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吴树平& 吕宗力 注译&吕太后者,〔1〕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2〕及高祖为汉王,〔3〕得定陶戚姬,〔4〕爱幸,生赵隐王如意。〔5〕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6〕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7〕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8〕赖大臣争之,〔9〕及留侯策,〔10〕太子得毋废。

  &【注释】〔1〕“吕太后”,即汉高祖皇后,名雉。汉高祖死后,吕雉之子刘盈继位,是为惠帝,惠帝尊吕雉为太后。惠帝在位七年,其间吕雉掌握实际政权。惠帝死后,太子继位为皇帝,年幼无权,形同虚设,吕雉临朝称制。司马迁为帝王撰写本纪,吕雉虽无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所以司马迁把吕雉列入本纪。〔2〕“鲁元太后”,即鲁元公主。“鲁”为所食邑。“元”,长。汉代制度,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鲁元公主是惠帝之姊,故以“元公主”称之。惠帝时,齐悼惠王刘肥献城阳郡,尊鲁元公主为太后,故有鲁元太后之称。鲁元公主死后,又谥为鲁元太后,封其子张偃为鲁王。一般子封王后,母方得为太后,而鲁元公主是先为太后,子偃因母为太后而得封王。〔3〕“高祖为汉王”,公元前二○六年,项羽杀死秦王子婴后,分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地区,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4〕“定陶”,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戚姬”,“戚”为姓。“姬”为众妾之总称。〔5〕“赵隐王如意”,汉高祖九年四月,刘如意立为赵王,惠帝元年为吕太后杀害。见《汉书·诸侯王表》。赵王死后谥“隐”,封地赵在今河北南部,都于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市。〔6〕“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7〕“希”,通“稀”。〔8〕“数”,音shu^,多次,屡次。〔9〕“大臣争之”,汉高祖死前,围绕继承人问题,斗争颇为激烈,反对高祖废太子刘盈的有张良、叔孙通、周昌等。本书《樊哙列传》载哙欲将兵诛灭赵隐王如意和他母亲戚氏家族,可见樊哙也是反对废太子刘盈的。“争”,通“诤”,诤谏。〔10〕“留侯”,即张良。汉初有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贤人,年皆八十有余,逃匿山中,不为汉臣。汉高祖求之数岁,皆不肯至。张良为了确立刘盈的太子地位,让刘盈卑辞厚礼,迎此四贤人。后来汉高祖看到四贤人与刘盈相交游,认为刘盈羽翼已成,决定不再另立太子。这就是所谓的“留侯策”。详见本书《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1〕封其子吕台为郦侯,〔2〕子产为交侯;〔3〕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4〕&【注释】〔1〕“周吕侯”,即吕泽,随从汉高祖起兵,汉高祖六年封周吕侯,立三年卒。惠帝元年,追谥令武侯。吕后元年,其子台为吕王,追尊周吕侯为悼武王。“周吕”,封号,并非地名。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一一认为:“吕为姜姓,姜之先封于吕,子孙从其封姓,至周益显。意谓吕泽佐汉定天下,犹周有吕尚,故曰周吕。其后改封吕王,亦以此。”“死事”,死于战事或其他公事。本书仅此处云吕泽“死事”。〔2〕“吕台为郦侯”,吕台于汉高祖九年被封为郦侯。“郦”,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裴骃《集解》引徐广云:“一作‘鄜’。”《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亦作“鄜”。〔3〕“产为交侯”,吕后元年,封吕产为交侯。“交”,本书《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作“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作“汶”。洨为县,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北临洨水,即今沱河。〔4〕“吕释之为建成侯”,汉高祖六年,封吕释之为建成侯,立九年卒,谥“康”,称“康王”,又称“康侯”。吕后七年,其子吕禄为赵王,追尊吕释之为赵昭王。建成为县。西汉县以建成为名者有三,一属勃海郡,一属豫章郡,另一属沛郡。此为沛郡之建成,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1〕崩长乐宫,〔2〕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3〕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4〕诸姬子子恢为梁王,〔5〕子友为淮阳王,〔6〕子长为淮南王,〔7〕子建为燕王。〔8〕高祖弟交为楚王,〔9〕兄子濞为吴王。〔10〕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11〕&【注释】〔1〕“四月甲辰”,四月二十五日。〔2〕“崩”,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皇帝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长乐宫”,在汉长安城内东南隅,为高祖经常视朝之处。据近年考古成果测定,宫垣东西长约二千三百米,是当时规模最宏伟的宫殿建筑。〔3〕“肥”,母曹氏,汉高祖六年封为齐王,惠帝六年卒,谥“悼惠”,所以称“齐悼惠王”。事详本书《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高五王传》。肥的封地齐,在今山东北部、东部地区,凡七十余城。都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县。〔4〕“薄夫人”,汉文帝刘恒之母。刘恒为代王时,薄夫人为王太后。