未,地震。四月丙辰,地震。灵帝时,宦者专恣。 二年三月,京兆地震。 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馀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献帝初平二年六月丙戌,地震。 兴平元年六月丁丑,地震。

  後主炎兴二年,蜀地震。时宦人黄皓专权。按司马彪说,阉宦无阳施,犹妇人也。皓见任之应与汉和帝时同事也。是冬,蜀亡。

  魏明帝青龙二年十一月,京都地震。从东来,隐隐有声,摇屋瓦。

  景初元年六月戊申,京都地震。是秋,吴将朱然围江夏,荆州刺史胡质击退之。又公孙渊叛,自立为燕王,改元,置百官。明年,讨平之。

  齐王正始二年十一月,南安郡地震。 三年七月甲申,南安郡地震;十二月,魏郡地震。 六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时曹爽专政,迁太后於永宁宫,后与帝泣别。连年地震,是其应也。

  吴孙权黄武四年,江东地连震。时权受魏爵命,为大将军、吴王,而改元专制,不修臣迹。京房《易传》曰:"臣事虽正,专必震。"刘向云"臣下强盛,将动而为害"之应也。嘉禾六年五月,江东地震。 赤乌二年正月,地再震。时吕壹专事,步劣上疏,以为臣下专政之应。 赤乌十一年二月,江东地仍震。时权听谗,寻黜朱据,废太子。

  晋武帝泰始五年四月辛酉,地震。是年冬,新平氐、羌叛。明年,孙皓遣大众入涡(音戈)口。 七年六月景申,地震。 咸宁二年八月庚辰,河南、河东、平阳地震。四年六月丁未,阴平广武地震;甲子,又震。 太康二年二月庚申,淮南、丹阳地震。五年三月朔壬辰,京师地震。 六年七月己丑,地震。 七年七月,南安、犍(其焉反)为地震。八月,京兆地震。 八年五月壬子,建安地震。七月,阴平地震。八月,丹阳地震。 九年正月,会稽、丹阳、吴兴地震。四月辛酉,长沙、南海等郡国八地震。七月至於八月,地又四震,其三有声如雷。九月临贺地震,十二月,又震。 十年十二月己亥,丹阳地震。 太熙元年正月,地又震。武帝世,始於贾充,终於杨骏,阿党昧利,苟窃朝权。至於末年,所任转弊,故频年地震,过其序也,终丧天下。 惠帝元康元年十二月辛酉,京都地震。此夏,贾后使楚王玮杀汝南王亮及太保卫瓘,此阴道盛、阳道微故也。 四年二月,上谷、上庸、辽东地震。五月,蜀郡山移;淮南寿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府。八月,上谷地震,水出,杀百馀人。十月,京都地震。十一月,荥阳、襄城、汝阴、梁国、南阳地皆震。十二月,京都又震。是时,贾后乱朝,终至祸败之应也。汉邓太后摄政时,郡国地震。李固以为:"地,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此同事也。京房《易传》曰:"小人剥庐,厥妖山崩,兹谓阴乘阳,弱胜疆"。又曰:"阴背阳则地裂,父子分离,夷羌叛去。" 元康五年五月丁丑,地震。六月,金城地震。 六年正月丁丑,地震。八年正月庚辰,地震。太安元年十二月,地震。时齐王冏专政之应也。 二年十二月庚辰地震。是时,长沙王又专政之应也。 孝怀帝永嘉三年十月,荆、襄二州地震。时司马越专政。四年四月,兖州地震。五月,石勒寇汲郡,执太守胡宠,遂南济沔,是其应也。 愍帝建兴二年四月甲辰,地震。 三年六月丁卯,长安又震。时主幼,权倾於下,四方雲扰,兵乱不息之应也。 元帝太兴元年四月,西平地震,涌出水。十二月,庐陵、豫章、武吕、西陵地震,涌水出,山崩。干宝以为王敦陵上之应也。二年五月己丑,祁山地震,山崩,杀人。是时,相国南阳王保在祁山,称晋王不终之象也。 三年四月庚寅,丹阳、吴郡、晋陵又地震。 成帝咸和二年二月,江陵地震。三月,益州地震。四月己未,豫州地震。是年,苏峻作乱。 九年三月丁酉,会稽地震。 穆帝永和元年六月癸亥,地震。是时,嗣主幼冲,母后称制,政在臣下,所以连年地震。 二年十二月,地震。 三年正月庚辰,地震;九月,又地震。 四年十月己未,地震。 五年正月庚寅,地震。是时,石季龙僭即皇帝位,亦过其序也。 九年八月丁酉,京都地震,有声如雷。 十年正月丁卯,地震,声如雷,鸡雉雉皆鸣呴(呼后反)。 十一年四月乙酉,地震。五月丁未,地震。 升平二年十一月辛酉,地震。 五年八月,凉州地震。 哀帝隆和元年四月甲戌,地震。是时政在将相,人主南面而巳。兴宁元年四月甲戌,扬州地震,湖渎溢。 二年三月庚寅,江陵地震。是时桓温专政。 海西公太和元年二月,凉州地震,水涌。是海西将废之应也。 晁文帝咸安二年十月辛未,安成地震。是年帝崩。 孝武帝宁康元年十月辛未,地震。二年二月丁巳,地震;七月甲午,凉州地又震,山崩。是时,嗣主幼冲,权在将相,阴盛之应也。 太元二年闰三月壬午,地震;五月丁丑,地震。 十一年六月己卯,地震。是後缘河诸将连岁兵役,人劳之应也。 十五年三月己酉朔夜,地震。八月京都地震十二月己未,地震。 十七年六月癸卯,地震。十二月已未,地又震。是时群小弄权,天下侧目。 十八年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夜,地震。 安帝隆安四年四月乙未,地震。九月癸丑,地震。是时,幼主冲昧,政在臣下。 义熙四年正月壬子夜,地震,有声。十月癸亥,地震。五年正月戊戌夜,浔阳地震,有声如雷。明年,卢循下。 八年,自正月至四月,南康、庐陵地四震。明年,王旅西讨荆、益。 十年三月戊寅,地震。

