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更多
-
元好问和金代“功名社会”历史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元格带着14岁的嗣子元好问来到山西陵川县。
-
爱砚成痴: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展聚焦古今砚式艺术砚痴,是指对砚极度迷恋的性情中人,宋代文人苏轼、米芾还有清代扬州画派的高凤翰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爱砚人士。一方砚石,究竟有什么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呢?
-
张爱玲笔下的月人物中秋节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以月之圆创人们彼此团圆之机,邀众人举杯共赏婵娟。
-
玛雅盛衰原因论历史正如风沙湮没的楼兰古国,或盛极一时的吴哥王朝,玛雅文明的前置限定语通常是“神秘消失”——这个绵延三千年,在天文、历法及建筑、雕刻等方面成就卓著的热带雨林文明,在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遭受毁灭性打击,不仅楼台宫墙荡然无存,连经书、文字也湮没无闻。
出版新书更多
在线读书更多
-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日] 石川啄木 著;周作人 译《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
神性的温柔:泰戈尔探讨人、灵性与生命泰戈尔 著以悲悯之心抵抗怀疑与恐惧的侵袭, 恢复内心的灵性,让它依然值得我们去敬畏。 在安静的心智下, 看自然与天性如何为生命带来无尽的欢喜。 本书曾以《人的宗教》为名出版于1931年,有别于泰戈尔清新质朴行云流水般的诗歌,而是用典雅考究的文字解读人、灵性与生命。泰戈尔代表的不只是诗,更是生命的学问。 这部泰戈尔在69岁时撰写的思想集,沉淀了其一生的思考智慧,于世人、于生命、于艺术都是极大的慰藉。这是泰戈尔的小世界,却是世界中的大声音。从天性、心智到未竟的理想,泰戈尔用近似神性的心灵引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思考人本具的力量,于宗教、哲学、艺术中获得心灵的给养,于纷扰世界中发现安定的力量。
-
长河流沙魏景芳 著《长河流沙》这本书作者为魏景芳。本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部分是作者本人书写的散文、随笔等;第二部分是有感而写的诗歌;第三部分是书法作品。作者回忆往昔岁月,对自己从政、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生的盘点,将岁月认真铭记。
-
风荷忆旅沈裕慎作者以丰富的素材,独特的视角,饱满的情感,对诸多风光胜迹和地方特色,作了较详的记叙,善妙语,重音韵,融知识、艺术、趣味、思想及地域特色于一体,无不张扬着较强的视觉震撼力与文学的冲击力,无不透露着作者所拥有文字的自信与自豪,散发着一股温馨的气韵,使全书之品质与品位相得益彰,别具气度,别见力度。作品风格冼练沉雄,行文潇洒,叙事与抒情结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达幽远的意境,是部很有文学感染力,也是很接地气的游记作品,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语言质朴,文笔流畅,什色斑斓,精致华美,给人以知识的力量,以悦读的享受,以情感的交流,以真切的感悟,独具一格,雅俗共赏,适合大众阅读。
-
长歌集凭风 著《长歌集》所载诗15首、词38首、曲1首、赋2篇、记传文3篇、对联4副,共63篇,全部为作者一人原创,全部用文言文写就,其中诗、词、曲、赋、联完全遵循格律。诗文讴歌了壮丽山川、锦簇芳华、四季美景、故友重逢、人间真爱、登高望远、安康祥和、美食茶点、乡愁怀旧、惜别寄语、祝婚悼亡等等,全部为作者亲身经历的真情实感。对于目前大部分诗词爱好者填词时不顾词牌喜怒哀乐的普遍现象,作者整理了大部分宫调对应的感情层次、词作格调附于《长歌集》之后,供诗友参考。作者在每首词作正文后列有“宫调”进行详细说明,并列有“格律”进行详细提示,供诗友写作时参考。作者在写作时对前人忽视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性地提出了“虚词位”概念和“避词林正韵同一个部”的概念,相关论述见《长歌集》“说明”一文。《长歌集》作者于该文中提出当前诗词创作中对格律评判的量化指标,供同仁探讨。
-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王涛本书基于对托克维尔的著作和**相关文献的全面、深入研究,围绕着“现代民主问题及其诊疗”这个主题,从民主概念、民情、个人主义等角度切入,梳理并建构出托克维尔关于现代民主的系统思考。
-