刘恒后即皇帝位,薄夫人为皇太后。事详本书《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汉代制度,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代王”,汉高祖十一年,刘恒为代王,封地在今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部,都于中都,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5〕“恢”,汉高祖十一年,梁王彭越被诛,立刘恢为梁王。吕后七年,徙王赵,六月自杀。事详《汉书·高五王传》。恢的封地梁在今安徽北端和河南中部的东端,都于睢阳,在今河南商丘县南。〔6〕“友”,汉高祖十一年,刘友立为淮阳王。惠帝元年,赵王如意被吕后杀害,刘友徙王赵,吕后七年卒。事详《汉书·高五王传》。友的封地淮阳国界域主要在今河南东部茨河上游南北一带,都于陈,在今河南淮阳县。〔7〕“长”,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黥布反叛,立刘长为淮南王。汉文帝时,骄恣不法,因谋反被废徙蜀地,至雍(今陕西凤翔县南)而死。事详本书《淮南列传》、《汉书·淮南王传》。长的封地淮南国在今安徽中部地区,都于寿春,在今安徽寿县。〔8〕“建”,汉高祖十一年,燕王卢绾逃入匈奴。十二年,立刘建为燕王,吕后七年卒。事详《汉书·高五王传》。建的封地燕在今河北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都于蓟,在今北京市西南。〔9〕“交”,字游,汉高祖同母弟。汉高祖六年,执楚王韩信,废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封刘贾为荆王,占有淮东,封刘交为楚王,占有淮西。汉文帝二年,刘交卒,谥“元”,所以称“楚元王”。事详本书《楚元王世家》、《汉书·楚元王传》。〔10〕“濞”,汉高祖兄刘仲之子,初封沛侯,汉高祖十二年,立为吴王。景帝三年起兵反汉,兵败病死。事详本书《吴王濞列传》、《汉书·荆燕吴传》。〔11〕“番君吴芮”,吴芮秦时为番阳(今江西波阳县)令,故称“番君”,亦作“鄱君”。项羽分封诸侯王,吴芮被封为衡山王。汉高祖五年,徙为长沙王,同年卒。事详《汉书·吴芮传》。“番”,音p$。“臣”,汉高祖六年,吴臣嗣立为长沙王,惠帝元年卒。臣的封地长沙国主要辖有今湖南东部、南部。又包有湖南东北端与湖北交界处和湖南中部东端与江西交界处的小部分地区。都于临湘,在今湖南长沙市。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1〕而召赵王。使者三反,〔2〕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3〕“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4〕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5〕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6〕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7〕犂明,〔8〕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9〕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10〕饮瘖药,〔11〕使居厕中,〔12〕命曰“人彘”。〔13〕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注释】〔1〕“永巷”,别宫名,宫内有长巷,故名。有令、丞主管其事。汉代妃嫔有罪者多幽禁于此。〔2〕“反”,与“返”字通。“三反”,言往返多次,不一定确指三次。〔3〕“周昌”,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泗水郡卒史,随从刘邦入关破秦,历任中尉、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建平侯。周昌为人坚毅质直,汉高祖立刘如意为赵王,赵王年仅十岁,高祖担心自己死后赵王不能保全,特意以周昌为赵相,辅佐赵王。事迹附载本书《张丞相列传》、《汉书·张苍传》。〔4〕“长安”,西汉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渭河南岸。〔5〕“霸上”,亦作“灞上”,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接蓝田县界。〔6〕“蚤”,与“早”字通。〔7〕“酖”,音zh8n,与“鸩”字通,是一种毒酒。相传鸩为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中,饮之能令人致死。〔8〕“犂”,比及,等到。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犂”下“明”字是衍字。因为孝惠帝“晨出射”,返回时不应是天明时刻。根据王念孙的说法,“犂”字则应与“孝惠还”三字作一句读。〔9〕“谥”,人死之后,根据此人生前的表现给予带有褒贬的称号。一般贫民百姓不得为谥。〔10〕“煇”,音xn,用火烧灼。〔11〕“瘖”,音y9n,与“喑”字同,喑哑。〔12〕“厕”,猪圈。〔13〕“彘”,音zh@,猪。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1〕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2〕如家人之礼。〔3〕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4〕置前,令齐王起为寿。〔5〕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6〕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7〕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8〕“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9〕太后必喜,王必无忧。”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10〕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11〕乐饮,罢,归齐王。

