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冲突与交融: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华人校长角色研究

冲突与交融: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华人校长角色研究

作者:杨习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01

ISBN:9787520386883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列入浙江省2019年度后期资助。本书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宏观与微观,制度与个体等多个层面分析了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华人校长的角色形成、冲突与交融。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中西文化冲突和华人校长个体认知等角度解读其角色形成、角色冲突、角色交融的成因及特征,同时,对该群体的行为、思想演变等问题进行了历史反思和价值评价。本书认为,华人校长的多重身份定位是其角色冲突的本质原因,华人校长角色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历史路径。
作者简介
  杨习超,男,英语语言文学副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美国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美国文学、中西文化交流和高等教育史。在《中国青年研究》、《高校教育管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探索》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中国教会大学研究的兴起及成就
二 教会大学华人校长研究视角与观点
三 教会大学华人校长以往研究小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第四节 研究构思与内容框架
一 研究构思
二 内容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中国教会大学
二 华人校长角色
三 角色冲突与交融
第二节 主要理论依据
一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二 社会认同理论
第三节 华人校长角色冲突与交融的理论解析
一 制度主义的宏观因素
二 社会认同的微观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会大学华人校长的角色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教会大学华人校长概况
一 本书重点涉及的华人校长
二 华人校长的个体背景特征
第二节 华人校长角色形成的历史机缘
一 非基督教运动民族主义风潮对教会大学的挑战
二 “巴顿报告”与美国基督教会对华政策的转变
三 国民政府教育机关颁布的立法规范与强制要求
第三节 华人校长角色发展过程及典型特征
一 华人校长角色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 华人校长的个体角色特征解析
三 华人校长个体角色的认同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会大学华人校长角色?中突及其影响
第一节 华人校长的多重角色定位
一 政府赋予的规范性角色:教育行政权力的执行者
二 教会赋予的宗教性角色:西方教会组织的代理人
三 时代赋予的教育家角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拓荒者
第二节 华人校长角色冲突的对象及表征
一 与政府权力的冲突
二 与教会组织的冲突
三 与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
四 基于人格价值观的心理冲突
第三节 华人校长角色冲突对教会大学办学进程的影响
一 教会大学管理融入政府教育体系
二 教会大学人格教育理念得以传承
三 华人校长主导下的办学模式逐步确立
四 教会大学师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分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人校长角色冲突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多重代理人身份的冲突性
一 基督教义认同与官方主导政治的冲突
二 西方代理人标签与民族角色期待的冲突
三 华人校长的宗教情感与民族意识的冲突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的必然选择
一 信仰问题: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碰撞
二 立场问题:中国人归属与教会人归属的碰撞
三 价值观问题:基督教人格与组织教化的碰撞
第三节 双重办学主体下华人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位
一 华人校长对教会组织的财政依赖
二 华人校长对政府机构的补贴依赖
三 华人校长对社会个人的捐赠依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人校长角色交融特征及其历史价值分析
第一节 华人校长多重角色交融的特征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的交融
二 一元政治生态与多元思想制度的共存
三 华人校长个体心理与社会认同的契合
第二节 多重制约因素下华人校长角色交融的行为价值
一 教会特色保持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融合
二 华人校长掌权与教会约权之间的平衡
三 华人校长治学理念与办学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 多重制约因素下华人校长角色交融的制度价值
一 教会大学治权的法律制度基础
二 教会大学治权的社会制度基础
三 教会大学治权的经济制度基础
第四节 多重因素制约下华人校长角色交融的认同价值
一 华人校长掌校与教会大学法治治校
二 大学学术自治与教会利益关系调适
三 人格养成理念与教会大学文化导向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本书的核心观点
二 本书的主要贡献
三 未来的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