  宋武帝永初元年秋七月己巳,地震。 文帝元嘉十二年夏四月,都下地震 。十五年七月辛未,地震。 孝武大明二年四月辛丑,地震。 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如雷,兖州尤甚,鲁郡山摇者二。 後废帝元徽五年五月,地震。

  齐东昏侯永元元年七月,地震,至来岁昼夜不止,小屋多坏。

  梁武帝天监五年十二月,京师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动以下十一月者,其邑饥亡。"时交州刺史李凯反。明年,霜,岁俭人饥。 普通三年正月,建康地震。时义州刺史文僧朗以州叛。 六年十二月,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冬动有音,以十二月者,其邑有行兵。"是时,帝令豫章王琮将兵北伐。建中大通五年正月,建康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以春动,岁不昌。"是岁,大水,百姓饥馑。 大同三年十一月,建康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震以十一月,邑有大丧及饥亡。"明年,霜为灾,百姓饥。 五年十月,建康地震。是岁,会稽山贼起。 七年二月,建康地震。是岁,交州人李贲举兵逐刺史萧谘。 九年闰正月,地震。李贲自称皇帝,署置百官。太清三年四月,建康地再震。时侯景自为大丞相、录尚书事,帝所须不给。是月,以忧愤崩。

  陈永定二年五月,建康地震。时王琳立萧庄於郢州。

  太建四年十一月,地震。陈宝应反闽中。 祯明元年正月,地震。施文庆、沈客卿专恣之应也。

  後齐河清二年,并州地震。和士开专恣之应。

  後周建德二年,凉州地频震,城郭多坏。时羌夷叛。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五月,京师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动以夏五月,人流亡。"是岁关中饥,百姓就粮於关东。 二十年十一月戊子,立晋王广为皇太子。是日,天下地震。 仁寿二年四月,岐、雍地震。《易飞候》曰:"震以四月,五榖不熟,人大饥。"