  &【注释】〔1〕“燕”,与“宴”字通。〔2〕“坐”,与“座”字通。〔3〕“家人”,犹言“民家”、“百姓”。〔4〕“卮”,音zh9,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与今天的酒杯用途相同。〔5〕“寿”,向年长者或尊贵者敬酒,并致颂词。〔6〕“泛”,音f7ng,与“覂”字通,翻覆。〔7〕“详”,通“佯”,假装。〔8〕“内史”,汉初诸侯国内的高级官员,掌管王国中的民政事务。“士”,裴骃《集解》引徐广云:“一作‘出’。”本书《齐悼惠王世家》作“勋”。〔9〕“汤沐邑”,周朝制度,诸侯朝见天子,天子在王畿内赐给供诸侯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来皇帝、皇后、公主收取赋税供自己消费的私邑也称“汤沐邑”,意思是供浴身洗发之邑。〔10〕“城阳之郡”,治所在莒县,即今山东莒县。辖有今山东莒县、沂南县和蒙阴县东部地区。〔11〕“齐邸”,齐悼惠王在京城的官邸。汉代制度,诸侯王可以在京城修建官邸,作为诸侯王来京时的栖息之地。“邸”,音d!。

  &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1〕诸侯来会。十月朝贺。〔2〕&【注释】〔1〕“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这里对修筑长安城的记载并不确切。据《汉书·惠帝纪》,长安城始筑于惠帝元年正月,三年春,调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修筑了三十天。六月,又调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五年正月,再次调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筑城三十天,九月,长安城最后竣工。六年所修,不是长安城,而是长安西市和敖仓。〔2〕“十月朝贺”,汉于武帝太初年间以前,沿用秦朝历法,以十月为岁首,规定此月群臣行朝贺礼。本书《高祖本纪》司马迁赞云:“朝以十月。”

  &七年秋八月戊寅,〔1〕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2〕年十五,谓丞相曰:〔3〕“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4〕将兵居南北军,〔5〕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6〕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7〕葬。太子即位为帝,〔8〕谒高庙。〔9〕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注释】〔1〕“八月戊寅”,八月十二日。〔2〕“侍中”,无固定员额,在宫廷内随侍皇帝。由于接近皇帝,所以此职比较重要。〔3〕“丞相”,是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秦时分置左右,汉高祖即位,只设一丞相。十一年改名相国。有人认为丞相与相国为两官,丞相权位低于相国。可参阅傅举有《汉代相国丞相为两官》一文,载《文史》第二十六辑。惠帝、吕后时期复置左右丞相。惠帝六年,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此所云“丞相”,据《汉书·外戚传》是指陈平。〔4〕“吕禄”,吕释之之子,吕后元年封为胡陵侯,改封为武信侯,七年封为赵王,八年被诛。〔5〕“南北军”,西汉守卫京城长安的两支军队。南军驻扎在未央宫、长乐宫之内的城垣下,位于城南部,负责守卫宫城,兵员调自郡国。北军驻扎城北部,守卫京城,兵员调自三辅。〔6〕“说”,与“悦”字通。〔7〕“九月辛丑”,九月五日。〔8〕“太子”,惠帝后宫所生子,《史记》、《汉书》均未载其名。《汉书·高后纪》《周勃传》称之为“少帝”。〔9〕“谒高庙”,祭拜高祖之庙。皇帝即位,都要到祖庙去祭拜,这是一种必行的礼仪。

  &太后称制,〔1〕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2〕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3〕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4〕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5〕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6〕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7〕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8〕夺之相权。王陵遂病免归。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9〕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10〕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乃追尊郦侯父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

  &【注释】〔1〕“称制”,临朝称制,代行皇帝的职权。〔2〕“王陵”,沛县人,秦末起兵反秦,后归附刘邦,封襄侯、安国侯,惠帝六年为右丞相。事迹附载本书《陈丞相世家》,又见《汉书·王陵传》。〔3〕“刑白马盟”,杀白马订立盟约。古代盟誓,根据仪式的规定,要杀牲取血,用指蘸血,涂在嘴上,以表示恪守盟约。白马之盟在汉高祖末年,本书《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云:“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王”,音w4ng,用作动词,称王,立为王。下文“今王吕氏”、“王子弟”、“王昆弟诸吕”等句之“王”与此同。〔4〕“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最初在项羽部下,后逃归刘邦,成为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辅佐刘邦统一天下,封户牖侯、曲逆侯,惠帝六年为左丞相,卒于文帝二年。事详本书《陈丞相世家》、《汉书·陈平传》。“周勃”,沛县人,早年随从刘邦起兵,转战四方,以功封绛侯,食封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北)八千余户。汉高祖、惠帝时曾为太尉,文帝时为丞相。事详本书《绛侯周勃世家》、《汉书·周勃传》。〔5〕“啑”,音sh4,与“歃”字同。“啑血”,盟誓时以牲血涂于口旁。“啑血盟”,即上所云白马之盟。〔6〕“从”,与“纵”字同,纵使,即使。〔7〕“社稷”,古代帝王祭祀的土神和谷神,这里用作国家的代称。〔8〕“太傅”,始设于周朝,为辅佐帝王之官。汉高祖、惠帝不设此官,吕后拜王陵为帝太傅,为汉置太傅之始。以王陵为帝太傅,表面上尊崇王陵,实际上是剥夺他右丞相的权力。〔9〕“审食其”,沛县人,楚汉相争时,一直随侍吕后,由此被封为辟阳侯。吕后任为左丞相,文帝即位后免相,被淮南王刘长击杀。“食其”,音y@ j9。〔10〕“郎中令”,是宫内宿卫门户、在皇帝身边侍从左右的郎官的总首领。因为居于禁中,接近皇帝,所以地位比较重要。汉武帝元年,改称光禄勋。

