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
武德令。三万户已上为上州。永徽令。二万户已上为上州。至显庆元年九月十二日敕。户满三万已上为上州。二万已上为中州。先已定为上州中州者。仍旧。至开元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敕。太平时久。户口日殷。宜以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其六雄十望州三辅等。及别敕同上州都督。及畿内州并同上州。缘边州三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其亲王任中州下州刺史者。亦为上州。王去任后。仍旧。武德令。户五千已上为上县。二千户已上为中县。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至开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三千户已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其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去京五百里内。并缘边州县。户五千已上亦为上县。二千已上为中县。一千已上为中下县。
州县分望道
贞观元年三月十日。并省州县。始因关河近便。分为十道。
一曰关内道。(古雍州之地。)
二曰河南道。(古兖豫青徐四州之地。)
三曰河东道。(古冀州之地。)
四曰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地。)
五曰山南道。(古荆梁二州之地。)
六曰陇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地。)
七曰淮南道。(古扬州之地。)
八曰江南道。(古扬州之地。)
九曰剑南道。(古梁州之地。)
十曰岭南道。(古荆州之地。)
凡天下三百六十州。自后并省。迄于天宝。凡三百三十一州存焉。而羁縻之州八百。京兆府尹有三。(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有五。(潞。扬。益。荆。幽。)都护府有六。(单于。安西。安北。安南。安东。北庭。为大都护。)又有上中下都督府。凡天下军有四十。府有六百三十四。镇有四百五十。戍五百九十。守捉有三十五。
景云二年五月。出使者以山南控带江山。疆界阔远。于是分为山南东西两道。又自黄河已西。分为河西道。
关内道
新升都督府。 盐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
新升雄州。 宁州。至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升。原州。干元三年正月十一日升。
新升望州。 宁州。元州。并会昌四年四月升。
新升上州。 会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丹州。大历六年五月升。宥州。元和九年五月复置。隶夏州。
新升赤县。 京兆府云阳县。元和二年十月升。以崇陵故也。奉先县。开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升。以奉陵寝。以张愿为县令。醴泉县。广德元年五月一日升。以崔演为县令。富平县。贞元四年正月十六日升。以薛诜为县令。三原县。同上年月升。以王鄫为县令。咸阳县。天授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以管武氏陵升。以宇文意为县令。神龙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复为畿。奉天县。兴元元年正月一日升。以杜元为县令。
新升次赤县。 华州郑县。光化元年六月升。至天佑四年闰十一月。复为郑县。华州郑县。华阴。下邽三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定。同州冯翊。朝邑。蒲城。澄城。白水等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歧州雍县。扶风。陈仓三县。同上年月日升。灵州回乐县。至德元年七月十二日升。宁州安定县。至德元年十二月九日升。邠州新平县。贞元十年十二月升。
新升紧县。 灵州怀远县。至德元年十月三日升。宁州彭原县。至德元年二月九日升。鄜州洛交县。贞元六年三月三日升。
新升上县。 灵州灵武。保静。温池。鸣沙等县。至德元年七月十三日升。原州平高县。干元三年正月十一日升。夏州朔方县。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升。盐州五原。白池县。永泰二年十月升。丹州汾川县。大历六年五月升。延州肤施。门山县。同上年月日升。
河南道
新升都督府。 登州。大历九年五月升。
新升雄州。 汝州。会昌四年四月升。虢州。同上年月日升。
新升望州。 青州。大历九年五月升。
新升紧州。 郓州。徐州。并会昌四年五月升。蔡州。元和十四年四月。复位淮西州县及官吏禄俸。以蔡州为紧。其刺史俸钱一百八十千。长史以下有差。
新升上州县。 海州密州。贞元五年八月六日升。泗州。贞元廿年正月内升。宿州。元和四年正月。以徐泗。符离。蕲虹三县置亳州。元和三年九月升。颍州。会昌二年十一月升。唐州。贞元十五年四月升。
新升赤县。 河南府缑氏县。天佑二年四月四日升。以奉昭宗和陵故也。
新升望县。 虢州阌乡。汴州浚仪。尉氏。开封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雍丘县。开元十二年九月八日升。滑州酸枣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定。白马县。大历五年三月升。许州扶沟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定。郑州管城。阳武。新郑。荥泽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宋州宋城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襄邑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陕州陕县。桃林。河北。芮城等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衮州金乡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汝州梁县。开元十二年七月八日升。仙州襄城县。同上年月日升。蔡州汝阳县。贞元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升。徐州彭城县。贞元六年十月升。郓州须昌。钜野等县。贞元二年二月一日升。青州益都县。大历五年正月升。
