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记
-
吴三桂全传李治亭 著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充满争议的话题人物,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一直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本稿作者是明清研究史专家,尤其对明清交替之际的历史和人物颇有研究和心得。作者在立足于史料真实的基础上,运用通俗的语言,以全新的视角为读者全景再现了传主充满矛盾的一生,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的读物。
-
中国灯笼(美)格蕾丝·汤普森·西登 著; 邱丽媛 译原书首版于1924年,描写了格蕾丝·汤普森·西登在1922—1923年间与中国社会各界名流的交往,尤其刻画了不少当时中国上流社会的妇女新形象,包括皇后、总统夫人、女权主义者、慈善家、女医生、女法官等。尤其珍贵的是书中保留了80余张当时上流社会女性的签名及照片,对于我们重温中断一个世纪的贵族记忆不无裨益。
-
80一梦宋广礼本书讲述了作者童年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后的幸福生活、参军读大学的美好回忆、做航天人的骄傲、当翻译的荣耀与苦衷,还记录了广播编辑、记者生涯中的种种见闻、感悟,令人大开眼界:探访了卫星发射场,亲临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游历吐鲁番、镜泊湖、泸沽湖、海螺沟、九寨沟、庐山、三清山、泰山、黄山等,考证了走婚、怪坡等奇特社会和自然现象,访问苏联时见识了一棵由150多个国家共同培育的“友谊树”,访问日本时乘坐“紫罗兰号”客轮在海上航行三天三夜,在澳大利亚吃“腻”了鱼虾等海味,在新西兰公交车上“抓”新闻……
-
刘墉:阳谋高手纪连海刘氏家族从刘必显始五代为官,有“三公二宰相”之盛,刘墉以“高干子弟”身份进入官场,一路青云直上。他先后侍奉乾隆、嘉庆两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外加太子太保。刘墉一生坎坷,浮沉不定,任地方官,独当一面,清勤刚正,“一时有阎罗包老之称”;入京后,和珅专宠于乾隆,刘墉又以静默自守、模棱滑稽混迹于官场。他一面清廉不阿,却又执迷于官场,几造“文字狱”;他一面清风两袖,却又深谙为官处世之道。官场善始善终者少之又少,刘墉却是之一。看他如何在阴谋与算计之间成功俘获圣心,蜕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阳谋高手!
-
大师的智慧:梁实秋蒋晔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生死存续、浴火重生的世纪。本世纪的初始,就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向列强出卖主权,赔款白银九亿八千万两,神州大地被列强豆剖瓜分,上海黄浦公园的门口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亡国灭种的威胁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语)富有自强不息传统的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就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不懈奋斗。经过一百多年、成千上万人的流血牺牲,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千秋耻,终已雪。中兴业,待人杰。”(冯友兰语).从那时到现在,华夏儿女又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业。虽然历经反右派、三年大饥荒、十年内乱的曲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开始跨越发展,迅速崛起,在21世纪初成为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强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家影响日益扩大。一百年来,从南方到北国,从大陆到海外,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涌现了成百上千的名家大师,他们以各自的智慧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他们的人生,汲取他们的智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蒋晔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学者、文化策划人。他从1994年开始采访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迄今已采访了三百余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出版了数种文化名人访谈录,在文化界和读者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
林徽因新传:她是人间四月天张俊杰 著《林徽因新传:她是人间四月天》讲述了,在璀璨的年华,林徽因用诗句表达内心的哀愁;在最好的年纪,她得到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等人的爱恋。她精通文理,学贯中西,婚后与丈夫投身建筑事业,成为那个时代所在行业的大家。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化为一代传奇,以最完美的形象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问的四月天”。世人惊讶于她的功绩,在建筑和文学领域都颇有建树。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这两个领域都是毫不相干的,然而她却惊人地同时在这两个领域里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很难想象,那个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林徽因被毛泽东亲自邀请参加文代会;很难想象,那个挥舞着刻刀雕琢的林徽因也会用笔写出优美灵动的诗文。然而,这一切都在林徽因的身上发生了,她不仅是女人中的佼佼者,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璀璨与荣光。
-
行知路上陶花开: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风采录曹慧英王本余南京晓庄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小学教育专业是重量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也是江苏省品牌专业,该校友回忆录收录了历届校友的风采,包括校友文化、学风建设、生活轶事、教师风采等方面,传承了学校优良的师范教育传统,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指导。
-
俞平伯的后半生王湜华 著作者记录了俞平伯大概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90年逝世前这段期间的经历。本书由王伯祥之子王湜华先生所写,王伯祥与俞平伯相识于抗日战争之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王伯祥举家迁居北京后二人又成为同事,又因两家距离甚进而交往甚密。王湜华以长达数十年时间的交往所感讲述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描绘传主的生活细节,如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晚年后妻子过世后的悲痛以及后半生红楼梦研究的态度等。
-
武则天正传林语堂 著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更像一出梦呓般异想天开的荒唐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伟大的女人。她最后终归失败了,但绝不是她的过错;她武姓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看一看那段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
郭沫若生平文献史料考辨蔡震 著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关于郭沫若生平的文献基础上将研究成果集结而成的作品。其主旨是进行对郭沫若生平文献史料工作的回顾与考察,并同时梳理、发掘、考辨有关的文献史料。本书对郭沫若生平原始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填补了郭沫若生平叙述的历史空白。同时,作者订正了郭沫若生平重要经历的历史叙述偏差及舛误。在考订、辨析史料的同时,将郭沫若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创作著述中的相关问题予以解读,并做出了新的学术分析和研究。作者为郭沫若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