  &四月,太后欲侯诸吕,乃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1〕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子偃为鲁王。〔2〕鲁王父,宣平侯张敖也。〔3〕封齐悼惠王子章为朱虚侯,〔4〕以吕禄女妻之。齐丞相寿为平定侯。〔5〕少府延为梧侯。〔6〕乃封吕种为沛侯,〔7〕吕平为扶柳侯,〔8〕张买为南宫侯。〔9〕&【注释】〔1〕“无择”,姓冯,早年随从刘邦起兵,曾击项羽,属悼武王吕泽部下,吕后三年卒。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博城侯”,亦作“博成侯”。〔2〕“偃”,吕后死后,大臣诛杀诸吕,张偃被废除鲁王之封。文帝即位,封张偃为南宫侯,文帝十五年卒。事见本书《张耳陈余列传》、《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汉书·张耳陈余传》、《高惠高后文功臣表》。〔3〕“张敖”,张耳之子。张耳为赵王,汉高祖五年卒,张敖嗣立为王,尚鲁元公主。赵相贯高谋害高祖,张敖受到牵连,于高祖九年被降为宣平侯,卒于吕后七年。事详本书《张耳陈余列传》、《汉书·张耳陈余传》。〔4〕“章”,当时刘章二十岁左右,有气力。吕后死后,大臣诛杀诸吕,刘章率兵入宫斩相国吕产,为消灭诸吕势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帝二年,以齐之城阳郡封刘章为城阳王,立二年卒。事详本书《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高五王传》。封地朱虚本为县,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5〕“丞相”,汉代制度,王国也设置丞相,统率王国众官。景帝中五年,改丞相曰相。“寿”,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受”,姓齐,以普通士卒身份随从刘邦反秦,曾为枭骑都尉,击项羽,文帝元年卒。〔6〕“少府”,为九卿之一,掌管全国山海池泽的税收和宫廷手工业,以供皇帝之用。“延”,姓阳成,《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阳城”。初为军匠,随从刘邦反秦,先后负责修筑长乐宫、未央宫、长安城,卒于吕后六年。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7〕“吕种”,建成侯吕释之之子,先封沛侯,吕后七年,改封不其侯。八年吕后死,大臣铲除诸吕,吕种亦被诛杀。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8〕“吕平”,吕后姊长姁之子,吕后死后被诛杀。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9〕“张买”,刘邦骑将张越人之子。吕后先封高祖功臣和刘氏子弟为侯,然后便封吕氏之弟为侯,把张买与吕种、吕平之封并提,可知张买为吕氏党羽。所以吕后死后大臣诛诸吕时,张买亦被杀。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彊为淮阳王,〔1〕子不疑为常山王,〔2〕子山为襄城侯,〔3〕子朝为轵侯,〔4〕子武为壶关侯。〔5〕太后风大臣,〔6〕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为胡陵侯,〔7〕续康侯后。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十一月,吕王台薨,谥为肃王,太子嘉代立为王。〔8〕三年,无事。四年,封吕媭为临光侯,〔9〕吕他为俞侯,〔10〕吕更始为赘其侯,〔11〕吕忿为吕城侯,〔12〕及诸侯丞相五人。〔13〕&【注释】〔1〕“彊”,卒于吕后五年八月。〔2〕“不疑”,明年七月卒。“常山”,不疑封国,地在今河北西南部,都于元氏,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3〕“山”,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徙封常山王,改名义,吕后四年,少帝被吕后杀害,立刘义为帝,又更名为弘,史书也称之为少帝。刘弘为帝时,仍是吕后临朝称制。诸吕被诛,文帝从代入长安,刘弘即被杀害。“襄城”,本为县,在今河南襄城县。〔4〕“朝”,常山王刘义为帝后,徙封常山王。文帝从代入长安未央宫听政,刘朝即被杀害。“轵”,音zh!,本为县,在今河南济源县南。〔5〕“武”,淮阳王刘彊死后,无后嗣,刘武为淮阳王,与常山王刘朝同时被杀害。“壶关”,本为县,在今山西长治市北。〔6〕“风”,与“讽”字通,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吕后欲封吕氏为王,又不想明说,所以暗示大臣们首先提出来。〔7〕“其弟”,指上文“嗣子”之弟,不是吕释之之弟。“胡陵”,本为县,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8〕“嘉”,立为吕王后,居处骄恣,吕后六年十月即被废黜。〔9〕“吕媭”,吕后之妹,樊哙之妻。吕后死后,大臣诛杀诸吕,吕媭鞭笞致死。吕媭封临光侯,为中国历史上妇人封侯之始。“媭”,音x,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须”。〔10〕“吕他”,本书《惠景间候者年表》作“吕它”,其父吕婴,为汉高祖都尉。吕后八年,被大臣诛杀。“俞”,字通“鄃”,音sh。鄃本为县,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11〕“吕更始”,先后为舍人、郎中、都尉、楚丞相,吕后八年,被大臣诛杀。据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吕更始所封乃滕侯,此云赘其侯,不可信。封赘其侯者乃吕胜。〔12〕“吕忿”,吕后兄弟之子。吕后八年,被大臣诛杀。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吕城”,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作“吕成”,本为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西。〔13〕“及诸侯丞相五人”,吕后四年四月封侯者除吕媭、吕他、吕更始、吕忿外,还有赘其侯吕胜、中邑侯朱通、山都侯王恬开、祝兹侯徐厉、醴陵侯越,这五人都曾为诸侯王丞相。此外同时封侯者还有乐平侯卫无择、成陶侯周信,卫无择是卫尉,周信是河南守。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1〕取美人子名之,〔2〕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3〕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太后曰:“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4〕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群臣皆顿首言:“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5〕群臣顿首奉诏。”帝废位,太后幽杀之。五月丙辰,〔6〕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以轵侯朝为常山王。置太尉官,〔7〕绛侯勃为太尉。五年八月,淮阳王薨,以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夏,赦天下。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东牟侯。〔8〕&【注释】〔1〕“详”,通“佯”。〔2〕“美人”,皇帝妃嫔的称号。汉元帝时规定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3〕“帝壮”,下文帝自言“我未壮”,此不当言“壮”。〔4〕“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此句《汉书·高后纪》无“为”、“命”二字,义较顺。有人认为此二字为衍文。〔5〕“齐民”,《汉书·食货志》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6〕“五月丙辰”,五月十一日。〔7〕“太尉”,本为秦官,汉代沿置,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改称大司马。为全国最高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8〕“兴居”,朱虚侯刘章之弟,文帝二年,被封为济北王。三年,起兵反汉,失败自杀。事迹主要见于本书《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高五王传》。“东牟”,本为县,在今山东牟平县。

