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蛮书英译(唐)樊绰《蛮书》,又名《云南志》,共十卷,较为全面准确地展现了唐代中晚期南诏境内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物产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内容丰富翔实、全面客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蛮书英译(英文版)》自唐代成书以来,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其校注评述层出不穷。20世纪初以来,海外学者对《蛮书》开始予以关注,不论是选译全译,或是引用于论文专著,都表现出对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及其古籍的研究热忱。1904年,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于《法兰西远东学院学刊》第四期发表《交广印度两道考》一文,首次提到《蛮书》并加脚注,对作者和版本作了介绍,称其"值得全文翻译和注解"。伯氏时为法国河内东方学院教授,以毕生心力从事亚洲史地学考证研究,《交广印度两道考》研究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即对自交趾经云南赴印度,与自广州经南海赴印度之两道,分别予以考证。当时正值法国汉学鼎盛之际,《蛮书》经此郑重推介,法译版已于其后不久刊行于世。
-
蛮书校注樊绰 撰,向达 校注《蛮书》又名《云南志》,《永乐大典》中题作“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分十卷,系统地记载了当时云南的交通、山川、六诏历史、各民族概况、城市、物产、风俗、制度、接界诸国等,其中对南诏的情况记载尤详。宋代以后研究云南历史,历来重视此书。《蛮书校注》是向达先生系统整理研究《蛮书》之作,在系统校勘之外,更广参众本进行注释。《校注》正文部分以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并参考《太平御览》、《通鉴考异》及其他文集进行校勘、注释。校注者又据有关材料编撰附录,叙录、有关文献、系表、汉唐间云南南诏大事年表、参考书目附于书后。此外另附有简明地图三幅,有利于读者利用参考。
-
蛮书(唐)樊绰《蛮书》全书十卷,分别为云南界内程途第一,山川江源第二,六诏第三,名类第四,六脸第五,云南城镇第六,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蛮夷风俗第八,南蛮条教第九,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第十等内容。依次记述了南诏地区的交通道路、山川位置、六诏及其它各族的分布、政区设置、城镇分布、各地物产状况、各族风俗、社会组织结构、周边的民族和国名。
-
云南志补注(唐)樊绰撰;向达原校;木芹补注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