新升紧县。 虢州宏农县。干元三年二月一日升。郓州郓城。东阿。寿张。卢县。贞元二年二月一日升。衮州曲阜县。会昌二年二月升。宿州符离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宋州柘城县。同上年月日升。隶州汝阴县。同上年月日升。青州临淄。寿光县。大历五年正月升。
新升上县。 虢州卢氏。朱阳。玉城县。干元三年四月十四日升。汝州临汝县。贞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蔡州遂平县。元和十二年四月内置。颍州颍上县。元和六年九月升。唐州方城县。贞元十五年四月升。陕州垣县。贞元三年十一月升。
河东道
新升次赤县。 河中府河东。河西县。干元三年三月改。
新升望县。 蒲州河东。安邑。桑泉。汾阴。虞乡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猗氏。解县。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绛州正平。翼城。龙门。闻喜县。开元同上年月日升。汾水。孝义。隰城。介休。平遥等县。同上年月日升。洪洞县等。同上年月日升。并州太原。晋阳。祁县等县。同上年月日升。潞州上党县。同上年月日升。
河北道
新升望州。 贝州。大历七年正月升。
新升上州。 妫州。贞元七年五月七日升。定州。元和四年六月改。涿州。大历五年十一月升。
新升望县。 瀛州河间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博野县。大历七年正月升。冀州南宫县。信都县。深州饶阳县。贝州宗城县。俱同上年月日升。临清县。大历七年正月升。相州滏阳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魏州贵乡。昌乐县。魏县。顿丘县等。同上年月日升。馆陶。冠氏县。大历七年正月升。洺州永年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怀州河内。武德。武陟。获嘉县。同上年月日升。德州安陵县。天宝八载五月一日升。恒州真定县。兴元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升。幽州昌平县。贞元十九年九月升。蓟县。开元三十三年十二月一日升。
新升紧县。 魏州临黄县。大历七年正月升。贝州清阳县。同上年月日升。恒州石邑。 城县。兴元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升。沧州清池县。大历七年正月升。莫州鄚县。贞元十九年八月升。
新升上县。 妫州怀戎县。贞元十七年六月七日升。幽州潞县。贞元十五年九月升。
山南道
新升都督府。 利州。大历十四年十一月七日升。龙州。长庆四年十月升。
新升雄州。 洋州。兴元元年十一月七日升。
新升望州。 襄州。商州。会昌四年五月升。梁州。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上州。 随州。贞元十五年四月升。复州。郢州。并元和六年九月升。金州。会昌四年五月升。洋州。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中州。 硖州。建中二年四月三十日升。
新升次赤县。 江陵府江陵县。贞元元年九月升为畿县。兴元府南郑县。兴元元年六月升。
新升望县。 荆州江陵县。襄州襄阳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商州上洛县。梁州南郑县。并永泰元年二月升置。邓州穰县。大历四年十一月升。
新升紧县。 商州上洛县。干元三年四月十四日升。梁州城固县。洋州兴道县。阆中县。并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上县。 硖州夷陵县。上元二年六月十五日升。复州竟陵县。沔阳县。元和六年九月升。随州光化县。同上年月日升。商州雒南县。贞元四年三月二十日升。郢州富水县。京山县。元和六年九月升。
陇右道
新升都督府。 沙州。永徽二年五月升。
新升中州。 威州。大中三年七月收复安乐州。改为威州。
淮南道
新升紧州。 寿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上州。 滁州。和州。舒州。濠州。蕲州。并元和六年九月升。光州。大中四年六月升。
新升中州。 申州。元和十四年四月升。
新升望县。 扬州江都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海陵天长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扬子县。大历八年五月升。
新升紧县。 扬州六合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楚州盱眙县。庐州合肥。庐江。慎县。寿州安丰。盛唐。霍丘等县。舒州桐城县。濠州定远。钟离县。滁州全椒县。已上并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楚州山阳。盱眙县。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升。盐城县。元和六年九月升。寿州霍丘县。蕲州蕲水县。舒州太湖。宿松县。同上年月日升。
江南道
新升都督府。 辰州。大历四年六月升为中都督。
新升雄州。 苏州。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升。
新升望州。 润州。宣州。越州。常州。并会昌五年四月升。