  &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谗之于太后,诬以罪过,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1〕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2〕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3〕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丁丑,〔4〕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

  &【注释】〔1〕“百岁”,古人认为人的寿命以百岁为限,因此用“百岁”作为死的讳称。〔2〕“馈”,音ku@,进食于人。〔3〕“于嗟”,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呀”。“财”,与“裁”字同,杀,刎颈。〔4〕“丁丑”,正月十八日。

  &己丑,〔1〕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

  &【注释】〔1〕“己丑”,正月三十日。

  &二月,徙梁王恢为赵王。吕王产徙为梁王,梁王不之国,为帝太傅。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1〕更名梁曰吕,吕曰济川。〔2〕太后女弟吕媭有女为营陵侯刘泽妻,〔3〕泽为大将军。太后王诸吕,恐即崩后刘将军为害,乃以刘泽为琅邪王,〔4〕以慰其心。

  &【注释】〔1〕“平昌侯”,据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当作“昌平侯”。昌平属上谷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刘太封昌平侯在吕后四年,七年为吕王,旋即改为济川王。吕后卒,大臣诛诸吕,刘太被徙为梁王。文帝从代入长安后,刘太被杀害。〔2〕“吕”,吕后元年,封吕台为吕王,割齐国的济南郡作为封地,此为吕国之始。〔3〕“营陵”,本为县,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刘泽”,刘邦远房兄弟,汉高祖十一年,以击陈豨有功,封为营陵侯。吕后七年,封为琅邪王。文帝元年,徙为燕王,明年卒。事详本书《荆燕世家》、《汉书·荆燕吴传》。〔4〕“琅邪”,音l2ng& y2,在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治所在东武,即今山东诸城县。

  &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1〕废其嗣。

  &【注释】〔1〕“用”,因,由。

  &宣平侯张敖卒,〔1〕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

  &【注释】〔1〕“张敖卒”,据本书和《汉书·张耳陈余传》,张敖卒于高后六年,此系于七年,有误。

  &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1〕&【注释】〔1〕“代边”,代国北接匈奴,为汉边境地区,故云“代边”。

