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
中国保险公司非量化风险评估研究周晶 著《中国保险公司非量化风险评估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推进。深度方面,重点关注保险公司的战略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方法是在前面关于风险概念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按照识别风险主要导因的方式,重新审视上述几类重要风险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识别和细分各自的主要导因,从而实现从风险的源头,而不是从风险的后果去控制风险,亦即,基于风险的导因设计风险的评估体系。广度方面,考虑到风险的演变尤其是风险的传导规律,《中国保险公司非量化风险评估研究》分别从业务层面、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风险,研究行业和宏观层面风险与保险公司风险、尤其是非量化风险的关系。《中国保险公司非量化风险评估研究》基于对风险概念的界定,提出一套与传统和现行主流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识别不同层面风险的风险主体、预期目标以及导致风险的外因和内因,从而提出评估方法建议。
-
巨灾保险立法研究胡珀 著《巨灾保险立法研究》一书共分六个部分:第—部分: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重点探讨巨灾保险立法理论基础重构:现有研究成果均以保险法原理探讨巨灾保险立法。《巨灾保险立法研究》认为:(1)巨灾是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与保险法的“大数法则”有矛盾之处,保险法不是巨灾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2)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救济是巨灾发生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巨灾保险立法还应以环境资源法学和经济法学等理论为基础;(3)保险法为私法,巨灾保险立法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公法理论也应成为巨灾保险立法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通过对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回顾和对现行立法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1)巨灾保险立法的观念困境;(2)保险法对巨灾保险的调整存在局限性;(3)巨灾保险专项立法滞后;(4)尚未确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5)巨灾保险立法中的技术障碍。第三部分:国外巨灾保险立法经验借鉴笔者在前期研究中考察了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巨灾保险立法。总结出可借鉴的立法经验:(1)巨灾保险承保范围多有立法予以明确;(2)多以强制性巨灾保险为主、自愿性巨灾保险为辅,政府为承保机构;(3)巨灾保险风险转移机制非单一化,多采用巨灾保险证券化等途径转移风险。第四部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思路通过对巨灾损失的严重性及四种救灾补偿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通过对巨灾保险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先期实践基础的考察,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具有技术上和政策上的可行性;明确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目的。巨灾保险可分为综合型、补充型、专项型三种立法模式。综合型立法模式和补充型立法模式均要求将巨灾保险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调整范围,这又与巨灾保险的社会公益性相悖。专项型立法模式仅需在一部专项法律中对一种巨灾保险进行立法,立法者可以运用立法技术对其做出详尽规定,操作性较强。可见,专项型立法模式是具优势的模式选择。第五部分: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构成巨灾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保险制度,它与商业保险有很大区别。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1)巨灾保险承保范围;(2)巨灾保险管理模式和运营机构;(3)巨灾风险分担机制;(4)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5)巨灾保险基金的形成;(6)巨灾保险的监管。第六部分: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设计巨灾保险证券化法律制度基于现代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散、转移和对冲的理念,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的风险转移工具,变换未来承保现金流权利为可交易证券,并将巨灾风险从承保能力有限的保险市场和政府财政预算向资本雄厚、容量更大的资本市场转移,因而拓展了可保风险的范围,增加了承保能力,改善了保险业的风险转移效益,使得金融市场间接为纯粹风险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
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朱恒鹏 著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作出了部署。在工作推进方面,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也就此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从实际情况看,2012-2015年,这项工作的总体进度滞后于中央要求。直到2015年底,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相关工作才明显提速。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成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医疗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研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的过程与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
保险危机来临时纪尧姆·普来丁(Gyullaume Plantin) 著;杜墨 译《保险危机来临时:对审慎监管作用和设计的经济分析/保险和风险管理经典译丛》通过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保险公司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分析与实际案例记录与深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保险行业进行审慎监管的作用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供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参考阅读,启发思路,同时也可供保险行业的机构从业人员阅读,相信对于业务发展与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姚奕 著小额保险作为一种针对低收入人群设计和销售的新型保险产品,对于扶贫减贫、促进金融普惠发挥着具有创造性的积极作用。在过去十几年间,小额保险项目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并积累了诸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在介绍小额保险这一概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学术角度梳理并总结小额保险在需求匹配、可持续发展、项目成效以及监管框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尚存问题,并结合典型国家有代表性的小额保险项目实践,以印证理论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外,《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也梳理了小额保险在中国发展的政策、现状和试点情况,总结提炼我国发展小额保险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利用小额保险这一创新型保险产品的进程与效率。
-
风险管理与保险张彪 著本书面向各级领导干部,讲解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宣传风险管理理念,并对保险这一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我国通用的保险险种、具体操作模式及相关政策发挥,并通过案例,说明了各种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策略。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
-
财产保险王绪瑾 著本书在论述财产保险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既包括财产保险原理,也包括财产保险实务,从而形成了财产保险基础、财产保险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的基本构架。在内容上,既注重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注意吸纳国内、国际保险界新研究成果与应用技术;在结构上,采用板块式体系;在适用层次上,力争让读者获得现代财产保险理论与技能。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从教经验的总结,力图对财产保险商品交易的研究和实务有所帮助,可作为金融保险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本版更新: di一,结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4年公布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修改了机动车保险的相关章节。 第二,结合国内外财产保险的新数据,修订、补充了有关章节。 第三,对相关章节的案例、习题等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孙雅娜,王成鑫,边恕 著暂缺简介...
-
保险原理与实务周彩霞 著《保险原理与实务》简明清晰地介绍了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及实务运作,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概述、保险的基本原则、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保险合同、保险经营活动、社会保险和保险监管。除基本知识点外,全书内容结合大量保险案例渐次展开,每章结尾都给出了若干开放性的思考讨论题,多角度设问,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综合能力。本书既反映了欧美成熟保险行业的发展历史及运行状况,又密切联系中国保险业的实践,关注范围尽可能既全面又与时俱进。2015年以来我国进行的保险法规调整及保险机构、业务创新等均被纳入教材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保险基本原理和实务运作知识,满足日常购买保险产品、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理论或从事保险相关行业工作实践的需要。本书是金融学或保险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课程教材,也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大类其他专业本科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作为对保险有兴趣的实际工作者的参考书。
-
保险投资学郭冬梅,郭三化 著《保险投资学/21世纪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主要结合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发展与*新动态,紧紧围绕保险资金的特点,从保险投资原理、保险投资实务和保险投资监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力图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立足我国保险业及保险投资发展、兼顾国外保险投资特点、整合保险与投资的理论与实务框架。全书每章均有内容提要、知识地图,每章后根据各章情况编写了知识拓展、经典案例、思考题、专业知识探究等不同层次的内容,书后为学生的拓展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资料及相应的专业学习网站的信息,同时为相应专业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较详细的、专业制作的PPT和部分微课程内容,辅助老师教学,引导学生自学。《保险投资学/21世纪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由我校长期从事保险学投资及证券投资学教学的教师编著,书中包含了长期积累的教学与投资方面的经验总结,并主要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角度来研究投资理论与实务,将保险与投资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适合保险行业从业人员、保险专业学生以及对资本市场投资感兴趣的读者使用。《保险投资学/21世纪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首次在每章内容前引入了思维导图,勾勒了每章的知识地图,引导学生预习与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另外每章后附了专题探究类的习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实现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刚入行的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授课模式。