新升紧州。 鄂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上州。 虔州。袁州。抚州。饶州。并元和六年九月升。池州。会昌四年五月升。信州。同上年月升。
新升中州。 岳州。大历五年六月升。
新升望县。 润州曲阿。江宁等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丹徒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句容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常州晋陵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武进。无锡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日升。江阴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苏州吴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长洲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嘉兴县。大历六年二月升。昆山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宣州宣城县。天宝十载二月二十五日升。南陵县。大历五年三月升。杭州余杭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钱塘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越州会稽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诸暨。剡县。并大历十二年二月九日升。婺州金华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东阳县。永康县。大历十二年正月一日升。湖州乌程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升。长城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衢州信安县。大历十二年正月七日升。台州临海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鄂州江夏县。贞元十一年九月升。洪州高安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潭州长沙县。同上年月升。
新升紧县。 越州萧山县。大历十二年正月升。湖州安吉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信州上饶县。杭州盐官县。并同上年月升。衢州龙丘县。大历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升。婺州兰溪县。同上年月升。海盐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宣州南陵。溧阳。当涂县。天宝十载二月二十五日升。宁国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歙州歙县。池州秋浦县。俱同上年月升。鄂州武昌。永兴等县。贞元二年九月升。洪州建昌。大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升。潭州长沙县。湘乡。湘潭。衡阳等县。大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吉州庐陵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鄂州唐年。蒲圻等县。并元和六年九月升。岳州巴陵县。同上年月升。华容县。大历六年九月升。澧州石门县。元和六年九月升。潭州益阳县。贞元十二年二月升。衡州衡山。耒阳县。大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洪州武宁。新吴县。元和六年九月升。辰州沅陵。溆浦。大乡等县。大历四年六月升。江州彭泽县。元和六年九月升。郴州平阳县。虔州信丰。南康县。袁州萍乡县。杭州新城县。抚州南丰县。已上俱同年月升。睦州分水县。大历六年六月升。歙州婺源县。黟县。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新升中县。 洪州分宁县。贞元十五年二月。改分宁为武宁县。
剑南道
新升都督府。 遂州。大历二年二月升为中都督。昌州。大历十三年六月升。
新升紧州。 梓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 益州成都。蜀县。郫县。新繁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蜀州晋原。青城县。同上年月日升。唐兴。新津县。贞元十年十一月升。彭州九龙。道江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唐昌县贞元十年十二月升。汉州雒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什邡县。贞元二年十二月升。
新升紧县。 彭州蒙阳县。汉州德阳。绵竹县。眉州通义。彭山县。嘉州龙游县。邛州临邛县。已上并贞元五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嘉州夹江。峨嵋县。邛州依政县。陵州籍县。并贞元十年十二月升。阆州南部县。奉国县。永泰元年十月升。绵州罗江县。元和六年九月升。
岭南道
新升都督府。 峰州。驩州。并贞元七年四月二十日升。
新升上州。 建州。泉州。元和六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 福州闽县。贞元元年四月升。广州南海县。会昌四年十月升。
新升紧县。 泉州南安县。贞元七年四月升。黔州彭水县。贞元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升。容州晋宁县。同上年月日升。福州福唐。长乐县。连江。侯官县。贞元二年四月升。泉州晋江。莆田县。建州建阳县。并元和六年六月升。巫州龙标县。大历六年五月升。