  &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1〕位次第一,〔2〕请立为赵王。太后许之,追尊禄父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无后,国除。八年十月,立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3〕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4〕&【注释】〔1〕“上侯”,位次在上之侯。〔2〕“位次第一”,汉高祖封侯,曾根据功劳大小依次确定侯位,如萧何第一,曹参第二,张敖第三,周勃第四,等等。吕后执政,又命陈平更定侯位。此时萧何、曹参已死,陈平阿顺吕后,把吕禄侯位排列在第一。〔3〕“东平侯吕通”,吕通于吕后六年曾封为锤侯,未曾封东平侯,封东平侯者是吕通的弟弟吕庄,此误。吕后死后,吕通受诸吕事牵连,被大臣诛杀。封地东平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4〕“吕庄”,《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作“吕庀”。此表和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皆云吕庄于吕后八年五月封侯,此记为八年十月,不可信。吕庄为侯数月,大臣诛诸吕,吕庄亦被杀害。

  &三月中,吕后祓,〔1〕还过轵道,〔2〕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3〕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注释】〔1〕“祓”,音f*,即祓除,为除灾去邪而举行的一种仪式,通常于岁首在宗庙、社坛中举行,人们特别喜欢三月上巳日在水边祓除。〔2〕“轵道”,亭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轵”,音zh!。〔3〕“掖”,与“腋”字同。

  &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年少,〔1〕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2〕寿为乐昌侯,〔3〕以辅鲁元王偃。及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4〕吕荣为祝兹侯。〔5〕诸中宦者令丞皆为关内侯,〔6〕食邑五百户。

  &【注释】〔1〕“鲁元王偃”,偃父张敖谥“元”,称“鲁元王”,偃不得与父同谥,下文称“鲁王偃”是正确的。〔2〕“侈为新都侯”,张侈所封为信都侯,此作“新都侯”,误,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张耳陈余列传》和《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张耳陈余传》皆不误。“信都”,在今河北冀县。张侈于汉文帝元年被废。〔3〕“寿”,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皆作“受”。张寿于汉文帝元年被废。〔4〕“大谒者”,谒者之长。谒者掌宾赞受事。灌婴曾为中谒者,其后加“中”者,多为宦官。“张释”,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作“张泽”。吕后死后,大臣诛诸吕,张释即被夺侯。〔5〕“吕荣”,吕后兄弟之子,吕后死后,大臣诛诸吕,吕荣亦被杀。〔6〕“令丞”,是两种官职,“令”为官署长官,“丞”为官署佐官。“关内侯”,秦爵由下而上分为二十级: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封关内侯者,一般封有食邑,享受食邑内所征收的赋税。但《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解释说:“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国邑。”

  &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1〕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辛巳,〔2〕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

  &【注释】〔1〕“上将军”,汉代将军名目繁多,以大将军地位最为尊崇。上将军为汉代列将军之一。高后时无为大将军者,上将军已是最高武官,握有军权。〔2〕“辛巳”,八月一日。

  &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1〕&【注释】〔1〕“审食其为帝太傅”,《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高后七年“七月辛巳,左丞相食其为太傅”。此系于高后卒后,不可信。

  &朱虚侯刘章有气力,东牟侯兴居其弟也,皆齐哀王弟,〔1〕居长安。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2〕未敢发。朱虚侯妇,吕禄女,阴知其谋。恐见诛,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诛诸吕而立。〔3〕朱虚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应。齐王欲发兵,其相弗听。八月丙午,〔4〕齐王欲使人诛相,相召平乃反,举兵欲围王,王因杀其相,遂发兵东,诈夺琅邪王兵,〔5〕并将之而西。语在《齐王》语中。

  &【注释】〔1〕“齐哀王”,即刘襄,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肥死后,刘襄于汉惠帝七年嗣立为齐王,卒于汉文帝元年。事详本书《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高五王传》。〔2〕“绛”,绛侯周勃。“灌”,灌婴,睢阳人,早年一直随从刘邦转战各地,以功封颍阴侯,汉文帝时曾为丞相。事详本书《灌婴列传》、《汉书·灌婴传》。〔3〕“诛诸吕而立”,齐王刘襄之父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刘襄又为刘肥长子,于刘邦诸孙中为嫡长孙。并且齐国地域广阔,势力强大,所以刘章劝刘襄诛灭诸吕,自立为皇帝。〔4〕“八月丙午”,八月二十六日。〔5〕“诈夺琅邪王兵”,刘襄起事,遣郎中令祝午东诈琅邪王刘泽,让刘泽到齐都临淄计事。刘泽信以为真,去见刘襄,刘襄遂扣留刘泽,使祝午将琅邪国兵卒,由刘襄统一指挥。〔6〕“《齐王》语中”,即《齐悼惠王世家》的记载中。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1〕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2〕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3〕灭梁、赵、燕以王诸吕,〔4〕分齐为四。〔5〕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6〕汉闻之,相国吕产等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7〕灌婴至荥阳,〔8〕乃谋曰:“诸吕权兵关中,〔9〕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注释】〔1〕“良”,张良,刘邦的谋臣,汉高祖六年,以功封留侯。事详本书《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2〕“春秋”,指年龄。〔3〕“三赵王”,指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赵王刘恢。〔4〕“灭梁、赵、燕”,指吕后先后把梁、赵、燕三刘姓王改立为吕姓王。吕后徙梁王刘恢为赵王,徙吕产为梁王;梁王刘恢被迫自杀,吕后废其嗣,封吕禄为赵王;燕王刘建死后,吕后杀其子,使他没有后代,封吕通为燕王。〔5〕“分齐为四”,汉惠帝二年,吕太后欲诛齐王刘肥,刘肥为了脱身,献出齐国城阳郡地,以为吕太后女鲁元公主汤沐邑。高后元年,割齐国济南郡地为吕王吕台封地。七年,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割齐国琅邪郡地给刘泽。这样,加上齐,便是裂齐为四。高后一再削减齐国,目的在于缩小齐的势力。〔6〕“寡人”,古代帝王或诸侯的自我谦称,义为寡德之人。〔7〕“颍阴侯”,汉高祖六年,灌婴封颍阴侯。颍阴本为县,在今河南许昌市。〔8〕“荥阳”,县名,在今河南荥阳县。〔9〕“关中”,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朱虚等,外畏齐、楚兵,〔1〕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名为少帝弟,〔2〕及鲁元王吕后外孙,皆年少未之国,居长安。赵王禄、梁王产各将兵居南北军,皆吕氏之人。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