古诗课史杰鹏 著本书是古典语言专家史杰鹏的75堂诗词课,作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从文字到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全面解读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让小朋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古诗词、爱上古典文化。 作为写给自己女儿的古诗词启蒙读物,本书轻松易读却并不肤浅,从字义开始,详解课本上没有的难点;讲述诗人的人生故事和历史背景,让小朋友对古诗有更深刻的感受;以小见大,洞察世态人心,品味古人风骨,带领小朋友从现实走向诗意,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本书不仅适合小学生,也适合成年人重温童年经典,与子女共享温馨的阅读时间。
-
安得情怀似旧时: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李不非 著《安得情怀似旧时: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选取了从诗经到汉魏、从隋唐到两宋的四十多首最美的诗词,联系作者生平及其他相似的诗词进行解读,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意蕴。里面有人凄怆欲绝,有人闲庭信步,有人拍手狂笑。那些诗句总引得我们与之同欢同默,同哭同醉。他们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使那些隐藏在喧嚣尘世之后的风雅一览无余,使劳顿麻木的心灵得以在其中遨游栖息,令我们在迷茫困惑时有了一些美好的向往。那些诗词里面有爱情、亲情、友情以及温情,这正是我们踏破铁鞋却寻觅不得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之爱不释手。
-
山居岁月滨斌《山居岁月》是滨斌的散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晴耕雨读的自在生活方式分享给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做饭、砍柴、种菜、插秧、养鸡、喂鸭……每日尽不相同,足以欢喜。与其再追问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会过到什么时候,不如在一次次这样的笃定之中,接近生活的本源。当不再需要总是和什么对抗着的时候,发现节省下来的精力,竟然可以做那么多曾经想做的事情。
-
流彩的石头赵金钟赵金钟先生的诗很好,文字有张力,意象丰富而有深度,感情充实;赵金钟先生的文也很好,思维开阔,行文理性,透着学者的深刻透辟,同时也不乏感情的深挚。赵金钟先生的诗和文便合成了这本《流彩的石头》。读赵先生的诗文,我们便走进了一个厚实的生命里,这生命在你面前,一如他的《南湾湖》“这一刻,我不能放歌,就让那清得喘不过气的清去放歌;我不能欢呼,就让那自由得不能再自由的白鲢去欢呼;甚至,我不能言说,就让那总也扯不断的涟漪去言说;我也不能抒情,就让那舞动得不能再妩媚的水珠去抒情;这一刻,就让我静默无声地站在你面前。”读这样的诗文,会使人得到提升。
-
尼采大传(法)哈列维 著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小说创作谈:重思关于写作技艺的传统观念大卫·姚斯(David Jauss) 著那些令人满意的小说或故事似乎都是毫不费力且天衣无缝地组织在一起的,所以很容易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作者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很简单:他孤身枯坐在书桌前,思考一系列选项,然后机智谨慎地进行取舍。在《小说创作谈》这本书中,屡获殊荣的作家、广受尊敬的创意写作教授大卫?姚斯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信息和建议,它们能帮助你在面对如下问题时做出专业的、富有创意的决策:·按照句法和韵律去写文章,为所叙述的故事配制一段“背景音乐”。·选择正确的叙述视角,在你的角色和读者之间创造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在创意写作过程中从容驾驭矛盾对立的力量。在一篇接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中,姚斯梳理了小说写作中独有的那些难题,包括如何在真实和虚构之间设计那些精妙的交叉点,这正是所有伟大的小说之所以远比那些遵循“写你知道的东西”法则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鸣的原因,而后者刚好是我们频频采用的一种写作方式。
-
奇来后书杨牧 著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封面绘图(杨牧胞弟作)奇莱山,台湾中央山脉中段的山峦,在杨牧故乡花莲境内,台湾十峻之一。台湾版《奇莱后书》来到大陆,杨牧易名《奇来后书》。
-
文风四谈梁衡 著《文风四谈》是在全国上下一致倡导践行转变文风、会风的背景下编辑的。选编了著名散文家、政论家梁衡的最新力作,透辟阐述转变文风之理,深情回溯伟人文风典范,犀利盘点当下“假大媚空”文风陋习,建言正本清源重拾好风,以清丽而又不失纯厚的风格,以敢于说真话的气魄,表明了实干兴邦,应该从转变文风、会风开始!