新升中县。 容州北流县。贞元七年四月升。梧州苍梧县。大历九年七月升。
州县改置上
关内道
京兆府。武德已来称京城。开元元年十二月三日称西京。至德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改为中京。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停中京之号。肃宗元年建卯月一日。改为上都。天授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敕。雍州依旧以万年。长安。干封。明堂。咸阳。鄠县。蓝田等七县隶焉。又以武功为稷州。割奉天。始平。盩厔。好畤等五县隶焉。以云阳为鼎州。割三原。泾阳。醴泉等县隶焉。以零口置鸿州。以庆山。渭南两县十二乡。于郭下置鸿门县。割庆山。高陵。栎阳。渭南等五县隶焉。以永安置宜州。割同官。富平。美原等四县隶焉。令地官员外郎周允元。充树置使。至久视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废鸿鼎二州。至大足元年四月四日。废宜稷二州。并隶雍州。万年县。武德元年九月。改隋大兴为万年县。天宝七载八月十四日。改为咸宁县。至德三载二月五日。复为万年县。初。总章元年析置明堂县。以邓郓为县令。长安二年六月二日废。 长安县。总章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析置干封县。以王德真为县令。分理京城内。至长安三年六月二日废。 昭应县。垂拱二年二月二日。新丰县东南三十里。有废山踊出。二十八日。改新丰为庆山县。荆州人俞文俊上疏曰。臣闻天气不和。而寒暑并。人气不和。而疣赘生。地气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而山变为灾。陛下以为庆山。臣以为非庆也。臣愚以为宜侧身修德。以答天谴。不然祸灾至矣。疏奏。则天怒。流文俊于岭南。神龙元年二月四日。复为新丰县。天宝三载十二月五日。析新丰县。于会昌山令置会昌县。四载十月二十八日。以会昌为赤县。以薛融为县令。七载十二月一日。改会昌为昭应县。仍废新丰。隶入昭应。以薛伯连为县令。 奉先县。开元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改同州蒲城县为奉先县。以奉桥陵。隶京兆府。元和十五年四月。以美原县龙原乡。栎阳县万年乡。隶奉先。以奉景陵。长庆四年五月。以富平县丰水乡。华州下邽县翟公乡。同州澄城县抚道乡。白水县会宾乡。并隶奉先县。以奉景陵。天佑四年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却割隶同州。 富平县。元和元年六月。以奉先县神泉乡。栎阳县大泽乡。美原县义林乡。族义乡。并隶富平县。以奉丰陵。 三原县。会昌元年七月。京兆府奏。得三原县申。当县仁化乡。开成五年六月敕。割送富平县。充奉章陵讫。准承前流例。合于陵近县界接近割还当县。以奉庄陵。今请割高陵县青平乡。从之。 奉天县。文明元年八月十五日。以干陵置奉天县。隶京兆府。 盩厔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宜寿县。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改为盩厔县。 美原县。隋置土门县。贞观十七年废。咸亨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故土门地。置美原县。割隶京兆府。 栎阳县。天佑三年十月。割隶华州。 同官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宜州。置来属。 兴平县。景龙二年二月一日。改始平县为金城县。至德二年十月。改为兴平县。 云阳县。武德元年。分云阳县为石门县。三年。仍置东泉州。移云阳于县南十五里水衡城。贞观元年。废泉州。改石门县为云阳。八年。并池阳入云阳县。属雍州。天授中。置鼎州。后废。 华原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废宜州。置来属。垂拱二年九月二十日。改为永安县。神龙元年二月四日。复为华原县。 好畤县。武德二年二月五日。置于隋庄陵城。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敕岐阳既非要路。好畤又近醴泉。二县并废。依旧置上宜县。其年十一月三日。改上宜县为好畤县。
凤翔府。 天兴县。至德元载七月二十七日。分雍县置。 雍县。至德二载八月二十一日。改为凤翔县。宝应元年十二月废。并入天兴县。 扶风县。武德三年。分岐山县于围川城置。四年。隶入稷州。贞观元年。废稷州。来属。八年六月。改为扶风县。 歧阳县。贞观七年。割扶风岐山。并京兆上宜县置焉。二十一年废。永徽五年十二月又置。元和三年三月。并入岐山扶风县。 陈仓县。至德二载二月十八日。改为宝鸡县。虢县。贞观七年废。天授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割岐山县置。 普润县。贞元十年置。十一年正月。以县隶陇右经略使。
行原州。元和三年十二月。临泾县改为行原州。遂命镇将郝泚为刺史。始。泚为刺史。尝以临泾地宜蕃息。蕃戎每入寇。屯临泾为休养便地。尝白其帅。愿以城控之。前帅不从。其后段佑为节度使。泚复白佑。佑多其策。乃表请城之。
同州。 河西县。武德三年。分韩城合阳置。属西韩州。州废来属。干元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改为夏阳县。韩城县。天佑二年十二月。改为韩原县。
华州。 垂拱元年。避武太后祖讳。改太州。 下邽县。垂拱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割同州下邽县隶华州。潼津县。圣历二年三月二十日。割虢州潼津县。隶入太州。华阴县。垂拱元年。改名仙掌。神龙三年四月十六日。废仙掌县。
邠州。 开元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以豳字与幽字相涉。诏曰。鱼鲁变文。荆并误听。欲求辩惑。必也正名。改豳字为邠。 永寿县。神龙元年三月二十五日。割属雍州。唐隆元年七月八日。又属豳州。 三水县。元和十五年正月。移县于陇堡下旧城。先是。大历中。吐蕃尝焚其县。故移之堡上。人不便之。及是。从节度使郭钊奏也。