  &【注释】〔1〕“楚”,楚国。此时楚王为刘交。〔2〕“少帝”,指皇帝刘弘。“名为少帝弟”,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都是惠帝后宫美人所生,而被孝惠张皇后视为己子,故云名义上为少帝弟。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曲周侯郦商老病,〔1〕其子寄与吕禄善。〔2〕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3〕“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4〕吕氏所立三王,〔5〕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6〕不急之国守藩,〔7〕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过其姑吕媭,媭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8〕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注释】〔1〕“郦商”,高阳(在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秦末聚众起事,归附刘邦为将,屡立战功,入汉为右丞相。汉高祖六年封为曲周侯,卒于吕后八年。事详本书《郦商列传》、《汉书·郦商传》。郦商封地曲周本为县,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2〕“寄”,字况,汉文帝嗣封曲周侯,卒于汉景帝时。事迹附载本书《郦商列传》、《汉书·郦商传》。〔3〕“绐”,音d4i,欺骗。“说”,音shu@,劝告。〔4〕“九王”,吴王刘濞、楚王刘交、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琅邪王刘泽、代王刘恒、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济川王刘太。〔5〕“三王”,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6〕“足下”,称对方的敬辞,下对上或同辈之间均可使用。〔7〕“守藩”,守卫封国。诸侯封国为皇帝的藩篱,“藩”即代指诸侯国。〔8〕“若”,你。

  &左丞相食其免。

  八月庚申旦,〔1〕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2〕见相国产计事。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3〕欲诛诸吕告产,乃趣产急入宫。〔4〕平阳侯颇闻其语,乃驰告丞相、太尉。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通尚符节,〔5〕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6〕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7〕“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以为郦兄不欺己,〔8〕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襢,〔9〕为刘氏左襢。”军中皆左襢为刘氏。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注释】〔1〕“八月庚申”,以上文“八月丙午”推之,此当作“九月庚申”,本书《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记载“九月,诛诸吕”。《资治通鉴》作“九月庚申”是正确的。“九月庚申”为九月十日。〔2〕“窋”,音zh*,曹窋,曹参之子。曹参封平阳侯,卒后,曹窋于汉惠帝六年嗣立为平阳侯。平阳为县,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御史大夫”,本为秦官,汉代沿置,地位仅次于丞相,主要负责监察、执法,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3〕“从”,与“纵”字通。“合从”,本来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一种斗争策略。战国后期,秦国势强盛,齐、楚、燕、赵、韩、魏联合抗秦,谓之“合从”。这里,“合从”就是联合的意思。〔4〕“趣”,音c),与“促”字通,催促。〔5〕“通”,纪通,其父纪成,以将军从刘邦平定秦关中地,死于战事,纪通继承了他父亲的功劳,于汉高祖八年封为襄平侯。襄平为县,在今辽宁辽阳市。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司马贞《索隐》云襄平属临淮郡,地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见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尚”,主。“符”,以竹、木、铜等制成,上刻有文字,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上面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时,双方合符以检验真假。“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用竹木或金属制成,上端有旌饰。〔6〕“内”,与“纳”字通。“内太尉北军”,都城长安中的南北军,南军人数较少,一般在一两万人左右。北军人数较多,约有几万,是都城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太尉周勃掌握了北军,诸吕便处于劣势。后来汉武帝时卫太子在长安城内发动武装政变,因得不到北军的支持而为丞相兵击败。〔7〕“典客”,秦官,汉代沿置,景帝中六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大鸿胪,主要负责诸侯王、少数族君长、外国君主或使臣的来往礼仪、接待等事务。“刘揭”,在诛除诸吕的过程中有功,汉文帝元年封为阳信侯。事见本书《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8〕“兄”,与“况”字通。〔9〕“襢”,与“袒”字同,裸露。