  唐武德二年十月乙未,京师地震。阴盛而反常则地震,故其占为臣强,为后妃专恣,为夷犯华,为小人道长,为寇至,为叛臣。 七年七月,隽州地震,山摧壅江,水噎流。 贞观七年十月乙丑,京师地震。 十二年正月壬寅,松、丛二州地震,坏庐舍。 二十年九月辛亥,灵州地震,有声如雷。 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河东地震,晋州尤甚,压杀五十馀人;乙亥,又震。十一月乙丑,又震。 永徽元年四月己巳朔,晋州地震;己卯,又震。六月庚辰,又震,有声如雷。二年十月,又震。十一月戊寅,定襄地震。帝始封晋王,初即位而地屡震,天下将曰帝而动摇象也。仪凤二年三月庚辰,京师地震。 永淳元年十月甲子,京师地震。 垂拱三年十月乙亥,京师地震。 四年七月戊午,又震。八月戊戌,神都地震。 延载元年四月壬戌,常州地震。 大足元年七月乙亥,扬、楚、常、润、苏五州地震。 二年八月辛亥,剑南六州地震。 景龙四年五月丁丑,剡县地震。 景雲三年正月甲戌,并、汾、绛三州地震,坏庐舍,压死百馀人。 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西北隐隐有声,坼而复合,经时不止,坏庐舍殆尽,压死四千馀人。二十六年三月癸巳,京师地震。 至德元载十一月辛亥朔,河西地震裂有声,陷庐舍,张掖、酒泉尤甚,至二载三月癸亥乃止。 大历二年十一月壬申,京师地震,自东北来,有声如雷者三。三年五月丙戌,又震。 十二年,恒、定二州地大震,三日乃止,束鹿、宁晋地裂数丈,沙石随水流出平地,坏庐舍,压死数百人。建中元年四月己亥,京师地震。 三年六月甲子,又震。四年四月甲子,又震。五月辛巳,又震。 贞元二年五月己酉,又震。 三年十一月丁丑夜,京师、东都、蒲、陕地震。 四年正月庚戌朔夜,京师地震。辛亥、壬子、丁卯、戊辰、庚午、癸酉、甲戌、乙亥,皆震,金、房二州尤甚,江溢山裂,屋宇多坏,人皆露处。二月壬午,京师又震;甲申、乙酉、丙申,三月甲寅、己未、庚午、辛未,五月丙寅、丁卯,皆震。八年甲午,又震,有声如雷;甲辰,又震, 九年四月辛酉,又震,有声如雷,河中、关辅尤甚,坏城壁庐舍,地裂水涌。 十年四月戊申,京师地震;癸丑,又震,侍中浑瑊第有树涌出,树枝皆载蚯蚓。 十三年七月乙未,又震。 元和七年八月,京师地震,草树皆摇。九年三月丙辰,嶲州地震,昼夜八十,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二年十月,京师地震。 十一年二月丁丑,又震。 十五年正月,穆宗即位,戊辰,始朝群臣於宣政殿,是夜地震。 太和二年正月壬申,地震。 七年六月甲戌,又震。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屋瓦皆坠,户牖间有声。 开成元年二月乙亥,又震。二年十一月乙丑夜,又震。 四年十一月甲戌,又震。 会昌二年正月癸亥,宋、亳二州地震。十二月癸未,京师地震。 大中三年十月辛巳,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地震,坏庐舍,压死数十人。 十二年八月丁巳,太原地震。 咸通元年五月,上都地震。 六年十二月,晋、绛二州地震。坏庐舍,地裂泉涌,泥出青色。 八年正月丁未,河中、晋绛三州地大震,坏庐舍,人有死者。 十三年四月庚子朔,浙东、西地震。 乾符三年六月乙丑,雄州地震,至七月辛巳止,州城庐舍尽坏,地陷水涌,伤死甚众。是月,濮州地震。十二月,京师地震有声。 四年六月庚寅,雄州地震。 六年二月,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蓝田山裂水涌。 中和三年秋,晋州地震,有声如雷。 光启二年春,城都地震,月中十数。占曰:"兵、饥。"十二月,魏州地震。 乾宁二年三月庚午,河东地震。