坊州。 武德二年七月。于鄜州南故马坊置坊州。(周天和七年。元皇帝为敷州刺史。置马坊于此。高祖因以名州。)宜君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宜州。来属。寻废。二十年闰三月十四日又置。永徽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又省。龙朔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又置。 升平县。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一日。分宜君县置鄜州。 直罗县。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置。 伏陆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日。改为甘泉县。
泾州。 鹑觚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灵台县。 临泾县。贞元十一年正月。节度使刘昌请于临泾县保定城置。 阴盘县。改潘原。贞元十一年。以彰信堡置宁州。 丰义县。武德四年。分彭原县置。属彭州。州废。隶宁州。开元八年四月十七日。割属泾州。寻复旧。 定平县。元和三年隶宁州。
胜州。 河滨县。贞观三年置。 连谷县。贞观八年置。
丰州。 贞观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分灵州置。 九原县。永徽四年置。 永丰县。永徽元年正月置。 丰安县。麟德元年置。
延州。 开元二年升为都督府。 延水县。隋安人镇。武德二年。析延川为县。名安人。贞观二年。州废。安人属北基州。八年。割属延州。二十三年五月。改为延水县。取吐延水为名。 延川县。贞观五年置北基州。至八年废。 罢交县。贞观十年。于罢交镇置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延昌县。 金城县。本因城县。武德二年。改为金城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二日。改为敷政县。
绥州。 上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龙泉县。
夏州。 朔方县。本隋岩绿县。贞观二年。改为朔方县。 宁朔县。武德六年置南夏州。贞观二年。废州来属。
盐州。 五原县。贞观二年。与州同置。 白池县。景龙三年置。
庆州。 怀安县。开元十年十月八日置。 方渠县。神龙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分马岭县置。 蟠交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合水县。 白马县。同上。敕改为延庆县。
麟州。 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二十九日置。十四年十月九日废。天宝元年复置。 铁麟县。开元七年五月一日。于新秦县置铁麟县。开元十四年六月十三日。州废。皆省。天宝元年复置。
宥州。 延恩县。元和九年二月敕。天宝末年。宥州寄治于经略军。宝应已后。因循遂废。由是昆夷屡扰。党项靡依。蕃部之人。抚怀莫及。朕方宏远略。思复旧规。宜于经略军置宥州。仍为上州。于郭下置延恩县。为上县。仍属夏州。元和十五年九月。夏州节度使李佑。请置宥州于长泽县。
原州。 萧关县。神龙三年三月。废佗楼县置。
威州。 咸亨三年。以灵州之鸣沙县。置吐谷浑部落。号安乐州。至德中。没吐蕃。大中三年七月。灵武节度使朱叔明奏。收复安乐州。八月。遂改为威州。
河南道
河南府。 河南县。永昌元年。改为合宫县。以薛充构为县令。神龙元年正月。却为河南县。二年十一月五日。又改为合宫县。以苏颂为县令。右补阙权若讷上疏曰。臣闻诗人阐教。深怀罔极之恩。孔氏立言。或崇无改之道。今陛下置圣善报恩之阁。义贯于终天。存合宫永昌之号。敬深于如在。伏见天地日月君臣等字。皆先朝创制。已久施行。陛下纂承丕绪。嗣守洪业。母子相传。国家如旧。此并则天能事。生人积习。何所要切。当时除之。无益于淳化。存之有光于孝治。又神龙元年三月三日制书。一事已上。并依贞观故事者。但则天遗训。诚曰母仪。太宗旧章。事称祖德。昔永徽之始。不闻依武德旧章。今陛下膺期。乃遵贞观故事。如其远依贞观。实恐未益先朝。以臣愚识。请更详审。唐隆元年七月八日。复改为河南县。 洛阳县。垂拱四年七月一日。析置永昌。 永昌县。长安二年六月二日废。神龙二年十一月二日。改洛阳为永昌县。以王晙为县令。唐隆元年七月八日。又改为洛阳县。 来庭县。天授三年三月九日置。以陆宝绩为县令。长安二年六月二日废。 缑氏县。隋置。贞观十八年省。上元二年七月九日又置。以管孝敬陵。 嵩阳县。隋置。贞观十七年省。永淳元年七月八日复置。文明元年四月十三日废。光宅元年七月四日又置。登封元年腊月十九日改为登封县。神龙元年二月五日。改嵩阳县。二年十一月五日。又改为登封县。 新安县。隋义宁二年。置新安郡。领新安一县。武德元年。改为谷州。领新安。渑池。东垣三县。四年。省东垣入新安。贞观元年。徙谷州于渑池。至显庆二年十二月九日。废谷州。以福昌。新安。渑池。永宁四县。并怀州之河阳。济源。温县。王屋。郑州泛水。并隶洛州。 告成县。武德四年。王世充降。阳城县令王雄。以县归顺。乃置嵩州。领阳城。嵩阳。阳翟。康城四县。以雄为刺史。贞观三年。省嵩州。以阳城属洛州。登封元年腊月九日。改为告成县。神龙元年二月五日。改为阳城县。二年十一月五日。又改为告成县。天佑二年十二月。改为阳邑。 兴泰县。长安四年五月二十九日。以兴泰宫城置为兴泰县。神龙元年二月四日废。 河阴县。开元二十二年四月。侍中裴耀卿奏。泛水。荥泽。武陟三县。于河口输场置焉。隶河南。会昌三年九月敕置。隶孟州。仍改为望县。 颍阳县。贞观七年废。咸亨四年闰五月一日。分河南。洛阳。伊阙。嵩阳等县。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九月二日。改为颍阳县。 武泰县。天授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分荥阳置焉。隶洛州。寻废。后又改荥阳县为武泰县。神龙元年二月四日。改为荥阳。属郑州。 伊阳县。