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订说明

校订说明

本书以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中古文学史论》为底本,参校1951年上海棠棣出版社《中古文学思想》、《中古文人生活》、《中古文学风貌》三书,以及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中古文学史论集》、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中古文学史论》。此次的工作目标是:校订所有引文,而凡属作者论述部分,除非明显的错别字,否则不做任何改动。用来核校的古籍版本,见卷末附列之《校勘所据书目》。

棠棣版竖排繁体,没有书名号;上海古籍版横排繁体,同样没有书名号;1986年北大版改简体字横排,加书名号。此次校勘,凡棠棣版没错而日后各版出现的错误,径直改过,不出校记。

今人引用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多据中华书局1959年整理本,故称《三国志·魏书》等;而王瑶先生书中均作《三国志·魏志》等,亦无误。因各种版本不同,为了尊重历史,不做改动。

古书的句读与标示,没有一定之规,往往因人而异。作者引古书时,只要不破句,则尊重个人习惯,不强求统一。

作者加引号而未注明出处之句,虽与经典文本略有出入,然因属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名句,大意不错,也保持原貌,不做校改。

引文中出现通假字,若不致引起误解,虽与今日通行本不同,亦不改。

其余的改动,一律出校记。原则是:凡明显错误,称据某书某版某页校改;可商量之处,则列出某书某版某页的相关文字,供读者参阅。之所以不擅做定夺,是因为无法判断作者当初使用的版本。

书中的修订符号,以〔〕表示拟改,以〈〉表示拟补,以{}表示拟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