  宋乾德三年,京师地震。 至道二年十月,潼关西灵、夏、环、庆等州地震,城郭庐舍多坏,占云:"兵饥。"是时,西戎寇灵州,明年,遣将率兵援粮以救之。关西民有饥殍者。 咸平二年九月,常州地震,坏鼓角楼、罗务、军民庐舍甚众。 四年九月,庆州地震者再。 六年正月,益州地震。 景德元年正月丙申夜,京师地震;癸卯夜,复震;丁未夜,又震,屋宇皆动,有声,移时方止。癸丑,冀州地震,占主:"土工兴,有急令,兵革兴。"是年,契丹犯塞。二月,益、黎、雅州地震。三月,邢州地震不止。四月己卯夜,瀛州地震。五月,邢州地复震不止。十一月壬子,日南至,京师地震。癸丑,石州地震。 四年七月丙戌,益州地震。己丑,渭州瓦亭寨地震者四。 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代州地震。四年六月,昌、眉州并地震。七月,真定府震,坏城垒。天圣五年三月戊辰,秦州地震。 七年十月丙午,京师地震。 景祐四年十二月甲申,忻、代、并三州地震,坏庐舍,覆压吏民。忻州死者万九千七百四十二人,伤者五千六百五十五人,畜死者五万馀。代州死者七百五十九人,并州千八百九十人。 宝元元年正月庚申,并、忻、代州地震。十一月,忻州地震。十二月甲子,京师地震。 庆历三年五月乙亥,忻州地大震,说者曰:"地道贵静,今数震摇,兵兴民劳之象也。"四年五月庚午,忻州地震,西北有声如雷。 五年七月丁酉,广州地震。己卯,京南、岳州并地震。 六年二月戊寅,青州地震。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己,每震,即海底有声如雷。五月甲申,京师地震。 七年十月乙丑,河阳、许州地震。 二年十一月丁酉夜,秀州地震,有声自西北起如雷。 嘉祐二年,雄、霸等州地震。 五年五月己丑,京师地震。 治平四年秋,漳泉建州、邵武兴化军等处皆地震,潮州尤甚,地裂泉涌,压覆州郭及两县屋宇,士民、军兵死者甚众。八月己巳,京师地震。熙宁元年七月甲申,地震。乙酉、辛卯,再震。八月壬寅、甲辰,又震。是月,郓州须城、东阿二县地震终日,沧州清池、莫州亦震,坏官私庐舍、城壁。是时,河北复大震,或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居多摧覆,压死者甚众。九月戊子,莫州地震,有声如雷。十一月乙未,京师及莫州地震。十二月癸卯,瀛州地大震。丁巳,冀州地震。辛酉,沧州地震,涌出沙泥、船板、胡桃、螺蚌甲之属。十二月,潮州地再震。是岁,数路地震,有一日十数震,有逾半年震不止者。 元丰八年五月,京师地震。元祐二年二月辛亥,代州地震,有声。 四年春,陕西、河北地震。 七年九月己酉,兰州、镇戎军、永兴军地震。十月庚戌朔,环州地再震。 绍圣元年十一月丙寅,太原府地震。二年十月、十一月,河南府地震。是岁,苏州自夏迄秋地震七。 三年三月戊戌夜,剑南东川地震。九月己酉,滁州、沂州地震。 四年六月己酉,太原府地震,有声。 元符元年七月壬申夜,雲霒蔽天,地震良久。三年正月壬申,恩州地震。八月甲戌,太原府地震。 三年五月己巳,太原府又震。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辛亥,太原府、潞晋隰代石岚等州、岢岚威胜保化宁化军地震弥旬,昼夜不止,坏城壁、屋宇,人畜多死。 宣和四年,北方用兵,雄州地震。 六年正月,京师连日再地震,宫殿门皆动有声。 建炎二年正月戊戌,长安地大震,金虏将娄宿围城,弥旬无外援,虏兵乘地震而入,城遂陷。绍兴三年八月甲申,地震,平江府、湖州尤甚(甲辰,诏罪已,求直言)。是岁,逆豫陷邓、随等州,金虏犯蜀。臣犯君、夷犯华之应也。 六年六月乙巳夜,地震,有声自西北如雷,馀杭县为甚(诏罪己,求直言)。是冬,伪齐刘麟,猊犯顺,寇濠、寿州。後四年,虏酋兀术入寇。 二十四年正月戊寅,地震。 二十五年三月壬申,又震。 二十八年八月甲寅地夜,地震。 三十一年三月壬辰,又震。 三十二年七月戊申,又震。 隆兴元年十月丁丑,地震。六月甲寅,又震。是岁,宰臣汤思退擅撤海、泗、唐、邓之戍,虏乘边虚入寇,後思退贬死。此臣专必震,又兵役人劳之应也。 乾道二年九月丙午,地震自西北方。是月,台州有海寇。 四年十二月壬子,石泉军地震三日,有声如雷,屋瓦皆落。时郡有绵州冤狱云。 晁熙元年十二月戊辰,地震自东北方。後湖南、江西茶寇扰数路。 九年十二月壬寅,地夜震。 十年十二月丙寅,又震。 十二年五月庚寅,又震。 庆元六年十一月甲子,地震东北方。嘉定六年四月,行都地震。六月丙子,严州淳安县地震。 十年二月庚申,地震自东南。越月,虏犯光州。 十四年正月乙未,地夜震,大雷。是春,金虏入寇,蕲、黄州失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