先天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洛州长史李杰奏割陆浑置。 阳翟县。武德四年。隶嵩州。贞观二年省州。县改隶许州。龙朔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割隶洛州。 福昌县。隋义宁二年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武德元年。改熊州故宜阳县为福昌。取隋福昌宫为名。领福昌。寿安。永宁三县。贞观元年。省熊州。以福昌。永宁。渑池隶谷州。六年。又移谷州治于福昌。以长水来隶。显庆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废州。以县属洛州。 永宁县。隋义宁二年置。属宜阳郡。武德二年。属函州。领永宁一县。八年省州。却属熊州。贞观元年。改为谷州。 长水县。武德元年属虢州。贞观八年。改属谷州。显庆二年。州废来属。 济源县。武德二年三月。王世充将丁伯德。以县归顺。遂置西济州。领济源。溴阳。蒸川。召原四县。以伯德为刺史。四年省州。以溴阳。蒸川。召源入济源。隶怀州。显庆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属洛州。 温县。武德四年。令周仲隐以县来归。乃于县置平州。以仲隐为刺史。温县为李城县。其年八月省州。县复名温。属孟州。 王屋县。武德元年改为邵伯。隶邵州。贞观元年省州。县属怀州。显庆二年十二月十三日。改名。隶洛州。光化三年八月。割隶河阳。 河清县。武德二年置。名大基。属怀州。四年。割属孟州。八年省。咸亨五年八月。分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阳六县。置大基县。属洛阳。先天元年。以国讳改河清县。孟州。本河南府之河阳县。旧隶怀州。显庆二年。割属河南府。城临大河。长桥架水。李光弼以重兵拒史思明。及雍王平贼。以鱼朝恩守河阳。乃以河南府之河清。济源。温四县租税入三城使。寻又以泛水军赋隶之。会昌三年九月。中书门下奏曰。臣闻河阳五县。自艰难已后。割属河阳三城使。今河南所管五县中。租赋色役。尽属河阳。使归一统。便为定制。既定雄镇。足壮三城。臣等商量。其河阳县。望改为孟州。仍为望州。河阳。泛水。温县。河清。济源等五县。改为望县。其县令已下。望且令守本官。至吏部注官日替。从之。汜水县。武德四年置。属郑州。贞观七年。州移理管城县。垂拱四年七月一日改为广武县。神龙元年。复为泛水县。 密县。武德三年置密县。四年废县属郑州。龙朔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自郑州割隶。 河清。巩县。光宅三年八月。割隶河阳。陕州。 隋废武德元年复置。广德元年二月。升为大都督府。以皇甫温为长史。 硖石县。隋废。武德元年置。贞观十四年。移治硖石坞。改名。 芮城县。武德二年置芮州。贞观元年废。县来属。 安邑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虞州。及桐乡县。以安邑属蒲州。至德二年八月二十三日。为虞邑县。干元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割隶陕州。复为安邑县。 夏县。干元三年正月二十一日。自绛州来属。 灵宝县。本隋桃林县。天宝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掘得宝符改。 平陆县。本隋河北县。天宝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改为平陆县。先是。陕郡太守李齐物。疏凿三门。得古铧甚大。其上有平陆二字。后因改为平陆。
郑州。 武德四年。改为管州。贞观元年废。七年复为郑州。 圃田县。武德元年。改为中牟县。贞观元年属汴州。龙朔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来属。
豫州。 宝应元年十二月。改为蔡州。 新息县。武德四年置息州。贞观元年废。 吴房县。贞观元年置。八年废。元和十二年四月。改名遂平。仍移于文城栅南新城内置。便为上县。权隶唐州。 汝南县。贞元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郭下置。元和十三年正月。汝南县宜却停省。 西平县。贞观元年废。天授二年十一月一日又置。 褒信县。天佑三年十二月。改为苞孚县。
汝州。 武德初。从隋旧制为伊州。贞观八年。以西域置伊州。遂改为汝州。光化三年八月。割去隶洛京。 梁县。隋为承休县。贞观元年。改为梁县。 鲁山县。王世充置鲁州。武德四年正月二日。废入伊州。其年复置鲁州。贞观元年三月。又废入伊州。 龙兴县。证圣元年四月一日。置武兴县。神龙元年十月十九日。改为龙兴县。 襄城县。隋县。武德元年。于此置汝州。贞观元年。州废。以县属许州。天宝七载正月二十四日。自许州来属。 临汝县。先天元年十二月二十日置。
亳州。 武德四年。改为谯州。贞观元年。改为亳州。 临涣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谯州。以县来属。元和九年五月。敕亳州临涣县宜割属宿州。 永城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谯州。以县来属。 谷阳县。干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复改为真源县。 酇县。开元二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复汴州南垣阳驿置。 山桑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谯州来属。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蒙城县。