  &然尚有南军。平阳侯闻之,以吕产谋告丞相平,丞相平乃召朱虚侯佐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1〕“毋入相国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2〕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裵回往来。〔3〕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4〕乃遣朱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日时,〔5〕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6〕&【注释】〔1〕“卫尉”,秦官,汉代沿置,负责统领南军守卫宫殿,为九卿之一。西汉皇帝居未央宫,卫尉率卫士守卫,所以有未央卫尉之称。皇后居长乐宫,又有长乐卫尉。〔2〕“未央宫”,在汉长安城内西南隅。《三辅黄图》卷二云:“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汉高祖视朝经常在长乐宫,惠帝后移至未央宫。当时少帝在未央宫,所以吕产想要入内挟持少帝。〔3〕“裵回”,与“徘徊”二字同。〔4〕“讼言”,公开宣言。〔5〕“时”,黄昏的时候。“”,音b(。〔6〕“郎中府”,汉代制度,守卫宫禁的除卫尉统率的南军卫士外,尚有郎中令管辖的郎官。前者称兵卫,后者称郎卫。所以宫禁中有郎中令的官府。

  &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1〕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媭。〔2〕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壬戌,〔3〕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4〕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5〕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注释】〔1〕“辛酉”,九月十一日。〔2〕“笞”,音ch9,鞭打,杖击。〔3〕“壬戌”,九月十二日。〔4〕“戊辰”,九月十八日。〔5〕“遂”,王赵二十六年,汉景帝三年,与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反汉,事败自杀。本书《楚元王世家》附载其事。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1〕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2〕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3〕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辞谢。再反,然后乘六乘传。〔4〕后九月晦日己酉,〔5〕至长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6〕共尊立为天子。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后听。

  &【注释】〔1〕“无类”,无遗类,言被诛戮无一幸免。〔2〕“適”,音d0,通“嫡”。〔3〕“驷钧”,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云:“‘钧’字涉下而衍,南宋本、中统本并无。”从文义看,“驷钧”二字似皆为衍文,连下读作“今齐王母家驷钧,恶人也”。《汉书·高五王传》云:“大臣议欲立齐王,皆曰‘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寇者也’。”此可作为《史记》衍文之证。“驷钧”,齐王刘襄的舅父,汉文帝元年封为清郭侯。〔4〕“传”,音zhu4n,古代驿站的一种专用车辆。“六乘传”,驾有六匹马的传车。传车驾六马,目的在于提高车速。也有人认为是六辆传车。〔5〕“后九月”,即闰九月。当时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遇有闰月,即置于九月之后,谓之“后九月”。“晦日”,阴历月终。“已酉”,九月二十九日。〔6〕“玺”,音x!,秦以前,为印的统称。自秦始皇始,皇帝之印称“玺”。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1〕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2〕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3〕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4〕亦去兵。膝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5〕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6〕乃奉天子法驾,〔7〕迎代王于邸。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8〕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9〕&【注释】〔1〕“除宫”,清理宫廷。诸吕虽然已经诛灭,但少帝尚居宫中。把少帝从宫中清除出去,代王才能入宫主政。〔2〕“太仆”,秦官,汉代沿置,负责掌管皇帝的舆马,为九卿之一。“滕公”,姓夏侯,名婴,随从刘邦起沛,长期为太仆。汉高祖六年,以功封汝阴侯,卒于汉文帝八年。因早年随刘邦击秦时,曾为滕(今山东滕县西南)令,给刘邦驾车,所以号为滕公。事详本书《夏侯婴列传》、《汉书·夏侯婴传》。滕公封地汝阴本为县,在今安徽阜阳市。〔3〕“麾”,与“挥”字通,指挥。“掊”,音b$,与“踣”字通,放倒,〔4〕“张泽”,即上文中大谒者张释。“泽”、“释”二字古通。〔5〕“之”,往。〔6〕“少府”,指少府的官府。〔7〕“法驾”,天子的车驾有不同的规格,“法驾”为其中的一种,举行典礼时乘坐。可参阅晋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8〕“端门”,宫殿正门。〔9〕“有司”,古代设官分职,人人各有所司,所以称主管官员为“有司”。

  &代王立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1〕故惠帝垂拱,〔2〕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3〕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注释】〔1〕“无为”,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一种统治人民的方法。这种统治方法的哲学指导思想是黄老的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表现在经济方面则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它对汉初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2〕“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不费力气。〔3〕“希”,与“稀”字通,稀少。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