-
星汉灿烂:曹操氏族文化志曹廉福 编本书主要以时间为序,串联中国各个历史阶段曹操世家著名人物,将曹氏家族从西周至今的历史变迁、历代名人、家族风貌、发展历史等呈现。全书分为四章,分别为曹操祖上、曹操家族、曹操后裔名人和曹操后裔家族概况。附录部分介绍了有关本书文章的资料出处、历史依据、家谱家规等。
-
东坡志林[宋] 苏轼 著;韩中华 注《东坡志林》是苏轼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年间的杂说史论,该书内容广泛,无所不谈,不但记载了许多的朝野大事,也融入了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其文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后世小品文的风格。
-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修订版)张清华 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修订版)》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学术著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很大反响,被很多高校列为当代文学专业的学习参考书。本书出版后,许多报刊曾发表文章予以评介,称其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研究的开拓之作。《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修订版)》极富个人色彩,创造性地将史料考证、作品审美分析与理论思辨结合起来,生动、深入且诗意地论证了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的来龙去脉、审美特征及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许多颇具学术价值的新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修订版)》修订版在原作基础上,纳入了作者近年来对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可谓一次新的归纳和总结。
-
海胆果麦文化 出品;雷晓宇 著《海胆》是一本人物特写集,收录了十篇文章,写出了十个人的秘密。之所以取名海胆,是因为这十个人都和海胆一样:有尖锐的刺,也有柔软的心。除了刷爆朋友圈的《和李安一起午餐》:对李安而言,电影的秘密可以讲,生活的秘密不可说。但他把生活秘密藏在电影里,看懂了,才是真正理解他了;还有:《Hello,朴树先生》:用两万字告诉你,一个40多岁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刘若英:每个女人心里都卧虎藏龙》:是做循规蹈矩的俞秀莲,还是自由肆意的玉娇龙?如果两个都想,就是太贪心吗?《侯孝贤:一根老骨头,知道自己的样子》:《刺客聂隐娘》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还有,他为什么从来不拍中老年人?……十篇文章,写了十个成功者内心的欲望、恐惧和挣扎。当你理解了他们,会更能应对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
汉高祖刘邦全传吴佐夫 著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痕迹,遗留下故国永恒的记忆。在权力、物质、欲望和人性的集中碰撞之地:权谋场中,权力角逐的惊心动魄,良知、责任和济世情怀,如何平衡?把事情做得不同凡响,成功登顶,如何借势、造势?过人的领导智慧,圆熟的管理艺术,如何拥有?《领导干部读史》系列丛书,立足真相,不避讳崇高,不躲闪卑劣。把权谋人物放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立体展现,着重在细腻的权力斗争情节中,表现其性格、命运、心态及处世法则,塑造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职场官场生意场的生存状态,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状态。本系列丛书,从草根、精英和社会的大视角,深入历史文化骨髓,去发现、去实践如何做人做事做领导。
-
白居易陈才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单独成册,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配以与诗词意境相近的中国古代绘画珍品,诗情画意中,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下这诗句的唐朝诗人白居易,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作家。他对后代影响也很大,不仅对中国文学有突出贡献,在世界文坛上也享有很高声誉。在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是一位高产作家。他各体兼善,取材广泛,加之精励刻苦,文学活动持续的时间长,所以作品数量之多,在唐代首屈一指。他的诗歌具有风格通俗平易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广远的社会价值。”白诗今存2830首。本书选录其代表作19首,包括脍炙人口的长篇杰作《长恨歌》《琵琶行》,讽喻诗名篇《买花》《卖岩翁》,以及《问刘十九》《钱塘湖春行》等,尽量反映其各方面的创作成就。本书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每首作品,都配以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传统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