曹州。 武成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戴州来属。 离狐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南华县。仙州。武德四年置叶州。五年废。贞观八年置鲁州。九年废。开元二年。析许鲁唐三州。复置仙州。至十一年十二月。敕以仙州频丧长史。欲废之。令公卿议其可否。中书侍郎崔沔议曰。仙州四面。去余州界虽近。若据州而言则元远。土地饶沃。户口稀疏。逃亡所归。颇成渊薮。旧多劫盗。兼有宿寇。所以往年患之。置州镇压。今兴役几年。主司粗定。累年成规。一朝废省。前功尽弃。后弊方深。今废州则生患。置州则称烦。所以武德已来。迭为废置。足明利害。不专一途。至于田畴劳损。即与许蔡何殊。宁为卑位。独当废省。若以州管皆新户。驿长难供。唐许州路僻户少。均出傍州。非无成例。州以镇俗。官以利人。所在皆然。尝惮其废。然自创置。未盈十年。州将员寮。屡卒于位。天道性命。圣人罕言。而共理分忧。朝寄尤切。视死亡而不恤。何以得其欢心。计不自安。政必苟且。下承斯弊。为伤必多。而通之则可永久。州东新置舞阳县。则汉樊哙之旧国。哙丰沛故人。又高祖之娅。惟勋惟旧。且亲且贤。亦既受封。亦称吉土。保全良吏。庶在兹邦。又南接白羊川口。村聚幽僻。妖讹宿肖。此为根柢。自置县来。十减七八。今若移州镇之。亦可杜绝。其仙州望且未废。至今年十月。移向舞阳置。仍为紧州。刺史司马。铨颇闻守法公勤。望稍加慰劳。使其说以成务。庶其益于公家。至二十六年十月三日废。大历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复置。仍置仙凫县。五年二月初六日。又废。仙凫县亦停。登州。隋为牟州。武德二年。改为登州。贞观元年废。天授二年闰五月二十一日又置。 黄县。神龙元年四月。改为蓬莱县。先天二年。又割蓬莱置黄县。 牟平县。武德元年置。贞观元年废。麟德二年又置。
颍州。武德四年置信州。六年。改为颍州。长庆二年八月。颍州宜移隶滑郑节度使。 沈丘县。神龙二年置。 淮川县。武德八年。改为下蔡县。
齐州。 隋齐州。武德元年改郡。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平卢州军奏。当管五州。共二十九县。内四县录户口雕耗。计其本县税钱。自供官吏不足。今请权宜并省。各具如后。齐州都九县。内三县请并省。丰齐县与本州长清县相近。今请废丰齐县。并入长清县。全节县与历城县相近。请废全节县。并入历城县。亭山县与章丘相近。今请废亭山。并入章丘。丰齐等四县权停废。待已后户口滋繁。物力殷赡。即请仍旧。从之。行齐州。元和十三年冬十月。齐州刺史高士荣奏。蒙恩受任。其州犹在贼中。须置行州。及倚郭历城县行印。从之。 平陵县。贞观十七年四月。平陵人不从齐王佑反。改为全节县。 禹城县。隋祝阿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禹城县。以县西有禹息故城也。 山荏县。武德元年置。天宝元年七月二十四日。改为丰齐县。 章丘县。武德二年置。贞观元年废。 归化县。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太和二年十二月。来属本州。四年。奏废入临邑。
泗州。 本治宿预。开元二十五年九月十日。移就临淮县。 临淮县。长安四年二月。分徐城县置。
兖州。 金乡县。武德四年。于县置金州。五年。改戴州。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戴州来属。元和十四年正月。以兖州金乡县权隶属徐州。 博城县。神龙二年十月五日。改为干封县。 方舆县。宝应元年六月十一日。改为鱼台县。元和四年八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请移鱼台县置于黄台市。十四年正月。权隶徐州。 莱芜县。贞观元年。废入博城县。长安四年正月十日。又置。贞元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割属兖州。元和十七年六月。兖海节度使曹华奏。兖州莱芜县。在当道边界。去县山路三百余里。人户绝少。年税绢一千。官吏名数。亦与大县不殊。窃以此县最小。虚置无取。请准淄齐等州章丘临济县例。特从并省。案图经。莱芜。贞观三年废入博城县。即今当州干封县是也。相去接近。伏请依前并入干封县。从之。太和元年九月。兖州奏。复置县。从之。
密州。 莒县。贞观八年。废莒州来属。 安丘县。干元二年九月。移治故昌安城。改为辅唐县。
淄州。 武德元年置。六年废。天宝元年复置。
沂州。 沂水县。武德五年置莒州。贞观八年。州废来属。 承县。武德四年。于檀丘置县。贞观元年废之。新泰县。武德五年属莒州。贞观八年来属。
陈州。 武德元年。讨平房宪伯置。 南顿县。武德六年。省入项城县。证圣元年。改为光武县。景云元年。复为南顿县。 项城县。隋置沉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西华县。武德元年。改为簊城县。贞观元年。又置。名武成。神龙元年二月四日。复改簊城县。景龙元年。又改为西华。
汴州。 武德四年置。 开封县。武德四年。自郑州来属。贞观元年废。延和元年五月十五日。分浚仪县又置。 尉氏县。武德四年置洧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雍丘县。武德四年置杞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唐州。武德四年。改显州。贞观九年。罢显州为唐州。 方城县。武德初。置北澧州。贞观元年。改为鲁州。九年废。以方城属唐州。
郓州。 卢县。隋旧。武德四年。改济州。天宝十三载六月一日。州废。所领五县改属郓。 平陆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中都县。贞元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割郓县。 郓城县。旧是郭下县。贞观八年。州移于须昌县。天佑二年十二月。改为万安县。 钜野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戴州来属。 宿城县。景云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置。干元元年七月。改为东平县。移就郭下。仍是望。太和四年五月。改为天平县。六年七月。并入须昌县。 平阴县。太和六年七月。并入东阿卢县。开成二年。郓州节度使王源中奏。当道先废天平平阳两县。并在东境。东西一百一十三里。南北一百八十里。无县邑以治居民。兼制贼盗。请复置平阴县。兼下吏部。注县令主簿各一人。诏从之。
青州。 武德四年置。 寿光县。初隶乘州。武德八年。州废来属。 千乘县。武德二年。改为乘州。至八年废。
徐州。 沛县。武德五年置。 下邳县。武德四年置邳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虹县。本名夏邱。属仁州。武德四年。改名虹县。贞观八年。州废来属。 符离县。武德四年置。 蕲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谯州来属。
宿州。 元和四年正月。以徐州符离。蕲。泗州虹三县置。遂为上州。治符离。仍隶徐濠泗等州观察使。长庆元年三月。徐州观察使崔群奏。顷以蔡孽未平。遂割前件三县。及徐州将士一千四百人。权置宿州。厄其奔轶。事关备御。非务便人。今寰宇无虞。封圻罢警。权创支郡。理合并除。其宿州伏请却废。三县各还本州。至太和七年二月敕。宜准元和四年正月。割徐州符离。蕲。泗州虹县。依前置宿州。隶属徐泗濠等州观察使。其州置于埇桥。在徐州南界。汴水上。舟车之要。其旧割四县。仍旧来属。已下官便委吏部注拟。濮州。武德四年置。
宋州。 柘城县。隋旧。贞观七年废。永淳元年十月二十四日。析谷熟。宁陵又置。 谷熟县。武德二年置南谷州。四年废。 单父县。武德五年置戴州。贞观十七年。州废来属。 楚丘县。贞观七年六月十七日。废戴州来属。 砀山县。光化二年正月。朱全忠表建为辉州。移治所于单父县。
许州。 郾城县。元和十二年二月。淮西贼中百姓穷困。相率归顺。其数甚多。宜于许汝行营侧近置行郾城县。委韩宏详议。拣择稳便处置。其年十一月。以郾城县置?州。以上蔡。西平。遂平三县隶焉。是年十二月。敕?州宜属许州。长庆元年。废?州。复为郾城县。依前隶属许州。其先割属?州上蔡。西平。遂平等三县。依隶属蔡州。 舞阳县。本北舞。开元四年置。更名。元和十三年正月。陈许观察使李光颜奏。许州舞阳县。为逆贼吴元济所毁。今请移县。权请置于吴城镇。从之。
豪州。 元和三年六月。改豪州字为濠。失印故也。
河东道
太原府北都。 文水县。天授元年十月十四日。改为武兴县。品秩同赤县。以史兼恕为县令。神龙元年二月十五日复旧。 石艾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广阳县。 盂县。武德三年置受州。贞观八年。省州来属。 阳曲县。武德三年。析为邠阳。七年。又改为阳曲县。 太谷县。武德四年置太州。六年又改之。
河中府中都。 元和三年三月。改蒲州为河中府。两县为赤县。余为畿县。官吏所置。并准京兆府河南府。河西县。干元三年三月二十日。割同州朝邑置河西县焉。仍改同州河西县为夏阳县。 桑泉县。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一日。敕改桑泉县为临晋县。 汾阴县。开元十一年二月十六日。改为宝鼎县。
潞州。 开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置大都督府。 襄垣县。隋韩州。贞观十七年。州废以县来属。 涉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以县来属。 铜鞮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韩州。以县来属。 潞城县。天佑二年十一月。改为潞子县。 黎城县。同上年月改为黎亭县。 武乡县。武德初置。属韩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壶关县。武德四年置。
虢州。 宏农县。显庆二年。避孝敬讳。改为恒农县。开元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复改宏农县。 湖城县。隋义宁元年置。干元三年二月一日。改为天平县。大历四年七月四日。却为湖城县。 阌乡县。贞观元年。移鼎州于屯县。八年。州移来属。
绛州。 翼城县。义宁元年。改为浍州。武德六年。废州来属。天佑二年十二月。改为浍川县。 万泉县。武德三年置为太州。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州废来属。 垣县。贞元三年七月。以绛州垣县隶陕州。元和三年二月。复隶绛州。 夏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太州废来属。干元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割属陕州。 龙门县。武德元年置太州。贞观十七年。州废来属。
汾州。 武德元年。改为浩州。三年。改为汾州。 介休县。武德元年置介州。贞观元年却废。 西河县。本隰城。上元元年改名。
晋州。 太和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敕晋州割隶河东观察使收管。改属河中府。 汾西县。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废吕州。与霍邑赵城来属。 神山县。武德二年九月置浮山。三年九月十九日。以吉善行于羊角山下见老君。改焉。
泽州。 会昌四年九月。中书门下奏。河阳近虽置制。土宇犹褊。泽州全有太行之险固。实为东洛之藩垣。将务远图。所宜从便。望割属河阳。 晋城县。武德三年置建州。并置晋城县。六年。州废来属。天佑二年十一月。改为丹川高都县。 濩泽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阳城县。
隰州。 太宁县。武德二年置中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蒲县。武德二年置。贞观元年废。
慈州。 武德元年为汾州。五年。改南汾州。八年。改为慈州。太和元年十一月二十日。敕慈州宜割隶属河中府观察使收管。 文城县。天佑二年十二月。改为屈邑县。
代州。 唐林县。证圣元年。于忻代二州界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名。
蔚州。 安边县。开元十二年七月置。在横野军。
石州。 临泉县。本名太和县。武德三年置北和州。贞观二年废。改为临泉县是也。
岚州。 宜芳县。隋岚城县。贞观元年改焉。 合河县。隋临泉县。武德七年改临津县。贞观元年改焉。 岚谷县。长安三年置。景龙二年废。开元十二年。又复置之。
仪州。 本辽州。隋末废。武德三年。又置辽州。八年。改为箕州。先天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又改为仪州。避元宗嫌名也。
唐会要
唐会要卷七十
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